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5992A - 三角草的用途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三角草的用途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65992A
CN1965992A CN 200610033442 CN200610033442A CN1965992A CN 1965992 A CN1965992 A CN 1965992A CN 200610033442 CN200610033442 CN 200610033442 CN 200610033442 A CN200610033442 A CN 200610033442A CN 1965992 A CN1965992 A CN 19659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herba chlorophyti
chlorophyti laxi
group
lax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3344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全喜
钟希文
孔祥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 20061003344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65992A/zh
Publication of CN1965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59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三角草制剂的方法适合批量生产,生产成本低;而且所生产出来的三角草片使用方便和治疗效果好,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效果,主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症状。

Description

三角草的用途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角草的用途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角草又名小花吊兰、疏花吊兰、山韭菜、土麦冬,为百合科吊兰属多年生、簇生草本植物三角草Chlorophytum laxum R.Br的干燥全草。广布于非洲和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省省区,其中广东省主产于中山、江门等地。三角草通常生长于低海拔地区山坡荫蔽处或岩石边,全草长20~40厘米,有一短的根状茎,须根纤细,叶基出从生,长条状三棱形长15~30厘米,宽约4毫米,果实为扁球状三角形溯果。三角草的资源虽然很丰富,但它基本上是作为没多少使用价值的野生植物来生存,在民间较少应用,这主要原因是因为人们没有发掘出三角草的新用途。如何更好地发挥三角草的功用是本申请人的目的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三角草的用途以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它适合批量生产、使用方便和治疗效果好。
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三角草的用途是在治疗跌打损伤及毒蛇咬伤中的应用。
一种如上所述的三角草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三角草,用酒精先浸泡,加热回流提取两次,合并回流提取液;
(2)、滤过,滤液在80℃以下减压浓缩成稠膏状,加适量淀粉捏成小块于烘箱中80℃以下干燥,粉碎,并过筛;
(3)、将干燥淀粉加入上述药粉中,用乙醇作润湿剂喷入药粉中,同时不断搅拌,使其成为色泽均匀,握之成团,触之即散的软材;
(4)、用制粒机将软材制成颗粒,过筛,使颗粒均匀,色泽一致;
(5)、将湿颗粒摊于洁净干燥的不锈钢托盘中,于烘箱内烘焙干燥;
(6)、将干燥后的颗粒过筛,加入滑石粉和硬脂酸镁与颗粒混匀;
(7)、用压片机压片,随时称取片重,确保片重差异合格。
如上所述的三角草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步骤中所述的酒精浓度为60%;所述的两次加热回流中第一次采用2小时,第二次采用1.5小时。
如上述的三角草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二步骤中所用的筛的密度为80目。
如上所述的三角草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三步骤中所用的乙醇浓度为95%;,所述的乙醇是用喷雾法将之喷入所述的药粉中的。
如上所述的三角草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六步骤中所用的筛的确密度为16目。
如上所述的三角草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五步骤中所用的烘箱的温度为40~50℃左右。
如上所述的三角草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六步骤中所用的筛的密度为16目。
如上所述的三角草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七步骤中所用的压片机为旋转式压片机。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制备三角草片的方法适合批量生产,生产成本低;而且所生产出来的三角草片使用方便和治疗效果好,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效果,主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症状。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人经反复验证,发现三角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它主要可应用于跌打损伤,毒蛇咬作等方面。经验证,三角草片乙醇提取液外用对由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和由甲醛所致小鼠耳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三角草片醇体液对早期急性炎症渗出过程有明显抑制作用;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痛阈率为显著抑制小鼠由冰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表明其有良好镇痛作用,三角草是一个值得开发和很有发展前途的中草药。
本申请人现以三角草50公斤或干品20公斤为例,制作三角草片的方法如下:
(1)、取三角草,用60%的酒精先浸泡30分钟,加热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回流提取液;
(2)、滤过,滤液在80℃以下减压浓缩成稠膏状,加适量淀粉捏成小块于烘箱中80℃以下干燥,粉碎,过80目筛;
