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6282B - 导轨及包括该导轨的导轨体系、电梯门装置和电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导轨及包括该导轨的导轨体系、电梯门装置和电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6282B
CN1826282B CN200480021031XA CN200480021031A CN1826282B CN 1826282 B CN1826282 B CN 1826282B CN 200480021031X A CN200480021031X A CN 200480021031XA CN 200480021031 A CN200480021031 A CN 200480021031A CN 1826282 B CN1826282 B CN 18262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door
profile body
elevator
gu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210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26282A (zh
Inventor
弗朗茨·约瑟夫·卡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ttur AG
Original Assignee
Wittu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ttur AG filed Critical Wittur AG
Publication of CN1826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62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262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62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oors or gates
    • B66B13/308Details of seals and j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oors or gate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导向从侧向或从中部打开的电梯厢门或电梯竖井门的导轨,包括一型材体,其安装在电梯厢上或楼层门开口区域,并至少具有一个从电梯竖井侧靠近的导向部分,在其中电梯门的导向支架经开口与型材体导向地配合,在型材体的开口区域设置偏转件,其在导轨相对于其安装位置垂直于其纵向轴线在垂直方向相对运动时,使得由自由长度为30cm的金属条构成且厚度小于与导轨一起使用的导向支架的外部物体转向,外部物体的一端在近似水平方向上运动到尽可能地穿过开口挤入导轨且其另一端可由手抓住,导向部分设计为仅能通过导向支架≥90度的转向从导轨外间接地可达,导向装置至少在两导向面之间可以导向承接门板的导向支架的具有滑动或滚动体的端部。

Description

导轨及包括该导轨的导轨体系、电梯门装置和电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的导轨、一种建于其上的导轨体系、一种具有该导轨的电梯门装置以及装备有该导轨的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通常情况下配备有自动打开和关闭的电梯竖井门和相应的电梯厢门。它们需要导向。电梯门的门板在其上侧按常规悬挂在竖井侧设置于门楣之上的门导向装置上并被导向。在下侧通常附加使用安装在电梯厢地板和楼层地板中的门坎形式的导轨。电梯门在门坎的导向槽中导向。此外,门坎通过其导向部分或导向槽敞开可接触地设置并与通过电梯厢地板或楼层地板的表面位于一平面内。该导轨和其导向槽容易被弄脏,使得它在门操作时很容易受到干扰即夹住门。此外,这种门坎不能将电梯厢或楼层的地板层导向到门之下,而这不仅出于美观原因是值得的,而且还会简化地板的保养。
公知的特别是电梯门的下导轨安装在受保护的位置,以便导向部分设置在电梯竖井区域并由此不容易接近,即较少受到污染。这种地板侧的导轨通常称作“覆盖式门坎”。
例如,EP 0708052A2公开了这样的导向装置。该文献描述了一种电梯厢,在其地板上且在地板层表面的下面装入导轨。其导向部分的开口朝向相对的竖井壁。在这种导轨中,导向支架的一端运动地导向,其另一端固定在厢门的下侧并因此导向厢门。虽然导向部分局部被覆盖,但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留下较大的缝隙,在门打开和关闭时它能使得导向支架来回运行。
目前所有电梯厢门和电梯竖井门的常规自动打开和关闭无一例外地是一个需要一定时间的过程。虽然出于安全原因,在电梯门还没有完全关闭时,不允许电梯厢起动。为了缩短必要的时间,通常值得追求的是,在电梯厢缓慢运动到竖井门的最终保持位置即“着陆”之前,已经开始打开电梯厢门和竖井门。这称作预先起动打开门。预先起动打开门给安全性提出了问题。由于在预先起动打开门的过程中,暂时接近导向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由此,提高了事故发生的危险。
