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2270A - 内容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内容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12270A
CN1812270A CNA2006100042103A CN200610004210A CN1812270A CN 1812270 A CN1812270 A CN 1812270A CN A2006100042103 A CNA2006100042103 A CN A2006100042103A CN 200610004210 A CN200610004210 A CN 200610004210A CN 1812270 A CN1812270 A CN 1812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receiver
content
human sensor
transmiss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042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前原笃史
出口明辉
东人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12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22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传统的内容传输系统中存在一个问题:从用户试图开始观看和收听内容、通过使用遥控器等向接收机发出命令直到该用户能够实际上从内容视听设备观看和收听内容需要很长时间(内容开始时间)。为此,根据本发明的内容传输系统具有包括人类感测器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并且具有根据人类感测器的检测结果来改变接收机的状态的配置,以便减少内容开始时间并降低功耗。

Description

内容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其中内容被从发射机传输到接收机的内容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内容传输系统具有发射机和接收机。发射机和诸如DVD播放机的内容设备相连接,而接收机和诸如电视的内容视听设备相连接。从内容设备输出的内容被从发射机传输到接收机,并被从接收机输出到内容视听设备。从而,用户能够观看和收听来自内容视听设备的内容。注意:诸如HDD播放机的内容记录设备可以代替内容视听设备和接收机相连接。
在传统的内容传输系统中,当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开始内容传输时,首先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交换内容传输所需的信息,并且随后执行实际的内容传输。当用户操作内容设备时,用户一般通过使用遥控器等向接收机传输命令,从而使得包括命令的信息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交换,并且将命令传输到内容设备,并且使该命令反映在内容设备的操作中。
在传统的内容传输系统中,从试图开始观看和收听内容的用户通过使用遥控器等向接收机发出一个命令到用户实际能观看和收听来自内容视听设备的内容需要一些时间(下文中称为内容开始时间)。主要原因在于用于交换和共享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内容传输所需的信息的时间是长的。
从用户期望观看和收听内容并操作诸如遥控器的操作装置直到用户能够实际上观看和收听内容要花费一些时间,这使得用户紧张,因此期望减少内容开始时间。
而且,在内容传输系统中,期望降低功耗。特别是,在内容无线传输系统中,很多情况下接收机是便携式类型的,以便利用无线的优点,并且接收机与便携式类型的内容视听设备相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机由电池等驱动,所以强烈期望减少接收机的功耗以便增加连续驱动时间。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件No.H11-252506描述了能够减少开始时间的摄像监视系统。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H11-252506描述的摄像监视系统中,由监视摄像机记录并存储在监视摄像机中的图像被再现和检查。为了解决从监视摄像机中配备的感测器检测到人直到实际上开始记录需要一定时间并且在该时段无法进行记录的问题,该系统被如下配置:图像被临时记录在监视摄像机中配备的辅助存储单元中,并且该图像其后被顺序地传送到主存储单元并记录在主存储单元上。然而,在JP-A 11-252506(1999)中描述的摄像机监视系统能够在记录开始前减少所需时间,但是其不能减少在内容被传输到用户观看端,即传输到主存储单元前所需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内容开始时间和功耗的内容传输系统。
为了达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内容传输系统具有包括人类感测器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并且被配置成包括用于根据人类感测器的检测结果改变内容开始时间的内容开始时间改变单元。
使用这个配置,根据人类感测器的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减少内容开始时间,并且如果需要减少内容开始时间,则内容开始时间被减少;而如果不需要减少内容开始时间,则增加内容开始时间以便降低功耗。因此,可以减少内容开始时间和功耗。
注意,能够通过例如改变接收机的状态来实现对内容开始时间的改变。
而且,接收机的状态可以至少包括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其中,在第一状态中内容传输能够立即开始,在第二状态中释放内容传输所需的资源,而第三状态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相比功耗较小。