(3)、将干燥淀粉加入上述药粉中,用95%乙醇作润湿剂,喷雾法喷入药粉中,同时不断搅拌,使其成为色泽均匀,握之成团,触之即散的软材;
(4)、用制粒机将软材制成颗粒,过16目筛,使颗粒均匀,色泽一致;
(5)、将湿颗粒摊于洁净干燥的不锈钢托盘中,于烘箱内40~50℃左右烘焙干燥;
(6)、将干燥后的颗粒过16目筛,加入滑石粉和硬脂酸镁与颗粒混匀;
(7)、用旋转式压片机压片,随时称取片重,确保片重差异合格。
在制备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1)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片剂
(2)检查: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片剂项下有关各项规定。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本申请人对三角草的药理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实验,具体分析如下:
一、首先对三角草的抗蛇毒作用实验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动物:
SPF级SD系大鼠,雌雄各半,体重(300±50)g,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粤)2003-0002,粤监证字:2004A021。
1.2药品及试剂:
三角草片临用前研磨成粉末,再加入0.5%的CMCNa溶液配制成所需浓度,根据临床用量,按体表面积换算成大鼠灌胃量为2.7g生药/100g;季德胜蛇药片0.4g/片,批号:040905,江苏南通精华制药有限公司产。研磨成粉末,再加入0.5%的CMCNa溶液,配制成0.36g/ml混悬液;五步蛇蛇毒(纯化干粉),广州蛇毒研究所惠赠(小鼠尾静脉注射LD50为1.6mg/kg,大鼠皮下注射剂量系根据体表面积换算而成,经反复筛选,本实验将此蛇毒造模的最佳剂量定在0.1ml/100g),蛇毒临用时以无菌生理盐水配成蛇毒液供实验用。
1.3仪器
全自动血凝仪(法国STAGO公司)
1.4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大鼠在试验前称重,并按体重大小随机分为5组,蛇毒损伤组15只,雌性7只,雄性8只,其余各组每组14只,雌雄各半,分为蛇毒损伤组(灌胃等量0.5%的CMCNa混悬液);三角草片低、高剂量组(分别以13.5g生药/kg、27g生药/kg灌胃,即分别相当于成人口服用量的5倍、10倍);季德胜蛇药片组,以5.4g/kg灌胃(相当于成人日服用量的10倍)。另设一正常对照组(灌胃等量0.5%的CMCNa混悬液)。以上各组动物共给药3天,每天1次,末次给药后1h,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按0.1ml/100g于大鼠背部剪毛的消毒处皮下注射蛇毒液,注毒后用手压迫进针口约1min,以防蛇毒液从进针口流出。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1.5观察指标
1.5.1中毒表现的观察。注射蛇毒(或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4h内均由专人定时观察并记录各组动物各个时间段内的局部症状以及呼吸、食欲、活动等全身状况,以动物的死亡数累计各组的实验结果,计算各组动物死亡率和保护率(对照组死亡率-给药组死亡率=保护率)。按死亡率的百分率显著性检测进行统计分析。
1.5.2实验室检查。各组动物均在注射蛇毒毒液(或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后24h,以20%乌拉坦按0.7ml/100g体重腹腔注射麻醉动物,每只动物腹主动脉取血3ml,送检作血液凝血分析。主要指标有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率(INR)。
1.6统计学处理
各组计量资料均以 X±S表示,组间各项指标结果的比较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由于注毒后有一部分大鼠中毒死亡,并在取血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造成实验标本例数的却失,故最后纳入计量统计的各组数据不相同。
2、结果——
2.1中毒表现
各组大鼠从注射蛇毒后3h,注射处局部皮肤均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紫绀、硬块,前肢肿胀,行动迟缓,并均有不同程度的嗜睡、懒动、全身无力、不吃饲料、不饮水和呼吸急促等中毒症状(死亡的除外)。这些症状在蛇毒损伤组动物中表现较为明显,该组死亡6只。其余给药组注毒后亦出现少数死亡,并出现嗜睡、懒动和呼吸急促症状,但症状比蛇毒损伤组轻一些,有些大鼠还稍有活动,或吃饲料或饮水。活着的大鼠其嗜睡、懒动和呼吸急促等症状约在24h后基本消失,但注毒局部皮肤均出现紫绀、溃烂或结痂。解剖可见大鼠背部注毒部位附近的肌肉有血肿块形成,肠脏颜色黯红,肝脏出现部分肉眼可见坏死,采血时可见血色较正常对照组黯红,血流缓慢、粘稠。正常对照组全部大鼠均无中毒症状,也无大鼠死亡。
2.2死亡率及保护率
表1各组药物对蛇毒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组别   动物数(只)   死亡数(只)   死亡率(%)   保护率(%) P值
  蛇毒损伤组三角草片低剂量组三角草片高剂量组季德胜蛇药片组   15141414   6151   407.135.77.1 32.94.332.9 <0.05>0.05<0.05
由表1可以看出除三角草片高剂量组外,其余给药组的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三角草片的低剂量及季德胜蛇药片均对五步蛇毒中毒大鼠有保护作用,但三角草片的高剂量对蛇毒中毒大鼠无保护作用,相反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这可能是三角草片的高剂量引起的毒副反应。
二、对三角草片的镇痛抗炎作用进行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1.1、药物:三角草片由中山市中医院制剂室提供,用6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100%比例备用;正骨水购自市售药房
1.2、动物与分组
1.2.1动物:普通级NIH小鼠,体重18~22g,雄性,63只,雌性,45只;普通级SD大鼠,体重150~180g,雄性,35只;(大小鼠购自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
1.2.2分组:(1)三角草片组:三角草片乙醇提取液;(2)阳性对照组:正骨水外涂;(3)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外涂。
1.3试剂及仪器:
冰醋酸,二甲苯,乙醚(分析纯)
注射器,水浴箱,金属盘,秒表,微量吸管,电子天平,打孔器,容积测量装置。
2、方法与结果
2.1对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作用
选用NIH小鼠42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三组。外涂给药,给药后1h,每鼠腹腔注射0.8%冰醋酸0.1ml/10g。记录给予致痛剂后30min内各鼠扭体次数,结果见表2。
