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9746B - 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9746B
CN1989746B CN2005800248701A CN200580024870A CN1989746B CN 1989746 B CN1989746 B CN 1989746B CN 2005800248701 A CN2005800248701 A CN 2005800248701A CN 200580024870 A CN200580024870 A CN 200580024870A CN 1989746 B CN1989746 B CN 19897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ession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248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89746A (zh
Inventor
森胁铁朗
日比庆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89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9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89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97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可实现保证了在应用程序水平上的通信连续性的平滑无缝的终端切换。其具有:设定并管理上述通信终端之间的物理上、逻辑上的传送路径的呼叫控制机构;管理通信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的建立的会话管理机构;和控制会话的中断和恢复的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发挥:从通信终端接收会话切换请求信号,暂时中断会话的功能;指示呼叫控制机构进行与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的呼叫连接的功能;在与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会话的功能;和在建立了会话后,在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之间恢复会话的功能。

Description

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通信网络的控制技术,特别是涉及具备即使用户在通信中把正在使用的终端切换到不同的终端时,也不会发生中途断线,而能够继续通信的无缝终端切换功能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基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服务、和移动电话的迅速普及和扩大,人们期待实现更高度的通信服务。移动电话虽然提供了能够使用户手持终端,在移动的状态下继续进行通信的所谓的交接(handover)功能、和移动性管理功能,但希望使该功能进一步发展,使其性能进一步提高,以实现即使在通信中变更终端也能继续进行通信的功能等。 
通信网络的扩大和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终端能够与网络连接,并且也使用户具有能够与通信网络连接的多种通信终端。作为这些通信终端,不仅有像移动电话那样的移动型终端,而且可以预测,例如像电视接收机那样的设置在室内的固定型机器也具备通信终端的功能。 
另一方面,通过在通信网络一侧设置运用了基于互联网的发展而构筑的IP(Internet Protocol)通信技术的公共IP骨干网络(backbone),能够在对无线、有线等的访问方式、网络的操作员、服务提供商的不同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容易地利用各种通信终端享受共同的服务。 
在这样的状况下,用户可根据用户的状况等而自由地选择使用例如移动通信终端、PDA、个人计算机等自己所具有的通信终端,即使是相同的服务,也会有希望使用当时自己所具有、或选择的终端,来享受该服务的要求。并且,还可以想象出在通信中,希望把终端切换到其他终端的情况,此时,需要满足用户的希望不是暂时切断通信然后再从其他终端重新连接,而是维持通信的状态,不形成中途断线,无缝地切换到其他终端的要求。具体是,有利用自家的个人计算机通过数据流配送来收看映像内容, 但是在外出时把接收终端切换到移动通信终端或PDA,利用被携带到外出地点的终端继续收看同一内容的例子。另外,还可想象出在外出时,在利用可视电话与目标方通信的途中由于回到了家,所以切换到自家的电视机,继续进行与目标方的可视电话通信的例子。 
为了实现上述那样的无缝终端切换,在接收到多播(multicast)型配送的情况下,由于是从发送侧终端把同一内容的数据同时向多个(不特定多数)通信终端发送,所以即使是切换目标方的终端,只要将该接收终端与该发送侧终端连接成可接收其数据的状态即可,从而可比较容易地实现终端切换。 
但是,在只向某个特定的终端发送的单播(unicast)型发送、或1对1的通信的情况下,则需要指示发送侧终端暂时中断通信,在把切换目标方终端与该发送侧终端连接后,并且在通知了已经切换了接收侧的终端后,再次开始通信的步骤。 
图6表示这种以往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中的终端切换的示例。图6的示例表示,用户把通信中使用的通信终端#1切换到通信终端#2的情况。首先,用户从正在接收数据的通信终端#1向发送侧的服务器装置X发送由箭头101所示的控制信息,指示中断数据的配送。然后,向通信网络内的控制装置Y发送请求切断与服务器装置X的通信连接的由箭头102所示的控制信息,切断通信。然后,当用户从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2如箭头103所示那样向通信网络的控制装置Y发送与和上述为同一个的服务器装置X的连接请求时,控制装置Y在通信网络内通过设定通信终端#2与服务器装置X的通信路径,设定该装置之间的连接。然后,当从通信终端#2向服务器装置X发送指示恢复箭头104所示的发送的控制信息时,服务器装置X通过发送从上述发送被中断的时刻开始的数据,用户能够使用通信终端#2接收后续的数据,从而可进行终端切换。 
这里,用于使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2与服务器装置X连接的服务器装置X的地址信息,可采用由用户操作通信终端#2进行输入等的方法,以电话号码或URL等的形式指定。在此例中,通信网络的控制装置Y只进行通信终端#1或#2与服务器装置X之间的连接和切断,不具有用于切换终端的控制功能,因而,利用通信终端以及服务器装置中的通信的中断、 恢复功能,来实现终端的切换。 
图7表示终端切换的另一种方法的以往例。接收侧的通信终端#1在被进行终端切换时,如箭头201所示那样,向发送侧服务器装置X发送指示中断数据配送的控制信息。在与服务器装置X的通信被保留后,在用户进行转发操作时,通信终端#1如箭头202所示,向通信网络的控制装置Y发送请求将与服务器装置X之间的连接转发到通信终端#2的控制信息。接收到该控制信息的控制装置Y如箭头203所示那样,通过向通信终端#2发送用于指示其与服务器装置X的连接的控制信息,向通信终端#2发起呼叫,当如箭头204所示那样,通信终端#2对该呼叫做出了响应时,通过在通信终端#2与服务器装置X之间设定通信路径,建立连接。 
然后,通过如箭头205所示那样在转发方的通信终端#1与控制装置Y之间的控制信息的收发,将通信终端#1与服务器装置X的连接切断,同时,通过使通信终端#2向上述服务器装置X发送请求恢复箭头206所示的保留中的通信的控制信息,使通信终端#2接收后续的数据。在此例中,通信网络内的控制装置Y虽然具有用于把呼叫转发到其他终端的控制功能,但是该控制装置Y不具备控制通信终端/服务器装置之间的数据收发的中断、恢复的功能,因而不能保证通信的连续性,即无缝切换。 
非专利文献1:薮崎等“移动网络All-IP化特集”NTT DoCoMo技术期刊Vol.10No.42003年1月,p.6-34 
非专利文献2:今井等“针对UBIKITAS应用程序的实现的服务交接机构”,第4章YRP移动体通信产学官交流专题论文初稿集,2002年,p.112-113 
非专利文献3:金子等“用于动态网络服务的会话设计移动性支持”第4章YRP移动体通信产学官交流专题论文初稿集,2002年,p.114-115 
但是,在上述的任意的以往例中,都只不过是在终端切换时,利用通信终端与服务器装置之间、即终点(end)·终点之间的通信的保留和恢复来确保连续性,并非是可保证无中断的无缝切换的系统结构。即,只是在服务器装置X中预先设置保留通信、即数据传送的功能,在保留后,通过从其他通信终端发送恢复数据传送的请求,从表面上实现了终端切换。其在把蓄积在服务器装置中的内容向通信终端单方向发送的情况、或在进行如可视电话那样的1对1的双向型实时通信的情况下等,可实现某种程度的功能。但是在上位的通信应用程序具有与传送数据对应的状态的情况下,例如利用其他终端进行通信型的游戏的继续,或在进行一边通信,一边编辑同一文本的共同作业的情况下,存在着难以把上述通信应用程序的状态通知给切换目标方的终端的问题点。
即,即使是可视电话和内容配送那样的服务,在同时利用多个介质的应用程序、配合使用各种内容/信息的应用程序等,在终点·终点的应用程序之间设定多个通信(连接)的情况下,也存在着向其他终端的切换的处理、步骤变得复杂的问题点。 
并且,还存在着难以提供以下服务的问题点,该服务是与为了在终端的切换的同时以根据终端能力的最佳通信形态(比特速率、分辨率等)接收内容,适当控制网络的服务品质(比特速率、延迟、其他)的通信网络控制相关的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富有扩展性、灵活性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在把数据接收中的接收侧通信终端切换到其他通信终端时,在通信网络内的控制装置中,通过设置进行用于终端切换的呼叫的转发、以及在终点·终点的应用程序之间的逻辑数据传送路径的会话的管理和转发的功能,来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实现保证了应用程序水平的通信的连续性的平滑的无缝终端切换,并且容易与通信网络所具有的其他管理、控制功能相配合,从而可简单地实现高水平多功能的通信服务。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通过设置从切换前的通信终端或通信网络内的控制装置向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通知会话的状态和通信应用程序的状态的功能,即使在复杂的通信形态和需要复杂的状态管理的应用程序中,无须增加通信终端和服务器装置中的处理的复杂度,即可在保持了该状态的情况下实现终端的切换,并可提供各种高水平的应用程序和通信服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其进行控制,以使在不中断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情况下,将正在进行该通信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切换到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并且继续进行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上述通信,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具备:呼叫控制机构, 其进行传输层中的数据包转发的路径控制,设定并管理上述通信终端之间的物理上、逻辑上的传送路径;会话管理机构,其对上述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的建立进行管理;和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其对上述呼叫控制机构和上述会话管理机构进行控制,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发挥如下的功能:从上述通信终端接收会话切换请求信号的功能;由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指示上述呼叫控制机构向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发起呼叫来进行呼叫连接,并且设定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路径的功能;和由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指示上述会话管理机构将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切换到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的功能。 
(1)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了如下的方案。即,本发明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是进行控制,以使在不中断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情况下,将正在进行该通信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切换到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并且继续进行上述通信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10),其特征在于,包括:呼叫控制机构(171a),其进行传输层中的数据包转发的路径控制,设定并管理上述通信终端之间的物理上、逻辑上的传送路径;会话管理机构(172),其在上述传送路径上对上述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通信的建立进行管理;和切换请求处理机构(181),其管理会话的状态,并控制上述会话的中断和恢复,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181)发挥如下的功能,即:从上述通信终端接收会话切换请求信号,暂时中断会话的功能(181a、181b);指示上述呼叫控制机构(171a)进行与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的呼叫连接的功能(181a、181c);在与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会话的功能(181a、181d);和在建立了上述会话后,在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之间恢复会话的功能(181a、181b)。 
