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0981A - 车辆用反射镜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反射镜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20981A CN1820981A CN200610007706.6A CN200610007706A CN1820981A CN 1820981 A CN1820981 A CN 1820981A CN 200610007706 A CN200610007706 A CN 200610007706A CN 1820981 A CN1820981 A CN 182098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axle
- action axle
- test rod
- holding r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反射镜装置,相对反射镜保持架的支点配置在驱动轴相反侧的动作轴的一端部可摆头地与反射镜保持架连接,传感器的检测杆与插入动作轴连接,以便检测与动作轴的轴向位置对应的反射镜保持架的摆动角,导孔设置在固定的支承部件上,动作轴(26A)以可绕与下述平面正交的轴线摆动的方式由支承部件(34)支承,并插入在导孔(75A)中,该平面是包含连接驱动轴在反射镜保持架(20)上的连接部、反射镜保持架的支点及动作轴(26A)在反射镜保持架上的连接部的直线的平面,具有与动作轴的摆动轴线同轴的轴线的检测杆(96A),以可使动作轴绕该检测杆的轴线摆动的方式与动作轴连接。从而,可高精度地检测反射镜保持架的摆动角。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反射镜装置,可沿轴线方向移动的驱动轴与反射镜保持架连接,该反射镜保持架由配置在与上述驱动轴的轴线正交的直线上的支点可摆动地支承,动作轴相对上述支点在上述驱动轴相反侧配置在上述直线上,动作轴的一端部可摆头地与反射镜保持架连接,上述动作轴可滑动地插入在导孔中,上述导孔与上述驱动轴平行延伸地设置在固定的支承部件上,在上述动作轴上连接有固定在上述支承部件上的传感器的检测杆,以便检测与上述动作轴的轴向位置对应的上述反射镜保持架的摆动角。
背景技术
在例如美国专利第6094027号说明书中公开了这样的车辆用反射镜,在该反射镜中,在一端安装于反射镜保持架的动作轴上,连接有固定在支承部件上的传感器的检测杆,以便通过检测动作轴的轴向位置来检测反射镜保持架的摆动角。
但是,在上述美国专利第6094027号说明书中公开的车辆用反射镜中,相对连接驱动轴在反射镜保持架上的连接部、反射镜保持架的支点、以及动作轴在反射镜保持架上的连接部的直线,传感器以倾斜45度的姿态固定配置。另一方面,动作轴在反射镜保持架上的连接部根据反射镜保持架的摆动,而仅在导孔的内表面和动作轴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所容许的范围内沿上述直线方向移动,由于动作轴只在相应的范围内在导孔内摆动,因此,如上所述,在传感器相对上述直线以倾斜45度的姿态固定配置的结构中,力从倾斜45度的方向作用于传感器的检测杆,因而检测杆的位置不稳定,进而导致传感器对动作轴的轴向位置检测精度变得不稳定,所以,导致传感器对反射镜保持架的摆动角检测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反射镜装置,其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反射镜保持架的摆动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车辆用反射镜装置中,可沿轴线方向移动的驱动轴与反射镜保持架连接,该反射镜保持架由配置在与上述驱动轴的轴线正交的直线上的支点可摆动地支承,动作轴相对上述支点在上述驱动轴相反侧配置在上述直线上,动作轴的一端部可摆头地与反射镜保持架连接,上述动作轴可滑动地插入在导孔中,上述导孔与上述驱动轴平行延伸地设置在固定的支承部件上,在上述动作轴上连接有固定在上述支承部件上的传感器的检测杆,以便检测与上述动作轴的轴向位置对应的上述反射镜保持架的摆动角,其第一特征在于,上述动作轴以可以绕与包含上述直线和上述动作轴的轴线的平面正交的轴线摆动的方式由上述支承部件支承,并且插入在上述导孔中,具有与上述动作轴的摆动轴线同轴的轴线的上述检测杆,以可以使上述动作轴绕该检测杆的轴线摆动的方式与上述动作轴连接。
根据该第一特征的结构,动作轴在反射镜保持架上的连接部根据反射镜保持架的摆动沿下述直线方向移动,即连接驱动轴在反射镜保持架上的连接部、反射镜保持架的支点、以及动作轴在反射镜保持架上的连接部的直线方向,由此,动作轴绕与包含上述直线的平面正交的轴线摆动,而检测杆具有与动作轴的摆动轴线同轴的轴线,并且以可以使动作轴绕该轴线摆动的方式与动作轴连接,因此,可以使检测杆的位置稳定地维持在与动作轴的轴向位置对应的位置上,而与动作轴在导孔内的摆动无关,所以,可以使传感器对动作轴的轴向位置检测精度稳定,可以提高传感器对反射镜保持架的摆动角检测精度。
本发明在上述第一特征结构的基础上,其第二特征在于,传感器具有沿与上述动作轴的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检测杆,该传感器的传感器壳体固定在上述支承部件上,上述支承部件相对于致动器壳体的相对位置不变,上述致动器壳体中内置有沿轴向驱动上述驱动轴的驱动单元,为了通过上述传感器来检测与上述动作轴的轴向位置对应的上述反射镜保持架的摆动角度,上述检测杆的末端部通过相互嵌合与上述动作轴的另一端部连接,上述相互嵌合是相对静止状态的检测杆沿轴向按压上述动作轴使其动作而形成的,通过与上述检测杆的末端部抵接来确定该检测杆向上述反射镜保持架相反侧的移动限度的止挡件设置在上述支承部件上。
