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4296A - 摄像设备和摄像方法以及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设备和摄像方法以及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4296A
CN1984296A CN 200610167288 CN200610167288A CN1984296A CN 1984296 A CN1984296 A CN 1984296A CN 200610167288 CN200610167288 CN 200610167288 CN 200610167288 A CN200610167288 A CN 200610167288A CN 1984296 A CN1984296 A CN 1984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
resolution
compression
mode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6728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91111C (zh
Inventor
渡边喜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984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4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9111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9111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摄像设备和摄像方法以及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如果将拍摄模式从非超分辨率模式改变为超分辨率模式,则该摄像设备降低压缩单元中的压缩比。另一方面,如果将拍摄模式从超分辨率模式改变为非超分辨率模式,则该摄像设备提高压缩单元中的压缩比。

Description

摄像设备和摄像方法以及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设备和再现设备,尤其涉及用于在运动图像拍摄期间改变压缩比(compression ratio)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现在,许多商用照相机被配置成既能够拍摄数字视频又能够拍摄数字静止照片。然而,一般对于视频记录模式和数字静止图像模式设置不同的流水线(pipeline)。因此,需要用户在拍摄期间在视频记录模式和数字静止图像模式之间来回切换。而且,即使从运动图像中提取帧以获得数字静止图像,通过使用视频记录模式的流水线拍摄的帧图像的分辨率也很低。
日本特开2003-283921号公报(下文称作“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以突发模式(burst mode)同时处理数字视频帧和高分辨率静止图像的方法。该方法允许在运动图像拍摄期间拍摄快照(snapshot)。
日本特开2002-300372号公报(下文称作“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用于组合连续拍摄的两幅图像,从而获得高质量图像或者具有高级视觉效果的图像的技术(超分辨率处理)。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处理方法具体涉及在运动图像拍摄期间拍摄快照。该方法不允许用户在运动图像再现期间从压缩的运动图像中提取所期望场景处的高分辨率帧图像。
同样,在专利文献2中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具有如下缺点:如果以高压缩比记录运动图像,例如在运动图像专家组(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格式的运动图像的情况下,则通过存在连续预测帧(predicted frame,P-帧)的片断中的多个连续帧生成的合成图像的分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提供一种摄像设备,该摄像设备能够获取用于超分辨率处理的高质量图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摄像设备包括:压缩单元,用于压缩所捕获的被摄体图像,以生成压缩被摄体图像;拍摄模式改变单元,用于改变捕获所述被摄体图像的拍摄模式;压缩比改变单元,用于改变所述压缩单元中的压缩比;记录单元,用于将所述压缩被摄体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中。如果所述拍摄模式改变单元将所述拍摄模式从非超分辨率模式改变为超分辨率模式,则所述压缩比改变单元将所述压缩单元中的压缩比改变为第一压缩比。如果所述拍摄模式改变单元将所述拍摄模式从超分辨率模式改为非超分辨率模式,则所述压缩比改变单元将所述压缩单元中的压缩比改变为大于所述第一压缩比的第二压缩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再现设备,该再现设备能够再现用于超分辨率处理的高质量图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再现设备包括:解压缩单元,用于对压缩被摄体图像进行解压缩,以生成解压缩的被摄体图像;头判断单元,用于读取附加到所述压缩被摄体图像上的压缩比信息,并且通过该压缩比信息判断是否可以生成超分辨率图像;以及超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用于通过多个连续被摄体图像生成超分辨率图像。所述超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基于所述头判断单元的判断,当在适于生成超分辨率图像的场景选择了帧图像时生成所述超分辨率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摄像方法包括:压缩步骤,用于压缩所捕获的被摄体图像,以生成压缩被摄体图像;拍摄模式改变步骤,用于改变拍摄所述被摄体图像的拍摄模式;压缩比改变步骤,用于改变所述压缩步骤中的压缩比;以及记录步骤,用于将所述压缩被摄体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中。如果在所述拍摄模式改变步骤中将所述拍摄模式从非超分辨率模式改变为超分辨率模式,则所述压缩比改变步骤将所述压缩步骤中的压缩比改变为第一压缩比。如果在所述拍摄模式改变步骤中将所述拍摄模式从所述超分辨率模式改变为所述非超分辨率模式,则所述压缩比改变步骤将所述压缩步骤中的压缩比改变为高于所述第一压缩比的第二压缩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再现方法包括:解压缩步骤,用于对压缩被摄体图像进行解压缩,以生成解压缩的被摄体图像;读取步骤,用于读取附加到所述压缩被摄体图像上的压缩比信息;判断步骤,用于通过所述压缩比信息判断是否可以生成超分辨率图像;以及超分辨率图像生成步骤,用于通过多个连续被摄体图像生成超分辨率图像。所述超分辨率图像生成步骤基于所述判断步骤的判断,当在适于生成超分辨率图像的场景选择了帧图像时生成所述超分辨率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将其装载到计算机中并且执行它时,该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上所述的摄像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将其装载到计算机中并且执行它时,该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上所述的再现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存储如上所述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
