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6511A - 油压避震器 - Google Patents
油压避震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86511A CN1786511A CN 200410096979 CN200410096979A CN1786511A CN 1786511 A CN1786511 A CN 1786511A CN 200410096979 CN200410096979 CN 200410096979 CN 200410096979 A CN200410096979 A CN 200410096979A CN 1786511 A CN1786511 A CN 17865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axostylus axostyle
- valve rod
- control
- sh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可在车辆行进中、使用者可依路况随时调整缓冲力量的大小及开启和关闭避震作动功能的油压避震器,具有控制座、避震座、作动组件及避震弹簧等构件。该避震弹簧提供避震器各组件之间的避震弹力,该作动组件的活塞组设有活塞及轴杆,容设在该油压缸径内作动,该轴杆两端穿出该油压缸径的防漏件,让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内形成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该液压油在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之间流动,该活塞设有单向阀,该轴杆内部呈孔径,且设有引流孔、主油道和启闭阀口,该控制阀杆穿设在该轴杆的孔径中且外径设有挡部和启闭阀,该控制阀杆受该控制座控制轴的控制位移作动,其挡部改变该轴杆引流孔的开口大小,而改变缓冲力量的大小,其启闭阀抵靠或分离该轴杆的启闭阀口时,即关闭避震或开启避震作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可以运用在各种产业结构上的新式油压避震器,特别是指一种适合使用在车辆、器械结构上的全新辅助缓冲结构,本发明是运用一控制座、避震座、作动组件及避震弹簧等构件,该控制座设有控制轴,该控制轴由使用者控制的钢索带动,该避震座设有油压缸径。该油压缸径两端设有防漏件,该作动组件设有活塞组及控制阀杆,该避震弹簧提供避震器各组件之间的避震弹力,该作动组件的活塞组设有活塞及轴杆,该活塞设有单向阀,且该活塞外径设有油封,容设在该油压缸径中密合作动,该轴杆两端穿出该油压缸径的防漏件,让该油压缸径内形成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该液压油在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之间流动,该轴杆内部呈孔径,其内外径间设有第一引流孔、第二引流孔、第三引流孔,且在该轴杆的孔径中设有启闭阀口、主油道。该控制阀杆穿设在该轴杆的孔径中,其一侧外径设有第一挡部、第二挡部和启闭阀,且在该侧内部设有导油道,另在该导油道和外径之间设有第一导油孔和第二导油孔,该控制阀杆另一侧端和该控制座的控制轴相抵靠作动。当使用者将该钢索定位在缓冲阻力小的刻度时,该油压避震器受力下压作动,该油压缸径内第一油室的液压油受该活塞组位移推挤流动经由该轴杆的第三引流孔、启闭阀口、主油道、第二引流孔、及该活塞的单向环油道、单向阀孔(推动阀件离开单向阀孔的封闭面呈开放状态)流向该油压缸径的第二油室,同时也经由控制阀杆的第二导油孔、导油道、第一导油孔经该轴杆的第一引流孔流向第二油室,因此该油压避震器下压时该液压油的流动阻力小,仅藉该避震弹簧的弹性力提供下压的阻力,当该油压避震器由该避震弹簧的弹性力带动向上作动,该油压缸径内第二油室的液压油受该活塞组的位移推挤流动,该活塞的单向阀其阀件即受液压油流动压力和该阀件的弹性力靠向单向阀孔的封闭面而关闭单向阀孔,该第二油室的液压油仅能从该活塞组轴杆的第一引流孔经该控制阀杆的第一导油孔、导油道、第二导油孔、经该轴杆的主油道、启闭阀口及第三引流孔流向该油压缸径的第一油室,此时液压油流动的阻力增大,而让该避震器有缓冲的功能。当使用者依路况要增大缓冲的阻力将该钢索定位在缓冲阻力大的刻度时,该钢索带动该控制轴控制该控制阀杆位移作动,该控制阀杆一侧外径的第一挡部阻隔该轴杆的第一引流孔时该第一引流孔的开口变小,该液压油流动的阻力会更增大,该油压避震器的上升缓冲力量会更大,此时该避震器可适用在较颠簸路况,如果路况更颠簸,使用者欲再增大向上作动缓冲阻力及增大向下作动下压阻力时,使用者再推动钢索将该钢索定位在缓冲阻力更大的刻度时该控制轴控制该控制阀杆增大位移长度,此时该控制阀杆的第二挡部阻隔该轴杆的主油道,让该主油道的流动空间变小,让该液压油从第一油室流向第二油室,或从第二油室流向第一油室,其流动的阻力均会更增大,让该避震器向下作动下压阻力及向上作动的缓冲阻力更增大,让使用者可骑乘在更大颠簸路况。如果在上坡路况或下坡路况时,使用者欲关闭该避震功能将该钢索定位在关闭的刻度,该控制轴控制该控制阀杆再增大位移长度,此时该控制阀杆的启闭阀即抵靠该轴杆的启闭阀口而关闭主油道,让液压油无法流动而关闭该避震器的避震作动,而让使用者在上、下坡路况时能省力、安全。如果在平顺的路况,使用者可拉动钢索定位在其适合的开启刻度上,此时该控制阀杆的启闭阀即开启主油道让该油压避震器恢复避震作动功能;故本发明是一种可在车辆行进中,使用者可依路况随时调整缓冲力量的大小及开启和关闭避震作动功能的全新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市面上常见的车辆避震器结构都是利用内部弹簧配合筒形本体及其它组件进行相对吸震作动,以下举出一种具有避震座、避震轴及避震弹簧的常见车辆避震器,现有的避震器是以避震座枢设在车轮轴、以避震轴枢设在车体,而避震弹簧则在避震座、避震轴之间产生伸缩缓冲效果,而其避震座的内径是作为油压缸径,其具有一活塞轴,其活塞轴在其避震座的内径中作动;此种现有的避震器结构早已运用在各式器械、车辆的缓冲避震设备上,但是,其结构仍在使用时产生下述的问题:
其一,现有避震器仅具有避震缓冲效果无锁死功能,因此当车辆的骑乘者在上坡路况时,会因避震器的作动而增加行进阻力,因避震器的上下作动会吸收骑乘者踏动前进的力道而让使用者在上坡路况骑乘时须更费力。
其二,现有避震器仅具有避震缓冲效果无锁死功能,因此当车辆的骑乘者在下坡路况时,会因避震器的作动而改变前倾的角度,当前避震器往下作动时,车辆前倾的角度会变大,此时极易发生前倾翻车的危险。
其三,现有避震器其避震缓冲效果,是藉一调整螺丝旋动调整其缓冲力量的大小,但是需在车辆静止中使用者下车进行调整,因此无法依适合路况随时调整其缓冲阻力大小,而造成使用者不便。
由于一般现有车辆、器械避震器皆具有如上的问题,因此,如今的研发方向也已朝向可在车辆行进中使用者可依路况随时调整缓冲力量的大小及开启、关闭避震作动功能等要求前进,而以上目标也是本发明人研发本发明结构的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运用控制座、避震座、作动组件及避震弹簧进行油压避震相对作动,且运用受使用者控制的钢索带动该控制座的控制轴作动及运用该避震座所设的油压缸径及作动组件的活塞组和控制阀杆等构件,并以该控制轴控制该控制阀杆位移作动,让使用者可在车辆行进中进行调整该避震器的缓冲力量大小及开启和关闭该避震器的作动功能,上述特征技术可达成的几项目的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一种可让使用者于车辆行进中可依路况进行调整该避震器的缓冲力量的大小,当骑乘在较平顺路况时,使用者可将该钢索定位在缓冲阻力小的刻度,当骑乘在较颠簸路况时,使用者可将该钢索定位在缓冲阻力较大的刻度,以避免避震器因向上回弹作动的力量太大而感觉不适,当骑乘在更颠簸路况时,使用者可将该钢索定位在上下缓冲力量均更大的刻度上,让该避震器向下作动时,该避震弹簧的弹性力加上该液压油的流动阻力,让该避震器能承受更大的受压力量。当该避震器向上回弹作动时,因液压油流动的阻力再增大而减少车辆晃动,让骑乘者可安全适应在大颠簸的路况上。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压式且可在车辆行进中进行开启和关闭避震功能的避震器,当车辆的使用者骑乘在上坡路段时可将该钢索定位在关闭避震作动的刻度将避震器作动锁死,以避免避震器的作动,增加阻力,当骑乘在平顺路段时,将避震器开启使其恢复避震功能,让骑乘者享受避震的舒适,而骑乘在下坡路段时将前避震器的控制钢索定位在关闭避震作动的刻度,锁死前避震器,以避免前避震器向下作动而增大前倾角度,避免车辆前倾摔跌的现象发生。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压避震器,其是由控制座、作动组件、避震座及避震弹簧等构件共同组成,该避震弹簧对应提供各组件之间的避震弹力,其改良在于:该控制座具有控制轴,该控制轴受控而产生动作;该作动组件,具有活塞组及控制阀杆,该活塞组运用活塞及轴杆容设在该避震座内,该活塞及轴杆让液压油受控流动,而该控制阀杆设于轴杆内,该控制阀杆被该控制座的控制轴动作带动,在该作动组件的活塞组设有引流孔,而该控制阀杆则对应该引流孔设有挡部,运用控制阀杆的挡部位置调整该引流孔的流量,另该轴杆与该控制阀杆的相对动作产生一启闭阀,并且该控制阀杆的位移让启闭阀对应启闭;藉此,让避震器能依路况随时调整缓冲力量的大小及开启和关闭避震功能。
该控制座设有控制轴,该避震座设有油压缸径,该作动组件具有活塞组及控制阀杆,该活塞组运用活塞及轴杆容设在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中作动,该活塞组的轴杆内部孔径与外径间设有引流孔,并在该活塞组轴杆的孔径中设有启闭阀口,而该控制阀杆容设在该活塞组轴杆的孔径中,且该控制阀杆受该控制座的控制轴控制作动,该控制阀杆外径设有挡部和启闭阀,藉该控制阀杆的挡部改变该活塞组轴杆引流孔的开口大小,进而调整改变该油压避震器缓冲的力量,该控制阀杆的启闭阀抵靠在该活塞组轴杆的启闭阀口时关闭启闭阀,且该控制阀杆的启闭阀离开该活塞组轴杆的启闭阀口时则开启该启闭阀。
该控制座设有控制轴,该避震座设有油压缸径,该油压缸径两端设有防漏件,该作动组件的活塞组设有活塞、单向阀及轴杆,且其容设在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内作动,该活塞组轴杆外径两端穿设在该油压缸径两端的防漏件中,让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内形成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且液压油配合该活塞组轴杆的引流孔、启闭阀口而在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之间流动,另该控制阀杆容设在该活塞组的轴杆孔径中受该控制座的控制轴控制。
该控制座的控制轴受控旋动,且在该控制轴外径设有偏心抵部,运用该控制轴的偏心抵部抵推控制该作动组件的控制阀杆作动。
该控制座的座体中设有位移螺孔,该控制座的控制轴设有长槽沟,而该作动组件的控制阀杆一侧外径设有位移螺纹,该位移螺纹和该控制座座体的位移螺孔相配合,在该位移螺纹一侧装设一轴梢,该控制座的控制轴的长槽沟带动该轴梢旋动而带动该控制阀杆旋动,藉由该控制阀杆的位移螺纹在该控制座座体的位移螺孔中旋动,使该控制阀杆产生位移作动。
该控制座的控制轴一侧设有斜齿轮,而在该作动组件活塞组的轴杆一侧内部固设有环螺件及容设轴套,该环螺件内部设有位移螺孔、该轴套一端设有斜齿轮,在该轴套内部设有传动面,且该作动组件的控制阀杆一侧外径设有位移螺纹及传动面,运用该控制座的控制轴的斜齿轮带动该轴套的斜齿轮旋动,而该轴套内部的传动面即带动该作动组件控制阀杆一侧的传动面,藉此让该作动组件控制阀杆的位移螺纹在该环螺件的位移螺孔之中旋动,且令该控制阀杆随位移螺纹产生位移作动。
该控制座的控制轴旁配设有一旋转钮,该控制座的旋转钮具有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定位块等构件,该第一转盘内径两侧制设平面,外部制设定位弧槽,而该第二转盘内径两侧制设平面,该定位块则装设在该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该控制座的控制轴于一侧端制设螺孔,该控制轴在对应螺孔的外径两侧制设平面;该旋转钮第一转盘内径中的平面及第二转盘内径中的平面和该控制轴螺孔外径的平面相配合。
该控制座设有控制轴,该避震座设有油压缸径,该油压缸径两端设有防漏件,该作动组件设有活塞组及控制阀杆,该活塞组设有活塞及轴杆容设在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中作动,该活塞组的轴杆外径两端穿设在该油压缸径两端的防漏件中,让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内形成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且液压油在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之间流动,该活塞组的活塞一侧设有单向阀,该单向阀设有单向阀孔和阀件,该活塞内部设有内径,且该活塞内径配合油封密合装设在该轴杆的外径上,该轴杆内部设有孔径;该轴杆在内外径之间制设第一引流孔、第二引流孔、第三引流孔,而轴杆孔径中制设主油道、启闭阀口,该控制阀杆外径穿设在该轴杆的孔径中,该控制阀杆的外径制设第一挡部、第二挡部及启闭阀,该控制阀杆的内部制设导油道,该控制阀杆在外径和该导油道之间制设第一导油孔,该控制阀杆的第一导油孔对应该轴杆的第一引流孔,该控制阀杆在该第一导油孔旁制设第一挡部,该第一挡部对应该轴杆的第一引流孔,该控制阀杆在该第一挡部旁在外径和该导油道之间制设第二导油孔,该控制阀杆在该第二导油孔旁的外径制设第二挡部,该控制阀杆外径的第二挡部对应该轴杆孔径的主油道,该控制阀杆在该第二挡部旁在外径设有启闭阀,该启闭阀对应该轴杆孔径中的启闭阀口,该控制阀杆外径的第一挡部改变该轴杆第一引流孔的开口大小而改变该油压避震器的缓冲力量的大小,该控制阀杆外径的第二挡部改变该轴杆主油道的流量空间,而改变该液压油从第一油室流向第二油室,或从第二油室流向第一油室的流动阻力,该控制阀杆外径的启闭阀抵靠该活塞组轴杆的启闭阀口即关闭该油压避震器的避震作动,该控制阀杆的启闭阀离开该活塞组轴杆的启闭阀口即开启该油压避震器的避震作动;该避震弹簧提供各组件之间的避震弹力。