根据该第二特征的结构,在将检测杆的末端部嵌合连接到动作轴的另一端部时,可以相对于因末端部与止挡件抵接而处于静止状态的检测杆,沿轴向按压动作轴使其动作,此时,检测杆的末端部由止挡件承受,因此不会有弯曲应力从动作轴侧作用于检测杆。另外,即使在异常外力作用于反射镜保持架、动作轴的移动大于等于规定值时,由于检测杆的末端部由止挡件承受,因此不会有弯曲应力作用于检测杆。所以,在将检测杆的末端部嵌合连接到动作轴的另一端部时、和动作轴的移动大于等于规定值时的任一状态下,都可以防止弯曲应力作用于检测杆,可以可靠地防止检测杆的变形,从而可以避免传感器的检测精度降低。
本发明在上述第二特征结构的基础上,其第三特征在于,由合成树脂构成的上述动作轴的另一端部上设置有狭缝状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具有:导向部,其形成为随着朝向内方宽度逐渐变窄,并使得内端的宽度小于上述检测杆的外径,并且该导向部的外端敞开;嵌合部,其与导向部的内端相连,用于与上述检测杆嵌合;与上述嵌合部相连的槽部,其具有小于上述检测杆的直径的宽度。
根据上述第三特征结构,当相对由止挡件承受状态下的检测杆按压动作轴使其动作时,动作轴产生使槽部的宽度变大的弹性变形,同时,可以将检测杆的末端部从导向部圆滑地导向嵌合部,并使其与嵌合部嵌合,从而,检测杆的末端部与动作轴的另一端部的嵌合连接变得容易。
本发明在上述第二特征结构的基础上,其第四特征在于,固定在外壳内的上述致动器壳体由以下部分构成:作为上述支承部件的壳体主体,其是由收纳上述驱动单元的第一收纳部和收纳上述传感器的第二收纳部通过连接部连接成一体而构成的;第一盖部件,其可摆动地支承上述反射镜保持架,并且以使上述驱动轴突出的方式覆盖第一收纳部;第二盖部件,其以可使上述动作轴贯穿插入的方式覆盖第二收纳部。
根据上述第四特征结构,壳体主体中的收纳驱动单元的第一收纳部、和覆盖第一收纳部的第一盖部件,可以是形状与仅具有通过目视遥控操作来驱动反射镜保持架的功能的车辆用反射镜装置的致动器壳体大致相同的装置,由此可以与这样的车辆用反射镜装置的致动器壳体通用模具成型第一盖部件时的模具,该车辆用反射镜装置是仅具有通过目视遥控操作来驱动反射镜保持架的功能的反射镜装置,从而可以实现成本的降低。而且,收纳驱动单元的第一收纳部和收纳传感器的第二收纳部通过连接部连接成一体,因此,可以使部件精度管理和调整变得容易,可以减少组装工时。
下面,参照附图根据以下详述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进一步明确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图11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辆用门反射镜的局部剖切主视图,是沿图2中的1-1线的箭头方向的视图;
图2是沿图1中的2-2线的剖视图;
图3是致动器壳体的局部剖切放大主视图;
图4是致动器壳体、驱动单元用连接器和传感器用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沿图1中的5-5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沿图3中的6-6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第二收纳部的放大主视图;
图8是沿图1中的8-8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与反射镜保持架的摆动对应的动作轴的移动的剖视图;
图10是图8中的箭头10方向的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在不需要传感器的致动器壳体中的应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11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首先,在图1和图2中,在车辆的侧门上安装有基体15,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外壳16以可以向车辆的前后转动的方式可转动地由上述基体15支承。
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支架17由上述基体15可转动地支承,覆盖该支架17的上述外壳16通过多个螺纹部件18…安装在支架17上。在上述外壳16的开口边缘,连接有遮光板(visor)19的周缘部,该遮光板19在外壳16内延伸,并安装在该外壳16上,保持在反射镜保持架20上的反射镜23以可以目视确认车辆的后方侧的方式配置在上述遮光板19内。
反射镜保持架20具有:在外表面侧安装有反射镜23的保持架主体21;和固定在该保持架主体21的内表面侧的内保持架22,该反射镜保持架20由固定于上述支架17上的致动器壳体24可以前后、左右摆动地支承。
上述反射镜保持架20在沿铅直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线LA与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直线LB的交点P,可摆动地由致动器壳体24支承,驱动反射镜保持架20使其摆动的作为一对的第一和第二驱动轴25A、25B,以可以沿轴线方向移动的方式从致动器壳体24突出,作为一对的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与反射镜保持架20连接。
第一驱动轴25A具有与第一直线LA正交的轴线,并配置在上述交点P的下方,第一驱动轴25A的一端部以可以在包含第一直线LA的平面内摆头的方式与上述反射镜保持架20连接,第二驱动轴25B具有与第二直线LB正交的轴线,并配置在上述交点P的外侧方,第二驱动轴25B的一端部以可以在包含第二直线LB的平面内摆头的方式与上述反射镜保持架20连接。另外,第一动作轴26A相对于上述交点P在第一驱动轴25A相反侧配置在第一直线LA上,第一动作轴26A的一端部以可以在包含第一直线LA的平面内摆头的方式与上述反射镜保持架20连接,第二动作轴26B相对上述交点P在第二驱动轴25B相反侧配置在第二直线LB上,第二动作轴26B的一端部以可以在包含第二直线LB的平面内摆头的方式与上述反射镜保持架20连接。
