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7580B - 通信系统及通信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及通信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7580B
CN1937580B CN200610057796XA CN200610057796A CN1937580B CN 1937580 B CN1937580 B CN 1937580B CN 200610057796X A CN200610057796X A CN 200610057796XA CN 200610057796 A CN200610057796 A CN 200610057796A CN 1937580 B CN1937580 B CN 19375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unit
terminal installation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connection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577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7580A (zh
Inventor
小川佑纪雄
菅内公德
横田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937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7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37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75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1Prioritising resource allocation or reservation reque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在从多个终端向服务器的连接请求集中的情况下,避免发生拥塞。管理装置,接受从终端向服务器的连接请求,取得连接设定信息,计算从终端向服务器的连接处理中所需要的网络带宽,在连接请求处理队列中存储连接请求,判断可否进行从终端向服务器的连接处理,向终端通知服务器识别号码(417)。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服务器识别号码,进行向服务器的连接请求,开始通信。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及通信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及通信管理方法,特别涉及从终端装置向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或起动请求的控制、从而在终端装置和服务器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由在数据中心等中汇总配置的多个服务器装置、和通过网络在服务器装置上连接的多个终端装置组成的通信系统中,从终端装置向服务器装置的通信集中在配置服务器的汇总地点的网络中。
一般,从终端装置向服务器装置的连接处理中需要的通信数据量较之终端装置为使用服务器装置的通常的服务的通信数据量多。另外,在有来自终端装置的连接请求时服务器装置未起动的情况下,需要起动服务器装置,但是,服务器装置起动处理中所需要的通信数据量也比通常的数据通信时所需要的通信数据量多。因此,从多个终端装置向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集中的时间带,例如,在业务开始时等,较之通常的数据通信时,在汇总地点的网络中发生大量的通信数据量。
如上所述,如果从多个终端装置向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集中,则有可能发生超过汇总地点的网络的允许带宽的通信数据量,可能发生拥塞。
作为能够防止如上述那样的拥塞的现有技术,例如,已知有在特开2000-232483号公报(专利文献1)等中记载的技术。该现有技术,在通过网络的通信系统中,在通信数据量超过网络容量阈值增加的情况下,通过在节点间设定通信路径,增加网络的带宽。
另外,作为其他的现有技术,例如已知在特开2004-139291号公报(专利文献2)等中记载的技术,该现有技术是关于数据通信中继装置的技术,按照在服务器装置和终端装置间建立的连接数,执行拒绝来自终端装置的连接请求的中继等的控制,防止拥塞的发生。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现有技术中,在通信数据量增加时,能够为增加网络的带宽追加设定通信路径,但是存在不能适用于网络带宽固定而不能追加通信路径的通信系统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现有技术中,能够检测在服务器装置和终端装置间建立的连接数,并按照该数目进行控制,但是因为不具有检测网络的通信数据量的结构,因此不能按照网络的通信数据量来控制来自终端装置的连接请求,在网络中发生大量的通信数据量的情况下,存在引起网络的拥塞之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管理方法,所述系统及方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即使多个终端装置向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集中,在服务器装置的汇总地点的网络中也不会发生超过允许的带宽的通信数据量,不会发生拥塞。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有关使用者的连接请求的待机时间的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管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是通信系统,该系统被构成为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可连接多个服务器装置和多个终端装置,该通信系统具有通过第二网络和所述多个服务器装置连接的管理装置,该目的通过下述步骤实现: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到所述第二网络,所述管理装置接受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从所述终端装置取得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设定信息,计算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处理所需要的网络带宽,在连接请求处理队列中存储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根据连接处理所需要的通信数据量是否超过所述第二网络的允许带宽来判断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处理是否可能,通知所述终端装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是通信系统,该系统被构成为通过第一网络可连接多个服务器装置和多个终端装置,而且按照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处理使所述服务器装置起动,该通信系统具有通过第二网络和所述多个服务器装置连接的管理装置,该目的通过下述步骤实现: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到所述第二网络,所述管理装置计算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起动处理所需要的网络带宽,在起动请求处理队列中存储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起动请求,根据起动处理所需要的通信数据量是否超过所述第二网络的允许带宽来判断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起动处理是否可能,起动所述服务器装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是通信系统,该系统被构成为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可连接多个服务器装置和多个终端装置,而且按照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处理使所述服务器装置起动,该通信系统具有通过第二网络和所述多个服务器装置连接的管理装置,该目的通过下述步骤实现:所述多个服务器装置以及所述管理装置通过第三网络连接在所述多个服务器装置共享的存储装置上,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到所述第二网络,所述管理装置接受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在起动所述服务器装置时,在服务器装置的起动处理中所需要的通信数据量超过所述第三网络的允许带宽的情况下,使等待服务器装置的起动处理。
再有,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是在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可连接多个服务器装置和多个终端装置的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管理方法,具有通过第二网络和所述多个服务器装置连接的管理装置,该目的通过下述步骤实现: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到所述第二网络,所述管理装置接受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在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服务器装置的连接处理中所需要的通信数据量超过所述第二网络的允许带宽的情况下,使等待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
