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1803A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1803A
CN1931803A CN 200610137756 CN200610137756A CN1931803A CN 1931803 A CN1931803 A CN 1931803A CN 200610137756 CN200610137756 CN 200610137756 CN 200610137756 A CN200610137756 A CN 200610137756A CN 1931803 A CN1931803 A CN 1931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carbon atom
carbon atoms
follows
general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3775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1803B (zh
Inventor
邱勇
李银奎
董宏
段炼
高裕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61013775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31803B/zh
Publication of CN1931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1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31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1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化合物和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上式(1)所示,其中X、Y处于联苯键的邻位或对位,X′、Y′处于联苯键的间位,m、n代表1-3的整数,p、q代表0-2的整数。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很高的薄膜荧光量子产率和薄膜发光强度,且材料的稳定性和成膜性能良好,该类材料可优先用作非掺杂发光材料,也可作为染料掺杂于其它主体材料而发光,同时还可用作空穴传输或电子阻挡材料等。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下简称有机EL)由于具有超轻薄、全固化、自发光、响应速度快、温度特性好、可实现柔软显示等特性,在各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有机EL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1963年Pope等人(J.Chem.Phys.1963,38:2042~2043)研究了蒽单晶片(10~20μm)的蓝色电致发光,因蒽单晶发光层较厚和所使用的电极材料(银胶和氯化钠溶液)的制约,器件的发光启动电压高达400V,且效率和亮度均较低。然而,该发现开辟了发光科技的一个新领域。此后的二十多年间,有机EL的研究进展缓慢。直至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C.W.Tang等(Appl.Phys.Lett.1987,51:913~915)才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他们采用双层结构以8-羟基喹啉铝(Alq3)作发光层、芳香二胺作空穴传输层、ITO作阳极、Mg∶Ag(10∶1)合金作阴极的双层器件,得到较高量子效率(1%)和发光效率(1.5lm/W):高亮度(>1000cd/m2)和较低驱动电压(≤10V的器件。这一进展重新唤起了有机EL应用于全色平板显示器的希望,材料和器件的研究迅速成为研究的热点。1988年,Adchi等人[J.Appl.Phys.1988,27(2):L269~L271]推出了多层夹心式结构,大大扩展了有机EL材料的选择范围。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有机EL材料已经全面实现了红、蓝、绿色发光,应用领域也从小分子扩大到了高分子及金属络合物领域。在理论上,有机电发光显示技术已趋于成熟,一些产品已进入市场,但在产品化进程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用于制作器件的各种有机材料,其载流子注入、传输性能,材料电发光性能、使用寿命、色纯度,各材料之间及与各电极之间的匹配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同时,新的、性能更优异的材料不断被发现和使用,器件制作技术和器件性能在不断改进提高之中。
在小分子蓝光材料方面常见的有苝类、取代蒽类、芴类、二苯乙烯-芳基类等,苝类蓝光材料的问题是其能级与Alq3不匹配,将TBP(2,5,8,11-四叔丁基苝)掺杂到BAlq中会有改善。柯达、TDK、维信诺等公司在取代蒽类材料方面均有报道,此类材料的器件色纯度一般,且容易结晶不易形成无定形膜。芴类材料的热稳定性、荧光量子效率较好,其器件色纯度一般,且合成较困难。日本的出光兴产公司提出的二苯乙烯-芳基(DSA)结构很有优势,亮度、效率、寿命均有提高,相应作用机理仍在探究。此外小分子的蓝光材料还有有机硅、有机硼等不同结构,使得蓝光材料可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宽。
有机EL器件的基本结构包括阳极/空穴注入和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注入层/阴极,现在所用的有机EL器件大都因为驱动电压偏高,发光亮度和效率较低,而且器件的性能衰减得相当快,所以尚难以应用于实际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新型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特别是蓝光材料,以及采用该材料的发光器件。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以下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A20061013775600141
其中X,Y必须处于联苯键的邻位或对位,X′,Y′处于联苯键的间位,m、n代表1-3的整数,p、q代表0-2的整数。
上述结构式(1)中,X,Y各自独立选自下述通式(2)或(3):
Figure A20061013775600142
