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5921A - 信号传输系统及信号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号传输系统及信号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15921A
CN1815921A CNA2005100860348A CN200510086034A CN1815921A CN 1815921 A CN1815921 A CN 1815921A CN A2005100860348 A CNA2005100860348 A CN A2005100860348A CN 200510086034 A CN200510086034 A CN 200510086034A CN 1815921 A CN1815921 A CN 18159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antenna
uplink
base station
portab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860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宇多小路明
川岛信一
小野光洋
十和智
大场俊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815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59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H04B7/265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for structure of frame, bur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6Arrangements for base station covera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lays in t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包含用于发射和接收且经由传输线缆连接至工作在TDD方案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基站的天线的信号传输系统及信号传输方法。该信号传输系统包含:用于检测包含在经由传输线缆从该无线电基站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中的同步模式的检测部分,和基于检测结果,确定该天线的发射和接收之间切换的定时的部分。使用本发明,上行和下行链路线之间的切换能在包括发射/接收共享天线且工作在TDD下的信号传输系统中适当进行。

Description

信号传输系统及信号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和信号传输方法。特别是,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多个无线电系统并存的空间中的信号传输系统和信号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来无线电通信技术已长足发展,多种不同的无线电通信系统被建议使用,并且对上述多种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标准化和商业化正在实现。因此,一些情况下多个无线电通信系统并存于同一区域中。
图1是多个无线电通信系统存在的一部分空间的示意图。图1示出多个移动终端12-1、2和3,多个天线14-1、2和3,多个放大器16-1、2和3,合成器/分配器18,和一个无线电基站(节点B)20。天线和放大器的数目可以随意设置。移动终端12-1~3置于室内封闭空间10,而且每台移动终端12-1~3利用移动终端附近的天线进行无线电通信。天线14-1~3置于事先预定的位置。例如,天线14-1~3放置在相隔20米的地方。可替换地,天线还可以根据障碍物以不同的密度设置。每个放大器16-1~3放大经过该放大器的信号。合成器/分配器18合成来自天线14-1~3的上行链路信号,且将来自无线电基站20的下行链路信号分配到每个天线。无线电基站20连接到图中未示出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上。
为简单描述起见,假定移动终端12-1~3和无线电基站20采用宽带码分多址方案(W-CDMA scheme)如IMT2000系统,并假定除了W-CDMA方案之外的其它无线电通信例如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HS)、个人通信业务系统(PCS)和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等可在室内封闭空间10中运行。另外,假设多个天线14-1~3被上述多个无线电通信分享,且用于发射和接收。为了简化起见,在图中没有示出组件例如PHS的无线电基站。
从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发射来的下行链路信号被无线电基站20接收,经传输电缆19被发送到合成器/分配器18,然后被分配到各天线14-1~3,从而被分配的信号发射到移动终端12-1~3。下行链路信号也称为下链路信号和出站信号(outbound signal)等。另一方面,来自移动终端12-1~3的上行链路信号被天线14-1~3接收,被合成器/分配器18合成,且经传输电缆19被传输到无线电基站20,最后信号被发射到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上行链路信号也称为上链路信号和入站信号等。
图2为置于室内封闭空间10中的天线(如天线14-2)接收的上行链路信号的频谱示意图。图2示出对应于共存的三个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三个频率带。如图所示,1920~1980MHz频带用于W-CDMA方案,1895~1920MHz频带用于PHS,2400~2497MHz频带用于无线LAN方案。当运行在不同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下的多个移动终端与天线的距离几乎相等时,无线电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很小,于是移动终端在各自的通信系统之下能很好地进行通信。
日本未审公开专利申请No.2002-198867公开一种多个无线电通信系统并存时的通信技术。
然而,运行在不同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下的多个移动终端并不总是位于与天线等距的地方。例如,如图3所示,假定移动终端32-1和2(如符合IEEE802.11b标准的WiFi终端)位于正利用天线14-2进行无线电通信的移动终端12-2附近,并假定移动终端32-2比移动终端12-2更靠近天线14-2。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所示,在天线14-2中的无线LAN信号增强,使得影响W-CDMA通信信号的杂散成分和干扰信号成分增多。换句话,从移动终端12-2发射到无线电基站20的上行链路信号的信噪比下降。无线电基站20或其上游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S)指示移动终端12-2以更大的功率发射信号,来改善移动终端12-2的信号质量。该指令通过使用下行链路信号传输。然后,移动终端12-2用更大的发射功率进行无线电通信。
在W-CDMA方案中,由于适当地执行了对发射功率的功率控制,可以解决移动终端的近-远问题,因此很少发生W-CDMA的终端对另外的移动终端造成较大的干扰的情况。然而,这种功率控制并没在W-CDMA方案之外的其它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执行。因此,这就存在一种危险,即,来自使用W-CDMA方案频带附近频带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通信信号可能成为W-CDMA方案的杂散信号。
顺便提及,来自天线的上行链路信号被图1和图3中所示的合成器/分配器18合成后发送到无线电基站20。因此,当经由天线14-2发射的信号的功率增大时,必须增加来自其它天线14-1和14-3的信号的功率,以保证来自天线14-1和14-3的信号质量。也就是,当来自天线14-2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功率增大时,在无线电基站20中测出的噪声电平(噪声基底)增大,以至于每个移动终端都被指示用较大的功率发射信号,否则通信被禁止(例如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12-1和12-3)。其原因是,当由于噪声基底增大要求天线接收具有较大的功率的信号时,可以进行通信的天线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就减小了。从通信容量方面来看,由于可连接的移动终端的数目减少,通信容量也相应减少。另外,可预测的是通信可能被中断。此外,由于移动终端用较大的功率传送信号,功耗增大了,这是不利的,尤其对小尺寸的移动终端。
