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2381A -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92381A
CN1892381A CNA2006100864610A CN200610086461A CN1892381A CN 1892381 A CN1892381 A CN 1892381A CN A2006100864610 A CNA2006100864610 A CN A2006100864610A CN 200610086461 A CN200610086461 A CN 200610086461A CN 1892381 A CN1892381 A CN 18923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rusion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864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9390C (zh
Inventor
梁明秀
李载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Philips LC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Philips LCD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Philips LC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92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2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93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939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02F1/13394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spacers regularly patterned on the cell subtrate, e.g. walls, pilla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彼此面对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第一基板上彼此交叉以确定像素区的栅线和数据线;位于第一基板上并与像素区毗邻的薄膜晶体管;设在第二基板上的柱状衬垫料;设在第一基板上与柱状衬垫料对应的位置处的凸起物,该凸起物具有中空部分和围绕中空部分的周壁,该中空部分暴露在凸起物的顶侧;以及夹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间的液晶层。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非临时申请要求于2005年6月2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5-0056119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被引入在此作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件,具体地,涉及液晶显示器件及制造该液晶显示器件以使其具有凸起物的方法,每个凸起物均具有闭合的环形截面,以稳固的支撑对应于凸起物的柱状衬垫料,由此能够避免出现显示劣化。
背景技术
近来,对显示器件各方面特性的要求逐渐增强。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各种平板显示器如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和真空荧光显示器(VFD)相继实现,并且这些平板显示器件中的一些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装置上。
在这些显示器件中,液晶显示器由于具有诸多优点,比如,优良的图像质量、轻重量、薄外形以及低功耗,因此成为阴极射线管的其中一种主要替代产品,并被广泛应用,例如,接收图像信号并根据信号来显示图像的电视机监视器,台式计算机的监视器以及笔记本计算机的移动监视器。
为了在各个领域中使用上LCD作为显示器件,很重要的是在保持小体型、轻重量以及低功耗这些特点的同时,要显示出具有高清晰度、高亮度、大尺寸的高质量图像。
通常的液晶显示器包括彼此粘结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且在两个基板间形成预定空间,以及形成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显示层。
具体而言,为了确定像素区,在第一基板上形成多个沿一个方向以规则间隔排列的栅线,和沿垂直于栅线的方向的另一个方向、以规则间隔排列的多个数据线。像素电极分别形成在像素区内,而且根据施加在栅线的信号而将数据线上的数据信号施加在像素电极上的多个TFT分别形成在栅线和数据线之间的交叉处。
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用于避免光泄漏在像素区以外的区域的黑矩阵层。用于表达颜色的R、G和B滤色片形成在相应于像素区的部分上。用于形成图像的公共电极形成在滤色片上。
在上述的液晶显示器件中,注入在第一和第二基板间形成的液晶层内的液晶通过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加以取向,透过液晶层的光量通过控制液晶层的取向程度来进行调节。这样,液晶显示器件就可以显示图像。
上面的液晶显示器件称作扭曲向列(TN)图形液晶显示器件。扭曲向列模式的液晶器件具有很窄的视角。为了克服扭曲向列模式的液晶显示器件的这个缺点,研制了共平面转换模式(IPS)的液晶显示器件。
在IPS模式的液晶显示器件中,以预定距离相互分开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平行地形成在第一基板的像素区内,以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产生水平电场,而且液晶层在该水平电场的作用下取向。
用于为液晶显示器的第一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保持预定间隔的衬垫料形成在第一或第二基板上。
衬垫料根据形状不同分为球状衬垫料和柱状衬垫料。