这样,在通信网络中,由于除了具有设定、管理数据的传送路径的功能以外,还发挥了终点·终点的会话、即利用被传送来的数据的应用程序之间的逻辑传送路的管理、控制功能、和上述会话的转发功能,所以能够实现包括了会话和应用程序的状态管理的通信终端的平滑且无缝的切换。另外,使得与通信网络所具备的其他管理、控制功能的配合变得容易,从而可简单地实现高水平、多功能的通信服务,可提高扩展性和灵活性。 
(2)本发明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是进行控制,以使在不中断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情况下,将正在进行该通信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切换到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并且继续进行上述通信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10),其特征在于,包括:呼叫控制机构(171a),其进行传输层中的数据包转发的路径控制,设定并管理上述通信终端之间的物理上、逻辑上的传送路径;会话管理机构(172),其在上述传送路径上对上述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通信的建立进行管理;和切换请求处理机构(181),其管理会话的状态,并控制上述会话的中断和恢复,上述会话管理机构(172)发挥管理终端能力信息的功能,该终端能力信息包括上述通信终端的种类、属性、能够处理和采用的比特速率、介质种类、 以及编解码种类,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181)发挥如下的功能,即:从上述通信终端接收会话切换请求信号、以及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的上述终端能力信息,暂时中断会话的功能(181a、181b);根据上述接收的终端能力信息,进行控制,将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传送路径和会话变更为与上述终端能力相适应的传送路径和会话的功能(181a、181d);指示上述呼叫控制机构(171a)进行与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的呼叫连接的功能(181a、181c);在与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会话的功能(181a、181d);和在建立了上述会话后,在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之间恢复与上述终端能力相适应的会话的功能(181a、181b)。 
这样,在通信网络中,由于除了具有设定、管理数据的传送路径的功能以外,还发挥了终点·终点的会话、即利用被传送来的数据的应用程序之间的逻辑传送路的管理、控制功能、和上述会话的转发功能,所以能够实现包括了会话和应用程序的状态管理的通信终端的平滑且无缝的切换。另外,由于根据终端能力信息,把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传送路径和会话变更为与切换目标方的终端能力相适应的传送路径和会话,所以基于与终端能力相适应的品质和属性,可实现保证了在应用程序水平上的通信的连续性的平滑且无缝的终端切换。 
(3)另外,本发明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是进行控制,以使在不中断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情况下,将正在进行该通信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切换到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并且继续进行上述通信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10),其特征在于,包括:呼叫控制机构(171a),其进行传输层中的数据包转发的路径控制,设定并管理上述通信终端之间的物理上、逻辑上的传送路径;会话管理机构(172),其在上述传送路径上对上述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通信的建立进行管理;和切换请求处理机构(181),其管理会话的状态,并控制上述会话的中断和恢复,上述会话管理机构(172)发挥管理、记忆会话状态的会话状态记忆功能,该会话状态包括数据传送的历史记录和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的状态,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181)发挥如下的功能,即:从上述通信终端接收会话切换请求信号,暂时中断会话的功能(181a、181b);指示上述呼叫控制机构(171a)进行与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的呼叫连接的功能 (181a、181c);在与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会话的功能(181a、181c);在建立上述会话时,把与上述会话状态记忆功能(172a)所保持的包括数据传送的历史记录和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的状态的会话状态有关的信息,通知给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的功能(181a、181d);和在建立了上述会话后,在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之间恢复会话的功能(181a、181b)。 
这样,在通信网络中,由于除了具有设定、管理数据的传送路径的功能以外,还发挥了终点·终点的会话、即利用被传送来的数据的应用程序之间的逻辑传送路的管理、控制功能、和上述会话的转发功能,所以能够实现包括了会话和应用程序的状态管理的通信终端的平滑且无缝的切换。另外,由于在与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会话时,把由控制系统中的会话状态记忆功能所保持的与包括数据传送的历史记录以及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的状态的会话状态有关的信息,通知给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所以通信终端不需要在自身基站中对与会话状态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或向控制系统发送。其结果,可减轻各个通信终端中的处理负担,可实现终端构造的简化和电池消耗量的降低。 
(4)另外,在本发明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中,具有如下特征,即,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181),具有根据上述通信网络中的通信量的状况或传送部分的资源状况,进行是否需要把正在进行该通信的某一个通信终端切换到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的判定的判定功能(181a、181d、181e),在上述判定的结果是需要把正在进行该通信的某一个通信终端切换到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的情况下,发挥上述各个功能。 
根据该构造,不需要从通信终端向通信网络发送终端的切换请求信号,即可在通信网络侧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与未进行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的通信。例如,在第1通信终端是移动体通信终端等数据处理能力和传送资源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的终端,第2通信终端是数据处理能力较高,也不以来于传送资源的个人计算机等的终端的情况下,通过在通信网络侧的判断,可以向第2通信终端转发会话。另外,通过确认通信网络中的通信量和传送资源的利用状况,确认空闲状况等,在确认了在传送资源中有宽余的基础上,也可以利用其转发会话。 
(5)另外,在本发明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中,具有如下特征,即,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181),具有在把正在进行该通信的某一个通信终端切换到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时,进行把内容数据形式转换成与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的接收能力相适合的形式的控制的介质转换控制功能(181a、181f)部,发挥设定将内容数据以转换后的形式转发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的路径控制的功能(171b)。 
这样,由于把内容数据的形式转换成适合于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的接收能力的形式,所以,假设接收侧的通信终端之间的能力不同,也可以通过基于控制系统的控制,把数据形式根据各个通信终端转换成最佳形式后进行传送。其结果,无论是对通信终端侧还是服务器装置侧,都不会增加负荷。另外,向与在通信网络中可使用的传送资源相适应的形式的转换等,可容易地反映通信网络的状况。从而,可提供无缝且无处不在的服务环境。 
(6)另外,本发明的通信网络的控制方法,使用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以使在不中断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情况下,将正在进行该通信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切换到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并且继续进行上述通信,该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具备:呼叫控制机构,其进行传输层中的数据包转发的路径控制,设定并管理上述通信终端之间的物理上、逻辑上的传送路径;会话管理机构,其在上述传送路径上对上述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通信的建立进行管理;和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其管理会话的状态,并控制上述会话的中断和恢复,其特征在于,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方法包括:使正在进行上述通信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向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使用不介由上述通信网络的近距离通信机构,发送与包括会话和通信应用程序的状态和历史记录有关的信息的会话切换指示信号的步骤(C401);在发送了上述会话切换指示信号的通信终端从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接收到响应信号后,向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发送会话切换请求信号的步骤(C403);和使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进行与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之间的呼叫连接(C404-C409),在与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之间建立 会话(C424),并且切断与切换前的通信终端的呼叫连接和会话的步骤(C425)。 
这样,在通信网络中,由于在设定、管理数据的传送路径的同时,进行终点·终点的会话、即,利用被传送来的数据的应用程序之间的逻辑传送路的管理、控制,进行上述会话的转发,所以能够实现包括了会话和应用程序的状态管理的通信终端的平滑且无缝的切换。另外,使得与通信网络所具备的其他管理、控制功能的配合变得容易,从而可简单地实现高水平、多功能的通信服务,可提高扩展性和灵活性。并且,通过预先向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通知转发会话的情况,并进行确认,使其进行接收被转发的会话的准备,或在通信终端是专门用于其他的处理的情况下,不转发会话等,可实现平滑且切实的切换。 