通过参照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典型实施例的再现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典型MPEG压缩方法的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由本发明第二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改变的MPEG压缩方法的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中央处理单元(CPU)中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典型实施例的再现设备的CPU中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CPU中的图6的记录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CPU中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CPU中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CPU中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3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典型实施例的图像数据记录方法。
图14是示出当使用第六典型实施例的图像数据记录方法时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15是示出当使用第六典型实施例的图像数据记录方法时的操作的另一时序图。
图16是示出应用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典型实施例的超分辨率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7示出在超分辨率处理中所使用的帧图像和在超分辨率处理后所获得的图像。
图18示出在超分辨率处理中的插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典型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框图,且示出能够在运动图像拍摄期间改变压缩比的摄像设备的典型结构。图5是示出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的运动图像拍摄期间改变拍摄模式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在图1中,通过镜头800进入的被摄体光学图像被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801光电转换成电信号。基于从定时发生器807输入的驱动控制信号,CCD 801捕获预定时间段的被摄体光学图像。
同时,CCD 801根据从定时发生器807输入的读取控制信号(水平同步信号、垂直同步信号等),将已转换成电信号的图像信号发送到模拟信号处理器802。
定时发生器807基于从定时控制器808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驱动控制信号和读取控制信号。模拟信号处理器802主要包括低通滤波器(low-pass filter,LPF)电路和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gain control,AGC)电路。模拟信号处理器802对从CCD 801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降噪和信号水平调整。
模数(analog-to-digital,A/D)转换处理器803将从模拟信号处理器802输出的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下文称作“图像数据”)。数字信号处理器804主要包括白平衡(white balance,WB)电路和伽玛(Y)校正电路。WB电路对从A/D转换处理器803输出的图像数据的各颜色成分的水平进行转换,并且调整所捕获的图像的白平衡。Y-校正电路使用预设的校正表以调整各像素数据的水平,并对图像数据的Y-特性进行校正。
从数字信号处理器804输出的图像数据经过存储器接口(I/F)805,并被暂时存储在视频随机存取存储器(video random-accessmemory,VRAM)806中。压缩单元809读取存储在VRAM 806中的图像数据,并且以运动联合图像专家组(Motion-JPEG,运动-JPEG)格式、音视频交替(audio video interleaving,AVI)格式等对所读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压缩的图像数据经过存储器I/F 805,并且被记录在记录介质826中。
摄像操作单元822包括用于开始运动图像拍摄操作的运动图像拍摄开始按钮、用于结束运动图像拍摄操作的运动图像拍摄结束按钮、以及超分辨率模式按钮。当按下超分辨率模式按钮时,通过CPU 823向头写入单元824和压缩比控制器825输入控制信号。
基于来自CPU 823的控制信号,头写入单元824向各帧的头写入关于是以超分辨率模式还是以正常模式(非超分辨率模式)进行拍摄的信息。同时,基于来自CPU 823的控制信号,压缩比控制器825向压缩单元809输出用于控制压缩比的控制信号。压缩单元809根据从压缩比控制器825输入的控制信号改变压缩比。图1所示的摄像设备还包括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I/F 820和LCD 821。
接着,参照图5的流程图说明在本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中的运动图像拍摄期间进行的处理步骤。图5示出从按下图1所示的摄像操作单元822的运动图像拍摄开始按钮那一点开始的处理步骤。
参考图5,在开始运动图像拍摄操作时,在步骤S906将“mode”复位为0。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900,在该步骤判断是否按下了摄像操作单元822中的超分辨率模式按钮。如果判断出没有按下超分辨率模式按钮,则处理进入步骤S904。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00判断出按下了超分辨率模式按钮,则处理进入步骤S901,在该步骤判断当前拍摄模式是否是正常模式。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将mode=0设置为正常模式,将mode=1设置为超分辨率模式。
如果在步骤S901判断出当前拍摄模式是正常模式(即mode=0),则处理进入步骤S903,在该步骤,将1代入“mode”。这改变了压缩比,使得以低压缩比压缩帧图像数据。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01判断出当前拍摄模式是超分辨率模式(即mode=1),则处理进入步骤S902,在该步骤,将0代入“mode”。这改变了压缩比,使得以高压缩比压缩帧图像数据。
接着,处理进入步骤S904,在该步骤,“mode”被写入各帧的头。例如,写入正常模式的mode=0或者超分辨率模式的mode=1等拍摄模式信息。
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905,在该步骤判断是否按下了摄像操作单元822中的运动图像拍摄结束按钮。如果判断出没有按下运动图像拍摄结束按钮,则处理返回步骤S900以重复上述步骤。如果在步骤S905判断出已按下了运动图像拍摄结束按钮,则拍摄操作结束。
因此,可以在运动图像拍摄期间通过按下超分辨率模式按钮来改变帧图像的压缩比。在压缩比高的正常模式下,可以减小帧图像的数据大小。另一方面,在压缩比低的超分辨率模式下,可以在各帧的信息损失不明显的情况下记录运动图像。
而且,由于拍摄模式信息被写入各帧的头,因此在运动图像再现时可以容易地相互区分在正常模式下拍摄的场景和在超分辨率模式下拍摄的场景。
尽管前述说明指的是以运动-JPEG格式或者AVI格式压缩图像数据的情况,然而也可以以MPEG格式压缩图像数据。在后者情况下,可以在运动图像拍摄期间改变图像数据的压缩比。
例如,对于MPEG格式的运动图像记录,在正常模式下,在图5的步骤S903,改变压缩比,使得在帧内帧(intra frame,I-帧)、P-帧和双向帧(bi-directional frame,B-帧)中以高压缩比压缩帧图像数据。I-帧是通过帧内编码生成的压缩帧,而P-帧和B-帧是通过帧间编码生成的压缩帧。另一方面,在超分辨率模式下,在图5的步骤S902,改变压缩比,使得在I-帧、P-帧和B-帧中以低压缩比压缩帧图像数据。
如上所述,在MPEG格式的运动图像记录中,可以在运动图像拍摄期间通过按下超分辨率模式按钮来改变帧图像的压缩比。在I-帧、P-帧和B-帧的压缩比高的正常模式下,可以减小帧图像的数据大小。另一方面,在I-帧、P-帧和B-帧的压缩比低的超分辨率模式下,可以在各帧的信息损失不明显的情况下记录运动图像。而且,由于将拍摄模式信息写入各帧的头,因此在运动图像再现时可以容易地相互区分在正常模式下拍摄的场景和在超分辨率模式下拍摄的场景。
