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9285B - 光学活性的多沙唑嗪盐 - Google Patents

光学活性的多沙唑嗪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9285B
CN1769285B CN 200410064528 CN200410064528A CN1769285B CN 1769285 B CN1769285 B CN 1769285B CN 200410064528 CN200410064528 CN 200410064528 CN 200410064528 A CN200410064528 A CN 200410064528A CN 1769285 B CN1769285 B CN 17692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xazosin
hydrochloride
doxazosin hydrochloride
preparation
crystall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6452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69285A (zh
Inventor
任雷鸣
牛长群
李彩辉
刘庆彬
贺建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CPC 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CPC 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CPC 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CPC 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1006452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69285B/zh
Publication of CN1769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9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69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92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多沙唑嗪盐酸盐及其多晶型化合物,含有该(+)多沙唑嗪盐酸盐的特异性治疗高血压的多沙唑嗪制剂。

Description

光学活性的多沙唑嗪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光学活性的多沙唑嗪盐和使用该盐的特异性的治疗高血压的多沙唑嗪制剂,其可以特异性地阻断血管平滑肌的α1受体,同时可以明显提高多沙唑嗪的抗高血压活性。更具体的,本发明涉及光学活性的(+)(右旋)多沙唑嗪盐酸盐及其I型、II型和III型结晶。以及使用该光学活性的(+)多沙唑嗪盐酸盐的I型、II型或III型结晶的特异性治疗高血压的(+)多沙唑嗪制剂。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高血压学会均将高血压定义为,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测量3次非同日血压均符合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叶平主编,2004年,人民军医出版社)。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我国三次大规模全国性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1959年为5.11%,1979~1980年为7.73%,1991年为11.88%;1959~1979年的20年间高血压的患病人数平均每年增长140万,而1980~1991年的12年间,平均每年增加320万(我国各地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近况,刘忠仁,医学综述,2004;10(2):88-89)。长期血压升高,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可伴随许多临床情况的发生,如脑血管病变(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心脏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脏病(糖尿病、肾病、肾衰)、眼视网膜病变。近20年来我国人民随着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由于膳食结构的改变、肉类食品的增加以及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高血压发病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不得不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因此,合理用药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关键所在。常用降压药主要分为六大类,即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血压调控机制与抗高血压药物靶标,殷晓峰等,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9):971-975)。
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其发病的主要环节在于小动脉痉挛,造成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而小动脉痉挛的发生是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平衡失调的结果;各种外界或内在的不良刺激,长期反复地作用于大脑皮层,使皮层和皮层下中枢的平衡调节作用紊乱,引起丘脑下部血管运动中枢调节障碍,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多,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强,以致血压升高。小动脉长时间痉挛,导致脏器缺血。当肾脏缺血时,肾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增多。肾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它能使存在于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后者在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血管紧张素II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能使全身小动脉痉挛加重,并能刺激肾上腺皮质,使醛固酮分泌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增加血容量及钠的潴留,又可使血管对加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使小动脉更易痉挛(Busche S,Gallinat S,Bohle RM et al.Am J Pathol,2000;157(2):605-611)。
