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92935A - 用于管理由基站覆盖的至少一个区域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管理由基站覆盖的至少一个区域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92935A
CN1992935A CNA2006100640126A CN200610064012A CN1992935A CN 1992935 A CN1992935 A CN 1992935A CN A2006100640126 A CNA2006100640126 A CN A2006100640126A CN 200610064012 A CN200610064012 A CN 200610064012A CN 1992935 A CN1992935 A CN 19929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signal
frequency band
base st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640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原嘉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itsubishi Electr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92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29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0Special cell shapes, e.g. doughnuts or ring ce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信网络的基站,该基站包括至少一个以第一频带将信号发射到第一区域的第一天线。该基站包括多个第二天线,以高于第一频带的第二频带发射信号,及引导由多个第二天线以第二频带发射到不同第二区域的信号的装置,其中第二区域覆盖的总区域可感觉到等于第一区域。本发明也涉及终端及相应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管理由基站覆盖的至少一个区域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多频带无线电信网,尤其涉及基站和一种管理无线电信网的基站覆盖的区域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最近,为了根据终端的快速增长及诸如图片或视频传输之类的高数据速率应用而向无线终端提供高数据速率业务,对第四代无线电信网投入了很多关注。
为了得到高数据速率业务,计划在第四代无线电信网络中使用的频带比正在传统无线电信网络中使用的频带高得多。基站覆盖的区域依赖于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这取决于工作频带。
通常,低频带比高频带有更小的传播损耗。传播损耗与使用的工作频率的平方成比例。因此,在高频带传送信号的基站具有的覆盖区域比在低频带传送信号的基站要小。
覆盖区域是指位于其中的终端能接收该基站发射的信号的区域。定位于区域中的终端是接收来自基站的信号的终端,其中基站将消息传送到该区域。
如图1所示,鉴于为了给高频带无线电信网和低频带无线电信网提供相同的覆盖区域,有必要增加基站的数量。
图1示出了在高频带的总覆盖区域与低频带的覆盖区域相同的情况下基站再分配的例子。
在图1的例子中,基站1a以低频带发射信号到标记为ArLa的第一区域,以高频带发射信号到标记为ArHa的第二区域。基站1a是多频带基站。第二区域ArHa比第一区域ArLa小得多。
为了向终端提供与低频带向其提供的相同的覆盖区域,有必要设置多个基站1b到1g,它们在各自区域ArHb到ArHg中以高频带发射信号。
这样的配置,正如Yoshitaka Hara和2005年9月25-28日在达拉斯举行的VTC2005 Fall会议中的所有公司提出,命名为“广覆盖和高数据速率的多频带移动通信系统”,但并不令人满意,因为使用高频带时需要安装许多基站。如此大量的基站增加了使用这样的无线电信网的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方法和基站,允许使用以第一和第二频带发射信号而无须安装任何额外的基站的无线电信网。
为此,本发明涉及无线电信网的基站,该基站包括至少一个以第一频带将信号发射到第一区域的第一天线,该基站包括多个第二天线,它以高于第一频带的第二频带发射信号,及引导由多个第二天线以第二频带发射到不同第二区域的信号的装置,其中第二区域覆盖的总区域可感觉到到等于第一区域。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对被无线电信网基站覆盖的至少一个区域进行管理的方法,该基站包括至少一个以第一频带发射信号到第一区域的第一天线,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基站执行的步骤:引导由基站的多个第二天线以第二频带发射到不同的第二区域的信号,该第二频带高于第一频带,其中第二区域覆盖的总区域可感觉到等于第一区域。
因此,通过在给定的方向上,引导由多个第二天线发射的信号,有可能增加能接收到发射信号的距离。
通过引导由多个第二天线在多个方向上发射的信号,有可能增加第二区域覆盖的总区域
通过具有以第一和第二频带发射信号的基站,有可能使工作在第一和/或第二频带的终端能接入无线电信网。
通过增加第二区域覆盖的总区域,有可能提供这样一个无线电信网,它以第二频带发射信号,而无须安装额外的基站。
根据具体特征,基站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至少两个第一天线中的每一个是第二天线中的一个,其中第一天线隔开一定距离,该距离大于隔开两个第二天线的距离。
