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3230A - 缆线连接用触头以及使用该触头的缆线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缆线连接用触头以及使用该触头的缆线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13230A CN1913230A CN 200610114949 CN200610114949A CN1913230A CN 1913230 A CN1913230 A CN 1913230A CN 200610114949 CN200610114949 CN 200610114949 CN 200610114949 A CN200610114949 A CN 200610114949A CN 1913230 A CN1913230 A CN 19132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contact
- notch
- heart yearn
- form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是极细缆线也可可靠连线,且端子生产率提高的缆线连接用触头以及使用该触头的缆线连接方法。用于通过压接而与缆线的芯线部分电连接,所述缆线利用绝缘体覆盖由导体构成的至少1根以上的芯线而形成,其特征在于:该触头,具有在板状的金属部件的一端面的中央形成开口部并且将比该开口部更深的位置设为宽度逐渐变窄的槽而形成的切口部,并将形成了该切口部的两侧设为压接端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可通过压接等方法使具有可弹性变形的外皮的缆线导通的触头的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采用了可通过压接等方法使具有可弹性变形的外皮的缆线导通的连接方法。例如有对具有图8(a)所示的锋利的切口部3的端子1压入利用绝缘体覆盖缆线导体的外皮而形成的缆线2,从而使其电导通的方法。在图8(a)中,端子1的前端部分的宽度形成得比缆线的直径宽,但中央的槽部分形成得比缆线内部的芯线的直径窄,从其前端到槽这一段形成为锥面4(根据情况还形成刀刃状),所以压入缆线时利用锋利的锥面4划破绝缘体,如图8(b)所示,内部的缆线导体与端子接触而变成导通状态。
作为图8所示的具体例,在使用与用7根每根直径为0.127mm的芯线并包含外皮后的直径是0.5mm左右的AWG28相当的缆线时,将端子的切口宽度形成为0.18mm左右。又,通过对槽设计一定程度的深度,使夹持端子的部分具有一定的弹性。
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采用这样的连接方法。专利文献1,涉及电线处理装置用的电线引导器5,电线引导器5目的在于提高进行电线与端子的压接连线或加压连线等处理的电线处理装置的性能的稳定性,在该专利文献1中,如图6所示,通过对具有宽度比缆线的直径窄的U字形的槽6的端子7压接或加压连接电线,从而进行连线。
又,专利文献2涉及叉型触头10以及使用了该叉型触头10的连接器,而叉型触头10设计为一体形成压入缆线的切口部8和插入对方侧触头的弹性部9,该切口部与弹性部相互配合而实现夹持力,如图7所示,切口部8,以比缆线内部的芯线的直径窄的宽度形成,并且设置形成向上方扩大的锥形的引导部,成为利用该锥部分划破缆线的绝缘体的结构。
专利文献1:特开平06-0968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实开平07-025576号公报。
这样的连接方法,通过配合缆线的粗度适当改变端子尺寸,从而可适用于各种粗度的缆线,但在使用与用7根每根直径为0.025mm的芯线的AWG42相当的极细缆线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如果要原样将图8所示的结构用于使用相当于AWG42的缆线时,则切口宽度在0.05mm以下,存在切口形状的形成非常困难的问题。在端子上形成切口时使用金属模进行,但当切口宽度窄时金属模的宽度也变窄,所以金属模的寿命极短,结果,作为整体的端子生产率也显著下降。
又,将图8所示的结构用于相当于AWG42的缆线时,当然整体的尺寸变小所以切口部分的端子宽度变窄,出于窄间距化或小型化的要求,难以在切口部设计充分的端子长度。结果,也不能充分保证锥面4的长度,所以存在缆线的绝缘体不会被锥面4划破的可能。
并且相当于AWG42的缆线整体变薄,所以存在不会充分压入端子的可能。由于存在上述的问题,所以现状是在进行这样的极细缆线的连接时使用焊接的手法,但耗费时间长所以存在作业性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是极细缆线也可可靠连线、且端子生产率提高的缆线连接用触头以及使用该触头的缆线连接方法。
