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9002A - 墨盒 - Google Patents

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9002A
CN1789002A CN 200510131426 CN200510131426A CN1789002A CN 1789002 A CN1789002 A CN 1789002A CN 200510131426 CN200510131426 CN 200510131426 CN 200510131426 A CN200510131426 A CN 200510131426A CN 1789002 A CN1789002 A CN 17890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member
print cartridge
valve
ink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1314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09406C (zh
Inventor
神户智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789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90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940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940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墨盒包括:储存墨水的墨室;将该墨室与该墨盒外部连通的连通室;阀部件,该阀部件被设置在该连通室中,使得该阀部件能够在关闭墨室和外部之间连通的第一位置和允许该连通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和偏置部件,其包括围绕所述阀部件的侧壁部分和从侧壁部分的端部向内伸出并与该阀部件相接合的接合部分。所述偏置部件通常将阀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上,但允许该阀部件借助于侧壁部分和接合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弹性变形而被置于第二位置上,并且产生使该阀部件恢复到第一位置的偏置力。所述墨盒还包括:脱离接合防止器,其防止所述阀部件与接合部分在该阀部件被不正常地朝第二位置操作时脱离接合。

Description

墨盒
参考引入
本申请基于2004年12月13日提交的两个日本专利申请2004-359730和2004-359742,其内容作为参考在此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向记录设备供墨的墨盒。
背景技术
JP-2001-113723(具体是图4)公开了一种用于向诸如喷墨打印机的记录设备供墨的墨盒,该记录设备的墨盒被构造得使墨水在将墨盒从记录设备上取下时不会泄漏。这种墨盒具有储存墨水的墨室、墨水被供应到外部所通过的墨水出口以及墨水连通室。
在墨水连通室中容纳有阀部件,而在墨水出口中则装配有环形密封垫。该阀部件被压缩弹簧偏置,并保持与该环形密封垫相接触,以便于封闭墨水通道,从而防止墨水从墨室中泄漏。当墨盒被联接在记录设备上时,设置在记录设备上的墨水入口管进入该环形密封垫,将阀部件推至墨室相对压缩弹簧的偏置力的一侧,以便于将墨水通道打开,并且能够供墨。
然而,在上述的墨盒中,阀部件的移动是借助于使用压缩弹簧来实现的,从而使用了压缩弹簧的墨盒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而且,压缩弹簧由金属制成,而且不能在有弹簧时丢弃墨盒。也就是说,在丢弃用过的墨盒时,应当将压缩弹簧从墨盒中取下,以使弹簧与墨盒的其余部分分开丢弃,从而升高了处理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偏置部件来代替压缩弹簧,用以一体地包括围绕阀部件并能够沿阀部件移动的方向变形的弹性侧壁部分和从该侧壁部分的端部向内伸出以便与阀部件的与阀门孔相对的表面相接触的接合部分。该侧壁部分的弹性收缩力将所述阀部件偏置到靠近墨水通道或者阀门孔的位置上。
偏置部件的采用使得能够省略压缩弹簧,从而防止墨盒的内部结构复杂。而且,偏置部件可由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从而在丢弃墨盒时不需要将偏置部件从墨盒中取下。从而,不会增加处理成本。
在将包括偏置部件的墨盒联接到记录设备上时,设置在记录设备上的墨水入口管随着靠近墨水通道而推动阀部件,通过相对弹性偏置力拉伸偏置部件的侧壁部分而使阀部件移动,以便于打开墨水通道。从而,应当设置用于允许该偏置部件的侧壁部分扩展的空间。
然而,用户可能会以不适当的方式或者损害墨盒的方式将墨盒联接在记录设备上,使得阀部件被推动的量大于阀部件所期望被推动的量,或者沿着与阀部件所期望被推动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被推动。在此情况中,偏置部件的侧壁部分被过度拉伸,或者接合部分在一部分比其余部分局部变形更多的情况下变成不规则的形状,导致阀部件与偏置部件的接合部分脱离接合,也就是说,阀部件脱离偏置部件,进入上述空间中,并且变得不能返回到靠近限定在偏置部件内部的阀室中的墨水通道的位置上。这会造成墨水从墨盒中泄漏,而且水分或者其它组分会从墨水中蒸发。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形已研制了本发明,从而本发明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墨盒,其包括阀部件,所述阀部件即使在该阀部件被推动的量大于正常量或者沿与正常方向不同的方向推动时,也能够保持起作用,从而防止了墨水从墨盒中泄漏和水分和其它组分从墨水中蒸发。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墨盒包括:
储存墨水的墨室;
将该墨室与该墨盒外部连通的连通室;
阀部件,该阀部件被设置在该连通室中,使得该阀部件能够在关闭墨室和外部之间连通的第一位置和允许该连通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和
偏置部件,其包括围绕阀部件的侧壁部分和从侧壁部分的端部向内伸出并与阀部件相接合的接合部分,所述偏置部件通常将阀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上,但允许借助于侧壁部分和接合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弹性变形而将所述阀部件置于第二位置上,并且产生使该阀部件恢复到第一位置的偏置力,所述墨盒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脱离接合防止器,其防止阀部件与接合部分在该阀部件被不正常地朝第二位置操作时脱离接合。
根据这种布置,当墨盒未被安装在记录设备上时,阀门被沿着保持在阀部件关闭墨室和外部之间所处的第一位置上的方向偏置。当墨盒被安装在记录设备上时,阀部件在相对偏置部件的偏置力拉伸偏置部件的同时被移动到第二位置上,从而在墨室和外部之间建立连通。
在将墨盒安装或者联接在记录设备上后,当阀部件被推动的量大于预定的、正常的或者所期望的量时,该阀部件趋向与接合部分脱离接合。不过,根据本发明,借助于脱离接合防止器防止了这种脱离。从而,不会出现阀部件与接合部分脱离接合并且变得不能返回到关闭墨室和外部之间的连通的第一位置上的情形,否则这将会造成墨水从墨盒中泄漏或者水分或者其它组分从墨水中蒸发。
根据本发明的墨盒并不限于上述一种包括由弹性材料一体制成包括侧壁部分和接合部分的偏置部件的墨盒,而是本发明还适用于包括具有更通用结构的偏置部件的墨盒。而且,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在供墨一侧的连通室(即形成得用以将墨室中的墨水供应到外部所通过的连通室),还适用于在空气引入一侧上的连通室(即形成在墨盒中用以将外部空气引入墨盒内部所通过的空气连通室)。
附图说明
在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阅读下面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的目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上和产业上的意义,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墨盒所联接的喷墨记录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显示在墨盒被联接到该喷墨记录设备上前的情形的截面图;
图3是显示在墨盒被联接到该喷墨记录设备上时的情形的截面图;
图4A、4B、4C和4D分别是墨盒中阀部件的平面图、侧视图、沿图4A中的线A-A所得到的截面图和底视图;
图5A、5B和5C是墨盒另一阀部件的平面图、侧视图和底视图;
图6是示出包括阀部件的阀门装置如何工作的墨盒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阀门装置如何工作的墨盒的另一截面图;
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盒的局部截面图;和
图9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墨盒的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几个现有的优选实施例。
参照图1-7,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盒。在图1所示的示意图中,附图标记1和2代表墨盒和该墨盒所联接到的喷墨记录设备。
墨盒1能够以可取下的方式连接在包括有用于喷墨滴的打印头7的喷墨记录设备2上,并储存所要供应到该打印头7的墨水。
墨盒1包括上边开放、类似盒状的中空外壳1a和封闭该外壳1a的开放上边的盒盖1b。所要供应到打印头7的墨水被储存在该外壳1a中的墨室16内。多个墨盒被联接在喷墨记录设备2上,每个墨盒装有以下四种颜色中的一种:即青色、洋红色、黄色及黑色。
喷墨记录设备2包括安装部分3,各墨盒1以可取下的方式联接在该安装部分3上;墨箱5,其储存从墨盒1经柔性供墨管4所供来的墨水;所述的打印头7,其将存储在该墨箱5中的墨水喷在记录纸6上;托架,该墨箱5和打印头7被安装在该托架上,该托架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托架轴9,作为托架8往复运动所沿的引导件;进给机构10,用于进给记录纸6;以及清洗装置11。
所述安装部分3具有基底部分3a和从该基底部分3a的相对两侧竖直立起的两个引导部分3b。在置于两个引导部分3b之间的基底部分3a中设置有中空的墨水入口管12,存储在墨盒1中的墨水经由该管12流到所述供墨管4中;和供气通道13,空气通过该供气通道被供应到墨盒1中。
供墨管4被连接在墨水入口管12的一端,使得该墨水入口管12通过该供墨管4与墨水箱5相连通。供气管15相对两端中的一端被连接在该供气通道13上,而供气管15的另一端则与大气相连通。
在打印头7与记录纸6相对的一面上布置有多个喷嘴。下文中该表面将被称为“喷嘴面”。借助于驱动由压电元件构成的致动器,存储在墨水箱5中的墨水以墨滴的形式经喷嘴朝记录纸6喷出。在打印头7所安装的托架8往复运动的同时,在记录纸6上进行记录或者打印。
打印头7位于安装部分3上方,使得喷嘴内部的墨水由于墨盒1被联接在安装部分3上时喷嘴和墨盒1之间的压头差而被施加了负背压。
