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3646B - 便携终端以及用于该便携终端的程序 - Google Patents

便携终端以及用于该便携终端的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3646B
CN1933646B CN 200610153887 CN200610153887A CN1933646B CN 1933646 B CN1933646 B CN 1933646B CN 200610153887 CN200610153887 CN 200610153887 CN 200610153887 A CN200610153887 A CN 200610153887A CN 1933646 B CN1933646 B CN 19336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button
user
terminal device
portab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5388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3646A (zh
Inventor
铃木俊行
浅见俊宏
稻村浩
金田利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2675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5932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933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3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33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36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设置有多个按键(30)的便携终端(100),具有:触摸板(10b)以及接触检测接口(11),其检测用户接触到按键(30);按下检测接口(12),其检测用户按下了按键(30);显示部(20),其在检测到用户按下了按键(30)时,将分配给用户按下的按键(30)的文字作为候补文字按顺序进行显示;和控制部(14),其在检测到用户按下了按键(30)后,在作为用户没有接触按键(30)的时间的非接触时间达到规定的判定时间时,确定在显示部(20)显示的候补文字。

Description

便携终端以及用于该便携终端的程序
相关技术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先前在2005年9月14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P2005-267540以及在2005年9月14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P2005-267541,并享受其优先权的好处;其全部内容被收容于本申请中,以资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有多个按键且对各个按键分配了多个文字的便携终端。
背景技术
以往,在移动电话等便携终端中,为了输入电话号码,设置有多个按键(例如,“0”~“9”、“*”及“#”)。另外,在这样的便携终端中,为了在写邮件时输入文字,对各个按键分配了文字。这里,当考虑便携终端的携带性时,由于设置在便携终端上的按键的数量受到限制,因此对各个按键分配了多个文字。
具体地说,在由用户按下按键时,便携终端切换文字来在显示区域上进行显示,当由用户执行用于确定文字的处理时,确定在显示区域上显示的文字。此外,所谓用于确定文字的处理是用户按下与分配了显示区域上显示的文字的按键不同的按键的处理、用户按下光标按键的处理等。
例如,在对按键“1”分配了“あ”行的文字时,便携终端在按键“1”被用户按下时,如“あ”→“い”→“う”→“え”→“お”那样,按照顺序切换文字来显示。另外,在显示区域显示“う”时,当按键“2”或光标按键被用户按下时,便携终端确定在显示区域显示的“う”。
在上述的输入方式(以下称为5接触方式)中,即使在想要连续地输入分配给一个按键的文字的情况下,为了确定在显示区域显示的文字,也需要按下某个按键,文字的输入作业复杂。
例如,在想要输入“いえ”这样的文字时,在显示区域显示了“い”时,如果用户不进行用于确定文字的处理,则无法确定“い”。
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便携终端:具有检测用户与按键接触的功能,当在显示区域显示了文字的状态下用户的手指离开按键时,确定该文字(例如,特开2002-55766号公报(权利要求1、图7等))。根据这样的便携终端,用户无需进行用于确定文字的处理,可以容易地进行文字的输入作业。
但是,如果在显示区域显示了文字的状态下用户的手指离开按键,则在确定该文字的便携终端中有时存在以下情况:在用户重新握住便携终端时,用户手指离开按键,确定用户不需要的文字。
另外,作为移动电话等便携终端,已知一种便携终端:除了用于输入电话号码等的12个按键(“0”~“9”、“*”、“#”)之外,还设置有用于执行挂机功能、摘机功能以及调出菜单画面的功能等功能的功能键。另外近年来,便携终端的功能变得高级,用户为了使用高级的功能,对12个按键、功能键分配了多个功能。
在这样的便携终端中,分配给各按键的功能因便携终端的动作模式而不同,因此用户难以掌握分配给各按键的功能,容易发生按键的误操作。
另外,即使用户掌握了分配给各按键的功能,因为假定在黑暗中使用便携终端,因此当用户在黑暗中操作便携终端时,容易发生按键的误操作。
另一方面,作为以防止按键的误操为目的的便携终端,提出了一种便携终端:具有检测用户接触到按键的功能,当用户接触到按键时,在用户按下按键之前,显示与分配给用户接触到的按键的功能有关的说明(例如,特开2002-55766号公报)。
具体地说,便携终端在检测到用户的手指接触到按键时,将分配给用户所接触的按键的文字显示在显示区域,并且在检测到用户的手指离开按键时,确定显示在显示区域的文字。
此外,作为检测用户接触到按键的方式,可以举出模拟方式和离散方式。
作为模拟方式中的一种方式,具有使用电阻膜的电阻膜方式。在电阻膜方式中,通过电阻分割来求出电压值,由此检测用户接触到按键。另一方面,在离散方式中,对每个按键设置有多个检测元件。在离散方式的一种方式中,求出在对每个按键设置的各电极和人体之间产生的容量,检测容量发生了变化的电极,由此检测用户接触到按键。
在模拟方式中,一般只能检测一点的坐标,与此相对,在离散方式中,可以检测两点以上的坐标。因此,若将离散方式用于触摸板,可以检测用户接触到多个按键,具有用户接口的设计宽度扩大的优点。
但是,在用户要与一个按键接触,但是错误地与多个按键接触时,难以确定用户有意识接触的按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是,设置有多个按键的便携终端具有:接触检测部(触摸板10b及接触检测接口11),其检测用户接触到所述按键;按下检测部(按下检测接口12),其检测用户按下了所述按键;显示部(显示部20),当所述按下检测部检测到用户按下了所述按键时,把分配给作为用户按下的所述按键的按下键的文字,作为候补文字按顺序进行显示;控制部(控制部14),在所述按下检测部检测到用户按下了所述按下键后,在作为用户没有接触所述按下键的时间的非接触时间达到规定的判定时间时,确定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的所述候补文字。
根据该特征,便携终端在按键的非接触时间到达了规定的判定时间时,通过确定在显示部显示的候补文字,可以防止如下情况:如同通过用户手指离开按键来确定候补文字的现有的便携终端那样,在用户重新握住便携终端时,用户的手指离开按键,确定了用户不希望的候补文字。另外,用户不需要重新进行用来确定文字的处理,可以容易地进行文字的输入作业。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是: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所述控制部在用户接触到与所述按下键对应的对应区域时,即使在所述非接触时间达到所述规定的判定时间之前,也确定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的所述候补文字。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是,设置有多个按键的便携终端具有:接触检测部,其检测用户接触到所述按键;按下检测部,其检测用户按下了所述按键;显示部,其在所述按下检测部检测到用户按下了所述按键时,将分配给作为用户按下的所述按键的按下键的文字作为候补文字按顺序进行显示;和控制部,其在用户接触到与所述按下键对应的对应区域时,确定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的所述候补文字。
根据该特征,便携终端在用户有意识地接触到对应区域时,通过确定在显示部显示的候补文字,可以防止以下情况:如同通过用户手指离开按键来确定候补文字的现有的便携终端那样,在用户重新握住便携终端时,用户的手指离开按键,确定了用户不希望的候补文字。另外,只要用户接触到对应区域,就确定在显示部显示的候补文字,由此可以迅速地输入文字。
本发明的第四特征是:在本发明的第二特征或第三特征中,具有对多个所述按键进行配置的按键配置面(按键配置面10a),所述接触检测部除了检测用户接触到所述按键以外,还检测用户接触到所述按键配置面,所述对应区域是除了所述按下键以外的所述按键配置面上的任意一个部分。
本发明的第五特征是:在本发明的第二或第三特征中,所述对应区域是与所述按下键不同的任意一个其他按键。
本发明的第六特征是:在本发明的第二或第三特征中,所述对应区域是至少包含所述按下键的一部分的特定区域。
本发明的第七特征是:在本发明的第六特征中,所述控制部在用户按下了所述按下键时,当用户接触到所述按下键的所述特定区域时,确定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的所述候补文字。
本发明的第八特征是:在本发明的第六特征中,还具有用户用于设定所述特定区域的位置、所述特定区域的位置的大小、或所述特定区域的位置的数量的设定部(按键30以及按键分配信息存储部13)。
本发明的第九特征是:配置有多个按键的便携终端具有:接触检测部(触摸10b、接触检测接口11),其检测用户接触到所述按键;按键确定部(控制部14),其在检测到用户接触到所述按键时,将用户接触到的所述按键确定为有效接触键;以及显示变更部(显示控制部15、显示部20),其对分配给由所述按键确定部确定的所述有效接触键的功能的显示进行变更,所述接触检测部对用户接触到多个所述按键进行检测,所述按键确定部在检测到用户接触到多个所述按键时,根据对应所述按键的排列决定的按键确定基准,在用户所接触到的多个所述按键中,将一个所述按键确定为所述有效接触键。
根据该特征,按键确定部在检测到用户接触到多个按键时,根据对应按键的排列决定的按键确定基准,在用户所接触到的多个按键中,将一个按键确定为有效接触键。
如此,着眼于用户误接触到的按键和用户有意识地接触到的按键被相互接近地配置的可能性高的情况,对应按键的排列决定了按键确定基准。
因此,便携终端即使在例如用户误接触到多个按键的情况下,也可以提高对用户有意识地接触到的按键进行确定的精度。
本发明的第十特征是:在本发明的第九特征中,多个所述按键被分别配置在沿着所述便携终端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行中,所述多个行在所述便携终端的上下方向上并排,所述按键确定部当在用户所接触到的多个所述按键中,作为配置在最上段的所述行中的所述按键的上段接触键为一个时,将所述上段接触键确定为所述有效接触键。
本发明的第十一特征是:在本发明的第十特征中,具有:上段位置确定部(重心坐标检测部16),其在所述上段接触键为多个的情况下,对作为对应多个所述上段接触键的位置决定的一个位置的上段代表位置进行确定;下段位置确定部(重心坐标检测部16),其对作为对应下段接触键的位置决定的一个位置的下段代表位置进行确定,所述下段接触键是在用户接触到的多个所述按键中,配置在所述上段接触键的下段的所述按键,所述按键确定部在所述上段接触键为多个的情况下,对应所述上段代表位置和所述下段代表位置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关系,从多个所述上段接触键中,确定所述有效接触键。