(7)另外,本发明的通信网络的控制方法,使用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以使在不中断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情况下,将正在进行该通信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切换到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并且继续进行上述通信,该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具备:呼叫控制机构,其进行传输层中的数据包转发的路径控制,设定并管理上述通信终端之间的物理上、逻辑上的传送路径;会话管理机构,其在上述传送路径上对上述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通信的建立进行管理;和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其管理会话的状态,并控制上述会话的中断和恢复,其特征在于,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方法包括:使正在进行上述通信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向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使用不介由上述通信网络的近距离通信机构,发送会话切换指示信号的步骤(C401);在发送了上述会话切换指示信号的通信终端从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接收到响应信号后,向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发送会话切换请求的步骤(C403);和使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进行与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之间的呼叫连接(C404-C409),通过发送包括与上述切换前的会话、通信应用程序的状态和历史记录有关的信息的会话建立请求信号(C417),在与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会话(C424),并且切断与切换前的通信终端的呼叫连接和会话的步骤(C425)。 
这样,在通信网络中,由于在设定、管理数据的传送路径的同时,进 行终点·终点的会话、即,利用被传送来的数据的应用程序之间的逻辑传送路的管理、控制,进行上述会话的转发,所以能够实现包括了会话和应用程序的状态管理的通信终端的平滑且无缝的切换。另外,由于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向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发送与切换前的会话、通信应用程序的状态和历史记录有关的信息,所以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根据所接收的信息,可进行会话、通信应用程序的设定。由此,可根据切换前的品质、属性,保证在应用程序水平上的通信的连续性,并且,即使对于需要复杂的通信形态和状态管理的应用程序,也可以实现平滑且无缝的终端切换。 
(8)另外,本发明的通信网络的控制方法,使用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以使在不中断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情况下,将正在进行该通信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切换到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并且继续进行上述通信,该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具备:呼叫控制机构,其进行传输层中的数据包转发的路径控制,设定并管理上述通信终端之间的物理上、逻辑上的传送路径;会话管理机构,其在上述传送路径上对上述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通信的建立进行管理;和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其管理会话的状态,并控制上述会话的中断和恢复,其特征在于,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方法包括:使正在进行上述通信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向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发送会话切换请求信号的步骤(C501);和使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通过发送包括表示是来自切换前的通信终端的转发呼叫的信息的呼叫连接请求信号,进行与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之间的呼叫连接(502-505),并且通过发送包括与表示是从上述切换前的通信终端所转发的会话的信息、和上述切换前的会话、通信应用程序的状态和历史记录有关的信息的会话建立请求信号(C511),在与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会话(C519),并且切断与切换前的通信终端的呼叫连接和会话的步骤(C520)。 
这样,在通信网络中,由于在设定、管理数据的传送路径的同时,进行终点·终点的会话、即,利用被传送来的数据的应用程序之间的逻辑传送路的管理、控制,进行上述会话的转发,所以能够实现包括了会话和应用程序的状态管理的通信终端的平滑且无缝的切换。另外,由于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在进行与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之间的呼叫连接时,发送表示 是来自切换前的通信终端的转发呼叫的信息,并且在与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会话时,发送表示是从切换前的通信终端转发来的会话的信息、和与切换前的会话、通信应用程序的状态和历史记录有关的信息,所以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在识别为是来自切换前的通信终端的转发呼叫、转发会话的情况下,可分别响应呼叫连接、和会话连接。另外,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由于向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发送与切换前的会话、通信应用程序的状态和历史记录有关的信息,所以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可根据接收的信息进行会话、通信应用程序的设定。由此,可根据切换前的品质、属性,保证在应用程序水平上的通信的连续性,并且,即使对于需要复杂的通信形态和状态管理的应用程序,也可以实现平滑且无缝的终端切换。 
(9)另外,本发明的通信终端,是通过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10)进行通信的通信终端(192),其中包括呼叫控制机构(171a),其进行传输层中的数据包转发的路径控制,设定并管理上述通信终端之间的物理上、逻辑上的传送路径;会话管理机构(172),其在上述传送路径上对上述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通信的建立进行管理;和切换请求处理机构(181),其管理会话的状态,并控制上述会话的中断和恢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呼叫连接机构(192a),其向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10)请求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呼叫连接;会话连接机构(192b),其向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请求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的设定;会话管理机构(192c),其管理会话以及应用程序的状态;和近距离通信机构(192d),其在不中断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通信,向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切换时,不通过上述通信网络,向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发送包括与上述会话管理机构所管理的会话、应用程序的状态有关的信息的会话切换指示信号,利用上述近距离通信机构(192d)发送上述会话切换指示信号,在从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接收到响应信号后,上述会话连接机构(192b)向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10)发送会话切换请求信号。 
这样,在不中断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通信,向未进行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切换的情况下,由近距离通信机构,不通过通信网络向切换目标方 的通信终端发送包括与由会话管理部所管理的会话、应用程序的状态有关的信息的会话切换指示信号,在从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接收到响应信号后,会话连接机构向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发送会话切换请求信号,因此,可实现包括了会话和应用程序的状态管理的通信终端的平滑且无缝的切换。 
(10)另外,本发明的通信终端,是通过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10)进行通信的通信终端(192),其中包括呼叫控制机构(171a),其进行传输层中的数据包转发的路径控制,设定并管理上述通信终端之间的物理上、逻辑上的传送路径;会话管理机构(172),其在上述传送路径上对上述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通信的建立进行管理;和切换请求处理机构(181),其管理会话的状态,并控制上述会话的中断和恢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呼叫连接机构(192a),其向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请求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呼叫连接;会话连接机构(192b),其向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请求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的设定;和会话管理机构(192c),其管理会话以及应用程序的状态,在不中断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通信,向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切换时,上述会话连接机构(192b),向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10)发送包括与上述会话管理机构(192c)所管理的会话、应用程序的状态有关的信息的会话切换请求信号。 
这样,在不中断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通信,向未进行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切换的情况下,由会话连接机构,向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发送包括与由会话管理机构所管理的会话、应用程序的状态有关的信息的会话切换请求信号,因此,可实现包括了会话和应用程序的状态管理的通信终端的平滑且无缝的切换。 
(11)另外,本发明的通信终端,是通过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10)进行通信的通信终端(192),其中包括呼叫控制机构(171a),其进行传输层中的数据包转发的路径控制,设定并管理上述通信终端之间的物理上、逻辑上的传送路径;会话管理机构(172),其在上述传送路径上对上述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通信的建立进行管理;和切换请求处理机构(181),其管理会话的状态,并控制上述会话的中断和恢复,其 特征在于,还包括:呼叫连接机构(192a),其在与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10)之间收发控制信息,处理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呼叫连接;会话连接机构(192b),其在与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10)之间,处理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的设定;状态设定机构(192e),其接收表示会话和应用程序的状态的信息,设定自身通信终端的会话和应用程序的状态;和近距离通信机构(192d),其不通过上述通信网络,从其他通信终端接收会话切换指示信号,在把其他的通信终端正在进行的通信向自身的通信终端切换时,上述近距离通信机构(192d)从切换前的通信终端接收会话切换指示,上述状态设定机构(192e)根据在上述会话切换指示中所包括的与会话、应用程序的状态有关的信息,设定会话、应用程序的状态,上述会话连接机构(192b)从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10)接收会话切换请求信号,建立会话。 