清洗装置11被设置在记录区域外的位置上,与打印头7相对,其包括清洗帽11a,用以覆盖打印头7的喷嘴面;废墨管11b,与清洗帽11a相连通;和泵11c,其将墨水从喷嘴经由该废墨管11b吸出来。
在进行清洗操作时,托架8被移动到清洗位置,而打印头7的喷嘴面则被清洗帽11a覆盖。在此情形下,驱动泵11c,将含有气泡和其它物质以及积累在打印头7内部的劣质墨水吸出来。吸出来的劣质墨水经由废墨管11b流到所要存储的废墨箱(未示出)中。记录和清洗操作由喷墨记录设备2中的中央处理单元或者CPU(未示出)控制。
现在参照图2和图3的截面图,将描述图1中的附图标记A所表示的接合部分的结构,墨盒1在该接合部分上被联接在喷墨记录设备2上。图2显示了在墨盒1联接在喷墨记录设备2上前的情形,而图3则显示了墨盒1联接在喷墨记录设备2上时的情形。
墨盒1包括外壳1a,盒盖1b和盒帽1e。该外壳1a具有底壁1c和部分限定出墨室16的侧壁1i,并且该外壳1a在上边开放。盒盖1b罩住外壳1a的上开放边,而盒帽1e则盖住了外壳1a的底壁1c。墨盒1通过将盒盖1b和盒帽1e熔化而被粘结在外壳1a上而形成。通过该盒帽1e,形成了两个暴露的孔1f、1g,阀门装置23、24(以后描述)分别通过该孔而暴露出来。
在底壁1c的下侧,形成有墨水连通室30和空气连通室50。墨室16中的墨水通过该墨水连通室30而被供应到外部,而大气空气则通过该空气连通室50而被引入墨室16中。这两个连通室30、50分别部分限定出从底壁1c的下表面伸出的内管状壁部分1h、1k。
在底壁1c中形成有墨水入口1d,用于在墨水连通室30和墨室16之间连通;和空气引入口1j,用于在空气连通室50和墨室16之间连通。空气引入口1j具有基本与空气连通室50相同的内径。在底壁1c的上表面对应于空气引入口1j的位置上,管状部件62在墨室16中延伸。
在该管状部分62内部限定出具有第一部分62a和第二部分62b的内部通道。该内部通道的第一部分62a从空气引入口1j沿进入墨室16的方向延伸,并且在截面图中沿该方向逐渐地变窄,而第二部分62b则从所述第一部分62a基本伸直地延伸进入墨室16。空气连通室50在墨室16中经由内部通道的第一和第二部分62a、62b而在墨水表面上方开放。
从内部通道的第一部分62a的内表面到空气连通室50与该内部通道相接壤的上部连续地形成有多个肋70,使得每个肋都朝向阀部件65(以后描述)的引导杆66延伸。肋70的数量为3个或者3个以上。所确定的每个肋70的下端表面70a和偏置部件63(以后描述)的接合部分73之间的距离T1使得当墨盒1联接在喷墨记录设备2上时,如图3所示,接合部分73与肋70的下端表面70a间隔开的间距小于接合部分73和下端表面70a之间的距离T1。
在墨水连通室30的内表面上,形成有预定数量的肋71,这些肋从底壁1c的下表面朝向偏置部件46的接合部分37延伸,并被容纳在如下文所述的墨水连通室30中。肋的数量为3或者3个以上。所确定的各肋71的下端表面71a与接合部分73之间的距离T2使得当墨盒1联接在喷墨记录设备2上时,如图3所示,接合部分37与肋71的下端表面71a间隔开的间距小于接合部分37与下端表面71a之间的距离T2。
阀门装置23、24被分别设置在墨水连通室和空气连通室30、50中。下文中与墨水连通室30相关的一侧可以称为“供墨侧”,而与空气连通室50相关的一侧则可以称为“空气引入侧”。供墨侧上的阀门装置23包括由弹性材料一体制成的偏置部件46,和由树脂制成的阀部件54。偏置部件46的外形为基本圆筒形。该偏置部件46包括阀座部分46a,阀座部分46a靠近墨室一侧上的偏置部分46b,和围绕阀座部分46a的联接部分33,其中使得46a、46b、33一体形成。阀部件54被容纳在限定在偏置部分46b内部的阀室中,并被该偏置部分46b沿着保持与阀座部分46a相接触的方向偏置。
联接部分33的外径大于偏置部分46b的外径。墨水连通室30具有扩展部分44,其中墨水连通室30的直径大于其余部分的直径。该联接部分33被配合在所述扩展部分44中。偏置部件46与被保持在墨水连通室30的内表面和盒帽1e之间的联接部分33一起被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
阀座部分46a具有在其中心出形成的通孔。该通孔包括上部41,上部41下的插入部分35,和插入部分35下的锥形引导通道40。该插入部分35形成的尺寸允许在墨盒1联接在安装部分3上时配合插入墨水入口管12。
偏置部分46b包括从阀座部分46a朝向墨室16立起的圆筒形侧壁部分36,以及从侧壁部分36向内伸出的接合部分37,即延伸到靠近墨室16的阀部件54一侧。在接合部分37中心处,其具有开口37a,该开口的直径d1小于阀部件54的突起57a(以后说明)的直径d2(如图4C所示)。
偏置部分46b借助于侧壁部分36和接合部分37的弹力而使阀部件54朝向阀座部分46a偏置。一般来说,阀部件54保持与阀座部分46a接触。当墨水入口管12被插入所述插入部分35时,墨水入口管12朝墨室16推动该阀部件54,而被推动的阀部件54又在侧壁部分36受到拉伸的情况下向上推动接合部分37,从而在阀部件54的下表面和阀座部分46a之间形成一个间隙,以便于允许墨水通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偏置部件46、63一体形成,包括阀座部分46a、63a,侧壁部分36、72,以及接合部分37、73,能够减小组件数量,从而能够简化墨盒1的生产工艺。而且,由于阀座部分46a、63a由弹性材料形成,因而提高了阀座部分46a、63a和阀部件54、65(68)之间的密封性,从而可以在阀部件54、64(68)与阀座部分46a、63a相接触时,可靠地关闭墨室16和墨盒1外部之间的连通。
如图4A-4D所示,阀部件54包括底部57、从底部57的周边竖直向上延伸的圆筒形侧壁部分56以及从底部57到侧壁部分56连续形成的连通通道58。底部57具有环形突起57a,位于其与阀座部分46a相对的一侧上。该突起57a径向地形成于连通通道58内,但是除了上部41的开放端的外侧或者形成于阀座部分46a中的通孔。在阀座部分46a上的偏置部分46b挤压阀部件54时,阀部件54的突起57a弹性变形,并紧密地接触阀座部分46a的上表面。突起57a的直径d2(如图4C所示)大于形成在接合部分37中心处的开口37a的直径d1(如图2所示)。