因此,减少第一天线之间的耦合,也减少了第一天线之间的干扰。
根据具体特征,第一天线以第一频带发射信号到不同的第一区域,并且通过至少在每个第一区域中以第一频带发射的一部分信号,基站传送能从其他第一区域中识别出该第一区域的信息。
因此,接收这样的信号的终端有可能利用这样的信息识别第一区域。
根据具体特征,在每个第二区域中,通过以第二频带发射的至少一部分信号,该基站传送从其他第二区域中识别出该第二区域的信息,其他第二区域包括在与该第二区域相同的第一区域中。
因此,接收这样的信号的终端有可利用这样的信息识别第二区域。
根据具体特征,基站通过天线从无线电信网的终端接收包括识别第一区域信息的信号,该终端定位于该第一区域中,基站通过天线从终端接收包括代表第二区域的信息的信号,其中该终端定位于该第二区域,并且根据所接收的信息确定该终端位于哪个第二区域。
因此,分配将第二区域识别到不同第二区域的相同信息是可能的,如果它们属于不同第一区域的话。于是识别第二区域的信息的数量就减少了。
根据具体特征,基站接收代表终端以第一和第二频带所接收信号的质量的信号。
根据具体特征,基站检测到从电信网发出的与终端通信的请求,通过第一频带传送消息,响应所传送的消息以第二频带接收信号,根据第二频带所接收的信号可以确定终端所在的第二区域。
因此,基站能容易地定位该终端。使用第一频带,基站以广的第一区域传送该消息。通过以第二频带接收响应消息,基站能精确地确定终端的位置。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无线电信网的终端,该终端包括从基站无线电信网以第一频带接收信号的装置,该信号包括识别第一区域的信息,其中基站以第一频带发射信号,确定所接收信号的质量的装置,传送信号到基站的装置,信号包括识别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的信息,其特征在于终端进一步包括:
-从基站无线电信网以第二频带接收信号的装置,该信号包括识别第二区域的信息,其中该信号由基站以第二频带发射;
-确定所接收信号的质量的装置;
-将信号传送到基站的装置,该信号包括识别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及终端所接收信号的质量的信息。
本发明也涉及由无线电信网的终端报告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终端执行的以下步骤:
-从基站无线电信网以第一频带接收信号,该信号包括识别第一区域的信息,其中该信号由基站以第一频带发射;
-确定所接收信号的质量;
-将信号传送到基站,该信号包括识别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的信息;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从基站无线电信网以第二频带接收信号,该信号包括识别第二区域的信号,其中该信号由基站以第二频带发射;
-确定所接收信号的质量;
-将信号传送到基站,该信号包括识别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的信息。
因此,终端能将允许基站将它定位的信息传给基站。
根据另一个方面,该终端传送代表终端以第一和第二频带接收的信号的质量的信号。
还根据另一个方面,终端包括多个用于以第二频带接收和/或传送信号的天线,这比以第一频带接收和/或传送信号的天线的数量大。
因此,利用在第二频带中用于接收和/或传送信号的天线,该终端能在以第二频带接收和/或传送的信号上实现波束成型。
还根据另一个方面,该终端包括通过第一频带接收信息的装置,该信息代表旨在与终端建立的通信,以及用于响应所接收的消息以第二频带传送信号的装置。
还根据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可直接装载入可编程设备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包括在所述计算机程序在可编程设备中执行时执行本发明中方法步骤的指令或代码的一部分。
因为有关计算机程序的特征和优点与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有关的方法和基站相同,在此就不再重复。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特征在阅读以下实施例的说明书时能看得更清楚,参考附图提出所述说明书,附图包括:
图1示出了在高频带无线电信网的覆盖区域与低频带无线电信网的覆盖区域相同时重新分配基站的例子;
图2根据本发明示出了通过基站天线以第一和第二频带发射的信号覆盖的区域的例子;
图3是代表根据本发明的基站结构的图;
图4是代表根据本发明的终端结构的图;
图5是基站天线阵列的例子;
图6a和6b根据本发明示出了由终端执行的第一算法的一部分;
图7是根据本发明由终端执行的第一算法;
图8是根据本发明由基站执行的第二算法;
图9是根据本发明由终端执行的第二算法。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在高频带无线电信网的覆盖区域与低频带无线电信网的覆盖区域相同的情况下重新分配基站的例子。
图1公开了在现有技术中提到的如果高频带无线电信网的覆盖区域与低频带无线电信网的覆盖区域相同时基站的重新分配。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通过基站天线以第一和第二频带发射的信号覆盖的区域的例子。
无线电信网的基站10例如包括四个未在图2中示出的第一天线,它们以第一频带将信号发射到四个标记为BFL1、BFL2、BFL3和BFL4的第一区域中。
在此必须指出,在实现的变化中,基站10使用更大量的第一天线将信号发射到更大量的第一区域,或根据另一个变化,基站10使用但个第一天线来将信号发射到单个第一区域。
第一频带例如并且以非限制方式为900MHz左右的频率。