本发明的第十二特征是:在本发明的第十一特征中,具有确定结果存储部(确定履历存储部17),其将对应所述位置关系确定了所述有效接触键的履历作为确定履历结果进行存储,所述按键确定部在所述上段代表位置和所述下段代表位置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的情况下,参照所述确定履历结果来确定所述有效接触键。
本发明的第十三特征是:在本发明的第九特征中,具有:接触时刻存储部(接触时刻存储部19),其将用户接触到的所述按键和作为检测到用户接触到所述按键的时刻的接触时刻对应地进行存储;分组部(分组部18),其在用户接触到多个所述按键时,把与用户接触到的所述按键中的某一个相邻的所述按键作为一个按键组,来将用户接触到的所述按键分为所述按键组,所述按键确定部在所述按键组为多个的情况下,确定包含所述接触时刻最晚的所述按键的所述按键组,从所确定的所述按键组中包含的所述按键中,将一个所述按键确定为所述有效接触键。
本发明的第十四特征是:一种配置了多个按键的便携终端所使用的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检测用户接触到所述按键的步骤;在检测到用户接触到多个所述按键时,根据对应所述按键的排列决定的按键确定基准,从用户接触到的多个所述按键中,将一个所述按键确定为所述有效接触键的步骤;对分配给所述有效键的功能的显示进行变更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外观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分解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基板10c的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分配信息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文字输入画面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文字输入画面的迁移的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确定区域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按键信息显示区域的坐标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确定区域的示意图(其1)。
图13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确定区域的示意图(其2)。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外观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分解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控制基板10c的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按键分配信息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部20上所显示的画面的示意图(其1)。
图21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部20上所显示的画面的示意图(其2)。
图22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部20上所显示的画面的示意图(其3)。
图23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部20上所显示的画面的示意图(其4)。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控制基板10c的框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6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显示部20上所显示的画面的示意图(其1)。
图27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显示部20上所显示的画面的示意图(其2)。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控制基板10c的框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0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部20上所显示的画面的示意图。
图3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控制基板10c的框图。
图32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接触时刻信息的示意图。
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4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显示部20上所显示的画面的示意图(其1)。
图35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显示部20上所显示的画面的示意图(其2)。
图36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显示部20上所显示的画面的示意图(其3)。
图37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显示部20上所显示的画面的示意图(其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记相同或类似的符号。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附图是模式图,各尺寸的比率和实际不同。
(第一实施方式)
(便携终端的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外观图。
如图1所示,便携终端100具有主体部10和显示部20,在主体部10中设置有多个按键30。此外,所谓按键30,是“0”~“9”、“*”、“#”等按键。另外,对按键30分配了多个文字。
主体部10具有后述的控制基板10c,将分配给用户按下的按键30的文字作为候补文字按顺序显示在显示部20上。另外,主体部10在满足规定的确定条件时,确定在显示部20上显示的候补文字。
在显示部20上显示在写邮件等情况下用于输入文字的画面。这里,用于输入文字的画面(以下,文字输入画面)由作为输入字符串的区域的文字输入区域和作为显示分配给按键30的文字的区域的按键信息显示区域构成。此外,在后面对文字输入画面进行详细地说明(参照图5)。
具体地说,在由用户按下了按键30时,在显示部20的文字输入区域将分配给按键30的文字作为候补文字按顺序进行显示。另外,在显示部20的文字输入区域显示由用户所确定的字符串。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分解图。如图2所示,主体部10具有按键配置面10a、触摸板10b和控制基板10c。
按键配置面10a是固定按键30的片状的部件,具有嵌入按键30的多个孔(未图示)。
触摸板10b检测用户接触到各按键30。另外,触摸板10b还检测用户接触到按键配置面10a。此外,触摸板10b还可以检测用户继续接触到按键30。
控制基板10c根据触摸板10b的检测结果,控制便携终端100。此外,在后面对控制基板1 0c进行详细地叙述(参照图3)。
(控制基板的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上述的控制基板10c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基板10c的框图。
如图3所示,控制基板10c具有接触检测接口11、按下检测接口12、按键分配信息存储部13、控制部14和显示控制部15。
接触检测接口11与触摸板10b相连接,从触摸板10b取得表示用户接触到各按键30的信号。此外,接触检测接口11在用户继续接触到按键30的情况下,从触摸板10b继续取得信号。
按下检测接口12与各按键30相连接,取得表示用户按下了各按键30的信号。
按键分配信息存储部13把使按键30的种类和分配给各按键30的文字对应的信息作为按键分配信息进行存储。另外,对各按键30分配了多个文字。此外,在后面对按键分配信息进行详细地说明(参照图4)。
控制部14指示显示控制部15显示用于输入文字的画面。此外,如上所述,用于输入文字的画面由作为输入字符串的区域的文字输入区域和作为显示分配给各按键30的文字的区域的按键信息显示区域构成。
另外,控制部14指示显示控制部15将分配给由用户按下的按键30的文字作为候补文字按顺序进行显示。而且,控制部14在满足规定的确定条件时,确定在显示部20显示的候补文字。
显示控制部15按照控制部14的指示,将分配给按键30的文字作为候补文字按顺序在显示部20上进行显示。另外,显示控制部15在显示部20上显示由用户确定的字符串。
(按键分配信息)
以下,参照附图对上述的按键分配信息进行说明。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分配信息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所谓按键分配信息是使按键30的种类和分配给各按键30的文字对应的信息。
例如,对按键“1”分配了“あ”行,在用户按下按键“1”时,按照“あ”→“い”→“う”→“え”→“お”的顺序,将各文字作为候补文字进行显示。
(文字输入画面)
以下,参照附图对上述的文字输入画面进行说明。图5(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文字输入画面的示意图,图5(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信息显示区域的坐标的示意图。
首先,对文字输入画面进行说明。如图5(a)所示,在显示部20上显示由文字输入区域20a和按键信息显示区域20b构成的文字输入画面。
文字输入区域20a是输入字符串的区域。具体地说,在文字输入区域20a上,在用户连续按下按键30时,将分配给该按键30的文字作为候补文字按顺序进行显示。另外,在文字输入区域20a上,在满足规定的确定条件时,确定并显示在文字输入区域20a上显示的候补文字。
按键信息显示区域20b是显示分配给各按键30的文字的区域。具体地说,在按键信息显示区域20b上,按照按键30的排列显示分配给各按键30的文字。此外,在初始状态(按键30没有被用户按下的状态)下,在按键信息显示区域20b上显示分配给各按键30的最初的文字。
例如,在初始状态下,在按键信息显示区域20b上按照按键30的排列显示分别分配给按键“1”~“9”、“*”、“0”以及“#”的最初的文字(“あ”~“ら”、
Figure G2006101538873D00101
“わ”以及“一”)。
然后,对按键信息显示区域的坐标进行说明。如图5(b)所示,按键30的显示区域的坐标与该按键30相对应。此外,X轴是从显示部20的上端向下端值变大的轴,Y轴是从显示部20的左端向右端值变大的轴。
例如,分配给设置在主体部10的最左上方的按键“1”的文字(初始状态下为“あ”)被显示在X轴的值为0~7,且Y轴的值为60~110的范围内。相反,分配给设置在主体部10的最右下方的按键“#”的文字(初始状态下为“-”)被显示在X轴的值为160~230,且Y轴的值为240~290的范围内。(便携终端的动作)
以下,参照附图对上述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的流程图。此外,图6所示的流程是表示在显示部20上显示了文字输入画面的状态下,在用户接触到任意一个按键30时进行的处理的流程。