使用这个配置,可以根据人类感测器的检测结果灵活地(flexibly)改变接收机的状态,从而使得有效利用资源和实现低功耗成为可能。在第二状态中,比第一状态的情形中更大地释放了无线波段的有限资源,借此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且,在第三状态中,可以比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更好地抑制功耗。但是,在第二状态中变成能够传输内容的状态所需的时间和第三状态中的相比更短,并且在第一状态中变成能够传输内容的状态所需的时间比第二状态中的更短。
而且,接收机可以被配置成如果人类传感器在接收机处于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时检测到人,则接收机的状态变为第一状态。使用这种配置,当用户出现在接收机周围时,内容开始时间总是会被缩短。
而且,接收机可以被配置成当接收机处在第二状态或在第三状态时,如果人类感测器在第一时段内持续检测到人,则接收机的状态变成第一状态。使用这个配置,如果用户只在接收机周围出现不想进行观看和收听的很少的时间,或者如果由于人类感测器的故障而错误地检测为用户只在接收机周围出现很短的时间,可以防止接收机的状态被从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转换到第一状态,从而避免浪费资源和浪费功耗。注意,期望提供第一改变单元用于改变第一时段。通过提供第一改变单元,用户能够调整接收机响应于人在人类感测器的感测器有效范围的边缘附近进进出出的行走的情况而进行的操作,即,根据环境和移动模式调整用户不想要的接收机操作。
而且,接收机可以被配置成:当接收机处在第一状态时,如果人类感测器不再能检测到人,则接收机的状态变成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并且,当接收机处在第二状态时,如果人类感测器不再能检测到人,则接收机的状态变成第三状态。利用这种配置,可以响应于人类感测器不再能检测到人的事实立即灵活地改变接收机的状态。从而,释放了浪费的资源,减少了浪费的功耗,从而能够实现有效利用资源和降低功耗。
而且,接收机可以被配置成:当接收机处在第一状态时,如果人类感测器不能检测到人的状态持续一个第二时段,则接收机的状态变成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并且,当接收机处在第二状态时,如果人类感测器不能检测到人的状态持续一个第二时段,则接收机的状态变成第三状态。利用这个配置,如果用户仅仅在很短的时间内不出现在接收机周围,或者如果由于人类感测器的故障而错误地检测为用户仅仅在很短的时间内不出现在接收机周围,可以避免用户不想要的操作,例如释放资源和停止内容传输。注意,期望提供第二改变单元以用于改变第二时段。通过提供第二改变单元,用户能够调整接收机响应于人在人类感测器的感测器有效范围的边缘附近进进出出的行走的情况而进行的操作,即,根据环境和移动模式,调整用户不想要的接收机操作。
而且,在具有上述的配置的内容传输系统中(此后称为第一组配置),可以配备停止单元,其当人类感测器在内容传输期间不再能检测到人时停止内容传输。利用这个配置,可以避免浪费内容传输并避免浪费功耗。
而且,在第一组配置的内容传输系统中,可以配备停止单元,其在人类感测器在内容传输期间在第三时段内持续不能检测到人的情况下停止内容传输。利用这个配置,如果用户仅仅在不想要观看和收听内容的很短的时间内不出现在接收机周围,或者如果由于人类感测器的故障而错误地检测为用户仅仅在很短的时间内不在接收机周围,可以避免内容传输被停止。注意,期望提供第三改变单元以用于改变第三时段。通过提供第三改变单元,用户能够调整接收机响应于人在人类感测器的感测器有效范围的边缘附近进进出出的行走的情况而进行的操作,即,根据环境和移动模式,调整用户不想要的接收机操作。进一步,期望第二时段和第三时段具有相同的长度。
而且,在具有上述的每个配置的内容传输系统中,接收机可以包括输入单元,以用于输入和内容传输有关的控制命令,并且如果控制命令未输入输入单元的状态持续第四时段,则接收机的状态可以被改变。利用这个配置,可以在例如用户睡着了的情况下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低功耗。注意,期望提供第四改变单元以用于改变第四时段。通过提供第四改变单元,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模式来调整操作以避免用户不想要的操作,例如当用户继续观看和收听时停止内容传输的操作。
而且,接收机的状态可以至少包括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其中在第一状态中内容传输能够立即开始,在第二状态中释放内容传输所需的资源,第三状态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相比功耗较小,并且当接收机处在第一状态时,如果控制命令未被输入到输入单元的状态持续第四时段,则接收机的状态可以变成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并且当接收机处在第二状态时,如果控制命令未被输入到输入单元的状态持续第四时段,则接收机的状态可以变成第三状态。利用这个配置,如果例如用户睡着了,则释放浪费的资源并减少浪费的功耗,借此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低功耗。
注意,在具有上述的每个配置的内容传输系统中,可以配备第四改变单元,以用于改变人类感测器的感测器有效范围。从而可以避免用户不期望的内容传输停止或避免确实浪费的资源。
而且,在具有如上所述的每个配置的内容传输系统中,可以配备开关单元,以用于使人类感测器有效或无效。利用这个配置,当用户偏好降低功耗而不是减少内容开始时间时,用户的意图能够得到反映。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内容无线传输系统的示范配置的图;
图2是示出例如当人类感测器检测到人时的状态转换的图;
图3是示出例如当人类感测器未检测到人时的状态转换的图;
图4是示出对应于命令输入的存在或不存在的状态转换的图;
