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4405A - 门装置及具有该门装置的机床 - Google Patents

门装置及具有该门装置的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14405A
CN1814405A CNA2006100046477A CN200610004647A CN1814405A CN 1814405 A CN1814405 A CN 1814405A CN A2006100046477 A CNA2006100046477 A CN A2006100046477A CN 200610004647 A CN200610004647 A CN 200610004647A CN 1814405 A CN1814405 A CN 1814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track
roller
peristome
supporting sl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046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26005C (zh
Inventor
龟山郁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814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4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600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600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8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 E04F13/0801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 E04F13/0832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without load-supporting elongated furring elements between wall and covering elements
    • E04F13/0833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without load-supporting elongated furring elements between wall and covering elements not adjustable
    • E04F13/0835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without load-supporting elongated furring elements between wall and covering elements not adjustable the fastening elements extending into the back side of the cover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8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 E04F13/14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e.g. ceramics concrete; of glass or with an outer layer of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or glas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8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 E04F13/14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e.g. ceramics concrete; of glass or with an outer layer of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or glass
    • E04F13/15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e.g. ceramics concrete; of glass or with an outer layer of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or glas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glass elements, i.e. wherein an outer layer is not of g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Support Devices For Sliding Doors (AREA)

Abstract

闭塞开口部时,左右引导左门下侧的本体轨道支承部的所有导轨都由分别设于左门和右门的下端部的保护片所隐蔽,故可防止切屑堆积在导轨上。由于本体轨道支承部的长度与开口部的下端部大致相同,故在开口部由左门和右门关闭时,本体轨道支承部不会从开口部的下端部露出,左门位于本体轨道支承部上。由此,可防止切屑掉落在本体轨道支承部上。因而能使左门和右门始终圆滑地进行移动。

Description

门装置及具有该门装置的机床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装置及具有该门装置的机床,尤其是涉及通过使多扇门平行移动来进行开闭围壁的开口部的门装置及具有该门装置的机床。
