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7909A - 安装系统、安装方法、安装程序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安装系统、安装方法、安装程序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7909A
CN1937909A CN 200610138958 CN200610138958A CN1937909A CN 1937909 A CN1937909 A CN 1937909A CN 200610138958 CN200610138958 CN 200610138958 CN 200610138958 A CN200610138958 A CN 200610138958A CN 1937909 A CN1937909 A CN 19379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ubstrate
time
machine
procedure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3895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7909B (zh
Inventor
西城洋志
小林一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37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7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37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79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onnection Of Electric Components To Printed Circuits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防止产品品质下降的安装系统、安装方法、安装程序及记录介质。本发明的安装系统(1),当切换生产种类时,为了避免已印刷的基板在安装机(13、14)或回流炉(15)前待机,在考虑印刷机(12)、安装机(13、14)及回流炉(15)的工序安排变更时间及处理时间的基础上,将从基板供给机(11)向印刷机(12)搬入切换种类的基板的时间,延迟规定时间。由此,搬入印刷机的基板,在从印刷机(12)到达回流炉(15)的期间,无需在各工序前待机,缩短了从印刷工序至回流工序的时间,从而可以防止产品品质的下降。

Description

安装系统、安装方法、安装程序及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基板上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在基板上印刷焊料或粘合剂,在印刷后的该基板上安装电子元件,对安装了该电子元件后的基板进行烧制,来安装搭载电子元件后的印刷基板的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制造搭载有电子元件的印刷基板的工序包括:进行搬入基板的搬入处理的工序(以下称为“搬入工序”);进行在所搬入的基板的布线图案上印刷糊状焊料的印刷处理的工序(以下称为“印刷工序”);进行在印刷后的焊料上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处理的工序(以下称为“安装工序”);对安装电子元件后的基板进行加热以熔化焊料,从而进行焊接的回流(reflow)处理的工序(以下称为“回流工序”);和进行存储焊接后的基板的存储处理的工序(以下称为“存储工序”)。各个工序连成生产线,上述生产线由基板供给机、印刷机、安装机、回流炉以及基板存储机构成,并通过传送带等相连。在这种安装生产线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开发出了通过读取分配给基板的ID等电子数据的收发处理,各个装置自动判定生产种类,自动进行生产种类切换的安装系统(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6557号)。
图12表示以往的安装系统的结构。该图12所示的安装系统2包括:向安装生产线供给印刷基板的基板供给机11;在由该基板供给机11所搬入的基板上的规定位置印刷焊料的印刷机12;在由该印刷机12印刷焊料后的基板上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机13、14;对由该安装机13、14安装电子元件后的基板进行加热的回流炉15;以及存储由该回流炉15粘合焊料后的基板的基板存储机16。
在安装系统2中,由基板供给机11所供给的基板,按照印刷机12,安装机13、14及回流炉15的顺序实施各种处理。各个装置一旦完成对基板的处理,即依次将该基板搬出至下一工序的装置中。从回流炉15所搬出的基板,被存储在基板存储机16中,作为产品出厂。
在这种安装系统2中,当切换基板的生产种类时,例如传送带的导轨宽度的调整、掩模(mask)的更换、焊料的更换、卷轴(reel)的更换、炉内温度的变更、程序的变更等改换工序安排的调整动作(以下称为“工序安排变更”),从上游侧、即基板供给机11一侧开始依次进行。例如,图12所示的安装系统2中,当生产对象由基板A切换至基板B时,在基板供给机11中,从将最后一个基板A搬入生产线的时刻t1开始进行工序安排变更,在印刷机12中,从最后一个基板A印刷结束的时刻t2开始进行工序安排变更。在上述工序安排变更结束后,各个装置依次对搬送来的基板进行处理。
