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1232A - 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1232A
CN1781232A CNA2004800117397A CN200480011739A CN1781232A CN 1781232 A CN1781232 A CN 1781232A CN A2004800117397 A CNA2004800117397 A CN A2004800117397A CN 200480011739 A CN200480011739 A CN 200480011739A CN 1781232 A CN1781232 A CN 1781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portion
winding
grooving
rotating machine
electric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117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94673C (zh
Inventor
柏原利昭
冈本省吾
秋田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81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1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46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467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05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for large machine windings, e.g. bar win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中,在具有多个切槽的定子铁心上卷装有第1三相Y-Δ混合绕组及第2三相Y-Δ混合绕组。第1Δ-U绕组部、第1Y-U绕组部收放在同一个切槽内,第1Δ-V绕组部、第1Y-V绕组部收放在同一个切槽内,第1Δ-W绕组部、第1Y-W绕组部收放在同一个切槽内。第2Δ-U绕组部、第2Y-U绕组部收放在同一个切槽内,第2Δ-V绕组部、第2Y-V绕组部收放在同一个切槽内,第2Δ-W绕组部、第2Y-W绕组部收放在同一个切槽内。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由内燃机驱动、可装载在轿车和卡车等上的旋转电机。
(2)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车辆用交流发电机中,随着车辆负载的增大需要提高发电输出功率,作为该实现发电输出功率提高的设备,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平5-308751号公报中揭示了具有2组独立的3相定子绕组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
但是,该设备中,因2组定子在轴的轴线方向上配置,故轴线方向的尺寸增大,存在整体大型化的问题。
(3)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确保高输出功率的同时能实现小型化的旋转电机。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包括:具有多个朝轴线方向延伸的切槽的定子铁心;卷装在所述切槽内的第1三相Y-Δ混合绕组及第2三相Y-Δ混合绕组,所述第1三相Y-Δ混合绕组包括:将各第1Δ-U绕组部、第1Δ-V绕组部及第1Δ-W绕组部Δ形接线的第1Δ接线部;与该第1Δ接线部分别Y形接线的第2Y-U绕组部、第2Y-V绕组部及第2Y-W绕组部,所述第2三相Y-Δ混合绕组包括:将各第2Δ-U绕组部、第2Δ-V绕组部及第2Δ-W绕组部Δ形接线的第2Δ接线部;与该第2Δ接线部分别Y形接线的第1Y-U绕组部、第1Y-V绕组部及第1Y-W绕组部,所述第1Δ-U绕组部、所述第1Y-U绕组部收放在同一个所述切槽内,所述第1Δ-V绕组部、所述第1Y-V绕组部收放在同一个所述切槽内,所述第1Δ-W绕组部、所述第1Y-W绕组部收放在同一个所述切槽内,所述第2Δ-U绕组部、所述第2Y-U绕组部收放在同一个所述切槽内,所述第2Δ-V绕组部、所述第2Y-V绕组部收放在同一个所述切槽内,所述第2Δ-W绕组部、所述第2Y-W绕组部收放在同一个所述切槽内。
(4)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定子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中的定子绕组的1个相的接线状态的接线图。
图4是表示图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电路图。
图5是表示图1的定子铁心的切槽内的导体的排列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定子铁心的切槽内的导体的排列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6的Y接线导体的端部与Δ接线导体的端部的接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与图7所示的情况不同的部位的Y接线导体的端部与Δ接线导体的端部的接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与图7所示的情况不同的接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与图8所示的情况不同的接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3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定子的剖视图。