球状衬垫料呈球形,散布在第一或第二基板上。即使在第一和第二基板相互粘结之后,球状衬垫料可以比较自由地移动,另外,球状衬垫料与相对的第一或第二基板有一很小的接触区域。
另一方面,柱状衬垫料在对第一或者第二个基板进行阵列工序时形成。柱状衬垫料呈具有预定高度的柱状,固定在第一或者第二个基板上。因而,与球状衬垫料相比,柱状衬垫料与相对的第一基板或与第二基板有较大的接触面积。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描述一种传统的具有柱状衬垫料的液晶显示器。
图1是具有柱状衬垫料的液晶显示器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器包括:相互面对的第一基板30和第二基板40,形成于第一基板30和第二基板40之间的柱状衬垫料20,以及填充在第一基板30和第二基板40之间的液晶层(未示出)。
彼此垂直交叉从而确定像素区的多个栅线31和数据线(未示出),形成在栅线31和数据线交叉点上的多个TFT,形成在像素区上的像素电极(未示出)被设置在第一基板30上。
对应于除像素区以外的部分的黑矩阵层41,沿平行于数据线的纵向对应于像素区的、呈条形的滤色片42,以及形成在第二个基板40整个表面形成的公共电极或者涂覆层43设置在第二基板40上。
柱状衬垫料20对应于栅线31的上表面的预定位置。此外,栅绝缘层36形成在第一基板30包括栅线31在内的整个表面上,钝化层37形成在栅绝缘层36上。
图2A和2B分别是具有柱状衬垫料的液晶显示器的平面图和截面图,在该液晶显示器中,容易产生接触缺陷。如图2A和2B所示,当用手或者用其他物体沿预定方向接触位于具有柱状衬垫料的液晶显示器上方的液晶面板10时,接触部分会被污染。这就是所谓的接触污染(touch stain),从而形成接触缺陷。
与球状衬垫料相比,由于柱状衬垫料20与基板间1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柱状衬垫料20和第一基板1间的摩擦而引起接触缺陷。也就是说,由于与球状衬垫料相比,柱状衬垫料20与第一基板1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如图2B所示,因此要使被这种接触移动了的第一基板1或者第二基板2回到原始状态需要较长的时间。从而,在被移动的第一基板1或者第二基板2重新回到原始状态之前存在接触污染。当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间的液晶3注入不足的时侯,接触污染很容易发生。
图3是发生重力缺陷的液晶显示器的局部视图。如图3所示,当液晶显示器件竖直放置在高温环境中时,液晶3发生热膨胀,从而盒间隙增加为大于柱状衬垫料20的高度。因此,液晶3向下流动,在出现膨胀的液晶显示器件下端发生重力缺陷。
因此,上述具有柱状衬垫料的传统液晶显示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由于柱状衬垫料和其相对的基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很大,从而它们之间的摩擦也很大,因此当基板受力移动时,被移动的基板恢复到原始状态需要较长的时间。从而,在被移动的基板恢复到原始状态之前将存在接触缺陷。
第二,当液晶显示器件被竖直放置在高温环境中时,液晶发生热膨胀,盒间隙增加为大于柱状衬垫料的高度。因此,液晶向下流动,使得液晶显示器件的下端出现膨胀,从而变得不透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带有具有闭合环形截面的凸起物的液晶显示器件,从而稳固的支撑对应于凸起物的柱状衬垫料,由此避免出现显示故障。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这个目标和其它优点以及依照本发明的目的,如此处具体化和宽泛描述的,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彼此面对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第一基板上彼此交叉确定像素区的栅线和数据线;位于第一基板上并与像素区毗邻的薄膜晶体管;设在第二基板上的柱状衬垫料;设在第一基板上与柱状衬垫料对应的位置处的凸起物,该凸起物具有中空部分和围绕中空部分的周壁,该中空部分暴露在凸起物的顶侧;以及夹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间的液晶层。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造液晶显示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第一基板上形成彼此交叉确定像素区的栅线和数据线;在第一基板上并毗邻像素区形成薄膜晶体管;在第二基板上形成柱状衬垫料;通过形成围绕着中空部分的周壁并在凸起物的顶侧处暴露中空部分,在第一基板上相应于柱状衬垫料的位置处形成凸起物;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间形成液晶层;以及粘结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使之彼此面对。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器件的衬垫料结构,该液晶显示器件具有彼此相面对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衬垫料结构包括:设在第一基板上的凸起物,该凸起物具有中空部分和环绕该中空部分的周壁,该中空部分暴露在凸起物的顶侧;以及设在第二基板上并对应于凸起物的柱状衬垫料。
应当理解,不仅前面对本发明的一般描述而且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其旨在提供对如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结合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示出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而且与下面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具有柱状衬垫料的液晶显示器件的截面图;
图2A和2B分别是发生接触缺陷的具有柱状衬垫料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平面图和截面图;
图3是存在重力缺陷的液晶显示器件的截面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中的凸起物和柱状衬垫料的截面图;
图5是在图4的液晶显示器件中,当基板彼此被粘结时,对应于凸起物的柱状衬垫料形状的变化的截面图;
图6A是在依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中,柱状衬垫料和对应于栅线的凸起物的平面图;