如图6所示,在步骤100中,便携终端100对分配给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的文字进行聚焦显示。此外,在按键信息显示区域20b聚焦显示的文字是在用户按下了按键30时,在文字输入区域20a作为候补文字显示的文字,即次候补的文字。
例如,便携终端100在用户接触到按键“1”时,对分配给按键“1”的最初的文字“あ”进行聚焦显示。
在步骤110中,便携终端100判定按键30的接触是否已结束。此外,便携终端100在按键30的接触结束的情况下,移动至步骤120的处理;在继续接触按键30的情况下,移动至步骤130的处理。
在步骤120中,便携终端100结束在按键信息显示区域20b所显示的文字的聚焦显示。
在步骤130中,便携终端100判定是否检测到用户按下了所接触的按键30。另外,便携终端100在检测到按下按键30时,移动至步骤140的处理,在没有检测到按下按键30时,返回步骤110。
在步骤140中,便携终端100将分配给用户按下的按键30的文字作为候补文字在文字输入区域20a上进行显示。此外,作为候补文字显示的文字是在按键信息显示区域20b聚焦显示的文字。另外,便携终端100把在按键信息显示区域20b聚焦显示的文字切换成下一个文字。
例如,便携终端100在用户按下了按键“1”时,将分配给按键“1”的文字“あ”作为候补文字显示在文字输入区域20a。另外,便携终端100把在按键信息显示区域20b聚焦显示的文字“あ”切换成下一个文字“い”。
在步骤150中,便携终端100判定按键30的接触是否已结束。另外,便携终端100在按键30的接触已结束时,移动至步骤160的处理,在继续接触按键30时,移动至步骤200的处理。
在步骤160中,便携终端100启动计时器(T1),计时器(T1)对直至确定在文字输入区域20a上显示的候补文字的时间进行计时。
在步骤170中,便携终端100判定是否检测到用户再次接触到与步骤140中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相同的按键30。另外,便携终端100在检测到用户再次接触时,移动至步骤200的处理,在没有检测到用户再次接触时,移动至步骤180的处理。
在步骤180中,便携终端100判定计时器(T1)是否已超时,即判定由计时器(T1)计时的时间是否已到达规定的判定时间。另外,便携终端100在计时器(T1)已超时的情况下,移动至步骤190的处理,在计时器(T1)没有超时的情况下,返回步骤170的处理。
在步骤190中,便携终端100确定在文字输入区域20a显示的候补文字。
在步骤200中,便携终端100对由计时器(T1)计时的时间进行复位。
在步骤210中,便携终端100判定是否检测到用户再次按下了与步骤130中用户按下的按键30相同的按键30。另外,便携终端100在检测到用户再次按下时,返回步骤140的处理,在没有检测到用户再次按下时,返回步骤150的处理。
这样,便携终端100在用户再次按下了相同的按键30时,把在文字输入区域20a显示的候补文字切换成下一个文字,并且,把在按键信息显示区域20b聚焦显示的文字切换成下一个文字。
例如,便携终端100在用户作为相同的按键30再次按下了按键“1”时,把在文字输入区域20a显示的候补文字“あ”切换成下一个文字“い”。另外,便携终端100把在按键信息显示区域20b聚焦显示的文字“い”切换成下一个文字“う”。
(文字输入画面)
以下,参照附图对上述的文字输入画面的迁移进行说明。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文字输入画面的迁移的示意图。
与图5(a)相同,图7(a)表示在用户没有接触到任意一个按键30时,在显示部20显示的文字输入画面。
图7(b)表示在图7(a)所示的状态下用户接触到按键“1”时,在显示部20显示的文字输入画面。具体地说,在显示部20的按键信息显示区域20b上对分配给按键“1”的最初的文字“あ”进行聚焦显示。
图7(c)表示在图7(b)所示的状态下用户按下了按键“1”时,在显示部20显示的文字输入画面。具体地说,在显示部20的文字输入区域20a上,把在按键信息显示区域20b聚焦显示的文字“あ”作为候补文字进行显示。另外,在显示部20的按键信息显示区域20b中,聚焦显示的文字“あ”被切换成下一个文字“い”,  并聚焦显示文字“い”。
图7(d)表示在图7(c)所示的状态下用户再次按下了按键“1”时,在显示部20显示的文字输入画面。具体地说,在显示部20的文字输入区域20a中,作为候补文字显示的文字“あ”被切换成下一个文字“い”。另外,在显示部20的按键信息显示区域20b中,聚焦显示的文字“い”被切换成下一个文字“う”,并聚焦显示文字“う”。
图7(e)表示在图7(c)所示的状态下,在用户结束接触按键“1”后计时器(T1)已超时的情况下,在显示部20显示的文字输入画面。具体地说,在显示部20的文字输入区域20a中,确定作为候补文字显示的文字“あ”。另外,在显示部20的按键信息显示区域20b中,结束文字“い”的聚焦显示。
图7(f)表示在图7(e)所示的状态下用户接触到按键“1”时,在显示部20显示的文字输入画面。具体地说,和图7(b)相同,在显示部20的按键信息显示区域20b上聚焦显示分配给按键“1”的最初的文字“あ”。此外,在显示部20的文字输入区域20a上继续显示已确定的文字“あ”。
图7(g)表示在图7(f)所示的状态下用户按下了按键“1”时,在显示部20显示的文字输入画面。具体地说,在显示部20的文字输入区域20a上,把在按键信息显示区域20b聚焦显示的文字“あ”作为候补文字进行显示。另外,在显示部20的按键信息显示区域20b中,聚焦显示的文字“あ”被切换成下一个文字“い”,并聚焦显示文字“い”。
(作用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控制部14在按键30的非接触时间达到规定的判定时间时,确定在显示部20的文字输入区域20a中显示的候补文字,由此可以防止以下情况:如同通过用户手指离开按键来确定候补文字的现有的便携终端那样,在用户重新握住便携终端100时,用户的手指离开按键30,确定了用户不希望的候补文字。用户无需重新进行用于确定文字的处理,可以容易地进行文字的输入作业。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主要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具体地说,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文字输入区域20a中显示的候补文字在计时器(T1)超时之前不被确定,但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即使在计时器(T1)超时之前,当用户接触到与用户按下的按键30不同的其他按键30时,也进行确定。
(便携终端的动作)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的流程图。此外,在图8中,对于与图6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记相同的步骤号码。
如图8所示,在步骤182中,便携终端100判定是否检测到用户接触到与步骤140中用户按下的按键30不同的其他按键30。另外,便携终端100在检测到用户接触到其他按键30时,移动至步骤190的处理,在没有检测到用户接触到其他按键30时,返回步骤170的处理。
这样,便携终端100即使在计时器(T1)超时之前,在检测到用户接触到其他按键30的情况下,也确定在文字输入区域20a显示的候补文字。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便携终端100即使在计时器(T1)已超时的情况下,也确定在文字输入区域20a显示的候补文字,但是并不限于此。具体地说,便携终端100也可以只在检测到用户接触到其他按键30时,确定在文字输入区域20a显示的候补文字。
(作用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控制部14在用户有意识地接触到其他按键30的情况下,通过确定在显示部20的文字输入区域20a显示的候补文字,可以防止以下的情况:如同通过用户手指离开按键来确定候补文字的现有的便携终端那样,在用户重新握住便携终端100时,用户的手指离开按键30,确定了用户不希望的候补文字。
另外,控制部14即使在计时器(T1)超时之前,在用户接触到其他按键30时,也确定在显示部20的文字输入区域20a显示的候补文字,由此可以迅速地输入文字。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主要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具体地说,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文字输入区域20a显示的候补文字,在计时器(T1)超时之前不被确定,但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即使是在计时器(T1)超时之前,当用户接触到作为至少包含用户按下的按键30的一部分的区域的特定区域时,也确定显示在文字输入区域20a的候补文字。
(特定区域)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特定区域进行说明。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特定区域的示意图。
如图9(a)~图9(c)所示,作为至少包含按键30的一部分的区域的特定区域与各按键30相对应。这里,特定区域优选对应按下按键30时难以接触到的区域。
例如,如图9(a)所示,可以使位于按键30左上方的区域作为特定区域与各按键30对应。另外,如图9(b)所示,还可以使包含位于按键30左上方的区域的、并向按键30的左上方向伸出的区域作为特定区域与各按键30对应。而且,如图9(c)所示,还可以使位于按键30左上方以及右上方的区域作为特定区域与各按键30对应。
(按键配置位置的坐标)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按键配置位置的坐标进行说明。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按键配置位置的坐标的示意图。此外,所谓按键配置位置的坐标是表示设置在主体部10上的按键30的配置位置的坐标。
如图10所示,使按键30的坐标和该按键30的特定区域的坐标与按键30对应。此外,图10表示上述的图9(c)所示的特定区域的坐标。
例如,设置在主体部10的最左上方的按键“1”被配置在X轴的值为0~100,且Y轴的值为0~60的范围内。另外,使X轴的值为0~40,且Y轴的值为0~20的范围作为特定区域(左)与按键“1”对应,并且使X轴的值为60~100,且Y轴的值为0~20的范围作为特定区域(右)与按键“1”对应。
另外,按键配置位置的坐标例如被存储在按键分配信息存储部13中,关于按键30的坐标无法进行改写,但是关于特定区域的坐标,可以通过用户操作按键30来进行改写。即,用户通过改写特定区域的坐标(FLXmin、FLXmax、FLYmin、FLYmax、FRXmin、FRXmax、FRYmin以及FRYmax),来设定(定制)特定区域的位置、大小以及数量等。
(便携终端的动作)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的流程图。此外,在图11中,关于和图6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记相同的步骤号码。
如图11所示,在步骤184中,便携终端100判定是否检测到用户接触到与步骤140中用户按下的按键30相同的按键30所对应的特定区域。另外,便携终端100在检测到用户接触到与相同的按键30对应的特定区域时,移动至步骤190的处理,在没有检测到用户接触到与相同的按键30对应的特定区域时,返回步骤170的处理。
如此,便携终端100即使在计时器(T1)超时之前,在检测到用户接触到与相同的按键30对应的特定区域时,也确定在文字输入区域20a显示的候补文字。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便携终端100在计时器(T1)已超时的情况下,也确定在文字输入区域20a显示的候补文字,但并不限于此。具体地说,便携终端100可以只在检测到用户接触到与相同的按键30对应的特定区域时,确定在文字输入区域20a显示的候补文字。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便携终端100在检测到按下按键30之后,在检测到用户接触到与该按键30对应的特定区域时,确定在文字输入区域20a显示的候补文字,但并不限于此。具体地说,便携终端100也可以在按下了按键30时,在检测到用户接触到与该按键30对应的特定区域的情况下,确定在文字输入区域20a显示的候补文字。