在EP 0708052A2公开的用于覆盖式门坎的结构中,出于安全原因不可能预先起动打开门。对于这种结构,在电梯地板上的朝向竖井侧的导向装置完全处于楼层地板之下时即电梯厢实际上必须到达最终位置时,例如在电梯厢从上面在竖井门前着陆时才可以开始打开竖井门。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就不能排除任何物品(例如雨伞的尖部)或甚至是身体部分(例如鞋或脚尖)在门打开而敞开的部分进入导轨,也就是说,通过打开在用于配合导轨的导轨上的开口挤入导轨的内部,并由于电梯厢的进一步下降在电梯厢与楼板棱之间被夹住或剪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于电梯覆盖式门导向装置的导轨,其减小了在电梯门打开时和电梯厢运动时由于导轨造成的安全危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导轨(视为处于对应于安装位置的位置)在开口区域具有偏转件,在该开口上导向支架与导轨啮合。通过这种偏转件,当电梯厢在确定的方向运动时,在运行中外部物体被从导向支架与导轨啮合的开口区域偏转。
本发明导轨的优选方案这样构成,导轨可以或者作为底侧导轨或者作为顶侧导轨用于支承和/或导向门板。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导轨体系,通过以简单的方式或方法预装少量零件可以获得安全覆盖式门导向装置,用于不同尺寸的不同电梯门装置(单侧或多侧打开和关闭等)。
该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导轨体系包括具有本发明型材体的导轨、以及按照需要单独的或整个组合的部件,即挡板、覆盖件,其中优选附加具有导向面的型材和终端型材作为其它组件。
最后,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覆盖式门导向装置的电梯,至少在其各保持位置可以以简单的形式和方式进行预先起动打开门。
该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至少一电梯门装置具有本发明的导轨,其导轨通过预先起动打开门暂时接近另一电梯门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用于导向从侧向或从中部打开的电梯厢门或电梯竖井门的导轨,包括一型材体,它这样构成,即型材体如此安装在电梯厢上或楼层门开口区域,在型材体上至少具有一个从电梯竖井侧靠近的导向部分,在其中电梯门的导向支架经开口与型材体导向地配合,在型材体的所述开口区域设置一个偏转件,该偏转件这样形成,即在导轨相对于其安装位置垂直于其纵向轴线在垂直方向相对运动时,该偏转件可以使得由自由长度为30cm的金属条构成且厚度小于与导轨一起使用的导向支架的外部物体转向,该外部物体的一端在近似水平方向上运动到尽可能地穿过所述开口挤入导轨且其另一端可由手抓住,其导向部分设计为仅能通过导向支架≥90度的转向从导轨外间接地可达,导向装置至少在两导向面之间可以导向承接门板的导向支架的端部,该端部具有滑动或滚动体。
优选的是,靠近导向部分的开口的净宽度“X”在垂直于导轨纵向轴线方向小于或等于25mm,更优选小于或等于16mm,再优选小于或等于13mm。
优选的是,如果不限制外部物体在水平方向最大挤入导轨内部的深度,在偏转件和与其相对的竖井侧的外棱之间的垂直方向的重叠量“Y”>0,更优选>10mm,再优选>15mm。
优选的是,偏转件具有减小摩擦的介质,该减小摩擦的介质是涂层。偏转件由倾斜面构成,所述倾斜面这样形成,它与电梯竖井的纵向轴线所夹的平均角度<30度。优选的是,所述倾斜面为平面,所述倾斜面这样形成,它与电梯竖井的纵向轴线所夹的平均角度<30度且>3度,更优选与电梯竖井的纵向轴线所夹的平均角度<30度且>20度。所述偏转件的倾斜面呈凸形,更优选呈球状。
导向部分具有两个或多个独立的相邻设置的导痕。型材体的形状和尺寸这样确定,使得其导轨还可替换作为顶侧的导轨使用,以悬挂和/或导向电梯门或竖井门。该型材体具有一凸缘,在其上固定至少一导向面或覆盖面,以防止在偏转件和导轨壁之间的通向导轨内部的口直接通入。
优选的是,该型材体至少具有凸缘在其上固定一元件即覆盖件,它完全覆盖导向支架不越过的开口区域。
型材体具有一凸缘,在其上固定一门挡板。型材体具有一支腿,它作为在门区域延伸的楼层或电梯厢覆盖物的竖井侧终端,其中它可以分别构成底或顶覆盖物。具有偏转件和导向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型材体一体形成,优选由片材弯折件或由挤压型材制成。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导轨体系,包括具有型材体的上述第一方面的导轨、以及需要时单独的或整个组合的部件,即挡板、覆盖件以及具有导向面或覆盖面的型材。
优选的是,该导轨体系具有固定在型材体上的终端支腿。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从侧向或从中部打开的电梯门或电梯竖井门的电梯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移动导向的门板和包括门驱动装置的自动门控制装置,至少一门板由上述第一方面的导轨导向。