对于来自其它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对下行链路信号的干扰,通过在天线中使用带通滤波器或者通过改变网络侧的功率设定值等,可以有效地减少干扰。然而,对于上行链路信号,就不便对分配给每个个人的移动终端设定这类条件来采取如此的措施。因此,需要一种技术来减少或消除上行链路信号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图5示出在室内封闭空间10中的天线16-1~3,以及分别指示在正常状态下使用对应的天线能进行通信的区域的蜂窝52-1~3。正常状态是指没有上述噪声基底增大的状态。当噪声基底增大时,比蜂窝52-1~3小的蜂窝54-1~3指示出蜂窝。
图6示出使用室内封闭空间模型对天线接收的功率的仿真结果。该仿真结果是在室内封闭空间的能见度好的环境之下得出。纵轴表示为50欧姆终端负载下的功率电平(dBm/MHz)。横轴显示天线和移动终端之间的直线距离(one-line distance)(米)。更严格地,直线距离为天线和移动终端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的平方和的平方根。在仿真中,在室内封闭空间的天线置于离地板3米高的天花板上。图中的曲线通过绘制这样的距离获得的,在该距离,等于或大于纵轴上接收的功率的90%可以保持在多种条件或模式下。
曲线61是在这种情况下的图,即,W-CDMA方案的移动终端以21dBm的发射功率输出AMR信号(语音会话信号),该信号以空间衰减指数2被衰减。空间衰减指数2符合自由空间模型,在该自由空间模型中,信号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的衰减。
曲线62是在这种情况下的图,即,除了用于曲线61的条件,考虑了短扇域中心值变化的边界和由于人的移动而造成对波的遮挡。基于该图表,可以估算蜂窝的半径。
曲线63是示出当WiFi设备以10dBm的发射功率进行无线电通信同时产生-35dBm的杂散信号时天线接收的杂散信号的影响的图。其空间衰减指数为2。
曲线64是示出当WiFi设备以10dBm的发射功率进行无线电通信同时产生-60dBm的杂散信号时天线接收的杂散信号的影响的图。其空间衰减指数是2。
曲线65是示出当PHS终端进行无线电通信同时产生-21dBm的杂散信号时天线接收的杂散信号的影响的图。其空间衰减指数是2。
曲线66是符合一改善标准的PHS终端的杂散信号(251nW/MHz)的影响的图。
如图所示,曲线64-66的整段曲线都位于曲线62的下方。因此,当PHS终端或WiFi终端不存在或当PHS终端或WiFi终端仅仅远离天线(至少每个终端以距天线大致相同的距离存在)存在时,就会实现相对较大的蜂窝半径,如大于等于20米。然而,曲线63的峰值(-70dBm/MHz)与曲线62的18米附近处的电平相等。因此,当WiFi终端在天线(离天线大约3米)附近时,从距离天线18米或更远处射出的无线电波被阻挡。因此,根据仿真结果,可以理解蜂窝半径被收缩到18米左右。
图7假设的条件除室内空间的能见度较差外,其余与图6的条件相同。曲线71到76是采用与图6的曲线61到66中相同的条件或模型而获得的图。在图7中,可以理解信号衰减率比图6中的大。在图7中,曲线73的峰值(-70dBm/MHz)与曲线72的12米附近处的电平相等。因此,当WiFi终端靠近天线(离天线大约3米)存在时,从距离天线12米或更远处发射的无线信号不能满足需要的SIR。因此,根据仿真结果,可以理解蜂窝半径被收缩小到12米左右。
附带地,在PHS的通信系统中,由于使用的是一种时分双工(TDD)方案或全双工方案,必须以时隙的同步来控制天线上行/下行链路之间的切换。为此,在传统的PHS中,采用图21示出的配置。图21示出PHS的无线电基站2101、信号传输系统2103和PHS的移动终端2114。来自无线电基站2101中的无线电设备2102的下行链路信号,经由循环器2104被光电转换部分2106(E/O)转换为光信号。转换后的光信号在光纤2107上传输,然后该信号被光电转换部分2108(O/E)转换成电信号。转换后的信号经开关2110和天线2112到达移动终端2114。反过来,来自移动终端2114的上行链路信号经天线2112和开关2110被提供给光电转换部分2116(E/O),以被转换为光信号。转换后的光信号在光纤2117上传输,然后被光电切换部分(O/E)2118转换为电信号。转换后的电信号经循环器2104到达无线电设备2102。此后,信号传送到上游装置中(图中未示出)。
在这种情况下,在天线2112的发送和接收间的切换由开关2110完成,且基于经由传输介质2120发射自无线电装置2102的控制信号来决定切换时间。然而,这种方式有一些缺点,(1)产生正确控制信号的执行工作负荷不一定小,(2)需要提供传输控制信号的传输介质或信道。因此,不建议本发明的信号传输系统使用此种发射/接收切换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来解决至少上述问题之一。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包含发射/接收共享天线且工作在TDD下的信号传输系统中,适当进行上行/下行链路线之间的切换。
上述目的由一种信号传输系统来实现,其包含用于发射和接收且经由传输电缆连接至工作在TDD方案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基站的天线,该信号传输系统包含:
检测部分,用于检测包括在经由传输电缆从该无线电基站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中的同步模式(synchronization pattern),
以及基于检测结果确定天线的发射和接收之间切换的定时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上行和下行链路线之间的切换能在包括发射/接收共享天线且工作在TDD下的信号传输系统中适当进行。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十分明显,其中:
图1为多个无线电通信系统共存的空间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2为在室内封闭空间中的天线所接收的上行链路信号的频谱示意图;
图3为多个无线电通信系统共存的空间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4为在室内封闭空间中的天线所接收的上行链路信号的频谱示意图;
图5为在室内封闭空间的蜂窝的示意图;
图6显示在较佳的能见度的室内封闭空间模型的接收功率的仿真结果;
图7显示在较差的能见度的情况下使用室内封闭空间的所接收的功率的仿真结果;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信号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信号传输系统的方框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信号传输系统的操作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信号传输射系统的方框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信号传输系统的详细方框图(1);
图13为图11所示信号传输系统的详细方框图(2);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信号传输系统的方框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信号传输系统的方框图;
图16为包含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传输系统的无线电频率转发器的方框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信号传输系统的方框图(1);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信号传输系统的方框图(2);
图19为用于明本发明实施例信号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20为用于明本发明实施例信号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21为传统的信号传输系统的方框图;
图22为示出每个处理元件的信号波形的时隙格式和定时图表;
图23为时隙同步电路和切换控制电路的功能方框图;