表2三角草片对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组别   动物数   出现扭体只数 30min扭体次数 X±SD   镇痛率(%)
  生理盐水组三角草片组正骨水组   141414   14611   64±273±7***15±22*** 95.476.6
与对照组比较 ***p<0.001
结果表明:100%三角草片醇提液及正骨水均能明显抑制由0.8%冰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且三角草片组出现扭体反应的动物数明显少于正骨水组,其镇痛率也较高。
2.2对小鼠热板痛阈的影响。
取NIH小鼠24只,雌性,随机分为三组。将恒温水浴调节至55±1℃,金属盘底部接触水面,加热后作为热刺激,用秒表记录小鼠自投入热板至出现舔后足的时间(S)作为该鼠的痛阈值。每只小鼠给药前先测定每只小鼠的痛阈值,共测二次,以平均值不超过30s者为合格。窜跳,反应迟钝及痛阈值在10~30秒范围以外者剔除不用。按组别分别在四肢足跖外涂生理盐水,正骨水,三角草片乙醇提取液。记录给药后半小时,1小时,1.5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各鼠的痛阈值(超过60s按60s计算),计算各时相的痛阈增加差值及痛阈值提高百分率,结果见表3。
表3三角草片对小鼠热板痛阈的影响
组别   动物数   痛阈增加差值( X±SD(秒)及提高百分率(%)
  半小时   1小时   1.5小时   2小时   3小时   4小时
生理盐水组 8   0.1±4.8   -2.8±5.2   -3.6±5.7   -2.5±4.0   -1.0±4.6   3.1±3.1
  0   -23.1   -23.1   -15.4   -7.7   23.1
三角草片组 8   22.8±15.9**   19.5±15.6**   16.2±15.9**   34.9±18.3***   30.5±18.9***   41.8±6.5***
  131.2   120.3   99.8   215.1   188.0   257.3
正骨水组 8   37.0±13.2***   30.6±21.2***   30.1±22.8**   20.6±24.0*   21.0±25.5*   0.6±5.4
  194.7   157.9   152.6   105.3   110.5   0
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p<0.001
结果表明:100%三角草片醇提液及正骨水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三角草片作用快,延续时间长;正骨水作用快但维持时间短。
2.3对小鼠耳肿胀形成的抑制作用
用18~22g雄性小鼠42只,分成三组,乙醚麻醉,依组别取各药液涂于小鼠右耳正反两面(不加摩擦),1小时后用微量吸管精确吸取100%二甲苯致炎液100ul涂于右耳正反两面,左耳作空白对照。致炎1h后将小鼠断颈处死,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用9mm直径打孔器分别在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用千分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型号:TA1203)称重,每鼠的右耳片重量减去左耳片重量即为肿胀程度,计算肿胀抑制率。结果见表4。
表4三角草片对小鼠耳肿胀形成的影响
  组别   动物数   右耳重(mg)X±SD   左耳重(mg)X±SD   肿胀程度X±SD   肿胀抑制率1%
  生理盐水组三角草片组正骨水组   141414   35.2±8.928.7±7.627.5±5.2   16.1±1.316.1±1.615.8±4.7   19.1±8.712.6±6.9*10.2±4.2***   033.546.6
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01
结果表明:正骨水能明显抑制由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100%三角草片醇提液作用比正骨水略低,但也有较好的抗炎效果。
2.4对大鼠足趾肿胀形成的抑制作用
选用SD大鼠35只,体重150~180g,雄性,随机分成三组。外涂给药,1小时后,将100%蛋清(每只大鼠用0.1ml)注入大鼠右后足跖腱膜下致炎,每隔1小时用毛细管放大测量装置(3)测量足趾部体积变化,记录1、2、3、4、5小时足肿胀程度,结果见表5:
表5三角草片对大鼠足趾蛋清性炎症的影响
  组别   动物数   致炎后不同时间(h)的足趾肿胀程度(ml)
  1   2   3   4   5
  生理盐水组   15   0.91±0.15   0.87±0.18   0.79±0.12   0.73±0.13   0.59±0.18
  三角草片组   10   0.62±0.13***   0.62±0.13***   0.58±0.09***   0.54±0.15**   0.40±0.10**
  正骨水组   15   0.64±0.14***   0.65±0.16**   0.56±0.17***   0.58±0.20*   0.49±0.20
与对照组比较**p<0.01 ***p<0.001
结果表明:100%三角草片醇提液及正骨水均能明显抑制由蛋清引起的大鼠足趾肿胀。
下面对本申请人所制备的三角草片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一、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凡因跌、打、扭、挫、牵、拉、挤、压等引起的局部疼痛、肿胀、皮下瘀血、关节功能障碍等诊断为急、慢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者均为观察对象。本研究病例不包括骨折、脱位、神经挫伤等。
1.2症状和体征: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症状大多数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皮下瘀血和关节功能障碍。体征主要是局部压痛、肿胀,有时局部皮温略高。为了便于临床医师观察记录,我们将上述临床表现划分为若干级别。①疼痛程度:以病人主诉为主,根据疼痛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②触痛范围:触痛范围<3cm2者为轻度(+),3~6cm2者为中度(++),>6cm2者为重度(+++);③肿胀程度:轻微隆起者为轻度(+)、肿胀高出正常皮肤3mm者为中度(++)、肿胀高出正常皮肤6mm者为重度(+++);④瘀血:瘀血<3cm2者为轻度(+),3~6cm2者为中度(++),>6cm2者为重度(+++);⑤功能障碍(活动功能受限程度);测量关节活动以病人主动受限在30%者为轻度受限(+)、关节活动受限在30%~60%者为中度受限(++)、关节活动受限>60%者为重度受限(+++)。