附图说明
图1是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表示管理装置的硬件构成例的图;
图3是另一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4是说明在终端装置连接到服务器装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管理装置一边控制终端装置侧网络的通信数据量、一边居中调停从终端装置向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由多个队列组成的连接请求处理队列的构成例的图;
图6是说明在终端装置连接到服务器装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管理装置从终端装置接受连接请求、一边控制存储装置侧网络的通信数据量、一边进行居中调停服务器装置的起动请求的控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管理装置在终端装置进行登录的时刻起动服务器装置的场合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说明管理装置推定使用者向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时刻、按照该推定时刻起动服务器装置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管理装置联合房间出入管理装置自动起动服务器装置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说明管理装置作为使用者的代理在服务器装置上登录、其后切断、使服务器装置成为待机状态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管理方法的实施方式。此外,以下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框图。在图1中,101是数据中心,102、103是服务器装置,104是终端装置侧网络,105是管理装置,106是网络,107、108是终端装置。此外,在图1中,表示出两台服务器装置和两台终端装置,但是也可以具有更多的这些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在数据中心101中汇总配置多个服务器装置102、103,另外,为本发明配置管理装置105,这些服务器装置102、103以及管理装置105通过终端装置侧网络104相互连接,再有,这些服务器装置102、103以及管理装置105通过终端装置侧网络104、因特网、内部网等外部网络106可连接到多个终端装置107、108。
在上述的说明中,服务器装置102、103是具有终端服务功能的终端服务器。通过使用终端服务功能,终端装置107、108需要的应用软件在服务器装置102、103上被执行,终端装置107、108使用专用的通信协议把来自使用者的输入发送到服务器装置102、103,通过接收来自服务器装置102、103的画面信息,能够进行希望的业务。
服务器装置102、103既可以一对一地连接到终端装置107、108,也可以一对多地连接。因此,一台终端装置107或者多台终端装置107、108可同时通过网络连接到服务器装置102并进行处理。
此外,服务器装置102、103,不需要限定是终端服务器,也可以是通常的万维网服务器等。
终端装置侧网络104是用于在数据中心101中的终端装置107、108之间的通信的LAN(Local Area Network),它是具有100Mbps(bit per second)或1Gbps的固定带宽的一般的网络。
此外,所谓带宽,是网络具有的通信数据量的传送能力(传送速度),以在每一秒中能够传送的数据的比特数(bps:bits per second)或字节数(bytesper second)为单位表示。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因为在数据中心101内汇总配置服务器装置102、103,所以从终端装置107、108向服务器装置102、103的通信集中在终端装置侧网络104中。终端装置107、108,在向服务器装置102、103的连接处理时,从服务器装置102、103接收由连接信息、初始设定信息、初始信息等组成的大量的通信数据。因此,从终端装置107、108向服务器装置102、103的连接处理所需要的通信数据量,较之终端装置107、108使用服务器装置102、103的通常的服务时的通信数据量多。
因此,从终端装置107、108向服务器装置102、103的连接处理集中的话,通信数据量有可能超过终端装置侧网络104的允许带宽,有可能在终端装置侧网络104中发生拥塞。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终端装置侧网络104中设置管理装置105。管理装置105执行从终端装置107、108向服务器装置102、103的连接处理的控制。
图2是表示管理装置105的硬件构成例的框图。在图2中,201是框架,202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203是内存,204是二次存储装置,205是内部信号线,206是通信接口,207是显示装置,208是输入装置。
管理装置105设置在通常的计算机装置内,如图2所示,在框架201内装备CPU202、内存203、硬盘等二次存储装置204、总线等内部信号线205,在框架201的表面或外部,连接通信接口206、显示器等显示装置207和键盘等输入装置208。根据OS(Operating System)的控制,CPU202把在存储装置204中存储的程序调用到内存203上执行,由此管理装置105实现以下要说明的各功能。
服务器装置102、103、终端装置107、108也可以通过和上述管理装置105同样的硬件结构实现。但是,服务器装置102、103也可以不装备显示器等显示装置207、键盘等输入装置208。另外,服务器装置102、103是分别具有CPU202、内存203、硬盘等二次存储装置204、总线等内部信号线205的计算机本体,这样的计算机本体,也可以是在内部具有网络的一个框架内存储的形态。另外,服务器装置102、103也可以是它们自身不具有存储装置204、或者不使用它们自身所具有的存储装置204而通过网络和在外部设置的具有多个存储区域的存储装置连接的形态。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框图。在图3中,301是存储装置,302是存储装置侧网络,其他符号和图1的场合相同。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的例子是,服务器装置102、103它们自身不具有存储装置204、或者不使用它们自身所具有的存储装置204而通过网络和在外部设置的具有多个存储区域的存储装置301连接的场合的例子。
在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服务器装置102、103,通过存储装置侧网络302连接到存储装置301。存储装置301在内部具有分别对应多个服务器装置102、103的存储区域,使用iSCSI等专用协议和服务器装置102、103进行通信。
存储装置侧网络302是具有和终端装置侧网络104同样的100Mbps或1Gbps的固定带宽的一般的网络。此外,存储装置侧网络302也可以作为和终端装置侧网络104同一个网络共用。
所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和通过图1说明的通信系统的场合同样,因为在数据中心101内汇总配置服务器装置102、103,所以在存储装置301和服务器装置102、103之间的通信集中在存储装置侧网络302中。在服务器装置102、103起动时,服务器装置102、103从存储装置301取得的数据量,较之终端装置107、108在使用服务器装置102、103的通常的应用程序的处理服务时的通信数据量多。
因此,在服务器装置102、103起动时,从存储装置301向服务器装置102、103的通信数据量有可能超过存储装置侧网络302中允许的带宽,在存储装置侧网络302中有可能发生拥塞。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存储装置侧网络302中设置管理装置105。管理装置105在执行上述说明的连接处理的控制的同时,执行服务器装置102、103的起动处理的控制。
图4是说明在终端装置107连接到服务器装置102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管理装置105一边控制终端装置侧网络104的通信数据量、一边居中调停从终端装置107向服务器装置102的连接请求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下面对此进行说明。
(1)终端装置107在希望使用服务器装置102的情况下,发送使用者信息401以及连接请求421。管理装置105接收从终端装置107发送来的使用者信息401以及连接请求421。所谓终端装置107的使用者信息,是用于认证终端装置107的使用者的信息,由使用者ID和密码的组合组成。密码既可以是固定密码,也可以是一次密码。另外,作为使用者信息,也可以使用数字证书或生物信息(步骤402)。
(2)管理装置105分析在步骤402中接收到的使用者信息401,确认是否已认证使用者是正常的使用者。管理装置105,在认证未成功的情况下,向终端装置107发送认证失败404的消息,中止处理,另外,在认证成功、已确认是正常的使用者的情况下,向终端装置107发送认证成功405的消息,继续步骤407以后的处理(步骤403)。
在上述的步骤中,终端装置107在从管理装置105接收认证失败404的消息或者认证成功405的消息后,通过在显示器上显示等,将该信息通知给使用者。
(3)在步骤403认证成功的情况下,因为终端装置107发送服务器装置信息406和连接设定信息422,所以管理装置105接收由终端装置107发送来的服务器装置信息406和连接设定信息422。所谓服务器装置信息406,是用于唯一指定服务器装置102的信息,是计算机名等信息。所谓连接设定信息422,是为使用服务器装置102的服务的信息,在使用服务器装置102的终端服务的场合,是从服务器装置102接收的画面信息的尺寸、色深度、有无和终端装置107的硬盘或打印机等的本地设备的连接、传输画面中有无背景图像等的信息。另外,在使用基于服务器装置102的万维网服务器功能的服务等其他服务的情况下的连接设定信息422,是为使用这些服务的设定信息。此外,服务器装置信息406或连接设定信息422,在步骤402的处理时也可以和使用者信息401或连接请求421同时接收(步骤407)。
