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1849A - 医用腔道内支架 - Google Patents

医用腔道内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61849A
CN1961849A CNA2006100952753A CN200610095275A CN1961849A CN 1961849 A CN1961849 A CN 1961849A CN A2006100952753 A CNA2006100952753 A CN A2006100952753A CN 200610095275 A CN200610095275 A CN 200610095275A CN 1961849 A CN1961849 A CN 19618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edical
storage chamber
intracanal
drug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952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耀
刘松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TMMU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MMU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M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MMU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MMU
Priority to CNA2006100952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61849A/zh
Publication of CN1961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18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医用腔道内支架。该支架是一种管状体。该支架由形成过流截面的内管、撑开腔道并带有若干个释药孔的外管和在该内管与外管之间的贮药腔构成。该支架的两端分别有相互匹配的、可让两个以上的支架串联在一起的连接头。在该贮药腔中还可以有把其内管与外管分隔开并把该贮药腔分成至少两个贮药区的隔衬。本发明能够针对不同的病情、根据不同的药物释放时间要求、不同的药物用量,来贮存和携带药物。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有效地防止了腔道再狭窄的发生。

Description

医用腔道内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植入人体腔道内的支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同时携带有药物的可植入人体腔道内的支架。
背景技术
血管栓塞,食道、贲门发生良性或恶性狭窄,胆道梗阻,门静脉高压症或尿道梗阻等疾病是生活中常见的管腔梗阻性疾病,临床上若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不仅手术操作难度大,而且并发症多、危险性大、复发率高等;药物治疗常不能达到较高的局部浓度,介入治疗,即向人体的上述腔道中植入支架,已成为药物和手术之外又一重要的治疗方法。
但是支架植入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各种植入后的并发症如支架移位和再梗阻仍是临床难题。如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术后的主要缺陷就是施放支架部位的术后再狭窄。术后6个月内极高的再狭窄率(30%~50%)一直是介入治疗面临的重要问题。产生再狭窄的主要机制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早期弹性回缩,血管重塑和支架诱导的平滑肌过度丧生以及基质过度合成导致的新生内膜形成。而支架的机制主要是有效地制止了血管弹性回缩和负性重塑。但支架本身作为一种不锈钢(或医用工程塑料)异物的存在,使平滑肌细胞增生的程度较单纯球囊扩张更为明显。因此,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丧生和基质合成是开发新的防治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靶点。
