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50811A - 一种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50811A
CN1850811A CN 200610050843 CN200610050843A CN1850811A CN 1850811 A CN1850811 A CN 1850811A CN 200610050843 CN200610050843 CN 200610050843 CN 200610050843 A CN200610050843 A CN 200610050843A CN 1850811 A CN1850811 A CN 1850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zisothiazole
chloro
ketone
trichloromethyl
synthetic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5084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87583C (zh
Inventor
苏为科
陈志卫
楼芳彪
徐园芬
王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Zhejiang Chem Tech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Zhejiang Chem Tech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Zhejiang Chem Tech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to CNB2006100508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87583C/zh
Publication of CN1850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0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758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758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 Thiazole And Isothizaole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式(I)所示的N上无取代基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的方法是以如式(II)所示的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和双(三氯甲基)碳酸酯为原料,在有机胺催化剂作用下在有机溶剂中于50~150℃反应制备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其中,R为氢、卤素、硝基、C1~C6的烷基或烷氧基。本发明的工艺路线先进,工艺条件合理,革除了三氯氧磷和光气的使用,从根本上消除了传统工艺安全隐患大、三废污染严重等问题,操作简单安全,反应收率高,生产成本低,基本无三废,具有大的实施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特别是以双(三氯甲基)碳酸酯为原料之一的合成方法。
(二)背景技术
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是制备具有药理活性物质(见US5206366和EP281309)和农作物保护剂(DE-A1 2029387)的重要中间体。
在本发明给出之前,现有技术中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方法多是以廉价易得的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类化合物和三氯氧磷或光气氯代制备得到。如US 5,883,258提出的用565g 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和400g光气在四甲基胍催化作用下反应制备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在US4590196中是将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和POCl3的混合物加热到120℃反应3.5小时后倒入25℃的水中,然后用二氯甲烷萃取,真空下蒸发溶剂后得到3-氯-1,2-苯并异噻唑粗品,经溶剂萃取、脱色处理、减压蒸馏得到无色蒸馏物3-氯-1,2-苯并异噻唑(mp:39-41℃收率为77%)。
三氯氧磷法工艺得到的产物中含有大量的副产物多磷酸,必须用二种有机溶剂提取处理才能得到产物,以三氯氧磷作为氯代试剂,对设备的腐蚀严重,该工艺还产生大量含磷的废水很难处理,污染问题严重,环境问题突出。光气法工艺中光气为剧毒气体,联合国是禁止运输和使用的。光气(COCl2)工业生产,对反应设备密封性要求很高,投资也较大,尾气中的光气从环保角度看会带来很大麻烦。在生产上必须多一套生产和贮存光气的设备而且过程仍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生产安全可靠、反应收率高、成本低、基本无三废的一种N上无取代基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式(I)所示的N上无取代基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如式(II)所示的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和双(三氯甲基)碳酸酯为原料,在有机胺催化剂作用下在有机溶剂中于50~150℃反应制备所述的N上无取代基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
Figure A20061005084300061
所述的式(I)、(II)中,R为氢、卤素、硝基、C1~C6的烷基或烷氧基,
其反应方程式为:
Figure A20061005084300071
所述的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有机胺催化剂的投料物质的量比为1∶0.4~3.0∶0.01~1.0,优选投料物质的量比为1∶0.4~1.0∶0.01~0.20。
合成方法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下列之一或是任意几种任意比例的组合:硝基苯、甲苯、二甲苯、氯苯、二氯苯、异丙基苯、甲基环己烷、C8~C10的脂肪烷,优选二甲苯、氯苯、癸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比例的组合,所述的有机溶剂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1~5倍。
方法中,所述的有机胺催化剂为下列之一:三乙胺、吡啶、N-甲基吡咯、1,3-二甲基-2-咪唑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四氢吡咯、四甲基胍、四甲基脲、N,N-二丁基甲酰胺,优选1,3-二甲基-2-咪唑烷酮、四甲基胍。
进一步,所述的反应温度为80~130℃。
本发明是以TLC跟踪监测反应,展开剂是乙酸乙酯∶石油醚=1∶5(V∶V)的混合溶液,通过检测原料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类化合物的消失来判断反应终点。本发明的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一般为1~5小时。