本发明的方案1的缆线连接用触头,用于通过压接而与缆线的芯线部分电连接,所述缆线利用绝缘体覆盖由导体构成的至少1根以上的芯线而形成,其特征在于:该触头具有切口部,并将形成有该切口部的两侧设为压接端子,所述切口部在板状的金属部件的一端面的中央形成开口部,并且将比该开口部更深的位置形成为宽度逐渐变窄的槽。
本发明的方案2的缆线连接用触头,用于通过压接而与缆线的芯线部分电连接,所述缆线利用绝缘体覆盖由导体构成的至少1根以上的芯线而形成,其特征在于:该触头具有切口部,并将形成有该切口部的两侧设为压接端子,所述切口部在板状的金属部件的一端面的中央形成开口部,并且将比该开口部更深的位置形成为宽度逐渐变窄的槽,通过使该压接端子的一方朝向跟前侧倾斜而另一方朝向内侧倾斜,从而形成为相互的压接端子的前端不重合。
本发明的方案3,是在方案1或方案2的基础上的缆线连接用触头,其特征在于:前述切口部的开口部分的宽度形成得比芯线的直径(芯线是多根时是与直径相当的长度)宽。
本发明的方案4,是如方案1或方案2所述的缆线连接用触头,其特征在于:前述切口部的左右的压接端子,以厚度随着朝向设置了切口部的中央侧逐渐变薄的方式在内外面中的至少一面上形成锥面。
本发明的方案5,是在方案1或方案2的基础上的缆线连接用触头,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切口部的左右的压接端子上,在前端侧面形成有随着朝向前端而向中央侧倾斜的锥面。
本发明的方案6,是在方案1至方案3的基础上的缆线连接用触头,其特征在于:前述切口部的开口部分,形成为从前端中央部分的2处沿垂直方向切入的直线部。
本发明的方案7,是如方案1至方案3所述的缆线连接用触头,其特征在于:前述切口部的开口部分,形成为从前端中央部分的2处向宽度逐渐变宽的方向切入的倾斜部。
本发明的方案8是缆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1个以上缆线连接用触头,利用第1工序、第2工序进行芯线与缆线连接用触头的压接连接,所述第1工序相对于该缆线连接用触头的各切口部配置缆线的芯线或利用绝缘体覆盖的缆线,所述第2工序通过从侧面向两侧的压接端子施加压力而利用塑性变形使切口部闭合,上述缆线连接用触头,用于通过压接而与缆线的芯线部分电连接,所述缆线利用绝缘体覆盖由导体构成的至少1根以上的芯线而形成,该触头具有切口部,并将形成有该切口部的两侧设为压接端子,所述切口部在板状的金属部件的一端面的中央形成开口部,并且将比该开口部更深的位置形成为宽度逐渐变窄的槽。
本发明的方案9,是缆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1个以上缆线连接用触头,利用第1工序、第2工序进行芯线与缆线连接用触头的压接连接,所述第1工序相对于该缆线连接用触头的各切口部配置缆线的芯线或利用绝缘体覆盖的缆线,所述第2工序通过从侧面向两侧的压接端子施加压力而利用塑性变形使切口部闭合,上述缆线连接用触头,用于通过压接而与缆线的芯线部分电连接,所述缆线利用绝缘体覆盖由导体构成的至少1根以上的芯线而形成,该触头具有切口部,并将形成有该切口部的两侧设为压接端子,所述切口部在板状的金属部件的一端面的中央形成开口部,并且将比该开口部更深的位置形成为宽度逐渐变窄的槽,通过使该压接端子的一方朝向跟前侧倾斜而另一方朝向内侧倾斜,从而形成为相互的压接端子的前端不重合。
本发明的方案10,是在方案8或方案9的基础上的缆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第2工序使用的方法,是通过从前述触头的上方压下冲压部件,使冲压部件的槽的倾斜面与触头的侧面接触而向切口部侧施加压力的加压方法,所述冲压部件以与触头相同的间隔排列槽而形成,该槽的开口部比触头的宽度宽,但该槽具有在比开口部深的位置处宽度逐渐变窄的倾斜。
如果采用方案1所述的发明,触头,具有在板状的金属部件的一端面的中央形成开口部并且将比该开口部更深的位置设为宽度逐渐变窄的槽而形成的切口部,并将形成了该切口部的两侧设为压接端子,所以,在将缆线的芯线配置在前述切口部中的状态下,如果从侧面在两侧的压接端子上施加压力则切口部闭合产生塑性变形而进行与芯线的压接连接,可可靠连接夹在切口部中的芯线与触头。
如果采用方案2所述的发明,则触头,具有在板状的金属部件的一端面的中央形成开口部并且将比该开口部更深的位置设为宽度逐渐变窄的槽而形成的切口部,并将形成了该切口部的两侧设为压接端子,且通过使该压接端子的一方朝向跟前侧而另一方朝向内侧倾斜从而形成为相互的压接端子的前端不重合,所以在将缆线的芯线配置在前述切口部中的状态下如果在两侧的锥面上施加压力,则切口部闭合产生塑性变形而进行与芯线的压接连接,可可靠连接夹在切口部的芯线与触头。
如果采用方案3所述的发明,则切口部的开口部分的宽度形成得比芯线的直径(芯线是多根时是与直径相当的长度)宽,所以与以往例不同,即使使用极细缆线作为使用的缆线,由于可放大形成切口宽度所以金属模的宽度也变宽,因此,金属模的寿命变长,结果作为整体的端子生产率也提高。
