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2607A - 通信终端及电波强度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终端及电波强度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2607A
CN1832607A CNA2006100547470A CN200610054747A CN1832607A CN 1832607 A CN1832607 A CN 1832607A CN A2006100547470 A CNA2006100547470 A CN A2006100547470A CN 200610054747 A CN200610054747 A CN 200610054747A CN 1832607 A CN1832607 A CN 18326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strength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547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32607B (zh
Inventor
木谷光博
坂庭秀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INNOVATIONS Co.,Ltd.(HONG KONG)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32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2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32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26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182Level alarms, e.g. alarms responsive to variables exceeding a threshol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1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9/00Electric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3Indication means, e.g. displays, alarms, audibl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减少对使用者而言不需要的信息,并且方便性良好显示地电波强度信息的通信终端和电波强度显示方法。在通信终端(100)中,通信控制部(103)根据所选择的无线通信方式或频带,控制通信并管理通信状态。强度电波信息获取保存部(105)获取电波强度信息并保存。通信状态获取部(106)获取通信状态。电波强度信息显示控制部(107)根据通信状态判定无线通信方式或频带是否正在切换中,当正在切换中时,在显示部(108)显示电波强度信息时,不显示或闪烁显示表示电波强度的天线柱。

Description

通信终端及电波强度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电波状态显示系统的通信终端及电波强度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方式有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无线LAN、红外无线等各种方式,具有搭载了多个这些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功能的通信终端的服务正在扩大。在该通信终端中,根据需要切换使用多个无线通信方式和多个频率波段。研究该情况时对使用者显示电波强度信息的方法的技术非常重要。
在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信息收发的通信终端中,电波状态受位置和周围障碍物、移动等的影响而逐渐变化。因此,为了对使用者显示当前终端的可利用程度,采用电波强度信息显示,一般采用多个天线柱的显示。在电波状态良好时增加天线柱的显示个数,相反在电波状态不好时减少天线柱的显示个数。在不能进行电波收发的状态下显示为在服务区域外(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2-34077号公报)。并且,在搭载多个通信方式的终端中,也有按照该通信方式的数量进行天线显示,并显示各个电波强度信息的方式(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2-44729号公报)。
上述的特开2002-34077号公报和特开2002-44729号公报公开的技术,是把受位置和周围障碍物、移动等的影响而逐渐变化的电波状态通知使用者的技术,而不是用于通知通信方式和使用频带的切换处理时的电波状态的技术。并且,特开2002-44729号公报公开的技术不是在一个天线显示中显示多个通信方式切换处理时的电波状态的技术。
在具有多个无线通信方式和多个频带的通信系统中(以下称为通信系统),在搭载了可以选择切换通信的控制功能的通信终端中持续监视某特定的通信系统,不监视其他可以使用的通信系统的电波状态,该情况下如果不实施切换则不能判明切换目标的电波状态。
因此,在上述的特开2002-34077号公报记载的技术中,在实施切换时,如果切换前后的电波状态大不相同,则存在天线柱显示大幅变动的问题。
并且,在切换目标的电波状态较差的情况下,终端为了寻找可以继续通信的通信系统,再次实施通信系统的切换,对用户来说存在方便性差的问题。
