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7439A - 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77439A
CN1877439A CNA2006100885782A CN200610088578A CN1877439A CN 1877439 A CN1877439 A CN 1877439A CN A2006100885782 A CNA2006100885782 A CN A2006100885782A CN 200610088578 A CN200610088578 A CN 200610088578A CN 1877439 A CN1877439 A CN 18774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op part
light
moving part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885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29955C (zh
Inventor
大越正行
渡辺利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77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74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995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995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2Soundproof bod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50Special appl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50Special application
    • Y10T70/5093For clos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50Special application
    • Y10T70/5093For closures
    • Y10T70/554Cover, lid, cap, encasing shiel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投影机(1),具备可以封盖形成于外装壳体(2)的顶面部(21A)的顶面开口部(261A)的灯盖(27),和相对于顶面部(21A)装拆自如地安装灯盖(27)的灯盖开闭部(26)。灯盖开闭部(26),具备构成得安装于顶面部(21A)的内表面上、具有与灯盖(27)的接合突起(272)进行接合的接合部(2623A)、并可以在接合位置(P1)及非接合位置(P2)之间移动的滑块部(262)。在滑块部(262)上,形成有滑块部倾斜面(2623C),其在移动到非接合位置(P2)时滑接于接合突起(272),并相对于与相接合位置(P1)移动的移动方向正交的平面,随着朝向顶面部(21A)而向前述移动方向倾斜。

Description

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备光源装置、和收纳配置光源装置于内部的外装壳体,并调制从光源装置所射出的光束进行放大投影的投影机。
而且,在这样的投影机中,采用下述结构:在外装壳体上对应于光源装置的位置形成开口,用灯盖(盖体)封盖开口,同时使之相对于外装壳体装拆自如,使得当光源装置到达寿命时等,能够取下光源装置进行替换(例如,参照文献1:特开2003-43583号公报)。
文献1中所述的投影机,在外装壳体上,安装有:锁定操纵杆,其与形成于灯盖的第2接合部接合并可以移动;第1加载单元,其对灯盖进行加载,以使第2接合部与锁定操作杆的接合状态得到解除;和第2加载单元,其对灯盖进行加载,使得当第2接合部与锁定操作杆的接合状态得到解除时,维持住止动部的止动状态,所述止动部使灯盖以打开少许的状态止动于外装壳体。通过以上的构成,能够简单地实施光源装置的替换操作。
可是,文献1中所述的投影机,需要对于外装壳体安装锁定操纵杆、第1加载单元、及第2加载单元等,其制造容易繁杂化。因此,要求一种使灯盖的相对于外装壳体的装拆简单,并且以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实现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盖体的相对于外装壳体的装拆简单,并且以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实现的投影机。
本发明的投影机,其具备光源装置、和收纳配置前述光源装置于内部的外装壳体,并调制从前述光源装置所射出的光束进行放大投影,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外装壳体的顶面部,在与前述光源装置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形成顶面开口部;具备可以封盖前述顶面开口部的盖体,和对于前述顶面部装拆自如地安装前述盖体的盖体开闭部;在前述盖体上,形成接合突起,其在前述盖体相对于前述顶面部已安装好的状态下,通过前述顶面开口部突入于前述外装壳体内部;前述盖体开闭部,具备接合移动部,其构成为安装于前述顶面部的内表面,并具有与前述接合突起进行接合的接合部,并可以在前述接合部和前述接合突起进行接合的接合位置、及前述接合部和前述接合突起不进行接合的非接合位置之间移动;在前述接合移动部上,形成接合移动部倾斜面,其在前述接合移动部移动到前述非接合位置时滑接于前述接合突起,并相对于与向前述非接合位置移动的移动方向正交的平面,随着朝向前述顶面部侧而向与前述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
在此,作为接合移动部,只要可以在接合位置及非接合位置之间移动即可,作为移动结构则可以采用滑动移动的结构或转动的结构等。
在本发明中,通过使接合移动部在接合位置及非接合位置间进行移动,使盖体相对于顶面部(盖体开闭部)进行装拆。由此,仅将接合移动部安装在外装壳体上就可以进行盖体的相对于外装壳体的装拆,能够简化其结构。
另外,在接合移动部上,形成接合移动部倾斜面,其相对于与移动方向正交的平面,随着朝向顶面部侧而向与接合移动部移动到非接合位置时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由此,在使接合移动部移动到非接合位置时,接合移动部倾斜面能够滑接于盖体的接合突起并向顶面部侧按压盖体的接合突起,从而使盖体抬起。因此,仅用接合移动部1个构件,就能够实现解除盖体和外装壳体(接合部)的接合状态、并且使盖体抬起的结构。
从而,使盖体的相对于外装壳体的装拆简化,并且以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实现,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在前述接合突起上,形成对应于前述接合移动部倾斜面并滑接于前述接合移动部倾斜面的突起倾斜面。
依照本发明,因为在接合突起上也形成对应于接合移动部倾斜面的突起倾斜面,所以能够在使接合移动部移动到非接合位置时使突起倾斜面与接合移动部倾斜面滑接,能够顺利地实施接合移动部的移动。因此,对于外装壳体,能够顺利地实施取下盖体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前述盖体开闭部具备加载构件,其配设于前述顶面部及前述接合移动部之间,并在前述接合位置侧对前述接合移动部进行加载。
在本发明中,因为盖体开闭部具备在接合位置侧对接合移动部进行加载的加载构件,所以接合移动部在接合位置侧一直受到加载。由此,因为在接合移动部的向接合位置侧或非接合位置侧这2个方向的移动之中,加载构件实施向接合位置侧的移动,所以靠手动仅实施向非接合位置侧的移动即可。因此,在对于外装壳体装拆盖体时,在接合移动部的前述2个方向的移动之中,靠手动仅实施向非接合位置侧的移动即可,能够简单地实施盖体的装拆操作。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前述接合移动部,具备大致平行于前述顶面部的板状的接合移动部主体,和直立设置于前述接合移动部主体的板面并大致正交于前述接合移动部的移动方向的按压部;在交叉于前述外装壳体的前述顶面部的侧面部上,在与前述按压部平面性干涉的位置形成用于使前述接合移动部移动到前述非接合位置的操作用孔。