该控制座的座体设有补油组,该补油组具有补油道、补油缸径、补油弹簧、补油塞、补油单向阀等构件,该补油缸径和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相连通,该补油弹簧在该补油缸径中抵推该补油塞将液压油抵推补充至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中,该补油单向阀设在该补油缸径和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之间,该补油单向阀控制液压油只能从补油组的补油缸径中流入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中,该避震座油压缸径中的液压油不能流入补油组的补油缸径中。
该补油组于该补油缸径的内外径之间制设有螺孔,该螺孔中装设透视窗,该透视窗是作为检视该补油缸径内液压油的容量。
该控制座座体中设有存放孔,该存放孔容置一调整工具,该座体设有弹簧挡缘,该避震座本体外径制设外螺纹,其外径一侧制设扣合槽,该扣合槽中装设扣件;一移动环内部设有内螺纹螺设在该避震座本体的外螺纹上,其一侧端制设弹簧挡缘,该避震弹簧一端抵顶该控制座座体的弹簧挡缘,另一端抵顶该移动环的弹簧挡缘,该移动环外径设有卡部;一旋转环装设在该移动环外部,该旋转环内部一侧设有卡合部,该卡合部和该移动环外径的卡部相卡合带动,该旋转环内部另一侧制设内螺纹,该旋转环在内部的卡合部和内螺纹之间设有定位面,该旋转环内螺纹中固设一环螺帽,该环螺帽一侧的端面和该旋转环的定位面受该避震座本体中装设的扣件定位,限制该旋转环在该避震座本体的外径上只能旋动不能位移,藉该旋转环的旋动,其内部的卡合部带动该移动环外径的卡部,同时带动该移动环在该避震座本体的外径上进行位移而调整改变该避震弹簧的弹性力。
该避震座的内部设有补油组,该补油组具有补油道、补油缸径、补油弹簧、补油塞、补油单向阀等构件,该补油缸径和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相连通,该补油弹簧在该补油缸径中抵推该补油塞将液压油抵推补充至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中,该补油单向阀设在该补油缸径和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之间,该补油单向阀控制液压油只能从补油组的补油缸径中流入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中,该避震座油压缸径中的液压油不能流入补油组的补油缸径中。
该避震座内设有油压缸件,该油压缸件内部设有油压缸径,在该油压缸径两端设有防漏件,该作动组件的活塞组容设在该油压缸径中作动,该活塞组的轴杆外径两端穿设在该油压缸径两端所设的防漏件中。
该作动组件具有活塞组及控制阀杆,该活塞组设有活塞和轴杆,该轴杆内部设有孔径,而该轴杆的孔径中设有启闭阀口,该控制阀杆一侧的外径设有启闭阀,对应该启闭阀装设有油封,且该控制阀杆启闭阀的油封抵靠该轴杆的启闭阀口即关闭该油压避震器的避震作动。
该作动组件具有活塞组及控制阀杆,该活塞组设有活塞和轴杆,该轴杆内部设有孔径,该轴杆的孔径中设有启闭阀口,该控制阀杆一侧的外径设有启闭阀,该启闭阀设有斜面,且该斜面抵靠该轴杆的启闭阀口即关闭该油压避震器的避震作动。
该作动组件具有活塞组及控制阀杆,该活塞组设有活塞和轴杆,该轴杆内部设有孔径,该轴杆的孔径中设有启闭阀口,该轴杆的启闭阀口装设有油封,该控制阀杆一侧的外径设有启闭阀,该控制阀杆的启闭阀抵靠该轴杆启闭阀口的油封即关闭该油压避震器的避震作动。
该作动组件具有活塞组及控制阀杆,该活塞组设有活塞和轴杆,该活塞内部设有内径,该轴杆的外径设有二扣合槽,该二扣合槽中装设扣件,该活塞的内径配合油封密合穿设在该轴杆的外径上,该活塞被该扣件限制定位在该轴杆的二扣合槽之间。
该避震座于内部设有第一油压缸件、第二油压缸件,该第一油压缸件和第二油压缸件内部设有油压缸径,在该第一油压缸件和该第二油压缸件之间螺锁间隔环套,该间隔环套内径装设油封;
该作动组件具有活塞组、控制阀杆及防漏座等构件容设在该第一油压缸件和第二油压缸件的油压缸径中作动,该活塞组设有活塞及轴杆,该轴杆一侧端和该控制座相连接,该轴杆另一侧穿设该间隔环套的内径和该防漏座相连接,该轴杆内部呈孔径,该轴杆在内外径之间设有引流孔,该控制阀杆穿设在该轴杆的孔径中作动,该控制阀杆一侧受该控制座控制轴控制作动,另一侧端设有启闭阀面,该控制阀杆的内部设有引油道,该控制阀杆在外径和该引油道之间设有引油孔,该控制阀杆的外径在该引油孔旁且对应该轴杆的引流孔设有挡部,该控制阀杆的挡部改变该轴杆引流孔的开口大小而改变该油压避震器的缓冲力量的大小,该防漏座内部设有导油盲孔,在该导油盲孔内设有启闭阀,该控制阀杆的启闭阀面抵靠该防漏座的启闭阀即关闭该油压避震器的作动,该控制阀杆的启闭阀面离开该防漏座的启闭阀即开启该油压避震器的作动。
该控制座的控制轴是受钢索定位座控制钢索带动该控制轴作动,该钢索定位座是由把手固定座、把手外盖、把手定位座、带动把手、固定螺栓等构件组成:该把手固定座内部制设定位六角孔;该把手外盖内部制设定位六角孔;该把手定位座制设有定位长孔,内部制设定位六角孔;该带动把手制设有定位盲孔,该定位盲孔中装设定位弹簧和定位钢珠,和该把手定位座的定位长孔配合定位,内部制设支撑内孔;该固定螺栓一侧外径制设定位六角棒,该定位六角棒和该把手固定座、把手外盖、把手定位座其内部的定位六角孔相配合固设,近中段外径和该带动把手的支撑内孔相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使用者在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油压避震器时在车辆行进中可依路况随时调整缓冲力量的大小。
2.本发明提供的油压式避震器是通过在车辆行进中进行开启和关闭避震的功能依路况随时调整缓冲力量的大小,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式部份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下压作动大流量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下压作动大流量放大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上升缓冲大流量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上升缓冲大流量放大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上升作动较小流量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上升作动较小流量放大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下压作动更小流量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下压作动更小流量放大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避震关闭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避震关闭放大剖视图。
图12是第二实施例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第二实施例剖视图。
图14是第二实施例放大剖视图。
图15是第二实施例下压作动大流量剖视图。
图16是第二实施例下压作动大流量放大剖视图。
图17是第二实施例上升缓冲大流量剖视图。
图18是第二实施例上升缓冲大流量放大剖视图。
图19是第二实施例上升缓冲小流量剖视图。
图20是第二实施例上升缓冲小流量放大剖视图。
图21是第二实施例下压作动更小流量剖视图。
图22是第二实施例下压作动更小流量放大剖视图。
图23是第二实施例避震关闭剖视图。
图24是第二实施例避震关闭放大剖视图。
图25是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6是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7是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8是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9是第五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0是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1是第六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2是第六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3是第七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4是第七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5是第八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6是第八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7是第九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8是第九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9是第十实施例分解立体图。
图40是第十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1是第十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42是第十一实施例的上升小流量剖视图。
图43是第十一实施例的上升小流量放大剖视图。
图44是第十一实施例避震关闭剖视图。
图45是第十一实施例避震关闭放大剖视图。
图46是第十一实施例下压作动大流量剖视图。
图47是第十一实施例下压作动大流量放大剖视图。
图48是第十二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49是第十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0是第十三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1是第十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2是第十四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3是第十四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4是第十五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5是第十五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6是第十六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7是第十六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8是第十七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9是第十七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0是第十八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61是第十八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2是第十九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63是第十九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4是第二十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65是第二十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6是第二十一实施例启闭阀另一种结构放大剖视图。
图67是第二十二实施例启闭阀另一种结构放大剖视图。
图68是第二十三实施例滑动组件披覆耐磨摩擦材质的立体图。
图69是第二十四实施例活塞组一体成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70是第二十四实施例活塞组一体成型的放大剖视图。
图71是第二十五实施例活塞组单向阀另一种结构的立体图。
图72是第二十五实施例活塞组单向阀另一种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73是第二十六实施例钢索定位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74是第二十六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75是第二十六实施例的作动剖视图。
图号部份
控制座A 避震座B
作动组件C 避震弹簧D
座体10 枢孔101
护垫1011 管件1012
螺件1013 枢杆1014
螺孔102 内挡缘1021
环凹槽1022 油封1023
弹簧挡缘103 控制孔104
内环沟1041 凹陷容座1042
弹簧固定孔1043 定位螺孔1044
定位螺柱1045 扣件105
控制轴11 偏心抵部111
环凹槽112 油封113
阶缘114 螺孔115
平面116
旋转钮12 第一转盘121
内径1211 平面1212
弧槽1213 弹簧固定孔1214
第二转盘122 内径1221
平面1222 穿孔1223