并且,在特开2002-44729号公报记载的技术中,不能在一个天线显示中进行通信切换时的显示,对用户来说依然存在方便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减少对使用者而言不需要的信息,并且方便性良好显示地电波强度信息的通信终端和电波强度显示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通信终端具有选择切换多个无线通信方式或多个频带的控制功能,其特征在于,具备:通信控制单元,选择所述多个无线通信方式或所述多个频带,根据所选择的无线通信方式或频带控制通信并管理通信状态;获取接收信号的电波强度信息的电波强度信息获取单元;从所述通信控制单元获取通信状态的通信状态获取单元;切换判定单元,根据通过所述通信状态获取单元获取的通信状态,判定通过所述通信控制单元选择的无线通信方式或频带是否正在切换中;电波强度显示信息计算单元,根据所述切换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从通过所述电波强度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电波强度信息计算电波强度显示信息;电波强度信息显示单元,显示通过所述电波强度显示信息计算单元计算的电波强度信息;电波强度信息显示控制单元,在所述电波强度信息显示单元显示电波强度显示信息时,利用基于所述切换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的显示方法控制显示。
并且,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通信终端具有选择切换多个无线通信方式或多个频带的控制功能,其特征在于,具备:通信控制单元,选择所述多个无线通信方式或所述多个频带,根据所选择的无线通信方式或频带控制通信并管理通信状态;获取接收信号的电波强度信息的电波强度信息获取单元;通信系统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包括通过所述通信控制单元选择的所述无线通信方式或频带的通信系统信息;通信系统信息保存单元,保存通过所述通信系统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通信系统信息;通信系统信息比较单元,比较保存在所述通信系统信息保存单元中的过去的通信系统信息和由所述通信系统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当前的通信系统信息,判断双方是否不同;切换判定单元,根据所述通信系统信息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判定通过所述通信控制单元选择的无线通信方式或频带是否正在切换中;电波强度显示信息计算单元,根据所述切换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从通过所述电波强度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电波强度信息计算电波强度显示信息;电波强度信息显示单元,显示通过所述电波强度显示信息计算单元计算的电波强度信息;电波强度信息显示控制单元,在所述电波强度信息显示单元显示电波强度显示信息时,利用基于所述切换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的显示方法控制显示。
并且,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通信终端的电波强度显示方法,该通信终端具有选择切换多个无线通信方式或多个频带的控制功能,其特征在于,获取接收信号的电波强度信息和通信状态,根据该获取的通信状态,判定当前正在使用的无线通信方式或频带是否正在切换中,根据该切换判定结果,从所述获取的电波强度信息计算电波强度显示信息,在显示该计算的电波强度信息时,利用基于所述切换判定结果的显示方法控制显示。
并且,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通信终端的电波强度显示方法,该通信终端具有选择切换多个无线通信方式或多个频带的控制功能,其特征在于,获取接收信号的电波强度信息、通信状态以及包括当前正在使用的无线通信方式或频带的通信系统信息,比较过去的通信系统信息和当前的通信系统信息,判断双方是否不同,根据该比较结果,判定所述无线通信方式或频带是否正在切换中,根据该切换判定结果,从所述获取的电波强度信息计算电波强度显示信息,在显示该计算的电波强度信息时,利用基于所述切换判定结果的显示方法控制显示。
根据本发明,在通信系统切换时,在完成切换动作前的期间,可以变更电波状态的显示方法和计算方法,在该切换过程中、即选择通信系统的期间,利用基于切换判定结果的显示方法显示对使用者无用的电波强度信息,由此可以获得减少相对使用者而言不需要的信息,显示方便性良好的电波强度信息的优点。另外,可以获得不必考虑无线通信方式和使用频带已切换即可进行通信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通信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波强度信息显示控制部107的通信系统切换时的电波强度显示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通信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波强度信息显示控制部308的通信系统切换时的电波强度显示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判定为切换中的显示部108显示的电波强度信息的显示例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判定为切换中的显示部108显示的电波强度信息的显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以手机和便携式信息终端为代表的采用无线通信技术的通信终端,与配置在各地的基站和服务器等连接,由此可以连接通信网络并与其他终端等进行语音通话和数据通信。通信方式有TDMA、CDMA、无线LAN、红外无线等各种方式,搭载了多个这些无线通信方式的手机的服务正在扩大。并且,搭载了选择切换使用频带的控制功能并使用多个频带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终端也已经问世。