1.3病例分组随机分为跌打镇痛液组(下称治疗组)和正骨水组(下称对照组),治疗组121例,其中男68例,女53例,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者63岁,平均年龄38.8岁,急性损伤94例,平均病程1.52±0.37天,慢性损伤27例,平均病程1.54±0.78年。对照组63例,其中男36例,女27例,年龄最小者5岁.最大者65岁,平均35.5岁,急性损伤51例,平均病程1.47±0.41天,慢性损伤14例,平均病程1.67±0.85年。上述二组病例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药物来源三角草片由中山地产中草药三角草配制成而成。由本申请人制剂室配制。活血止痛胶囊(市售药店购买)
2.2用法与禁忌三角草片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每次4片,每日二次。孕妇及6岁以下儿童禁用,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活血止痛胶囊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每次4片,每日三次。孕妇及6岁以下儿童禁用,肝肾功能异常者禁用。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根据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新药(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指标的变化,作为判定疗效的依据。
3.1.1治愈自我感觉疼痛消失,触痛范围缩小>90%,瘀血消散>90%,肿胀消失>90%,功能障碍恢复到原关节活动90%以上。
3.1.2显效自我感觉疼痛基本消失,或有轻微的疼痛,或疲劳后有不适感,触痛范围缩小>70%,肿胀消退>70%,瘀血消退>70%,功能受限恢复到原关节活动度的50%~80%,工作不受影响。例如腰部扭伤,腰前屈恢复到>80°,后伸恢复>25°,左右侧屈恢复>35°,左右旋转恢复>25°。
3.1.3有效疼痛明显减轻,触痛范围缩小40%,肿胀消退<40%,瘀血面积消退40%,可以参加轻便的工作。例如左踝关节扭伤,左踝部肿胀较右踝部周径长4cm,治疗后已减少为1cm,左足背伸>20°,跖屈>30°。
3.1.4无效症状、体征改变较少或无改变。
3.2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45.5%(55/121),有效率94.2%(114/121);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20.6%(13/63),有效率为79.4%(50/63);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详见表6。
表6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P<0.05
  组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对照组合计   12163184   55(45.5)13(20.6)68(37.0)   43(35.5)15(23.8)58(31.5)   16(13.2)22(34.9)38(20.6)   7(5.8)13(20.6)20(10.9)   114(94.2)50(79.4)164(89.1)
4.结论:结果表明三角草片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活血止痛胶囊。
二、治疗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1、病例资料
本组160例病人,全部是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
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扩创冲洗排毒,胰蛋白酶作局部封闭,同时给予抗感染、预防破伤风及对症支持治疗,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内服三角草片,每次4片,每日3次,并视伤口肿胀情况外用三角草片若干,加水研糊,外敷伤口肿胀范围处。
3、治疗结果
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治疗过程中蛇伤引起的中毒性心肌炎、弥漫性血管凝血(DIC)、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等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症状(肿胀、疼痛)改善时间及后遗症(致残、伤口溃疡)的发生率等进行观察,结果见下表。
表7三角草片剂治疗蛇伤疗效
  例数   疗效   并发症的发生   症状改善情况   后遗症发生
痊愈 死亡 蛇伤ARF 中毒性心肌炎 蛇伤DIC 消肿时间(天) 疼痛消失时间(天) 致残   伤口溃疡发生率
  治疗组   80   80   0   0   4   3   4±1   3±1.2   0   0(0%)
  对照组   80   80   0   2   8   8   7±1   5±1.5   3   7(8.75%)
  P值   >0.05   <0.05   <0.01   <0.01
4、结论
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愈率、死亡率两者无差异,但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消肿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伤口溃疡发生率、致残率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表明三角草片剂可明显缩短症状改善(如消肿、疼痛消失)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毒蛇咬伤的治愈时间、降低致残率。

Claims (10)

1、一种三角草的用途是在治疗跌打损伤中的应用。
2、一种三角草的用途是在治疗毒蛇咬伤中的应用。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用草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三角草,用酒精先浸泡,加热回流提取两次,合并回流提取液;
(2)、滤过,滤液在80℃以下减压浓缩成稠膏状,加适量淀粉捏成小块于烘箱中80℃以下干燥,粉碎,并过筛;
(3)、将干燥淀粉加入上述药粉中,用乙醇作润湿剂喷入药粉中,同时不断搅拌,使其成为色泽均匀,握之成团,触之即散的软材;
(4)、用制粒机将软材制成颗粒,过筛,使颗粒均匀,色泽一致;
(5)、将湿颗粒摊于洁净干燥的不锈钢托盘中,于烘箱内烘焙干燥;
(6)、将干燥后的颗粒过筛,加入滑石粉和硬脂酸镁与颗粒混匀;
