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3181A - 天线、及使用该天线的电磁波表、无键输入系统及rfid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天线、及使用该天线的电磁波表、无键输入系统及rfid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93181A
CN1893181A CNA2006101007484A CN200610100748A CN1893181A CN 1893181 A CN1893181 A CN 1893181A CN A2006101007484 A CNA2006101007484 A CN A2006101007484A CN 200610100748 A CN200610100748 A CN 200610100748A CN 1893181 A CN1893181 A CN 18931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magnetic circuit
magnetic
circuit component
secondary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007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荒木博和
三俣千春
三田正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teri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etal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etal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etals Ltd
Publication of CN1893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31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 H01Q7/06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with core of ferromagnetic material
    • H01Q7/08Ferrite rod or like elongated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天线,具有:主磁路部件,其将线圈卷绕在磁芯上;以及副磁路部件,其与上述磁芯进行磁连接以使与上述主磁路部件实质性地构成闭合磁路,在将由上述线圈所得到的信号电压S与噪声电压N之间的比作为(S/N) 1,将除了没有具有上述副磁路部件之外构成相同的天线的信号电压S与噪声电压N之间的比作为(S/N) 0的情况下满足(S/N) 1>(S/N)0。

Description

天线、及使用该天线的电磁波表、无键输入系统及RFID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接收包括时间信息的电磁波而修正时间的电磁波表、以电磁波检测出所有者的靠近而打开汽车或者居所的钥匙的智能无键输入系统以及由承载在电磁波中的调制信号而收发信息的RFID标签系统中的磁传感式天线、以及使用该天线的电磁波表、无键输入系统及RFID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接收包括时间信息的电磁波而修正时间的表,以坐钟、挂钟、以及手表等各种形式在实际中应用。在电磁波表中通常使用长波段(40~200kHz)的电磁波,尤其在日本使用40kHz以及60kHz的两种频率,在其他国家主要使用100kHz以下的频率。若要以较高效率接收这些电磁波则需要长度超过数百米的天线,但在手表、无键输入系统、以及RFID系统等中对天线的长度有限制,因此通常使用将线圈卷绕在磁芯上以使具有与长天线相同功能的磁传感式天线。
手表主要由壳体、传动机构(驱动部模块)、其外围部件(钟面、电机、电池等)、非金属(玻璃)盖、以及背面金属盖构成。当在手表中内置天线的情况下,在以往将天线设置在壳体的外侧中的情况较多,但在最近从创意性及小型轻量化的观点出发将天线设置在壳体内部中。图12是将天线设置在壳体21中内置的手表的一例。在壳体21内设置传动机构22以及外围部件(驱动电池、表针的电机等),在以传动机构22、外围部件26以及背盖24闭合的空间中配置有天线1。还有,在图12的主视图中实际上看不到天线1,但为了明确地表示天线1的配置而以实线表示天线1。
在特开2003-110341号中,公开将线圈卷绕在由非结晶金属的层叠体构成的磁芯上的电磁波表用小型天线。在特开平8-271659号中,公开将线圈卷绕在由铁氧体构成的磁芯上的小型天线。通常对于手表而言创意性较重要,从而从高级感或者审美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壳体为金属制造。然而,若在具有金属制造壳体的手表中搭载在特开2003-110341号或者特开平8-271659号中所记载的小型天线,则金属壳体作为对电磁波的屏蔽物发挥作用,从而存在接收灵敏度大幅下降的问题。