(2)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机床的多工序自动数控机床(machining center)具有加工工件(work:被加工物)用的机械本体和该机械本体的基台即铁制的底座。在底座上安装着盖住机械本体周围起保护作用的箱型防溅盖(splash cover)。该防溅盖从外部保护机械本体,同时防止从机械本体飞散的切屑向外部飞散而造成污染。在该防溅盖的前面设置有正面看大致呈长方形的开口部,在该开口部设置通过至少两扇门的平行移动来进行该开口部开闭用的门装置。由此,作业者使这些开闭的门相互平行滑动移动来开放开口部,通过该开口部将工件设置在机械本体的工作台上。
在这种门装置中,例如有以下一种门装置:在门上形成有切槽,该切槽能将沿着1条导轨的延伸方向位于下游的门的导辊定位在邻接的位于其上游的其他门的导辊上游,将各多扇门独立地沿着1条导轨的一侧面可平行移动地支承(例如参照日本国特许第3261741号)。该门装置中,在与导轨的所述一侧面相反的另一侧面上不需要配设门用的空间,故可实现门装置的小型化。
然而,在日本国特许第3261741号记载的门装置中,设置有为了分别游嵌(在具有游隙状态下嵌合)各门下端部的支撑用轨道,在将门关闭的状态下,该轨道的一部分露出在外壳(防溅盖)内。这样,一旦从机械本体飞散出相当量的切屑,则存在着切屑堆积在该轨道上的问题。并且,在此状态下,若进行门的开闭,则门的下端部上移到轨道上所堆积的切屑上,存在着门不能圆滑移动、难以开闭门的问题。
(3)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用多扇门关闭开口部时异物不会堆积在轨道上的门装置及具有该门装置的机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门装置,包括设置在围住机械本体的围壁上的开口部以及开闭该开口部的由至少2扇构成的多扇门,包括:第1引导机构,在与所述开口部的下端部大致相同长度的范围内,沿着所述开口部的下端部对所述多扇门中的所述围壁侧的门的下端部进行引导;第2引导机构,沿着所述围壁侧的门的下端部的长度方向对与所述围壁侧的门不同的其他门的下端部进行引导。
技术方案2的门装置在技术方案1所述发明的结构基础上,所述第1引导机构具有:沿着所述开口部的下端部设置且长度与所述开口部的下端部大致相同的第1轨道;设置于所述围壁侧的门的下端部附近且在所述第1轨道上滑动的第1滑动部,所述第2引导机构具有:设置在支承所述第1滑动部的支承构件上的第2轨道;在该第2轨道上滑动、设置于所述其他门的下端部附近的第2滑动部。
技术方案3的门装置在技术方案2所述发明的结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沿着所述多扇门的下端部设置并盖住所述第1轨道的一部分加以保护的保护片,在用所述多扇门关闭所述开口部时,所述第1轨道全部由多个所述保护片隐蔽。
技术方案4的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2或3所述发明的结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滑动部和所述第2滑动部是辊,所述第1轨道和所述第2轨道是所述辊转动的轨道。
技术方案5的门装置在技术方案2至4中任一项所述发明的结构基础上,所述多扇门由所述围壁侧的门即第1扇门和所述其他门即第2扇门构成,所述第1滑动部是设置在所述第1扇门的下端部附近并在所述第1轨道上转动的第1辊,所述第2滑动部是设置在所述第2扇门的下端部附近并在所述第2轨道上转动的第2辊,该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2扇门的开闭移动连动地使所述第1扇门开闭移动的连动机构。
技术方案6的门装置在技术方案5所述发明的结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第2扇门上的卡合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1扇门移动方向的两端部上且与所述卡合片卡合的一对被卡合片,所述卡合片配置于所述一对被卡合片之间,所述第2扇门移动时,通过使所述一对被卡合片中的至少1个与所述卡合片卡合,从而使所述第1扇门与所述第2扇门的移动连动地进行移动。
技术方案7的门装置在技术方案2至6任一项所述发明的结构基础上,包括:第1支承片,该第1支承片在所述围壁的里面侧沿着所述开口部的下端部大致水平地突设,支承所述第1轨道;第2支承片,该第2支承片从所述第1扇门前面的下端部向所述围壁侧大致水平地突设,并朝所述第1扇门闭塞的方向平行地延伸,支承所述第2轨道。
技术方案8的门装置在技术方案7所述发明的结构基础上,所述第1轨道从所述第1支承片的下面朝大致铅直方向突设,所述第2轨道从所述第2支承片的下面朝大致铅直方向突设。
技术方案9的门装置在技术方案8所述发明的结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从所述第2扇门前面的下端部向所述围壁侧大致水平地突设的第3支承片,所述第1辊轴支承在所述第2支承片的上面,并在所述第1轨道的侧面上转动,所述第2辊轴支承在所述第3支承片的上面,并在所述第2轨道的侧面上转动。
技术方案10的门装置在技术方案9所述发明的结构基础上,所述保护片具有:第1保护片,横跨设置在所述第1扇门的下端部与所述第2支承片的远离所述围壁里面的方向的一端部之间,盖住所述第1轨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第2保护片,横跨设置在所述第2扇门的下端部与所述第3支承片的远离所述围壁里面的方向的一端部之间,在用所述门关闭所述开口部时,盖住所述第1轨道的除所述第1保护片盖住的所述一部分以外的部分。
技术方案11的门装置在技术方案9或10所述发明的结构基础上,所述第1辊或所述第2辊设置多个,并分别沿着所述第2支承片或第3支承片排列设置,相互邻接的所述第1辊或所述第2辊以将所述第1轨道或所述第2轨道夹在中央的形态配设在相反侧。
技术方案12的机床,包括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机械本体和围住该机械本体加工区域的盖体,并包括设置在该盖体上的开口部和开闭该开口部的由至少2扇构成的多扇门,包括技术方案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门装置。
(4)附图说明
图1为多工序自动数控机床使用的防溅盖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防溅盖的右侧视图。
图3为从图2所示的A-A线箭头方向看的前壁部的里面图(开口部:闭塞状态)。
