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63697Y - 光学扫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扫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63697Y
CN201063697Y CNU2007201526630U CN200720152663U CN201063697Y CN 201063697 Y CN201063697 Y CN 201063697Y CN U2007201526630 U CNU2007201526630 U CN U2007201526630U CN 200720152663 U CN200720152663 U CN 200720152663U CN 201063697 Y CN201063697 Y CN 20106369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canner
glass platform
housing
accommodation chamber
sca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526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国光
李岳兴
刘文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link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link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link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link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526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6369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6369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6369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Optical Systems Of Projection Type Cop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扫描装置,该光学扫描装置包括一壳体,壳体具有一第一容置室,第一容置室内安装有光学扫描模块,第一容置室上方形成相连通的第二容置室,第二容置室与第一容置室相接处具有一窗口,在第二容置室的前端内缘环设有固设玻璃平台的嵌合槽,而校正白板粘接固定在玻璃平台的内侧面。组装时,先在无尘室中使用粘合组件将玻璃平台嵌设粘接固定在嵌合槽中。因此,由于玻璃平台与壳体先组装成一体后再调整焦距,故可使光学扫描装置不致在后段的组装过程中有灰尘掉入。

Description

光学扫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扫描仪、复印机或传真机等办公装置中且具有防尘功能的光学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办公的日常运作中,各种办公影像处理装置,如扫描仪、复印机及传真机等成为必不可少的办公装置。
请参照图1,其为一种现有的具有双面扫描功能的扫描仪30的结构示意图。该扫描仪30具有一底盖301及顶盖302,底盖301下方设有第一光学机构5,而在顶盖302上方则设有第二光学机构6。第一光学机构5及第二光学机构6分别具有一壳体51、61,壳体51、61内分别形成一容置空间511、611,以分别容设光学扫描模块52、62。壳体51、61的顶端处开设有一窗口512、612,以供扫描光线通过。在对应于第一光学机构5的壳体51的窗口512处,底盖301上设有玻璃平台53,顶盖302上设有校正白板54,而在对应于第二光学机构6的壳体61的窗口612处,顶盖302上设有玻璃平台63,底盖301上则设有校正白板64。
然而上述现有的具有双面扫描功能的扫描仪30的两光学机构5、6的玻璃平台53、63均与相应的壳体51、61分离设置,故在后段组装过程中,容易有灰尘掉落于壳体51、61内,这会造成扫描出来的影像产生直条纹。且上述扫描仪30的第一光学机构5及第二光学机构6的校正白板54、64均分别安装在对应的顶盖302或底盖301上,使两光学机构5、6所占的左右距离范围较大,无法扫描长度较短的文件,使扫描仪在使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此外,两光学机构5、6的玻璃平台53、63固定在对应的顶盖302或底盖301上,因此使底盖301及顶盖302之间的上下距离固定,从而仅能扫描一定厚度的文件,无法进行上下距离的调整。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具有防尘功能、能根据待扫描文件纸张的厚度对扫描文件通过的扫描仪的光学扫描装置的上下距离进行微调的光学扫描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光学扫描装置,能使整个光学扫描装置不致在组装过程中有灰尘掉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包括一壳体、一玻璃平台、一光学扫描模块及一校正白板。