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10255Y - 运输平台及运输单元 - Google Patents

运输平台及运输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55Y
CN201010255Y CNU2007201034852U CN200720103485U CN201010255Y CN 201010255 Y CN201010255 Y CN 201010255Y CN U2007201034852 U CNU2007201034852 U CN U2007201034852U CN 200720103485 U CN200720103485 U CN 200720103485U CN 201010255 Y CN201010255 Y CN 20101025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beam
width
drift angle
centers
shipp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0348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雄
倪晓晖
郭伟嘉
陈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0348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1025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1025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1025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输平台和由多个运输平台构成的运输单元。该运输平台包括一对横梁以及分别连接在该一对横梁之间的一对纵梁。其中,该每个横梁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与该非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相配合的顶角件;该每个横梁的下部设有一对底角件,其中,相同横梁上的相邻底角件的中心距符合标准的集装箱宽度方向上的角件中心距,而相对横梁上的相邻底角件的中心距符合标准的集装箱长度方向上的角件中心距。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运输平台,可以实现非标准集装箱的并排堆码,节约了空间并且降低了储运成本。

Description

运输平台及运输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领域中用于堆码定位的器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非标准集装箱运输的运输平台以及运输单元。
背景技术
通常,集装箱通过设置在箱体角部的四个顶角件和四个底角件进行堆叠定位,并通过该角件实现转运过程中在船体或专用运输车辆上的固定。对于标准集装箱来说,相邻角件的间距是按标准设置的,因而不同厂家生产的集装箱之间,以及集装箱与运输设备的载物面之间可以实现统一的定位、堆码。而对于非标准集装箱来说,其相邻角件的间距不符合通常的标准要求,因而在运输过程中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如图1所示的非标准集装箱10,如果采用标准的集装箱运输设备1来装运,那么集装箱在宽度方向只能跳装,会造成舱位45的浪费。另外,在跳装时,集装箱的角件11与运输设备的角件4之间通常难于精确对准,因而会降低运输安全性。如果采用其它运输设备,如散货船等,以散装运输的方式来运送非标准集装箱,通常需对运输设备自身进行技术改造,导致运输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运输平台,以使得非标准集装箱能够利用该运输平台在标准集装箱上以及标准集装箱的运输设备上实现堆码。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运输单元,以使得多个非标准集装箱可以紧密排列、并排堆码,从而节约舱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运输平台,用于堆码非标准集装箱。该运输平台包括一对横梁;以及分别连接在该一对横梁之间的一对纵梁。其中,该每个横梁包含至少一个顶角件,设置在该横梁的上部,用于与该非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相配合;和一对底角件,设置在该横梁的下部,其中心距与ISO标准集装箱宽度方向上的角件中心距相适应。
该横梁和纵梁的长度分别与ISO标准的集装箱的宽度和长度相适应。
该每个横梁上部设有两个顶角件,保持预定中心距。
优选地,该每个横梁的上部设有三个顶角件,其中两个设置在该横梁的端部。另外一个顶角件与位于横梁端部的两个顶角件中的一个保持预定中心距。
优选地,该每个横梁的上部设有四个顶角件,其中两个设置在该横梁的端部。另外两个顶角件保持预定中心距。
优选地,设置在该一对横梁上的相应的底角件彼此对准,并且设置在该一对横梁上的相应的顶角件彼此对准。
该运输平台还包括设置在该一对横梁和/或该一对纵梁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加强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运输单元,用于堆码非标准集装箱。该运输单元包括多个上述运输平台,该每个运输平台包括:一对横梁;以及分别连接在该一对横梁之间的一对纵梁。其中,该每个横梁包含至少一个顶角件,设置在该横梁的上部,用于与该非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相配合;一对底角件,设置在该横梁的下部,其中心距与ISO标准集装箱宽度方向上的角件中心距相适应。其中,在使用状态下,该运输平台上的该至少一个顶角件与相邻运输平台上的该至少一个顶角件之间的中心距与该非标准集装箱的宽度方向上的角件中心距相适应。
该横梁和纵梁的长度分别与ISO标准的集装箱的宽度和长度相适应。
该运输单元包含第一运输平台,其中在该每个横梁的上部设置有三个顶角件,其中两个设置在该横梁的端部。
该运输单元包含第二运输平台,其中在该每个横梁的上部设置有三个顶角件,其中两个设置在该横梁的端部,位于中间的顶角件与设置在端部的顶角件的其中一个保持预定中心距。
在使用状态下,该第一运输平台的位于横梁中间的顶角件与该第二运输平台的位于横梁端部的一个顶角件的中心距与该非标准集装箱的宽度方向上的角件中心距相适应。
该运输单元包含第三运输平台,其中在该每个横梁的上部设置有四个顶角件,其中两个设置在该横梁的端部,另外两个位于该横梁的中间并保持有预定中心距。