(5)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形态进行说明。不过,对各实施形态中同一、同等的构件或部位标上同一符号加以说明。
实施形态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定子的局部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1的定子绕组16的1个相的接线状态的接线图。
该车辆用发电机中,兰德勒型(日文:ランドル型)转子7通过轴6旋转自如地设置在由铝制的前支架1及后支架2构成的壳体3内。在作为磁场作用的转子7的外周侧,作为电枢作用的定子8固定设置在壳体3的内壁面上。轴6可旋转地支撑于前支架1及后支架2上。该轴6的一端部固接有皮带轮4,发动机的旋转转矩可通过皮带(未图示)传递给轴6。在轴6的另一端部固接有向转子7供给电流的集电环9。收放在刷握11内的一对电刷10与该集电环9滑接。
在刷握11上嵌接有散热片17。该散热片17上粘结有调节在定子8产生的交流电压大小的调节器18。而且,在壳体3内设有与定子8电气连接并将在定子8产生的交流整流为直流的整流器12。
转子7由接通电流从而产生磁通的转子线圈13、设置成覆盖该转子线圈13并通过在转子线圈13产生的磁通形成磁极的一对磁极铁心20、21构成。一对磁极铁心20、21由铁制成,8个爪形状的爪状磁极22、23分别在圆周方向上以等角间距突设在外周缘上,各个爪状磁极22、23以咬合的形态相对地固接在轴6上。
在该转子7的轴线方向的两端面上固接有风扇5。在前支架1及后支架2的两端面形成吸气孔1a、2a。在前支架1及后支架2的两肩部形成排气孔1b、2b。
定子8包括:定子铁心15,其由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定间距形成多个朝轴向延伸的切槽15a的圆筒状层叠铁心构成;卷装在定子铁心15上的定子绕组16;安装在各切槽15a内并使定子绕组16与定子铁心15电气绝缘的绝缘子19。
从图4所示的电路图可知,定子绕组16由第1三相Y-Δ混合绕组160a和第2三相Y-Δ混合绕组160b构成。
第1三相Y-Δ混合绕组160a及第2三相Y-Δ混合绕组160b具有电角度大致为30度的相位差,并被卷装在定子铁心15的切槽15a内。
从图3所示的接线图可知,由第1三相Y-Δ混合绕组160a及第2三相Y-Δ混合绕组160b构成的定子绕组部161由1根连续线30所构成的第1至第6绕组部31~36构成。
第1绕组部31,从切槽号的1号至91号每隔6个切槽,将作为导体的连续线30交替采用从切槽15a内的内周侧的1号位置(以下称为1号地址)和从内周侧的2号位置(以下称为2号地址)地进行波形卷绕,将该连续线30的端部相互接合,构成1匝整节距波形绕组。
第2绕组部32,从切槽号的1号至91号每隔6个切槽,将连续线30交替采用切槽15a内的2号地址和1号地址地进行整节距波形卷绕,将该连续线30的端部相互接合,构成1匝整节距波形绕组。
第3绕组部33,从切槽号的1号至91号每隔6个切槽,将连续线30交替采用从切槽15a内的内周侧的3号位置(以下称为3号地址)和从内周侧的4号位置(以下称为4号地址)地进行整节距波形卷绕,将该连续线30的端部相互接合,构成1匝整节距波形绕组。
第4绕组部34,从切槽号的1号至91号每隔6个切槽,将连续线30交替采用切槽15a内的4号地址和3号地址地进行整节距波形卷绕,将该连续线30的端部相互接合,构成1匝整节距波形绕组。第5绕组部35,从切槽号的1号至91号每隔6个切槽,将连续线30交替采用从切槽15a内的内周侧的5号位置(以下称为5号地址)和从内周侧的6号位置(以下称为6号地址)地进行整节距波形卷绕,将该连续线30的端部相互接合,构成1匝整节距波形绕组。
第5绕组部35,从切槽号的1号至91号每隔6个切槽,将连续线30交替采用切槽15a内的5号地址和6号地址地进行整节距波形卷绕,将该连续线30的端部相互接合,构成1匝整节距波形绕组。
第6绕组部36,从切槽号的1号至91号每隔6个切槽,将连续线30交替采用切槽15a内的6号地址和5号地址地进行整节距波形卷绕,将该连续线30的端部相互接合,构成1匝整节距波形绕组。
如图5所示,在各切槽15a内,作为导体的连续线30使矩形截面的长度方向在径向对齐并在径向1列排列6根。
这样,构成第1至第6绕组部31~36的各连续线30从1个切槽15a朝定子铁心15的端面侧伸出,折返后进入隔开6个切槽的切槽15a内,卷绕成整节距波形绕组,每隔6个切槽,在切槽15a内,交替采用相对切槽深度方向(径向)的内层与外层地进行卷装。
朝定子铁心15的端面侧伸出并折返的连续线30的各折返部30a形成线圈端部。在定子铁心15的两端侧,形成大致相同形状的折返部30a在圆周方向并且在径向上相互分离,在圆周方向上整齐地排列成3列,形成线圈端组16f、16r。
本实施形态中,将从切槽号的61号和67号向定子铁心15的一端侧伸出的第2、第4及第6绕组部32、34、36的连续线30的一部分切断,将从切槽号的67号和73号向定子铁心15的一端侧伸出的第1、第3及第5绕组部31、33、35的连续线30的一部分切断,将第1绕组部31的切断端部31a与第2绕组部32的切断端部32b接合,形成第1及第2绕组部31、32串联连接形成的2匝第1串联连接绕组部162a。第1绕组部31的切断端部31a和相反侧的端部31b、及第2绕组部32的切断端部32b和相反侧的端部32a,从定子铁心15沿轴线方向延伸。
同样,将第3绕组部33的切断端部33a与第5绕组部35的切断端部35b接合,将第4绕组部34的切断端部34a与第6绕组部36的切断端部36b接合,进一步将第5绕组部35的切断端部35a与第4绕组部34的切断端部34b接合,形成第3、第4、第5及第6绕组部33、34、35、36串联连接形成的4匝第2串联连接绕组部162b。第3绕组部33的切断端部33a和相反侧的端部33b、及第6绕组部36的切断端部36b和相反侧的端部36a,从定子铁心15沿轴线方向延伸。
这样形成定子绕组部16的1个相,但对于其他5个相,也同样将卷装有连续线30的切槽15a一个个地错开形成。
