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54449B - 复层玻璃 - Google Patents

复层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54449B
CN1854449B CN200610079281XA CN200610079281A CN1854449B CN 1854449 B CN1854449 B CN 1854449B CN 200610079281X A CN200610079281X A CN 200610079281XA CN 200610079281 A CN200610079281 A CN 200610079281A CN 1854449 B CN1854449 B CN 18544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glass
resonance
bonding
double glazing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792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54449A (zh
Inventor
秋山贵彦
松本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54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4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54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44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具有以下性能的复层玻璃,即,即使由温度变化引起复层玻璃的中空层膨胀、收缩,也可通过共振用构件稳定地得到隔音性能,同时,在共振用构件的粘接层和平板玻璃之间不生成气泡、不发生剥离,可防止复层玻璃的外观劣化。该复层玻璃是通过在平板玻璃9A、9B的边缘设置间隔条3来间隔规定的间隔、形成中空层17而复层化的至少2块平板玻璃间之间,于平板玻璃9A、9B的边缘且与间隔条3平行地安装有共振用构件2的复层玻璃1,其中,将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2块平板玻璃中的第1平板玻璃9A相对的对向部固着在第1平板玻璃9A上,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2块平板玻璃中的第2平板玻璃9B相对的对向部以气密状态与第2平板玻璃9B接触,使该对向部与第2平板玻璃9B为非粘接状态。

Description

复层玻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提高隔音性能而在其中安装有共振用构件的复层玻璃。
背景技术
复层玻璃一般是通过间隔条隔置2块平板玻璃,形成中空层,再密封边缘部的玻璃。为矩形的复层玻璃时,间隔条被配置在平板玻璃的四边的边缘部。通过一次密封材料将间隔条的两侧面粘接在平板玻璃上,通过二次密封材料密封外缘侧。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为提高室内外的隔音性能,使赫姆霍尔兹共振器安装在平板玻璃间的复层玻璃的隔音构造。该隔音构造中,在平板玻璃的边缘部安装了具有以规定间隔贯通有小孔的棒状共振用构件,在共振用构件和间隔条间配置具有空气层部的吸音部,形成了赫姆霍尔兹共振器。此时,为了得到希望的共振频率,可设定共振用构件的位置、小孔的间隔以及长度等。该共振用构件沿着平板玻璃边缘部的间隔条,与其平行地配置在,间隔条内缘侧的两平板玻璃之间,并且与间隔条之间留有间隔。
该共振用构件通过粘接剂等粘接层安装在平板玻璃间。通过这样保持共振用构件。通过在合适的位置安装共振用构件,可得到最佳的共振作用,从而可确实提高隔音性能。这样如果有温度变化,则这种复层玻璃的中空层产生内压变化膨胀或者收缩。由于与此对应平板玻璃弯曲,共振用构件和平板玻璃间的粘接层也伸缩。如果反复该伸缩动作,则一部分粘接层从平板玻璃剥离,在粘接层和平板玻璃间生成气泡,产生外观劣化的同时,共振特性变化,隔音性能下降。
作为消除该问题的方法,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共振用构件和间隔条之间,安装支持脚的复层玻璃的隔音构造,该支持脚可在共振用构件的长边方向上滑动,其作用是支持共振用构件,并且使共振用构件与间隔条相隔规定的间隔。但是,当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隔音构造,应用在阳台窗等大型的开口部时,共振用构件为超长材,不能忽视自身重量引起的弯曲,只靠间断性设置的支持脚保持共振用构件笔直是困难的,因此外观上不佳。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虽与隔音构造完全没有关系,但在平板玻璃和塑料板间安装有夹隔物的复层玻璃。该复层玻璃是内装有作为多个纵格子的夹隔物的,稳定地保持平板玻璃和塑料板间的结合强度的复层玻璃。
但是,对于专利文献3中的复层玻璃,安装在平板玻璃和塑料板间的多个夹隔物可能会影响通过复层玻璃的目视,会感到不谐调。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638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5-10476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11-1663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使随着温度变化复层玻璃的中空层膨胀、收缩,通过共振用构件也可得到稳定的隔音性能、同时共振用构件的粘接层和平板玻璃间不生成气泡也不产生剥离、可防止复层玻璃的外观劣化的复层玻璃。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进行了各种研究,结果着眼于共振用构件中的与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和平板玻璃的接触状态,发现了通过控制平板玻璃表面的共振用构件与平板玻璃间的粘接界面的状态,可得到具有稳定的隔音性能的、同时共振用构件的粘接层和平板玻璃间不生成气泡也不产生剥离、可防止复层玻璃的外观劣化的复层玻璃。即,本发明提供了以下的复层玻璃。
权利要求1的发明中提供了复层玻璃,该玻璃是在通过于平板玻璃的边缘设置间隔条隔开规定间隔、形成中空层而复层化的至少2块平板玻璃之间,于平板玻璃的边缘且与上述间隔条平行地安装有共振用构件的复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共振用构件中的与上述2块平板玻璃中的第1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粘接于该第1平板玻璃,使上述共振用构件中的与上述2块平板玻璃中的第2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以气密状态与该第2平板玻璃接触,使该对向部与该第2平板玻璃处于非粘接状态。
权利要求2的发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其特征还在于,通过固着将上述共振用构件中的与上述第1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粘接于该第1平板玻璃。