但是,安装系统的各个装置,根据要生产的基板种类或装置属性的不同,工序安排变更所需时间(以下称为“工序安排变更时间”)各异,因此,下游工序装置的工序安排变更时间比上游工序装置长时,由上游工序装置处理完的基板,有时需要在下一工序的装置前待机。其中,回流炉具有在因工序安排变更而必须降低炉内温度时工序安排变更时间变长的特性,因此,搬入回流炉的基板有时必须在回流炉前长时间待机。例如图12中,在安装机14对基板B处理结束的时刻t4,回流炉15中的工序安排变更尚未结束,因此,在回流炉15的工序安排变更结束的时刻t5之前,基板B一直在安装机14中或回流炉15之前的生产线上待机。完成印刷工序的基板处于已印刷完焊料并安装完电子元件的状态。因此,如果在安装机中或回流炉前长时间放置,则有可能发生焊料干燥、焊剂(flux)汽化、附着灰尘等情况,结果导致产品品质降低。因此,印刷焊料以后,希望能够尽快地进行安装工序及回流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产品品质下降的安装系统、安装方法、安装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安装系统,至少包括:印刷机,对基板印刷焊料;安装机,对由上述印刷机印刷的基板安装电子元件;回流炉,对由上述安装机安装电子元件后的基板进行加热,以熔化上述焊料,从而进行焊接;和控制装置,控制上述印刷机开始印刷的时间;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印刷机的印刷处理及上述安装机的安装处理所需的时间和伴随上述印刷机、上述安装机及上述回流炉的上述基板生产种类切换而引起的工序安排变更所需的时间,设定上述印刷处理的开始时刻。
上述安装系统中,控制装置可设定上述开始时刻,以使基板在回流炉的工序安排变更结束后到达回流炉。另外,上述安装系统中,控制装置,可以设定上述印刷处理的开始时刻,以使工序安排变更前的最后一个基板,在上述印刷机中完成印刷处理后被搬送至上述安装机,在上述安装机中完成安装处理后被搬出至上述回流炉,在上述回流炉中加热处理结束之后,开始回流炉中的工序安排变更,并在比回流炉中的工序安排变更的预定结束时刻早规定时间的时刻以后的时机,对印刷机的工序安排变更之后的第一个基板进行印刷;并且设定上述安装机中的处理开始时刻,以使基板在上述印刷处理开始后的上述规定时间内到达回流炉。
上述安装系统中,上述控制装置,可以将上述印刷机、上述安装机及上述回流炉的各个装置中的各种处理或工序安排变更的结束时刻设定为,将上述各个装置中的上述各种处理或上述工序安排变更的开始时刻加上上述各个装置中的上述各种处理或上述工序安排变更所需的时间而得到的时刻;将上述各个装置中的各种处理或工序安排变更的开始时刻设定为,本装置上次处理后的基板的处理或工序安排变更的结束时刻、本装置的上游工序的装置当前正在处理的基板的处理或工序安排变更的结束时刻以及本装置的下游工序的装置上次处理后的基板的处理或工序安排变更的开始时刻中的最迟时刻
上述安装系统中,控制装置,可以将上述印刷机、上述安装机以及上述回流炉的各个装置中紧邻上述回流炉上游侧的第一装置的工序安排变更开始时刻设定为下述任一时刻:从上述回流炉中的工序安排变更结束的预定结束时刻减去上述第一装置的处理时间及预定工序安排变更时间的时刻、上述第一装置对工序安排变更前的最后一个基板的处理的预定结束时刻以及上述时刻之间的时刻;将紧邻上述第一装置上游侧的第二装置的工序安排变更开始时刻设定为下述任一时刻:从将已设定的上述第一装置的工序安排变更开始时刻加上上述第一装置的预定工序安排变更时间而得到的上述第一装置的工序安排变更结束的预定结束时刻减去上述第二装置的处理时间和预定工序安排变更时间的时刻、第二装置对工序安排变更前的最后一个基板的处理的预定结束时刻以及上述时刻之间的时刻;将上述印刷机的工序安排变更开始时刻设定为下述任一时刻:从紧邻上述印刷机下游侧的装置中的工序安排变更结束的预定结束时刻减去上述印刷机的处理时间及预定工序安排变更时间的时刻、上述印刷机对工序安排变更前的最后一个基板的处理的预定结束时刻以及上述时刻之间的时刻。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安装方法,印刷步骤,由印刷机对基板印刷焊料;安装步骤,由安装机对通过上述印刷步骤印刷后的基板安装电子元件;回流步骤,对通过上述安装步骤安装电子元件后的基板进行加热,以熔化上述焊料,从而进行焊接;和控制步骤,控制上述印刷机开始印刷的时间;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控制步骤中,根据上述印刷机的印刷处理及上述安装机的安装处理所需的时间和伴随上述印刷机、上述安装机及上述回流炉的上述基板生产种类切换而引起的工序安排变更所需的时间,设定上述印刷处理的开始时刻。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安装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印刷步骤,由印刷机对基板印刷焊料;安装步骤,由安装机对通过上述印刷步骤印刷后的基板安装电子元件;回流步骤,对通过该安装步骤安装电子元件后的基板进行加热,以熔化上述焊料,从而进行焊接;和控制步骤,控制上述印刷机开始印刷的时间;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控制步骤中,根据上述印刷机的印刷处理及上述安装机的安装处理所需的时间和伴随上述印刷机、上述安装机以及上述回流炉的上述基板生产种类切换而引起的工序安排变更所需的时间,设定上述印刷处理的开始时刻。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记录有上述安装程序。本安装系统、安装方法、安装程序以及记录介质中,印刷机是指印刷机和/或分配器,对基板印刷焊料是指进行印刷和/或涂敷。
采用本发明,根据印刷处理、安装处理以及回流处理所需的时间,印刷机、安装机以及回流炉的、伴随基板种类切换而进行调整动作所需的时间,设定印刷处理的开始时刻,从而可以缩短从印刷处理至回流处理的时间。
另外,采用本发明,设定印刷处理的开始时刻,以便在比回流炉内的工序安排变更的预定结束时刻早规定时间的时刻之后的时机,对印刷机工序安排变更后的第一个基板进行印刷,因此,可以在开始印刷后焊料品质尚未劣化到超过容许限度的时间内,完成回流炉内的工序安排变更;设定安装机的处理开始时刻,以使基板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回流炉,因此,可以在开始印刷后焊料品质尚未劣化到超过容许限度的时间内,开始对回流炉工序安排变更后的第一个基板进行处理。由此,可以防止产品品质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安装系统的结构的视图。