这样,在将由其他通信终端正在进行的通信向自身通信终端切换时,近距离通信机构从切换前的通信终端接收会话切换指示,状态设定机构根据会话切换指示中所包括的与会话、应用程序的状态有关的信息,设定会话、应用程序的状态,会话连接机构从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接收会话切换请求信号,建立会话,因此,可实现包括了会话和应用程序的状态管理的通信终端的平滑且无缝的切换。并且,通过预先向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通知转发会话的情况,并进行确认,进行接收被转发的会话的准备,或者在通信终端是专门用于其他处理的情况下,不转发会话等,可平滑且切实地实现切换。 
(12)另外,本发明的通信终端,是通过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10)进行通信的通信终端(192),其中包括呼叫控制机构,其进行传输层中的数据包转发的路径控制,设定并管理上述通信终端之间的物理上、逻辑上的传送路径;会话管理机构,其在上述传送路径上对上述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通信的建立进行管理;和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其管理会话的状态,并控制上述会话的中断和恢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呼叫连接机构(192a),其在与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10)之间收发控制信息,处理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呼叫连接;会话连接机构(192b),其在与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10)之间,处理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上的应 用程序之间的会话的设定;状态设定机构(192e),其接收表示会话和应用程序的状态的信息,设定自身通信终端的会话和应用程序的状态,在把其他的通信终端正在进行的通信向自身的通信终端切换时,上述呼叫连接机构(192a)和会话连接机构(192b),分别从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10)接收呼叫连接指示信号、和会话切换指示信号,上述状态设定机构(192e)根据在上述会话切换指示信号中所包括的与会话、应用程序的状态有关的信息,设定会话、应用程序的状态,上述呼叫连接机构(192a)和会话连接机构(192b),进行呼叫连接和会话的建立。 
这样,在将由其他通信终端正在进行的通信向自身通信终端切换时,呼叫连接机构和会话连接机构从切换前的通信终端分别接收呼叫连接指示信号和会话切换指示信号,状态设定机构根据会话切换指示信号中所包括的与会话、应用程序的状态有关的信息,设定会话、应用程序的状态,呼叫连接机构和会话连接机构进行呼叫连接和会话的建立,因此,可实现包括了会话和应用程序的状态管理的通信终端的平滑且无缝的切换。另外,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自身通信终端)在识别为是来自切换前的通信终端的转动呼叫、转发会话后,可分别对呼叫连接、会话连接进行响应。另外,由于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向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自身通信终端)发送与切换前的会话、通信应用程序的状态和历史记录有关的信息,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自身通信终端)可根据接收的信息进行会话、通信应用程序的设定。由此,能够根据切换前的品质、属性,保证应用程序水平上的通信的连续性,并且即使对于需要复杂的通行形态和状态管理的应用程序,也可实现平滑且无缝的终端切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用户可根据自身的状况的变化,在切换请求时只需进行简单的按键操作等,即可实现所使用的通信终端的切换,与以往技术相比,大幅减少了操作手续和时间,从而可享受更高水平的服务。另外,在发送侧的服务器装置中,也具有不需要特别安装新的功能即可继续进行配送服务的优点。并且,即使接收侧的通信终端之间的能力不同,也可以通过服务控制层的控制,将数据形式对应各个通信终端转换成最佳形式进行传送,所以,具有无论对通信终端侧还是对服务器装置侧,都不会增加负荷 的优点。通过将这样的服务提供平台通用化,能够使用户在对以往型的有线/无线网络和服务的不同,通信终端种类的不同等毫无意识的情况下,享受无缝且无处不在的服务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交接的基本控制方法的图。 
图2是表示交接时的IP包所包括的路由信息的变化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中的基于各个控制层的控制的终端切换的实现步骤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中的基于各个控制层的控制的终端切换的实现步骤的图。 
图6是表示通信网络控制系统中的终端切换的示例的图。 
图7是表示通信网络控制系统中的终端切换的示例的图。 
图中:10-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150-传输层;152-连接控制层;153-移动性管理部;154-会话管理部;160-传输层;170-连接控制层;171-移动性管理部;171a-呼叫控制功能;171b-路径控制功能;172-会话管理部;180-服务控制层;181-切换请求处理部;181a-切换请求受理功能;181b-配送保留/恢复指示功能;181c-呼叫设定请求功能;181d-会话控制功能;181e-终端ID解析功能;181f-介质转换控制功能;192-通信终端;192a-呼出请求/响应功能;192b-会话连接功能;192c-会话管理功能;192d-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92e-状态设定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使通信网络内的控制装置,不仅具有数据的传送路径的设定、管理的功能,而且发挥终点·终点之间的会话、即利用被传送来的数据的应用程序间的逻辑传送路的管理、控制功能、和上述会话的转发功能。利用这些功能,来实现包括了会话和应用程序的状态管理的通信终端的平滑且无缝的切换。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终端发挥为了执行终端切换而通知应用程序状态的功能、以及根据上述被通知的状态,把会话、应用程序设定为该状态,并恢复的功能。利用这些功能,来实现在切实保持了会话的状态的平滑切无缝的终端切换。 
并且,通过运用跟随由移动通信网络等提供的通信终端的位置和地址信息的变更适当切换传送路径的交接、移动性管理功能,并配合上述会话管理功能,能够以与以往技术相比的最小限度的变更,来实现在切换通信终端时的传送路径的设定功能。而且可实现灵活性、扩展性高的会话管理功能。 
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中,预测将构筑所有的数据都是以IP包的形式传送、交换的全IP基础的平台,并且这样的平台进行通信。另外,正在探讨采用将数据传送的功能与呼叫设定,路由管理等的控制功能明确分离的,所谓呼叫控制分离型的体系结构。在上述体系结构中,通过采用作为下位层的传输层只专一地具有高速且高效率传送数据、即IP包的功能,由连接控制层分担路径(路由)控制和传输两控制等的功能,从该连接控制层向传输层指示IP包的路由、资源的分配等的结构,由此实现了系统整体的高速化、和高效率化。另外,基于全IP的平台上,预测对于呼叫控制等的控制信号、信令,也能够以IP包的形式传送。 
并且,探讨了基于全IP的上述体系结构中,设置为了实现网络的高水平化、高增值化,并且能够灵活且自由地提供各种通信服务的服务支持功能。其意味着相对以前的以声音电话为中心的网络中,以设定终点·终点之间的物理、逻辑上的传送路径(路径)的呼叫控制功能为主体的情况,而在下一代的网络中,是在网络内设置作为在终点·终点的通信应用程序期间的逻辑连接的会话控制的功能。这里,作为呼叫或呼叫连接,是指(设定了)在终点·终点的终端之间用于向目标方传送数据的物理、逻辑上的路径,会话是指,终端的通信应用程序处于能够接收来自通信目标方的终端上的应用程序的数据,并进行处理(正在处理)的状态。即,在与目标方终端之间虽然能够进行数据的收发,但未做好决定使用哪个应用程序的准备的状态下,成为虽然构成呼叫连接,但会话未构成连接的状态,相反,在虽然应用程序做好了数据收发的准备,但数据传送路径消失(例如移动 电话机移动到服务区范围以外等)的状态下,成为会话虽然构成连接,但未构成呼叫连接的状态。 
并且,在移动通信网络中,随着通信终端的位置移动、收容的基站的变更,一边维持上述呼叫连接和会话连接,一边进行传送IP包的路由的传送路径切换控制、即所谓的交接控制。 
图1是表示从作为发送源的通信终端X设定与作为通信对方的通信终端#1的呼叫连接,通信终端X开始IP包的配送,到成为能够与目标方的通信终端#1开始会话的状态的设定步骤,和之后的一边维持呼叫连接、会话,一边进行通信终端#1发生了移动时的交接的基本控制方法的图。另外,图2是表示交接时的IP包所包括的路由信息的变化的图。 
图1中的位于最接近基站1的位置的通信终端X在开始通信之前,根据表示自身身份的电话号码等的主机地址(host address),以基站1为起点,通过传输层150内的各个路由器151,如箭头300所示,向连接控制层152的移动性管理部153发送位置登记的控制信息。由于移动性管理部153利用位置管理功能,把其位置登记的控制信息从基站1发送,所以可以掌握通信终端X的所在位置是位于图1中的用虚线表示的由基站1管辖的物理范围的路由区域1内。同样,成为通信对方的通信终端#1由于也是如箭头301所示那样从最接近的基站2通过各个路由器151向移动性管理部153进行位置登记,所以移动性管理部153利用位置管理功能可掌握通信终端#1位于路由区域2内。 
通信终端X为了开始与通信终端#1的通信,如箭头302所示,首先通过用户对通信终端X的按键操作等,指定对方的通信终端#1的电话号码等主机地址,把请求呼叫设定的控制信息发送到管辖自身所在路由区域的基站1。基站1接受呼叫设定请求,并把其与通信终端X的主机地址建立对应,把作为路径信息的路由地址分配给通信终端X,然后,如图2的圆圈1的圆内所示,在自身的路由表中保持该路由地址,同时通过图1的传输层150的各个路由器151,把该路由地址登记在移动性管理部153中,并且发送包括目标方主机地址的呼叫设定请求的控制信息302。 
移动性管理部153由于通过上述的位置登记的步骤,已经知道作为呼叫目标方的通信终端#1的所在路由区域,所以利用呼叫控制功能把如箭头 304所示的控制信息发送到管辖该路由区域的基站,即图1中的基站2,指示其发送呼叫,基站2如粗箭头所示那样,向通信终端#1发送呼叫设定请求。 
如果通信终端#1在如粗箭头所示那样对基站2进行呼叫响应时,则呼叫连接被设定,基站2对通信终端#1分配路由地址,并保持自身的路由表,根据图1的箭头305所示的控制信息,把该路由地址登记到移动性管理部153中。 
在移动性管理部153利用路径控制功能,根据箭头306所示的控制信息把通信终端#1的路由地址通知给作为呼叫请求源的基站1时,如图2的圆圈2的圆内所示那样,该路由地址被登记到基站1内的路由表的目标方信息中,以后,基站1参照路由表,把记述在从作为发送源的通信终端X发送到目标方的通信终端#1地址的IP包的报头部分中的发送源和目标方的主机地址,如图2的圆圈3的圆内所示那样,分别改写为上述所登记的路由地址,由此,IP包根据其路由地址,在传输层内的各个路由器之间被转发,从而能够传送到目标方的通信终端#1,成为被设定了终点·终点的呼叫连接的状态,可开始通信。这些一系列的呼叫连接处理在会话管理部154的管理下执行。即,由会话管理部154管理、掌握通信终端X与通信终端#1之间的呼叫连接状态和通信状态。 
如上述那样,目标方的通信终端#1只要位于路由区域2内,即可使用上述的路由地址,但当通信终端#1如图1的白箭头所示那样移动到路由区域3时,使用上述路由地址则不能把IP包送到目标方的通信终端#1,因而不能维持上述的会话。因此,在通信终端#1移动到路由区域3时,由通信终端#1把通知移动的控制信息,如虚线箭头307所示,发送到管辖路由区域3的基站3。 
基站3对通信终端#1分配新的路由地址,根据如图1的虚线箭头308所示的控制信息,把该路由地址登记到移动性管理部153中,该移动性管理部153向该路由地址发送如虚线箭头309所示的控制信息,把其通知给与发送源的通信终端X最近的基站1。该基站1,如图2的圆圈4的圆内所示那样,更新上述路由表的信息,以后,参照如图2的圆圈5的圆内所示那样更新了从通信终端X发送到IP包的报头部分后的路由表,改写成 新的路由地址,使传输层的各个路由器能够向通信终端#1的移动前方地点转发IP包。通过该交接控制,通信终端的路由地址虽然改变,但图1的连接控制层中的会话管理部154,对终点·终点的会话状态进行管理,通过保证将其作为一贯的会话,不受路由地址的变化的影响地进行管理、维持,可实现中途不间断的通信。 
至此,主要说明了呼叫连接。在以往的声音电话中,呼叫连接与会话没有特别的区别,但在多介质通信和数据通信等的情况下,在呼叫连接的设定之后,在终点·终点之间建立的传送路径上,设定有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期间的会话。其通过由通信终端X上的应用程序通过会话管理部154向通信终端#1上的应用程序发送会话设定请求来执行。由此,会话管理部154可管理、掌握会话的状态。 
在以上的说明中,主要说明了连接控制层152中的位置管理功能、呼叫控制功能、路径控制功能、以及传输层150,但如上所述,探讨了在下一代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在网络内包括会话控制功能的情况。这是因为随着通信的多样化、高水平化,需要由网络来提供对应各种通信的形态、模式、介质等的连接控制、通信控制等的功能。例如,在指定只有声音的通话、或可视电话的区别、可视电话中的分辨率和比特速率等的品质、终端能力,来呼叫目标方的情况下,需要基于网络的能力,来实现用于指定符合这些要求的终端的地址解决方案,保证品质的传送路的设定(呼叫控制、路径控制)等,终点·终点之间的交涉(negotiation)中不充分的功能。 