类似于供墨侧的阀门装置23,空气引入侧上的阀门装置24包括由弹性部件一体制成的偏置部件63,和由树脂制成的阀部件65。阀部件63与供墨侧的偏置部件46相类似,也就是说,该偏置部件63包括阀座部分63a,偏置部分63b,联接部分63e,它们一体形成。偏置部分63b类似于供墨侧的偏置部分46b,其包括从阀座部分63a的周边朝向墨室16竖直立起的圆筒形侧壁72,和从侧壁部分72向内伸出的接合部分73,即延伸到阀部件65靠近墨室16的一侧。在接合部分73的中心处,其具有开口74,该开口74的直径d3(如图2所示)小于阀部件65的突起157a(以后描述)的直径d4(如图5C所示)。偏置部件63各部件的功能与供墨侧上的偏置部件46的各部件一样,故而略去偏置部分63各部件的描述。
阀座部分63a具有阀部件65的操作部分67(以后描述)插入所穿过的通孔63c。在该阀座部分63a下方,围绕该通孔63c的开放端一体形成有圆筒形密封部分63d。
如图5A-5C所示,阀部件65包括在其上边处的引导杆66、其下边的所述操作部分67和基本在其中部的阀门部分68。类似于如图4A-4D所示的阀部件54,阀门部分68包括底部157,侧壁部分156,连通通道158,以及底部157的下表面上的突起157a。阀门部分68结构上与阀部件54类似,而与阀部件54相对应的部件或者元件将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它们的描述。也就是说,在空气引入侧上,阀部件65的阀门部分与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阀部件相对应。
引导杆66为圆筒形,其从底部157竖直立起。该引导杆66被插入穿过偏置部分63b的开口74,在引导杆66与开口74的内周表面之间有一间隙,使得引导杆66位于被肋70所围绕的位置上。
操作部分67为从底部157竖直地或者向下伸出、穿过形成于阀座部分63a中的通孔63c的一部件,在通孔63c的内周表面和操作部分67之间有一间隙,用以允许空气通过。
在安装部分3的墨室1所联接的位置上,墨水入口管12在供墨侧上突出,而诸如海绵材料的弹性多孔材料3c绕墨水入口管12的下底部分嵌入。尽管根据本发明的布置防止了墨水泄漏,但是在该下底部分还是设置有弹性多孔材料3c,用以吸收从墨盒1泄漏的墨水。也就是说,设置弹性多孔材料3c以为一些极端情况提供。
以切口形式的连通开口12a形成于墨水入口管12的上端处,以便于沿墨水入口管12的径向将形成于墨水入口管12内的内部通道和该墨水入口管12周围的空间连通。当墨水入口管12与阀部件54相接触时,该连通开口12a保证限定在墨水入口管12中的内部通道与墨室16连通。
在安装部分3的空气引入侧,凹槽3d形成在与墨盒1的偏置部件63的密封部分63d相对应的位置上。在该凹槽3d中,供气通道13在一使其不被操作部分67的下端完全覆盖的位置上开放。当墨盒1联接在安装部分3上时,如图3所示,密封部分63d被装配在凹槽3d中,密封部分63d的端部弹性变形得使其与凹槽3d的底部保持紧密接触,从而在供气通道13和空气引入口1j之间建立起气密的连通。
参照图2和3,将描述在墨盒1被联接在安装部分3上时的情形。在墨盒1联接在安装部分3上前,如图2所示,在空气引入侧上,操作部分67从盒帽1e向下突出,操作部分67的下端略微地位于密封部分63d的下端尽头的上方,而阀部件65被偏置部分63b偏置成保持与阀座部分63a紧密接触。同时,在供墨侧上,阀部件54被偏置部分46b偏置成保持与阀座部分46a紧密接触。
当墨盒1联接在安装部分3上时,如图3所示,在供墨侧上,墨水入口管12的上端推动阀部件54向上,从而拉伸偏置部分46b的侧壁部分36,使得阀部件54与阀座部分46a脱离开,从而使阀门装置处于打开状态,其中,阀部件54处于第一位置上,允许墨室16和墨盒外部之间相连通。从而,存储在墨室16中的墨水经墨水入口1d、墨水连通室30、形成于接合部分37中的开口37a、阀部件54中的连通通道58(如图4A-4D所示)以及墨水入口管12端部上的开口12a而被供应到墨水入口管12。
同时,在空气引入侧上,当操作部分67的端部保持与凹槽3d的底部相接触用以将阀部件65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时,阀部件63的阀座部分63a相对于阀部件65被向下移动,换句话说,该阀部件65相对于阀座部分63a被向上推动,偏置部分63b的侧壁部分72受到拉伸,使得阀部件62与阀座部分63a脱离开,从而使阀门装置处于打开状态,其中,阀部件65被置于第一位置上,以使墨盒内部与外部相通。阀部件65的引导杆66沿着肋垂直延伸的、与空气引入口1j的内表面相对的端面移动,使得即使在阀部件65被推动所在的方向偏离于期望阀部件65借助于推动而移动的正常方向的确切垂直方向时(下文中阀部件65所期望被推动的方向可以称为“阀部件65所期望移动的正常方向”),该偏离也会被使阀部件65沿基本垂直方向移动的肋70限制。也就是说,肋70垂直延伸的端面与引导部分相对应。从而,侧壁部分72在其整个周边基本上被均匀地拉伸,从而防止了常常看到的侧壁部分上的会使阀部件趋向于离开接合部分的局部拉伸,并且能够让阀部件正常运转。
当阀门装置24置于打开状态时,墨室16经由供气通道13、操作部分67和通孔63c之间的间隙、阀部件65中的连通通道158(如图5A-5C所示)、引导杆66和接合部分73中的开口74的内周边表面之间的间隙、空气连通室50、邻近管状部件62限定出的内部通道的第一部分62a中的两个肋70之间的空间以及内部通道的第二部分62b而与记录设备2外部空间相连通。
接着参照图6,将描述例如在墨盒1被不适当地联接的情形下,或者用户损害到墨盒1的情形下,阀部件54、65被向上推动一个大于正常的、所期望的量时阀门装置23、24如何操作。
