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0205A - 个人核对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个人核对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个人核对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个人核对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10205A
CN1810205A CNA2005101068854A CN200510106885A CN1810205A CN 1810205 A CN1810205 A CN 1810205A CN A2005101068854 A CNA2005101068854 A CN A2005101068854A CN 200510106885 A CN200510106885 A CN 200510106885A CN 1810205 A CN1810205 A CN 18102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entioned
information
comparable data
indivi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068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新妻彻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810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02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94Hardware or software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age or video understanding
    • G06V10/95Hardware or software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age or video understanding structured as a network, e.g.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即使不同的核对模块混合存在,也不会降低核对精度地进行个人认证的一种个人核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受用户的生物信息的输入,得到被核对数据的生物信息输入单元;取得与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对应的预先登记的参照数据,通过比较该取得的参照数据和上述被核对数据进行判别用户核对是否成功的第1个人核对处理的第1控制单元。

Description

个人核对装置、信息处理装置 以及个人核对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对个人的个人核对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个人核对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安全保护,通过记录有人物的用户信息的IC(Integrated Circuit)卡的输入、用户的ID(Identification)以及密码的输入,使用该输入信息进行人物核对。特别是通过使用作为每个人具有的生物信息的指纹的指纹核对进行人物核对。此外,还考虑复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人物核对功能的结构。
在指纹核对中,通过指纹传感器从用户输入的指纹进行图像读取来取得图像数据,从该图像数据中取得表示指纹的特征的被核对用数据,核对该输入的被核对用数据和预先登记的多个人的参照数据,根据该核对结果判别个人核对是否成功。这样,把具备指纹的图像数据的取得单元、被核对数据的抽出单元的模块称为指纹核对模块。指纹核对模块也可以具备核对被核对数据的核对单元。
但是,由于指纹传感器、安装有指纹传感器的系统的版本更新,致使读取指纹的图像数据的解像度、大小等的形式,和核对方式版本数不同,所以不能取得被输入的被核对数据和参照数据的形式的兼容性。
因此,当图像数据的形式不同的情况下,考虑与参照数据对应地变换被输入的指纹的图像数据的形式,从该变换后的图像数据中取得被核对数据的结构。此外,当核对方式的版本不同的情况下,考虑使参照数据和被输入的被核对数据的核对方式一致地再构成(变换)的结构。此外,考虑把核对方式版本数添加在被核对数据上,在核对时,参照被添加的核对方式版本数,在被输入的被核对数据、参照数据的核对方式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核对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特开2001-84371号公报)。
但是,被核对数据通过表示指纹的图像数据的特征的特征点和图像数据的频率成分等的各种方式表现。因此,在以往的变换指纹的图像数据的形式或者参照数据的结构中,其变换是困难的,核对精度降低,存在不能核对的可能。
此外,在以往的把核对方式版本数添加在被核对数据上的结构中,即使核对方式相同,如果被核对数据的输入方式或者来自指纹的图像数据的被核对数据的抽出方式变化,则也有输入的被核对数据和参照数据的形式没有兼容性的可能。
本发明的课题是即使不同的核对模块混合存在,也可以不降低核对精度地进行个人核对。
发明内容
上述课题可以用以下的方式解决。
(1)一种个人核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受用户的生物信息的输入,得到被核对数据的生物信息输入单元;取得与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对应的、预先登记的参照数据,通过将该已取得的参照数据和上述被核对数据进行比较进行判别用户核对是否成功的第1个人核对处理的第1控制单元。
上述课题可以进一步用以下方式之一解决。
(2)上述(1)项所述的个人核对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
存储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的第1存储单元;
接受用户的ID的输入的操作单元,
上述第1控制单元取得判别被存储在第1存储单元中的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以及与从上述操作单元输入的ID对应的用户的预先登记的参照数据,通过将该取得的参照数据和上述被核对数据进行比较,判别用户核对是否成功的第1个人核对处理。
(3)上述(2)项中所述的个人核对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存储单元存储把多个用户的ID和与该ID对应登记的参照数据对应起来的第1参照数据群,
上述第1控制单元通过将上述被核对数据和上述第1参照数据群的各参照数据进行比较,判别用户核对是否成功,当在该用户核对中失败了的情况下,取得与从上述操作单元输入的ID对应的用户的预先登记的参照数据,通过将该取得的参照数据和上述被核对数据进行比较,进行判别用户核对是否成功的第1个人核对处理。
(4)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它和具备接受用户的生物信息的输入,得到被核对数据的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个人核对装置可以相互通信地连接,包括
第2控制单元,在由上述个人核对装置输入了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检索与用于判别该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对应的参照用数据并输出检索结果的第1参照数据提供处理。
(5)在上述(4)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控制单元在由个人核对装置输入了用户ID以及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检索与用于判别该用户的ID以及该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对应的参照数据并输出检索结果的上述第1参照数据提供处理。
(6)上述(5)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存储把判别进行用户的核对处理的个人核对装置的信息和判别该个人核对装置具备的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对应起来的核对装置种类数据群的第2存储单元,
上述第2控制单元在由个人核对装置输入了用户的ID以及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的情况,从上述核对装置种类数据群中检索与用于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对应的个人核对装置,从上述检索出的个人核对装置中取得参照数据并输出。
(7)上述(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存储单元存储把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和用户的ID以及用户的预先登记的参照数据对应起来的第2参照数据群,
上述第2控制单元在由上述个人核对装置输入了用户ID以及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的情况下,从上述第2参照数据群中检索与用于判别上述输入的ID和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对应的参照数据,当判断为没有与上述第2参照数据群内对应的参照数据的情况下,从上述核对装置种类数据中检索与用于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对应的个人核对装置,从上述被检索出的个人核对装置中取得并输出参照数据。