本发明是这样一种技术,搭载了选择切换多个无线通信方式和使用频带的控制功能等多个系统的无线通信终端,在根据情况选择切换通信系统进行通信时,减少对使用者而言不需要的信息,切换用于显示方便性良好的电波强度信息的电波状态的计算方法和显示方法。
A.第1实施方式
A-1.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通信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在该图中,100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通信终端。天线101进行通信终端100通信使用的收发。无线部102具有用于多个通信系统的调制解调电路和通信协议。例如,搭载了CDMA和无线LAN等的调制解调电路和对应多个频带等级的调制解调电路及多个通信协议。通信控制部103从无线部102获取电波强度信息,选择无线部102的通信系统并控制通信,根据通信状态管理通信的状态。
例如,作为通信状态,除“等待接收中”、“连接中”、“存取中”状态外,还管理“通信系统切换中”等。另外,所谓“通信系统切换中”,是指通信控制部103丢失了当前正在使用的通信方式时,一面切换通信方式一面寻找其他通信方式的状态,或者在终端移动过程中找到比当前通信方式更好状态的通信方式时,切换为其他通信方式的状态,或者使用者指定了通信系统的捕捉顺序或为了检索终端支持的所有通信系统而要求切换通信时,寻找其他通信方式的状态等。
显示控制部104由电波强度信息获取保存部105、通信状态获取部106、电波强度信息显示控制部107构成。电波强度信息获取保存部105从通信控制部103获取电波强度信息并保存。通信状态获取部106从通信控制部103获取通信状态信息。电波强度信息显示控制部107根据电波强度信息和通信状态信息进行电波强度信息显示用的计算,并向显示部108发送显示的信息。显示部108把从显示控制部104接收的信息显示给使用者。输入部109按照接受来自使用者的输入的结构,把使用者切换电波强度显示的方法等的操作信息通知显示控制部104。
A-2.第1实施方式的动作
下面,说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动作。此处,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波强度信息显示控制部107的通信系统切换时的电波强度显示动作的流程图。首先,由电波强度信息获取保存部105获取电波强度信息并保存(步骤S10),由通信状态获取部106获取终端的当前通信状态信息(步骤S12)。所谓该通信状态信息指表示是否是上述的“通信系统切换中”的通信状态信息等。
然后,根据所获取的通信状态信息判定是否是“通信系统切换中”(步骤S14)。例如,可以考虑准备通信系统的切换判定标志来进行判定的方法。在通信控制部103控制无线部102切换通信的期间,把该切换判定标志设为ON,把该期间设为切换中,如果是OFF则表示不是切换中。这样,通过确认判定标志,可以判定“通信系统切换中”的状态。
并且,在判定为不是切换中时,进行通常实施的电波强度信息显示计算(步骤S16),进行在显示部108显示电波强度信息的电波强度信息显示控制处理(步骤S18)。此处,所谓通常实施的电波强度信息显示计算,指在使显示部108显示天线柱时,算出对应电波强度的天线柱个数的计算。并且,在利用数值显示电波强度信息时,使用某规定的函数进行计算,算出使用者容易理解电波强度的数值。
并且,在电波强度信息的单位因通信方式而不同时,进行统一显示单位的计算。作为计算方法,例如有直接使用所获取的电波强度信息的方法;通过乘以校正值α(α为任意的常数)使进行电波强度信息显示用的值处于某范围内的方法;获取从过去某时间到现在为止的一定时间的平均值的方法等。通过这些计算,例如在进行天线柱显示时,根据位于服务区域外或0个~3个等的计算结果,生成所期望个数的天线柱显示信息。
另一方面,在步骤S14中判定为通信系统切换中时,进行与通常不同的切换电波强度显示计算处理(步骤S20),进行使显示部108显示电波强度信息的处理即切换电波强度信息显示控制处理(步骤S22)。
所谓与通常不同的电波强度显示计算,例如除算出天线柱个数的运算外,还包括切换显示方法的处理。此处,图5和图6是表示判定为切换中时在显示部108显示的电波强度信息的显示例的示意图。所谓显示方法的切换,如图5所示,从显示状态500切换为非显示状态501,或如图6所示,以规定周期交替重复显示状态600和非显示状态601并闪烁。因此,也可以对显示部108的显示控制附加表示不显示和闪烁显示的标志等的附加信息。
并且,作为步骤S20的计算方法,例如,可以考虑以下方法:乘以与前述的通常时的计算方法(步骤S16)不同的校正值β(β为任意的常数)的方法;利用此前已经连接的通信系统的过去N次(N为任意的常数)的电波强度信息,增加用于平均值计算的数据数N,在切换过程中期间尽可能获取此前已连接的通信系统的电波强度信息的方法;在切换过程中不获取电波强度信息,而持续使用切换前的电波强度信息的方法;或者直接使用过去某一定时间中的电波强度信息的方法等。
另外,有时在通信系统的切换过程中,在寻找不在该区域的电波时,因为没有电波强度信息获取保存部105可以获取的信息,电波强度信息大幅变动。但是,终端寻找不在该区域的电波而使得电波强度信息变动的,是对使用者不怎么重要的信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判定为通信系统切换中,切换电波强度信息的显示方法,由此相对使用者而言可以减少显示多余的信息。
并且,在前述的“通信系统切换中”,在使用者要求了电波强度信息显示的情况下,在上述的步骤S20进行通常的电波强度显示计算,使用该计算结果,在步骤S22进行电波强度信息显示用的处理。并且,在使用者要求了“通信系统切换中”的通信系统信息显示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上述的步骤S22显示当前正在切换的通信系统名称。
另外,在使用者要求了“通信系统切换中”的电波强度信息显示和通信系统信息显示双方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上述两种方法的组合来实现。在要求显示“通信系统切换中”的通信系统信息和电波强度信息的情况下,由于处于使用者还想具体了解“通信系统切换中”的通信情况的状态,所以显示该信息将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方便性。