在特开2002-168978中,公开在金属盒与天线之间设置具有导电性的密封部件以使实现维持Q值的天线。然而,由于将密封部件作为必要条件,从而存在受到大型化与设计的限制的问题。
在日本专利第3,512,782号中,公开具有将线圈卷绕在磁芯上的主磁路、以及由没有卷绕线圈的磁芯构成的副磁路,并且由两个磁芯构成的闭环磁路的一部分中设有空隙,以使在谐振时难以外漏磁通的天线。日本专利第3,512,782号的天线,由于在谐振时磁通流入到副磁路中,因此难以外露,以抑制由涡电流导致的Q值的下降。然而该结构的天线,即使由副磁路抑制Q值的下降,也存在S/N比下降的问题。若S/N比较低,则接收到的时间信息的误码率较高。
能够对轿车等的钥匙进行远程操作的无键输入系统,具有具备特定的电磁波用天线的车载收发单元、以及驾驶员所具有的收发单元(远程钥匙)。无键输入系统以低频率定期地进行呼叫,若具有D一致的远程钥匙的驾驶员在通信区域时,搭载在远程钥匙中的收发单元将在UHF频带上编码的ID返回给车辆而解锁的方式。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系统,由对规定电磁波进行收发的天线来接收存储在标签中的信息。RFID系统,由安装在管理对象中的应答器、询问器、以及计算机等构成。应答器也称为RFID标签,其由存储信息的存储器、与询问器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收发部、以及天线构成。询问器,在与应答器之间接收承载信息的载波(电磁波或者磁场)而读取应答器的信息,或者在应答器中写入信息,从而也称为RFID读写器,其由处理来自计算机的命令的控制部、用于与应答器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收发部、以及天线构成。以询问器读取的信息传送到计算机等的数据处理装置中,利用于管理对象的管理。RFID系统的特征为:使用电磁波/电磁波以非接触方式进行信息的读取与改写,因此不容易受到附着在管理对向的灰尘或者污染物等的影响;在询问器与应答器之间存在障碍物(除了金属等)也可以进行相互通信;以及能与RF滤波器内的多个应答器同时访问。本发明的天线能够使用于应答器的接收天线中。
例如若将输入了公交车等的目的地信息等的RFID标签安装在公交车中,将输入了时间表信息的RFID标签埋设在乘车站的显示板等中,则能够识别各种交通信息。这样的无键输入系统或者RFID系统,由于具有在金属制造壳体之中、或者金属部件附近设置的磁传感式天线,因此也存在由金属导致阻碍电磁波的接收的问题。从而,在这些系统中,也要求天线的小型化与天线的高灵敏度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此,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高灵敏度具有高S/N比的小型的磁传感式天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这样的磁传感式天线的电磁波表(尤其电磁波手表)、无键输入系统以及RFID系统。
鉴于上述目的而努力研究的结果,本发明者等发现在由将线圈卷绕在磁芯上的主磁路部件以及上述磁芯进行磁连接以使与上述主磁路部件实质性地构成闭合磁路的副磁路部件构成的磁传感型天线中,调整副磁路部件与磁芯之间的剖面积比以及比导磁率之比,从而能够以高灵敏度成为高S/N比的事实,而想出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天线,具有:将线圈卷绕在磁芯上构成的主磁路部件;以及副磁路部件,其与上述磁芯进行磁连接以使与上述主磁路部件实质性地构成闭合磁路,在将由上述线圈所得到的信号电压S与噪声电压N之比作为(S/N)1,将除了没有具有上述副磁路部件之外构成相同的天线的信号电压S与噪声电压N之间之比作为(S/N)0的情况下满足(S/N)1>(S/N)0的关系。
优选上述磁芯以在由铁氧体、非结晶合金、Fe-Cu-Nb-Si-B系纳米结晶磁性合金以及Fe-Si系磁性合金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来构成。
作为优选,上述副磁路部件为在由软磁性铁氧体粉末、软磁性金属粉末以及软磁性金属板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与树脂以及/或者橡胶来构成的软磁性复合材料。
优选上述副磁路部件的比导磁率小于上述磁芯的比导磁率。优选上述副磁路部件的比导磁率为1~100。
优选上述副磁路部件的剖面积小于上述磁芯的剖面积。
本发明的电磁波表,其特征是,具有金属制造壳体、传动机构、非金属制造盖以及金属制造背盖,内置有上述天线。
在上述电磁波表中,作为优选,上述天线以上述副磁路部件位于壳体侧中的方式被配置。
本发明的优选电磁波表为电磁波手表。
本发明无键输入系统,具有发送机以及接收机,其特征是,在上述发送机以及/或者上述接收机中内置有上述天线。
本发明的RFID系统,其特征是,具有RFID标签,在上述RFID标签中内置有上述天线。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一实施方式的天线的主视图。
图1(b)是从A方向看到的图1(a)的天线的分解侧视图。
