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6357A - 特异性结合元件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特异性结合元件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6357A
CN1826357A CNA2003801044717A CN200380104471A CN1826357A CN 1826357 A CN1826357 A CN 1826357A CN A2003801044717 A CNA2003801044717 A CN A2003801044717A CN 200380104471 A CN200380104471 A CN 200380104471A CN 1826357 A CN1826357 A CN 1826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ding member
scr1
scr2
antibody
can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8010447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莲·琳迪·达兰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cer Research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ncer Research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cer Research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Cancer Research Technology Ltd
Publication of CN1826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63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96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molecules with a "CD"-designation,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61K39/39533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 A61K39/39558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against tumor tissues, cells, antige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61P35/04Antineoplastic agents specific for metasta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3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from tumour ce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1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ource of isolation or production
    • C07K2317/14Specific host cells or culture conditions, e.g. components, pH or temper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2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 C07K2317/21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from primates, e.g. ma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3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 C07K2317/34Identification of a linear epitope shorter than 20 amino acid residues or of a conformational epitope defined by amino acid residu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6Antagonist effect on antigen, e.g. neutralization or inhibition of bind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 C07K2319/30Non-immunoglobulin-derived peptide or protein having an immunoglobulin constant or Fc region, or a fragment thereof, attached thereto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nc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Oscillators With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AREA)
  • Steroid Compound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与CD55的SCR1和SCR2都结合的结合元件在治疗肿瘤和白血病中的用途。所述结合元件可以是与CD55的SCR1和SCR2结合以及中和CD55并使得肿瘤细胞易感于补体介导的攻击的抗体。

Description

特异性结合元件及其用途
本发明涉及特异性结合元件及其在治疗中的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与CD55结合的特异性结合元件、它们的在调节补体激活和治疗疾病例如肿瘤性疾病中的用途。
人的补体系统包括高度有效的识别和效应物机制,它包括30种血清和细胞成分,包括活化蛋白、受体及正性和负性调节物。简单地说,补体级联包括一个触发步骤、具有反馈回路的放大步骤以及最后的膜攻击或裂解步骤。补体系统的核心成分是C3。通过经典途径或旁路途径生成的C3b对于调理和裂解是关键的。当补体C1通过它的C1q亚体与抗体连接形成免疫复合物时就触发了经典途径。但是对于旁路途径,没有等效于抗体的触发因素。更准确地说,它所处的状态是连续低水平的活化,这是天然C3的硫酯的自发水解的结果。这造成C3与血浆或细胞表面上的非特异性受体分子的结合。这能造成C3转化酶的生成以及反馈回路的形成。因为它的显著的促炎症和破坏的能力,在液体相和周围组织中都有意在预防补体激活的调节系统。
有四种膜结合的补体调节蛋白,分别被称为补体受体1(CR1)、CD55、CD46和CD59(Liszewski et al 1996.Adv Immunol 61:201-283)。通过以下之一实现调节:
1.活化蛋白和酶复合物的自发衰变(即短的半衰期)
2.对活化复合物的去稳定化和抑制作用
3.“活化的”成分的蛋白水解裂解。
CD46、CD55和CD59被广泛地表达于许多组织中,包括表面上皮和肿瘤组织。相反地,CR1的表达被限定于外周血细胞,因此它并不直接参与对实体肿瘤的保护作用。
绝大多数肿瘤都是上皮来源的,尽管绝大多数的表面上皮表达补体调节蛋白,但是肿瘤表现出CD55、CD46和CD59的变异表达。大多数直结肠和甲状腺癌表达高水平的三种补体调节蛋白(Niehans et al.,1996Am J Pathol 149:129-142;Li et al.,2001 Br.J.Cancer 84:80-86;Thorsteinsson,1998 APMIS 106:869-878;Yamakawa et al.,1994 Cancer 73:2808-2817)。乳腺导管癌在表型上表现出最大的变异,一些肿瘤只表达一种抑制物,而其他肿瘤表达两种或三种抑制物的不同组合(Niehans et al.,1996,见上;Thorsteinsson et al.,1998,见上)。肾细胞癌有着一种到三种抑制物的微量到中等的表达,通常是CD55和CD59(Niehans et al.,1996,见上),而非小细胞肺癌和卵巢癌及宫颈癌通常表达CD59和CD46以及具有变异的CD55免疫反应性(Niehans et al.,1996,见上;Bjorge et al.,1977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42:185-192;Simpson et al.,1997 Am JPathol 151:1455-1467)。在所建立的细胞株中已经得到了相似的结果(Bjorge et al.,1996,见上;Gorter et al 1986 Lab Invest 74 1;Juhl et al.,1997J.Surgical Oncol.64:222-230;Li et al.,2001,见上)。