图5是示出接收机的总体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在状态转换模式中接收机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在状态转换模式中接收机的另一个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在存在确认处理中接收机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在不存在确认处理中接收机操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在状态转换1处理中接收机操作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在状态转换2处理中接收机操作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在状态转换模式中接收机的再一个操作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在状态转换模式中接收机的再一个操作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在控制命令未接收(non-reception)确认处理中的接收机操作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在存在/命令确认处理中的接收机操作的流程图;以及
图16是示出在不存在/命令确认处理中的接收机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内容传输系统,将示范性地说明内容无线传输系统。例如,该内容无线传输系统用于这样的情况:用户在一个房间中观看和收听来自内容视听设备的内容,并且用户所处的房间与具有保留和提供诸如视频和音频的内容视听设备的房间不同,并且两间房间位于分离的位置。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内容无线传输系统的一个示范配置。图1所示的内容无线传输系统具有发射机器100和接收机200。作为内容设备的DVD播放机7、HDD播放机8和VTR 9以及天线10与发射机100相连接。天线11和作为内容视听设备的电视20与接收机200连接。
发射机100包括存储器1、通过使用存储在存储器1中的数据控制发射机的总体操作的CPU 2、接口3以及由数据发送单元5和数据接收单元6构成的无线单元4。
接收机200包括存储器12、通过使用存储在存储器12中的数据控制接收机的总体操作的CPU 13、由数据接收单元15和数据发送单元16构成的无线单元14、接口17、输入单元18和人类感测器19,其中,输入单元18接收从遥控器发射的控制信号,借此输入与用户设置和内容传输等相关的控制命令。
人类感测器19使用红外线检测在感测器的有效范围ER之内是否有人存在。利用用户设置,人类感测器19能够设置是否在感测器的有效范围ER之内检测人,通过改变灵敏度来改变感测器的有效范围ER,以及给出到感测器的有效范围ER的方向属性。用户设置被从遥控器传输到输入单元18,并且根据由输入单元18输入的用户设置,CPU 13改变人类感测器19的设置。
CPU 13根据人类感测器19的检测结果改变接收机200的状态。接收机200的状态包括待命状态、清醒状态和睡眠状态。在待命状态中可以通过确保(securing)波段来立即从发射机100接收内容,在清醒状态中接收机与发射机相链接,并且在睡眠状态中无线单元14的电源被关断。当内容数据在待命状态中被从发射机100传输时,接收机200在无线单元14的数据接收单元15接收内容数据,并且在存储器12上累积内容数据的同时,经由接口17将内容数据传输到电视20。从而,用户能够观看和收听来自电视20的内容。
关于接收机200的状态转换,将参照图2到图4给出说明。图2是示出当人类感测器19检测到人时或者当检测到人的状态持续某个时间时接收机200的状态转换的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接收机200的状态是处在睡眠状态SL或是处在清醒状态AW,则其立即转换到待命状态ST并且在能够接收内容的状态中等待。利用这种状态转换,可以减少内容开始时间。图3是示出当人类感测器19不再能检测到人时或者当不能检测到人的状态持续某个时间时接收机200的状态转换的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接收机200的状态是处在待命状态ST,则其立即转换到清醒状态AW,而如果其处在清醒状态AW,则其立即转换到睡眠状态SL。利用用户设置,如果接收机200处在待命状态ST,其可以立即转换到睡眠状态SL而不是转换到清醒状态AW。利用这种状态转换,可以降低功耗。图4是示出与和内容传输相关的控制命令输入的存在或不存在相对应的接收机200的状态转换的图。当和内容传输相关的控制命令被输入时,如果接收机200的状态是处在睡眠状态SL或是处在清醒状态AW,则接收机200立即转换到待命状态ST。如果在其中未输入和内容传输相关的控制命令的时段(period)持续一定时段,则当接收机200的状态处在待命状态ST时,其立即转换到清醒状态AW,而当其处在清醒状态AW时,其立即转换到睡眠状态。注意,利用用户设置,如果接收机200的状态是处在待命状态ST,其可以立即转换到睡眠状态SL而不是转换到清醒状态AW。利用这样的状态转换,为了通过例如编程的纪录将从发射机100发送的内容保存在和接收机200相连接的诸如HDD播放机的内容记录设备中,即使当人类感测器19未检测到人时也可以使接收机200的状态处于待命状态ST。而且,如果用户在观看和收听内容时睡着了很长时间,在其中未接收到和内容传输相关的控制命令的时段持续一定时间,因此,可以停止内容传输并将接收机200的状态顺序转换到清醒状态然后转换到睡眠状态,或者将其直接转换到睡眠状态,从而节省资源和功耗。
接下来,将参照图5的流程图说明接收机200的整体操作。当输入单元18输入设备启动命令时,接收机200启动,并且图5的流程开始。当接收机200启动时,首先CPU 13确定人类感测器19的设置是否接通(步骤S1)。如果人类感测器19的设置是接通(步骤S1中的是),则通过CPU 13的控制启动人类感测器19(步骤S2),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3。在另一方面,如果人类感测器19的设置是断开(步骤S1中的否),则CPU 13使得接收机200的操作模式进入正常操作模式(步骤S5),并且随后处理进入步骤S6。注意,正常操作模式意味着接收机200的状态通常是处在睡眠状态的操作模式,并且当输入单元18输入控制命令时,无线单元14的电源被接通,并且内容传输所需的信息在发射机100和接收机200之间交换,并且随后接收内容数据。
在步骤S3,CPU 13使得接收机200的操作模式进入状态转换模式,在状态转换模式中,接收机200的状态根据人类感测器19的检测结果而改变(步骤S3),并且随后处理进入步骤S4。注意,后面将说明状态转换模式的细节。
在步骤S4,CPU 13确定CPU 13是否根据由输入单元18输入的设备结束命令执行了设备结束命令。如果未执行设备结束命令(步骤S4中的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3,而如果执行了设备结束命令(步骤S4中的是),则接收机200的电源被关断并且流程结束。