上述结构式(1)中,X′和Y′各自独立选自通式(2)或(3),或者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或者各自独立表示含6-30个碳原子的芳香基,含10-30个碳原子的稠合芳香基,含5-30个碳原子的芳香杂环基,含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含1至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含6至3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含6至3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其中通式(2)和(3)中的各个取代基R1、R2、R3、R4和R5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含6-50个碳原子的芳香基,含10-50个碳原子的稠合芳香基,含5-50个碳原子的芳香杂环基,含2至50个碳原子的烷氨基,含6至5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含6至5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含6至50个碳原子的芳氨基等。
上述通式(2)和(3)中的各个取代基中,当R1到R5为含6-50个碳原子的芳香基时可以是如下基团:苯基,邻甲苯基,间甲苯基,对甲苯基,2-联苯基,3-联苯基,4-联苯基,对-甲基联苯基,对三联苯基,间三联苯基,对叔丁基苯基,2,4-二氟苯基,对-(1-萘基)苯基,对-(2-萘基)苯基,二苯乙烯基,三苯乙烯基,甲氧基苯基,苯氧基苯基等。
当R1到R5为含10-50个碳原子的稠合芳香基时可以是如下基团:1-萘基,2-萘基,1-蒽基,2-蒽基,9-蒽基,1-菲基,2-菲基,3-菲基,4-菲基,9-菲基,1-芘基,2-芘基,4-芘基,1-并四苯基,2-并四苯基,9-并四苯基,芴基,苯并(9,10)菲基,荧蒽基,屈基,3-甲基-2-萘基,4-甲基-1-萘基,4-甲基-1-蒽基等。
当R1到R5为含5-50个碳原子的芳香杂环基时可以是如下基团:吡咯基,吡啶基,吲哚基,异吲哚基,呋喃基,苯并呋喃基,异苯并呋喃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喔啉基,咔唑基,菲啶基,吖啶基,菲咯啉基,邻菲咯啉基,吩嗪基,吩噻嗪基,吩噁嗪基,噁唑基,噁二唑基,呋咱基,噻吩基,苯并噻吩基,苯并噻唑基,甲基吡咯基,叔丁基吡咯基,甲基吲哚基,叔丁基吲哚基,久洛尼定基,1,1,7,7-四甲基久洛尼定基等。
当R1到R5为含2至50个碳原子的烷氨基可以是如下基团:N,N-二甲基氨基,N,N-二乙基氨基,N-甲基-N-乙基氨基,N,N-二丙基氨基,N,N-二丁基氨基,N,N-二戊基氨基等。
当R1到R5为含6至5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时可以是如下基团:苯甲基,1-苯基乙基,2-苯基乙基,1-苯基异丙基,2-苯基异丙基,苯基叔丁基,α-萘基甲基,1-α-萘基乙基,2-α-萘基乙基,1-α-萘基异丙基,2-α-萘基异丙基,β-萘基甲基,1-β-萘基乙基,2-β-萘基乙基,1-β-萘基异丙基,2-β-萘基异丙基,1-吡咯基甲基,2-(1-吡咯基)乙基,对-甲基苯甲基,间-甲基苯甲基,邻-甲基苯甲基,对-氟苯甲基等。
当R1到R5为含6至5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时可以是如下基团:苯氧基,1-萘基氧基,2-萘基氧基,1-蒽基氧基,2-蒽基氧基,9-蒽基氧基,1-菲基氧基,2-菲基氧基,3-菲基氧基,4-菲基氧基,9-菲基氧基,1-芘基氧基,2-芘基氧基,4-芘基氧基,2-联苯基氧基,3-联苯基氧基,4-联苯基氧基,邻甲苯基氧基,间甲苯基氧基,对甲苯基氧基,对叔丁基苯基氧基等。
当R1到R5为含6至50个碳原子的芳氨基可以是如下基团:N,N-二苯基氨基,N-苯基-N-甲苯基氨基,N-苯基-N-甲氧基苯基氨基,N,N-二甲苯基氨基,N,N-二异丙基苯基氨基,N,N-二叔丁基苯基氨基,N-苯基-N-萘基氨基,N-苯基-N-联苯基氨基,N,N-二联苯基氨基,N,N-二萘基氨基,N-萘基-N-联苯基氨基等。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和有机功能层,其中有机功能层中的至少一层包括单一的或混合组分的由下面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A20061013775600161
其中X、Y处于联苯键的邻位或对位,X′、Y′处于联苯键的间位,m、n代表1-3的整数,p、q代表0-2的整数;
所述X和Y各自独立选自下述通式(2)或(3);
X′和Y′各自独立选自通式(2)或(3),或者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或者各自独立表示含6-30个碳原子的芳香基,含10-30个碳原子的稠合芳香基,含5-30个碳原子的芳香杂环基,含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含1至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含6至3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含6至3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通式(2)和(3)中的各个取代基R1、R2、R3、R4和R5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含6-50个碳原子的芳香基,含10-50个碳原子的稠合芳香基,含5-50个碳原子的芳香杂环基,含2至50个碳原子的烷氨基,含6至5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含6至5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或为含6至50个碳原子的芳氨基。
为了更清楚叙述本发明内容,下面具体叙述但不限于本发明涉及到的化合物类型中的优选结构:
当m=1,n=1,p=0,q=0,且X、Y为相同基团时,优选的具体化合物C1-C28如下所示:
Figure A20061013775600171
Figure A20061013775600181
Figure A20061013775600211
当m=1,n=1,p=0,q=0,且X、Y为不同基团时,优选的具体化合物C29-C54如下所示:
Figure A20061013775600221
Figure A20061013775600231
当m=1,n=1,p+q=1,且X、Y为相同基团时,优选的具体化合物C55-C65如下所示:
当m=1,n=1,p+q=1,且X、Y为不同基团时,优选的具体化合物C66-C75如下所示:
Figure A20061013775600272
Figure A20061013775600281
当m=1,n=1,p+q=2,且X、Y为相同基团时,优选的具体化合物C76-C95如下所示:
Figure A20061013775600301
Figure A20061013775600311
Figure A20061013775600321
当m=1,n=1,p+q=2,且X、Y为不同基团时,优选的具体化合物C96-C103如下所示:
Figure A20061013775600331
