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7402A - 发光装置、驱动电路、驱动方法、电子机器及图象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驱动电路、驱动方法、电子机器及图象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67402A
CN1967402A CNA2006101464418A CN200610146441A CN1967402A CN 1967402 A CN1967402 A CN 1967402A CN A2006101464418 A CNA2006101464418 A CN A2006101464418A CN 200610146441 A CN200610146441 A CN 200610146441A CN 1967402 A CN1967402 A CN 1967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radation data
during
drive signal
g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464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泽孝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67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74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7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 G09G3/2014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by modulation of the duration of a single pulse during which the logic level remains consta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7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283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in which the data driver supplies a variable data current for setting the current through, or the voltage across,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36Controlling
    • H05B41/38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7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the drivers handling digital grey scale data, e.g. use of D/A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inters Or Recording Devices Using Electromagnetic And Radiation Mean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光装置,各发光元件(E)用与驱动信号(Xj)对应的光量发光。控制器(40)包含:存储部(44),该部存储指定各发光元件(E)的每一个的灰度值的第1灰度数据(DGa[j]);数据加工部(45),该部根据第1灰度数据,生成第2灰度数据(DGb[j]),以便使被第1灰度数据指定的灰度值越大,被第2灰度数据指定的灰度值就越小。驱动电路(30),供给与存储部存储的第1灰度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后,使发光元件(E)在第1期间发光,供给与数据加工部生成的第2灰度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后,使发光元件在和第1期间不同的第2期间发光。减少为了抑制各发光元件的特性的离差而必要的存储容量。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驱动电路、驱动方法、电子机器及图象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控制有机发光二极管(以下称作“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元件等的发光元件的光量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排列有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被作为将感光体曝光后形成潜影的曝光头及显示各种图象的显示器件利用。这种发光元件的特性,随着以前的发光的程度(例如发光的次数)而经时性地劣化(随时间老化)。由于发光装置中的各发光元件的发光程度,随着图象的形状及灰度而异,所以在各发光元件的特性(例如发光的效率)中产生离差。特别是例如连续输出形态共同的多个图象时(例如用将发光装置作为曝光头使用的图象形成装置大量印刷同样的图象时),各发光元件的特性的离差经时性地扩大(随时间扩大)。
[0003]
为了消除起因于各发光元件的经时性的劣化的特性的离差,例如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按照各发光元件的以前的发光的次数追加性地使各发光元件发光的技术。采用该技术后,由于使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次数的总和均匀化,能够抑制各发光元件的特性的离差和起因于它的亮度的不匀。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3-3349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2-361924号公报
[0004]
可是,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任何一个技术中,为了保持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一个的以前的发光次数,都需要容量庞大的存储装置。因此,存在着导致发光装置的电路规模增大和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由于为了实现图象的高精细化而增加发光元件的总数及灰度数时,需要增加存储装置存储的数据(发光的次数)的个数及位数,所以上述问题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面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少为了抑制各发光元件的特性的离差而必要的存储容量。
[0005]
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涉及的发光装置,具备:多个发光元件,这些发光元件分别按照与驱动信号对应的光量发光;存储单元(例如图3的存储部44),该单元存储指定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一个的灰度值的第1灰度数据;数据加工单元(例如图3的数据加工部45),该单元根据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第1灰度数据,给各发光元件生成第2灰度数据,以便使被第1灰度数据指定的灰度值越大,被第2灰度数据指定的灰度值就越小;驱动单元(例如图1的驱动电路30),该单元供给与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第1灰度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后,在第1期间,使所述各发光元件发光,供给与所述数据加工单元生成的第2灰度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后,在和所述第1期间不同的第2期间,使所述各发光元件发光。
[0006]