图4为从图2所示的A-A线箭头方向看的前壁部的里面图(开口部:半开放状态)。
图5为从图2所示的A-A线箭头方向看的前壁部的里面图(开口部:开放状态)。
图6为图3所示的第3前壁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从左门的前方看的立体图。
图8为从右门的前方看的立体图。
图9为本体轨道支承部的立体图。
图10为辊支承部的立体图。
图11为辊支承部的立体图。
图12为与左门的下端部连接的保护片附近的立体图。
图13为与右门的下端部连接的保护片附近的立体图。
图14为图5所示的B-B线箭头方向剖视图。
图15为从图2所示的A-A线箭头方向看的、表示左门和右门移动状态的动作说明图(开口部:开放状态)。
图16为从图2所示的A-A线箭头方向看的、表示左门和右门移动状态的动作说明图(开口部:半开放状态)。
图17为从图2所示的A-A线箭头方向看的、表示左门和右门移动状态的动作说明图(开口部:闭塞状态)。
图18为表示开闭结构的第1变形例的结构图。
图19为表示开闭结构的第2变形例的结构图。
图20为表示开闭结构的第3变形例的结构图。
(5)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门装置20。图1为多工序自动数控机床使用的防溅盖2的整体立体图,图2为防溅盖2的右侧视图,图3为从图2所示的A-A线箭头方向看的前壁部3的里面图(开口部4:闭塞状态),图4为从图2所示的A-A线箭头方向看的前壁部3的里面图(开口部4:半开放状态),图5为从图2所示的A-A线箭头方向看的前壁部3的里面图(开口部4:开放状态),图6为图3所示的第3前壁部3c附近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从左门5的前方看的立体图,图8为从右门6的前方看的立体图,图9为本体轨道支承部30的立体图,图10为辊支承部40的立体图,图11为辊支承部50的立体图,图12为与左门5的下端部连接的保护片80附近的立体图,图13为与右门6的下端部连接的保护片85附近的立体图,图14为图5所示的B-B线箭头方向剖视图,图15为从图2所示的A-A线箭头方向看的、表示左门5和右门6的移动状态的动作说明图(开口部4:开放状态),图16为从图2所示的A-A线箭头方向看的、表示左门5和右门6的移动状态的动作说明图(开口部4:半开放状态),图17为从图2所示的A-A线箭头方向看的、表示左门5和右门6的移动状态的动作说明图(开口部4:闭塞状态)。
在图3至图5、图15至图17中,对前壁部3的里面侧作出了图示,为了便于说明,将图中的右侧作为“前壁部3的左侧”,图中的左侧作为“前壁部3的右侧”来进行说明。多工序自动数控机床1的X轴方向是指多工序自动数控机床1的左右方向,Y轴方向是指多工序自动数控机床1的纵深方向(前后方向),Z轴方向是指多工序自动数控机床1的上下方向。
本实施形态的门装置20设置在机床即多工序自动数控机床的防溅盖2的开口部4,具体来讲是具有对开口部4进行套叠式(telescopically)开闭的左门5及右门6的装置。
对防溅盖2的基本结构作出说明。图1所示的防溅盖2固定在未图示的多工序自动数控机床的基台即底座上,围住进行工件的切削加工的机械本体起保护作用。在防溅盖2的内侧设置有机械本体的加工区域,从该加工区域排出的切屑和冷却剂(coolant)等的飞沫与防溅盖2的内壁碰撞后落下,从而可防止外部污染。
如图1所示,防溅盖2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的箱体形状。该防溅盖2的顶面和底面开口,在前面设置有前壁部3。在该前壁部3上设置有工件出入用的正面看大致呈长方形的开口部4(参照图4、图5),并设置有开闭该开口部4用的作为本发明特征的门装置20。该门装置20例如形成为纵长的大致长方形,具有可套叠式滑动移动的铁板制的两扇门。在防溅盖2的底面侧设置有固定在底座上用的底座安装部8。
如图1、图3所示,该两扇门由闭塞开口部4左半部分(从正面看前壁部3时的左半部分)的左门5和闭塞开口部4右半部分(从正面看前壁部3时的右半部分)的右门6构成。如图1所示,左门5配设在跟前侧(防溅盖2的外侧、图3中的图纸纵深侧),右门6配设在里侧(防溅盖2的内侧、图3中的图纸跟前侧)。在右门6前面的右侧下部设置把手10。
在将开口部4闭塞的状态下,一旦用把手10将右门6移向左侧,则如图3至图5所示,左门5也跟随这一移动而移向左侧(图3至图5中的右侧),将开口部4打开。如图3所示,在左门5、右门6的大致中央分别设置有玻璃窗部5a、6a,通过从外部观察该玻璃窗部5a、6a,可确认防溅盖2内的加工区域。如图1所示,在前壁部3上的开口部4的右侧设置有大致长方形的固定孔11,用于嵌入对该多工序自动数控机床的动作进行操作的操作面板(未图示)。如图1、图2所示,在防溅盖2的右侧面可装卸地设置机械本体维修用的检查口门9。图1所示的防溅盖2与“围住机械本体的围壁”相当。
对前壁部3作出说明。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前壁部3形成为大致中央具有开口部4的正面看大致呈“口”字型的形状,构成防溅盖2的前面。如图1所示,该前壁部3具有:大致水平延设、构成前壁部3的下侧部分的横长的大致长方形的第1前壁部3a;从该第1前壁部3a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各自向大致垂直上方延设、大致长方形的第2前壁部3b、3b;横跨设置于该第2前壁部3b、3b的各上端部之间、构成前壁部3的上侧部分的大致长方形的第3前壁部3c。开口部4成为由该4枚片材形成的大致长方形的开口部分(参照图4、图5)。
如图3至图5所示,在位于左门5及右门6上侧的第3前壁部3c上设置有左右方向延设的上导轨60,并前后配设成2列(图3至图5中只图示了一方)。该2个上导轨60通过多个配件(未图示)固定在第3前壁部3c上。利用这些多个配件中的一部分将2个上导轨60相互连接,前后配设成2列。该2个上导轨60中的里侧(图中的图纸跟前侧)的上导轨60保持右门6的上侧,并起左右方向引导作用,从开口部4的右端部一直延设到防溅盖2的左侧面附近,而跟前侧(图中的图纸里侧)的上导轨(未图示)保持左门5的上侧,并起左右方向引导作用,从开口部4的大致中央部分一直延设到防溅盖2的左侧面附近。