并且,所谓上述步骤S12的通信状态信息,也可以是表示“可以通信”或“不可通信”的信息。作为是否“可以通信”的判定方法,例如有与“通信系统切换中”的判定方法相同的方法。所谓相同方法指准备可以通信的判定标志,在通信状态获取部106监视通信状态的方法。
在通信状态为“等待接收中”或“连接中”时,把判定标志设为ON,把该期间设为“可以通信”。另一方面,如果判定标志为OFF,则表示“不可通信”。这样,通过确认判定标志,可以判定是否“可以通信”。并且,在步骤S14中判定为“可以通信”时转入步骤S20,在判定为“不可通信”时转入步骤S16,进行与前述的“通信系统切换中”时相同的处理。
有时通信终端在处于“不可通信”状态时,在寻找不在该区域的电波时,因不能获得电波信息,所以电波强度显示大幅变动。但是,终端寻找不在该区域的电波并使得电波强度信息变动的,是对使用者不怎么重要的信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判别处于通信系统切换中,通过切换电波强度信息的显示方法,由此可以减少显示对使用者而言多余的信息。
另外,图5、图6示例了使用天线柱的电波强度显示,但也可以使用数值和折线曲线图等。另外,使用者可以利用输入部109任意选择闪烁显示或不显示的显示方法,也可以根据终端固定设定为某种显示方法。由此,比以前进一步提高相对使用者的方便性。
并且,关于前述的步骤S14的切换中的判定,也可以计算切换前的电波强度信息和切换后的电波强度信息的差分值,在该差分值大于等于一定值时转入步骤S20,在该差分值小于一定值时转入步骤S16。由此,即使在切换过程中,只要切换前后的电波强度信息相同,则可以使用与以往相同的天线柱显示方法,具有提供对使用者而言方便性良好的电波强度信息的效果。
B.第2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B-1.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通信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另外,对和图1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在该图中,300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通信终端。显示控制部304由电波强度信息获取部305、通信系统信息获取部306、电波强度信息/通信系统信息保存部307、电波强度显示控制部308、通信系统信息比较部309构成。另外,所谓通信系统信息指通信方式和使用频带等。电波强度信息获取部305、通信系统信息获取部306从通信控制部303获取必要的信息,以该信息为基础在通信系统信息比较部309进行计算,并向显示部108发送显示的信息。
B-2.第2实施方式的动作
下面,说明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动作。此处,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波强度信息显示控制部308的通信系统切换时的电波强度显示动作的流程图。首先,由电波强度信息获取部305获取电波强度信息(步骤S30),由通信系统信息获取部306获取终端当前的通信系统信息(通信方式/使用频带信息),并保存在电波强度信息/通信系统信息保存部307中(步骤S32)。然后,通过通信系统信息比较部309比较所获取的最新通信系统信息和保存在通信系统信息保存部307中的过去获取的通信系统信息(步骤S34)。
然后,根据上述比较结果,判定通信系统是否不同,从而判定是否是“通信系统切换中”(步骤S36)。是否是“通信系统切换中”的判定,例如,可以考虑准备通信系统的切换判定标志来进行判定。即,在步骤S34中,比较最新通信系统信息和过去的通信系统信息,如果不一致,则把该切换判定标志设为ON,把该期间设为“切换中”,如果是OFF则表示“非切换中”。这样,通过确认判定标志,可以判定是否是“通信系统切换中”。
并且,在判定为不是切换中时,进行通常实施的电波强度信息显示计算(步骤S38),进行在显示部108显示电波强度信息的处理(步骤S40)。此处,所谓通常实施的电波强度信息显示计算,指具有与前述第1实施方式的步骤S16相同的功能的计算方法。
另一方面,在步骤S36中判定为切换中时,进行与通常不同的切换电波强度显示计算处理(步骤S42),进行使显示部108显示电波强度信息的处理即切换电波强度信息显示控制处理(步骤S44)。所谓与通常不同的电波强度显示计算,指具有与前述第1实施方式的步骤S20相同的功能的计算方法。即,对显示部108的显示控制附加表示不显示和闪烁显示的标志等的附加信息,由此如图5所示从显示状态500切换为非显示状态501,或如图6所示,以规定周期交替重复显示状态600和非显示状态601并闪烁。
另外,有时在该通信系统的切换过程中,在寻找不在该区域的电波时,因没有电波信息,电波强度信息大幅变动。但是,终端寻找不在该区域的电波并使得电波强度信息变动的,是对使用者不怎么重要的信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判定处于通信系统切换中,通过切换电波强度信息的显示方法,可以减少显示对使用者而言多余的信息。
并且,在前述的“通信系统切换中”,在使用者要求“通信系统切换中”的电波强度信息显示的情况下,在步骤S42进行通常的电波强度显示计算,使用该计算结果,在步骤S44进行电波强度信息显示用的处理。并且,在使用者要求了“通信系统切换中”的通信系统信息显示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步骤S44显示当前正在切换的通信系统名称。
另外,在使用者要求了“通信系统切换中”的电波强度信息显示和通信系统信息显示双方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上述两种方法的组合来实现。在要求显示“通信系统切换中”的通信系统信息和电波强度信息的情况下,由于处于使用者还想进一步了解“通信系统切换中”的通信情况的状态,所以显示该信息将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方便性。