在本发明中,根据各发光元件的第1灰度数据,生成第2灰度数据,以便使第1灰度数据的灰度值越大,第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就越小;各发光元件,在第1期间被根据第1灰度数据驱动的同时,在第2期间被根据第2灰度数据驱动。采用该结构后,和只根据第1灰度数据驱动各发光元件时相比,由于多个发光元件的各发光元件的发光程度被均匀化,所以能够抑制起因于各发光元件的经时性的劣化的光量的离差。在本发明中,不需要使各发光元件根据第1灰度数据及第2灰度数据进行发光的程度完全一致。
[0007]
此外,本发明中的所谓“发光元件”,是放射光的要素,更具体的说,是给予电能后发光的要素。本发明中的发光元件的具体结构及材料是任意的。例如,作为本发明的发光元件,可以采用使由有机EL材料及无机EL材料构成的发光层介于电极之间的元件。进而,能够在本发明中利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元件及等离子放电而发光的元件等各种发光元件。另外,驱动信号例如被电平(电流值或电压值)和脉冲宽度特定(换言之,驱动信号由电平成分和脉冲宽度成分构成)。本发明的所谓“与驱动信号对应的光量”,代表性的是与驱动信号的电平对应的光量或与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对应的光量。
[0008]
在本发明中,所谓“被第1灰度数据指定的灰度值越大,被第2灰度数据指定的灰度值就越小”,是指着眼于可以被第1灰度数据指定的所有的灰度值中特定的灰度值g1a及灰度值g1b时(其中g1a<g1b),根据g1a的第1灰度数据生成的第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g2a,大于根据g1b的第1灰度数据生成的第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g2b(g2a>g2b),对于根据第1灰度数据指定的所有的灰度值和根据它们的每一个生成的第2灰度数据的所有的灰度值,同样的关系不一定需要成立。例如,象以上的例示那样,在“g1a<g1b”时,如果“g2a>g2b”的关系成立,那就可以说与根据第1灰度数据指定的其它的任意的灰度值g1c(≠g1a、g1b)和根据它生成的第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g2c的关系无关,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0009]
在本发明的具体的样态中,第1期间(例如图2的第1期间P1),是输出与由发光元件的发光对应的图象(例如可视象)的期间;第2期间(例如图2的第2期间P2),是不输出与由发光元件的发光对应的图象的期间。采用该结构后,因为第2期间中的发光毫不影响应该在第1期间形成的可视象,所以能够高品位地形成所需的图象。
[0010]
在本发明的适当的样态中,第2期间,比第1期间短。采用该结构后,与第1期间和第2期间是相同时间长的结构相比,因为能够确保在第1期间中本来的形成图象能够利用的时间长相对性地变长,所以能够有效地形成图象。
[0011]
在以上的形态中,为了使第2期间比第1期间短的具体的结构是任意的。例如,可以使在第2期间实际发光的发光元件的总数,比在第1期间发光的发光元件的总数少,从而将第2期间作为比第1期间短的时间长。但是,在本发明的适当的方式中,供给各发光元件的驱动信号,在第1期间中,成为使该发光元件在第1单位期间(例如图2及图4的单位期间U1)中,以与第1灰度数据对应的脉冲宽度发光的电平(电流值或电压值);在第2期间中,成为使该发光元件在比第1单位期间短的第2单位期间(例如图2及图4的单位期间U2)中,以与第2灰度数据对应的脉冲宽度发光的电平。换言之,被第2灰度数据指定了规定的灰度值时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例如图7的脉冲宽度Wb),比被第1灰度数据指定了规定的灰度值时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例如图7的脉冲宽度Wa)短。采用该结构后,因为能够将第2单位期间设定成比第1单位期间短的时间长,即使采用在第2期间也驱动第1期间驱动的所有的发光元件的结构,也能够切实使第2期间比第1期间短。
[0012]
但是,如果将驱动信号的电平原封不动地作为第1期间和第2期间,使第2单位期间成为比第1期间短的时间长度,那么第1期间及第2期间中的各发光元件的发光的程度就有可能不同。因此,在本发明的适当的方式中,供给各发光元件的驱动信号,在第1单位期间中的与第1灰度数据对应的脉冲宽度中,成为使发光元件用第1光量(例如图7的强度La)发光的电平(例如图7的导通电流值Ia);在第2单位期间中的与第2灰度数据对应的脉冲宽度中,成为使该发光元件用比第1光量大的第2光量(例如图7的强度Lb)发光的电平(例如图7的导通电流值Ib)。采用该样态后,能够使遍及第1期间和第2期间的各发光元件的发光程度高精度地均匀化。
[0013]
可是,各发光元件中,有的元件在将驱动信号的电平固定后,使脉冲宽度变化时,和在将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固定后,使电平变化时,特性的经时性的变化的样态不同。在采用这种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中,最好设定与第2灰度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及电平,以便使供给与指定规定的灰度值的第2灰度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时的发光元件的特性的经时性的变化的样态,和供给与指定规定的灰度值的第1灰度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时的该发光元件的特性的经时性的变化的样态大体一致。采用该结构后,能够使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的特性经时性地劣化的速度均匀化。
[0014]
另外,所谓“发光元件的特性的经时性的变化样态”,是指从制作了发光元件时起经过的时间(或者从发光装置开始使用时起经过的时间)与发光元件的特性之间的关系,最典型的是发光元件的特性变化的速度。另外,发光元件的特性值(例如指定了规定的灰度值时的光量)下降到规定值为止的时间——寿命,也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特性的变化样态。所谓“发光元件的特性”,例如是指定了规定的灰度值时的发光元件的光量及供给发光元件的电流值和其时的光量的相对比(发光效率)。
[0015]
例如,OLED元件等的发光元件的光量,经时性地下降的速度,与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大致成正比的同时,还与驱动信号的电平的M次方(M为实数)大致成正比。在采用了这种发光元件的结构中,在由第1灰度数据指定了规定的灰度值的发光元件,被供给脉冲宽度Wa的驱动信号后,用光量La发光时,决定与第2灰度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的电平,以便使供给与指定规定的灰度值的第2灰度数据对应的脉冲宽度Wa/u(u>1)的驱动信号的发光元件的光量Lb满足Lb/La=u1/M。或者可以在由第1灰度数据指定了规定的灰度值的所述发光元件,被供给脉冲宽度Wa的驱动信号后,用光量La发光时,与指定规定的灰度值的第2灰度数据对应,使发光元件用光量La×v(v>1)发光地决定了电平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Wb,满足Wb/Wa=v-M
[0016]
本发明涉及的发光装置,可以被各种电子机器利用。该电子机器的典型例子,是将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作为曝光装置(曝光头)利用的图象形成装置。该图象形成装置,包括:曝光后在象形成面形成潜影的象载体,对象形成面进行曝光的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在潜影上附着显影剂(例如墨粉)后形成显影的显影器。采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后,因为能够长期维持抑制各发光元件的光亮(灰度)不匀的效果,所以利用采用它的图象形成装置,能够在记录材料上长期形成均匀的图象。
[0017]
在该图象形成装置的具体的样态中,第1期间,是显影器根据该期间内各发光元件的发光在象载体上形成的潜影,形成显影的期间;第2期间,是相前后的各第1期间的间隔的期间,是不能形成与该期间内各发光元件的发光对应的显影的期间。采用该样态后,因为第2期间中的发光毫不影响应该在第1期间形成的可视象,所以能够高品位地形成所需的图象。此外,为了在第2期间不形成与各发光元件的发光对应的可视象(显影)的结构,是任意的。例如,既可以采用使第2期间的各发光元件的发光在感光体上形成的潜影不附着显影剂的结构,也可以采用使第2期间的各发光元件的发光不能在感光体上形成潜影的结构(例如在第2期间中使感光体不带电的结构)。
[0018]
