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6674A - 包括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的光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包括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的光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6674A
CN1916674A CN200610100324.8A CN200610100324A CN1916674A CN 1916674 A CN1916674 A CN 1916674A CN 200610100324 A CN200610100324 A CN 200610100324A CN 1916674 A CN1916674 A CN 1916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mentioned
light
connector
optic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003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16674B (zh
Inventor
中野博行
宇田哲也
内山靖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916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6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16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66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9Repeaters
    • H04B10/291Repeaters in which processing or amplification is carried out without conversion of the main signal from optical form
    • H04B10/293Signal power control
    • H04B10/294Signal power control in a multiwavelength system, e.g. gain equalisation
    • H04B10/296Transient power control, e.g. due to channel add/drop or rapid fluctuations in the input pow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Lasers (AREA)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光传输装置,能够用简单的结构,只在需要时将输入光功率衰减为收缩到规定的范围内,而在无需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传输损耗。将可变光衰减器做成可插拔的。可插拔的可变光衰减器包括光信号的接口即光连接器、和接受确定反馈控制衰减量的控制量的电信号的电信号连接器;按照光传输板的输入光功率来控制衰减量。此外,准备与可插拔的可变光衰减器相同形状的可插拔的通光器。

Description

包括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的光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传输系统中所用的光传输装置的输入功率电平控制技术。特别涉及光放大器、光收发机等从光纤直接接受输入的光传输装置的输入功率电平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光放大器等光传输装置具有宽带、低噪声的特性。光放大器对于在波分复用方式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光传输系统中一并放大多个波长的光信号、扩大传输距离极其重要,在光传输系统内广泛使用。
图16是采用光放大器的光传输系统的结构示例图。这里,为了简便地进行说明,只示出了从左侧的节点A 701到右侧的节点D 704的单向传输。
具有λ1~λn波长的光发送机100的输出光由光合波器501进行波分复用,送出到光纤传输线路600。到达接收端的复用光由分离波分复用光的光分波器502进行分波,由与各个波长λ1~λn对应的光接收机200来接收。
在光纤传输线路600上,设有用于补偿光纤传输线路600的损耗的节点B 702即中继光放大器350、只分支和插入一部分波长(λi)的节点C703即光分支插入装置503等。此外,在节点B 702、节点C 703、节点D 704采用了用于补偿光纤传输线路600的损耗的中继光放大器350、接收光放大器400。
光纤传输线路600的传输损耗因各个节点间的长度或损耗特性、光连接器连接数等而差别很大。因此,要求直接从光纤传输线路600接受输入的光放大器等光传输装置具有很宽的输入动态范围。
例如,在光放大器采用掺铒(Er)光纤放大器的情况下,该光放大器的增益和输出光功率由采用的掺铒光纤的铒浓度和长度、激励光功率来决定,依赖于光放大器的输入功率的增益饱和限制输入动态范围。
一般,在WDM用光放大器的情况下,需要使其不依赖于要放大的波长数的变化而增益恒定地动作,所以输入动态范围多是5~7dB左右。因此,例如在应对各种传输线路损耗而需要20dB左右的输入功率范围的情况下,需要用个别的光衰减器来调整输入光功率电平。
图17是构成光放大器的光放大器板11的功能框图。光放大器板11包括:光放大部40、控制光放大部40的光放大部控制电路41、与光纤11之间的接口即光输入连接器20及光输出连接器30。
一般,光传输装置中所用的光放大器板11没有控制光放大部40的光输入功率的功能,所以需要在外部设置固定或可变光衰减器801来调整光输入功率。
光传输线路的损耗在调试传输装置之前多不清楚。因此,在将固定光衰减器设置在外部的情况下,需要预先准备许多种类的固定光衰减器,必须进行烦杂、不经济的固定光衰减器的库存管理。
在将可变光衰减器设置在外部的情况下,需要一边测定光放大部40的光输入功率,一边手动调节可变光衰减器。因此,有要花费设置装置的成本、人为错误造成可靠性降低这一问题。
当然,需要保留设置固定光衰减器或可变光衰减器的空间,其设置场所必须选择便于设置/除去、调整光衰减器的场所。
上述课题不仅在光放大器中,在转发器接收部、波长合波器输入部等直接从光纤传输线路600接受输入的光传输装置中也同样。
为了灵活地应对各种光接口,提出了可装卸的(可插拔的(プラガブル))光发送接收模块,被广泛地使用在光传输系统中(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4-363948号公报。)。作为解决安装、拆卸固定光衰减器的烦杂性的方法,有插入型衰减器。
