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2152A - 摩托车动力传递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动力传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2152A
CN1982152A CN 200610164271 CN200610164271A CN1982152A CN 1982152 A CN1982152 A CN 1982152A CN 200610164271 CN200610164271 CN 200610164271 CN 200610164271 A CN200610164271 A CN 200610164271A CN 1982152 A CN1982152 A CN 19821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que transfer
extraneous gas
ingress pipe
gas ingress
lead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6427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2880C (zh
Inventor
柳田贵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82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2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288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288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动力传递装置,该装置能够抑制异物侵入,并且可以降低成本。摩托车的动力传递装置(17),在其动力传递装置(17)的组件壳体(18)上设有开口(33),在该开口(33)上连接外部气体导入管(34),用该外部气体导入管(34)将外部气体供给到组件壳体(18),由此将动力传递装置(17)冷却,其中,在开口部(33)的大致正上方设置脚踏板支承构件(72),同时,在该脚踏板支承构件(72)上固定外部气体导入管(34)的前端部(34a)。而且,在外部气体导入管(34)的前端部(34a)近旁配置伞状构件(81)。

Description

摩托车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的动力传递装置,其将外部气体供给到动力传递装置的组件壳体内而冷却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将动力传递装置的组件壳体摆动自如地安装在车架上,在组件壳体上设置开口部,从该开口部向组件壳体内供给外部气体,以冷却动力传递装置这样的摩托车的动力传递装置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特许第3064389号公报(第2图)
在专利文献1的第2图中,车架10上摆动自如地安装有组合摆动式发动机11,在构成组合摆动式发动机11的一部分的传动箱12上连接除垢管77并向斜上方延伸,在该除垢管77的前端部连接冷却用空气滤清器70,将该空气滤清器70固定在后挡泥板23上。而且,从冷却用空气滤清器70导入外部气体,将其通过除垢管77供给到传动箱12,冷却传动箱12的内部。
但是,由于将除垢管77延伸到车身后方,且将其前端部配置在后轮13的上方,因此,后轮13卷上来的灰尘等异物可能从除垢管77的前端部侵入。为此,专利文献1中的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必须设置防止异物侵入的冷却用空气滤清器70,从而导致车辆的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动力传递装置,可以抑制异物侵入,并且能够减低成本。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动力传递装置,通过在车架上摆动自如地安装动力传递装置的组件壳体而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后轮,通过在组件壳体上设置开口部,并在该开口部连接外部气体导入管,用该外部气体导入管向所述组件壳体内供给外部的空气,由此冷却动力传递装置,其中,在开口部的大致正上方设置框架构件,并且在此框架构件上固定外部气体导入管的前端部。
本发明第二方面,框架构件是支承同乘人用脚踏板的脚踏板支承构件。
本发明第三方面,在脚踏板支承构件上固定管件,并且在该管件内插入固定外部气体导入管的前端部。
本发明第四方面,在外部气体导入管前端部的近旁配置覆盖外部气体导入管上部开口的伞状构件。
本发明第五方面,脚踏板支承构件配置在开口部的大致上方,并且外部气体导入管形成大致L字状。
本发明第一方面中,由于在设于组件壳体的开口部大致正上方的框架构件上固定外部气体导入管的前端部,故通过离开后轮设置框架构件,由此外部气体导入管的前端部能够离开后轮。由于外部气体导入管的前端部离开后轮,从而能够抑制后轮卷上来的灰尘等异物的侵入,且不再需要在外部气体导入管的前端部设置的滤清器。由于不需要滤清器,故可以降低车辆的成本。而且,因为在设于开口部的大致正上方设置的框架构件上固定外部气体导入管的前端部,故可以缩短外部气体导入管,且能够降低外部气体导入管的成本。