(7)、用压片机压片,随时称取片重,确保片重差异合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角草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步骤中所述的酒精浓度为60%;所述的两次加热回流中第一次采用2小时,第二次采用1.5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角草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二步骤中所用的筛的密度为80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角草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三步骤中所用的乙醇浓度为95%;,所述的乙醇是用喷雾法将之喷入所述的药粉中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角草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六步骤中所用的筛的确密度为16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角草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五步骤中所用的烘箱的温度为40~50℃左右。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角草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六步骤中所用的筛的密度为16目。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角草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七步骤中所用的压片机为旋转式压片机。
CN 200610033442 2006-01-26 2006-01-26 三角草的用途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9659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33442 CN1965992A (zh) 2006-01-26 2006-01-26 三角草的用途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33442 CN1965992A (zh) 2006-01-26 2006-01-26 三角草的用途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5992A true CN1965992A (zh) 2007-05-23

Family

ID=38075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33442 Pending CN1965992A (zh) 2006-01-26 2006-01-26 三角草的用途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659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41599C1 (ru) * 2017-01-27 2018-01-18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еверо-Кавказски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растительного экстракта из хлорофитума хохлатого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41599C1 (ru) * 2017-01-27 2018-01-18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еверо-Кавказски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растительного экстракта из хлорофитума хохлатог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7524B (zh) 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9979B (zh) 中药组合物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446569A (zh) 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872235A (zh) 麝香追风止痛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5181B (zh) 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07316A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骨科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331488C (zh) 一种夏枯草提取物与用途
CN1726929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742775A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骨科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840160A (zh) 抗骨质增生粉
CN1836724A (zh) 一种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药物
CN105456689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97614C (zh) 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中药胶囊
CN1965992A (zh) 三角草的用途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3007159A (zh) 校正胰岛功能的中药制剂
CN1250228C (zh) 三七总皂苷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09951A (zh) 防治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34407C (zh)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37983C (zh) 复方贯众阿司匹林制剂
CN1872186A (zh) 复方枣仁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899490A (zh) 一种治疗气滞血淤型的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907315A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骨科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304045C (zh) 症痛康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43606B (zh) 一种用以治疗失眠的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299752C (zh) 治疗尿路结石的中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