CN201080141Y - 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80141Y
CN201080141Y CNU2007200907438U CN200720090743U CN201080141Y CN 201080141 Y CN201080141 Y CN 201080141Y CN U2007200907438 U CNU2007200907438 U CN U2007200907438U CN 200720090743 U CN200720090743 U CN 200720090743U CN 201080141 Y CN201080141 Y CN 20108014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tron
circuit
pin
resistance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907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群山
裴首珠
马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0907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8014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8014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8014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前行倒车电子控制装置。设有电子控制模块、前行、倒车继电器,所述的电子控制模块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的正、负极连接,电子控制模块还通过导线分别与前行继电器、倒车继电器连接;电子控制模块又分别与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连接,前行继电器、倒车继电器还与驱动电机连接,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还与驱动电机连接,霍尔转把通过导线与电子控制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寿命长、成本低:避免了线路及开关触点烧毁损坏的现象,有效地进行电动机失控保护、过压、减压保护、过流保护,避免了事故发生,增加了行使安全性能。主要用于电动三轮车及电动小四轮车。

Description

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尤其是一种由直流电机驱动的三轮车、小型电动四轮车的前行倒车电子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动三轮车、小型四轮电动车领域大多采用电子调速控制器,其倒车采用较大功率的倒顺开关,这种结构由于电动车的电流较大,经常造成开关触点烧毁,给驾驶员维修带来麻烦,也增加了维修成本。而且,由于其结构特征,致使线路复杂,用电线较长,增加整车成本、增加线损。由于线路较长,在大电量情况下,易造成线路烧毁损坏,严重时还会造成线路着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程序控制与前行、倒车继电器有机结合的前行倒车电子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包括蓄电池、驱动电机、霍尔转把、前行继电器刹车开关、前行倒车转换开关,蓄电池的正极与驱动电机的励磁线圈D2端连接。它还设有倒车继电器、电子控制模块、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所述的电子控制模块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的正、负极连接,电子控制模块还通过导线分别与倒车继电器的电磁线圈的一端和前行继电器的电磁线圈的一端连接;倒车继电器的电磁线圈的另一端和前行继电器的电磁线圈的另一端通过刹车开关都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电子控制模块又分别与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连接,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的输出端与倒车继电器的一个触点端头连接,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的输出端还与驱动电机转子线圈的A3端连接,倒车继电器的另一个触点端头与驱动电机的励磁线圈的D1端连接,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倒车功率器件的输出端与前行继电器的一个触点端头连接,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的输出端还与驱动电机的转子线圈的A4端连接,前行继电器的另一个触点端头与驱动电机的励磁线圈的D1端连接;霍尔转把通过导线与电子控制模块连接;电子控制模块通过导线还与前行倒车转换开关连接。
上述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所述的电子控制模块包括信号处理电路、PWM控制发生电路、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前行功率驱动电路、倒车功率驱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前行倒车控制电路、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电路电机工作状态检测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其中,信号处理电路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与前行倒车控制电路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与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连接,前行倒车控制电路分别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信号处理电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分别与前行功率驱动电路、倒车功率驱动电路连接,前行功率驱动电路、倒车功率驱动电路与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连接,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与驱动电机连接,前行倒车控制电路与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电路连接,电机工作状态检测电路与前行倒车控制电路连接,过流保护电路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连接;各部分电路结构为:
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由二极管D2、D3、D5、D6、电阻R47、R48、R49,其中,二极管D5、D6并联,负极端接电源60V,正极端分别与电阻R49、R48串联,电阻R49、R48的另一端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中的电阻R13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继电器驱动电路的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继电器驱动电路的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7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D2端连接,电阻R47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正极、驱动电机的A3端连接,二极管D2、D3的负极连在一起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中的电阻R29连接,二极管D2、D3的负极经钥匙开关K4接电源60V并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中的电阻R17连接。