本发明涉及的发光装置的用途,并不局限于曝光。例如还可以将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作为各种电子机器的显示装置利用。作为这种电子机器,例如有个人用计算机及手机。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发光装置,还适合配置在液晶装置的背面侧对之进行照明的装置(背景灯),及被扫描器等图象读取装置搭载后作为用光照射原稿的装置等各种照明装置。
[0019]
本发明还可以作为旨在驱动发光装置的电路(图1的驱动电路30及控制器40)特定。该驱动电路,是具备分别按照与驱动信号对应的光量发光的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的驱动电路,包含:存储单元,该单元存储指定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一个的灰度值的第1灰度数据;数据加工单元,该单元根据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第1灰度数据,给各发光元件生成第2灰度数据,以便使被第1灰度数据指定的灰度值越大,被第2灰度数据指定的灰度值就越小;驱动单元,该单元供给与存储单元存储的第1灰度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后,在第1期间,使各发光元件发光,供给与数据加工单元生成的第2灰度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后,在和第1期间不同的第2期间,使各发光元件发光。采用该驱动电路后,能够一边减少存储部的存储容量,一边抑制各发光元件的特性的离差。
[0020]
进而,本发明还可以作为旨在驱动发光装置的方法特定。该驱动方法,是具备分别按照与驱动信号对应的光量发光的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取得指定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一个的灰度值的第1灰度数据;根据取得的第1灰度数据,给各发光元件生成第2灰度数据,以便使被第1灰度数据指定的灰度值越大,被第2灰度数据指定的灰度值就越小;供给与取得的第1灰度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后,在第1期间,使各发光元件发光,供给与生成的第2灰度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后,在和第1期间不同的第2期间,使各发光元件发光。采用该驱动方法后,也能够获得和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同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第1期间P1和第2期间P2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控制器的具体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灰度数据DS[j]和驱动信号Xj的关系的时序图。
图5是为了讲述发光装置的动作而绘制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驱动电路的具体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7是为了讲述选定电流值Ia或电流值Ib的步骤而绘制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机器的具体例(图象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机器的具体例(图象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A:发光装置的结构>
现在,讲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的结构。该发光装置,是将感光体磁鼓等感光体曝光后,在其表面形成潜影(静电潜影)的曝光头。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形成象素被排列成纵m行×横n列的潜影的情况(m及n为自然数)。
[0022]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如该图所示,发光装置10包含将与所需的图象对应的光线向感光体(未图示)的表面发射的头模块20,和控制该头模块20的动作的控制器40。
[0023]
头模块20,包含发光部22和驱动电路30。发光部22,是n个发光元件E沿着主扫描方向线状排列的部分。这些发光元件E,与构成图象的各行的n个象素对应。本实施方式中的发光元件E,是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插入由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t)材料构成的发光层的OLED元件。
[0024]
驱动电路30,是通过供给驱动信号X1~Xn,从而使n个发光元件E的每一个发光的单元,供给第j列(j是满足1≤j≤n的整数)的发光元件E的驱动信号Xj是以下的信号:在规定的期间(以下称作“单位期间”)中,在整个与指定该发光元件E的灰度值对应的时间长度中,维持使该发光元件E发光的电流值(以下称作“导通电流值Ion”),而在该单位期间的剩余的期间,电流值为零。此外,驱动电路30既可以由各自驱动规定数的发光元件E的多个IC芯片构成,也可以由驱动所有的发光元件E的一个IC芯片构成。另外,还可以由薄膜晶体管构成驱动电路30。在该结构中,在由玻璃等绝缘材料构成的基板的面上,一体性地装入发光元件E和驱动电路30。
[0025]
如图2所示,发光装置10动作的期间,被划分成多个第1期间P1,和介于各第1期间P1的间隔的第2期间P2。各第1期间P1,是与该期间中的各发光元件E的发光对应的一页的图象,实际上在专用纸等记录材料上形成后输出的期间。如图2所示,一个第1期间P1,包含m个单位期间U1。在各单位期间U1中,使感光体依次朝副扫描方向步进,从而在第1期间P1,在感光体的表面形成纵m行×横n列的一页的潜影。另一方面,第2期间P2,是在该期间中,即使各发光元件E发光,也不向外部输出与其发光对应的图象的期间(也就是纸间)。一个第2期间P2,包含m个单位期间U2。
[0026]
在第1期间P1的各单位期间U1中,各发光元件E发光的程度,随着图象的内容(各象素的灰度值)的不同而不同。这样,如果只在第1期间P1使各发光元件E发光,那么每个发光元件E的各自的特性的经时性的劣化的程度就不同,各发光元件E的光量(亮度)就产生离差。为了防止该离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期间P2,使各发光元件E用高低和第1期间P1相反的亮度发光。例如:在第1期间P1的第i个(i是满足1≤i≤m的整数)单位期间U1中,第j个发光元件E用高亮度发光时,在第2期间P2的第i个单位期间U2中,就使第j个发光元件E用低亮度发光。采用这种结构后,可以使n个发光元件E与图象的内容无关,在第1期间P1和其后的第2期间P2中,各发光元件E的发光的程度(进而伴随着发光的各发光元件E的劣化的程度)均匀化。此外,由于第2期间P2是不向外部输出图象的期间,所以在该第2期间P2中的各发光元件E发光,不影响第1期间P1在记录材料上形成的图象。
[0027]
图3是表示控制器40的具体结构的方框图。如该图所示,在控制器40中,由搭载发光装置10的图象形成装置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各种上位装置,供给时钟脉冲信号DCK0、模式信号Smod和图象数据G。时钟脉冲信号DCK0,是规定圆点时钟脉冲的周期tc1的信号。模式信号Smod,是为了区别第1期间P1和第2期间P2的信号。本实施方式的模式信号Smod,如图2所示,在第1期间P1维持高电平的同时,在第2期间P2维持低电平。
[0028]
图象数据G,包含指定一页的图象所包含的纵m行×横n列的各象素的灰度值的多个(“m×n”个)第1灰度值数据DGa。各第1灰度值数据DGa,在与时钟脉冲信号DCK0同步的时刻,依次输入控制器40。与一个象素对应的第1灰度值数据DGa,是将该象素的灰度值指定成合计16灰度(“0”~“15”)中的某一个的4比特的数字数据。此外,灰度数据(第1灰度值数据DGa及后文讲述的第2灰度值数据DGb)的比特数是任意的,例如可以是6比特及8比特。
[0029]
如图3所示,控制器40包含时钟脉冲控制部42、存储部44、数据加工部45、时序控制部47和电流值设定部48。图象数据G被供给存储部44。时钟脉冲信号DCK0被供给钟脉冲控制部42。模式信号Smod被供给时钟脉冲控制部42、数据加工部45、电流值设定部48。此外,构成控制器40的各部,既可以利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等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计算机实行程序来实现。