该壳体内具有一供扫描线通过的窗口;该光学扫描模块安装在壳体内;玻璃平台封闭地固设在壳体上方;校正白板固设在玻璃平台对应于壳体内的一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同时扫描双面待扫描纸张且具有防尘功能及能根据扫描文件的不同厚度对扫描文件通过的扫描仪的光学扫描装置的上下距离进行微调的光学扫描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扫描装置,用于具有双面扫描功能的扫描仪上,包括第一光学扫描装置和位于第一光学扫描装置上方的第二光学扫描装置,第一光学扫描装置和第二光学扫描装置均具有一壳体、一光学扫描模块、一玻璃平台和一校正白板;一位于相应的壳体上方的承载座,承载座与壳体围成一第一容置室及一位于第一容置室上方的第二容置室,第一容置室与第二容置室相接处具有一供扫描线通过的窗口;光学扫描模块安装在相应的第一容置室内;一顶盖盖合在承载座上方;一隔绝材料贴合在承载座与顶盖之间;一弹性组件连接在壳体与顶盖之间;玻璃平台封闭在顶盖上;校正白板固设在相应玻璃平台上且位于相应的第一容置室内;外盖盖合在顶盖上方,并夹固住玻璃平台,两光学扫描装置的外盖相隔一定距离设置,以形成一纸张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光学扫描装置的玻璃平台与壳体先在无尘室内组装成一体后再调整焦距,故可使整个光学扫描装置不致在组装过程中有灰尘掉入。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具有双面扫描功能的扫描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装置的玻璃平台尚未安装在壳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装置的扫描动作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装置的扫描动作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40扫描仪                   20待扫描纸张
1、3第一光学扫描装置           2、4第二光学扫描装置
11、21、31、41壳体             111、211、311、411第一容置室
112、212、331、431第二容置室   113、213、312、412窗口
114、214嵌合槽                 12、22、35、45玻璃平台
13、23、37、47光学扫描模块     14、24、38、48校正白板
32、42底盖                     33、43承载座
332、432抵顶板                 34、44顶盖
341、441弹性组件               342、442抵顶套柱
36、46外盖                     39、49隔绝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光学扫描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该光学扫描装置应用在影像扫描装置上。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扫描装置为一可同时扫描双面待扫描纸张的扫描仪10。该扫描仪10具有一位于下部的第一光学扫描装置1及位于上部的第二光学扫描装置2。
请继续参阅图2,第一光学扫描装置1至少由一壳体11(参见图3)、一玻璃平台12、一光学扫描模块13及一校正白板14组成。其中,壳体11围成一第一容置室111和第二容置室112。第一容置室111内安装有光学扫描模块13。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扫描模块13为一CCD(光电耦合感应器)扫描模块。第二容置室112与第一容置室111相接处具有一窗口113,以使第二容置室112与第一容置室111相连通,从而供扫描线通过窗口113、玻璃平台12及待扫描纸张20(参见图3)。在第二容置室112的前端内缘环设有可固设玻璃平台12的嵌合槽114,而校正白板14粘接固定在玻璃平台12内侧面上以使该校正白板14位于第二容置室112内,粘接方式是利用双面胶带予以粘接固定,当然也可使用其它粘接方式,如粘接剂等。
第二光学扫描装置2也至少由一壳体21、一玻璃平台22、一光学扫描模块23及一校正白板24组成。其中,第二光学扫描装置2倒置地设置在第一光学扫描装置1的上方,使两光学扫描装置1、2的玻璃平台12、22相互重叠设置且相隔一定距离以供待扫描纸张20输送通过。第二光学扫描装置2的壳体21也具有一第一容置室211,第一容置室211内安装有光学扫描模块23,该光学扫描模块23也为一CCD扫描模块。第一容置室211的下方形成相连通的第二容置室212,第一容置室211与第二容置室212相接处具有一窗口213,以供扫描线通过窗口213、玻璃平台22及待扫描纸张20。在第二容置室212的前端内缘环设有可固设玻璃平台22的嵌合槽214,而校正白板24由粘接组件粘接固定在玻璃平台22的内侧面上。
请参照图3,当要将玻璃平台12、22组装在壳体11、21上时,先在无尘室中使用粘接组件将玻璃平台12、22嵌设粘接固定在壳体11、21的第二容置室112、212的嵌合槽114、214中,该粘接组件可为双面胶带,或其它粘接组件如粘接剂等。将玻璃平台12、22与壳体11、21组装成一体后,即可调整焦距及校正影像。校正影像时,第一光学扫描装置1的扫描线会通过窗口113、玻璃平台12,而后穿过第二光学扫描装置2的玻璃平台22,再抵达至第二光学扫描装置2的校正白板24进行校正。反之,第二光学扫描装置2的扫描线也会通过窗口213、玻璃平台22,而后穿过第一光学扫描装置1的玻璃平台12,再抵达至第一光学扫描装置1的校正白板14进行校正。