图2是表示印刷机12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a)是表示生产业绩表,(b)是表示工序安排变更表的示意图。
图4(a)是表示生产业绩表,(b)是表示CT表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安装系统的动作的概要的视图。
图6是表示印刷机中的基板搬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生产开始许可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生产时间迁移表生成部的整体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生产开始迁移表的生成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考虑了延迟的生产时间迁移表的视图。
图11是表示未考虑延迟的生产时间迁移表的视图。
图12是表示以往的安装系统的结构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安装系统的结构图。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与背景技术栏中说明的以往安装系统相同的结构要素使用统一的名称及附图标记,并适当地省略说明。
安装系统1,包括:向生产线供给印刷基板的基板供给机11;在由该基板供给机11所搬入的基板上的规定位置印刷焊料的印刷机12;在由该印刷机12印刷完焊料的基板上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机13;在由该安装机13安装完电子元件的基板上继续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机14;对由安装机13、14安装完电子元件的基板进行加热的回流炉15;存储由该回流炉15将焊料粘合的基板的基板存储机16;以及控制基板供给机11、印刷机12、安装机13、14、回流炉15和基板存储机16的动作的控制装置20。其中,基板供给机11、印刷机12、安装机13、14、回流炉15、基板存储机16及控制装置20,通过公知的通信线路30进行连接。
如图2所示,印刷机12具有通信部12a、基板检测部12b、搬送部12c、工序安排变更处理部12d和生产处理部12e。通信部12a,通过通信线路与安装系统1的各结构要素进行各种信息的收发。基板检测部12b,通过基板识别摄像机及传感器对搬送至印刷机12的基板进行检测或识别。搬送部12c,根据控制装置20的指示来控制传送带的动作,从而进行基板的搬入、固定、搬出等。工序安排变更处理部12d,根据基板检测部12b对基板的识别结果或控制装置20的指示,进行工序安排变更处理。生产处理部12e根据基板检测部12b、搬送部12c及搬送部12c的处理结果,对固定于印刷机12内部的规定位置上的基板进行印刷处理。
控制装置20,包括:通信部21、生产业绩表生成部22、工序安排变更时间表生成部23、CT(Cycle Time:周期时间)表生成部24、时间迁移表生成部25、生产指示部26以及存储部27。上述控制装置20,包括:CPU等运算装置,存储器及HDD(Hard Disc Drive:硬盘驱动器)等存储装置,键盘、鼠标、指示设备、按键及触板等检测外部信息输入的输入装置,通过互联网、LAN(Local Area Network)、WAN(Wide Area Network)等公知的通信线路进行各种信息收发的I/F装置,具备CRT(Cathode Ray Tube)、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或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等显示装置的计算机,以及安装于该计算机中的程序。即,通过硬件装置和软件的协作,使上述硬件资源在程序的控制下,实现上述的通信部21、生产业绩表生成部22、工序安排变更时间表生成部23、CT表生成部24、时间迁移表生成部25、生产指示部26以及存储部27的功能。其中,可以在存储在软盘、CD-ROM、DVD-ROM、存储卡等记录介质中的状态下提供上述程序。
通信部21,在基板供给机11、印刷机12、安装机13、14、回流炉15以及基板存储机16之间,收发例如生产开始时刻及结束时刻、处理时间、正在处理的基板的种类、工序安排变更开始时刻及结束时刻、工序安排变更所需时间、工序安排变更的内容等各种信息。
生产业绩表生成部22,根据从基板供给机11、印刷机12、安装机13、14、回流炉15及基板存储机16接收的信息,预先生成记录有印刷机12、安装机13、14及回流炉15的作业时间、工序安排变更时间等过去的履历的表格,将其作为生产业绩表27a存储在存储部27中。该生产业绩表27a,如图3(a)所示,由使各基板的工序安排变更所需时间与生产时间对应地存储在每个装置中的表格构成。另外,如图4(a)所示,由使各个基板的处理所需平均时间与生产时间对应地存储在每个装置中的表格构成。上述生产业绩表27a,当接收到与各个装置中进行的处理有关的信息时,可以更新其内容。
工序安排变更时间表生成部23,对生产业绩表27a中存储的工序安排变更时间进行统计处理,预先生成记录有印刷机12、安装机13、14及回流炉15的平均工序安排变更时间的表格,将其作为工序安排变更时间表27b而存储到存储部27b中。该工序安排变更时间表27b,如图3(b)所示,由下述表格构成,即,当每个装置中的一种基板变更为另一种基板时,使工序安排变更时间与各基板以矩阵状对应地记录在每个装置中的表格。在这里,图3(b)所示的附图标记a是指,从种类B的基板向种类A的基板进行工序安排变更时的工序安排变更时间。可以每更新生产业绩表27a的内容时,即生成上述工序安排变更时间表27b。另外,也可以以周或日等任意时间间隔为单位生成。
其中,上述统计处理,可以简单地对规定期间的数据取平均值。另外,对于规定期间的数据,可以取对最近的数据进行加权而得到的加权平均值。此外,也可仅采用最新的数据。