如图6所示,在第3前壁部3c的里面侧设置有使左门5跟随右门6的移动而进行移动用的随动机构。该随动机构以第1滑轮90和第2滑轮91为主体构成,该第1滑轮90固定在左门5的后述凸缘22的突出部22a(参照图7)上并通过支臂90a轴支承,该第2滑轮91固定在凸缘22的左角部22b(参照图7)上并通过支臂91a轴支承,在这些第1滑轮90和第2滑轮91的外周上张设着1根金属丝93。该金属丝93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别固定在设于第3前壁部3c里面的一对固定部95、96上。在右门6的后述凸缘23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金属丝93连接用的连接部97。利用这种随动机构,一旦用把手10(参照图1)将右门6朝左右某一方向移动,则金属丝93通过连接部97在该方向上被拉紧,第1滑轮90和第2滑轮91也在该方向上被拉紧。左门5跟随着右门6的移动而进行移动。
如图4、图5所示,在位于左门5和右门6下侧的第1前壁部3a的上端部附近,沿左右方向延设有本体轨道支承部30。该本体轨道支承部30具有支承左门5的下侧并在左右方向上进行引导的导轨33。本体轨道支承部30的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体与开口部4下端部的长度相同。在开口部4的左端部向前壁部3的里面侧突出地设置有被卡合片4a(参照图1),该被卡合片4a与后述左门5的被卡合片27(参照图7)卡合,用于停止左门5的移动。在开口部4的右端部设置有延伸到下方并向前壁部3的里面侧突出的抵触部4b。对于本体轨道支承部30的详细结构将会在后面叙述。
对左门5作出说明。如图7所示,在左门5的上端侧一体地设置有凸缘22,在该凸缘22上轴支承着呈一对的上滚子61和下滚子62,上滚子61和下滚子62从上下两侧夹持上述上导轨(未图示)地进行转动。这些上滚子61和下滚子62分别设置在凸缘22的左右两端部附近。在左门5的下端侧设置有左右方向延设并与移动左门5而闭塞开口部4的方向平行地延伸的辊支承部40,在该辊支承部40与左门5下端部之间设置保护片80,该保护片80沿左右方向延设并具有向左门5的后方侧突出后折返的反“ㄑ”字型的剖面。在左门5的左端部设置有向前方突出的被卡合片27,用于与开口部4的被卡合片4a(参照图1)卡合。在左门5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向后方突出的一对被卡合片28(图7中只图示了一方),用于与右门6的后述卡合片37卡合。图7所示的左门5与“第1扇门”相当,卡合片37(参照图8)和一对被卡合片28(参照图7)与“连动机构”相当。
对右门6作出说明。如图8所示,在右门6的上端侧一体地设置有凸缘23,在该凸缘23上轴支承着呈一对的上滚子71和下滚子72,上滚子71和下滚子72从上下两侧夹持上述上导轨60(参照图3至图5)地进行转动。这些上滚子71和下滚子72分别设置在凸缘23的左右两端部附近。在右门6的下端侧设置有左右方向延设的辊支承部50,在该辊支承部50与右门6下端部之间设置保护片85,该保护片85沿左右方向延设并具有向右门6的后方侧突出后折返的反“ㄑ”字型的剖面。在右门6的右端部上下各固定着1个大致圆形的缓冲垫部39,用于缓和与开口部4右侧的抵触部4b接触时的冲击。图8所示的右门6与“第2扇门”相当。
对本体轨道支承部30作出说明。如图9所示,本体轨道支承部30包括:具有大致水平面并沿左右方向延设、长度与开口部4(参照图5)的下端部基本相同的大致带状的轨道支承片31;沿着与该轨道支承片3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端部延设、与轨道支承片31的表面大致垂直地向上方突设的大致带状的固定片32;沿着与该轨道支承片31的长度方向平行的中心线延设、并从所述轨道支承片31的下面大致铅直地向下方突设的大致带状的导轨33。在本体轨道支承部30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设置有与抵触部4b接触用的接触板34,该接触板34形成与轨道支承片31的表面正交的状态。在固定片3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附近和大致中间部沿着第1前壁部3a(参照图5)的上端部分别穿设有固定用的固定孔32a。本体轨道支承部30因长度与开口部4(参照图5)的下端部大致相同,故在用左门5和右门6关闭开口部4时,本体轨道支承部30不会从开口部4的下端部露出,左门5和右门6位于本体轨道支承部30上。由此可防止切屑掉落在本体轨道支承部30上。图9所示的导轨33与“第1轨道”相当,轨道支承片31与“第1支承片”相当。
对辊支承部40作出说明。如图10所示,辊支承部40包括:具有大致水平面并沿左右方向延设的大致带状的辊支承片41;从与该辊支承片4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端部的左端部(图10的左侧)延设至大致中央、与辊支承片41的表面大致垂直地向上方突设的大致带状的固定片42;沿着与所述辊支承片41的长度方向平行的中心线延设、并从所述辊支承片41的下面大致铅直地向下方突设的大致带状的导轨43。在辊支承片41的大致中央部和右端部附近设置有相互隔开的2个辊45、45,该2个辊45、45具有与辊支承片41的表面正交的轴心,在上述本体轨道支承部30的导轨33的侧面上进行转动。
在这些辊45、45之间、即固定片42侧的一端部侧设置有位置调节体46,在该位置调节体46上轴支承着辊48。在该位置调节体46上穿设有一对固定孔(未图示),该一对固定孔穿设于辊45、45之间,与在正交于辊支承片41长度方向的方向上具有长度的一对长孔(未图示)相对。使位置调节体46与辊支承片41抵触,将螺栓46a从位置调节体46的固定孔插入辊支承片41的长孔中,用螺母(未图示)旋紧。通过松开螺母,则位置调节体46在与辊支承片4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可进行移动。若作出定位后将螺母旋紧,则位置调节体46固定,辊48定位。
该3个辊45、48、45沿着辊支承片41的长度方向,同时以与辊支承片41长度方向平行的中心线为界限配设成锯齿状。辊45、48、45从两侧将本体轨道支承部30的导轨33(参照图9)夹住,通过调节位置调节体46的位置,用辊48推压导轨33,能可靠地使各辊与导轨33的侧面接触(参照图14)。由此可防止辊支承部40从导轨33脱出,辊45、48、45在导轨33的侧面上进行转动。在固定片4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附近和大致中间部分别穿设有固定于保护片80下端侧用的固定孔42a。
