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58923A -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58923A
CN1858923A CNA2006100721142A CN200610072114A CN1858923A CN 1858923 A CN1858923 A CN 1858923A CN A2006100721142 A CNA2006100721142 A CN A2006100721142A CN 200610072114 A CN200610072114 A CN 200610072114A CN 1858923 A CN1858923 A CN 1858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organic light
absorption component
panel
emitting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721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8838C (zh
Inventor
千必根
姜泰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58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8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883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8838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9/8792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black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0/865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light-blocking lay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6Foundation trenches ditches or narrow shafts
    • E02D17/08Border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ditches trenches or narrow shafts for foundations
    • E02D17/083Shoring stru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200/00Geometr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E02D2200/16Shapes
    • E02D2200/165Shapes polygon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600/00Miscellaneous
    • E02D2600/20Miscellaneous comprising details of connection between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26Top emis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3Sheet including cover or ca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该有机发光显示器能够防止当面板的内表面涂覆有吸收构件时发生的厚膜现象所引起的屏幕失真的产生。该有机发光显示器包括在其上形成有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图像显示单元的基底。面板形成在基底上以密封图像显示单元。第一吸收构件形成在图像显示单元上的面板的面向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内表面上。第二吸收构件形成在第一吸收构件和面板的内表面之间的图像显示单元的外围上以与第一吸收构件的外围叠置。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要求2005年5月2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2005-0036874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能够防止当面板的内表面涂覆有第一吸收构件时发生的厚膜现象所引起的屏幕失真的产生并能够提高光效率以改善对比度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已经开发出了能够降低作为阴极射线管(CRT)缺点的重量和体积的各种体积小、重量轻的平板显示器(FPD)。FPD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发光显示器(LED)、场致发射显示器(FED)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
在各种FPD中,LED在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并能抵抗冲击与振动,具有宽的视角和高的响应速度,所以可能提供高质量的移动图像。因此,LED作为下一代FPD而备受关注。
LED可分为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和采用无机发光二极管的无机发光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阳极电极、阴极电极和位于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之间的通过电子与空穴的复合而发光的有机发光层。无机发光二极管包括无机发光层,例如,由P-N结半导体形成的不同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
有机发光显示器包括:基底,其上形成有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图像显示单元;面板,形成在基底上以密封图像显示单元。面向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面板的内表面涂覆有吸收构件,用于吸收从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外部接收的水气。
为了获得涂覆有吸收构件的面板的内表面,可采用喷射(spraying)法或丝网印刷(screen printing)法。根据喷射法,喷嘴被用来形成具有均匀形状和厚度的吸收构件。根据丝网印刷法,网状金属片被掩膜之后,通过挤压将期望形状的吸收构件印刷在面板的内表面上。
然而,在上述方法中当采用丝网印刷法形成吸收构件时,出现厚膜现象,在厚膜现象中由于挤压的压力或吸收构件的粘度导致吸收构件的外围较厚。厚膜现象造成吸收构件的折射率的差异,以致出现屏幕失真。当采用上述的喷射法时,在某些区域中出现滴液现象,特别地,在面板的内表面被涂覆有的吸收构件的外围。因此,即使当吸收构件由喷射法形成时也会引起屏幕失真。而且,从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会不是只透射穿过面板的前面,也透射穿过面板的两边。因此,发光效率会降低。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该有机发光显示器能够防止当面板的内表面涂覆有吸收构件时发生的厚膜现象所引起的屏幕失真的产生。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该有机发光显示器能够防止从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透射穿过其它区域而不是图像显示单元。