CT表生成部24,对生产业绩表27a进行统计处理,预先生成记录了印刷机12、安装机13、14及回流炉15中的处理时间的表格,将其作为CT表27c存储在存储部27a中。该CT表27c,如图4(b)所示,由使基板种类与处理时间对应地记录在每个装置中的表格构成。可以每更新生产业绩表27a的内容时即生成上述CT表27c。另外,也可以以周或日等任意时间间隔为单位生成。其中,作为上述统计处理,进行与工序安排变更时间表生成部23相同的统计处理。
生产时间迁移表生成部25,根据基板供给机11、印刷机12、安装机13、14、回流炉15及基板存储机16的动作情况、工序安排变更时间表27b及CT表27c,生成记录有安装系统1的各工序中的各基板处理流程的表格,将其作为生产时间迁移表27d存储在存储部27中。该生产时间迁移表27d,如图10、11所示,由使安装系统1的各个装置中的各基板的生产开始时间及生产完成时间、各个装置中的工序安排变更开始时间及工序安排变更结束时间与各个装置对应地进行记录的表格构成。
生产指示部26,根据生产时间迁移表27d,向基板供给机11发出生产动作指示。其中,生产指示部26可也向印刷机12、安装机13、14、回流炉15及基板存储机16发出生产动作的指示。
存储部27,至少存储上述生产业绩表27a、工序安排变更时间表27b、CT表27c及时间迁移表27d。
以下,参照图5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安装系统1的动作的概要进行说明。在图5所示的安装系统1中,由基板供给机11所供给的基板,按照印刷机12、安装机13、14及回流炉15的顺序实施各种处理。各个装置一旦完成对基板的处理,即依次将该基板搬送至下一工序的装置中。从回流炉15搬出的基板,存储在基板存储机16中,作为产品出厂。
上述安装系统1的工序安排变更从基板供给机11一侧开始依次进行,在工序安排变更结束后,基板供给机11,将从基板供给机11向印刷机12搬入要切换种类的基板的时间,从印刷机12的工序安排变更结束时刻开始,延迟了考虑到印刷机12、安装机13、14及回流炉15的工序安排变更时间及处理时间的生产延迟时间。经过该生产延迟时间后,由基板供给机11所供给的基板,被依次搬入印刷机12、安装机13、14及回流炉15,并在各个装置中分别进行印刷处理、安装处理及回流处理,最终存储到基板存储机16中。
如图5所示,虽然以往在印刷机12的工序安排变更结束的时刻t3从基板供给机11向印刷机12搬入基板,但是本实施例中,在从时刻t3延迟了生产延迟时间后的时刻t4’搬入基板。于是,在时刻t4’被搬入印刷机的基板,在从印刷机12到达回流炉15的期间,无需在各工序前进行待机。上述生产延迟时间是根据生产时间迁移表27d而确定的。
以下,参照图6,对印刷机12中的基板搬入处理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印刷机12中的基板搬入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安装系统1中的印刷机12的基板检测部12b,确认上游工序的基板供给机11出口处是否存在基板(步骤S601)。
当基板供给机11的出口处无基板时(步骤S601:否),印刷机12不执行基板的搬入。基板供给机11的出口处无基板,意味着基板供给机11的基板缺货或印刷基板的制造结束。因此,印刷机12不执行基板的搬入。
当基板供给机11的出口处有基板时(步骤S601:是),印刷机12的工序安排变更处理部12d,根据基板检测部12b的基板检测结果或控制装置20的指示,确认是否需要进行工序安排变更(步骤S602)。当通过基板检测部12b检测出预定搬入的基板与前次印刷处理完的基板的种类不同时,工序安排变更处理部12d判断为需要进行工序安排变更。另外,根据控制装置20的指示,接收到进行工序安排变更的指示后,工序安排变更处理部12d判断为需要进行工序安排变更。
当不需要进行工序安排变更时(步骤S602:否),印刷机12的搬送部12c将位于基板供给机11的出口处的基板搬入印刷机12的内部(步骤S608)。此时,印刷机12的生产处理部12e,将基板搬入并固定到印刷机12内部的规定位置上后,对该基板进行印刷处理。
另一方面,当需要进行工序安排变更时(步骤S602:是),印刷机12的基板检测部12b,确认印刷机12内部是否存在基板(步骤S603)。当印刷机12的内部存在基板时,无法进行工序安排变更。因此,基板检测部12b确认印刷机12的内部是否存在基板。
当印刷机12的内部存在基板时(步骤S603:否),印刷机12进行待机,直至该基板被搬出到下一工序的装置中。
另一方面,当印刷机12的内部不存在基板(步骤S603:是)时,印刷机12的工序安排变更处理部12d,进行自动工序安排变更处理(步骤S604)。在这里,所谓自动工序安排变更处理是指,例如搬送基板的传送带的导轨宽度调整、在印刷机12中进行的印刷处理的履历数据等的备份、用于对随后搬入的基板进行印刷处理的程序的载入、基板支撑销的设置调整等用于对随后搬入的基板进行印刷处理的印刷机12本身所进行的准备动作。
另外,工序安排变更处理部12d,向操作员发出进行手动工序安排变更处理的指示(步骤S605)。在这里,所谓手动工序安排变更处理是指,例如印刷到基板上的焊料或粘合剂的更换、供给电子元件的卷轴或托盘的更换及配置变更、掩模的更换等用于对随后搬入的基板进行印刷处理的操作员所进行的准备动作。另外,进行手动工序安排变更处理的指示,通过在显示装置中显示、鸣响警报音、信号塔(亮灯等方式进行。
当工序安排变更结束,可以制造随后搬入的基板时,印刷机12的生产处理部12e向控制装置20发送确认是否可以开始生产的确认要求(步骤S606)。当未从控制装置20接收到指示可以开始生产的生产开始许可时(步骤S607:否),印刷机12的生产处理部12e不开始生产,保持待机,直至接收到生产开始许可。关于上述生产开始许可的生成动作将在后文中进行说明。
另一方面,当从控制装置20接收到生产开始许可时(步骤S607:是),印刷机12的搬送部12c将位于基板供给机11的出口处的基板搬入印刷机12的内部(步骤S608)。将基板搬入并固定到印刷机12内部的规定位置上后,印刷机12的生产处理部12e对该基板进行印刷处理。已进行印刷处理的该基板,在安装机13、安装机14以及回流炉15中依次进行各种处理。
以下,参照图7,对控制装置20的生产开始许可的生成动作进行说明。首先,控制装置20的生产指示部26,当从印刷机12接收到确认要求时(步骤S701:是),通过通信部21获取当前安装生产线内存在的基板及该基板的种类的相关信息(以下称为“基板信息”)(步骤S702)。通过通信线路30从各个装置获取该基板信息。
