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56420Y - 排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排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56420Y
CN200956420Y CNU2006201327168U CN200620132716U CN200956420Y CN 200956420 Y CN200956420 Y CN 200956420Y CN U2006201327168 U CNU2006201327168 U CN U2006201327168U CN 200620132716 U CN200620132716 U CN 200620132716U CN 200956420 Y CN200956420 Y CN 20095642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bar
bar connector
base
support arm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13271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骏豪
苏敬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62013271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5642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5642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5642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排线连接器,应用于电子产品的连接,包括:一底座具有第一、第二表面,第二表面的前缘向外延设多个挡止肋且有一横梁连接挡止肋的前端,以及一侧臂结构设置于底座相对二侧;多个接触端子设置于第一表面且勾住第一表面的前缘;以及一屏蔽壳体罩覆部分底座及部分接触端子。本实用新型可阻挡接触端子与连接器母座的接地构件接触,进而防止短路的产生;可有效防止扣持元件与支臂分离,且具有制作简单、价格便宜的优点,整个排线连接器具有可快速大量生产制造及成本降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排线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排线连接器,特别是一种与连接器母座对接时,不易产生短路且稳固性高的排线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信息产品的功能日趋多样化,且体积逐渐发展为迷你型,迫使电子元件朝轻薄方向发展;其中,一种排线连接器因其所接合的可挠式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FFC)具备有可任意曲挠、高讯号传输能力的优点,因此多与一连接器母座配合而广泛应用在电子产品中。
一般常用的排线连接器10如图1所示,包含一塑料板12,其两侧分别设置一支臂14,一排线16的前端设置有多个外露的接触端子18平行设置于塑料板12表面,且有一屏蔽壳体20罩覆部分塑料板12及接触端子18;当排线连接器10与连接器母座对接时,如图2所示,藉由接触端子18与连接器母座内的端子22接触形成电连接,同时屏蔽壳体20亦与连接器母座内的接地构件24接触而达到接地的目的。
然而,随着排线连接器的多次插拔,接触端子容易翘起或变形,导致影响功能,因而故意设计端子前端呈勾状,组装后扣住塑料板前缘,以防止端子翘起,然而,此设计却也导致排线连接器对接于连接器母座时,接触端子的前端因太接近而容易接触到连接器母座的接地构件而产生短路,进而造成电子元件或电子产品的损坏。
因此,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的不足,而提出一种排线连接器的结构改良,使其接触端子既可防止翘起亦不易与连接器母座的接地构件碰触,同时,为使排线连接器与连接器母座的对接稳固度提高,本实用新型亦进一步提出一种支臂改良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提供一种排线连接器,可有效防止其接触端子与连接器母座的接地构件接触,以避免短路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提供一种排线连接器,其二侧支臂与扣持元件的设计,可使排线连接器与连接器母座形成稳固的对接,同时支臂与扣持元件的组装具有制作简单、价格便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提供一种排线连接器,其中支臂结构的反向设置,具有减少扣持元件的模具制作成本,且使整个排线连接器可快速大量生产制造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排线连接器,包括:一底座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第二表面的前缘向外延设有多个挡止肋且有一横梁连接挡止肋的前端,以及一侧臂结构设置于底座的相对二侧;多个接触端子设置于底座的第一表面,且接触端子的前端勾住第一表面的前缘;以及一屏蔽壳体罩覆部分底座及部分接触端子。
侧臂结构包括二支臂分别设置于底座的相对二侧,每一支臂上形成一第一轴孔;二扣持元件,每一扣持元件包括一按压部,其上方延设一扣合部,扣合部上设置有一第二轴孔;以及二固定件,每一固定件穿设第一轴孔及第二轴孔,使扣持元件及支臂呈一定位,且藉由按压扣持元件的按压部使扣合部形成扇形位移。
通过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表现为:
本实用新型的排线连接器底座因具有挡止肋及横梁,可确实阻挡接触端子与连接器母座的接地构件接触,进而防止短路的产生;而底座的侧臂结构利用呈铆钉状的固定件组装支臂及扣持元件的设计,可有效防止扣持元件与支臂分离,且具有制作简单、价格便宜的优点;同时挡板与容置室的反向设置更进一步减少扣持元件的模具制作成本,使整个排线连接器具有可快速大量生产制造及成本降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排线连接器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排线连接器结构与连接器母座对接的局部剖视图。