通过提供有机发光显示器,本发明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得以实现,该有机发光显示器具有:基底,其上形成有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的图像显示单元;面板,形成在基底上以密封图像显示单元;第一吸收构件,至少形成在图像显示单元上的面板的面向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内表面上;第二吸收构件,在第一吸收构件和面板内表面之间形成在图像显示单元的外围上以与第一吸收构件的外围叠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二吸收构件为角形(“”)或平面形(“—”)。第二吸收构件防止从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透射穿过第一吸收构件的外围,第二吸收构件可具有光吸收功能。第二吸收构件可由有色金属薄膜或有机薄膜形成,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吸收构件可为黑色的。第二吸收构件可为单层的或多层的,第二吸收构件的厚度范围为5μm~15μm。
第一吸收构件可由PNPL(聚合物纳米颗粒层)、BaO和CaO中的一种形成。第一吸收构件可由丝网印刷法或喷射法形成。第一吸收构件吸收从外部接收的水气。
面板具有“U” 形或平面形的剖面。有机发光显示器还包括形成在其剖面为平面形的面板的边缘和基底之间的密封构件,用于密封图像显示单元。面板可以是透明的。
一种制造该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方法包括:提供其上形成有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图像显示单元的基底;提供形成在基板上以密封图像显示单元的面板;在面板的内表面上沿图像显示单元的外围形成第二吸收构件;在图像显示单元上的面板的面向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内表面上形成第一吸收构件,第二吸收构件与第一吸收构件的外围至少部分叠置;在面板或基底的外围上形成粘合剂;将在其中形成有第一和第二吸收构件的面板以及在其上形成有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的图像显示单元的基底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A至图2C是根据本发明的在每一制造过程中面板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面板的每一制造过程的框图。
图4是示出沿图1中的A-A’线截取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沿图1中的A-A’线截取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沿图1中的A-A’线截取的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沿图1中的A-A’线截取的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沿图1中的A-A’线截取的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沿图1中的A-A’线截取的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4,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显示器1包括:基底10,在其上形成有具有至少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图像显示单元12;面板20,形成在基底10上以密封图像显示单元12;第一吸收构件21,形成在图像显示单元12上的面板20的面向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内表面上;第二吸收构件22,在第一吸收构件21和面板20之间形成在图像显示单元12的外围上,从而以预定的宽度与第一吸收构件21的外围叠置。这里,薄膜晶体管(TFT)和有机发光二极管形成在基底10上。以下将对基底进行详细描述。
面板20可具有各种形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面板20可具有“U”形剖面(例如,具有开口的(open-ended)盒形),或具有平面形剖面。具有绝缘性能的透明塑料或玻璃被用作面板20。特别地,因为玻璃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并且是透明的并能防水,所以主要将玻璃用作面板20。
当采用剖面为平面形的面板20时,在与基底10相粘接的部分将用到具有预定高度的密封构件13(参见图8和图9)。形成的密封构件13比以预定厚度形成在面板20的内表面上的第一吸收构件21和第二吸收构件22’厚,以使得有机发光二极管接触不到吸收构件。
回头参照图4,形成在面板20内表面上的第一吸收构件21通常由物理干燥剂(如沸石、硅胶、炭和碳纳米管)、通过将有机金属络合物溶解在石油溶剂(如甲苯、二甲苯)而制得的干燥剂、脂肪族有机溶剂、化学吸附剂来形成。优选地,吸附剂是化学性地吸收水气并将被吸收的水气保持在固体的化合物。这样的化合物包括碱土金属氧化物(如CaO、BaO、MgO)、硫酸盐(如Li2SO4、Na2SO4、CaSO4、MgSO4、CoSO4、Ga2(SO4)3、Ti(SO4)2和NiSO4)、聚合物纳米颗粒层(PNPL),并不局限于上述化合物。根据本实施例,第一吸收构件21由PNPL并通过丝网印刷法或喷射法形成。第一吸收构件21在干燥的气氛中形成并处于减压的状态,以使其不受水气和氧的影响。
另一方面,第二吸收构件22可是角形的或平面形的。形成的第二吸收构件22不覆盖图像显示单元12,特别地,不覆盖有机发光二极管。第二吸收构件22防止从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透射穿过第一吸收构件21的外围。第二吸收构件22被用作吸附剂。第二吸收构件22由有色金属薄膜或有色有机膜形成,特别地,由具有最高光屏蔽效率的黑色有机膜或黑色金属薄膜形成,第二吸收构件22可由单层或多层形成。第二吸收构件22可由角形和平面形第二吸收构件22的各种结合来形成,以与图像显示单元12的外围上的第一吸收构件21的外围至少部分叠置。
第二吸收构件22的厚度范围为5μm~15μm。第二吸收构件22的在与面板20的内表面上的第一吸收构件21相叠置的部分中的宽度范围为0.8mm~1.2mm。与面板20的内面相接触的区域的高度范围为0.2mm~0.6mm。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吸收构件22的厚度为10μm。然而,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作出更改。
图2A至图2C是每一制造过程中在其上形成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吸收构件的面板的剖视图。图3是每一制造过程中在图2中的面板的框图。
参照图2A至图2C和图3,提供了在其上形成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吸收构件的面板20(图2A和图3中的S1)。面板20具有“U”形剖面,并由透明的玻璃或塑料制成以透射从有机发光二极管(未示出)发射的光。当提供面板20时,第二吸收构件22形成在面板20的内表面上(图2B和图3中的S2)。第二吸收构件22在面板20的内表面和面板20的外围上形成预定的宽度,而不覆盖图像显示单元1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第二吸收构件22由能吸收从有机发光二管发射的光的有色金属膜或有色有机膜形成。下一步,第一吸收构件21形成在面板的面向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内表面上(图2C和图3中的S3)。如上所述,第一吸收构件21由丝网印刷法或喷射法形成并可由各种吸附剂形成。根据本实施例,第一吸收构件21由透明的PNPL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显示器1,从有机发光二极管到面板20的区域包括透明的和半透明的构件,以使得从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被面板20吸收。