分别支撑阀部件54、65的偏置部件46、63由弹性材料制成。从而,当阀部件54、65被向上推动时,侧壁部分36、72被拉伸地比较长,从而使接合部分37、73倾斜得扩宽了接合部分37、73的开口37a、74。当侧壁部分36、72被进一步向上拉伸时,阀部件54、65使接合部分37、73被极大地倾斜得扩大了开口37a、74,使得阀部件54、65穿过开口37a、74与偏置部件46、63脱离结合,或者离开偏置部件46、63。阀部件54、65一旦以这种方式离开偏置部件54、65,它们将不能回到与阀座部分46a、63a保持紧密接触的位置上。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墨盒中,肋71、70的下端面71a、70a起到了限制器的作用,用于防止每一个阀部件54、65移动量过大。也就是说,确定接合部分37、73上表面之间的以及肋71、70的下端面71a、70a之间的距离T1、T2使得在开口37a、74扩大到大于阀部件54、65的尺寸从而允许阀部件54、65离开接合部分37、73之前,接合部分37、73的上表面与肋71、70的下端面71a、70a相接触,如图6所示。
因此,即使在阀部件54、65被向上推动的量超出了正常的所期望的量时,阀部件54、65也不会与偏置部件46、63脱离接合,也就是说,不会穿过开口37a、74而离开偏置部件46、63,从而防止了阀门装置23、24在它们打开的状态下离开,否则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且会引起诸如墨水泄漏到墨盒外以及由于水分或者墨水中的其它组分蒸发而造成的墨水粘性增加等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墨盒,限制器由表面构成(即每个肋的下端面),接合部分在阀部件与接合部分脱离接合之前与该表面相接触。也就是说,通过适当地确定该表面与接合部分之间的距离而使该表面能够作为限制器使用,从而能够简化墨盒的内部结构。
注意,墨水泄漏所出现的地方并不限定于供墨侧上的阀门装置23。也就是说,墨水泄漏可以出现在墨水被引入内部通道的第一和第二部分62a、62b的地方,例如当用户在拿墨盒时使墨盒摔落,而此后在将阀门装置24以打开状态放置在空气引入侧时,墨水从阀门装置24漏出。类似的是,诸如水的墨水组分可能会在供墨侧上的阀门装置23处蒸发。
当阀部件54、65被沿着倾斜向上的方向推动时,该方向偏离于阀部件54、65借助于推动所期望移动的正常的垂直方向,侧壁部分36、72的一部分被极大地拉伸,从而使开口37a、74变形,使得阀部件54、65倾向于穿过开口37a、74离开偏置部件46、63。在空气引入侧的阀部件24上,引导杆66在肋70上滑动,并从而被沿着基本垂直的方向引导,如上所述。从而,不会出现仅有一部分侧壁部分70被极大拉伸的情况,从而减小了阀部件65穿过开口74与偏置部件63脱离接合的可能性。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空气连通室具有与墨室连通的内部通道,因而在允许阀部件进入该内部通道的位置上,当阀部件被向上推动,而由从内部通道朝着引导杆延伸的肋构成的引导部分与所述引导杆协同作用,构成引导装置时,形成内部通道的内表面和所述引导杆之间的流体通道,并且能够适当地沿肋引导所述引导杆。
在本实施例中,在空气引导侧的阀门装置24上进行了这种引导阀部件54用以防止接合部分73的局部的较大拉伸,但是也可以在供墨侧的阀门装置23中采用引导杆,以便于由墨水入口1d或者肋71来引导阀部件54。
根据本实施例,即使由于偏置部件46、63具有由于制造误差或者其它原因而造成的小于标称尺寸的尺寸、或者由于侧壁部分36、72未充分伸展从而推动阀部件54、65而突然推动阀部件54、65时,在阀部件穿过开口37a、74与偏置部件46、63脱离接合时,也能由于以下的原因防止墨盒的阀门装置23、24保持打开状态。
也就是说,如上所述,阀部件54、65的突起57a、157a的直径d2、d4大于开口37a、74的直径d1、d3(如图2所示),而距离T1、T2(如图2所示)则基本上等于或者略微小于阀部件54、65沿着与阀部件54、65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的高度或者厚度,即未被拉伸时从突起57a、157a的下端到接合部分37、73的下表面的尺寸。从而,当阀部件54、65穿过开口37a、74与偏置部件46、63脱离接合、或者离开时,如图7所示,侧壁部分36、72收缩,使得接合部分37、73将其沿阀部件54、65的下表面的形状改回到它原来的形状。从而,阀部件54、65被夹在接合部分37、73的上表面与每个肋71、70的下端面71a、70a之间,使得阀部件54、65的下表面封闭所述开口37a、74。因此,在阀部件54、65穿过开口37a、74与偏置部件46、63脱离接合的情形下,防止阀门装置23、24处于打开状态。另一方面,在传统的布置中,阀门装置23、24不能从这种打开状态恢复到关闭状态下,这时阀部件54、65被置于第二位置上,用以关闭墨室和墨盒外部之间的连通。从而,根据本实施例,防止了由于阀门装置23、24处于打开状态所引起的诸如墨水泄漏的问题。
根据第一实施例,引导装置的引导部分和限制器由相同的元件构成,即肋构成。从而,可以减小墨盒组件的数量。
接着参照图8,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墨盒。与第一实施例相对应的部件和元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在第一实施例中,肋70、71限制了阀部件65、54的位移。然而,根据第二实施例,接合部分73、37代替了空气引入侧的肋70以及供墨侧的肋71,它们分别与空气连通室50的顶表面50a以及墨水连通室30的顶表面30a抵靠接触,用以限制阀部件65、54的位移,如图8所示。
如图8所示,内部通道的第一部分62a的内表面为圆筒形,其与引导杆66的外周表面间隔开一较小的距离,使得引导杆66能够沿内部通道的第一部分62a的内表面以与该内表面滑动接触的方式引导。
根据第二实施例,由于空气连通室具有与墨室相通的内部通道,因而在允许阀部件进入该内部通道的位置上,当阀部件被向上推动时,阀部件和由内部通道内表面构成的引导部分与引导杆协同作用,构成引导装置,从而简化了墨盒的内部结构。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盒,限制器由表面构成(即,空气连通室和墨水连通室的顶表面),接合部分在阀部件与其脱离接合之前与该限制器相接触。也就是说,通过适当地确定该表面与接合部分之间的距离而使该表面作为限制器使用,从而能够简化墨盒的内部结构。