第二典型实施例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典型实施例的框图,且示出能够在运动图像拍摄期间改变压缩方法的摄像设备的典型结构。图9是示出在第二典型实施例中在运动图像拍摄期间改变拍摄模式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首先,参照图8说明本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结构。在图8中,通过镜头100进入的被摄体光学图像被CCD 101光电转换成电信号。
基于从定时发生器107输入的驱动控制信号,CCD 101捕获预定时间段的被摄体光学图像。同时,CCD 101根据从定时发生器107输入的读取控制信号(水平同步信号、垂直同步信号等),将已转换成电信号的图像信号发送到模拟信号处理器102。
定时发生器107基于从定时控制器108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驱动控制信号和读取控制信号。模拟信号处理器102主要包括LPF电路和AGC电路。模拟信号处理器102对从CCD 101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降噪和信号水平调整。
A/D转换处理器103将从模拟信号处理器102输出的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下文称作“图像数据”)。数字信号处理器104主要包括WB电路和Y-校正电路。WB电路对从A/D转换处理器103输出的图像数据的各颜色成分的水平进行转换,并且调整所捕获的图像的白平衡。
Y-校正电路使用预设的校正表以调整各像素数据的水平,并且对图像数据的Y-特性进行校正。从数字信号处理器104输出的图像数据经过存储器I/F 105,并被暂时存储到VRAM 106中。
MPEG压缩单元109读取存储在VRAM 106中的图像数据,并且以MPEG格式对所读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压缩的图像数据经过存储器I/F 105,并被记录在记录介质126中。
摄像操作单元122包括用于开始运动图像拍摄操作的运动图像拍摄开始按钮、用于结束运动图像拍摄操作的运动图像拍摄结束按钮、以及超分辨率模式按钮。当按下超分辨率模式按钮时,通过CPU 123将控制信号输入到头写入单元124和压缩方法控制器125。
基于来自CPU 123的控制信号,头写入单元124将关于是以超分辨率模式还是以正常模式进行拍摄的信息写入各帧的头。同时,基于来自CPU 123的控制信号,压缩方法控制器125将用于控制压缩方法的控制信号输出到MPEG压缩单元109。MPEG压缩单元109根据从压缩方法控制器125输入的控制信号改变MPEG压缩方法。
接着,参照图9的流程图说明在本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中的运动图像拍摄期间进行的处理步骤。图9示出从按下图8所示的摄像操作单元122的运动图像拍摄开始按钮那一点开始的处理步骤。
参照图9,在开始运动图像拍摄操作时,在步骤S506将“mode”复位为0。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500,在该步骤判断是否按下了摄像操作单元122中的超分辨率模式按钮。如果判断出没有按下超分辨率模式按钮,则处理进入步骤S504。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500判断出按下了超分辨率模式按钮,则处理进入步骤S501,在该步骤,判断当前拍摄模式是否是正常模式。在本典型实施例,将mode=0设置为正常模式,将mode=1设置为超分辨率模式。
如果在步骤S501判断出当前拍摄模式是正常模式(即mode=0),则处理进入步骤S503,在该步骤,将1代入“mode”。这改变了MPEG压缩方法,使得仅在I-帧中压缩运动图像数据。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501判断出当前拍摄模式是超分辨率模式(即mode=1),则处理进入步骤S502,在该步骤,将0代入“mode”。这改变了MPEG压缩方法,使得在I-帧和P-帧中压缩运动图像数据。
例如,如图3所示,正常模式意味着在I-帧和P-帧中压缩图像数据。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超分辨率模式意味着从拍摄模式改变那一点(例如,图4的时间t′2)开始,仅在I-帧中压缩图像数据。
返回参照图9,处理进入步骤S504,在该步骤将正常模式的mode=0或者超分辨率模式的mode=1等拍摄模式信息写入各帧的头。接着,处理进入步骤S505,在该步骤判断是否按下了摄像操作单元122中的运动图像拍摄结束按钮。如果在步骤S505判断出没有按下运动图像拍摄结束按钮,则处理返回步骤S500以重复上述步骤。如果在步骤S505判断出已按下运动图像拍摄结束按钮,则拍摄操作结束。
通过进行上述处理步骤,可以在运动图像拍摄期间通过按下超分辨率模式按钮改变MPEG压缩方法。在允许高压缩方法的正常模式下,在I-帧和P-帧中压缩运动图像数据,而在允许低压缩方法的超分辨率模式下,仅在I-帧中压缩运动图像数据。
而且,由于将拍摄模式信息写入各帧的头,因此在运动图像再现时可以容易地相互区分在正常模式下拍摄的场景和在超分辨率模式下拍摄的场景。
第三典型实施例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典型实施例的框图,且示出能够在运动图像拍摄期间改变帧分辨率的摄像设备的典型结构。图11是示出在第三典型实施例中的运动图像拍摄期间改变拍摄模式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首先,参照图10说明本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结构。在图10中,通过镜头300进入的被摄体光学图像被CCD 301光电转换成电信号。基于从定时发生器307输入的驱动控制信号,CCD 301捕获预定时间段的被摄体光学图像。同时,CCD 301根据从定时发生器307输入的读取控制信号,将已被转换成电信号的图像信号发送到模拟信号处理器302。
定时发生器307基于从定时控制器308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驱动控制信号和读取控制信号。模拟信号处理器302主要包括LPF电路和AGC电路。模拟信号处理器302对从CCD 301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降噪和信号水平调整。
A/D转换处理器303将从模拟信号处理器302输出的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下文称作“图像数据”)。数字信号处理器304主要包括WB电路和Y-校正电路。WB电路对从A/D转换处理器303输出的图像数据的各颜色成分的水平进行转换,并且调整所捕获的图像的白平衡。Y-校正电路使用预设的校正表以调整各像素数据的水平,并且对图像数据的Y-特性进行校正。
将从数字信号处理器304输出的图像数据发送到分辨率改变单元325。根据来自CPU 323的控制信号,分辨率改变单元325改变待记录的图像数据的分辨率。从分辨率改变单元325输出的图像数据经过存储器I/F 305,并且被暂时存储在VRAM 306中。
压缩单元309读取存储在VRAM 306中的图像数据,并对所读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压缩的图像数据经过存储器I/F 305,并且被记录在记录介质326中。
摄像操作单元322包括用于开始运动图像拍摄操作的运动图像拍摄开始按钮、用于结束运动图像拍摄操作的运动图像拍摄结束按钮、以及超分辨率模式按钮。当按下超分辨率模式按钮时,通过CPU 323将控制信号输入到头写入单元324和分辨率改变单元325。基于来自CPU 323的控制信号,头写入单元324将关于是以超分辨率模式还是以正常模式进行拍摄的信息写入各帧的头。
接着,参照图11的流程图说明在本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中的运动图像拍摄期间所进行的处理步骤。图11示出从按下图10中的摄像操作单元322的运动图像拍摄开始按钮那一点开始的处理步骤。
参照图11,在开始运动图像拍摄操作时,在步骤S006将“mode”复位为0。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000,在该步骤判断是否按下了摄像操作单元322中的超分辨率模式按钮。如果判断出没有按下超分辨率模式按钮,则处理进入步骤S004。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000判断出按下了超分辨率模式按钮,则处理进入步骤S001,在该步骤判断当前拍摄模式是否是正常模式。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将mode=0设置为正常模式,且将mode=1设置为超分辨率模式。