在本发明中,在接合移动部形成按压部,在交叉于外装壳体的顶面部的侧面部上形成操作用孔。由此,通过从外装壳体将螺丝刀等的棒状构件通过操作用孔插通入外装壳体内部,并用前述棒状构件的前端对按压部进行按压,能够简单地使接合移动部移动到非接合位置。
另外,因为操作用孔形成在交叉于顶面部的侧面部上,所以与例如操作用孔形成于顶面部的构成相比较,能够减少在投影机驱动时来自光源装置的漏光通过操作用孔漏到投影机外部的量。因此,能够抑制因漏光给与投影图像的影响,能够使观看者很好地观看投影图像。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前述盖体开闭部,具备形成于前述顶面部的前述顶面开口部周边、用于安装前述接合移动部的基部;在前述基部上,形成第1肋件,其向与前述顶面部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且俯视为框状;在前述盖体的内表面上,形成俯视为框状的第2肋件,其向与前述盖体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并在前述盖体相对于前述顶面部已安装好的状态下与前述第1肋件进行嵌合;在前述第1肋件及前述第2肋件上,形成止动结构,其对在前述接合移动部被定位于前述非接合位置的状态下的、前述顶面部的相对于前述盖体的移动位置进行止动。
在本发明中,在相对于顶面部已安装盖体的状态下,盖体开闭部的俯视为框状的第1肋件、及盖体的俯视为框状的第2肋件进行嵌合。因此,成为通过第1肋件及第2肋件来对在投影机驱动时来自光源装置的漏光进行遮蔽的结构,能够减少通过顶面开口部漏到投影机外部的量。因此,能够抑制因漏光给与投影图像的影响,能够使观看者很好地观看投影图像。
另外,因为在第1肋件及第2肋件上形成有止动结构,所以通过止动结构能够维持接合移动部被定位于非接合位置、盖体相对于顶面部少许打开的状态。因此,在投影机为吊垂的姿态(例如,投影机的底面相接于天花板等的相接面的状态)的情况下,在使接合移动部移动到非接合位置、相对于顶面部取下盖体时,盖体不会掉落,能够很好地实施盖体的取下操作。
进而,因为通过在第1肋件及第2肋件上形成止动结构,可以如上述那样通过第1肋件及第2肋件遮蔽漏光,所以与例如在其他位置上形成止动结构的构成相比较,能够减少通过止动结构(例如,凹部或孔)漏到投影机外部的漏光的量。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前述盖体开闭部,具备形成于前述顶面部的前述顶面开口部周边、用于安装前述接合移动部的基部;前述基部,由从前述顶面开口部周边突出于前述外装壳体内部侧的俯视为框状的第1立起部,和连接于前述第1立起部并平面性地覆盖前述顶面开口部、并与前述顶面部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台阶部所构成;前述台阶部,具有形成于与前述光源装置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并且开口面积比前述顶面开口部小的台阶开口部,和向前述外装壳体的外侧突出并围着前述台阶开口部的俯视为框状的第1肋件;在前述盖体的内表面上,形成俯视为框状的第2立起部及第2肋件,其突出于与前述盖体大致正交的方向,并在前述盖体相对于前述顶面部已安装好的状态下与前述第1立起部及前述第1肋件分别进行嵌合。
依照本发明,在相对于顶面部已安装盖体的状态下,盖体开闭部的俯视为框状的第1立起部及第1肋件,和盖体的俯视为框状的第2立起部及第2肋件分别进行嵌合。因此,通过第1肋件及第2肋件、和第1立起部及第2立起部,能够实现对在投影机驱动时来自光源装置的漏光进行双重遮蔽的结构。因此,能够防止光通过台阶开口部及顶面开口部漏到投影机外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的投影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的投影机的内部构成的图。
图4是表示灯盖的相对于前述实施方式的顶面部的接合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灯盖的相对于前述实施方式的顶面部的接合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从上方侧观察前述实施方式的灯盖开闭部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的滑块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的灯盖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的接合突起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0A及图10B是用于分别说明灯盖的相对于前述实施方式的灯盖开闭部的开闭操作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灯盖的相对于前述实施方式的灯盖开闭部的开闭操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外观构成)
图1及图2,是表示投影机1的外观的立体图。具体地,图1,是从前面上方侧观察投影机1的立体图。图2,是从背面上方侧观察投影机1的立体图。
投影机1,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而形成光学像,并放大投影形成后的光学像于屏幕(图示略)上。该投影机1,如在图1或图2中所示,具备大致长方体状的外装壳体2,及作为从该外装壳体2露出的投影光学装置的投影透镜3(图1)。
投影透镜3,作为在筒状的镜筒内收纳有多个透镜的组透镜而构成,并放大投影由投影机1的装置主体根据图像信息而调制的光学像。
外装壳体2,是合成树脂制的壳体,收纳投影机1的装置主体。该外装壳体2,如在图1或图2中所示,具备:覆盖装置主体的上部部分的上壳21,覆盖装置主体的下部部分的下壳22,覆盖装置主体的前面部分的前壳23(图1),和覆盖装置主体的背面部分的背壳24(图2)。
上壳21,如在图1或图2中所示,包括顶面部21A、侧面部21B、21C、背面部21D、前面部21E而构成,它们分别形成外装壳体2的顶面、侧面的一部分、背面的一部分、及前面的一部分。
顶面部21A,如在图1或图2中所示,具有俯视大致矩形形状,并从俯视大致中央部分到前面侧、侧面侧、及背面侧缓慢地弯曲,并具有凸曲面形状。
在该顶面部21A中,从前方侧、即前方观察在右侧部分上,如在图1或图2中所示,形成有3个开口部21A1。而且,3个开口部21A1,使可以对投影透镜3进行操作、用于实施投影于屏幕(图示略)上的投影图象的聚焦调整、变焦调整、及投影位置调整的各种旋钮3A的一部分露出来。
另外,在该顶面部21A中,在开口部21A1的后方侧上,如在图1或图2中所示,以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实施投影机1的起动·调整操作的操作面板25。若适当按下操作面板25的操作按钮251,则与安装在配置于操作按钮251内部的未图示的电路基板上的触感开关相接触,预期的操作成为可能。另外,在前述电路基板上,安装有未图示的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相应于预定的操作而发光。
另外,前述的操作面板25的电路基板,与控制基板(图示略)电连接,伴随于操作按钮251的按下的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基板。
进而,在该顶面部21A中,从前方侧观察在操作面板25的左侧部分上,如在图1或图2中所示,形成有俯视矩形状的顶面开口部261A。而且,在顶面部21A上,装拆自如地安装有作为封盖顶面开口部261A的俯视矩形板状的盖体的灯盖27。而且,通过从顶面部21A取下灯盖27,可以替换配置于外装壳体2的内部的后述的光源装置。
另外,关于灯盖27的相对于顶面部21A的接合结构,在后面叙述。