因此,构成为,设置具有会话控制功能的控制部,管理、控制会话即终点·终点的应用程序间的通信状态、模式等,同时从该会话控制功能对移动性管理部的呼叫控制功能和路径控制功能进行指示、控制,使其设定适当的带宽、品质的传送路径。此时,来自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的连接请求(会话设定请求)被送到上述会话控制功能,被进行处理。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由:由利用转发IP包的路由器161构成的传输层160、控制该传输层160的连接控制层170、以及上位的服务控制层180构成。连接控制层170在移动性管理部171中发挥呼叫控制功能171a、路径控制功能171b以及位置管理功能171c,并且如上述那样进行通信终端的物理位置的管理、呼叫控制、交接控制(路 径控制)。另外,在会话管理部172中发挥会话状态记忆功能172a,进行会话的维持、管理。这样,连接控制层170负责用于进行通信的必须的控制。 
服务控制层180具备发挥切换请求受理功能181a、配送保留/恢复指示功能181b、呼叫设定请求功能181c、会话控制功能181d和终端ID解析功能181e的切换要求处理部181。而且,向连接控制层170进行控制指示,负责应对一边维持会话,一边切换通信终端等的用户的高度的要求。 
另外,在图3中,服务器装置190具有配送保留/恢复功能190a。基站191发挥位置信息收集功能191a、路由地址分配功能191b、以及目标方路由地址询问功能191c。而且具有在这些中使用的路由表191d。另外还发挥呼叫功能191e。另外,通信终端192发挥呼叫请求/响应功能192a、对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请求设定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的会话的会话连接功能192b、和管理会话的会话管理功能192c。另外,具有近距离通信部192d,该通信部192d使用了红外线、蓝牙(注册商标)、或者被认为将来有希望实现的UWB等的无线通信、或USB等的有线通信等。另外,发挥状态设定功能192e,该功能192e接收表示会话以及应用程序的状态的信息,设定自身通信终端的会话以及应用程序的状态。另外,具有由图像显示装置以及输入装置等构成的用户界面192f,发挥终端切换请求功能192g、会话状态发送功能192h、终端ID通知功能192i以及位置登记功能192j。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终端的切换步骤进行说明。该通信终端的切换步骤中,必须的步骤是(1)从通信终端#1把会话切换指示信号发送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2;(2)在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2响应后,通信终端#1向切换请求处理部发送会话切换请求信号;(3)建立呼叫连接;(4)向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2发送包括会话状态的会话建立请求信号;(5)在启动应用程序后,建立与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2的会话。关于这些以往的步骤,例如在后述的图4中,可省略C410~C412的步骤。 
在本发明中的无缝的通信终端的切换步骤中,需要在保持会话的状态,即应用程序的状态的同时,连接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因此,需要把表示会话的状态的信息从通信终端#1发送并通知给通信终端#2的步骤, 该会话状态信息的通知可通过上述的(1)、(2)中某一个步骤,或两者并用来实现。即,可采用以下的方法来实现,该方法包括:通过把会话状态信息包括在来自通信终端#1的会话切换指示信号中,直接发送、通知给通信终端#2的方法;和使通信终端#1把包括了会话状态信息的会话切换请求信号发送给切换请求处理部,切换请求处理部通过把包括会话状态的会话建立请求信号发送到通信终端#2,通过切换请求处理部181间接地发送、通知的方法。关于使用这些方法中的哪一种、还是双方并用,是根据通信系统的结构、安装的条件和制约、传送资源、通信终端的处理能力和传送能力、作为会话状态信息应传送的信息量和复杂度、以及会话的内容和属性,预先选择安装,或者是在每次进行通信终端的切换、会话的转发时,选择执行适当的方式。 
图4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中,基于各个控制层的控制来实现终端切换的步骤的图。这里,表示接收内容配送的示例,作为前提,在数据发送源的服务器装置X与接收侧的通信终端#1之间,已经通过通信网络建立了呼叫连接和会话,并且正在发送例如动态图像等的内容数据。在把会话从该通信终端#1向用户所希望的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2切换的情况下,首先,用户通过对该通信终端#1进行按键操作等,不通过通信网络,而是如C401的箭头所示那样,采用使用了红外线、蓝牙(注册商标)、或者被认为将来有望实现的UWB等的无线通信、或USB等的有线通信等的近距离通信机构,请求该通信终端#2进行终端切换准备。 
通信终端#2在能够接受会话的切换的情况下,利用终端ID通知功能,与上述同样地使用近距离通信机构,把包括自身终端类型等的信息的终端ID,如C402的箭头所示那样发送给上述通信终端#1,进行包括该终端ID的Ack响应。这里,终端ID是能够唯一地识别终端的标识符,其中也可以还包括终端的种类、属性、能力等信息。通信终端#1利用会话状态发送功能,生成包括接收内容的种类和形式、浏览器的种类、会话经过时间、信号接收过程中的比特速率、分辨率等信息的会话状态信息,把该会话状态信息和通过上述的步骤从通信终端#2取得的包括上述终端ID的切换准备请求的控制信息,如C403的箭头所示那样,发送到通信网络内的服务 控制层的切换请求处理部。 
切换请求处理部181利用终端ID解析功能,解析终端ID中所包括的信息,判定通信终端#2是具有与通信终端#1不同的接收能力的终端,还是具有与通信终端#1同样能力的终端,掌握通信终端#2所安装的并能够使用的浏览器软件等的应用程序、可处理的比特速率、分辨率等。并且,利用会话控制功能,根据上述会话状态信息,解析上述通信终端#2是否能够接任在通信终端#1设定的会话。该解析的结果如果是可接任,则该切换请求处理部181首先利用呼叫设定请求功能,如C404的箭头所示那样向连接控制层的移动性管理部171发送指示,使其进行通信终端#2向通信网络的呼叫连接设定,以使上述通信终端#2成为呼叫连接状态。该移动性管理部171,与上述的呼叫连接设定的步骤同样,利用呼叫控制功能,如C405的箭头所示,指示管辖该通信终端#2所在的路由区域的基站2发起呼叫。 
基站2如C406的箭头所示那样执行对通信终端#2的呼叫,该通信终端#2如C407的箭头所示那样进行对呼叫的响应,由此设定了呼叫连接。基站2分配与通信终端#2的主机地址对应的路由地址,并保持在自身的路由表中,并且如C408的箭头所示那样把该路由地址登记到上述移动性管理部171中。该移动性管理部利用路径控制功能接受该路由地址登记,并且利用呼叫控制功能如C409的箭头所示那样把呼叫连接的设定通知给作为呼叫连接请求源的服务控制层的切换请求处理部181。 
切换请求处理部181利用切换受理功能如C410的箭头所示那样把已经做好切换准备的情况通知给上述通信终端#1,通信终端#1采用与上述同样的近距离通信机构,如C411的箭头所示那样,通知上述通信终端#2进行会话的切换。通信终端#2如C412的箭头所示那样,请求切换请求处理部181进行切换,切换请求处理部181利用配送保留/恢复指示功能,如C413的箭头所示那样,向作为通信对方的上述服务器装置X,请求暂时保留数据的配送。另外,C410~C412的步骤是用于把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做好了切换准备的情况通知给通信终端,并进行确认的步骤,也可以省略。在省略的情况下,当做好了切换准备时,切换请求处理部181请求暂时保留C413所示的数据发送。 
在上述的步骤中的数据发送被暂时保留的期间,切换请求处理部181 利用会话控制功能在向连接控制层的会话管理部172通知暂时保留会话的同时,如C414的箭头所示那样确认服务器装置X与通信终端#1的会话状况,根据从会话管理部172如C415的箭头所示那样的响应所通知的会话经过时间、在利用应用程序时的登陆(login)时的信息、内容品质等的信息、以及通过上述的步骤解析后的通信终端#2的终端ID、会话状态信息的解析结果,生成用于使通信终端#2在切换后再现会话所必要的信息,即包括浏览器等应用程序的种类、图像处理装置等的信息的会话状态信息,如C416的箭头所示那样,向通信终端#2通知为了接任被转发来的会话而需要由通信终端#2设定的会话状态信息,同时通知该会话状态信息是来自通信终端#1的请求。该C414和C415的步骤具有确认由通信网络管理、掌握的会话状态信息,补充在C403利用近距离通信机构从终端取得的会话状态信息的意义。另外,会话状态信息的交接可在通信终端之间利用近距离通信机构直接进行,也可以介由通信网络内的会话管理部172进行。 
当通信终端#2接收了该会话状态信息,启动必要的应用程序,把做好了接受切换请求的准备的情况,如C417的箭头所示那样向切换请求处理部181进行了响应时,切换请求处理部181使用会话控制功能,如C418的箭头所示那样,向连接控制层170的会话管理部172指示把通信终端#1与服务器装置X之间的会话切换成通信终端#2与服务器装置X之间的会话。 
当会话管理部172如C419的箭头所示那样做出了Ack响应时,切换请求处理部181如C420的箭头所示那样指示移动性管理部171进行路径控制时,移动性管理部171利用路径控制功能,为了把通信终端#1的主机地址的IP包的转发路径变更为以通信终端#2为目的地,如C421的箭头所示那样,指示服务器装置X的最近的基站1改写路由表,并且在C422的箭头所示那样接收到来自该基站1的Ack的响应时,如C423的箭头所示那样向切换请求处理部181通知已经完成了路径控制的情况。通过该步骤,在通信终端#1与服务器装置X之间,成为会话连接被断开,只有呼叫连接还被设定的状态。 
切换请求处理部181由于做好了转移会话的准备,所以利用配送保留/恢复指示功能,如C424的箭头所示那样向发送源的上述服务器装置X请 求发送的恢复,在从该服务器装置X恢复了发送时,与上述的交接时的控制步骤同样地,在与该服务器装置X的最近的基站1中,按照上述路由表,改写IP包的报头部分的主机地址,通过传输层的各个路由器转发IP包,将后续的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2。 
切换请求处理部181如C425的箭头所示那样,向连接控制层170的移动性管理部171请求断开对通信终端#1的呼叫连接设定,移动性管理部171利用呼叫控制功能,实施断开对通信终端#1的呼叫设定的控制,通过至此的步骤,完成了通信终端之间的会话切换。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上述的一系列的步骤中,在切换方的通信终端#1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2之间,是通过使用近距离通信机构交换切换准备和切换开始的信息,可实现平滑的切换,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本发明由于是由通信网络内的各个控制层通过向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2的呼叫设定、路径控制、会话设定,来实现终端的切换,所以在通信终端不具备近距离通信机构的情况下,即使通信终端之间的位置相距不能使用近距离通信机构的距离,也能够基本上实现通信终端之间的切换。在这种情况下,在来自切换方的通信终端#1的切换请求后,在进行了基于各个控制层的呼叫设定、路径控制、会话设定后,在进行会话转发之前,需要追加由切换请求处理部181把是来自通信终端#1的会话的转发的情况通知给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2的步骤。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中的基于各个控制层的控制来实现终端切换的步骤的图。这里,与图4所示的步骤同样,表示接收内容配送的示例。另外,作为前提,是在数据发送源的服务器装置X与接收侧的通信终端#1之间,通过通信网络已经建立了呼叫连接和会话,并且是正在发送例如动态图像等的内容数据。 
在从通信终端#1把会话向用户所希望的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2切换的情况下,首先,用户通过对该通信终端#1进行按键操作等,输入通信终端#2的主机地址,或者调出预先记忆在通信终端#1中的通信终端#2的主机地址,如图5中的C501的箭头所示那样,把包括所希望的切换目标方被指定为通信终端#2的信息的会话切换请求信号发送给通信网络的切换请求处理部181。在该会话切换请求信号中,可以包括表示会话状态的 信息,也可以不包括该信息。然后,切换请求处理部181,如C502的箭头所示那样,向连接控制层的移动性管理部171指示其进行通信终端#2向通信网络的呼叫连接设定。该移动性管理部171利用呼叫控制功能,如C503的箭头所示那样,指示管辖该通信终端#2所在的路由区域的基站2进行呼叫。 
基站2如C504的箭头所示那样,把包括了来自通信终端#1的转发呼叫的信息的呼叫的控制信息发送给通信终端#2,该通信终端#2如C505的箭头所示那样进行对应呼叫的响应,由此设定了呼叫连接。基站2分配与通信终端#2的主机地址对应的路由地址,并将其保持在自身的路由表中,并且,如C506的箭头所示那样,把该路由地址登记到上述移动性管理部171中。该移动性管理部171利用路径控制功能受理该路由地址登记,并且利用呼叫控制功能,如C507的箭头所示那样,通知作为呼叫连接请求源的服务控制层的切换请求处理部181进行呼叫连接的设定。切换请求处理部181利用配送保留/恢复指示功能,如C508的箭头所示那样,请求作为通信对方的上述服务器装置X暂时保留数据的配送。 