优选的是,其导向支架在导轨区域整个以大于180度的角度弯折或弯曲。导向支架被成形为在门板打开和关闭时该导向支架沿导轨的轮廓尽可能紧密地导向。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梯设备,包括电梯厢、电梯驱动装置、电梯控制装置以及至少用于电梯门和竖井门的电梯门装置,其中电梯控制装置预先起动打开至少一电梯门装置,至少一电梯门装置由上述第三方面的电梯门装置构成,其导轨通过预先起动打开门而暂时接近另一电梯门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采用本发明导轨的电梯门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2a示出了采用本发明导轨的电梯门装置的侧视图;
图2b示出了与图2a相类似的但由相对驱动两门板构成的电梯门装置的侧视图,其电梯门装置采用本发明的导轨;
图3示出了本发明导轨第一实施例的详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导轨特别用于门楣区域的第二实施例的详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导轨第三实施例的详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导轨第四实施例的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b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竖井门的电梯门结构,它在电梯厢的保持位置打开通向电梯竖井或位于其中但未示出的电梯厢的通口。电梯门结构完全适用于电梯厢门,因此下面的实施方式也适合于电梯厢门。
其门结构由两扇在相反方向打开和关闭的门板1组成。两门板在其上侧以常规方式吊挂在导轨上并通过它导向和支承,在这里未示出。各门板1乘载至少一个呈臂形的导向支架2,该导向支架2的自由端设置未进一步示出的滑动件且其底侧在本发明的导轨中导向。
图2a示出的电梯门结构与图2b电梯门结构不同只在于只采用一个门板。
图1示出了在门关闭时沿图2中部的截面。从图中可以看出楼板4,其在完全装修后乘载由石板、镶木地板或地毯构成的地面铺层5。
导轨在该实施例中由型材体6构成,它由片材特别是钢片一体形成的弯折件构成。多个这样的型材体6彼此连续地对接设置,以形成特宽门(未示出)的导向。在这种情况下,在近似呈三角形的空横截面中导入相应成形的芯子,以便可以插上彼此对接的各型材体6、解决对准问题。虽然各型材体6优选一体形成,但它也可以由多个分离的件构成,由形成还要进一步描述的导向部分的型材(未示出)和形成同样随后要描述的偏转件的相邻设置的其它型材构成。
在此作为下导轨使用的导轨的型材体6根据向上朝着门板敞开的槽的类型乘载导向部分。在端部设置(未示出的)滑动件的导向支架2从上面与所述槽配合,导向支架2的一侧与门板1固定并导向该门板1。在该实施例中,导向支架可以直接从导轨外面与导向部分配合,即,它不从外向里与导轨的壁部分外围配合。导向支架通过其滑动件沿槽的侧壁导向。优选的是,确定由型材体乘载的导向部分的尺寸或导向部分与滑块之间的配合尺寸,使得门板轻松导向且还不会产生不希望的门板振动或弯曲(例如由人们抵靠到门板上产生的负载引起的)。
图3示出了图1和图2a、2b中采用的型材体6的独立单元。型材体6具有两部分6b和6c,借助它们将型材体6直接或间接拧到建筑物上或电梯厢上。也可以安装到建筑物的墙上。
型材体6具有所述的导向部分6a,其导向面由型材体的部分6h形成,而另一导向面7a优选或者由型材7形成或者由挡板3的一部分(参见图1)形成,它们固定到型材体的凸缘6e上。当然,也可以在型材体6上形成第二导向面替代它们。为了简化导向支架的更换或维修(例如更换端部的滑动件),槽形导向部分通过拆下门挡板3和/或型材7可以敞开。导向支架可以与导轨以任意位置、数量、曲度和角度组合使用。
型材体具有支腿6d,它形成地板层5的端棱的终端,该地板层5延伸到门板的下面。终端支腿6d不仅具有美感效果,而且有效防止地板层端棱损坏。支腿6d优选在型材体上形成,但只要不在乎较大的安装费用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部件。对于后一种情况,型材体6与支腿6d这样构成,即支腿6d可以预先安装到型材体6上。
支腿6d在必要时与凸缘6e一起提供这样的可能,即在门打开和关闭时门板1的导向支架2不能移动到的区域,借助拧入支腿6d和/或6e的埋头板材螺栓或埋头螺栓设置一覆盖件8。由此,由型材体6和必要时安装的部件构成柔性组件,所述的部件由导向型材7、覆盖件8和型材挡板3以及必要时的终端支腿6d构成。还可以这样提高其组件的多用途性,即其型材体的尺寸这样确定,它可以优选地使用优选借助相应滚动装置悬挂和导向门板,即该型材体还可以作为上部门导向装置使用。
在预先起动的门打开时,即在电梯厢到达最终的保持位置之前电梯竖井门和电梯厢门短暂打开时,如果电梯厢从上面下来,其下导轨接近在楼层上等候在竖井门前的乘电梯人员的电梯厢,如果电梯厢从下面驶入保持位置,其下导轨接近电梯厢乘客的竖井门。
在预先起动的门打开过程中,首先由在门之间的覆盖件8覆盖的区域被打开,参见图2b。一旦只有由覆盖件8覆盖的区域被打开,实际上就消除了通过导轨由于预先起动门打开引起的事故。随着门的进一步打开,那些不受覆盖件8保护的导轨区域也可接近,即在这时其开口6f(参见图3,其开口用虚线表示)显露出来,在其开口上导向支架与导轨配合。