定位块123 螺孔1231
固定螺丝124
复位弹簧13 控制弹簧14
套管15 内螺纹151
内阶缘152 外螺纹153
前叉支架16 环件17
本体20 枢孔201
护垫2011 管件2012
螺件2013 枢杆2014
外螺纹202
油压缸径21 第一内阶缘211
第一内螺纹212 阶缘内孔213
第二内螺纹214 第二内阶缘215
第一防漏件22 外螺纹221
环凹槽222 油封223
内径224 环凹槽225
油封2251 环凹槽226
油封2261 环沟227
摩擦环2271
第二防漏件23 外螺纹231
环凹槽232 油封233
环凸缘234 环凹槽2341
环沟2342 油封2343
摩擦环2344 内径235
环凹槽236 油封2361
环沟237 摩擦环2371
调整环24 内螺纹241
弹簧挡缘242 第二防撞垫25
第一防撞垫26
活塞组30 活塞31
环凹槽311 油封3111
环沟312 摩擦环3121
内径313 环凹槽314
油封3141 单向环油道315
单向阀316 单向阀孔3161
封闭面3162 阀件3163
轴杆32 环凹槽321
油封3211 扣合槽322
扣合槽323 扣环324
第一外螺纹325 阶缘3251
孔径326 大内径部3261
小内径部3262 启闭阀口3263
内螺纹327 防漏螺丝328
油封329
控制阀杆40 环凹槽41
油封411
第一引流孔C1 第二引流孔C2
第三引流孔C3 主油道C4
内阶缘C41 导油道C5
穿孔C51 第一导油孔C6
第一导油环C61 第一挡部C7
第二导油环C8 第二导油孔C9
第二挡部C10 环凹槽C11
油封C12 启闭阀C13
导油间隙C14
外螺纹E11 环凸缘E111
环凹槽E112 油封E113
穿孔E12 螺孔E121
内孔E122 定位面E123
油封E124
螺套E13 位移螺孔E131
定位螺孔E132
阶缘E14 大径部E141
环凹槽E1411 小径部E142
环凹槽E1421 油封E15
油封E16 长槽沟E17
中空孔径E201 内螺纹E21
固定支架E22 外螺纹E221
弹簧挡缘E222 长枢孔E223
扣合槽E23 扣件E24
滑司E25 环凹槽E26
环沟E27 摩擦环E271
内螺纹E28 内阶缘E281
内螺纹E29 内阶缘E291
第二外螺纹E321 油封E322
防漏盖E323 内螺纹E3231
环沟E324 摩擦环E325
弹簧挡缘E326
位移螺纹E401 通孔E402
轴梢E403
补油组F2 补油道F21
螺孔F211 补油单向阀F212
油封F213 补油缸径F22
螺孔F221 透明螺丝F222
油封F223 内螺纹F23
补油弹簧F24 补油塞F25
螺盖F26 外螺纹F261
环凸缘F262 油封F27
外盖G11 内螺纹G12
存放孔G13 调整工具G14
扣合槽G21 外螺纹G22
扣件G23 滑司G24
移动环G25 弹簧挡缘G251
卡部G252 旋转环G26
卡合部G261 内螺纹G262
定位面G263 盲孔G264
环螺帽G27 内径G271
内阶缘G272 小内径端面G2721
大内径端面G2722
斜齿轮H12
内螺纹H33 内阶缘H34
环螺件H35 位移螺孔H351
轴套H36 斜齿轮H361
六角孔H362 传动面H3621
位移螺纹H41 六角棒H42
传动面H421
钢索盖K50 钢索孔K501
复位弹簧K51 内螺纹K52
锥形凹陷K53 通孔K54
定位孔K55 垫件K56
定位螺丝K57
油压缸件L20 油压缸径L21
外螺纹L22 环螺帽L23
第一油压缸件M21 油压缸径M211
第二油压缸件M22 油压缸径M221
环螺套M23 内孔M231
环凹槽M232
油封M24 油封M25
间隔环套M26 内孔M261
环凹槽M262 油封M27
活塞组M30 活塞M31
轴杆M32 扣合槽M321
第一外螺纹M322 外阶缘M323
扣合槽M324 第二外螺纹M325
引油槽沟M326 引油间隙M327
单向导油孔M328
第一扣件M33 滑司M34
油封M35 第二扣件M36
油封M37 摩擦环M38
控制阀杆M40 顶塞M41
引油内孔M411 启闭阀面M42
引油道M43 内扩孔M431
第一引油孔M44 第一引油环M45
第二引油环M46 第二引油孔M47
防漏座M50 扣合槽M501
环沟M502 导油盲孔M503
内螺纹M504 环凹槽M505
扣件M51 滑司M52
油封M53 摩擦环M54
油封M55
补油组N2 补油缸件N20
补油道N23 补油缸径N24
内螺纹N241 补油弹簧N25
补油塞N26 油封N27
螺盖N28 补油单向阀N29
控制孔P104 内阶缘P1041
油封P12 外阶缘P13
旋转钮P14 固定螺丝P15
滑套Q16 弹簧挡缘Q161
中间套Q17
固定件Q201 油压缸件Q21
内螺纹Q211 底板Q22
油封Q23 第一防漏件Q24
外螺纹Q241 第二防漏件Q25
固定套管Q26 连接件Q27
补油组R2 补油缸径R22
内螺纹R221 补油塞R23
补油弹簧R24 螺件R25
油封R26 补油套管R27
下环套S23 补油道S24
补油单向阀S25 补油缸件S26
补油缸径S261
斜面T41
环凹槽U33 油封U34
斜面U35
耐磨摩擦材质U80
打凹变形V3162 阀珠V3163
封闭口V3164 开放口V3165
第一油室W1 第二油室W2
钢索定位座Y 手把Y1
把手固定座Y10 螺丝Y11
定位六角孔Y12
把手外盖Y20 定位六角孔Y21
把手定位座Y30 定位长孔Y31
定位六角孔Y32 定位凸缘Y33
带动把手Y40 定位盲孔Y41
定位弹簧Y42 定位钢珠Y43
支撑内孔Y44 外径Y45
定位沟Y46
固定螺栓Y50 定位六角棒Y51
外径Y52 环凸缘Y53
把手下盖Y6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
有关本案发明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它功效,兹列举一较佳可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也是本发明的第一个主要实施的应用产品,相信本案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其它优点,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请参阅图1-11所示的车辆用油压避震器第一实施例,本发明是由控制座A、避震座B、作动组件C及避震弹簧D等构件共同组成,其详细结构说明如下:
该控制座A,具有座体10、控制轴11、旋转钮12、复位弹簧13、控制弹簧14等构件:
该座体10,其一端具有枢孔101,该枢孔101内配设有护垫1011、管件1012,且以螺件1013及枢杆1014将该座体10配合枢孔101定位在车体上,该座体10相对枢孔101的另一端制设一螺孔102,且在该螺孔102底部制设一内挡缘1021及环凹槽1022,该环凹槽1022内容设一油封1023,该座体10在该螺孔102的端面制设一弹簧挡缘103。
该座体10在垂直该螺孔102内部制设一控制孔104,该控制孔104与该螺孔102彼此垂直穿通,该控制孔104在相对该螺孔102的另一端制设一内环沟1041,该内环沟1041中装设一扣件105,在该内环沟1041旁制设一凹陷容座1042,该凹陷容座1042的底部制设弹簧固定孔1043,且在该凹陷容座1042一侧制设一定位螺孔1044,一定位螺柱1045螺设在该定位螺孔1044中;
该控制轴11,其一端设有偏心抵部111,另一相对端外径制设有数道环凹槽112,且在该数道环凹槽112中装设有数个油封113,该控制轴11在对应该环凹槽112的外径旁制设一阶缘114,该控制轴11配合数个油封113容设在该座体10的控制孔104中旋动,且定位位置受限于一扣件105,该控制轴11的阶缘114底部定位在该扣件105上;而该控制轴11一端穿出该控制孔104,且于该端制设有螺孔,在该螺孔115的外径两侧制设平面116;
该旋转钮12,具有第一转盘121、第二转盘122、定位块123等构件,该第一转盘121内径1211的两侧制设平面1212,该平面1212和该控制轴11外径平面116相配合传动,该第一转盘121外部制设一弧槽1213,该弧槽1213是和该控制座A座体10装设的定位螺柱1045相对应配合,其是做为旋动角度的定位,该第一转盘1211底部制设有弹簧固定孔1214,供复位弹簧13一端勾设;该第二转盘122内径1221的两侧同样也制设平面1222,该平面1222同样和该控制轴11外径平面116相配合传动,该第二转盘122于端面制设二穿孔1223;该定位块123是装设在第一转盘121和第二转盘122之间,其制设有二螺孔1231,受使用者控制的钢索穿设在该定位块123和该第二转盘122之间,藉二固定螺丝124将该定位块123夹紧钢索和该第二转盘122相固设;
该复位弹簧13是容设在该座体10的凹陷容座1042之内,其一端定位在该座体10的弹簧固定孔1043,另一端定位在该旋转钮12第一转盘121底部的弹簧固定孔1214;
该控制弹簧14,其配置是搭配该控制轴11的作动,由该控制轴11的旋动其偏心抵部111带动该控制弹簧14,使控制弹簧14产生压缩蓄力及伸展释放的动作。
该避震座B包括有本体20、油压缸径21、第一防漏件22、第二防漏件2
3、调整环24等构件,且在该控制座A和该避震座B之间装设有第一防撞垫25:
该本体20,其一端具有枢孔201,该枢孔201内配设有护垫2011、管件2012,且以螺件2013及枢杆2014将该枢孔201定位在车体上,该本体20在外径制设外螺纹202;
该油压缸径21制设在本体20内部,在油压缸径21一侧底部制设第一内阶缘211、第一内螺纹212及阶缘内孔213,该油压缸径21另一侧制设第二内螺纹214及第二内阶缘215;
该第一防漏件22外径制设外螺纹221及环凹槽222,在该环凹槽222中装设油封223,内部制设内径224及环凹槽225,在该环凹槽225中装设油封2251,且在下端的底部制设一环凹槽226,在该环凹槽226中装设油封2261,该第一防漏件22螺锁在该油压缸径21的第一内螺纹212中及藉油封2261密合定位在该第一内螺纹212的底部,且藉油封223和该油压缸径21的第一内阶缘211相密合;
该第二防漏件23外部制设有外螺纹231及环凹槽232,该环凹槽232中容设油封233,且在该外螺纹231一侧制设有环凸缘234,该第二防漏件23的外螺纹231螺锁在该油压缸径21第二内螺纹214中,且藉油封233和该第二内阶缘215相密合,其环凸缘234定位在该本体20的油压缸径21端面,该第二防漏件23内径235,制设有环凹槽236及环沟237,该环凹槽236装设有油封2361,该环沟237装设有摩擦环2371;
该调整环24,内部制设有内螺纹241,该调整环24藉由内螺纹241螺设在该本体20的外螺纹202上,其一侧端面制设一弹簧挡缘242。
该作动组件C具有活塞组30、控制阀杆40等构件:
该活塞组30,是由活塞31、轴杆32组成,是装设在该避震座B的油压缸径21中作动:
该活塞31外径制设有一道环凹槽311及二道环沟312,该环凹槽311是装设油封3111,该环沟312是装设有摩擦环3121,该活塞31的外径藉该油封3111和该摩擦环3121在该避震座(B)的油压缸径21中密合滑移作动;该活塞31内部制设一内径313,该内径313制设有二道环凹槽314及单向环油道315,该内径313的环凹槽314装设有油封3141,该活塞31的一侧端面设有单向阀316,该单向阀316具有单向阀孔3161、封闭面3162、阀件3163,该单向阀孔3161一侧和该单向环油道315相连通,另一侧端面制设封闭面3162,该封闭面3162旁设有阀件3163,该阀件3163靠向该单向阀孔3161的封闭面3162即关闭单向阀孔3161,该阀件3163离开该单向阀孔3161的封闭面3162即呈开放状态;
该轴杆32,于其近中段外径制设一环凹槽321及二扣合槽322323,该环凹槽321中装设一油封3211,该轴杆32的外径穿设在该活塞31的内径313中,藉二扣环324将该活塞31限制定位在该轴杆32外径的二道扣合槽322323之间,该扣环324同时将该活塞31单向阀316的阀件3163限制定位,且藉该活塞31内孔装设的二油封3141和该轴杆32外径装设的油封3211让该活塞31和轴杆32相密合;该轴杆32两端穿出该避震座B油压缸径21两端螺锁的第一防漏件22及第二防漏件23,且藉该第一防漏件22及第二防漏件23内部的油封22512361及摩擦环2371在其内部中密合滑移作动;该轴杆32外径一端制设有第一外螺纹325,且在该第一外螺纹325端部外径制设一阶缘3251,该轴杆32的第一外螺纹325螺锁在该控制座A座体10的螺孔102中,其端部定位在该座体10螺孔102的内挡缘1021上,且该轴杆32的阶缘3251是和该座体10螺孔102环凹槽1022的油封1023相密合;该轴杆32内部设有孔径326,该第一外螺纹325的另一端制设内螺纹327,该内螺纹327供一防漏螺丝328配合一油封329密封螺设,该控制座A的控制弹簧14是容设在该轴杆32的孔径326内,其一端抵顶在该防漏螺丝328端部;该轴杆32在对应该活塞31端面单向阀316阀件3163一侧扣合槽322旁、该轴杆32的内外径间制设第一引流孔C1,且在该第一引流孔C1旁,对应配合该活塞31单向环油道315的位置、该轴杆32的内外径间制设第二引流孔C2,且在该活塞31端面另一侧的扣合槽323旁、该轴杆32的内外径间制设第三引流孔C3,另在该轴杆32的第二引流孔C2和第三引流孔C3之间的孔径326内制设主油道C4,该主油道C4于靠近该第三引流孔C3之处制设一内阶缘C41,该内阶缘C41将该轴杆32的孔径326区隔成大内径部3261及小内径部3262,该大内径部3261及小内径部3262相接之处即为启闭阀口3263。
该控制阀杆40,其是滑设在该轴杆32的孔径326内,其一端穿出该轴杆32的孔径326外和该控制座A的控制轴11的偏心抵部111相抵顶,且该控制阀杆40受该控制轴11的偏心抵部111抵推位移,该控制阀杆40另一端抵顶在该控制座A的控制弹簧14端部该控制弹簧14另一端抵顶在该轴杆32端部螺设的防漏螺丝328的端面,该控制阀杆40在该端外径制设一环凹槽41,在该环凹槽41中装设一油封411,藉该油封411使该控制阀杆40在该轴杆32的孔径326滑移时保持密合;且在控制阀杆40该端内部制设导油道C5,控制阀杆40在该导油道C5底部的内外径间制设穿孔C51,在该穿孔C51旁配合对应该轴杆32的第一引流孔C1的位置、该控制阀杆40的内外径间制设第一导油孔C6,且在该第一导油孔C6外部制设第一导油环C61,该第一导油环C61让该第一导油孔C6和该轴杆32的第一引流孔C1相互连通。