研究表明,让植入的支架同时携带药物进腔道,是防止再狭窄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措施。WO0141678、CN1355005A、CN1360951A公开了有药物涂层的支架,在这些发明专利(申请)技术中,支架表面的药物是通过与聚合物简单共混,或是在聚合物表面通过微孔镶嵌来携带的。然而,在这些方法中其支架中携带的药物量不能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调节;而药物在血液环境下又会快速地释放,即释放时间短,达不到有效抑制血管内再狭窄发生的理想效果。现临床运用的如肝素涂层支架,其再狭窄率与裸露支架无明显差别。且一般的药物涂层在植入支架于腔道内的过程中还有脱落的可能,这样,就不能达到通过支架来携带药物的目的。并且,现有支架不能针对腔道内疾病的不同病情、或者不同病因导致的同一症状的疾病选择不同的药物或药物组合治疗疾病,如何开发可供医生或患者选择的支架是支架设计的又一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根据患者的病情来携带不同药物和剂量、能改善药物在支架的定位能力的医用腔道内支架。
为达所述目的,提供这样一种医用腔道内支架。该支架是一种管状体。其改进之处是,该支架由形成过流截面的内管、撑开腔道并带有若干个释药孔的外管和在该内管与外管之间的贮药腔构成。该支架的两端分别有相互匹配的、可让两个以上的支架串联在一起的连接头。
进一步的特征是,在该贮药腔中有把其内管与外管分隔开并把该贮药腔分成至少两个贮药区的隔衬。
也就是说,该支架所携带的药物是贮存在该贮药腔中的,向腔道壁释放药物是通过在外管上的释药孔来实现的。在进一步特征中的同一贮药腔内的不同贮药区也可以放置不同的药物,串联在一起的各个支架更可以放置不同的药物。
本发明的优越性如下:
与现有的能够携带药物的支架相比较,由于本发明不是用涂履药物涂层的方式和结构来让支架携带药物,而是把药物贮存在其贮药腔中携带的,而且,无论怎么薄的外管,其释药孔相对于外管的外壁而言,也是“下沉”的,因此,贮存在贮药腔与释药孔中的药物就不会在植入支架于腔道内的过程中脱落,自然也就确保能够达到施药目的。又由于贮药腔有至少两个贮药区,并且若干个这样的支架还可以串联在一起,因此,就能够针对不同的病情、根据不同的药物释放时间要求、不同的药物用量,来贮存不同的药物,这些药物如抗肿瘤类药物、抗再狭窄功能的药物、抗血小板药、抗凝药、转换酶抑制剂等。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有效地防止了腔道再狭窄的发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结构的横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2——本发明另一种结构的横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3——图1全剖的俯视图
图4——本发明串联后的外形示意图
图5——本发明一种串联结构的全剖示意图(对应于图1的结构)
图6——本发明另一种串联结构的全剖示意图(对应于图1的结构)
图7——本发明一种串联结构的全剖示意图(对应于图2的结构)
图8——本发明另一种串联结构的全剖示意图(对应于图2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医用腔道内支架(参考图1~图8)。该支架是一种管状体,它由形成过流截面10的内管1、撑开腔道并带有若干个释药孔21的外管2和在该内管1与外管2之间的贮药腔3构成。该支架的两端分别有相互匹配的、可让两个以上的支架串联在一起的连接头。
显然,作为医用,应当、且本发明也能够用现有的任何医用金属或医用塑性材料制作而成。加工方法可以是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或化学刻蚀方法等现有的方法。同样显然的是,本发明的每一单独支架,其内管1与外管2可以制作为一体,也可以分别单独制造(参考图1、图3)之后,用现有技术(例如粘接)把它们牢固地组合在一起的。其中的释药孔21的孔径、数量及其分布除根据现有加工方法确定之外,主要还应结合支架所携带的药物来确定。
如果由在贮药腔中的药物本身不能起到支撑作用,腔道压力过大、所用材料不能确保所述贮药腔3的贮药空间存在、或者在一个支架中需要携带几种药物的情况下。那么,在该贮药腔3中就应增加把内管1与外管2分隔开并把该贮药腔3分成至少两个贮药区的隔衬。
具体一点讲,该隔衬31可以有三至六条,它们31均平行于支架的轴线、并以均匀分布状态设置在贮药腔3中(参考图2,由于显见,故仅画出隔衬为三条的视图)。
或者,所述隔衬31′有呈圆环状的一个,它31′以垂直于该支架轴线的状态设置在所述贮药腔3的中部(参考图3)。
进一步讲,该支架内的贮药腔3的一端可以是封闭的(参考图7、8)。
显然,是否封闭,还要根据支架所携带的不同药物之间是否有不良的影响而定。通常,需要封闭的是有三至六条均平行于支架的轴线的隔衬31的、串联在一起的一个支架与另一个支架的连接端、且封闭其中一个支架的即可。在隔衬31′有呈圆环状的一个的情况下,由于该隔衬31′已经有封闭作用,因此、除感到贮药腔3中贮药区数量不够的情况外,一般可不封闭。
更进一步地说,支架两端连接头可以分别是一段内螺纹23和一段外螺纹13(参考图5、图7);也可以分别是一圈环形内扣23′和一圈环形外扣13′(参考图6、图8)。显然,其他现有技术的连接头结构也是可行。

Claims (9)