第一驱动轴25A在反射镜保持架20上的连接部和交点P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驱动轴25B在反射镜保持架20上的连接部与交点P之间的距离设定成相同距离,第一动作轴26A在反射镜保持架20上的连接部与交点P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动作轴26B在反射镜保持架20上的连接部与交点P之间的距离设定成相同距离。而且,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轴25A在反射镜保持架20上的连接部、第二驱动轴25B在反射镜保持架20上的连接部、第一动作轴26A在反射镜保持架20上的连接部、以及第二动作轴26B在反射镜保持架20上的连接部,与上述交点P之间的距离设定成全部相同,由此,可以左右兼用反射镜保持架20中的内保持架22。
在致动器壳体24中内置有:第一驱动单元27A,其沿轴向驱动第一驱动轴25A;第二驱动单元27B,其沿轴向驱动第二驱动轴25B;第一传感器28A,其根据第一动作轴26A的轴向位置检测反射镜保持架20和反射镜23在包含第一直线LA的平面内的摆动角度;以及第二传感器28B,其根据第二动作轴26B的轴向位置检测反射镜保持架20和反射镜23在包含第二直线LB的平面内的摆动角度。
同时参照图4,致动器壳体24由以下部件构成:由合成树脂构成的作为支承部件的壳体主体34,其是由收纳上述第一和第二驱动单元27A、27B的第一收纳部31、和收纳上述第一和第二传感器28A、28B的第二收纳部32通过连接部33连接成一体而构成的;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一盖部件35,其可摆动地支承上述反射镜保持架20,并且以使第一和第二驱动轴25A、25B突出的方式从反射镜保持架20侧覆盖第一收纳部31;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二盖部件36,其以可使上述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贯穿插入的方式从反射镜保持架20侧覆盖第二收纳部32。
同时参照图5,在第一盖部件35的外表面,一体地突出设置有圆筒状的支轴37,并且,该支轴37的轴线配置在第一和第二直线LA、LB的交点P上,另外,横截面为圆弧状的面向反射镜保持架20侧的支承座面38设置成包围支轴37。另一方面,在上述反射镜保持架20的内保持架22上,一体地设置有承受部39,该承受部39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形成为具有中心与横截面为圆弧状的上述支承座面38的中心相同的圆弧状的横截面形状,该承受部39的外表面与上述支承座面38滑动接触。另外,在突入承受部39内的上述支轴37上,可沿轴向移动地安装有夹持部件40,该夹持部件40具有与上述承受部39的内表面滑动接触的横截面为圆弧状的外表面,在通过螺纹部件41固定在支轴37的末端的挡板(retainer)42与夹持部件40之间,压缩设置有对夹持部件40向如下的方向施力的弹簧43,即,将上述承受部39夹在支承座面38与夹持部件40之间的方向。
这样,构成反射镜保持架20的一部分的内保持架22,以使承受部39与支承座面38滑动接触的方式,可摆动地由致动器壳体24的第一盖部件35支承。
第一驱动单元27A包括:电动机45A;蜗轮(worm gear)46A,其设置在该电动机45A的输出轴上;蜗轮47A,其与该蜗轮46A啮合,并且旋合在第一驱动轴25A上。
蜗轮47A形成为同轴地围绕第一驱动轴25A,并可旋转地由第一收纳部31支承。另一方面,在第一驱动轴25A的外表面刻有外螺纹48,多个(例如5个)臂部50在末端具有与该外螺纹48旋合的内齿49…,所述多个(例如5个)臂部50…在周向上隔开相等间隔与蜗轮47A连接成一体。另外,上述各臂部50…中的一部分臂部50…的末端上,突出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凸部51…,在剩下的臂部50…的靠近末端的外表面上,突出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凸部52…,在所有的臂部50…上卷绕有弹簧53,该弹簧53卷绕成在凸部51…和凸部52…之间的沿轴向的移动被阻止,通过该弹簧53的弹力,各臂部50…的末端的内齿49…与第一驱动轴25A的外螺纹48旋合。
另外,在第一驱动轴25A的一端部一体地设置有球状头部54,该球状头部54可摆头地与设于反射镜保持架20的内保持架22上的轴承部55嵌合。而且,在球状头部54上突出设置有沿第一直线LA的卡合凸部56,球状头部54以卡合凸部56与设置于上述轴承部55中的卡定狭缝57卡合的方式嵌合在轴承部55中。由此,第一驱动轴25A的一端部,以被阻止绕其轴线的旋转、并且可以在包含第一直线LA的平面内摆头的方式,与反射镜保持架20的内保持架22连接。
第二驱动单元27B包括:电动机45B;蜗轮(worm gear)46B,其设置在该电动机45B的输出轴上;蜗轮47B,其与该蜗轮46B啮合,并且旋合在第二驱动轴25B上,第二驱动单元27B具有与第一驱动单元27A相同的结构,第二驱动轴25B的一端部,以被阻止绕其轴线旋转、并且可以在包含第二直线LB的平面内摆头的方式,与反射镜保持架20的内保持架22连接。
第一和第二驱动单元27A、27B相对平面PL对称配置,并且收纳在第一收纳部31中,上述平面PL通过第一和第二直线LA、LB的交点P,并且通过第一和第二驱动轴25A、25B之间的中央(参照图3)。
在第一收纳部31的周缘部设置有向第一盖部件35侧突出的嵌合壁部58,该嵌合壁部58包围第一和第二驱动单元27A、27B并连成环状,在第一盖部件35的周缘部设置有嵌合槽59,该嵌合槽59与嵌合壁部58嵌合并连成环状。另外,以嵌合壁部58嵌合在嵌合槽59中的方式覆盖第一收纳部31的第一盖部件35,在其周向的多个部位(例如4个部位)与第一收纳部31弹性地卡合。即,如图6所示,在第一盖部件35的周向上隔开间隔的多个部位(例如4个部位),突出设置有卡合爪60…,在第一收纳部31的与上述各卡合爪60…对应的部分,一体地设置有形成为门形的卡定部62…,上述卡定部62…形成有用于与卡合爪60…弹性地卡合的卡定孔61…。