侧面部21B,如在图1或图2中所示,从顶面部21A的长边方向端缘大致下垂,并以具有凸曲面的方式投影方向两端缘向前面侧及背面侧弯曲,从而与背面部21D及前面部21E相连接。虽然省略具体的图示,但是侧面部21C也具有与侧面部21B同样的形状。
在这些侧面部21B、21C之中的侧面部21B中,在前方侧上,如在图1或图2中所示,从下端缘到上方侧形成有俯视大致コ字状的切口21B1。
背面部21D,如在图2中所示,从顶面部21A的短边方向后方侧端缘大致下垂,从下端缘到上方侧形成切口21D1,具有俯视大致コ字状。
前面部21E,如在图1中所示,从顶面部21A的短边方向前方侧端缘大致下垂,从下端缘到上方侧形成切口21E1,具有俯视大致コ字状。
下壳22,如在1或图2中所示,包括底面部22A、侧面部22B、22C、背面部22D(图2)、及前面部22E(图1)而构成,它们分别形成外装壳体2的底面、侧面的一部分、背面的一部分、及前面的一部分。
底面部22A,虽然省略具体的图示,但是由大致矩形状的平坦面所构成。而且,在该底面部22A上,形成有相接于桌子等的相接面的多条腿部,和用于将外部的冷却空气导入到投影机1内部的吸气口。
侧面部22B,如在图1或图2中所示,从底面部22A的长边方向两端缘向上方直立设置,并以具有凸曲面的方式投影方向两端缘向前面侧及背面侧弯曲,从而与背面部22D及前面部22E相连接。
在这些侧面部22B中,从前方侧观察在左侧的侧面部22B的前方侧上,如在图1或图2中所示,从上端缘到下方侧形成有切口22B1。而且,在装配好上壳21和下壳22的状态下,切口21B1和切口22B1进行连接,形成用于将外装壳体2内部的空气排出到外部的俯视大致矩形状的排气口28。而且,在该排气口28上,如在图1或图2中所示,安装有将从排气风扇(图示略)所排出的空气整流成预定方向的百叶窗81,所述排气风扇配置于外装壳体2内部、并将在投影机1内部升温后的空气排出到外部。
背面部22D,如在图2中所示,从底面部22A的短边方向后方侧端缘向上方直立设置,并从上端缘到下方侧形成切口22D1,具有俯视大致コ字状。而且,由上壳21的背面部21D的コ字状内侧部分、及下壳22的背面部22D的コ字状内侧部分支撑固定背壳24。
在该背面部22D,从下方侧即后方侧观察在右侧部分上,如在图2中所示,凹进外装壳体2的内侧,在底部分上形成矩形状的开口22D2。而且,内部的输入连接器(inlet connector)(图示略)通过该开口22D2露出来,并可以将外部的电力提供给投影机1的装置主体。
前面部22E,如在图1中所示,从底面部22A的短边方向前方侧端缘向上方直立设置,从上端缘到下方侧形成切口22E1,具有俯视コ字状。而且,由上壳21的前面部21E的コ字状内侧部分、及下壳22的前面部22E的コ字状内侧部分支撑固定前壳23。
前壳23,如在图1中所示,具有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椭圆形状,并通过与上壳21及下壳22相连接,而封闭由前面部21E、22E形成的开口部分。
在该前壳23中,从前方观察在右侧部分上,如在图1中所示,凹进外装壳体2的内侧,在底部分上形成大致圆形状的开口231。而且,该开口231,使投影透镜3的前端部分露出来。
另外,在该前壳23中,在长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分上,如在图1中所示,形成有遥控受光窗232。而且,在该遥控受光窗232的内侧,配置有接收来自遥控器(图示略)的操作信号的遥控受光组件(图示略)。
另外,在遥控器内,设置有与设置于前述的操作面板25的起动开关、调整开关等同样的元件,在操作遥控器时,相应于该操作的红外线信号就从遥控器输出出去,红外线信号,通过遥控受光窗232而由遥控受光组件接受,并由控制基板(图示略)处理。
背壳24,如在图2中所示,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大致椭圆形状,并通过与上壳21及下壳22相连接,而封闭形成于背面部21D、22D的开口部分。
在该背壳24中,从后方侧观察在左侧部分上,如在图2中所示,形成有凹进外装壳体2的内侧的俯视矩形状的凹部241。
在该凹部241上,如在图2中所示,形成有多个孔242,通过这些多个孔242,用于输入来自外部的电子设备的图像信号、声音信号等的多个连接端子243露出到外部。另外,在该背壳24的内侧,配置有对从连接端子243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的接口基板(图示略)。
另外,前述接口基板,与控制基板(图示略)电连接,由接口基板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控制基板。
另外,在该背壳24中,从后方侧观察在凹部241的右侧部分上,如在图2中所示,形成有用于向投影机1外部输出声音的扬声器孔244。在该扬声器孔244的内侧,配置有由控制基板(图示略)控制而发出预定的声音的扬声器。
进而,在该背壳24中,从后方侧观察在扬声器孔244的左上侧部分上,如在图2中所示,形成与外装壳体2的内部相连通,用于解除灯盖27的相对于顶面部21A的接合状态的操作用孔245。
(2.内部构成)
图3,是表示投影机1的内部构成的图。
在外装壳体2的内部,如在图3中所示,收纳有投影机1的装置主体。该装置主体,包括沿着外装壳体2的长度方向向左右方向延伸,一端的端部向前方延伸的俯视大致L字状的光学单元4而构成。
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装置主体,除了光学单元4之外,还具备:控制基板,其配置于光学单元4的上方侧,对投影机1整体进行控制;电源单元,其在光学单元4的L字内侧部分配置于沿着外装壳体2的前面的位置,将从外部供给的电力供给到各构成构件;和对投影机1内部的各构成构件进行冷却的冷却单元等。
(3.光学单元的详细的构成)
光学单元4,在由前述控制基板控制之下,根据图像信息形成图像光。该光学单元4,如在图3中所示,具备:光源装置41,均匀照明光学系统42,色分离光学系统43,中继光学系统44,光学装置45,和收纳这些光学部件42~45于内部的光学部件用壳体46。
光源装置41,在由前述控制基板控制之下,点亮并向均匀照明光学系统42射出平行光。该光源装置41,如在图3中所示,具备:作为放射光源的光源灯411,反射器412,平行化凹透镜413,和收纳这些各构件411~413于内部的灯罩壳414。而且,从光源灯411射出的放射状的光束,经反射器412反射,通过平行化凹透镜413而成为平行光。另外,作为光源灯411,多用高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卤素灯等。另外,作为反射器412,并不限于椭圆面镜,也可以采用抛物面镜。在该情况下,能够省略平行化凹透镜413。
灯罩壳414,虽然省略具体的图示,但是由支撑光源灯411、反射器412、及平行化凹透镜413并将这些各构件411~413一体化的内罩壳,和安装于下壳22的底面部分上、同时与光学部件用壳体46相连接、并将通过前述内罩壳而使各构件411~413一体化的灯单元装拆自如地支撑于预定位置的外罩壳所构成。
而且,在替换光源装置41时,在相对于顶面部21A取下上述的灯盖27的状态下,替换前述灯单元。
均匀照明光学系统42,是用于使从光源装置41射出的光束,在构成光学装置45的后述的液晶面板的图像形成区域上大致均匀地进行照明的光学系统。该均匀照明光学系统42,如在图3中所示,具备:第1透镜阵列421,第2透镜阵列422,偏振变换元件423,和重叠透镜424。
第1透镜阵列421,具有小透镜排列成矩阵状的构成,所述小透镜从光轴方向观察具有大致矩形状的轮廓。各小透镜,将从光源装置41射出的光束分割成多束部分光束。
第2透镜阵列422,具有与第1透镜阵列421大致同样的构成,具有小透镜排列成矩阵状的构成。该第2透镜阵列422,具有与重叠透镜424一同,使第1透镜阵列421的各小透镜的像成像在光学装置45的后述的液晶面板上的功能。
偏振变换元件423,配置于第2透镜阵列422和重叠透镜424之间,将来自第2透镜阵列422的光变换成大致1种偏振光。
具体地,由偏振变换元件423变换成大致1种偏振光的各部分光束,通过重叠透镜424最终在光学装置45的后述的液晶面板上大致重叠。在采用了调制偏振光型的液晶面板的投影机中,因为只能利用1种偏振光,所以只能利用来自发出随机性的偏振光的光源装置41的光的大致一半。因此,通过采用偏振变换元件423,将来自光源装置41的射出光变换成大致1种偏振光,提高在光学装置45的光的利用效率。