该控制阀杆40的外径在该第一导油孔C6旁制设第一挡部C7,该第一挡部C7是对应该轴杆32第一引流孔C1,藉该控制阀杆40位移让该第一挡部C7改变该第一引流孔C1的开口大小;而该控制阀杆40在该第一挡部C7旁、对应该轴杆32主油道C4的外径处制设第二导油环C8;且在对应该第二导油环C8的内外径间制设第二导油孔C9,该第二导油环C8让该轴杆32的主油道C4流量空间增大,且其让第二导油孔C9和该轴杆32的主油道C4相连通。该控制阀杆40的外径在该第二导油孔C9旁制设第二挡部C10,该第二挡部C10是对应该轴杆32的主油道C4,藉该控制阀杆40的位移,该第二挡部C10改变该轴杆32主油道C4的流量空间;在该第二挡部C10旁另制设一环凹槽C11,该环凹槽C11装设一油封C12,藉由油封C12对应该轴杆32主油道C4的内阶缘C41的启闭阀口3263即形成启闭阀C13;
该控制阀杆40位移时,其启闭阀C13的油封C12抵靠该轴杆32的孔径326中的启闭阀口3263,即关闭该轴杆32的主油道C4;而该控制阀杆40和该控制座A的控制轴11的偏心抵部111相抵顶的一侧外径上制设有导油间隙C14,且配合导油道C5和穿孔C51让该控制阀杆40可在无油压阻力下在该轴杆32的孔径326内位移作动。
该避震弹簧D,是组设在该控制座A与避震座B之间,其一端抵顶在该避震座B本体20的调整环24的弹簧挡缘242,另一端抵顶在该控制座A座体10的弹簧挡缘103上。
以上所述,即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各相关组件的相互关系位置及其构造的概述。
第一实施例的实施方式
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的作动方式与功效,再请配合参阅各图所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各作动剖视图,其中:
首先,请参阅图2、3所示本发明首要实施例的避震器的最大流量状态剖视图,当本发明使用者骑乘车辆在平顺路况时,使用者将该钢索定位在缓冲阻力小的刻度,此时该钢索受使用者控制带动该控制座A的旋转钮12旋动,旋转钮12带动该复位弹簧13压缩蓄力同时带动该控制轴11旋动,该控制轴11的偏心抵部111抵推该作动组件C的控制阀杆40位移作动,同时推动该控制座A的控制弹簧14位移产生蓄积弹力,该控制阀杆40受该控制座A的控制轴11偏心抵部111的推动位移让该控制阀杆40的外径第一挡部C7在该轴杆32第一引流孔C1一侧,此时该第一引流孔C1的开口最大,当该避震器下压作动时该避震弹簧D因受压而压缩蓄力,该作动组件C的活塞31配合油封3111、摩擦环3121在避震座B的油压缸径21中密合作动,该活塞31两端的轴杆32则分别配合该避震座B的第一防漏件22及第二防漏件23的油封22512361密合作动,因此该第一油室W1内的液压油受该活塞31的下压流动而经由活塞31一侧该轴杆32的第三引流孔C3、启闭阀口3263、主油道C4、第二引流孔C2,再经由活塞31的单向环油道315、单向阀孔3161(液压油压力推动该活塞31单向阀316的阀件3163离开该单向阀孔3161的封闭面3162)流向第二油室W2,液压油也同时由该轴杆32的主油道C4、该控制阀杆40的第二导油孔C9、导油道C5、第一导油孔C6及该轴杆32的第一引流孔C1流向该第二油室W2,此时该避震器下压作动的液压油流动阻力小,整体仅运用该避震弹簧D的弹性力作为缓冲。
请参阅图4、5,当该避震器由避震弹簧D的弹性力带动向上作动时,该第二油室W2内的液压油受该活塞31的上升压力及该阀件3163的弹性力将该阀件3163靠向该单向阀孔3161的封闭面3162,进而使阀件3163关闭该单向阀孔3161,因此液压油仅能从活塞31一侧该轴杆32的第一引流孔C1及该控制阀杆40的第一导油孔C6、导油道C5、第二导油孔C9及该轴杆32的主油道C4、启闭阀口3263、第三引流孔C3流向该第一油室W1,此时因液压油仅能从该轴杆32的第一引流孔C1流动,故该避震器内液压油的流动阻力,会产生相反该避震弹簧D回弹力的缓冲力量。
请参阅图6、7,当本发明使用者骑乘车辆在较颠簸路况时,使用者将该钢索定位在缓冲阻力较大的刻度(该钢索定位具有多段调整刻度,供使用者依路况需求选择定位),此时该控制座A的控制轴11因该钢索的放松而让该复位弹簧13的蓄积弹力带动该控制轴11的偏心抵部111旋动位移,使该偏心抵部111和该控制阀杆40相抵顶之处呈现一间隙,而让该控制座A的控制弹簧14即以蓄积弹力推动该控制阀杆40位移作动,使该控制阀杆40随该控制轴11的偏心抵部111位移,此时该控制阀杆40在该轴杆32的孔径326中位移作动,该控制阀杆40的第一挡部C7阻隔该轴杆32的第一引流孔C1,使该第一引流孔C1的开口变小,当该避震器下压作动时,因该单向阀的阀件3163受液压油压力推动离开该单向阀孔3161的封闭面3162而开启单向阀孔3161,因此下压作动,液压油的流动阻力小仅运用该避震弹簧D的弹性力作为缓冲,当该避震器由该避震弹簧D的弹性力带动向上作动时,该液压油的压力推动该阀件3163及该阀件3163的弹性力将该阀件3163靠向该单向阀孔3161的封闭面3162而关闭单向阀孔3161,该第二油室W2的液压油仅能经由该轴杆32的第一引流孔C1流向第一油室W1,因该第一引流孔C1开口被该控制阀杆40的第一挡部C7阻隔而变小,因此该液压油的流动阻力变大而增大缓冲阻力,此时该避震器的上升较大缓冲阻力可让使用者可适应骑乘在较颠簸的路况。
再请参阅图8、9,如果路况更为颠簸时,使用者将该钢索定位在增大向上作动缓冲阻力及增大向下作动下压阻力的刻度时,此时,该控制座A的控制轴11因该钢索再放松而让该复位弹簧13的蓄积弹力带动更增大旋动的角度,而该控制弹簧14以其蓄积弹力推动该控制阀杆40随该控制轴11的偏心抵部111位移作动;该控制阀杆40的第二挡部C10阻隔该轴杆32的启闭阀口3263旁的主油道C4的流动空间,因此该避震器向下作动时,该第一油室W1的液压油流向第二油室W2,因液压油流动阻力大,让该避震弹簧D的弹性力加上该液压油的流动阻力,让该避震器下压作动时能够承受更大的下压作动力。当该避震器由该避震弹簧D的弹性力带动向上作动时,也因该轴杆32启闭阀口3263旁的主油道C4的流动空间被该控制阀杆40的第二挡部C10阻隔,因此该液压油的流动阻力更大而让缓冲阻力更大,因此该避震器上下作动的阻力能让使用者适应骑乘在更大颠簸的路况。
再请参阅图10、11,当遇到上、下坡路况时,使用者为求省力、安全而将该钢索定位在完全关闭的刻度,此时该控制座A的控制轴11由该复位弹簧13的蓄积弹力带动而再增大旋动的角度,其偏心抵部111也同时旋动偏离该控制阀杆40,该控制座A的控制弹簧14即以其蓄积弹力推动该控制阀杆40随该控制轴11的偏心抵部111位移作动,该控制阀杆40启闭阀C13的油封C12即抵靠该轴杆32的启闭阀口3263,让该轴杆32的主油道C4呈现关闭状态,而让第一油室W1、第二油室W2内的液压油无法流动而关闭避震功能。
接着,当本发明使用者要开启该油压避震器的避震功能时,使用者拉动钢索定位在开启的刻度,且依其需求可选择缓冲阻力大小的刻度定位,该钢索带动该控制座A的控制轴11旋动且带动该复位弹簧13旋动蓄力,同时该控制轴11的偏心抵部111推抵该控制阀杆40位移作动,也推动该控制弹簧14压缩蓄力,此时该控制阀杆40位移使其启闭阀C13的油封C12离开该轴杆32的启闭阀口3263,让液压油可在第一油室W1和第二油室W2间流动,而让该油压避震器可进行上下作动的避震功能,该油压避震器于该控制座A和该避震座B之间装设有第二防撞垫25,让该避震器向下作动至最底部时藉该第二防撞垫25缓冲,同时在该油压避震器作动组件C的活塞31和第一防漏件22之间装设有第一防撞垫26,让该避震器向上作动至最顶部时藉该第一防撞垫26缓冲。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
接着说明本发明另一重要实施例并配合图12-24式详细说明如后,也是本发明的第二个主要实施的应用产品,且是本发明实施使用在车辆前叉上的设计实施,本发明是由控制座A、避震座B、作动组件C及避震弹簧D等构件共同组成,其详细结构说明如下:
该控制座A请参阅图12-14,同样具有座体10、控制轴11、旋转钮12、复位弹簧13及一套管15等构件:
该座体10外径制设有外螺纹E11及一环凸缘E111,且在外螺纹E11和环凸缘E111之间制设一环凹槽E112,在该环凹槽E112中容设一油封E113:内部一端制设一凹陷容座1042及一穿孔E12,另一端制设有螺孔E121且于穿孔E12及螺孔E121中间制设一内孔E122,该穿孔E12与该内孔E122相接之处形成一定位面E123,该凹陷容座1042在对应内孔E122处设有弹簧固定孔1043,另于该螺孔E121内装设一油封E124密合螺设一螺套E13,在该螺套E13内部制设位移螺孔E131,该位移螺孔E131一侧制设一定位螺孔E132;
该控制轴11,其外径制设阶缘E14,该阶缘E14将该控制轴11的外径形成大径部E141及小径部E142,该大径部E141及小径部E142均设有环凹槽E1411 E1421,且在该环凹槽E1411 E1421中均装设有油封E15 E16,该控制轴11配合油封E15 E16密合容设在该避震座A的座体10穿孔E12及内孔E122中旋动,且该控制轴11大径部E141与小径部E142之间的端面定位在该座体10穿孔E12与内孔E122的定位面E123;该控制轴11于该大径部E141的端部制设有长槽沟E17;
该旋转钮12,其是利用固定螺丝121固设在该控制轴11的外径阶缘的小径部E142上,且旋转钮12一端藉定位垫122和定位螺丝123固设有钢索该钢索受使用者控制,该旋转钮12受钢索的拉动而旋动,该旋转钮12于底部同样制设有一弹簧固定孔125;
该复位弹簧13是容设在该座体10的凹陷容座1042内,其一端定位在该座体10的弹簧固定孔1043,另一端则定位在该旋转钮12底部的弹簧固定孔125;
该套管15,是呈管件固设在车体的前叉支架16,其内径一端制设内螺纹151及一内阶缘152,该内螺纹151是和该座体10外径的外螺纹E11相螺设,该内阶缘152和该座体10外径环凹槽E112装设的油封E113相密合,该套管15内螺纹151的端面和该座体10外径的环凸缘E111相定位;该套管15另一端制设外螺纹153,该外螺纹153和一环件17相配合螺设。
该避震座B,包括有本体20、油压缸径21、第一防漏件22、第二防漏件23等构件:
该本体20内部呈中空孔径E201,其内部一端制设内螺纹E21,该内螺纹E21螺锁一固定支架E22,该固定支架E22一端外部制设外螺纹E221和该本体20一端的内螺纹E21相螺设,且该固定支架E22在该外螺纹E221侧端制设弹簧挡缘E222,该固定支架E22另一侧端制设一长枢孔E223且以该长枢孔E223和车体的轮轴相固设;该本体20内部于近中段处制设二扣合槽E23,该二扣合槽E23中装设二扣件E24,且于二扣件E24中装设一滑司E25;
该本体20外部于近中段处制设一环凹槽E26及一环沟E27,该环凹槽E26中容设一油封E261,该环沟E27中容设一摩擦环E271,该本体20外部配合该油封E261及该摩擦环E271容设在该控制座A套管15的内径中滑移作动;
该油压缸径21制设在本体20内,在该油压缸径21底部制设有内螺纹E28及内阶缘E281,另在该油压缸径21外侧也制设有内螺纹E29及内阶缘E291;
该第一防漏件22外部一侧制设有外螺纹221及二环凹槽222,该二环凹槽装设有油封223,该第一防漏件22的外螺纹221和该油压缸径21底部的内螺纹E 28相螺设,且其环凹槽222的油封223和该油压缸径21的内阶缘E281相密合,该第一防漏件22的底部定位在该本体20内部装设的扣件E24上;
该第一防漏件22内径224制设有二环凹槽225及一环沟227,该环凹槽225装设油封2251,该环沟227装设摩擦环2271;
该第二防漏件23外部一侧制设有外螺纹231、环凹槽232及环凸缘234,该外螺纹231螺锁在该油压缸径21外侧的内螺纹E29中,该环凹槽232装设油封233和该油压缸径21外侧的内阶缘E 291相密合;
该第二防漏件23外部环凸缘234的一侧制设一环凹槽2341及一环沟2342,该环凹槽2341中容设油封2343,该环沟2342中容设摩擦环2344,该环凸缘234定位在该本体20油压缸径21的端部,藉该油封2343及该摩擦环2344让该本体20顺畅地在该控制座A套管15的内径中滑移作动;
该第二防漏件23内径235制设有二环凹槽236及二环沟237,该环凹槽236装设油封2361,该环沟237装设摩擦环2371。
该作动组件C,具有活塞组30、控制阀杆40等构件,是装设在该避震座B的油压缸径21中作动:
该活塞组30,是由活塞31、轴杆32组成:
该活塞31外径制设有环凹槽311及环沟312,该环凹槽311装设油封3111,该环沟312装设摩擦环3121,该活塞31的外径藉该油封3111和该摩擦环3121在该避震座B的油压缸径21中密合滑移作动,该活塞31内径313制设有三道环凹槽314及单向环油道315,该内径313的环凹槽314装设有油封3141,该活塞31的一侧端面设有单向阀316,该单向阀316具有单向阀孔3161、封闭面3162、阀件3163,该单向阀孔3161一侧和该单向环油道315相连通,另一侧端面制设封闭面3162,该封闭面3162旁设有阀件3163,该阀件3163靠向该单向阀孔3161的封闭面3162即关闭单向阀孔3161,该阀件3163离开该单向阀孔3161的封闭面3162即呈开放状态;
该轴杆32,于其近中段外径制设一环凹槽321及二扣合槽322323,该环凹槽321中装设一油封3211,该轴杆32的外径穿设在该活塞31的内径313中,藉二扣环324将该活塞31限制定位在该轴杆32外径的二道扣合槽322323之间,同时将该活塞31单向阀316的阀件3163限制定位,且藉该活塞31内径313装设的油封3141和该轴杆32外径装设的油封3211让该活塞31和轴杆32相密合;该轴杆32两端穿出该避震座B油压缸径21两端螺锁的第一防漏件22及第二防漏件23,且藉该第一防漏件22及第二防漏件23内径的油封22512361及摩擦环2371在其内径中密合滑移作动;该轴杆32外径一端制设有第一外螺纹325,且该轴杆32的第一外螺纹325螺锁在该控制座A座体10的螺套E13的定位螺孔E132中,其端部配合一油封1023和该定位螺孔E132相密合螺设;该轴杆32外径的另一端制设第二外螺纹E321,该第二外螺纹E321是配合一油封E322供一防漏盖E323密合螺设,该防漏盖E323外径以一环沟E324搭配装设一摩擦环E325,在该避震座B本体20的中空孔径E201中滑移;且该防漏盖E323的端部则制设有一弹簧挡缘E326;