在上述的步骤中,在数据的配送被暂时保留的期间,切换请求处理部181,利用会话控制功能,通知连接控制层的会话管理部172暂时保留会话,同时如C509的箭头所示那样,确认服务器装置X与通信终端#1的会话状况,并且根据通过从会话管理部172如C510的箭头所示那样的响应所通知的会话经过时间、使用应用程序时的登陆时的信息、内容品质等的信息、以及会话状态信息(在上述C501所示的会话切换请求信号中包括有表示会话状态的信息的情况下的该会话状态信息和/或由会话管理部172所管理、记忆的信息)的解析结果,发送通信终端#2在切换后为了再现会话所必要的信息。即,生成包括表示是从通信终端#1转发来的会话的信息、切换前的会话、浏览器等应用程序的状态、以及与历史记录相关的信息的会话建立请求信号,并如C511的箭头所示那样发送给通信终端#2。 
通信终端#2接收该会话建立请求信号,启动必要的应用程序,如C512的箭头所示那样将做好了接受切换请求的准备的情况回应给切换请求处理部181,此时,切换请求处理部181使用会话控制功能,如C513的箭头所示那样,指示连接控制层170的会话管理部172,将通信终端#1与服 务器装置X之间的会话切换到通信终端#2与服务器装置X之间的会话。 
当由会话管理部172如C514的箭头所示那样进行了Ack响应时,切换请求处理部181如C515所示那样指示移动性管理部171进行路径控制,移动性管理部171利用路径控制功能,为了将通向通信终端#1的主机地址的IP包的转发路径变更为以通信终端#2为目的地,如C516的箭头所示那样,指示与服务器装置X最近的基站1改写路由表,在如C517所示那样接收到来自个基站1的Ack响应后,如C518的箭头所示那样通知切换请求处理部181已经完成了路径控制。通过该步骤,在通信终端#1与服务器装置X之间,成为会话连接被断开,只有呼叫连接被设定的状态。 
切换请求处理部181由于做好了转移会话的准备,所以利用配送保留/恢复指示功能,如C519的箭头所示那样,请求发送源的上述服务器装置X恢复数据的配送,在恢复了来自该服务器装置X的配送后,与上述的交接时的控制步骤同样,在距离该服务器装置X最近的基站1中,按照上述路由表改写IP包的报头部分的主机地址,通过传输层的各个路由器中继IP包,从而将后续的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2。 
切换请求处理部181如C520的箭头所示那样,请求连接控制层170的移动性管理部171断开通信终端#1的呼叫连接设定,移动性管理部171利用呼叫控制功能,实施断开通信终端#1的呼叫设定的控制,通过至此的步骤,完成了通信终端之间的会话切换。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由于在呼叫连接请求信号(C502)中包括有转发呼叫的信息,所以能够省略对利用近距离通信机构转发会话的情况的确认,从而不仅在通信终端不具备近距离通信机构的情况下有效,而且在处于不能利用近距离通信机构的状况下的情况下,例如,即使在通信终端#1与通信终端#2位于相距比较远的场所的情况下等,也能够进行会话的切换。其意义在于,例如即使在切换源的通信终端#1的用户与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2的用户不同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切换功能也是有效的。在上述情况下的呼叫的控制信息(C504)中,由于包括来自切换源的通信终端#1的转发呼叫的信息,所以通信终端#2的用户能够识别出该转发呼叫是来自通信终端#1(的用户)的转发呼叫,还能够在判断是否接收该转发呼叫后进行呼叫连接。 
另外,还可以想象有这样的情况,即,即使用户未从切换源的通信终端#1发送切换请求,而通过通信网络侧的判断,判断为希望进行向通信终端#2的配送,利用本发明的各个控制层的功能自动地转发会话的情况。具体是,如果通信终端#1是移动体通信终端等的在数据处理能力和传送资源方面受到某种程度的制约的终端,而通信终端#2是数据处理能力更高、也不依赖于传送资源的个人计算机等的终端,则有向通信终端#2转发会话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考虑在通信网络内的服务控制层中追加用于掌握通信网络的通信量的状况和传送部分的资源状况,判断是否需要切换的功能等。并且,也可以考虑在通信网络内配置具有转换内容数据的形式的介质转换功能的装置,追加用于设定路径控制的功能,以使在通过该介质转换装置将内容数据转换成与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2的接收能力相适合的形式后,进行转发。 
在上述的说明中,说明了从服务器装置X配送内容的示例,但在通信对方是与通信终端#1同等的通信终端的情况下,即,在可视电话机那样的双向会话型的通信中,同样也可以应用程序上述的步骤实现通信终端的无缝切换。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在通信网络中,由于除了具有设定、管理数据的传送路径的功能以外,还发挥了终点·终点的会话、即利用被传送来的数据的应用程序之间的逻辑上的传送路的管理、控制功能、和上述会话的转发功能,所以能够实现包括了会话和应用程序的状态管理的通信终端的平滑且无缝的切换。另外,使得与通信网络所具备的其他管理、控制功能的配合变得容易,从而可简单地实现高水平、多功能的通信服务,可提高扩展性和灵活性。 

Claims (16)

1.一种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其进行控制,以使在不中断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情况下,将正在进行该通信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切换到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并且继续进行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上述通信,
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具备:
呼叫控制机构,其进行传输层中的数据包转发的路径控制,设定并管理上述通信终端之间的物理上、逻辑上的传送路径;
会话管理机构,其对上述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的建立进行管理;和
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其对上述呼叫控制机构和上述会话管理机构进行控制,
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发挥如下的功能:
从上述通信终端接收会话切换请求信号的功能;
由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指示上述呼叫控制机构向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发起呼叫来进行呼叫连接,并且设定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路径的功能;和
由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指示上述会话管理机构将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切换到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分别指示并控制上述呼叫控制机构和上述会话管理机构接收包括了终端能力信息的上述会话切换请求信号,来进行与上述接收的终端能力信息相适应的传送路径的设定和会话的切换,其中上述终端能力信息包括下述参数中的至少任一个: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的种类、属性、可处理并可利用的比特速率、介质种类和编解码种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发挥如下功能:接收包括了会话状态信息的上述会话切换请求信号,并且将上述会话状态信息通知给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其中上述会话状态信息包括上述通信终端中的数据传送的历史记录或者上述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会话管理机构发挥对包括数据传送的历史记录和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的状态的会话状态信息进行管理并记忆的会话状态记忆功能,
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发挥如下功能:
从上述会话管理机构读出上述会话状态信息的功能;和
将上述会话状态信息通知给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的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具备判定部,该判定部根据上述通信网络中的通信量的状况或传送部分的资源状况,进行是否需要将正在进行该通信的某一个通信终端切换到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的判定,
在上述判定的结果是需要将正在进行该通信的某一个通信终端切换到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的情况下,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发挥上述各个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具备介质转换控制部,该介质转换控制部在将正在进行该通信的某一个通信终端切换到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时,进行将内容数据的形式转换成与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的接收能力相适合的形式的控制,
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发挥指示上述呼叫控制机构设定与转换后的内容数据的形式相适合的传送路径的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正在进行上述通信的作为切换源的通信终端的用户与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的用户不同。
8.一种通信网络的控制方法,该方法使用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以使在不中断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情况下,将正在进行该通信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切换到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并且继续进行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上述通信,该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具备:呼叫控制机构,其进行传输层中的数据包转发的路径控制,设定上述通信终端之间的物理上、逻辑上的传送路径,来控制呼叫连接;会话管理机构,其对上述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的建立进行管理;和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其控制上述呼叫控制机构和上述会话管理机构,
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方法包括:
使正在进行上述通信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向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使用不介由上述通信网络的近距离通信机构,发送会话切换指示信号的步骤;
在发送了上述会话切换指示信号的通信终端从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接收到响应信号后,向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发送会话切换请求信号的步骤;
由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指示上述呼叫控制机构发起呼叫来进行呼叫连接,并且设定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路径的步骤;和
由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指示上述会话管理机构将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切换到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网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利用上述近距离通信机构所发送的会话切换指示信号中包括与上述通信终端中的会话应用程序的状态和历史记录有关的信息,进行发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网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上述通信终端在上述会话切换请求信号中包括会话状态信息而加以发送,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将上述会话状态信息通知给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的步骤,其中上述会话状态信息包括上述通信终端中的数据传送的历史记录或者上述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的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网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会话管理机构还具备:对包括数据传送的历史记录和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的状态的会话状态信息进行管理及记忆的功能,