请参阅图4,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光学扫描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本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装置应用在一扫描仪40上,因此该扫描仪40具有一位于下部的第一光学扫描装置3及位于上部的第二光学扫描装置4。由于,两光学扫描装置3、4的构件大致相同,因此在图5中仅显示一组光学扫描装置的结构。
请参照图5及图6,第一光学扫描装置3主要由壳体31、底盖32、承载座33、顶盖34、玻璃平台35、外盖36、光学扫描模块37及校正白板38组成。其中,壳体31的下方安装有底盖32,以封闭壳体31的底部,壳体31内部则具有一第一容置室311,第一容置室311内安装光学扫描模块37,本实施例中光学扫描模块37为一CCD扫描模块。
而在壳体31的第一容置室311的上方设有承载座33,承载座33形成一与第一容置室311相连通的第二容置室331,第二容置室331与第一容置室311相接处具有一窗口312,窗口312用于供扫描线分别依序通过开口的窗口312、玻璃平台35及待扫描纸张20。在承载座33的顶端盖合有一顶盖34,顶盖34与承载座33之间通过粘接组件贴合有一隔绝材料39,本实施例中该隔绝材料39为一种泡棉塑料,而粘接组件可为双面胶带,或者为其它粘接剂。
本实用新型中,承载座33与顶盖34之间可连接有一弹性组件341,在承载座33的四个角落附近向外凸伸有一抵顶板332,而在顶盖34对应抵顶板332的位置处则向下凸伸有抵顶套柱342。弹性组件341一端钩挂在顶盖34的抵顶套柱342上,另一端则钩挂在承载座33的抵顶板332上。该弹性组件341可为一弹簧。
另外,在顶盖34上方中部处通过粘接组件粘接固定有玻璃平台35,并且玻璃平台35的一部分突出顶盖34外。玻璃平台35的内侧面也通过粘接组件粘接固定有校正白板38,该粘接组件可为双面胶带,或者为其它粘接剂。在顶盖34上方盖合有一外盖36,而外盖36仅夹固住玻璃平台35露出顶盖34的部分。
请继续参照图5、图6,第二光学扫描装置4也至少由壳体41、底盖42、承载座43、顶盖44、玻璃平台45、外盖46、光学扫描模块47及校正白板48组成。其中,第二光学扫描装置4倒置地设置在第一光学扫描装置3的上方,以使两光学扫描装置3、4的玻璃平台35、45相对应,且两光学扫描装置3、4的外盖36、46相隔一定距离以形成一纸张通道,用于供待扫描纸张20输送通过。
第二光学扫描装置4在壳体41的下方安装有底盖42,以封闭壳体41的底部,壳体41内部则具有一第一容置室411,第一容置室411内安装光学扫描模块47,本实施例中光学扫描模块47为一CCD扫描模块。
壳体41的第一容置室411的上方设有承载座43,该承载座43形成一与第一容置室411相连通的第二容置室431,第二容置室431与第一容置室411相接处具有一窗口412,窗口412用于供扫描线分别依序通过开口的窗口412、玻璃平台45及待扫描纸张20。在承载座43的顶端盖合有一顶盖44,顶盖44与承载座43之间通过粘接组件贴合一隔绝材料49,本实施例中隔绝材料49为一种泡棉塑料,而粘接组件可为双面胶带,或者为其它粘接剂。
本实用新型中,承载座43与顶盖44之间连接有一弹性组件441,在承载座43的四个角落附近向外凸伸有一抵顶板432,而在顶盖44对应抵顶板432处则向下凸伸有抵顶套柱442。弹性组件441一端钩挂在顶盖44的抵顶套柱442上,另一端则钩挂在承载座43的抵顶板432上。该弹性组件441可为一弹簧。另外,在顶盖44的上方中部处通过粘接组件粘接固定有玻璃平台45,并且玻璃平台45的一部分突出顶盖44外。玻璃平台45的内侧面则通过粘接组件粘接固定有校正白板48。所述粘接组件可为双面胶带,或者为其它粘接剂。在顶盖44上方盖合有一外盖46,而外盖46仅夹固住玻璃平台45露出顶盖44的部分。
请继续参照图6所示,组装时先在无尘室中使用粘接组件将玻璃平台35、45嵌设粘接固在顶盖34、44上,且在承载座33、43与顶盖34、44之间也通过粘接组件贴合隔绝材料39、49,并使弹性组件341、441分别钩挂在承载座33、43与顶盖34、44之间。将玻璃平台35、45与顶盖34、44组装成一体后,即可调整焦距及校正影像。校正影像时,第一光学扫描装置3的扫描线会通过开口的窗口312、玻璃平台35,而后穿过第二光学扫描装置4的玻璃平台45,再抵达至第二光学扫描装置4上的校正白板48进行校正。反之,第二光学扫描装置4的扫描线也会通过开口的窗口412、玻璃平台45,而后穿过第一光学扫描装置3的玻璃平台35,再抵达至第一光学扫描装置3的校正白板38。
如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光学扫描装置1、2、3、4的玻璃平台12、22、35、45与壳体11、21、31、41先在无尘室内组装成一体后再调整焦距,因此可以使整个光学扫描装置1、2、3、4不会在后段组装过程中有灰尘掉入,这在扫描影像时不会受到灰尘的影响而产生直条纹现象,从而形成一具有防尘功能的光学扫描装置1、2、3、4。且因校正白板14、24、38、48直接粘接固定在玻璃平台12、22、35、45的内侧面,因此可使整个光学扫描装置1、2、3、4两侧的带纸滚轮间的距离减少,从而可以扫描长度较短的文件。
此外,在第二实施例中,通过弹性组件341、441的弹力,可根据不同扫描文件的厚度微调扫描文件通过的上下距离,就是可调整两光学扫描装置3、4的两外盖36、46间的纸张通道的上下距离,因此可以使不同厚度的待扫描文件均能扫描。