获取基板信息后,生产指示部26确认存储部27,确认生产时间迁移表27d是否生成完毕(步骤S703)。
当生产时间迁移表27d未生成完毕时(步骤S703:否),生产指示部26指示生产时间迁移表生成部25生成生产时间迁移表27d(步骤S707)。关于生产时间迁移表27d的生成动作将在后文中进行说明。
当生产时间迁移表27d生成完毕时(步骤S703:是),生产指示部26,根据该生产时间迁移表27d计算出生产延迟时间T1。该生产延迟时间T1是指,当前时刻到基板种类变更所引起的回流炉15的工序安排变更结束为止的时间与变更后的基板从印刷机12移动至回流炉15的时间的差值。
当生产延迟时间T1大于0时,即生产延迟时间T1未达到0时(步骤S705:否),生产指示部26不显示生产开始许可标志(flag)(步骤S708)。
另一方面,当生产延迟时间T1不大于0时,即生产延迟时间T1已变为0时(步骤S705:是),生产指示部26显示生产开始许可标志(步骤S706)。于是,向印刷机12发送生产开始许可,基板被搬入到印刷机12的内部。
以下,参照图8,对生产时间迁移表27d的生成动作进行说明。首先,生产时间迁移表生成部25,当从生产指示部26收到要求生成生产时间迁移表27d的指示时(步骤S801:是),根据生产指示部26已获取的基板信息,确定安装生产线内存在的最后处理的基板,即回流炉15中正在处理或正处于处理待机的基板POLD(步骤S802)。
确定基板POLD后,生产时间迁移表生成部25,生成从该基板POLD到新搬入安装生产线的不同种类的基板PNEW的生产时间迁移表27d(步骤S803)。参照图9,对从该基板POLD到基板PNEW的生产时间迁移表27d的生成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生产时间迁移表生成部25,按照各基板的处理顺序累加各个装置的处理时间及工序安排变更时间,生成图10所示的第一生产时间迁移表(步骤S901)。最初生成的第一生产时间迁移表,是简单累加各个装置的处理时间及工序安排变更时间的结果。其中,图10中,第一号机表示印刷机。另外,第五号机表示回流炉。第二~第四号机表示安装机等对印刷完焊料的基板进行处理的装置。
例如图10中,基板C-1,在300秒时被搬入到印刷机等第一号机的装置中,在350秒时第一号机的处理结束。然后,在370秒时被搬入到第二号机,在430秒时第二号机的处理结束。然后,在430秒时被搬入到第三号机,在470秒时第三号机的处理结束。然后,在480秒时被搬入到第四号机,在510秒时第四号机的处理结束。最后,在1280秒时被搬入到相当于回流炉的第五号机,在1300秒时第五号机的处理结束。在这里,基板C-1,在510秒时第四号机的处理结束,但作为回流炉的第五号机的工序安排变更结束时间为1280秒。因此,基板C-1必须在第五号机前待机770秒。为避免上述状态,进行如下运算。
生成上述第一生产时间迁移表后,生产时间迁移表生成部25,根据该第一生产时间迁移表进行运算(步骤S902)。该运算,按以下两个规则进行。
第一个规则为“结束时刻为开始时刻与周期时间之和”。具体而言,对于基板,生产结束时刻由生产开始时刻与周期时间之和表示。另外,各个装置的工序安排变更结束时刻由工序安排变更开始时刻与工序安排变更时间之和表示。例如图11中,对于基板C-1的第一号机的处理,生产开始时刻为300秒,第一号机对基板C的处理时间为50秒,因此生产结束时刻为350秒。另外,工序安排变更开始时刻为480秒,工序安排变更时间为800秒,因此第五号机的从基板B到基板C的工序安排变更结束时刻为1280秒。
第二个规则为“开始时刻,对本装置上次处理后的基板的处理结束时刻、上游工序的装置当前正在处理的基板的处理结束时刻以及下游工序的装置上次处理后的基板的处理开始时刻进行比较,取最大值。(另外,时刻的值,以印刷机等第一号机的生产开始时刻为0,表示其后的经过时间)”。例如,图11中,对于第三号机的装置的基板C-3,第三号机上次处理过的基板C-2的处理结束时刻为530秒,作为上游工序装置的第二号机正在处理的基板C-3的处理结束时刻为550秒,作为下游工序装置的第四号机上次处理过的基板C-2的处理开始时刻为530秒,因此其处理的开始时刻为值最大的550秒。
另外,只有紧邻回流炉的上游装置(图10中为第四号机),除工序安排变更后开始生产第一块基板以外,不对下游工序的装置上次处理后的基板的处理开始时刻进行比较。此时,根据“结束时刻为开始时刻与周期时间之和”的规则执行上述运算。
通过执行上述运算,生产时间迁移表生成部25,生成如图10所示的第二生产时间迁移表(步骤S903)。
生成第二生产时间迁移表后,比较该第二生产时间迁移表和第一生产时间迁移表,判断是否相同(步骤S904)。
当第一生产时间迁移表和第二生产时间迁移表不相同时(步骤S904:否),生产时间迁移表生成部25,将第二生产时间迁移表替换为第一生产时间迁移表(步骤S905),返回步骤S902的处理,执行上述运算。
另一方面,当第一生产时间迁移表和第二生产时间迁移表相同时(步骤S904:是),生产时间迁移表生成部25,将该生产时间迁移表作为生产时间迁移表27d存储在存储部27中。
通过执行上述运算,由图11所示的生产时间迁移表生成图10所示的生产时间迁移表。该图10所示的生产时间迁移表,预先设定了生产延迟时间。例如就基板C-1对两者进行比较,图11中,由于未考虑生产延迟时间,所以第四号机的生产结束时刻为510秒,第五号机的生产开始时刻为1280秒,因此要在作为回流炉的第五号机前待机长达770秒。另一方面,图10中,由于考虑了生产延迟时间,第四号机的生产结束时刻为1220秒,第五号机的生产开始时刻为1280秒,因此仅需在作为回流炉的第五号机前待机60秒。
这样一来,采用本实施例,根据安装生产线的各工序的处理时间和安装生产线各个装置中的工序安排变更时间,将开始向印刷机搬入基板并进行印刷处理的时间延迟了生产延迟时间,从而可以缩短从印刷工序至回流工序的时间。因此,当切换生产种类时,可以缩短印刷完毕的基板在安装机或回流炉前待机的时间,所以可以防止产品品质的下降。
另外,印刷机12或回流炉15也可以具有上述控制装置20的各种功能。而且,存储部27可以制成与通信线路30直接相连的独立的数据库。