处于按规定安装位置的型材体6在其导向部分6a上方即开口6f区域具有偏转件6g,在该开口6f上导向支架与导轨配合。该偏转件这样形成,即在电梯厢在确定的方向运动时,多数穿过开口6f进入导向部分6a的外部物体从导轨中被挤出。无论怎样,通过实际足够的可靠性不可能使得外部物体由于水平方向的运动这样进入导轨,即外部物体被紧紧夹持或被剪断。
为了实现其功能,偏转件6g以不同的方式或形式形成。由图1-3所描述的实施例例如提供一种由直的滑下倾斜面6g构成的偏转件,但偏转件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那样呈球状或以特殊的形式和方式具有弧形面或曲面,只要这种形成能够满足需要的功能即可。
在倾斜面6g上具有为了安装目的的通孔,如图3所示,优选在使用前由稳固的不易脱落的罩等封闭。偏转件,在此即倾斜面6g,从型材体的竖井侧外侧延伸到接近于(在水平方向上看)从外面以直的路径可以到达的导轨的最深的位置,上述的型材体的竖井侧外侧由用于地板层的终端支腿6d和凸缘6e或固定在其上的型材7、3或8形成。倾斜面6g相对于竖井的垂直轴线即相对于电梯厢的运行方向倾斜约25°。对于弧形倾斜面平均倾斜度约在25°至30°之间。
导轨的尺寸优选这样确定,即其净宽度“X”即从三侧由导轨包围的导轨区域的开口6f的最小宽度略大于不会妨碍通过导轨使用的导向支架2的需要。由于随着“X”的减小,外部物体挤入的危险降低,因为进入的开口很窄。
图4示出了本发明导轨的第二实施例。它特别可以作为门楣侧的导轨,用于导向和悬挂门板的上侧。
在预先起动的门打开时,从下面来的电梯厢的电梯厢门的上导轨接近在楼层上等候的乘客,而在电梯厢从上面落下时,竖井门的上导轨接近电梯厢乘客。
在该实施例的导轨中,在其内部提供这种可能,在其端部导向具有滚轮的导向支架,其中可以毫无问题承受门板的重量。当然,也可以采用相应的导向装置。导向部分6h、7a这样设置在内部,即它仅间接地由导向支架实现,也就是说,通过导向支架2与导向体6的壁部分配合实现。其偏转件6g因此相应较短地形成,使得各侧都被包围的内部6i导向的开口保持开启。
主要考虑的是,在使用中夹住的外部物体不能从一侧挤入导轨的各侧包围的内部6i中,形成危险。对此,偏转件这样形成,即在偏转件和盖板面7b之间形成曲径式密封,以防止长且硬的物品挤入而造成不可挽救的危险。为了形成足够的曲径式密封效果,如图4所示,在垂直方向测得的重叠量γ=0,优选>10mm、最好>15mm。重叠量<0是不允许的,因为这意味着,在使用时不能足够可靠地保证如下发生,即长且硬的物品经形成的缝隙容易经过偏转件到达后壁6c挤入导轨,被夹住或剪断。
需要说明的是,图4示出的导轨不需要改变就可以作为下侧的导轨,只是需要将导轨绕其纵向轴线旋转180度安装。导向支架也不用改变,只是相应旋转安装。
图5示出了本发明导轨的第三实施例。它主要作为下侧导轨使用。
本发明导轨的其它优选的变型是,使得导轨具有的形状这样形成,即导轨或如图4的导轨或如图5的导轨与导向支架共同起作用。以这样的方式和形式可以通过用于不同使用目的(上或下)的同一导轨构成导向装置,它按照各自产生的成本的情况下适合于各使用目的。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图1-3和5、6所示的本发明导轨的实施例在相应旋转后还可以作为顶侧的导轨使用,特别是对于门板其重量可以由下侧导轨承受并因此只在其上侧导向。
在电梯厢和楼板之间夹住或剪断物品之前,上述挤出或转向挤入物品的能力取决于其倾斜面的角度和倾斜面与挤入物品之间的摩擦系数。其倾斜面相对于电梯厢运动的轴线的角度越小,倾斜面避免事故的作用越大。其角度优选小于30度或等于30度。同时摩擦系数要尽可能的小。在一定情况下,倾斜面甚至具有降低摩擦的介质如涂层。重要的是,其倾斜面这样形成,在反弹面上的任何位置没有在挤入物品被偏转之前可能钩住挤入物品的棱。
通过其偏转件,对于任意情况下其可靠性也许没有达到100%,但可以知道,达到了实际足够的在特别是预先起动门开启电梯中使用的官方许可的导轨的可靠度。
可选的门挡板3可以进一步改善其可靠性,它防止了在不希望情况下由凸缘6e(参见图1)抓住和夹住物品。

Claims (30)

1.一种用于导向从侧向或从中部打开的电梯厢门或电梯竖井门的导轨,包括一型材体(6),它这样构成,即型材体(6)如此安装在电梯厢上或楼层门开口区域,在型材体(6)上至少具有一个从电梯竖井侧靠近的导向部分(6a),在其中电梯门的导向支架(2)经开口(6f)与型材体(6)导向地配合,其特征在于:在型材体(6)的所述开口(6f)区域设置一个偏转件(6g),该偏转件(6g)这样形成,即在导轨相对于其安装位置垂直于其纵向轴线在垂直方向相对运动时,该偏转件可以使得由自由长度为30cm的金属条构成且厚度小于与导轨一起使用的导向支架的外部物体转向,该外部物体的一端在近似水平方向上运动到尽可能地穿过所述开口(6f)挤入导轨且其另一端可由手抓住,其导向部分(6a)设计为仅能通过导向支架≥90度的转向从导轨外间接地可达,导向装置至少在两导向面(7a,6h)之间可以导向承接门板(1)的导向支架(2)的端部,该端部具有滑动或滚动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靠近导向部分的开口(6f)的净宽度“X”在垂直于导轨纵向轴线方向小于或等于2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