本发明第二方面中,由脚踏板支承构件兼用作框架构件。即,用脚踏板支承构件支承脚踏板,同时支承外部气体导入管的前端部。与将脚踏板支承构件和框架构件分别设置的情况相比,根据第二方面,由于脚踏板支承构件兼用作框架构件,因而可以减少零件数量。
本发明第三方面中,由于将外部气体导入管的前端部插入固定在管件内,故能够可靠地支承与动力传递装置一起摆动的外部气体导入管的前端部。
本发明第四方面中,由于在前端部近旁配置伞状构件,故可以抑制灰尘等异物的侵入。
本发明第五方面中,将外部气体导入管做成大致L字状。由于异物存留在L字状的弯曲部,从而可以防止异物向组件壳体侵入。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摩托车的侧部剖视图;
图2是具备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摩托车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3是图2的3-3线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外部气体导入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中:10摩托车、11车架、16发动机、17动力传递装置、18组件壳体、19后轮、33开口部、34外部气体导入管、34a外部气体导入管前端部、57同乘人用脚踏板、71框架构件、72脚踏板支承构件、81伞状构件、82外部气体导入管上开口、94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还有,在图中“前”、“后”、“左”、“右”、“上”、“下”是从驾驶员侧看到的方向。再有,附图是从符号方向看到的图。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摩托车的局部剖面侧面图,摩托车10是在车架11的后部通过含有枢轴12的连杆机构14将动力装置15摆动自如地安装在车架11上的车辆。
动力装置15由发动机16和在发动机16后面设置的动力传递装置17构成。动力传递装置17由组件壳体18和未图示的变速器组成。通过将此组件壳体18摆动自如地安装在车架11上,将发动机16的动力传递到后轮19上。
车架11由设置在前端的头管21和安装在此头管21上的向斜下方延伸的主梁22、安装在此主梁22的后端部的横梁23、以及构成从该横梁23向斜后方直立的车架11的后部的后架24L、24R(只显示面前的符号24L)构成。
另外,摩托车10,在头管21中转向自如地安装前叉25,并在该前叉25的下端安装前轮28,在前叉25的上部安装转向手把29。
在兼做后摆臂的动力装置15的后端安装后轮19,动力装置15的后部及后架24L上分别连接安装减震器组件26。27是减震器支架。
介于动力装置15和横梁23之间的连杆机构14其构成为,在横梁23的近旁设置支承轴31,从该支承轴31向后方延伸连杆构件32,并在该连杆构件32的后端部设置枢轴12。
在组件壳体18的前部18a处设置吸入外部气体的开口部33,且在该开口部33处连接外部气体导入管34。
即,在组件壳体18上设置的开口部33,并在该开口部33上连接外部气体导入管34,用此外部气体导入管34向组件壳体18内供给外部的空气,由此冷却动力传递装置17。
在构成动力装置15前部的发动机16的汽缸体36上连接吸气装置37和排气装置38。
吸气装置37由一次空气滤清器41、连接在该一次空气滤清器41上的燃料供给装置42、与该燃料供给装置42连接且将混合气供给发动机16的吸气管43构成。从后架24L、24R(只图示面前的24L)伸下未图示的支架,且在这些支架上安装一次空气滤清器41。
排气装置38,由与发动机16连接且向后方延伸的排气管45和与该排气管45连接且向后方延伸的消音器46构成。
在作为排气装置38的一部分的排气管45中安装供给2次空气的2次空气供给装置50,将从排气装置38排出的废气净化。
51是将排气装置38和空气供给装置50之间连接的2次空气通道52,52是将吸气管43和2次空气供给装置59之间连接的控制配管。
在后架24L、24R上方配置储物箱53,在该储物箱53的后方配置燃料箱54,从这两个储物箱53和燃料箱54的上方安装可开闭的驾驶员座位55。
再者,还省略了连接燃料箱54和发动机16之间的燃料配管等。
He是收纳于储物箱53内的安全帽。
57是同乘人用的脚踏板,58是支架(stand),59是扶手(grab rail),61是前制动器,62是前挡泥板,63是前罩,64是后挡泥板,67是二次空气供给管。
图2是具备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摩托车的主要部位放大图,动力传递装置17具有组件壳体18,该组件壳体18具备将外部气体吸入动力传递装置17内侧的开口部33和与该开口部33连接且将外部气体导入组件壳体18的外部气体导入管34。
而且,在组件壳体18的前部18a开设的开口部33上连接外部气体导入管34的后端部34b,同时在从后架24L延伸的框架构件71即脚踏板支承构件72上连接并固定外部气体导入管34的前端部34a。
脚踏板支承构件72是将一端安装在后架24L上,从该后架24L向后面斜下方延伸,在另一端72b上安装同乘人用脚踏板57的构件,同时还是固定外部气体导入管34前端部34a的构件。