所有的三种补体调节蛋白都被表达于血管上皮上。在炎症期间,当补体介导损伤的危险可能被增加时,它们的特异性作用仍需要明确。促炎症介质TNFα、IL-1β和IFN-γ、以及MAC(膜攻击复合物)和凝血酶也上调了内皮细胞上的CD55,但不是CD46或CD59。这些结果说明CD55在保护内皮细胞避免炎症和凝血期间的补体损伤上的关键的重要性。
此外,最近已经显示内皮细胞回缩所暴露出的内皮下细胞外基质是旁路补体途径的强诱导物,它会释放出刺激炎症的过敏毒素。当肿瘤经常具有失调的内皮以及暴露的血管壁时,肿瘤周围可诱导补体激活。这可能是肿瘤细胞过度表达补体调节受体的原因之一。但是,已经显示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确能将CD55而不是CD46分泌到它们的细胞外基质(ECM)中(Hindmarsh and Marks,1998 J.Immunol.1606 128-6136)。Hindmarsh和Marks说明肿瘤来源而非内皮来源的CD55是功能活化的并能阻止C3b的沉积。但是,炎症细胞因子不能上调基质CD55的沉积。更最近地,本发明者已经表明肿瘤和内皮细胞都能将CD55和CD59沉积到细胞外基质中,以及强血管生成生长因子VEGF可显著地上调后者(Liet al.,2001,见上)。VEGF所刺激的内皮细胞所沉积的CD55是功能活化的。VEGF是例外的,因为它是至今唯一一种被鉴定出能上调CD55在细胞表面的表达以及上调CD55在ECM中沉积的细胞因子。
因为绝大多数肿瘤分泌高水平的VEGF以诱导血管生成,因此它们能刺激CD55在内皮细胞上以及ECM内的表达。令人感兴趣的是,用抗CD55单克隆抗体对直结肠癌的免疫组化显示出肿瘤间质的强染色(Li etal.,2001,见上;Simpson et al.,1997,见上;Niehans et al.,1996,见上)和血管的强染色(Niehans et al.,1996,见上)。ECM内所沉积的CD55是共价结合的,因此它们不能被强酸或碱所解离。
CD55相应地取代CD2b和CD3b与来自经典和旁路补体途径的C3转化酶结合。因此它能阻止CD3b的沉积并抑制下游的膜攻击复合物的装配。CD55具有细胞外结构域,它由4个连续的短共有重复序列(SCR)区和细胞表面近端的富含苏氨酸/丝氨酸结构域所构成。它在第一和第二SCR结构域之间具有单个N-糖基化位点以及它在富含苏氨酸和丝氨酸区被重度O-糖基化。它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连接于细胞膜并被所有暴露于补体的细胞表达,这些细胞例如是红细胞、白细胞、内皮和上皮细胞。在血浆、唾液和尿液中也已经检测到少量CD55。这种可溶形式的生物学意义仍不清楚,因为它从来没有表现为是功能活化的。最近已经显示HeLa细胞和HUVEC将CD55结合到它们的细胞外基质中,以及这种共价连接的CD55能抑制CD3b的沉积和促炎症的过敏毒素C3a的释放(Hindmarsh and Marks,1998,见上)。
和使得肿瘤细胞易感于原位补体激活一样,抑制补体调节蛋白功能的抗体也可以使得肿瘤细胞易感于单克隆抗体所介导的补体依赖性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嵌合的抗LewisY单克隆抗体(cH18A)介导了轻微的补体介导的两种肺腺癌细胞株的细胞裂解。但是,阻断CD46、CD55和CD59功能的抗体的加入显著地增强了补体介导的裂解。多种补体调节蛋白的阻断抗体的应用比任何的单一抗体都产生了更强的cH18A介导的裂解(Azuma etal.,1995.Scand J Immunol 42:202-208)。一些小组已经生成了双特异性抗体,它具有一个导向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臂和另一个导向补体调节蛋白的功能结构域的臂。导向HLA和CD55的SCR3的双特异性抗体造成了C3b在肾脏肿瘤内的沉积增强了92%。在同一研究中,类似的导向肾脏肿瘤抗原和CD55的SCR3的双特异性抗体造成了C3b在肾脏肿瘤内的沉积增加了25-400%,并使得细胞易感于补体介导的裂解(Bloket al.,1998 J Immunol 160:3437-3443)。最后,当用嵌合的抗CD37单克隆抗体激活经典补体途径时,导向淋巴瘤特异性抗原和CD59功能结构域的双特异性Fab’伽马构建体将细胞裂解增加了3-5倍(Harris et al.,1997Clin.Exp.Immunol.107:364-371)。
但是,尽管以往的研究已经表明识别CD55的SCR3的单克隆抗体能部分地中和CD55,由此导致C3b沉积增强和MAC复合物装配,但是这些抗体的每个抗体只能与C3转化酶竞争性地结合SCR3并因此只部分中和CD55。CD55的分子构建体已经表明SCR3是CD55的活性结构域以及SCR2和SCR4对于提供与C3结合的正确构象是必需的。还没有发现SCR1在补体衰变中的作用。但是,尽管SCR2对于提供与C3结合的正确构象是必需的,但是对CD55的单个SCR结构域的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已经表明只有与SCR3结合的单克隆抗体而不是与SCR1或SCR3结合的抗体能中和CD55(Coyne et al,1992 J Immunol 149,2906)。
用单克隆抗体791T/36(Embleton et al 1981Br.J.Cancer 43:582-587)在骨肉瘤、卵巢癌和直结肠癌中的成像研究成功地显像了仅1cm3大小的病灶(Farrands et al 1982 Lancet 2:397-400;Farrands et al 1983.J.of Boneand Joint Surg.65:638-640;Armitage et al.,1985.Nucl Med Commun 6:623-631)。此外,切除肿瘤的放射自显影显示了抗体在细胞表面和基质的强定位(Armitage et al.,1984 Br J Surg 71:407-412)。这些研究说明抗CD55抗体能有效地定位于肿瘤,且没有表现出对正常组织的任何毒性。特别的,没有检测到放射性标记的抗体与血细胞的结合以及在内皮或正常组织中只见到了背景水平的放射性标记。被791T/36所识别的抗原最近被鉴定为CD55(Spendlove et al Eur J Immunol.30:2944-2953;Spendlove et al Cancer Res.59:2282-2286)。利用CD55/CD46嵌合构建体可描绘出791T/36与CD55的前两个SCR结构域的结合位点,用肽分析显示791T/36能与CD55的SCR1-2的三个不同的区结合。其中一个区在SCR1内以及两个区在SCR2内。
WO00/5204阐述了一种利用裸抗体噬菌体文库(
Figure A20038010447100091
antibodyphage library)制备抗体的方法,例如针对促衰变因子(DAF)的抗体。尽管该文件提及了这些抗体在肿瘤诊断或治疗中的用途,但是除了一个推测的实施例外还没有提供实施例,其中抗体LU30被建议用于评价DAF的过表达以及用于治疗肺癌,特别是与细胞毒药物联合使用。
WO/04415描述了针对抗体791T/36的抗独特型抗体105AD7的生成并推测了105AD7抗体的潜在的治疗用途。
但是,至今还没有证实除了抗SCR3抗体以外的抗CD55抗体的治疗用途。用导向该分子的其他SCR的抗体的治疗学研究已经被限定于免疫交联分子(见例如US 4916213(Xoma Corporation)、US 4925922(XomaCorporation)和Byers et al.1987 Cancer Res 47:5042-5046)。例如,Byers等描述了连接于蓖麻毒素A链的791T/36的研究,显示它显著地抑制了无胸腺小鼠内的肿瘤生长。因此在I期临床试验中筛选了791T/36-RTA在进展性直结肠癌患者中的作用(Byers et al 1989.Cancer Research 49:6153-6160)。但是,因为剂量范围内的毒性,该试验没有成功。
令人惊讶的是,本发明现在已经证实,尽管以往研究已经证实导向CD55的SCR1或SCR2的抗体对CD55没有任何的中和作用,但是导向SCR1和SCR2两者的抗体不仅能有效地中和CD55,而且还优于SCR3中和抗体。
因此,在第一个部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和CD55的方法,包括施用与CD55的SCR1和SCR2都特异性结合的裸结合元件。
通过中和CD55,可以促进补体沉积的增强。因此,在第二个部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补体沉积于组织的方法,包括施用与CD55的SCR1和SCR2都特异性结合的裸结合元件。
可以体外或体内应用本发明的方法。
如上所述,在许多肿瘤细胞的表面都常可发现CD55,它在此作用为抑制补体的沉积。通过中和肿瘤细胞上的这些分子,本发明的方法能进行补体介导的对肿瘤细胞的攻击。因此,在本发明的另一个部分,提供了一种治疗肿瘤的方法,包括给有此需要的哺乳动物施用治疗有效量的与CD55的SCR1和SCR2特异性结合的裸结合元件。