(作用及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控制部14在用户有意识地接触到与相同的按键30对应的特定区域时,确定在显示部20的文字输入区域20a显示的候补文字,由此可以防止以下的情况:如同通过用户手指离开按键来确定候补文字的现有的便携终端那样,在用户重新握住便携终端100时,用户的手指离开按键30,确定了用户不希望的候补文字。
另外,控制部14即使在计时器(T1)超时之前,在用户接触到与相同的按键30对应的特定区域时,也确定在显示部20的文字输入区域20a显示的候补文字,由此可以迅速地输入文字。
而且,按键配置位置的坐标例如被存储在按键分配信息存储部13中,关于特定区域的坐标可以通过用户操作按键30来进行改写,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定制特定区域的位置、大小以及数量等。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主要对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具体地说,在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当用户接触到作为至少包含用户按下的按键30的一部分的区域的特定区域时,确定在文字输入区域20a显示的候补文字,但是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当用户接触到除了用户按下的按键30以外的按键配置面10a上的任意一个部分(确定区域)时进行确定。
(确定区域)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确定区域进行说明。图12以及图1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确定区域的一例的示意图。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作为除了该按键30以外的按键配置面10a上的部分的确定区域与各按键30对应。例如,如图12所示,确定区域可以分别设置在各按键30的周边部分。另外,如图13所示,确定区域也可以是除了各按键30以外的按键配置面10a的所有部分。
这样,确定区域既可以是包含除了按键30以外的按键配置面10a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也可以是与各按键30公共的区域。
(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用于确定在显示部20的文字输入区域20a显示的候补文字的确定区域是用户按下的按键30的周边部分,由此,用户仅通过将手指在按下的按键30上有意识地滑动,就可以容易地接触到确定区域。即,可以防止以下的情况:如同通过用户手指离开按键来确定候补文字的现有的便携终端那样,在用户重新握住便携终端100时,用户的手指离开按键30,确定了用户不希望的候补文字。
(第五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主要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具体地说,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对于确定文字输入区域20a上显示的候补文字的处理(步骤190的处理)之后的处理没有特别地叙述,但是,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在从确定了在文字输入区域20a显示的候补文字之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受理按下特定按键(第五实施方式中为光标键)的处理。
此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所谓按下特定按键的处理是确定在文字输入区域20a显示的候补文字的处理。
(便携终端的动作)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的流程图。此外,在图14中,对于与图6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记相同的步骤号码。另外,在图14中,由于直到确定文字输入区域20a上显示的候补文字的处理(步骤100~步骤210的处理)是与图6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因此省略步骤110~步骤180、步骤200以及步骤210。
如图14所示,在步骤220中,便携终端100启动计时器(T2),该计时器(T2)对不受理按下光标键的处理的时间进行计时。
在步骤230中,便携终端100判定计时器(T2)是否已超时,即判定由计时器(T2)计时的时间是否达到了规定时间。另外,便携终端100在计时器(T2)已超时的情况下,结束该处理,在计时器(T2)没有超时的情况下,移动至步骤240的处理。
在步骤240中,便携终端100判定是否检测到按下光标键。另外,便携终端100在检测到按下光标键时,移动至步骤250的处理,在没有检测到按下光标键时,返回步骤230的处理。
在步骤250中,便携终端100对按下光标键的处理,即确定在文字输入区域20a上显示的候补文字的处理(或使光标移动的处理)进行清除。
这样,便携终端100在从确定了文字输入区域20a上显示的候补文字之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受理按下光标键的处理。
(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在从控制部14确定了文字输入区域20a上显示的候补文字之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受理按下光标键的处理,由此与确定了候补文字无关,即使在为了确定候补文字用户按下了光标键的情况下,也不重复确定候补文字的处理。另外,不仅是确定候补文字的功能,即使在按下了具有移动光标的功能的光标键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用户不希望的光标键的移动。
(变更例)
还可以提供使计算机执行第一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的程序。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中,触摸板10b只检测用户接触到按键30,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检测用户接触到按键30以及用户按下了按键30。
而且,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便携终端100的动作是以触摸板10b的检测为触发的嵌入处理,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是按照可以充分监视用户的操作的时间间隔执行的轮询处理或循环处理。
(第六实施方式)
(便携终端的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外观图。
如图15所示,便携终端100具有主体部10和显示部20,在主题部10设置有多个按键30。此外,所谓按键30是“0”~“9”、“*”、“#”以及“清除”等按键或软按键。另外,对各按键30进行配置以形成向便携终端100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行,各行沿便携终端100的上下方向排列。
主体部10具有后述的控制基板10c,执行分配给被按下的按键30的功能。此外,所谓功能是输入文字的功能、快速拨号功能、调出各种画面的功能、启动各种应用程序的功能以及输入各种内容的功能。
在显示部20上显示有关各功能的说明等。另外,在显示部20上显示由功能调出的各种画面、由功能启动的各种应用程序等。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分图。如图16所示,主体部10具有按键配置面10a、触摸板10b和控制基板10c。
按键配置面10a是保持按键30的片状的部件,具有嵌入按键30的多个孔(未图示)。
触摸板10b检测用户接触到各按键30。此外,触摸板10b还检测用户接触到多个按键30。例如,作为触摸板10b,使用离散方式的触摸板。
控制基板10c对应触摸板10b的检测结果控制便携终端100。此外,关于控制基板10c的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叙述(参照图17)。
(控制基板的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上述的控制基板10c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控制基板10c的框图。
如图17所示,控制基板10c具有接触检测接口11、按下检测接口12、按键分配信息存储部13、控制部14和显示控制部15。
接触检测接口11与触摸板10b相连接,从触摸板10b取得表示用户接触到各按键30的信号。
按下检测接口12与各按键30相连接,取得表示用户按下了各按键30的信号。
按键分配信息存储部13作为按键分配信息,存储将按键30的种类和分配给各按键30的功能对应起来的信息。此外,对于按键分配信息的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叙述(参照图18)。
控制部14将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确定为有效接触键。具体地说,控制部14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为一个时,将该按键30确定为有效接触键。另外,控制部14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为多个时,根据对应按键30的排列决定的按键确定基准,从用户接触到的多个按键30中,将一个按键30确定为有效接触键。
此外,在第六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按键确定基准是如下基准: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在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按键30(以下称为上段接触键)为一个时,将该上段接触键作为有效接触键。
另外,控制部14对应作为有效接触键确定的按键30的种类,指示显示控制部15变更分配给该按键30的功能的显示。而且,控制部14对应用户按下的按键30的种类,执行分配给该按键30的功能。
显示控制部15对应控制部14的指示,变更分配给按键30的功能的显示。此外,所谓功能的说明是表示功能的种类的字符串或图符。另外,在第六实施方式中,所谓功能显示的变更是以下的概念:预先显示全部的分别分配给各按键30的功能的说明,对分配给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的功能的说明进行聚焦显示。另外,所谓功能显示的变更是以下的概念:没有预先显示分别分配给各按键30的功能的说明,新显示分配给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的功能的说明。
(按键分配信息)
以下,参照附图对上述的按键分配信息进行说明。图18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按键分配信息的示意图。
如图18所示,按键分配信息是将按键30的种类和分配给各按键30的功能对应起来的信息。例如,对“1”键分配了调出邮件编辑画面的功能,对“2”键分配了与网络连接的功能。