如果采用方案4所述的发明,则通过在压接端子上、以厚度随着朝向设置了切口部的中央侧而逐渐变薄的方式在内外面中的至少一面形成锥面,使切口部的内侧变成锋利的形状,所以即使缆线被外皮覆盖着也容易破开该外皮部分进行连接,可进行良好的连接,并且不需要使芯线露出的工序。
如果采用方案5所述的发明,则在前述切口部的左右的压接端子上,在前端侧面形成了随着朝向前端而向中央侧倾斜的锥面,所以可进行使用了冲压部件的压接连接,而冲压部件由具有宽度逐渐变窄的倾斜的槽构成。
如果采用方案6所述的发明,则前述切口部的开口部分,形成为从前端中央部分的2处沿垂直方向切入的直线部,所以可利用该直线部防止切口部闭合时芯线挤出。
如果采用方案7所述的发明,则前述切口部的开口部分,形成为从前端中央部分的2处向宽度逐渐变宽的方向切入的倾斜部,所以可利用该倾斜部防止切口部闭合时芯线挤出。
如果采用方案8所述的发明,则由于设计为利用相对缆线连接用触头的各切口部配置缆线的芯线(或利用绝缘体覆盖的缆线)的第1工序、和通过从侧面向两侧的压接端子施加压力而塑性变形使切口部闭合的第2工序进行芯线与缆线连接用触头的压接连接,所以可实现能可靠连接夹在切口部中的芯线与触头的缆线连接方法。
如果采用方案9所述的发明,则由于设计为利用相对缆线连接用触头的各切口部配置缆线的芯线(或利用绝缘体覆盖的缆线)的第1工序、和通过从侧面向两侧的压接端子施加压力而塑性变形使切口部闭合的第2工序进行芯线与缆线连接用触头的压接连接,所以可实现能可靠连接夹在切口部中的芯线与触头的缆线连接方法。
如果采用方案10所述的发明,则前述第2工序使用的方法,是通过从前述触头的上方压下冲压部件,从而使冲压部件的槽的倾斜面与触头的侧面接触而向切口部侧施加压力的加压方法,其中冲压部件,是与触头同一间隔地排列槽而形成的,该槽中开口部比触头的宽度宽但具有在比开口部深的位置宽度逐渐变窄的倾斜,所以可使用冲压部件一次连接多根缆线,因此,工序简化,作业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缆线连接用触头的结构的示意图,(a)是表示触头11的形状以及冲压部件12的形状的正视图,(b)是在触头11上配置了缆线16时的俯视图,(c)是利用冲压部件12进行过压接连接的触头11的正视图,(d)是(a)的触头11的侧视图。
图2是使用了本发明的缆线连接用触头的外壳20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相对图2的外壳20同一间隔地配置了使用的多根缆线16的俯视图。
图4是在图2的外壳20上压接连接缆线16时的侧剖视图。
图5(a)~(c)是表示本发明的缆线连接用触头的其他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用于以往的压接连接的触头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用于以往的压接连接的触头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用于以往的压接连接的触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缆线连接用触头,是用于通过压接而与缆线的芯线部分电连接的触头,所述缆线利用绝缘体覆盖由导体构成的至少1根以上的芯线而形成,其特征在于:该触头具有切口部,将形成有该切口部的两侧设为压接端子,所述切口部在板状的金属部件的一端面的中央形成开口部,并且将比该开口部更深的位置形成为宽度逐渐变窄的槽。以下,根据附图进行说明。
(实施例1)
根据图1~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缆线连接用触头,其特征在于也可应用于使用极细缆线的情况,在以下的说明中,以使用相当于使用7根每根直径为0.025mm的芯线的AWG42的极细缆线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图1(a)所示是本发明的缆线连接用触头11以及用于该缆线连接用触头11的压接连接的冲压部件12。该缆线连接用触头11,在板厚为0.1mm左右的端子的上部中央设置切口部13,该切口部13的宽度形成得比芯线15的直径(芯线是多根时是与直径相当的长度)大。例如,在使用7根每根直径为0.025mm的芯线15的缆线16中,与芯线15部分的直径相当的长度为0.075mm左右,但在与该缆线16对应的触头的情况下,切口部13的宽度形成为0.1mm左右。
在上述例子中,板厚(0.1mm)和切口部13的宽度(0.1mm)等倍数形成,但该板厚与切口宽度的关系由于金属模形成的强度的问题,在设计范围内存在界限,由于材质的缘故也存在一些不同,但如果将切口宽度形成得小于板厚×0.9的值,则金属模的强度变弱,成为端子生产率下降的原因。因此,在本发明中,希望将切口宽度形成为板厚×0.9以上的值。