此外,作为解决调整可变衰减器的时间的方法,有具有衰减量自动调整机构的光放大器板(参照(日本)特开平11-17259号公报。)。具有自动调整机构的光放大器板12示于图18。图18所示的光放大器板12是在图17所示的光放大器板11上附加了将输入光的功率控制得恒定的结构而成的。在光放大器板12中,通过光纤11从光输入连接器20输入的通光过可变光衰减器802及分光器52,而输入到光放大部40。由分光器52分支出的一部分光由光电变换电路53来检测,由将检测出的光功率恒定地控制在某个特定值上的输入功率恒定控制电路54反馈到可变光衰减器802。
插入型衰减器的接口只有光连接器,所以不能改变。而光放大器板12能够自动控制输入到光放大部40中的光输入功率。但是,可变光衰减器802和光放大部40一体化而形成了光放大器板12。因此,即使在无需可变光衰减器802的情况下也不能拆卸。特别是可变光衰减器802在将衰减量设为最小的情况下,也有1~2dB左右的插入损耗,所以在无需可变光衰减器802的情况下,等价地相当于光放大部40的噪声指数恶化1~2dB。虽然是1~2dB,但是这会直接影响光放大中继系统的OSNR(Optical Signal-to-Noise Ratio,光信噪比),将中继段数(中继段数(スパン数))即传输距离减少20~40%。
对于OSNR,请参照ITU-T Recommendation(推荐)G.692中也记载着的下式。
OSNR=Pout-L-NF-10Log(N)-10Log(hνΔν0)
Pout:输出功率(dBm)
L:中继段损耗(dB)
NF:噪声指数(dB)
N:中继段数
h:普朗克常数
ν:光频率
Δν0:光带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传输装置,能够用简单的结构,只在需要时将输入光功率衰减为收缩到一定范围内,而在无需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传输损耗。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变光衰减装置,可在光传输板的光连接器上装卸,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衰减部件,衰减从光纤输入的光信号,并且能够按照所给的电信号来调整上述光信号的衰减量;第一光连接器,嵌合在上述光传输板的光连接器上,输出从上述光衰减部件输出的光信号;以及第一电连接器,以连接器方式与上述光传输板连接,接受上述传输板生成的调整上述衰减量的电信号的输入。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将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收容在光放大器板上的光放大器的结构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的结构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的基本特性的示例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在光放大器板上安装了可插拔通光器(光スル一)的光放大器的结构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可插拔通光器的结构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的示意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可插拔通光器的示意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容纳了光放大器板的WDM装置架的主视图。
图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放大器板的示意图。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的结构图。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可插拔通光器的结构图。
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的示意图。
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可插拔通光器的示意图。
图1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将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收容在光收发机板上的光收发机的结构图。
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在光收发机板上安装了可插拔通光器的光收发机的结构图。
图16是采用了光放大器的光传输系统的结构示例图。
图17是构成光放大器的光放大器板的功能框图。
图18是构成光放大器的另一光放大器板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在说明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前,说明本发明的概要。在本发明中,将可变光衰减器做成可插拔的。然后,根据需要将可插拔的可变光衰减器插入到需要用光放大器等衰减器来调整输入光功率的光传输板上。此外,在可插拔的可变光衰减器中,包括下述接口:包含用于将可变光衰减器反馈控制在某个特定值上的自动光功率电平(光レベル)恒定控制电路,从光传输板接受用于反馈控制的电信号。在无需衰减控制输入光功率的情况下,拆卸该可变光衰减器,或安装同一尺寸的通光(光スル一)装置。
以下,以光放大器作为光传输装置的例子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将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收容在光放大器板10上的光放大器的结构图。光放大器中所用的光放大器板10包括:用掺铒光纤光放大器等实现的光放大部40、光连接器21A、光输出连接器30、光放大部控制电路41、分光器52A、52B、光电变换电路53A、53B、输入功率恒定控制电路54、光放大部控制电路41、电信号连接器51。
光放大部控制电路41是通过光电变换电路53A、53B来监视分别用分光器52A对输入到光放大部40中的输入功率、用分光器52B对光放大器40的输出功率进行分支所得的光,将光放大部40的增益或输出功率等控制在恒定的电子电路。
光连接器21B是从光放大部40的输入部的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接受光信号的接口。而电信号连接器51是与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之间的电流或电压等电信号接口。