图2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天线配置在手表内的例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天线内置在无键输入系统用的键主体中的例的剖面图。
图4(a)是表示实施例1的天线的主视图。
图4(b)是从A方向看到的图4(a)的天线的侧视图。
图5(a)是表示试验装置的结构以及尺寸的主视图。
图5(b)是图5(a)的B-B剖面图。
图6是表示图5的试验装置的等效电路的图。
图7是表示与天线连接的电子电路的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天线的副磁路部件的厚度以及副磁路部件/磁芯的剖面积比与Q值之间的关系的坐标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天线的副磁路部件的厚度以及副磁路部件/磁芯的剖面积比与信号电压以及噪声电压之间的关系的坐标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天线的副磁路部件的厚度以及副磁路部件/磁芯的剖面积比与信号电压以及S/N比之间的关系的坐标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4的天线的主视图。
图12(a)是表示现有的内置有天线的电磁波手表的主视图。
图12(b)是表示图12(a)的电磁波手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天线的构成
图1(a)以及1(b)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一实施方式的天线1。还有,为了明确地表示天线1的结构而省略主轴等。天线1,由以磁芯4与在其上卷绕的线圈5构成的主磁路部件2、以及与主磁路部件2磁连接以使与主磁路部件2形成闭合磁路的副磁路部件3构成。
(1)主磁路部件
作为优选主磁路部件2的磁芯4,具有由用于安装副磁路部件3的小剖面的中央部4a与大剖面的两端部4b、4b构成的哑铃(dumbbell)状。优选磁芯4,由软磁性铁氧体、或者非结晶合金,、Fe-Cu-Nb-Si-B系等的纳米晶体磁性合金、Fe-Si系磁性合金等的软磁性金属形成。在软磁性金属的情况下,作为优选将该箔带(板厚20μm以下)加工在哑铃形状的薄板6中,并且通过绝缘体层叠30~40片而进行一体化。作为优选磁芯4的比导磁率尽量高,例如优选磁芯4的比导磁率100以上,更优选磁芯4的比导磁率为500~100000。卷绕在磁芯4的中央部4a上线圈5的优选匝数为800~1400左右。
(2)副磁路部件
在磁芯4的两端部4b、4b的侧面4c、4c中没有设置空隙(air gap)而连接的副磁路部件3也可以为棒状、板状、以及线状中的任何一种形状。优选副磁路部件3,由混合着软磁性铁氧体粉末或者纳米结晶软磁性金属的粉末或薄板等的软磁性粉末、以及树脂或者橡胶等的粘接剂的复合材料形成,以使磁芯4具有更小的比导磁率。通过雾化法或气蚀(cavitation)法等预加工非结晶合金粉末,用球磨机或擦碎机(attrition mill)压平后,实施用于纳米结晶化的热处理而得到纳米结晶软磁性金属的粉末或薄板。作为树脂优选优选硅酮树脂、丙烯酸树脂、氯乙烯树脂、酚醛树脂等。作为橡胶优选氯丁二烯橡胶、丁基橡胶、聚氨酯橡胶等。调节软磁性粉末与粘接剂之间的质量比,从而能调节到期望的比导磁率。软磁性粉末与粘接剂的优选质量比在软磁性粉末的比磁导率大时小,在比磁导率小时大即可。包含具有软性的粘接剂的软磁性复合材料具有容易处理、耐冲击性较高、加工性良好以及能够容易地填充空隙的优点。副磁路部件3不限定于1个,也可以使用多个。
副磁路部件3的优选比导磁率小于磁芯4的比导磁率。具体而言,副磁路部件3的优选比导磁率为1~100。若副磁路部件3的比导磁率超过100则磁通难以集中在主磁路中。副磁路部件3的更优选比导磁率为5~100,最优选比导磁率为10~60。
若使副磁路部件3的比导磁率小于磁芯4的比导磁率(但大于空气的比导磁率),则入射的磁通的大部分通过磁芯4,磁通的一部分通过经由副磁路部件3的闭合磁路。这样使磁通分开流入到磁芯4与副磁路部件3中,以使能得到较高的信号电压。
由于入射到天线1的磁通的一部分经过副磁路部件3回到主磁路部件2的磁芯4中,因此通过线圈5内的有效磁通增加。然而若通过副磁路部件3的磁通量增加,则通过磁芯4的减少的磁通量为该增加的磁通量,因此需要将通过两者的磁通量调整在最佳的范围内。因此,优选副磁路部件3具有比磁芯4较小的剖面积。还有磁芯4的剖面积为中央部4a的剖面积.副磁路部件3与磁芯4之间的剖面积比,由两者的比导磁率的比而不同,通常范围为1/10000~1/2,优选范围为1/1000~1/2,更优选范围为1/100~1/3,尤其优选范围为1/10~1/5。若剖面积比在该范围内,则通过线圈5的磁通量较多。
通过副磁路部件3的磁通量,由收容天线的壳体的材质、形状以及尺寸而不同,从而,考虑这些影响,适当地调整副磁路部件3的比导磁率、剖面积、以及与主磁路部件2的磁芯4之间接触面积等。
(3)S/N比
若由线圈5的电谐振得到的信号电压S与噪声电压N之间的S/N比,在具有副磁路部件3的本发明的天线的情况下作为(S/N)1,在除了不具有副磁路部件3以外其他结构相同的天线的情况下作为(S/N)0,则需要满足(S/N)1>(S/N)0。还有由20×log(S/N)计算S/N比的值。若满足(S/N)1>(S/N)0关系,则能得到具有较高的Q值、信号电压S以及S/N比的天线。