如果进一步说明该切口部13的形状,则形成为具有从上部沿垂直方向切入的直线部14,且在比该直线部14更深的位置构成V字形。将这样形成的切口部13的两侧设为压接端子18,将该压接端子18的上部侧面形成为锥面17(或形成为圆弧状)。另外如图1(d)所示,从侧面观察时端子上部逐渐变细地在两面形成锥面31,这是考虑易于从成型触头的金属模拔出而设置的。
这样形成的触头11,如图1(a)以及(b)所示,等间隔配置,与它们相对地将与触头11同一间隔配置的缆线16的芯线15部分以分别插入触头11的切口部13的方式配置。
又,图1(a)所示的冲压部件12,是相对于等间隔配置的前述触头11按压而进行压接连接的装置,以与触头11相同的间隔形成有V字形的槽19。在图1(a)所示的配置状态下,从触头11的上侧压下而使用。
在以上那样的结构中,如果在将缆线16的芯线15部分插入等间隔配置的前述触头11的切口部13的状态下,从触头11的上侧压下前述冲压部件12,则首先各触头11的锥面17接触冲压部件12上的V字形的槽19的内侧。由于槽19逐渐变窄,所以锥面17通过压在该槽19的壁面上而向内侧方向施力。并且如果继续压下冲压部件12,则继续在触头11的前端部分施加内侧方向的力,结果,切口部13闭合。此时,配置在内侧的芯线15被向上方推起而好像要从切口部13挤出,但在前端侧形成的直线部14发挥防止芯线15挤出的作用。最终,触头11的前端部分,由于在芯线15夹在切口部13中间的状态下塑性变形,所以即使解除冲压部件12的压下,切口部13也不会再次打开,从而完成触头11与缆线16的压接连接。
(实施例2)
在前述实施例中,仅说明了触头11部分的结构,但在该实施例2中,说明在图2以及图4所示的外壳20内配置触头11时的一例。
如图2以及图4所示,在外壳20中并列配置有用于连接多个缆线16的多个触头11,这些触头11,如图4所示构成弯曲成L字形的形状,通过从外壳20的背面插入触头11的前端部分而设置,弯曲的另一侧作为用于连接在电路板等上的基端部21而配置在外壳的后侧。又,设置用于支承被外皮覆盖的缆线部分的缆线支承部22、和用于支承芯线15的芯线支承部23,使得在将缆线16配置在触头11上时容易进行它们的定位。
又,连接在前述外壳20中的缆线16,如图3所示,在剥除了覆盖前端部分的绝缘体的状态下,预先与触头11的间隔同一间隔地配置所需根数的缆线16,并利用具有粘接力的薄膜24等保持它们。
该图3所示的多根缆线16的各芯线15部分配置在图2所示的外壳20上的芯线支承部23上,且缆线16的被绝缘体覆盖的部分配置在缆线支承部22上,从而使芯线15配置在触头11的切口部13中间。在该状态下,通过从触头11的上方压下与图1所示的同样的冲压部件12,而进行触头11与缆线16的压接连接。
这样,触头11与缆线16的压接连接结束后,将上盖25盖在外壳20上而完成,之后将从外壳20突出的基端部21部分连接在电路板等上。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设计为设置基端部21的结构,但当然也可通过改变外壳20的形状和触头11的形状,将整体构成为连接器。
(实施例3)
在前述实施例中,如图1(a)所示,触头11的切口部13的形状,形成为具有从上部沿垂直方向切入的直线部14,且在比该直线部14更深的位置构成V字形。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是如图5(a)所示形状的触头26。
该图5(a)所示的触头26,是在中央形成切口部27并将该切口部的两侧作为压接端子30,并且将该压接端子30的上部侧面形成为锥面28(或形成为圆弧状)的,与图1(a)所示的触头11一样,切口部27的较深的位置形成V字形,但形成为这样的V字形的部分的上部不形成为沿垂直方向切入的直线部,而是形成为具有以上部开口部分比切口深度的中间点更窄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29。
通过相对于这样的图5(a)所示的触头26从上方压下与图1(a)同样的冲压部件12,而进行触头26与缆线16的压接连接。但是,该图5(a)的触头26,内侧形成为ㄑ字形,所以根据情况,存下下述担心:在压接端子30的前端之间接触时由于弹回而导致连接不稳定。
因此,在图5(a)所示的触头26上,使左右的压接端子30的一方朝向跟前侧而另一方朝向内侧倾斜,如图5(b)所示,形成为从侧面观察时的压接端子30的前端彼此不重合。通过相对于该触头26从上方压下与图1(a)同样的冲压部件12,从而如图5(c)所示,在压接端子30的前端彼此不接触而重合的状态下固定芯线15,可用比图1(a)时更大的力进行芯线15与触头26的连接。
在前述实施例中,说明了在剥去缆线16的前端部分的绝缘体使芯线15露出的状态下连接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用于被绝缘体覆盖的状态。此时,对于两侧的压接端子,以厚度随着朝向设置了切口部的中央侧逐渐变薄的方式在内外两面形成锥面,从而容易划破缆线16的外皮,可进行更良好的连接。