因固定片42的长度设定成与左门5的下端部相同,故在固定于左门5的下端侧后,辊支承片41和导轨43从左门5的右端部突出。由此,从左门5右端部突出的导轨43对固定着辊支承部50的右门6起引导作用。图10所示的导轨43与“第2轨道”相当,辊支承片41与“第2支承片”相当,辊45、48、45与“第1滑动部(第1辊)”相当。导轨33和作为这些“第1滑动部”的辊45、48、45与“第1引导机构”相当。
对辊支承部50作出说明。如图8、图11所示,辊支承部50包括:具有大致水平面并沿左右方向延设的大致带状的辊支承片51;从与该辊支承片51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端部向大致垂直地向上方突设的大致带状的固定片52;沿着与所述辊支承片51的长度方向平行的中心线分别穿设并使飞散在辊支承片51上的切屑落下用的一对切屑落下孔57、57。在辊支承片51的与设有固定片52的一端部相反的另一端部的两端部附近分别设置有辊55、55,该辊55、55具有与辊支承片51的表面正交的轴心,在上述辊支承部40的导轨43的侧面上转动。
在一对切屑落下孔57、57之间设置有在与辊支承片51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可进行移动调节的位置调节体56,在该位置调节体56上轴支承着辊58。在该位置调节体56上穿设有一对固定孔(未图示),该一对固定孔设置在切屑落下孔57、57之间,与在正交于辊支承片51长度方向的方向上具有长度的一对长孔(未图示)相对。使位置调节体56与辊支承片51抵触,将螺栓56a从位置调节体56的固定孔插入辊支承片51的长孔中,用螺母(未图示)旋紧。通过松开螺母,则位置调节体56在与辊支承片5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可进行移动。若作出定位后将螺母旋紧,则位置调节体56固定,辊58定位。
辊58配设在比其它辊55、55更加靠近于固定片52侧。在这些辊58与辊55、55之间配设有辊支承部40的导轨43,故可从两侧将导轨43夹住,可防止从导轨43脱出(参照图14)。在固定片5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附近和大致中间部分别穿设有固定孔52a,用于固定在保护片85的后述第2保护片87的外侧面上。在辊支承片51的左端部设置有与辊支承片51的表面正交的遮盖片53,用于使切屑不会进入保护片82内侧地进行堵塞。图11所示的辊支承片51与“第3支承片”相当,辊55、58、55与“第2滑动部(第2辊)”相当。导轨43和作为这些“第2滑动部”的辊55、58、55与“第2引导机构”相当。
对保护片80作出说明。如图12所示,保护片80沿左右方向延设,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剖面形成为向左门5的后方侧突出后折返的反“ㄑ”字型。保护片80以大致带状的第1保护片82和大致带状的第2保护片83为主体构成,该第1保护片82沿着左门5的下端部连接,并向远离左门5里面侧的方向且向斜下方地延设,该第2保护片83从该第1保护片82的下端部大致垂直地向下方延设并将辊支承部40的固定片42(参照图7)予以固定。在第1保护片82和第2保护片83上的位于左门5的左侧位置的各一端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堵塞该间隙的俯视看大致呈梯形的第3保护片84。在第2保护片83上、在与辊支承部40的固定片42的固定孔42a相对的位置上分别穿设有固定孔83a。通过使辊支承部40的固定片42的外侧面与第2保护片83的内侧面抵触,使固定孔42a与固定孔83a相对,用螺栓25和螺母17(参照图14)固定,从而可将辊支承部40的固定片42固定在保护片80的第2保护片83上(参照图7)。图12所示的保护片80与“第1保护片”相当。
对保护片85作出说明。如图13所示,保护片85沿左右方向延设,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剖面形成为向右门6的后方侧突出后折返的反“ㄑ”字型。保护片85包括:沿着右门6的下端部连接、并向远离右门6里面侧的方向且向斜下方延设的大致带状的第1保护片86;从该第1保护片86的下端部大致垂直地向下方延设并将辊支承部50的固定片52(参照图11)予以固定的大致带状的第2保护片87。在第2保护片87上、在与辊支承部50的固定片52的固定孔52a(参照图11)相对的位置上分别穿设有固定孔87a。通过使辊支承部50的固定片52的外侧面(参照图11)与第2保护片87的内侧面抵触,使固定孔52a与固定孔87a相对,用螺栓26和螺母18(参照图14)固定,从而可将辊支承部50的固定片52固定在保护片85的第2保护片87上(参照图8)。图13所示的保护片85与“第2保护片”相当。
对本体轨道支承部30与辊支承部40的连接结构作出说明。如图14所示,被固定在第1前壁部3a上的本体轨道支承部30的导轨33由轴支承在辊支承部40的辊支承片41上的3个辊45、48、45从两侧夹住。这些辊45、48、45在导轨33的两侧面中的任一侧面上转动。由此,辊支承部40能通过自身的辊45、48、45不松弛地将本体轨道支承部30的导轨33夹住,故辊支承部40可在不松弛、不摇动的情况下圆滑地沿着导轨33移动。
对辊支承部40与辊支承部50的连接结构作出说明。如图14所示,由轴支承在辊支承部50的辊支承片51上的3个辊55、58、55,从两侧夹住通过本体轨道支承部30的导轨33可移动地被保持的辊支承部40的导轨43。这些辊55、58、55在导轨43的两侧面中的任一侧面上转动。由此,辊支承部50能通过自身的辊55、58、55不松弛地将辊支承部40的导轨43夹住,故辊支承部50可在不松弛、不摇动的情况下圆滑地沿着导轨43移动。
在上述连接结构中,如图14所示,本体轨道支承部30的导轨33被保护片80和保护片85围住。如图3所示,在开口部4由左门5和右门6闭塞的状态下,本体轨道支承部30的导轨33被保护片80和保护片85完全盖住。由此,在多工序自动数控机床工作中,可防止从加工区域飞散的切屑附着在导轨33上堆积,可圆滑地保持左门5的移动。
参照图15至图17说明左门5和右门6移动时各辊的移动状态。如上所述,在图15至图17中,图示了前壁部3的里面侧,为了便于说明,将图中的右侧作为“前壁部3的左侧”,将图中的左侧作为“前壁部3的右侧”。
如图15所示,在开口部4开放时,左门5和右门6都位于左侧。此时,左门5的辊支承部40的辊45、48、45的位置比右门6的辊支承部50的辊55、58、55更靠近闭塞方向侧(图15中的左侧)。在此状态下,本体轨道支承部30的除了导轨33的左端部(图15中的左侧)之外的大部分露出。辊支承部50的辊55、58、55与位于防溅盖2左侧的辊支承部40的导轨43左侧的侧面接触。