(8)一种个人核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受用户的生物信息的输入,得到被核对数据的生物信息输入单元;
接受用户的ID的输入的操作单元;
在由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得到的被核对数据上附加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和判别本机的信息,进行用户核对的请求,当用户核对失败这一结果被输入的情况下,进行和从上述操作单元输入的ID一同再次进行用户核对的请求的第2个人核对处理的第3控制单元。
(9)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和具备接受用户的生物信息的输入,得到被核对数据的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个人核对装置可以相互通信连接着,包括
存储把判别上述个人核对装置的信息、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用户的ID和该用户的生物信息的参照数据对应起来的第3参照数据群的第4存储单元;
在由上述个人核对装置输入了判别该个人核对装置的信息、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以及由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得到的被核对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比较由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得到的被核对数据和上述第3参照数据群的各参照数据,判别用户核对是否成功,当在该用户核对中失败的情况下,接受用户ID,从上述第3参照数据群取得与该ID对应的参照数据,通过将该取得的参照数据和由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得到的被核对数据进行比较,进行判别用户核对是否成功并输出核对结果的核对结果提供处理的第4控制单元。
(10)一种个人核对系统,可以经由网络和上述(1)项的个人核对装置、上述(4)项的信息处理装置连接相互通信。
(11)上述(8)项的个人核对装置、上述(9)项的信息处理装置经由网络可以相互通信地连接的个人核对系统。
(12)上述(10)项或者(11)项所述的个人核对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装置根据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判别是进行把上述参照数据输出到上述个人核对装置的第1参照数据提供处理,还是判别用户核对是否成功并输出核对结果的核对结果提供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MFP系统1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MFP2A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服务器40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4(a)是表示模块类型信息100的图。
图4(b)是表示第1参照数据DB200的结构的图。
图4(c)是表示第2参照数据DB300的结构的图。
图4(d)是表示模块类型信息DB400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第1个人核对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第1被核对数据提供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2被核对数据提供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1个人核对处理等中的各数据流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MFP系统1A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0是表示第3参照数据DB500的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第2个人核对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核对结果提供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第2个人核对处理等中的各数据流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MFP系统1B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5是表示模块识别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顺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1、第2以及第3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图示的例子。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图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首先,参照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的特征。图1表示MFP系统1的结构。图2表示MFP2A的内部结构。图3表示服务器40的内部结构。
首先,参照图1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个人核对系统的MFP(多功能打印机(Multi Function Printer))系统1。MFP系统1的结构具备作为个人核对装置的MFP2A、2B、2C、2D和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服务器40,各装置可以经由通信网络N相互可通信地连接着。
通信网络N例如是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也可以设置成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其结构也可以包含电话网、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服务数字网)线路网、广域通信线路网、专用线、移动通信网、通信卫星线路、CATV(Community Antenna Television,有线电视)线路、光通信线路、无线通信线路,与它们连接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代表MFP说明MFP2A。如图2所示,MFP2A的结构包含:具有扫描以及打印功能的MFP主体10A;作为单体,具有用户的指纹的输入功能、从输入的指纹的图像数据中抽出被核对数据的抽出功能、抽出的核对用图像数据的核对功能的指纹核对模块30A。
在MFP2A中,指纹核对模块30A假设可以更换为不同的模块类型。例如,可以根据重视成本、重视安全等的用途的不同,更换指纹核对模块。
下面对于各MFP2A、2B、2C、2D具有的指纹核对模块的模块类型以MFP2A、2B是同一种类,MFP2C、2D是同一种类来说明。MFP2A、2C的模块类型假设不同。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MFP系统1具有4台MFP的结构,而MFP的台数并不限定于此。此外,MFP系统1内的指纹核对模块的种类数、具有同一指纹核对模块的MFP的组合并不限于上述例子。此外,作为信息处理装置,并不限于服务器,也可以是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MFP等的图像形成装置等。
MFP2A的构成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装置)11;操作单元12;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3;显示单元14;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15;存储器16;I/F(接口)17;通信单元18;扫描单元19;打印单元20,各单元被连接在总线21上。
CPU11中央控制MFP主体10A内的各单元。CPU11把从被存储在HDD15或者存储器16中的系统程序以及各种应用程序中指定的程序展开在RAM13中,通过和被展开在RAM13中的程序的协作,执行各种处理。
操作单元12具备输入键等,是把从用户操作输入的用户ID等的信息作为输入信号接收,把该输入信号输出到CPU11的操作单元。
RAM13具有存储程序、输入数据以及处理结果等的工作区域,暂时存储信息。
显示单元14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等构成,根据来自CPU11的显示信号显示各种信息,特别显示各种操作画面。此外,显示单元14也可以和操作单元12为一体,构成触摸板。
HDD15可以读出以及写入地存储图像数据等的各种数据以及各种程序。HDD15存储进行以后叙述的第1个人核对处理的第1个人核对程序、进行第2参照数据提供处理的第2参照数据提供程序。
存储器16是存储在MFP主体10A中使用的数据的图像存储器和本地(local)存储器等,是由闪速存储器等的可以读取以及写入地存储数据的存储器,和存储不需要改写的数据的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等构成。
I/F17经由通信电缆和外部模块通信连接,发送接收连接的外部模块和各种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和指纹核对模块30通信连接。
通信单元18用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等构成,经由通信网络N和服务器40等的外部设备发送接收各种数据。