图24为PHS信号格式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这些实施例的概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被第一无线电通信系统和第二无线电通信系统共享的天线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被发射到第一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无线电基站。确定部分确定是否有包含在上行链路信号中且至少来自第二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信号的信号电平超过允许电平,以及电平调节部分根据确定结果,调节上行链路信号的功率电平以输出调节后的信号,并将该调节后的信号发送到无线电基站。因此,由于来自第二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信号混入而导致的无线电基站中的噪声电平的增加至少被减小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无线电通信系统工作在CDMA方案下。由于噪声电平的增大极大地影响了CDMA方案下的用于功率控制的控制信息和系统容量,本发明的用于减少噪声电平的方法是有利的,尤其对于CDMA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无线电通信系统以外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是PHS系统、PCS系统、在TDD下工作的系统,或LAN系统。由于这些通信系统不进行CDMA功率控制,CDMA系统易受来自这些通信系统的杂散信号的影响。因此,本发明是有利的,尤其对于CDMA系统和其它的通信系统同时存在的环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天线置于室内空间中。由于杂散信号容易经由被多个系统共享的室内天线中混入。因此,本发明是有利的,尤其对于天线是置于室内封闭空间中的共享天线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设置无线接入点,用于执行LAN系统的信号和经由天线发射来的信号之间的信号转换,其中,无线接入点与不同于连接在无线电基站和电平调节部分之间的传输电缆的传输电缆连接。由于在共享天线上游侧的信号传输分离地在LAN系统和其它系统中进行,通信容量能进一步改善。由于天线是共享的,给LAN提供一个专用的天线是不必要的,从而设置天线的空间不会被弄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设有将每个电平调节部分的输出合成的合成部分。即使检测到杂散信号,也可以由该调节部分减小,然后调节后的信号被合成部分接收,因此,在无线电基站侧不会测量到大的噪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设有检测部分,用于检测工作在TDD方案下的第二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线和下行链路线之间切换的定时,在天线接收来自第二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信号的期间,该检测部分执行检测。因此,杂散信号的检测和削减只在杂散信号被混入的期间进行,而在其它期间不进行杂散信号的检测和削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其包括用于发射和接收且经由传输电缆与工作在TDD方案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基站连接的天线。该信号传输系统包含:检测部分,用于检测包含在经传输电缆从无线电基站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中的同步模式;用于检测发送和接收之间的切换的定时的部分。同步模式的检测能够在无线电基站的外面进行。例如,同步模式的检测能靠近被共享的天线进行。因此,不同于传统方案,不需从无线电基站向天线发送发射/接收的切换信号。也就是,不需提供从无线电基站到天线的控制信号线,或不需保持用于发射/接收切换信号的无线电传输的通信资源。
在下文中,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用于识别对应的特征。
图8是存在多个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空间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图8示出多个移动终端82-1、2和3,多个天线84-1、2和3,多个放大器86-1、2和3,可变衰减器87-1~3,合成器/分配器88和无线电基站90。移动终端、天线、放大器和可变衰减器的数目可以任意确定。移动终端82-1~3放置于室内封闭空间80中,以及每台移动终端82-1~3使用靠近移动终端的天线进行无线电通信。例如,天线84-1~3相隔20米地放置。可替换地,天线也可根据障碍设置在不同的地点。放大器86-1~3分别放大经过该放大器的信号。当包含在上行链路信号中的杂散信号超过预定电平时,可变衰减器87-1~3分别降低通过可变衰减器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功率。可变衰减器的配置交及操作稍后被详细地描述。合成器/分配器88合成来自天线84-1~3的上行链路信号,并且将来自无线电基站90的下行链路信号分配给每个天线。无线电基站90与图中未示出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连接。
与图1所示的情况相似,假设移动终端82-1~3和无线电基站90采用宽带码分多址(W-CDMA)方案例如IMT2000系统,且除W-CDMA方案之外的无线电通信例如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HS)、个人通信业务(PCS)、无线局域网(WLAN)等也可在室内封闭空间10中执行。另外,假设多个天线84-1~3被多个无线电通信共享,且既用于发射也用于接收。为了简化起见,在图中未示出组件例如PHS的无线电基站。
发射自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的下行链路信号被无线电基站90接收,经传输电缆89被发送到合成器/分配器88,然后被分配到每个天线84-1~3,从而被分配的信号发射到移动终端82-1~3。另一方面,来自移动终端82-1~3的上行链路信号由天线84-1~3接收,被合成器/分配器88合成,而且经传输电缆89被传输到无线电基站90,从而信号被发射到无线网络控制器(RNC)。
如图8所示,假定移动终端92-1和2(例如,符合IEEE802.11b标准的WiFi终端)靠近于正在使用天线84-2进行无线电通信的移动终端82-2,而且移动终端92-2比移动终端82-2更靠近天线84-2。在此情况,根据传统技术,噪声基底将增加。然而,此问题可以被下文描述的实施例所消除。
天线84-2接收的上行链路信号由图8未示出的组件监测,从而可以确定是否来自除了W-CDMA方案之外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杂散信号包含在上行链路信号中以及是否超过了允许电平。如果上行链路信号中没有包含超过允许电平的杂散信号,该上行链路信号被传输到合成器/分配器88。当包含该杂散信号的时候,由天线84-2接收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功率被可变衰减器87-2衰减。功率被衰减的上行链路信号被发送到合成器/分配器88,且与来自其它天线的上行链路信号合成在一起,从而被传输到无线电基站90。由于包含较多杂散信号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功率被减小,且该被减小的信号被传输到无线电基站90,在无线电基站或上游设备中所测得的噪声电平不会增大。因此,不同于图3的情况,移动终端82-1和3能经天线84-1和3连续进行通信。而对于移动终端82-2,通信质量可能降低,通信中断可能增加,或者通信可能是不连贯的。然而,根据本实施例,能有效避免杂散信号经天线84-2被包括进来从而导致噪声基底增加和通信容量减少这些更为严重的缺点。
每台可变衰减器87-1~3可以为具有简单衰减功能的衰减器或者可以为能改变信号电平的放大器。进一步,放大器(86-1~3)和可变衰减器(87-1~3)并没有严格地区别。根据情况,可以单独提供它们,或者将它们整合成一体。
(第一实施例)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信号传输系统的方框图。该信号传输系统包括图8所示的合成器/分配器88,多个信号处理部分94-1~N,和图8所示的多个天线94-1~N,其中N为自然数。合成器/分配器88包含用于下行链路信号的分配器882和用于上行链路信号的合成器884。由于每个信号处理部分94-1~N有相同的配置且操作类似,因此以第一信号处理部分94-1作为示例子描述。信号处理部分94-1包含用于下行链路信号的传输线942(例如同轴线缆线,光纤线,无线电传输线等等)、放大器944、带通滤波器946、循环器948、带通滤波器950、自动功率放大器952、用于上行链路信号的传输线954(例如同轴线缆线路线、光纤线路、无线电传输线路等等)、带通滤波器960、功率检测器962和差动放大器964。