[0030]
图4是为了讲述发光装置(特别是控制器40)的动作而绘制的时序图。该图的部分(1)中,例示了第1期间P1中的各信号的样态,图4的部分(2)中,例示了第2期间P2中的各信号的样态。以下,参照图3和图4,讲述控制器的具体结构和各部的功能。
[0031]
时钟脉冲控制部42,是根据时钟脉冲信号DCK0,生成与模式信号Smod对应的周期的时钟脉冲信号DCK1后输出的单元。如图4的部分(1)所示,时钟脉冲控制部42在模式信号Smod维持高电平的第1期间P1中,将时钟脉冲信号DCK0原封不动地作为时钟脉冲信号DCK1(周期tc1)输出。另一方面,如图4的部分(2)所示,在模式信号Smod维持低电平的第2期间P2中,时钟脉冲控制部42生成比时钟脉冲信号DCK0的周期tc1短的周期tc2(tc2<tc1)的时钟脉冲信号DCK1后输出。
[0032]
如图3所示,时钟脉冲控制部42输出的时钟脉冲信号DCK1,被输入时序控制部47、数据加工部45和头模块20的驱动电路30。这些各部在与时钟脉冲信号DCK1同步的时刻动作。由于第2期间P2中的时钟脉冲信号DCK1的周期tc2,比第1期间P1中的周期tc1短,所以时序控制部47、数据加工部45和驱动电路30的动作的周期,在第2期间P2中比在第1期间P1中短。这样,如图2所示,第2期间P2比第1期间P1短。第2期间P2中的动作,是与发光装置10的本来的用途(形成图象)没有直接关系的期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2期间P2成为比第1期间P1短的期间,所以与第1期间P1和第2期间P2是相同的时间长的结构相比,能够提高图象的输出效率,从而提高印刷的速度。
[0033]
图3的存储部44,是存储上位装置供给的图象数据G(第1灰度值数据DGa)的单元(缓冲存储器)。本实施方式的存储部44,存储一页的图象的图象数据G。由于与一个象素对应的第1灰度值数据DGa是4比特,所以存储部44的容量是“4(比特)×m(行)×n(列)”。
[0034]
数据加工部45,是根据存储部44存储的图象数据G和上位装置供给的模式信号Smod,向驱动电路30输出指定各发光元件E的灰度值的n个灰度数据DG(DG[1]~DG[n])的单元。n个灰度数据DG(DG[1]~DG[n])的每一个,与时钟脉冲控制部42供给的时钟脉冲信号DCK1同步,依次向驱动电路30输出。下面讲述数据加工部45的详细动作。
[0035]
数据加工部45,在第1期间P1及第2期间P2的各个单位期间U(U1,U2),读出存储部44存储的图象数据G中与图象的各行对应的n个第1灰度数据DGa(DGa[1]~DGa[n])。例如:在第1期间P1及第2期间P2的每一个中的第i个单位期间U中,并列地读出与图象的第i行对应的n个第1灰度数据DGa(DGa[1]~DGa[n])。
[0036]
在模式信号Smod维持高电平的第1期间P1中,如图4的部分(1)所示,数据加工部45将存储部44读出的n个第1灰度数据DGa(DGa[1]~DGa[n]),以原封不动的内容作为灰度数据DG(DG[1]~DG[n]),向驱动电路30输出。与此不同,在模式信号Smod维持低电平的第2期间P2中,如图4的部分(2)所示,数据加工部45根据存储部44读出的n个第1灰度数据DGa(DGa[1]~DGa[n]),生成n个第2灰度数据DGb(DGb[1]~DGb[n]),将这些第2灰度数据DGb(DGb[1]~DGb[n])作为灰度数据DG(DG[1]~DG[n]),向驱动电路30输出。
[0037]
在第2期间P2的第i个单位期间U2中生成的第2灰度数据DGb[j],是指定使灰度值的大小(灰度的浓淡)和属于第i行第j列的象素的第1灰度数据DGa[j]反转的灰度值的数据。就是说,数据加工部45根据第1灰度数据DGa[j],生成第2灰度数据DGb[j],以便使存储部44读出的第1灰度数据DGa[j]的灰度值越大,第2灰度数据DGb[j]的灰度值就越小(第1灰度数据DGa[j]的灰度值越小,第2灰度数据DGb[j]的灰度值就越大)。更具体的说,数据加工部45将使第1灰度数据DGa[j]的所有的比特(4比特)反转的4比特的数据,作为第2灰度数据DGb[j]的生成。例如:第1灰度数据DGa[j]用2进制表示是“0110”(用10进制表示为“6”)时,数据加工部45将使各比特反转的“1001”(用10进制表示为“9”),作为第2灰度数据DGb[j]生成。这样,第2灰度数据DGb[j]和第1灰度数据DGa[j]一样,是指定合计16灰度中的某一个灰度值的4比特的数据。
[0038]
图3的时序控制部47,是根据时钟脉冲信号DCK1,生成规定驱动电路30的动作的时序的各种信号的单元。本实施方式的时序控制部47,生成发光启动信号LE、开始脉冲SP和脉冲宽度规定钟脉冲PCK。这些各信号的周期,按照时钟脉冲信号DCK1的周期的变更,在第1期间P1和第2期间P2中不同。
[0039]
如图4的部分(1)及部分(2)所示,发光启动信号LE,是在单位期间U(U1、U2)的始点的时刻上升的脉冲信号。开始脉冲SP,是在比发光启动信号LE上升的时刻早规定的期间前的时刻上升的脉冲信号。在从开始脉冲SP上升起,到发光启动信号LE上升为止的期间内,一行的(n个)灰度数据DG(DG[1]~DG[n]),由数据加工部45向驱动电路30输出。换言之,从开始脉冲SP上升起,到发光启动信号LE上升为止的期间,被设定成比时钟脉冲信号DCK1的n周期长的期间。
[0040]
脉冲宽度规定钟脉冲PCK,是规定切换驱动信号Xj的电流值的时刻的时钟脉冲信号。图5是表示由控制器40输出的灰度数据DG(DG[1]~DG[n])指定的灰度值和供给第j列的发光元件E的关系的时序图。在该图中,脉冲宽度规定钟脉冲PCK的波形与驱动信号Xj对应地并记。
[0041]
如图5所示,驱动电路30向第j列的发光元件E供给的驱动信号Xj,是第1,在单位期间U(U1,U2)的始点中,电流值迁移成导通电流值Ion;第2,在该单位期间U中的脉冲宽度规定钟脉冲PCK上升的多个时刻中,在与灰度数据DG[j]对应的时刻,电流值由导通电流值Ion迁移成零的波形的电流信号。但是,灰度数据DG指定的灰度值是零时,驱动信号Xj的电流值,在遍及单位期间U的整个区间都成为零。灰度数据DG[j]的灰度值越大,单位期间U中驱动信号Xj维持导通电流值Ion的时间长就越长。由图5可知:脉冲宽度规定钟脉冲PCK的1周期,可以说是驱动信号Xj的脉冲宽度的变化单位(刻度宽度)
[0042]
第2期间P2中的时钟脉冲信号DCK1的周期tc2比第1期间P1中的周期tc1短。这样,如图4的部分(1)及部分(2)所示,将该时钟脉冲信号DCK1作为基础生成的脉冲宽度规定钟脉冲PCK,第2期间P2中的周期tp2也比第1期间P1中的周期tp1短。这样,即使在第1期间P1和第2期间P2中指定相同的灰度值时,在第2期间P2的单位期间U2中,驱动信号Xj维持导通电流值Ion的时间长(脉冲宽度),也比在第1期间P1的单位驱动信号Xj维持导通电流值Ion的时间长短。在该结构中,如果将驱动信号Xj的导通电流值Ion在第1期间P1和第2期间P2中设定成相等的电流值,那么即使大小和第1灰度值数据DGa反转地生成第2灰度值数据DGb,遍及第1期间P1和第2期间P2的各发光元件E的发光的程度,也随着图象数据G的内容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期间P2中的驱动信号Xj的导通电流值Ion(在后文中有时特别称作“导通电流值Ib”),在图3的电流值设定部48的作用下,设定成比第1期间P1中的导通电流值Ion(在后文中有时特别称作“导通电流值Ia”)高的电平。
[0043]
该电流值设定部48,是按照模式信号Smod,决定驱动信号X1~Xn的导通电流值Ion的单元。更具体的说,电流值设定部48在模式信号Smod成为高电平的第1期间P1中,向驱动电路30输出指定导通电流值Ia的电流值数据DI;在模式信号Smod成为低电平的第2期间P2中,向驱动电路30输出指定比导通电流值Ia高的电流值Ib的电流值数据DI。此外,各导通电流值Ion(Ia,Ib)的详细关系,将在后文讲述。
[0044]
接着,参照图6,讲述图1所示的驱动电路30的具体结构。图6中的移位寄存器31、闩锁电路32和闩锁电路33,是将控制器40在每个单位期间U(U1,U2)中,串行供给的n个灰度数据DG[1]~DG[n]变换成并行(串行一并行变换)的部分。移位寄存器31,是相当于发光元件E的总数的n比特的移位寄存器,在与时钟脉冲信号DCK1同步的时刻,依次使开始脉冲SP移位,从而作为取样信号S1~Sn输出。这样,取样信号S1~Sn,在每个时钟脉冲信号DCK1的1周期(tc1或tc2),依次成为有源电平。
[0045]
由数据加工部45向闩锁电路32串行供给灰度数据DG[1]~DG[n]。该闩锁电路32,在取样信号Sj向有源电平迁移的时刻,对灰度数据DG[j]取样后输出。这样,灰度数据DG[1]~DG[n]的每一个,在每个时钟脉冲信号DCK1的1周期,依次向闩锁电路33输出。闩锁电路32取样的1行的灰度数据DG[1]~DG[n],就在发光启动信号LE的上升的时刻,一起被闩锁电路33输出(参照图4)。
[0046]