在另一个部分,提供了,(i)一种与CD55的SCR1和SCR2都结合的裸结合元件,或(ii)一种编码所述的结合元件的核酸,在制备用于中和CD55的药物中的用途。
在另一个部分,提供了一种与SCR1和SCR2都结合的裸结合元件在治疗肿瘤中的用途。
在另一个部分,提供了,(i)一种与CD55的SCR1和SCR2都结合的裸结合元件,或(ii)一种编码所述的结合元件的核酸,在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也提供了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括与CD55的SCR1和SCR2都结合的裸结合元件。
特异性结合元件
“结合元件”在此是一对具有彼此的结合特异性的分子中的一个元件。因此结合元件是一种特异性结合元件。结合对的元件可以是天然来源的或完全或部分合成生成的。分子对的一个元件在其表面上具有一个区域,该区域可以是一个突起或一个腔,以及可以特异性地结合于并因此互补于一对分子的另一个元件的特殊的空间和极性结构。因此,该分子对的元件具有彼此特异性结合的性能。结合对的类型的实例是抗原-抗体、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激素-激素受体、受体-配体、酶-底物。本发明涉及的是抗原-抗体类型反应,不过,本发明的以及用于本发明的结合元件可以是任一与CD55的SCR1和SCR2都结合的成分。
“裸”在此意思是本发明的或用于本发明的结合元件没有结合(例如缀合)于任何具有抗肿瘤性能的药剂,例如蓖麻毒素。
抗体
“抗体”是免疫球蛋白,无论其是天然的或部分或完全合成生成的。该名词也覆盖所有的具有结合结构域的多肽、蛋白或肽,该结合区域就是或同源于抗体结合结构域。这些都可以来源于天然来源、或它们可以是部分或完全合成生成的。抗体的实例是包括抗原结合结构域例如Fab、scFv、Fv、dAb、Fd和双体的免疫球蛋白同型或它们的同型的亚型和片段。
本发明的结合元件可以是抗体例如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或其片段。抗体的恒定区可以是任何类型,包括但不限定于人IgG、IgA、IgM、IgD和IgE型。抗体可以属于任何亚型例如IgG1、IgG2、IgG3和IgG4。IgG1是优选的。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抗体是保藏于ATCC的保藏号为HB9173的细胞株所产生的791T/36。
因为可以用许多方法修饰抗体,因此名词“抗体”应当被理解为覆盖任何具有有着所需的特异性的结合结构域的结合元件或物质。因此,该名词覆盖了抗体片段、衍生物、抗体的功能等效物和同源物,包括任何包括免疫球蛋白结合结构域的多肽,无论其是天然的或完全或部分合成的。因此也包括那些嵌合分子,所述嵌合分子包括融合于另一种多肽的免疫球蛋白结合结构域或其等效物。在EP-A-0120694和EP-A-0125023中描述了嵌合抗体的克隆和表达。
已经显示完整抗体的片段可以实现结合抗原的功能。这些结合片段的实例是(i)由VL、VH、CL和CH1结构域构成的Fab片段;(ii)由VH和CH1结构域构成的Fd片段;(iii)由单一抗体的VL和VH结构域构成的Fv片段;(iv)dAb片段(Ward,E.S.et al.,Nature 341:544-546(1989)),它由VH结构域构成;(v)分离的CDR区;(vi)F(ab’)2片段,包括两个连接的Fab片段的二价片段;(vii)单链Fv分子(scFv),其中用容许两个区连接形成一个抗原结合位点的肽交联剂连接VH结构域和VL结构域(Bird et al.,Science242:423-426(1988);Huston et al.,PNAS USA 85:5879-5883(1988));(viii)双特异性单链Fv二聚体(PCT/US92/09965)以及(ix)“双体”,基因融合所构建的多价或多特异性的片段(WO94/13804;P.Hollinger et al.,Proc.Natl.Acad.Sci.USA 90:6444-6448(1993))。
用于本发明的抗体或多肽的片段,例如791T/36抗体的片段通常的意思是一组至少5到7个连续氨基酸的氨基酸残基,常至少是为7到9个连续氨基酸、通常是至少约9到13个连续氨基酸,更优选地是至少约20到30个或更多的连续氨基酸以及最优选地是最少约30到40个或更多的连续氨基酸。一个优选的片段组是那些包括所有或部分单克隆抗体791T/36的CDR区的组。一个优选的片段组是那些包括所有或部分单克隆抗体791T/36的CDR区的组。
这样的一种抗体或多肽、或791T/36抗体的片段的“衍生物”意思是经不同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所修饰的抗体或多肽,例如经过处理编码蛋白的核酸或经变更蛋白本身。天然氨基酸序列的这些衍生物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插入、添加、删除和/或取代,优选地假定肽具有抗CD55活性例如CD55中和活性。优选地这些衍生物包括25个或更少的氨基酸的插入、添加、删除和/或取代,更优选地是15个或更少的氨基酸,甚至更优选地是10个或更少的氨基酸,更优选地仍是4个或更少的氨基酸以及最优选地仅仅是1个或2个氨基酸。
名词“抗体”包括已经被“人源化”的抗体。本领域已知用于制备人源化抗体的方法。例如,在Winter的美国专利No.5,225,539中描述了这些方法。人源化抗体可以是具有单克隆抗体例如791T/36的高变区以及人抗体的恒定区的修饰抗体。因此,结合元件可以包括人类恒定区。
除高变区外的可变区也可以来自于人抗体的可变区和/或也可以来自于单克隆抗体例如791T/36。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可变区可以来自鼠单克隆抗体791T/36,且这种抗体可被认为是嵌合的。本领域已知用于制备嵌合抗体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例如在Boss(Celltech)和Cabilly(Genentech)的美国专利所描述的方法。相应地见美国专利No.4,816,397和4,816,567。
取单克隆和其他抗体以及使用重组DNA技术的技术生产保持了原始抗体的特异性的其他抗体或嵌合分子是可能的。这些技术可以包括将编码免疫球蛋白可变区或抗体的互补决定区(CDR)的DNA引入到不同的免疫球蛋白的恒定区或恒定区加骨架区中。见例如EP-A-184187、GB2188638A或EP-A-239400。生产抗体的杂交瘤或其他细胞可以进行遗传学突变或其他变化,这可能会或可能不会改变所产抗体的结合特异性。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结合元件结合于如图1b中所示的序列CD55 SCR1(第83-93位氨基酸)和SCR2(第101-112位氨基酸和第145-157位氨基酸)。
结合元件可以包括保藏于ATCC的保藏号为HB9173的细胞株所产的抗体或其片段的一个或多个CDR。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结合元件是保藏于ATCC的保藏号为HB9173的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抗体791T/36。对“791T/36”的引用包括那些与791T/36具有显著同源性的序列。791T/36的互补决定区(CDR)和其他抗体的CDR之间的同源性程度优选地是至少60%,更优选地是70%,进一步优选地是80%,甚至更优选地是90%或最优选地是95%。
通过对比用于最佳比较目的的序列(例如,可以在第一个序列中引入缺口以最好地对比序列)以及比较相应位点的氨基酸残基或核苷酸可以测定出两个氨基酸序列或两个核酸序列的相同性百分比。“最好对比”是造成最高相同性百分比的两个序列的对比。通过在被比较序列中的相同的氨基酸残基或核苷酸的数目测定出相同性百分比(即,相同性%=相同位点的数目/位点的总数目×100)。
利用本领域人员已知的数学算法可以完成两个序列之间的相同性百分比的测定。用于比较两个序列的数学算法的实例是Karlin和Altschul(1990)Proc.Natl.Acad.Sci.USA 87:2264-2268的算法,经Karlin和Altschul(1993)Proc.Natl.Acad.Sci.USA 90:5873-5877改进的算法。Altschul,et al.(1990)J.Mol.Biol.215:403-410的NBLAST和XBLAST程序已经结合到这样的算法中。用NBLAST程序(积分=100,字长=12)可以进行BLAST核苷酸搜索以得到与本发明的核酸分子同源的核苷酸序列。用XBLAST程序(积分=50,字长=3)可以进行BLAST蛋白搜索以得到与本发明的蛋白分子同源的氨基酸序列。为了得到用于比较目的的缺口对比,可以使用缺口的BLAST,如在Altschul et al.(1997)NucleicAcids Res.25:3389-3402中所描述的那样。同样地,可以用PSI-Blast进行反复搜索,这可检测两个分子(Id.)之间的远源关系。当使用BLAST、缺口的BLAST、和PSI-Blast程序时,可以使用相应程序(例如XBLAST和NBLAST)的默认参数。见 http://www.ncbi.nlm.nih.gov