权利要求3的发明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发明,其特征还在于,通过粘着将上述共振用构件中的与上述第1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粘接于该第1平板玻璃。
本说明书中的粘接包括固着和粘着。在此,固着是指粘接剂固化,使两个面粘接成一体不能剥离的状态,也称为永久粘接。与此相对,粘接是指使两个面暂时粘接的状态,为可以剥离且剥离后可再粘接的状态,也称为暂时粘接。
权利要求4的发明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其特征还在于,上述共振用构件中的与上述第2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中,隔着粘接层设置有经非粘接性加工而成的非粘接面。
权利要求5的发明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其特征还在于,上述共振用构件中的与上述第2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中设置有弹性构件。
权利要求6的发明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其特征还在于,上述共振用构件中的与上述第2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呈凸状弯曲。
权利要求7的发明是复层玻璃,该玻璃是在通过于平板玻璃的边缘设置间隔条隔开规定间隔、形成中空层而复层化的至少2块平板玻璃之间,于平板玻璃的边缘且与上述间隔条平行地安装有共振用构件的复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共振用构件中的分别与构成上述2块平板玻璃的第1平板玻璃以及第2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通过粘着分别粘接于上述第1平板玻璃和上述2块平板玻璃。
权利要求8的发明是复层玻璃,该玻璃是在通过于平板玻璃的边缘设置间隔条隔开规定间隔、形成中空层而复层化的至少2块平板玻璃之间,于平板玻璃的边缘且与上述间隔条平行地安装有共振用构件的复层玻璃,其特征在于,通过粘着将共振用构件中的与上述2块平板玻璃中的第1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粘接于该第1平板玻璃,通过固着,将上述共振用构件中的与上述2块平板玻璃中的第2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粘接于该第2平板玻璃。
权利要求9的发明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其特征还在于,在上述共振用构件中的与上述第1平板玻璃和/或上述第2平板玻璃粘接的对向部中,设置有弹性构件。
在此提到的粘接与上述相同,包括固着和粘着。
权利要求10的发明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明,其特征还在于,在上述共振用构件中的与上述2块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中,与该平板玻璃粘接的对向部呈凸状弯曲。
权利要求11的发明复层玻璃,该玻璃是在通过于平板玻璃的边缘设置间隔条隔开规定间隔、形成中空层而复层化的至少2块平板玻璃之间,于平板玻璃的边缘且与上述间隔条平行地安装有共振用构件的复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共振用构件中的与构成上述2块平板玻璃的第1平板玻璃及第2平板玻璃分别相对的对向部,通过固着分别粘接于上述第1平板玻璃及第2平板玻璃。本说明书中的固着包括构造粘接和不及构造粘接强的永久粘接。在此,构造粘接是指必须保持永久结合和高强度的粘接,粘接构造构件,通过对于该材料所承受的特定外力耐受为相当或大于材料的粘接剂,粘接部位成为将构造物形成一体的构成单位,因此在各种环境中,使用具有与构造材料同等耐久性的粘接剂进行粘接。
发明的效果
权利要求1的发明中,在第1平板玻璃上粘接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1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在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以气密状态接触第2平板玻璃,且对第2平板玻璃为非粘接。因此,由于共振用构件只粘接第1平板玻璃,因此粘接作业只要单面即可在作业性上优良。另外,共振用构件中的对第2平板玻璃为非粘接的对向部,以接触平板玻璃的状态,位置可移动,此外如果为弹性接触,则其挤压力可以变化。因此,与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也与第2平板玻璃相粘接的情况相比较,即使由温度变化引起复层玻璃的中空层膨胀、平板玻璃弯曲,也可防止受此影响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1平板玻璃粘接的对向部侧的粘接层被外力牵拉而伸长。因此,向平板玻璃的应力负荷变小,另外,粘接层也不会受到过度的力,从而不会发生一部分粘接层剥离产生气泡、复层玻璃的外观劣化的情况。
共振用构件与2块平板玻璃的接触状态,由共振用构件自身的弹性,或者共振用构件没有弹性时,由在该平板玻璃之间的配置状态而得。即,如果共振用构件自身在宽度方向(与两平板玻璃的垂直方向)上具有弹性,则通过该弹性可随着两平板玻璃之间的间隙的伸缩而相应伸缩,从而始终保持接触状态。另外,如果共振用构件自身为刚体时,例如通过将两平板玻璃实现铺开地安装,通常从平板玻璃侧受到压缩作用,可根据在一定限度内的温度变化,随着平板玻璃之间的间隙的伸缩,保持平常的接触状态。
另外,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非粘接的对向部只要在不会显著阻碍共振用构件的共振作用,显现其隔音性能的程度内保持气密状态与第2平板玻璃接触即可。同样,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1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粘接在第1平板玻璃上保持密闭,不阻碍共振用构件的共振作用,可稳定地得到其隔音性能。
权利要求2的发明中,通过固着,在第1平板玻璃上粘接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1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因此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1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与第1平板玻璃的粘接界面的耐久性优良,可在2块平板玻璃之间长期稳定的安装共振用构件。另外,由共振用构件只与第1平板玻璃粘接,以及使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与第2平板玻璃以气密状态接触,且与第2平板玻璃为非粘接所获得的效果与权利要求1的发明一样。
权利要求3的发明中,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1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通过粘着与第1平板玻璃粘接,因此在第1平板玻璃上粘接共振用构件时可以重新贴附,提高了共振用构件的相对于平板玻璃的定位的作业性。另外,通过只使共振用构件与第1平板玻璃粘接,以及使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以气密状态与第2平板玻璃接触,且与第2平板玻璃为非粘接,由此达到的效果与权利要求1的发明一样。