已知S/N比依赖于副磁路部件3一磁芯4之间的比导磁率以及剖面积比。为了得到满足(S/N)1>(S/N)0关系的S/N比,优选比导磁率之比为(0.05~200)×10-3,更优选为(0.1~100)×10-3,优选剖面积比为1/10000~1/2,更优选为1/1000~1/2,特别优选剖为1/100~1/3,更特别优选为1/50~1/5。
[2]内置有天线的电磁波表
在图2中表示将本发明的天线内置的电磁波手表20的一例。电磁波手表20由金属制造(例如不锈钢制造)的壳体21、及其中配置的传动机构于外围部件26、玻璃制造的盖23以及金属制造(例如不锈钢制造)的背盖24、以及在传动机构22与背盖24之间配置的天线1构成。还有实际上从正面看时看不到天线1,但为了容易理解其配置而以实线表示天线1。
若以软磁性复合材料形成副磁路部件3,则对其厚度或者面积容易地进行调整,因此能够以沿着金属壳体21的内壁的方式配置,增加天线的设计自由度,且灵敏度调整也变得容易。还有若将主磁路部件2配置在金属壳体21的周缘部侧,则外部磁场容易地集中在靠近金属壳体21的磁芯4中,从离金属壳体21较远的副磁路部件中漏泄的磁场难以接近壳体21,因此不容易产生涡电流。从而,考虑这些利害得失,而适当地选择金属壳体21内的天线1的配置。
[3]其他用途
本发明的天线,另外也适合使用于以远程操作方式对轿车或者居所等的钥匙的进行开闭的无键输入系统或者使用存储有信息的标签接收信息的RFID系统中。图3表示将本发明的天线内置的、作为一种RFID标签的无键输入系统用钥匙主体30。还有在图3中为了明确表示配置而以实现表示天线1。钥匙主体30,主要由树脂制造的壳体31、钥匙开闭按钮33、信号收发用电路基板35、以及天线1构成。天线1的主磁路部件2的磁芯4的两端部4b、4b具有与壳体31的内面形状相互补充的圆弧形状的外面。天线1的副磁路部件3设置在壳体31侧中,以使有效地利用钥匙主体30内的空间。在无键输入系统或者RFD系统中,与电磁波表相同,将天线收容在金属壳体内或者与金属部件一起收容在非金属壳体内,因此本发明的天线适合用于无键输入系统或者RFID系统中。
根据以下的实施例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
(实施例1)
按照下面的方式制造图4(a)以及4(b)所示的具有主磁路部件2以及副磁路部件3的天线1。主磁路部件2,由Mn-Zn系铁氧体(比导磁率:7000、日立金属株式会社制造铁氧体MT80D)构成,由以具有中央部4a(2mm×2mm×长度8.4mm)与盖两侧的端部4b、4b(4mm×4mm×长度0.8mm)的形状来加工的磁芯4以及由线径65μm的被覆绝缘漆的铜线构成的线圈5构成,线圈5以1180匝数卷绕在中央部上。将厚度1μm和平均粒径35μm的扁平状高导磁率纳米结晶软磁性金属粉末(日立金属股份公司制造的精炼纯金属(注册商标))45体积%、作为粘接剂树脂乙烯丙稀酸甲脂共聚物11体积%和聚丙烯酸乙脂23体积%、作为阻燃剂氢氧化镁20体积%和红磷1%体积的混合物(比磁导率:8.5)的薄片(厚度:0.13mm)切断成宽4mm、长10mm的尺寸,制作副磁路部件3。将该副磁路部件3,贴在磁芯4的两端部4b、4b的一方侧中。在表1中表示副磁路部件3的厚度t。
如图5(a)以及5(b)所示,在具有模仿电磁波手表20的壳体21的形状以及大小的、1mm厚度的、不锈钢(SUS403)制造的金属盒10内,以副磁路部件3与金属盒10的侧壁邻接的方式设置天线1,作为由线圈5检测根据磁通的时间变化的电压V的试验装置。还有天线1设置在非磁性底座(未予图示),定位在离金属盒10的底面的距离为3mm、离侧面的距离为2mm的位置上。
在图6中表示该试验装置的等效电路。L为卷绕在磁芯4上的线圈5的电感,R为线圈5的直流电阻与交流电阻的总和。与天线1并联连接的电容器C与线圈5的L谐振,在电容器C的两端产生Q倍的电压。还有Q值被定义为ωL/R(ω为电磁波的角频率,R为线圈5的电阻,L为线圈5的自身电感),从而Q值越大电损耗越少。
作为相当于电磁波的磁场成分的交流磁场的有效值,将频率为40kHz、磁场强度为14pT的电磁场从金属盒10的外部施加给天线1,调整电容器C的电容容量以使产生谐振,根据图7所示的Lock-in-Amp方式测定信号电压S(灵敏度)、噪声电压N以及Q值。Lock-in-Amp方式为,将天线1和与电磁波表中的电子电路等效的电子电路连接以使天线1电状态与在电磁波表中使用时的电状态相同,从而正确地测定天线特性的方法。在图8~10中表示结果。
(实施例2~4)
以除了将副磁路部件3的厚度t改变为如表1所示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天线。在实施例4中,如图11所示将厚度为0.5mm的2各副磁路部件3a、3b贴在磁芯4的端部4b、4b两侧上。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测定Q值、信号电压S、噪声电压N以及S/N比。在图8~10中表示结果。
(比较例1)
以除了没有设置副磁路部件3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天线。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测定Q值、信号电压S、噪声电压N以及S/N比。在图8~10中表示结果。
表1
  例No.  副磁路部件的厚度t
  比较例1   0mm(1)
  実施例1   0.13mm