(4)接着,管理装置105调查作为连接对象的服务器装置102的起动状态或待机状态,将其结果向终端装置107通知。因此,管理装置105使用ping或端口扫描等程序,进行分配给连接对象的服务器装置102的起动状态、或者关于服务器装置102的终端服务等的连接接口的起动状态的询问409,接收应答410。进而,管理装置105也可以如后述向服务器装置102询问是否是使用者未登录的状态、是否是登录后切断的状态,接收应答410。其后,管理装置105根据应答410,把服务器装置102的起动状态、服务器装置102中的服务的起动状态、使用者的登录状态作为状态信息411向终端装置107发送(步骤408)。
在上述的步骤中,终端装置107从管理装置105接收状态信息411后,通过在显示器上显示等,将该信息通知给使用者。
此外,在这里,假定服务器装置102以及服务器装置102中的服务起动,进入到步骤412以后的处理。关于服务器装置102以及服务器装置102中的服务未起动的场合的处理,参照图6后述。
(5)管理装置105计算为了进行从终端装置107向服务器装置102的连接处理所需要的网络带宽。所需要的网络带宽如果是终端装置107使用服务器装置102的终端服务的场合,则依赖于接收的画面信息的尺寸或色深度等连接设定信息422。另外,还根据向服务器装置102登录连接的情况和一次登录后、向切断后处于待机状态的服务器装置102连接的情况不同。关于网络带宽,也可以通过读取在通信数据包的首部的一部分中记载的带宽信息来取得。或者也可以包含在步骤407的处理中管理装置105接收的连接设定信息422中。或者,也可以把带宽信息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从数据库取得与服务器装置信息406或连接设定信息422对应的带宽(步骤412)。
(6)管理装置105把来自终端装置107的连接请求421在内存203上的连接请求处理队列中存储。所谓连接请求处理队列,是用于处理连接请求的等待队列,先输入的连接请求421先处理。此外,作为连接请求处理队列,也可以装备由优先级不同的多个队列组成的连接请求处理队列。此外,关于由多个队列组成的连接请求处理队列的详细说明,参照图5后述(步骤413)。
(7)其后,管理装置105确认从连接请求421在连接请求处理队列中存储到被处理的处理等待时间、或者在队列中存储请求的时刻在连接请求处理队列中已经存储的其他的连接请求数。处理等待时间,在由单一的队列组成的连接处理队列的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式(1)求得。在由多个队列组成的连接处理队列的情况下也同样。
【公式1】
Σ i = 1 n V li T li / V l 0 · · · · · · ( 1 )
在式(1)中,n是在该连接请求421的存储时刻,在队列中已经存储的连接请求数,Vli是各连接请求的连接处理所需要的网络带宽,Tli是有关各连接请求的连接处理的时间,Vl0是终端装置侧网络104的有效带宽。
管理装置105把这些处理等待时间或处理等待连接请求数作为待机信息415向终端装置107发送。另外,管理装置105,把每单位时间内连接请求处理队列中存储的处理等待连接请求数或其合计值,以预先设定的周期定期地、或者在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的场合或更新到目前为止的最大值的场合等,使用电子邮件或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陷阱等方法,通知管理者或者通知管理者用的装置(步骤414)。
在上述的说明中,终端装置107在接收待机信息415后,通过在显示器上显示等,将该信息通知给使用者。
(8)其后,管理装置105判断可否进行连接处理。管理装置105,在判断为可能的情况下,向终端装置107发送服务器装置识别信息417,使终端装置107能够向服务器装置102发送连接请求418。所谓服务器装置识别信息417,是唯一识别服务器装置102用的信息,是与服务器装置信息406等对应的IP地址信息等。另外,管理装置105,在判断为不可进行连接处理的情况下,返回步骤414,再次重复处理。可否进行连接处理的判断,可以通过式(2)是否成立、或者式(3)是否成立等进行。式(2)、式(3)两者都是用于确认对终端装置侧网络104进行连接处理时所需要的带宽有无空闲的公式(步骤816)。
【公式2】
Vl0-Vl1>Vlc       …… (2)
在式(2)中,Vl0是终端装置侧网络104的有效带宽,Vl1是终端装置侧网络104的使用中的有效带宽,Vlc是该连接请求421的连接处理中所需要的网络带宽。
【公式3】
V l 0 - Σ i = 1 n V li > V lc · · · · · · ( 3 )
在式(3)中,Vl0是终端装置侧网络104的有效带宽,m是连接处理中的连接请求数,Vli是各连接请求的连接处理中所需要的网络带宽,Vlc是该连接请求421的连接处理中所需要的网络带宽。
(9)终端装置107从管理装置105接收服务器装置识别信息417后,利用该信息向服务器装置102进行连接处理。因此,终端装置107向服务器装置102发送连接请求418等,从服务器装置102接收由连接信息、初始设定信息、初始信息等组成的连接应答419等,由此结束连接处理。在连接处理结束后,终端装置107进行为使用服务器装置102的服务的通信420。
图5是表示由多个队列组成的连接请求处理队列的构成例的图,下面对它进行说明。
图5所示的例子,是连接请求处理队列503由优先级不同的多个队列组成的情形,队列数是按照优先级的分级准备适当的数量。如图5所示,在有3个优先级不同的队列的情况下,来自终端装置107的连接请求421通过连接请求分配单元502,输入到高优先级队列504、中优先级队列505、低优先级队列506的任意一个队列中,在高优先级队列504中存储的连接请求421比中优先级队列505、低优先级队列506优先处理,在中优先级队列505中存储的连接请求421比低优先级队列506优先处理。
连接请求分配单元502按照来自终端装置107的使用者信息401、使用者的属性、终端装置107的位置、服务器装置信息406、连接设定信息422等,给各优先级的队列分配连接请求421。所谓使用者的属性,是使用者的所属、工作岗位、职务等信息。优先级,可以预先在数据库中与使用者信息401对应起来存储,使用把使用者信息401作为关键字检索数据库等方法取得。另外,所谓终端装置107的位置,是公司内、公司外(自己家,流动中)等的信息。该终端装置107的位置的信息,既可以在连接设定信息422中包含,也可以根据来自终端装置107的通信数据包的发送源IP地址进行判断。
图6是说明在终端装置107连接到服务器装置102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管理装置105从终端装置107接收连接请求421、一边控制存储装置侧网络302的通信数据量、一边进行居中调停服务器装置102的起动请求的控制的处理的流程图,下面对此进行说明。此外,图6所示的处理是插入在图4中的步骤408和步骤412之间的处理,图6所示的步骤408和步骤412的处理是和图4的步骤408以及步骤412相同的处理。
(1)管理装置105进行作为连接对象的服务器装置102的状态的询问409,根据来自服务器装置102的应答410,判定服务器装置102以及在服务器装置102中的服务连接接口是否是未起动的状态,在判断不是未起动、而是起动的情况下,将该意思作为状态信息411向终端装置107发送,进入到通过图4说明的步骤412开始的处理(步骤408,601)。
(2)在步骤601的判定中,管理装置105在根据应答410判断服务器装置102以及在服务器装置102中的服务连接接口未起动的情况下,将该意思作为状态信息411向终端装置107发送,其后,管理装置105计算为进行服务器装置102的起动处理所必要的网络带宽。必要的网络带宽因成为起动对象的服务器装置102或服务器装置102的OS等而不同。网络带宽的信息,在步骤407的处理中,可以包含在管理装置105接收的连接设定信息422中,或者也可以把带宽信息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从数据库取得与服务器装置信息406或连接设定信息422对应的带宽(步骤602)。
(3)管理装置105把向服务器装置102的起动请求在内存203上的起动请求处理队列中存储。所谓起动请求处理队列,是用来处理起动请求的等待队列,先输入的起动请求先处理。起动请求处理队列具有和通过图4说明的步骤413的处理中的连接请求处理队列同样的功能。因此,既可以如图5例示具有由优先级不同的多个队列组成的起动请求处理队列,也可以按照终端装置107的使用者信息401、使用者的属性、终端装置107的位置、服务器装置信息406、连接设定信息422等,赋予优先级进行处理(步骤603)。
(4)管理装置105确认从起动请求在起动请求处理队列中存储到被处理的处理等待时间、或者在存储时刻在起动请求处理队列中已经存储的其他的起动请求数。处理等待时间,在由单一的队列组成的起动处理队列的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式(4)求得。在由多个队列组成的起动处理队列的情况下也同样。
【公式4】
Σ i = 1 p V bi T bi / V b 0 · · · · · · ( 4 )
在式(4)中,p是在该起动请求的存储时刻在队列中已经存储的起动请求数,Vbi是各起动请求的起动处理中所需要的网络带宽,Tbi是有关各起动请求的起动处理的时间,Vb0是存储装置侧网络302的有效带宽。
管理装置105把这些处理等待时间或处理等待起动请求数作为待机信息605向终端装置107发送。另外,管理装置105,把每单位时间内的起动请求处理队列中存储的处理等待起动请求数或其合计值,以预先设定的周期定期地、或者在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的场合或更新到目前为止的最大值的场合等,使用电子邮件或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1)陷阱等方法,通知管理者或者为通知管理者的装置(步骤604)。
在上述的说明中,终端装置107在接收待机信息605后,通过在显示器上显示等,向使用者通知该信息。