该轴杆32内部设有孔径326,该轴杆32在对应该活塞31端面单向阀316的一侧扣合槽322旁、该轴杆32的内外径间制设第一引流孔C1,且在该第一引流孔C1旁,对应配合该活塞单向环油道315的位置、该轴杆32的内外径间制设第二引流孔C2,且在该活塞31端面另一侧的扣合槽323旁、该轴杆32的内外径间制设第三引流孔C3,另在该轴杆32的第二引流孔C2和第三引流孔C3之间的孔径326内制设主油道C4,该主油道C4于靠近该第三引流孔C3之处制设一内阶缘C41,该内阶缘C41将该轴杆32的孔径326区隔成大内径部3261及小内径部3262,该大内径部3261及小内径部3262相连接之处即为启闭阀口3263。
该控制阀杆40,其是滑设在该轴杆32的孔径326内,其一端制设位移螺纹E401,且在垂直该位移螺纹E401制设一通孔E402,该端位移螺纹E401穿出该轴杆32的孔径326外和该座体10的螺套E13的位移螺孔E131相螺合,且一轴梢E403穿设定位在该控制阀杆40的位移螺纹E401通孔E402中,该轴梢E403和该控制座A控制轴11大径部E141端部制设的长槽沟E17相配合,当旋动该控制轴11时该控制轴11的长槽沟E17即带动该轴梢E403旋动,该控制阀杆40藉由轴梢E403带动随控制轴11旋转,且该控制阀杆40旋转作动是配合该座体10的位移螺孔E131进行轴向位移;该控制阀杆40在另一端外径制设一环凹槽41,在该环凹槽41中装设一油封411,藉该油封411使该控制阀杆40在该轴杆32的孔径326滑移时保持密合;且在控制阀杆40该端内部制设一导油道C5,控制阀杆40在该导油道C5底部的内外径间制设穿孔C51,在该穿孔C51旁配合对应该轴杆32的第一引流孔C1的位置、该控制阀杆40的内外径间制设第一导油孔C6,且在该第一导油孔C6外部制设第一导油环C61,该第一导油环C61让该第一导油孔C6和该轴杆32的第一引流孔C1相互连通。
该控制阀杆40的外径在该第一导油孔C6旁制设第一挡部C7,该第一挡部C7是对应该轴杆32第一引流孔C1;藉该控制阀杆40位移让该第一挡部C7改变该轴杆32第一引流孔C1的开口大小;而该控制阀杆40在该第一挡部C7旁、对应该轴杆32主油道C4的外径处制设第二导油环C8;且在对应该第二导油环C8的内外径间制设第二导油孔C9,该第二导油环C8让该轴杆32的主油道C4流量空间增大,且其让第二导油孔C9和该轴杆32的主油道C4相连通。该控制阀杆40的外径在该第二导油孔C9旁制设第二挡部C10,该第二挡部C10是对应该轴杆32的主油道C4,藉该控制阀杆40的位移,该第二挡部C10改变该轴杆32主油道C4的流量空间;在该第二挡部C10旁另制设一环凹槽C11,该环凹槽C11装设一油封C12,藉由油封C12对应该轴杆32主油道C4的内阶缘C41的启闭阀口3263即形成启闭阀C13;
该控制阀杆40位移时,其启闭阀C13的油封C12抵靠该轴杆32孔径326中的启闭阀口3263,即关闭该轴杆32的主油道C4;而该控制阀杆40在和该控制座A的控制轴11相传动一侧外径上制设有导油间隙C14,且配合导油道C5和穿孔C51让该控制阀杆40可在无油压阻力下在该轴杆32的孔径326内位移作动。
该避震弹簧D,是组设在该避震座B本体20中空孔径E201内,一端抵顶在该避震座B本体20固定支架E22的弹簧挡缘E222,另一端抵顶在该作动组件C活塞组30的防漏盖E323的弹簧挡缘E326上。以上所述,即为本发明第二主要实施例各相关组件的相互关系位置及其构造的概述。
第二实施例的实施方式
再请配合参阅各图所示的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各作动剖视图,其中:
首先,请参阅图15-18所示本发明首要实施例的避震器的最大流量状态剖视图,当本发明使用者骑乘车辆在平顺路况时,使用者将该钢索定位在缓冲阻力小的刻度,此时该钢索受使用者控制带动该控制座A的旋转钮12旋动,同时带动该控制轴11旋动,该控制轴11的长槽沟E17带动该控制阀杆40的轴梢E403旋动,该控制阀杆40并藉由该轴梢E403的带动随该控制轴11旋动,且该控制阀杆40旋转作动时其一端的位移螺纹E401配合该座体10螺套E13内部的位移螺孔E131进行轴向位移该轴梢E403在该长槽沟E17中滑移,该控制阀杆40的外径第一挡部C7在该轴杆32第一引流孔C1一侧,此时该第一引流孔C1的开口最大,当该避震器下压作动时该避震弹簧D因受压而压缩蓄力,该作动组件C的活塞31配合油封3111、摩擦环3121在该油压缸径21中密合作动,该活塞31两端的轴杆32则分别在该第一防漏件22及第二防漏件23的内径中密合作动,因此该第一油室W1内的液压油受该活塞31的下压流动而经由活塞31一侧该轴杆32的第三引流孔C3、启闭阀口3263、主油道C4、第二引流孔C2,再经由活塞31的单向环油道315、单向阀孔3161液压油压力推动该活塞31单向阀316的阀件3163离开该单向阀孔3161的封闭面3162流向第二油室W2,液压油也同时由轴杆32的主油道C4、控制阀杆40的第二导油孔C9、导油道C5、第一导油孔C6及该轴杆32的第一引流孔C1流向该第二油室W2,此时该避震器下压作动的液压油流动阻力小,整体仅运用该避震弹簧D的弹性力作为缓冲。
请参阅图17、18,当该避震器由避震弹簧D的弹性力带动向上作动时,该第二油室W2内的液压油受该活塞31的上升压力及该阀件3163的弹性力将该活塞31的阀件3163靠向该单向阀孔3161的封闭面3162,进而使阀件3163关闭该单向阀孔3161,因此液压油仅能从活塞31一侧该轴杆32的第一引流孔C1及该控制阀杆40的第一导油孔C6、导油道C5、第二导油孔C9及该轴杆32的主油道C4的启闭阀口3263、第三引流孔C3流向该第一油室W1,此时因液压油仅能从该轴杆32的第一引流孔C1流动,故该避震器内液压油的流动阻力,而产生相反该避震弹簧D回弹力的缓冲力量。
请参阅图19、20,当本发明使用者骑乘车辆在较颠簸路况时,使用者将该钢索定位在缓冲阻力较大的刻度(该钢索定位具有多段调整刻度,供使用者依路况需求选择定位),此时该控制座A的控制轴11因该钢索的放松而让该复位弹簧13的蓄积弹力带动该控制轴11旋动,使该控制轴11旋转带动该控制阀杆40的位移螺纹E401配合该螺套E13的位移螺孔E131进行轴向位移(该轴梢E403在该控制轴11的长槽沟E17中滑移),而让该控制阀杆40在该轴杆32的孔径326中位移作动,该控制阀杆40的第一挡部C7阻隔该轴杆32的第一引流孔C1,使该第一引流孔C1的开口变小,当该避震器下压作动时,因该单向阀316的阀件3163受液压油压力推动离开该单向阀孔3161的封闭面3162而开启单向阀孔3161,因此下压作动,液压油的流动阻力小仅运用该避震弹簧D的弹性力作为缓冲;当该避震器由该避震弹簧D的弹性力带动向上作动时,该液压油的压力推动该阀件3163及该阀件3163的弹性力将该阀件3163靠向该单向阀孔3161的封闭面3162而关闭单向阀孔3161,该第二油室W2的液压油仅能经由该轴杆32的第一引流孔C1流向第一油室W1,因该第一引流孔C1开口被该控制阀杆40的第一挡部C7阻隔而变小,因此该液压油的流动阻力变大而增大缓冲阻力,此时该避震器的上升较大缓冲阻力可让使用者可适应骑乘在较颠簸的路况。
请参阅图21、22,如果路况更颠簸时,使用者将该钢索定位在缓冲阻力更大的刻度时,此时该控制座A的控制轴11受该复位弹簧13的蓄积弹力带动增加旋转的角度,使该控制阀杆40的位移螺纹E401配合该螺套E13的位移螺孔E131进行更大距离的轴向位移;该控制阀杆40的第一挡部C7会阻隔该轴杆32的第一引流孔C1的开口,使该第一引流孔C1的开口更小,同时该控制阀杆40的第二挡部C10也阻隔该轴杆32的启闭阀口3263旁的主油道C4的流动空间,因此该避震器向下作动时,该第一油室W1的液压油流向第二油室W2,因液压油流动阻力大,让该避震弹簧D的弹性力加上液压油的流动阻力,让该避震器下压作动时能够承受较大的下压作动力。
当该避震器再度由该避震弹簧D的弹性力带动向上作动时,液压油由第二油室W2流向第一油室W1时,因该轴杆32的第一引流口C1开口被该控制阀杆40的第一挡部C7阻隔更小,且该轴杆32启闭阀口3263旁的主油道C4的流动空间也被该控制阀杆40的第二挡部C10阻隔,因此该液压油的流动阻力更大而让缓冲阻力更大,因此该避震器上下作动的阻力能让使用者适应骑乘在更大颠簸的路况。
再请参阅图23、24,当遇到上、下坡路况时,使用者为求省力、安全而将该钢索定位在完全关闭的刻度,此时该控制座A的控制轴11再增加旋转的角度,使该控制阀杆40的位移螺纹E401配合该螺套E13的位移螺孔E131进行更大的轴向位移,该控制阀杆40启闭阀C13的油封C12即抵靠该轴杆32的启闭阀口3263,让该轴杆32的主油道C4呈现关闭状态,而让第一油室W1、第二油室W2内的液压油无法流动而关闭避震功能。
接着,当本发明使用者要再度开启该油压避震器的避震功能时,使用者拉动钢索定位在开启的刻度,且依其需求可选择缓冲阻力大小的刻度定位,该钢索带动该控制座A的控制轴11逆向旋动,且带动该复位弹簧13蓄积弹力,该控制阀杆40的位移螺纹E401配合该螺套E13的位移螺孔E131进行相反方向的轴向位移,此时该控制阀杆40位移使其启闭阀C13的封环C12离开该轴杆32的启闭阀口3263,让液压油可在第一油室W1和第二油室W2间流动,而让该油压避震器可进行上下作动的避震功能,该油压避震器于该控制座A的螺套E13和该避震座B的第二防漏件23之间装设有第二防撞垫25,让该避震器向下作动至最底部时藉该第二防撞垫25缓冲,同时该避震座B防漏盖E323和该第一防漏件22之间装设有第一防撞垫26,让该避震器向上作动至最顶部时藉该第一防撞垫26缓冲。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25、26,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是针对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改良,以下仅说明其改良部位其余相同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不再多加赘述;第三实施例主要改良在于增加一补油组F2;
该补油组F2,是安装在该控制座A的座体10上,该座体10在该控制孔104一侧制设一补油道F21,且在该补油道F21另一端制设一补油缸径F22,该补油缸径F22近外侧端制设一内螺纹F23,该补油道F21一端和该控制孔104相连通,另一端和该补油缸径F22相连通,在该补油缸径F22内装设补油弹簧F24及补油塞F25;一螺盖F26制设有外螺纹F261及环凸环F262,配合油封F27螺锁在该补油缸径F22的内螺纹F23上,该补油组F2藉该补油弹簧F24的弹性力推动补油塞F25使补油缸径F22内的液压油向内补充;该补油道F21和该补油缸径F22相连通之处制设一螺孔F211,该螺孔F211内安装有补油单向阀F212与油封F213,该补油单向阀F212让该补油组F2内的液压油可补充到该避震座B的油压缸径21内,而该避震座B油压缸径21内的液压油不能流向补油组F2内;且该补油缸径F22近该补油道F21处、在内外径间制设一螺孔F221,该螺孔F221供一透明螺丝F222配合油封F223螺设,该透明螺丝F222是作为检视用的透视窗,藉该透视窗能够了解该补油缸径F22内液压油的容量。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27、28,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是以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增加外盖G11和调整避震弹簧弹性力的调整构件,其余相同第三实施例的结构不再多加赘述;
该控制座A座体10于其弹簧挡缘103外侧制设有内螺纹G12,且设有一存放孔G13容置一调整工具G14;
该避震座B本体20外径一侧制设一扣合槽G21且外径制设外螺纹G22,一扣件G23扣设在该扣合槽G21中,且在该扣件G23旁装设一滑司G24一移动环G25螺设在该本体20的外螺纹G22上,该移动环G25一侧端部制设弹簧挡缘G251,且该移动环G25外径制设有卡部G252;一旋转环G26装设在该移动环G25外部,该旋转环G26内部一侧制设有卡合部G261该卡合部G261和该移动环G25的卡部G252相卡合带动,该旋转环G26内部另一侧制设有内螺纹G262该内螺纹G262和该卡合部G261之间制设有定位面G263,该旋转环G26的内螺纹G262中螺锁固设一环螺帽G27,该环螺帽G27的内径G271套设在该本体20的外径,且该内径G271一侧端制设内阶缘G272,该内阶缘G272小内径端面G2721抵靠该本体20的扣件G23,该内阶缘G272大内径端面G2722抵靠该滑司G24和该旋转环G26的定位面G263,因此该旋转环G26在该避震座B的本体20中只能旋动不能位移,当旋动该旋转环G26时即带动该移动环G25位移而调整该避震弹簧D的弹性力,且该旋转环G26外部制设有数个盲孔G264,该盲孔G264让该工具穿设旋动该旋转环G26;
该外盖G11一端螺锁固设在该控制座A的内螺纹G12,另一端滑设在该旋转环G26的外径,藉此,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可运用外盖G11达到美观、防尘的效果。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
请参阅图29、30,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是以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再加改良,以下仅说明其改良部位(其余相同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不再多加赘述);第五实施例主要改良在于改变该控制轴11的传动结构;
该控制轴11容设在该控制座A的控制孔104中旋动,一端和该旋转钮12相连接,且该侧受一扣件115限制定位,另一侧端设有斜齿轮H12;
该轴杆32一侧第一外螺纹325固锁在该控制座A螺孔102中,且于该侧端的孔径326中制设内螺纹H33并于该内螺纹H33和端部之间制设一内阶缘H34,该内螺纹H33中螺锁一环螺件H35,该环螺件H35内部制设位移螺孔H351;该内阶缘H34中滑设一轴套H36,该轴套H36外部一侧端制设斜齿轮H361,该斜齿轮H361和该控制轴11的斜齿轮H12相抵靠配合传动,该轴套H36另一端抵靠该环螺件H35的端面定位,该轴套H36内部制设六角孔H362,该六角孔H362的内壁面作为传动面H3621;
该控制阀杆40穿设在该轴杆32的孔径326中作动,该控制阀杆40于该环螺件H35的方向一侧制设位移螺纹H41及六角棒H42,该位移螺纹H41和该环螺件H35内部的位移螺孔H351相配合传动,该六角棒H42的外壁面作为传动面H421和该轴套H36内的六角孔H362内壁面的传动面H3621相配合传动,且该六角棒H42可在该六角孔H362中滑移;