靠近导向部分的开口(6f)的净宽度“X”在垂直于导轨纵向轴线方向小于或等于16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靠近导向部分的开口(6f)的净宽度“X”在垂直于导轨纵向轴线方向小于或等于13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如果不限制外部物体在水平方向最大挤入导轨内部的深度,在偏转件(6g)和与其相对的竖井侧的外棱之间的垂直方向的重叠量“Y”>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如果不限制外部物体在水平方向最大挤入导轨内部的深度,在偏转件(6g)和与其相对的竖井侧的外棱之间的垂直方向的重叠量“Y”>1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如果不限制外部物体在水平方向最大挤入导轨内部的深度,在偏转件(6g)和与其相对的竖井侧的外棱之间的垂直方向的重叠量“Y”>15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偏转件(6g)具有减小摩擦的介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减小摩擦的介质是涂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偏转件(6g)由倾斜面构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这样形成,它与电梯竖井的纵向轴线所夹的平均角度<30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为平面。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这样形成,它与电梯竖井的纵向轴线所夹的平均角度<30度且>3度。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这样形成,它与电梯竖井的纵向轴线所夹的平均角度<30度且>20度。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件的倾斜面呈凸形。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件的倾斜面呈球状。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导向部分(6a)具有两个或多个独立的相邻设置的导痕。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型材体(6)的形状和尺寸这样确定,使得其导轨还可替换作为顶侧的导轨使用,以悬挂和/或导向电梯门或竖井门。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该型材体具有一凸缘(6e),在其上固定至少一导向面(7a)或覆盖面(7b),以防止在偏转件和导轨壁之间的通向导轨内部的口直接通入。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该型材体至少具有凸缘(6e),在其上固定一元件(8)即覆盖件,它完全覆盖导向支架(2)不越过的开口(6f)区域。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型材体(6)具有一凸缘(6e),在其上固定一门挡板(3)。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型材体(6)具有一支腿(6d),它作为在门区域延伸的楼层或电梯厢覆盖物(5)的竖井侧终端,其中它可以分别构成底或顶覆盖物。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具有偏转件(6g)和导向部分(6a)的至少一部分(6h)的型材体(6)一体形成。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具有偏转件(6g)和导向部分(6a)的至少一部分(6h)的型材体(6)由片材弯折件或由挤压型材制成。
25.一种导轨体系,其特征在于:该导轨体系包括具有型材体(6)的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导轨、以及需要时单独的或整个组合的部件,即挡板(3)、覆盖件(8)以及具有导向面(7a)或覆盖面(7b)的型材(7)。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导轨体系,其特征在于:该导轨体系具有固定在型材体(6)上的终端支腿(6d)。
27.一种用于从侧向或从中部打开的电梯门或电梯竖井门的电梯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移动导向的门板(1)和包括门驱动装置的自动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门板(1)由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导轨导向。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梯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导向支架在导轨区域整个以大于180度的角度弯折或弯曲。