在第一盖部件35上,朝向反射镜保持架20侧一体地突出设置有使第一和第二驱动轴25A、25B突出的圆筒部63A、63B,在这些圆筒部63A、63B的外周部和第一、第二驱动轴25A、25B的靠近一端的外周部上安装有围绕第一和第二驱动轴25A、25B的保护罩(boots)64A、64B的两端部。
在第一收纳部31的外周部,在位于第一和第二驱动单元27A、27B的蜗轮47A、47B之间的部分,设置有向外侧方伸出的凸缘部65,在位于第一和第二驱动单元27A、27B的电动机45A、45B的外侧方的部分,分别设置有凸缘部66、67。另一方面,在第一盖部件35上,设置有分别与上述凸缘部65~67重合的凸缘部68、69、70,相互重合的凸缘部65~67、68~70通过螺纹部件71…分别紧固在支架17上。
另外,对应于连接第一和第二收纳部31、32之间的连接部33,在第一盖部件35上一体地设置有与该连接部33重合的凸缘部72,相互重合的凸缘部72和连接部33通过螺纹部件73紧固在支架17上。
在图7和图8中,在第二收纳部32中,以可使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滑动地插入的方式设置有有底的导孔75A、75B,该导孔75A、75B具有直角四边形的横截面形状,并且其第二盖部件36相反侧的端部封闭,另外,在与上述导孔75A、75B相邻的位置,以插入并固定第一和第二传感器28A、28B的方式设置有有底的安装孔76A、76B,安装孔76A、76B具有直角四边形的横截面形状,并且其第二盖部件36的相反侧封闭。
在第二收纳部32的周缘部向第二盖部件36侧突出地设置有连成环状的嵌合壁部77,在第二盖部件36的周缘部设置有与该嵌合壁部77嵌合的连成环状的嵌合槽78。另外,以嵌合槽78与嵌合壁部77嵌合的方式覆盖第二收纳部32的第二盖部件36,在其周向的多个部位(例如5个部位)与第二收纳部32弹性地卡合。
即,在第二盖部件36中,在第一盖部件35相反侧的侧面上,相互隔开间隔地突出设置有多个(例如3个)卡合爪79…,在第二收纳部32的与上述各卡合爪79…对应的部分上,一体地设置有形成为门形的卡定部81…,该卡定部81…形成有用于与卡合爪79…弹性地卡合的卡定孔80…(参照图4)。
另外,在第二盖部件36中,在第一盖部件35侧的侧面上,一体地设置有多个(例如2个)向第二收纳部32侧延伸的卡合爪82…,上述卡合爪82…形成为末端部分成两股,这些卡合爪82…贯穿插入在设于连接部33的卡定孔83中,从而与连接部33弹性地卡合。
第一动作轴26A一体地包括:动作轴主体84,其横截面形状基本上为直角四边形,但其各角部为圆形;球状头部86,其通过颈部85与该动作轴主体84的一端相连;一对弯曲滑动接触部87、87,它们在包含第一直线LA的平面内分成两股与动作轴主体84的另一端部侧相连,并且,弯曲形成为随着远离动作轴主体84相互之间的间隔变大;一对脚部88、89,它们在与第一直线LA正交的平面内分成两股与动作轴主体84的另一端侧相连。
第一动作轴26A的另一端侧插入在导孔75A中,两个弯曲滑动接触部87…通过安装在这些弯曲滑动接触部87…的内表面上的板簧90的弹力,与导孔75A的彼此相对的内侧面弹性地滑动接触。
安装孔76A设置在第二收纳部32中,并且在其内方侧与导孔75A相邻,在导孔75A和安装孔76A之间的间隔壁上设置有沿导孔75A和安装孔76A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狭缝91。
插入并固定在安装孔76A中的传感器28A是线性电位计,其收纳并固定在金属制成的传感器壳体92内,并且电刷94在设置有电阻件的基板93上滑动,在电刷94上连着设置有检测杆96A,该检测杆96A沿与包含第一直线LA的平面和第一动作轴26A的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该检测杆96A面向上述狭缝91侧贯穿插入在设于传感器壳体92的开口部95中。
检测杆96A的末端通过相互嵌合与第一动作轴26A的另一端部连接,上述相互嵌合是通过相对静止状态的该检测杆96A、沿轴向按压第一动作轴26A使其动作而形成的。
在图9中,为了连接检测杆96A的末端,第一动作轴26A的另一端侧的一个脚部88上,设置有沿第一动作轴26A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狭缝状的连接部97,该连接部97包括:导向部97a,其形成为随着朝向内方宽度逐渐变窄,并使得内端的宽度小于上述检测杆96A的直径,并且该导向部97a的外端敞开;与导向部97a的内端相连的嵌合部97b,其用于与上述检测杆96A嵌合;与上述嵌合部97b相连的槽部97c,其具有小于上述检测杆96A的直径的宽度。
另一方面,在传感器28A相反侧,在导孔75A的内表面开口的大致呈T字状的槽(有
溝)98设置在第二收纳部32中,导向凸部99通过轴部分99a和与轴部分99a的末端相连的卡合部分99b而形成为大致T字状,轴部分99a和处于与上述嵌合部97b嵌合的状态的检测杆96A同轴,导向凸部99一体地突出设置在第一动作轴26A的另一端侧的另一脚部89上。
由此,第一动作轴26A,以可绕检测杆96A和导向凸部99的轴部分99a的轴线摆动的方式由第二收纳部32支承,检测杆96A和导向凸部99的轴部分99a的轴线与包含第一直线LA和第一动作轴26A的轴线的平面正交、并且彼此同轴,同时,该第一动作轴26A可滑动地插入在导孔75A中,具有与第一动作轴26A的摆动轴线同轴的轴线的上述检测杆96A,以可以使第一动作轴26A绕上述检测杆96A的轴线摆动的方式与第一动作轴26A连接。
另外,在第二收纳部32中,一体地突出设置有止挡件100A,该止挡件100A以可以嵌入上述连接部97的导向部97a内并且从导孔75A的封闭端突出的方式设置,该止挡件100A通过与该检测杆96A的末端部抵接来确定该检测杆96A向反射镜保持架20相反侧的移动限度。
第一动作轴26A的一端的球状头部86,可摆头地嵌合在设于反射镜保持架20的内保持架22上的轴承部101中。而且,在球状头部86上突出设置有沿第一直线LA的卡合凸部102,球状头部86以卡合凸部102与设于上述轴承部101的卡定狭缝103卡合的方式嵌合在轴承部101中。所以,第一动作轴26A的一端部,以被阻止绕其轴线旋转、并且可以在包含第一直线LA的平面内摆头的方式,与反射镜保持架20的内保持架22连接。