另外,以往也有使触头塑性变形而利用压接连接与缆线导通的连接方法,但以往是向板厚方向弯曲而连接的,又,由于是使用钳子等工具弯曲的,所以需要大的空间,并且不能简化加工方法。但是,本发明的缆线连接用触头,是在以比较薄的板厚形成的触头的前端部分朝向中心施加压力,从而向宽度方向弯曲而连接的,可望节省空间,并且可采用使用了图1所示的冲压部件12的简化后的加工方法,在这点上比以往的加工方法更好。
Claims (10)
1、一种缆线连接用触头,用于通过压接而与缆线的芯线部分电连接,所述缆线利用绝缘体覆盖由导体构成的至少1根以上的芯线而形成,其特征在于:该触头具有切口部,并将形成有该切口部的两侧设为压接端子,所述切口部在板状的金属部件的一端面的中央形成开口部,并且将比该开口部更深的位置形成为宽度逐渐变窄的槽。
2、一种缆线连接用触头,用于通过压接而与缆线的芯线部分电连接,所述缆线利用绝缘体覆盖由导体构成的至少1根以上的芯线而形成,其特征在于:该触头具有切口部,并将形成有该切口部的两侧设为压接端子,所述切口部在板状的金属部件的一端面的中央形成开口部,并且将比该开口部更深的位置形成为宽度逐渐变窄的槽,通过使该压接端子的一方朝向跟前侧倾斜而另一方朝向内侧倾斜,从而形成为相互的压接端子的前端不重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缆线连接用触头,其特征在于:前述切口部的开口部分的宽度形成得比芯线的直径(芯线为多根时是与直径相当的长度)宽。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缆线连接用触头,其特征在于:前述切口部的左右的压接端子,以厚度随着朝向设置有切口部的中央侧逐渐变薄的方式在内外面中的至少一面形成锥面。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缆线连接用触头,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切口部的左右的压接端子上,在前端侧面形成有随着朝向前端而向中央侧倾斜的锥面。
6、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缆线连接用触头,其特征在于:前述切口部的开口部分,形成为从前端中央部分的2处沿垂直方向切入的直线部。
7、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缆线连接用触头,其特征在于:前述切口部的开口部分,形成为从前端中央部分的2处向宽度逐渐变宽的方向切入的倾斜部。
8、一种缆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1个以上的缆线连接用触头,利用第1工序、第2工序进行芯线与缆线连接用触头的压接连接,所述第1工序相对于该缆线连接用触头的各切口部配置缆线的芯线或由绝缘体覆盖的缆线,所述第2工序通过从侧面向两侧的压接端子施加压力而利用塑性变形使切口部闭合,上述缆线连接用触头,用于通过压接而与缆线的芯线部分电连接,所述缆线利用绝缘体覆盖由导体构成的至少1根以上的芯线而形成,该触头具有切口部,并将形成有该切口部的两侧设为压接端子,所述切口部在板状的金属部件的一端面的中央形成开口部,并且将比该开口部更深的位置形成为宽度逐渐变窄的槽。
9、一种缆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1个以上的缆线连接用触头,利用第1工序、第2工序以不破坏缆线的绝缘体的方式进行芯线与缆线连接用触头的压接连接,所述第1工序相对于该缆线连接用触头的各切口部配置缆线的芯线或由绝缘体覆盖的缆线,所述第2工序通过从侧面向两侧的压接端子施加压力而利用塑性变形使切口部闭合,上述缆线连接用触头,用于通过压接而与缆线的芯线部分电连接,所述缆线利用绝缘体覆盖由导体构成的至少1根以上的芯线而形成,该触头具有切口部,并将形成有该切口部的两侧设为压接端子,所述切口部在板状的金属部件的一端面的中央形成开口部,并且将比该开口部更深的位置形成为宽度逐渐变窄的槽,通过使该压接端子的一方朝向跟前侧倾斜而另一方朝向内侧倾斜,从而形成为相互的压接端子的前端不重合。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缆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第2工序使用的方法,是通过从前述触头的上方压下冲压部件,使冲压部件的槽的倾斜面与触头的侧面接触而向切口部侧施加压力的加压方法,所述冲压部件以与触头相同的间隔排列槽而形成,该槽的开口部比触头的宽度宽,但该槽具有在比开口部深的位置处宽度逐渐变窄的倾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234259A JP4744977B2 (ja) | 2005-08-12 | 2005-08-12 | ケーブル接続用コンタクト及び当該コンタクトを用いたケーブル接続方法 |