回头参照图4,示出了沿图1中的A-A’线截取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的示意性剖视图。有机发光显示器1包括:基底10,在其上形成有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图像显示单元12;面板20,形成在基底10上并具有“U”形剖面以密封图像显示单元12。
薄膜晶体管(TFT)45和有机发光二极管30形成在基底10上。缓冲层44形成在基底10上。半导体层47形成在缓冲层44上。栅绝缘膜43形成在半导体层47上。由栅电极48、源电极46a和漏电极46b组成的TFT 45形成在栅绝缘膜43上。中间层绝缘膜42形成在栅电极48与源电极46a和漏电极46b之间。平面化膜41形成在TFT 45上。用于使源电极46a和有机发光二极管30彼此电连接的接触孔40形成在平面化膜41中。
有机发光二极管30形成在平面化膜41上,包括第一电极(阳极电极)31、发射层32和第二电极(阴极电极)33。此外,虽然在图中未示出,空穴注入层(HIL)和空穴传输层(HTL)形成在第一电极31和发射层32之间,电子传输层(ETL)和电子注入层(EIL)被顺序地堆叠在发射层32和第二电极33之间,像素限定膜(未示出)还形成在平面化膜41和第一电极31上。这里,第一电极31可由阴极电极形成,第二电极33可由阳极电极形成。
第一吸收构件21和角形的第二吸收构件22形成在面板20的面向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内表面上,以防止光透射穿过面板20的顶部和侧面,其中,第一吸收构件21形成在图像显示单元12上,角形的第二吸收构件22形成在第一吸收构件21和面板20的在图像显示单元12的外围上的内表面之间以与第一吸收构件21的外围至少部分叠置。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吸收构件22屏蔽外部光并反射从有机发光二极管30发射的光以防止光泄漏。因此,可以提高对比度和光效率,并可以防止由厚膜现象引起的实际屏幕上第一吸收构件21的外围的厚度差异造成的折射率差异而产生屏幕失真,其中,在厚膜现象中,在吸附剂被涂覆到面板的内表面上的过程中第一吸收构件21的外围变厚。
图5至图9是示出沿图1中的A-A’线截取的根据第二实施例至第六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的示意性剖视图。将省略对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的描述。特别地,将省略对在其上形成有TFT 45和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基底10的描述。
参照图5,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器1a包括:基底10,在其上形成有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图像显示单元12;面板20,形成在基底10上并具有“U”形剖面以密封图像显示单元12。第一吸收构件21和平面形第二吸收构件22’形成在面板20的面向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内表面上,以防止光透射穿过面板20的顶部,其中,第一吸收构件21形成在图像显示单元12上,平面形第二吸收构件22’形成在第一吸收构件21和面板20的在图像显示单元12的外围上的内表面之间以与第一吸收构件21的外围至少部分叠置。
参照图6,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器1b包括:基底10,在其上形成有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图像显示单元12;面板20,形成在基底10上并具有“U”形剖面以密封图像显示单元12。第一吸收构件21、平面形第二吸收构件22’和第三吸收构件23形成在面板20的面向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内表面上,以防止光透射穿过面板20的顶部,其中,第一吸收构件21形成在图像显示单元12上,平面形第二吸收构件22’形成在第一吸收构件21和面板20的在图像显示单元12的外围上的内表面之间以与第一吸收构件21的外围至少部分叠置。当第三吸收构件23被添加到第二吸收构件22’上时,可以改善光屏蔽效率。
参照图7,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器1c包括:基底10,在其上形成有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图像显示单元12;面板20,形成在基底10上并具有“U”形剖面以密封图像显示单元12。第一吸收构件21、角形第二吸收构件22和第三吸收构件23’形成在面板20的面向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内表面上,以防止光透射穿过面板20的顶部和侧面,其中,第一吸收构件21形成在图像显示单元12上,角形第二吸收构件22形成在第一吸收构件21和面板20的在图像显示单元12的外围上的内表面之间以与第一吸收构件21的外围至少部分叠置。当第三吸收构件23’被添加到第二吸收构件22上时,可以改善光屏蔽效率。
参照图8,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器1d包括:基底10,在其上形成有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图像显示单元12;面板20,形成在基底10上并具有平面形剖面以密封图像显示单元12。第一吸收构件21、平面形第二吸收构件22’和密封构件13形成在面板20的面向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内表面上,以防止光透射穿过面板20的顶部,其中,第一吸收构件21形成在图像显示单元12上,平面形第二吸收构件22’形成在第一吸收构件21和面板20的在图像显示单元12的外围上的内表面之间以与第一吸收构件21的外围至少部分叠置。
参照图9,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有机发光显示器1e包括:基底10,在其上形成有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图像显示单元12;面板20,形成在基底10上并具有平面形剖面以密封图像显示单元12。第一吸收构件21、平面形第二吸收构件22’、第三吸收构件23和密封构件13形成在面板20的面向有机发光二极管30的内表面上,以防止光透射穿过面板20的顶部,其中,第一吸收构件21形成在图像显示单元12上,平面形第二吸收构件22’形成在第一吸收构件21和面板20的在图像显示单元12的外围上的内表面之间以与第一吸收构件21的外围至少部分叠置。当第三吸收构件23被添加到第二吸收构件22’上时,可以改善光屏蔽效率。
根据上述实施例,形成在面板的内表面上的第二吸收构件由一层或两层组成。然而,第二吸收构件可由两层或更多层组成。此外,根据实施例,采用顶表面发射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上面的描述。例如,可采用底表面发射型有机发光二极管。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在第一吸收构件的外围上附加形成至少一层的吸收构件可以防止传统丝网印刷法和喷射法中发生的厚膜现象所引起的屏幕失真的产生,并可以防止光泄漏。因此,可以改善光效率并因此提高对比度。此外,可以应用各种工艺,使得提高选择的宽度并因此提高产品的竞争性成为可能。