4匝的各第2串联连接绕组部162b构成图4所示的各个第1Δ-U绕组部50a、第2Δ-U绕组部50b、第1Δ-V绕组部51a、第2Δ-V绕组部51b、第1Δ-W绕组部52a及第2Δ-W绕组部52b。
2匝的各第1串联连接绕组部162分别构成第1Y-U绕组部53a、第2Y-U绕组部53b、第1Y-V绕组部54a、第2Y-V绕组部54b、第1Y-W绕组部55a及第2Y-W绕组部55b。
第1三相Y-Δ混合绕组160a将各第1Δ-U绕组部50a、第1Δ-V绕组部51a及第1Δ-W绕组部52aΔ形接线构成第1Δ接线部,将第2Y-U绕组部53b、第2Y-V绕组部54b及第2Y-W绕组部55b与该第1Δ接线部Y形接线。各第2Y-U绕组部53b、第2Y-V绕组部54b及第2Y-W绕组部55b的另一端部通过截面为圆形的输出线70分别与整流器12连接。
第2三相Y-Δ混合绕组160b将各第2Δ-U绕组部50b、第2Δ-V绕组部51b及第2Δ-W绕组部52bΔ形接线构成第2Δ接线部,将第1Y-U绕组部53a、第1Y-V绕组部54a及第1Y-W绕组部55a与该第2Δ接线部Y形接线。各第1Y-U绕组部53a、第1Y-V绕组部54a及第1Y-W绕组部55a的另一端部通过输出线70分别与整流器12连接。
如图5所示,第1Δ-U绕组部50a及第1Y-U绕组部53a收放在同一切槽15a内。在该切槽15a右边的相邻切槽15a内,第2Δ-U绕组部50b及第2Y-U绕组部53b收放在同一切槽15a内。
在图5中,尽管未图示,但在各切槽15a内,按顺时针方向进一步依次收放有第1Δ-V绕组部51a及第1Y-V绕组部54a、第2Δ-V绕组部51b及第2Y-V绕组部54b、第1Δ-W绕组部52a及第1Y-W绕组部、第2Δ-W绕组部52b及第2Y-W绕组部55b。
这样,第1三相Y-Δ混合绕组160a、第2三相Y-Δ混合绕组160b的各同相绕组部按U相、V相、W相的顺序在各切槽15a内顺时针方向收放。
而且,如图5所示,在各切槽15a内,分别构成第1Y-U绕组部53a、第2Y-U绕组部53b、第1Y-V绕组部54a、第2Y-V绕组部54b、第1Y-W绕组部55a及第2Y-W绕组部55b的Y接线导体配置在分别构成第1Δ-U绕组部50a、第2Δ-U绕组部50b、第1Δ-V绕组部51a、第2Δ-V绕组部51b、第1Δ-W绕组部52a及第2Δ-W绕组部52b的Δ接线导体的内径侧。
与整流器12连接的输出线70从切槽15a内的最内层伸出。
如此构成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中,电流从蓄电池(未图示)通过电刷10及集电环9供给转子线圈13,产生磁通。通过该磁通,一个磁极铁心20的爪状磁极22磁化为N极,另一个磁极铁心21的爪状磁极23磁化为S极。另一方面,发动机的旋转转矩通过皮带及皮带轮传递给轴6,使转子7旋转。因此,对定子绕组16施加旋转磁场,在定子绕组16产生电动势。该交流电动势通过整流器12整流为直流,同时合成后其大小由调节器18调节,对蓄电池充电。
而且,通过固定在转子7的轴线方向的两端面上的离心风扇5的旋转,在后支架2侧,户外空气通过吸气孔2a吸入,对整流器12、调节器18进行冷却,然后通过风扇5向离心方向转弯,对定子绕组16的线圈端16r进行冷却,从排气孔2b向外部排出。
而且,在前支架1侧,户外空气流过吸气孔1a吸入后,通过风扇5向离心方向转弯,对定子绕组16的线圈端16f进行冷却,从排气孔1b向外部排出。
本实施形态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在单一的定子铁心15上卷装有第1三相Y-Δ混合绕组160a及第2三相Y-Δ混合绕组160b,与具有多个定子的传统结构不同,可缩短轴线方向上的尺寸,使车辆用交流发电机小型化。并且不再需要以往所需的在定子间的配线作业,配线作业在定子绕组16的线圈端16r上就可简单进行。
第1三相Y-Δ混合绕组160a与第2三相Y-Δ混合绕组160b以具有电角度为大致30度的相位差的状态配置,磁加振力的高次谐波5f、7f相互抵消,可降低电磁噪声。
定子绕组部161由整节距绕组构成,磁加振力的高次谐波5f、7f完全相互抵消,可降低电磁噪声。
即使所有的绕组部都由短节距绕组构成,在所有切槽中的导体个数相等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第1三相Y-Δ混合绕组160a、第2三相Y-Δ混合绕组160b的交流输出分别通过第1及第2整流器12独立地整流后,合成输出,能得到高的输出电力。
若使Y接线导体与Δ接线导体的匝数比为 则磁加振力的高次谐波5f、7f完全相互抵消,但难以正确地设定为
Figure A20048001173900122
Y接线的第1串联连接绕组部162a为2匝,Δ接线的第2串联连接绕组部162b为4匝。
本实施形态中,通过设定为接近
Figure A20048001173900123
的整数比、即1∶2,在一个第1三相Y-Δ混合绕组160发生故障时,只要另一个第2三相Y-Δ混合绕组160b运行,就可使磁加振力的高次谐波5f、7f相互抵消,电磁噪声低,不会给乘坐人员带来不舒服感。
而且,每隔6个切槽,连续线30在切槽15a内交替采用相对切槽深度方向(径向)的内层与外层,卷装成波形绕组,从而构成绕组部31~36,而且在各个绕组部31~36中,匝数为偶数的Δ接线导体及Y接线导体分离,绕线性好。
将各连续线30以长方形截面的长度方向在径向对齐的状态配设在切槽15a内,占空系数大,可提高发电机输出效率。
电流密度大的Y接线部的绕组部53a、53b、54a、54b、55a、55b配置在定子铁心15的内径侧,接近风扇5,故电流密度大的Y接线部的绕组部53a、53b、54a、54b、55a、55b被高效地冷却,可防止定子绕组16处的温度分布不均匀。
与整流器12连接的输出线70从切槽15a内的最内层伸出,故可充分确保输出线70与后支架2的距离,可防止交流输出端即输出线70与成为接地的后支架2之间的泄漏电流,可防止生锈或电化学腐蚀。
定子铁心15与铝制的前支架1、后支架2的内周侧嵌合,故将电流密度大的Y接线部的导体配置在外径侧,截面为矩形的导体中的配置在最外径侧的3边通过绝缘子19与切槽15a的内壁面几乎无间隙地紧密接触,以此状态收放在切槽内。