权利要求4的发明中,在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为非粘接的对向部上,介于粘接层设置有经非粘接性加工而成的非粘接面。例如,当通过粘接层,在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上安装膜时,该膜以密闭状态与第2平板玻璃接触,使粘接层的粘接功能丧失,可确实达到在第2平板玻璃玻璃上非粘接共振用构件。这种情况时,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为非粘接的对向部和共振用构件中的粘接(固着或粘着)在第1平板玻璃上的对向部这两者上,均事先粘接相同的双面粘接带,变换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为非粘接的对向部侧的双面粘接带的剥离纸为难以剥离的种类,用作用非粘接用的膜,则作业性提高。作为非粘接性加工的示例,除了安装膜以外,还可有在粘接层上吸附粉末或者微粒状物体;成在粘接层表面施以热、化学、或者机械加工等使粘接层的粘接功能丧失的方法。
权利要求5的发明中,由于在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为非粘接的对向部中设置有弹性构件,因此即使中空层膨胀,平板玻璃向外侧弯曲,弹性构件也会随着这些变化伸长,或者,即使中空层收缩,平板玻璃向内侧弯曲,弹性构件也会收缩变形。而且,即使平板玻璃从最初就是部分翘曲或有微小凹凸的状态,也可使其随着该形状安装在平板玻璃之间。因此,弹性构件随平板玻璃的弯曲或翘曲变形,可始终维持共振用构件与平板玻璃接触的状态,得到稳定的隔音性能。当设置有弹性构件侧的平板玻璃是强化玻璃等热处理平板玻璃或夹层玻璃、经各种表面处理的平板玻璃等在表面上具有微小凹凸或起伏的平板玻璃时,特别有效。
权利要求6的发明中,由于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为非粘接的对向部呈凸状弯曲,因此容易弥补,在2块平板玻璃之间安装共振用构件时由间隔条决定的两平板玻璃间的距离与共振用构件的宽度之间的尺寸误差和组装误差,这与设置在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为非粘接的对向部中的弹性构件相结合,可以确实使之与第2平板玻璃以气密状态接触。
权利要求7的发明中,由于通过粘着将共振用构件中的分别与第1平板玻璃及第2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分别粘接在第1平板玻璃及第2平板玻璃上,因此将共振用构件粘接在第1平板玻璃上时,可重新贴附,提高共振用构件在平板玻璃上定位的作业性。另外,如是弹性接触,即使由温度变化复层玻璃的中空层膨胀收缩而造成平板玻璃弯曲,与也可通过此相应增减粘着材料与平板玻璃表面的接触界面中的接触面积来抵消该弯曲,因此粘着材料基本不会由外力牵引而伸长。因此,向平板玻璃的应力负荷减小,或者,粘着材料(粘接层)也不会受到过度力,从而不会发生由于复层玻璃的中空层反复膨胀收缩而造成的粘着材料(粘接层)损坏、产生气泡、复层玻璃的外观劣化。另外,制造共振用构件时,可将共振用构件本体部作为硬质树脂,将粘着材料作为软质树脂,同时挤出成形成为一体化,这与将共振用构件和粘接材料分别作为独立的构成部件相比,简化了复层玻璃的制造工程,提高了生产性。
权利要求8的发明中,通过粘着,将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1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粘接在第1平板玻璃上,通过固着,将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粘接在第2平板玻璃上。
因此,在第1平板玻璃上粘接共振用构件时,可以重新贴附,提高了决定共振用构件在平板玻璃上的定位的作业性,同时由于共振用构件固着在第2平板玻璃上,共振用构件的保持稳定性也优良。另外,如果粘着侧或固着侧中的至少一方的粘接层是由弹性构件构成,则即使由温度变化引起复层玻璃的中空层膨胀收缩平板玻璃弯曲,也可通过与此相应增减粘着材料和平板玻璃表面接触的界面中的接触面积的增减,来抵消弥补该弯曲,因此不会发生粘着材料因外力牵引而伸长。因此,向平板玻璃的应力负担减小,另外,粘着材料(粘接层)不会受到过度的力,从而不会发生由复层玻璃的中空层反复膨胀收缩而造成粘着材料(粘接层)损坏、产生气泡、复层玻璃的外观的劣化。
权利要求9的发明中,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1平板玻璃和/或第2平板玻璃相粘接的对向部中设置有弹性构件,因此即使中空层膨胀,平板玻璃向外侧弯曲,弹性构件也随之伸长,或者,即使中空层收缩平板玻璃向内侧弯曲,弹性构件也收缩变形。而且,即使平板玻璃从最初就是部分翘曲或有微小凹凸的状态,也可使其随着该形状安装在平板玻璃之间。因此,弹性构件随平板玻璃的弯曲或翘曲变形,始终维持共振用构件与平板玻璃接触的状态,可得到稳定的隔音性能。当设置有弹性构件侧的平板玻璃是强化玻璃等热处理平板玻璃或夹层玻璃、经各种表面处理的平板玻璃等在表面上具有微小凹凸或起伏的平板玻璃时,特别有效。另外,在平板玻璃上固着或粘着的粘接层不会因外力牵引而伸长。因此,向平板玻璃的应力负荷变小,另外,粘接层不会受到过度的力,从而不会发生由复层玻璃的中空层反复膨胀收缩而造成粘接层损坏、产生气泡、复层玻璃的外观的劣化。而且可以得到稳定的隔音性能。作为弹性构件,可以是粘着材料自身由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也可使用在具有弹性的基材的两侧设置粘合层的双面粘接带。
权利要求10的发明中,由于共振用构件中的与平板玻璃粘接的对向部呈凸状弯曲,因此在粘接在平板玻璃上时,可弥补由间隔条决定的两平板玻璃间的距离与共振用构件的宽度之间的尺寸误差和组装误差,使粘接面确实与平板玻璃相接触。另外,与设置在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1平板玻璃和/或第2平板玻璃相粘接的对向部中的弹性构件相结合,可非常显著地抑制粘接时的气泡混入。
权利要求11的发明中,由于共振用构件固着在2块平板玻璃上,因此与平板玻璃的粘接界面的稳定性优良,由于将共振用构件与平板玻璃形成不能剥离地牢固的一体化,因此,即使复层玻璃的中空层由温度变化产生内压变化造成膨胀或收缩,也可防止受其影响共振用构件自平板玻璃剥离。因此,由于共振用构件和平板玻璃间不产生气泡,不会造成复层玻璃的外观劣化,可以稳定地得到共振用构件的隔音性能。而且,由于2块平板玻璃与共振用构件不通过弹性构件而固着一体化,因此即使复层玻璃的中空层由温度变化产生内压变化也可抑制中空层的膨胀收缩,可减小介存在间隔条两侧面和2块平板玻璃之间的1次密封材料的负荷,可提高相对于内部结雾的复层玻璃的寿命。
本发明中,由于将共振用构件粘接在至少1块平板玻璃上(固着或者粘着),因此可以确实保证共振用构件对于平板玻璃的位置。因此,不仅不仅适用于小型窗户,而且适用于阳台窗等大型开口部,1边为300mm~4000mm的广泛的复层玻璃中,共振用构件通过自身重量可防止在长手方向上的弯曲,由于不需要在间隔条上连接支持脚等来用以维持共振用构件和间隔条的间隔的支持构件,因此可减少零件件数,简便制造工序,可得到设计性优良的复层玻璃。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涉及的复层玻璃的概略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涉及的复层玻璃的共振用构件周边的截面图。