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的输出通过光连接器21A及分光器52输入到光放大部40中。此外,由分光器52分支出的一部分光在光电变换电路53中被变换为由电压或电流组成的电信号,输入到输入功率恒定控制电路54。输入到输入功率恒定控制电路54中的电信号被变换为由电流或电压构成的电信号,,经电信号连接器51输出到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所述由电流或电压构成的电信号用于确定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的衰减量,以使输入功率恒定。
连接的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的结构示于图2。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是能够用电压或电流来控制其衰减量的器件。如本图所示,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包括:光衰减机构55、准直透镜57A、57B、光连接器58A和58B、以及电信号连接器56。
光连接器58A是与外部光纤即光纤11之间的接口,而光连接器58B是与光放大器板10的光连接器21B之间的接口。此外,电信号连接器56是与光放大器板10的电信号连接器51之间的接口。
在光连接器58A和光衰减机构55之间、及光衰减机构55和光连接器58B之间,分别插入了准直透镜57A、57B。从光连接器58A输入、由准直透镜57A校准过的光束由光衰减机构55来衰减,进而由准直透镜57B来校准,从光连接器58B输出。
光衰减机构55利用磁光效应、热光效应、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微机电系统)等来衰减输入的光。其衰减量可以通过施加电流或电压来改变。光衰减机构55经电信号连接器51及电信号连接器56来接受从光放大器板10的输入功率恒定控制电路54输出的确定衰减量的由电流或电压构成的电信号,可变地控制衰减量、并衰减光的功率,使得光放大部40的输入恒定。
其中,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的光连接器58A、58B、光放大器板10的光连接器21A例如是SC型单芯光纤连接器、MU型光纤连接器等一般的光连接器。光连接器58B和光连接器21A是能够接合的相同形状的连接器即可。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的基本特性。图3是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的基本特性的示例图。在本图中,横轴方向表示电流(mA)或电压(V)值。而纵轴方向表示衰减量(dB)。
如本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的与电流或电压对应的衰减量按(A):Normally open(常开)或(B):Normally close(常闭)来变化。本实施方式的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利用本特性,用电流或电压来实现衰减量的控制,将输出光的功率控制得恒定。
从本图可知,即使是具有上述(A)、(B)中的任一个特性的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在使衰减量最小的状态下也存在插入损耗(1~2dB)。因此,即使在无需衰减的情况下,只要经由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光功率就衰减。
此外,例如在光放大器板10的容许范围为-20dBm~-25dBm的情况下,输入光功率是-24dBm等情况下,如果安装了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则由于其1~2dB的插入损耗,有时会低于-25dBm,超出容许范围。
在无需衰减输入功率来进行调整的情况下,或者在通过连接而有可能超出容许范围的情况下,如果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的光连接器58A和光放大器板10的光连接器21A的形状相同,而且光纤11的长度有裕量,则直接将光纤11连接在光放大器板10的光连接器21A上即可。
但是,在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的光连接器58A和光放大器板10的光连接器21A的形状不同、或者光纤11的长度没有裕量的情况下,则准备可插拔通光器60作为通光装置。
以下说明可插拔通光器60。
图4是本实施方式中从光放大器板10上拆卸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而安装了可插拔通光器60的情况下的光放大器的结构图。此外,图5示出可插拔通光器60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可插拔通光器60包括:与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的光连接器58A相同形状的光连接器即光连接器59A,以及与光连接器58B相同形状的光连接器59B。两个光连接器间由光纤11连接。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可插拔光通器60具有以光学上无源的方式通光的光连接器的功能,损耗能够抑制到与光连接器同等的0.2~0.3dB左右。
将可插拔通光器60代替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来使用。即,在无需衰减输入功率来进行调整的情况下,拆卸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而安装可插拔通光器60。因此,使其外观形状与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相同。可插拔通光器60没有电信号连接器56,是无源的,所以即使接触光放大器板10内的电压(电流)供给电路51,损耗也不变。
其中,可插拔通光器60在外观形状上只要是没有电信号连接器56的部分即光连接器59A和光连接器59B之间的长度与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的光连接器58A和光连接器58B之间的长度相同,能够收容在光放大器板10侧为了安装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而开设的端口中即可。
接着,说明各装置的外观。
图6示出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的示意图的一例,图7示出可插拔通光器60的示意图的一例。此外,图8示出容纳光放大器板10的WDM装置架1000的主视图,图9示出光放大器板10的示意图。
图8的WDM装置架1000是在最左侧的部分设置了2块光放大器板10的例子。在其余右侧的部分搭载了转发器、波分复用/分离板等。