(便携终端的动作)
以下,参照附图对上述便携终端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的流程图。
如图19所示,在步骤100中,便携终端100监视用户对按键30的接触状态。
在步骤110中,便携终端100判定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是否为多个。另外,便携终端100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为一个时,移动至步骤120的处理,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为多个时,移动至步骤130的处理。
在步骤120中,便携终端100将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确定为有效接触键。
在步骤130中,便携终端100判定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按键30(上段接触键)是否为一个。另外,便携终端100在上段接触键为一个时,移动至步骤140的处理,在上段接触键为多个时,移动至步骤150的处理。
在步骤140中,便携终端100将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按键30(上段接触键)确定为有效接触键。
在步骤150中,便携终端100以其他方法确定有效接触键。此外,作为其他方法,可以举出后述的第七实施方式~第九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方法。
在步骤160中,便携终端100对分配给作为有效接触键确定的按键30的功能的显示进行变更。
(显示画面)
以下,参照附图对上述的显示部20上所显示的画面进行说明。图20~图23是在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部20上显示的画面的一例。此外,在第六实施方式中,预先显示了全部的分别分配给各按键30(“1”~“9”键)的功能的说明,对分配给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的功能的说明进行聚焦显示。
如图20所示,在用户接触到“1”键以及“4”键时,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对分配给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1”键的功能的说明,即,调出邮件编辑画面的功能的说明(邮件的字符串)进行聚焦显示。
这样,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在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按键30(上段接触键)为一个时,聚焦显示分配给该上段接触键的功能的说明。
另外,如图21所示,在用户接触到“1”键、“4”键以及“5”键时,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对分配给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1”键的功能的说明,即,调出邮件编辑画面的功能的说明(邮件的字符串)进行聚焦显示。
这样,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在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按键30(上段接触键)为一个时,即使配置在上段接触键的下段的按键30(下段接触键)为多个,也聚焦显示分配给该上段接触键的功能的说明。
而且,如图22所示,在用户接触到“1”键、“4”键、“5”键、“7”键以及“8”键时,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对分配给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1”键的功能的说明,即,调出邮件编辑画面的功能的说明(邮件的字符串)进行聚焦显示。
这样,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在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按键30(上段接触键)为一个时,即使配置在上段接触键的下段的按键30(下段接触键)分布在多个行中,也聚焦显示分配给该上段接触键的功能的说明。
同样,如图23所示,在用户接触到“2”键、“4”键、“5”键以及“7”键时,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对分配给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2”键的功能的说明,即,与网络连接的功能的说明(NW连接的字符串)进行聚焦显示。
(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便携终端100当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上段接触键为一个时,将该上段接触键确定为有效接触键。
这样,在用户接触到按键30时,用户一般用指尖接触按键30,着眼于用户与配置在用户有意识地接触到的按键30的上段的行中的按键30接触的可能性较低,规定了对有效接触键进行确定的基准(按键确定基准)。
因此,便携终端100即使在用户误接触到多个按键30时,也可以提高对用户有意识地接触的按键30进行确定的精度。
(第七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主要对与上述第六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具体地说,上述第六实施方式是在上段接触键为一个时,便携终端确定有效接触键的实施方式,但是第七实施方式是在上段接触键为多个时,便携终端确定有效接触键的实施方式。
(控制基板的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控制基板10c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4是表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控制基板10c的结构的框图。此外,在图24中,对于与图17所示的框图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参照号码。
如图24所示,控制基板10c除了接触检测接口11~显示控制部15以外,还具有重心坐标检测部16。
重心坐标检测部16当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按键30(上段接触键)为多个时,确定作为对应多个上段接触键决定的一个位置的上段代表位置。具体地说,重心坐标检测部16检测成为多个上段接触键的重心的坐标(kc1),将检测到的坐标确定为上段代表位置。
另外,重心坐标检测部16确定下段代表位置,该下段代表位置是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对应在上段接触键的下段配置的按键30(下段接触键)决定的一个位置。具体地说,重心坐标检测部16检测成为下段接触键的重心的坐标,将检测到的坐标(kc2)确定为下段代表位置。
控制部14当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按键30(上段接触键)为多个时,对应上段代表位置和下段代表位置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关系,从多个上段接触键中确定有效接触键。具体地说,控制部14在上段代表位置(kc1)位于下段代表位置(kc2)的右侧时,将配置在最右侧的上段接触键确定为有效接触键。另外,控制部14在上段代表位置(kc1)位于下段代表位置(kc2)的左侧时,将配置在最左侧的上段接触键确定为有效接触键。
(便携终端的动作)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的流程图。此外,在图25中,对于与图19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记相同的步骤号码。
如图25所示,在步骤210中,便携终端100判定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按键30(上段接触键)是否为相互相邻的按键30。另外,便携终端100在上段接触键为相互相邻的按键30时,移动至步骤220的处理,在上段接触键为不相互相邻的按键30时,移动至步骤150的处理。
此外,步骤210的处理是在步骤130的处理中,判定为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按键30(上段接触键)为多个时进行的处理。
在步骤220中,便携终端100检测成为多个上段接触键的重心的坐标(kc1)。另外,便携终端100将所确定的坐标(kc1)确定为上段代表位置。
在步骤230中,便携终端100检测成为在上段接触键的下段配置的按键30(下段接触键)的重心的坐标(kc2)。另外,便携终端100将所确定的坐标(kc2)确定为下段代表位置。
在步骤240中,便携终端判定在步骤220中检测出的坐标(kc1)是否位于在步骤230中检测出的坐标(kc2)的右侧。另外,便携终端100在坐标(kc1)位于坐标(kc2)的右侧时,移动至步骤260的处理,在坐标(kc1)不在坐标(kc2)的右侧时,移动至步骤250的处理。
在步骤250中,便携终端100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从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按键30(上段接触键)中,将配置在最左侧的上段接触键确定为有效接触键。
在步骤260中,便携终端100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从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按键30(上段接触键)中,将配置在最右侧的上段接触键确定为有效接触键。
(显示画面)
以下,参照附图对上述的显示部20上所显示的画面进行说明。图26及图27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显示部20上所显示的画面的一例。此外,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和第六实施方式一样,预先显示了全部的分别分配给各按键30(“1”~“9”键)的功能的说明,对分配给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的功能的说明进行聚焦显示。
如图26所示,在用户接触到“1”键、“2”键以及“4”按键时,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对分配给上段接触键(“1”键以及“2”键)中配置在最右侧的“2”键的功能的说明,即,与网络连接的功能的说明(NW连接的字符串)进行聚焦显示。
这样,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在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按键30(上段接触键)为多个,上段代表位置(kc1)位于下段代表位置(kc2)的右侧时,对分配给配置在最右侧的上段接触键的功能的说明进行聚焦显示。
另一方面,如图27所示,在用户接触到“1”键、“2”键以及“5”键时,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对分配给上段接触键(“1”键以及“2”键)中配置在最左侧的“1”键的功能的说明,即调出邮件编辑画面的功能的说明(邮件的字符串)进行聚焦显示。