当m+n=3,优选的具体化合物C104-C113如下所示:
Figure A20061013775600332
Figure A20061013775600341
当m+n=4,优选的具体化合物C114-C118如下所示:
Figure A20061013775600352
当p+q=3-4,优选的具体化合物C114-C118如下所示:
其它优选的化合物C119-C124如下所示:
Figure A20061013775600381
本发明的材料以联苯为母体,在联苯键的邻位或对位连接n电子或π电子基团,使分子整体形成大的共轭体系,同时在联苯键的间位也可连接相关基团,增强这种共轭效应,这样的结构设计由于抑制了分子内和分子间的荧光淬灭,确保了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同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成膜性。
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很高的薄膜荧光量子产率和薄膜发光强度,且材料的稳定性和成膜性能良好,该类材料可优先用作非掺杂发光材料,也可作为染料掺杂于其它主体材料而发光,同时还可用作空穴传输或电子阻挡材料等。
利用本发明的发光材料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表现出高纯度、高亮度、高效率的优越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十一中的器件的电压-电流密度-亮度曲线;
图2为实施例十一中的器件的电流密度-效率曲线;
图3为实施例十一中的器件的发光波长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出的用通式(1)表达的化合物一般按照Suzuki偶联反应合成,同时采用Witting反应,卤化反应,Ullmann反应,硼酸化反应等合成部分中间体,从而制备得到目标化合物。
本发明所提出的用通式(1)表达的化合物,其合成方法将参照下述实施例的描述实现,但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
中间体化合物的合成实施例:
中间体溴代物的合成
合成实施例1(合成2,5-二溴甲基溴苯)
Figure A20061013775600391
称对二甲基溴苯12克,NBS 25.2克,BPO催化量,四氯化碳60毫升于250毫升三口瓶中,混合物在搅拌下缓慢升温至回流,反应开始不久可观察到有泡沫产生,点板看不再有原料反应即可停止,反应时间约2-3小时,抽滤,收集滤液,经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纯石油醚,收集最后馏分,蒸去溶剂,得到白色固体9.25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342,344和340,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8H7Br3=343,化合物被证实为2,5-二溴甲基溴苯(产率:42%)。
合成实施例2(合成N,N-二苯基-3-溴-4-溴甲基苯胺)
参照合成实施例一描述的方法,原料用N,N-二苯基-3-溴-4-甲基苯胺(见合成实施例五),得到浅黄色固体8.30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417,415和419,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19H15Br2N=417,化合物被证实为N,N-二苯基-3-溴-4-溴甲基苯胺(产率:47%)。
合成实施例3(合成2,4-二溴甲基溴苯)
Figure A20061013775600393
参照合成实施例一描述的方法,原料用2,4-二甲基溴苯,得到白色固体9.12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342,344和340,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8H7Br3=343,化合物被证实为2,4-二溴甲基溴苯(产率:40%)。
中间体溴代三苯胺的合成
合成实施例4(合成N,N-二苯基-2-溴苯胺)
Figure A20061013775600401
按照改进的Ullmann反应合成,称2-溴苯胺3.3克,碘苯8.6克,活性铜粉7.2克,碳酸钾20克,18-冠-6醚适量,邻二氯苯80毫升于250毫升三口瓶中,在氮气保护下,电磁搅拌,加热回流。点板看不再有原料2-溴苯胺反应即可停止,反应时间约4-5小时,趁热抽滤,收集滤液,经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10∶1,蒸去溶剂,得到白色固体4.8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323和325,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18H14BrN=324,化合物被证实为N,N-二苯基-2-溴苯胺(产率:78%)。
合成实施例5(合成N,N-二苯基-3-溴-4-甲基苯胺)
参照合成实施例四描述的方法,原料用3-溴-4-甲基苯胺,得到浅黄色固体6.25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337和339,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19H16BrN=338,化合物被证实为N,N-二苯基-3-溴-4-甲基苯胺(产率:76%)。
合成实施例6(合成N,N-二(4-苯基苯基)-对-溴苯胺)
Figure A20061013775600403
参照合成实施例四描述的方法,原料用4-溴苯胺和4-碘联苯,得到浅黄色固体5.80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475和477,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30H22BrN=476,化合物被证实为N,N-二(4-苯基苯基)-对-溴苯胺(产率:70%)。
中间体溴代三苯乙烯的合成
合成实施例7(合成1,1-二苯基-2-(2-溴苯基)乙烯)
Figure A20061013775600411
按照改进的Witting反应合成,称2-溴甲基溴苯3.1克,亚磷酸三甲酯2.3毫升于100毫升单口瓶中,单口瓶上装配冷凝管和干燥管,在搅拌下逐渐升温至回流,保持6-7小时,后改为减压蒸馏,直到无亚磷酸三甲酯的气味为止,得到粘稠液体。
将上述液体连同二苯甲酮2.2克,氢化钠1.2克(含量以50%计),经干燥处理的四氢呋喃30毫升加入250毫升三口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先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升温至回流,反应过夜。点板判断反应进程,降至室温,缓慢滴加无水甲醇20毫升,搅拌1-2小时后再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和二氯甲烷,分出有机相。经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50∶1,收集所需馏分,适当浓缩后放置即可析出浅黄色固体2.4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334和336,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20H15Br=335,化合物被证实为1,1-二苯基-2-(2-溴苯基)乙烯(产率:60%)。