当旋动该控制轴11时,该控制轴11的斜齿轮H12即带动该轴套H36旋动因该轴套H36一侧端的斜齿轮H361和该控制轴11一侧端的斜齿轮H12相配合传动;该轴套H36旋动,该轴套H36内部的六角孔H362的传动面H3621即带动该控制阀杆40一侧端六角棒H42的传动面H421旋动,该控制阀杆40旋动,因其一侧制设的位移螺纹H41和该轴杆32孔径326中锁固的环螺件H35内部的位移螺孔H351相配合,因此该控制阀杆40受该控制轴11带动在该轴杆32的孔径326中位移作动而达成控制作动的功能,且其位移作动时该六角棒H42在该轴套H36的六角孔H362中滑移。
本发明第六实施例
请参阅图31、32,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是以第五实例的结构增加一控制弹簧14的构件,其余相同第五实施例的结构不再多加赘述;
该控制弹簧14装设在该轴杆32的孔径326中,其一端抵顶该控制阀杆40的端部,另一端抵顶该轴杆32末端螺锁的防漏螺丝328的端部,该控制弹簧14是以其弹性力抵推该控制阀杆40,而消除各传动组件的配合间隙。
本发明第七实施例
请参阅图33-34,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是以第六实施例的结构增加补油组F2,该补油组F2的结构相同于第三实施例,故在此不再多加赘述。
本发明第八实施例
请参阅图35、36,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是以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再加改良,以下仅说明其改良部位其余相同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不再多加赘述,第八实施例主要改良在于改变该控制轴11的结构;
该控制座A,具有座体10、控制轴11、钢索盖K50、复位弹簧K51:
该座体10在垂直该螺孔102内部制设一控制孔104,该控制孔104与该螺孔102彼此垂直穿通,该控制孔104在相对该螺孔102的另一端制设内螺纹(K52);
该控制轴11,其近中段设有锥形凹陷K53,在二端外径制设有数道环凹槽112,且在该数道环凹槽112中装设有数个油封113,该控制轴11轴心开设有一通孔K54,并且垂直通孔K54穿有一定位孔K55,并且在定位孔K55内装设一垫件K56与一定位螺丝K57;
该钢索盖K50配合控制孔104的内螺纹(K52)将复位弹簧K51封设在座体10的控制孔104内,且于钢索盖K50中央开设有一钢索孔K501,而钢索穿过钢索盖K50的钢索孔K501后,再穿入控制轴11轴心的通孔K54,且钢索被垫件K56及定位螺丝K57定位。
使用者藉由上述的钢索可以直接拉动该控制轴11,并让控制轴11的锥形凹陷K53相对控制阀杆40进行抵推工作,而复位弹簧K51也会同步蓄力进行该控制轴11的复位作动,因此,本实施例同样可以依路况随时调整缓冲力量的大小及开启和关闭避震作动,故确属本发明的可行实施例之一。
本发明第九实施例
请参阅图37、38,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是以第八实施例的结构增加补油组F2,该补油组F2的结构相同于第三实施例,故在此不再多加赘述。
本发明第十实施例
请参阅图39、40,本发明第十实施例是将第一、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等实施例中在其避震座B的内部中,装设一油压缸件L20以第一主要实施例的图式作为代表说明,该油压缸件L20内部制设油压缸径L21,在该油压缸径L21两侧螺设第一防漏件22和第二防漏件23,该油压缸件L20外部制设外螺纹L22和该避震座B内部制设的内螺纹211相螺锁固设,且藉一环螺帽L23加强固设;其余相同前面实施例的部位不再多加赘述。
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41-47,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是将第十实施例的油压缸件L20分为第一油压缸件M21和第二油压缸件M22,其改良部份以外的结构相同第十实施例,故在此不再多加赘述;
该避震座B,其内部容设第一油压缸件M21及第二油压缸件M22由一环螺套M23螺锁固设,该环螺套M23内部制设内孔M231且于该内孔M231中制设环凹槽M232,该环凹槽M232中装设油封M24,且该第一油压缸件M21和第二油压缸件M22之间藉油封M25密合螺锁固设一间隔环套M26,该间隔环套M26内部制设内孔M261和环凹槽M262,且在该环凹槽M262中装设油封M27,该间隔环套M26将该第一油压缸件M21的油压缸径M211形成第一油室W1,将该第二油压缸件M22的油压缸径M221形成第二油室W2:
该作动组件C,同样具有活塞组M30、控制阀杆M40及防漏座M50等构件:
该活塞组M30具有活塞M31及轴杆M32,是一体成型而成:
该活塞M31外径一侧藉第一扣件M33和滑司M34将油封M35定位装设在该活塞M31的外径上,且外径另一侧端藉第二扣件M36将单向阀316及一油封M37密合扣设在该活塞M31一侧的端面,该单向阀316具有单向阀孔3161及阀件3163,该单向阀孔3161朝向该第二扣件M36方向朝向该间隔环套M26方向为封闭面3162,反向为开放口,当该阀件3163靠向该单向阀孔3161的封闭面3162时,即关闭该单向阀孔3161,该阀件3163靠向开放口即呈开放状态,该活塞M31外径装设有摩擦环M38,该活塞M31外径配合油封M37及摩擦环M38在该避震座B第二油压缸件M22的油压缸径M221中密合作动;
该轴杆M32外径于该活塞M31一侧端制设第一扣合槽M321,该第一扣合槽M321供第一扣件M33扣设,该第一扣件M33将油封M35限制定位在该活塞M31的外径上且该轴杆M32外径于该侧端制设第一外螺纹M322及外阶缘M323,该第一外螺纹M322及该外阶缘M323穿出该环螺套M23的内孔M231和该控制座A座体10的螺孔102及油封1023相密合螺设;
该轴杆M32外径于该活塞M31另一侧端制设第二扣合槽M324,该第二扣合槽M324供第二扣件M36扣设该第二扣件M36将单向阀316扣设在该活塞M31一侧端,该轴杆M32外径另一侧端制设第二外螺纹M325,该侧外径密合滑设穿出该避震座B间隔环套M26的内孔M261且在第二外螺纹M325的端面制设引油槽沟M326及在第二外螺纹M325的外径制设引油间隙M327,该引油槽沟M326及该第二外螺纹M325外径的引油间隙M327是为主油道C4;该轴杆M32内部呈孔径326,且于第二扣合槽M324旁该轴杆M32的内外径间制设第一引流孔C1,并在配合该活塞M31单向阀孔3161位置制设单向导油孔M328;
该控制阀杆M40,是滑设在该轴杆M32的孔径326内,其一端螺设有顶塞M41,该顶塞M41穿出该轴杆M32和该控制座A的控制轴11的偏心抵部111相抵顶,且控制阀杆M40受偏心抵部111抵推位移,该顶塞M41内部制设引油内孔M411;该控制阀杆M40另一端制设一启闭阀面M42;
该控制阀杆M40内部制设引油道M43,该引油道M43一侧相通于该顶塞M41的引油内孔M411,该引油道M43另一侧制设内扩孔M431,该内扩孔M431容设该控制座A的控制弹簧14,该控制弹簧14一端抵顶在该控制阀杆M40内扩孔M431和该引油道M43相接的底部;
该控制阀杆M40在对应该轴杆M32第一引流孔C1的位置于内外径间制设有第一引油孔M44,在该第一引油孔M44外径制设第一引油环M45,该第一引油环M45让该轴杆M32的第一引流孔C1和该控制阀杆M40的第一引油孔M44相连通,且在该第一引油孔M44旁对应该轴杆M32单向导油孔M328位置制设第二引油环M46,且在对应该第二引油环M46该控制阀杆M40的内外径间制设第二引油孔M47,该第二引油环M46让第二引油孔M47和该轴杆M32的单向导油孔M328相连通,该控制阀杆M40的第一引油环M45和第二引油环M46之间制设第一挡部C7;
该防漏座M50,外径一侧制设一扣合槽M501,且藉一扣件M51及滑司M52将油封M53限制定位在其外径上,其外径另一侧制设一环沟M502,在该环沟M502中容设摩擦环M54,该防漏座M50外径藉油封M53和摩擦环M54密合滑设在该避震座B第一油压缸件M21的油压缸径M211中作动;该防漏座M50其内部制设一导油盲孔M503,在该导油盲孔M503中制设内螺纹M504及一环凹槽M505,在该环凹槽M505中容设一油封M55即形成启闭阀C13;
该防漏座M50导油盲孔M503内部的内螺纹M504是和该轴杆M32第二外螺纹M325相螺设,且该轴杆M32设有导油槽沟M326的端面定位在该内螺纹M504的底部,该防漏座M50导油盲孔M503底部近中心处供该控制座A的控制弹簧14另一端抵顶该控制弹簧14和该防漏座M50抵顶之处是为缩小外径,且该控制弹簧14一端抵顶在该控制阀杆M40内扩孔M431的底部,该控制阀杆M40受该控制座A控制轴11偏心抵部111的抵推其一侧端部的启闭阀面M42抵靠该防漏座M50的启闭阀C13的油封M55即关闭该轴杆M32的主油道C4,该控制阀杆M40的启闭阀面M42离开该防漏座M50启闭阀C13的油封M55即开启该轴杆M32的主油道C4。
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42、43所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避震器的流量状态剖视图,当本发明使用者拉动钢索定位时,该旋转钮12带动控制轴11的偏心抵部111抵推该作动组件C的控制阀杆M40位移作动,藉该控制阀杆M40位移让该控制阀杆M40的第一挡部C7改变该轴杆M32第一引流孔C1的开口大小,故本实施例的避震器同样可以调整液压油流动阻力。
当该避震器受该避震弹簧D的弹性力推动上升时,该避震器第一油室W1内的液压油受该防漏座M50的上升压力,将让该活塞M31单向阀316的阀件3163推向向单向阀孔3161的封闭面3162,进而使阀件3163关闭该单向阀孔3161,因此液压油仅能从轴杆M32的主油道C4、防漏座M50的启闭阀C13旁、控制阀杆M40的引油道M43、轴杆M32的第一引流孔C1流向该第二油室W2,此时因控制阀杆M40的第一挡部C7改变该轴杆M32第一引流孔C1的开口变小,且该单向阀孔3161关闭,液压油仅能从该轴杆M32第一引流孔C1流动,故有避震器整体会有流动阻力,而产生相反该避震弹簧D回弹力的缓冲力量。
请参阅图44、45,当本发明使用者骑乘车辆在上、下坡路况时,使用者让该控制阀杆M40的一侧端部的启闭阀面M42抵靠该防漏座M50内部启闭阀C13的油封M55时,即关闭该轴杆M32的主油道C4使该液压油不能在第一油室W1和第二油室W2流动而关闭避震功能。
请参阅图46、47,当本发明使用者要开启该油压避震器的避震功能时,使用者将钢索定位在开启的刻度,且依其需求可选择缓冲阻力大小的刻度定位,该复位弹簧13的蓄积弹力带动该控制轴11的偏心抵部111旋动位移,该控制座A的控制弹簧14即以蓄积弹力推动该控制阀杆M40位移,让其端部的启闭阀面M42离开该防漏座M50内部启闭阀C13的油封M55而让该油压避震器可进行上下作动的避震功能。
故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确实可以运用相同原理、类似结构发挥本发明的主要避震功能,实属本发明的范围保护范畴之一。
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48、49,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是将第五实施例控制轴11的传动结构运用在第十一实施例的结构,其相同结构部位不再多加赘述;
该控制轴11一端制设斜齿轮H12和容设在该轴杆M32一端的轴套H36的斜齿轮H361相配合传动,且该轴套H36内部六角孔H362的传动面H3621和该控制阀杆M40外部一侧六角棒H42的传动面H421相配合传动,而该控制阀杆M40一侧制设的位移螺纹H41和该轴杆M32一侧固设的环螺件H35内部制设的位移螺孔H351相配合,因此该控制轴11旋动时,同样可带动该控制阀杆M40在该轴杆M32的孔径326中位移作动,而同样可达成控制避震作动的功能。
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50、51,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是以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增加一控制弹簧14的构件,其相同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不再多加赘述;
该控制弹簧14装设在该轴杆32的孔径326中,其一端抵顶该控制阀杆40端部,另一端抵顶该轴杆32末端螺锁的防漏盖E323端部,该控制弹簧14是以其弹性力抵推该控制阀杆40而消除各传动组件间的配合间隙。
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52、53,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例是针对第十三实施例增加补油组N2,其改良部位以外的结构完全相同第十三实施例,故在此不再多加赘述;
该补油组N2是安装在该避震座B本体20内部,该补油组N2具有补油缸件N20、补油道N23、补油缸径N24、补油弹簧N25、补油塞N26、油封N27及螺盖N28等构件,该补油道N23设在该轴杆32末端螺锁的防漏盖E323内部,且在该防漏盖E323具弹簧挡缘E326的一侧内部制设内螺纹E3231,该内螺纹E3231螺锁一补油缸件N20,该补油缸件N20内部制设补油缸径N24,该补油道N23一端和轴杆32的孔径326连通,另一端和该补油缸径N24相连通,该补油缸径N24近外侧端制设一内螺纹N241,该内螺纹N241内装设一补油弹簧N25、一补油塞N26、一油封N27与一螺盖N28,并藉该补油弹簧N25的弹性力抵推该补油塞N26使补油缸径N24内的液压油向内补充;该补油道N23和该补油缸径N24相连通同样安装有补油单向阀N29者,该补油单向阀N29让液压油只能单向流入该轴杆32的孔径326内。
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
请参阅图54、55,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是以第一主要实施例的控制轴11运用在第十三实施例的结构,其相同第十三实施例的结构不再多加赘述;