色分离光学系统43,如在图3中所示,具备2片分色镜431、432,和反射镜433,具有通过分色镜431、432将从均匀照明光学系统42射出的多束部分光束分离成红、绿、蓝3色的色光的功能。
中继光学系统44,如在图3中所示,具备入射侧透镜441,中继透镜443,及反射镜442、444,具有将由色分离光学系统43所分离的红色光导引至光学装置45的后述的红色光用的液晶面板的功能。
此时,在色分离光学系统43的分色镜431中,从均匀照明光学系统42射出的光束之中的蓝色光成分反射,同时红色光成分和绿色光成分透射。由分色镜431反射的蓝色光,由反射镜433反射,并通过场透镜425到达光学装置45的后述的蓝色光用的液晶面板。该场透镜425,将从第2透镜阵列422射出的各部分光束变换成相对于其中心轴(主光线)平行的光束。设置于其他的绿色光用、红色光用的液晶面板的光束入射侧的场透镜425也是同样。
在透射过分色镜431的红色光和绿色光之中,绿色光由分色镜432反射,并通过场透镜425到达光学装置45的后述的绿色光用的液晶面板。另一方面,红色光透射分色镜432而通过中继光学系统44,进而通过场透镜425到达光学装置45的后述的红色光用的液晶面板。另外,在红色光中采用中继光学系统44,是因为红色光的光路的长度比其他的色光的光路的长度长,防止因光的发散等引起的光的利用效率的降低的缘故。即,是为了将入射到入射侧透镜441的部分光束,原封不动地传到场透镜425。
光学装置45,如在图3中所示,具备:3块液晶面板451(设红色光用的液晶面板为451R,设绿色光用的液晶面板为451G,设蓝色光用的液晶面板为451B),分别配置于这些液晶面板451的光束入射侧及光束射出侧的入射侧偏振板452及射出侧偏振板453,和十字分色棱镜454。
液晶面板451,虽然省略具体的图示,但是具有在一对透明的玻璃基板中密封封入作为电光物质的液晶的构成,并根据从前述控制基板输出的驱动信号,来控制前述液晶的取向状态,改变从入射侧偏振板452射出的偏振光束的偏振轴。
入射侧偏振板452,使偏振方向由偏振变换元件423一致成大致同一方向的各色光入射,在所入射的光束之中,仅使与由偏振变换元件423所一致的光束的偏振轴大致同一方向的偏振光透射,而吸收其他光束。该入射侧偏振板452,具有例如在蓝宝石玻璃或水晶等透光性基板上粘贴偏振膜的构成。
射出侧偏振板453,为与入射侧偏振板452大致同样的构成,在从液晶面板451所射出的光束之中,仅使具有与入射侧偏振板452的光束的透射轴正交的偏振轴的光束透射,而吸收其他光束。
而且,由上述的液晶面板451、入射侧偏振板452、及射出侧偏振板453构成光调制装置,并由该光调制装置根据图像信息调制光束,从而形成光学像。
十字分色棱镜454,是将从前述光调制装置射出的每色光受到调制而成的光学像合成而形成彩色图像的光学元件。该十字分色棱镜454,形成将4个直角棱镜贴合在一起的俯视大致正方形状,并在将直角棱镜彼此贴合在一起的界面上,形成2层电介质多层膜。这些电介质多层膜,使从液晶面板451G射出而通过射出侧偏振板453的色光透射,并反射从液晶面板451R、451B射出而通过射出侧偏振板453的色光。如此地,将由各光调制装置所调制的各色光合成而形成图像。
(4.灯盖的相对于顶面部的接合结构)
图4及图5,是表示灯盖27的相对于顶面部21A的接合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地,图4,是从顶面部21A的内表面侧观察灯盖27相对于顶面部21A进行接合的状态的图。图5,表示灯盖27的相对于顶面部21A的接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在图4及图5中,左侧是投影机1的背面侧,右侧是投影机1的前面侧。
在顶面部21A上,如在图4或图5中所示,形成具有顶面开口部261A(图1、图2)、并可装拆自如地安装灯盖27的作为盖体开闭部的灯盖开闭部26。
(4-1.灯盖开闭部的结构)
图6,是从上方侧观察灯盖开闭部26的立体图。另外,在图6中,左侧是投影机1的背面侧,右侧是投影机1的前面侧。
灯盖开闭部26,如在图4~图6中所示,具备:基部261,作为接合移动部的滑块部262(图4、图5),加载构件263(图4、图5),和一对固定构件264(图4、图5)。
基部261,如在图4~图6中所示,是一体地形成于顶面部21A的部分;具有从顶面开口部261A周缘部分大致下垂的俯视大致矩形框状的第1立起部2611,和与第1立起部2611相连接并以平面地覆盖顶面开口部261A的方式与顶面部21A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台阶部2612;具有剖面コ字形状。
在该台阶部2612上,如在图4~图6中所示,在与前面侧的第1立起部2611连接的部分上,形成有可以使灯盖27的后述的一对突出部插入的一对第1止动凹部2612A。这些第1止动凹部2612A,如在图4~图6所示,以跨过第1立起部2611及台阶部2612双方的方式形成。因此,在将前述的一对突出部插入一对第1止动凹部2612A的状态下,以前述一对突出部的基端部分作为支点,灯盖27可以在上下方向上转动。
另外,在该台阶部2612的大致中央部分上,如在图4~图6中所示,形成有对应于构成光源装置41的前述灯单元的平面形状且开口面积比顶面开口部261A小的俯视大致矩形状的台阶开口部2612B。即,在替换光源装置41时,在从灯盖开闭部26取下灯盖27的状态下,通过台阶开口部2612B,替换前述灯单元。
在该台阶开口部2612B的周缘部分中,在背面侧的左右方向(顶面部21A的长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分上,如在图5或图6中所示,形成有在安装灯盖27于灯盖开闭部26的状态下可以使灯盖27的后述的接合突起插通入外装壳体2内部的切口2612C。
进而,在该台阶部2612中,在上方侧端面上,如在图6中所示,形成有直立设置于上方侧、并围住台阶开口部2612B及切口2612C的俯视大致矩形框状的第1肋件2612D。
在该第1肋件2612D的内周面上,如在图5或图6中所示,从背面侧观察在左侧的端面上,形成有与灯盖27的止动突起进行接合的第2止动凹部2612E。
该第2止动凹部2612E,如在图5或图6中所示,具有从第1肋件2612D的下方侧端缘位置到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分、向相对于台阶开口部2612B离开的方向凹入的俯视矩形状。
另外,在第2止动凹部2612E的上方侧,如在图5或图6中所示,形成有避免在将灯盖27安装在灯盖开闭部26上时、灯盖27的接合突起和第1肋件2612D发生机械性干涉的俯视矩形状的凹部2612F。
进而,在该台阶部2612中,在下方侧端面上,如在图4或图5中所示,在背面侧的左右方向(顶面部21A的长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分上,形成有用于对滑块部262、加载构件263、及固定构件264进行设置的滑块设置部2612G。
滑块设置部2612G,如在图4或图5中所示,包括肋件2612H,加载构件固定部2612I,一对引导部2612J(图5),和一对固定部2612K(图5)而构成。
肋件2612H,直立设置于台阶部2612的下方侧端面,由在前后方向(顶面部21A的短边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侧壁,及与一对侧壁相连接并在左右方向(顶面部21A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背面壁所构成,具有围住切口2612C的俯视大致コ字形状。而且,在台阶部2612的下方侧端面中,在肋件2612H的コ字状内侧部分上,形成有加载构件固定部2612I、一对引导部2612J、及一对固定部2612K,并设置有滑块部262、加载构件263、及固定构件264。
在该肋件2612H的背面壁上,如在图4或图5中所示,在形成于背壳24的操作用孔245的对向位置上,从下方侧端缘到上方侧形成俯视コ字状的切  2612H1。即,通过操作用孔245及切  2612H1,外装壳体2与肋件2612H内部相连通。
加载构件固定部2612I,如在图4或图5中所示,直立设置于台阶部2612的下方侧端面的切口2612C的背面侧,并由背面侧端部支撑加载构件263的一端。
一对引导部2612J,如在图5中所示,在台阶部2612的下方侧端面中,以从左右方向(顶面部21A的长度方向)夹住切口2612C及加载构件固定部2612I的方式直立设置,并具有向前后方向(顶面部21A的短边方向)延伸的形状。另外,在图5中,一对引导部2612J之中,虽然仅图示出了一个引导部2612J,但是另一引导部也具有同样的形状。