合成实施例8(合成1,1-二苯基-2-(4-溴苯基)乙烯)
参照合成实施例七描述的方法,原料用4-溴甲基溴苯,得到浅黄色固体2.8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334和336,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20H15Br=335,化合物被证实为1,1-二苯基-2-(4-溴苯基)乙烯(产率:62%)。
合成实施例9(2-(2,2-二苯基乙烯基)-5-二苯胺基溴苯)
Figure A20061013775600421
参照合成实施例七描述的方法,原料用N,N-二苯基-3-溴-4-溴甲基苯胺(见合成实施例二),得到浅黄色固体3.7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501和503,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32H24BrN=502,化合物被证实为2-(2,2-二苯基乙烯基)-5-二苯胺基溴苯(产率:67%)。
合成实施例10(合成2,5-二(2,2-二苯基乙烯基)溴苯)
按照改进的Witting反应合成,称2,5-二溴甲基溴苯5.0克(见合成实施例一),亚磷酸三甲酯5.2毫升于100毫升单口瓶中,单口瓶上装配冷凝管和干燥管,在搅拌下逐渐升温至回流,保持6-7小时,后改为减压蒸馏,直到无亚磷酸三甲酯的气味为止,得到黄色粘稠液体。
将上述液体连同二苯甲酮5.2克,氢化钠4.0克(含量以50%计),经干燥处理的四氢呋喃50毫升加入250毫升三口瓶中,在氩气保护下,先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升温至回流,反应过夜。点板判断反应进程,降至室温,缓慢滴加无水甲醇30毫升,搅拌1-2小时后再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和二氯甲烷,分出有机相。经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50∶1,收集所需馏分,适当浓缩后放置即可析出浅黄色晶体4.28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512和514,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34H25Br=513,化合物被证实为2,5-二(2,2-二苯基乙烯基)溴苯(产率:57%)。
合成实施例11(合成2,4-二(2,2-二苯基乙烯基)溴苯)
参照合成实施例十描述的方法,原料用2,4-二溴甲基溴苯(见合成实施例三),得到浅黄色固体5.23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512和514,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34H25Br=513,化合物被证实为2,4-二(2,2-二苯基乙烯基)溴苯(产率:53%)。
中间体芳基硼酸的合成
合成实施例12(合成2-(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硼酸)
Figure A20061013775600432
按照常规硼酸化的方法合成,称合成1,1-二苯基-2-(2-溴苯基)乙烯2.0克(见合成实施例七),经干燥处理的四氢呋喃20毫升一起加入到250毫升三口瓶中,在氩气保护下,搅拌溶解为黄色透明液体,混合物用液氮冷至-64℃以下,缓慢滴加2.5M的正丁基锂3ml(滴加时间超过15min),反应在-64℃以下持续2小时,混合物为棕黄色浑浊液。在-64℃以下缓慢滴加新蒸硼酸三甲酯2.5ml,滴加完后自然升温至室温,搅拌过夜。反应混合物用冰浴冷至10℃以下,滴加2N的盐酸溶液20毫升,搅拌足够长时间后,用二氯甲烷萃取,收集有机相并蒸干,用石油醚热洗1-2次,干燥,得到白色粉末0.98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300,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20H17BO2=300,化合物被证实为2-(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硼酸(产率:52%)
合成实施例13(合成4-(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硼酸)
参照合成实施例十二描述的方法,原料用1,1-二苯基-2-(4-溴苯基)乙烯(见合成实施例八),得到白色固体1.0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300,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20H17BO2=300,化合物被证实为2-(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硼酸(产率:53%)
合成实施例14(合成2-二苯胺基苯基硼酸)
Figure A20061013775600442
参照合成实施例十二描述的方法,原料用N,N-二苯基-2-溴苯胺(见合成实施例四),得到白色固体1.0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289,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18H16BNO2=289,化合物被证实为2-二苯胺基苯基硼酸(产率:48%)
合成实施例15(合成2,5-二(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硼酸)
称2,5-二(2,2-二苯基乙烯基)溴苯3.1克(见合成实施例十),经干燥处理的四氢呋喃20毫升一起加入到250毫升三口瓶中,在氩气保护下,搅拌溶解为黄色透明液体,混合物用液氮冷至-64℃以下,缓慢滴加2.5M的正丁基锂3ml(滴加时间超过15min),反应在-64℃以下持续2小时,混合物为棕黄色浑浊液。在-64℃以下缓慢滴加新蒸硼酸三甲酯2.5ml,滴加完后自然升温至室温,搅拌过夜。
反应混合物用冰浴冷至10℃以下,滴加2N的盐酸溶液20毫升,搅拌足够长时间后,用二氯甲烷萃取,收集有机相并蒸干,用石油醚热洗1-2次,干燥,得到浅黄色粉末1.43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478,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34H27BO2=478,化合物被证实为2,5-二(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硼酸(产率:48%)