参照图9,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墨盒。与第一实施例相对应的部件和元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如图9所示,各具有向下突起部分76a的多个肋76从墨水连通室30的顶表面伸出,与平面图上墨水连通室30的基本中心部分的位置处交汇。这些突起部分76a协同构成了一个突起,其下端面穿过形成于接合部分37中的开口37a直接与阀部件54相对,使得当提高阀部件54时,由肋76的若干突起部分组成的该突起进入接合部分37的开口37a,与阀部件54直接接触,从而防止了阀部件54的过度位移。要注意的是,水平延伸的部分相当于桥接件,而由肋76的若干突起部分76a组成的该突起则相当于直接接触部分。
阀部件65的引导杆66的上端与空气连通室50的顶表面直接接触,以便于防止阀部件65的过度运动。顶表面75和引导杆66中的一个具有连通通道66a,该通道允许在引导杆66与顶表面75相接触的同时有空气连通。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墨盒,限制器由表面构成(即顶表面,和由肋76的突起部分76a组成的突起的下端面),阀部件在其与接合部分与脱离接合之前相接触。也就是说,通过适当地确定该表面与接合部分之间的距离,该表面能够作为限制器使用,从而能够简化墨盒的内部结构。
在上述每一个实施例中,开口37a、74形成于偏置部件46、63中,用以沿阀部件54、65的移动方向打开,以便于允许墨水和空气相连通。然而,开口37a、74形成于偏置部件46、63所处的位置并不限于这个位置。例如,只要容纳阀部件54、65的阀室与墨水或者空气连通室30、50之间的连通能够建立,则开口37a、74可以形成于偏置部件46、63的侧壁部分36、72中。当开口37a、74形成于侧壁部分36、72中时,可以省略阀部件54、65的连通通道58、158。
各实施例可以修改成使安装部分3中的供气通道13采用与墨水入口管12相同的形状,即从安装部分向上伸出的管状的形状,而空气引入侧的阀门装置24具有与供墨侧的阀门装置23相同的结构。或者,各实施例可以修改成使得供墨管12不从安装部分上突起,而供墨侧的阀门装置23具有与空气引入侧上的阀门装置24相同的结构。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实施例的细节,而是另外还可以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要旨和范围的情况下想到的各种改变和修改的形式体现。

Claims (18)

1.一种墨盒,包括:
储存墨水的墨室;
将该墨室与该墨盒外部连通的连通室;
阀部件,该阀部件被设置在该连通室中,使得该阀部件能够在关闭墨室和外部之间连通的第一位置和允许该连通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和
偏置部件,其包括围绕所述阀部件的侧壁部分和从侧壁部分的端部向内伸出并与该阀部件相接合的接合部分,所述偏置部件通常将阀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上,但允许该阀部件借助于侧壁部分和接合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弹性变形而被置于第二位置上,并且产生使该阀部件恢复到第一位置的偏置力,所述墨盒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脱离接合防止器,其防止所述阀部件与接合部分在该阀部件被不正常地朝第二位置操作时脱离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接合防止器包括:至少一个限制件,该限制件限制所述阀部件在该阀部件与接合部分脱离接合之前移动;和倾斜限制件,该倾斜限制件限制所述阀部件相对于期望该阀部件通过推动所移动的正常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接合防止器包括所述限制件,且该限制件包括间接接触部分,该间接接触部分经所述偏置部件而与所述阀部件相接触,以防止该阀部件移动到与接合部分脱离接合的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接合防止器包括所述限制件,且该限制件包括直接接触部分,该直接接触部分与所述阀部件直接接触,以防止该阀部件移动到与接合部分脱离接合的程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还包括:圆筒形壁,其在该壁内侧限定出连通室,并且包括台肩表面,该台肩表面沿着与所述阀部件所期望移动的正常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该台肩表面构成所述间接接触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还包括:圆筒形壁,其在该壁内侧限定出连通室;和多个肋,所述肋从所述圆筒形壁的内表面延伸进入连通室,每个肋都具有沿着与所述阀部件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下端表面,且肋的下端表面构成了所述间接接触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置部件还包括:阀室,其由以下部分限定:(a)具有阀表面的阀座部分,在该阀表面的中心处形成有阀门孔,且所述阀部件与该阀表面保持接触;(b)具有开口的所述接合部分,该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阀部件的直径;和(c)所述侧壁部分,所述阀室容纳所述阀部件,并且仅在阀门孔和所述开口处与阀室的外部相连通,