如果在步骤S001判断出当前拍摄模式是正常模式(即mode=0),则处理进入步骤S003,在该步骤将1代入“mode”以提高图像数据的分辨率。例如,将分辨率提高到视频图像阵列(videographics array,VGA)分辨率(640×480像素)。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001判断出当前拍摄模式是超分辨率模式(即mode=1),则处理进入步骤S002,在该步骤将0代入“mode”以降低图像数据的分辨率。例如,将分辨率降低到四分之一视频图像阵列(quarter video graphics array,QVGA)分辨率(320×240像素)。
接着,处理进入步骤S004,在该步骤将正常模式的mode=0或者超分辨率模式的mode=1等拍摄模式信息写入各帧的头。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005,在该步骤判断是否已按下摄像操作单元322中的运动图像拍摄结束按钮。如果在步骤S005判断出没有按下运动图像拍摄结束按钮,则处理返回步骤S000。如果在步骤S005判断出已按下运动图像拍摄结束按钮,则拍摄操作结束。
通过进行上述处理步骤,可以在运动图像拍摄期间通过按下超分辨率模式按钮改变待记录的图像数据的分辨率。在正常模式下,可以以QVGA分辨率等低分辨率记录图像数据,而在超分辨率模式下,可以以VGA分辨率等高分辨率记录图像数据。
而且,由于将拍摄模式信息写入各帧的头,因此在运动图像再现时可以容易地相互区分以正常模式拍摄的场景和以超分辨率模式拍摄的场景。
第四典型实施例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典型实施例的框图,且示出能够在运动图像再现期间从所选择的场景中提取超分辨率帧图像数据的再现设备的典型结构。图6是示出在运动图像再现期间从所选择的场景中提取超分辨率帧图像数据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首先,参照图2说明本典型实施例的再现设备的结构。将通过上述任一摄像设备压缩的运动图像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200中。解压缩单元202通过存储器I/F 201从记录介质200中读取压缩的运动图像数据,并且对所读取的数据进行解压缩。然后,解压缩单元202将写入各帧的头的头信息输出到头判断单元203。
头判断单元203判断拍摄模式是正常模式还是超分辨率模式,并将控制信号通过CPU 205输出到解压缩单元202和超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211。根据来自CPU 205的控制信号,解压缩单元202根据拍摄模式是正常模式还是超分辨率模式改变解压缩方法。
通过存储器I/F 201将由解压缩单元202解压缩的图像数据输出到第一VRAM 206,并且暂时存储在第一VRAM 206中。显示单元207通过存储器I/F 201从第一VRAM 206读取图像数据,将该图像数据与显示单元207中的同步信号发生器(synchronizingsignal generator,SSG)生成的同步信号进行组合,生成视频输出信号。将所生成的视频输出信号通过监视器I/F 208发送到监视器209上,并作为运动图像来显示。
如果写入头的拍摄模式信息是超分辨率模式,则将用于开始从第一VRAM 206中读取图像数据的控制信号输入到超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211。
同时,消息显示单元215在监视器209上显示消息以指示可以提取超分辨率帧图像。再现操作单元204包括运动图像再现开始按钮、运动图像再现结束按钮、帧选择按钮、记录按钮和取消按钮。当按下帧选择按钮时,通过CPU 205将用于开始超分辨率图像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入到超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211。根据该控制信号,超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211基于时间上连续的多个图像数据生成所选择帧图像的超分辨率图像。
本典型实施例的超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211通过使用由在利用照相机拍照时出现的运动模糊而引起的位移,以及使用多个具有帧间小位移的时间上连续的帧图像,来恢复所选择的帧图像的高频成分。
为了读取所选择帧图像前后的几个连续帧图像,超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211将所选择的帧图像的头信息返回CPU 205。在接收到该头信息时,CPU 205向解压缩单元202输出控制信号,以便从记录介质200中读取时间上连续的帧图像,并且对该帧图像进行解压缩。
将解压缩的帧图像通过存储器I/F 201发送到超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211。基于该所选择的帧图像,超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211估计时间上连续的帧图像的位移。超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211通过使用与各估计位移相对应的权值确定加权和来生成超分辨率图像。
通过存储器I/F 201将所生成的超分辨率图像发送到第二VRAM 210,并且暂时存储在第二VRAM 210中。当按下再现操作单元204中的帧选择按钮时,显示单元207根据从CPU 205输入的控制信号,切换到通过存储器I/F 201从第二VRAM 210中读取图像数据。因此,当按下再现操作单元204中的帧选择按钮时,监视器209显示由超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211生成的超分辨率图像。
同时,根据来自CPU 205的控制信号,监视器209显示询问是否记录所显示的超分辨率图像的消息,并且提示用户按下再现操作单元204中的记录按钮或者取消按钮。
如果按下再现操作单元204中的取消按钮,则在不记录超分辨率图像时更新帧图像并且将其显示在显示单元207上。如果按下再现操作单元204中的记录按钮,则通过CPU 205向JPEG压缩单元212等压缩单元输入用于开始压缩的控制信号。
根据来自CPU 205的控制信号,JPEG压缩单元212通过存储器I/F 201从第二VRAM 210中读取超分辨率图像数据。以JPEG格式对所读取的超分辨率图像数据进行压缩,通过存储器I/F 201发送,并将其记录在记录介质200中。
接着,参照图6的流程图说明在本典型实施例的再现设备中的运动图像再现期间所进行的处理步骤。图6示出从按下运动图像再现开始按钮且开始运动图像再现那一点开始的处理步骤。
参照图6,在步骤S600,判断在通过上述任一摄像设备记录的运动图像的帧头中写入了“正常模式”和“超分辨率模式”中的哪一个。如果判断出写入了正常模式,则处理进入步骤S607,在该步骤从第一VRAM 206中读取图像数据并且在监视器209上显示正常图像。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600判断出选择超分辨率模式作为拍摄模式,则处理进入步骤S601,在该步骤在监视器209上显示消息“可提取超分辨率帧!”。
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602,在该步骤判断是否按下了再现操作单元204中的帧选择按钮。如果在步骤S602判断出没有按下帧选择按钮,则处理进入步骤S607,在该步骤,从第一VRAM 206中读取图像数据并且在监视器209上显示正常图像。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602判断出已按下帧选择按钮,则处理进入步骤S603,  在该步骤生成所选择帧的超分辨率图像,从存储所生成的超分辨率图像的第二VRAM 210中读取图像数据,从而在监视器209上显示该超分辨率图像。接着,处理进入步骤S604,在该步骤进行记录。下面参照图7详细说明该记录。
接着,在步骤S605,判断是否按下了运动图像再现结束按钮。如果判断出没有按下运动图像再现结束按钮,则在步骤S606更新帧并且处理返回步骤S600。如果在步骤S605判断出已按下运动图像再现结束按钮,则运动图像再现结束。
图7是示出在图6的步骤S604中进行的记录的详细处理的流程图。在图7的步骤S700,监视器209显示消息“记录或取消?”,以提示用户按下再现操作单元204中的记录按钮或取消按钮。