该场合,Y接线导体产生的热量通过定子铁心、支架向外部放出,能高效地对Y接线导体冷却。
而且,也可通过在定子铁心附近的支架外周面上形成散热翅片,进一步提高导体的冷却效果。
实施形态2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在该实施形态2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中,第1Δ-U绕组部150a、第2Δ-U绕组部150b、第1Δ-V绕组部、第2Δ-V绕组部、第1Δ-绕组部及第2Δ-W绕组部,由Δ接线导体即第1连续线卷绕2匝构成,第1Y-U绕组部153a、第2Y-U绕组部153b、第1Y-V绕组部、第2Y-V绕组部、第1Y-W绕组部及第2Y-W绕组部,由截面积与第1连续线不同的导体构成的Y接线导体即第2连续线卷绕2匝构成。
而且,第2连续线的导体截面积是第1连续线导体的截面积的约
Figure A20048001173900131
倍。
本实施形态2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中,Δ接线部处的绕组部150a、150b、152b的发生电流的密度与Y接线部处的绕组部153a、153b、155b的发生电流的密度大致相等,定子绕组16的温度分布大致均匀化。
与Δ接线部分别Y形接线的第2Y-U绕组部153b、第2Y-V绕组部及第2Y-W绕组部155b各自的端部132a沿定子铁心15轴线方向直线状伸出,如图7所示,在该端部132a的两面,第1Δ-U绕组部150b、第1Δ-V绕组部及第1Δ-W绕组部各自的端部133b、136a通过面接触而接合。
如图8所示,在与Δ接线部Y形接线的其他部位处,两个端部133b、136a与端部132a的单面通过面接触而接合。
这些接合,也可将由无氧铜构成的各个端部132a、133b、136a在平面相互接触的状态下利用TIG(tungsten inert gas)焊接而接合。
这样,端部132a、133b、136a相互之间以面接触熔接接合,接触面积大,因而可抑制端部132a、133b、136a的发热。
第2Y-U绕组部153b、第2Y-V绕组部及第2Y-W绕组部155b各自的端部132a从线圈端16r沿轴线方向突出,不会因保护膜剥离而使端部132a损伤。
而且,端部132a通过端部133b、136a得到补强,端部132a、133b、136a相互之间牢固地结合。
如图9、图10所示,也可利用具有薄的保护膜并由粘附有锡的碳钢钢板构成的带状环60围住端部132a、端部133b及端部136a,并通过压接相互牢固地接合。
也可将截面为四角形的端部133b及端部136a做成截面为圆形形状。该场合,截面为圆形形状的端部133b及端部136a可向任意方向弯折变形,可相应地提高配线连接的自由度。
而且,在图7~图10中,对Δ接线部与第2Y-U绕组部153b、第2Y-V绕组部及第2Y-W绕组部155b各自的端部132a的接合状态进行了说明,但Δ接线部与第1Y-U绕组部、第1Y-V绕组部及第1Y-W绕组部各自的端部之间也以相同的形态接合。
实施形态3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3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本实施形态3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中,定子绕组16中,配置在内径侧的Y接线部的线圈端即Y线圈端部120a比配置在外径侧的Δ接线部的线圈端即Δ线圈端部120b在轴线方向上长。
这样,电流密度高的Y线圈端120a接近离心风扇5,进一步增加冷却风的冲击流,Y接线部能更高效地得到冷却,可防止定子绕组16的不均匀温度分布的发生。
上述各实施形态中,各绕组部由连续线构成,但也可将形成为由收放在切槽内的一对直线部、将该直线部彼此间连接的连结部、设于直线部的前端部并从定子铁心的一端面突出的连接部构成的大致U字形的多个导体块相互连接构成绕组部。
另外,作为旋转电机对车辆用交流发电机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当然也适用于作为旋转电机的电动机、发电电动机。

Claims (16)

1、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多个朝轴线方向延伸的切槽的定子铁心;
卷装在所述切槽内的第1三相Y-Δ混合绕组及第2三相Y-Δ混合绕组,
所述第1三相Y-Δ混合绕组包括:将各第1Δ-U绕组部、第1Δ-V绕组部及第1Δ-W绕组部Δ形接线的第1Δ接线部;与该第1Δ接线部分别Y形接线的第2Y-U绕组部、第2Y-V绕组部及第2Y-W绕组部,
所述第2三相Y-Δ混合绕组包括:将各第2Δ-U绕组部、第2Δ-V绕组部及第2Δ-W绕组部Δ形接线的第2Δ接线部;与该第2Δ接线部分别Y形接线的第1Y-U绕组部、第1Y-V绕组部及第1Y-W绕组部,
所述第1Δ-U绕组部、所述第1Y-U绕组部收放在同一个所述切槽内,所述第1Δ-V绕组部、所述第1Y-V绕组部收放在同一个所述切槽内,所述第1Δ-W绕组部、所述第1Y-W绕组部收放在同一个所述切槽内,
而且,所述第2Δ-U绕组部、所述第2Y-U绕组部收放在同一个所述切槽内,所述第2Δ-V绕组部、所述第2Y-V绕组部收放在同一个所述切槽内,所述第2Δ-W绕组部、所述第2Y-W绕组部收放在同一个所述切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1三相Y-Δ混合绕组及所述第2三相Y-Δ混合绕组具有电角度大致为30度的相位差,并卷装在所述定子铁心的所述切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绕组部是由导体以整节距绕组构成的,且各所述切槽都收放有相同个数的导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三相Y-Δ混合绕组及所述第2三相Y-Δ混合绕组分别单独地与整流器电气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1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Y-U绕组部、所述第1Y-V绕组部、所述第1Y-W绕组部,第2Y-U绕组部、所述第2Y-V绕组部及所述第2Y-W绕组部的各导体的匝数,与所述第1Δ-U绕组部、所述第1Δ-V绕组部、所述第1Δ-W绕组部、所述第2Δ-U绕组部、所述第2Δ-V绕组部及所述第2Δ-W绕组部的各导体的匝数之比为1∶2。