用于比较序列的所使用的数学算法的另一个实例是Myers & Miller,CABIOS(1989)的算法。为CGC序列对比软件包的一部分的ALIGN(2.0版)已经结合到这样的算法中。本领域已知的用于序列分析的其他算法包括如在Torellis & Robotti(1994)Comput.Appl.Biosci.,10:3-5所描述的ADVANCE和ADAM;和在Pearson & Lipman(1988)Proc.Natl.Acad.Sci.85:2444-8所描述的FASTA。在FASTA中,ktup是设定搜索的敏感性和速度的控制选项。
如果存在高度的序列相同性,则在氨基酸序列之间有着相当少的差异。因此,例如,它们可以是少于20个、少于10个或甚至少于5个氨基酸的差异。
本发明已经表明可以将导向CD55的SCR1和SCR2的抗体例如791T/36抗体以及它的片段和衍生物用作为灭活CD55并使得肿瘤细胞易感于补体介导的攻击的肿瘤治疗剂。这可被抗体在癌症患者的肿瘤内的定位以及患者的随后的存活的增加所例证(见实施例)。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与CD55的SCR1和SCR2抗原决定簇都结合的791T/36或“791T/36”家族的其他多肽的裸“片段”或“衍生物”在制备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可以单独地或与一种或多种其他的药剂一起施用所述结合元件。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与CD55的SCR1和SCR2都结合的裸结合元件以及活性药剂的产物,用作在治疗癌症上同时、分开或依次使用的组合制剂。活性药剂可以包括化疗药剂包括阿霉素、紫杉醇、5-氟尿嘧啶(5-FU)、甲酰四氢叶酸、伊立替康、丝裂霉素C、奥沙利铂、雷替曲塞、他莫昔芬和顺铂,它们与本发明的结合元件有着协同作用。其他活性药剂可以包括适合剂量的镇痛药物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例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酮洛芬)或阿片制剂例如吗啡、或止吐药。在其他的实施方案中,活性药剂可以是另一种结合元件。因此,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可以联合一种或多种其他的结合元件施用所述结合元件。这些结合元件可以包括但不限定于抗CD20抗体例如利妥康昔(美罗华)(Biogen IDEC(Cambridge,MA,USA))、抗VEGF抗体例如avastin(贝伐单抗)(Genentech(South San Francisco,CA,USA)/Roche(Basel,Switzerland))、抗CD171A抗体例如Panorex(依决洛单抗)(Centocor(Malvern,PA,USA)/Glaxo SmithKline(Uxbridge,UK))、抗CEA抗独特型mAb例如CeaVac(Titan Pharmaceuticals(South San Francisco,CA,USA))、抗EGFR抗体例如Erbitux(西妥昔单抗)(ImClone(New York,USA)/BristolMyers Squibb(New York,USA),Merck(Whitehouse Station,NJ,USA))、抗HMFG抗独特型mAb例如TriAb(Titan Pharmaceuticals(South SanFrancisco,CA,USA))、抗EGFR抗体例如ABX-EGF(Abgenix(Fremont,CA,USA)/Amgen Thousand Oaks,CA))和/或抗HER2抗体例如赫赛汀(Genentech(South San Francisco,CA,USA))。
优选地,活性药剂与结合元件有协同作用。结合元件协同活性药剂增强杀灭肿瘤的能力可能不是归因于免疫效应物机制,而可能是容许补体沉积增强和补体裂解的灭活CD55的直接结果。本发明的结合元件可携带有可检测的标记。
治疗
“治疗”包括能对人或非人的动物有益的任何方案。治疗可以是针对已存在的病变或可以是预防性的(预防性治疗)。治疗可以包括治愈、缓解或预防作用。
“治疗癌症”包括治疗癌症生长所引起的病变以及包括治疗治疗肿瘤生长或肿瘤。可被本发明的系统所治疗的肿瘤的实例是例如肉瘤包括成骨肉瘤和软组织肉瘤、以及癌例如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胃癌、肝癌、子宫癌、宫颈癌和卵巢癌、淋巴瘤包括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成神经细胞瘤、黑色素瘤、骨髓瘤、Wilms瘤和白血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神经胶质瘤和视网膜母细胞瘤。
结合元件可以与癌细胞或组织包括肿瘤或非肿瘤细胞上的CD55的SCR1和SCR2结合,中和CD55并增强补体沉积和补体介导的这些细胞的裂解。
本发明的组合物和方法可被特别地用于治疗已有的癌症以及用于预防经最初治疗或手术后的癌症的复发。
施用
可以单独施用本发明的结合元件,但优选地作为药物组合物施用本发明的结合元件,组合物通常包括根据预定的施用途径所选择的适合的药用赋形剂、稀释剂或载体。可以通过任何适合的途径将本发明的结合元件施用给所需治疗的患者。精确的剂量依赖于多种因素,包括元件的精确性质(例如,整个抗体、片段或双体)、以及附着于元件的可检测标记的性质。
一些适合的施用途径包括(但不限定于)口服、直肠、鼻、局部(包括含服和舌下)、阴道或肠外(包括皮下、肌肉内、静脉内、皮内、鞘内和硬膜外)施用。静脉内施用是优选的。
预期注射(静脉内)将是用于治疗性施用组合物的主要途径,不过也可以考虑经导管或其他外科管路输送。在重构粉末剂型后可以使用液体剂型。
对于静脉内注射或患病部位的注射,活性成分可以是无致热原以及具有适合的pH值、等渗性和稳定性的可肠外注射的水溶液的形式。本领域人员利用等渗的赋形剂例如氯化钠注射液、林格注射液、乳酸林格注射液能很好地制备适合的溶液。可以按需地包括防腐剂、稳定剂、缓冲剂、抗氧化剂和/或其他添加剂。
用于口服施用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是片剂、胶囊、粉末或液体形式。片剂可以包括液体载体例如水、石油、动物或植物油、矿物油或合成油。可以包括生理盐水溶液、葡萄糖或其他糖溶液或甘油例如乙二醇、丙二醇或聚乙二醇。
也可以经微球、脂质体、其他的微粒输送系统或放置于特定组织包括血液中的持续释放剂型施用组合物。持续释放载体的合适的实例包括shared articles形式的半透性聚合物基质,例如栓剂或微胶囊。可植入的或微胶囊的持续释放基质包括聚乳酸化合物(美国专利No.3,773,919;EP-A-0058481)、L-谷氨酸和γ-乙基-L-谷氨酰胺的共聚物(Sidman et al,Biopolymers 22(1):547-556,1985)、聚(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或乙炔乙酸乙烯酯(Langer et al,J.Biomed.Mater.Res.15:167-277,1981,和Langer,Chem.Tech.12:98-105,1982)。用熟知的方法制备含有多肽的脂质体:DE3,218,121A;Epstein et al,PNAS USA,82:3688-3692,1985;Hwang et al,PNAS USA,77:4030-4034,1980;EP-A-0052522;E-A-0036676;EP-A-0088046;EP-A-0143949;EP-A-0142541;JP-A-83-11808;US专利Nos 4,485,045和4,544,545。脂质体一般是小的(约200-800埃)单层类型,其中脂类内容物大于约30mol%胆固醇,调整所选的比例使得达到最佳的多肽漏出速度。
在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16th edition,Oslo,A.(ed),1980中可找到上述的技术和方案的实例以及本发明可使用的其他技术和方案。
可用将组合物局部施用到肿瘤部位或其他所需的部位或可以用导向肿瘤或其他细胞的方式输送组合物。通过使用导向系统例如抗体或细胞特异性配体可以用导向治疗来输送更特异于特定类型的细胞的活性药剂。多种原因都可能需要导向治疗,例如如果药剂具有不可接受的毒性,或它需要太高的剂量,或它不能进入靶细胞。
药物组合物
如上所述,本发明扩展到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组合物包括与CD55的SCR1和SCR2都结合的裸结合元件。除活性成分外,本发明的和用于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包括药用可接受的赋形剂、载体、缓冲稳定剂或其他本领域人员熟知的材料。这些材料应当是无毒的并且应当不干扰活性成分的效力。载体或其他材料的精确性质将依赖于施用途径,施用途径可以是口服、经注射例如经静脉内注射。
剂型可以是一种液体,例如含有pH值为6.8-7.6的非磷酸缓冲液的生理盐水溶液,或可液化的粉末。
剂量