图9的光放大器板10是从图8的WDM架1000上拆下的。本实施方式的光放大器板10将板的正面板侧做成了可设置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或可插拔通光器60的构造。具体地说,光放大器板10的正面部分包括输入端口(IN)及输出端口(OUT)。在输入端口(IN)上,可以安装图6所示的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并可拆卸。同样,在输入端口(IN)上,也可以安装可插拔通光器60并可拆卸,在无需衰减的情况下,安装可插拔通光器60来取代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
安装了的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通过光连接器58B、21A及电信号连接器51、56连接在光放大器板10内的控制电路上,实现光输入功率的自动控制。
如上所述,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即使将衰减量设为最小1~2dB左右的插入损耗。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无需衰减时,通过用可插拔通光器60来取代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能够排除上述插入损耗,在光放大器板10中将光放大器40的输入部损耗最小化。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光放大器板10的输入部中包含:用于将可变光衰减器控制在某个特定值的、由分光器52A、光电变换电路53A、输入功率恒定控制电路54组成的自动光功率电平恒定控制电路。而且,使得能够将其输出从电信号连接器51输出。此外,被控制体即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具有可连接在电信号连接器51上的电信号连接器56,能够经该连接器从自动光功率电平恒定控制电路得到控制电压(或电流)。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和光放大器板10之间的接口是光连接器及电连接器,安装和拆卸很容易。此外,由于是连接器型,所以通过装卸来连接和不连接也很容易。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只需插入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就能够自动调整光放大部的输入功率电平,能够削减调整时间。其结果是,能够减少按照光输入功率电平而需要的各种光放大器板种类。因此,能够排除调整光放大部的输入功率电平的光衰减器的设置空间。此外,能够减少按照光输入功率电平而需要的许多光放大器板种类、许多固定光衰减器种类以及它们的库存管理。
而在无需衰减的情况下,由于将可变衰减器做成可插拔的,所以能够容易拆卸。同样,能够容易安装可插拔的通光器。通过将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变为可插拔通光器60,能够本质上排除可变光衰减器造成的插入损耗。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对于光传输装置中的光衰减处理,能够将插入衰减器造成的损耗抑制到最小限度,同时简便地设置、维护、运用衰减器。
其中,作为容易更换可变光衰减器和通光器件的手段,也有在这些器件的前后设置1×2光开关的方法,但是光开关自身有插入损耗,很昂贵,所以不现实。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以将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适用于光放大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的适用部位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本实施方式的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适用于转发器接收部、波长合波器输入部等。在适用于它们的情况下,也与适用于上述光放大装置的情况同样能够只在需要的情况下简易地设置通常无需的光衰减器,在构筑光网时导入及维护装置方面,能够实现经济化及容易化。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适用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结构。但是,本实施方式的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2没有光连接器58A。此外,可插拔通光器602也没有光连接器59A。分别安装了光纤尾纤12,来取代这些连接器。
图10、图11分别是本实施方式的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2及可插拔通光器60的结构图。此外,图12及图13是本实施方式的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2及可插拔通光器602的示意图。除了上述差异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这里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纤和可插拔器件即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2或可插拔通光器602是一体化了的。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光连接器部比第一实施方式减少1处,所以能够实现损耗更低、可靠性更高的光传输装置。其中,通过本实施方式得到的其他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适用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适用于光收发机的情况下的例子。
图14是本实施方式的光收发机板201上收容的光接收机的结构图。如本图所示,光收发机板201包括受光器及转阻放大器(光→电)202、后置放大器203、CDR(时钟数据恢复)204、信号处理电路205、及光发送电路(电→光)206,作为光接收部。此外,包括光连接器21A及光输出连接器30,作为接口。再者,来自光连接器21A的输入经分光器52A被输入到受光器及转阻放大器(光→电)202及光电变换电路53A中。光电变换电路53A的输出被输入到输入功率恒定控制电路54中。输入功率恒定控制电路54的输出经电信号连接器51被供给到外部。
本实施方式的输入功率恒定控制电路54将输入到受光器及转阻放大器(光→电)202中的输入光功率收缩到规定的范围内,所以输出由电流或电压构成的电信号,控制经电信号连接器51连接的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的衰减量。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所用的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及可插拔通光器6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同。