【图3】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涉及的复层玻璃的共振用构件的截面图。
【图4】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涉及的复层玻璃的共振用构件周边的截面图。
【图5】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涉及的复层玻璃的共振用构件周边的截面图。
【图6】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涉及的复层玻璃的共振用构件的截面图。
【图7】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涉及的复层玻璃的共振用构件周边的截面图。
【图8】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中涉及的复层玻璃的共振用构件周边的截面图。
【图9】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涉及的复层玻璃的共振用构件粘接部周边的截面图。
【图10】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涉及的复层玻璃的共振用构件粘接部周边的截面图。
【符号的说明】
1:复层玻璃、2:共振用构件、2a:刚体部、2b:本体、3:间隔条、4:固着材料、5:粘接面、6:非接合面、7:膜、8、8’:凸状部、9(9A、9B):平板玻璃、10:小孔、11:粘着材料、12:鳍状部、13:弹性材料、14:干燥剂、15:一次密封材料、16:二次密封材料、17:中空层、18:粘接层、19:空隙部、20:构造接合剂、21:空洞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附图为基础,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另外,在以下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于已经说明的构件等,通过附在图中标以同一符号或相应符号来简化或省略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涉及的复层玻璃的概略示意图,图1(A)为正视图,图1(B)为图1(A)的B-B截面图,图1(C)为复层玻璃底边部附近的部分斜视图。
如图所示,复层玻璃1中,将共振用构件2与间隔条3设置在2块平板玻璃9A、9B间。将棒状的共振用构件2与间隔条3平行地安装在较间隔条3更靠近中空层17的位置,且与间隔条3间隔规定距离H,由共振用构件2、间隔条3以及2块平板玻璃9A、9B形成空洞部21。共振用构件2为截面近矩形的棒状材料,具有规定的厚度L,另外,在共振用构件2中,设置有连通中空层17和空洞部21的直径为d的多个小孔10,且在其长手方向(图1(B)中为纸面垂直方向)上间隔为规定步调间隔P(图1(C))。在规定厚度的共振用构件2中连续地配置小孔10所形成的构成与赫姆霍尔兹共振器连续排列的构成是等价的。
只要可以形成具有所希望的共振频率的共振器,可使用各种尺寸的共振用构件2,从外观上、制造上的观点来看,较好为厚度L为2~20mm、直径d为1~5mm、间距间隔P为10~200mm、间隔条3与共振用构件2的距离H为5~50mm左右,共振用构件2的宽度近似等于平板玻璃9A、9B之间的间隔W。作为共振用构件2,可使用各种材料,例如硬质树脂、橡胶、金属材料等由于吸音性较小,因此较好。另外,当共振用构件2从框架内侧漏出的图中未示的情况时,较好由外观上透明材料形成。因此,作为共振用构件2,较好使用透明硬质树脂(例如丙烯酸树脂)。另外,共振用构件2的表面,即,共振用构件2的上下面以及小孔10的周壁面较好加工成光滑,因为这样吸音性减少。另外,共振用构件2,例如可只设置在复层玻璃1的1边或2边上,但较好为沿着4边整周设置。共振用构件2与间隔条3平行设置,粘接在平板玻璃9A、9B中的至少第1平板玻璃9A上。共振用构件2可只通过与第1平板玻璃9A及/或第2平板玻璃9B粘接来保持固定,较好为在共振用构件2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例如,复层玻璃1的拐角部)中,再另外设置支持构件。
间隔条3是由铝或树脂等的挤出材料形成的矩形的方筒材,在其内部填充干燥剂14。通过间隔条3,保持一定的2块平板玻璃9A、9B间的间隔。通过一次密封材料15,将间隔条3两侧面粘接在平板玻璃9A、9B上,通过二次密封材料16将间隔条3的外缘侧,即,复层玻璃1的边缘端部侧封闭。另外,只要不超过本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进行例如下述的各种设计变化:如作为间隔条3,使用将树脂材料挤出成形为带状的具有弹性的树脂制间隔条;利用该树脂制间隔条自身将边缘部密封,省去一次密封材料15和二次密封材料16;使用具有各种截面形状的间隔条等。
由于将共振用构件2设置在较间隔条3更靠近中空层17的位置,因此易受到由中空层17的膨胀收缩引起的影响。因此,与在间隔条3和平板玻璃9(9A、9B)的界面中设置的一次密封材料15相比,共振用构件2与平板玻璃9(9A、9B)的粘接的界面处在更严酷的环境中。
[第1实施方式]
图2(A)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层玻璃的共振用构件周边的部分截面图。
如图所示,在2块平板玻璃9A、9B间安装具有小孔10的共振用构件2。在共振用构件2的刚体部2a的一个侧面(图的左侧)与第1平板玻璃9A之间设置没有弹性的固着材料4。即,通过固着材料4,将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1平板玻璃9A相对的对向部,在粘接面5上与第1平板玻璃9A固着。与此相对,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9B相对应的对向部,在非粘接面6以气密状态与第2平板玻璃9B接触,且与第2平板玻璃9B为非粘接。固着材料4可使用例如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丙烯酸树脂等粘接剂。通过使这样的由刚体部2a和固着材料4形成的共振用构件2厚于平板玻璃9A、9B间的距离,使平板玻璃9A、9B向外侧扩展弯曲,形成复层玻璃1。这样通过以将平板玻璃9A、9B向外侧挤扩的状态安装共振用构件2,共振用构件2始终受到来自两侧的平板玻璃9A、9B的弹性压缩·牵引力。因此,只要在可以设想的规定的范围内,即使由温度变化引起中空层17膨胀收缩,共振用构件2也可始终保持与两侧的平板玻璃9A、9B接触的状态。
另外,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9B为非粘接的对向部,以保持不会显著阻碍共振用构件2的共振作用,显现其隔音性能程度的气密状态,在非粘接面6与第2平板玻璃9B接触。
本说明书中。“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以气密状态与第2平板玻璃接触”是指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9B为非粘接的对向部以保持不会显著阻碍共振用构件的共振作用,显现其隔音性能程度的气密状态与第2平板玻璃9B接触的意思。为了达到该目的,例如,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与第2平板玻璃之间的接触界面中,即使假设存在连通中空层17和空洞部21的通路,但只要该连通通路的直径的最大值小于小孔10的直径,且所有该连通通路整体的合计截面积不到所有小孔10整体的合计截面积的1/10即可。