较为具体的,所述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按照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有机胺催化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0.4~1.0∶0.01~0.20投料,加入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1~5倍量有机溶剂溶解,所述的有机胺催化剂为四甲基胍,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氯苯或二甲苯;
b.升温至80~130℃,进行反应,用TLC跟踪监测,直至反应完毕;
c.通氮气0.5~1小时,蒸去溶剂,对苯环上不含取代基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可真空蒸馏得3-氯-1,2-苯并异噻唑,真空蒸馏的条件推荐130℃,10mbar,对于苯环上含取代基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可用甲苯重结晶的方法得到。
本发明以双(三氯甲基)碳酸酯代替传统的三氯氧磷和光气作为N上不含取代基的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制备的氯代试剂,其有益效果体现在:工艺路线先进,工艺条件合理,革除了三氯氧磷和光气的使用,就从根本上消除了传统工艺安全隐患大、三废污染严重等问题。操作简单安全,反应收率高,生产成本低,基本无三废,具有大的实施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四)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投料物质的量比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为1∶0.4∶0.01,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151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119g(0.4mol),有机溶剂为氯苯,催化剂为四甲基胍,用量为1.2g(0.01mol)。
在装有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恒压滴液漏斗和机械搅拌的500mL四口烧瓶内,加入1,2-苯并异噻唑啉-3-酮151g、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氯苯300ml和催化剂四甲基胍。加毕,升温到80~85℃,反应数小时,TLC跟踪监测(展开剂∶乙酸乙酯∶石油醚=1∶5),反应完毕后,通氮气半小时,常压蒸去溶剂,130℃,10毫巴蒸馏得淡黄色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47g,产品收率86.7%,纯度98.0%,熔点40~41℃。
实施例2
投料物质的量比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1∶0.4∶0.01,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151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119g(0.4mol),有机溶剂为氯苯,其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3倍,催化剂为四甲基胍,其用量为1.2g(0.01mol)。
反应温度为110~115℃,其它操作同实施例1,得淡黄色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44g,产品收率84.9%,纯度98.2%,熔点40-41℃。
实施例3
投料物质的量比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1∶0.4∶0.01,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151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119g(0.4mol),有机溶剂为二氯苯,其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3倍,催化剂为吡啶,其用量为0.8g(0.01mol)。
反应温度为125~130℃,其它操作同实施例1,得淡黄色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45g,产品收率85.5%,纯度98.2%,熔点40-41℃。
实施例4
投料物质的量比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1∶0.7∶0.01,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151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208g(0.7mol),有机溶剂为异丙基苯,其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2倍,催化剂为三乙胺,其用量为1.0g(0.01mol)。
反应温度为85~90℃,其它操作同实施例1,得淡黄色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18g,产品收率69.6%,纯度97.5%,熔点38-39℃。
实施例5
投料物质的量比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为1∶0.7∶0.01,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151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208g(0.7mol),有机溶剂为氯苯,其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4倍,催化剂为四甲基胍,其用量为1.2g(0.01mol)。
反应温度为115~120℃,其它操作同实施例1,得淡黄色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49g,产品收率87.9%,纯度99.0%,熔点40-41℃。
实施例6
投料物质的量比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为1∶0.7∶0.03,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151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208g(0.7mol),有机溶剂为二甲苯,其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2.5倍,催化剂为四甲基胍,其用量为3.5g(0.03mol)。
反应温度为115~120℃,其它操作同实施例1,得淡黄色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48g,产品收率87.3%,纯度99.0%,熔点40-41℃。
实施例7
投料物质的量比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为1∶0.7∶0.07,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151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20gg(0.7mol),有机溶剂为甲基环己烷,其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3倍,催化剂为N-甲基吡咯,其用量为5.7g(0.07mol)。
反应温度为85~90℃,其它操作同实施例1,得淡黄色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25g,产品收率73.7%,纯度98.0%,熔点39-40℃。
实施例8
投料物质的量比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为1∶0.7∶0.10,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151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208g(0.7mol),有机溶剂为硝基苯,其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5倍,催化剂为N-甲基四氢吡咯,其用量为8.5g(0.1mol)。