如图16所示,握住右门6的把手10(参照图1)向右侧(图16中的左侧)移动时,右门6的辊支承部50的辊55、58、55在左门5的辊支承部40的导轨43上转动,当移动到导轨43的大致中间位置时,右门6移至开口部4的大致中央附近。利用上述随动机构,左门5跟随右门6的移动稍许延迟地开始向右侧移动。此时,左门5的辊支承部40的辊45、48、45在本体轨道支承部30的导轨33上转动。一旦左门5移向右侧,则该左门5的辊支承部40的导轨43也一起向右侧移动,故右门6也同时隔开左门5的移动距离地向右侧移动。由此,可将在导轨43上移动的右门6的移动距离设定成实际上右门6移动距离的大致一半。由此,可快速地进行右门6的开闭,可减轻开闭动作所需的作用力。这样,开口部4慢慢地由这些右门6和左门5闭塞。
如图17所示,右门6的辊支承部50的辊55、58、55大致处于与左门5的辊支承部40的辊45、48、45相同的位置,并且,通过使右门6的缓冲垫部39、39与开口部4右端的抵触部4b抵触而将右门6的移动停止。此时,保护片80、85将本体轨道支承部30的导轨33(参照图15、图16)完全盖住。因为在将开口部4闭塞的状态下开始多工序自动数控机床的切削加工,故从加工区域飞散的切屑和冷却剂的飞沫掉落在保护片80、85上,可防止切屑堆积在本体轨道支承部30的导轨33上。又由于辊支承部40的导轨43向大致铅直下方延设,因此即使有切屑和冷却剂的飞沫掉落也会落下。可始终圆滑地维持在导轨33上转动的辊45、48、45和在导轨43上转动的辊55、58、55的移动动作。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的门装置20设置在作为机床的多工序自动数控机床的防溅盖2的开口部4上,具体而言是具有对开口部4进行套叠式开闭的左门5和右门6的装置。在该门装置20中,闭塞开口部4时,分别设置在左门5和右门6下端部的保护片80、85将左右引导左门5下侧的本体轨道支承部30的导轨33全部隐蔽。由此,可防止切屑堆积在导轨33上。由于将左右引导右门6下侧的辊支承部40的导轨43向大致垂直下方延设,因此,即使切屑掉落在导轨43上也会落下。这样,左门5和右门6始终能圆滑地进行移动。本体轨道支承部30的长度与开口部4(参照图5)的下端部大体相同,故在开口部4由左门5和右门6关闭时,本体轨道支承部30不会从开口部4的下端部露出,左门5位于本体轨道支承部30上。由此可防止切屑掉落在本体轨道支承部30上。一旦左门5向右侧移动,则该左门5的辊支承部40的导轨43也一起向右侧移动,故右门6也同时隔开左门5的移动距离地向右侧移动。由此,可将在导轨43上移动的右门6的移动距离设定成实际上右门6移动距离的大致一半。由此,可快速地进行右门6的开闭,可减轻开闭动作所需的作用力。
当然,本发明的门装置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可作出各种变形。
例如,上述实施形态的左门5和右门6的开闭结构是由本体轨道支承部30、辊支承部40和辊支承部50等构成的,但因构成这些部件的轨道和辊的安装组合不同,故至少有3种变形例。下面参照图18至图20说明该3种变形例。图18是表示开闭结构的第1变形例的结构图,图19是表示开闭结构的第2变形例的结构图,图20是表示开闭结构的第3变形例的结构图。为了与上述实施形态作出比较,与图14作出比较地进行说明。
参照图18说明第1变形例。该第1变形例的开闭结构,包括图14所示的本体轨道支承部30,还包括:与图14所示辊支承部40结构不同的辊支承部400;与图14所示辊支承部50结构不同的辊支承部500。在该辊支承部400的辊支承片41的上面分别轴支承着与图10所示结构相同的辊45、45(图18中只图示了1个)、48,在辊支承片41的下面相互不同地轴支承着辊450、450(图18中只图示了1个)、480。辊480是可调节位置的辊。在辊支承片41的下面未设置图14所示的导轨43。在辊支承部500的辊支承片51的上面设置导轨530,未设置图14所示的辊55、55(图14中只图示了1个)、58。这样,在第1变形例中,其特征是将所有的辊都轴支承在辊支承部400的辊支承片41的两个面上,在辊支承部500的辊支承片51上设置导轨530。
参照图19说明第2变形例。该第2变形例的开闭结构,包括:与图14所示的本体轨道支承部30结构不同的本体轨道支承部300;与图14所示辊支承部40结构不同的辊支承部401;图18所示的第1变形例的辊支承部500。在该本体轨道支承部300的辊支承片31的下面相互不同地轴支承着与图10所示的各辊相同的辊350、350(图19中只图示了1个)、380,未设置图14所示的导轨33。辊380是可调节位置的辊。在辊支承部401的辊支承片41的上面未设置图14所示的辊45、45(图14中只图示了1个)、48,而是设置导轨430。在辊支承片41的下面相互不同地轴支承着与图18所示的第1变形例相同的辊450、450(图19中只图示了1个)、480。这样,在第2变形例中,其特征是将各导轨430、530分别设置在各辊支承片41、51的上面,并且都向上方立起状突出。
参照图20说明第3变形例。该第3变形例的开闭结构,包括:图19所示的第2变形例的本体轨道支承部300;与图14所示辊支承部40结构不同的辊支承部402;图14所示的辊支承部50。在辊支承部402的辊支承片41上未设置图14所示的辊45、45(图14中只图示了1个)、48,不设置所有的辊。取而代之,在辊支承片41的上面设置导轨430,在辊支承片41的下面设置与图14所示结构相同的导轨43。这样,在第3变形例中,其特征是将导轨430和导轨43分别向上方或向下方地设置在辊支承部402的辊支承片41的上面和下面。
由此,采用以上3种变形例,可以实现上述实施形态的左门5和右门6的开闭结构的变形。
除了上述的变形例之外还可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左门和右门的移动形态也可采用众所周知的滑动轨道的形态。该滑动轨道由外轨道、中间轨道、内轨道和钢球等构成,外轨道内的中间轨道和内轨道通过在钢球上滑动,从而从外轨道内拉出。也可采用将保护片分别安装在这些左门和右门下侧的左门和右门的下端部上来将各轨道盖住的结构。
本实施形态中,是在辊支承部40上,将3个辊40、45、40锯齿状地配设在辊支承片41上,在其中间将本体轨道支承部30的导轨33夹住,但例如也可在与辊支承片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端部设置向铅直下方突设的一对导轨,通过配设在其内侧排列设置成直线状的多个辊,从而使辊在一对导轨的内侧面转动。辊支承部50也可采用同样的结构。
本发明的门装置不仅可适用于上述实施形态中所述的机床,也可适用于具有开闭本体的开口部的多扇门的结构。