扫描单元19读取被记录在原稿上的图像,生成该图像的图像数据。扫描单元19包括:在原稿上照射光的光源;光电变换来自原稿的反射光的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的图像传感器;扫描照射在原稿上的光的扫描单元;对用图像传感器读取的电信号实施各种变换·处理输出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单元。
打印单元20是喷墨式、激光式、热转印式、点击式等的打印机,根据从CPU11等输入的图像数据,在记录用纸张等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并记录。
指纹核对模块30A的结构包括:CPU31、指纹输入单元32、RAM33、I/F34、存储器35,各单元被连接在总线36上。
CPU31、RAM33、I/F34、存储器35顺序和CPU11、RAM13、I/F17、存储器16具有同样的功能。CPU31中央控制指纹核对模块30A内的各单元。I/F34介入和MFP主体10A的通信。存储器35是可以读出以及写入地存储各种数据,特别是存储判别指纹输入单元32的种类的模块类型信息100和第1参照数据DB200的第1存储单元。
指纹输入单元32把用户的食指等的指纹作为指纹图像数据读取,生成表示该指纹图像数据的特征的被核对数据并取得,输出到CPU11。被核对数据由指纹图像的特征点等的数据组成,识别各指纹。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放上手指不动地读取指纹,而也可以是滑动手指读取的扫描式等。
服务器40的结构包括:CPU41、操作单元42、RAM43、显示单元44、HDD45、通信单元46,各单元用总线47连接。CPU41、RAM43顺序和CPU11、RAM13一样。操作单元42具备键盘等的键输入设备,还包含鼠标等的指示设备。显示单元44是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LCD等的显示单元。
通信单元46由NIC等构成,经由通信网络N和MFP2A、2B、2C、2D等的外部设备发送接收各种数据。
HDD45和HDD15一样,存储进行第1参照数据提供处理的第1参照数据提供程序;第2参照数据DB300;模块类型信息DB400。
以下,参照图4说明存储在MFP2A以及服务器40中的数据。在图4(a)中表示模块类型信息100。在图4(b)中表示第1参照数据DB200的结构。在图4(c)中表示第2参照数据DB300的结构。在图4(d)中表示模块类型信息DB400的结构。
在MFP2A的指纹核对模块30A的存储器35A中,存储如图4(a)所示那样的模块类型信息100;如图4(b)所示那样的第1参照数据DB(Data Base:数据库)200。
模块类型信息100作为项目具有识别预先设定的指纹核对模块的种类的模块类型101。所谓模块类型101包含表示指纹核对模块的指纹的输入(图像读取)方式、来自指纹的图像数据的被核对数据的抽出方式、被核对数据的核对方式的信息。
第1参照数据DB200作为项目包括:识别预先登记的多个用户的用户ID201;与用户ID201对应的登记的参照数据202。
进而,模块类型信息100也可以是被存储在HDD15或者存储器16中的结构。即使在各MFP2B、2B、2C中也同样存储模块类型信息100以及第1参照数据DB200。
在服务器40的HDD45中,存储如图4(c)所示那样的第2参照数据DB300;如图4(d)所示那样的模块类型信息DB400。
第2参照数据DB300作为项目包括:取得参照数据303的指纹核对模块的模块类型301;与模块类型301对应的用户ID302;与用户ID302对应的参照数据303。
参照数据DB400作为项目包括:作为识别各MFP2A、2B、2C、2D的信息的通信地址的MFP地址401;与MFP地址401的MFP对应的模块类型402。
在本实施方式中,MFP2A、2B的模块类型相同,MFP2C、2D的模块类型相同。此外,在系统导入时的最初的阶段中,在第1、2参照数据DB200、300中,假设没有记录输入,在各MFP2A、2B、2C、2D中,登记第1参照数据DB200的记录。具体地说,在各MFP2A、2B、2C、2D中,在MFP主体中经由操作单元12输入用户ID,在指纹核对模块中,经由指纹输入单元32由用户输入指纹取得其图像数据,从该图像数据中抽出并取得核对用数据,该被输入的用户ID和核对用数据作为记录存储并登记在第1参照数据DB200的用户ID201和参照数据202中。
在第1、第2参照数据DB200、DB300中,存储不是读取了指纹后的图像数据,而是表示图像数据的特征的核对用数据(参照数据)。这是因为原样保持指纹的图像数据在安全方面不理想的缘故。此外,同样,为了提高安全性,令第1、第2参照数据DB200、300的参照数据202、303加密存储。
以下,参照图5~图8说明MFP系统1的动作。图5表示第1个人核对处理的流程。图6表示第1参照数据提供处理的流程。图7表示第2参照数据提供处理的流程。图8表示第1个人核对处理等中的各数据的流程。
在本实施方式中,有代表性地说明在MFP2A中执行图5所示的第1个人核对处理,在作为和MFP2A相同的核对模块类型的MFP2B中执行图7所示的第2参照数据提供处理的例子,而其他的MFP也一样。在服务器40中执行图6所示的第1参照数据提供处理。
首先,参照图5以及图8说明在MFP2A中执行的第1个人核对处理。例如,把从操作单元12输入了第1个人核对处理的执行指示作为触发条件,从HDD15读出第1个人核对程序展开在RAM13中,通过CPU11和被展开的第1个人核对程序的协作执行第1个人核对处理。
首先,在指纹核对模块30A中,经由指纹输入单元32由用户输入指纹取得该图像数据,从该图像数据中抽出并取得表示指纹的特征的被核对数据(步骤S1)。该指纹的输入和被核对数据的抽出是以依赖于指纹核对模块30A的模块类型的输入方式以及抽出方式进行。
而后,读出并译码被存储在存储器35中的第1参照数据DB200,通过基于所定的判定条件的比较核对在步骤S1中输入的指纹核对数据和第1参照数据DB200的各参照数据202,并根据是否有一致的参照数据,判别用户核对是否成功(步骤S2)。这样,把核对1个被输入的被核对数据和N个(N:任意的多个)的参照数据的核对方法设置成1:N核对。即使在步骤S2中的被核对数据的核对也是用依赖于指纹核对模块30A的模块类型的核对方式进行。该1:N核对结果从指纹核对模块30A经由I/F34发送到MFP主体10A。
被核对数据和参照数据的核对,例如比较数据中的特征点等的一致,但又几乎不会是完全一致,当该数据之间的一致程度(相似度)大于等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当作核对一致(成功),当该一致度在不足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当作核对不一致(失败)。
在1:N核对中,当失败的情况下(步骤S2:“否”),在MFP主体10A中,经由操作单元12由输入了指纹的用户输入用户ID(步骤S3)。而后,读出被存储在存储器35中的模块类型信息100的模块类型101,该模块类型从指纹核对模块30A经由I/F34发送到MFP主体10A,在MFP主体10A中,经由通信单元18以及通信网络N把该模块类型和在步骤S3中输入的用户ID发送到服务器40(步骤S4)。在步骤S4中被发送到服务器40的数据包含模块类型以及与用户ID对应的参照数据的请求的意思表示。
而后,判别是否经由通信网络N以及通信单元18从服务器40接收到了数据(检索错误的意思表示的数据或者与用户ID对应的参照数据)(步骤S5),当未接收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5:“否”),转移到步骤S5。
当接收到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5:“是”),判别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是(参照数据的检索的)错误的意思表示的数据(步骤S6)。当接收到的数据不是错误的意思表示的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6:“否”),接收到的数据是与输入指纹的用户的用户ID对应的参照数据和与该用户ID对应的参照数据经由I/F17发送到指纹核对模块30A,在指纹核对模块30A中,核对在步骤S1中输入的指纹的被核对数据和与接收到的用户ID对应的参照数据,根据该核对是否一致,判别核对是否成功(步骤S7)。这样,把核对1个被输入的被核对数据和1个参照数据进行核对的方法作为1∶1核对。该1∶1核对结果从指纹核对模块30A经由I/F34发送到MFP主体10A。
当1:N核对成功的情况下(步骤S2:“是”)或者1∶1核对成功的情况下(步骤S7:“是”),在MFP主体10A中,因为指纹核对成功,所以设定对输入了指纹的用户的MFP2A的使用许可(步骤S8),第1个人核对处理结束。由此,输入了指纹的用户可以使用MFP2A。
在接收到的数据是错误的意思表示的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6:“是”),或者1∶1核对失败的情况下(步骤S7:“否”),对于输入了指纹的用户设定不许可使用MFP2A(步骤S9),第1个人核对处理结束。由此,输入了指纹的用户不可使用MFP2A。
以下,参照图6以及图8说明与第1个人核对处理对应并在服务器40中执行的第1参照数据提供处理。例如,把从通信单元46输入了第1参照数据提供处理的执行指示作为触发条件,从HDD45中读出第1参照数据提供程序并展开在RAM43中,通过CPU41和被展开的第1参照数据提供程序的协作执行第1参照数据提供处理。
首先,与步骤S4对应,判别经由通信单元46以及通信网络N从MFP2A(MFP主体10A)是否接收到模块类型以及用户ID(步骤S11)。当未接收模块类型以及用户ID的情况下(步骤S11:“否”),转移到步骤S11。当接收到模块类型以及用户ID的情况下(步骤S11:“是”),与接收到的模块类型以及用户ID对应的参照数据在被存储在HDD45中的第2参照数据DB300中被检索(步骤S12)。而后,判别是否有与模块类型以及用户ID对应的参照数据303(步骤S13)。
当有与模块类型以及用户ID对应的参照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13:“是”),与步骤S5对应,经由通信单元46以及通信网络N将与模块类型以及用户ID对应的参照数据发送到MFP2A(步骤S14),第1参照数据提供处理结束。