一对固定部2612K,如在图5中所示,以从左右方向(顶面部21A的长度方向)夹住一对引导部2612J的方式对向设置,并分别与一对固定构件264螺接。另外,在图5中,一对固定部2612K之中,虽然仅图示出了一个固定部2612K,但是另一固定部2612K也具有同样的形状。
图7,是表示滑块部262的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地,图7,是从上方侧观察图4及图5中所示的滑块部262的图。另外,在图7中,左侧是投影机1的前面侧,右侧是投影机1的背面侧。
滑块部262,在滑块设置部2612G内部,设置得可以在前后方向(顶面部21A的短边方向)上移动,并在灯盖27的与后述的接合突起进行接合的接合位置P1(参照图10A)及与前述接合突起不接合的非接合位置P2(参照图10B)之间进行移动。该滑块部262,如在图4、图5、或图7中所示,具备:俯视矩形状的作为接合移动部主体的滑块部主体2621,形成于滑块部主体2621的下方侧端面的按压部2622,和形成于滑块部主体2621的上方侧端面的膨出部2623(图7)。
在滑块部主体2621的左右方向(长边方向)端部侧,如在图4、图5、或图7中所示,形成有在前后方向(短边方向)上延伸的一对轨道(track)孔2621A。而且,通过利用一对轨道孔2621A使一对固定构件264相对于一对固定部2612K进行螺接,滑块部262被配置于滑块设置部2612G内部。另外,由于一对轨道孔2621A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形状,因此使得滑块部262在前后方向上(滑块部主体2621的短边方向)上可以移动。
按压部2622,是使滑块部262移动到前面侧(非接合位置P2侧)的部分。该按压部2622,如在图4或图5中所示,由从滑块部主体2621的下方侧端面的背面侧端缘向下方侧延伸的俯视矩形状的按压部主体2622A,和连接按压部主体2622A的前面侧端面及滑块部主体2621的下方侧端面的俯视三角形状的一对辅助肋件2622B所构成。而且,通过利用操作用孔245及切口2612H1来将螺丝刀等棒状构件从外装壳体2插通入肋件2612H内部,并用前述棒状构件的前端部分对按压部主体2622A进行按压,由此滑块部262移动到前面侧(非接合位置P2侧)。
膨出部2623,如在图7中所示,位于滑块部主体2621的上方侧端面的左右方向(滑块部主体2621的长边方向)大致中央部分上,并具有向前后方向(滑块部主体2621的短边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在将滑块部262设置在滑块设置部2612G上的状态下,膨出部2623的左右方向(滑块部主体2621的长边方向)两端面分别接触于一对引导部2612J的对向的各端面。因此,滑块部262,被引导得沿着一对引导部2612J而在前后方向(滑块部主体2621的短边方向)上移动。
而且,在滑块部262上,如在图4、图5、或图7中所示,形成有贯通滑块部主体2621的下方侧端面、及膨出部2623的上方侧端面的俯视矩形状的贯通孔2624。
该贯通孔2624,如在图7中所示,位于前面侧的第1贯通孔2624A和位于背面侧的第2贯通孔2624B互相连接,从而形成得在前后方向(滑块部主体2621的短边方向)上延伸。另外,该贯通孔2624,如在图7中所示,第1贯通孔2624A的左右方向(滑块部主体2621的长边方向)的宽度尺寸形成得比第2贯通孔2624B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大,并具有俯视凸字形状。
而且,在将滑块部262设置于滑块设置部2612G的状态下,第1贯通孔2624A被配置于与切口2612C相应的位置。即,在将灯盖27安装于灯盖开闭部26的状态下,通过切口2612C及第1贯通孔2624A而使灯盖27的后述的接合突起插通。
在该膨出部2623中,贯通孔2624的前面侧的内周壁,其下方侧端壁凹进前面侧而具有钩形状(参照图10A及图10B),作为接合部2623A而起作用。而且,在将灯盖27安装于灯盖开闭部26的状态下,灯盖27的后述的接合突起于接合部2623A进行接合。
另外,接合部2623A的上方侧的背面侧的端面,如在图5中所示,成为从下方侧端缘到上方侧端缘向前面侧倾斜的倾斜面2623B。即,倾斜面2623B,成为下述的倾斜面:相对于与滑块部262的向非接合位置P2移动的方向(朝向投影机1的前面侧的方向)正交的平面,随着朝向顶面部21A侧而向前述移动方向倾斜。
另外,在该膨出部2623中,第1贯通孔2624A和第2贯通孔2624B之间的一对台阶部分,如在图5中所示,成为从下方侧端缘到上方侧端缘向背面侧倾斜的作为接合移动部倾斜面的滑块部倾斜面2623C。即,滑块部倾斜面2623C,成为下述的倾斜面:相对于与滑块部262的向接合位置P1移动的方向(朝向投影机1的背面侧的方向)正交的平面,随着朝向顶面部21A侧而向前述移动方向(与滑块部262的向非接合位置P2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
进而,在该膨出部2623中,在贯通孔2624的背面侧的内周壁上,如在图7中所示,形成有直立设置于前面侧、并支撑固定加载构件263的另一端的加载构件固定部2623D。即,在设置滑块部262、加载构件263、及固定构件264于滑块设置部2612G的状态下,加载构件263由一对加载构件固定部2612I、2623D所支撑固定。
另外,在该膨出部2623中,在第2贯通孔2624B的内周壁上,如在图7中所示,以跨过左右方向(滑块部主体2621的长边方向)的方式形成加载构件辅助部2623E。该加载构件辅助部2623E,是相对于一对加载构件固定部2612I、2623D使加载构件263良好地支撑的部分。
加载构件263,如在图4或图5中所示,由螺旋弹簧所构成,一端侧支撑于基部261的加载构件固定部2612I,另一端支撑于滑块部262的加载构件固定部2623D。即,该加载构件263,一直地,相对于基部261而使滑块部262向背面侧(接合位置P1侧)进行加载。
一对固定构件264,是将滑块部262安装于基部261的滑块设置部2612G内的构件。这些固定构件264,如在图4或图5中所示,由螺接于基部261的一对固定部1612K的固定螺钉2641,和使固定螺钉2641的前端部分可以插通并具有比滑块部262的轨道孔2612A的宽度尺寸更大的外形形状的垫圈2642所构成。
(4-2.灯盖的结构)
图8,是表示灯盖27的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地,图8,是从下方侧观察灯盖27的图。另外,在图8中,左侧是投影机1的前面侧,右侧是投影机1的背面侧。
灯盖27,是封盖灯盖开闭部26的顶面开口部261A的构件,如在图8中所示,具备基体271,和接合突起272。
基体271,如在图8中所示,由对应于顶面开口部261A的俯视大致矩形状的板体所构成。
在该基体271中,在下方侧端面上,如在图8中所示,形成有从外周端缘向下方侧直立设置的俯视大致矩形框状的第2立起部2711。该第2立起部2711,在将灯盖27安装于灯盖开闭部26时,其外周面接触于灯盖开闭部26的第1立起部2611的内周面。
在该第2立起部2711中,在前面侧(图8中,左侧)的外周面上,对应于灯盖开闭部26的一对第1止动凹部2612A,形成有向前面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2711A。而且,一对突出部2711A,在将灯盖27安装于灯盖开闭部26时,插通入一对第1止动凹部2612A。
另外,在该基体271中,在下方侧端面上,如在图8中所示,对应于灯盖开闭部26的第1肋件2612D,形成有向下方侧突出的俯视大致矩形框状的第2肋件2712。而且,第2肋件2712,在将灯盖27安装于灯盖开闭部26时,其外周面接触于第1肋件2612D的内周面。
在该第2肋件2712的外周面上,在对应于灯盖开闭部26的第2止动凹部2612E的位置,如在图8中所示,形成有与第2止动凹部2612E进行接合的止动突起2712A。
该止动突起2712A,具有大致三棱柱形状,其从下方侧端缘到上方侧端缘具有向从第2肋件2712离开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2712A1。
进而,在该基体271中,在下方侧端面的第2肋件2712的内侧,以向左右方向及/或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加强基体271的加强肋件2713。