该基站10包括多个未在图2中示出的第二天线,它们以第二频带将信号发射到多个标记为BFH11、BFH12、BFH13、BFH14、BFH15、BFH21、BFH22、BFH23、BFH24、BFH25、BFH31、BFH32、BFH33、BFH34、BFH35、BFH41、BFH42、BFH43、BFH44和BFH45的第二区域。
第二频带例如并且以非限制方式为频带3.5GHz左右的频率。
于是,第一和第二频带被分开。
基站10包括用于引导信号的装置,该信号由N个第二天线以第二频带发射到不同的第二区域BFH11到BFH15、BFH21到BFH25、BFH31到BFH35和BFH41到BFH45。
如在图2中所示,第二区域BFH11、BFH12、BFH13、BFH14和BFH15覆盖的总区域可感觉到等于第一区域BFL1,第二区域BFH21、BFH22、BFH23、BFH24和BFH25覆盖的总区域可感觉到等于第一区域BFL2,第二区域BFH31、BFH32、BFH33、BFH34和BFH35覆盖的总区域可感觉到等于第一区域BFL3,第二区域BFH41、BFH42、BFH43、BFH44和BFH45覆盖的总区域可感觉到等于第一区域BFL4。
在此必须指出,当多个第二区域覆盖的总区域至少等于第一区域的60%时,多个第二区域覆盖的总区域可感觉到等于第一区域。优选地,多个第二区域覆盖的总区域至少为第一区域的90%。
优选地,基站10将识别第二区域的不同信息分配给每个覆盖了给定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
如果第二区域部分覆盖了不同的第一区域,则基站10重新使用将一个第二区域与另一个第二区域识别出的信息。
例如,第二区域BFH11、BFH21、BFH31和BFH41有相同的识别第二区域的信号,这些信息与识别第二区域BFH12、BFH22、BFH32和BFH42的信息不同。
为了简单,在图2中只示出了一个终端20,但我们明白多得多的终端20位于基站10所覆盖的第一或第二区域中。终端20例如并以非限制方式为移动电话或个人计算机或个人数字助理。
终端20通过无线电信网的基站10以第一频带和/或第二频带传送和/或接收信号,能接收或建立某些通信。
根据本发明,与包括多个基站10的无线电信网的其他终端20建立或接收通信,或者,通过如电话网或因特网这样的有线电信网或通过上述网络的组合,与其他电信设备建立或接收通信。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基站结构的图。
例如,基站10具有基于总线301连接的部件的结构和图7或8公开的程序所控制的处理器300。
总线301将处理器300链接到只读存储器ROM 302、随机存储器RAM303、低频带无线电接口305、高频带无线电接口306和电信网接口307。
低频带无线电接口305和低频带无线电接口306链接到天线阵列AntBS。
存储器303包括旨在接收变量的寄存器和有关图7或8公开的算法的程序指令。
只读存储器302包括图7或8公开的有关算法的程序指令,当基站10接通电源时,该程序指令被传送到随机存储器303。
低频带无线电接口305包括通过天线阵列AntBS的至少一个第一天线,传送识别第一区域的信息的装置。
优选地,该低频带无线电接口305包括在不同的第一区域中传送识别每个第一区域信息的装置。
以非限制方式作为例子,信号在给定第一区域中由给定的第一天线发射。
以非限制方式作为例子,这样的识别每个第一区域的信息按照不同导频符号的形式。
在此必须指出,在将信号传送到天线阵列AntBS之前,低频带无线电接口305将信号进行上变频、映射等,正如在传统无线通信设备中所执行的那样。
低频带无线电接口305包括从至少一个终端20接收识别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信息的装置。
在实现的变化中,低频带无线电接口305包括从至少一个终端20接收识别终端所在的多个第一区域和/或多个第二区域的信息的装置。
以非限制方式作为例子,这样的识别第一和/或第二区域的信息借助不同导频符号的形式。
高频带无线电接口306包括引导信号由天线阵列AntBS的多个第二天线以第二频带发射到不同的第二区域中。
更简明地,高频带无线电接口306引导信号以第二频带发射到不同的第二区域,以这样的方式:由第二频带覆盖的总区域可感觉到等于第一区域。
以非限制方式作为例子,高频带无线电接口306利用公知的波束形成技术引导信号以第二频带发射到不同的第二区域。
对每个第二区域BFH11到BFH15、BFH21到BFH25、BFH31到BFH35、BFH41到BFH45,该基站10通过把即将发射的信号复制N次实现波束形成,每个被复制的信号都经过加权,即乘以基站10的加权向量元素。
优选地,以非限制方式,对每个第二区域BFH11到BFH15、BFH21到BFH25、BFH31到BFH35、BFH41到BFH45,高频带无线电接口306包括接收利用波束形成技术以第二频带发射的信号的装置。高频带无线电接口306通过加权实现波束形成,即通过基站10的N个天线接收的N个信号中的每一个乘以基站10的加权向量元素,并将加权后的信号合并。
基站10使用的加权向量被确定用于每个第二区域并相互不同。
高频带无线电接口306也包括通过天线阵列AntBS的多个第二天线传送识别每个第二区域的信息的装置。
以非限制方式作为例子,识别每个第二区域的信息按照不同导频符号。
在此必须指出,高频带无线电接口306,在将信号传送到天线阵列AntBS之前,将信号进行上变频、影射等,正如在传统无线电信设备中所执行的那样。
高频带无线电接口306包括从至少一个终端20接收识别终端所在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信息的装置。
在实现的变化中,高频带无线电接口306包括从至少一个终端20接收识别终端所在的多个第一区域和/或多个第二区域的信息的装置。
电信网接口307能从电信网接收消息,该消息表示与位于基站10覆盖的第一或第二区域的终端20建立通信的请求。该电信网是无线电信网自身或有线电信网,如电话网或因特网或上述网络的联合。
图4是代表根据本发明的终端结构的图。
例如,终端20具有基于由总线401连接起来的部件的结构,以及如图6a、6b或9公开的程序所控制的处理器400。