在建筑物的开口部安装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层玻璃时,为了减少由于直射日光,特别是紫外线的影响引起的固着材料4的劣化,较好为,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9B为非粘接的对向部侧的玻璃,将第2平板玻璃9B设置在室外侧,将第1平板玻璃9A设置在室内侧。
另外,在图2(A)中,以向外侧大弯曲的状态显示了第1平板玻璃9A、第2平板玻璃9B,这是为了说明向平板玻璃9A、9B间装入共振用构件2的组装状态的夸张示意图。本说明书中的其它附图也同样。
图2(B)显示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如图所示,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9B相对的对向部中,设置有具有弹性的粘接层18,在除用膜7覆盖该粘接层18的表面构成非粘接面6之外的构成,作用以及效果均与图2(A)的示例相同。
如将作为弹性构件的粘接层18事先形成压缩状态,将由固着材料4、刚体部2a、粘接层18和膜7形成的共振用构件2安装在平板玻璃9A、9B间,则当中空层17膨胀、平板玻璃9A、9B间的距离扩大时,事先以压缩状态设置的粘接层18恢复,随附着平板玻璃9B,共振用构件2的非接触面6可维持接触的状态。因此,在共振用构件2和平板玻璃9B之间不会产生间隙,可通过具有与复层玻璃1的固有共振频率相应的共振频率的共振用构件2,维持最佳的隔音性能。相反,当中空层17收缩、平板玻璃9A、9B向内侧弯曲时,粘接层18发生弹性变形,随其收缩。另外,在制造平板玻璃9B的工序中,通过热处理等承受变形等,即使平板玻璃9B有部分翘曲或微小凹凸、弯曲,与该形状相应压缩粘接层18,可在平板玻璃9A、9B间确实挟持共振用构件2。另外,不仅可以由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9B相对的对向部侧的粘接层18,而且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1平板玻璃9A相对的对向部侧的固着材料4也可以由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这种情况时,可以分别使用具有不同材质和物性的物质作为粘接层18、固着材料4,但较好为使用相同的材料。粘接层18或者作为弹性构件构成的固着材料4较好具有可获得以下效果的厚度,即,该厚度可弥补平板玻璃9A、9B的变形或翘曲、微小凹凸、弯曲等,且可弥补伴随中空层17的膨胀收缩的平板玻璃9A、9B间距离的变化量。作为该厚度,较好为0.3mm~2mm,更高为0.5mm~1.5mm。
作为膜7,可使用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没有粘接性的膜。膜7的厚度较好为10~100μm,为了不阻碍具有弹性的粘接层18的弹性,以及使膜7与平板玻璃界面保持不产生褶皱的接触状态,更好为50~75μm。安装有膜7的共振用构件2的侧面不与第2平板玻璃9B粘接,形成非粘接面6。与共振用构件2或固着材料4同样,粘接层18、膜7也较好为在外观上透明。
该示例中,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9B相对的对向部中,用膜7覆盖粘接层18的表面构成非粘接面6,除此之外还可实施如以下的各种非粘接性加工:在粘接层18上吸附粉末或者微粒状的物体;在粘接层18的表面实施热、化学或者机械加工等使粘接层18的粘接功能消失等。
图2(C)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
图2(C)的示例中,除使用了具有弹性的双面粘接带作为固着材料4,以及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1平板玻璃9A固着的对向部与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9B相对的对向部的两者均呈凸状弯曲以外的构成、作用、效果均与图2(B)的示例相同。即,如图3的示例所示,在第1平板玻璃9A和第2平板玻璃9B之间设置如下的共振用构件2,该共振用构件2是在共振用构件2的与第1平板玻璃9A相对的对向部中,在共振用构件2的刚体部2a的第1平板玻璃9A侧的侧面形成呈凸状弯曲的凸状部8,同样,在共振用构件2的刚体部2a的第2平板玻璃9B侧的侧面形成有呈凸状弯曲的凸状部8’。通过该凸状部8、8’,弥补由间隔条确定的两平板玻璃9A、9B间的距离与共振用构件2的宽度之间的尺寸误差和组装误差,可使粘接面5确实与第1平板玻璃9A接触。另外,还可非常显著抑制粘接时的气泡混入。该凸状部8、8’的突出长度r、r’,相对于具有弹性的固着材料4或具有弹性的粘接层18的厚度,较好为5~40%左右的长度。另外,也可只在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1平板玻璃9A相对固着的对向部或者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9B相对的对向部中的任一方形成凸状部8(8’)。凸状部8、8’较好为将刚体部2a自身的侧面形成凸状弯曲,在其表面上设置均一厚度的固着材料4或粘接层18(图3)来构成,也可以例如,刚体部2a自身的侧面呈直线状的截面形状,在其表面上沿刚体部2a的高度方向设置厚度不同的固着材料4或粘接层18,在共振用构件2的侧面构成呈凸状弯曲的凸状部8、8’。
图2(B)中是用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固着材料4,图2(C)的示例中,固着材料4和粘接层18均由具有弹性的粘接材料构成,因此,作为固着材料4、粘接层18,可使用具有弹性的相同的双面粘接带。即,通过在由不变形的刚性构件形成的刚体部2a的两侧面安装双面粘接带,将共振用构件2设置在平板玻璃9A、9B间。组装本例的复层玻璃1时,在作为共振用构件2使用的棒状材料的刚体部2a中穿设小孔10,在其两侧面上剥离双面粘接带的一面的剥离纸进行贴附。双面粘接带另一面的剥离纸保持原来贴附的状态。即,在该阶段中共振用构件2的两侧面均为非粘接面。之后,剥离一面的剥离纸,在第1平板玻璃9A的规定位置粘接共振用构件2。此时,由于另一侧的双面粘接带被脱膜纸覆盖,因而保持原来的非粘接面,不会使组装作业的作业性下降。另外,对于第2平板玻璃9B为非粘接面6侧的非粘接加工,也可以预先设置难以剥离的膜。接着,在附有双面粘接带的剥离纸侧(非粘接面6侧)上设置第2平板玻璃9B,用2块平板玻璃9A、9B夹住共振用构件2形成复层玻璃1。另外,在此提到的剥离纸包括树脂制膜等。
[第2实施方式]
图4(A)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层玻璃的共振用构件周边的部分截面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层玻璃与图2(A)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层玻璃相比较,不同只在于,通过粘着材料11,将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1平板玻璃9A相对的对向部在粘接面5与第1平板玻璃9A粘着。即,图2(A)中是用粘着材料11代替在第1平板玻璃9A和共振用构件2之间的固着材料4而构成的。
粘着材料可以是感压性粘接剂,在常温下仅需略微施力短时间内就可粘接,另外,由于具有凝聚力和弹性,因而除了可以牢固粘接另一面还可以从坚硬的平滑面剥离。因此,可简单地进行贴附,简单地进行剥离。粘着材料11例如可使用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偏氯乙烯等。通过这样的粘着材料11,将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1平板玻璃9A相对的对向部在粘接面5与第1平板玻璃9A粘着。因此,在第1平板玻璃9A上粘接共振用构件2时,可重新贴附,相对于第1平板玻璃9A的共振用构件2的定位的作业性提高。其它的构成、作用、效果与图2(A)的示例相同。