图6B是图6A中的凸起物的透视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沿图6A线II-II’穿过柱状衬垫料和凸起物的截面图;
图8是依照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沿图6A线II-II’穿过柱状衬垫料和凸起物的截面图;
图9是依照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详细参看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图解在附图中。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数字指的是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4是依照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中凸起物和柱状衬垫料的截面图,图5是当图4中液晶显示器的的基板相互粘结时对应于凸起物的柱状衬垫料的形状变化的截面图。
如图4所示,液晶显示器包括:彼此面对的第一基板60和第二基板70,形成在第一基板60的预定位置上的柱状衬垫料80,体积和表面都比柱状衬垫料小并形成在第二个基板70上以接触柱状衬垫料80的部分表面的凸起物85,注入在第一基板60和第二基板70之间的空间内的液晶层(未示出)。
在液晶显示器具有凸起物85的情形中,当第一基板60和第二基板70接触(沿一个方向摩擦或擦拭)从而第一基板60或者第二基板70相对于另一基板70或60发生移动时,柱状衬垫料80与凸起物85之间的接触区域是凸起物85的上表面的区域,该上表面的区域比柱状衬垫料85的上表面的区域小(此处,面对着第一基板60的表面的柱状衬垫料80的表面称之为“下表面”)。因此,柱状衬垫料80和第二基板70之间的摩擦因为柱状衬垫料80和凸起物85的摩擦面积减小而得以减小。从而,当第一基板60或者第二基板70被接触沿一个方向移动时,被移动的基板60或者70能比较容易的恢复到原始状态。
如图5所示,包括黑矩阵层61,滤色片层62和涂覆层63的滤色片阵列形成在第一基板60上。柱状衬垫料80形成在涂覆层63上的预定位置上。
栅线71和数据线(未示出)彼此交叉确定单元像素区。栅绝缘层72形成在包括栅线71在内的整个表面70上。凸起物85形成在第二基板70上。具体而言,凸起物85形成在栅线71上对应于柱状衬垫料80的位置上。尽管在图中没有示出,但是像素电极形成在像素区内,并且薄膜晶体管毗邻地形成在栅线和数据线的交叉点上。另外,钝化层76形成在凸起物85上。
现在,在下面描述当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粘结时,相应于凸起物85的柱状衬垫料80的形状变化。
如图5中的箭头所示,力集中在与凸起物85对应的柱状衬垫料80的部分,由此按压柱状衬垫料80,以及形成在柱状衬垫料80下方的涂覆层63、滤色片62、以及黑矩阵层61。当液晶面板放置在高温环境中时,在形成于柱状衬垫料80下方的单层或者多层材料被按压的情形中,盒间隙会由于液晶的热膨胀而增大。然后,柱状衬垫料80和其下方的各层可以通过柱状衬垫料80的弹性恢复力而恢复到原始状态,从而稳定的支撑第一基板60和第二基板70。因而,与没有凸起物的液晶显示器件相比,图示中的液晶显示器件能避免因为液晶向下流动而造成的重力缺陷的产生。
在图5所示的液晶显示器件中,使用比柱状衬垫料80体积和表面积都小的凸起物85,当柱状衬垫料80和其下的各层被凸起物85有选择地按压时,没有被凸起物85按压的、柱状衬垫料80及其以下各层的部分沿图5所示的虚线箭头方向被推出。柱状衬垫料80及其以下各层被推出的部分不与第二基板70接触,并与第二基板分开预定间隔。因此,柱状衬垫料80及其以下各层被推出的部分在变形之后不可能恢复到原始状态。
以下,参考图6A、6B、7和8,在下面描述具有凸起物的液晶显示器件,该凸起物用于避免重力缺陷和接触缺陷的产生,并用于防止柱状衬垫料及其以下各层的塑性变形。
图6A是说明在液晶显示器件内的柱状衬垫料和对应于栅线凸起物的平面图,图6B是图6A中凸起物的透视图。如图6A所示,液晶显示器件包括形成在第二基板200上对应于栅线101的位置上的衬垫料210,和具有闭合的环形水平截面并形成在第一基板100相应于衬垫料210的位置上的凸起物110。如图6B所示,每一个凸起物110都有一个中空的圆柱结构,该结构具有预定的外半径(b)和比外半径(b)小的内半径(a)。换句话说,凸起物110具有一个中空部分110和包围中空部分的周壁,中空部分暴露在面对着柱状衬垫料210的凸起物110的顶端。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液晶显示器的每个凸起物110均有一个封闭的环形截面。当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相互粘结时,位于凸起物110上部的封闭环形截面接触相应的柱状衬垫料210。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凸起物110的上表面比柱状衬垫料210的上表面面积要小(这里,面对基板200的衬垫料210的表面称之为“下表面”)而且具有环形。然而,凸起物110的上表面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包括闭合圆环形或者闭合多边形环形,例如闭合矩形环形或者闭合三角形环形。此外,柱状衬垫料210的上表面不限于矩形,如图6A和6B所示,而是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状,如圆形,矩形或者其它多边形。
在下文中,将根据凸起物的形状,描述依照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
图7为沿图6A穿过柱状衬垫料和凸起物的线II-II’,依照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的截面图,图9为所示该液晶显示器件的平面图。如图7所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式的由单层形成的凸起物110的液晶显示器件,例如半导体层或者源极层/漏极层。
在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中,如图7和9所示,它包括:彼此面对的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凸起物110和柱状衬垫料210。每个凸起物具有形成在第一基板上的闭合的环形截面。柱状衬垫料210形成在第二基板200的与凸起物相对应的位置上。