另外,使用者可以利用输入部109任意选择闪烁显示或不显示的显示方法,也可以根据终端固定设定为某种显示方法。并且,使用者还可以利用输入部109选择显示在电波强度信息获取部305获取的电波强度信息、和在通信系统信息获取部306获取的通信状态双方或一方。由此,进一步提高相对使用者的方便性。
并且,步骤S36的切换中的判定,也可以计算切换前的电波强度信息和切换后的电波强度信息的差分值,在该差分值大于等于一定值时转入步骤S42,在该差分值小于一定值时转入步骤S38。由此,即使在切换过程中,只要切换前后的电波强度信息相同,则可以使用与以往相同的天线柱显示方法,具有提供对使用者而言方便性良好的电波强度信息的效果。
并且,第1、第2实施方式的效果在以下情况下也能够发挥。在搭载了可以选择切换多个无线通信方式和使用频带的控制功能的通信终端中,例如,等待接收CDMA通信时的天线柱显示为3个时,使用者判断电波状态良好,执行发信处理。但是,在进行发信处理时,在通信方式切换为无线LAN的情况下,切换目标的无线LAN的电波状态较差,天线柱显示从3个变为0个。
因此,通信终端放弃连接无线LAN而再次切换为CDMA时,天线柱显示再次变为3个并可以连接。天线柱个数在发信后、完成连接之前,按照3个→0个→3个的顺序变动,显示切换时没有用的电波强度信息。这有可能给使用者造成对电波强度信息的不舒适感,实施前述的通信切换期间的电波状态显示有时是使用者知道的不需要的信息。
因此,如在上述第1、第2实施方式示出的那样,通过监视通信终端是否处于切换处理中,在处于切换处理中时,研究从切换开始到切换结束期间的天线柱的显示方法或计算方法,通过控制天线柱的显示方法,可以只对使用者提供有益的电波强度信息,消除天线柱显示带来的不舒适感,减少对使用者而言不需要的信息,可以显示方便性良好的电波强度信息。
并且,通过组合使用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乃至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减少相对使用者而言的不需要的信息,可以显示方便性良好的电波强度信息。

Claims (12)

1.一种通信终端,具有选择切换多个无线通信方式或多个频带的控制功能,其特征在于,具备:
通信控制单元,选择所述多个无线通信方式或所述多个频带,根据所选择的无线通信方式或频带控制通信并管理通信状态;
获取接收信号的电波强度信息的电波强度信息获取单元;
从所述通信控制单元获取通信状态的通信状态获取单元;
切换判定单元,根据通过所述通信状态获取单元获取的通信状态,判定通过所述通信控制单元选择的无线通信方式或频带是否正在切换中;
电波强度显示信息计算单元,根据所述切换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从通过所述电波强度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电波强度信息计算电波强度显示信息;
电波强度信息显示单元,显示通过所述电波强度显示信息计算单元计算的电波强度信息;
电波强度信息显示控制单元,在所述电波强度信息显示单元显示电波强度显示信息时,利用基于所述切换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的显示方法控制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波强度信息保存单元,保存通过所述电波强度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电波强度信息;
电波强度比较单元,比较保存在所述电波强度信息保存单元中的过去的电波强度信息和由所述电波强度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当前的电波强度信息,计算相互的电波强度信息的差分;
所述电波强度显示信息计算单元根据基于所述电波强度比较单元的电波强度信息的差分,计算电波强度显示信息,
所述电波强度信息显示控制单元利用基于所述电波强度比较单元的双方的电波强度信息的差分的显示方法控制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具备:
通信系统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包括通过所述通信控制单元选择的所述无线通信方式或频带的通信系统信息;
显示选择单元,在所述切换判定结果为正在切换中时,选择显示通过所述电波强度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电波强度信息、和通过所述通信系统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通信系统信息双方或至少任一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波强度信息显示控制单元在所述切换判定结果为正在切换中时,对所述电波强度显示信息进行闪烁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波强度信息显示控制单元在所述切换判定结果为正在切换中时,不显示所述电波强度显示信息。
6.一种通信终端,具有选择切换多个无线通信方式或多个频带的控制功能,其特征在于,具备:
通信控制单元,选择所述多个无线通信方式或所述多个频带,根据所选择的无线通信方式或频带控制通信并管理通信状态;
获取接收信号的电波强度信息的电波强度信息获取单元;
通信系统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包括通过所述通信控制单元选择的所述无线通信方式或频带的通信系统信息;
通信系统信息保存单元,保存通过所述通信系统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通信系统信息;
通信系统信息比较单元,比较保存在所述通信系统信息保存单元中的过去的通信系统信息和由所述通信系统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当前的通信系统信息,判断双方是否不同;