(5)其后,管理装置105判断可否进行对服务器装置的起动处理。管理装置105,在判断为可进行起动处理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607的处理,执行服务器装置102的起动,另外,在判断为不可进行起动处理的情况下,返回步骤604,再次重复处理。起动处理是否可能的判断,可以通过式(5)是否成立、或者式(6)是否成立等进行。式(5)、式(6)两者都是用于确认对存储装置侧网络302进行起动处理时所需要的带宽有无空闲的公式(步骤606)。
【公式5】
Vb0-Vbl>Vbc  ……(5)
在式(5)中,Vb0是存储装置侧网络302的有效带宽,Vbl是存储装置侧网络302的使用中的有效带宽,Vbc是该起动请求的起动处理中所需要的网络带宽。
【公式6】
V b 0 - Σ i = 1 q V bi > V bc · · · · · · ( 6 )
在式(6)中,Vb0是存储装置侧网络302的有效带宽,q是起动处理中的起动请求数,Vbi是各起动请求的起动处理中所需要的网络带宽,Vbc是该起动请求的起动处理中所需要的网络带宽。
(6)在步骤606,在判断可进行起动处理的情况下,管理装置105执行服务器装置102的起动处理。因此,管理装置105对服务器装置102发送起动请求608。服务器装置102接收起动请求608后,起动自身的OS,进而起动向终端装置107提供的服务。服务器装置102在服务起动后向管理装置105发送应答609,通知自身的起动状态、以及在自身中的服务连接接口的起动状态。或者,管理装置105也可以进行服务器装置102的起动状态或服务器装置102中的服务连接接口的起动状态的询问,接收对此的应答609(步骤607)。
(7)管理装置105根据来自服务器装置102的应答609,判断服务器装置102以及服务连接接口的起动状态,在判断为起动完毕的情况下,向终端装置107发送状态信息411,实施根据图4说明的步骤412以后的、终端装置107和服务器装置102的连接处理。在判断为起动失败的情况下,管理装置105向终端装置107发送起动错误信息611后,向记录表输出错误信息,或者向服务器装置的管理者发送警报信息(步骤610)。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处理中,管理装置105对于来自终端装置107的连接请求,在可进行连接处理时向终端装置107发送服务器装置识别信息,根据该信息,终端装置107向服务器装置102直接登录连接。
一般,在从终端装置107向服务器装置102直接登录连接的情况和向服务器装置102登录后切断、其后连接的情况下,后一处理中所需要的通信数据量比前一处理中所需要的通信数据量少。因此,可以从终端装置107向服务器装置102直接登录连接,但是通过将服务器装置102的状态做成管理装置105作为使用者的代理一次向服务器装置102登录后切断的状态,终端装置107能够用更少的通信数据连接到服务器装置102。下面说明这样的情况下的处理。
图10是说明管理装置105作为使用者的代理在服务器装置102上登录、其后切断、从而使服务器装置102成为待机状态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图10所示的处理是在图4所示的流程的步骤408和步骤412之间插入的处理,在服务器装置102未起动的情况下,在实施图6所示的起动处理后执行。图10所示的步骤408和步骤412是和图4的步骤408以及步骤412相同的处理。
(1)管理装置105进行作为连接对象的服务器装置102的状态的询问,根据来自服务器装置102的应答410,判断服务器装置102是否是未登录、处于未登录的状态,在判断服务器装置102被登录后被切断、处于待机状态的情况下,将该意思作为状态信息411向终端装置107发送,进入到图4所示的步骤412的处理,在判断服务器装置102未被登录的情况下,将该意思作为状态信息411向终端装置107发送,进入到步骤1002的处理(步骤408,1001)。
(2)在步骤1001判断服务器装置102是未登录的状态的情况下,管理装置105计算为进行向服务器装置102的登录处理而需要的网络带宽。所需要的网络带宽因作为登录对象的服务器装置102或服务器装置102的OS等而不同。网络带宽的信息,可以包含在步骤407管理装置105接收的连接设定信息422中,或者,也可以将带宽信息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从数据库中取得与服务器装置信息406或连接设定信息422对应的带宽(步骤1002)。
(3)管理装置105在内存203上的登录请求处理队列中存储向服务器装置102的登录请求。所谓登录请求处理队列,是用来处理登录请求的等待队列,先输入的登录请求先处理。登录请求处理队列具有和通过图4说明的步骤413中的连接请求处理队列同样的功能。因此,既可以如图5例示具有由优先级不同的多个队列组成的登录请求处理队列,也可以按照终端装置107的使用者信息401、使用者的属性、终端装置107的位置、服务器装置信息406和连接设定信息422等赋予优先级来进行处理(步骤1003)。
(4)管理装置105确认从登录请求在登录请求处理队列中存储到被处理的处理等待时间、或者在存储时刻在登录请求处理队列中已经存储的其他的登录请求数。处理等待时间,可以通过和在图4的步骤414的处理中对于连接请求的处理等待时间的计算方法同样的方法计算。管理装置105把这些处理等待时间或处理等待请求数作为待机信息1005向终端装置107发送。另外,管理装置105把每单位时间内的登录请求处理队列中存储的处理等待连接请求数或其合计值,以预先设定的周期定期地、或者在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的场合或更新到目前为止的最大值的场合等,使用电子邮件或SNMP(Simple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陷阱等方法,通知管理者或者为通知管理者的装置(步骤1004)。
在上述的说明中,终端装置107在接收待机信息1005后,通过在显示器上显示等,向使用者通知该信息。
(5)管理装置105判断可否进行登录处理。在判断为可能的情况下,管理装置105进入到步骤1007,执行向服务器装置102的登录。另外,在判断为不可进行登录处理的情况下,管理装置105返回步骤1004,再次重复处理。登录处理是否可能的判断和根据图4说明的步骤416中的连接处理的判断的情况相同(步骤1006)。
(6)在步骤1006,判断可进行登录处理的情况下,管理装置105执行向服务器装置102的登录处理。登录处理中所需要的信息包含在根据图4说明的步骤402中的使用者信息401中。为向服务器装置102进行登录处理,管理装置105对服务器装置102发送登录请求1008。服务器装置102在接收登录请求1008后,接受登录处理,在登录处理后向管理装置105发送应答1009,通知登录状态。或者,也可以是管理装置105进行向服务器装置102的登录状态的询问,接收对此的应答1009(步骤1007)。
(7)管理装置105根据来自服务器装置102的应答1009判断向服务器装置102的登录状态是否是登录成功。在判断为登录成功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1012的处理,在判断登录失败时,管理装置105向终端装置107发送登录错误信息1011后,向记录表输出错误信息,或者向服务器装置的管理者发送警报信息(步骤1010)。
(8)在步骤1010,在判断登录成功的情况下,管理装置105执行和服务器装置102的切断处理。为此,管理装置105对于服务器装置102发送切断请求1013。服务器装置102接收切断请求1013后,执行切断处理。服务器装置102在切断处理后向管理装置105发送应答1014,通知切断状态。或者,管理装置105也可以进行向服务器装置102的切断状态的询问,接收对此的应答1014(步骤1012)。
(9)接着,管理装置105根据来自服务器装置102的应答1014判断和服务器装置102的切断状态,判断切断是否成功。管理装置105,在判断切断成功的情况下,向终端装置107发送状态信息411,实施根据图4说明的步骤412以后的、终端装置107和服务器装置102的连接处理。另外,在判断切断失败时,管理装置105向终端装置107发送切断错误信息1016后,向记录表输出错误信息,或者向服务器装置的管理者发送警报信息(步骤1015)。
一般,因为关于服务器装置102的起动的时间比关于向服务器装置102的连接的时间长很多,所以通过在接收来自终端装置107的连接请求421之前起动服务器装置102,可以缩短从终端装置107向服务器装置102的连接时间。以下说明在接收来自终端装置107的连接请求421之前起动服务器装置102的处理的几个例子。另外,除了要说明的事先的起动处理之外,也可以实施登录、切断处理。
图7是说明管理装置105在从终端装置107进行登录的时刻起动服务器装置102的场合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首先说明该例。
(1)首先,管理装置105接收从终端装置107发送来的使用者信息401以及起动时刻登录请求701。管理装置105在接收使用者信息401后,执行和在根据图4说明的步骤403中的处理同样的认证处理(步骤702,403)。
(2)在步骤403的认证成功后,管理装置105从终端装置107接收成为对象的服务器装置信息406以及起动时刻706的信息,进行登录。这些服务器装置信息406以及起动时刻706的信息,也可以在步骤702的处理时和使用者信息401以及起动时刻登录请求701同时接收。管理装置105在对于指定的服务器装置102的起动时刻登录结束后,向终端装置107发送登录结束708的消息(步骤707)。
在上述的说明中,终端装置107从管理装置105接收登录结束708的消息后,通过在显示器上显示等,向使用者通知该信息。
(3)管理装置105,监视、判断现在时刻是否是在步骤707登录的起动时刻706。在不是起动时刻706的情况下,待机,继续进行监视处理。在判断成为起动时刻706的情况下,执行根据图6说明的从步骤408到步骤610的处理,起动服务器装置102。再有,也可以执行根据图10说明的从步骤408到步骤1015的处理,执行向服务器装置102的登录/切断。这里,被起动、登录/切断的服务器装置102,在出现来自终端装置107的连接请求421之前处于待机状态。管理装置105,在接收到终端装置107的连接请求421的情况下,执行根据图4说明的从步骤402开始的连接请求处理(步骤709,408)。
图8是说明管理装置105推定向使用者的服务器装置102的连接请求时刻、按照该推定时刻起动服务器装置102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下面说明该例。
(1)管理装置105接收从终端装置107发送来的使用者信息401以及自动起动登录请求811。管理装置105接收使用者信息401后,执行和在根据图4说明的步骤403中的处理同样的认证处理(步骤812,403)。