图3a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排线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所示为图3a的AA线段局部剖视图。
图4a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排线连接器的结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4b所示为图4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排线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a及图6b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排线连接器结构与其对应的连接器母座的不同方向示意图。
图7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排线连接器结构与连接器母座组装完成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        排线连接器
12        塑料板
14        支臂
16        排线
18        接触端子
20        屏蔽壳体
22       端子
24       接地构件
30       排线连接器
32       底座
321      第一表面
322      第二表面
323      凸出部
324      挡止肋
325      横梁
326      悬臂
34       侧臂结构
36       接触端子
38       屏蔽壳体
381      上壳体
382      下壳体
40       排线
50       连接器母座
52       绝缘遮蔽体
54       讯号端子
56       接地端子
58       金属壳体
60       支臂
601      嵌槽
602      第一轴孔
603      挡板
604      容置室
62       扣持元件
621      按压部
622      弹臂
623      扣合部
624     第二轴孔
64      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排线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AA线段局部剖视图,如图所示,一排线连接器30包括一底座32、一侧臂结构34、多个接触端子36及一屏蔽壳体38;底座32包含一第一表面321及一第二表面322,第一表面321的前缘略凸出于第二表面322的前缘而具有一凸出部323,第一表面321的前缘向外且往下延设有多个悬臂326,第一表面321上并形成有多个平行并列的沟槽(图中未示)延伸至第一表面321的前缘,且位于相邻二悬臂326之间;多个接触端子36分别沿着沟槽排列设置,且每一接触端子36的前端呈倒勾状以勾住凸出部323而紧紧固定于底座32上,接触端子36之后端则供与一排线40的导线端(图中未示)固接在一起;请同时参阅图4a及图4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排线连接器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示意图,于第二表面322的前缘向外水平延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挡止肋324,并有一横梁325与第二表面322的前缘平行且连接挡止肋324及悬臂326的前端;屏蔽壳体38包含可供相互扣合的上壳体381及下壳体382,如图5所示,以上下罩覆部分底座32及接触端子36且显露出部分接触端子36。
其中,上述底座32的挡止肋324、横梁325及悬臂326为一体成形者,又屏蔽壳体38为金属材质构成。又为了清楚表达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简单说明一连接器母座的构造,请同时参阅图6a及图6b,图6a及图6b为本实用新型排线连接器结构与其对应的连接器母座的不同方向示意图,如图所示,一连接器母座50包括一绝缘遮蔽体52、按一定间隔平行插设于绝缘遮蔽体52的多个讯号端子54及多个接地端子56、及一金属壳体58用以包覆绝缘遮蔽体52且暴露出部分讯号端子54。当本实用新型排线连接器30与连接器母座50对接后,如图7所示,排线连接器30的接触端子36与连接器母座50的讯号端子54为一对一接触以形成电性连接,又连接器母座50的接地端子56与下壳体382电性接触,以达成接地效果。其中,藉由横梁325的设计,使得排线连接器30与连接器母座50对接时,接触端子36将因横梁325的阻挡而避免与连接器母座50的接地端子56接触,进而防止短路的产生。
另一方面,请继续参阅图5,如图所示,上述的侧臂结构34包含有二支臂60、二扣持元件62及二用以定位支臂60及扣持元件62的固定件64,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64为铆钉形的梢体;二支臂60同向设置于底座32左右二侧,每一支臂60的外侧表面形成有一嵌槽601且连通有一第一轴孔602,左、右支臂60的下端并延伸一挡板603且形成一容置室604;每一扣持元件62包括一按压部621,其内为弯折有弹臂622,按压部621上方延设有一扣合部623,且于扣合部623上形成一第二轴孔624,以便当扣合部623嵌设于支臂60的嵌槽601时,第二轴孔624与第一轴孔602对应重叠,并分别利用固定件64穿设过第一、第二轴孔602、624而使扣持元件62及支臂60呈一定位;当欲将排线连接器30与连接器母座对接时,按压扣持元件62的按压部621,使扣持元件62的扣合部623以固定件64、为支点作扇形位移以可扣入连接器母座内,之后放开按压部621,藉由位于容置室604内的弹臂622所形成的弹性恢复力,进而使扣合部623与连接母座形成稳固的对接。
其中,上述固定件64利用热铆方法穿设过支臂60的第一轴孔602及扣持元件62的第二轴孔624以将支臂60及扣持元件62组装定位,由于固定件64呈铆钉状,使得支臂60及扣持元件62组装后因固定件64的尾端铆大,而具有防止扣持元件62与支臂60分离的优点,又上述的固定件是注塑成型的结构,制作简单且价格便宜。