在闩锁电路33的后级,配置着脉冲驱动电路35。该脉冲驱动电路35,包含相当于发光元件E的总数的n个单位电路C。由时钟脉冲控制部42,向各单位电路C共同供给脉冲宽度规定钟脉冲PCK。第j级的单位电路C,是输出脉冲宽度与闩锁电路33供给的灰度数据DGa[j]对应的脉冲驱动信号PWj的单元。就是说,如图4的部分(1)及部分(2)所示,脉冲驱动信号PWj,遍及从单位期间U的始点起,到经过与灰度数据DGa[j](在这里,是指定灰度值“6”的数据)对应的时间长经过为止的期间,维持高电平;遍及从该经过后起,到单位期间U的终点为止的期间,维持低电平。和图5所示的驱动信号Xj一样,脉冲驱动信号PWj的电平,在脉冲宽度规定时钟脉冲PCK上升的时刻,从高电平及低电平中的一方向另一方迁移。
[0047]
图6的电流输出电路37,是根据电流值设定部48供给的电流值数据D1和脉冲驱动电路35输出的脉冲驱动信号PW1~PWn,生成驱动信号X1~Xn的单元。就是说,电流输出电路37生成驱动信号Xj,以便在脉冲驱动信号PWj是高电平的期间,维持表示电流值数据DI的导通电流值Ion(电流值Ia或电流值Ib);在脉冲驱动信号PWj维持低电平的期间,使电流值成为零。
[0048]
采用以上的结构后,如图4的部分(1)的最下部所示,在第1期间P1中,在每个单位期间U1,用与第1灰度数据DGa对应的脉冲宽度,输出成为电流值Ia(导通电流值Ion)的驱动信号X1~Xn。另外,如图4的部分(2)的最下部所示,在第2期间P2中,在每个单位期间U2,用与第2灰度数据DGb对应的脉冲宽度,输出成为电流值Ib(导通电流值Ion)的驱动信号X1~Xn。
[0049]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期间P1中,根据第1灰度数据DGa驱动各发光元件E的同时,还在第2期间P2中,根据使第1灰度数据DGa的灰度值的大小反转的第2灰度数据DGb,驱动各发光元件E。采用该结构后,能够与图象数据G(第1灰度数据DGa)的内容无关,使遍及第1期间P1及第2期间P2的发光的程度(发光能)的总和,接近规定值。这样,由于能够使多个发光元件E的各自的特性的经时性的劣化的程度均匀化,所以采用本实施方式后,能够抑制起因于特性的经时性的劣化的差异的各发光元件E的光量的离差。
[005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经过与第1灰度数据DGa对应的驱动和与第2灰度数据DGb对应的驱动后,各发光元件E的特性的劣化的程度均匀化,所以不需要保持各发光元件E的发光次数的累积值。这样,与保持各发光元件E的发光次数的累积值的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结构相比,能够大幅度地削减发光装置10需要的存储容量。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装置10需要的存储容量仅为“4(比特)×m(行)×n(列)”左右。这样削减存储容量后,可以获得缩小发光装置10的电路规模及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
[005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调整发光元件E的劣化的程度的第2期间P2,穿插在实际输出与发光装置10的曝光对应的图象的各第1期间P1的间隔(所谓纸间)。就是说,尽管各发光元件E在第2期间P2中也发光,但该发光不直接影响图象形成装置的本来的用途。而且,因为将第2期间P2设定成比第1期间P1短的时间长,所以与采用第1期间P1和第2期间P2相同的时间长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可以在本来的用途中有效地利用图象形成装置的时间的比例相对增加。就是说,能够实现形成高效率的图象(高速印刷)。进而,尽管说将第2期间P2中的驱动信号Xj的脉冲宽度,设定成比第1期间P1中的驱动信号Xj的脉冲宽度短的时间长,但是因为将第2期间P2中的驱动信号Xj的导通电流值Ib,设定成比第1期间P1中的驱动信号Xj的导通电流值Ia大的电流值,所以能够用很高的精度,使各发光元件E遍及第1期间P1和第2期间P2的发光的程度均匀化。
[0052]
接着,参照图7,讲述选定电流值Ia和电流值Ib的具体方法。在图7的部分(a)中,例示出在第1期间P1中,供给与灰度数据DG[j](第1灰度数据DGa[j])的灰度值g0对应的导通电流值Ia·脉冲宽度Wa的驱动信号Xj时,发光元件E用强度(峰值光量)La发光的样态。另一方面,在图7的部分(b)中,例示出在第2期间P2中,由灰度数据DG[j](第2灰度数据DGb[j])指定相同的灰度值g0时,供给导通电流值Ib·脉冲宽度Wb的驱动信号Xj后,发光元件E用强度Lb发光的样态。
[0053]
现在,以长期反复进行图7的部分(a)的发光时的发光元件E的寿命LT0作为基准,分析长期反复进行图7的部分(b)的发光时的发光元件E的寿命LT2。此外,所谓发光元件E的“寿命”,是成为起因于发光元件E的劣化,其特性(例如发光效率)经时性地降低的速度的指标的数值。本实施方式中的“寿命”,相当于供给规定的电流时的发光元件E的发光的强度,从刚制造后的测定值下降到规定值(例如在初始的状态中的强度的80%左右)为止的时间长。
[0054]
首先,假设如图7的部分(a1)所示,维持图7的部分(a)的脉冲宽度Wa,使驱动信号Xj的导通电流值Ia变化成导通电流值Ib(在这里是上升),以便使强度La增加到强度Lb(Lb>La)。这时的发光元件E的寿命LT1,可以用以下的公式(1)表述。
LT1=LT0×(Lb/La)-M             ……(1)
公式(1)中的“M”,是由发光元件E的材料及制造方法规定的指数,例如是“2”或“3”。由公式(1)可知:发光元件E的寿命LT1,与强度Lb的M次方成反比。换言之,发光元件E的特性劣化的速度,与强度Lb的M次方成正比。
[0055]
接着,假设如图7的部分(b)所示,维持图7的部分(a1)的强度Lb,使驱动信号Xj的脉冲宽度Wa缩短成脉冲宽度Wb。这时的发光元件E的寿命LT1,可以用以下的公式(2)表述。
LT2=LT1×(Wa/Wb)               ……(2)
由公式(2)可知:发光元件E的寿命LT2,与脉冲宽度Wb成反比。换言之,发光元件E的特性以与脉冲宽度成正比的速度劣化。由公式(1)及公式(2)可知:本实施方式中的发光元件E的电气性或光学性的特性变化的样态(特性劣化的速度),在维持驱动信号Xj的脉冲宽度,使导通电流值Ion变化时(公式(1))和维持驱动信号Xj的导通电流值Ion,使脉冲宽度变化时(公式(2))不同。
[0056]
在这里,为了在图7的部分(a)时和图7的部分(b)时,使劣化的程度(寿命)相同,就必须使下列公式成立。
LT2=LT0                         ……(3)
将公式(1)和公式(2)代入公式(3)后,可以推导出以下的公式(4)。
(Lb/La)-M=(Wb/Wa)              ……(4)
[0057]
现在,假设第2期间P2中的脉冲宽度规定时钟脉冲PCK的周期tp2是第1期间P1中的脉冲宽度规定时钟脉冲PCK的周期tp1的“1/u”倍(u>1)(即第2期间P2中的时钟脉冲PCK1的周期tc2是第1期间P1中的周期tc1的“1/u”倍)。这时,在第2期间P2中,指定灰度值g0时的驱动信号Xj的脉冲宽度Wb,成为与第1期间P1的相同的灰度值g0对应的驱动信号Xj的脉冲宽度Wa的“1/u”。就是说,
Wb=Wa/u               ……(5)
成立。将公式(5)代入公式(4)后,可以推导出以下的公式(6)。
Lb/La=u1/M           ……(6)
[0058]
在本实施方式中,决定第1期间P1中的导通电流值Ia和第2期间P2中的导通电流值Ib,以便使强度La和强度Lb满足公式(6)。由以上的推导过程可知:根据公式(6),选定导通电流值Ia和导通电流值Ib的相对比后,能够用很高的精度使各发光元件E在遍及第1期间P1和第2期间P2中的劣化的程度均匀化。
[0059]
<B:变形例>
在以上的方式中,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具体的变形的样态,可以例示如下。此外,以下的各样态还可以适当组合。
[0060]
(1)变形例1
在以上的方式中,讲述了以将第2期间P2设定成第1期间P1的“1/u”的时间长作为前题,选定导通电流值Ion(Ia·Ib)的步骤。但也可以相反,以将第1期间P1的导通电流值Ia和第2期间P2的导通电流值Ib设定成规定的比率作为前题,决定第1期间P1和第2期间P2的时间长。例如:假设使第2期间P2的导通电流值Ib成为第1期间P1的导通电流值Ia的“v”倍(v>1),从而使第2期间P2中的强度Lb成为第1期间P1中的强度La的“v”倍。这时,
Lb=v×La               ……(7)
成立。将公式(7)代入公式(4)后,可以推导出以下的公式(8)。
Wb/Wa=v-M=           ……(8)
这样,决定两者的相对比(换言之,第1期间P1中的脉冲宽度规定时钟脉冲PCK的周期tp1和第2期间P2中的周期tp2的比率),从而使第1期间P1中的脉冲宽度Wa和第2期间P2中的脉冲宽度Wb满足公式(8)。
[0061]
(2)变形例2