在步骤S6,CPU 13确定CPU 13是否根据由输入单元18输入的设备结束命令执行了设备结束命令。如果未执行设备结束命令(步骤S6中的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5,而如果执行了设备结束命令(步骤S6中的是),则接收机200的电源被关断并且流程停止。注意,如果人类感测器19的设置在图5的流程操作期间被改变,则人类感测器19通过CPU 13的控制改变到关断状态,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
接下来,将参照图6的流程图说明状态转换模式(图5中的步骤S3)的细节。当状态转换模式开始时,首先由人类感测器19执行对人的检测,即感测(sensing)(步骤S11)。此后,CPU 13基于人类感测器19的输出通过感测来确定是否检测到人(步骤S12)。
如果检测到人(步骤S12的是),则执行状态转换1(步骤S13),并且随后处理进入步骤S15。相反,如果未检测到人(步骤S12的否),则执行状态转换2(步骤S14),并且随后处理进入步骤S15。注意,后面将说明状态转换1和状态转换2的细节。
在步骤S15,CPU 13确定接收机200的状态是否是处在待命状态。如果接收机200的状态处在待命状态(步骤S15的是),则输入单元18等待和内容传输相关的控制命令一定时间(步骤S16),并且随后CPU 13确定输入单元18是否输入了控制命令(步骤S17)。如果接收机200的状态不处在待命状态(步骤S15的否),则状态转换模式结束。
作为步骤S17的确定的结果,如果输入单元18输入了控制命令(步骤S17的是),则CPU 13执行控制命令(步骤S18),并且随后状态转换模式结束。相反,作为步骤S17的确定结果,如果输入单元18未输入控制命令(步骤S17的否),则直接结束状态转换模式。
在如上所述图6的流程操作中,如果人出现在人类感测器19的感测器有效范围ER内的时间仅仅为用户不准备观看和收听内容的很短的时间,或者,由于人类感测器19的故障而错误地检测为用户只在人类感测器19的感测器有效范围ER中出现很短的时间,在这些以及类似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无用的状态转换。为了避免这种无用的状态转换,可以在状态转换模式中执行图7所示的流程操作(图5的步骤S3)。
在图7所示的流程操作中,当状态转换模式开始时,执行由人类感测器19对人的检测,即,感测(步骤S21)。随后,CPU 13基于人类感测器19的输出确定是否通过该感测检测到人(步骤S22)。
如果检测到人(步骤S22中的是),则执行对由人类感测器19检测到人的状态是否持续某个时间的确认,即,执行存在确认(步骤S23),并且随后处理进入步骤S25。相反,如果未检测到人(步骤S22中的否),则执行对于人类感测器19未检测到人的状态是否持续某个时间的确认,即,执行不存在确认(步骤S24),并且随后处理进入步骤S25。注意,将随后说明存在确认和不存在确认的细节。
在步骤S25,CPU 13确定接收机200是否处在待命状态。如果接收机200处在待命状态(步骤S25中的是),则输入单元18等待和内容传输相关的控制命令一定时间(步骤S26),并且随后CPU 13确定输入单元18是否输入了控制命令(步骤S27)。如果接收机200不是处在待命状态(步骤S25中的否),则状态转换模式结束。
作为步骤S27的确定结果,如果输入单元18输入了控制命令(步骤S27中的是),则CPU 13执行控制命令(步骤S28),并且随后状态转换模式结束。相反,作为步骤S27中的确定的结果,如果输入单元18未输入控制命令(步骤S27中的否),则状态转换模式直接结束。
接着,将参照图8的流程说明存在确认(图7中的步骤S23)的细节。在图8所示的流程操作中,CPU 13将通过从当前时间减去前一存在确认时间而获得的时段加到在前一存在确认时间计算的存在确认时段上,以此来计算当前时间的存在确认时段,并且在存储器12上存储该值(步骤S31),随后处理进入步骤S32。因此,在执行存在确认的方面(图7中的步骤S23),CPU 13具有计时器的功能。
在步骤S32,CPU 13确定存储在存储器12上的存在确认时段的值是否超过存储在存储器12上的存在确认时段的阈值。注意,存储在存储器12上的存在确认时段的阈值可以由输入单元18通过输入用户设置来改变。
如果存在确认时段超过阈值(步骤S32中的是),则CPU 13重置存储在存储器12上的存在确认时段的值(步骤S33),并且随后状态转换1被执行(步骤S34),并且存在确认结束。相反,如果存在确认时段不超过阈值(步骤S32中的否),则存在确认直接结束。注意,将随后说明状态转换1的细节。
随后,将参照图9的流程说明不存在确认(图7中的步骤S24)的细节。在图9所示的流程操作中,CPU 13将通过从当前时间减去前一不存在确认时间而获得的时段加到在前一不存在确认时间计算的不存在确认时段上,以此来计算当前时间的不存在确认时段,并且在存储器12上存储该值(步骤S41),随后处理进入步骤S42。因此,在执行不存在确认的方面(图7中的步骤S24),CPU 13具有计时器的功能。
在步骤S42,CPU 13确定存储在存储器12上的不存在确认时段的值是否超过存储在存储器12上的不存在确认时段的阈值。注意,存储在存储器12上的不存在确认时段的阈值可以由输入单元18通过输入用户设置来改变。
如果不存在确认时段超过阈值(步骤842中的是),则CPU 13重置存储在存储器12上的不存在确认时段的值(步骤S43),并且随后状态转换2被执行(步骤S44),并且不存在确认结束。相反,如果不存在确认时段不超过阈值(步骤S42中的否),则不存在确认直接结束。注意,将随后说明状态转换2的细节。
接下来,将参照图10的流程图说明状态转换1的细节(图6的步骤S13和图8的步骤S34)。在图10的流程操作中,CPU 13确定接收机200是否处在睡眠状态(步骤S51)。
如果接收机200处在睡眠状态(步骤S51中的是),则CPU 13将接收机200的状态从睡眠状态转换到待命状态(步骤S52),从而结束状态转换1。相反,如果接收机200不是处在睡眠状态(步骤S51中的否),则CPU 13确定接收机200是否处于清醒状态(步骤S53)。
如果接收机200处在清醒状态(步骤S53中的是),则CPU 13将接收机200的状态从清醒状态转换到待命状态(步骤S52),并且随后状态转换1结束。在另一方面,如果接收机200的状态不是处在清醒状态(步骤S53中的否),则状态转换1直接结束。通过使得状态转换1在图10所示的流程操作中,图6或图7所示的流程操作实现了图2中所示的状态转换。
接下来,将参照图11的流程图说明状态转换2的细节(图6的步骤S14和图9中的步骤S44)。在图11所示的流程操作中,CPU 13确定接收机200是否处在待命状态(步骤S61)。在步骤S61,待命状态也包括内容被实际传输的状态。