第二动作轴26B与第一动作轴26A具有相同的结构,其可滑动地插入在导孔75B中,传感器28B与传感器28A具有相同的结构,其插入并固定在安装孔76B中,导孔75B和安装孔76B,在第二收纳部32中,相对于平面PL设置在与导孔75A和安装孔76A对称的位置上,上述平面PL通过第一和第二直线LA、LB的交点P,并通过第一和第二驱动轴25A、25B之间的中央。另外第二动作轴26B的一端部,以被阻止绕其轴线旋转、并且可以在包含第二直线LB的平面内摆头的方式,与反射镜保持架20的内保持架22连接。另外,第二动作轴26B,以可以绕与包含第二直线LB和第二动作轴26B的轴线的平面正交的轴线摆动的方式,由第二收纳部32支承,并且插入在导孔75B中,传感器28的检测杆96B以可以使第二动作轴26B绕与第二动作轴26B的摆动轴线同轴的轴线摆动的方式与第二动作轴26B连接,通过与检测杆96B的末端部抵接来确定该检测杆96B向反射镜保持架20相反侧的移动限度的止挡件100B,突出设置于导孔76B的封闭端。
第二盖部件36上,朝向反射镜保持架20侧一体地突出设置有使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突出的横截面为四边形的筒部105A、105B,在这些筒部105A、105B的外周和第一、第二动作轴26A、26B的靠近一端的外周部上,安装有围绕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的保护罩106A、106B的两端部。
另外,在传感器28A、28B之间,在第二收纳部32中配置有汇流线(bus bar)组装体112,该汇流线组装体112是用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包覆部111包覆以下汇流线而构成的:与两个传感器28A、28B的输出端子相连的汇流线107、108;与两个传感器28A、28B的电源端子共同连接的汇流线109;以及与两个传感器28A、28B的接地端子共同连接的汇流线110。另外,在第二收纳部32的第二盖部件36相反侧的面上设置有凹部113,通过折弯上述汇流线107~110的一部分而形成的连接端子107a、108a、109a、110a面向上述凹部113配置。
同时参照图10,在上述凹部113中,可插拔地嵌合有传感器用连接器114,该传感器用连接器114具有与上述各连接端子107a~110a连接的端子。另外,在第一收纳部31中,在第一盖部件35相反侧的面上设置有凹部120,在上述凹部120中可插拔地嵌合有驱动单元用连接器119,该驱动单元用连接器119具有应与电动机45A连接的一对连接端子115、116和应与电动机45B连接的一对连接端子117、118。
接下来,对该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致动器壳体24由以下部分构成:壳体主体34,其是第一和第二收纳部31、32通过连接部33连接成一体而构成的;覆盖第一收纳部31的第一盖部件35;以及覆盖第二收纳部32的第二盖部件36,在第一收纳部31中,收纳有沿轴向个别地驱动第一和第二驱动轴25A、25B的第一和第二驱动单元27A、27B,上述第一和第二驱动轴25A、25B的一端部可摆头地与反射镜保持架20连接,在第二收纳部32中收纳有检测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的轴向位置(即反射镜保持架20的摆动角度)的第一和第二传感器28A、28B,上述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的一端部可摆头地与反射镜保持架20连接,第一盖部件35以使第一和第二驱动轴25A、25B突出的方式覆盖第一收纳部31,第二盖部件36以可使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贯穿插入的方式覆盖第二收纳部32。
另外,如图11所示,仅具有通过目视遥控操作来驱动反射镜保持架的功能的门反射镜的致动器壳体122,由收纳第一和第二驱动单元27A、27B的壳体主体121与覆盖该壳体主体121的盖部件35构成即可,在这种致动器壳体122中,可以共用上述致动器壳体24中的第一盖部件35。
即,壳体主体121具有与第一盖部件35的凸缘部72对应的凸缘部123,并形成为与第一收纳部31大致对应的形状,由此,可以通用第一盖部件35,可以与仅具有通过目视遥控操作来驱动反射镜保持架的功能的车辆用反射镜装置的致动器壳体122,通用模具成型第一盖部件35时的模具,可以实现成本的降低。
而且,收纳第一和第二驱动单元27A、27B的第一收纳部31以及收纳第一和第二传感器28A、28B的第二收纳部32,通过连接部33而连接成一体,所以在提高反射镜保持架20的摆动支点与两个传感器28A、28B的动作部的相对尺寸精度时,能够容易地进行部件精度管理和调整,可以减少组装工时。
另外,在一端部可摆头地与反射镜保持架20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的另一端侧,通过相互嵌合连接有固定于壳体主体34的第二收纳部32中的传感器28A、28B的检测杆96A、96B,上述相互嵌合是通过相对于静止状态的检测杆96A、96B向轴向按压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使其动作而形成的,在第二收纳部32中设置有止挡件100A、100B,该止挡件100A、100B通过与检测杆96A、96B的末端部抵接来确定该检测杆96A、96B向反射镜保持架20相反侧的移动限度。