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在合成器/分配器88中的用于下行链路信号的分配器882将从无线电基站(节点B,没有在图9显示)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分配到信号处理部分。用于上行链路信号的合成器884合成从信号处理部分94-1接收的上行链路信号,并且传输合成后的信号到无线电基站。
信号处理部分94-1对将被从第一天线84-1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和由该天线接收的上行链路信号执行电平控制和噪声减少处理等。传输线942和954为无线电基站接收或往无线电基站传输电信号的传输介质,作为信号形式有电信号、光信号和无线电信号等。更具体地,每条传输线942和954由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电信道等构成。每条传输线942和954的每一端设有用于转换信号形式的组件,根据需要例如为光电(O/E)转换器、电信号变成光信号(E/O)的转换器、协议转换器等。
放大器944适当地放大下行链路信号的功率电平。
带通滤波器946和950每个基于用在W-CDMA方案下的频带(例如,1920~1980MHz)去除下行链路信号中的不必要的频率成分。
循环器948在发射和接收之间切换在共享天线84-1的发射/接收状态。
自动功率放大器952根据控制信号调节上行链路信号的功率电平。
带通滤波器960基于用在PHS下的频带(例如,1895~1920MHz)去除上行链路信号中的不必要的频率成分。
功率检测器962检测PHS的信号成分是否包含在上行链路信号中,换句话,检测杂散信号是否包含在上行链路信号中。
差动放大器964完成将杂散信号成分的电平与参考值作比较的比较器的功能,且产生将被提供给自动功率放大器952的控制信号。
图10为图9所示的信号传输系统的运行流程图。由于本发明主要涉及上行链路信号,因此没有描述下行链路信号。流程从步骤1002开始执行并进入步骤1004。
在步骤1004中,天线84-1(发射/接收共享)从工作在W-CDMA方案下的移动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号。
在步骤1006中,确定包含在上行链路信号中的来自PHS的杂散信号是否超过允许电平。更具体地,上行链路信号经由天线84-1和循环器被带通滤波器950和960接收。带通滤波器950提取W-CDMA方案的频带的信号。带通滤波器960提取PHS的频带的信号。所提取的信号由功率检测器962检测。
步骤1008的过程在该实施例中没有执行,它将在后面的实施例中被描述。
在步骤1010中,产生用于控制自动功率控制放大器952的输出电平的控制信号以便于确定功率电平。功率检测器962检测到的PHS的信号成分(杂散信号成分)被提供到差动放大器964,然后确定该信号成分是否超过预定参考值(允许电平)。当该信号成分超过预定参考值时,该控制信号被设置为自动功率控制放大器952衰减所提供的上行链路信号。上行链路信号被衰减的量根据用途适当确定。例如,衰减量根据杂散信号的电平来确定,或不考虑杂散信号的电平而固定衰减量(例如,-10dB)。更进一步,功率电平本身可以被改变,放大器的放大率也可以被改变,或者功率电平和放大率两者都可以被调节。
当杂散信号成分没有超过预定参考值时,控制信号被设置为自动功率控制放大器952以与传统技术相同的方式放大所提供的上行链路信号。
在步骤1012中,功率电平已被调节的上行链路信号被传输到无线电基站,然后流程进入步骤1014,程序结束。
(第二实施例)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信号传输系统的功能方框图。在图11中,与图9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相应的特征。在该实施例中的信号处理部分94-1包括已被描述过的组件,除了那些已被描述过的组件,还包括带通滤波器970、功率检测器972、差动放大器974和控制信号产生部分976。
带通滤波器970基于用在无线LAN方案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带宽(例如,2400~2497MHz)去除上行链路信号中的不必要的频率成分。
功率检测器972检测来自无线LAN方案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信号成分是否包含在上行链路信号中,换句话,检测杂散信号是否包含在上行链路信号中。
差动放大器974完成将杂散信号电平成分与参考值作比较的比较器的功能,然后比较结果被传输给控制信号产生部分976。来自差动放大器964的比较结果也被传输到控制信号产生部分976。
控制信号产生部分976基于来自差动放大器964和974的比较结果,确定将被提供给自动功率控制放大器952的控制信号的信息。例如,控制信号的信息可基于来自PHS和无线LAN的较大的一种杂散信号来确定。或者,控制信号的信息可基于两个杂散信号来确定。
图10所示的信号传输方法也能用于图11的信号传输系统。流程从步骤1002开始并进行到步骤1004。
在步骤1004中,天线84-1(发射/接收共享)从工作在W-CDMA方案下的移动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号。
在步骤1006中,确定包含在上行链路信号中的来自PHS的杂散信号是否超过允许电平。更具体地,上行链路信号经天线84-1和循环器被带通滤波器950和960接收。带通滤波器950提取W-CDMA方案的频带信号。带通滤波器960提取PHS的频带信号。所提取的信号由功率检测器962检测。
在步骤1008中,确定包含在上行链路信号中的来自无线LAN方案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杂散信号是否超过允许电平。上行链路信号也经由天线84-1和循环器被带通滤波器970接收。带通滤波器970提取无线LAN方案的频带信号。功率检测器972检测所提取的信号。
尽管为了描述方便,在图10的流程表中步骤1008在步骤1006之后被示出,但是这些步骤的顺序可以颠倒,或者这些操作的全部或一部分可以同时进行。
在步骤1010中,基于来自差动放大器964和974的比较结果,产生用于控制自动功率控制放大器952的输出电平的控制信号,从而确定功率电平。例如,控制信号的信息由来自PHS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和无线LAN的其中之一或两者的杂散信号确定。
由PHS和无线LAN的信号造成的杂散信号成分分别被传输到差动放大器964和974,然后确定信号成分是否超过预定参考值(允许电平)。当PHS和无线LAN的信号造成的杂散信号之一超过预定参考值时,基于杂散信号产生控制信号,然后自动功率控制放大器952衰减提供给其的上行链路信号。当两个杂散信号都超过预定参考值时,例如,基于较大的杂散信号产生控制信号,然后自动功率控制放大器952衰减提供给其的上行链路信号。
当任何一种杂散信号都没有超过预定参考值时,控制信号被设置为自动功率控制放大器952以与传统技术相同的方式放大所提供的上行链路信号。
在步骤1012中,已被调节功率电平的上行链路信号被传输到无线电基站,然后流程进入步骤1014,程序结束。
(第三实施例)
图12和13为示出图11的信号传输系统更详细的功能方框图。在图12中,传输自W-CDMA方案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基站(节点B)1202的下行链路信号经循环器1204被提供给能通过W-CDMA频带的带通滤波器1206,然后该信号被提供到合成器1208。传输自PHS的无线电基站1210的下行链路信号,经用于PHS的带通滤波器1212和循环器1214被提供到合成器1208。来自无线LAN接入点(WiFi设备,例如)的下行链路信号,经用于无线LAN的带通滤波器1218和循环器1220被提供到合成器1208。每个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下行链路信号被合成器1208合成,然后被分配器1222分配到多个下行链路传输线中。每个传输线对应一蜂窝,且用于将下行链路信号传输给该蜂窝中的移动终端。在该蜂窝中,W-CDMA、无线LAN和PHS的移动终端可以驻留。
来自该蜂窝中的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从用于每个蜂窝的上行链路传输线中获得。该上行链路信号被合成器1230合成,然后分配器1232为每个无线电通信系统分配信号。被分配的上行链路信号之一经带通滤波器1234和循环器1204被传输到无线电基站1202。被分配器1232分配的上行链路信号之一在衰减器(ATT)1236中被衰减,然后经循环器和带通滤波器1212被传输到PHS的无线电基站1210。另外,被分配器1232分配的另一个上行链路信号在衰减器(ATT)1238中被衰减,然后经循环器1220和带通滤波器1218被传输到无线LAN的接入点1216。