优选地将“治疗有效量”的组合物施用给个体,就是足以显出对个体的益处的量。所施用的确切量、施用的速度以及时程将依赖于所治疗的疾病的性质和严重度。治疗处方例如决定剂量等最终是在普通执业医师和其他医师的责任和判别的范围内,并通常要考虑到所治疗的疾病、个体患者的病变、输送部位、施用方法以及执业医师所知道的其他因素。
最佳的剂量可以被医师根据各种参数所确定,参数包括例如年龄、性别、体重、所治疗的病变的严重度、所施用的活性成分以及施用途径。一般地,需要容许饱和受体的血清浓度的多肽和抗体。超过约0.1nM的浓度通常是足够的。例如,100mg/m2剂量的抗体提供了近8天的近20nM血清浓度。
作为一般性的指南,可以每周给予10-300mg/m2量的抗体剂量。应当在更频繁的间隔内使用等效剂量的抗体片段以保持血清水平超过容许CD55被饱和的浓度。
结合元件的生产
可以完全地或部分地通过化学合成生成本发明的或用于本发明的结合元件。根据已很好确立的、标准的液体或优选的固相肽合成方法可以容易地制备结合元件,在很多地方都可得到对这些方法的综合描述(见,例如J.M.Stewart and J.D.Young,Solid Phase Peptide Synthesis,2ndedition,Pierce Chemical Company,Rockford,Illinois(1984),in M.Bodanzsky and A.Bodanzsky,The Practice of Peptide Synthesis,SpringerVerlag,New York(1984);and Applied Biosystems 430A Users Manual,ABIInc.,Foster City,California),或者可以用液相方法或固相、液相和溶液化学的任一组合制备溶液中的组合元件,例如通过首先完成相应的肽部分,然后如果需要并合适的在去除任何现有的保护性基团后,通过相应的碳酸或磺酸或它们的反应性衍生物的反应引入残基X。
另一个生产适用于本发明的结合元件的常用方法是通过使用表达系统中的核酸来表达编码结合元件的核酸。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编码与CD55的SCR1和SCR2都结合的裸结合元件的分离的核酸在制备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用于本发明的核酸可以包括DNA或RNA并可以是完全或部分合成的。在优选的部分,用于本发明的核酸编码如上定义的本发明的结合元件。本领域熟练人员能确定如何进行核酸的取代、删除和/或添加而仍将提供本发明的这些结合元件。
熟练人员利用在此所含的信息和参考文献以及本领域已知的技术可以容易地制备编码用于本发明的核酸序列(例如,见Sambrook,FritschandManiatis,″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Cold SpringHarbor Laboratory Press,1989,和Ausubel et al,Short Protocols in MolecularBiology,John Wiley and Sons,1992),条件是可得到核酸的序列和克隆。这些技术包括(i)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这些例如基因组来源的核酸样品,(ii)化学合成,(iii)制备cDNA序列。可以生成编码抗体片段的DNA并以任何本领域人员所熟知的方法对其进行使用,包括通过取得编码DNA、鉴定被表达部分的每一侧的适合的限制性酶识别位点、以及从DNA中切到所述的部分。然后可将该部分可操纵地连接到标准的商业化可获得的表达体系中的适合的启动子上。另一个重组方法是用适合的PCR引物扩增DNA的相关部分。例如用定向诱变可以进行对该序列的修饰,造成表达被修饰的肽或根据所用的宿主细胞中的密码子参数选择表达核酸。
核酸可以被包括于质粒、载体、转录盒或表达盒形式的构建体中,构建体包括至少一种上述的核酸。构建体可以被包括在包括一种或多种上述的构建体的重组宿主细胞内。通过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含有核酸的重组宿主细胞常可实现表达。在通过表达特异性结合元件的生产后,可以用任何适宜的技术分离并纯化,然后按需使用结合元件。
可以提供分离和/或纯化于它们的天然环境的、基本纯净或均质形式的用于本发明的编码结合元件的核酸分子和载体,或对于核酸,可以是游离或基本游离于除编码具有所需功能的多肽的序列以外的核酸或基因来源。
在各种不同的宿主细胞内克隆和表达多肽的系统是熟知的。合适的宿主细胞包括细菌、哺乳动物细胞、酵母菌和杆状病毒系统。用于表达异源性多肽的本领域可获得的哺乳动物细胞株包括中国仓鼠卵巢细胞、HeLa细胞、幼仓鼠肾细胞、NSO鼠黑色素瘤细胞和许多其他的细胞。常用的优选的细菌宿主是大肠杆菌。
在本领域已经很好地建立了抗体和抗体片段在原核细胞例如大肠杆菌内的表达。见例如Pluckthun,Bio Technology 9:545-551(1991)的综述。作为用于生产结合元件的一种选择,本领域人员也可获得在真核细胞培养物中的表达,见最近的综述,例如Reff,Curr.Opinion Biotech.4:573-576(1993);Trill etal.,Curr.Opinion Biotech.6:553-560(1995)。
或者,利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可以在转基因生物体中生产用于本发明的特异性结合元件,生物体是例如哺乳动物、鸟类、鱼、昆虫或植物。在这些转基因方法中,通过包括但不限定于直接注射、电穿孔、核转移技术的方法或通过使用载体例如病毒载体可以将编码结合元件的核酸引入到细胞或胚胎内。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鸟类组织中生产特异性结合元件,优选地是在鸟蛋中,例如在2002年11月27日提交的GB0227645.9以及随后的要求其优先权的PCT申请书中阐述了该方法。
能选择或构建含有适宜的调节序列的合适载体,调节序列包括启动子序列、终止子序列、多腺苷酸化序列、增强子序列、标记物基因和其他适宜的序列。载体可以是质粒、病毒例如噬菌体或噬菌粒。对于详细的描述,见例如Sambrook et al.,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2nd Edition,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1989)。在Ausubel等编,Shor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2nd Edition,John Wiley & Sons(1992)中详细描述了许多处理核酸的技术和方案,例如制备核酸构建体、诱变、测序、将DNA导入到细胞内和基因表达、以及蛋白分析。
用任何合适的方法可以将核酸导入到宿主细胞内。导入可采用任何可获得的技术。对于真核细胞,合适的技术可以包括磷酸钙转染、DEAE-Dextran、电穿孔、脂质体介导的转染和利用逆转录病毒或其他病毒例如牛痘的转导或杆状病毒对昆虫细胞的转导。对于细菌细胞,合适的技术可以包括氯化钙转化、电穿孔和使用噬菌体的转染。
可以用标记物基因例如抗生素耐药或敏感基因鉴定出含有相关核酸的克隆,这在现有技术中是熟知的。
紧随着导入的是引起或容许核酸的表达,例如在利于表达该基因的条件下培养宿主细胞。
核酸可以被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例如染色体)内。用标准技术,通过引入促进与基因组重组的序列可以促进整合。核酸可以是在细胞内的染色体外的载体,或对细胞是可辨别的异源的或外源性的核酸。
分析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鉴定其他药剂的分析法,所述药剂例如为用于增强补体沉积于细胞样品或组织的抗体或任选地用于治疗癌症的抗体。
在一个优选的部分,所述分析包括一种用于鉴定能抑制CD55的药剂的分析方法,包括步骤:
a)将候选药剂与CD55的SCR1和SCR2的至少一部分接触;以及
b)确定所述的候选药剂与SCR1和SCR2两者的结合。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分析方法包括用于鉴定能抑制CD55的药剂的方法,包括:
(a)在存在裸结合元件的条件下,将候选药剂与CD55的SCR1和SCR2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其中在不存在候选药剂时,裸结合元件能结合CD55的SCR1和SCR2两者;以及
(b)确定候选药剂对裸结合元件与CD55的SCR1和SCR2结合的抑制程度。
分析还可以包括选择与CD55的SCR1和SCR2都结合的候选药剂的步骤;和/或确定在存在和不存在候选药剂时沉积于细胞样品中的补体的量。
在本发明的分析的优选的实施方案中,CD55的SCR1和SCR2部分包括图1b所示的序列的第83-93、101-112和145-157位氨基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筛选方法,包括筛选能抑制裸结合元件与CD55的SCR1和SCR2都结合的候选药剂库的步骤。