在使用状态下,该第二运输平台的该位于中间的顶角件与该第三运输平台的该位于中间的顶角件的其中一个的中心距与该非标准集装箱宽度方向上的角件中心距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运输平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并且便于使用。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运输平台和运输单元,可以方便地实现非标准集装箱与标准集装箱之间或者在标准集装箱运输设备上的堆码,从而使非标准集装箱能够像标准集装箱一样被紧密排列,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堆码空间的利用率,降低其储运成本。在不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运输平台可以分解为多个运输平台,这些运输平台可以相互堆码,也可以与标准集装箱进行堆码,从而便于运输平台自身的存储,并且不会浪费舱位。
下面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在现有技术中利用标准的集装箱装运设备运送非标准集装箱的情形;
图2A~2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运输平台的俯视图、侧视图和左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运输平台示意图;
图4A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运输平台并排堆码多个非标准集装箱的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侧视图;
图5为图4A的局部视图,去除了其中的标准集装箱;
图6本实用新型的运输平台与标准集装箱之间进行堆码的示意图;以及
图7为多个运输平台相互堆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A~图2C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运输平台50包括一对横梁51和连接在这一对横梁之间的一对纵梁52。横梁51和纵梁52构成了本实用新型运输平台的主体框架结构。在横梁51和/或纵梁52之间还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加强件,以提高运输平台50的整体强度。例如,可以在相邻的横梁51和纵梁52之间设置加强板58,还可以在相对的纵梁52之间设置加强梁59,等等。
在在每个横梁51的下部设有一对底角件56,其中心距与ISO标准集装箱宽度方向上的角件中心距相适应。而相对横梁上的相邻底角件56的中心距与ISO标准集装箱长度方向上的角件中心距相适应。对于40′标准集装箱来说,其宽度方向上的相邻底角件的中心距为2259mm,而长度方向上的相邻底角件的中心距为11985mm。这样,运输平台50可以通过底角件56堆码在ISO标准集装箱的顶角件上。优选地,设置横梁51和纵梁52的长度分别与ISO标准集装箱的宽度和长度相适应,使得运输平台堆码在标准集装箱上时能够与标准集装箱基本对齐。在每个横梁51的上部均设有至少一个顶角件54,例如顶角件54b,用于与非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相配合。这样,通过设置多个运输平台50,并恰当设置顶角件54b的位置,就可以实现利用标准集装箱舱位堆码非标准集装箱。优选地,用于与非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相配合的顶角件54b嵌入在横梁51中,以增加角件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优选地,设置在该一对横梁上的相应的底角件彼此对准,并且设置在该一对横梁上的相应的顶角件彼此对准。
为了节约空间,通常希望将非标准集装箱并排堆码,并使得相邻的非标准集装箱的尽可能排列紧密。因而,在运输平台50的每个横梁51的上部通常设有两个顶角件54b和54c,用于与分别设置在相邻非标准集装箱上的两个相邻底角件相配合,所述两个顶角件54保持一预定的中心距,该中心距对应于预先设定的分别位于相邻非标准集装箱上的两个相邻底角件的中心距,使得相邻的非标准集装箱之间可以保持预定间隔。
优选的,在每个横梁51两端的上部,对应于相同横梁上的一对底角件56的位置上,还设有一对顶角件54a和54d,其中心距与ISO标准集装箱的宽度方向上的角件中心距相适应。这样,运输平台50与标准集装箱20之间可以方便的相互堆码(如图6所示),多个运输平台50之间也可以相互堆码(如图7所示)。通常,用于与非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相配合的顶角件,如54b和/或54c,位于与标准集装箱角件中心距相对应的一对顶角件54a和54d之间。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运输平台50′的横梁51′上设有三个顶角件54′a、54′c和54′d。其中,顶角件54′a和54′d位于横梁端部,其中心距符合ISO标准集装箱的宽度方向上的角件中心距并分别与两个底角件56′相对应;而顶角件54′a和54′b的保持预定中心距,该中心距与预先设定的分别位于相邻非标准集装箱上的两个相邻底角件的中心距相适应,使得相邻的非标准集装箱之间可以保持预定间隔。这样的设置使得顶角件54′a可以与顶角件54′d相配合,用于实现多个运输平台之间以及运输平台与标准集装箱之间的堆码;而且还使得顶角件54′a可以与顶角件54′c相配合,用于实现多个非标准集装箱的紧密排列。
如图4A所示,多个运输平台可以组成运输单元100,从而可以在一排标准集装箱20上并排堆码多个非标准集装箱10,并使得这些非标准集装箱排列紧密,以节约空间。在这里,运输单元100中的每个运输平台分别设置在一个标准集装箱20上。如图4B所示,对于长度也超过标准的非标准集装箱10,运输单元100的各顶角件可以与设置在非标准集装箱10底部中间位置的底角件11或角件连接孔(图中未示出)相配合,从而实现非标准集装箱的堆码。当然,本实用新型的运输平台也可用于在甲板或其它适合的位置堆码非标准集装箱。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运输单元100包括多个运输平台150、250、350和450。优选地,恰当设置位于相邻运输平台上的用于与非标准集装箱10的底角件相配合的两个相邻的顶角件的中心距,使其与非标准集装箱10的底角件中心距相对应,从而使非标准集装箱10可以跨越不同运输平台进行堆码。同时,对于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运输平台,还可以在其横梁上设置两个用于堆码非标准集装箱的顶角件,并且设置这两个顶角件的中心距,使其对应于相邻非标准集装箱上的相邻底角件的中心距相对应,