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1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绕组部的导体的匝数为偶数。
7、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权利要求6中任1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第1Y-U绕组部、所述第1Y-V绕组部、所述第1Y-W绕组部,第2Y-U绕组部、所述第2Y-V绕组部及所述第2Y-W绕组部的各Y接线导体的所述切槽内的截面积,与构成所述第1Δ-U绕组部、所述第1Δ-V绕组部、所述第1Δ-W绕组部、所述第2Δ-U绕组部、所述第2Δ-V绕组部及所述第2Δ-W绕组部的各Δ接线导体的所述切槽内的截面积之比为
Figure A2004800117390003C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Y接线导体的横截面是径向长度为长边、圆周方向长度为短边的大致四角形状,所述Δ接线导体的横截面为大致四角形状,所述Y接线导体及所述Δ接线导体在所述切槽内径向整齐排列成1列。
9、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1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在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定子内侧的转子端面上安装有对所述定子绕组进行冷却的风扇,
在各所述切槽内,构成所述第1Y-U绕组部、所述第1Y-V绕组部、所述第1Y-W绕组部,第2Y-U绕组部、所述第2Y-V绕组部及所述第2Y-W绕组部的各Y接线导体配置在构成所述第1Δ-U绕组部、所述第1Δ-V绕组部、所述第1Δ-W绕组部、所述第2Δ-U绕组部、所述第2Δ-V绕组部及所述第2Δ-W绕组部的各Δ接线导体的内径侧。
10、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1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切槽内,构成所述第1Y-U绕组部、所述第1Y-V绕组部、所述第1Y-W绕组部,第2Y-U绕组部、所述第2Y-V绕组部及所述第2Y-W绕组部的各Y接线导体配置在构成所述第1Δ-U绕组部、所述第1Δ-V绕组部、所述第lΔ-W绕组部、所述第2Δ-U绕组部、所述第2Δ-V绕组部及所述第2Δ-W绕组部的各Δ接线导体的外径侧,
配置在最外径侧的截面为矩形的所述Y接线导体的3边通过绝缘子与内壁面紧密接触并收放在所述切槽内。
11、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0中任1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Y-U绕组部、所述第1Y-V绕组部、所述第1Y-W绕组部,第2Y-U绕组部、所述第2Y-V绕组部及所述第2Y-W绕组部的各端部从所述切槽内的最内径侧伸出,该各端部通过输出线与设于所述定子内径侧的整流器电气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线的截面为圆形形状。
13、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2中任1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1Δ接线部分别Y形接线的第2Y-U绕组部、第2Y-V绕组部及第2Y-W绕组部各自的端部,从所述定子铁心沿轴线方向直线状伸出,同时截面形状为矩形,且与该端部分别连接的第1Δ-U绕组部、第1Δ-V绕组部及第1Δ-W绕组部各自的端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这些所述端部相互之间通过面接触而接合。
1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2中任1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1Δ接线部分别Y形接线的第2Y-U绕组部、第2Y-V绕组部及第2Y-W绕组部各自的端部,从所述定子铁心沿轴线方向直线状伸出,同时截面形状为矩形,且与该端部分别连接的第1Δ-U绕组部、第1Δ-V绕组部及第1Δ-W绕组部各自的端部的截面形状为圆形,这些所述端部相互之间通过面接触而接合。
15、如权利要求13或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端部被由被覆有锡的碳钢钢板构成的环围住,各所述端部通过该环的按压接合。
1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5中任1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在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定子内侧的转子端面上安装有对所述定子绕组进行冷却的风扇,
从所述定子铁心的两个端面沿轴线方向伸出的所述定子绕组的线圈端由Y线圈端部和Δ线圈端部构成,其中,Y线圈端部是所述第1Y-U绕组部、所述第1Y-V绕组部、所述第1Y-W绕组部,所述第2Y-U绕组部、所述第2Y-V绕组部及所述第2Y-W绕组部的线圈端部,Δ线圈端部是所述第1Δ-U绕组部、所述第1Δ-V绕组部、所述第1Δ-W绕组部、所述第2Δ-U绕组部、所述第2Δ-V绕组部及所述第2Δ-W绕组部的线圈端部,
所述Y线圈端部的轴线方向长度比所述Δ线圈端部的轴线方向的长度短。