本发明的分析可以是一种筛选,其中测试大量的候选药剂。因此,可以使用任何本领域人员已知的用于筛选化合物的合适技术。筛选可以是高通量的筛选。例如,WO84/03564描述了一种方法,其中在固相基质上合成大量肽以及将肽与一种药剂反应并洗涤。分析结合的部分。
本发明也涉及竞争性药物筛选分析的应用,其中能结合CD55的SCR1和2的中和抗体例如791T/36特异性地竞争测试化合物与CD55的SCR1和2的结合。
本发明也涉及本发明的筛选方法所鉴定的药剂以及它们在制备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对于其他各个方面,本发明的每一个方面的优选特征可进行必要的改动。
现在将在下面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描述本发明。参照于如下的附图:
图1a代表105AD7杂交瘤的VK和VH cDNA的翻译CDR序列。大写字母代表CDR区,小写字母代表邻近的骨架氨基酸。
图1b表示CD55的三个CDR肽的对比。氨基酸编号来自于包括导向序列的CD55的全长序列。在随后的分析中所用的CD55肽用下划线表示。Bullets(·)代表氨基酸相同性,其中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能的氨基酸被标记为()。
图2说明了C3b补体沉积分析。将791T细胞与作为补体来源的人血清一起孵育。在存在阻断抗体(216)、非阻断抗体(220)或测试抗体791T/36时,用兔抗C3b FITC标记的抗体测定C3b沉积。用FACScan流式细胞仪定量荧光并用平均线性荧光(MLF)表示。
实施例1 CD55中和分析
用免疫亲和性-基质纯化从溶解于辛基-糖苷的791T细胞中得到纯化的CD55抗原。用根据从纯化抗原中所得到的蛋白序列数据的引物克隆并测序CD55 cDNA(Spendlove et al.,1999 Cancer Res 59,2282)。所得到的DNA序列与Caras等所鉴定的序列一致,并保存在Genbank数据库中(登记号为No.M31516)。
细胞
791T是骨肉瘤细胞株,它生长于加有10%热灭活的胎牛血清的RPMI(Gibco,BRL,Paisley,and UK)中。
单克隆抗体
先前已经报道了单克隆抗体791T/36(抗791T gp72的IgG2b;Embleton et al 1981 Br.J.Cancer 43:582-587)、BRIC 216(抗CD55的SCR3的IgGl;Tate et al 1989 Biochem J 261,489)、BRIC 220(抗CD55的SCR1的IgGl;Tate et al 1989 Biochem J 261,489)、BRIC 110(抗CD55的SCR2的IgGl;Spring et al.,1987 Immunology 62 377;Coyne et al,1992 JImmunol 149,2906)。从Blood Group Reference laboratory(Bristol,UK)中购得BRIC抗体。
方法
用含有10%FCS的培养基洗涤过度表达CD55的791T肿瘤细胞并将其以每100μl 1×105个细胞的密度重悬。将浓度为50μg/ml的第一抗体与3×样品体积(3×105个细胞/300μl)一起孵育。第一抗体是阳性对照抗体216(抗SCR3)、阴性对照抗体220(抗SCR1)和测试抗体791T/36(抗SCR1和2)。在用PBS洗涤前,在4℃下孵育细胞和抗体1个小时。将样品分成3份每管100μl的样品。加入作为补体来源的人血清直到总浓度为5%(未被热灭活的)。倒转管数次并在37℃下孵育2个小时,每30分钟混和一次。在加入多克隆兔抗人C3c FITC缀合的抗体(1∶100)之前用PBS洗涤两次,使得终体积为100μl。在用PBS洗涤两次之前,将细胞在4℃孵育1个小时并重悬于200μl 1%细胞固定液中。
结果
图2显示在存在非阻断抗体220时,沉积到791T细胞上的C3b水平是轻度的(MLF 200)。在存在CD55中和抗体216时,观察到了C3b沉积的增强(MLF 350)。但是,在存在单克隆抗体791T/36时,沉积了更高水平的C3b(MLF 520)。这说明尽管216是C3转化酶与SCR3结合的有效的竞争剂,但是791T/36与SCR1和SCR2域的结合可功能性灭活CD55,造成C3b的沉积增加了250%。
实施例2 接受用于肿瘤成像的放射性标记的791T/36的复发性直结肠癌患者的长期存活率
抗体和标记
杂交瘤791T/36克隆3是抗体的来源(791T/36,IgG2b同种型)。将来自发育杂交瘤的鼠的腹水液应用到pH7.5,0.1mol/l柠檬酸磷酸缓冲液的蛋白A-“琼脂糖”柱中,并充分洗涤柱。在pH6.0、5.0、4.5和3.0逐步洗脱所结合的免疫球蛋白,然后用磷酸缓冲的盐水透析。然后在1000000g离心透析液1个小时,过滤通过0.22μm Millex“Millipore”滤器,并以1mg/ml的蛋白浓度储存在-70℃。如用鼠免疫球蛋白分型抗血清(MilesLaboratories,Stoke Poges,Bucks.)的免疫扩散测试所测定的那样,制剂中只含有IgG2b并且是无致热原的(Boots Pharmaceuticals,Notts)。
通过“非水溶性碘化”药剂用131I标记多批抗体制剂。通过在葡聚糖凝胶G25上的凝胶过滤去除未结合的碘。将所标记的制剂稀释为含有1%血清白蛋白的盐并用Millex过滤除菌。
用放射性标记的单克隆抗体791T/36将72位复发性直结肠癌患者显像。患者接受10μg抗体的初始剂量以及随后的静脉内剂量200μg。将2dl含有200μg抗体和近70MBq 131I的制剂输注到每个患者的肘前静脉内,输注时间在30分钟以上。
随诊了7年的存活率,并将其与同期的复发性直结肠癌患者的组进行比较。在接受791T/36的患者中有12位长期存活者(16%),而相反地在同期组中89位患者中只有1位患者存活了7年(p>0.001)。
表1:接受791T/36抗体的直结肠癌患者的存活率。
  患者   存活   死亡
  用791T/36显像   12   69
  同期对照   1   88
这些结果说明在接受放射性标记的791T/36抗体的患者的非随机试验中的显著的生存益处。所达到肿瘤的放射性标记的剂量要明显低于放射性标记单独引发杀灭肿瘤所需的水平。因此,更有可能是抗体灭活CD55,容许补体攻击残余的肿瘤。因为这些患者只接受791T/36的单次静脉内剂量,所以显著的存活益处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反复注射人源化791T/36抗体可能有着甚至更为明显的治疗益处。
实施例3 产生针对SCR1和SCR2的新的单克隆抗体
通过在3周内两次分别用过度表达CD55抗原的791T细胞(106细胞)腹腔内注射接种6-8周大的Balb/c小鼠。然后用与人Fc融合并用蛋白A色谱法纯化的SCR1-2蛋白强化接种鼠。在鼠的尾部取血并筛选血清识别如先前所描述的(Spendlove et al 2000 Eur J Immunol 30,2944)CHO细胞所表达的CD55SCR1-2/CD46SCR3-4嵌合分子的能力。也筛选它们识别如先前所描述的(Spendlove et al 2000 Eur J Immunol 30,2944)SCR1-2CD55Fc蛋白以及附着于BSA的IC、2N和2C肽的能力。通过静脉内注射SCR1-2Fc蛋白强化接种产识别CD55 SCR1和SCR2的抗体的鼠,5天后取出脾细胞,并用PEG与NSO细胞以10∶1比例融合。用HAT培养基选择出杂交瘤,并用ELISA筛选出生产识别SRR1-2Fc蛋白的抗体的杂交瘤。通过有限稀释得到三个孔的每个孔1个细胞,以保证克隆性,由此克隆出产生正确抗体的杂交瘤。筛选单克隆抗体识别如先前所描述的(Spendlove et al 2000 Eur J Immunol 30,2944)CHO细胞所表达的CD55SCR1-2/CD46SCR3-4嵌合分子的能力。也筛选它们识别如先前所描述的(Spendlove et al 2000 Eur J Immunol 30,2944)SCR1-2CD55Fc蛋白以及附着于BSA的IC、2N和2C肽的能力。为了确定它们是否识别与如上所述的用CD55所涂层的791T/36板相同的位点,然后将它们与新的单克隆抗体孵育,然后与生物素化的791T/36孵育。用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和ABTS底物以及读板器在405nm的OD读数定量791T/36的结合。如果单克隆抗体识别与791T/36所识别的相同或相关位点,那么它们将抑制791T/36与CD55抗原的结合。
所有在本说明书中所提及的文献在此一同并入参考。不脱离于本发明范围和精神的对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方案的各种修饰和变异对于本领域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已经用具体提及的实施方案描述本发明,但是应当明白所要求保护的发明不应当被不适当地限定于这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事实上,本发明覆盖了对本领域人员显而易见的对所描述的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的各种修饰。
参考文献
1.Liszewski,M.K.,T.C.Farries,D.M.Lublin,I.A.Rooney,and J.P.Atkinson.1996.Adv Immunol 61:201-283.