具体地,第一基板100包括具有栅电极101a并沿第一方向排列在第一基板上的栅线101、形成在包括栅线101的第一基板100整个表面上的栅绝缘层105、形成在栅绝缘层105上、用于以岛状围绕着栅电极101a的半导体层104、位于栅绝缘膜105上并包括从那里突出的源极102且沿垂直于栅极线101的第一方向的另一方向排列在栅绝缘层105之上的数据线102、形成在包括数据线102在内的第一基板100的整个表面上的钝化层106、交替的排列在钝化层106上的像素区内的像素电极103以及公共电极107a。;这里,公共电极107a从公共线107延伸,公共线107形成为毗邻栅线101并与其平行。
每个TFT包括从栅线101突出的栅极101a,从数据线102突出并具有U型图形的源极102a,在源极102a和漏极102b彼此分离的情形下部分地插入该具有U型图形的源极102a内的漏极102b,以及形成在栅线101a上并且部分地接触源极102a和漏极102b的下表面的半导体层104。此处,半导体层104通过堆叠下无定形硅层和上杂质层形成。杂质层从对应于源极102a和漏极102b之间的区域的半导体层104的部分除去。
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包括凸起物110。每个凸起物110具有闭合环形的水平截面,形成在栅线101预定的位置上。在该实施方式中,凸起物110由单层制成,例如半导体层图形或者源极/漏极层。半导体层图形是在对半导体层104构图的过程期间,由与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层104的相同材料制成(通过堆叠下无定形硅层和上杂质层而形成)。源极/漏极层是在对数据线102以及栅极102a/漏极102b构图的过程期间,由与数据线102以及栅极102a/漏极102b相同的金属制成。由于凸起物110由半导体层图形或者栅极/漏极层制成,因此凸起物110形成在栅绝缘层105上并位于钝化层106下面。
第二基板200包括黑矩阵层201,滤色片202和涂覆层203。黑矩阵层201覆盖在除像素区(这些区域对应于栅线和数据线)和薄膜晶体管以外的区域。滤色片202形成包括与像素区对应的黑矩阵层201在内的在第二基板200上。涂覆层203形成在包括黑矩阵层201和滤色片202的第二基板200整个表面上。柱状衬垫料210形成在对应于形成在栅线101上的凸起物110的上表面的涂覆层203上。
此处,接触孔108从钝化层106暴露出漏极102b的预定位置,漏极102b和像素区103经由接触孔108电学连接。
在图7中,凸起物的周壁被中空部分分开。凸起物110的环形闭合上表面与柱状衬垫料210的上表面接触。当凸起物110和柱状衬垫料210彼此接触时,压力集中在柱状衬垫料210的部分以及对应于凸起物110的中空部分的柱状衬垫料210下面的各个层的部分,如图中虚环线所示。也就是说,当接触凸起物110的柱状衬垫料210和各个下层的对应部分被挤压到凸起物110的周围时,凸起物110向柱状衬垫料210以及位于对应于凸起物中空部分的柱状衬垫料210之下的各个下层的部分施加力。因此,应力集中在柱状衬垫料210的部分上和位于对应于凸起物110中空部分的柱状衬垫料210之下的各个下层的部分上。当液晶在高温环境下受热膨胀时,集中有应力的柱状衬垫料210部分及柱状衬垫料210之下的各个下层部分提供了弹性恢复力。从而,柱状衬垫料210能够在预定的水平上稳定的支撑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即,当依照这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的液晶受热膨胀的时侯,柱状衬垫料210可以在图7箭头所指的方向上提供支持力。因此,与图5所示的具有固态凸起物和柱状衬垫料的液晶显示器件相比,依照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增大了重力极限。
在依照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中,因为凸起物110和柱状衬垫料210接触的面积很小,如图6A和图7所示,所以当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粘结到一起时他们之间的接触面积很小。此外,当第一基板100或者第二基板200被用力推动的时侯,由于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接触面积很小,因此第一基板100或者第二基板200的变动能很容易的恢复到原始状态。因此,避免了接触缺陷的产生。
图8是沿图6A穿过柱状衬垫料和凸起物的线II-II’,依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的截面图。如图8所示,第二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包括凸起物110,该凸起物通过堆叠下半导体层图形110a和上源极/漏极层110b形成。也就是说,与第一个实施方式具有由单层制成的凸起物的液晶显示器相比,因为第二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中的凸起物110具有堆叠的双层结构,所以凸起物110更强地按压柱状衬垫料210。因此,集中在柱状衬垫料210部分及位于对应于凸起物中空部分的柱状衬垫料210之下的各个下层部分的压力增加。从而,如图8虚环线所示的应力增大。也就是说,弹性恢复力增大,从而增大了重力极限。
此外,类似于第一个实施方式,在第二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中,因为凸起物110和柱状衬垫料210彼此小面积的接触,所以当第一基板100或第二基板200被接触推动时,被偏移的第一基板100或第二基板200可以容易的恢复到原始状态,因而避免了接触缺陷的发生。
虽然各个实施方式说明的是凸起物形成在栅线上,但是凸起物也可以形成在数据线或公共线上。
此外,尽管说明的各个实施方式的柱状衬垫料和凸起物都应用在共平面转换模式的液晶显示器件,柱状衬垫料和凸起物也可以应用在扭曲向列模式的液晶显示器中或其他显示器件中。
在说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中,钝化层106形成在凸起物110的顶侧并覆盖着周壁的顶面,柱状衬垫料210与钝化层相接触。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钝化层106可以只覆盖第一基板的其它区域而暴露凸起物110,以至于柱状衬垫料210直接接触凸起物110。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当具有中空部分的凸起物与柱状衬垫料接触时,应力集中在柱状衬垫料部分上和位于对应于凸起物中空部分的柱状衬垫料之下的各层部分上。因此,等同于应力大小的重力极限是确定的,因而当液晶因受热发生膨胀的时侯允许柱状衬垫料以预定的水平稳固的支撑基板。因此,与环形闭合形状的凸起物的上表面相对应的柱状衬垫料的各个部分的弹性恢复力可以用来避免重力缺陷的发生。