因此,在将检测杆96A、96B的末端部嵌合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的另一端部时,可以相对因末端部与止挡件100A、100B抵接而处于静止状态的检测杆96A、96B,沿轴向按压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使其动作,此时,检测杆96A、96B的末端部由止挡件100A、100B承受,所以不会有弯曲应力从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侧作用于检测杆96A、96B。另外,即使在异常外力作用于反射镜保持架20、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的移动大于等于规定值时,由于检测杆96A、96B的末端部由止挡件100A、100B承受,因此不会有弯曲应力作用于检测杆96A、96B。其结果是,在将检测杆96A、96B的末端部嵌合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的另一端部时、以及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的移动大于等于规定值时的任一状态下,都可以防止弯曲应力作用于检测杆96A、96B,可以可靠地防止检测杆96A、96B的变形,可以避免传感器28A、28B的检测精度降低。
而且,在由合成树脂构成的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的另一端侧具有的脚部88…上,设有狭缝状的连接部97,该连接部97具有:导向部97a,其形成为随着朝向内方宽度逐渐变窄,并使得内端的宽度小于检测杆96A、96B的外径,并且该导向部97a的外端敞开;与导向部97a的内端相连的嵌合部97b,其用于与检测杆96A、96B嵌合;与上述嵌合部97b相连的槽部97c,其具有小于上述检测杆96A、96B的直径的宽度,所以相对于由止挡件100A、100B承受状态下的检测杆96A、96B,当按压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使其动作时,第一和第二动作轴96A、96B产生使槽部97c的宽度变大的弹性变形,并且可以将检测杆96A、96B的末端部从导向部97a圆滑地导向嵌合部97b,以使其与嵌合部97b嵌合,从而使检测杆96A、96B的末端部与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的另一端部的嵌合、连接变得容易。
并且,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以可以绕与包含第一和第二直线LA、LB以及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的轴线的平面正交的轴线摆动的方式,由壳体主体34的第二收纳部32支承,并且插入在导孔75A、75B中;具有与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的摆动轴线同轴的轴线的检测杆96A、96B,以可以使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绕该轴线摆动的方式与第一和第二动作轴26A、26B连接。
因此,如图9所示,第一动作轴26A在反射镜保持架20上的连接部,根据反射镜保持架20的摆动,沿第一直线LA方向移动,该第一直线LA是连接第一驱动轴25A在反射镜保持架20上的连接部、反射镜保持架20的支点、以及第一动作轴26A在反射镜保持架20上的连接部的直线,由此第一动作轴26A绕与包含第一直线LA的平面正交的轴线摆动,并且在导孔75A内移动,而检测杆96A具有与第一动作轴26A的摆动轴线同轴的轴线,其以可以使第一动作轴26A绕该轴线摆动的方式与第一动作轴26A连接,所以可以使检测杆96A的位置稳定地维持在与第一动作轴26A的轴向位置对应的位置上,而与在第一动作轴26A的导孔75A内的摆动无关,因此可以使传感器28A对第一动作轴26A的轴向位置检测精度稳定,可以提高传感器28A对反射镜保持架20在包含第一直线LA的平面内的摆动角检测精度。
此外,第二动作轴26B也根据反射镜保持架20的摆动,绕与包含第二直线LB和第二动作轴26B的轴线的平面正交的轴线摆动,并且在导孔75B内移动,检测杆96B具有与第二动作轴26B的摆动轴线同轴的轴线,并以可以使第二动作轴26B绕该轴线摆动的方式与第二动作轴26B连接,所以可以将检测杆96B的位置稳定地维持在与第二动作轴26B的轴向位置对应的位置上,而与在第二动作轴26B在导孔75B内的摆动无关,因此可以使传感器28B对第二动作轴26B的轴向位置检测精度稳定,可以提高传感器28B对反射镜保持架20在包含第二直线LB的平面内的摆动角检测精度。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述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Claims (4)
1.一种车辆用反射镜装置,可沿轴线方向移动的驱动轴(25A、25B)与反射镜保持架(20)连接,该反射镜保持架(20)由配置在与上述驱动轴(25A、25B)的轴线正交的直线(LA、LB)上的支点可摆动地支承,动作轴(26A、26B)相对上述支点在上述驱动轴(25A、25B)相反侧配置在上述直线(LA、LB)上,上述动作轴(26A、26B)的一端部可摆头地与反射镜保持架(20)连接,上述动作轴(26A、26B)可滑动地插入在导孔(75A、75B)中,上述导孔(75A、75B)与上述驱动轴(25A、25B)平行延伸地设置在固定的支承部件(34)上,在上述动作轴(26A、26B)上连接有固定在上述支承部件(34)上的传感器(28A、28B)的检测杆(96A、96B),以便检测与上述动作轴(26A、26B)的轴向位置对应的上述反射镜保持架(20)的摆动角,其特征在于,