图9,是表示接合突起272的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地,图9,是在图8中,放大接合突起272后的图。
接合突起272,在基体271的下方侧端面中,直立设置于对应于灯盖开闭部26的切口2612C的位置,如在图8或图9中所示,具有向下方侧突出、同时突出方向前端部分向前面侧(图8、图9中,左侧)弯曲的钩形状。而且,该接合突起272,在将灯盖27安装于灯盖开闭部26状态下,插通入切口2612C及第1贯通孔2624A,并接合于滑块部262的接合部2623A。
在该接合突起272的前端部分上,前面侧(图8、图9中,左侧)的端面,成为从下方侧端缘到上方侧端缘向前面侧倾斜的倾斜面2721。该倾斜面2721,是与滑块部262的倾斜面2623B的倾斜向对应,并在将灯盖27安装于灯盖开闭部26时,滑接于倾斜面2623B的部分。
另外,在该接合突起272的前端部分上,背面侧(图8、图9中,右侧)的端面,成为从下方侧端缘到上方侧端缘向背面侧倾斜的突起倾斜面2722。该突起倾斜面2722,是与滑块部262的一对滑块部倾斜面2623C的倾斜相对应,并在将灯盖27安装于灯盖开闭部26的状态下,在使滑块部262移动到前面侧(非接合位置P2侧)的情况下,滑接于一对滑块部倾斜面2623C的部分。
(5.灯盖的开闭操作)
其次,对灯盖27的相对于上述的灯盖开闭部26的开闭操作进行说明。
图10A、图10B及图11,是用于说明灯盖27的相对于灯盖开闭部26的开闭操作的图。具体地,图10A,是表示相对于灯盖开闭部26已安装好灯盖27的状态,即,接合部2623A和接合突起272接合起来的状态的剖面图。图10B,则是表示相对于灯盖开闭部26取下灯盖27后的状态,即,解除接合部2623A和接合突起272的接合的状态的剖面图。另外,在图10A及图10B中,左侧是投影机1的前面侧,右侧是投影机1的背面侧。另外,图11,是从投影机1的上方侧观察图10B的立体图。
在以下,按顺序说明相对于灯盖开闭部26安装灯盖27时的安装操作,及从灯盖开闭部26取下灯盖27时的取下操作。
(5-1.灯盖的安装操作)
首先,虽然省略具体的图示,但是操作者,将灯盖27的一对突出部2711A插通入灯盖开闭部26的一对第1止动凹部2612A。在安装灯盖27时,滑块部262,通过加载构件263而位于接合位置P1(例如,图10A)。因此,在上述的状态下,灯盖27,成为接合突起272的倾斜面2721接触于滑块部262的倾斜面2623B,背面侧端部相对于顶面部21A位于上方侧且倾斜的状态(例如,图11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操作者,向下方侧按压灯盖27的背面侧端部,由此接合突起272的倾斜面2721滑接于倾斜面2623B。此时,接合突起272,抵抗加载构件263的加载而向前面侧(图10A中,右侧)按压滑块部262从而使之进行移动。通过继续向下方侧按压灯盖27的背面侧端部的状态,倾斜面2721相对于倾斜面2623B而移动到下方侧,滑块部262的按压状态得以解除。而且,如在图10A中所示,通过加载构件263的加载,滑块部262再次移动到接合位置P1侧,接合突起272及接合部2623A进行接合,从而相对于灯盖开闭部26安装灯盖27。
(5-2.灯盖的取下操作)
首先,虽然省略具体的图示,但是操作者,从投影机1的背壳24的操作用孔245插入螺丝刀等棒状构件,并用前述棒状构件的前端部分按压滑块部262的按压部2622。滑块部262,由于按压部2622受到按压,抵抗加载构件263的加载而移动到前面侧(图10B中,右侧)。然后,接合突起272及接合部2623A的接合状态得到解除。通过继续按压部2622的按压状态而使滑块部262移动到非接合位置P2侧(图10B),滑块部262的一对滑块部倾斜面2623C滑接于接合突起272的突起倾斜面2722。而且,接合突起272沿着滑块部倾斜面2623C移动到上方侧,并如在图11中所示,成为灯盖27的背面侧端部相对于顶面部21A位于上方侧且倾斜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操作者,一边向前面侧按压灯盖27的背面侧端部,一边使其向上方侧抬起,由此灯盖27以一对突出部2711A的基端部分作为支点而向上方侧转动。然后,相对于灯盖开闭部26而将灯盖27取下。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滑块部262移动到投影机1的背面侧(接合位置P1(图10A)侧)及投影机1的前面侧(非接合位置P2(图10B)侧),而使灯盖27相对于顶面部21A(灯盖开闭部26)进行装拆。由此,仅通过安装滑块部262于顶面部21A就可以进行灯盖27的相对于顶面部21A的装拆,能够简化其结构。
另外,在滑块部262上,形成有相对于与滑块部262的向接合位置P1移动的方向(朝向投影机1的背面侧的方向)正交的平面,随着朝向顶面部21A侧而向前述移动方向(与滑块部262的向非接合位置P2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的滑块部倾斜面2623C。由此,能够在使滑块部262移动到非接合位置P2时,滑块部倾斜面2623C滑接于灯盖27的接合突起272并向顶面部21A侧按压灯盖27的接合突起272而使灯盖27抬起。因此,仅用滑块部2621个构件,就能够实现解除灯盖27和顶面部21A(接合部2623A)的接合状态,并且使灯盖27抬起来的结构。
因此,能够简单地、且以简单的结构实现灯盖27的相对于顶面部21A的装拆。
在此,因为在接合突起272上也形成有对应于滑块部倾斜面2623C的突起倾斜面2722,所以能够在使滑块部262移动到非接合位置P2时使突起倾斜面2722及滑块部倾斜面2623C进行滑接,能够顺利地实施滑块部262的移动。因此,能够顺利地实施相对于顶面部21A取下灯盖27的操作。
另外,因为灯盖开闭部26具备向接合位置P1侧对滑块部262进行加载的加载构件263,所以滑块部262一直向接合位置P1侧受到加载。由此,因为滑块部262的向接合位置P1侧或非接合位置P2侧这2个方向的移动之中,加载构件263实施向接合位置P1侧的移动,所以靠手动仅实施向非接合位置P2侧的移动即可。因此,在相对于顶面部21A装拆灯盖27时,滑块部262的前述2个方向的移动之中,靠手动仅实施向非接合位置P2侧的移动即可,能够简单地实施灯盖27的装拆操作。
进而,在滑块部262上形成有按压部2622,在与顶面部21A交叉的背壳24上形成有操作用孔245。由此,通过操作用孔245而从外装壳体2外部将螺丝刀等的棒状构件插通入外装壳体2内部,并用前述棒状构件的前端对按压部2622进行按压,由此能够简单地使滑块部262移动到非接合位置P2侧。
进而,因为操作用孔245形成于背壳24,所以与例如操作用孔245形成于顶面部21A的构成进行比较,能够减少在投影机1驱动时来自光源装置41的漏光通过操作用孔245而漏到投影机1外部的量。因此,能够减少因漏光给与投影图像的影响,能够使观看者很好地观看投影图像。
另外,在相对于顶面部21A安装好灯盖27的状态下,灯盖开闭部26的俯视框状的第1立起部2611及第1肋件2612D,和灯盖27的俯视框状的第2立起部2711及第2肋件2712分别嵌合。因此,通过第1肋件2612D及第2肋件2712,和第1立起部2611及第2立起部2711,能够实现对来自光源装置41的漏光进行双重遮蔽的结构。因此,能够防止光通过台阶开口部2612B及顶面开口部261A而漏到投影机1外部。
在此,第2止动凹部2612E形成于第1肋件2612D的内周面,止动突起2712A形成于第2肋件2712的外周面。由此,可以通过止动突起2712A及第2止动凹部2612E的止动结构来维持使滑块部262位于非接合位置P2并且使灯盖27相对于顶面部21A少许打开的状态(在图11中所示的状态)。因此,在投影机1为吊垂的姿态(例如,投影机1的底面部22A相接于天花板等的相接面的状态)的情况下,在使滑块部262移动到非接合位置P2而相对于顶面部21A取下灯盖27时,灯盖27不会掉落,能够很好地实施灯盖27的取下操作。