其次,由于凸起物具有一个比柱状衬垫料小的上表面,因此当一个基板受力移动时,移动的基板因为凸起物和柱状衬垫料间的摩擦变小从而能容易地返回到它的原始状态,因此,避免了接触缺陷的发生。
很显然,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本领域的熟练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内做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所有这些对本发明做出的改变和变形,只要它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

Claims (36)

1.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
彼此面对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在第一基板上彼此交叉以确定像素区的栅线和数据线;
位于第一基板上并与像素区毗邻的薄膜晶体管;
设在第二基板上的柱状衬垫料;
设在第一基板上与柱状衬垫料对应的位置处的凸起物,该凸起物具有中空部分和围绕中空部分的周壁,该中空部分暴露在凸起物的顶侧;以及
夹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间的液晶层。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柱状衬垫料与凸起物的顶侧接触。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其中凸起物包括位于凸起物顶部的并覆盖了其周壁上表面的钝化层,柱状衬垫料与钝化层接触。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柱状衬垫料的一部分进入凸起物的中空部分内。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柱状衬垫料具有面对凸起物的顶侧的表面,并且柱状衬垫料的表面比凸起物顶侧外周所环绕的面积大。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源极、漏极和位于栅极上的半导体层。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其中凸起物的周壁是整体结构。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整体结构由与半导体层、源极和漏极其中一个相同的材料构成。
9.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整体结构设在与半导体层、源极和漏极其中一个相同的层上。
10.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其中凸起物的周壁包括堆叠结构,该堆叠结构包括底层和堆叠在底层上的顶层,该底层比顶层宽。
11.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其中底层和顶层由不同的材料制成。
12.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其中底层由与半导体层相同的材料制成,顶层由与源极或漏极相同的另一材料制成。
13.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其中底层设在与半导体层相同的层上,顶层设在与源极或漏极相同的另一层上。
1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其中位于凸起物顶侧处的中空部分具有圆形和多边形其中一个的形状。
1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其中凸起物设在第一基板上的栅线、数据线或公共线其中一个上。
16.一种制造液晶显示器件的方法,包括步骤:
制备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在第一基板上形成彼此交叉以确定像素区的栅线和数据线;
在第一基板上并毗邻像素区形成薄膜晶体管;
在第二基板上形成柱状衬垫料;
通过形成围绕着中空部分的周壁并在凸起物的顶侧处暴露中空部分,在第一基板上相应于柱状衬垫料的位置处形成凸起物;
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间形成液晶层;以及
粘结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使之彼此面对。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粘结步骤包括用凸起物顶侧处的凸起物接触柱状衬垫料。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形成凸起物的步骤还包括凸起物顶侧形成钝化层以覆盖周壁的上表面,而且用凸起物接触柱状衬垫料的步骤包括用钝化层接触柱状衬垫料。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粘结步骤包括将柱状衬垫料推进凸起物的中空部分内。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形成柱状衬垫料的步骤包括将面对着凸起物顶侧的柱状衬垫料的表面形成为大于由凸起物顶侧的外围围绕着的面积。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形成薄膜晶体管的步骤包括:形成栅极、源极、漏极和位于栅极上的半导体层。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形成凸起物的周壁的步骤包括形成整体结构。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形成整体结构的步骤包括用与形成半导体层、源极和漏极其中之一的相同材料来形成整体结构。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形成整体结构的步骤包括将整体结构形成在与半导体层、源极和漏极其中之一的相同层上。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形成凸起物的周壁的步骤包括通过形成底层和堆叠在底层上的顶层来形成堆叠结构,其中底层比顶层宽。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底层和顶层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形成底层的步骤包括用与半导体层相同的材料形成底层,形成顶层的步骤包括使用与源极或漏极相同的材料形成顶层。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形成底层的步骤包括将底层形成在与半导体层相同的层上,形成顶层的步骤包括将顶层形成在与源极或漏极相同的另一层上。