29.如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电梯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支架(2)被成形为在门板打开和关闭时该导向支架沿导轨的轮廓尽可能紧密地导向。
30.一种电梯设备,包括电梯厢、电梯驱动装置、电梯控制装置以及至少用于电梯门和竖井门的电梯门装置,其中电梯控制装置预先起动打开至少一电梯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电梯门装置由权利要求27-29之一的电梯门装置构成,其导轨通过预先起动打开门而暂时接近另一电梯门装置。
CN200480021031XA 2003-07-21 2004-07-06 导轨及包括该导轨的导轨体系、电梯门装置和电梯设备 Active CN18262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333086.0 2003-07-21
DE2003133086 DE10333086A1 (de) 2003-07-21 2003-07-21 Abweisende Türpaneelführung
PCT/EP2004/007384 WO2005019086A1 (de) 2003-07-21 2004-07-06 Abweisende türpaneelführ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6282A CN1826282A (zh) 2006-08-30
CN1826282B true CN1826282B (zh) 2011-03-30

Family

ID=34071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21031XA Active CN1826282B (zh) 2003-07-21 2004-07-06 导轨及包括该导轨的导轨体系、电梯门装置和电梯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646576B1 (zh)
CN (1) CN1826282B (zh)
DE (2) DE10333086A1 (zh)
ES (1) ES2290746T3 (zh)
RU (1) RU2309110C2 (zh)
WO (1) WO20050190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74747B1 (en) * 2010-04-12 2013-11-13 Eraldo Cazzaniga System of component parts of an elevator system at the floors of the elevator shaft and mounting method thereof
JP5928899B2 (ja) * 2011-12-26 2016-06-01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出入口装置
US20140008156A1 (en) 2012-07-03 2014-01-09 Barry Umbaugh Lift door with a door panel guide
DE202013007959U1 (de) 2013-09-06 2013-09-25 Elevator Trading Gmbh Türkämpfer für eine Aufzugstür
DE102014017406A1 (de) 2014-11-26 2016-06-02 Thyssenkrupp Ag Fahrkorbtür
EP3925916A1 (de) 2020-06-15 2021-12-22 Inventio AG Aufzugstür mit einer türblattführu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409561U1 (de) * 1994-06-14 1994-08-04 Thyssen Aufzuege Gmbh Führungsanordnung für Schiebetüren, insbesondere Aufzugstüren
EP0708052A2 (en) * 1994-10-21 1996-04-24 Kone Oy Door sill for an elevator car
CN1167201A (zh) * 1996-05-28 1997-12-10 科恩股份公司 电梯间的门槛装置
CN1167075A (zh) * 1996-04-22 1997-12-10 科恩股份公司 电梯厅门的门槛
EP1095895B1 (de) * 1999-10-01 2004-07-14 ThyssenKrupp Aufzugswerke GmbH Führungsanordnung für Schiebetüren, insbesondere Aufzugstür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98848A (en) * 1975-02-26 1976-08-31 Erebeetano deiriguchisochi