这样,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在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按键30(上段接触键)为多个,上段代表位置(kc1)位于下段代表位置(kc2)的左侧时,对分配给配置在最左侧的上段接触键的功能的说明进行聚焦显示。
(作用及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便携终端100当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上段接触键为多个时,对应上段代表位置和下段代表位置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关系,从多个上段接触键中确定有效接触键。
这样,在用户用右手接触按键30时,用户一般用指尖接触按键30,着眼于用户与配置在用户有意识地接触到的按键30的左侧行中的按键30接触的可能性较低,规定了对有效接触键进行确定的基准(按键确定基准)。
同样,在用户用左手接触按键30时,用户一般用指尖接触按键30,着眼于用户与配置在用户有意识地接触到的按键30的右侧行中的按键30接触的可能性较低,规定了对有效接触键进行确定的基准(按键确定基准)。
因此,便携终端100即使在上段接触键为多个,用户误接触到多个按键30时,也可以提高对用户有意识地接触到的按键30进行确定的精度。
(第八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主要对与上述第七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具体地说,在上述第七实施方式中,在上段代表位置(kc1)位于下段代表位置(kc2)的右侧时,对分配给配置在最右侧的上段接触键的功能的说明进行聚焦显示;在上段代表位置(kc1)位于下段代表位置(kc2)的左侧时,对分配给配置在最左侧的上段接触键的功能的说明进行聚焦显示。
相对与此,第八实施方式是在上段代表位置(kc1)和下段代表位置(kc2)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相同时,便携终端确定有效接触键的实施方式。
(控制基板的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控制基板10c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8是表示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控制基板10c的结构的框图。此外,在图28中,对于与图24所示的框图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参照号码。
如图28所示,控制基板10c除了接触检测接口11~重心坐标检测部16之外,还具有确定履历存储部17。
确定履历存储部17对作为对应上段代表位置(kc1)和下段代表位置(kc2)的位置关系,确定了有效接触键的履历的确定履历结果进行存储。具体地说,确定履历存储部17是对将配置在最右侧的上段接触键确定为有效接触键的次数、和将配置在最左侧的上段接触键确定为有效接触键的次数之间的差分进行计数的计数器(Cnt)。
此外,在第八实施方式的计数器(Cnt)中,在将配置在最右侧的上段接触键确定为有效接触键时,在计数器(Cnt)的值加上“1”,在将配置在最左侧的上段接触键确定为有效接触键时,从计数器(Cnt)的值中减去“1”。另外,在上段代表位置(kc1)和下段代表位置(kc2)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相同时,计数器(Cnt)的值不变。
控制部14在上段代表位置(kc1)和下段代表位置(kc2)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相同时,参照对应上段代表位置(kc1)和下段代表位置(kc2)的位置关系对有效接触键进行了确定的履历(确定履历结果),来确定有效接触键。具体地说,控制部14在计数器(Cnt)的值为正数时,将配置在最右侧的上段接触键确定为有效接触键。另一方面,在计数器(Cnt)的值为0以下时,将配置在最左侧的上段接触键确定为有效接触键。
(便携终端的动作)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9是表示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的流程图。此外,在图29中,对于与图25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记相同的步骤号码。
如图29所示,在步骤310中,便携终端100在计数器(Cnt)的值加上“1”。此外,步骤310的处理是在步骤240中判定为上段代表位置(kc1)位于下段代表位置(kc2)的右侧时,进行的处理。
在步骤320中,便携终端100判定上段代表位置(kc1)是否位于下段代表位置(kc2)的左侧。另外,便携终端100在上段代表位置(kc1)位于下段代表位置(kc2)的左侧时,移动至步骤330的处理,在上段代表位置(kc1)和下段代表位置(kc2)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相同时,移动至步骤340的处理。
此外,步骤320的处理是在步骤240中没有判定出上段代表位置(kc1)位于下段代表位置(kc2)的右侧时进行的处理。
在步骤330中,便携终端100从计数器(Cnt)的值中减去“1”。
在步骤340中,便携终端100读出计数器(Cnt)的值,并且判定计数器(Cnt)的值是否为正数。另外,便携终端100在计数器(Cnt)的值为正数时,移动至步骤260的处理,在计数器(Cnt)的值不是正数时,移动至步骤250的处理。
这样,便携终端100在上段代表位置(kc1)和下段代表位置(kc2)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相同时,对应计数器(Cnt)的值确定有效接触键。
此外,在第八实施方式中,在上段代表位置(kc1)和下段代表位置(kc2)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相同时,对应计数器(Cnt)的值确定有效接触键,但并不限于此。
具体地说,在上段接触键为多个,且没有配置在上段接触键的下段的下段接触键时,可以对应计数器(Cnt)的值确定有效接触键。
(显示画面)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部20上所显示的画面进行说明。图30表示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部20上所显示的画面。此外,在第八实施方式中,与第七实施方式一样,预先显示了全部的分别分配给各按键30(“1”~“9”键)的功能的说明,对分配给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的功能的说明进行聚焦显示。另外,在图30中,以上述的计数器(Cnt)的值为“0”以下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0所示,在用户接触到“1”键、“2”键、“4”键以及“5”键时,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对分配给上段接触键(“1”键以及“2”键)中配置在最左侧的“1”键的功能的说明,即调出邮件编辑画面的功能的说明(邮件的字符串)进行聚焦显示。
这样,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在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按键30(上段接触键)为多个,上段代表位置(kc1)和下段代表位置(kc2)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相同时,对分配给对应计数器(Cnt)的值所确定的上段接触键的功能的说明进行聚焦显示。
(作用及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便携终端100在上段代表位置和下段代表位置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相同时,参照对应上段代表位置(kc1)和下段代表位置(kc2)的位置关系对有效接触键进行了确定的履历(确定履历结果:计数器(Cnt)),来确定有效接触键。
这样,在用户误接触到多个按键30时,着眼于在确定履历结果(计数器(Cnt))中反映了该用户容易误操作的按键30的倾向,所以规定了对有效接触键进行确定的基准(按键确定基准)。
因此,便携终端100即使在上段代表位置和下段代表位置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的情况下,和用户误接触到多个按键30等情况下,也可以提高对用户有意识地接触的按键30进行确定的精度。
另外,便携终端100即使在上段接触键为多个,并且没有配置在上段接触键的下段的下段接触键的情况下,和用户误接触到多个按键30等情况下,也可以提高对用户有意识地接触的按键30进行确定的精度。
(第九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主要对与上述第八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具体地说,第九实施方式是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相互不相邻的情况下,从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确定有效接触键的实施方式。
(控制基板的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控制基板10c进行说明。图31是表示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控制基板10c的结构的框图。此外,在图31中,对于与图28所示的框图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参照号码。
如图31所示,控制基板10c,除了接触检测接口11~确定履历存储部17以外,还具有分组部18和接触时刻存储部19。
分组部18在用户接触到多个按键30时,把与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的某一个相邻的按键30作为一个按键组,来把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分成按键组。具体地说,分组部18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在上下方向上相邻时,或者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在左右方向上相邻时,将这些按键30作为一个按键组进行分组。此外,分组部18在为以下的位置关系时,该位置关系为: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仅沿倾斜方向排列,将这些按键30作为不同的按键组进行分组。此外,按键组中包含的按键30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接触时刻存储部19将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和用户接触到按键30的时刻(接触时刻)对应起来,作为接触时刻信息存储。此外,关于接触时刻信息的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叙述(参照图32)。
控制部14在按键组为多个时,确定包含接触时刻最晚的按键30的按键组。另外,控制部14从包含接触时刻最晚的按键30的按键组中确定有效接触键。此外,作为有效接触键的确定方法,使用在上述的第六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方法。
(接触时刻信息)
以下,参照附图对上述的接触时刻信息进行说明。图32表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接触时刻信息的一例。