总线401将处理器400链接到只读存储器ROM 402、随机存储器RAM403、低频带无线电接口405和高频带无线电接口406。
低频带无线电接口405和高频带无线电接口406链接到天线阵列AntMS。
存储器403包括旨在接收变量的寄存器,以及如图6a、6b或9中公开的有关算法的程序指令。
只读存储器402包括如图6a、6b或9中公开的有关算法的程序指令,当基站10接通电源时,该指令被传送到随机存储器403。
低频带无线电接口405包括通过天线阵列AntMS中的至少一个天线接收识别终端20所在的至少一个第一区域的信息的装置。
以非限制的方式作为例子,识别每个区域的这样信息借助不同的导频符号。
低频带无线电接口405包括确定以第一频带从基站10接收的信号质量及将已确定质量的信号参数通过天线阵列AntMS传送到基站10的装置。
该低频带无线电接口405包括通过天线阵列AntMS中至少一个天线传送识别终端20所在的至少一个第一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区域的信息的装置,该信息例如借助导频信号。
在此必须指出,低频带无线电接口405可接收以第一频带传送的多个信号,它们能识别不同的第一区域。当终端20位于不同第一区域的边界时,这样的情况就会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低频带无线电接口405确定每个信号的质量参数,该信号包括识别第一频带中不同第一区域的信息,并且通过天线阵列AntMS将每个确定质量的信号参数传送到基站10。
在一个变化中,每个确定质量的信号参数被传送到处理器400,它决定哪种质量的信号参数必须被传送。
在此必须指出,低频带无线电接口405,在将信号传送到天线阵列AntMS之前进行上变频、映射等,正如在传统无线电信设备中执行的那样。
以非限制方式作为例子,识别第一和/或第二区域的这样信息借助于不同导频符号。
高频带无线电接口406包括通过天线阵列AntMS中至少一个天线接收识别终端20所在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的信息的装置。
以非限制方式作为例子,识别每个区域的这样信息借助于不同的导频符号。
高频带无线电接口406包括用于确定以第二频带从基站10接收的信号质量的装置,以及通过天线阵列AntMS将确定质量的从基站10以第一和/或第二频带接收的信号参数传送到基站10。
优选地,以非限制的方式,高频带无线电接口406包括接收利用波束形成技术以第二频带发射的信号的装置。高频带无线电接口406通过加权实现波束形成,即通过终端20的M个天线所接收的M个信号中的每一个乘以终端20的加权向量元素,最后将加权后的信号合并。
优选地,以非限制方式,高频带无线电接口406包括引导信号的装置,其中信号是利用波束形成技术以第二频带发射的。高频带无线电接口406通过多次对将要传送的信号进行M次复制实现波束形成,每次被复制的信号都经过加权,即乘以终端20的加权向量元素。
高频带无线电接口406包括通过天线阵列AntMS中至少一个天线传送识别终端20所在的第一和/或第二区域的信息的装置,该信息例如借助于导频信号。
在此必须指出,高频带无线电接口406可接收多个以第二频带传送的信号,其包括识别不同第二区域的信息。当终端20处于不同的第二区域的边界时,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中,高频带无线电接口406确定每个识别不同第二区域的信号的质量参数,这些信号以第二频带接收,以及通过天线阵列AntMS将每个确定质量的信号参数传送到基站10。
在一个变化中,每个确定质量的信号参数被传送到处理器400,它决定必须传送哪种质量的信号参数。
在此必须指出,高频带无线接口406,在将信号传送到天线阵列AntBS之前对信号进行上变频、映射等,就如在传统无线通信设备中执行的那样。
以非限制的方式作为例子,识别第一和/或第二区域的这样信息借助于不同的导频符号。
天线阵列AntMS至少包括一个天线,用于以第一和第二频带传送或接收信号。
优选地,天线阵列AntMS包括多个天线。用于以第二频带传送和/或接收信号的天线的数量比用于以第一频带接收信号的天线的数量大。
图5是基站天线阵列的一个例子。
基站10的天线阵列AntBS包括标记为A1到AN的N个天线。
天线阵列AntBS的至少一个第一天线以第一频带传送和/或接收信号。
优选地,天线阵列AntBS的多个第一天线用于以第一频带传送和/或接收信号,多个第一天线的每个专用于给定的区域BFL1、BFL2、BFL3和BFL4。
天线阵列AntBS的多个第二天线用于以第二频带传送和/或接收信号。在此必须指出,以第一频带传送和/或接收信号的第一天线也用于以第二频带传送和/或接收信号,或者不同于以第二频带传送和/或接收信号的第一天线。
天线阵列AntBS以这样的方式排列:至少两个第一天线间隔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大于两个第二天线的间距。
优选地,以非限制方式,第一天线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该距离至少等于第一频带中最低频率的半波长,第二天线之间也间隔一定的距离,该距离至少等于第二频带中最低频率的半波长。
例如,天线A1、A4、A9和AN以第一频带传送和/或接收信号,天线A1到AN以第二频带传送和/或接收信号。
在此必须指出,在实现的变化中,天线A1、A4、A9和AN不用于以第二频带传送和/或接收信号。
在此必须指出,出于简单的缘故,天线A1到AN在图5中按一维天线阵列AntBS示出。必须明白,天线A1到AN可根据二维或三维的天线阵列AntBS设置。
根据本发明,图6a和6b示出了由终端执行的第一算法的部分。
图6a和6b中公开的算法由每个终端20的处理器400通过并行或顺序地以任何次序执行。当终端20处于空闲模式或通过基站10从无线区域网接收通信或想要利用无线区域网和基站10建立通信时,处理器400执行图6a和6b公开的算法。
在图6a的步骤S600,处理器400通过低频带无线电接口405检测识别终端20所在的第一区域的信号的接收。这样的信号优选为导频信号。
在下一步骤S601,处理器400命令确定所接收的导频信号的信道质量参数。以非限制方式作为例子,该信道质量参数通过测量接收信号的功率强度或测量信噪比确定。