另外,粘着与固着不容易定量区别来定义。例如,权且可将以下的结合状态等定义为粘着,即,将共振用构件2粘接在1块平板玻璃9(9A、9B)上,该粘接界面的宽度小于等于15mm,且长度小于等于4000mm,向平板玻璃9贴附共振用构件2后,在相对于水平面为大于等于60度的角度竖立的状态下,相对于由共振用构件2的自身重量以及移动或旋转等处理平板玻璃9而产生的剥离力,具有不使其落下的结合力,且根据需要在小于等于9.8N的力下不引起物理的残留变形,在任意时间均可部分剥离的结合状态,但在本说明书中,将起到记载着粘着时的所得的效果的粘接状态定义为粘着。
将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层玻璃安装在建筑物的开口部时,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为了减少直射日光,特别是紫外线的影响而造成的粘着材料11的劣化,较好为,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于第2平板玻璃9B为非粘接的对向部侧的玻璃,即将第2平板玻璃9B设置在室外侧,将第1平板玻璃9A设置在室内侧。
图4(B)显示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如图所示,除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9B相对的对向部中,用膜7覆盖具有弹性的粘接层18的表面构成非粘接面6之外的构成与图4(A)的示例相同。另外,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9B相对的对向部中,用膜7覆盖具有弹性的粘接层18的表面构成非粘接面6所引起的作用、效果与图2(B)的示例相同。
图4(C)显示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
图4(C)的示例中,除了将具有弹性的双面粘接带作为粘着材料11使用,以及使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1平板玻璃9A粘着的对向部与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9B相对的对向部的两方均呈凸状弯曲之外的构成、作用、效果均与图4(B)的示例相同。另外,共振用构件中的与第1平板玻璃9A粘着的对向部与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9B相对的对向部呈凸状弯曲而引起的作用、效果与图2(C)的示例相同。
[第3实施方式]
图5(A)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层玻璃的共振用构件周边的截面图。
如图所示,通过粘着材料11、11,将共振用构件2在刚体部2a的两侧与平板玻璃9A、9B粘着。因此,即使共振用构件2的相对于平板玻璃9A、9B的粘接位置不对,也可以容易地剥离重新贴附。通过树脂的挤出成形,该粘着材料11可与刚体部2a一起同时一体成形。如果进行这样的一体成形,由于不需要用其它工序在共振用构件2中设置粘着材料11,因此作业工程减少,生产效率良好。粘着材料11较好为与共振用构件2一样在外观上透明。
图5(A)中,将粘着材料11、11作为具有弹性的软质树脂,通过弹性构件将共振用构件2和平板玻璃9A、9B粘着,这样构成了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其它的构成、作用、效果均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相同。
通过作为弹性构件的粘着材料11、11,将第1平板玻璃9A,第2平板玻璃9B与共振用构件2粘着,这样可以弥补由间隔条2决定的两平板玻璃9A、9B间的距离与共振用构件2的宽度之间的尺寸误差和组装误差,可使粘接面5,5确实接触在平板玻璃9A、9B上。另外,相对于上述的中空层17的膨胀收缩,软质的粘着材料11具有一定程度的随从性,可抵消该平板玻璃9A、9B间的宽度伸缩的影响,可保持与平板玻璃9A、9B的粘着。该平板玻璃9A、9B间的宽度的伸缩量可以平板玻璃9A、9B的大小、中空层17的厚度、设定的温度变化为基础计算出来。例如,当用350mm×500mm见方、厚度为8mm和5mm的2块平板玻璃9A、9B以中空层17的宽度为10mm而形成的复层玻璃1在从20℃到50℃的温度变化中,在设置有共振用构件2的部分约向外侧弯曲约0.7mm。这种情况时,如果使软质的粘着材料11、11分别事先压缩0.35mm,则当平板玻璃9A、9B间的距离增大时,事先以压缩状态设置的粘着材料11、11恢复,可维持共振用构件2和平板玻璃9A、9B之间的粘着,因此在共振用构件2与平板玻璃9A、9B间不生成间隙,复层玻璃1所具有的固有共振频率不变化,因此使用具有与该共振频率相对应的共振频率的共振用构件2可维持最佳的隔音性能。
相反,当中空层17收缩,平板玻璃9A、9B向内侧弯曲时,粘着材料11发生弹性变形,随之收缩。另外,即使平板玻璃9A、9B因在制造工程中的热处理等产生变形等,在平板玻璃9A、9B有部分翘曲,也可与该形状相应,压缩粘着材料11,确实地将共振用构件2夹持在平板玻璃9A、9B间。
图5(B)显示了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
如图所示,除了使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1平板玻璃9A、第2平板玻璃9B相对的对向部分别呈凸状弯曲以外的构成、作用、效果均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相同。即,在共振用构件2的两侧面设置有具有弹性的粘着材料11,且设置有呈凸状弯曲的凸状部8(参照图6(C))。使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平板玻璃9A、9B为粘着的对向部呈凸状弯曲的作用、效果与图2(C)的示例相同。另外,凸状部8也可只在共振用构件2中的某一方的侧面形成。
图5(C)显示了第3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形例。
该示例中,用粘着材料11形成了共振用构件2的本体2b。该示例中,由于共振用构件2只是通过挤出成形粘着材料11而形成,因此在平板玻璃9A、9B中不需要用于粘接(粘着)的粘接材料。因此,由于不需要用其它工序设置粘接材料,因此作业工序减少,生产效率良好,另外,部件件数减少,可以简单的构造而形成。这种情况时,例如向小孔10插入硬质的管(tube)材料,可抑制小孔10的变形。其它的构成、作用、效果均与图5(A)的示例相同。
图6(A)~(C)是以下示例的截面图,即,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图5(A)、图5(B)中例示的复层玻璃1的共振用构件2中,刚体部2a由透明的硬质树脂构成,粘着材料11由透明的软质树脂构成,通过挤出成形同时一体成形的示例。图6(A)是通过将刚体部2a自身的侧面呈直线状的截面形状,在其表面设置均一厚度的粘着材料11而构成的。图6(B)具有与图6(A)相类似的截面形状,但是形成以下的截面形状,即,在刚体部2a自身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附近形成比上下端部凹陷的沟状的空隙部19,在该空隙部19内设置粘着材料11,与刚体部2a的侧端面相比,粘着材料11的外端面较为突出。图6(C)是将刚体部2a自身的侧面形成凸状弯曲,在该表面设置均一厚度的粘着材料11,在粘着材料11的表面形成呈凸状弯曲的凸状部8而构成的共振用构件2。当通过粘着材料11、11,将共振用构件2粘着在平板玻璃9A、9B上,安装于复层玻璃1中时,在刚体部2a和平板玻璃9A、9B之间存在的软质的粘着材料11随着中空层17的膨胀收缩变形、弥补平板玻璃9A、9B之间宽度伸缩的影响。此时,当粘着材料11在高度方向以与刚体部2a同等大小形成时,粘着材料11发生变形有可能从刚体部2a的上下端溢出来,因此,通过挤出成形将这样构成的共振用构件2同时一体成形时,较好为如图6(A)~(C)所示,以在高度方向(图中的上下方向)上与刚体部2a相比为较窄的状态形成粘着材料11。另外,小孔10可在挤出成形后立即或挤出成形后经过规定时间之后进行开孔。当粘着材料11没有与刚体部2a同时进行挤出成形时,也可在之后在刚体部2a上粘接双面粘接带来设置。