图13示出对图12所示的四条下行链路传输线之一和四条上行链路传输线之一的处理组件。由图12所示的分配器1222分配的下行链路信号,经W-CDMA的带通滤波器1302、循环器1304和混合部分(HYB)1306,从天线1301发射。该下行链路信号也被提供给PHS的带通滤波器1303,然后其输出经开关1305(SWO)和混合部分(HYB)1306从天线1301发射。进一步,该下行链路信号也被提供给无线LAN的带通滤波器1307中,然后其输出经开关1309(SW10)和混合部分(HYB)1306也从天线1301发射。
天线1301接收的来自移动终端上行链路信号,经混合部分1306(HYB)和循环器1304被提供给W-CDMA的带通滤波器1310,其输出经可变衰减器1312(VATT)被传输到图12显示的合成器1230。图13示出在可变衰减器前后和其他位置用三角形表示的放大器。但是,放大器在本实施例中不是必须的且没有被描述。上行链路信号经混合部分1306(HYB)和开关1305也被提供给PHS的带通滤波器1314,然后其输出经开关1316(SW1)、开关1318(SW2)和信号处理部分1331被传输到图12所示的合成器1230。另外,上行链路信号经混合部分1306(HYB)和开关1309(SW10)被提供给无线LAN的带通滤波器1340,然后其输出经可变衰减器1342(VATT)被传输到图12所示的合成器1230。
从可变衰减器1320(VATT)输出的PHS的上行链路信号由检测器1322检测。差动放大器1324将检测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被提供到控制信号产生部分1326。信号处理部分1332、1333和1334每个执行同样的处理,且每个比较结果也都被提供给控制信号产生部分1326。可变衰减器1320的输出电平基于来自差动放大器1324的比较结果确定。当比较结果表示存在超过允许电平的PHS的上行链路信号时,由于PHS的上行链路信号导致W-CDMA的通信产生杂散信号,PHS的上行链路信号被衰减器1320衰减。
输出自可变衰减器1342(VATT)的无线LAN的上行链路信号由检测器1344检测。比较结果被提供给控制信号产生部分1326。当比较结果表示存在超过允许电平的无线LAN的上行链路信号时,由于无线LAN的上行链路信号导致W-CDMA的通信产生杂散信号,无线LAN的上行链路信号被可变衰减器1342衰减。
基于包含在衰减器1301获得的上行链路信号中的各种不同的杂散信号(除W-CDMA之外的信号)中的最大的一个,控制信号产生部分1326产生控制信号,用于确定可变衰减器1312的衰减量。当杂散信号存在时,W-CDMA方案的上行链路信号在可变衰减器1312中被衰减。因此,当除了W-CDMA方案之外的上行链路信号成分超过允许电平时,上行链路信号被可变衰减器1312和1320衰减(和/或1342)。
顺便提及,在PHS的通信系统中,采用时分双工(TDD)方案或者全双工方案,需要适当控制发射/接收切换,从而每个信号处理部分1331~1334能根据相应的时隙在上行链路的间隔工作。切换由切换控制电路1354和开关1305(SWO)执行,且切换的定时由PHS解调电路1350和时隙同步电路1352检测。其切换将在后面的实施例中详细描述。另外,在无线LAN方案中的发射/接收切换在开关1309(SW10)以CSMA/CA(载波侦听多点接入/冲突避免)方案进行。切换定时的发生不规则间隔。检测器1358检测无线LAN的信号电平,以便比较器1360将检测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较以检测切换定时。
(第四实施例)
在图13的示例中,关于来自开关1318的PHS的上行链路信号的频率的配置在图13中被简化。也就是,图13示出来自开关1318的所有信号都被相同的频率处理的配置。在图14所示的示例中,来自开关1318的PHS的四个上行链路信号之一的频率被振荡器1402-1和混合部分1404-1转换成第一频率。之后,该上行链路信号被提供给可变衰减器1320-1,然后可变衰减器1320-1输出的频率被混合部分1406-1返回到原始频率。来自开关1318的PHS的四个上行链路信号的另一个信号的频率被振荡器1402-2和混合部分1404-2转换成第二频率。之后,该上行链路信号被提供给可变衰减器1320-2,然后可变衰减器1320-2输出的频率被混合部分1406-2返回到原始频率。来自开关1318的PHS的四个上行链路信号的再一个信号的频率被振荡器1402-3和混合部分1404-3转换成第三频率。之后,该上行链路信号被提供给可变衰减器1320-3,然后可变衰减器1320-3输出的频率被混合部分1406-3返回到原始频率。来自开关1318的PHS的四个上行链路信号最后一个信号的频率被振荡器1402-4和混合部分1404-4转换成第二频率。之后,该上行链路信号被提供给可变衰减器1320-4,然后可变衰减器1320-4的输出频率被混合部分1406-4返回到原始频率。在上述过程之后执行的过程与参照图13描述的相同。如上所述,每个频率信道都能运行例如杂散信号的检测和衰减的过程。
(第五实施例)
图15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号传输系统。在该实施例中,多个建筑物A、B和C存在于W-CDMA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基站(节点B)之下。移动终端142-A、B和C每个经由建筑物中的相应的无线电频率转发器(中继设备)144-A、B和C之一,与节点B进行无线电通信。移动终端142-D直接进行与节点B的无线电通信。建筑物A、B和C的每个内部空间可以被认为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室内封闭空间相同。
假设在建筑物B中在无线LAN方案下的移动终端146-1和2出现在正进行无线电通信的移动终端142-B附近。当从移动终端146-1和2射出的无线电波被无线电频率转发器144-B接收,该无线电波导致来自移动终端142-B的上行链路信号产生杂散信号。结果,包含杂散信号或干扰信号的上行链路信号从无线电频率转发器144-B传输到节点B。为了改善移动终端142-B的信号质量,节点B或上游设备控制移动终端142-B以增大的功率发射信号。结果,节点B中作为参考的噪声电平增大,以至于不但在建筑物B中并且在其它的区域通信都受到影响。例如,通信被打断、通信容量被减少、通信质量恶化、功耗增大等。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用无线电频率转发器实现本发明的信号传输系统,能够避免这一缺点。
图16是包含本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无线电频率转发器的方框图。该无线频率转发器可以用作图15所示的无线电频率转发器144-A、B和C中的每个转发器。来自无线电基站(节点B)的下行链路信号被天线1501接收,且经循环器1502被提供给W-CDMA的带通滤波器1504。该输出被可变衰减器1506和1510衰减。然后,该信号经带通滤波器1518和循环器1520从天线1522被发射,从而该信号到达无线电频率转发器下的移动终端。来自带通滤波器1504的输出在该通带和通过本地振荡器1515频率变换后的频带与混合器1508和1514被衰减。来自无线电频率转发器下的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被天线1522接收,且经循环器1520被提供给W-CDMA的带通滤波器1530。该输出被可变衰减器1532和1536衰减,且经带通滤波器1542和循环器1502从天线1501输出,从而该信号被传输到无线电基站。这些特征也被包含在传统的无线频率转发器中。
在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频率转发器中,天线1522接收的上行链路信号也被提供给PHS的带通滤波器1550,然后该输出被可变衰减器1552(VATT)衰减,从而衰减后的信号被检测器1554检测。检测结果被提供给控制信号产生部分1558。另外,天线1522接收的上行链路信号也被提供给无线LAN的带通滤波器1560,然后其输出被可变衰减器1562(VATT)衰减,从而衰减后的信号被检测器1564检测。检测结果被传输到控制信号产生部分1558。进一步,将被输入到带通滤波器1542的信号也被提供给检测器1556,然后检测器1556的检测结果也被提供给控制信号产生部分1558。基于所提供的检测结果,控制信号产生部分1558确定包含在W-CDMA的上行链路信号中的杂散信号(PHS的信号或无线LAN的信号)是否超过允许电平。然后,基于确定结果,控制信号产生部分1558确定将被提供给可变衰减器1532和1536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信息。当杂散信号超过允许电平时,产生控制信号从而大大衰减上行链路信号。当杂散信号没有超过允许电平时,产生控制信号从而不会如此严重地衰减上行链路信号。虽然控制信号在大多数情况下基于PHS和无线LAN信号中较大的一个产生,但是控制信号也可以基于上述两个信号产生。
(第六实施例)
图17和18为本发明实施例信号传输系统的功能方框图。如图所示,相同的标号用于表示与图12和13相应的特征。从W-CDMA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基站(节点B)1202传输来的下行链路信号,经循环器1204被提供给能通过W-CDMA的频带的带通滤波器1206,然后该信号被提供给合成器1208。来自PHS的无线电基站1210的下行链路信号,经PHS的带通滤波器1212和循环器1214被提供给合成器1208。