当没有与模块类型以及用户ID对应的参照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13:“否”),参照被存储在HDD45中的模块类型信息DB400,判别是否有和接收到的模块类型相同的模块类型402(的MFP地址401)(步骤S15)。当有相同的模块的类型402的情况下(步骤S15:“是”),取得同一模块类型402的MFP地址401,经由通信单元46以及通信网络N,把接收到的用户ID发送到同样的模块类型的MFP地址的MFP(步骤S16)。在此,以下说明作为发送到和MFP2A相同的模块类型的MFP2B的MFP地址的情况。
而后,判别是否经由通信网络N以及通信单元46从MFP2B接收到了数据(错误的意思表示的数据或者与用户ID对应的参照数据)(步骤S17)。当未接收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17:“否”),转移到步骤S17。当接收到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17:“是”),判别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是参照数据的检索的错误意思表示的数据(步骤S18)。当接收到的数据不是错误意思表示的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18:“否”),接收到的数据是与输入了指纹的用户的用户ID对应的参照数据,并且因为未把该参照数据登记在被存储在HDD45上的第2参照数据DB300上,所以该模块类型、用户ID以及接收到的参照数据作为模块类型301、用户ID302以及参照数据303的记录存储并登记(步骤S19),然后转移到步骤S14。
当没有相同的模块类型402的情况下(步骤S15:“否”),或者当接收到的数据是错误意思表示的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18:“是”),经由通信单元46以及通信网络N将参照数据的检索是错误的意思表示的数据发送到MFP2A(步骤S20),第1参照数据提供处理结束。
以下,参照图7以及图8说明与第1参照数据提供处理对应地在MFP2B中执行的第2参照数据提供处理。例如,在MFP2B中,把从通信单元18输入了第2参照数据提供处理的执行指示作为触发条件,从HDD15中读出第2参照数据提供程序展开在RAM13中,通过CPU11和被展开的第2参照数据提供程序的协作执行第2参照数据提供处理。
首先,与步骤S16对应,判别是否经由通信单元18从服务器40接收到用户ID(步骤S31)。当未接收用户ID的情况下(步骤S31:“否”),转移到步骤S31。当接收到用户ID的情况下(步骤S31:“是”),在被存储在存储器35中的第1参照数据DB200中检索与接收到的用户ID对应的参照数据(步骤S32)。而后,判别是否有与用户ID对应的参照数据(步骤S33)。
当有与用户ID对应的参照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33:“是”),与步骤S17对应,经由通信单元18以及通信网络N将与(模块类型以及)用户ID对应的参照数据发送到服务器40(步骤S34),第2参照数据提供处理结束。
当没有与用户ID对应的参照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33:“否”),与步骤S17对应,经由通信单元18以及通信网络N将参照数据的检索的错误的意思表示的数据发送到服务器40(步骤S35),第2参照数据提供处理结束。
以上,如果采用本实施方式,则即使在不同类型的指纹核对模块混合存在的情况下,也可以不降低核对精度地进行个人核对,在进行在被核对数据和第1参照数据DB的各参照数据进行比较中的用户核对是否成功判定失败了的情况下,因为可以进行与ID对应的用户核对的是否成功判定,所以可实现具备可以提高使用了多个种类的指纹核对模块的个人核对的操作性的MFP,和不需要对多个种类的指纹核对模块的每个配备服务器而可以与多个种类的指纹核对模块共用对应的服务器的个人核对系统。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服务器40中,设为当接收到未登记的被核对数据的情况下,把该接收到的被核对数据登记在参照数据DB的记录上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作为第1结构,也可以是在服务器40中,不存储参照数据DB,多个MFP被分散存储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当服务器40从规定的MFP中请求参照数据的情况下,向与模块类型对应的MFP请求(检索)并取得参照数据,发送到请求源的MFP。如果采用该结构,则可以提高参照数据的安全性,但不能从服务器40向因电源关闭等而停止的MFP请求(检索)参照数据,因而有降低处理的性能的可能。
此外,作为第2结构可以是,把全部的MFP具有的参照数据上载到服务器40,服务器40存储全部的参照数据的结构。在该结构中,不需要考虑MFP的停止,因为不需要对MFP请求参照数据,所以可以提高处理的性能,但有降低一并存储在服务器40中的参照数据的安全性的可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是上述第1以及第2结构的中间的结构,所以在提高处理的性能的同时,可以提高参照数据的安全性。
此外,当允许使用MFP的情况下,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该被许可的用户可以使用该操作者专用的操作画面、发送目标地址簿、邮戳(stamp)、署名、亲启打印等。
(实施方式2)
参照图9~图13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结构。在图9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MFP系统1A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结构因为和实施方式1的MFP系统1相同,所以主要说明不同的部分。
如图9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个人核对系统的MFP系统1A具备作为个人核对装置的MFP2E、2F、2G、2H和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服务器40A构成,各装置经由通信网络可以相互通信地进行连接。
MFP2E具备MFP主体10E,指纹核对模块30E构成。MFP主体10E、指纹核对模块30E因为和实施方式1的MFP2A的MFP主体10A、指纹核对模块30A相同,所以内部的各单元的符号使用同样的号码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MFP主体10E的HDD15中,存储进行以后叙述的第2个人核对处理的第2个人核对程序。指纹核对模块30E的存储器35是存储模块类型信息100的第3存储单元,未存储第1参照数据DB200。此外,MFP2F、2G、2H也一样。
MFP2E、2F、2G、2H中设定被设置的各指纹核对模块具有指纹的输入以及被核对数据的抽出功能,没有被核对数据的核对功能。此外,被设置在MFP系统1A上的MFP的台数、组合并不限于图9的例子。
服务器40A的内部结构因为和第1实施方式的服务器40相同,所以内部的各单元的符号用同样的符号说明。此外,是在服务器40A的HDD45上存储以后叙述的第3参照数据DB500和进行核对结果提供处理的核对结果提供程序的第4存储单元,第2参照数据DB300以及模块类型信息DB400未被存储。
以下,参照图10说明被存储在服务器40A中的数据。在图10中表示第3参照数据DB500的结构。
在服务器40A的HDD45上存储如图10所示那样的第3参照数据DB500。第3参照数据DB500作为项目具有作为各MFP2E、2F、2G、2H的通信地址的MFP地址501,与MFP地址501对应的模块类型502,与模块类型对应的用户ID503,与用户ID503对应的参照数据504。
在本实施方式中,MFP2E、2F的模块类型相同,MFP2G、2H的模块类型相同。此外,在第3登记用核对数据DB500中假设预先登记用户的记录。例如,在各MFP2E、2F、2G、2H中,在各指纹核对模块中经由指纹输入单元32从用户输入指纹取得其图像数据,从该图像数据中抽出并取得被核对数据。而后,在各MFP主体中,经由通信单元18以及通信网络,把输入的用户ID和被核对数据上载到服务器40A。而后,在服务器40A中把接收到的用户ID、模块类型、MFP地址和被核对数据存储在第3参照数据DB500中。此外,假设第3参照数据DB500的参照数据504被加密存储。
第3参照数据DB500具有参照数据群510。参照数据群510具有1:N核对用的记录,例如,具有常使用MFP的多个用户的记录。参照数据群510的记录数可以固定也可以改变。此外,参照数据群510的各记录的内容(人物)可以固定也可以流动。在本实施方式的方式中,说明了参照数据群510的记录的内容是固定的情况。例如其结构是通过经由服务器40的操作单元42的管理者的输入,把MFP的使用频度多的用户的被核对数据作为参照数据群510的各记录进行登记、变更。
以下,参照图11~图13说明MFP系统1A的动作。图11表示第2个人核对处理的流程。图12表示核对结果提供处理的流程。图13表示在第2个人核对处理等中的数据流。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MFP2E中执行图11所示的第2个人核对处理的例子为代表说明,而其他的MFP也一样。图12所示的核对处理结果提供处理在服务器40A中执行。
首先,参照图11以及图13说明在MFP2E中执行的第2个人核对处理。例如,把从操作单元12输入了第2个人核对处理的执行指示作为触发条件,从HDD15中读出第2个人核对程序展开在RAM13中,通过CPU11和被展开的第2个人核对程序的协作,执行第2个人核对处理。
首先,在指纹核对模块30E中,经由指纹输入单元32从用户输入指纹取得其图像数据,从该图像数据抽出并取得表示该指纹的特征的被核对数据(步骤S41)。在步骤S41中取得的被核对数据从指纹核对模块30E经由I/F34发送到MFP主体10E。
而后,在指纹核对模块30E中,读出被存储在存储器35中的模块类型信息100的模块类型101,该模块类型从指纹核对模块30E经由I/F34发送到MFP主体10E,在MFP主体10E中经由通信单元18以及通信网络N把该模块类型、在步骤S41中取得的被核对数据、本机的MFP地址发送到服务器40A(步骤S42)。在步骤S42中发送的数据包含与模块类型对应的被核对数据的1:N核对请求的意思表示。