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从上述会话管理机构读出上述会话状态信息的步骤;和
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将上述会话状态信息通知给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的步骤。
12.一种通信网络的控制方法,该方法使用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以使在不中断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情况下,将正在进行该通信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切换到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并且继续进行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上述通信,该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具备:呼叫控制机构,其进行传输层中的数据包转发的路径控制,设定上述通信终端之间的物理上、逻辑上的传送路径,来控制呼叫连接;会话管理机构,其对上述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的建立进行管理;和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其控制上述呼叫控制机构和上述会话管理机构,
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方法包括:
使正在进行上述通信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向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发送会话切换请求的步骤;
由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指示上述呼叫控制机构向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发起呼叫来进行呼叫连接,并且设定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路径的步骤;
使上述呼叫控制机构发送包括表示来自上述切换前的通信终端的转发呼叫的信息的呼叫连接请求信号,在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之间进行呼叫连接的步骤;
由上述切换请求处理机构指示上述会话管理机构将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切换到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的步骤;和
上述会话管理机构发送包括表示从上述切换前的通信终端所转发的会话的信息的会话建立请求信号的步骤。
13.一种通信终端,与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的通信网络连接,
上述通信终端具备:
呼叫连接机构,其在与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之间,处理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呼叫连接;和
会话连接机构,其在与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之间,处理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的设定,
在不中断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通信,向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切换时,上述会话连接机构,向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的切换请求处理机构发送会话切换请求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近距离通信机构,该近距离通信机构用于向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不介由上述通信网络,发送会话切换指示信号,
在不中断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通信,向未进行上述通信的其他通信终端切换时,由上述近距离通信机构发送上述会话切换指示信号,从上述切换目标方的通信终端接收到响应信号后,发送上述会话切换请求信号。
15.一种通信终端,与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的通信网络连接,
上述通信终端具备:
呼叫连接机构,其在与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之间,处理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呼叫连接;
会话连接机构,其在与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之间,处理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的设定;和
状态设定机构,其接收表示会话和应用程序的状态的会话状态信息,设定自身通信终端的会话和应用程序的状态,
在上述呼叫连接机构从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接收到包括表示转发呼叫的信息的呼叫连接请求信号的情况下,或者在上述会话连接机构接收到包括表示从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所转发的会话的信息的会话建立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已经将上述切换前的通信终端正在进行的通信切换到自身通信终端,并分别受理上述呼叫连接请求信号、上述会话建立请求信号而进行响应,并且上述状态设定机构设定会话、应用程序的状态。
16.一种通信终端,与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的通信网络连接,
上述通信终端具备:
呼叫连接机构,其在与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之间,处理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的呼叫连接;
会话连接机构,其在与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之间,处理与对方侧的通信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的设定;
状态设定机构,其接收表示会话和应用程序的状态的会话状态信息,设定自身通信终端的会话和应用程序的状态;和
近距离通信机构,其不介由上述通信网络,从其他通信终端接收会话切换指示信号,
在上述近距离通信机构接收到上述会话切换指示信号的情况下,上述呼叫连接机构从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接收呼叫连接请求信号,而且,上述会话连接机构从上述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接收会话建立请求信号,判定为将上述切换前的通信终端正在进行的通信已经切换到自身通信终端,并分别受理上述呼叫连接请求信号、上述会话建立请求信号而进行响应,并且上述状态设定机构设定会话、应用程序的状态。
CN2005800248701A 2004-07-30 2005-07-26 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897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23609 2004-07-30
JP223609/2004 2004-07-30
PCT/JP2005/013669 WO2006011493A1 (ja) 2004-07-30 2005-07-26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制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9746A CN1989746A (zh) 2007-06-27
CN1989746B true CN1989746B (zh) 2011-05-04

Family

ID=35786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2487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89746B (zh) 2004-07-30 2005-07-26 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06222B2 (zh)
EP (1) EP1775891A1 (zh)
JP (1) JP4213183B2 (zh)
CN (1) CN1989746B (zh)
WO (1) WO20060114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4788C (zh) * 2006-01-17 2008-12-24 山东优加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广域网的电生理数据远程移动监测方法及装置
US20070195756A1 (en) * 2006-02-23 2007-08-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erminal switching technology for seamless switching of streaming sessions between terminals
CN101094442B (zh) * 2006-08-23 2010-08-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交换域终呼锚定方法
JP2009081668A (ja) * 2007-09-26 2009-04-16 Kyocera Corp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JP4989397B2 (ja) * 2007-09-26 2012-08-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CN101400160B (zh) * 2007-09-29 2013-04-1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Hnb建立连接的方法
JP4586854B2 (ja) * 2008-02-05 2010-1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生成装置、表示生成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693536B2 (en) * 2008-05-30 2014-04-08 Nec Corporation Server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KR101596955B1 (ko) * 2009-02-20 2016-0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합 인터넷 프로토콜 메시징 시스템에서 세션 트랜스퍼 방법
JP5191942B2 (ja) * 2009-04-14 2013-05-08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無線端末装置
KR101719365B1 (ko) * 2009-10-30 2017-03-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통화 방법 및 장치
US8224894B1 (en) 2011-05-09 2012-07-17 Google Inc. Zero-click sharing of application context across devices
US8171137B1 (en) 2011-05-09 2012-05-01 Google Inc. Transferring application state across devices
US8812601B2 (en) 2011-05-09 2014-08-19 Google Inc. Transferring application state across devices with checkpoints
JP5483470B2 (ja) * 2011-06-27 2014-05-07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電話転送システム、電話交換機、及び電話転送プログラム
US9184800B2 (en) 2012-07-16 2015-11-10 Google Inc. Automated sharing of application data over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link
JP5949502B2 (ja) * 2012-11-29 2016-07-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継方法、中継装置及び中継プログラム