(2)在步骤403的认证成功后,管理装置105从终端装置107接收成为对象的服务器装置信息406,进行登录。服务器装置信息406,也可以在步骤812的处理时和使用者信息401以及自动起动登录请求811同时接收。管理装置105,在对于指定的服务器装置102的自动起动登录结束后,向终端装置107发送登录结束814的消息(步骤813)。
在上述的说明中,终端装置107从管理装置105接收登录结束814的消息后,通过在显示器上显示等,向使用者通知该信息。
(3)管理装置105进行向服务器装置102的连接请求时刻的推定,把推定的时刻作为服务器装置102的起动时刻进行登录。起动时刻的推定是,通过把使用者迄今的履历登录好、把在从该登录的履历信息到目前为止的最早的连接请求时刻减去相加起动服务器装置102所需要的时间以及误差时间得到的时间的时刻作为起动时刻进行推定。或者,也可以根据到使用者的当前时刻为止的连接请求时刻的平均值、方差、采样数随机地求充分早的连接请求时刻,把从中减去相加起动服务器装置102所需要的时间以及误差时间得到的时间的时刻作为起动时刻(步骤801)。
接着,管理装置105进入到根据图7说明的步骤709,判断现在时刻是否成为在步骤801的处理中推定、登录的起动时刻。在成为起动时刻的情况下,执行根据图6说明的从步骤408到步骤610的处理,起动服务器装置102。再有,也可以执行根据图10说明的从步骤408到步骤1015的处理,执行对服务器装置102的登录/切断。这里,被起动、登录/切断的服务器装置102在有来自使用者的连接请求421为止处于待机状态(步骤709,607)。
(5)管理装置105等待来自终端装置107的连接请求421。然后,管理装置105判定是否没有来自终端装置107的连接请求421,在能够接收连接请求421的情况下,进入到根据图4说明的步骤402的处理,执行连接请求处理(步骤802,803,402)。
(6)在步骤803的判定中,在没有来自终端装置107的连接请求421、不能接收连接请求的情况下,管理装置105判定来自终端装置107的连接请求421的等待时间是否超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或者预先设定的时刻,亦即判定是否超过等待时间,在没有超过等待时间的情况下,返回步骤802,继续进行连接请求的等待处理(步骤804)。
(7)在步骤804的判定中,在等待时间超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或者预先设定的时刻的情况下,管理装置105停止已起动的服务器装置102。为此,管理装置105向服务器装置102发送停止请求806。服务器装置102在接收停止请求806后,停止向终端装置107提供的服务,进而停止自身的OS。服务器装置102在OS停止中向管理装置105发送应答807,通知自身的服务连接接口的停止状态、以及自身的停止状态。或者,管理装置105也可以执行服务器装置102的服务连接接口的停止状态、或服务器装置102的停止状态的询问,接收对此的应答807(步骤805)。
图9是说明管理装置105联合房间出入管理装置自动起动服务器装置102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下面说明该例。这里说明的例子,是与管理在设置了终端装置的房间、建筑物等的入口的终端装置使用者的进出的房间出入管理装置联合起来自动起动服务器装置102的处理的例子。
(1)管理装置105接收从终端装置107发送来的使用者信息401以及和房间出入管理装置联合的自动起动登录请求901。管理装置105接收使用者信息401后,执行和根据图4说明的步骤403的处理同样的认证处理(步骤902,403)。
(2)在步骤403的认证成功后,管理装置105从终端装置107接收成为对象的服务器装置信息406进行登录。服务器装置信息406,也可以在步骤902的处理时和使用者信息401以及和房间出入管理装置联合的自动起动登录请求901同时接收。管理装置105在对于指定的服务器装置102的自动起动登录结束后,向终端装置107发送登录结束908的消息(步骤907)。
在上述的说明中,终端装置107在从管理装置105接收登录结束908的消息后,通过在显示器上显示等,向使用者通知该信息。
(3)其后,房间出入管理装置910,以使用者进入办公室等为契机,根据进入房间时确认的使用者的信息,向管理装置105发送使用者信息401以及起动请求911。管理装置105接收房间出入管理装置910发送的使用者信息401以及起动请求911(步骤912)。
(4)管理装置105在接收使用者信息401后,执行和根据图4说明的步骤403的处理同样的认证处理。在认证成功的情况下,管理装置105执行根据图6说明的从步骤408到步骤610的处理,起动服务器装置102。再有,也可以执行根据图10说明的从步骤408到步骤1015的处理,执行对服务器装置102的登录/切断。这里,被起动、登录/切断的服务器装置102在有来自使用者的连接请求421为止处于待机状态(步骤403,408)。
以后,管理装置105执行根据图8说明的步骤802以后的、来自终端装置107的连接请求的等待处理。然后,如在图8说明的那样,管理装置105,在有来自终端装置107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执行图4的步骤402以后的连接处理。在等待时间内没有连接请求的情况下,执行步骤805的服务器装置102的停止处理。
在上述例子中,说明了房间出入管理装置910和管理装置105联合起来起动服务器装置102的处理,但是房间出入管理装置910和管理装置105联合起来在使用者离开房间时停止服务器装置102的处理也可以通过进行同样的处理来实现。另外,代替房间出入管理装置910,也可以使用具有和管理装置105同样的联合功能的考勤管理装置等。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各处理,可以通过程序构成,在计算机装备的CPU中执行,另外,这些程序,可以在FD、CDROM、DVD等记录介质中存储后提供,另外,可以经由网络通过数字信息提供。
以上,如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具有下述特征和功能。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由服务器装置和经由网络在服务器装置上连接的终端装置组成的通信系统中,在从终端装置向服务器装置102的连接处理中所需要的通信数据量超过终端装置侧网络的允许带宽的情况下,可以使等待从终端装置向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另外,可以向终端装置的使用者通知从终端装置向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处理中的待机信息。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按照终端装置的使用者的属性、终端装置的位置、向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设定信息等,决定来自终端装置的连接请求处理的优先级。
再有,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按照从终端装置向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处理起动服务器装置的通信系统中,在服务器装置的起动处理中所需要的通信数据量超过存储装置侧网络的允许带宽的情况下,可以使等待对服务器装置的起动请求,另外,可以向终端装置的使用者通知从终端装置向服务器装置的起动请求处理中的待机信息。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按照终端装置的使用者的属性、终端装置的位置、向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设定信息等,决定服务器装置的起动请求处理的优先级。
再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按照使用者事先登录的时间,事先起动服务器装置,另外,对服务器装置进行一次登录处理后,可以使服务器装置进入待机状态。
再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推定使用者的连接请求时刻,事先起动服务器装置,另外,对服务器装置进行一次登录处理后,可以使服务器装置进入待机状态。
再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和使用者的房间出入信息联动,事先起动服务器装置,另外,对服务器装置进行一次登录处理后,可以使服务器装置进入待机状态。
再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向管理者通知在某时间积蓄的连接请求数或起动请求数。
再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减低从终端装置向服务器装置的连接处理中所需要的通信数据量。
通过这些动作,即使从多个终端装置向多个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集中,也能够一边控制作为服务器装置的汇总地点的网络的终端装置侧网络或者存储装置侧网络的通信数据量,一边执行连接处理或起动处理。
根据本发明,在多个终端装置和服务器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中,即使从多个终端装置向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集中,也不发生超过服务器装置的汇总地点的网络允许的带宽的通信数据量,因此,可以实现不引起拥塞的通信系统,另外,能够减低关于使用者的连接请求的待机时间。

Claims (15)

1.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被构成为多个终端装置(107、108)通过第一网络(106)和第二网络(104)连接多个服务器装置(102-105),所述多个服务器装置通过第三网络(302)与所述多个服务器装置所共有的存储装置(301)连接,并且,按照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处理,从所述存储装置读取数据,使所述服务器装置起动,其中,
该通信系统还具有通过第二网络与所述多个服务器装置连接、并且通过第三网络与所述多个服务器装置以及所述存储装置连接的管理装置(105),