反应温度为115~120℃,其它操作同实施例1,得淡黄色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20g,产品收率70.8%,纯度98.0%,熔点39-40℃。
实施例9
投料物质的量比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为1∶0.7∶0.20,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151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208g(0.7mol),有机溶剂为二甲苯,其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3倍,催化剂为四甲基胍,其用量为23g(0.2mol)。
反应温度为100~110℃,其它操作同实施例1,得淡黄色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40g,产品收率82.6%,纯度98.0%,熔点39-40℃。
实施例10
投料物质的量比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为1∶0.4∶0.04,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151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119g(0.4mol),有机溶剂为氯苯,其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4倍,催化剂为四甲基胍,其用量为4.6g(0.04mol)。
反应温度为85~90℃,其它操作同实施例1,得淡黄色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41g,产品收率83.2%,纯度98.5%,熔点40-41℃。
实施例11
投料物质的量比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为1∶0.4∶0.08,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151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119g(0.4mol),有机溶剂为氯苯,其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2.5倍,催化剂为四甲基胍,其用量为9.2g(0.08mol)。
反应温度为95~100℃,其它操作同实施例1,得淡黄色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44g,产品收率84.9%,纯度99.0%,熔点40-41℃。
实施例12
投料物质的量比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1∶0.4∶0.15,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151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119g(0.4mol),有机溶剂为氯苯,其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3倍,催化剂为四甲基胍,其用量为17g(0.15mol)。
反应温度为110~115℃,其它操作同实施例1,得淡黄色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45g,产品收率85.5%,纯度99.0%,熔点40-41℃。
实施例13
投料物质的量比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为1∶1.0∶0.01,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151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297g(1mol),有机溶剂为二甲苯,其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1.5倍,催化剂为四甲基胍,其用量为1.2g(0.01mol)。
反应温度为115~120℃,其它操作同实施例1,得淡黄色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48g,产品收率87.3%,纯度99.0%,熔点40-41℃。
实施例14
投料物质的量比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为1∶1.0∶0.01,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151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297g(1mol),有机溶剂为二甲苯,其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3.5倍,催化剂为四甲基胍,其用量为1.2g(0.01mol)。
反应温度为115~120℃,其它操作同实施例1,得淡黄色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48g,产品收率87.3%,纯度99.0%,熔点40-41℃。
实施例15
投料物质的量比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为1∶1.0∶0.05,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151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297g(1mol),有机溶剂为氯苯,其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2倍,催化剂为1,3-二甲基-2-咪唑烷酮,其用量为5.7g(0.05mol)。
反应温度为115~120℃,其它操作同实施例1,得淡黄色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46g,产品收率86.1%,纯度99.0%,熔点40-41℃。
实施例16
投料物质的量比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为1∶1.0∶0.08,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151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297g(1mol),有机溶剂为二甲苯,其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3倍,催化剂为1,3-二甲基-2-咪唑烷酮,其用量为9.1g(0.08mol)。
反应温度为115~120℃,其它操作同实施例1,得淡黄色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43g,产品收率84.4%,纯度99.0%,熔点40-41℃。
实施例17
投料物质的量比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为1∶1.0∶0.08,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151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297g(1mol),有机溶剂为二甲苯,其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1.5倍,催化剂为N,N-二丁基甲酰胺,其用量为12.6g(0.08mol)。