在实现的变化中,当接收的信号包括识别不同第一区域的信息时,处理器400命令确定包括识别不同第一区域的信息的每个信号的信道质量参数。
在下一步骤S602,处理器400结合或者不结合确定的信道质量参数来命令将识别终端20所在第一区域的信息传送到低频带无线电接口405,该无线电接口405将它通过天线阵列AntMS传送到基站10。
在实现的变化中,当接收的信号包括识别不同第一区域的信息时,处理器400确定最佳信道质量参数,并命令传送对应于最佳信道质量参数的识别第一区域的信息,或者,处理器400命令通过天线阵列AntMS传送与每个识别第一区域的信息相结合的每个确定的信道质量参数。
在此必须指出,在实现的变化中,通过低频带无线电接口405来实现该传送,该接口405通过天线阵列AntMS将它向基站10传送。
在此必须指出,在实现的变化中,处理器400命令将单个已确定的信道质量参数或多个已确定的信道质量参数传送到高频带无线电接口406,该接口406通过天线阵列AntMS将它传送到基站10。
在图6b步骤S610,处理器400通过高频带无线电接口406检测识别终端20所在的第二区域的信号的接收。这样的信号优选为导频符号。
在下一步骤S611,处理器400命令确定所接收的导频信号的信道质量参数。以非限制方式作为例子,通过测量接收信号的功率强度或测量信噪比来确定信道质量参数。
在实现的变化中,当接收的信号表示识别不同第二区域的信息时,处理器400命令确定每个信号的信道质量参数,这些信号代表识别不同第二区域的信息。
在下一步S612,处理器400结合或不结合已确定的信道质量参数来命令向高频带无线电接口406传送识别终端20所在的第二区域的信息,该无线电接口406通过天线阵列AntMS将它传送到基站10。
在实现的变化中,当所接收的信号包括识别不同第二区域的信息时,处理器400确定最佳信道质量参数,并命令传送对应于最佳信道质量参数的识别第二区域的信息,或者,处理器400命令通过天线阵列AntMS传送与每个识别第二区域的信息相结合的每个确定的信道质量参数。
在此必须指出,在实现的变化中,通过低频带无线接口405完成传送,该无线接口405通过天线阵列AntMS将它传送到基站10。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由基站执行的第一算法。
图7公开的算法由基站10的处理器300执行。
在步骤S700,处理器300通过低频带无线电接口305或高频带无线电接口306检测识别终端20所在的第一区域的信息的接收。优选地,接收的信息也包括在以第一频带传送的信号上由终端20确定的信道质量参数。
在实现的变化中,处理器300通过低频无线电接口305或高频带无线电接口306由检测识别终端20所在的多个第一区域的信息的接收,结合由终端20为识别第一区域的每个信息确定的信道质量参数。在该变化中,处理器300在接收到的信道质量参数中确定最佳信道质量参数,并识别哪个识别第一区域的信息对应于最佳信道质量参数。
在步骤S701,处理器300通过低频带无线电接口305或高频带无线电接口306检测识别终端20所在的第二区域的信息的接收。优选地,接收的信息也包括在以第二频带传送的信号上由相同的终端20确定的信道质量参数。
在实现的变化中,处理器300通过低频带无线电接口305或高频带无线电接口306检测识别终端20所在的多个第二区域的信息的接收,结合由终端20为每个识别第二区域的信息确定的信道质量参数。在该变化中,处理器300在接收的信道质量参数中确定最佳信道质量参数,并且识别哪个识别第二区域的信息对应于最佳信道质量参数。
在下一步骤S702,处理器300确定终端20所在的第二区域。
因此,利用识别终端20所在的第一区域的信息以及识别终端20所在的第一区域的信号,处理器300能确定在具有相同的识别第二区域的信息的多个第二区域中,终端位于哪个第二区域。
根据图2的例子,终端20位于第一区域BFL2和第二区域BFH21中。
利用识别第二区域BFL2的信息,处理器300能在具有相同的识别第二区域的信息的第二区域BFH11、BFH21、BFH31和BFH41中确定终端20位于第二区域BFH21中。
在下一步骤S703,处理器300通过低频带无线电接口305或高频带无线电接口306向终端20传送唯一识别已确定的第二区域的信息。
图8是根据本发明由基站执行的第二算法。
基站10的处理器300执行图8公开的算法。
在此必须指出,处理器300执行图8的算法,同时执行图7的算法或者独立执行图7的算法。
易于明白,即使没有图7的算法也可执行图8的算法。
在步骤S800,基站10的处理器300检测终端20的呼叫从无线电信网的到来。
在下一步骤S801,处理器300向低频带无线电接口305传送指示旨在与终端20建立呼叫的消息。
这样的信息以第一频带由低频带无线电接口305通过天线阵列AntBS的至少一个第一天线,按信号的形式传送。
在下一步骤S802,处理器300通过高频带无线接口306检测响应所传送的信息的信号接收。
在下一步骤S803,处理器300确定终端20所在的第二区域。因此,处理器300通过测量天线阵列AntBS的多个第二天线的信道响应来识别终端20所在的第二区域,或者,处理器300通过读取包括在接收信号中的第二区域的信息来识别终端20所在的第二区域。
图9是根据本发明由终端执行的第二算法。
终端20的处理器400执行图4公开的算法。
在此必须指出,处理器400执行图9的算法,同时执行图6a和6b的算法或单独执行图6a和6b的算法。
可以理解,在不执行图6a和6b的算法时也可执行图9的算法。
在步骤S900,处理器400通过高频带无线电接口405检测消息的接收,该信息指示旨在建立与终端20的呼叫。
在下一步骤S901,处理器400向高频带无线电接口406传送指示消息已被接收的响应消息。