如果接收机200处在待命状态(步骤S61中的是),则CPU 13使得接收机200的状态从待命状态转换到清醒状态(步骤S62),并且状态转换2结束。在步骤S62,如果执行从内容实际上被传输的状态到清醒状态的转换,则停止该内容的传输。相反,如果接收机200不是处在待命状态(步骤S61中的否),则CPU 13确定接收机200是否处在清醒状态(步骤S63)。
如果接收机200处在清醒状态(步骤S63中的是),则CPU 13使得接收机200的状态从清醒状态转换到睡眠状态(步骤S64),并且状态转换2结束。相反,如果接收机200不是处在清醒状态(步骤S63中的否),则状态转换2直接结束。通过使得状态转换2在图11所示的流程操作中,图6或图7所示的流程操作实现了由图3中的实线箭头所示的状态转换。为了实现图3中的虚线箭头所示的状态转换,图11所示的流程的步骤S62可以被改变成这样一个步骤,其中CPU 13使得接收机200的状态从待命状态转换到睡眠状态。
在上面给出的说明中,接收机200的状态仅仅根据人类感测器19对人的检测来改变。然而,为了通过在连接到接收机200的诸如HDD播放机的内容记录设备中通过编程的记录来保存从发射机100传输的内容,需要即使在人类感测器19未检测到人时,也使得接收机200处于待命状态。而且,如果用户在观看和收听内容期间长时间睡着,虽然人类感测器19检测到人,但是内容也没有被观看和收听,因此如果停止内容传输,并且接收机200的状态被顺序变化到清醒状态和睡眠状态或者直接变化到睡眠状态,则能够节省资源和功耗。从这点上来看,在状态转换模式(图5中的步骤S3)中,可以执行图12所示的流程操作。
在图12的流程操作中,当状态转换模式开始时,首先执行由人类感测器19对人的检测,即,感测(步骤S71)。随后,CPU 13基于人类感测器19的输出确定是否通过感测检测到人(步骤S72)。
如果检测到人(步骤S72中的是),则执行状态转换1,即,执行图10所示的流程操作(步骤S73),输入单元18等待和内容传输相关的控制命令预定的时段(步骤S74),并且随后CPU 13确定输入单元18是否输入了控制命令(步骤S75)。如果输入单元18输入了控制命令(步骤S75中的是),则CPU 13执行该控制命令(步骤S76),并且随后状态转换模式结束。相反,如果输入单元18未输入控制命令(步骤S75中的否),则执行控制命令未接收确认(步骤S77),并且随后状态转换模式结束。注意,后面将说明控制命令未接收确认的细节。
作为步骤S72中的确定的结果,如果未检测到人(步骤S72中的否),则输入单元18等待和内容传输相关的控制命令预定时段(步骤S78),并且随后CPU 13确定输入单元18是否输入了控制命令(步骤S79)。如果输入单元18输入了控制命令(步骤S79中的是),则执行状态转换1,即,图10所示的流程操作(步骤S80),并且CPU 13执行该控制命令(步骤S81),并且随后状态转换模式结束。相反,如果输入单元18未输入控制命令(步骤S79中的否),则执行控制命令未接收确认(步骤S82),并且随后状态转换模式结束。注意,后面将说明控制命令未接收确认的细节。
根据在采用图7的流程操作时考虑的观点和当采用图12的流程操作时考虑的观点,在状态转换模式中(图5中的步骤S3),可以执行图13所示的流程操作。
在图13所示的流程中,当状态转换模式开始时,首先执行使用人类感测器19对人的检测,即,感测(步骤S91)。随后,CPU 13基于人类感测器19的输出确定通过感测是否检测到人(步骤S92)。
如果检测到人(步骤S92中的是),则执行存在/命令确认(步骤S93),并且随后状态转换模式结束。相反,如果未检测到人(步骤S92中的否),则执行不存在/命令确认(步骤S94),并且随后状态转换模式结束。注意,后面将说明存在/命令确认和不存在/命令确认的细节。
接下来,将参照图14的流程图说明控制命令未接收确认(图12中的步骤S77和步骤S82)的细节。在图14所示的流程操作中,CPU 13将通过从当前时间减去前一控制命令未接收确认的时间而获得的时段加到在前一控制命令未接收确认的时间计算的控制命令未接收确认时段,以此来计算当前时间的控制命令未接收确认时段,并且将该值存储在存储器12上(步骤S101),并且随后处理进入步骤S102。因此,在执行控制命令未接收确认的方面(图12的步骤S77和S82),CPU 13具有计时器功能。
在步骤S102,CPU 13确定存储在存储器12上的控制命令未接收确认时段的值是否超过存储在存储器12上的控制命令未接收确认时段的阈值。存储在存储器12上的控制命令未接收确认时段的阈值可以由输入单元18通过输入用户设置来改变。
如果控制命令未接收确认时段超过该阈值(步骤S102中的是),则CPU 13重置存储在存储器12上的控制命令未接收确认时段的值(步骤S103),随后状态转换2,即,图11所示的流程操作,被执行(步骤S104),并且控制命令未接收确认结束。相反,如果控制命令未接收确认时段不超过阈值(步骤S102中的否),则控制命令未接收确认直接结束。
接下来,将参照图15的流程图说明存在/命令确认的细节(图13中的步骤S93)。在图15所示的流程操作中,CPU 13将通过从当前时间减去前一存在/命令确认的时间而获得的时段加到在前一存在/命令确认的时间计算的存在确认时段,以此来计算当前时间的存在确认时段,并且将该值存储在存储器12上(步骤S111),并且随后处理进入步骤S112。因此,在执行存在/命令确认的方面(图13中的步骤S93),CPU 13具有计时器功能。
在步骤S112,CPU 13确定存储在存储器12上的存在确认时段的值是否超过存储在存储器12上的存在确认时段的阈值。注意,存储在存储器12上的存在确认时段的阈值可以由输入单元18通过输入用户设置来改变。
如果存在确认时段超过阈值(步骤S112中的是),则CPU 13重置存储在存储器12上的存在确认时段的值(步骤S113),并且状态转换1,即,图10所示的流程操作,被执行(步骤S114),并且输入单元18等待和内容传输相关的控制命令预定的时段(步骤S115),并且随后CPU 13确定输入单元18是否输入了控制命令(步骤S116)。如果输入单元18输入了控制命令(步骤S116中的是),则CPU 13执行该控制命令(步骤S117),并且随后存在/命令确认结束。相反,如果输入单元18未输入控制命令(步骤S116中的否),则执行控制命令未接收确认,即,图14所示的流程操作(步骤S118),并且随后该存在/命令确认结束。
作为在步骤S112中的确定的结果,如果存在确认时段未超过阈值(步骤S112中的否),则输入单元18等待和内容传输相关的控制命令预定的时段(步骤S119),并且随后CPU 13确定输入单元18是否输入了控制命令(步骤S120)。如果输入单元18输入了控制命令(步骤S120中的是),则状态转换1,即,图10所示的流程操作,被执行(步骤S121),并且CPU 13执行该控制命令(步骤S122),并且随后存在/命令确认结束。相反,如果输入单元18未输入控制命令(步骤S120中的否),则执行控制命令未接收确认,即,图14所示的流程操作(步骤S123),并且随后该存在/命令确认结束。