另外,因为通过在第1肋件2612D及第2肋件2712上形成上述止动结构,可以如上述那样通过第1肋件2612D及第2肋件2712遮蔽漏光,所以与例如在灯盖27上设置接合突起并在台阶部2612上形成与前述止动突起进行接合的孔的构成进行比较,能够减少通过上述止动结构而漏到投影机1外部的漏光的量。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在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的变形、改良等被包括在本发明中。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可以相对于顶面部21A装拆灯盖27的结构,对将作为接合移动部的滑块部262移动到投影机1的背面侧(接合位置P1侧)及投影机1的前面侧(非接合位置P2侧)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不使使接合移动部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而使之在左右方向上(顶面部21A的长边方向)移动的构成。另外,也可以将接合移动部设为不是在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滑动移动,而是在接合位置及非接合位置间转动的构成。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作为与顶面部21A交叉的侧面部的背壳24上形成操作用孔245,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在与接合移动部的滑动移动方向或转动方向相应的侧面部上。例如,也可以将操作用孔形成在侧面部21B、21C或前壳23上。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灯盖开闭部26,具备安装有滑块部262的基部261,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省略掉基部261而直接安装滑块部262于顶面部21A的内表面的构成。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滑块部262的结构、及用于设置滑块部262的滑块设置部2612G的结构,并不限于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第1肋件2612D及第2肋件2712上形成了止动结构(止动突起2712A及第2止动凹部2612E),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第1立起部2611及第2立起部2711上形成前述止动结构。另外,止动突起及第2止动凹部的形成位置,并不限于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的位置,例如,也可以采用形成止动突起于第1肋件2612D或第1立起部2611、形成第2止动凹部于第2肋件2712或第2立起部2711的构成。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光调制装置中采用透射型的液晶面板451,但是并不限于此,可以采用反射型的液晶面板,或者,也可以采用数字微镜器件(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商标)。在采用数字微镜器件的情况下,不需要入射侧偏振板452及射出侧偏振板453。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仅举出了从观看屏幕的方向进行投影的前投型投影机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从与观看屏幕的方向相反一侧进行投影的背投型投影机中。
虽然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的构成等,已由以上的记述所公开,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本发明,虽然主要对于特定的实施方式而特别进行了图示与说明,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性思想及目的的范围,对于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对于形状、材料、数量、和其他的详细构成,技术人员可以加以各种各样的变形。
从而,限定了上述所公开的形状、材料等的记述,是为了使本发明的理解更加容易而例示性地进行记述的,并非限定本发明,所以用避开那些形状、材料等的限定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限定的构件名称所进行的记述,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本发明的投影机,可以简单、并且以简单的结构实现盖体的相对于外装壳体的装拆,因此作为用于显示、家庭影院中的投影机而有用。

Claims (6)

1.一种投影机,其具备光源装置、和收纳配置上述光源装置于内部的外装壳体,并调制从上述光源装置射出的光束进行放大投影,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外装壳体的顶面部上,在与上述光源装置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顶面开口部;
具备可以封盖上述顶面开口部的盖体,和相对于上述顶面部装拆自如地安装上述盖体的盖体开闭部;
在上述盖体上,形成接合突起,其在上述盖体相对于上述顶面部安装的状态下,通过上述顶面开口部而突出于上述外装壳体内部;
上述盖体开闭部,具备接合移动部,其构成为得安装于上述顶面部的内表面,并具有与上述接合突起进行接合的接合部,并能够在上述接合部和上述接合突起进行接合的接合位置、及上述接合部和上述接合突起不进行接合的非接合位置之间移动;
在上述接合移动部上,形成接合移动部倾斜面,其在上述接合移动部移动到上述非接合位置时滑接于上述接合突起,并相对于与向上述非接合位置的移动方向正交的平面,随着朝向上述顶面部侧而向与上述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接合突起上,形成对应于上述接合移动部倾斜面并滑接于上述接合移动部倾斜面的突起倾斜面。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体开闭部,具备加载构件,其配设于上述顶面部及上述接合移动部之间,并在上述接合位置侧对上述接合移动部进行加载。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合移动部,具备大致平行于上述顶面部的板状的接合移动部主体,和直立设置于上述接合移动部主体的板面并大致正交于上述接合移动部的移动方向的按压部;
在交叉于上述外装壳体的上述顶面部的侧面部上,在与上述按压部平面性干涉的位置上形成用于使上述接合移动部移动到上述非接合位置的操作用孔。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体开闭部,具备形成于上述顶面部的上述顶面开口部周边、用于安装上述接合移动部的基部;
在上述基部上,形成向与上述顶面部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且俯视框状的第1肋件;
在上述盖体的内表面上,形成向与上述盖体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并在上述盖体相对于上述顶面部已安装好的状态下与上述第1肋件进行嵌合的俯视框状的第2肋件;
在上述第1肋件及上述第2肋件上,形成止动结构,其对在上述接合移动部被定位于上述非接合位置的状态下的、上述盖体的相对于上述顶面部的移动位置进行止动。
6.按照权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体开闭部,具备形成于上述顶面部的上述顶面开口部周边、用于安装上述接合移动部的基部;
上述基部,由从上述顶面开口部周缘向上述外装壳体内部侧突出的俯视框状的第1立起部,和连接于上述第1立起部并平面性地覆盖上述顶面开口部、并与上述顶面部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台阶部所构成;
上述台阶部,具有形成于与上述光源装置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并且开口面积比上述顶面开口部小的台阶开口部,和向上述外装壳体的外侧突出并围住上述台阶开口部的俯视框状的第1肋件;