本发明涉及2005年01月31日申请的日本国特许申请第2005-023157号中所包含的内容,其全部内容可以作为参照纳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13)

1、一种门装置,包括设置在围住机械本体的围壁上的开口部以及开闭该开口部的由至少2扇构成的多扇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引导机构,该第1引导机构在与所述开口部的下端部大致相同长度的范围内,沿着所述开口部的下端部对所述多扇门中的所述围壁侧的门的下端部进行引导;
第2引导机构,该第2引导机构沿着所述围壁侧的门的下端部的长度方向对与所述围壁侧的门不同的其他门的下端部进行引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引导机构具有:沿着所述开口部的下端部设置且长度与所述开口部的下端部大致相同的第1轨道;设置于所述围壁侧的门的下端部附近且在所述第1轨道上滑动的第1滑动部,
所述第2引导机构具有:设置在支承所述第1滑动部的支承构件上的第2轨道;在该第2轨道上滑动、设置于所述其他门的下端部附近的第2滑动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沿着所述多扇门的下端部设置并盖住所述第1轨道的一部分加以保护的保护片,
在用所述多扇门关闭所述开口部时,所述第1轨道全部由多个所述保护片隐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滑动部和所述第2滑动部是辊,
所述第1轨道和所述第2轨道是所述辊转动的轨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滑动部和所述第2滑动部是辊,
所述第1轨道和所述第2轨道是所述辊转动的轨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扇门由所述围壁侧的门即第1扇门和所述其他门即第2扇门构成,
所述第1滑动部是设置在所述第1扇门的下端部附近并在所述第1轨道上转动的第1辊,
所述第2滑动部是设置在所述第2扇门的下端部附近并在所述第2轨道上转动的第2辊,
该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2扇门的开闭移动连动地使所述第1扇门开闭移动的连动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第2扇门上的卡合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1扇门移动方向的两端部上且与所述卡合片卡合的一对被卡合片,
所述卡合片配置于所述一对被卡合片之间,
所述第2扇门移动时,通过使所述一对被卡合片中的至少1个与所述卡合片卡合,从而使所述第1扇门与所述第2扇门的移动连动地进行移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支承片,该第1支承片在所述围壁的里面侧沿着所述开口部的下端部大致水平地突设,支承所述第1轨道;
第2支承片,该第2支承片从所述第1扇门前面的下端部向所述围壁侧大致水平地突设,并朝所述第1扇门闭塞的方向平行地延伸,支承所述第2轨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轨道从所述第1支承片的下面朝大致铅直方向突设,
所述第2轨道从所述第2支承片的下面朝大致铅直方向突设。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所述第2扇门前面的下端部向所述围壁侧大致水平地突设的第3支承片,
所述第1辊轴支承在所述第2支承片的上面,并在所述第1轨道的侧面上转动,
所述第2辊轴支承在所述第3支承片的上面,并在所述第2轨道的侧面上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片具有:
第1保护片,横跨设置在所述第1扇门的下端部与所述第2支承片的远离所述围壁里面的方向的一端部之间,盖住所述第1轨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
第2保护片,横跨设置在所述第2扇门的下端部与所述第3支承片的远离所述围壁里面的方向的一端部之间,在用所述门关闭所述开口部时,盖住所述第1轨道的除所述第1保护片盖住的所述一部分以外的部分。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辊或所述第2辊设置多个,并分别沿着所述第2支承片或第3支承片排列设置,
相互邻接的所述第1辊或所述第2辊以将所述第1轨道或所述第2轨道夹在中央的形态配设在相反侧。
13、一种机床,包括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机械本体和围住该机械本体加工区域的盖体,并包括设置在该盖体上的开口部和开闭该开口部的由至少2扇构成的多扇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门装置。
CNB2006100046477A 2005-01-31 2006-01-26 门装置及具有该门装置的机床 Active CN10052600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23157A JP4534774B2 (ja) 2005-01-31 2005-01-31 ドア装置および当該ドア装置を備えた工作機械
JP2005023157 2005-01-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4405A true CN1814405A (zh) 2006-08-09
CN100526005C CN100526005C (zh) 2009-08-12

Family

ID=36906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46477A Active CN100526005C (zh) 2005-01-31 2006-01-26 门装置及具有该门装置的机床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534774B2 (zh)
KR (1) KR100670882B1 (zh)
CN (1) CN100526005C (zh)