在第1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变更时钟脉冲信号DCK1的周期后,使脉冲宽度规定时钟脉冲PCK的周期在第1期间P1和第2期间P2中不同的结构。但是未必非要变更时钟脉冲信号DCK1。就是说,也可以采用在第1期间P1中,周期tp1的脉冲宽度规定时钟脉冲PCK,和在第2期间P2中,周期tp2的脉冲宽度规定时钟脉冲PCK,分别被时序控制部47生成的结构。采用该结构后,可以采用只对时序控制部47中生成脉冲宽度规定时钟脉冲的部分和驱动电路30的脉冲驱动电路35,在第1期间P1和第2期间P2中变更处理的结构,因此与以上方式的变更时钟脉冲信号DCK1的周期相比,能够使发光装置10的结构简素化。此外,在本变形例的结构中,数据加工部45在与从外部供给的时钟脉冲信号DCK0(周期tc1)同步的时刻,将灰度数据DG[1]~DG[n]向驱动电路30输出。但是,在该结构中,需要在从开始脉冲SP的上升起,到发光启动信号LE的上升的时刻为止的区间,确保与时钟脉冲信号DCK0同步的灰度数据DG[1]~DG[n]的输出所需的时间长(至少是“周期tc1×n个”的时间长)。
[0062]
(3)变形例3
在以上的方式中,例示了由驱动电路30向发光元件E供给导通电流值Ion的电流的结构(电流驱动型)。但是也可以采用驱动电路30向发光元件E外加电压,使发光元件E发光的结构(电压驱动型)。另外,在以上的方式中,例示了通过调整驱动信号Xj的脉冲宽度,从而控制发光元件E的灰度(单位期间U中的发光量的总和)的结构。但是,控制发光元件E的灰度的方法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采用通过调整驱动信号Xj的电平(电流值或电压值),从而控制发光元件E的灰度的结构。这样,例如也可以在第1期间P1中的各单位期间U1中,由驱动电路30输出与第1灰度数据DGa对应的电平的驱动信号Xj;在第2期间P2中的各单位期间U2中,由驱动电路30输出与第2灰度数据DGb对应的电平的驱动信号Xj。采用该结构后,即使驱动信号Xj的脉冲宽度在第1期间P1和第2期间P2中不变化,也能抑制各发光元件E的特性的经时性的变化的差异。
[0063]
(4)变形例4
作为图3及图4例示的各部的部件的划分,可以任意变更。具体的说,图3的各部未必非要构成一个部件(控制器40),可以采用各部适当地形成别的部件的结构。例如,在图3中,例示了数据加工部45被控制器40内置的结构。但也可以在从控制器40起,到驱动电路30为止的经路上(传输灰度数据DC的经路上),配置根据第1灰度数据DGa,生成第2灰度数据DGb的电路。另外,还可以采用生成第2灰度数据DGb的电路被驱动电路30内置的结构。或者,还可以采用使以上方式的控制器40和驱动电路30被一个部件(IC芯片)搭载的结构。
[0064]
<C:电子机器>
<C-1:图象形成装置>
接着,参照图8,讲述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机器的一种形态——图象形成装置。该图象形成装置,是利用带式中间复制体方式的串联型的全彩色图象形成装置。
[0065]
该图象形成装置,是将同样结构的4个发光装置10K、10C、10M、10Y,分别配置在与对应的同样结构的4个感光体磁鼓(像载体)110K、110C、110M、110Y的像形成面110A相对的位置。发光装置10K、10C、10M、10Y,是上述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10。
[0066]
如图8所示,该图象形成装置,设置着驱动滚轮121和从动滚轮122,在这些滚轮121、122上,卷绕着循环的中间复制带120,如箭头所示,在滚轮121、122的周围旋转。虽然没有图示,但也可以设置给予中间复制带120张力的张力滚轮等张力赋予单元。
[0067]
在该中间复制带120的周围,互相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着外周面具有感光层的4个感光体磁鼓110K、110C、110M、110Y。附加的“K”、“C”、“M”、“Y”,分别意为为了形成黑、蓝绿、洋红、黄的显影而使用。对于其它部件也同样。感光体磁鼓110K、110C、110M、110Y,被与中间复制带120的驱动同步地旋转驱动。
[0068]
在各感光体磁鼓110(K、C、M、Y)的周围,分别设置着电晕带电器111(K、C、M、Y)、发光装置10(K、C、M、Y)和显影器114(K、C、M、Y)。电晕带电器111(K、C、M、Y),使与其对应的感光体磁鼓110(K、C、M、Y)的像形成面110A(外周面)一样地带电。发光装置10(K、C、M、Y),将静电潜影写到各感光体磁鼓的带电的像形成面110A上。在各发光装置10(K、C、M、Y)中,沿着感光体磁鼓110(K、C、M、Y)的母线(主扫描方向),排列多个发光元件E。静电潜影的写入,由多个发光元件E将光照射感光体磁鼓110(K、C、M、Y)后进行。显影器114(K、C、M、Y),使作为显影剂的墨粉附着在静电潜影上后,在感光体磁鼓110(K、C、M、Y)上形成显影(即可视象)。
[0069]
由这种4色的单色显影形成工位形成的黑、蓝绿、洋红、黄的各显影,在中间复制带120上被依次复制一次,从而在中间复制带120上重合,其结果就形成全彩色的显影。在中间复制带120的内侧,配置4个一次复制电晕管(复制器)112(K、C、M、Y)。一次复制电晕管112(K、C、M、Y),分别配置在感光体磁鼓110(K、C、M、Y)的附近,由感光体磁鼓110(K、C、M、Y)静电性地吸引显影,从而在通过感光体磁鼓和一次复制电晕管之间的中间复制带120上复制显影。
[0070]
作为最终形成图象的对象(记录材料)的薄片102,在搓纸论103的作用下,从给纸盒101一张张地供送,被输送到与驱动滚轮121相接的中间复制带120和二次复制滚轮126之间的夹持点。中间复制带120上的全彩色的显影,在二次复制滚轮126的作用下,被统一地二次复制到薄片102的单面上,通过定影部——定影滚轮对127后,被定影到薄片102上。然后,薄片102在排纸滚轮对128的作用下,被排放到在装置上部形成的排纸盒上。
[0071]
接着,参照图9,讲述本发明涉及的图象形成装置的其它方式。该图象形成装置,是利用带式中间复制体方式的旋转显影式的全彩色图象形成装置。如图9所示,在感光体磁鼓110的周围,设置着电晕带电器168、旋转式的显影组件161、以上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10、中间复制带169。
[0072]
电晕带电器168,使感光体磁鼓110的外周面一样地带电。发光装置10,将静电潜影写到感光体磁鼓110的带电的像形成面110A(外周面)上。在该发光装置10中,沿着感光体磁鼓110的母线(主扫描方向),排列多个发光元件E。静电潜影的写入,由这些发光元件E将光照射感光体磁鼓110上后进行。
[0073]
显影组件161,是隔开90°的角间隔,配置了4个显影器163Y、163C、163M、163K的磁鼓,以轴161a为中心,可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显影器163Y、163C、163M、163K,分别向感光体磁鼓110供给黄、蓝绿、洋红和黑色的墨粉,使作为显影剂的墨粉附着在静电潜影上后,在感光体磁鼓110上形成显影(即可视象)。
[0074]
循环的中间复制带169,被驱动滚轮170a、从动滚轮170b、一次复制滚轮166及张力滚轮卷绕,在这些滚轮的周围,朝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一次复制滚轮166,从感光体磁鼓110上静电性地吸引显影后,在通过感光体磁鼓110和一次复制滚轮166之间的中间复制带169上复制显影。
[0075]
具体的说,在感光体磁鼓110最初的一次旋转中,在发光装置的作用下,为了黄色(Y)像而写入静电潜影,由显影器163Y形成相同颜色的显影,进而被中间复制带169复制。另外,在下一次的旋转中,在发光装置的作用下,为了蓝绿(C)像而写入静电潜影,由显影器163C形成相同颜色的显影,与黄色的潜影互相重叠地被中间复制带169复制。然后,感光体磁鼓110在这样的四次旋转之间,黄、蓝绿、洋红、和黑的显影依次重叠到中间复制带169上,结果就在中间复制带169上形成全彩色的显影。在作为最终形成图象的对象的薄片的双面形成图象时,以在中间复制带169上复制表面和背面相同颜色的显影,接着在中间复制带169上复制表面和背面的下一个颜色的显影的形式,在中间复制带169上形成全彩色的显影。
[0076]
在图象形成装置中,设置着使薄片通过的薄片输送线路174。薄片在搓纸论179的作用下,从给纸盒178一张张地取出,在输送滚轮的作用下,在薄片输送线路174上前进,被输送到与驱动滚轮170a相接的中间复制带169和二次复制滚轮171之间的夹持点。二次复制滚轮171,从中间复制带169统一地静电吸引全彩色的显影,从而将显影复制到薄片102的单面上,通过定影部——定影滚轮对127后,被定影到薄片102上。二次复制滚轮171,在未图示的离合器的作用下,靠近及离开中间复制带169。而且,在向薄片复制全彩色的显影时,二次复制滚轮171与中间复制带169相接,在中间复制带169上重叠显影的期间,与二次复制滚轮171离开。
[0077]