另外,作为印刷机12,不仅可以是使用掩模等以规定位置及形状印刷焊料或粘合剂的印刷机,也可以是分配器。此外,可以同时作为使用掩模的印刷机和分配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安装生产线由基板供给机11、印刷机12、安装机13、14、回流炉15以及基板存储机16构成,但安装生产线的结构不限定于上述内容,可根据要制造的基板种类等适当地自由设定。
控制装置20,工序安排变更前的最后一个基板,在印刷机12中完成印刷处理之后被搬送至安装机13,在安装机13中完成安装处理之后被搬送至安装机14,在安装机14中完成安装处理之后再被搬送至回流炉15,在回流炉15内进行加热处理结束后,开始回流炉15中的工序安排变更。此外,控制装置20,根据回流炉15的预定工序安排变更时间求出工序安排变更结束的预定结束时刻,设定印刷处理的开始时刻,以便在比该预定结束时刻早规定时间(当印刷后的焊料被放置时,品质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品质如果下降到容许临界值以下时,会对回流炉内的处理造成不良影响。该规定时间为品质降至容许临界值的时间)的时刻之后的时机,对印刷机12的工序安排变更后的第一个基板进行印刷。即,开始印刷后,在焊料的品质下降至容许临界值以前,回流炉15中的工序安排变更结束。而且,控制装置20,设定安装机13、14中的处理开始时刻,以使基板在印刷机12中的工序安排变更后、在开始对第一个基板进行印刷处理后的规定时间内,到达回流炉15。因此,无论基板到达回流炉15的时间早于或迟于回流炉15中的工序安排变更结束时刻,均可使回流炉15中的处理开始时间处于在印刷机12的工序安排变更后、开始对第一个基板进行印刷处理后的规定时间内。由此,可以防止产品品质的下降。
此外,控制装置20,将印刷机12、安装机13、14及回流炉15等各个装置中、处于紧邻回流炉15上游侧的第一装置的安装机14的工序安排变更开始时刻设定为下述任一时刻:从回流炉15中的工序安排变更结束的预定结束时刻减去安装机14的装置的处理时间以及预定工序安排变更时间的时刻、安装机14在工序安排变更前对最后一个基板的处理的预定结束时刻、或上述时刻之间的时刻;将作为紧邻安装机14上游侧的第二装置的安装机13的工序安排变更开始时刻设定为下述任一时刻:从设定完的安装机14的工序安排变更开始时刻加上安装机14的预定工序安排变更时间而得到安装机14的工序安排变更结束的预定结束时刻,并从该预定结束时刻中减去安装机13的处理时间以及预定工序安排变更时间所得出的时刻、安装机13在工序安排变更前对最后一个基板的处理的预定结束时刻、或上述时刻之间的时刻。以下相同,将印刷机12中的工序安排变更开始时刻设定为下述任一时刻:从作为紧邻印刷机12下游侧的装置的安装机13中的工序安排变更结束的预定结束时刻减去印刷机的处理时间以及预定工序安排变更时间的时刻、印刷机12在工序安排变更前对最后一个基板的处理的预定结束时刻、或上述时刻之间的时刻。于是,印刷机12中的工序安排变更后的第一个基板,可以在印刷机12中完成印刷处理之后被搬送至完成工序安排变更的安装机13,完成安装机13中的安装处理之后被搬送至完成工序安排变更的安装机14,完成安装机14中的安装处理之后再进而被搬出到工序安排变更结束的回流炉15。

Claims (7)

1.一种安装系统,至少包括:
印刷机,对基板印刷焊料;
安装机,对由上述印刷机印刷的基板安装电子元件;
回流炉,对由上述安装机安装电子元件后的基板进行加热,以熔化上述焊料,从而进行焊接;和
控制装置,控制上述印刷机开始印刷的时间;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印刷机的印刷处理及上述安装机的安装处理所需的时间和伴随上述印刷机、上述安装机及上述回流炉的上述基板生产种类切换而引起的工序安排变更所需的时间,设定上述印刷处理的开始时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
设定上述印刷处理的开始时刻,以使工序安排变更前的最后一个基板,在上述印刷机中完成印刷处理后被搬送至上述安装机,在上述安装机中完成安装处理后被搬出至上述回流炉,在上述回流炉中加热处理结束之后,开始回流炉中的工序安排变更;并在比回流炉中的工序安排变更的预定结束时刻早规定时间的时刻以后的时机,对印刷机的工序安排变更之后的第一个基板进行印刷;并且
设定上述安装机中的处理开始时刻,以使基板在上述印刷处理开始后的上述规定时间内到达回流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
将上述印刷机、上述安装机及上述回流炉的各个装置中的各种处理或工序安排变更的结束时刻设定为,将上述各个装置中的上述各种处理或上述工序安排变更的开始时刻加上上述各个装置中的上述各种处理或上述工序安排变更所需的时间而得到的时刻;
将上述各个装置中的各种处理或工序安排变更的开始时刻设定为,本装置上次处理后的基板的处理或工序安排变更的结束时刻、本装置的上游工序的装置当前正在处理的基板的处理或工序安排变更的结束时刻以及本装置的下游工序的装置上次处理后的基板的处理或工序安排变更的开始时刻中的最迟时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
将上述印刷机、上述安装机以及上述回流炉的各个装置中紧邻上述回流炉上游侧的第一装置的工序安排变更开始时刻设定为下述任一时刻:从上述回流炉中的工序安排变更结束的预定结束时刻减去上述第一装置的处理时间及预定工序安排变更时间的时刻、上述第一装置对工序安排变更前的最后一个基板的处理的预定结束时刻以及上述时刻之间的时刻;
将紧邻上述第一装置上游侧的第二装置的工序安排变更开始时刻设定为下述任一时刻:从将已设定的上述第一装置的工序安排变更开始时刻加上上述第一装置的预定工序安排变更时间而得到的上述第一装置的工序安排变更结束的预定结束时刻减去上述第二装置的处理时间和预定工序安排变更时间的时刻、第二装置对工序安排变更前的最后一个基板的处理的预定结束时刻以及上述时刻之间的时刻;
将上述印刷机的工序安排变更开始时刻设定为下述任一时刻:从紧邻上述印刷机下游侧的装置中的工序安排变更结束的预定结束时刻减去上述印刷机的处理时间及预定工序安排变更时间的时刻、上述印刷机对工序安排变更前的最后一个基板的处理的预定结束时刻以及上述时刻之间的时刻。
5.一种安装方法,包括:
印刷步骤,由印刷机对基板印刷焊料;
安装步骤,由安装机对通过上述印刷步骤印刷后的基板安装电子元件;
回流步骤,对通过上述安装步骤安装电子元件后的基板进行加热,以熔化上述焊料,从而进行焊接;和