前行功率驱动电路由场效应管、电阻R46、R50、R51、R52、R53、R54、R55、二极管D8、三极管T8、T9、T10组成,其中由场效应管的源极与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中的二极管的D5正极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驱动电机的A4端连接,场效应管的控制极经电阻R50与三极管T10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的漏极经电阻R46接地,三极管T10集电极分别经电阻R51、R52、R55与三极管T10的基极、三极管T8的发射极、三极管T8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8的集电极分别与三极管T9的基极、电阻R53的一端连接,电阻R53的另一端连接与三极管T9的发射极连接后与12V电源连接,二极管D8的正极与三极管T10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8的正负极与三极管T9的集电极连接,的一端与三极管T8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信号处理电路中的与门IC2A的3脚连接。
倒车功率驱动电路由场效应管、电阻R56、R57、R58、R59、R60、R39、二极管D9、三极管T11、T12、T13组成,其电路结构与前行功率驱动电路相同,不再描述。
继电器驱动电路由二极管D7、D10、电阻R45、R40、R61、R62、R63、R64、R65、R66、R67、R68、R69、R70、三极管T1、T3、T14、T15、T16、T17、T18、T19组成,其中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三极管T1的基极经电阻R45与三极管T1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3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经电阻R61与三极管T15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14的集电极分别经电阻R68、R69与三极管T19的发射极、基极连接,三极管T14的基极经电阻R67与三极管T14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T16的集电极与三极管T14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16的基极与三极管T19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0的一端与三极管T16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T16的发射极连接后接12V电源,二极管D10的正极与三极管T16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与三极管T1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15的集电极分别经电阻R63、R64与三极管T18的发射极、基极连接,三极管T15的基极经电阻R62与三极管T15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T17的集电极与三极管T15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17的基极与三极管T18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66的一端与三极管T17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T17的发射极连接后接12V电源,二极管D7的正极与三极管T17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与三极管T15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70的一端三极管T19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信号处理电路与门IC2C的8脚连接,电阻R65的一端三极管T18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信号处理电路与门IC2D的11脚连接。
前行倒车控制电路由电阻R33、R34、R35、R36、R37、R38、R71、微处理器IC4、电容C24、C25、C26、非门IC3D、晶振Y1组成,其中电阻R33、R34、R35、R36、R37、R38、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微处理器IC4的17脚、16脚、15脚、14脚、13脚、12脚连接,非门IC3D的8脚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中的电阻R31连接,非门IC3D的9脚与微处理器IC4的17脚连接,电容C24、C25的一端分别与微处理器IC4的4脚、5脚连接,电容C24、C25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经电阻R71、电容C26与电源VCC连接,微处理器IC4的1脚连接在电阻R71、电容C26之间,微处理器IC4的12脚、13脚分别与信号处理电路中的非门IC3E的11脚、非门IC3F的13脚连接,微处理器IC4的14脚与信号处理电路非门IC3A的1脚、非门IC3B的3脚连接;晶振Y1连接在微处理器IC4的5脚、6脚之间。
电机工作状态检测电路,由电阻R39、R41、R42、R43、电容C22、三极管T20、光电耦合器U4、整流桥组成,其中三极管T20的集电极与微处理器IC4的9脚连接,三极管T20的集电极经电阻R39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T20的基极接地,三极管T20的发射极经电阻R41、R42与电源VCC连接,光电耦合器U4的1脚与整流桥的4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4的2脚经电阻R43与整流桥的2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4的3脚接地,光电耦合器U4的4脚接在电阻R41、R42之间,电容C22的正极与整流桥的2脚连接,负极端与整流桥的4脚连接,整流桥的1脚与驱动电机的A3端连接,整流桥的3脚与驱动电机的A4端连接。
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电路,由电容C23、电阻R44、转换开关K3组成,其中电容C23和转换开关K3并联,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微处理器IC4的2脚连接,电阻R44、的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与微处理器IC4的2脚连接。
过流保护电路由电压比较器IC5、电阻R3、R4、电容C6、C7组成,其中电压比较器IC5的2、3、4脚接地,电压比较器IC5的5脚经电阻R4接地,电压比较器IC5的6脚经电容C7接地,电压比较器IC5的6脚与前行功率驱动电路中的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电压比较器IC5的7脚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中的与微处理器IC1的8脚连接,电压比较器IC5的8脚经电容C6接地,电压比较器IC5的8脚接电源VCC,电阻R3的一端接电压比较器IC5的5脚,另一端接电源VCC,并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的电阻R5、R6、R7的一端连接。