1、一种医用腔道内支架,该支架是一种管状体,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由形成过流截面(10)的内管(1)、撑开腔道并带有若干个释药孔(21)的外管(2)和在该内管(1)与外管(2)之间的贮药腔(3)构成;该支架的两端分别有相互匹配的、可让两个以上的支架串联在一起的连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腔道内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贮药腔(3)中有把所述内管(1)与外管(2)分隔开、并把该贮药腔(3)分成至少两个贮药区的隔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腔道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衬(31)有三至六条,它们(31)均平行于所述支架的轴线、并以均匀分布状态设置在所述贮药腔(3)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腔道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衬(31′)有呈圆环状的一个,该隔衬(31′)以垂直于所述支架轴线的状态设置在所述贮药腔(3)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医用腔道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贮药腔(3)的一端是封闭的。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医用腔道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两端连接头分别是一段内螺纹(23)和一段外螺纹(13)。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医用腔道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两端连接头分别是一圈环形内扣(23′)和一圈环形外扣(1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腔道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两端连接头分别是一段内螺纹(23)和一段外螺纹(13)。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腔道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两端连接头分别是一圈环形内扣(23′)和一圈环形外扣(13′)。
CNA2006100952753A 2006-12-11 2006-12-11 医用腔道内支架 Pending CN19618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952753A CN1961849A (zh) 2006-12-11 2006-12-11 医用腔道内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952753A CN1961849A (zh) 2006-12-11 2006-12-11 医用腔道内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1849A true CN1961849A (zh) 2007-05-16

Family

ID=38081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952753A Pending CN1961849A (zh) 2006-12-11 2006-12-11 医用腔道内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61849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9660B (zh) * 2007-06-20 2010-09-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携带有药物的胆道内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02415925A (zh) * 2011-09-15 2012-04-1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可贮存药物的医用腔道支架
CN102429751A (zh) * 2011-09-15 2012-05-0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带有贮药腔的医用腔道支架
CN102753120A (zh) * 2009-10-20 2012-10-24 库克医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支架套支架组合件
CN103445895A (zh) * 2013-09-12 2013-12-18 徐贵丽 一种可缓慢释放药物的医用腔道支架
CN105726176A (zh) * 2016-04-01 2016-07-0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一种载药胆道支架
CN107007378A (zh) * 2017-06-09 2017-08-04 令狐恩强 一种可注药防移位食道支架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9660B (zh) * 2007-06-20 2010-09-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携带有药物的胆道内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02753120A (zh) * 2009-10-20 2012-10-24 库克医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支架套支架组合件
CN102415925A (zh) * 2011-09-15 2012-04-1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可贮存药物的医用腔道支架
CN102429751A (zh) * 2011-09-15 2012-05-0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带有贮药腔的医用腔道支架
CN102429751B (zh) * 2011-09-15 2014-02-2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带有贮药腔的医用腔道支架
CN102415925B (zh) * 2011-09-15 2014-04-0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可贮存药物的医用腔道支架
CN103445895A (zh) * 2013-09-12 2013-12-18 徐贵丽 一种可缓慢释放药物的医用腔道支架
CN103445895B (zh) * 2013-09-12 2015-11-11 徐贵丽 一种可缓慢释放药物的医用腔道支架
CN105726176A (zh) * 2016-04-01 2016-07-0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一种载药胆道支架
CN107007378A (zh) * 2017-06-09 2017-08-04 令狐恩强 一种可注药防移位食道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61849A (zh) 医用腔道内支架
Sianos et al. Stent fracture and restenosis in the drug‐eluting stent era
CN107308536A (zh) 包括药物输送护套的球囊导管
CN102387761B (zh) 支架
Rajagopal et al. Coronary restenosis: a review of mechanisms and management
JP4583756B2 (ja) 医療器具
CN100482186C (zh) 用于将有益试剂装入可膨胀医用装置的设备
US8128690B2 (en) Endoluminal device for in vivo delivery of bioactive agents
US8597341B2 (en) Intravascular device with netting system
EP1604697A1 (en) Implantable device
WO2015070814A1 (zh) 一种药物球囊及其制备方法
EP2066388B1 (en) Systems for local bioactive material delivery
CN102300518A (zh) 表面有纹理的移植物
KR20160065091A (ko) 스텐트
CN102166141B (zh) 一种药物洗脱支架的制备工艺
US8292942B2 (en) Double-balloon delivery system for an implantable eccentric stent
CN101559011B (zh) 具有内部支撑翼的药物释放型管状支架
US9155648B2 (en) Stent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202191582U (zh) 药物球囊扩张导管
CN200980746Y (zh) 一种医用腔道内支架
CN101069660B (zh) 一种携带有药物的胆道内支架的制备方法
WO2007119423A1 (ja) 生体内留置物
CN105769398A (zh) 基于多面体变形机理的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
WO2007116646A1 (ja) 生体内留置物
WO2019176790A1 (ja) ステン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