这样,复制了图象的薄片,被输送到定影器172上,在定影器172的加热滚轮172a和加压滚轮172b之间通过后,在薄片上的显影定影。定影处理后的薄片,在排纸滚轮对176的作用下,向箭头F的方向前进。在双面印刷时,薄片的大部分通过排纸滚轮对176后,排纸滚轮对176朝反方向旋转,如箭头G所示,被导入双面印刷用输送线路175。然后,在二次复制滚轮171的作用下,显影被复制到薄片的另一面上,再次用定影器172进行定影处理后,用排纸滚轮对176排出薄片。
[0078]
图8及图9所示的图象形成装置,因为作为发光元件E,利用了采用OLED元件的光源(曝光单元),所以与使用激光器扫描光学系统时相比,装置小型化。此外,在以上例示以外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象形成装置中,也能采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例如,不使用中间复制带,直接由感光体磁鼓对薄片复制显影的图象形成装置及形成单色的图象的图象形成装置,也能应用本发明涉及的发光装置。
[0079]
<C-2:其它>
以上,例示了作为曝光头而利用的发光装置。但本发明的发光装置的用途,并不局限于感光体的曝光。例如,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可以作为向原稿等读取对象照射光的行式光头(照明装置),被扫描器等图象读取装置采用。作为这种图象读取装置,有扫描器、复印机及传真机的读取部分,条形码阅读器或阅读QR代码(注册商标)之类的二维图象代码的二维图象代码阅读器。另外,将多个发光元件面状排列的发光装置,还可以作为配置在液晶屏的背面一侧作为背景灯组件采用。
[0080]
另外,作为显示图象的显示装置,也可以采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在该显示装置中,遍及行方向及列方向,矩阵状地排列许多发光元件E。而且,扫描线驱动电路在每个单位期间(水平扫描期间)选择各行,由驱动电路30向该选择行的各发光元件E供给驱动信号Xj。作为为了显示图象而利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的电子机器,例如可以列举可移动型的个人用电子计算机、手机、携带式信息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数码相机、电视机、摄像机、导航装置、页式阅读机、电子笔记本、电子纸、台式电子计算机、文字处理机、工作台、可视电话、POS终端、打印机、扫描器、复印机、视频播放器、具有触摸屏的机器等。

Claims (12)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发光元件,这些发光元件分别按照与驱动信号对应的光量发光;
存储单元,该单元存储指定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一个的灰度值的第1灰度数据;
数据加工单元,该单元根据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第1灰度数据,给各发光元件生成第2灰度数据,并使得被第1灰度数据指定的灰度值越大,则被第2灰度数据指定的灰度值就越小;
驱动单元,该单元供给与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第1灰度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使所述各发光元件在第1期间发光,并供给与所述数据加工单元生成的第2灰度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使所述各发光元件在和所述第1期间不同的第2期间发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期间,是输出与由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对应的图象的期间;所述第2期间,是不输出与由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对应的图象的期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期间,比所述第1期间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供给所述各发光元件的驱动信号,在所述第1期间,成为使该发光元件在第1单位期间中以与第1灰度数据对应的脉冲宽度发光的电平;在所述第2期间,成为使该发光元件在比所述第1单位期间短的第2期间中以与第2灰度数据对应的脉冲宽度发光的电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供给所述各发光元件的驱动信号,在所述第1单位期间中的与第1灰度数据对应的脉冲宽度中,成为使所述发光元件用第1光量发光的电平;在所述第2单位期间中的与第2灰度数据对应的脉冲宽度中,成为使该发光元件用比所述第1光量大的第2光量发光的电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发光元件,在将驱动信号的电平固定而使脉冲宽度变化时,和在将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固定而使电平变化时,特性的老化的样态不同;
通过设定与所述第2灰度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及电平,使供给了与指定规定的灰度值的第2灰度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时的所述发光元件的特性的老化的样态,与供给了与指定所述规定的灰度值的第1灰度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时的该发光元件的特性的老化的样态大体一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发光元件的光量因老化而下降的速度,与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大致成正比,并与驱动信号的电平的M次方大致成正比,其中,M为实数;
当由第1灰度数据指定了规定的灰度值的所述发光元件,被供给脉冲宽度Wa的驱动信号而以光量La发光时,决定与第2灰度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的电平,以便使供给与指定所述规定的灰度值的第2灰度数据对应的脉冲宽度Wa/u的驱动信号的所述发光元件的光量Ld满足
Lb/La=u1/M,其中,u>1。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发光元件的光量因老化而下降的速度,与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大致成正比,并与驱动信号的电平的M次方大致成正比,其中,M为实数;
当由第1灰度数据指定了规定的灰度值的所述发光元件,被供给脉冲宽度Wa的驱动信号而以光量La发光时,与指定所述规定的灰度值的第2灰度数据对应而使所述发光元件以光量La×v发光地决定了电平的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Wb,其中,v>1,满足
Wb/Wa=v-M
9、一种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
10、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含:
象载体,该象载体通过曝光,在象形成面上形成有潜影,
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通过各发光元件有选择地发光,对所述象形成面曝光,
显影器,该显影器对潜影附着显影剂,从而形成显影;
所述第1期间,是根据在该期间中所述各发光元件的发光而在象载体上形成的潜影,由所述显影器形成显影的期间;所述第2期间,是相邻的各第1期间的间隔的期间,也是不形成与该期间中的所述各发光元件的发光对应的显影的期间。
11、一种发光装置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具备分别按照与驱动信号对应的光量发光的多个发光元件,
所述发光装置的驱动电路,包含:
存储单元,该单元存储指定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一个的灰度值的第1灰度数据;
数据加工单元,该单元根据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第1灰度数据,给各发光元件生成第2灰度数据,并使得被第1灰度数据指定的灰度值越大,则被第2灰度数据指定的灰度值就越小;