所述的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与电子控制模块中前行功率驱动电路中的电阻R50连接,所述的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与电子控制模块中倒车功率驱动电路中的电阻R56连接,所述的前行继电器的电磁线圈的一端与电子控制模块中继电器驱动电路的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倒车继电器的电磁线圈的一端与电子控制模块中继电器驱动电路的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前行倒车控制电路中的微处理器IC4的2脚连接,所述的霍尔转把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中的电阻R15连接。
上述上述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所述的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为场效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易操作:采用前行、倒车转换开关,一般情况下,开关闭合在前行状态,打开钥匙开关,扭动霍尔转把,车即前行,需倒车时,按动前行、倒车转换开关使其闭合在倒车位置,扭动霍尔转把,车即倒车。
2、寿命长、成本低:采用程序控制的各部分电路,用信号线即可控制电机的运转,避免了线路及开关触点烧毁损坏的现象,同时安装位置也可随意选择。不仅大大较少了维修,而且降低了用线成本,增加了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3、增加了行驶安全:各功能电路有机结合,有效地进行电动机失控保护、倒车限速、过压、减压保护、过流保护,避免了事故发生增加了行使安全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图中标记
1-电源电路  2-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  3-前行功率驱动电路4-倒车功率驱动电路  5-继电器驱动电路  6-信号处理电路  7-前行倒车控制电路  8-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电路  9-电机工作状态检测电路  10-PWM控制发生器电路  11-过流保护电路  13、14-场效应管  15-整流桥  16-电子控制模块  17-霍尔转把18-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  19-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  20-倒车继电器  21-倒车继电器电磁线圈的一端  22-触点端头  23-倒车继电器电磁线圈的另一端  24-触点端头  25-触点端头26-前行继电器电磁线圈的另一端  27-触点端头  28-前行继电器电磁线圈的一端  29-前行继电器  30-驱动电机  31-蓄电池32-刹车开关  33-前行倒车转换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包括蓄电池31、驱动电机30、霍尔转把17、前行继电器29、刹车开关32,蓄电池31的正极与驱动电机30的励磁线圈的D2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倒车继电器20、电子控制模块16、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8、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9,所述的电子控制模块16通过导线与蓄电池31的正、负极连接,电子控制模块16还通过导线分别与倒车继电器20的电磁线圈的一端21和前行继电器29的电磁线圈的一端28连接,用于使前行或倒车继电器的吸合与断开;倒车继电器20的电磁线圈的另一端23和前行继电器29的电磁线圈的另一端26通过刹车开关32都与蓄电池31的正极连接,电子控制模块又分别与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8、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9连接,用于控制前行或倒车功率器件的导通或闭合从而通过脉宽调整电机的转速;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8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8的输出端与倒车继电器20的一个触点端头22连接,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8的输出端还与驱动电机30转子线圈的A3端连接,倒车继电器20的另一个触点端头24与驱动电机30的励磁线圈D1端连接,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9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倒车功率器件19的输出端与前行继电器29的一个触点端头27连接,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9的输出端还与驱动电机的转子线圈的A4端连接,前行继电器29的另一个触点端头25与驱动电机的励磁线圈的D1端连接;电子控制模块16通过导线与霍尔转把17连接,用于采集霍尔转把的电压信号;电子控制模块16通过导线还与前行倒车转换开关33连接,用于接收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的前行或倒车信号。
如图2所示,所述的电子控制模块16包括信号处理电路6、PWM控制发生电路10、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2、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倒车功率驱动电路4、继电器驱动电路5、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电路8电机工作状态检测电路9、过流保护电路11,其中,信号处理电路6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10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5与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5与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2连接,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分别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10、信号处理电路6连接,信号处理电路6分别与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倒车功率驱动电路4连接,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倒车功率驱动电路4与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2连接,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2与驱动电机连接,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与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电路8连接,电机工作状态检测电路9与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连接,过流保护电路11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10连接;各部分电路结构为:
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2由二极管D2、D3、D5、D6、电阻R47、R48、R49,其中,二极管D5、D6并联,负极端接电源60V,正极端分别与电阻R49、R48串联,电阻R49、R48的另一端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10中的电阻R13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7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D2端连接,电阻R47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正极、驱动电机的A3端连接,二极管D2、D3的负极连在一起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10中的电阻R29连接,二极管D2、D3的负极经钥匙开关K4接电源60V并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10中的电阻R17连接;
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由场效应管13、电阻R46、R50、R51、R52、R53、R54、R55、二极管D8、三极管T8、T9、T10组成,其中由场效应管13的源极与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2中的二极管的D5正极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驱动电机的A4端连接,场效应管13的控制极经电阻R50与三极管T10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13的漏极经电阻R46接地,三极管T10集电极分别经电阻R51、R52、R55与三极管T10的基极、三极管T8的发射极、三极管T8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8的集电极分别与三极管T9的基极、电阻R53的一端连接,电阻R53的另一端连接与三极管T9的发射极连接后与12V电源连接,二极管D8的正极与三极管T10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8的正负极与三极管T9的集电极连接,的一端与三极管T8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信号处理电路6中的与门IC2A的3脚连接。
倒车功率驱动电路4由场效应管14、电阻R56、R57、R58、R59、R60、R39、二极管D9、三极管T11、T12、T13组成,其电路结构与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相同,不再描述。
继电器驱动电路5由二极管D7、D10、电阻R45、R40、R61、R62、R63、R64、R65、R66、R67、R68、R69、R70、三极管T1、T3、T14、T15、T16、T17、T18、T19组成,其中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三极管T1的基极经电阻R45与三极管T1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3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经电阻R61与三极管T15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14的集电极分别经电阻R68、R69与三极管T19的发射极、基极连接,三极管T14的基极经电阻R67与三极管T14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T16的集电极与三极管T14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16的基极与三极管T19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0的一端与三极管T16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T16的发射极连接后接12V电源,二极管D10的正极与三极管T16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与三极管T1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15的集电极分别经电阻R63、R64与三极管T18的发射极、基极连接,三极管T15的基极经电阻R62与三极管T15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T17的集电极与三极管T15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17的基极与三极管T18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66的一端与三极管T17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T17的发射极连接后接12V电源,二极管D7的正极与三极管T17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与三极管T15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70的一端三极管T19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信号处理电路6与门IC2C的8脚连接,电阻R65的一端三极管T18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信号处理电路6与门IC2D的11脚连接。
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由电阻R33、R34、R35、R36、R37、R38、R71、微处理器IC4、电容C24、C25、C26、非门IC3D、晶振Y1组成,其中电阻R33、R34、R35、R36、R37、R38、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微处理器IC4的17脚、16脚、15脚、14脚、13脚、12脚连接,非门IC3D的8脚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10中的电阻R31连接,非门IC3D的9脚与微处理器IC4的17脚连接,电容C24、C25的一端分别与微处理器IC4的4脚、5脚连接,电容C24、C25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经电阻R71、电容C26与电源VCC连接,微处理器IC4的1脚连接在电阻R71、电容C26之间,微处理器IC4的12脚、13脚分别与信号处理电路6中的非门IC3E的11脚、非门IC3F的13脚连接,微处理器IC4的14脚与信号处理电路6非门IC3A的1脚、非门IC3B的3脚连接;晶振Y1连接在微处理器IC4的5脚、6脚之间。
电机工作状态检测电路9,由电阻R39、R41、R42、R43、电容C22、三极管T20、光电耦合器U4、整流桥15组成,其中三极管T20的集电极与微处理器IC4的9脚连接,三极管T20的集电极经电阻R39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T20的基极接地,三极管T20的发射极经电阻R41、R42与电源VCC连接,光电耦合器U4的1脚与整流桥15的4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4的2脚经电阻R43与整流桥15的2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4的3脚接地,光电耦合器U4的4脚接在电阻R41、R42之间,电容C22的正极与整流桥15的2脚连接,负极端与整流桥15的4脚连接,整流桥15的1脚与驱动电机的A3端连接,整流桥15的3脚与驱动电机的A端4连接。