并且,当不在偏置部件上施力时,接合部分与间接接触部分之间在所述正常方向上的距离小于阀部件在该正常方向上的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还包括:圆筒形壁,其在该壁内侧限定出连通室;和延伸跨过该圆筒形壁内表面的相对部分的桥接件,所述直接接触部分从该桥接件的中部沿与正常方向相平行的方向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接合防止器包括所述倾斜限制件,且该倾斜限制件包括引导装置,该引导装置包括:(a)从所述阀部件沿平行于该阀部件所期望移动的正常方向的方向伸出的引导杆;和(b)引导部分,该引导部分以滑动接触方式与该引导杆相接合,以便沿平行于正常方向的方向引导该引导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还包括圆筒形壁,其在该壁内侧限定出连通室;和至少三个肋,各肋从所述圆筒形壁的内表面延伸进入所述连通室,各肋的与圆筒形壁相对的端表面与以滑动接触的方式接合引导杆,并起所述引导部分的作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的与所述阀部件相对的端表面经所述偏置部件而与所述阀部件相接触,以便防止该阀部件移动到使阀部件与接合部分脱离接合的程度,从而该端表面起限制件的作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还包括圆筒形壁,其在该壁内侧限定出连通室和与该连通室相通的内部通道,该内部通道的内表面以滑动接触的方式与所述引导杆相接合,并从而起所述引导部分的作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还包括在连通室和内部通道之间的边界处沿着与正常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台肩表面,该阀部件经偏置部件而与该台肩表面相接触,以便防止所述阀部件移动到该阀部件与接合部分脱离接合的程度,从而该台肩表面起所述限制件的作用。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还包括圆筒形壁,其在该壁内侧限定出连通室,该圆筒形壁具有沿着与所述正常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引导杆相接触的接触面,以便防止所述阀部件移动到该阀部件与接合部分脱离接合的程度,从而该接触面起所述限制件的作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分包括围绕所述阀部件外周的中空圆筒形部分,且所述接合部分包括从该中空圆筒形部分的端部向内伸出的凸缘。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部件具有处于其中心处的阀门孔,并且由橡胶或者类似的材料一体制成,从而包括所述侧壁部分、所述接合部分、和具有围绕阀门孔的阀表面的阀座部分,所述阀部件与该阀表面保持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部件还包括:阀室,该阀室由以下部分限定:(a)具有阀表面的阀座部分,在阀表面的中心处形成有阀门孔,且阀部件与该阀表面保持接触;(b)具有开口的所述接合部分,该开口的直径小于阀部件的直径;和(c)所述侧壁部分,所述阀室仅在阀门孔和开口处与阀室的外部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部件和阀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连通通道,用于在接合部分与该阀部件相接合时连通所述偏置部件内部的空间和所述开口。
CNB2005101314261A 2004-12-13 2005-12-12 墨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940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59742 2004-12-13
JP2004359730 2004-12-13
JP2004359730A JP4665500B2 (ja) 2004-12-13 2004-12-13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9002A true CN1789002A (zh) 2006-06-21
CN100509406C CN100509406C (zh) 2009-07-08

Family

ID=3666920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3142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9406C (zh) 2004-12-13 2005-12-12 墨盒
CN 200520136634 Expired - Lifetime CN2887601Y (zh) 2004-12-13 2005-12-13 墨盒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36634 Expired - Lifetime CN2887601Y (zh) 2004-12-13 2005-12-13 墨盒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665500B2 (zh)
CN (2) CN100509406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9758B (zh) * 2007-02-19 2010-09-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盒和具有这种墨盒的系统
CN101376290B (zh) * 2007-08-31 2011-02-0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包装装置