DE4420646C2 (de) * 1994-06-14 2002-10-10 Thyssen Aufzugswerke Gmbh Führungsanordnung für Schiebetüren, insbesondere Aufzugstüren
DE20206481U1 (de) * 2001-04-28 2002-08-14 Novoferm Gmbh Fahrschachttü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409561U1 (de) * 1994-06-14 1994-08-04 Thyssen Aufzuege Gmbh Führungsanordnung für Schiebetüren, insbesondere Aufzugstüren
EP0708052A2 (en) * 1994-10-21 1996-04-24 Kone Oy Door sill for an elevator car
CN1167075A (zh) * 1996-04-22 1997-12-10 科恩股份公司 电梯厅门的门槛
CN1167201A (zh) * 1996-05-28 1997-12-10 科恩股份公司 电梯间的门槛装置
EP1095895B1 (de) * 1999-10-01 2004-07-14 ThyssenKrupp Aufzugswerke GmbH Führungsanordnung für Schiebetüren, insbesondere Aufzugstür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309110C2 (ru) 2007-10-27
DE502004005032D1 (de) 2007-10-31
DE10333086A1 (de) 2005-02-17
EP1646576B1 (de) 2007-09-19
RU2005141215A (ru) 2006-07-27
ES2290746T3 (es) 2008-02-16
CN1826282A (zh) 2006-08-30
EP1646576A1 (de) 2006-04-19
WO2005019086A1 (de) 2005-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84573B2 (en) Elevator door sill assembly
KR100791107B1 (ko) 스크린 도어 밀림 방지장치, 밀림 방지장치와 결합되는가이드 레일 및 밀림 방지장치가 설치된 스크린 도어
JPH11503992A (ja) エレベータ通路ドア封止構造
EP0343351A1 (en) Sliding door assembly
CN1826282B (zh) 导轨及包括该导轨的导轨体系、电梯门装置和电梯设备
RU2007132738A (ru) Подъемник с кабиной и противовесом и способ размещения подъемника
JP2007532400A (ja) 鉄道プラットフォーム用遮蔽体並びに遮蔽ドア
US5706913A (en) Guide assembly for an elevator door
KR100931271B1 (ko) 엘리베이터 승강장 도어의 이탈방지용 장치, 이탈방지장치가 설치된 도어 실 및 이탈방지장치가 설치된 승강장 도어
CN109071174A (zh) 楼梯升降机的或与其相关的改进
US5715913A (en) Door sill for an elevator car
WO2003089357A1 (fr) Dispositif elevateur
JP4694503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出入口装置
CN107548377B (zh) 电梯楼层门门扇
EP1694595B1 (en) Elevator landing door system having fire protection device
NZ587535A (en) Barrier assembly for balconies with a bi-fold window assembly and guide track on underside of handrail
EP3467248B1 (en) A glass panel system
EP1366261B1 (en) Device in door arrangement
EP2017419B1 (en) Upward diagonal movement guiding mechanism for liftable sliding windows and doors
US20040206581A1 (en) Sill shield
CN211283385U (zh) 一种电梯门系统的单导轨和包含该单导轨的折叠门结构
WO2007073376A1 (en) Elevator door guidance assembly
JP3647823B2 (ja) 開閉窓
KR200485812Y1 (ko) 안전성이 강화된 선박용 난간 출입장치
KR100788408B1 (ko) 안전부재를 구비한 ps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