虽然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的这些实施例作出各种改变,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9)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包括:
基底,在其上形成有具有至少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图像显示单元;
面板,形成在所述基底上以密封所述图像显示单元;
第一吸收构件,至少形成在所述图像显示单元上的所述面板的面向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内表面上;
第二吸收构件,在所述第一吸收构件和所述面板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在所述图像显示单元的外围上,所述第二吸收构件与所述第一吸收构件的外围至少部分叠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二吸收构件是角形的或者平面形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二吸收构件防止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透射穿过所述第一吸收构件的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二吸收构件是吸光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二吸收构件由有色金属薄膜或有机薄膜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二吸收构件是黑色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二吸收构件是单层的或多层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二吸收构件的厚度范围为5μm~15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吸收构件由聚合物纳米颗粒层、氧化钡和氧化钙中的一种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吸收构件由丝网印刷法或喷射法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吸收构件吸收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外部接收的水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面板具有“U”形剖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面板具有平面形剖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还包括形成在其剖面为平面形的所述面板的边缘和所述基底之间的密封构件,以密封所述图像显示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面板是透明的。
16.一种制造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在其上形成有具有至少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图像显示单元的基底;
提供形成在基底上以密封所述图像显示单元的面板;
沿所述图像显示单元的外围在所述面板的内表面上形成第二吸收构件;
在所述图像显示单元上的面板的面向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内表面上形成第一吸收构件,所述第二吸收构件与所述第一吸收构件的外围至少部分叠置;
在所述基底的外围或所述面板的外围上形成粘合剂;
将在其中形成有所述第一和第二吸收构件的所述面板与在其上形成有具有至少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所述图像显示单元的所述基底密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吸收构件是角形的或平面形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吸收构件由聚合物纳米颗粒层、氧化钡和氧化钙中的一种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吸收构件由丝网印刷法或喷射法形成。
CN200610072114A 2005-05-02 2006-04-12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057883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50036874 2005-05-02
KR1020050036874A KR100636497B1 (ko) 2005-05-02 2005-05-02 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8923A true CN1858923A (zh) 2006-11-08
CN100578838C CN100578838C (zh) 2010-01-06

Family

ID=37233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72114A Active CN100578838C (zh) 2005-05-02 2006-04-12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47478B2 (zh)
JP (1) JP2006313729A (zh)
KR (1) KR100636497B1 (zh)
CN (1) CN10057883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51131A4 (en) * 2006-12-22 2011-01-19 Sharp Kk DISPLAY SYSTEM
US8022624B2 (en) * 2007-04-25 2011-09-20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Moisture protection for OLED display
US10103359B2 (en) 2008-04-09 2018-10-16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Multilayer film for encapsulating oxygen and/or moisture sensitive electronic devices
US8410690B2 (en) * 2009-02-13 2013-04-02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Display device with desiccant
KR101271521B1 (ko) 2009-11-23 2013-06-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KR20140053607A (ko) * 2012-10-26 2014-05-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40543B1 (ko) 1997-08-01 2004-1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소자
JP3942770B2 (ja) * 1999-09-22 2007-07-11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El表示装置及び電子装置