所述管理装置配置为,接收到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时,在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服务器装置的连接处理中所需要的通信数据量超过所述第二网络的允许带宽的情况下,使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等待,或者,在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起动处理中所需要的通信数据量超过所述第三网络的允许带宽的情况下,使服务器装置的起动处理等待。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装置进一步配置为制作关于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处理的待机信息,向所述终端装置通知所述待机信息。
3.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被构成为多个终端装置(107、108)通过第一网络(106)和第二网络(104)连接多个服务器装置(102-105),所述多个服务器装置通过第三网络(302)与所述多个服务器装置所共有的存储装置(301)连接,并且,按照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处理,从所述存储装置读取数据,使所述服务器装置起动,其中,
该通信系统还具有通过第二网络与所述多个服务器装置连接、并且通过第三网络与所述多个服务器装置以及所述存储装置连接的管理装置(105),
所述管理装置配置为,接收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取得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设定信息,计算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处理中所需要的网络带宽,在连接请求处理队列中存储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根据连接处理中所需要的通信数据量是否超过所述第二网络的允许带宽来判断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处理是否可能、或者根据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起动处理中所需要的通信数据量是否超过所述第三网络的允许带宽来判断服务器装置的起动处理是否可能,通知所述终端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请求处理队列由优先级不同的多个连接请求处理队列构成;所述管理装置根据所述终端装置的使用者的属性信息、所述终端装置的位置、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设定信息的至少一个,在所述优先级不同的多个连接请求处理队列中的任何一个队列中存储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3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装置配置为向管理者通知所述连接请求处理队列的状态。
6.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被构成为多个终端装置能够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多个服务器装置,而且按照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处理使所述服务器装置起动,其特征在于,
具有通过第二网络和所述多个服务器装置连接的管理装置,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到所述第二网络,所述管理装置,计算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起动处理中所需要的网络带宽,在起动请求处理队列中存储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起动请求,根据起动处理中所需要的通信数据量是否超过所述第二网络的允许带宽来判断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起动处理是否可能,起动所述服务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装置制作关于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起动请求处理的待机信息,向所述终端装置通知所述待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动请求处理队列由优先级不同的多个连接请求处理队列构成,所述管理装置按照所述终端装置的使用者的属性信息、所述终端装置的位置、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设定信息的至少一个,在所述优先级不同的多个连接请求处理队列中的任何一个队列中存储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起动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6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装置接收关于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起动时刻登录请求,对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起动时刻进行登录,在所述登录时刻起动所述服务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装置,推定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起动时刻,把所述推定时刻作为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起动时刻登录,在所述登录时刻起动所述服务器装置,在所述登录时刻没有从所述终端来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停止所述服务器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6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装置,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装置的基于与房间出入管理装置的联合的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自动起动登录请求,对基于与房间出入管理装置的联合的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自动起动进行登录,与所述房间出入管理装置联合起来起动所述服务器装置,与所述房间出入管理装置联合起来停止所述服务器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6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装置在对所述服务器装置的登录处理后切断,使所述服务器装置待机。
13.根据权利要求6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装置向管理者通知所述起动请求处理队列的状态。
14.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被构成为多个终端装置能够通过第一网络(106)和第二网络(104)连接多个服务器装置,而且按照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处理使所述服务器装置起动,其特征在于,
具有通过第二网络和所述多个服务器装置连接的管理装置,所述多个服务器装置以及所述管理装置通过第三网络连接在所述多个服务器装置共享的存储装置上,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到所述第二网络,所述管理装置,接收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在起动所述服务器装置时,在服务器装置的起动处理中所需要的通信数据量超过所述第三网络的允许带宽的情况下,使服务器装置的起动处理等待。
15.一种在被构成为多个终端装置能够通过第一网络(106)和第二网络(104)连接多个服务器装置的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管理方法,所述多个服务器装置通过第三网络(302)与所述多个服务器装置所共有的存储装置连接,并且,按照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处理,从所述存储装置读取数据,使所述服务器装置起动,其中,该通信系统还具有通过第二网络与所述多个服务器装置连接、并且通过第三网络与所述多个服务器装置以及所述存储装置连接的管理装置,所述通信管理方法包括:
由所述管理装置接收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
在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服务器装置的连接处理中所需要的通信数据量超过所述第二网络的允许带宽的情况下,由所述管理装置使从所述终端装置向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连接请求等待,或者,在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起动处理中所需要的通信数据量超过所述第三网络的允许带宽的情况下,由所述管理装置使服务器装置的起动处理等待。
CN200610057796XA 2005-09-20 2006-02-27 通信系统及通信管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375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72133 2005-09-20