光收发机板201的光连接器21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同名光连接器同样,是能够嵌合到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的光连接器58B中的光连接器形状。此外,电信号连接器51具有可连接到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的电信号连接器56上的电连接器形状。因此,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能够通过安装到光收发机板201上或拆卸来容易实现连接和不连接。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只需插入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就能够自动调整受光器及转阻放大器(光→电)202的输入功率电平,能够削减调整时间。其结果是,能够使光输入功率电平恒定,能够自动抑制过大的输入功率。
其中,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中拆下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而安装了可插拔通光器60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可插拔通光器60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可插拔通光器60同样的结构和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无需衰减输入光功率的情况下,通过用可插拔通光器60来取代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光收发机板201也能够排除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造成的插入损耗,将受光器及转阻放大器(光→电)202的输入部损耗最小化。
由于多级光放大中继传输中的增益倾斜或波长数变动、依赖于极化的损耗、光纤损耗变动等的影响,光收发机板的输入功率变动几dB左右在商用化系统中也是常见的。而且在10G位/s或40G位/s的超高速光接收机中,其动态范围是10dB至几dB左右,所以输入到光收发机板中的输入功率的变动是深刻的问题。
根据本实施例,在光收发机中,在最小接收灵敏度附近使用的情况下,即在无需衰减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可插拔通光器60,也能够仍旧得到光收发机板201本来具有的接收灵敏度特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不用准备多个光衰减器,或者增加调整时间,就能够实现可适当衰减输入功率、而且在无需衰减的情况下损耗少的光衰减。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分别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2及可插拔通光器602来取代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50及可插拔通光器60。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同样,通过本结构,光连接器部减少1处,所以能够实现损耗更低、可靠性更高的输入功率衰减。
光传输装置的光输入功率电平的调整在输入动态范围比较窄的光放大器板、高速的(特别是10G位/s、40G位/s等)光收发板中是重要的课题。如上所述,根据上述各实施方式,光衰减器包括用于反馈控制的接口,其结构是可插拔的,所以能够同时实现自动调整输入功率、减少板种类数、降低噪声、节省空间。上述各实施方式对减少设置、运用、维护光传输装置的成本有很大的有点,用作今后的光网产业的基本结构的可能性极高。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光传输装置,能够用简单的结构,只在需要时衰减输入光功率,而在无需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传输损耗。

Claims (10)

1.一种光传输装置,包括可装卸的可变光衰减装置和光传输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变光衰减装置包括:
光衰减部件,衰减从光纤输入的光信号,并且能够按照所给的电信号来调整上述光信号的衰减量;
第一光连接器,输出从上述光衰减部件输出的光信号;以及
第一电连接器,接受提供给上述光衰减部件的电信号的输入;
上述光传输板包括:
第二光连接器,与上述第一光连接器嵌合,接受上述可变光衰减装置的输出;
光传输部件,连接在上述第二光连接器上,处理经该第二光连接器输入的光信号;
控制部件,连接在上述第二光连接器上,用经该第二光连接器输入的光信号来生成控制输入光的衰减量的电信号;以及
第二电连接器,嵌合在上述第一电连接器上,输出上述控制部件生成的电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变光衰减装置还包括:第三光连接器,以光连接器方式与上述光纤连接。
3.一种光传输装置,包括可装卸且使光信号通过的通光装置和光传输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光装置包括:第一光连接器,从光纤接受光信号的输入,并输出;
上述光传输板包括:
第二光连接器,与上述第一光连接器嵌合,接受上述通光装置的输出;和
光传输部件,连接在上述第二光连接器上,处理经该第二光连接器输入的光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光装置还包括第三光连接器,该第三光连接器以光连接器方式与上述光纤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传输板具有收容上述可变光衰减装置或上述通光装置的端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传输部件是放大经上述第二光连接器输入的光信号的光放大部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传输部件是接收经上述第二光连接器输入的光信号并变换为电信号的光接收部件。
8.一种可变光衰减装置,可在光传输板的光连接器上装卸,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衰减部件,衰减从光纤输入的光信号,并且能够按照所给的电信号来调整上述光信号的衰减量;
第一光连接器,嵌合在上述光传输板的光连接器上,输出从上述光衰减部件输出的光信号;以及
第一电连接器,以连接器方式与上述光传输板连接,接受上述传输板生成的调整上述衰减量的电信号的输入。
9.一种光传输板,可装卸可变光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光连接器,嵌合在上述可变光衰减装置具有的光连接器上,接受该可变光衰减装置的输出;