2.Hindmarsh,E.J.,and R.M.Marks.1998.Eur J Immunol 28:1052-1062.
3.Niehans,G.A.,D.L.Cherwitz,N.A.Staley,D.J.Knapp,and A.P.Dalmasso.1996.Am J Pathol 149:129-142.
4.Li,L.,I.Spendlove,J.Morgan,and L.G.Durrant.2001.Br.J.Cancer 84:80-86.
5.Thorsteinsson,L.,G.M.O′Dowd,P.M.Harrington,and P.M.Johnson.1998.APMIS 106:869-878.
6.Yamakawa,M.,K.Yamada,T.Tsuge,H.Ohrui,T.Ogata,M.Dobashi,and Y.Imai.1994.Cancer 73:2808-2817.
7.Bjorge,L.,T.S.Jensen,and R.Matre.1996.Cancer ImmunolImmunother 42:185-192.
8.Simpson,K.L.,A.Jones,S.Norman,and C.H.Holmes.1997.Am JPathol 151:1455-1467.
9.Juhl,H.,F.Helmig,K.Baltzer,H.Kalthoff,D.HenneBruns,and B.Kremer.1997.J.Surgical Oncol.64:222-230.
10.Hindmarsh,E.J.,and R.M.Marks.1998.J.Immunol.160:6128-6136.
11.Niehans,G.A.,D.L.Cherwitz,N.A.Staley,D.J.Knapp,and A.P.Dalmasso.1996.Am.J.Pathol.149:129-142.
12.Azuma,A.,Y Yamano,A.Yoshimura,T.Hibino,T.Nishida,H.Yagita,K.Okumura,T.Seya,R.Kannagi,M.Shibuya,and S.Kudoh.1995.Scand JImmunol 42:202-208.
13.Blok,V.T.,M.R.Daha,O.Tijsma,C.L.Harris,B.P.Morgan,G.J.Fleuren,and A.Gorter.1998.J Immunol 160:3437-3443.
14.Harris,C.L.,K.S.Kan,G.T.Stevenson,and B.P.Morgan.1997.Clin.Exp.Immunol.107:364-371.
15.Farrands,P.A.,A.C.Perkins,M.V.Pimm,J.D.Hardy,M.J.Embleton,R.W.Baldwin,and J.D.Hardcastle.1982.Lancet 2:397-400.
16.Farrands,P.A.,A.Perkins,L.Sully,J.S.Hopkins,M.V.Pimm,R.W.Baldwin,and J.D.Hardcastle.1983.J.of Bone and Joint Surg.65:638-640.
17.Armitage,N.C.,A.C.Perkins,M.V.Pimm,M.L.Wastie,and R.W.Baldwin.1985Nucl Med Commun 6:623-631.
18.Armitage,N.C.,A.C.Perkins,M.V.Pimm,P.A.Farrands,R.W.Baldwin,and J.D.Hardcastle.1984.BrJ Surg 71:407-412.
19.Byers,V.S.,M.V.Pimm,P.J.Scannon,I.Pawluczyk,and R.W.Baldwin.1987.Cancer Res 47:5042-5046.
20.Byers,V.S.,R.Rodvien,K.Grant,L.G.Durrant,K.H.Hudson,R.W.Baldwin,and P.J.Scannon.1989.Cancer Research 49:6153-6160.
21.Spendlove,I.,L.Li,J.Carmichael,and L.G.Durrant.1999.Cancer Res.59:2282-2286.
22.Embleton,M.J.,B.Gunn,V.S.Byers,and R.W.Baldwin.1981.Br.J.Cancer 43:582-587.
23.Loveland,B.E.,M.Lanteri,P.Kyriakou,and D.Christiansen.1998.Molecular Immunology 35:369 A155.
24.Lanteri,M.,D.Christiansen,P.M.Hogarth,I.F.C.McKenzie,and B.E.Loveland.1998.Molecular Immunology 35:369 A156.
25.Evans,M.J.,S.L.Hartman,D.W.Wolff,S.A.Rollins,and S.P.Squinto.1995 J.Immunol.Methods 184:123-138.
26.Casasnovas,J.M.,M.Larvie,and T.Stehle.1999.The EMBO J.18:2911-2922.
27.Friedman,A.R.,V.A.Roberts,and J.A.Tainer.1994.Proteins:Struct.Funct.Genet.20:15-24.
28.Stanfield,R.L.,M.Takimoto-Kamimura,J.M.Rini,A.T.Profy,and I.A.Wilson.1993.Structure 1:83-93.
29.Coyne KE,Hall SE,Thompson ES Arce MA,Inoshita T,Fujita T,AnsteeDJ,Rosse W,Lublin DM(1992).J Immunol 149 2906-2913.
30.Spring FA,Judson PA,Daniels SF,Parsons SF,Mallinson G and AnsteeDJ 91987).Immunology 62 377.
31.Tate CG,Uchikawa M,Tanner MJA,Judson PA,Parsons SF,Mallinson Gand Anstee DJ(1989).Biochem J 261,489.
32.Gorter a,Blok VT,Haasnoot WHB,Ensink NG,Daha MR,Leuren GJ(1996)Lab Invest 74 1039-1049.
33.Spendlove I,Li L,Potter V,Christiansen D,Loveland B and Durrant LG(2000)Eur J Immunol 30,2944.

Claims (26)

1.(i)一种与CD55的SCR1和SCR2都结合的裸结合元件或(ii)一种编码所述的结合元件的核酸在制备用于中和CD55的药物中的用途。
2.(i)一种与CD55的SCR1和SCR2都结合的裸结合元件或(ii)一种编码所述的结合元件的核酸在制备用于增强补体沉积于组织的药物中的用途。
3.(i)一种与CD55的SCR1和SCR2都结合的裸结合元件或(ii)一种编码所述的结合元件的核酸在制备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4.权利要求3的用途,其中所述癌症是直结肠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胃癌、肺癌、肝癌、皮肤癌和髓系(例如骨髓)癌中的一种或多种。
5.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结合元件是一种抗体或其片段。
6.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结合元件与图1b所示序列的第83-93位氨基酸和SCR2第101-112位氨基酸和第145-157位氨基酸结合。
7.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结合元件包括由保藏于ATCC的保藏号为HB9173的细胞株所产生的抗体或其片段的一种或多种CDR。
8.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结合元件是由保藏于ATCC的保藏号为HB9173的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抗体791T/36。
9.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结合元件包括至少一种人类恒定区。
10.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与SCR1和SCR2都结合的裸结合元件。
11.作为用于同时、分开或依次使用以治疗癌症的组合制剂的一种与CD55的SCR1和SCR2都结合的裸结合元件以及一种活性药剂。
12.权利要求11的组合制剂,其中所述活性药剂是阿霉素、紫杉醇、5-氟尿嘧啶、伊立替康或顺铂。
13.权利要求11的组合制剂,其中所述活性药剂是一种抗体。
14.权利要求13的组合制剂,其中所述活性药剂是一种抗CD20抗体、抗VEGF抗体、抗CD171A抗体、抗CEA抗独特型抗体、抗EGFR抗体、抗HMFG抗独特型mAb、抗EGFR抗体、或抗HER2抗体例如赫赛汀(Genentech(South San Francisco,CA,USA))。
15.权利要求10或11的裸结合元件,或权利要求12到14中任一项的组合制剂,其中裸结合元件是如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定义的裸结合元件。
16.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括与CD55的SCR1和SCR2都结合的裸结合元件以及药用可接受的赋形剂、稀释剂或载体。
17.权利要求16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裸结合元件是如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定义的裸结合元件。
18.一种中和CD55的方法,包括施用与CD55的SCR1和SCR2特异性结合的裸结合元件。
19.一种增强补体沉积的方法,包括施用与CD55的SCR1和SCR2特异性结合的裸结合元件。
20.一种治疗癌症的方法,包括给有此需要的哺乳动物施用治疗有效量的与CD55的SCR1和SCR2特异性结合的裸结合元件。
21.权利要求16到1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裸结合元件是如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定义的裸结合元件。
22.一种用于鉴定能抑制CD55的药剂的分析方法,包括步骤:
a)将候选药剂与CD55的SCR1和SCR2的至少一部分接触;以及
b)确定所述候选药剂与SCR1和SCR2两者的结合。
23.一种用于鉴定能抑制CD55的药剂的分析方法,包括:
(a)在存在裸结合元件时,将候选药剂与CD55的SCR1和SCR2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其中在无候选药剂时,该裸结合元件能与CD55的SCR1和SCR2两者结合;以及
(b)确定候选药剂对裸结合元件与CD55的SCR1和SCR2结合的抑制程度。
24.权利要求23的分析方法,其中所述结合元件是如权利要求6到9中任一项所定义的结合元件。