在上述盖体的内表面上,形成俯视框状的第2立起部及第2肋件,其突出于与上述盖体大致正交的方向,并在上述盖体相对于上述顶面部已安装好的状态下,与上述第1立起部及上述第1肋件分别进行嵌合。
CNB2006100885782A 2005-06-08 2006-06-05 投影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995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68438A JP4353143B2 (ja) 2005-06-08 2005-06-08 プロジェクタ
JP168438/2005 2005-06-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7439A true CN1877439A (zh) 2006-12-13
CN100529955C CN100529955C (zh) 2009-08-19

Family

ID=37509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8857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9955C (zh) 2005-06-08 2006-06-05 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722195B2 (zh)
JP (1) JP4353143B2 (zh)
CN (1) CN10052995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60015B (en) * 2007-08-24 2012-03-11 Coretronic Corp Projector and cover plate thereof
JP5262830B2 (ja) * 2009-02-26 2013-08-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TW201118260A (en) * 2009-11-16 2011-06-01 Pegatron Corp Electronic device
JP2016177061A (ja) 2015-03-19 2016-10-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投射装置及び光源ユニット
JP2017106952A (ja) * 2015-12-07 2017-06-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投射装置及び光源ユニット
USD879183S1 (en) * 2018-09-17 2020-03-24 Shenzhen Dream Ship E-Commerce Partnership Projector
USD971295S1 (en) * 2021-06-23 2022-11-29 Shenzhen Aokang Technology Co., Ltd. Proj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93416A (en) * 1938-02-25 1940-03-12 Ira J Wilson Automobile body
JP3562846B2 (ja) 1994-11-04 2004-09-08 紀伊産業株式会社 コンパクト
KR100261754B1 (ko) * 1996-04-03 2000-07-15 윤종용 주변장치의 보호수단을 갖는 컴퓨터
FR2810642B1 (fr) * 2000-06-26 2003-02-07 Seb Sa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 de couvercle
US6659516B2 (en) * 2001-01-05 2003-12-09 Apple Computer, Inc. Locking system for a portable computer
JP2002287252A (ja) * 2001-03-27 2002-10-03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US6755541B2 (en) 2001-05-22 2004-06-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or
JP3512033B2 (ja) 2001-05-22 2004-03-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US7216459B1 (en) * 2003-07-02 2007-05-15 Neenah Foundry Company Access hatch cover assembly with lift-assist assembly and method theref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53143B2 (ja) 2009-10-28
CN100529955C (zh) 2009-08-19
JP2006343503A (ja) 2006-12-21
US7722195B2 (en) 2010-05-25
US20060279715A1 (en) 200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7774C (zh) 光调制装置、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303472C (zh) 光学装置和具有该光学装置的投影机
CN1877439A (zh) 投影机
CN1942823A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01060759A (zh) 电子装置
CN1261812C (zh) 投影机
CN101060761A (zh) 用于支架和电子装置的枢转机构
CN1238761C (zh) 背投投影机
CN101056507A (zh) 电子设备
CN1806204A (zh) 数字相机系统
CN1641474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01074968A (zh) 风速测定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310086C (zh) 光学部件用壳体,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444090A (zh) 背投投影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924696A (zh) 投影机
CN100351660C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605929A (zh) 光学装置及背面投影机
CN1692309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754123A (zh) 光学部件用壳体、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920658A (zh) 投影机
CN1692308A (zh) 光调制装置保持体、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244835C (zh) 偏振光变换装置、照明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573516A (zh) 固定板、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530736A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CN1242277C (zh) 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6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