  実施例2   0.25mm
  実施例3   0.5mm
  実施例4   0.5mm×2(1)
注:(1)没有副磁路部件
    (2)厚度为0.5mm的2个副磁路部件
由图8,已知随着副磁路部件3厚度的增加而Q值增加。可以认为这是因为磁通的一部分通过副磁路部件3返回到磁芯4,从而减少了在从天线1出来的磁通流入到金属壳体内时产生的涡电流损耗所产生的交流电阻。然而如图9清楚地所示,随着增加副磁路部件3的厚度不仅增加了信号电压S也增加了噪声电压N。如描绘了由信号电压S以及噪声电压N计算出的S/N比(20×log(S/N))的图10清楚地所示,设有厚度为0.13mm的副磁路部件的实施例1的天线的S/N比最大。
由实施例1~4的比较,可知若副磁路部件3过分厚则S/N比反而减小。从而,可知若适当地调整副磁路部件3的厚度,则能够得到Q值、信号电压以及S/N比的最佳组合。其结果,可知在副磁路部件/磁芯的比导磁率之比为0.0012的情况下,将副磁路部件的优选厚度t(副磁路部件/磁芯的剖面积比)设定为0mm以上到大约0.2mm以下(0以上到大约0.2以下),以使具有良好的Q值以及信号电压并且具有较高的S/N比。还有代替对副磁路部件3的厚度(剖面积)的调节,而即使改变副磁路部件3与磁芯4之间的接触面积也能进行相同的调节。
本发明的天线,以主磁路部件的磁芯接收从外部入射的磁通,在谐振时将辐射磁通引入到副磁路部件中,有效地归还给磁芯,从而具有较高的信号电压以及较高的Q值。以导磁率低于磁芯的导磁率的软磁性材料形成副磁路部件,并且调整副磁路部件/磁芯的剖面积比,以使调节通过副磁路部件的磁通量,能够得到较高的S/N比。
将本发明的天线配置在金属制造壳体内的电磁波表,能够抑制由金属制造壳体导致的灵敏度以及Q值的下降,以及由谐振电流导致的磁通的流出,从而能够得到较高的有效灵敏度。还有使用由软磁性复合材料构成的副磁路部件的情况下,设计自由度较高,组装性良好,因此能够得到没有设计限制的高灵敏度的天线。这样的天线适合用于小型高性能的电磁波表(尤其电磁波手表)、无键输入系统以及RFID系统等中。

Claims (11)

1、一种天线,具有:
将线圈卷绕在磁芯上而构成的主磁路部件;以及
副磁路部件,其与所述磁芯进行磁连接以使与所述主磁路部件实质性地构成闭合磁路,
在将由所述线圈所得到的信号电压S与噪声电压N之间之比作为(S/N)1,将除了没有具有所述副磁路部件之外构成相同的天线中的信号电压S与噪声电压N之比作为(S/N)0的情况下,满足以下关系:
(S/N)1>(S/N)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芯以在由铁氧体、非结晶合金、Fe-Cu-Nb-Si-B系纳米结晶磁性合金以及Fe-Si系磁性合金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来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磁路部件为从由软磁性铁氧体粉末、软磁性金属粉末以及软磁性金属板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与树脂以及/或者橡胶构成的软磁性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磁路部件的比导磁率小于所述磁芯的比导磁率。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磁路部件的比导磁率为1~10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磁路部件的剖面积小于所述磁芯的剖面积。
7、一种电磁波表,具有金属制造壳体、传动机构、非金属制造盖以及金属制造背盖,
内置有权利要求1~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天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波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以所述副磁路部件位于壳体侧中的方式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电磁波表,其特征在于,
该电磁波表为电磁波手表。
10、一种无键输入系统,具有发送机以及接收机,
在所述发送机以及/或者所述接收机中内置有权利要求1~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天线。
11、一种RFID系统,具有RFID标签,
在所述RFID标签中内置有权利要求1~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天线。
CNA2006101007484A 2005-07-04 2006-07-04 天线、及使用该天线的电磁波表、无键输入系统及rfid系统 Pending CN18931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95057 2005-07-04