切换判定单元,根据所述通信系统信息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判定通过所述通信控制单元选择的无线通信方式或频带是否正在切换中;
电波强度显示信息计算单元,根据所述切换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从通过所述电波强度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电波强度信息计算电波强度显示信息;
电波强度信息显示单元,显示通过所述电波强度显示信息计算单元计算的电波强度信息;
电波强度信息显示控制单元,在所述电波强度信息显示单元显示电波强度显示信息时,利用基于所述切换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的显示方法控制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波强度信息保存单元,保存通过所述电波强度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电波强度信息;
电波强度比较单元,比较保存在所述电波强度信息保存单元中的过去的电波强度信息和由所述电波强度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当前的电波强度信息,计算相互的电波强度信息的差分;
所述电波强度显示信息计算单元根据基于所述电波强度比较单元的电波强度信息的差分,计算电波强度显示信息,
所述电波强度信息显示控制单元利用基于所述电波强度比较单元的双方的电波强度信息的差分的显示方法控制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具备:显示选择单元,在所述切换判定结果为正在切换中时,选择显示通过所述电波强度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电波强度信息、和通过所述通信系统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通信系统信息双方或至少任一方。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波强度信息显示控制单元在所述切换判定结果为正在切换中时,对所述电波强度显示信息进行闪烁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波强度信息显示控制单元在所述切换判定结果为正在切换中时,不显示所述电波强度显示信息。
11.一种通信终端的电波强度显示方法,该通信终端具有选择切换多个无线通信方式或多个频带的控制功能,其特征在于,
获取接收信号的电波强度信息和通信状态,根据该获取的通信状态,判定当前正在使用的无线通信方式或频带是否正在切换中,根据该切换判定结果,从所述获取的电波强度信息计算电波强度显示信息,在显示该计算的电波强度显示信息时,利用基于所述切换判定结果的显示方法控制显示。
12.一种通信终端的电波强度显示方法,该通信终端具有选择切换多个无线通信方式或多个频带的控制功能,其特征在于,
获取接收信号的电波强度信息、通信状态以及包括当前正在使用的无线通信方式或频带的通信系统信息,比较过去的通信系统信息和当前的通信系统信息,判断双方是否不同,根据该比较结果,判定所述无线通信方式或频带是否正在切换中,根据该切换判定结果,从所述获取的电波强度信息计算电波强度显示信息,在显示该计算的电波强度信息时,利用基于所述切换判定结果的显示方法控制显示。
CN2006100547470A 2005-03-10 2006-03-10 通信终端及电波强度显示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326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66805A JP4332673B2 (ja) 2005-03-10 2005-03-10 通信端末および電波強度表示方法
JP066805/2005 2005-03-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2607A true CN1832607A (zh) 2006-09-13
CN1832607B CN1832607B (zh) 2010-05-12

Family

ID=36971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5474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32607B (zh) 2005-03-10 2006-03-10 通信终端及电波强度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11840B2 (zh)
JP (1) JP4332673B2 (zh)
KR (1) KR100733624B1 (zh)
CN (1) CN18326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3013A (zh) * 2012-06-29 2013-01-16 巫少芬 一种天线图标显示精确式移动通信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61387B (en) * 2000-04-13 2003-10-15 Nokia Networks Oy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wireless LANs