CNB2004800117397A 2004-04-28 2004-04-28 旋转电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467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4/006134 WO2005107040A1 (ja) 2004-04-28 2004-04-28 回転電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1232A true CN1781232A (zh) 2006-05-31
CN100394673C CN100394673C (zh) 2008-06-11

Family

ID=35241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1173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4673C (zh) 2004-04-28 2004-04-28 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91954B2 (zh)
EP (1) EP1742328B1 (zh)
JP (1) JP4510016B2 (zh)
CN (1) CN100394673C (zh)
WO (1) WO2005107040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4751B (zh) * 2007-12-21 2011-01-26 清华大学 双层叠绕成型绕组改绕成y-δ接混合成型绕组的方法
CN108110917A (zh) * 2016-11-25 2018-06-01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
CN110178291A (zh) * 2017-01-18 2019-08-2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动机
US10404123B2 (en) 2016-11-25 2019-09-03 Delta Electronics, Inc. Stator
CN110291699A (zh) * 2017-02-21 2019-09-2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马达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42328B1 (en) 2004-04-28 2018-10-10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JP4227987B2 (ja) 2005-12-01 2009-02-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45857B2 (ja) * 2006-02-20 2011-08-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機械
WO2008080966A2 (de) * 2006-12-29 2008-07-10 Robert Bosch Gmbh Statorwicklungsstränge mit unterschiedlichen leiterquerschnitten
DE102007005742A1 (de) * 2007-01-29 2008-07-31 Robert Bosch Gmbh Mehrphasige elektrische Maschine
DE102007025971B4 (de) * 2007-06-04 2018-06-07 Seg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hybriderregtem Rotor
US7518279B2 (en) 2007-07-27 2009-04-1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Electric motor systems
JP4496505B2 (ja) 2007-09-14 2010-07-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US8928292B2 (en) * 2008-08-22 2015-01-06 Drs Power & Control Technologies, Inc. Multiple voltage generator and voltage regulation methodology for power dense integrated power systems
JP5510703B2 (ja) * 2009-08-21 2014-06-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制御システム
JP5477631B2 (ja) * 2010-01-07 2014-04-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固定子、及び、当該固定子を用いた回転電機
US9819241B2 (en) 2010-06-14 2017-11-14 Black & Decker Inc. Stator assembly for a brushless motor in a power tool
EP2580847B1 (en) 2010-06-14 2021-11-17 Black & Decker Inc. Rotor assembly for brushless motor for a power tool
CN101860155B (zh) * 2010-07-09 2012-02-15 福建福安闽东亚南电机有限公司 永磁数字变频单相双电压发电机