合成实施例16(合成2,4-二(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硼酸)
Figure A20061013775600451
参照合成实施例十五描述的方法,原料用2,4-二(2,2-二苯基乙烯基)溴苯(见合成实施例十一)得到浅黄色粉末1.33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478,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34H27BO2=478,化合物被证实为2,4-二(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硼酸(产率:52%)
合成实施例17(2-(2,2-二苯基乙烯基)-5-二苯胺基苯基硼酸)
Figure A20061013775600452
参照合成实施例十二描述的方法,原料用2-(2,2-二苯基乙烯基)-5-二苯胺基溴苯(见合成实施例九)得到浅黄色粉末1.67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467,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32H26BNO2=467,化合物被证实为2-(2,2-二苯基乙烯基)-5-二苯胺基苯基硼酸(产率:43%)
下面是本发明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实施例:
实施例一(合成化合物(C1))
Figure A20061013775600461
在氩气保护下,将1,1-二苯基-2-(2-溴苯基)乙烯0.90克(见合成实施例七),2-(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硼酸0.91克(见合成实施例十二),二氯化钯0.04克,三苯基膦0.12克,碳酸钾1.4克,去离子水20毫升,无水乙醇20毫升,甲苯30毫升一起加入到250毫升三口瓶中,搅拌,加热至回流,反应时间不少于24小时。反应结束后,分出有机相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黄色固体1.0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510,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40H30=510,化合物被证实为C1(产率:80%)
实施例二(合成化合物(C16))
参照实施例一描述的方法,原料用N,N-二苯基-2-溴苯胺(见合成实施例四)和2-二苯胺基苯基硼酸(见合成实施例十四),得到浅黄色粉末1.36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488,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36H28N2=488,化合物被证实为C16(产率:83%)
实施例三(合成化合物(C41))
参照实施例一描述的方法,原料用N,N-二苯基-2-溴苯胺(见合成实施例四)和2-(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硼酸(见合成实施例十二),得到黄色粉末1.51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499,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38H29N=499,化合物被证实为C41(产率:70%)
实施例四(合成化合物(C51))
Figure A20061013775600471
参照实施例一描述的方法,原料用N,N-二(4-苯基苯基)-对-溴苯胺(见合成实施例六)和4-(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硼酸(见合成实施例十三),得到黄色粉末1.31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651,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50H37N=652,化合物被证实为C51(产率:76%)
实施例五(合成化合物(C59))
Figure A20061013775600472
参照实施例一描述的方法,原料用2,5-二(2,2-二苯基乙烯基)溴苯(见合成实施例十)和4-(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硼酸(见合成实施例十三),得到黄色粉末1.89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688,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54H40=689,化合物被证实为C59(产率:67%)
实施例六(合成化合物(C70))
Figure A20061013775600481
参照实施例一描述的方法,原料用N,N-二(4-苯基苯基)-对-溴苯胺(见合成实施例六)和2,5-二(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硼酸(见合成实施例十五),得到黄色粉末1.39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829,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64H47N=830,化合物被证实为C70(产率:71%)
实施例七(合成化合物(C80))
Figure A20061013775600482
在氩气保护下,将2,5-二(2,2-二苯基乙烯基)溴苯1.35克(见合成实施例十),2,5-二(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硼酸1.43克(见合成实施例十五),二氯化钯0.04克,三苯基膦0.12克,碳酸钾1.4克,去离子水20毫升,无水乙醇20毫升,甲苯30毫升一起加入到250毫升三口瓶中,搅拌,加热至回流,反应时间不少于24小时。反应结束后,分出有机相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亮黄色固体1.10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866,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68H50=866,化合物被证实为C80(产率:49%)
实施例八(合成化合物(C81))
参照实施例七描述的方法,原料用2-(2,2-二苯基乙烯基)-5-二苯胺基溴苯(见合成实施例九)和2-(2,2-二苯基乙烯基)-5-二苯胺基苯基硼酸(见合成实施例十七),得到黄色粉末1.79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844,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64H48N2=845,化合物被证实为C81(产率:52%)