而后,判断是否经由通信网络N以及通信单元18从服务器40A接收了1:N核对结果(步骤S43)。当未接收1:N核对结果的情况下(步骤S43:“否”),转移到步骤S43。当接收到1:N核对结果的情况下(步骤S43:“是”),判别接收到的1:N核对结果是否成功(步骤S44)。
当在1:N核对中失败的情况下(步骤S44:“否”),在MFP主体10E中,由经由操作单元12输入了指纹的用户输入用户ID(步骤S45)。而后,输入的用户ID经由通信单元18以及通信网络N发送到服务器40(步骤S46)。在步骤S46中发送的数据包含与模块类型以及用户ID对应的被核对数据1∶1核对请求的意思表示。
而后,判别是否经由通信网络N以及通信单元18从服务器40接收了1∶1核对结果(步骤S47)。当未接收到1∶1核对结果的情况下(步骤S47:“否”),转移到步骤S47。当接收到1∶1核对结果的情况下(步骤S47:“是”),判别接收到的1∶1核对结果是否成功(步骤S48)。
当1:N核对成功的情况下(步骤S44:“是”)或者1∶1核对成功的情况下(步骤S48:“是”),因为指纹核对成功,所以在MFP主体10E中,设定相对输入了指纹的用户的MFP2E的使用许可(步骤S49),第2个人核对处理结束。
当1∶1核对失败的情况下(步骤S48:“否”),设定不可以使用对输入了指纹的用户的MFP2E(步骤S50),第2个人核对处理结束。
以下,参照图12以及图13,与第2个人核对处理对应地说明在服务器40A中执行的核对结果提供处理。例如,把从通信单元46输入了核对结果提供处理的执行指示作为触发条件,从HDD45中读出核对结果提供程序展开在RAM43中,通过CPU41和被展开的核对结果提供程序的协作执行核对结果提供处理。
首先,与步骤S42对应地判别是否经由通信网络N以及通信单元46从MFP2E接收了MFP地址、模块类型以及被核对数据(步骤S61)。当未接收到MFP地址、模块类型以及被核对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61:“否”),转移到步骤S61。当接收到MFP地址、模块类型以及被核对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61:“是”),核对接收到的指纹的被核对数据和第3参照数据DB500的参照数据群510的各参照数据,根据是否有一致的参照数据,判别1:N核对是否成功(步骤S62)。
当1:N核对失败的情况下(步骤S62:“否”),经由通信单元46以及通信网络N将1:N核对失败的意思表示的数据发送到在步骤S61中接收到的MFP地址的MFP2E(步骤S63)。而后,判别是否从MFP2E经由通信网络N以及通信单元46接收到了用户ID(步骤S64)。当未接收到用户ID的情况下(步骤S64:“否”),转移到步骤S64。在接收到用户ID的情况下(步骤S64:“是”),在被存储在HDD45中的第3登记核对数据DB500中检索与接收到的模块类型以及用户ID对应的参照数据(步骤S65)。
而后,判别是否有与模块类型以及用户ID对应的参照数据(步骤S66)。当有与模块类型以及用户ID对应的参照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66:“是”),核对接收到的指纹的被核对数据,与检索到的模块类型以及与用户ID对应的参照数据,根据该核对是否一致,判别1∶1核对是否成功(步骤S67)。
当1:N核对成功的情况下(步骤S62:“是”)或者1∶1核对成功的情况下(步骤S67:“是”),把1∶1核对或者1:N核对成功的意思表示的数据经由通信单元46以及通信网络N发送到MFP2E(步骤S68),个人核对结果提供处理结束。
当没有与模块类型以及用户ID对应的参照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66:“否”)或者1∶1核对失败的情况下(步骤S67:“否”),把1∶1核对失败的意思表示的数据经由通信单元46以及通信网络N发送到MFP2E(步骤S69),核对结果提供处理结束。
以上,如果采用本实施方式,则可以实现具备即使在不同的种类的指纹核对模块混合存在的情况下,也可以不降低核对精度进行个人核对的MFP和即使不同种类的指纹核对模块混合存在多名用户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提高操作性的服务器的个人核对系统。
(实施方式3)
参照图14以及图15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组合了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的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结构。在图14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MFP系统1B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结构因为和第1实施方式的MFP系统1相同,所以主要说明不同的部分。
如图14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个人核对系统的MFP系统1B具备作为个人核对装置的MFP2A、2B,MFP2G、2H,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服务器40B构成,各装置经由通信网络N可以相互通信地连接着。
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MFP2A、2B其模块类型相同,并且被设置的指纹核对模块具有被核对数据的核对功能。在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MFP2G、2H其模块类型相同,并且被设置的指纹核对模块不具有被核对数据的核对功能。与MFP2A、2B对应的模块的种类包含具有被核对数据的核对功能的意思表示,与MFP2A/2B对应的模块类型包含没有被核对数据的核对功能的意思表示。此外,被设置在MFP系统1B上的MFP的台数、组合并不限于图14的例子。
服务器40B的内部结构因为和第1实施方式的服务器40相同,所以内部的各单元的符号用同样的号码说明。此外,在服务器40B的HDD45上存储第3参照数据DB500,模块类型信息DB400,模块识别程序。
以下,参照图15说明MFP系统1B的动作。在图15中表示模块识别处理的流程。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15所示的模块识别处理在服务器40中执行。此外,图5所示的第1个人核对处理在各MFP2A、2B中执行,图1所示的第2个人核对处理在各MFP2G、2H中执行。
参照图15说明在服务器40B中执行的模块识别处理。例如,把从通信单元46输入了模块识别处理的执行指示作为触发条件,从HDD45中读出模块识别程序展开在RAM43中,通过CPU41和被展开的模块识别程序的协作执行模块识别处理。
首先,与第1个人核对处理的步骤S4,或者第2个人核对处理步骤42对应,判别是否从MFP经由通信网络N以及通信单元46接收了各种数据(步骤S71)。在各种数据中,必须包含模块类型。当未接收各种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71:“否”),转移到步骤S71。当接收到各种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71:“是”),参照接收到的各种数据中的模块类型,根据模块类型判别是否表示发送源的MFP的指纹核对模块具有被核对数据的核对功能(步骤S72)。
当表示具有核对功能的情况下(步骤S72:“是”),因为发送源的MFP的指纹核对模块具有被核对数据的核对功能,所以执行除去图6所示的步骤S11的第1参照数据提供处理(步骤S73),模块识别处理结束。
当未表示具有核对功能的意思表示的情况下(步骤S72:“否”),因为发送源的MFP的指纹核对模块不具有被核对数据的核对功能,所以执行除去图12所示的步骤S61的核对结果提供处理(步骤S74),模块识别处理结束。在步骤S74中,代替第2参照数据DB300,使用第3参照数据DB500。
以上,如果采用本实施方式,则可以实现具备可以与具有个人核对功能的MFP以及不具有个人核对功能的MFP双方的种类的MFP对应的服务器的个人核对系统。
进而,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记述是本发明的适宜的个人核对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个人核对系统的一例,并不限于此。
此外,对于构成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的个人核对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个人核对系统的各单元的细节结构以及细节动作,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宜变更。此外,也可以适宜地组合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子的至少2个构成。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各同一人物登记1个参照数据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各同一人物登记多个的参照数据的结构,也可以是在1:N核对时,比较已输入的指纹的被核对数据和与N个人×多个参照数据,在1∶1核对时,比较已输入的指纹的被核对数据和与用户ID对应的多个参照数据的结构。此时,例如,也可以与在多个参照数据中的、与被核对数据最相似的参照数据进行比较。进而,所谓各同一人物中的多个参照数据也可以设置成是多个手指的参照数据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核对用户的生物信息,说明了使用指纹的信息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作为生物信息,也可以设置成使用虹膜、脸、静脉、声波纹等的至少一个的结构。
如果采用上述的(1)项或者(2)项的方式,则即使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信息输入单元混合存在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不降低核对精度地进行个人核对的个人核对装置。