该控制座A座体10外径制设外螺纹E11螺锁固设在该套管15的一端且垂直该外螺纹E11制设有控制孔P104,该控制孔P104制设有内阶缘P1041;
该控制轴11配合油封P12密合装设在该座体10的控制孔P104中旋动,该控制轴11一端制设外阶缘P13定位在该座体10控制孔P104的内阶缘P1041端面,且该端和旋转钮P14藉一固定螺丝P15螺锁固设,该控制轴11于近中段处制设一偏心抵部111,该偏心抵部111抵推该作动组件C的控制阀杆40位移作动,同样可达成控制作动的功能。
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
请参阅图56、57,本发明的第十六实施例是针对第十三实施例的套管15与避震座B的套接相反设置,并在该避震座B的本体20中藉一固定件Q201固设油压缸件Q21,其改良部位以外的结构完全相同第十三实施例,故在此不再多加赘述;
该套管15一端和该控制座A相螺锁固定,另一端藉一滑套Q16和一中间套Q17滑设在该避震座B本体20内部中作动,且该滑套Q16底部制设弹簧挡缘Q161,该避震座B的本体20于近底部固设一底板Q22,该避震弹簧D在该滑套Q16底部弹簧挡缘Q161和该底板Q22之间作动;
该油压缸件Q21内部制设油压缸径21,在该油压缸径21两端制设内螺纹Q211,该内螺纹Q211配合油封Q23密合螺锁第一防漏件Q24和第二防漏件Q25,该第一防漏件Q24,其另一侧端制设外螺纹Q241,该外螺纹Q241螺锁一固定套管Q26,该固定套管Q26另一侧螺锁一连接件Q27,该连接件Q27和固定件Q201相连接,该固定件Q201另一端固设在该避震座B本体20的底板Q22上;
藉由上述的搭配,本实施例可以运用和第十三实施例相同原理发挥本发明的主要功能。
本发明第十七实施例
请参阅图58、59,本发明第十七实施例是以第十六实施例的结构增加补油组R2,而其改良部位以外的结构完全相同第十六实施例;该补油组R2是安装在该避震座B本体20内部,是运用固定件Q201的内部作为补油组R 2的补油缸径R22,在该补油缸径R22中装设补油塞R23、补油弹簧R24,并由一螺件R25配合一油封R26密合螺设在该固定件Q201补油缸径R22一侧的内螺纹R221中,该螺件R25另一侧和该避震座B本体20的底板Q22相固设;该固定件Q201的补油缸径R22另一侧配合油封螺锁一连接件Q27,该连接件Q27配合油封和一固定套管Q26相连接,该固定套管Q26配合油封和该避震座B油压缸件Q21螺设的第一防漏件Q24相连接,且该固定套管Q26内部装设一补油套管R27,该固定套管Q26的内径和该补油套管R27的外径之间的间隙作为补油道N23,该补油道N23让该补油缸径R22和该油压缸径21相连通,且该第一防漏件Q24中也设有补油道N23,并在该补油道N23中设有补油单向阀N29。
本发明第十八实施例
请参阅图60、61,本发明的第十八实施例是以第十五实施例的控制轴11结构,运用在第十七实施例的结构,其相同结构部份不再多加赘述;
该控制座A的座体10同样螺锁固设在该套管15的端部;
该控制轴11密合装设在该座体10的控制孔P104中旋动,且同样是以其偏心抵部111抵推该控制阀杆40位移作动,同样达成控制作动的功能。
本发明第十九实施例
请参阅图62、63,本发明第十九实施例是以第十一实施例其第一油压缸件M21和第二油压缸件M22及该作动组件C活塞组M30、控制阀杆M40及防漏座M50的组成结构,运用在第十七实施例的结构内,使其能发挥作动的功能,其和第十一、十七实施例相同部位不再多加赘述;
该第十九实施例的第一油压缸件M21和第二油压缸件M22之间螺锁一间隔环套M26,该第一油压缸件M21的底部螺锁一下环套S23,该下环套S23另一端和一固定件Q201相连接固设,该固定件Q201另一端螺锁固设在该避震座B本体20的底板Q22中,该第二油压缸件M22前端螺锁一环螺套M23;该作动组件C具有活塞组M30和控制阀杆M40及防漏座M50,该活塞组M30的活塞M31配合油封M35及单向阀316在该第二油压缸件M22的油压缸径M221内密合作动,该防漏座M50一侧端和该活塞组M30的轴杆M32螺锁密合固设,且配合油封M53在该第一油压缸件M21的油压缸径M211中密合作动,该防漏座M50另一侧设有补油道S24和补油单向阀S25和一补油缸件S26相密合螺设,且该补油缸件S26内部的补油缸径S261和该第一油压缸件M21第二油压缸件M22的油压缸径M211 M221相连通,该补油缸件S26的补油缸径S261内装设有补油组R2;该第十九实施例同样具有控制作动的功能。
本发明第二十实施例
请参阅图64、65,本发明第二十实施例是以第十八实施例的控制轴11结构,运用在第十九实施例的结构,其相同结构部份不再多加赘述;
该控制轴11同样以其偏心抵部111抵推该控制阀杆40位移作动,同样可达成控制作动的功能。
本发明第二十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66,前面实施例其作动组件C控制阀杆40的启闭阀C13,该控制阀杆40的启闭阀C13可配合该作动组件C轴杆32孔径326中的启闭阀口3263制设一斜面T41,该斜面T41经由精密加工可制成精密尺寸,当该斜面T41和该作动组件C轴杆32孔径326的启闭阀口3263相抵靠时,同样可达成锁死该避震作动的功能。
本发明第二十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67,前面实施例其作动组件C的轴杆32其孔径326中启闭阀口3263可制设一环凹槽U33,该环凹槽U33中装设一油封U34,该作动组件C控制阀杆40启闭阀C13的斜面U35抵靠该轴杆32启闭阀口3263容设的油封U34,同样可达成锁死该避震作动的功能。
本发明第二十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68,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的滑动组件其内径、外径上可披覆耐磨摩擦材质U80,而让其和相关组件的摩擦面能更顺畅。
本发明第二十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69、70,本发明前面实施例其作动组件C的活塞组30,其活塞31和轴杆32可一体成型制成。
本发明第二十五实施例
请参阅图71、72,本发明前面实施例其作动组件C活塞组30活塞31单向阀316的阀件3163,其是可制设成阀珠V3163的结构,该阀珠V3163容设在单向阀孔3161中,且在该单向阀孔3161的端面以打凹变形V3162的方式限制该阀珠V3163在该单向阀孔3161中作动,该单向阀孔3161和该单向环油道315相连通的一端为封闭口V3164,打凹变形的一端为开放口V3165,该阀珠V3163靠向封闭口V3164即关闭单向阀316,该阀珠V3163靠向开放口V3165即开启单向阀316,因此同样可达成液压油单向流动的功能。
本发明第二十六实施例
请参阅图73、74、75,本发明第二十六实施例是将定位该钢索的钢索定位座Y做一简单的说明;
该钢索定位座Y是固设在车辆的手把Y1上,是由把手固定座Y10、把手外盖Y20、把手定位座Y30、带动把手Y40、固定螺栓Y50、把手下盖Y60等构件组成:
该把手固定座Y10是由一螺丝Y11锁固在车辆的手把上,其内部制设一定位六角孔Y12;
该把手外盖Y20内部制设有定位六角孔Y21;
该把手定位座Y30制设有定位长孔Y31,内部制设有定位六角孔Y32,且端面制设定位凸缘Y33;
该带动把手Y40制设有定位盲孔Y41,该定位盲孔Y41中装设定位弹簧Y42和定位钢珠Y43,且内部制设支撑内孔Y44,该钢索一端固设在该带动把手Y40的外径Y45,且于端面制设定位沟Y46,该定位沟Y46和该把手定位座Y30的定位凸缘Y33相配合定位;
该固定螺栓Y50一侧外径制设定位六角棒Y51,该定位六角棒Y51和该把手固定座Y10及把手外盖Y20、把手定位座Y30其内部的定位六角孔Y12 Y21 Y32相铆接固设,且近中段的外径Y52和该带动把手Y40的支撑内孔Y44相配合,另一侧制设环凸缘Y53,藉该环凸缘Y53定位该带动把手Y40;
该把手下盖Y60和该把手外盖Y20的底部相配合卡扣;
当使用者拉动该带动把手Y40旋动时即拉动钢索,且藉其内部装设的定位弹簧Y42以其弹性力推动定位钢珠Y43定位在该把手定位座Y30的定位长孔Y31中,而将钢索定位,且藉该把手定位座Y30的定位凸缘Y33和该带动把手Y40的定位沟Y46限制该带动把手Y40的旋动角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控制座、避震座、作动组件及避震弹簧等构件组合,使该作动组件在控制座及避震座之间进行油压避震相对作动,该避震弹簧则提供该避震器各组件之间的避震弹力,该避震座设有油压缸径,该作动组件内包含有活塞组及控制阀杆,该活塞组设有活塞及轴杆,该活塞和轴杆在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中密合作动,让该油压缸径中形成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让液压油在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之间流动,该活塞设有单向阀,该轴杆内部呈孔径,且设有引流孔、主油道和启闭阀口,该控制阀杆外径设有挡部和启闭阀,藉该控制阀杆容设在该轴杆的孔径中位移,其挡部改变该轴杆引流孔的开口大小,而改变缓冲力量的大小,其启闭阀靠向该轴杆的启闭阀口,即关闭避震作动,其启闭阀离开该轴杆的启闭阀口,即开启避震作动功能;故本发明是一种可在车辆行进中、使用者可依路况随时调整缓冲力量的大小及开启和关闭避作动功能的全新产品,并能藉由关闭避震让车辆上、下坡时更稳定与省力。
Claims (20)
1.一种油压避震器,其是由控制座、作动组件、避震座及避震弹簧等构件共同组成,该避震弹簧对应提供各组件之间的避震弹力,其改良在于:
该控制座具有控制轴,该控制轴受控而产生动作;
该作动组件,具有活塞组及控制阀杆,该活塞组运用活塞及轴杆容设在该避震座内,该活塞及轴杆让液压油受控流动,而该控制阀杆设于轴杆内,该控制阀杆被该控制座的控制轴动作带动,在该作动组件的活塞组设有引流孔,而该控制阀杆则对应该引流孔设有挡部,运用控制阀杆的挡部位置调整该引流孔的流量,另该轴杆与该控制阀杆的相对动作产生一启闭阀,并且该控制阀杆的位移让启闭阀对应启闭;藉此,让避震器能依路况随时调整缓冲力量的大小及开启和关闭避震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
该控制座设有控制轴,该避震座设有油压缸径,该作动组件具有活塞组及控制阀杆,该活塞组运用活塞及轴杆容设在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中作动,该活塞组的轴杆内部孔径与外径间设有引流孔,并在该活塞组轴杆的孔径中设有启闭阀口,而该控制阀杆容设在该活塞组轴杆的孔径中,且该控制阀杆受该控制座的控制轴控制作动,该控制阀杆外径设有挡部和启闭阀,藉该控制阀杆的挡部改变该活塞组轴杆引流孔的开口大小,进而调整改变该油压避震器缓冲的力量,该控制阀杆的启闭阀抵靠在该活塞组轴杆的启闭阀口时关闭启闭阀,且该控制阀杆的启闭阀离开该活塞组轴杆的启闭阀口时则开启该启闭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座设有控制轴,该避震座设有油压缸径,该油压缸径两端设有防漏件,该作动组件的活塞组设有活塞、单向阀及轴杆,且其容设在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内作动,该活塞组轴杆外径两端穿设在该油压缸径两端的防漏件中,让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内形成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且液压油配合该活塞组轴杆的引流孔、启闭阀口而在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之间流动,另该控制阀杆容设在该活塞组的轴杆孔径中受该控制座的控制轴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座的控制轴受控旋动,且在该控制轴外径设有偏心抵部,运用该控制轴的偏心抵部抵推控制该作动组件的控制阀杆作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座的座体中设有位移螺孔,该控制座的控制轴设有长槽沟,而该作动组件的控制阀杆一侧外径设有位移螺纹,该位移螺纹和该控制座座体的位移螺孔相配合,在该位移螺纹一侧装设一轴梢,该控制座的控制轴的长槽沟带动该轴梢旋动而带动该控制阀杆旋动,藉由该控制阀杆的位移螺纹在该控制座座体的位移螺孔中旋动,使该控制阀杆产生位移作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座的控制轴一侧设有斜齿轮,而在该作动组件活塞组的轴杆一侧内部固设有环螺件及容设轴套,该环螺件内部设有位移螺孔、该轴套一端设有斜齿轮,在该轴套内部设有传动面,且该作动组件的控制阀杆一侧外径设有位移螺纹及传动面,运用该控制座的控制轴的斜齿轮带动该轴套的斜齿轮旋动,而该轴套内部的传动面即带动该作动组件控制阀杆一侧的传动面,藉此让该作动组件控制阀杆的位移螺纹在该环螺件的位移螺孔之中旋动,且令该控制阀杆随位移螺纹产生位移作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座的控制轴旁配设有一旋转钮,该控制座的旋转钮具有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定位块等构件,该第一转盘内径两侧制设平面,外部制设定位弧槽,而该第二转盘内径两侧制设平面,该定位块则装设在该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该控制座的控制轴于一侧端制设螺孔,该控制轴在对应螺孔的外径两侧制设平面;该旋转钮第一转盘内径中的平面及第二转盘内径中的平面和该控制轴螺孔外径的平面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座设有控制轴,该避震座设有油压缸径,该油压缸径两端设有防漏件,该作动组件设有活塞组及控制阀杆,该活塞组设有活塞及轴杆容设在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中作动,该活塞组的轴杆外径两端穿设在该油压缸径两端的防漏件中,让