US6653777B1 (en) * 1999-11-24 2003-11-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3409764B2 (ja) * 1999-12-28 2003-05-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TWI282697B (en) * 2000-02-25 2007-06-11 Seiko Epson Corp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JP2003068237A (ja) * 2001-08-24 2003-03-07 Toshiba Corp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34438A (ja) 2002-02-07 2003-08-22 Toda Kogyo Corp 半導体封止材料用黒色複合粒子粉末及び半導体封止材料
CN1436819A (zh) 2002-02-07 2003-08-20 户田工业株式会社 半导体密封材料用黑色复合颗粒和半导体密封材料
JP4216008B2 (ja) * 2002-06-27 2009-01-2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ならびに前記発光装置を有するビデオカメラ、デジタルカメラ、ゴーグル型ディスプレイ、カーナビゲーション、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dvdプレーヤー、電子遊技機器、または携帯情報端末
JP4050972B2 (ja) * 2002-10-16 2008-02-20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表示装置
US7050131B2 (en) 2002-10-17 2006-05-23 Lg.Philips Lcd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black seal pattern and external resin pattern,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05011794A (ja) * 2003-05-22 2005-01-13 Tohoku Pioneer Corp 有機el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40110753A (ko) 2003-06-20 2004-12-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에 사용되는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KR100544127B1 (ko) * 2003-08-27 2006-01-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수분 흡수층을 구비한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JP2005209413A (ja) * 2004-01-20 2005-08-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パネ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244376A1 (en) 2006-11-02
CN100578838C (zh) 2010-01-06
JP2006313729A (ja) 2006-11-16
KR100636497B1 (ko) 2006-10-18
US7847478B2 (en) 2010-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16139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CN100578838C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JP5174145B2 (ja) 有機el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615625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805636A (zh) 平板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US7777415B2 (en) Sealed, flexible flat panel display
CN1826028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US20140145588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9223504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JP2006253097A (ja) 自発光パネルおよび自発光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746736A (zh) 平面显示面板和具有该平面显示面板的平板显示器件
US8018147B2 (en) Du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buffer layer
US8692239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8344614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355344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6054147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07200801A (ja) トップエミッション型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06168298A (ja) ガスバリア性積層体及びその積層体を用いた表示素子
CN1805634A (zh) 双面显示装置
KR100645714B1 (ko) 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135486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06054146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5798105B2 (ja) 有機elパネル
KR100542764B1 (ko) 유기 전계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50111493A (ko) 평판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116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Applicant after: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Samsung SDI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SDI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116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1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08

Address after: South Korea Gyeonggi Do Yongin

Patentee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