JP2005234259 | 2005-08-1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13230A true CN1913230A (zh) | 2007-02-14 |
CN100555750C CN100555750C (zh) | 2009-10-28 |
Family
ID=37722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11494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5750C (zh) | 2005-08-12 | 2006-08-14 | 缆线连接用触头以及使用该触头的缆线连接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744977B2 (zh) |
CN (1) | CN100555750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64455A (zh) * | 2009-07-24 | 2011-02-02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压接端子接头及其形成方法和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 |
CN103337816A (zh) * | 2013-07-04 | 2013-10-02 | 艾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电缆线两端线接头安装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13217B2 (ja) * | 2013-05-22 | 2015-05-07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ケーブル接続方法 |
JP5765402B2 (ja) | 2013-10-15 | 2015-08-19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18499A (en) * | 1973-12-18 | 1977-04-19 | Amp Incorporated | Contact for insulated wire |
US4143936A (en) * | 1977-12-01 | 1979-03-13 | Bunker Ramo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tact |
US4370009A (en) * | 1980-07-25 | 1983-01-25 | Amp Incorporated | Slotted plate terminal renewable as spade terminal |
JPS5936576A (ja) * | 1982-08-26 | 1984-02-28 | 近畿工業株式会社 | 振動ふるい |
JPS5936576U (ja) * | 1982-09-01 | 1984-03-0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圧接コネクタ |
JPH03126368A (ja) * | 1989-10-12 | 1991-05-29 | Ricoh Co Ltd | ファクシミリ蓄積交換装置 |
JPH03126368U (zh) * | 1990-03-31 | 1991-12-19 | ||
NO175334C (no) * | 1992-03-26 | 1994-09-28 | Kaare Johnsen | Kontakthus for koaksialkabel |
JPH07282944A (ja) * | 1994-04-06 | 1995-10-27 | Yazaki Corp | 圧接端子の電線圧接方法及び圧接端子構造 |
JP3272148B2 (ja) * | 1994-05-16 | 2002-04-08 |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クロス配線方法およびクロス配線構造およびそのクロス配線構造を有する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
JP2001093641A (ja) * | 1999-09-28 | 2001-04-06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圧接金型とそれを備えた圧接ステーション |
JP3833441B2 (ja) * | 2000-05-11 | 2006-10-11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ターミナル並びにターミナルとリードとの接合方法 |