反应温度为115~120℃,其它操作同实施例1,得淡黄色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35g,产品收率79.6%,纯度98.5%,熔点40-41℃。
实施例18
投料物质的量比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为1∶1.0∶0.15,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151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297g(1mol),有机溶剂为二甲苯,其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2.5倍,催化剂为1,3-二甲基-2-咪唑烷酮,其用量为17g(0.15mol)。
反应温度为115~120℃,其它操作同实施例1,得淡黄色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50g,产品收率88.5%,纯度99.0%,熔点40-41℃。
实施例19
投料物质的量比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1∶1.0∶0.15,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151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297g(1mol),有机溶剂为二甲苯,其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4倍,催化剂为1,3-二甲基-2-咪唑烷酮,其用量为17g(0.15mol)。
反应温度为115~120℃,其它操作同实施例1,得淡黄色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48g,产品收率87.3%,纯度99.0%,熔点40-41℃。
实施例20
投料物质的量比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为1∶1.0∶0.20,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151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297g(1mol),有机溶剂为癸烷,其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5倍,催化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其用量为23g(0.20mol)。
反应温度为135~140℃,其它操作同实施例1,得淡黄色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46g,产品收率86.1%,纯度99.0%,熔点40-41℃。
实施例21
投料物质的量比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1∶2.0∶0.30,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151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594g(2mol),有机溶剂为甲苯,其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3倍,催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其用量为22g(0.30mol)。
反应温度为100~105℃,其它操作同实施例1,得淡黄色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19g,产品收率70.2%,纯度96.0%,熔点38-39℃。
实施例22
投料物质的量比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为1∶0.7∶0.03,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151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208g(0.7mol),有机溶剂为二甲苯,其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3倍,催化剂为四甲基胍,其用量为3.5g(0.03mol)。
反应温度为115~120℃,其它操作同实施例1,得淡黄色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48g,产品收率87.3%,纯度99.0%,熔点40-41℃。
实施例23
投料物质的量比6-氯-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催化剂为1∶0.7∶0.20,6-氯-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投料量为204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投料量为208g(0.7mol),有机溶剂为氯苯,催化剂为四甲基脲,其用量为23g(0.2mol)。
在装有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恒压滴液漏斗和机械搅拌的500mL四口烧瓶内,加入6-氯-1,2-苯并异噻唑啉-3-酮204g(1mol)、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氯苯350ml和催化剂四甲基脲。加毕,升温到80~85℃,反应数小时,TLC跟踪监测(展开剂∶乙酸乙酯∶石油醚=1∶5),反应完毕后,通氮气半小时,常压蒸去溶剂,用甲苯重结晶得淡黄色的3,6-二氯-1,2-苯并异噻唑结晶141g,产品收率69.1%,纯度98.0%,熔点99-101℃。

Claims (10)

1.一种如式(I)所示的N上无取代基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以如式(II)所示的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和双(三氯甲基)碳酸酯为原料,在有机胺催化剂作用下在有机溶剂中于50~150℃反应制备所述的N上无取代基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
所述的式(I)、(II)中,R为氢、卤素、硝基、C1~C6的烷基或烷氧基,所述的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有机胺催化剂的投料物质的量比为1∶0.4~3.0∶0.01~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有机胺催化剂的投料物质的量比为1∶0.4~1.0∶0.01~0.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下列之一或是任意几种任意比例的组合:硝基苯、甲苯、二甲苯、氯苯、二氯苯、异丙基苯、甲基环己烷、C8~C10的脂肪烷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下列之一或是任意几种任意比例的组合:二甲苯、氯苯、癸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用量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1~5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胺催化剂为下列之一:三乙胺、吡啶、N-甲基吡咯、1,3-二甲基-2-咪唑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四氢吡咯、四甲基胍、四甲基脲、N,N-二丁基甲酰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胺催化剂为下列之一:1,3-二甲基-2-咪唑烷酮、四甲基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温度为80~13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进行1~5小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方法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a.按照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有机胺催化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0.4~1.0∶0.01~0.20投料,加入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质量的1~5倍量的有机溶剂溶解,所述的有机胺催化剂为四甲基胍,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氯苯或二甲苯;