JP2005195057A JP2007013862A (ja) 2005-07-04 2005-07-04 アンテナ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波時計、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システム、rfid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3181A true CN1893181A (zh) 2007-01-10

Family

ID=37597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007484A Pending CN1893181A (zh) 2005-07-04 2006-07-04 天线、及使用该天线的电磁波表、无键输入系统及rfid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463208B2 (zh)
JP (1) JP2007013862A (zh)
KR (1) KR20070004456A (zh)
CN (1) CN1893181A (zh)
DE (1) DE102006030863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6952A (zh) * 2011-03-10 2011-10-26 陈松 一种新型rfid标签天线和天线磁芯
CN103124000A (zh) * 2011-11-18 2013-05-2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天线、电波接收设备以及天线的制造方法
CN103959101A (zh) * 2011-09-07 2014-07-30 奥克瑟姆斯(爱尔兰)有限公司 射频标签检测
CN107039768A (zh) * 2016-02-04 2017-08-1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天线结构和天线设备
CN109074731A (zh) * 2016-04-28 2018-12-21 爱知制钢株式会社 磁性标识器及驾驶支援系统
CN109792165A (zh) * 2016-10-07 2019-05-21 阿莫善斯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电力传输的天线磁心及包括其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71667B1 (en) * 2003-11-27 2018-02-28 Hitachi Metals, Ltd. Antenna, and radio-controlled timepiece, keyless entry system, and RFID system comprising it
CN1894826B (zh) * 2003-12-12 2011-07-27 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 天线结构和无线电控制计时器
CN101496223B (zh) 2005-02-17 2017-05-17 科卢斯博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大块凝固非晶态合金制成的天线结构
EP1892794A4 (en) * 2005-06-14 2010-07-14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COIL ANTENNA STRUCTUR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4956152B2 (ja) * 2006-11-21 2012-06-20 株式会社スマート センサ・タグの多面影像方式
US7684162B2 (en) * 2007-03-21 2010-03-23 Magnetic Metals Corporation Leakage current protection device
US7733283B2 (en) * 2007-10-16 2010-06-08 Sumida Corporation Antenna Device
JP4645732B2 (ja) * 2008-12-10 2011-03-0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受信装置および電波時計
US20110291904A1 (en) * 2010-05-26 2011-12-01 Gareth Conway Extended magnetic core antenna
JP5685073B2 (ja) 2010-12-17 2015-03-1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電子キーシステム
EP2469644A1 (en) * 2010-12-22 2012-06-27 Laird Technologies AB An antenna arrangement for a portable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JP5562266B2 (ja) * 2011-02-04 2014-07-30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子時計用のアンテナ