与图12所示的示例不同,来自无线LAN的接入点1216或来自LAN的路由器的下行链路信号,经无线LAN的传输介质,分别从W-CDMA和PHS的信号传输。例如,传输介质可以为金属LAN电缆例如同轴线缆、光纤线缆等。
W-CDMA和PHS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信号被合成器1208合成,然后被分配器1222分配到多个下行传输线中。每条传输线与一蜂窝对应,且用于将下行链路信号传输到蜂窝中的移动终端。在蜂窝中,W-CDMA、无线LAN和PHS的移动终端可驻留。
来自蜂窝中的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从用于每一蜂窝的上行链路传输线处获得。上行链路信号被合成器1230合成,然后分配器1232将这些信号分配给每个无线电通信系统。被分配的上行链路信号之一经带通滤波器1234和循环器1204被传输到无线电基站1202。被分配器1232分配的上行链路信号之一在衰减器(ATT)1236中被衰减,然后经循环器1214和带通滤波器1212被传输到PHS的无线电基站1210。
不同于其它信号,无线LAN的上行链路信号与其它上行链路信号分离地被传输到无线LAN的接入点1216。
图18示出对图17所示的四条下行传输线之一、四条上行链路传输线之一以及无线LAN的传输线的处理组件。在图17中,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识别与图13相应的特征。图17所示的从分配器1222分配的下行链路信号,经W-CDMA的带通滤波器1302、循环器1304和混合器(HYB)1306,被天线1301发射。该下行信号也被提供给PHS的带通滤波器1303中,然后其输出经开关1305(SWO)和混合器(HYB)1306从天线1301发射。
无线LAN的下行链路信号被提供给无线LAN的接入点1702,接着在执行了如信号格式的转换的处理后,该信号经开关1309和混合器(HYB)1306从天线1301发射。
由天线接收的来自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经混合器1306(HYB)和循环器1304被提供给W-CDMA的带通滤波器1310,且其输出经可变衰减器1312(VATT)被传输给图17所示的合成器1230中。另一方面,该上行链路信号经混合器1306(HYB)和开关1305被提供给PHS的带通滤波器1314中,然后其输出经可变衰减器1320(VATT)被传输到图17所示的合成器1230中。
进一步,来自天线1301的上行链路信号经混合器1306(HYB)和开关1309被提供给无线LAN的带通滤波器1340,然后其输出经接入点1702和传输介质被传输到图17所示的另一接入点1216中。
输出自可变衰减器1320(VATT)的PHS的上行链路信号由检测器1322检测。差动放大器1324将检测结果与参考值相比较。比较结果被提供给控制信号产生部分1326。可变衰减器1320的输出电平基于来自差动放大器1324的比较结果确定。当比较结果表示指出存在超过允许电平的PHS的上行链路信号时,由于该上行链路信号造成杂散信号,可变衰减器1320将该上行链路信号衰减。
输出自可变衰减器1342(VATT)的无线LAN的上行链路信号由检测器1344检测。差动放大器1346将检测结果与参考值相比较。比较结果被提供给控制信号产生部分1326。当比较结果表示存在超过允许电平的无线LAN的上行链路信号时,由于该上行链路信号造成杂散信号,该上行链路信号被衰减。
控制信号产生部分1326基于包含在天线1301获得的上行链路信号中的各种杂散信号(除了W-CDMA方案之外的信号)中最大的一个杂散信号,产生确定可变衰减器1312的衰减量的控制信号。当有杂散信号存在时,上行链路信号在可变衰减器1312和(1320和/或1342)中被衰减。
顺便提及,在PHS的通信系统中,采用时分双工(TDD)机制。因此,适当控制上行链路线/下行链路线之间的切换是必需的。该切换由开关1305执行。该切换的定时由PHS解调电路1350和时隙同步电路1352检测。该切换在后面提到实施例中详细地描述。另外,在无线LAN方案中的发射和接收间的切换由开关1309执行。检测器1704检测无线LAN的信号电平,以便比较器1706将检测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切换定时。
图19示出与图12和13所示的信号传输系统相似的信号传输系统,且图20为本实施例的信号传输系统。如图19所示,被多个无线电通信系统共享的天线1802-1~4和1804-1~4置于室内封闭空间1800中,其中,一个天线对应一个蜂窝。将要发送到每个天线的下行链路信号由分配器/合成器1808分配,而来自每个天线的上行链路信号由分配器/合成器1808合成。分配器/合成器1808相应于图12中的分配器1222和合成器1230。在该示例中,虽然W-CDMA、PHS和无线LAN的无线电通信系统都存在,但W-CDMA和PHS的组件在图中未示出。假设天线1802-1~4的区域与天线1804-1~4的区域是分开的从而不会互相造成干扰。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四个频率信道F1~F4用在这两个区域之一中。
在天线1802-1下,示出由1A标识的两个无线LAN的移动终端。每台移动终端通过时分使用频率信道F1,且经图中所示的无线LAN设备(F1)与对应的通信伙伴通信。在天线1802-2下,示出由2A标识的无线LAN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使用频率信道F2,且经图中所示的无线LAN设备(F2)与对应的通信伙伴通信。同样,移动终端3A经无线LAN设备(F3)与对应的通信伙伴通信,移动终端4A经无线LAN设备(F4)与对应的通信伙伴通信。在天线1804-1~4的区域中的移动终端1B~4B每台以同样的方式进行通信。
对于使用频率信道F1的通信,虽然天线1802-1和天线1804-1在地理位置上相分离而不会发生干扰,由于来自/去往天线的信号均由分配器/合成器1808分配/合成,使用天线1802-1和天线1804-1的移动终端不能同时使用频率信道F1。因此,频率信道F1需要通过时分使用。换句话说,移动终端1A和1B处于由相同的CSMA/CS控制之下。另外,两个终端1A需要通过时分使用频率信道F1,且两个终端1B需要通过时分使用频率信道F1。因此,频率信道F1需要在四个移动终端之间通过时分来使用。因此,从提高数据发射速率等方面来看,这种方法不是必然有优势。
不同于图19所示的系统,图20所示的系统为每个天线设有无线LAN的接入点。接入点1902-1~4用于天线1802-1~4,且接入点1904-1~4用于天线1804-1~4。该接入点对应于图18所示的接入点1702。每个接入点1902-1和1904-1彼此独立地(没有被合成)与对应的伙伴接入点(相应于图17中的接入点1216)通信。因此,当移动终端1B使用频率信道F1的时候,移动终端1A同时也能使用频率信道F1。也就是,对于CSMA/CA控制,移动终端1A与移动终端IB是分开的。因此,两个移动终端1A能够在彼此间通过时分使用频率信道F1,从而不必考虑移动终端1B的存在。另一方面,移动终端1B也不必考虑移动终端1A的存在。
根据本实施例,无线LAN的信号经特定的传输介质传输,而没有在合成器1230中与W-CDMA和PHS的信号合成且没有被分配器1222分配。在这情况下,天线1301一般公用于这三个无线电通信系统。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当一个天线被多个无线电通信系统共享时,数据传输速度增加和通信容量加大。
(第七实施例)
在下面的示例中,虽然以PHS为例,但是本发明不仅能应用到PHS,而且还应用到使用TDD的其它无线电通信系统。
再次参照图13,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传输系统中,对开关1305的切换控制基于PHS的下行链路信号进行。提供给PHS的带通滤波器1303的信号被PHS的解调电路1350解调。时隙同步电路1352判断解调后的信号中是否包含预定的同步模式。响应于确定结果,切换控制电路1354确定发送/接收的切换定时从而控制开关1305(SW0)。
图22示出每个处理组件的时隙格式和信号波形。如图中所示,每个上行链路线和下行链路线包括四个时隙TS1~TS4。用于每个处理组件的信号在后面描述。图22也示出图13所示的开关1309(SW10)的切换操作。来自比较器1360的比较结果表示是否存在WLAN下行链路信号。基于比较结果,当检测到WLAN的下行链路信号时,开关1309操作为传输该下行链路信号。如果没有检测到,开关1309操作为使上行链路通过开关1309。
图23为图13所示的时隙同步电路和切换控制电路的功能方框图。由PHS解调电路1350解调的解调后信号被传输到采样电路2302和时钟提取电路2303。在时钟提取电路2303中,异或电路2304检测接收到的信号的状态变化,从而一时钟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2306、放大器2308和功率控制振荡器2310被提取。来自时钟提取电路2303的时钟信号(指示数据改变点或边缘的信号)被提供给迟延电路2312,从而指示时钟信号中边沿之间的中间定时的定时信号被输出,然后该定时信号被传输到采样电路2302、计数器2326和2338以及移位寄存器2324和2326。