[第4实施方式]
图7(A)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层玻璃的共振用构件周边的截面图。
如图所示,通过没有弹性的粘着材料11,将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1平板玻璃9A相对的对向部在粘接面5上与第1平板玻璃9A粘着。与此相对,通过没有弹性的固着材料,将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2平板玻璃9B相对的对向部在粘接面5’与第2平板玻璃9B固着。因此,在将共振用构件2粘接在第1平板玻璃9A时可重新贴附,相对于第1平板玻璃9A的共振用构件2的定位作业性提高。共振用构件2的向平板玻璃9A、9B间的安装,与图2(A)同样,可使由刚体部2a、粘着材料11、固着材料4形成的共振用构件2以厚于平板玻璃9A、9B间的距离形成。这种安装状态而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图2(A)(第1实施方式)相同。
图7(A)中,与第1平板玻璃9A相对的粘着材料11或者与第2平板玻璃9B相对的固着材料4中的至少任一方为具有弹性的材料,通过弹性构件粘接共振用构件2与平板玻璃9A、9B,这样构成了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其它的构成、作用、效果均与上述的第4实施方式相同。
通过弹性构件将共振用构件2粘接(粘着或者固着)在平板玻璃9A、9B上,这样可以弥补由间隔条2决定的两平板玻璃9A、9B间的距离与共振用构件2的宽度之间的尺寸误差和组装误差,可使粘接面5,5’与平板玻璃9A、9B确实接触。另外,具有弹性的粘着材料11或固着材料4具有相对于中空层17的膨胀收缩有一定程度的随从性,可抵消该平板玻璃9A、9B之间宽度伸缩的影响,可保持平板玻璃9A、9B之间的粘接状态。
图7(B)显示了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形例。
如图所示,除了使共振用构件2中的与第1平板玻璃9A、第2平板玻璃9B相对的对向部分别呈凸状弯曲,以及与第1平板玻璃9A相对的粘着材料11和与第2平板玻璃9B相对的固着材料4中均为具有弹性的材料之外,其它的构成、作用、效果均与上述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相同。使共振用构件中的与平板玻璃9A、9B粘接(粘着或固着)的对向部呈凸状弯曲所引起的作用、效果与图2(C)的示例相同。
[第5实施方式]
图8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层玻璃的共振用构件周边的截面图。
如图所示,在2块平板玻璃9A、9B间安装共振用构件2。将共振用构件2中的由刚性材料形成的刚体部2a通过在其两侧面设置的构造粘接剂20、20而粘接(固着)在平板玻璃9A、9B上。构造粘接剂20例如可使用环氧树脂等,只要是能构造粘接共振用构件2和平板玻璃9A、9B,就可以使用各种粘接剂。图8中,在共振用构件2和平板玻璃9A、9B之间只显示了构造粘接剂20,但是也可代替该构造粘接剂20,例使用如在刚性高的基材的两侧具有由构造粘接剂形成的具有粘接层的双面粘接带。另外,构造粘接剂20与共振用构件2一样,较好为透明的。另外,也可使用不及构造粘接牢固的可永久粘接的固着材料,但较好为使用构造粘接剂。
通过这样的构成,由于将共振用构件2构造粘接在2块平板玻璃9A、9B之间,由于将共振用构件2和平板玻璃9A、9B不能剥离地牢固地一体化,因此,即使复层玻璃1的中空层17因温度变化产生内压变化而发生膨胀或收缩,共振用构件2也不会受此影响从平板玻璃9A、9B剥离。因此,在复层玻璃1的长期使用中,即使由于中空层17的膨胀收缩而造成平板玻璃9A、9B弯曲,由于通过刚体部2a将共振用构件2以其原来的形状构造粘接在平板玻璃9A、9B之间,因此,不会发生与粘接力下降伴随的在共振用构件2与平板玻璃9A、9B之间生成气泡这样的复层玻璃1在外观上的劣化,可通过共振用构件2得到稳定的隔音性能。因此,由于防止了共振用构件2周边的平板玻璃9A、9B的弯曲,并且将该共振用构件2设置在间隔条3的附近,因此也可抑制配置有间隔条3的部分的平板玻璃的弯曲,减轻了向封闭间隔条3和平板玻璃9A、9B之间的一次密封材料15、15或二次密封材料16的力的负荷。结果,可防止这些间隔条封闭材料的劣化,提高复层玻璃1的耐透湿性。
[其它的实施方式]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主旨,可进行各种设计变化。
固着材料4或粘着材料11,除了使用以浆状贴附后经过一段时间以及或者通过加热冷却等显现规定的粘接强度或弹性的物质之外,还可以使用在树脂性膜等基材的两侧设置有粘接层的双面粘接带。这种情况时,可将2层或2层以上的基材和3层或3层以上的粘接层交替设置构成双面粘接带,也可以将基材自身或粘接层自身以多层而构成。不限于双面粘接带,在使用其它各种粘接材料的情况时,也可构成由多层形成的粘接层。
另外,也可以是下述情况:固着材料4或粘着材料11自身不是弹性材料,而介于弹性构件将平板玻璃9(9A、9B)和共振用构件2粘接。例如,可以双面粘接带的基材是弹性材料,在基材的两侧设置没有弹性的粘接层。另外,如图9和图10所示,固着材料4或粘着材料11自身可以不是弹性材料,而将平板玻璃9(9A、9B)和共振用构件2弹性粘接(固着或粘着)。
图9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涉及的复层玻璃的共振用构件粘接部周边的截面图。该示例中,在共振用构件2的刚体部2a的两侧上,形成鳍状部12使刚体部2a具有弹性。一边的鳍状部12(图中左侧)通过固着材料4固着在平板玻璃9A上,形成粘接面5。另一边的鳍状部12(图中右侧)形成与平板玻璃9B的非粘接面6。通过这样的结构来维持非接触面6与平板玻璃9的接触,鳍状部12随着平板玻璃9A、9B的弯曲向左右方向弹性伸缩。
图10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涉及的复层玻璃的共振用构件粘接部周边的截面图。该示例中,在宽度方向上将共振用构件2的刚体部2a分割为2部分,在其中间封入凝胶状硅酮等弹性材料13。该共振用构件2的一边的侧面(图的左侧)通过固着材料4固着在平板玻璃9A上。另一面的侧面(图的右侧)是以非粘接状态与平板玻璃9B接触的非粘接面6。通过使固着材料4具有弹性,再这样在共振用构件2的内部中设置弹性材料13,由此除了固着材料4的弹性以外又增加弹性材料13的弹性,因此提高了对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平板玻璃9A、9B间间隔的伸缩的随从性。
作为平板玻璃9A、9B,以建筑中一般使用的钠钙硅玻璃为代表,但不限于此可使用其它组成的平板玻璃。同样,除了通常使用的钠钙硅玻璃以外,还可使用强化平板玻璃或半钢化平板玻璃、夹平板玻璃、吸红外线平板玻璃、反红外线平板玻璃、其它各种层表面处理的平板玻璃、夹丝平板玻璃、夹层玻璃,可以组合种类或厚度不同的平板玻璃来使用一侧的平板玻璃为夹层玻璃、另一侧为通常的钠钙硅玻璃等。另外,不仅可以使用无机质的平板玻璃,还可以使用有机质的板状体,例如聚碳酸酯、丙烯酸树脂等。