b.升温至80~130℃,进行反应,用TLC跟踪监测,直至反应完毕;
c.通氮气0.5~1小时,蒸去溶剂,用甲苯重结晶的方法得3-氯-1,2-苯并异噻唑。
CNB2006100508438A 2006-05-19 2006-05-19 一种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758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508438A CN100387583C (zh) 2006-05-19 2006-05-19 一种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508438A CN100387583C (zh) 2006-05-19 2006-05-19 一种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0811A true CN1850811A (zh) 2006-10-25
CN100387583C CN100387583C (zh) 2008-05-14

Family

ID=37132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5084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7583C (zh) 2006-05-19 2006-05-19 一种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87583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1683A (zh) * 2018-06-29 2021-02-09 隆萨有限责任公司 包含四甲基胍和4-异噻唑啉-3-酮的佐剂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24271A (zh) * 1973-06-29 1975-03-15
JPS53111064A (en) * 1977-03-08 1978-09-28 Nippon Soda Co Ltd Preparation of 3-chloro-1,2-benzoisothiazole-1,1-dioxide
US4590196A (en) * 1984-08-23 1986-05-20 Bristol-Myers Company Analgesic 1,2-benzisothiazol-3-ylpiperazine derivatives
DE19651038A1 (de) * 1996-12-09 1998-06-10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3-Chlorbenzisothiazole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1683A (zh) * 2018-06-29 2021-02-09 隆萨有限责任公司 包含四甲基胍和4-异噻唑啉-3-酮的佐剂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87583C (zh) 2008-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1946C (zh) 一种2,3-二氟-5-溴苯酚的制备方法
CN101033225A (zh) 托烷司琼的制备工艺
CN109384664B (zh) 一种艾乐替尼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2942524A (zh) 一种喹啉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3923028B (zh) 一种缬沙坦甲酯的制备方法
CN112010770A (zh) 一种氨基乙酸乙酯盐酸盐的新型生产方法
CN110903264B (zh) 一种制备二氮嗪的方法
CN108997305A (zh) 一种新型化合物3-甲基-4,5-二氯噻吩-2-羧酸及其制备方法
CN1850811A (zh) 一种3-氯-1,2-苯并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2531888A (zh) 一种3,4,5-三甲氧基苯甲酰氯的化学合成方法
CN1051726A (zh) 制备纯净的不对称双取代脲的方法
CN104529779A (zh) 一种d-二苯甲酰酒石酸的合成方法
CN1903838A (zh) 一种苯甲酰脲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6431897B (zh) 一种2,4,6-三甲基苯乙酰氯的新合成工艺
CN101417985B (zh) 2-氨基噻唑啉的合成方法
CN1300106C (zh) 2,2'-二硫代双苯甲酰氯的化学合成方法
CN109678651B (zh) 一种高纯度α,α-二氯乙基环丙烷的制备方法
CN105636933B (zh) 制备碘普罗胺的中间体的方法
CN102285997B (zh) 一种氯代烯丙基β-内酰胺抗生素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4086402A (zh) 一种4-氯丁酰氯的合成方法
CN1847231A (zh) 一种制备芳环取代的异噁唑啉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5017126B (zh) 全氟烷基吡咯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02746254A (zh) 一种噻呋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03922938B (zh) 一种氯甲基异丙基碳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872402A (zh) N-烷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混合溶剂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Taizhou Huayuan Chemical Co., Ltd.

Assignor: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jiang Chemic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033000175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Preparation method of 3-chloro-1,2-propanediol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514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Open date: 20061025

Record date: 201008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514

Termination date: 201505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