处理进入步骤S701,在该步骤判断用户是否按下再现操作单元204中的记录按钮或者取消按钮。如果判断出既没有按下记录按钮也没有按下取消按钮时,则处理返回步骤S700。
如果在步骤S701判断出按下了记录按钮和取消按钮中的一个,则处理进入步骤S702,在该步骤判断是否按下了记录按钮。如果判断出没有按下记录按钮,则记录处理结束。如果在步骤S702判断出按下了记录按钮,则处理进入步骤S703,在该步骤以JPEG格式压缩超分辨率图像数据并将其记录在记录介质200中。然后,记录处理结束。
通过进行上述处理步骤,当用户在所记录的运动图像中从超分辨率模式期间所捕获的帧中选择帧时,可以基于所选择的帧前后的连续多个图像数据生成并且记录超分辨率图像数据。
在本典型实施例的再现设备中,以JPEG格式压缩所提取的超分辨率图像数据,并且将其记录在记录介质200中。所提取的超分辨率图像数据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用于各种用途。例如,如图2所示,可以从第二VRAM 210中读取超分辨率图像数据,通过打印机I/F 213将其发送到打印机214,并且进行打印。
而且,在上述本典型实施例中,基于写入头中的拍摄模式信息进行关于是否可以生成超分辨率图像的判断。当将关于压缩比或者分辨率的信息写入头中时,头判断单元203可以进行类似的判断。
第五典型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五典型实施例中,为了在运动图像拍摄期间拍摄静止图像,通过按下静止图像拍摄按钮将拍摄模式改变为超分辨率模式。在超分辨率模式下,在适于生成超分辨率图像的时间段(对应于几帧)以较低的压缩比记录图像。然后,拍摄模式自动返回提高压缩比的运动图像拍摄模式(正常模式),并且继续进行运动图像记录。在本典型实施例中,能够在运动图像拍摄期间改变压缩比的摄像设备的结构与图1的框图所示的结构相同。
将参照图12说明在运动图像拍摄期间改变拍摄模式的处理步骤。图12示出从按下图1中的摄像操作单元822的运动图像拍摄开始按钮那一点开始的处理步骤。
参照图12,在开始运动图像拍摄操作时,在步骤S1000将“mode”复位为0,并且在下一步骤S1001将CNT复位为0。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002,在该步骤判断拍摄模式是否是正常模式。在本典型实施例,将mode=0设置为正常模式,将mode=1设置为超分辨率模式。
如果在步骤S1002判断出当前拍摄模式是正常模式(即mode=0),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3。如果在步骤S1002判断出当前拍摄模式是超分辨率模式(即mode=1),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5。
在步骤S1003,判断是否按下了摄像操作单元822中的静止图像拍摄按钮(超分辨率模式按钮)。如果判断出没有按下超分辨率模式按钮,则处理进入步骤S1012,在该步骤改变压缩比,使得以高压缩比压缩帧图像数据。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013,在该步骤,将“mode”写入各帧的头。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011。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03判断出按下了超分辨率模式按钮,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4,在该步骤将1代入“mode”。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005。
在步骤S1005,改变压缩比,使得以低压缩比压缩帧图像数据。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006,在该步骤,将“mode”写入各帧的头。
接着,在步骤S1007,使当前CNT值加1。
然后,在步骤S1008,将CNT值与CNTmax进行比较。如果CNT值等于或者小于CNTmax(即CNT≤CNTmax),则处理进入步骤S1011。如果CNT值大于CNTmax(即CNT>CNTmax),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9。
此处,提前输入提供超分辨率所需的帧数作为CNTmax的值。例如,如果输入3作为CNTmax值(即CNTmax=3),则以低压缩比压缩从按下静止图像拍摄按钮那一点开始的四帧图像,并对其进行记录。
在步骤S1008,如果CNT值大于CNTmax(即CNT>CNTmax),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9,在该步骤,将0代入“mode”。在步骤S1010,将0代入CNT。
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011,在该步骤判断是否按下了摄像操作单元822中的运动图像拍摄结束按钮。如果判断出没有按下运动图像拍摄结束按钮,则处理返回步骤S1002以重复上述步骤。如果在步骤S1011判断出按下了运动图像拍摄结束按钮,则拍摄操作结束。
如上所述,由于提前输入帧数作为CNTmax值,因此在运动图像拍摄期间用户仅需按下静止图像拍摄按钮(超分辨率模式按钮)一次。换句话说,通过按下静止图像拍摄按钮一次,可以仅在生成超分辨率图像所需的时间段以低压缩比记录图像数据,然后,拍摄模式自动返回运动图像拍摄模式(正常模式),该正常模式允许重新开始以较高压缩比记录运动图像。
第六典型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六典型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允许开始高质量记录在将拍摄模式改变为超分辨率模式之前所获得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记录方法。在本典型实施例中,能够在运动图像拍摄期间改变压缩比的摄像设备的结构与图1的框图所示的结构相同。
图13示出根据第六典型实施例的图像数据记录方法。参照图13,“图像数据”1301示出通过拍摄被摄体所获得的并且被显影(develop)的图像数据。“VRAM”1302示出存储在图1的VRAM806中的图像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多个显影后的图像数据存储在VRAM 806中。“记录介质”1303示出记录在记录介质826中的图像数据。在图13中,将罗马数字I~VI按连续顺序分配给各时间阶段。
将参照图13说明本典型实施例的记录方法。在阶段I,将显影后的图像数据(a)存储在VRAM 806中。接着,在阶段II,将显影后的图像数据(b)存储到与图像数据(a)的VRAM区域不同的VRAM区域中。
同样地,在阶段III,将显影后的图像数据(c)存储到与图像数据(a)和(b)的VRAM区域不同的VRAM区域中。此时,最初存储在VRAM 806中的图像数据(a)被转换成以高压缩比压缩的压缩图像数据(A)并且被记录在记录介质826中。在正常模式下,即在运动图像记录期间,重复上述步骤以将运动图像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826中。
接着,在图13的阶段IV,按下超分辨率模式按钮。这将拍摄模式改变为超分辨率模式。
将显影后的图像数据(d)存储到与图像数据(b)和(c)的VRAM区域不同的VRAM区域中。由于已从VRAM 806中读出了图像数据(a),因此将图像数据(d)存储在之前存储图像数据(a)的VRAM区域中。这有助于减小VRAM 806的大小。
在超分辨率模式下,从VRAM 806中读出之前存储的图像数据(b),将其转换成以低压缩比压缩的压缩图像数据(B),并将其记录在记录介质826中。
接着,在图13的阶段V,将显影后的图像数据(e)存储在与图像数据(c)和(d)的VRAM区域不同的VRAM区域中。由于已从VRAM 806中读出了图像数据(b),因此将图像数据(e)存储在之前存储图像数据(b)的VRAM区域中。
然后,从VRAM 806中读出之前存储的图像数据(c),将其转换成以低压缩比压缩的压缩图像数据(C),并且将其记录在记录介质826中。
同样地,在图13的阶段VI,将显影后的图像数据(f)存储到与图像数据(d)和(e)的VRAM区域不同的VRAM区域中。由于已从VRAM 806中读出了图像数据(c),因此将图像数据(f)存储在之前存储图像数据(c)的VRAM区域中。
然后,从VRAM 806中读出之前存储的图像数据(d),将其转换成以低压缩比压缩的压缩图像数据(D),并且将其记录在记录介质826中。
因此,重复上述步骤允许开始高质量记录在用户将拍摄模式改变为超分辨率模式之前所获得的图像。然后,为了在再现期间显示超分辨率图像数据,可以通过使用在用户指定的时间之前和之后获得的图像数据,生成超分辨率图像数据。