另外,再次参阅图5,上述左、右支臂60的挡板603与容置室604呈反向设置,即其中一侧支臂60的挡板603位于容置室604上方,而另一侧支臂60的挡板603则位于容置室604下方,此种反向设置的设计使扣持元件62装设于二支臂60上时,可使用同一模具所构成的尺寸形状相同的扣持元件,且二扣持元件间可交替使用,进而可快速大量生产制造且减少模具制作成本,以达到降低加工及组装成本的功效。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熟习此项技艺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排线连接器,其特征是,包含:
一底座,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的前缘向外延设有多个挡止肋,且有一横梁连接这些挡止肋的前端;
一侧臂结构,设置于该底座的相对二侧;
多个接触端子,设置于该底座的该第一表面,该接触端子的前端勾住该第一表面的前缘;以及
一屏蔽壳体,罩覆部分该底座及部分这些接触端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连接器,其特征是,该底座的该第一表面形成有多个并列的沟槽,每一该沟槽延伸至该第一表面前缘,以供该接触端子沿该沟槽排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连接器,其特征是,该侧臂结构包括:
二支臂,分别设置于该底座的相对二侧,每一该支臂上形成一第一轴孔;
二扣持元件,每一该扣持元件包括一按压部,其上方延设一扣合部,该扣合部上设置有一第二轴孔;以及
二固定件,每一该固定件穿设该第一轴孔及该第二轴孔,使该扣持元件及该支臂呈一定位,且藉由按压该扣持元件的该按压部使该扣合部形成扇形位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线连接器,其特征是,该固定件呈铆钉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线连接器,其特征是,该固定件是注塑成型的结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线连接器,其特征是,每一该支臂的一侧形成有一嵌槽,以供该扣合部嵌设。
7.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线连接器,其特征是,该扣持元件的该按压部内为弯折有弹臂,且每一该支臂延伸有一挡板及可供该弹臂置入之一容置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线连接器,其特征是,该二支臂的该挡板及该容置室为反向设置。
CNU2006201327168U 2006-08-23 2006-08-23 排线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5642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327168U CN200956420Y (zh) 2006-08-23 2006-08-23 排线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327168U CN200956420Y (zh) 2006-08-23 2006-08-23 排线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56420Y true CN200956420Y (zh) 2007-10-03

Family

ID=38775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13271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56420Y (zh) 2006-08-23 2006-08-23 排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56420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5481B (zh) * 2008-12-25 2012-08-01 威海市泓淋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绕式软性排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5481B (zh) * 2008-12-25 2012-08-01 威海市泓淋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绕式软性排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85188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178335C (zh) 连接器
CN1290228C (zh) 电连接器
CN1284278C (zh) 电连接器及其生产方法
CN1750328A (zh) 基板安装型接插件
CN1244959A (zh) 连接器,尤其是具有集成pcb组件的直角连接器
CN1407668A (zh) 屏蔽电缆的电连接器,该连接器本体及该电连接器之制造方法
CN1290976A (zh) 电气端子
CN103633453B (zh) 导体连接结构
CN1266810C (zh) 电气接触器和使用电气接触器的电气连接装置
CN200956420Y (zh) 排线连接器
CN1748344A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204655C (zh) 屏蔽底板连接器
CN1399807A (zh) 连接器
CN1299399C (zh) 面板联结用连接器
CN2824344Y (zh) 电连接器的卡扣装置
CN2735568Y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02513312U (zh) 电连接器
CN2745233Y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783585A (zh) 电连接器
CN2833932Y (zh) 接头结构
CN2833933Y (zh) 接头结构
CN2850035Y (zh) 小型usb连接器
CN2831522Y (zh) 电视讯号连接装置
CN200944447Y (zh) 电连接器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03

Termination date: 201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