US7761119B2 (en) * 2006-07-05 2010-07-20 Kyocera Corporation Signal strength annunciators for multi-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7660565B2 (en) * 2006-08-14 2010-02-09 Kyocera Corporation Wireless signal strength no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7823868B2 (en) 2007-07-12 2010-11-0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finish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US7933592B2 (en) * 2007-08-14 2011-04-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ellular telephone signal monitoring method and system
JP4656445B2 (ja) * 2007-10-31 2011-03-23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063408B2 (ja) * 2008-02-26 2012-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362917B2 (en) * 2010-01-08 2013-01-29 Consolidated Edison Company Of New York, Inc. Device for determining communications parameter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US9065923B2 (en) 2013-01-11 2015-06-23 Blackberry Limited Display representation of two different signal quality values within a single signal quality indicator
WO2016147855A1 (ja) 2015-03-18 2016-09-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画面切り替え方法、プログラム、伝送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87451A (ja) 1997-12-22 1999-07-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複数システム間での切換可能な携帯電話システム
KR100293997B1 (ko) * 1998-08-10 2001-07-12 윤종용 무선단말기의상태표시방법
JP2001036937A (ja) 1999-07-15 2001-02-09 Nec Mobile Commun Ltd 移動通信複合端末及び通話中ハンドオーバ切替方法
KR100577164B1 (ko) 1999-09-09 2006-05-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지국과 휴대폰간 연동관계 표시 장치
JP3381786B2 (ja) * 1999-11-10 2003-03-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干渉検出機能付き携帯電話無線機
US6546263B1 (en) * 2000-06-12 2003-04-08 Ericsson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pact icon display
JP2002034077A (ja) 2000-07-18 2002-01-31 Aiwa Co Ltd 接続装置および電波状況表示システム
JP2002044729A (ja) 2000-07-27 2002-02-08 Sony Corp 携帯無線端末
JP2002051119A (ja) 2000-08-01 2002-02-15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携帯電話機
JP2002057619A (ja) 2000-08-11 2002-02-22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電話機
KR100416751B1 (ko) * 2001-12-20 2004-01-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의 수신감도 표시방법
JP4088096B2 (ja) 2002-04-16 2008-05-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ジタル放送用コンテンツ配信局及びコンテンツ配信方法
US20050264472A1 (en) * 2002-09-23 2005-12-01 Rast Rodger H Display methods and systems
JP2004128976A (ja) 2002-10-03 2004-04-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
KR100501301B1 (ko) 2003-02-25 2005-07-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나침반을 이용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3차원 수신감도표시장치 및 그 방법
JP4199040B2 (ja) 2003-04-15 2008-12-1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060022018A (ko) * 2004-09-06 2006-03-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무선단말기에서 인디케이터를 선택적으로디스플레이하기 위한 방법