复层玻璃1一般是向中空层17中封入干燥空气或者氮气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其它的,如将提高隔热性能作为主要的目的,则可使用在中空层中封入六氟化硫气体、氩气或氪气的复层玻璃。封入这些气体,则由介质间的声速不同而产生波动的能量损失,可得到隔音性能提高的效果。
本发明是可应用于建筑物、车辆、船舶及飞机等中使用的复层玻璃。

Claims (4)

1.复层玻璃,所述玻璃是在通过于平板玻璃的边缘设置间隔条隔开规定间隔、形成中空层而复层化的至少2块平板玻璃之间,于平板玻璃的边缘且与上述间隔条平行地安装有共振用构件的复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共振用构件中的与上述2块平板玻璃中的第1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粘接于该第1平板玻璃,
使上述共振用构件中的与上述2块平板玻璃中的第2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以气密状态与该第2平板玻璃接触,使该对向部与该第2平板玻璃处于非粘接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层玻璃,其特征还在于,上述共振用构件中的与上述第2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中,隔着粘接层设置有经非粘接性加工而成的非粘接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层玻璃,其特征还在于,上述共振用构件中的与上述第2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呈凸状弯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层玻璃,其特征还在于,上述共振用构件中的与上述2块平板玻璃相对的对向部中,与该平板玻璃粘接的对向部呈凸状弯曲。
CN200610079281XA 2005-04-28 2006-04-26 复层玻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544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31528 2005-04-28
JP2005131528 2005-04-28
JP2005131528 2005-04-28
JP2005156123 2005-05-27
JP2005156123 2005-05-27
JP2005-156123 2005-05-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4449A CN1854449A (zh) 2006-11-01
CN1854449B true CN1854449B (zh) 2011-07-06

Family

ID=37194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7928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54449B (zh) 2005-04-28 2006-04-26 复层玻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5444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8372Y (zh) * 1994-06-12 1995-05-24 薛长和 建筑采光平板真空玻璃
CN2386156Y (zh) * 1998-08-14 2000-07-05 戴长虹 门窗专用复层玻璃
JP2003063844A (ja) * 2001-08-29 2003-03-05 Asahi Glass Co Ltd 複層ガラス
CN2592643Y (zh) * 2002-12-31 2003-12-17 四川国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镀膜多功能玻璃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8372Y (zh) * 1994-06-12 1995-05-24 薛长和 建筑采光平板真空玻璃
CN2386156Y (zh) * 1998-08-14 2000-07-05 戴长虹 门窗专用复层玻璃
JP2003063844A (ja) * 2001-08-29 2003-03-05 Asahi Glass Co Ltd 複層ガラス
CN2592643Y (zh) * 2002-12-31 2003-12-17 四川国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镀膜多功能玻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4449A (zh) 2006-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95170B2 (ja) 厚い断熱ガラス窓ユニットを収容するように設計された窓枠内に真空断熱ガラス窓ユニットを設置するためのスペーサーシステム
EP2931988B1 (en) A thermal insulation panel
CN101942954A (zh) 一种可监测和调节修复空腔内压力值的负压式中空玻璃
JP2014525888A (ja) 周囲封止を持つ板ガラスユニット及び対応する製造方法
KR20140035884A (ko) 스페이서, 커넥터, 및 절연 창유리 유닛
JP2009203793A (ja) 複層ガラスユニット
JP2014525387A (ja) 配列間隔が異なるピラーを含む真空ガラ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854449B (zh) 复层玻璃
CN210597783U (zh) 一种绿色环保型复合铝板单元幕墙
KR101581996B1 (ko) 분리 영역을 형성하는 실링재를 포함하는 진공유리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복수의 진공유리를 제조하는 방법
JP4539725B2 (ja) 複層ガラス
CN211817387U (zh) 一种真空板材
WO2021093243A1 (zh) 真空有机膜复合中空玻璃
CN111305717B (zh) 玻璃复合边框支撑合片双胶粘接密封不锈钢边框中空玻璃
JP4096981B2 (ja) 複層ガラス
CN211106093U (zh) 一种多曲面钢化夹层中空玻璃
JP4170211B2 (ja) 複層ガラス
CN110453838B (zh) 一种绿色环保型复合铝板单元幕墙及其加工方法
CN111305714B (zh) 玻璃边框支撑互补扣合双胶粘接密封不锈钢边框中空玻璃
JP2004124648A (ja) ガラス板の支持構造
CN111927005B (zh) 一种波浪式亚克力板
KR101407318B1 (ko) 진공 유리 패널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18716248U (zh) 一种防变形玻璃
CN216841244U (zh) 一种中空隔膜玻璃
CN111302667B (zh) 玻璃拉伸边框支撑合片双胶粘接密封不锈钢边框中空玻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