TW (1) TW20064279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0871A (zh) * 2014-07-25 2016-02-03 发那科株式会社 机床的滑动门
US10539317B2 (en) 2010-05-27 2020-01-21 Robert Bosch Gmbh Handheld tool carrying cas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16259B1 (ko) 2007-09-04 2013-10-08 두산인프라코어 주식회사 공작 기계의 오토 도어 장치
KR101539772B1 (ko) * 2008-12-19 2015-08-06 두산인프라코어 주식회사 슬라이딩 도어 시스템
JP5786659B2 (ja) * 2011-11-07 2015-09-30 豊和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装置、及び工作機械におけるカバー装置
JP5243633B1 (ja) 2012-02-28 2013-07-2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の2段式連動スライドドア
JP5873121B2 (ja) 2014-03-04 2016-03-01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のスライドドア
JP6656386B2 (ja) * 2016-09-09 2020-03-04 株式会社牧野フライス製作所 工作機械
CN109015062A (zh) * 2018-10-24 2018-12-18 东莞市恒鼎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新型刀库门结构
TWI694888B (zh) * 2019-06-18 2020-06-01 人水有限公司 防潑濺機台門軌
CN115666845A (zh) * 2020-05-14 2023-01-31 德马吉森精机株式会社 加工机械和滑动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61741B2 (ja) * 1992-06-30 2002-03-04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ドア装置
JPH1177482A (ja) * 1997-09-08 1999-03-23 Hitachi Seiki Co Ltd スプラッシュガードの開閉ドア装置
JPH11300572A (ja) * 1998-04-16 1999-11-02 Okuma Corp 工作機械の切粉飛散防止カバー
JP2001138173A (ja) * 1999-11-17 2001-05-22 Hitachi Seiki Co Ltd スプラッシュガードの開閉ドア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39317B2 (en) 2010-05-27 2020-01-21 Robert Bosch Gmbh Handheld tool carrying case
CN105290871A (zh) * 2014-07-25 2016-02-03 发那科株式会社 机床的滑动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088034A (ko) 2006-08-03
TWI295214B (zh) 2008-04-01
JP2006205337A (ja) 2006-08-10
CN100526005C (zh) 2009-08-12
KR100670882B1 (ko) 2007-01-19
JP4534774B2 (ja) 2010-09-01
TW200642795A (en) 2006-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14405A (zh) 门装置及具有该门装置的机床
DE102011103321B4 (de) Selbstladende Werkzeugmaschine mit vertikaler Werkzeugspindel
US7172375B2 (en) Machine tool
US6609448B2 (en) Headstock guide unit for a machine tool
CN104023907B (zh) 机床
DE102006050425B4 (de) Vorrichtung zum Fräsen und Drehen sowie Verfahren zum Bearbeiten eines Linsenrohlings
DE102012004709B4 (de) 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m Maschinengestell mit zwei Werkstückspindeln
CN100569441C (zh) 切削装置
DE102005058347B4 (de) Werkzeugmaschine zur Bearbeitung von Werkstücken
DE102012018226A1 (de) Werkzeugmaschine mit Schutzabdeckung
JP5375500B2 (ja) 工作機械
US7063653B2 (en) Horizontal machining center
JP2008080409A (ja) 工作機械の加工ライン
CN107234477A (zh) 移动体进给机构和加工装置
CN1891400A (zh) 机床
US6877407B2 (en) Machine tool
KR101277425B1 (ko) 선반
WO2012132648A1 (ja) ワークの回収装置
US20080060492A1 (en) Lathe
KR101106714B1 (ko) 수평형 머시닝 센터의 칩 비산방지 장치
CN105235432A (zh) 一种封闭无尘雕刻加工中心
CN109968097B (zh) 加工装置
JP2004009285A (ja) タレット式平行2軸工作機械
CN113997173B (zh) 柔性内壁浮动打磨台
DE102008052540B3 (de) Kompaktdrehmas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