驱动单元,该单元供给与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第1灰度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使所述各发光元件在第1期间发光,并供给与所述数据加工单元生成的第2灰度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使所述各发光元件在和所述第1期间不同的第2期间发光。
12、一种发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装置具备分别按照与驱动信号对应的光量发光的多个发光元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得指定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一个的灰度值的第1灰度数据;
根据所述取得的第1灰度数据,给各发光元件生成第2灰度数据,并使得被第1灰度数据指定的灰度值越大,则被第2灰度数据指定的灰度值就越小;
供给与所述取得的第1灰度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使所述各发光元件在第1期间发光,并供给与所述生成的第2灰度数据对应的驱动信号,使所述各发光元件在和所述第1期间不同的第2期间发光。
CNA2006101464418A 2005-11-14 2006-11-14 发光装置、驱动电路、驱动方法、电子机器及图象形成装置 Pending CN19674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28487 2005-11-14
JP2005328487A JP4341612B2 (ja) 2005-11-14 2005-11-14 発光装置、駆動回路、駆動方法、電子機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7402A true CN1967402A (zh) 2007-05-23

Family

ID=38040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464418A Pending CN1967402A (zh) 2005-11-14 2006-11-14 发光装置、驱动电路、驱动方法、电子机器及图象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44459B2 (zh)
JP (1) JP4341612B2 (zh)
KR (1) KR100848076B1 (zh)
CN (1) CN1967402A (zh)
TW (1) TW20072555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30804B2 (ja) * 2006-10-02 2013-01-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275817B1 (ko) * 2011-06-07 2013-06-18 주식회사 현주인테크 광 펄스 발생장치 및 방법
JP2013226746A (ja) * 2012-04-26 2013-11-07 Canon Inc 光走査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6471399B2 (ja) * 2015-04-14 2019-02-2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書き込み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01240A (ja) * 2018-06-27 2020-0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20059A (ja) 1989-10-03 1991-05-22 Ricoh Co Ltd 光プリンタ
US5999150A (en) * 1996-04-17 1999-12-07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having reversible voltage polarity
JP3726945B2 (ja) 1999-08-02 2005-12-14 ノーリツ鋼機株式会社 蛍光ビーム式露光装置
JP2001284044A (ja) * 2000-03-30 2001-10-12 Nippon Seiki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素子の駆動回路
JP2002361924A (ja) 2001-06-07 2002-12-18 Canon Inc 露光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露光装置の光量調整方法
JP2003334990A (ja) 2002-05-23 2003-11-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露光ヘッドの制御方法および露光ヘッドを塔載した電子写真装置
JP2003341124A (ja) 2002-05-24 2003-12-03 Noritsu Koki Co Ltd 露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109231A1 (en) 2007-05-17
US7944459B2 (en) 2011-05-17
TW200725556A (en) 2007-07-01
KR100848076B1 (ko) 2008-07-24
JP4341612B2 (ja) 2009-10-07
KR20070051700A (ko) 2007-05-18
JP2007130963A (ja) 200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567C (zh) 电子纸件打印机
CN1254780C (zh) 基准电压发生电路和方法、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CN1782837A (zh) 触摸感应显示装置
CN1290071C (zh) 电子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光电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电子设备
CN100351888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960587A (zh) 发光装置、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电子机器
CN1186677C (zh) 显示装置
CN1286655C (zh) 彩色电子纸写入装置及写入方法
CN1383536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便携型终端装置
CN1901008A (zh) 电子电路、电子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电光学装置及电子机器
CN1758309A (zh) 数/模转换器、显示设备和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677474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437086A (zh) 基准电压发生电路和方法、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CN1658053A (zh) 光敏器件以及包含光敏器件的显示装置
CN1794336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设备
CN1527273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591104A (zh) 电子电路、电光学装置、电子装置以及这些的驱动方法
CN1495493A (zh) 液晶显示器
CN1967402A (zh) 发光装置、驱动电路、驱动方法、电子机器及图象形成装置
CN1764938A (zh) 驱动设备和显示设备
CN101079226A (zh)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674073A (zh) 光发射显示装置以及该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928972A (zh) 发光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595479A (zh) 显示驱动器及电光学装置
CN1251002C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