当然,可以对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作出很多修改,而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无线电信网的基站,该基站包括至少一个以第一频带向第一区域发射信号的第一天线,其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多个以高于第一频带的第二频带发射信号的第二天线,以及引导以第二频带用多个第二天线向不同的第二区域发射的信号的装置,其中第二区域覆盖的总区域明显地等于第一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天线,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中的每一个是第二天线中的一个,第一天线间隔比两个第二天线间的距离大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天线以第一频带将信号发射到不同的第一区域,以及所述基站包括用于通过至少一部分在每个第一区域以第一频带发射的信号来传送将所述第一区域从其他第一区域中识别出的信息的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用于通过至少一部分以第二频带发射的信号在每个第二区域中传送将所述第二区域从其他第二区域中识别出的信息的装置,所述其他第二区域包括在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同的第一区域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用于通过天线从无线电信网络的终端接收信号的装置,该信号包括识别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的信息,
-用于通过天线从终端接收信号的装置,该信号包括表示终端所在的第二区域的信息,
-用于根据所接收的信息来确定终端处于哪个第二区域的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接收表示终端以第一和第二频带接收的信号质量的信号的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用于检测从电信网发出的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的请求的装置,
-用于通过第一频带传送消息的装置,
-用于响应所传送消息以第二频带接收信号的装置,
-用于根据以第二频带接收的信号来确定终端所在的第二区域的装置。
8.一种管理至少一个由无线电信网的基站覆盖的区域的方法,该基站包括至少一个以第一频带将信号发射到第一区域的第一天线,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由基站执行的以下步骤:将由基站的多个第二天线以第二频率发射的信号引导到不同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频带高于第一频带,其中第二区域覆盖的总区域明显地等于第一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至少有两个以第一频带将信号发射到不同的第一区域的第一天线,以及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至少一部分以第一频带在每个第一区域中发射的信号来传送把第一区域从其他第一区域中区别出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至少一部分以第二频带发射的信号,在每个第二区域中传送将第二区域从其他第二区域中识别出的信息,所述其他第二区域包括在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同的第一区域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从无线电信网的终端通过天线接收包括识别终端所在第一区域的信息的信号,
-从终端通过天线接收包括表示终端所在第二区域的信息,
-根据所接收的信息来确定终端位于哪个第二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接收表示由终端以第一和第二频带接收的信号质量的信号的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从无线区域网发出的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的请求,
-通过第一频带传送消息,
-响应所传送的消息以第二频带接收信号,
-根据以第二频带接收的信号确定终端所在的第二区域。
14.一种无线电信网的终端,该终端包括从基站无线电信网以第一频带接收信号的装置,该信号包括识别其中基站以第一频带发射信号的第一区域的信息,确定以第一频带所接收信号的质量的装置,和将包括识别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的信息的信号传送到基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进一步包括:
-从基站以第二频带接收信号的装置,该信号包括识别其中该信号由基站以第二频带发射的第二区域的信息;
-确定以第二频带所接收信号的质量的装置;
-将包括识别终端所在的第二区域的信息及终端所接收信号的质量的信号传送到基站的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通过第一频带接收消息的装置,该消息表示旨在与终端建立通信,以及响应所接收的消息而以第二频带传送信号的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以第二频带接收和/或传送信号的多个天线,这些天线的数量比以第一频带接收和/或传送信号的天线数量大。
17.一种由无线电信网的终端报告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由终端执行的以下步骤:
-从基站无线电信网以第一频带接收信号,该信号包括识别其中该信号由基站以第一频带发射的第一区域的信息,
-确定以第一频带所接收信号的质量,
-将包括识别终端所在的第一区域的信息的信号传送到基站,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从基站以第二频带接收信号,该信号包括识别其中该信号由基站以第二频带发射的第二区域的信息,