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电路8,由电容C23、电阻R44、转换开关K3组成,其中电容C23和转换开关K3并联,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微处理器IC4的2脚连接,电阻R44、的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与微处理器IC4的2脚连接。
过流保护电路11由电压比较器IC5、电阻R3、R4、电容C6、C7组成,其中电压比较器IC5的2、3、4脚接地,电压比较器IC5的5脚经电阻R4接地,电压比较器IC5的6脚经电容C7接地,电压比较器IC5的6脚与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中的场效应管13的漏极连接,电压比较器IC5的7脚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10中的与微处理器IC1的8脚连接,电压比较器IC5的8脚经电容C6接地,电压比较器IC5的8脚接电源VCC,电阻R3的一端接电压比较器IC5的5脚,另一端接电源VCC,并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10)的电阻R5、R6、R7的一端连接。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9与电子控制模块16中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中的电阻R50连接,所述的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8与电子控制模块16中倒车功率驱动电路4中的电阻R56连接,所述的前行继电器29的电磁线圈的一端28与电子控制模块16中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倒车继电器20的电磁线圈的一端21与电子控制模块16中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前行倒车转换开关33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中的微处理器IC4的2脚连接,所述的霍尔转把17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10中的电阻R15连接。
工作时,打开电源,转动霍尔转把17后,在电子控制模块16的协调控制下,若接通功率器件18和前行继电器29时,依靠蓄电池31的能量使驱动电机30正方向旋转,从而使电动车向前行驶。若接通功率器件19和倒车继电器20时,依靠蓄电池31的能量使驱动电机30反方向旋转,从而使电动车向后行驶。在前行或倒车时若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后,刹车开关32自动断开,使继电器失电断开,驱动电机断电,达到紧急停止行车时电机停止运转的目的。

Claims (3)

1.一种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包括蓄电池(31)、驱动电机(30)、霍尔转把(17)、前行继电器(29)刹车开关(32)、前行倒车转换开关(33),蓄电池(31)的正极与驱动电机(30)的励磁线圈D2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倒车继电器(20)、电子控制模块(16)、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8)、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9),所述的电子控制模块(16)通过导线与蓄电池(31)的正、负极连接,电子控制模块(16)还通过导线分别与倒车继电器(20)的电磁线圈的一端(21)和前行继电器(29)的电磁线圈的一端(28)连接;倒车继电器(20)的电磁线圈的另一端(23)和前行继电器(29)的电磁线圈的另一端(26)通过刹车开关(32)都与蓄电池(31)的正极连接,电子控制模块又分别与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8)、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9)连接,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8)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8)的输出端与倒车继电器(20)的一个触点端头(22)连接,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8)的输出端还与驱动电机(30)转子线圈的A3端连接,倒车继电器(20)的另一个触点端头(24)与驱动电机(30)的励磁线圈的D1端连接,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9)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倒车功率器件(19)的输出端与前行继电器(29)的一个触点端头(27)连接,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9)的输出端还与驱动电机的转子线圈的A4端连接,前行继电器(29)的另一个触点端头(25)与驱动电机的励磁线圈的D1端连接;霍尔转把(17)通过导线与电子控制模块(16)连接;电子控制模块通过导线还与前行倒车转换开关(33)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控制模块(16)包括信号处理电路(6)、PWM控制发生电路(10)、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2)、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倒车功率驱动电路(4)、继电器驱动电路(5)、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电路(8)电机工作状态检测电路(9)、过流保护电路(11),其中,信号处理电路(6)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10)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5)与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5)与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2)连接,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分别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10)、信号处理电路(6)连接,信号处理电路(6)分别与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倒车功率驱动电路(4)连接,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倒车功率驱动电路(4)与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2)连接,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2)与驱动电机连接,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与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电路(8)连接,电机工作状态检测电路(9)与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连接,过流保护电路(11)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10)连接;各部分电路结构为:
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2)由二极管D2、D3、D5、D6、电阻R47、R48、R49,其中,二极管D5、D6并联,负极端接电源60V,正极端分别与电阻R49、R48串联,电阻R49、R48的另一端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10)中的电阻R13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7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D2端连接,电阻R47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正极、驱动电机的A3端连接,二极管D2、D3的负极连在一起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10)中的电阻R29连接,二极管D2、D3的负极经钥匙开关K4接电源60V并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10)中的电阻R17连接;
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由场效应管(13)、电阻R46、R50、R51、R52、R53、R54、R55、二极管D8、三极管T8、T9、T10组成,其中由场效应管(13)的源极与前行倒车继电器电路(2)中的二极管的D5正极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驱动电机的A4端连接,场效应管(13)的控制极经电阻R50与三极管T10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13)的漏极经电阻R46接地,三极管T10集电极分别经电阻R51、R52、R55与三极管T10的基极、三极管T8的发射极、三极管T8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8的集电极分别与三极管T9的基极、电阻R53的一端连接,电阻R53的另一端连接与三极管T9的发射极连接后与12V电源连接,二极管D8的正极与三极管T10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8的正负极与三极管T9的集电极连接,的一端与三极管T8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信号处理电路(6)中的与门IC2A的3脚连接;
倒车功率驱动电路(4)由场效应管(14)、电阻R56、R57、R58、R59、R60、R39、二极管D9、三极管T11、T12、T13组成,其电路结构与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相同,不再描述;
继电器驱动电路(5)由二极管D7、D10、电阻R45、R40、R61、R62、R63、R64、R65、R66、R67、R68、R69、R70、三极管T1、T3、T14、T15、T16、T17、T18、T19组成,其中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三极管T1的基极经电阻R45与三极管T1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3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经电阻R61与三极管T15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14的集电极分别经电阻R68、R69与三极管T19的发射极、基极连接,三极管T14的基极经电阻R67与三极管T14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T16的集电极与三极管T14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16的基极与三极管T19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0的一端与三极管T16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T16的发射极连接后接12V电源,二极管D10的正极与三极管T16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与三极管T1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15的集电极分别经电阻R63、R64与三极管T18的发射极、基极连接,三极管T15的基极经电阻R62与三极管T15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T17的集电极与三极管T15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17的基极与三极管T18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66的一端与三极管T17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T17的发射极连接后接12V电源,二极管D7的正极与三极管T17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与三极管T15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70的一端三极管T19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信号处理电路(6)与门IC2C的8脚连接,电阻R65的一端三极管T18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信号处理电路(6)与门IC2D的11脚连接;
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由电阻R33、R34、R35、R36、R37、R38、R71、微处理器IC4、电容C24、C25、C26、非门IC3D、晶振Y1组成,其中电阻R33、R34、R35、R36、R37、R38、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微处理器IC4的17脚、16脚、15脚、14脚、13脚、12脚连接,非门IC3D的8脚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10)中的电阻R31连接,非门IC3D的9脚与微处理器IC4的17脚连接,电容C24、C25的一端分别与微处理器IC4的4脚、5脚连接,电容C24、C25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经电阻R71、电容C26与电源VCC连接,微处理器IC4的1脚连接在电阻R71、电容C26之间,微处理器IC4的12脚、13脚分别与信号处理电路(6)中的非门IC3E的11脚、非门IC3F的13脚连接,微处理器IC4的14脚与信号处理电路(6)非门IC3A的1脚、非门IC3B的3脚连接;晶振Y1连接在微处理器IC4的5脚、6脚之间;
电机工作状态检测电路(9),由电阻R39、R41、R42、R43、电容C22、三极管T20、光电耦合器U4、整流桥(15)组成,其中三极管T20的集电极与微处理器IC4的9脚连接,三极管T20的集电极经电阻R39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T20的基极接地,三极管T20的发射极经电阻R41、R42与电源VCC连接,光电耦合器U4的1脚与整流桥(15)的4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4的2脚经电阻R43与整流桥(15)的2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4的3脚接地,光电耦合器U4的4脚接在电阻R41、R42之间,电容C22的正极与整流桥(15)的2脚连接,负极端与整流桥(15)的4脚连接,整流桥(15)的1脚与驱动电机的A3端连接,整流桥(15)的3脚与驱动电机的A4端连接;