KR20050002789A (ko) * 2004-12-23 2005-01-10 주식회사 비즈모델라인 무선 통신 장치의 고유 아이피 주소를 이용한 무선 인증처리 방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3013A (zh) * 2012-06-29 2013-01-16 巫少芬 一种天线图标显示精确式移动通信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33624B1 (ko) 2007-06-28
KR20060097652A (ko) 2006-09-14
US8611840B2 (en) 2013-12-17
CN1832607B (zh) 2010-05-12
US20060205371A1 (en) 2006-09-14
JP2006254002A (ja) 2006-09-21
JP4332673B2 (ja) 2009-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2607A (zh) 通信终端及电波强度显示方法
CN1290374C (zh) 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及其方法、移动终端和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
CN1129343C (zh) 电信交换局间的拥塞控制
CN1284406C (zh) 用于传送小区切换信息的系统网络和方法
KR101127306B1 (ko) 페이징 그룹 처리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310562C (zh) 用于蜂窝电话移动设备的位置数据的传输方法
CN1112077C (zh) 在一个有移动辅助过区切换功能的电信系统中测量信号的方法和系统
CN1096807C (zh) 切换控制系统和切换控制方法
CN1305233C (zh) 一种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290366C (zh) 便携式电话、定位选择方法
CN1200581C (zh) 相邻小区信息的一种传达方法
US20070293235A1 (en)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Control Apparatus
CN1194490C (zh) 移动通讯终端
CN1826014A (zh) 定制的位置区域群集寻呼
CN1379966A (zh)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报告小区测量结果
CN1897729A (zh) 切换不同通信网之间分组业务呼叫的双模移动终端和方法
CN1819680A (zh) 移动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系统及漫游连接方法
CN1619979A (zh) 天线选择系统和方法以及使用其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CN1956355A (zh) 无线通信设备及用于其的方法
CN1758809A (zh) 移动无线电通信设备以及在针对其的网络之间转换的方法
CN1481193A (zh) 用于在通信网络之间进行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CN1934891A (zh) 选择plmn用于网络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35340A (zh) 提供视频通信服务的方法、及用于此的终端和系统
CN1268169C (zh) 多模式通信网络中的切换方法
CN1578166A (zh) 移动通信终端的射频接收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ASIO HITACHI MOBIL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0081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TOKYO, JAPAN TO: KANAGAWA, JAP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811

Address after: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after: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Casio Hitachi Mobile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EC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7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0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NEC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ENOVO INNOVATION CO., LTD. (HONGKO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CORP.

Effective date: 201411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HONG KONG,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127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LENOVO INNOVATIONS Co.,Ltd.(HONG KONG)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703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