-确定以第二频带所接收信号的质量,
-将包括识别终端所在的第二区域的信息及终端所接收信号的质量的信号传送到基站。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
-通过第一频带接收消息,该消息表示旨在与终端建立的通信,
-响应所接收的消息以第二频带传送信号。
19.可直接下载到可编程设备中的计算机程序,包括在所述计算机程序在可编程设备中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8到13的方法步骤的指令或代码部分。
20.可直接下载到可编程设备中的计算机程序,包括在所述计算机程序在可编程设备中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的方法步骤的指令或代码部分。
CNA2006100640126A 2005-11-23 2006-11-22 用于管理由基站覆盖的至少一个区域的方法 Pending CN19929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5292489A EP1791377A1 (en) 2005-11-23 2005-11-23 Method for managing at least an area covered by a base station
EP05292489.1 2005-11-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2935A true CN1992935A (zh) 2007-07-04

Family

ID=36201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640126A Pending CN1992935A (zh) 2005-11-23 2006-11-22 用于管理由基站覆盖的至少一个区域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35171A1 (zh)
EP (1) EP1791377A1 (zh)
JP (1) JP2007151120A (zh)
CN (1) CN19929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59025A1 (en) * 2010-11-04 2012-05-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band and multi-mode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7619A (zh) * 2007-03-13 2008-09-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方法和装置以及对应基站的通信方法
JP4778091B2 (ja) * 2010-01-08 2011-09-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IL207125A0 (en) * 2010-07-21 2011-04-28 Elta Systems Ltd Deployable antenna array
US8923924B2 (en) * 2012-12-20 2014-12-30 Raytheon Company Embedded element electronically steerable antenna for improved operating bandwidth
JP6487221B2 (ja) * 2015-01-23 2019-03-20 Kddi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580833B2 (ja) * 2015-01-23 2019-09-25 Kddi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1916A (en) * 1884-07-15 Bag-holder
US299614A (en) * 1884-06-03 Switch-thread
JP2593777B2 (ja) * 1992-12-25 1997-03-26 日本モトローラ株式会社 セルラーシステム
SE509278C2 (sv) * 1997-05-07 1999-01-1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Radioantennanordning och förfarande för samtidig alstring av bred lob och smal peklob
JP3620778B2 (ja) * 1998-12-03 2005-02-1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アンテナ装置
US6233466B1 (en) * 1998-12-14 2001-05-15 Metawav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Downlink beamforming using beam sweeping and subscriber feedback
JP2000184425A (ja) * 1998-12-15 2000-06-30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