CN202487773U (zh) * 2012-01-11 2012-10-10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近场通信电路、移动终端和手机
JP2013243431A (ja) * 2012-05-17 2013-12-05 Equos Research Co Ltd アンテナコイル
US9065169B2 (en) * 2013-06-25 2015-06-23 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 High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 antenna
US20160247627A1 (en) * 2015-02-24 2016-08-25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Low-profile coupled inductors with leakage control
JP6701907B2 (ja) * 2016-04-13 2020-05-27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アンテナ装置の製造方法
TWM573545U (zh) 2018-09-18 2019-01-21 振鋒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設置在一金屬物件上的近場通訊數據載體
RU198636U1 (ru) * 2020-01-10 2020-07-21 Серг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Чмиль Электронный зонд для буровых голово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44319B2 (ja) * 1994-03-25 2000-05-22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界放出型磁気センサー
JP3515209B2 (ja) 1995-03-30 2004-04-05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電波時計のバーアンテナ構造
JP2002168978A (ja) 2000-12-01 2002-06-14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電波時計
JP2003110341A (ja) 2001-09-27 2003-04-11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アンテナの磁芯部材
US7088304B2 (en) * 2001-09-28 2006-08-08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oration Antenna coil, and RFID-use tag using it, transponder-use antenna
EP1489683A4 (en) * 2002-03-05 2007-05-30 Sumida Corp ANTENNA COIL
JP3512782B1 (ja) 2002-09-11 2004-03-31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構造体及び電波利用時計
US7161551B2 (en) * 2003-10-09 2007-01-09 Casio Computer Co., Ltd. Antenna and wristwatch
EP2071667B1 (en) * 2003-11-27 2018-02-28 Hitachi Metals, Ltd. Antenna, and radio-controlled timepiece, keyless entry system, and RFID system comprising it
CN1894826B (zh) * 2003-12-12 2011-07-27 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 天线结构和无线电控制计时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6952A (zh) * 2011-03-10 2011-10-26 陈松 一种新型rfid标签天线和天线磁芯
CN102226952B (zh) * 2011-03-10 2012-11-07 陈松 一种新型rfid标签天线和天线磁芯
CN103959101A (zh) * 2011-09-07 2014-07-30 奥克瑟姆斯(爱尔兰)有限公司 射频标签检测
CN103124000A (zh) * 2011-11-18 2013-05-2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天线、电波接收设备以及天线的制造方法
CN103124000B (zh) * 2011-11-18 2015-10-28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天线、电波接收设备以及天线的制造方法