图14是当将本典型实施例的方法应用于图5、图9和图11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步骤时的压缩处理所涉及的块的时序图。图15是当将本典型实施例的方法应用于图12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步骤时的压缩处理所涉及的块的时序图。
可以从图14和图15中明显看到,可以以低压缩比记录与在按下按钮时所获得的图像数据E之前的图像数据C和D相对应的图像。
第七典型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七典型实施例指的是可应用于第一到第六典型实施例的超分辨率处理。
图16是示出超分辨率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在步骤S1601,获得多个所选择的帧图像数据。例如,在本典型实施例中,获得四个所选择的帧图像数据。所获得的多个帧图像数据被暂时存储在存储器中。
帧图像数据包括表示点阵中的各像素的灰度值(下文也称作“像素值”)的灰度数据(下文也称作“像素数据”)。像素数据是例如包括亮度(Y)、蓝色色度(blue chrominance,Cb)和红色色度(red chrominance,Cr)成分的YCbCr数据,或者是包括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成分的RGB数据。像素数据的类型取决于摄像装置的类型。
为了清楚地说明超分辨率处理,本典型实施例的帧图像数据由仅一种颜色的多值图像数据来表示。如将参照图17所述,该图像不具有VGA大小,而由8×8=64像素来表示。
在步骤S1602,估计用于校正所获得的三个帧图像的帧位移(位置位移)的校正量。为了估计该校正量,将上述四个所选择的帧图像中的一个设置为参考帧,将其它三个帧图像设置为目标帧。然后,对于各目标帧,估计用于校正离开参考帧的位移的校正量。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将四个所选择的帧图像中最早生成的帧图像设置为参考帧,并将其它三个帧图像设置为目标帧。
在以下说明中,所获得的四个帧中的每一个的编号(下文也称作“帧编号”)由“n”(n=0、1、2或3)来表示。将具有帧编号“n”的帧称作“帧n”,且与帧n相对应的图像被称作“帧图像Fn”。例如,将具有帧编号n=0的帧称作“帧0”,且其相对应的图像被称作“帧图像F0”。这里,将帧0设置为参考帧,将帧1~3设置为目标帧。同时,与参考帧相对应的帧图像F0也被称作参考帧图像,且与各目标帧相对应的帧图像F1~F3也被称作目标帧图像。
图像的位移由平移(横向或者纵向)和转动位移的组合来表示。此处,在本典型实施例中省略对转动位移和对转动位移所进行的处理的说明。
图17示出在超分辨率处理中所使用的帧图像和通过超分辨率处理所获得的图像。图17示出被摄体、通过拍摄所获得的参考帧图像F0和目标帧图像F1~F3。在被摄体周围的点线矩形表示当拍摄参考帧图像F0时的视场角(field angle),而实线矩形表示当拍摄各目标帧图像F1~F3时的视场角。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横向平移位移量由“um”来表示,而纵向平移位移量由“vm”来表示。目标帧图像Fn(n=1~3)的横向平移位移量由“umn”来表示,而目标帧图像Fn(n=1~3)的纵向平移位移量由“vmn”来表示。例如,如图17所示,目标帧图像F1相对于参考帧图像F0的纵向平移位移量由um1和vm1来表示。
为了组合目标帧图像(F1~F3)和参考帧图像(F0),对各目标帧图像中的各像素的位移进行校正,使得消除各目标帧图像和参考帧图像之间的位移。用于该校正的横向平移校正量和纵向平移校正量分别由“u”和“v”来表示。目标帧图像Fn(n=1~3)的横向平移校正量由“un”来表示,而目标帧图像Fn(n=1~3)的纵向平移校正量由“vn”来表示。例如,目标帧图像F1的校正量由u1和v1来表示。
此处,术语校正意味着将目标帧图像Fn(n=1~3)中的各像素的位置在横向上移动“un”,在纵向上移动“vn”。因此,目标帧图像Fn(n=1~3)的校正量“un”和“vn”可以分别表示为un=-umn和vn=-vmn。例如,目标帧图像F1的校正量u1和v1可以分别表示为u1=-um1和v1=-vm1。
因此,通过使用校正量u1和v1校正目标帧图像F1中的各像素的位置,可以消除目标帧图像F1和参考帧图像F0之间的位移。通过使用校正量u2和v2以及校正量u3和v3,可以以相同的方式进行目标帧图像F2和F3的校正。
基于参考帧图像F0的图像数据和各目标帧图像F1~F3的图像数据来计算各目标帧图像Fn(F1~F3)的校正量“un”和“vn”。为了进行该计算,使用模式匹配方法、梯度法、最小二乘法等的预定公式。所计算出的校正量“un”和“vn”作为平移校正量“un”和“vn”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的预定区域中。
在步骤S1603,将参考帧的图像数据与校正后的目标帧的图像数据组合在一起以生成高分辨率静止图像数据。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为了清楚起见,图17以像素为单位示出了各目标帧的位移。然而,在实际拍摄中会出现少于一个像素长度的位移。使用该小位移可以获得较高的分辨率。
因此,在构成将要生成的静止图像的像素(下文也称作“生成像素”)中,一些像素既不存在于参考帧图像也不存在于目标帧图像中。
对于这些像素,使用表示生成像素周围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像素数据(即表示灰度值的灰度数据)通过预定方法进行插值。因此,多个像素组合在一起以形成高分辨率图像。典型的插值方法包括双线性方法、双三次方法和最近邻法。
图18示出使用双线性方法进行的插值。如图所示,首先,从参考帧图像和目标帧图像中选择具有位置距离生成像素1801最近的最近邻像素1802的帧图像。接着,在所选择的帧图像中,将生成像素1801周围的四个像素确定为近邻像素1802~1805。然后,对通过将预定权值分配给近邻像素1802~1805的各数据值而获得的值进行平均以得到生成像素1801的数据值。
通过对生成像素的各位置进行上述步骤,如图17所示,可以获得分辨率例如是帧图像分辨率的两倍高的超分辨率图像。该分辨率不限于是帧图像分辨率的两倍高,而可以是帧图像分辨率的其它倍数。在插值中所使用的包含数据值的帧数越多,超分辨率图像的分辨率越高。
其它典型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各组件以及摄像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例如计算机的RAM或者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中的程序来实现。该程序和记录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本发明可以例如作为系统、设备、方法、程序或者存储介质来实施。具体地,本发明可以应用于由多个单元构成的系统,或者应用于由单个单元构成的设备。
本发明包括以下情况:将执行上述典型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例如,与根据典型实施例的图5、6、7、9、11和12中的任一个的流程图相对应的程序)直接提供给系统或者设备。本发明还包括以下情况:从远程装置将该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者设备,并且该系统或者设备的计算机读取并且执行所提供的程序代码以执行上述典型实施例的功能。
因此,安装在计算机中的用于执行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程序代码也实现本发明。换句话说,用于执行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计算机程序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在这种情况下,该程序可以采取任何形式,只要其起该程序的作用即可。程序的可能形式的例子包括目标代码、由解释程序执行的程序、以及提供给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的脚本数据。
用于提供程序的记录介质的例子包括软盘(floppy,注册商标)、硬盘、光盘、磁光(magneto-optical,MO)盘、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disk read-only memory,CD-ROM)、可写入光盘(CD-recordable,CD-R)、可重写光盘(CD-rewritable,C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以及多功能数字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k,DVD)(例如DVD-ROM或者DVD-R)。