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内形成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且液压油在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之间流动,该活塞组的活塞一侧设有单向阀,该单向阀设有单向阀孔和阀件,该活塞内部设有内径,且该活塞内径配合油封密合装设在该轴杆的外径上,该轴杆内部设有孔径;该轴杆在内外径之间制设第一引流孔、第二引流孔、第三引流孔,而轴杆孔径中制设主油道、启闭阀口,该控制阀杆外径穿设在该轴杆的孔径中,该控制阀杆的外径制设第一挡部、第二挡部及启闭阀,该控制阀杆的内部制设导油道,该控制阀杆在外径和该导油道之间制设第一导油孔,该控制阀杆的第一导油孔对应该轴杆的第一引流孔,该控制阀杆在该第一导油孔旁制设第一挡部,该第一挡部对应该轴杆的第一引流孔,该控制阀杆在该第一挡部旁在外径和该导油道之间制设第二导油孔,该控制阀杆在该第二导油孔旁的外径制设第二挡部,该控制阀杆外径的第二挡部对应该轴杆孔径的主油道,该控制阀杆在该第二挡部旁在外径设有启闭阀,该启闭阀对应该轴杆孔径中的启闭阀口,该控制阀杆外径的第一挡部改变该轴杆第一引流孔的开口大小而改变该油压避震器的缓冲力量的大小,该控制阀杆外径的第二挡部改变该轴杆主油道的流量空间,而改变该液压油从第一油室流向第二油室,或从第二油室流向第一油室的流动阻力,该控制阀杆外径的启闭阀抵靠该活塞组轴杆的启闭阀口即关闭该油压避震器的避震作动,该控制阀杆的启闭阀离开该活塞组轴杆的启闭阀口即开启该油压避震器的避震作动;该避震弹簧提供各组件之间的避震弹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座的座体设有补油组,该补油组具有补油道、补油缸径、补油弹簧、补油塞、补油单向阀等构件,该补油缸径和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相连通,该补油弹簧在该补油缸径中抵推该补油塞将液压油抵推补充至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中,该补油单向阀设在该补油缸径和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之间,该补油单向阀控制液压油只能从补油组的补油缸径中流入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中,该避震座油压缸径中的液压油不能流入补油组的补油缸径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补油组于该补油缸径的内外径之间制设有螺孔,该螺孔中装设透视窗,该透视窗是作为检视该补油缸径内液压油的容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座座体中设有存放孔,该存放孔容置一调整工具,该座体设有弹簧挡缘,该避震座本体外径制设外螺纹,其外径一侧制设扣合槽,该扣合槽中装设扣件;一移动环内部设有内螺纹螺设在该避震座本体的外螺纹上,其一侧端制设弹簧挡缘,该避震弹簧一端抵顶该控制座座体的弹簧挡缘,另一端抵顶该移动环的弹簧挡缘,该移动环外径设有卡部;一旋转环装设在该移动环外部,该旋转环内部一侧设有卡合部,该卡合部和该移动环外径的卡部相卡合带动,该旋转环内部另一侧制设内螺纹,该旋转环在内部的卡合部和内螺纹之间设有定位面,该旋转环内螺纹中固设一环螺帽,该环螺帽一侧的端面和该旋转环的定位面受该避震座本体中装设的扣件定位,限制该旋转环在该避震座本体的外径上只能旋动不能位移,藉该旋转环的旋动,其内部的卡合部带动该移动环外径的卡部,同时带动该移动环在该避震座本体的外径上进行位移而调整改变该避震弹簧的弹性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座的内部设有补油组,该补油组具有补油道、补油缸径、补油弹簧、补油塞、补油单向阀等构件,该补油缸径和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相连通,该补油弹簧在该补油缸径中抵推该补油塞将液压油抵推补充至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中,该补油单向阀设在该补油缸径和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之间,该补油单向阀控制液压油只能从补油组的补油缸径中流入该避震座的油压缸径中,该避震座油压缸径中的液压油不能流入补油组的补油缸径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座内设有油压缸件,该油压缸件内部设有油压缸径,在该油压缸径两端设有防漏件,该作动组件的活塞组容设在该油压缸径中作动,该活塞组的轴杆外径两端穿设在该油压缸径两端所设的防漏件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作动组件具有活塞组及控制阀杆,该活塞组设有活塞和轴杆,该轴杆内部设有孔径,而该轴杆的孔径中设有启闭阀口,该控制阀杆一侧的外径设有启闭阀,对应该启闭阀装设有油封,且该控制阀杆启闭阀的油封抵靠该轴杆的启闭阀口即关闭该油压避震器的避震作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作动组件具有活塞组及控制阀杆,该活塞组设有活塞和轴杆,该轴杆内部设有孔径,该轴杆的孔径中设有启闭阀口,该控制阀杆一侧的外径设有启闭阀,该启闭阀设有斜面,且该斜面抵靠该轴杆的启闭阀口即关闭该油压避震器的避震作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作动组件具有活塞组及控制阀杆,该活塞组设有活塞和轴杆,该轴杆内部设有孔径,该轴杆的孔径中设有启闭阀口,该轴杆的启闭阀口装设有油封,该控制阀杆一侧的外径设有启闭阀,该控制阀杆的启闭阀抵靠该轴杆启闭阀口的油封即关闭该油压避震器的避震作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作动组件具有活塞组及控制阀杆,该活塞组设有活塞和轴杆,该活塞内部设有内径,该轴杆的外径设有二扣合槽,该二扣合槽中装设扣件,该活塞的内径配合油封密合穿设在该轴杆的外径上,该活塞被该扣件限制定位在该轴杆的二扣合槽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作动组件具有活塞组及控制阀杆,该活塞组设有一体成型制成的活塞和轴杆。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
该避震座于内部设有第一油压缸件、第二油压缸件,该第一油压缸件和第二油压缸件内部设有油压缸径,在该第一油压缸件和该第二油压缸件之间螺锁间隔环套,该间隔环套内径装设油封;
该作动组件具有活塞组、控制阀杆及防漏座等构件容设在该第一油压缸件和第二油压缸件的油压缸径中作动,该活塞组设有活塞及轴杆,该轴杆一侧端和该控制座相连接,该轴杆另一侧穿设该间隔环套的内径和该防漏座相连接,该轴杆内部呈孔径,该轴杆在内外径之间设有引流孔,该控制阀杆穿设在该轴杆的孔径中作动,该控制阀杆一侧受该控制座控制轴控制作动,另一侧端设有启闭阀面,该控制阀杆的内部设有引油道,该控制阀杆在外径和该引油道之间设有引油孔,该控制阀杆的外径在该引油孔旁且对应该轴杆的引流孔设有挡部,该控制阀杆的挡部改变该轴杆引流孔的开口大小而改变该油压避震器的缓冲力量的大小,该防漏座内部设有导油盲孔,在该导油盲孔内设有启闭阀,该控制阀杆的启闭阀面抵靠该防漏座的启闭阀即关闭该油压避震器的作动,该控制阀杆的启闭阀面离开该防漏座的启闭阀即开启该油压避震器的作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座的控制轴是受钢索定位座控制钢索带动该控制轴作动,该钢索定位座是由把手固定座、把手外盖、把手定位座、带动把手、固定螺栓等构件组成:该把手固定座内部制设定位六角孔;该把手外盖内部制设定位六角孔;该把手定位座制设有定位长孔,内部制设定位六角孔;该带动把手制设有定位盲孔,该定位盲孔中装设定位弹簧和定位钢珠,和该把手定位座的定位长孔配合定位,内部制设支撑内孔;该固定螺栓一侧外径制设定位六角棒,该定位六角棒和该把手固定座、把手外盖、把手定位座其内部的定位六角孔相配合固设,近中段外径和该带动把手的支撑内孔相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96979 CN1786511A (zh) | 2004-12-07 | 2004-12-07 | 油压避震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96979 CN1786511A (zh) | 2004-12-07 | 2004-12-07 | 油压避震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86511A true CN1786511A (zh) | 2006-06-14 |
Family
ID=36784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10096979 Pending CN1786511A (zh) | 2004-12-07 | 2004-12-07 | 油压避震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786511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68730A (zh) * | 2010-02-26 | 2011-08-31 | 翰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避震器 |
CN104482100A (zh) * | 2014-12-04 | 2015-04-01 | 成都唯昂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回弹性油压控制杆组的螺牙油量控制装置 |
CN112610639A (zh) * | 2020-12-09 | 2021-04-06 | 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一种弹簧式液压阻尼装置及阻尼方法 |
-
2004
- 2004-12-07 CN CN 200410096979 patent/CN178651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68730A (zh) * | 2010-02-26 | 2011-08-31 | 翰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避震器 |
CN102168730B (zh) * | 2010-02-26 | 2012-12-26 | 翰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避震器 |
CN104482100A (zh) * | 2014-12-04 | 2015-04-01 | 成都唯昂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回弹性油压控制杆组的螺牙油量控制装置 |
CN112610639A (zh) * | 2020-12-09 | 2021-04-06 | 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一种弹簧式液压阻尼装置及阻尼方法 |
CN112610639B (zh) * | 2020-12-09 | 2022-07-19 | 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一种弹簧式液压阻尼装置及阻尼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32356C (zh) | 液体喷出泵 | |
CN1086453C (zh) | 阀装置 | |
CN1131745C (zh) | 连接构件的分解方法、分解装置、附件结构及其生产系统 | |
CN1660604A (zh) | 具有防干燥单元的滑动型书写器具 | |
CN1250321C (zh) | 一种两段全回收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方法 | |
CN101061040A (zh) | 合成树脂制方形瓶体 | |
CN1657269A (zh) | 粉末供给装置及其粉末成型装置 | |
CN1693681A (zh) | 摩托车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凸轮 | |
CN1494649A (zh) | 带有贮液箱的热交换器和制冷系统 | |
CN1784331A (zh) | 吸震转向装置 | |
CN1174175C (zh) | 螺纹连接构造及螺纹连接方法 | |
CN1786511A (zh) | 油压避震器 | |
CN1243597C (zh) | 采用三段变压吸附装置从变换气中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 | |
CN1519487A (zh) | 直动式阻尼器 | |
CN1183279C (zh) | 针杆和缝纫机用滑动装置以及缝纫机 | |
CN1701182A (zh) | 压缩机 | |
CN1522348A (zh) | 连续液压变速传动装置和动力传输设备 | |
CN1533754A (zh) | 制动操作装置 | |
CN1759200A (zh) | 切削性优良的铁基烧结合金 | |
CN1546205A (zh) | 一种改进的两段变压吸附脱碳方法 | |
CN101069003A (zh) | 有单列的十五个气缸的两冲程涡轮增压内燃机 | |
CN1118633C (zh) | 螺旋叶片式压缩机及使用该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 |
CN1475672A (zh) | 油泵转子 | |
CN1871469A (zh) | 止回阀及具有止回阀的泵 | |
CN101029655A (zh) | 两个部件的连接构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