CN104057712A (zh) * 2013-03-22 2014-09-2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打印流体供应部分的打印流体盒和打印流体供应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70335B2 (ja) * 2004-12-13 2011-04-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5909952B2 (ja) * 2011-09-16 2016-04-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62908B1 (ko) * 1998-11-11 2002-11-29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잉크젯식 기록장치와 잉크 공급시스템 및 잉크 카트리지
JP3450798B2 (ja) * 1999-04-27 2003-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該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液体収納容器、該システム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
JP2002001988A (ja) * 2000-04-18 2002-01-08 Canon Aptex Inc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9758B (zh) * 2007-02-19 2010-09-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盒和具有这种墨盒的系统
CN101376290B (zh) * 2007-08-31 2011-02-0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包装装置
CN104057712A (zh) * 2013-03-22 2014-09-2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打印流体供应部分的打印流体盒和打印流体供应设备
US9126415B2 (en) 2013-03-22 2015-09-0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 fluid cartridge having print fluid supply portion, and print fluid supplying apparatus
CN104057712B (zh) * 2013-03-22 2016-04-2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打印流体供应部分的打印流体盒和打印流体供应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09406C (zh) 2009-07-08
JP2006167949A (ja) 2006-06-29
JP4665500B2 (ja) 2011-04-06
CN2887601Y (zh) 2007-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1417C (zh) 液体容器、液体使用装置、记录装置以及喷墨墨盒
CN1192893C (zh) 墨水容器和喷墨墨盒
CN1280104C (zh) 液体容器及喷墨打印装置
CN1035422C (zh) 印墨补充装置及印墨补充的方法
CN1030051C (zh) 液体容器、使用此液体容器的记录头以及使用上述两者的记录设备
CN200970928Y (zh) 用于给墨盒充墨的夹具
CN1657296A (zh) 制造液体容器的方法和液体容器
CN1262420C (zh) 墨盒、液体流动控制器及调节液体流动的方法
CN1102108C (zh) 油墨喷射管、喷墨头及印刷器
CN1235746C (zh) 墨盒及包含该墨盒的真空包装产品
CN1223461C (zh) 喷墨记录设备的墨盒
JP4513337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CN1663803A (zh) 墨盒和填充墨盒的方法
CN2887601Y (zh) 墨盒
CN1091037C (zh) 阀门构件、阀门、墨水盒及具有相同构件的墨盒
US9969170B2 (en) Print device having maintenance mechanism for head unit
CN1950211A (zh) 墨水箱、记录头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JP2004142405A (ja) 液体噴射装置
EP1674270B1 (en) Ink cartridge
CN1317128C (zh) 喷墨记录设备
CN1292911C (zh) 墨水容器
CN1572508A (zh) 墨水容器
CN1771133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1049764A (zh) 液体容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液体容器的喷墨式记录装置
CN1761568A (zh) 液体喷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9144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9144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