采样电路2303对与定时信号同步的解调后信号进行采样,以便所采样的信号依序被提供给移位寄存器2314。例如,移位寄存器2314包含一系列的触发电路。例如,移位寄存器2314存储100比特数据序列,且当每次输入采样数据时对这些位进行移位。移位寄存器2314中保持的数据被输入到模式检测电路2316。模式检测电路2316从同步模式输出电路2318接收预先存储在同步模式输出电路2318中的同步模式。然后,模式检测电路2316将来自移位寄存器2314的序列与该模式比较。当获得与该同步模式的一致的模式时,信息即获得与该同步模式一致的模式的信息被发送到计数器2320和2332。
图24显示PHS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格式的示例。图24显示五种格式,每个格式具有与一个时隙的长度一致的240比特的长度。BCCH、SCCH和PCH为传输控制信号的格式。TCH和FACCH为传输电话会话信号的格式。控制信号的格式通常包含作为整体形成100比特长的预定模式的R、SS、PR和UW,与UW、R、SS、PR和UW。该预定模式预先存储在图23所示的同步模式输出电路2318中。
图23所示的计数器2320计算模式匹配发生的次数。例如,当数目达到四时,计数器2320输出用于置位触发器2322的信号。当触发器2322被置位时,计数器2320响应它而复位以重新开始计数。从移位寄存器2324获得通过从一时间(当触发器2322被置位时的时间)起延迟预定时期(例如对应于140比特的时间)所得到的定时。基于这一定时,开关1305进行切换(从下行传输线到上行传输线的切换)。另外,响应触发器2322的置位,计数器2326计数相应于上行链路线时期的预定比特数(例如,240×4比特),且将计数结果被提供给触发器2322的复位输入端。当触发器2322被复位时,从移位寄存器2324获得通过从一时间(当触发器2322被复位时的时间)起延迟预定时期(例如对应于140比特的时间)所得到的定时。基于这一定时,开关1305执行切换(从上行链路线切换到下行链路线)。
图22示出对同步模式匹配次数计数的计数器2320和2332、对上行链路线和下行链路线的时期计数的2326和2338的输出波形、用来从检测点到时隙边缘起延迟一时期的移位寄存器2324等的输出波形。如图中所示,在也就是第四个下行链路时隙的时隙TS4中,检测到第四同步模式。响应于此,计数器2320和2332的输出升高,使得触发器2322和2324被置位。触发器2322被置位的定时被延迟相应于140比特的时期,并且该定时从移位寄存器2324输出。移位寄存器输出升高时,表示上行链路线的开始(下行链路线的结束)。另一方面,响应于触发器2322和2334的置位,计数器2336和2338被复位。在对应于240×4比特的时期经过后,输出状态被改变。响应于状态改变,触发器2322和2334被复位,复位的定时被延迟相应于140比特的时期,并且该信号从移位寄存器2324输出。该输出降低时,表示上行链路线的结束(下行链路线的开始)。
由天线1301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经由开关1305和带通滤波器1314被提供给开关2330。根据来自移位寄存器2336的控制信号,开关2330将上行链路信号提供给每个处理组件,使得可以执行对每个时隙TS1~TS4的处理。移位寄存器2336从触发器2334的输出中检测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的切换定时和每个时隙的切换定时。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移位寄存器2336输出一个从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切换时间t0起延迟相当于140比特的时期的时间,从前一时间起延迟240比特的时间(从t0起380比特),从前一时间起延迟240比特时间(从t0起620比特),从前一时间起延迟240比特时间(从to起840比特),从而开关2330根据该上行链路线(参考图22)的四个时隙TS1~4被适当切换。之后,上面提到的比如检测、衰减杂散信号等过程,就在每个时隙中进行。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公开的实施例,而且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变更和修改。
本申请包含与2005年2月4日提交到JPO的日本专利申请2005-029555相关的主题,其全部内容援引在此作为参考。

Claims (2)

1.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包含用于发射和接收且经由传输线缆连接至工作在TDD方案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基站的天线,该信号传输系统包含:
检测部分,用于检测包含在经由传输线缆从该无线电基站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中的同步模式;和
基于检测结果,确定该天线的发射和接收之间切换的定时的部分。
2.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用在包含用于发射和接收且经由传输线缆连接至工作在TDD方案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基站的天线的信号传输系统中,该信号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包含在经由传输线缆从该无线电基站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中的同步模式;和
基于检测结果,确定该天线的发射和接收之间的切换定时。
CNA2005100860348A 2005-02-04 2005-07-19 信号传输系统及信号传输方法 Pending CN18159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29555A JP2006217408A (ja) 2005-02-04 2005-02-04 信号伝送システム
JP2005029555 2005-02-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5921A true CN1815921A (zh) 2006-08-09

Family

ID=36294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0860348A Pending CN1815921A (zh) 2005-02-04 2005-07-19 信号传输系统及信号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176857A1 (zh)
EP (1) EP1689098A1 (zh)
JP (1) JP2006217408A (zh)
CN (1) CN181592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9586A (zh) * 2012-03-28 2013-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基站上行外部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103780295A (zh) * 2009-09-29 2014-05-07 索尼公司 无线传送系统
US9912502B2 (en) 2009-08-31 2018-03-06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93010B1 (ko) * 2007-05-21 2009-04-10 주식회사 케이티프리텔 감쇄 장치를 구비한 중계기의 가변 감쇄 방법 및 그 원격관리 시스템
JP5034121B2 (ja) * 2009-03-03 2012-09-26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ダイバーシティ制御方法
KR101624907B1 (ko) * 2010-03-16 2016-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실내 기지국의 송신 전력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KR101566415B1 (ko) * 2013-12-20 2015-11-05 주식회사 쏠리드 기지국 신호 정합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중계 장치
US10560214B2 (en) * 2015-09-28 2020-02-11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Downlink and uplink communication path switching in a time-division duplex (TDD)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DA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21004B2 (ja) * 1989-08-24 1995-12-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フレーム同期送信タイミング方式