光传输部件,连接在上述板光连接器上,处理经该板光连接器输入的光信号;
控制部件,连接在上述板光连接器上,用经该板光连接器输入的光信号来生成控制输入光的衰减量的电信号;以及
板电连接器,嵌合在上述可变光衰减装置具有的电连接器上,输出上述控制部件生成的电信号。
10.一种光传输装置,包括可装卸的可变光衰减装置、可装卸的通过光信号的通光装置以及光传输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变光衰减装置包括:
光衰减部件,衰减从光纤输入的光信号,并且能够按照所给的电信号来调整上述光信号的衰减量;
第一光连接器,输出从上述光衰减部件输出的光信号;以及
第一电连接器,接受提供给上述光衰减部件的电信号的输入;
上述通光装置包括:第二光连接器,从光纤接受光信号的输入,并输出;
上述光传输板包括:
第三光连接器,与上述第一光连接器或第二光连接器嵌合,接受上述可变光衰减装置的输出;
光传输部件,连接在上述第三光连接器上,处理经该第三光连接器输入的光信号;
控制部件,连接在上述第三光连接器上,用经该第三光连接器输入的光信号来生成控制输入光的衰减量的电信号;以及
第二电连接器,嵌合在上述第一电连接器上,输出上述控制部件生成的电信号。
CN200610100324.8A 2005-08-18 2006-06-30 包括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的光传输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166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37561A JP4789543B2 (ja) 2005-08-18 2005-08-18 プラガブル可変光減衰器を備えた光伝送装置
JP237561/2005 2005-08-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6674A true CN1916674A (zh) 2007-02-21
CN1916674B CN1916674B (zh) 2011-07-27

Family

ID=37737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0032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16674B (zh) 2005-08-18 2006-06-30 包括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的光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554717B2 (zh)
JP (1) JP4789543B2 (zh)
CN (1) CN19166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7588B (zh) * 2008-05-08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插拔光衰减器及实现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87621B2 (ja) 2006-09-08 2011-05-25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機能付通信モジュール及び通信装置
JP4826514B2 (ja) * 2007-03-14 2011-11-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伝送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538229B1 (en) * 2009-03-13 2013-09-17 Alliance Fiber Optic Products, Inc. Pluggable variable optical attenuator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US8294981B2 (en) * 2009-09-15 2012-10-23 Oclaro Technology Limited Optical amplifiers using switched filter devices
JP5633266B2 (ja) * 2010-09-15 2014-12-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Wdm光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3046397A (ja) * 2011-08-26 2013-03-04 Nec Corp 光伝送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におけるトランスポンダ装置、光分岐装置および光信号伝送方法
US8457465B1 (en) * 2012-05-17 2013-06-04 Google Inc. Optical attenuation system
CN104914505B (zh) * 2015-06-30 2018-02-13 北极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可插拔和监控的可调光衰减器
CN108139617B (zh) 2015-09-30 2021-12-2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可插拔光模块和光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89938A (en) * 1988-09-08 1991-02-05 Light Control Systems, Inc. Continuously variable fiber optic attenuator
JP2633073B2 (ja) * 1990-09-07 1997-07-23 株式会社精工技研 可変型光減衰器
US5136681A (en) * 1991-07-09 1992-08-04 Seikoh Giken Co., Ltd. Optical powder attenuator of variable attenuation type
JPH05100117A (ja) * 1991-10-11 1993-04-23 Seiko Giken:Kk 光減衰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5276118A (ja) * 1992-03-25 1993-10-22 Nec Corp 光コネクタ接続方式
JP3542253B2 (ja) * 1997-06-19 2004-07-14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光ファイバ増幅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伝送システム