脚踏板支承构件72由悬臂构件74和辅助悬臂75构成,是在悬臂构件74的下端部74b上固定同乘人用的脚踏板57的构件,其中,悬臂构件74从后架24L向斜后方延伸;辅助悬臂75面向该悬臂构件74从后架24L延伸,与悬臂构件74的下端74c连接而加强悬臂构件74。
而且,在外部气体导入管34的前端部34a近旁配置伞状构件81,以覆盖外部气体导入管34的上部开口82。具体地说,从辅助悬臂75延伸出两个支架83、84,通过螺丝构件85、85将伞状构件81固定在这些支架83、84上。
外部气体导入管34是具有大约L字形状的筒状构件,其由具备凸缘部86的前端部34a、具有皱纹状的筒体87、在该筒体87下方具备的弯曲部88和后端部34b构成,将前端部34a和后端部34b连通。
对于组件壳体18的开口部33和脚踏板支承构件72的位置关系来说,在组件壳体18具备的开口部33的大致正上方设置作为框架构件71的脚踏板支承构件72。
91、92是软管夹,93、93是将脚踏板支承构件72固定在后架24L上的紧固螺栓。
脚踏板支承构件72兼用作框架构件71。即,用脚踏板支承构件72支承同乘人用脚踏板57,同时支承外部气体导入管34的前端部34a。
与分别设置脚踏板支承构件72和框架构件71的情况相比,由于脚踏板支承构件72兼用作框架构件71,所以可以减少零件数量。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框架构件71虽然用支承同乘人用脚踏板57的支承构件72代用,但不会妨碍利用并固定在组件壳体18的开口部33的大致正上方配置的其它构件。
由于在外部气体导入管34的前端部34a近旁配置伞状构件81,故可以防止灰尘等异物的侵入。
脚踏板支承构件72在开口部33的大致上方配置,同时外部气体导入管34形成大致L字状。
外部气体导入管34形成大致L字状。可以将异物存留在L字状的弯曲部88内,且能够防止异物侵入组件壳体18内。
图3是图2的3-3线剖面图,在脚踏板支承构件72上经由L字状构件95安装管件94,并从该管件94的下方插入外部气体导入管34的前端部34a,由此,将外部气体导入管34固定在设于脚踏板支承构件72侧的管件94上。
而且,在将管件94固定在脚踏板支承构件72上,并且将外部气体导入管34的前端部34a插入并固定在此管件94内。
由于将外部气体导入管34的前端部34a插入并固定在管件94内,用软管夹91连接该前端部34a的周围,因此,能够可靠地固定与动力传递装置17一起摆动的外部气体导入管34的前端部34a。
由于筒部87具有皱纹状构造,因此,外部气体导入管34自身可以伸缩。
再者,由动力传递装置(图1的符号17)的摆动传递的外部气体导入管34的摆动能够由形成皱纹状的筒部87吸收。
管件94的上端部开口94a配置为与管件94的轴线方向成45°的方向,且朝向车辆的内侧方向,同时,为了用伞状构件81覆盖此开口94a而设置伞状构件81。
这样,将管件94的上端部94a设置在不易沾泥等的同乘人用脚踏板(图2的符号57)的近旁,同时用伞状构件81覆盖上端部开口94a,因此可以抑制灰尘等异物侵入到外部气体导入管34的内部。也没有必要另外设置空气滤清器等。
图4是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外部气体导入部的分解立体图,将管件94安装在脚踏板支承构件72的一侧即悬臂构件74a上,在脚踏板支承构件72的另一侧即辅助悬臂75上,使安装有伞状构件81的支架83、84分别向车辆的前方及车辆的内方延伸,在这些支架83、84上开设的孔部83h、84h中匹配伞状构件81上开设的座部81v、84v,用螺钉构件85、85从上方固定。
脚踏板支承构件72是在后架24L上安装的较小构件。
为此,即使在需要进行用于将气体导入管34的前端部34a固定在脚踏板支承构件72上的追加工序的情况下,由于脚踏板支承构件72是较小的构件,所以,装拆、取出及加工都很容易。具体地说,由于是只在脚踏板支承构件72上安装管件94和两个支杆(stay)构件83、84的构造,故可以避免外部气体导入管34的固定带来的成本增加。
下面叙述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作用。
返回图2,由于在设于开口部33的大致正上方的框架构件71即同乘人用脚踏板支承构件72上固定外部气体导入管34的前端部34a,故通过离开后轮(图1的符号19)设置脚踏板支承构件72,因此能够使外部气体导入管34的前端部34a离开后轮19。由于将外部气体导入管34的前端部34a从后轮19离开,由此可以抑制后轮卷上来的灰尘等异物的侵入,且不再需要在前端部34a上设置的滤清器。由于不需要滤清器,故可以降低车辆的成本。
而且,由于在开口部33大致正上方设置的同乘人用脚踏板支承构件72上固定外部气体导入管34的前端部34a,故能够缩短外部气体导入管34,且可以降低外部气体导入管34的成本。而且,由于将成为吸气部的前端部34a设在较高的位置,故可以做成水难以侵入组件壳体18的构造。
再者,根据本发明的构造,由于在车架11上未设置开口,故不用担心车架11的刚度下降。
还有,本发明第一方面中,固定外部气体导入管前端部的框架构件也可以与脚踏板支承构件分开设置,此外,框架构件即使不是脚踏板支承构件也不受影响。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中,外部气体导入管的前端部也可以不直接固定在脚踏板支承构件上。
在本发明第一~第三方面中,省略伞状构件不受影响。
在本发明第二~第四方面中,外部气体导入管的形状除大致L字状之外,也可以是J字、I字等形状。
本发明适用于摩托车的动力传递装置。