JPH07131401A (ja) * 1993-10-28 1995-05-1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無線中継装置
JP2865020B2 (ja) * 1994-06-10 1999-03-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新規な電荷輸送性ポリマー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電子デバイス
JP2000049682A (ja) * 1998-07-31 2000-02-18 Hitachi Ltd 携帯電話端末
DE19916063C1 (de) * 1999-04-09 2000-07-13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zur Synchronisation von Teilnehmerstationen
JP3416596B2 (ja) * 1999-11-19 2003-06-1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
US7248841B2 (en) * 2000-06-13 2007-07-24 Agee Brian 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ation of wireless multipoint electromagnetic communication networks
JP2002077087A (ja) * 2000-08-30 2002-03-15 Kyocer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6636488B1 (en) * 2000-10-11 2003-10-21 Aperto Networks, Inc.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and error recovery for packet oriented point-to-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JP3443094B2 (ja) 2000-12-27 2003-09-02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US6681122B2 (en) * 2001-06-29 2004-01-20 Harris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vely enabling transmit/receive modes of a radio transceiver
WO2003063538A1 (en) * 2002-01-21 2003-07-31 Siemens Mobile Communications S.P.A. Method and mobile station to perform the initial cell search in time slotted systems
JP4390525B2 (ja) * 2003-03-03 2009-12-2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通信波伝送装置
JP2005029555A (ja) 2003-07-11 2005-02-03 Tadahiro Akita 機能性治療用シート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12502B2 (en) 2009-08-31 2018-03-06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447514B2 (en) 2009-08-31 2019-10-15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3780295A (zh) * 2009-09-29 2014-05-07 索尼公司 无线传送系统
CN103369586A (zh) * 2012-03-28 2013-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基站上行外部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103369586B (zh) * 2012-03-28 2018-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基站上行外部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217408A (ja) 2006-08-17
US20060176857A1 (en) 2006-08-10
EP1689098A1 (en) 2006-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15922A (zh) 信号传输系统和信号传输方法
CN103348720B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设备、无线电资源控制方法、以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815919A (zh) 射频中继器
CN1815921A (zh) 信号传输系统及信号传输方法
CN103326845B (zh) 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进行通信的方法、装置
CN102457856B (zh) 一种基于cr实现频点搬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87178B (zh) 用于在无线系统中实现半双工和双工通信的共存的方法
EP3395117A1 (en) Listen before talk channel access procedure for uplink laa
EP3755096A1 (en)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differ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JP2012514950A (ja) 干渉低減のためのフェムトセル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時間/周波数拡散のための方法
CN1684441A (zh) 基于发射功率控制的无线局域网系统和控制发射功率的方法
US20200404596A1 (en) Inter-Cel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TW200423562A (en) Cross cell user equipment interference reduction in a time 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N1943175A (zh) 多类多信道无线lan等的最佳信道分配
CN101064555A (zh) 多跳接入网络的帧构造、帧处理方法及设备和系统
KR101298805B1 (ko) 무선 디바이스
US20100110886A1 (en) Automated local spectrum usage awareness
CN106411381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3875285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异构网络中重新选择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74434B (zh) 一种用户调度方法及系统
KR102289773B1 (ko) 비허가 스펙트럼에서의 특수 서브프레임 구성
CN102378311A (zh) 一种多载波系统中服务小区的选择方法以及多载波系统
CN105208626A (zh) 无线网络的通信方法、接入设备、用户设备
CN114982270A (zh) 用于测试支持新无线电和窄带物联网信号的基站的无线信号生成
US927122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wing low priority UEs to connect to a femtocell operating in a mixed mode based on path lo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