US9125180B1 (en) 2013-03-15 2015-09-01 Google Inc. Techniques for automatically establishing a long-lasting connection across computing devices configured for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9294455B2 (en) * 2013-06-04 2016-03-22 Google Inc. Maintaining video conference session continuity during transfer of session to alternative device
US10397284B2 (en) * 2015-07-29 2019-08-27 Googl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reconnect of calls
AU2017274420B2 (en) * 2016-06-01 2022-06-09 Anatrop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cepting and analyzing signals emitted from vehicles
JP6985074B2 (ja) * 2017-01-24 2021-12-22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自律型移動ロボット、移動制御方法、移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システム
CN111510977B (zh) * 2019-01-30 2021-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400477A (zh) * 2020-03-25 2020-07-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65724B (zh) * 2020-10-14 2023-03-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会话切换的方法、通信网络、源终端、目标终端
CN112235840B (zh) * 2020-10-14 2022-09-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会话终端切换方法、装置、实体和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3370A (zh) * 1998-07-17 2000-02-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及其网关、无线信息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250272A (zh) * 1998-08-26 2000-04-1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基站控制器之间实现软切换的移动通信系统
CN1273497A (zh) * 1999-05-11 2000-11-15 日本无线株式会社 用于phs个人台的越区切换方法
WO2003054721A1 (en) * 2001-12-19 2003-07-03 Thomson Licensing S.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ing off a mobile terminal between a mobile network and a wireless la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71221B1 (en) * 1999-12-20 2007-01-30 Cingular Wirelesss Ii,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transferring a call from a first telephone to a designated telephone in close proximity
JP4218178B2 (ja) 2000-04-26 2009-02-04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の通信中の端末切替方法
JP3943368B2 (ja) 2000-11-10 2007-07-1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2003070042A (ja) 2001-08-27 2003-03-0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通信システム、サービス提供状況管理装置及び方法
ATE383701T1 (de) * 2002-03-14 2008-01-15 Utstarcom Inc Paketbasiertes mobiles netzwerk
US6853718B1 (en) * 2002-05-29 2005-02-08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telephone call transfer
US7106848B1 (en) * 2002-06-07 2006-09-12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progress call forwarding
US6768726B2 (en) * 2002-08-06 2004-07-2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ecting a seamless handoff between IP connections
US7386855B2 (en) * 2002-08-12 2008-06-10 Ntt Docomo, Inc. Application mobility service
JP2004336310A (ja) 2003-05-06 2004-11-25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視聴継続方法、視聴継続システム、視聴継続制御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JP4245986B2 (ja) 2003-06-02 2009-04-02 Kddi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該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切替時のデータ・ダウンロード継続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5057397A (ja) 2003-07-31 2005-03-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移動端末を含むデータ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信頼性のあるデータ送信を制御するための装置
US6888808B2 (en) * 2003-09-15 2005-05-0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transparency in delivering private network features
US8078164B2 (en) * 2004-01-06 2011-12-13 Vasu Networks Corporation Mobile telephone VOIP/cellular seamless roaming switching controller
CA2574052A1 (en) * 2004-07-16 2006-02-23 Bridgeport Networks, Inc. Presence detection and handoff for cellular and internet protocol telephony
US8107609B2 (en) * 2004-12-06 2012-01-31 Callwave,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elephony call-back processing
CN101120556A (zh) * 2005-02-17 2008-02-06 夏普株式会社 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通信终端以及通信网络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3370A (zh) * 1998-07-17 2000-02-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及其网关、无线信息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250272A (zh) * 1998-08-26 2000-04-1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基站控制器之间实现软切换的移动通信系统
CN1273497A (zh) * 1999-05-11 2000-11-15 日本无线株式会社 用于phs个人台的越区切换方法
WO2003054721A1 (en) * 2001-12-19 2003-07-03 Thomson Licensing S.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ing off a mobile terminal between a mobile network and a wireless la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310611A1 (en) 2008-12-18
US8406222B2 (en) 2013-03-26
EP1775891A1 (en) 2007-04-18
CN1989746A (zh) 2007-06-27
WO2006011493A1 (ja) 2006-02-02
JPWO2006011493A1 (ja) 2008-07-31
JP4213183B2 (ja) 2009-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89746B (zh) 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
JP4078022B2 (ja) ゲートウェイサーバ及び情報提供方法
CN100546404C (zh) 在无线广域网与无线局域网之间的切换
CN101120556A (zh) 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通信终端以及通信网络的控制方法
US9974116B2 (en) Handoff to base station having enhanced capabilities
EP1848163A1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ntrol system
CN101442667B (zh) 用于运营级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互通方法
MXPA06006684A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entrega independiente y eficiente de servicios a dispositivos inalambricos capaces de soportar infraestructura de red e interfaces de radio multiples.
CN101197738B (zh) 一种宽频移动可视通讯网络系统
US8160051B2 (en) Gateway relay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radio intelligent terminal and a server
CN101506782B (zh) 中继设备和中继方法
CN1523837B (zh) 移动通信控制系统
CN101312571B (zh) 空闲终端在跨无线控制点移动后进行位置更新的方法
CN104363621A (zh) 跟踪区域管理实体、基于跟踪区变化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1494575B (zh) 个域网的管理方法及代理设备
KR100894965B1 (ko) 이종 통신망간 통합 게이트웨이 시스템 및 양방향 통합세션 관리 방법
Bukhres et al. A proposed mobile architecture for a distributed database environment.
EP1501214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H08186605A (ja) 移動パケット通信方法
KR100901619B1 (ko) 이종 네트워크간의 끊김 없는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이동 단말및 그 동작 방법
US781760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m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ter-device transition
KR20060092625A (ko) 키워드에 의해서 캐릭터의 움직임이 바뀌는 콘텐츠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1018396A (zh) 一种为终端预留资源的方法
CN117376382A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管理系统及物联网系统
JP2004080431A (ja) 通信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通信サービス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