25.权利要求22到24中任一项的分析方法,还包括步骤(c)选择与CD55的SCR1和SCR2都结合的候选药剂;和/或步骤(d)确定在存在或不存在候选药剂时在细胞样品中所沉积的补体的量。
26.权利要求22到25中任一项的分析方法,其中CD55的SCR1和SCR2的所述的部分包括图1b中所示序列的第83-93位、101-112位和145-157位氨基酸。
27.由权利要求22到26中任一项的分析方法所鉴定的药剂在生产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CNA2003801044717A 2002-11-27 2003-11-26 特异性结合元件及其用途 Pending CN18263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0227644.2 2002-11-27
GBGB0227644.2A GB0227644D0 (en) 2002-11-27 2002-11-27 Specific binding members and uses thereof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6357A true CN1826357A (zh) 2006-08-30

Family

ID=9948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801044717A Pending CN1826357A (zh) 2002-11-27 2003-11-26 特异性结合元件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3) US20060134110A1 (zh)
EP (1) EP1565494B1 (zh)
JP (1) JP5514388B2 (zh)
CN (1) CN1826357A (zh)
AT (1) ATE469919T1 (zh)
AU (1) AU2003285536A1 (zh)
BR (1) BR0316741A (zh)
CA (1) CA2507106A1 (zh)
DE (1) DE60332864D1 (zh)
ES (1) ES2345981T3 (zh)
GB (1) GB0227644D0 (zh)
HK (1) HK1074207A1 (zh)
MX (1) MXPA05005725A (zh)
WO (1) WO2004048413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3695A (zh) * 2017-08-22 2020-05-01 艾根奥克思公司 与cd55结合剂相关的方法和组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31503A1 (en) 2005-01-12 2019-01-23 Proteonova, Inc. Method for making targeted therapeutic agents
US10206998B2 (en) 2005-01-12 2019-02-19 Proteonova, Inc. Modular targeted therapeutic agent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EP1885396A2 (en) 2005-05-04 2008-02-13 Quark Pharmaceuticals, Inc. Recombinant antibodies against cd55 and cd59 and uses thereof
US20070104717A1 (en) * 2005-09-12 2007-05-10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treating cancer
EP2118344B1 (en) 2007-02-12 2014-07-23 Proteonova, Inc. GENERATION OF LIBRARY OF SOLUBLE RANDOM POLYPEPTIDES LINKED TO mRNA
US20220088193A1 (en) * 2019-02-20 2022-03-24 Agonox, Inc. Anti-CD55 Antibodies and Related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6213A (en) * 1983-02-22 1990-04-10 Xoma Corporation Ribosomal inhibiting protein-immunoglobulin conjugates with specificity for tumor cell surface antigens, and mixtures thereof
WO1988006452A1 (en) * 1987-03-02 1988-09-07 Genetics Institute, Inc. Compositions for enhancing adcc therapy
ATE319824T1 (de) * 1996-08-09 2006-03-15 Sanquin Bloedvoorziening Verfahren und mittel zur beeinflussung der komplementaktivierung
GB9804065D0 (en) * 1998-02-26 1998-04-22 Cancer Res Campaign Tech Tumour associated antigen 791Tgp72
CA2356189C (en) * 1998-12-22 2010-08-24 Heinz Peter Vollmers Substance for obtaining highly effective tumor medications as well as a process
DE19909771A1 (de) * 1998-12-22 2000-06-29 Heinz Peter Vollmers Substanz zur Gewinnung hochwirksamer Tumorarzneien sowie Verfahren
ATE296839T1 (de) * 1999-03-01 2005-06-15 Genentech Inc Antikörper zur krebsbehandlung und -diagnose
GB0111628D0 (en) * 2001-05-11 2001-07-04 Scancell Ltd Binding memb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3695A (zh) * 2017-08-22 2020-05-01 艾根奥克思公司 与cd55结合剂相关的方法和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4048413A2 (en) 2004-06-10
EP1565494A2 (en) 2005-08-24
US20060134110A1 (en) 2006-06-22
JP5514388B2 (ja) 2014-06-04
BR0316741A (pt) 2005-10-18
GB0227644D0 (en) 2003-01-08
US9580512B2 (en) 2017-02-28
EP1565494B1 (en) 2010-06-02
AU2003285536A1 (en) 2004-06-18
JP2006520742A (ja) 2006-09-14
ES2345981T3 (es) 2010-10-07
US20170121418A1 (en) 2017-05-04
WO2004048413A3 (en) 2004-07-29
DE60332864D1 (de) 2010-07-15
US20100136013A1 (en) 2010-06-03
HK1074207A1 (en) 2005-11-04
CA2507106A1 (en) 2004-06-10
MXPA05005725A (es) 2006-02-10
ATE469919T1 (de) 2010-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44611B1 (ko) 높은 차단 활성을 갖는 항-C5a 결합 부분
AU2011258342B2 (en) Antibodies to human GDF8
Spiridon et al. A comparison of the in vitro and in vivo activities of IgG and F (ab′) 2 fragments of a mixture of three monoclonal anti-Her-2 antibodies
JP6258194B2 (ja) 抗神経成長因子抗体並びに前記の製造及び使用方法
CN103732620B (zh) 治疗性犬免疫球蛋白及其使用方法
JP2021035388A (ja) Caix、ano1、メソテリン、trop2、ceaまたはクローディン−18.2を標的にする多重特異性結合タンパク質
UA126384C2 (uk) Антитіло, яке зв'язує cd3
US20140205611A1 (en) Monoclonal antibodies that bind to hgm-csf and medic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same
US20170121418A1 (en) Cd55-interaction partners and the uses thereof
JP2018508214A (ja) Cd20結合分子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KR20080099290A (ko) 암 치료용 il-17 길항 항체
CN104402999A (zh) Trail受体结合剂和其用途
CN1639194A (zh) 抗癌抗体
JP2022101631A (ja) 抗pd‐l1抗体とil‐7との融合
CN110337448A (zh) 使用与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结合的抗体的免疫疗法
CN112839962A (zh) 用于治疗癌症的抗mertk抗体
KR20080105111A (ko) 항 EphA4 항체의 효과기 기능을 이용한 세포 손상 방법
JPWO2005027970A1 (ja) 癌治療用医薬
CN107922491A (zh) 多价和多特异性结合dr5的融合蛋白
RU2783685C2 (ru) Анти-pd-l1 антитело и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е
US20230357392A1 (en) Treatment Paradigm for an Anti-CD19 Antibody Therapy
WO2023240228A1 (en) Combination therapy comprising sirp alpha fusion protein and anti-cd19 antibody for treatment of cancer
TW202412834A (zh) 用於治療癌症之包含SIPOα融合蛋白及抗CD19抗體之組合療法
JP2023523264A (ja) IgE抗体を含む組成物
NZ751584A (en) Antibodies to mica and micb protei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