如图32(a)所示,在用户接触到“1”键以及“3”键时,接触时刻存储部19将“1”键和用户接触到“1”键的时刻(接触时刻)对应起来进行存储,并且,将“3”键和用户接触到“3”键的时刻(接触时刻)对应起来进行存储。此外,由于“1”键和“3”键相互不相邻,因此作为分别不同的按键组(第一按键组以及第二按键组)来进行分组。
另外,如图32(b)所示,在用户接触到“1”键、“3”键以及“5”键时,接触时刻存储部19将用户接触到“1”键、“3”键以及“5”键的时刻(接触时刻)和这些按键分别对应起来进行存储。此外,由于“1”键、“3”键以及“5”键相互不相邻,因此作为分别不同的按键组(第一按键组、第二按键组以及第三按键组)来进行分组。
而且,如图32(c)所示,在用户接触到“1”键、“4”键、“6”键以及“7”键时,接触时刻存储部19将用户接触到“1”键、“4”键、“6”键以及“7”键的时刻(接触时刻)与这些按键分别对应起来进行存储。此外,由于“1”键、“4”键以及“7”键与这些按键中的某一个相邻,因此作为一个按键组(第二按键组)进行分组。另一方面,由于“6”键与“1”键、“4”键以及“7”键中的任何一个都不相邻,因此作为与“1”键、“4”键以及“7”键(第二按键组)不同的按键组(第一按键组)进行分组。
另外,如图32(d)所示,在用户接触到“1”键、“7”键、“8”键以及“9”键时,接触时刻存储部19将用户接触到“1”键、“7”键、“8”键以及“9”键的时刻(接触时刻)和这些按键分别对应起来进行存储。此外,由于“7”键、“8”键以及“9”键与这些按键中的某一个相邻,因此作为一个按键组(第二按键组)进行分组。另一方面,由于“1”键与“7”键、“8”键以及“9”键中的任何一个都不相邻,因此作为与“7”键、“8”键以及“9”键(第二按键组)不同的按键组(第一按键组)进行分组。
(便携终端的动作)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33是表示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的流程图。此外,在图33中,对于与图29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记相同的步骤号码。
如图33所示,在步骤410中,便携终端100判定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是否全部连续。即,便携终端100判定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是否存在与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的任何一个都不相邻的按键30。另外。便携终端100在不存在与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的任何一个都不相邻的按键30时,移动至步骤420的处理,在存在与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的任何一个都不相邻的按键30时,移动至步骤430的处理。此外,步骤410的处理是在步骤110中,判定为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为多个时进行的处理。
在步骤420中,便携终端100通过在上述第六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方法确定有效接触键。
在步骤430中,便携终端100把与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的某一个相邻的按键30作为一个按键组,来将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分为多个按键组。
在步骤440中,便携终端100确定包含在最晚时刻接触到的按键30(即,接触时刻最晚的按键30)的按键组。
在步骤450中,便携终端100从在步骤440确定的按键组中,通过上述第六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方法确定有效接触键。
(显示画面)
以下,参照附图对上述的显示部20上显示的画面进行说明。图34~图37表示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显示部20上所显示的画面的一例。此外,在第九实施方式中,和第八实施方式一样,预先显示了全部的分别分配给各按键30(“1”~“9”键)的功能的说明,对分配给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的功能的说明进行聚焦显示。
图34表示在用户接触到“1”键以及“3”键时,在显示部20上显示的画面的一例。此外,在图34中,各按键30的接触时刻与上述图31(a)相对应。
如图34所示,对分配给接触时刻最晚的“3”键的功能的说明,即启动照相机的功能的说明(照相机的字符串)进行聚焦显示。
这样,便携终端100在将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分组成多个按键组时,确定包含接触时刻最晚的按键30的按键组。另外,便携终端100从所确定的按键组中确定有效接触键,并显示分配给所确定的有效接触键的功能的说明。
同样,图35表示在用户接触到“1”键、“3”键以及“5”键时,在显示部20上显示的画面的一例。另外,在图35中,各按键30的接触时刻与上述图31(b)相对应。
如图35所示,对分配给接触时刻最晚的“5”键的功能的说明,即调出电话簿的功能的说明(电话簿的字符串)进行聚焦显示。此外,由于“1”键、“3”键以及“5”键与这些按键中的任何一个都不相邻,因此被分组成不同的按键组。
和图34一样,便携终端100在将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分组成多个按键组时,确定包含接触时刻最晚的按键30的按键组。另外,便携终端100从所确定的按键组中确定有效接触键,并显示分配给所确定的有效接触键的功能的说明。
图36表示在用户接触到“1”键、“4”键、“6”键以及“7”键时,在显示部20上显示的画面的一例。此外,在图36中,各按键30的接触时刻与上述图31(c)相对应。
如图36所示,在包含接触时刻最晚的“1”键(“4”键或“7”键)的按键组中,对分配给配置在最上段的“1”键的功能的说明,即调出邮件编辑画面的功能的说明(邮件的字符串)进行聚焦显示。此外,由于“1”键、“4”键以及“7”键与这些按键中的某一个相邻,因此分组成一个按键组。另一方面,由于“6”键与“1”键、“4”键以及“7”键中的任何一个都不相邻,因此分组成与“1”键、“4”键以及“7”键不同的按键组。
这样,便携终端100在将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分组成多个按键组时,确定包含接触时刻最晚的按键30的按键组。另外,便携终端100在所确定的按键组中包含的按键30中,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按键30(上段接触键)为一个时,将上段接触键确定为有效接触键,显示分配给所确定的有效接触键的功能的说明(参照第六实施方式)。
图37表示在用户接触到“1”键、“7”键、“8”键以及“9”键时,在显示部20上显示的画面的一例。此外,在图37中,各按键30的接触时刻与上述的图31(d)相对应。另外,上述计数器(Cnt)的值是大于“0”的值。
如图37所示,在包含接触时刻最晚的“7”键(“8”键或“9”键)的按键组中,对分配给配置在最右侧的“9”键的功能的说明,即调出用于对设定进行变更的画面的功能的说明(设定的字符串)进行聚焦显示。此外,由于“7”键、“8”键以及“9”键与这些按键中的某一个相邻,因此分组成一个按键组。另一方面,由于“1”键与“7”键、“8”键以及“9”键中的任何一个都不相邻,因此分组成与“7”键、“8”键以及“9”键不同的按键组。
这样,便携终端100在将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分组成多个按键组时,确定包含接触时刻最晚的按键30的按键组。另外,便携终端100当在所确定的按键组中包含的按键30中,配置在最上段的行中的按键30(上段接触键)为多个,并且没有配置在上段接触键的下段的下段接触键时,对应计数器(Cnt)的值确定有效接触键,并显示分配给所确定的有效接触键的功能的说明(参照第八实施方式)。
(作用及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便携终端100在用户接触到多个按键30时,把与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的某一个相邻的按键30作为一个按键组,来把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分组为按键组。
另外,便携终端100在按键组为多个的情况下,确定包含接触时刻最晚的按键30的按键组,从该按键组中确定有效接触键。
如此,假设用户用两只手操作便携终端100的情况,一般用一只手支撑便携终端100,用另一只手操作便携终端100。即,着眼于存在由支撑便携终端100的一只手误接触按键30的可能性,规定了确定有效接触键的基准(按键确定基准)。
因此,便携终端100即使在用户由支撑便携终端100的一只手误接触到按键30的情况下,也可以提高对用户有意识地接触到的按键30进行确定的精度。
(变更例)
在上述第六实施方式~第九实施方式中,有关功能的说明通过在显示部20上进行显示来通知给用户,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通过听觉或触觉通知给用户。例如,可以把有关功能的说明通过语音或盲文等方法通知给用户。
此外,可以提供用于在计算机中执行第六实施方式~第九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0的动作的程序。
而且,在第六实施方式~第九实施方式中,触摸台10b只检测用户与按键30相接触,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检测用户与按键30相接触以及用户按下了按键30。
另外,便携终端100还可以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将用户接触到的面积最大的按键30确定为有效接触键。
而且,便携终端100还可以在用户接触到的按键30中,将用户接触时对按键30施加的压力最大的按键30确定为有效接触键。

Claims (12)

1.一种便携终端,设置有多个按键,其特征在于,
具有:
接触检测部,其检测用户接触到所述按键;
按下检测部,其检测用户按下了所述按键;
显示部,其在所述按下检测部检测到用户按下了所述按键时,将分配给作为用户按下的所述按键的按下键的文字作为候补文字按顺序进行显示;和
控制部,其在所述按下检测部检测到用户按下了所述按下键后,在作为用户没有接触所述按下键的时间的非接触时间达到了规定的判定时间时,确定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的所述候补文字,
所述控制部在用户接触到与所述按下键对应的对应区域时,即使在所述非接触时间达到所述规定的判定时间之前,也确定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的所述候补文字。
2.一种便携终端,设置有多个按键,其特征在于,
具有:
接触检测部,其检测用户接触到所述按键;
按下检测部,其检测用户按下了所述按键;
显示部,其在所述按下检测部检测到用户按下了所述按键时,将分配给作为用户按下的所述按键的按下键的文字作为候补文字按顺序进行显示;和
控制部,其在用户接触到与所述按下键对应的对应区域时,确定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的所述候补文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具备配置多个所述按键的按键配置面,
所述接触检测部除了检测用户接触到所述按键之外,还检测用户接触到所述按键配置面,