实施例九(合成化合物(C104))
Figure A20061013775600491
参照实施例一描述的方法,原料用2,4-二(2,2-二苯基乙烯基)溴苯(见合成实施例十一)和4-(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硼酸(见合成实施例十三),得到黄色粉末2.01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688,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54H40=689,化合物被证实为C104(产率:70%)
实施例十(合成化合物(C114))
Figure A20061013775600492
参照实施例七描述的方法,原料用2,4-二(2,2-二苯基乙烯基)溴苯(见合成实施例十一)和2,4-二(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硼酸(见合成实施例十六),得到黄色粉末1.32克。
质谱分析所得产物m/z=866,计算目标产物分子量C68H50=866,化合物被证实为C114(产率:51%)
下面是本发明化合物的应用实施例:
制备器件的优选实施方式:
OLED器件的典型结构为:基片/阳极/空穴传输层(HTL)/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ETL)/阴极。
基片为透明的,可以是玻璃或是柔性基片,柔性基片采用聚酯类、聚酰亚胺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材料;阳极层可以采用无机材料或有机导电聚合物,无机材料一般为氧化铟锡(以下简称ITO)、氧化锌、氧化锡锌等金属氧化物或金、铜、银等功函数较高的金属,最优化的选择为ITO,有机导电聚合物优选为聚噻吩/聚乙烯基苯磺酸钠(以下简称PEDOT:PSS)、聚苯胺(以下简称PANI)中的一种材料;阴极层一般采用锂、镁、钙、锶、铝、铟等功函数较低的金属或它们与铜、金、银的合金,或金属与金属氟化物交替形成的电极层,本发明优选为依次的Mg:Ag合金层、Ag层和依次的LiF层、Al层;空穴传输层一般采用三芳胺类材料,本发明优选为N,N’-二-(1-萘基)-N,N’-二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NPB);电子传输层,一般为金属有机配合物,优选如三(8-羟基喹啉)铝、三(8-羟基喹啉)镓、(水杨醛缩邻胺苯酚)-(8-羟基喹啉)合镓(III)(以下分别简称Alq3、Gaq3、Ga(Saph-q)),也可为邻菲咯啉类,如4,7-二苯基-1,10-邻菲咯啉(以下简称Bphen)等,有机发光层,一般可采用小分子材料,可以掺杂荧光材料或磷光染料,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层中包含了本发明提出的有机发光材料,其可以直接发光,也可以作为染料掺杂在相应的主体材料中发光,优选的主体材料为Alq3、Gaq3、Ga(Saph-q)。
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本发明的一系列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1)使用清洗剂、去离子水和有机溶液分几步清洗带有阳极的玻璃基片;
(2)通过真空蒸发的方法蒸镀器件的空穴传输层;
(3)再继续蒸镀包含本发明的红光材料的发光层;
(4)继续蒸镀器件的电子传输层;
(5)再通过蒸镀或溅射的方法制备金属阴极。
实施例十一制备器件OLED-1~OLED-2
ITO/NPB(40nm)/C80(15or30nm)/BPhen(40nm)/Mg:Ag/Ag
制备OLED-1:将涂布了ITO透明导电层的玻璃板在商用清洗剂中超声处理,在去离子水中冲洗,在丙酮:乙醇混合溶剂中超声除油,在洁净环境下烘烤至完全除去水份,用紫外光清洗机照射10分钟,并用低能阳离子束轰击表面。
把上述带有阳极的玻璃基片置于真空腔内,抽真空至1×10-5~9×10-3Pa,在上述阳极层膜上继续蒸镀NPB作为空穴传输层,蒸镀速率为0.1nm/s,蒸镀膜厚为40nm;
在空穴传输层之上,继续蒸镀一层本发明的化合物(C80)作为器件的发光层,其蒸镀速率为0.1nm/s,蒸镀膜厚为15nm;
再继续蒸镀一层BPhen材料作为器件的电子传输层,其蒸镀速率为0.1nm/s,蒸镀总膜厚为40nm;
最后,在上述电子传输层之上依次蒸镀Mg:Ag合金层和Ag层作为器件的阴极层,其中Mg:Ag合金层的蒸镀速率为2.0-3.0nm/s,厚度为100nm,Ag层的蒸镀速率为0.3nm/s,厚度为100nm。
按照上述方法制备OLED-2,仅是改变了化合物(C80)的蒸镀膜厚为30nm,器件的性能详见表1:
表1:
  器件编号 器件结构组成   发光波长nm   启亮电压V 亮度cd/m2 效率cd/A
  OLED-1   ITO/NPB(40nm)/C80(15nm)/BPhen(40nm)/Mg:Ag/Ag   468   3.27   18977   3.71
  OLED-2   ITO/NPB(40nm)/C80(30nm)/BPhen(40nm)/Mg:Ag/Ag   468   3.88   16426   3.0
实施例十二制备器件OLED-3、OLED-4和OLED-5
方法同实施例十一,只是将发光层材料分别换成C70、C81、C114,该层的膜厚分别为20nm、25nm和30nm。器件的性能详见表2:
表2
  器件编号 器件结构组成   启亮电压V   亮度cd/m2   效率cd/A
  OLED-3   ITO/NPB(40nm)/C70(20nm)/BPhen(40nm)/Mg:Ag/Ag   3.02   14520   2.3
  OLED-4   ITO/NPB(40nm)/C81(25nm)/BPhen(40nm)/Mg:Ag/Ag   2.90   17523   4.2
  OLED-5   ITO/NPB(40nm)/C114(30nm)/BPhen(40nm)/Mg:Ag/Ag   3.33   14000   1.9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应当理解,在本发明构思的引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进行各种修改和改进,所附权利要求概括了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用以下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其中X、Y处于联苯键的邻位或对位,X′、Y′处于联苯键的间位,m、n代表1-3的整数,p、q代表0-2的整数;
所述X和Y各自独立选自下述通式(2)或(3);