Claims (8)

1.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包括:一壳体、一光学扫描模块、一玻璃平台和一校正白板;
其特征是:该壳体内具有一用于供扫描线通过的窗口;该光学扫描模块安装在该壳体内;该玻璃平台封闭地固设在该壳体上方;该校正白板固设在该玻璃平台对应于该壳体内的一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光学扫描模块为一CCD扫描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校正白板和玻璃平台之间具有双面胶带。
4.一种光学扫描装置,用于具有双面扫描功能的扫描仪上,包括第一光学扫描装置和位于所述第一光学扫描装置上方的第二光学扫描装置,所述第一光学扫描装置和所述第二光学扫描装置均具有一壳体、一光学扫描模块、一玻璃平台和一校正白板;
其特征是:一承载座位于相应的壳体的上方,所述承载座与所述壳体围成一第一容置室及一位于第一容置室上方的第二容置室,所述第一容置室与所述第二容置室相接处具有一用于供扫描线通过的窗口;所述光学扫描模块安装在相应的第一容置室内;一顶盖盖合在所述承载座上方;一隔绝材料贴合在所述承载座与所述顶盖之间;一弹性组件连接在所述壳体与所述顶盖之间;所述玻璃平台封闭在所述顶盖上;所述校正白板固设在相应的玻璃平台上且位于相应的第一容置室内;在所述顶盖上方设有外盖,两个光学扫描装置的外盖相隔一定距离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的下方安装有一用于封闭所述壳体的底部的底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组件为一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光学扫描装置与所述第二光学扫描装置的校正白板和玻璃平台之间均具有双面胶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光学扫描模块为一CCD扫描模块。
CNU2007201526630U 2007-07-10 2007-07-10 光学扫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6369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526630U CN201063697Y (zh) 2007-07-10 2007-07-10 光学扫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526630U CN201063697Y (zh) 2007-07-10 2007-07-10 光学扫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63697Y true CN201063697Y (zh) 2008-05-21

Family

ID=39452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5266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63697Y (zh) 2007-07-10 2007-07-10 光学扫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63697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0032A (zh) * 2010-06-23 2011-12-28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馈纸扫描装置
WO2012041209A1 (zh) * 2010-09-28 2012-04-05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扫描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0032A (zh) * 2010-06-23 2011-12-28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馈纸扫描装置
WO2012041209A1 (zh) * 2010-09-28 2012-04-05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扫描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2420929A (zh) * 2010-09-28 2012-04-18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扫描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9275A (zh) 图像传感器单元、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制造方法
JP2010078772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201063697Y (zh) 光学扫描装置
CN105204160B (zh) 光扫描装置及具备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313115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781290B2 (en) Scanner platen
US7528996B2 (en) Scanning apparatus
US20090185238A1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JP2001008003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258668A (ja) 修正機能を備えたスキャナ
US6894813B2 (en) Integrated imaging module for wide format scanner
US8089663B2 (en) Detachable transparent plate for scan head assembly
JP6439461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TWM328726U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US20050248816A1 (en) Scann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0022884A (ja) 密着イメージセンサ
WO2010070760A1 (ja) イメージセンサユニット及び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US7733542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module thereof
JP3166166B2 (ja) イメージセンサユニットのプラテンガラス接着方法
JP4807672B2 (ja) 原稿読取装置
KR20070051225A (ko) 화상 판독 장치
JP6039245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60088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6837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602648B1 (ko) 스캔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521

Termination date: 201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