控制步骤,控制上述印刷机开始印刷的时间;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控制步骤中,根据上述印刷机的印刷处理及上述安装机的安装处理所需的时间和伴随上述印刷机、上述安装机及上述回流炉的上述基板生产种类切换而引起的工序安排变更所需的时间,设定上述印刷处理的开始时刻。
6.一种安装程序,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印刷步骤,由印刷机对基板印刷焊料;
安装步骤,由安装机对通过上述印刷步骤印刷后的基板安装电子元件;
回流步骤,对通过该安装步骤安装电子元件后的基板进行加热,以熔化上述焊料,从而进行焊接;和
控制步骤,控制上述印刷机开始印刷的时间;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控制步骤中,根据上述印刷机的印刷处理及上述安装机的安装处理所需的时间和伴随上述印刷机、上述安装机以及上述回流炉的上述基板生产种类切换而引起的工序安排变更所需的时间,设定上述印刷处理的开始时刻。
7.一种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记录有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程序。
CN2006101389582A 2005-09-20 2006-09-20 电子元件安装系统及电子元件安装方法 Active CN19379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71917A JP2007088023A (ja) 2005-09-20 2005-09-20 実装システム、実装方法、実装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5271917 2005-09-20
JP2005-271917 2005-09-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7909A true CN1937909A (zh) 2007-03-28
CN1937909B CN1937909B (zh) 2011-08-03

Family

ID=37955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389582A Active CN1937909B (zh) 2005-09-20 2006-09-20 电子元件安装系统及电子元件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088023A (zh)
CN (1) CN1937909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8686A (zh) * 2009-04-07 2012-03-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安装系统和电子元件安装方法
CN102438435A (zh) * 2010-09-02 2012-05-02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部件安装系统及其控制装置和部件安装方法
CN106061228A (zh) * 2015-04-15 2016-10-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以及安装基板制造方法
CN106061135A (zh) * 2015-04-15 2016-10-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及安装基板制造系统以及安装基板制造方法
CN111246667A (zh) * 2020-01-16 2020-06-05 深圳市泰科思特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模组化生产线
CN112584694A (zh) * 2020-12-28 2021-03-30 雅达电子(罗定)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贴装不良品筛选隔离方法
CN113826456A (zh) * 2019-05-30 2021-12-2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管理装置、元件安装管理方法、元件安装管理程序、记录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90500B2 (ja) * 2010-12-08 2014-01-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方法、および、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KR101397236B1 (ko) * 2012-12-28 2014-05-2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기판 처리 시스템 및 기판 처리 방법
JP6617291B2 (ja) * 2016-10-25 2019-12-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および段取り作業の進捗表示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24888B2 (ja) * 1997-05-08 1999-07-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子ユニットの半田付け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8686B (zh) * 2009-04-07 2015-07-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安装系统和电子元件安装方法