其它提供程序的可能方法是通过经客户计算机上的浏览器访问因特网上的主页从该主页下载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还可以通过将通过压缩该程序而创建的且具有自动安装功能的文件下载到硬盘等记录介质中来提供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
在其它可能的提供方法中,将包括在本发明的程序中的程序代码分成多个文件,然后从因特网上的不同主页下载该多个文件。因此,允许多个用户下载在计算机中执行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程序文件的万维网(World Wide Web,WWW)服务器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在其它可能的方法中,可以对本发明的程序进行加密,将其存储在CD-ROM等存储介质中并分发给用户。然后,允许满足预定标准的用户从因特网的主页下载用于解密该加密程序的密钥信息。用户使用该密钥信息执行并允许将该加密程序安装在计算机中,从而使得可以执行本发明的程序的功能。
当计算机读取并且执行该程序时,执行上述典型实施例的功能。此外,基于该程序的指令,运行在计算机上的OS执行全部或者部分实际处理。这样可以执行上述典型实施例的功能。
而且,当将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写入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板或者与计算机相连的功能扩展单元中的存储器,然后功能扩展板或者功能扩展单元中的CPU基于该程序的指令执行全部或者部分实际处理时,也可以执行上述典型实施例的功能。
尽管参照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括所有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2)

1.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
压缩单元,用于压缩所捕获的被摄体图像,以生成压缩被摄体图像;
拍摄模式改变单元,用于改变捕获所述被摄体图像的拍摄模式;
压缩比改变单元,用于改变所述压缩单元中的压缩比;以及
记录单元,用于将所述压缩被摄体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中,
其中,如果所述拍摄模式改变单元将所述拍摄模式从非超分辨率模式改变为超分辨率模式,则所述压缩比改变单元将所述压缩单元中的压缩比改变为第一压缩比;如果所述拍摄模式改变单元将所述拍摄模式从所述超分辨率模式改变为所述非超分辨率模式,则所述压缩比改变单元将所述压缩单元中的压缩比改变为大于所述第一压缩比的第二压缩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比改变单元改变所述压缩单元中的压缩比,使得如果将所述拍摄模式从所述非超分辨率模式改变为所述超分辨率模式,则降低由帧内编码所生成的压缩帧的压缩比和由帧间编码所生成的压缩帧的压缩比,以生成所述压缩被摄体图像;如果将所述拍摄模式从所述超分辨率模式改变为所述非超分辨率模式,则提高由帧内编码所生成的压缩帧的压缩比和由帧间编码所生成的压缩帧的压缩比,以生成所述压缩被摄体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比改变单元改变所述压缩单元中的压缩比,使得如果将所述拍摄模式从所述非超分辨率模式改变为所述超分辨率模式,则仅在由帧内编码所生成的压缩帧中压缩所述被摄体图像;如果将所述拍摄模式从所述超分辨率模式改变为所述非超分辨率模式,则在由帧内编码所生成的压缩帧和由帧间编码所生成的压缩帧二者中压缩所述被摄体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头信息写入单元,用于将关于所述压缩比的头信息附加到所述压缩被摄体图像上,
其中,所述记录单元将附加有所述头信息的所述压缩被摄体图像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帧分辨率改变单元,用于改变将被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被摄体图像的帧分辨率,
其中,所述头信息写入单元将关于所述帧分辨率的头信息附加到所述被摄体图像上;以及
所述帧分辨率改变单元改变所述帧分辨率,使得如果将所述拍摄模式从所述非超分辨率模式改变为所述超分辨率模式,则将所述被摄体图像作为较高分辨率压缩被摄体图像进行记录,并且如果将所述拍摄模式从所述超分辨率模式改变为所述非超分辨率模式,则将所述被摄体图像作为较低分辨率压缩被摄体图像进行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信息写入单元将关于所述帧分辨率的头信息附加到所述压缩被摄体图像上;
所述记录单元将所述压缩被摄体图像和所述头信息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以及
所述帧分辨率改变单元改变所述帧分辨率,使得如果将所述拍摄模式从所述非超分辨率模式改变为所述超分辨率模式,则以第二分辨率记录所述被摄体图像,并且如果将所述拍摄模式从所述超分辨率模式改变为所述非超分辨率模式,则以低于所述第二分辨率的第一分辨率记录所述被摄体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果已由所述记录单元记录了超分辨率处理所需数量的以低压缩比压缩的图像数据,则所述拍摄模式改变单元将所述拍摄模式从所述超分辨率模式改变为所述非超分辨率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存储单元,用于暂时存储将由所述压缩单元压缩的多个未压缩图像数据,
其中,如果通过所述拍摄模式改变单元将所述拍摄模式改变为所述超分辨率模式,则所述压缩单元以所述第一压缩比压缩在将所述拍摄模式改变为所述超分辨率模式时刻之前所获得的、暂时存储在所述主存储单元中的未压缩图像数据。
9.一种再现设备,其包括:
解压缩单元,用于对压缩被摄体图像进行解压缩,以生成解压缩的被摄体图像;
头判断单元,用于读取附加到所述压缩被摄体图像上的压缩比信息,并且通过该压缩比信息判断是否可以生成超分辨率图像;以及
超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用于通过多个连续被摄体图像生成超分辨率图像,
其中,所述超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基于所述头判断单元的判断,当在适于生成超分辨率图像的场景选择了帧图像时生成所述超分辨率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再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判断单元读取附加到所述压缩被摄体图像上的帧分辨率信息,并且通过该帧分辨率信息判断是否可以生成超分辨率图像。
11.一种摄像方法,其包括:
压缩步骤,用于压缩所捕获的被摄体图像,以生成压缩被摄体图像;
拍摄模式改变步骤,用于改变拍摄所述被摄体图像的拍摄模式;
压缩比改变步骤,用于改变所述压缩步骤中的压缩比;以及
记录步骤,用于将所述压缩被摄体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中,
其中,如果在所述拍摄模式改变步骤中将所述拍摄模式从非超分辨率模式改变为超分辨率模式,则所述压缩比改变步骤将所述压缩步骤中的压缩比改变为第一压缩比;如果在所述拍摄模式改变步骤中将所述拍摄模式从所述超分辨率模式改变为所述非超分辨率模式,则所述压缩比改变步骤将所述压缩步骤中的压缩比改变为高于所述第一压缩比的第二压缩比。
12.一种再现方法,其包括:
解压缩步骤,用于对压缩被摄体图像进行解压缩,以生成解压缩的被摄体图像;
读取步骤,用于读取附加到所述压缩被摄体图像上的压缩比信息;
判断步骤,用于通过所述压缩比信息判断是否可以生成超分辨率图像;以及
超分辨率图像生成步骤,用于通过多个连续被摄体图像生成超分辨率图像,
其中,所述超分辨率图像生成步骤基于所述判断步骤的判断,当在适于生成超分辨率图像的场景选择了帧图像时生成所述超分辨率图像。
CN200610167288A 2005-12-16 2006-12-15 摄像设备和摄像方法以及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111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64043 2005-12-16