如果采用上述(3)项之所述的方式,则可以得到和(1)或者(2)一样的效果,因为在被核对数据和第1参照数据群的各参照数据的比较中进行用户核对的是否成功判定结果是失败后,可以进行与ID对应的用户核对是否成功判定,所以可以提高使用了多个种类的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个人核对的操作性。
如果采用上述的(4)项或者(5)项的方式,则在每个多个种类的生物信息输入单元中不需要具备信息处理装置,因为可以实现与多个种类的生物信息输入单元共有对应的信息处理装置,所以即使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信息输入单元混合存在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个人核对处理。
如果采用上述(6)项所述的方式,则可以得到和(4)项或者(5)项一样的效果,因为在信息处理装置内没有参照数据,可以取得并输出其他的同一种生物信息装置具有的参照数据,所以可以提高参照数据的安全性。
如果采用上述(7)项所述的方式,则可以得到和(6)项一样的效果,因为在信息处理装置内有参照数据,并且在信息处理装置内没有参照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取得并输出其他同一种类的生物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的参照数据,所以在提高参照数据的安全性的同时可以提高处理的性能。
如果采用上述(8)项所述的方式,则即使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信息输入单元混合存在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不降低核对精度地进行个人核对的个人核对装置。
如果采用上述(9)项所述的方式,则即使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信息输入单元混合存在,多个用户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提高了操作性的信息处理装置。
如果采用上述(10)项所述的方式,则即使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信息输入单元混合存在,多个用户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提高了操作性的个人核对系统。
如果采用上述(11)项所述的方式,则即使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信息输入单元混合存在,多个用户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提高了操作性的个人核对系统。
如果采用上述(12)项所述的方式,则可以得到和(8)项或者(9)项一样的效果,还可以实现具备可以与具有个人核对功能的个人核对装置以及没有个人核对功能的个人核对装置两种种类的个人核对装置对应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个人核对系统。

Claims (12)

1、一种个人核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受用户的生物信息的输入,得到被核对数据的生物信息输入单元;
取得与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对应的、预先登记的参照数据,通过将该已取得的参照数据和上述被核对数据进行比较,判别用户核对是否成功的第1个人核对处理的第1控制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核对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存储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的第1存储单元;
接受用户的ID的输入的操作单元,
上述第1控制单元取得判别被存储在第1存储单元中的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以及与从上述操作单元输入的ID对应的用户的预先登记的参照数据,通过将该取得的参照数据和上述被核对数据进行比较,进行判别用户核对是否成功的第1个人核对处理。
3、如权利要求2述的个人核对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存储单元存储把多个用户的ID和与该ID对应登记的参照数据对应起来的第1参照数据群,
上述第1控制单元通过将上述被核对数据和上述第1参照数据群的各参照数据进行比较,判别用户核对是否成功,当在该用户核对中失败了的情况下,取得与从上述操作单元输入的ID对应的用户的预先登记的参照数据,通过将该取得的参照数据和上述被核对数据进行比较,进行判别用户核对是否成功的第1个人核对处理。
4、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它和具备接受用户的生物信息的输入,得到被核对数据的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个人核对装置可以相互通信地连接,包括
第2控制单元,在由上述个人核对装置输入了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检索与用于判别该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对应的参照用数据并输出检索结果的第1参照数据提供处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控制单元在由个人核对装置输入了用户ID以及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检索与用于判别该用户的ID以及该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对应的参照数据并输出检索结果的上述第1参照数据提供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存储把判别进行用户的核对处理的个人核对装置的信息和判别该个人核对装置具备的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对应起来的核对装置种类数据群的第2存储单元,
上述第2控制单元在由个人核对装置输入了用户的ID以及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的情况,从上述核对装置种类数据群中检索与用于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对应的个人核对装置,从上述检索出的个人核对装置中取得参照数据并输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存储单元存储把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和用户的ID以及用户的预先登记的参照数据对应起来的第2参照数据群,
上述第2控制单元在由上述个人核对装置输入了用户ID以及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的情况下,从上述第2参照数据群中检索与用于判别上述输入的ID和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对应的参照数据,当判断为没有与上述第2参照数据群内对应的参照数据的情况下,从上述核对装置种类数据中检索与用于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对应的个人核对装置,从上述被检索出的个人核对装置中取得并输出参照数据。
8、一种个人核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受用户的生物信息的输入,得到被核对数据的生物信息输入单元;
接受用户的ID的输入的操作单元;
在由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得到的被核对数据上附加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和判别本机的信息,进行用户核对的请求,当用户核对失败这一结果被输入的情况下,进行和从上述操作单元输入的ID一同再次进行用户核对的请求的第2个人核对处理的第3控制单元。
9、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和具备接受用户的生物信息的输入,得到被核对数据的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个人核对装置可以相互通信连接着,包括:
存储把判别上述个人核对装置的信息、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用户的ID和该用户的生物信息的参照数据对应起来的第3参照数据群的第4存储单元;
在由上述个人核对装置输入了判别该个人核对装置的信息、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以及由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得到的被核对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比较由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得到的被核对数据和上述第3参照数据群的各参照数据,判别用户核对是否成功,当在该用户核对中失败的情况下,接受用户ID,从上述第3参照数据群取得与该ID对应的参照数据,通过将该取得的参照数据和由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得到的被核对数据进行比较,进行判别用户核对是否成功并输出核对结果的核对结果提供处理的第4控制单元。
10、一种个人核对系统,权利要求1的个人核对装置、权利要求4的信息处理装置可以经由网络可相互通信地连接。