2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形成凸起物的步骤包括在凸起物顶侧处暴露中空部分,以具有圆形或多边形中的一个。
3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形成凸起物的步骤包括将凸起物形成在第一基板上的栅线、数据线或公共线上。
31.一种显示器件的衬垫料结构,该液晶显示器件具有彼此相面对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衬垫料结构包括:
设在第一基板上的凸起物,该凸起物具有中空部分和环绕该中空部分的周壁,该中空部分暴露在凸起物的顶侧;以及
设在第二基板上并对应于凸起物的柱状衬垫料。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衬垫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柱状衬垫料在凸起物的顶侧处接触凸起物。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衬垫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凸起物包括处于凸起物顶侧处并覆盖着周壁上表面的钝化膜,所述柱状衬垫料与钝化膜接触。
34.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衬垫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柱状衬垫料的一部分进入凸起物的中空部分内。
35.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衬垫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柱状衬垫料具有面对凸起物顶侧的表面,该柱状衬垫料的表面大于由凸起物顶侧的外周围围绕的面积。
36.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衬垫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凸起物的周壁包括堆叠结构,该堆叠结构包括底层和堆叠在底层上的顶层,并且底层比顶层宽。
CNB2006100864610A 2005-06-28 2006-06-21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939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50056119A KR101264674B1 (ko) 2005-06-28 2005-06-28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20050056119 2005-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2381A true CN1892381A (zh) 2007-01-10
CN100449390C CN100449390C (zh) 2009-01-07

Family

ID=37566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8646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9390C (zh) 2005-06-28 2006-06-21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525622B2 (zh)
JP (1) JP4579200B2 (zh)
KR (1) KR101264674B1 (zh)
CN (1) CN100449390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7592B (zh) * 2007-08-30 2010-06-09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设备
CN102629032A (zh) * 2011-11-04 2012-08-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板上隔垫物的制作方法、基板以及液晶面板
CN102681261A (zh) * 2011-11-17 2012-09-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上隔垫物制造方法
CN103163691A (zh) * 2011-12-19 2013-06-19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东 液晶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538929A (ja) * 2006-12-14 2010-12-16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 救助運転回路を備えるエレベータ駆動システム
CN101493611B (zh) * 2008-01-25 2010-12-08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02736311B (zh) * 2012-06-15 2015-05-2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97928A (ja) * 1989-12-27 1991-08-29 Citizen Watch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H1039318A (ja) * 1996-07-24 1998-02-13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素子
JPH1048640A (ja) * 1996-07-30 1998-02-20 Toshiba Corp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035583A (ja) * 1998-07-16 2000-02-02 Toshiba Corp 平面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平面表示装置