JP2012090497A (ja) * 2010-10-22 2012-05-10 Jtekt Corp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425132B2 (ja) 2011-03-30 2014-02-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5691930B2 (ja) * 2011-08-09 2015-04-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EP2728713A1 (en) * 2012-10-31 2014-05-07 Openhydro IP Limited An electrical machine
EP3048704B1 (en) * 2013-09-18 2022-01-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stator
DE102014221951A1 (de) * 2014-10-28 2016-05-12 Robert Bosch Gmbh Maschinenkomponente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sowie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CN110313113B (zh) * 2017-02-21 2021-07-3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马达
FR3068537B1 (fr) 2017-06-29 2019-12-13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Stator de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ayant une configuration hybride de bobinage amelioree
US11680474B2 (en) 2019-06-13 2023-06-20 Yantai Jereh Petroleum Equipment & Technologies Co., Ltd. Frac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fracturing system
CN110118127A (zh) 2019-06-13 2019-08-13 烟台杰瑞石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驱压裂设备的供电半挂车
US11746636B2 (en) 2019-10-30 2023-09-05 Yantai Jereh Petroleum Equipment & Technologies Co., Ltd. Frac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fracturing system
CN113315111B (zh) 2021-04-26 2023-01-24 烟台杰瑞石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方法及供电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52624B2 (ja) * 1974-04-26 1984-12-20 株式会社東芝 誘導電動機
JPS5822956B2 (ja) 1977-09-06 1983-05-12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巻線
CN2044776U (zh) * 1988-09-10 1989-09-20 陈传瓒 分数型线圈三相交流电机
JPH03183346A (ja) * 1989-12-08 1991-08-09 Sony Corp 3相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3041884B2 (ja) 1990-05-17 2000-05-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CN2115605U (zh) * 1992-03-04 1992-09-09 刘硕成 Y-△混合接线节能电动机
JPH05308751A (ja) 1992-04-28 1993-11-19 Hitachi Ltd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3455988B2 (ja) 1993-03-31 2003-10-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CN2183040Y (zh) * 1993-09-11 1994-11-16 唐山市路南区机电工程公司 延边三角形启动与运行的节能三相异步电动机
JP3399330B2 (ja) * 1997-11-25 2003-04-21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3374776B2 (ja) * 1999-02-05 2003-02-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4461590B2 (ja) * 2000-08-25 2010-05-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US6570289B1 (en) * 2000-10-02 2003-05-27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Low noise automotive alternator
