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25256Y - 打气筒的折叠式握把 - Google Patents

打气筒的折叠式握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25256Y
CN201025256Y CNU2007200630054U CN200720063005U CN201025256Y CN 201025256 Y CN201025256 Y CN 201025256Y CN U2007200630054 U CNU2007200630054 U CN U2007200630054U CN 200720063005 U CN200720063005 U CN 200720063005U CN 201025256 Y CN201025256 Y CN 20102525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gripping member
pump
collapsible handle
pump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6300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树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06300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2525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2525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2525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气筒的折叠式握把,其包括有:一打气筒体,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一底座,其附接于打气筒体第一端;一往复构件,以滑动方式设于打气筒体内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一连接件,固定地附接在往复构件的第二端随其移动,连接件包括有一顶掣面;以及一握持件,枢固于连接件,且在存储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移动作打气动作;其中当握持件自存储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时,握持件超过180度的角度相对枢设于连接件,且藉由连接件的顶掣面支撑。

Description

打气筒的折叠式握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握把,尤指一种用于打气筒的折叠式握把。
背景技术:
一般已知的随车型打气筒11,如图1所示,该已知打气筒11虽以一握持件12枢固在连杆13一端,并该握持件12可相对连杆13枢摆,使握持件12达到收折的目的。而使用者可以握持件12与连杆13呈垂直方向好让操作者可在进行施力时较为容易方便,对打气时有实质的帮助。其可藉握持件12可旋转至与连杆13呈垂直,但是其却没有任何结构可将此握持件12固定于此垂直状态,故在使用者于打气时,为快速抽拉打气筒11的连杆13的动作间,使用者常会有发生手被未能固定的握持件12夹伤,令人感到相当不安全。且此种打气筒11碍于没有任何结构可将此握持件12固定于此垂直状态,故操作者施力时仍没有一个固定力量的功能供使用者进行打气,令使用者在打气施力上较为不便,实有加以研究改良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打气筒的折叠式握把,藉握持件的压力面与连接件的顶掣面相互抵接,可供使用者获得最佳的出力效果,使操作者施力时有一个固定力量,而进行较方便的打气动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打气筒的折叠式握把,该握把设于打气筒的一端,且包括有一连接件、及一握持件,该握持件枢固于该连接件,所述握持件在存储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移动作打气动作,该打气筒包括一打气筒体、一往复构件,该打气筒体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打气筒体的第一端附接有一底座;该往复构件滑设于打气筒体内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其特点是:所述连接件固定地附接在所述往复构件的第二端随其移动,该连接件包括有一顶掣面;当所述握持件自存储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时,握持件以超过180度的角度相对枢设于该连接件,且藉由连接件的顶掣面支撑。
如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其中使用者以握持件的第一端握持并使汽缸本体于打气筒体的外筒内作抽拉打气动作时,藉握持件的压力面与连接件的顶掣面相互抵接,可供使用者获得最佳的出力效果,使操作者施力时有一个固定力量,而进行较方便的打气动作。
2.藉握持件相对连接件180度角的枢摆,使得握持件的压力面由连接件的顶掣面支撑,而于施力打气中不会有夹伤使用者的手部的事件发生。
3.其结构简易、装配迅速且成本低,并完全解决现有技术中折叠式握把于打气时,易发生夹伤使用者手部的缺失,具有相当的增进功效,完全符合产业的利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打气筒的握持件。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设于打气筒上的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握持件与连接件为相对枢摆并形成卡固的状态示图。
图5是图4中A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握持件与连接件为收折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请先参阅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打气筒的折叠式握把,由此图可以大致观之,主要包括有:
一筒体20,具有一外筒21,该外筒衔接一底座22,该底座22一侧固设有一踏板23。并于底座22延伸出一软管24,该软管24连设一风嘴头25及风嘴盖26,该风嘴盖26内设有一风嘴27,参阅图4所示。该外筒21内设有一汽缸本体28,该汽缸本体28内设有一活塞281,以及一固结于底座22的连杆体282,且汽缸本体28可与外筒21相对滑动,该打气筒体20为一已知技术,故不再多加赘述。
一连接件30,具有结合固定于汽缸本体28一端的第一端31,以及可供使用者抽拉汽缸本体28于外筒21内作往复的打气动作的第二端32。该第二端32适处横向贯穿有一枢结孔33,且第二端32一侧凹设有一缺口34,该缺口34底面具有一顶掣面341,以及顶掣面341一侧的卡合部342,其中卡合部342为一横向设置的凹槽。
一握持件40,具有第一端41及第二端42,该第二端42凸设有两突耳43。且突耳43横设有穿孔431,以及两突耳43之间具有连通外界的容置空间44,该容置空间44靠第一端41的内缘凸设有一定位部441,该定位部441底侧设有一压力面442。其中该握持件40藉以一定位件50穿设第二端42的穿孔431以及连接件30的枢结孔33,使握持件40的容置空间44套设在连接件30的第二端32上。并使握持件40以相对枢摆方式与连接件30结合固定之,该握持件40与连接件30收折成一体状,或相对枢摆成约270度的状态,其中上述定位件50在此为一圆形杆件。
参照图4及图5所示,为当使用者需实施打气时,将踏板23扳出抵接于地面,握持件40依箭头方向扳转握持件40的第一端41,使握持件40藉与连接件30的枢摆关系,使握持件40约略旋转270度后,连接件30的第二端32恰套入握持件40的容置空间44内,使握持件40的定位部441与连接件30的卡合部342相互扣合,并发出扣合的声响,亦握持件40的压力面442与连接件30的顶掣面341相互抵接。
而当使用者以握持件40的第一端41握持并使汽缸本体28于打气筒体20的外筒21内作抽拉打气动作时,藉握持件40的压力面442顶掣在连接件30的顶掣面341上。可供使用者获得最佳的出力效果,使操作者施力时有一个固定力量,而进行打气动作,并也藉握持件40的压力面442由连接件30的顶掣面341支撑之故,于施力打气中不会有夹伤使用者的手部的事件发生。而握持件40的定位部441与连接件30的卡合部342相互扣合,更可使握持件40与连接件30形成一定位,而更利于操作。
参阅图6及图7所示,为握持件40与连接件30结合后固定于打气筒体20的汽缸本体28一端上,并握持件40与连接件30收折成一体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汽缸本体28可视为一往复构件,当然亦可等效置换为连杆。故所选用的实施例,除了适用于落地型打气筒外,亦可适用在携带型打气筒上,或是适用于双冲程等各种类的打气筒,一样具有相同的功效,故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当的增进功效,完全符合专利申请的要件。