JP4132528B2 (ja) * 2000-01-14 2008-08-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2055349A (ja) * 2000-08-09 2002-02-20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350865A (ja) * 2001-05-25 2002-12-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パネル
JP2004145084A (ja) * 2002-10-25 2004-05-20 Fujitsu Ltd 液晶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561245B2 (en) * 2004-02-25 2009-07-14 L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7592B (zh) * 2007-08-30 2010-06-09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设备
CN102629032A (zh) * 2011-11-04 2012-08-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板上隔垫物的制作方法、基板以及液晶面板
CN102629032B (zh) * 2011-11-04 2015-0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板上隔垫物的制作方法、基板以及液晶面板
CN102681261A (zh) * 2011-11-17 2012-09-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上隔垫物制造方法
CN102681261B (zh) * 2011-11-17 2014-07-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上隔垫物制造方法
CN103163691A (zh) * 2011-12-19 2013-06-19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东 液晶显示装置
US9250479B2 (en) 2011-12-19 2016-02-02 Japan Display In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9746718B2 (en) 2011-12-19 2017-08-29 Japan Display In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0185184B2 (en) 2011-12-19 2019-01-22 Japan Display In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0473986B2 (en) 2011-12-19 2019-11-12 Japan Display In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525622B2 (en) 2009-04-28
JP2007011357A (ja) 2007-01-18
JP4579200B2 (ja) 2010-11-10
CN100449390C (zh) 2009-01-07
US20060290857A1 (en) 2006-12-28
KR101264674B1 (ko) 2013-05-16
KR20070000625A (ko) 2007-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92169C (zh) 液晶显示器件
CN1940659A (zh) 液晶显示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的间隔体结构
CN100419555C (zh) 液晶显示器件
CN100485502C (zh) 液晶显示器件
CN1892381A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0335957C (zh) 共平面开关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20462C (zh) 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CN1661424A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716066A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621917A (zh) 滤色器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844979A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936661A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991488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716067A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975510A (zh) 三维显示装置
CN103901670B (zh) 显示装置
CN1834758A (zh) 共平面开关模式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573487A (zh) 阵列基底及其制造方法、采用该阵列基底的液晶显示装置
TWI281064B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s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s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CN1940684A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6479739U (zh)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设备
WO2022027779A1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可卷曲显示装置
US2008012304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704831A (zh) 具有盘状电极的面内切换液晶显示装置
CN101251690A (zh) 液晶显示面板的间隔结构及包含其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