US6950678B1 (en) * 2000-05-24 2005-09-2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ontrol technique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374492B (en) * 2001-04-12 2004-11-10 Ntl Group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873015B2 (en) * 2002-10-18 2011-01-18 Kineto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gistering an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subscriber with a network controller
US7428428B2 (en) * 2004-04-28 2008-09-23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network range extension
US8265549B2 (en) * 2004-05-18 2012-09-11 Atc Technologies, Llc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radiotelephone
US9179319B2 (en) * 2005-06-16 2015-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sectorization in cellular systems
US7817967B2 (en) * 2005-06-21 2010-10-19 Atc Technologies, Llc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luding adaptive antenn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system and intra-system interference reduction
US8036669B2 (en) * 2006-04-20 2011-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Orthogonal resource reuse with SDMA beam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59025A1 (en) * 2010-11-04 2012-05-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band and multi-mode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151120A (ja) 2007-06-14
EP1791377A1 (en) 2007-05-30
US20070135171A1 (en) 2007-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92935A (zh) 用于管理由基站覆盖的至少一个区域的方法
CN1279771C (zh) 小区区域形成控制装置
CN1220305C (zh) 自适应阵列天线系统
CN1241339C (zh) 基地台连接方法与无线网络控制装置及移动台
CN1065104C (zh) 降低扇形区基站平均发送功率的方法
CN1166081C (zh) 发射功率控制方法,接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232139C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
CN1218433C (zh) 图形天线和装备有该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386389A (zh) 通信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
CN1478361A (zh) 用于规划移动终端电信网络的系统和方法
CN1497993A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及网络控制方法
CN1969585A (zh) 便携式终端和使用它的无线品质表示方法、程序及系统
CN1254122C (zh) 蜂窝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448039A (zh) 无线通信基站系统、方法、程序及其记录媒体
CN1234711A (zh) 基站发送功率控制系统和移动站及基站
CN1960400A (zh) 通信终端及其接收阻塞方法
CN101032104A (zh)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260901C (zh) 质量阈值设定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通信控制器
CN1855867A (zh) 用于在无线网格网络中分发移动站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808949A (zh)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信道的一种非物理建模与仿真方法
CN1196363C (zh)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移动终端单元以及方位确定方法
CN1825994A (zh) 移动无线终端
CN101068433A (zh) 用于获得代表在至少一个频率子带上的信道质量指示的信息的方法
CN1941987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多天线通信方式的控制方法
CN1667976A (zh) 通信系统和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