Claims (8)

1.一种打气筒的折叠式握把,该握把设于打气筒的一端,且包括有一连接件、及一握持件,该握持件枢固于该连接件,所述握持件在存储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移动作打气动作,该打气筒包括一打气筒体、一往复构件,该打气筒体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打气筒体的第一端附接有一底座;该往复构件滑设于打气筒体内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固定地附接在所述往复构件的第二端随其移动,该连接件包括有一顶掣面;当所述握持件自存储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时,握持件以超过180度的角度相对枢设于该连接件,且藉由连接件的顶掣面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气筒的折叠式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一侧固设有一踏板,且底座延伸出一软管,该软管连设一风嘴头及风嘴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气筒的折叠式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构件为一汽缸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气筒的折叠式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构件为一连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气筒的折叠式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横向贯穿有一枢结孔,且连接件一侧凹设有一缺口,所述顶掣面设于该缺口底面,该顶掣面一侧设有一卡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打气筒的折叠式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为一横向设置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气筒的折叠式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件一端凸设有两突耳,且突耳横设有穿孔,以及两突耳之间具有连通外界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靠第一端的内缘设有一定位部,该定位部底侧设有一压力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气筒的折叠式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件以一定位件与连接件枢合固定,该定位件为一圆形杆件。
CNU2007200630054U 2007-04-20 2007-04-20 打气筒的折叠式握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2525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630054U CN201025256Y (zh) 2007-04-20 2007-04-20 打气筒的折叠式握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630054U CN201025256Y (zh) 2007-04-20 2007-04-20 打气筒的折叠式握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25256Y true CN201025256Y (zh) 2008-02-20

Family

ID=39099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6300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25256Y (zh) 2007-04-20 2007-04-20 打气筒的折叠式握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25256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5531A (zh) * 2011-02-14 2012-08-15 双余实业有限公司 打气用握把组
CN102644577A (zh) * 2011-02-17 2012-08-22 双余实业有限公司 打气用握把组
TWI393821B (zh) * 2011-01-27 2013-04-21
CN103807137A (zh) * 2012-11-06 2014-05-21 双馀实业有限公司 可收折握把的打气筒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3821B (zh) * 2011-01-27 2013-04-21
CN102635531A (zh) * 2011-02-14 2012-08-15 双余实业有限公司 打气用握把组
CN102635531B (zh) * 2011-02-14 2015-11-18 双余实业有限公司 打气用握把组
CN102644577A (zh) * 2011-02-17 2012-08-22 双余实业有限公司 打气用握把组
CN102644577B (zh) * 2011-02-17 2014-12-24 双余实业有限公司 打气用握把组
CN103807137A (zh) * 2012-11-06 2014-05-21 双馀实业有限公司 可收折握把的打气筒
CN103807137B (zh) * 2012-11-06 2016-09-14 双馀实业有限公司 可收折握把的打气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7560B (zh) 电池承载装置及电动自行车
US20110193313A1 (en) Foldable bicycle
CN104545072B (zh) 收折椅
CN201025256Y (zh) 打气筒的折叠式握把
JP2006213314A (ja) 折畳み式電動バイクの構造
US20180037288A1 (en) Scooter
CN112621682A (zh) 足踏式升降的自行车工作架
EP3680158B1 (en) Telescopic frame structure of scooter
CN201872856U (zh) 一种可折叠滑板车
CN105000110A (zh) 一种折叠车架及使用上述折叠车架的折叠电动车
CN201228056Y (zh) 自行车立管折叠结构
CN201854550U (zh) 多功能铲
CN210707758U (zh) 一种坐骑式电动独轮车
CN208731144U (zh) 一种可折叠电动滑板车
CN208411994U (zh) 滑板车的立杆折叠结构
CN106080910B (zh) 一种折叠车
CN217593314U (zh) 一种康复助力车的折叠收展结构
CN201802577U (zh) 脚动气筒
CN205931092U (zh) 一种折叠车
CN206202556U (zh) 伸缩机构及伸缩电动车
CN201029628Y (zh) 一种椅用靠背锁紧装置
CN214836948U (zh) 一种双管打气筒
CN107600226A (zh) 一种自行车双侧脚撑结构
CN217259720U (zh) 一种挖机扶手箱用隐藏式扶手
CN212276291U (zh) 可伸缩调节折叠手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