11、一种个人核对系统,权利要求8的个人核对装置、权利要求9的信息处理装置可以经由网络可相互通信地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0或者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个人核对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装置根据判别上述生物信息输入单元的种类的信息,判别是进行把上述参照数据输出到上述个人核对装置的第1参照数据提供处理,还是判别用户核对是否成功并输出核对结果的核对结果提供处理。
CNA2005101068854A 2005-01-24 2005-09-26 个人核对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个人核对系统 Pending CN18102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15667 2005-01-24
JP2005015667A JP2006202212A (ja) 2005-01-24 2005-01-24 個人認証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個人認証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0205A true CN1810205A (zh) 2006-08-02

Family

ID=36696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1068854A Pending CN1810205A (zh) 2005-01-24 2005-09-26 个人核对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个人核对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165263A1 (zh)
JP (1) JP2006202212A (zh)
CN (1) CN181020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4409B (zh) * 2007-09-21 2013-01-23 索尼株式会社 生物信息存储装置、生物认证装置及生物认证方法
CN107016804A (zh) * 2015-09-10 2017-08-04 劳雷尔银行机械株式会社 装置安全管理设备和方法、金融处理系统、和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49762B2 (ja) * 2005-01-24 2010-04-1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人物照合装置、人物照合システム及び人物照合方法
JP2007206941A (ja) * 2006-02-01 2007-08-16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生体認証装置、生体認証システム及び生体データ管理方法
JP4466585B2 (ja) * 2006-02-21 2010-05-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対象物が表現された画像の数の算出
US20070223035A1 (en) * 2006-03-24 2007-09-2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070245153A1 (en) * 2006-04-18 2007-10-18 Brent Richtsmei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r authentication in a multi-function printer with a biometric scanning device
JP5134338B2 (ja) * 2007-11-01 2013-01-30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認証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5375352B2 (ja) * 2009-06-15 2013-12-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12042634A1 (ja) * 2010-09-30 2012-04-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生体認証装置、生体認証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CN104221052B (zh) * 2012-03-28 2017-05-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生物体认证装置、生物体认证方法、以及生物体认证程序
JP2013008390A (ja) * 2012-09-12 2013-01-10 Ricoh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3033486A (ja) * 2012-09-12 2013-02-14 Ricoh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認証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10977352B2 (en) * 2016-04-05 2021-04-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accessing target application, and terminal
JP6795480B2 (ja) * 2017-09-26 2020-12-02 富士通フロ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生体認証システムおよび生体認証方法
US10721242B1 (en) * 2018-04-27 2020-07-21 Facebook, Inc. Verifying a correlation between a name and a contact point in a messaging system
US10462080B1 (en) 2018-04-27 2019-10-29 Whatsapp Inc. Verifying users of an electronic messag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5303A (en) * 1993-11-12 1995-11-07 Aeroflex Systems Corporation Automated fingerprint classification/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5802199A (en) * 1994-11-28 1998-09-01 Smarttouch, Llc Use sensitive identification system
CN101303717B (zh) * 1995-02-13 2015-04-29 英特特拉斯特技术公司 用于安全交易管理和电子权利保护的系统和方法
US6061506A (en) * 1995-08-29 2000-05-09 Omega Software Technologies, Inc. Adaptive strategy-based system
US5978495A (en) * 1996-07-17 1999-11-02 Intelnet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the identity of human beings
JP3744620B2 (ja) * 1996-09-25 2006-02-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照合装置及び画像照合方法
JP2944557B2 (ja) * 1997-02-27 1999-09-06 日本電気ソフトウェア株式会社 縞パターン照合装置
US6111977A (en) * 1997-04-17 2000-08-29 Cross Match Technologies, Inc. Hand-held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US6421453B1 (en) * 1998-05-15 2002-07-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user recognition employing behavioral passwords
US6510236B1 (en) * 1998-12-11 2003-01-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hentication framework for managing authentication requests from multiple authentication devices
US6247813B1 (en) * 1999-04-09 2001-06-19 Iritech, Inc. Iris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identifying a person through iris recognition
JP3679953B2 (ja) * 1999-09-14 2005-08-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生体情報を用いた個人認証システム
JP3725998B2 (ja) * 1999-10-14 2005-12-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指紋照合装置及び照合方法
JP4231175B2 (ja) * 1999-11-24 2009-02-25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1236324A (ja) * 2000-02-24 2001-08-31 Fujitsu Ltd バイオメトリクス情報による個人認証機能を有する携帯電子装置