JP2005272133A JP4550704B2 (ja) 2005-09-20 2005-09-20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管理方法
JP2005-272133 2005-09-20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56979XA Division CN101030922A (zh) 2005-09-20 2006-02-27 通信系统及通信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7580A CN1937580A (zh) 2007-03-28
CN1937580B true CN1937580B (zh) 2010-09-22

Family

ID=378854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5779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37580B (zh) 2005-09-20 2006-02-27 通信系统及通信管理方法
CNA200610056979XA Pending CN101030922A (zh) 2005-09-20 2006-02-27 通信系统及通信管理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56979XA Pending CN101030922A (zh) 2005-09-20 2006-02-27 通信系统及通信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747723B2 (zh)
JP (1) JP4550704B2 (zh)
CN (2) CN19375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65431B2 (en) * 2003-11-20 2009-07-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determining information on a storage system in a network
US9178884B2 (en) * 2007-09-07 2015-11-03 Intel Corporation Enabling access to remote entities in access controlled networks
US8850029B2 (en) * 2008-02-14 2014-09-30 Mcafee,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ing at least one aspect of a connection based on application behavior
CN102017546B (zh) * 2008-04-24 2014-12-03 艾姆托吉有限公司 利用待机券控制资源分配的非连续式访问管理方法、待机券的管理方法以及资源分配的控制方法
US8005781B2 (en) * 2008-06-09 2011-08-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nection of value networks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data via applications and support personnel
US20100235495A1 (en) * 2008-09-10 2010-09-16 Salesforce.Com,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ducing a load on a multi-tenant database
US9282151B2 (en) * 2008-09-11 2016-03-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low control in a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JP5088291B2 (ja) * 2008-10-28 2012-12-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帯域制御装置及び帯域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帯域制御システム
CN101534245B (zh) * 2009-04-09 2011-08-10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监控系统数据处理的传输控制方法
US8464034B2 (en) * 2009-04-29 2013-06-11 Lsi Corporation Consolidated boot parameter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JP5524026B2 (ja) * 2010-11-15 2014-06-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メント端末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5716390B2 (ja) * 2010-12-27 2015-05-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通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通信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5307909B2 (ja) * 2011-03-15 2013-10-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制御方法
KR101206921B1 (ko) * 2011-04-21 2012-11-30 한신권 웹서버보호장치
US8612990B1 (en) * 2011-10-25 2013-12-17 Google Inc. Prioritized rate scheduler for a storage system
JP6140937B2 (ja) 2012-05-23 2017-06-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プログラム、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5928285B2 (ja) * 2012-10-03 2016-06-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情報通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0268958B1 (en) * 2014-09-10 2019-04-2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Recommended launch configuration
US9971971B2 (en) * 2014-09-10 2018-05-1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Computing instance placement using estimated launch times
US10469329B1 (en) * 2014-09-10 2019-11-0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Computing service capacity management
JP5842040B2 (ja) * 2014-09-12 2016-01-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05554049B (zh) * 2015-08-14 2018-12-25 广州爱九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业务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US9769730B1 (en) * 2016-03-21 2017-09-19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violation warning and service suspension
JP6024848B1 (ja) * 2016-05-06 2016-11-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854631B1 (ko) * 2017-08-07 2018-05-03 주식회사 엔트리브소프트 로그인 유저그룹 우선처리시스템 및 로그인 유저그룹 우선처리방법
CN109560958B (zh) * 2017-09-27 2022-02-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设备管理系统、装置和方法、中继管理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CN108235371B (zh) * 2018-01-12 2022-01-25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0439825B1 (en) * 2018-11-13 2019-10-08 INTEGRITY Security Services, Inc. Providing quality of service for certificate management systems
CN112737822B (zh) * 2020-12-23 2022-05-13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授权的机载网络带宽分配系统和方法