CN102388686A (zh) * 2009-04-07 2012-03-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安装系统和电子元件安装方法
US8817487B2 (en) 2009-04-07 2014-08-26 Panasoni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method
CN102438435B (zh) * 2010-09-02 2016-12-07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部件安装系统及其控制装置和部件安装方法
CN102438435A (zh) * 2010-09-02 2012-05-02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部件安装系统及其控制装置和部件安装方法
CN106061228A (zh) * 2015-04-15 2016-10-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以及安装基板制造方法
CN106061135A (zh) * 2015-04-15 2016-10-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及安装基板制造系统以及安装基板制造方法
CN106061228B (zh) * 2015-04-15 2020-08-0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以及安装基板制造方法
CN106061135B (zh) * 2015-04-15 2021-03-0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及安装基板制造系统以及安装基板制造方法
US11102919B2 (en) 2015-04-15 2021-08-2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Management apparatus, mount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mount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13826456A (zh) * 2019-05-30 2021-12-2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管理装置、元件安装管理方法、元件安装管理程序、记录介质
CN111246667A (zh) * 2020-01-16 2020-06-05 深圳市泰科思特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模组化生产线
CN112584694A (zh) * 2020-12-28 2021-03-30 雅达电子(罗定)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贴装不良品筛选隔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7909B (zh) 2011-08-03
JP2007088023A (ja) 200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37909B (zh) 电子元件安装系统及电子元件安装方法
CN100584183C (zh) 管理装置
JP2002366215A (ja) 生産システムを対象としたncデータ管理装置及びncデータ管理方法
CN103493614B (zh) 设定方法、元件安装方法及元件安装系统
JP6782424B2 (ja) 管理装置および管理方法
JP6219979B2 (ja) 基板生産ラインの生産管理装置
JP6326630B2 (ja) 部品配置の決定方法
JP6782425B2 (ja) 生産能力推定装置および生産能力推定方法
CN103025138A (zh) 基板搬送装置、基板搬送方法及表面安装机
JP2017034142A (ja) 基板生産ラインの生産管理装置
JP6627079B2 (ja) 管理装置および管理方法
JP6617287B2 (ja)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および部品実装方法
JP4100240B2 (ja) 電子部品実装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JP4772902B2 (ja) 部品実装装置
TWI243325B (en) Product management system, and host computer and recorded medium used in the system
JP6837198B2 (ja) 設備構成作成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設備構成作成支援方法
JP5665616B2 (ja) 電気回路製造システム用製造数管理装置
CN102686043B (zh) 元件安装系统
JP2022128466A5 (zh)
JP4887328B2 (ja) 実装条件決定方法
JP7236604B2 (ja) 管理装置および実装基板製造システムならびに生産順番決定方法
JP7429834B2 (ja) 生産管理装置および生産管理方法ならびに生産管理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より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
JP2012128532A (ja) 生産枚数情報生成方法および生産枚数情報生成装置
JPS63232911A (ja) 予約情報による部品挿入データ転送方式
JP6924929B2 (ja) 生産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生産支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