上述动作轴(26A、26B)以可以绕与包含上述直线(LA、LB)和上述动作轴(26A、26B)的轴线的平面正交的轴线摆动的方式由上述支承部件(34)支承,并且插入在上述导孔(75A、75B)中,具有与上述动作轴(26A、26B)的摆动轴线同轴的轴线的上述检测杆(96A、96B),以可以使上述动作轴(26A、26B)绕该检测杆(96A、96B)的轴线摆动的方式,与上述动作轴(26A、26B)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反射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传感器(28A、28B)具有沿与上述动作轴(26A、26B)的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检测杆(96A、96B),该传感器(28A、28B)的传感器壳体(92)固定在上述支承部件(34)上,上述支承部件(34)相对于致动器壳体(24)的相对位置不变,上述致动器壳体(24)中内置有沿轴向驱动上述驱动轴(25A、25B)的驱动单元(27A、27B),为了通过上述传感器(28A、28B)来检测与上述动作轴(26A、26B)的轴向位置对应的上述反射镜保持架(20)的摆动角度,上述检测杆(96A、96B)的末端部通过相互嵌合与上述动作轴(26A、26B)的另一端部连接,上述相互嵌合是通过相对于静止状态的检测杆(96A、96B)沿轴向按压上述动作轴(26A、26B)使其动作而形成的,通过与上述检测杆(96A、96B)的末端部抵接来确定该检测杆(96A、96B)向上述反射镜保持架(20)相反侧的移动限度的止挡件(100A、100B),设置在上述支承部件(3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反射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合成树脂构成的上述动作轴(26A、26B)的另一端部上设置有狭缝状的连接部(97),该连接部(97)具有:导向部(97a),其形成为随着朝向内方宽度逐渐变窄,并使得内端的宽度小于上述检测杆(96A、96B)的外径,并且该导向部(97a)的外端敞开;与导向部(97a)的内端相连的嵌合部(97b),其用于与上述检测杆(96A、96B)嵌合;与上述嵌合部(97b)相连的槽部(97c),其具有小于上述检测杆(96A、96B)的直径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反射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固定在外壳(16)内的上述致动器壳体(24)由以下部分构成:作为上述支承部件的壳体主体(34),其是由收纳上述驱动单元(27A、27B)的第一收纳部(31)和收纳上述传感器(28A、28B)的第二收纳部(32)通过连接部(33)连接成一体而构成的;第一盖部件(35),其可摆动地支承上述反射镜保持架(20),并且以使上述驱动轴(25A、25B)突出的方式覆盖第一收纳部(31);第二盖部件(36),其以可使上述动作轴(26A、26B)贯穿插入的方式覆盖第二收纳部(32)。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36470 | 2005-02-14 | ||
JP2005036470A JP4395086B2 (ja) | 2005-02-14 | 2005-02-14 |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
JP2005036471 | 2005-02-14 | ||
JP2005036472 | 2005-02-1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20981A true CN1820981A (zh) | 2006-08-23 |
CN100436194C CN100436194C (zh) | 2008-11-26 |
Family
ID=36922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0770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6194C (zh) | 2005-02-14 | 2006-02-14 | 车辆用反射镜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395086B2 (zh) |
CN (1) | CN100436194C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5669A (zh) * | 2010-02-08 | 2011-08-10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车辆用后视镜装置 |
CN102596644A (zh) * | 2009-11-10 | 2012-07-18 | 株式会社美姿把 | 镜面角度调节装置 |
CN102149570B (zh) * | 2008-09-12 | 2013-09-04 | 梅克拉-朗两合公司 | 镜元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92069B (zh) * | 2014-09-04 | 2016-11-16 | 湖南大学 | 一种无盲区汽车后视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78295A (en) * | 1985-04-05 | 1987-07-07 |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 Memory positioning system for remote control rear-view mirror |
US5986364A (en) * | 1997-04-14 | 1999-11-16 | Donnelly Corporation | Housing with integral weather seals and noise dampeners for a rearview mirror actuator assembly |
US6094027A (en) * | 1999-01-11 | 2000-07-25 | Donnelly Corporation | Vehicle memory mirror position transducer |