JP2005364043 2005-12-16
JP2006314402 2006-11-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4296A true CN1984296A (zh) 2007-06-20
CN100591111C CN100591111C (zh) 2010-02-17

Family

ID=38166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672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1111C (zh) 2005-12-16 2006-12-15 摄像设备和摄像方法以及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91111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1769B (zh) * 2007-10-15 2012-07-04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图像生成方法、装置
CN103108118A (zh) * 2011-09-29 2013-05-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数字图像捕捉方法和装置
CN102143322B (zh) * 2008-02-26 2014-08-13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5262942A (zh) * 2014-03-29 2016-01-20 罗恩·福里丹托尔 分布式自动影像和视频处理
CN114281274A (zh) * 2021-11-30 2022-04-05 深圳市纵维立方科技有限公司 光亮度均匀性的调节方法、打印方法、打印系统及设备
EP4171005A4 (en) * 2021-09-07 2024-01-31 Honor Device Co Ltd METHOD FOR IMAGE CAPTURE DURING FILM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8728A (ja) * 1997-02-17 1998-08-25 Sony Corp デジタル信号記録方法及び装置、デジタル信号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JP3750771B2 (ja) * 1997-12-25 2006-03-01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024581B2 (ja) * 2002-04-18 2007-12-1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04304642A (ja) * 2003-03-31 2004-10-28 Casio Comput Co Ltd 電子カメラ、及び画像再生装置
CN1555097A (zh) * 2003-12-24 2004-12-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面阵电荷耦合器件超分辨率成象技术中的快速算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1769B (zh) * 2007-10-15 2012-07-04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图像生成方法、装置
CN102143322B (zh) * 2008-02-26 2014-08-13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8817124B2 (en) 2008-02-26 2014-08-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generating an image signal having a higher resolution by compositing a plurality of image signals
CN103108118A (zh) * 2011-09-29 2013-05-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数字图像捕捉方法和装置
CN103108118B (zh) * 2011-09-29 2017-11-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数字图像捕捉方法和装置
CN105262942A (zh) * 2014-03-29 2016-01-20 罗恩·福里丹托尔 分布式自动影像和视频处理
EP4171005A4 (en) * 2021-09-07 2024-01-31 Honor Device Co Ltd METHOD FOR IMAGE CAPTURE DURING FILM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281274A (zh) * 2021-11-30 2022-04-05 深圳市纵维立方科技有限公司 光亮度均匀性的调节方法、打印方法、打印系统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91111C (zh) 2010-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69695B2 (ja) 撮像装置及び再生装置
JP524343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525561B2 (ja) 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902136B2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9082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0591111C (zh) 摄像设备和摄像方法以及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
JP4992860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446424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3968665B2 (ja) 撮影装置、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4881210B2 (ja) 撮像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588305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28407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164610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1480406B1 (ko) 기록 장치, 재생 장치, 기록 방법, 재생 방법 및 프로그램기록 매체
JP624581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429148B2 (ja) 画像撮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JP4758240B2 (ja) カメラ
JP6366268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1189909A (ja) 動画カメラ
JP2000197004A (ja) 動画像記録装置
JP4379334B2 (ja) 画像合成装置および電子カメラ
JP2000278641A (ja) 動画処理装置及び動画処理方法
JP6245818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075319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動画再生方法及び動画記録方法
JP2006174025A (ja) 動画静止画同時記録可能な撮像記録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17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