所述对应区域是除了所述按下键以外的所述按键配置面上的任意一个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应区域是与所述按下键不同的其他按键中的任意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应区域是至少包含所述按下键的一部分的特定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用户按下了所述按下键时,当用户接触到所述按下键的所述特定区域时,确定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的所述候补文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设定部,其设定所述特定区域的位置、所述特定区域的位置的大小、或所述特定区域的位置的数量。
8.一种便携终端,设置有多个按键,其特征在于,
具有:接触检测部,其检测用户接触到所述按键;
按键确定部,其在检测到用户接触到所述按键时,将用户接触的所述按键确定为有效接触键;和
显示变更部,其对分配给由所述按键确定部确定的所述有效接触键的功能的显示进行变更;
所述接触检测部检测用户接触到多个所述按键;
所述按键确定部在检测到用户接触到多个所述按键时,根据对应所述按键的排列规定的按键确定基准,从用户接触到的多个所述按键中将一个所述按键确定为所述有效接触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按键被分别配置在沿着所述便携终端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行中,
所述多个行在所述便携终端的上下方向上并排,
所述按键确定部当在用户所接触到的多个所述按键中,作为配置在最上段的所述行中的所述按键的上段接触键为一个时,将所述上段接触键确定为所述有效接触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具有:上段位置确定部,其在所述上段接触键为多个的情况下,对作为对应多个所述上段接触键的位置决定的一个位置的上段代表位置进行确定;
下段位置确定部,其对作为对应下段接触键决定的一个位置的下段代表位置进行确定,所述下段接触键是在用户接触到的多个所述按键中,配置在所述上段接触键的下段的所述按键,
所述按键确定部在所述上段接触键为多个的情况下,对应所述上段代表位置和所述下段代表位置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关系,从多个所述上段接触键中,确定所述有效接触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具有确定结果存储部,其将对应所述位置关系确定了所述有效接触键的履历作为确定履历结果进行存储,
所述按键确定部在所述上段代表位置和所述下段代表位置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的情况下,参照所述确定履历结果来确定所述有效接触键。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接触时刻存储部,其将用户接触到的所述按键和作为检测到用户接触到所述按键的时刻的接触时刻对应地进行存储;
分组部,其在用户接触到多个所述按键时,把与用户接触到的所述按键中的某一个相邻的所述按键作为一个按键组,来将用户接触到的所述按键分为所述按键组,
所述按键确定部在所述按键组为多个的情况下,确定包含所述接触时刻最晚的所述按键的所述按键组,从所确定的所述按键组中包含的所述按键中,将一个所述按键确定为所述有效接触键。
CN 200610153887 2005-09-14 2006-09-14 便携终端以及用于该便携终端的程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336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67541 2005-09-14
JP2005267540 2005-09-14
JP2005-267540 2005-09-14
JP2005267541A JP4559328B2 (ja) 2005-09-14 2005-09-14 携帯端末、及び、この携帯端末に用いられるプログラム
JP2005267540A JP4521335B2 (ja) 2005-09-14 2005-09-14 携帯端末
JP2005267541 2005-09-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3646A CN1933646A (zh) 2007-03-21
CN1933646B true CN1933646B (zh) 2010-06-16

Family

ID=37879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15388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33646B (zh) 2005-09-14 2006-09-14 便携终端以及用于该便携终端的程序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521335B2 (zh)
CN (1) CN19336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51439B2 (ja) * 2008-05-29 2013-11-27 京セラ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JP2010277859A (ja) * 2009-05-28 2010-12-09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端末装置
JP6642501B2 (ja) 2017-03-27 2020-02-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3528A (zh) * 2000-11-10 2002-06-1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输入信息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CN1524212A (zh) * 2001-05-25 2004-08-25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文本输入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59033A (ja) * 1999-03-05 2000-09-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045067B2 (ja) * 2000-08-08 2008-02-1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情報入力方法、情報入力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JP4563615B2 (ja) * 2001-06-04 2010-10-13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JP4371798B2 (ja) * 2003-12-18 2009-11-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3528A (zh) * 2000-11-10 2002-06-1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输入信息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CN1524212A (zh) * 2001-05-25 2004-08-25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文本输入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3646A (zh) 2007-03-21
JP4521335B2 (ja) 2010-08-11
JP2007079990A (ja) 2007-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76240B (zh) 便携终端
CN101273324B (zh) 输入装置以及具备输入装置的移动终端
KR100773220B1 (ko) 모바일 디지털 장치
EP2073508B1 (en) A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user interface thereof
EP208110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transferring object between two display unit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EP2590056B1 (e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and program used i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US825369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haracter input module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characters thereof
CN103440040A (zh) 用于提供触感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2163120A (zh) 图标的突出选择提示
CN100555886C (zh) 一种便携终端及其运行方法
JPH11195353A (ja) 通信端末装置
US10768717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handheld device, handheld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thereof
JPWO2009031213A1 (ja)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CN1933646B (zh) 便携终端以及用于该便携终端的程序
CN101458562B (zh) 信息处理装置
WO2008041975A1 (en) Keypad emulation
JP2012137800A (ja) 携帯端末
KR100652579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문자 입력 장치와 문자 인식 방법
JP2008090618A (ja) 携帯型情報機器
US2012004417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ouch input i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A035821B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вода данных для введения данных в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форме
KR100774986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
JP2007079991A (ja) 携帯端末、及び、この携帯端末に用いられるプログラム
JP2016218890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入力方法
KR20070103268A (ko) 휴대용 단말의 사용자 입력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