接下来,将参照图16的流程图说明不存在/命令确认的细节(图13中的步骤S94)。在图16所示的流程操作中,CPU 13将通过从当前时间减去前一不存在确认的时间而获得的时段加到在前一不存在/命令确认的时间计算的不存在确认时段,以此来计算当前时间的不存在确认时段,并且将该值存储在存储器12上(步骤S131),并且随后处理进入步骤S132。因此,在执行不存在/命令确认的方面(图13中的步骤S94),CPU 13具有计时器功能。
在步骤S132,CPU 13确定存储在存储器12上的不存在确认时段的值是否超过了存储在存储器12上的不存在确认时段的阈值。注意:存储在存储器12上的不存在确认时段的阈值可以由输入单元18通过输入用户设置来改变。
如果不存在确认时段超过该阈值(步骤S132中的是),则CPU 13重置存储在存储器12上的不存在确认时段的值(步骤S133),并且输入单元18等待和内容传输相关的控制命令预定的时段(步骤S134),并且随后CPU 13确定输入单元18是否输入了控制命令(步骤S135)。如果输入单元18输入了控制命令(步骤S135中的是),则状态转换1,即,图10所示的流程操作,被执行(步骤S136),并且CPU 13执行该控制命令(步骤S137),并且随后不存在/命令确认结束。相反,如果输入单元18未输入控制命令(步骤S135中的否),则执行控制命令未接收确认,即,图14所示的流程操作(步骤S138),并且随后该不存在/命令确认结束。
作为在步骤S132中的确定的结果,如果不存在确认时段未超过阈值(步骤S132中的否),则状态转换1,即,图10所示的流程操作,被执行(步骤S139),并且输入单元18等待和内容传输相关的控制命令预定的时段(步骤S140),并且随后CPU 13确定输入单元18是否输入了控制命令(步骤S141)。如果输入单元18输入了控制命令(步骤S141中的是),则CPU 13执行该控制命令(步骤S142),并且随后不存在/命令确认结束。相反,如果输入单元18未输入控制命令(步骤S141中的否),则执行控制命令未接收确认,即,图14所示的流程操作(步骤S143),并且随后该不存在/命令确认结束。
而且,发射机100可以具有低功耗操作模式和正常操作模式。在低功耗操作模式中,通过和在正常操作模式相比降低CPU 2的时钟频率来降低功耗。随后,当发射机100处在低功耗操作模式并且接收机200的人类感测器19检测到人或者输入单元18输入了和内容传输相关的控制命令时,从接收机200向发射机100传输用于移动到正常操作模式的指令。从而,即使在发射机100中也能实现低功耗。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使用内容无线传输系统作为例子给出了描述。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内容传输系统的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而且,虽然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使用了借助于红外线来检测人的人类感测器,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借助于图像识别来检测人的人类感测器、借助于温度来检测人的人类感测器、借助于语音来检测人的人类感测器、或者借助于无线电来检测人的人类感测器。注意,作为通过无线电来检测人的人类感测器,有这样一种人类感测器,例如,它在用户戴上利用微弱无线电波发射清醒指令的设备的情况下检测从该设备发射的微弱的无线电波。而且,发射机100可以结合内容设备或天线,而接收机200可以结合内容视听设备或天线。而且,内容并不限于视频和音频数据,而是可以是仅仅是视频数据或者仅仅是音频数据。

Claims (16)

1.一种具有包括人类感测器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内容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
内容开始时间改变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人类感测器的检测结果改变内容开始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内容开始时间改变单元根据所述人类感测器的检测结果改变所述接收机的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传输系统,还包括:
停止单元,用于当所述人类感测器在内容传输期间不再检测到人时停止内容传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传输系统,还包括:
停止单元,如果在内容传输期间所述人类感测器没有检测到人的状态持续预定时段,则所述停止单元停止所述内容传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接收机包括输入单元,用于输入和内容传输相关的控制命令,并且
如果控制命令未被输入到所述输入单元的状态持续预定时间,则改变所述接收机的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传输系统,还包括:
用于改变所述人类感测器的感测器有效范围的改变单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传输系统,还包括:
用于使得所述人类感测器有效或无效的开关单元。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容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接收机的状态至少包括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其中,在第一状态中内容传输能够立即开始,在第二状态中内容传输所需的资源被释放,而在第三状态中,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相比,第三状态的功耗较小。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容传输系统,还包括:
用于改变所述预定时段的改变单元。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容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接收机的状态至少包括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其中,在第一状态中内容传输能够立即开始,在第二状态中内容传输所需的资源被释放,而在第三状态中,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相比,第三状态的功耗较小;