JP3633494B2 (ja) * 2001-02-20 2005-03-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JP3633498B2 (ja) * 2001-03-23 2005-03-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JP3672846B2 (ja) * 2001-05-29 2005-07-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4046270B2 (ja) * 2002-05-24 2008-02-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3988617B2 (ja) 2002-09-18 2007-10-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セグメント導体接合型電機子及びこの電機子を備えた交流機
EP1742328B1 (en) 2004-04-28 2018-10-10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US7075206B1 (en) * 2005-02-07 2006-07-11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 alternator stator winding having dual slot configuration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4751B (zh) * 2007-12-21 2011-01-26 清华大学 双层叠绕成型绕组改绕成y-δ接混合成型绕组的方法
CN108110917A (zh) * 2016-11-25 2018-06-01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
US10404123B2 (en) 2016-11-25 2019-09-03 Delta Electronics, Inc. Stator
CN110178291A (zh) * 2017-01-18 2019-08-2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动机
US10992198B2 (en) 2017-01-18 2021-04-2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Motor
CN110291699A (zh) * 2017-02-21 2019-09-2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马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5107040A1 (ja) 2005-11-10
EP1742328A4 (en) 2014-01-01
JPWO2005107040A1 (ja) 2007-12-27
EP1742328A1 (en) 2007-01-10
US7291954B2 (en) 2007-11-06
EP1742328B1 (en) 2018-10-10
US20060208594A1 (en) 2006-09-21
CN100394673C (zh) 2008-06-11
JP4510016B2 (ja) 2010-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81232A (zh) 旋转电机
US9397542B2 (en) Sta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used for automotive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6414410B1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reduced winding
CN101331668B (zh) 旋转电机
US6784583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9246366B2 (en) Automotive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winding assembly manufacturing method that is used therefor
US6979927B2 (en) Automotive alternating-current dynamoelectric machine
CN1756040A (zh) 旋转电机和电机绕组
US8796899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8008828B2 (en)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US7622842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sta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s
US20070013261A1 (en) Vehicular tandem type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788405A (zh) 车辆旋转电机设备
US8981613B2 (en)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JP5026547B2 (ja) 回転電機
US20050168093A1 (en) Alternator
EP1109295B1 (en) Winding heads for the stator of an alternator
CN1139169C (zh) 车辆用旋转电机
CN100350725C (zh) 车辆用交流发电机
CN1661887A (zh) 旋转电机
KR100713541B1 (ko) 회전 전기기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