具体来说,在这里,运输平台150的每个横梁上设有三个顶角件154a、154b和154d,其中顶角件154a和154d设置在横梁端部。运输平台250的每个横梁上设有三个顶角件254a、254b和254d,其中顶角件254a和254d设置在横梁端部。运输平台350的每个横梁上设有四个顶角件354a、354b、354c和354d,其中顶角件354a和354d设置在横梁端部,顶角件354a和354d预定中心距,用于使相邻的非标准集装箱之间保持预定间隔。运输平台450上的顶角件设置与运输平台350类似。在运输单元处于使用状态时,运输平台150的位于中间的顶角件154b与运输平台250端部上的顶角件254a的中心距与非标准集装箱的宽度方向上的角件中心距相适应。运输平台250的位于中间的顶角件254b与该第三运输平台的位于中间的顶角件354b的中心距与该非标准集装箱宽度方向上的角件中心距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运输平台在不使用时,可以利用其对应于标准集装箱中心距的顶角件和/或底角件进行堆码。如图6所示,多个运输平台50中的每个可以堆叠在一个标准集装箱20上。优选地,每个运输平台50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标准集装箱的长度和宽度相对应。这样,在堆码后,运输平台50在外形上可以和标准集装箱20基本对齐。如图7所示,多个运输平台50之间也可相互堆码。在堆叠好的运输平台上,还可在继续堆码标准集装箱。因而这种堆叠不会浪费舱位。
应当指出,虽然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运输平台,用于堆码非标准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横梁;以及
一对纵梁,分别连接在该一对横梁之间,
其中,该每个横梁包含
至少一个用于与该非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相配合的顶角件,设置在该横梁的上部;和
一对底角件,设置在该横梁的下部,其中心距与ISO标准集装箱宽度方向上的角件中心距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该横梁和纵梁的长度分别与ISO标准集装箱的宽度和长度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该每个横梁上部设有两个保持预定中心距的顶角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在该每个横梁的上部设置有三个顶角件,其中两个设置在该横梁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另外一个顶角件与位于横梁端部的两个顶角件中的一个保持有预定中心距。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该每个横梁的上部设置有四个顶角件,其中两个设置在该横梁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另外两个顶角件保持有预定中心距。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该一对横梁上的相应的底角件彼此对准,并且设置在该一对横梁上的相应的顶角件彼此对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该一对横梁和/或该一对纵梁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加强件。
10.一种运输单元,用于堆码非标准集装箱,该运输单元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该每个运输平台包括:
一对横梁;以及
一对纵梁,分别连接在该一对横梁之间,
其中,该每个横梁包含
至少一个用于与该非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相配合的顶角件,设置在该横梁的上部;
一对底角件,设置在该横梁的下部,其中心距与ISO标准集装箱宽度方向上的角件中心距相适应,
其中,在使用状态下,该运输平台上的该至少一个顶角件与相邻运输平台上的该至少一个顶角件之间的中心距与该非标准集装箱的宽度方向上的角件中心距相适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运输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横梁和纵梁的长度分别与ISO标准集装箱的宽度和长度相适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单元,其特征在于,该运输单元包含第一运输平台,其中在该每个横梁的上部设置有三个顶角件,其中两个设置在该横梁的端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运输单元,其特征在于,该运输单元包含第二运输平台,其中在该每个横梁的上部设置有三个顶角件,其中两个设置在该横梁的端部,位于中间的顶角件与设置在端部的顶角件的其中一个保持有预定中心距。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运输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使用状态下,该第一运输平台的位于横梁中间的顶角件与该第二运输平台的位于横梁端部的一个顶角件的中心距与该非标准集装箱的宽度方向上的角件中心距相适应。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运输单元,其特征在于,该运输单元包含第三运输平台,其中在该每个横梁的上部设置有四个顶角件,其中两个设置在该横梁的端部,另外两个位于该横梁的中间并保持有预定中心距。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运输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使用状态下,该第二运输平台的该位于中间的顶角件与该第三运输平台的该位于中间的顶角件的其中一个的中心距与该非标准集装箱宽度方向上的角件中心距相适应。
CNU2007201034852U 2007-02-06 2007-02-06 运输平台及运输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1025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034852U CN201010255Y (zh) 2007-02-06 2007-02-06 运输平台及运输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034852U CN201010255Y (zh) 2007-02-06 2007-02-06 运输平台及运输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10255Y true CN201010255Y (zh) 2008-01-23