当所述接收机处在第一状态时,如果控制命令未被输入到所述输入单元的状态持续预定的时段,则所述接收机的状态变成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并且
当所述接收机处在第二状态时,如果控制命令未被输入到所述输入单元的状态持续预定的时段,则所述接收机的状态变成第三状态。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容传输系统,其中,
如果当所述接收机处在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时所述人类感测器检测到人,则所述接收机的状态变成第一状态。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容传输系统,其中,
如果当所述接收机处在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时所述人类感测器在预定的时段内持续检测到人,则所述接收机的状态变成第一状态。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容传输系统,其中,
如果当所述接收机处在第一状态时所述人类感测器不再检测到人,则所述接收机的状态变成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并且
如果当所述接收机处在第二状态时所述人类感测器不再检测到人,则所述接收机的状态变成第三状态。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容传输系统,其中,
如果当所述接收机处在第一状态时所述人类感测器未检测到人的状态持续预定时段,则所述接收机的状态变成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并且
如果当所述接收机处在第二状态时所述人类感测器未检测到人的状态持续预定时段,则所述接收机的状态变成第三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容传输系统,还包括:
用于改变所述预定时段的改变单元。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容传输系统,还包括:
用于改变所述预定时段的改变单元。
CNA2006100042103A 2005-01-28 2006-01-28 内容传输系统 Pending CN18122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21595/05 2005-01-28
JP2005021595A JP2006211370A (ja) 2005-01-28 2005-01-28 コンテンツ伝送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2270A true CN1812270A (zh) 2006-08-02

Family

ID=36756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042103A Pending CN1812270A (zh) 2005-01-28 2006-01-28 内容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65104B2 (zh)
JP (1) JP2006211370A (zh)
CN (1) CN181227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944A (zh) * 2009-11-02 2011-05-11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影像发送装置和无线影像接收装置
CN104853053A (zh) * 2014-02-13 2015-08-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54085A (ja) * 2006-08-25 2008-03-06 Hitachi Ltd 放送受信装置及びその起動方法
JP5023040B2 (ja) * 2008-10-31 2012-09-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基地局
US8924994B2 (en) 2011-05-31 2014-12-30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Power management for audience measurement meters
DE202011105910U1 (de) * 2011-09-21 2013-01-08 Pipe Systems Gmbh Gebäudewassersicherheitseinrichtung
US20130205311A1 (en) * 2012-02-07 2013-08-08 Arun Ramaswamy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control a state of data collection devices
US9317721B2 (en) 2012-10-31 2016-04-19 Google Inc. Privacy aware camera and device status indicator system
US20140241406A1 (en) * 2013-02-27 2014-08-28 Mediatek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performing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according to operational states of co-located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rel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ethod there of
US9285886B2 (en) * 2013-06-24 2016-03-15 Sonos, Inc. Intelligent amplifier activation
CN103957458B (zh) * 2014-04-28 2018-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播放装置、控制装置、视频播放系统和控制方法