US6412960B1 (en) * | 1999-09-14 | 2002-07-02 | Kabushiki Kaisha Tokai-Rika-Denki-Seisakusho | Mirror surface angle adjusting device and mirror surface angle detector for a vehicle |
JP4122734B2 (ja) * | 2001-07-23 | 2008-07-23 |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用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式ミラー装置 |
CN1212946C (zh) * | 2001-10-02 | 2005-08-03 | 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镜装置 |
JP3967970B2 (ja) * | 2002-07-02 | 2007-08-29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
-
2005
- 2005-02-14 JP JP2005036470A patent/JP439508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2-14 CN CNB2006100077066A patent/CN10043619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9570B (zh) * | 2008-09-12 | 2013-09-04 | 梅克拉-朗两合公司 | 镜元件 |
CN102596644A (zh) * | 2009-11-10 | 2012-07-18 | 株式会社美姿把 | 镜面角度调节装置 |
US9022588B2 (en) | 2009-11-10 | 2015-05-05 | Mitsuba Corporation | Mirror surface angle adjusting device |
CN102596644B (zh) * | 2009-11-10 | 2015-11-25 | 株式会社美姿把 | 镜面角度调节装置 |
CN102145669A (zh) * | 2010-02-08 | 2011-08-10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车辆用后视镜装置 |
CN102145669B (zh) * | 2010-02-08 | 2016-03-30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车辆用后视镜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436194C (zh) | 2008-11-26 |
JP2006219088A (ja) | 2006-08-24 |
JP4395086B2 (ja) | 2010-0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20981A (zh) | 车辆用反射镜装置 | |
AU727643B2 (en) |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clamping device for a system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one member relative to another member | |
CN101532633B (zh) | 车辆用前照灯 | |
CN1585706A (zh) | 用于汽车玻璃的刮水器系统 | |
CN1212946C (zh) | 车辆用镜装置 | |
CN102155703B (zh) | 车辆用灯具 | |
EP1818602A3 (fr) | Projecteur d'éclairage pour véhicules automobiles | |
US7513663B2 (en) | Adaptive lighting system having dynamic recalibration | |
US20060181793A1 (en) | Vehicular mirror device | |
JP7442420B2 (ja) |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 |
JP7465195B2 (ja) |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 |
JP7465196B2 (ja) |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 |
CN1609475A (zh) | 执行机构 | |
CN216695603U (zh) | 夹持装置及车 | |
JPH0451363Y2 (zh) | ||
CN114290344B (zh) | 一种巡视机构 | |
CN219577149U (zh) | 一种具有视角调节功能的双目相机 | |
CN217081929U (zh) | 一种标定支架及标定系统 | |
CN220673836U (zh) | 一种3d双目摄像头模组 | |
CN216309020U (zh) | 用于车辆的感测器组件及车辆 | |
KR100535309B1 (ko) | 차량의 후륜 토우 각 제어용 전동식 액츄에이터 | |
CN1240727A (zh) | 汽车用悬架撑杆的安装构造 | |
JPH0131585Y2 (zh) | ||
JP2763433B2 (ja) | リフレクター可動型自動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 |
JPS6040362Y2 (ja) | リモ−トコントロ−ル式ミ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7021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