X′和Y′各自独立选自通式(2)或(3),或者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或者各自独立表示含6-30个碳原子的芳香基,含10-30个碳原子的稠合芳香基,含5-30个碳原子的芳香杂环基,含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含1至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含6至3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含6至3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Figure A2006101377560002C2
通式(2)和(3)中的各个取代基R1、R2、R3、R4和R5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含6-50个碳原子的芳香基,含10-50个碳原子的稠合芳香基,含5-50个碳原子的芳香杂环基,含2至50个碳原子的烷氨基,含6至5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含6至5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或为含6至50个碳原子的芳氨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当m=1,n=1,p=0,q=0,且X、Y为相同基团时,优选的具体化合物如下所示:
Figure A2006101377560003C1
Figure A2006101377560004C1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当m=1,n=1,p=0,q=0,且X、Y为不同基团时,优选的具体化合物如下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当m=1,n=1,p+q=1,且X、Y为相同基团时,优选的具体化合物如下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当m=1,n=1,p+q=1,且X、Y为不同基团时,优选的具体化合物如下所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当m=1,n=1,p+q=2,且X、Y为相同基团时,优选的具体化合物如下所示:
Figure A2006101377560008C1
Figure A2006101377560009C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当m=1,n=1,p+q=2,且X、Y为不同基团时,优选的具体化合物如下所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当m+n=3,优选的具体化合物如下所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当m+n=4,优选的具体化合物如下所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优选的具体化合物如下所示:
Figure A2006101377560011C1
1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和有机功能层,其中有机功能层中的至少一层包括单一的或混合组分的由下面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A2006101377560011C2
其中X、Y处于联苯键的邻位或对位,X′、Y′处于联苯键的间位,m、n代表1-3的整数,p、q代表0-2的整数;
所述X和Y各自独立选自下述通式(2)或(3);
X′和Y′各自独立选自通式(2)或(3),或者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或者各自独立表示含6-30个碳原子的芳香基,含10-30个碳原子的稠合芳香基,含5-30个碳原子的芳香杂环基,含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含1至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含6至3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含6至3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通式(2)和(3)中的各个取代基R1、R2、R3、R4和R5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含6-50个碳原子的芳香基,含10-50个碳原子的稠合芳香基,含5-50个碳原子的芳香杂环基,含2至50个碳原子的烷氨基,含6至5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含6至5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或为含6至50个碳原子的芳氨基。
CN2006101377566A 2006-10-30 2006-10-30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Active CN19318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377566A CN1931803B (zh) 2006-10-30 2006-10-30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377566A CN1931803B (zh) 2006-10-30 2006-10-30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1803A true CN1931803A (zh) 2007-03-21
CN1931803B CN1931803B (zh) 2010-12-15

Family

ID=37877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377566A Active CN1931803B (zh) 2006-10-30 2006-10-30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3180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80062A3 (en) * 2014-07-30 2016-04-06 Merck Patent GmbH Polymerisable compounds and the use thereof in liquid-crystal displays
CN105481672A (zh) * 2015-12-24 2016-04-13 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 一系列荧光oled材料