US6144780A (en) * 1998-10-05 2000-11-0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olymer waveguide switch and method
JP2001186107A (ja) * 1999-12-24 2001-07-06 Fujitsu Ltd レベル調整方法並びにその方法を利用する波長多重伝送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US7021836B2 (en) * 2000-12-26 2006-04-04 Emcore Corporation Attenuator and conditioner
JP3513114B2 (ja) * 2001-03-02 2004-03-3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フェルール保持構造
US6681073B2 (en) * 2001-03-19 2004-01-20 Molecular Opt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Fiber optic power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US7040814B2 (en) * 2001-10-15 2006-05-09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unctional optical module
JP3802788B2 (ja) * 2001-10-15 2006-07-2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機能部品用給電装置を備えた光機能モジュール
CN2560956Y (zh) * 2001-11-23 2003-07-1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衰减器
US20030175030A1 (en) * 2002-03-18 2003-09-18 Shuqiang Chen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 module and method
US6917731B2 (en) * 2002-03-27 2005-07-12 Corning Incorporated Optical amplification module
JP2004094187A (ja) * 2002-07-12 2004-03-25 Omron Corp 可変光減衰器
JP2004363948A (ja) 2003-06-04 2004-12-24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光送受信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7588B (zh) * 2008-05-08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插拔光衰减器及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6674B (zh) 2011-07-27
JP4789543B2 (ja) 2011-10-12
JP2007053614A (ja) 2007-03-01
US7554717B2 (en) 2009-06-30
US20070041085A1 (en) 200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16674A (zh) 包括可插拔可变光衰减器的光传输装置
KR101725878B1 (ko) 광 수신기의 집적 회로
CN1136680C (zh) 具有动态增益均衡的输入独立无倾斜宽带放大器
CN1195239C (zh) 光放大的方法和设备以及含此设备的系统
CN1268078C (zh) 波分复用光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081858C (zh) 光通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6429966B1 (en) Multistage optical amplifier with Raman and EDFA stages
CN204761440U (zh) 超长距光传输系统
CN101030820A (zh) 海缆光补偿的装置和方法
CN1501599A (zh) 使用在线式放大器的光传输系统
CN1841968A (zh) 光传输装置
EP1788731B1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optical filter assembly for submarine applications
EP1107486A3 (en) Block gain optical equalizer
CN1551428A (zh) 单光纤双向光传输系统和单光纤双向光放大器
CN1485670A (zh) 长波长光纤放大器
CN1741421A (zh) 用于快速调节光学wdm信号的倾斜的方法和装置
CN1506740A (zh) 具有自动功率控制功能的光纤放大器及自动功率控制方法
CN101141201A (zh) 光放大器增益噪声补偿方法和装置
CN204597214U (zh) 一种基于双反馈结构的混合分立式高非线性光纤放大器
US7999999B2 (en) Article comprising a multichannel optical amplified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functional upgrade capabilities and universal modules
CN1514564A (zh) 光分插复用设备的线路衰耗自适应与通路均衡自动调整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650557A (zh) 在波分复用光通信系统中调整辐射分量功率
CN105450308A (zh) 一种拉曼光纤放大器
WO2004054140A1 (ja) 光通信のための方法及び光受信機
US20040202403A1 (en) Integrate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optical signa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Effective date: 201003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32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7

Termination date: 201406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