CN107039768A (zh) * 2016-02-04 2017-08-1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天线结构和天线设备
CN109074731A (zh) * 2016-04-28 2018-12-21 爱知制钢株式会社 磁性标识器及驾驶支援系统
CN109792165A (zh) * 2016-10-07 2019-05-21 阿莫善斯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电力传输的天线磁心及包括其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
CN109792165B (zh) * 2016-10-07 2023-02-03 弗吉尼亚无线及流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电力传输的天线磁心及包括其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024516A1 (en) 2007-02-01
US7463208B2 (en) 2008-12-09
DE102006030863A1 (de) 2007-02-15
KR20070004456A (ko) 2007-01-09
JP2007013862A (ja) 2007-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93181A (zh) 天线、及使用该天线的电磁波表、无键输入系统及rfid系统
US7545337B2 (en) Antenna arrangement for inductive power transmission and use of the antenna arrangement
KR101795545B1 (ko) 무선전력 수신모듈용 콤보 안테나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전력 수신모듈
JP3964401B2 (ja) アンテナ用コア、コイルアンテナ、時計、携帯電話機、電子装置
EP2555494B1 (en) Antenna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839515A (zh) 具有非接触读取器和/或写入器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磁耦合用的环形天线
KR101865540B1 (ko) 무선 충전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보조배터리
US20090159657A1 (en) Contactless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system
EP2560234A1 (en) Triaxial antenna and core assembly used therefor
JP6223067B2 (ja) 電子機器
KR101795546B1 (ko) 무선충전용 차폐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전력 전송모듈
JP2001024548A (ja) 移動体識別システム
US9208427B2 (en) Contactless communication medium, antenna pattern arrangement mediu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P2911243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device
WO2009132019A2 (en) H-field shaping using a shorting loop
WO2014061702A1 (ja) 電子機器及びコイルモジュール
US20100019046A1 (en) Electronic tag
KR20130021791A (ko) 무선 통신 단말기용 저주파 안테나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06005836A (ja) 携帯情報端末
JP2006050522A (ja) アンテナ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波時計、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システム、rfidシステム
TW201101583A (en) Antenna device
CN207474682U (zh) 一种单极子标签天线
JP2005134223A (ja) タグ又はリーダ/ライタ内蔵腕時計
JP2007019958A (ja) 電波時計用コイルアンテナ装置
WO2010079666A1 (ja) アンテナ構造体、通信用機器、及び、アンテナ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