Family

ID=39045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0348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10255Y (zh) 2007-02-06 2007-02-06 运输平台及运输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10255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82551C (zh) * 2007-02-05 2009-04-29 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运输平台及运输单元
WO2010069136A1 (zh) * 2008-12-16 2010-06-24 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运输平台及其组合
CN103253462A (zh) * 2012-02-17 2013-08-21 胜狮货柜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超宽集装箱的运输架
CN108082754A (zh) * 2016-11-22 2018-05-29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输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82551C (zh) * 2007-02-05 2009-04-29 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运输平台及运输单元
WO2010069136A1 (zh) * 2008-12-16 2010-06-24 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运输平台及其组合
CN103253462A (zh) * 2012-02-17 2013-08-21 胜狮货柜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超宽集装箱的运输架
CN108082754A (zh) * 2016-11-22 2018-05-29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2551C (zh) 运输平台及运输单元
KR101378897B1 (ko) 컨테이너 고박용 아이플레이트가 구비된 선박
CN101559824B (zh) 运输平台、运输单元及堆码大型货物的方法
US9463937B2 (en) Stand for storing and/or transporting glass panels of large dimensions
CN201010255Y (zh) 运输平台及运输单元
CN104837725A (zh) 平支架
US7445418B2 (en) Van semi-trailer and method for shipping the same
CN201309575Y (zh) 一种用于超宽集装箱的运输架及组件
CN201901368U (zh) 一种用于运输短型集装箱的运输平台组件
WO2016192591A1 (zh) 堆码大型货物的方法、运输框架以及具有其的运输单元
KR102521438B1 (ko) 래싱 브릿지 운반장치
CN104648763B (zh) 一种用于桶装水的物流托盘
CN101108689A (zh) 一种超宽集装箱及其与标准箱在集装箱船上的堆码方法
CN108082754A (zh) 运输装置
CN201224482Y (zh) 用于运输超宽集装箱的组合架
CN101391647B (zh) 一种非iso标准尺寸集装箱的组合式运输方法
CN101792011A (zh) 一种运输平台
WO2007123423A1 (en) Pallet having a low density core upper deck.
KR102026671B1 (ko) 가변형 파렛트
KR102026668B1 (ko) 가변형 파렛트
CN201276292Y (zh) 一种平台集装箱及组件
CN206187718U (zh) 运输装置
CN203682074U (zh) 日字形木托盘
US20090218244A1 (en) Top cap
CN202054337U (zh) 一种改进的集装箱底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CO-PATENTEE TO: CHINA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ONTAINER (GROUP)CO., LTD. ^

CU01 Correction of utility model patent

Correction item: Co-patentee

Correct: China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ontainer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Number: 04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24

CU03 Correction of utility model patent gazette

Correction item: Co-patentee

Correct: China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ontainer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Number: 04

Volume: 24

ERR Gazette correction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CO-PATENTEE; FROM: NONE ^ TO: CHINA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ONTAINER (GROUP)CO., LTD. ^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