CN106631983A (zh) * 2016-12-23 2017-05-10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基于二苯乙烯单元的树枝状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17817B4 (de) 2014-09-05 2018-08-30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resden Organische Donor-Akzeptor-Farbstoffe für die Verwendung in elektronischen und optoelektronischen Bauteil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0603A (en) * 1989-03-20 1992-07-14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WO2003037836A1 (en) * 2001-10-31 2003-05-08 Idemitsu Kosan Co., Ltd. Novel soluble compound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DE10203328A1 (de) * 2002-01-28 2003-08-07 Syntec Ges Fuer Chemie Und Tec Neue Triarylamin-Derivate mit raumfüllenden Flügelgruppen und ihre Einsatz in elektro-fotografischen und organischen elektrolumineszenten Vorrichtungen
GB0230076D0 (en) * 2002-12-24 2003-01-29 Elam T Ltd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devices
CN1488707A (zh) * 2003-08-13 2004-04-14 复旦大学 一种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P1553079A3 (en) * 2003-12-03 2005-11-30 Orient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Triarylamine dimer derivative having amorphous phas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80062A3 (en) * 2014-07-30 2016-04-06 Merck Patent GmbH Polymerisable compounds and the use thereof in liquid-crystal displays
CN105481672A (zh) * 2015-12-24 2016-04-13 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 一系列荧光oled材料
CN106631983A (zh) * 2016-12-23 2017-05-10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基于二苯乙烯单元的树枝状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6631983B (zh) * 2016-12-23 2021-09-2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基于二苯乙烯单元的树枝状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1803B (zh) 201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5365C (zh) 芴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发光装置
CN1291969C (zh) 低聚芴化合物
CN1271167C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302087C (zh) 发光设备和芳香化合物
CN1365347A (zh) 蒽衍生物和使用此衍生物的电致发光器件
CN101068041A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有机发光介质
CN1678711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蒽衍生物
CN1840525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CN1894179A (zh) 芳族化合物和使用此芳族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449640A (zh) 含有氟化苯基吡啶、苯基嘧啶和苯基喹啉的电致发光铱化合物及用该化合物制备的器件
CN1550540A (zh) 联苯衍生物以及使用它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911898A (zh) 三芳胺基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三芳胺基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70425A (zh) 杂螺环化合物及其作为场致发光材料的应用
CN101035878A (zh) 新型化合物以及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器件(10)
CN1646456A (zh) 新芳香化合物和含有该芳香化合物的有机场致发光元件
CN1362464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CN1394195A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01061200A (zh) 咪唑衍生物以及使用该咪唑衍生物的有机电子器件
CN102617477B (zh) 菲并咪唑衍生物及其作为电致发光材料的应用
CN1327442A (zh) 胺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TW201016638A (en) Anthracene derivativ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comprising same
CN1919851A (zh) 有机硅氧烷化合物和含有该化合物的有机发光装置
CN1785984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CN101077971A (zh) 一种有机电致磷光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CN1271238C (zh) 沉积用于元件的薄膜的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