CN113472893B (zh) * 2021-07-22 2023-08-01 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827097B (zh) * 2022-04-21 2023-10-17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构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9002A (en) * 1996-07-02 1998-08-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Adaptive bandwidth throttling for network services
CN1278389A (zh) * 1997-10-31 2000-12-27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无线数据网中允许控制功能的方法
US6263360B1 (en) * 1998-06-01 2001-07-17 Sri International System uses filter tree and feed handler for updating objects in a client from a server object list
CN1404670A (zh) * 2000-07-24 2003-03-19 成津C&C株式会社 广播多频道网络电视的中继系统和组网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21022B2 (ja) 1998-12-11 2005-11-30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ノード
US6671254B1 (en) * 1998-12-11 2003-12-30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node used in such network
WO2001040912A2 (en) * 1999-11-30 2001-06-07 Amico Joseph N D Security system linked to the internet
US6738350B1 (en) * 2000-03-16 2004-05-18 Hughe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gestion avoidance approach for a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transmission constraints
JP4410907B2 (ja) * 2000-03-31 2010-02-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音声呼管理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US7412514B2 (en) * 2000-08-17 2008-08-12 Hoshiko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bandwidth efficiency in a computer network
US7580972B2 (en) * 2001-12-12 2009-08-25 Valv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bandwidth on client and server
JP2004139291A (ja) * 2002-10-17 2004-05-13 Hitachi Ltd データ通信中継装置
US7512067B2 (en) * 2003-07-21 2009-03-31 Qlog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optimum bandwidth allocation in a fibre channel switch
US7886299B2 (en) * 2004-06-01 2011-02-08 Hitachi, Ltd. Method of dynamically balancing workload of a storage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9002A (en) * 1996-07-02 1998-08-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Adaptive bandwidth throttling for network services
CN1278389A (zh) * 1997-10-31 2000-12-27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无线数据网中允许控制功能的方法
US6263360B1 (en) * 1998-06-01 2001-07-17 Sri International System uses filter tree and feed handler for updating objects in a client from a server object list
CN1404670A (zh) * 2000-07-24 2003-03-19 成津C&C株式会社 广播多频道网络电视的中继系统和组网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232483A 2000.08.22
JP特开2004-139291A 2004.05.1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7580A (zh) 2007-03-28
CN101030922A (zh) 2007-09-05
US20070067428A1 (en) 2007-03-22
JP2007088580A (ja) 2007-04-05
US7747723B2 (en) 2010-06-29
JP4550704B2 (ja) 201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37580B (zh) 通信系统及通信管理方法
US792121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and prioritizing the cre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VPN tunnels
US7509394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low of radius protocol
CN100563248C (zh) 当用户连接至ip网络时在本地管理区域内用于管理用户接入授权的方法和系统
US7680884B2 (en) System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controlled multicast
US701059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over a network
US8769262B2 (en) VPN connection system and VPN connection method
EP3554037B1 (en) Downlink media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JP2005339093A (ja) 認証方法、認証システム、認証代行サーバ、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認証サーバ、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1611434A (zh) 车辆用通信装置
JPH06197107A (ja) 同報リンク制御方式
US706899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olling wireless devices having a substantially fixed and/or predesignated geographic location
US6826166B2 (e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JPH06326713A (ja) データ伝送制御方法
CN105141526A (zh) 虚拟网络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53119A (zh) 一种认证控制方法及装置
EP121907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over a network
CN102710666B (zh) 一种wlan系统中的radius客户端超时处理方法
US8750208B1 (en) Processing an access reques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596147A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与存储介质
US7974238B2 (en) Manag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limited channels
CN100488101C (zh) 宽带接入系统中的计费服务器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JP3037233B2 (ja) パーソナル通信システム
US8516556B2 (en) Methods for server-driven packet congestion control
KR100606893B1 (ko) 통신망에서의 장애 관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2

Termination date: 201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