JP3825222B2 (ja) * 2000-03-24 2006-09-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本人認証装置および本人認証システムならびに電子決済システム
WO2001088677A2 (en) * 2000-05-18 2001-11-22 Stefaan De Schrijv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cure object access
US6496595B1 (en) * 2000-05-19 2002-12-17 Nextgenid, Ltd. Distributed biometric access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30028811A1 (en) * 2000-07-12 2003-02-06 Walker John Davi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fingerprints, and communicating and processing commands and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US20020018585A1 (en) * 2000-07-19 2002-02-14 Kim Young W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rdless secure credit transaction processing
US7254619B2 (en) * 2000-10-13 2007-08-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aratus for outputting individual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connectable to a plurality of terminals through a network
US20020073344A1 (en) * 2000-12-08 2002-06-13 Maritzen L. Michae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an unauthorized transaction
TWI282941B (en) * 2001-03-15 2007-06-21 Toshiba Corp Entrance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entrance management method by using face features identification
EP1388130A1 (en) * 2001-05-15 2004-02-11 Koninklijke KPN N.V.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JP3773442B2 (ja) * 2001-11-22 2006-05-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30099379A1 (en) * 2001-11-26 2003-05-29 Monk Bruce C. Validation and verif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30150915A1 (en) * 2001-12-06 2003-08-14 Kenneth Reece IC card authorizatio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US7278026B2 (en) * 2002-01-02 2007-10-02 Mcgowan Tim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generation, management, and use of a unique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token for in person and 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US6987870B2 (en) * 2002-03-15 2006-01-17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destination profile using biometrics
US20050007619A1 (en) * 2003-05-22 2005-01-13 Junichi Minato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ent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certification function control method
JP2005115923A (ja) * 2003-09-18 2005-04-28 Ricoh Co Ltd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JP2005100063A (ja) * 2003-09-24 2005-04-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認証装置および認証方法
KR100617292B1 (ko) * 2003-11-14 2006-08-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지문 인식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20050178821A1 (en) * 2004-02-18 2005-08-18 Yuji Ono Manual providing apparatus, multi function printer, server, electronic manual present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JP4449762B2 (ja) * 2005-01-24 2010-04-1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人物照合装置、人物照合システム及び人物照合方法
JP4631560B2 (ja) * 2005-06-27 2011-02-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使用者判別システム、使用者判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4409B (zh) * 2007-09-21 2013-01-23 索尼株式会社 生物信息存储装置、生物认证装置及生物认证方法
CN107016804A (zh) * 2015-09-10 2017-08-04 劳雷尔银行机械株式会社 装置安全管理设备和方法、金融处理系统、和程序
US10453064B2 (en) 2015-09-10 2019-10-22 Laurel Bank Machines Co., Ltd. Device security management apparatus, financial processing system, device security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165263A1 (en) 2006-07-27
JP2006202212A (ja) 200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10205A (zh) 个人核对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个人核对系统
CN1810206A (zh) 人物核对装置、人物核对系统以及人物核对方法
CN1822639A (zh) 成像装置及成像系统
CN1188785C (zh) 安全管理系统、数据分配设备和便携式终端设备
CN1946124A (zh) 图像处理系统
CN1893527A (zh) 图像数据处理装置
CN1668004A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个人信息管理方法
CN1783088A (zh) Web浏览器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装置
CN1773520A (zh) 图像处理器
CN1893509A (zh) 图像形成方法、装置、系统及信息处理装置
CN1812468A (zh) 被保护文件图像生成方法及其生成装置
CN1773525A (zh) 用于验证用户的核对设备和核对方法
CN101043574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249628C (zh) 图像输出装置
CN1661511A (zh) 文件管理的系统与装置以及方法
CN1874404A (zh) 图像处理系统和图像处理装置
CN1897633A (zh) 电子图像数据验证程序、系统和方法
CN1719433A (zh) 图像形成装置的作业处理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842780A (zh) 用户与系统的相互认证系统
CN101079940A (zh) 多功能外设和包括多个多功能外设的信息获取系统
CN1878222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671168A (zh) 数据处理设备
CN1933534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程序及记录媒体和原稿
CN1874405A (zh) 图像处理系统和图像处理装置
CN101047767A (zh) 图像处理设备、系统以及信息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