US9924224B2 (en) 2015-04-03 2018-03-20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determine a state of a media presenta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04881B2 (ja) 1991-09-17 1996-06-05 株式会社ミツトヨ デ―タ出力エンコ―ダ
JPH11252506A (ja) 1998-02-26 1999-09-17 Aiphone Co Ltd 監視カメラシステム
US20040051813A1 (en) * 2002-09-17 2004-03-18 Konin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Television power saving system
JP2004355165A (ja) * 2003-05-28 2004-12-16 Nec Corp 監視端末装置
US20050128093A1 (en) * 2003-12-16 2005-06-16 Genova James J. Self-protected fire-sensing alarm apparatus and method
US7142107B2 (en) * 2004-05-27 2006-11-28 Lawrence Kates Wireless sensor unit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944A (zh) * 2009-11-02 2011-05-11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影像发送装置和无线影像接收装置
CN102055944B (zh) * 2009-11-02 2013-07-17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影像发送装置和无线影像接收装置
CN104853053A (zh) * 2014-02-13 2015-08-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0095449B2 (en) 2014-02-13 2018-10-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CN104853053B (zh) * 2014-02-13 2019-08-3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0572198B2 (en) 2014-02-13 2020-02-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US11144258B2 (en) 2014-02-13 2021-10-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171343A1 (en) 2006-08-03
JP2006211370A (ja) 2006-08-10
US7665104B2 (en) 2010-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12270A (zh) 内容传输系统
JP5849457B2 (ja) 無線操作端末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KR101811969B1 (ko) 전자 기기, 전자 기기의 웨이크 업 방법 및 장치
KR101920020B1 (ko) 단말기 상태 전환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기
US20140098248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3473006B (zh) 信息处理设备、图像拾取设备、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JP754047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6352282A (ja)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2378048A (zh) 电视机顶盒及其自动待机方法
US9007187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485431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05191815A (ja) テレビジョン放送受信装置
KR102015953B1 (ko) 저전력 영상처리장치 및 저전력으로 영상처리장치를 구동하는 방법
WO2019034107A1 (zh) 节电方法及智能眼镜
JP2006080839A (ja) 無線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034559A (ja) 画像形成装置、省エネルギ移行復帰制御方法、及び省エネルギ移行復帰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19052431A1 (zh) 一种摄像装置、摄像系统及减小摄像装置功耗的方法
JP2014213593A (ja) 画像形成装置、印刷指示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008557B2 (ja) 通信装置及びテレビジョン受信機
JP5116515B2 (ja)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
JP2012147357A (ja) 撮像装置
JP654497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24281B2 (ja) 被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20249882A1 (en)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0063037A (ja) 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データ受信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