前行倒车转换开关电路(8),由电容C23、电阻R44、转换开关K3组成,其中电容C23和转换开关K3并联,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微处理器IC4的2脚连接,电阻R44、的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与微处理器IC4的2脚连接;
过流保护电路(11)由电压比较器IC5、电阻R3、R4、电容C6、C7组成,其中电压比较器IC5的2、3、4脚接地,电压比较器IC5的5脚经电阻R4接地,电压比较器IC5的6脚经电容C7接地,电压比较器IC5的6脚与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中的场效应管(13)的漏极连接,电压比较器IC5的7脚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10)中的与微处理器IC1的8脚连接,电压比较器IC5的8脚经电容C6接地,电压比较器IC5的8脚接电源VCC,电阻R3的一端接电压比较器IC5的5脚,另一端接电源VCC,并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10)的电阻R5、R6、R7的一端连接;
所述的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9)与电子控制模块(16)中前行功率驱动电路(3)中的电阻R50连接,所述的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8)与电子控制模块(16)中倒车功率驱动电路(4)中的电阻R56连接,所述的前行继电器(29)的电磁线圈的一端(28)与电子控制模块(16)中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倒车继电器(20)的电磁线圈的一端(21)与电子控制模块(16)中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前行倒车转换开关(33)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前行倒车控制电路(7)中的微处理器IC4的2脚连接,所述的霍尔转把(17)与PWM控制发生器电路(10)中的电阻R15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行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8)、倒车功率驱动控制器件(19)为场效应管。
CNU2007200907438U 2007-06-11 2007-06-11 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8014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907438U CN201080141Y (zh) 2007-06-11 2007-06-11 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907438U CN201080141Y (zh) 2007-06-11 2007-06-11 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80141Y true CN201080141Y (zh) 2008-07-02

Family

ID=39613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90743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80141Y (zh) 2007-06-11 2007-06-11 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80141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3043A (zh) * 2012-02-10 2012-07-11 淮安市金恒泰科技有限公司 三轮摩托车电子倒档器
CN110481337A (zh) * 2019-07-17 2019-11-22 广州雷利诺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两轮电动车倒挡控制方法及倒挡控制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3043A (zh) * 2012-02-10 2012-07-11 淮安市金恒泰科技有限公司 三轮摩托车电子倒档器
CN102563043B (zh) * 2012-02-10 2014-05-07 淮安市金恒泰科技有限公司 三轮摩托车电子倒档器
CN110481337A (zh) * 2019-07-17 2019-11-22 广州雷利诺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两轮电动车倒挡控制方法及倒挡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51268U (zh) 燃油发电增程式电动车动力装置
CN109159669A (zh) 一种电驱动系统的保护系统和方法
CN210898512U (zh) 电动汽车电机系统三相主动短路的控制电路
CN103303159B (zh) 电动汽车控制器及其双驱动控制方法
CN110165946A (zh) 一种基于dsp汽车空调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
CN107117040B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驱动与制动系统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0983567Y (zh) 大电流无刷电机控制器
CN201080141Y (zh) 电动车前行倒车控制装置
CN103010047A (zh) 插电增程式电动车控制器
CN1209254C (zh) 电动自行车能量再生辅助电源
CN104410140A (zh) 电动车动能回收控制器
CN201102477Y (zh) 内燃机车电阻制动转换控制装置
CN202076978U (zh) 一种智能无刷电机控制器
CN116653632A (zh) 纯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装置、纯电动汽车和存储介质
CN201694187U (zh) 一种可自动检测故障的控制器
CN206884948U (zh) 一种防抛负载装置和一种校车
CN103256163B (zh) 一种车辆起动控制装置
CN202320292U (zh) 插电增程式电动车控制器
CN109291914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压保护方法
CN214544109U (zh) 一种可进行拖车的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系统
CN214929028U (zh) 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急停系统
CN209676150U (zh) 一种光伏供电的开关磁阻电机功率变换装置
CN214227915U (zh) 一种带动能回收功能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
CN104386008A (zh) 一种车载智能配电单元
CN208498254U (zh) 辅助电动车停车的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