Claims (5)

1、一种摩托车的动力传递装置,其通过在车架上摆动自如地安装动力传递装置的组件壳体而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后轮,通过在所述组件壳体上设置开口部,并在该开口部连接外部气体导入管,用该外部气体导入管向所述组件壳体内供给外部的空气,由此冷却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部的大致正上方设置框架构件,并且在该框架构件上固定所述外部气体导入管的前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构件是支承同乘人用脚踏板的脚踏板支承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脚踏板支承构件上固定管件,并且在该管件内插入并固定所述外部气体导入管的前端部。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摩托车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端部附近配置覆盖所述外部气体导入管上部开口的伞状构件。
5、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摩托车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支承构件配置在所述开口部的大致上方,并且所述外部气体导入管形成为大致L字状。
CNB2006101642716A 2005-12-16 2006-12-08 摩托车动力传递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288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63846A JP4516520B2 (ja) 2005-12-16 2005-12-16 自動二輪車の動力伝達装置
JP2005363846 2005-12-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2152A true CN1982152A (zh) 2007-06-20
CN100542880C CN100542880C (zh) 2009-09-23

Family

ID=38165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6427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2880C (zh) 2005-12-16 2006-12-08 摩托车动力传递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516520B2 (zh)
CN (1) CN100542880C (zh)
BR (1) BRPI0605294A (zh)
MX (1) MXPA0601436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9833A1 (ja) * 2021-03-31 2022-10-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及び吸気浄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82994U (zh) * 1987-11-25 1989-06-02
JP3064389B2 (ja) * 1990-10-31 2000-07-12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リアーフェンダ装置
JPH06199261A (ja) * 1992-12-28 1994-07-19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H10299873A (ja) * 1997-04-30 1998-11-13 Suzuki Motor Corp スクーター型車両のvベルト自動変速機冷却装置
JP3978335B2 (ja) * 2001-12-20 2007-09-1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の新気取入構造
US6938676B2 (en) * 2003-12-18 2005-09-06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Cooling structure for a continuous vari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of an all-terrain vehicle
TWI244441B (en) * 2005-03-09 2005-12-01 Kwang Yang Motor Co A cooling-air conducting structure for transmission box of motor scoo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PA06014369A (es) 2008-10-15
BRPI0605294A (pt) 2007-10-09
CN100542880C (zh) 2009-09-23
JP2007161212A (ja) 2007-06-28
JP4516520B2 (ja) 201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4806B (zh) 两轮摩托车的燃料泵配置结构
US8302726B2 (en) Saddle ride type vehicle
JP5169593B2 (ja) 自動二輪車の操向装置
CN101249857B (zh) 摩托车的前部车身罩结构
EP2881313B1 (en) Body frame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592665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収納部構造
BR112012023674B1 (pt) Dispositivo de frenagem de veículo do tipo conduzido na posição montada
US8413758B2 (en) Vehicle frame with detachable upper tension pipe
US20070095591A1 (en) Motorcycle
CN102574556A (zh) 机动二轮车
US20100223967A1 (en) Steering lock structure for vehicle with saddle
CN104870303A (zh) 机动两轮车的燃料箱盖
US11059539B2 (en) Stay for saddle riding vehicle
EP2591962B1 (en) Motorcycle with ABS
US8051739B2 (en) Vehicle-use transmission manipulating device
CN100469648C (zh) 两轮机动车
CN100542880C (zh) 摩托车动力传递装置
CN102001388B (zh) 机动二轮车
US8413755B2 (en) Motorcycle
CN101712352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0534853C (zh) 踏板式车辆的车体结构
JP5174578B2 (ja) 自動二輪車
CN103661721B (zh) 跨乘式车辆的框架结构
CN103269947A (zh) 跨骑型车辆的车身架
CN217260440U (zh) 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23

Termination date: 2015120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