JP3938542B2 (ja) * | 2002-11-12 | 2007-06-27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 圧接装置 |
-
2005
- 2005-08-12 JP JP2005234259A patent/JP474497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8-14 CN CNB200610114949XA patent/CN10055575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64455A (zh) * | 2009-07-24 | 2011-02-02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压接端子接头及其形成方法和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 |
CN101964455B (zh) * | 2009-07-24 | 2013-05-29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压接端子接头及其形成方法和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 |
CN103337816A (zh) * | 2013-07-04 | 2013-10-02 | 艾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电缆线两端线接头安装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55750C (zh) | 2009-10-28 |
JP4744977B2 (ja) | 2011-08-10 |
JP2007048696A (ja) | 2007-0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97206C (zh) | 防水式绝缘位移式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US9570817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receiving an electrical wire | |
CN1109371C (zh) | 绝缘位移端子 | |
CN1457119A (zh) | 电插座 | |
CN101055953A (zh) | 弹顶式母端子 | |
CN1227777C (zh) | 电连接器 | |
CN1667880A (zh) | 连接器 | |
US10276283B2 (en) |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erminal-equipped electric wire | |
CN1602565A (zh) | 连接器 | |
CN1836353A (zh) | 带有牺牲电弧放电接点的阴端子 | |
US10250001B2 (en) | Wire crimping device | |
CN1913230A (zh) | 缆线连接用触头以及使用该触头的缆线连接方法 | |
CN1604394A (zh) | 电连接器 | |
US9028284B2 (en) | Crimping sleeve for crimped connections | |
CN1913229A (zh) | 连接电缆与电连接器的方法 | |
CN1702924A (zh) | 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 |
CN1295815C (zh) | 导线连接器 | |
CN1619885A (zh) | 同轴电缆的压接构造 | |
US5564941A (en) |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ors | |
CN1819352A (zh) | 阳性端子接头,用于该接头的板材以及形成该接头的方法 | |
CN1722522A (zh) | 电线压接型连接器 | |
JPS6297273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1206774C (zh) | 用于电讯和数据技术设备的连接板或分离板的接地总线及保护插头 | |
CN1961395A (zh) | 多功能按键组件 | |
CN1684304A (zh) | 压入式接线端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