选择性α1受体阻断剂能阻断交感神经突触后膜α1受体,解除该神经对血管的收缩作用,由于药物不阻断突触前膜α2受体,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仍可反馈性抑制NA释放。选择性α1受体阻断剂舒张全身动脉和静脉血管,使总外周血管阻力下降。降低血压时,不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无肾素活性升高,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不减少,心输出量不变或略增。由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小,可恢复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功能。选择性α1受体阻断剂尚可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并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Bertram G.Katzung,Basic and ClinicalPharmacology,8th Edition,2001)。
(±)多沙唑嗪(doxazosin)最早公开于US4,188,390中,该药物由Pfizer公司开发,并于1988年上市,是长效选择性α1受体阻断剂,已被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前列腺肥大(《默克索引》Merck Index,第12版,1996年,第3489条)。其结构如下:
该化合物的系统命名为4-氨基-2-[4-(1,4-苯并二氧六环-2-羰基)哌嗪-1-基]-6,7-二甲氧基喹唑啉或记作1-(4-氨基-6,7-二甲氧基-2-喹唑啉基)-4-[(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基)羰基]哌嗪)。目前市售的多沙唑嗪制剂为甲磺酸盐,是含有左旋和右旋多沙唑嗪的外消旋体混合物。临床研究证明,多沙唑嗪的不良反应较小,对心、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未见异常影响。多沙唑嗪还能改善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功能,减低胰岛素抵抗,并增加血液的纤溶活性(多沙唑嗪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的治疗及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黄继良等,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多沙唑嗪对高血压患者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NO产生的影响,杨君等,山东医学,2001;41(22):15-16;Raij L,et al.Am J Hypertens,1997;10:1257-1262.)。此外,现代抗高血压治疗原则更着重于减少不良反应、平稳降压以及药物对心血管病危险因子的影响,多沙唑嗪在这方面具有诸多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迄今为止,一直没有本领域的专业人员对(+)多沙唑嗪和(-)多沙唑嗪的降压活性进行进一步研究;虽然在发明名称为“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和(+)多沙唑嗪的组合物”(METHODSAND COMPOSITIONS OF(+)DOXAZOSIN FOR THE TREATMENT OFHYPERTENSION)WO94/09785号公报中公开了(+)多沙唑嗪的选择性治疗高血压的用途,其中描述到:“(+)多沙唑嗪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减少使用混旋物治疗高血压所产生不良反应”。但是在同一申请人提交的发明名称为“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和(-)多沙唑嗪的组合物”(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OF(-)DOXAZOSIN FOR THE TREATMENT OFHYPERTENSION)WO94/09782号公报中公开了(-)多沙唑嗪的选择性治疗高血压的用途,其中描述到:“(-)多沙唑嗪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减少使用混旋物治疗高血压所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关于(-)或(+)多沙唑嗪的选择性治疗高血压的效果,仍然没有明确的结论。此外,关于(-)或(+)多沙唑嗪治疗高血压的特异性,现有技术文件也不清楚甚至自相矛盾,对于研制治疗高血压的新药造成混乱。
同时,上述文献中也没有公开关于光学活性多沙唑嗪的盐的内容,因此对于光学活性多沙唑嗪的盐,目前也知之甚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等通过长期深入研究,发现了以下所记载的右旋多沙唑嗪的盐酸盐,以下记作(+)多沙唑嗪盐酸盐,及其多晶型物-I型、II型和III型结晶。另外,本发明人等还发现通过采用(+)多沙唑嗪盐酸盐,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同时可以降低用药量。本发明就是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
具体的,本发明的内容如下:
1.(+)多沙唑嗪盐酸盐。
2.如1所述的(+)多沙唑嗪的盐酸盐,为在2θ角6.7°、7.8°和25.8°处具有衍射峰的I型结晶。
3.如2所述的(+)多沙唑嗪的盐酸盐,为具有图2所示的X-射线衍射模式的结晶。
4.如1所述的(+)多沙唑嗪的盐酸盐,为在2θ角为20.3°、22.5°、28.0°和31.9°左右具有衍射峰的II型结晶。
5.如4所述的(+)多沙唑嗪的盐酸盐,衍射峰相对强度最大的峰位于2θ角22.5°左右。
6.如4所述的(+)多沙唑嗪的盐酸盐,为具有图4所示的X-射线衍射模式的结晶。
7.如1所述的(+)多沙唑嗪的盐酸盐,为在2θ角11.3°、12.7°和23.7°左右处具有衍射峰的III型结晶。
8.如7所述的(+)多沙唑嗪的盐酸盐,其衍射峰相对强度最大的峰位于2θ角11.3°左右。
9.如7所述的(+)多沙唑嗪的盐酸盐,为具有图6所示的X-射线衍射模式的结晶。
10.特异性治疗高血压病的多沙唑嗪制剂,其中含有权利要求1~9中任何一项的(+)多沙唑嗪盐酸盐,且实质上不含(-)多沙唑嗪。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沙唑嗪盐酸盐I型结晶的红外吸收光谱。
图2是本发明的(+)多沙唑嗪盐酸盐I型结晶的X射线衍射光谱。
图3是本发明的(+)多沙唑嗪盐酸盐II型结晶的红外吸收光谱。
图4是本发明的(+)多沙唑嗪盐酸盐II型结晶的X射线衍射光谱。
图5是本发明的(+)多沙唑嗪盐酸盐III型结晶的红外吸收光谱。
图6是本发明的(+)多沙唑嗪盐酸盐III型结晶的X射线衍射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介绍本发明。
本发明的(+)多沙唑嗪盐酸盐是指系统命名为(+)4-氨基-2-[4-(1,4-苯并二氧戊环-2-羰基)哌嗪-1-基]-6,7-二甲氧基喹唑啉的化合物的单盐酸盐,具有如下式(II)所示的结构:
本发明的(+)多沙唑嗪盐酸盐应当为基本上光学纯的物质,所谓光学纯是指(+)多沙唑嗪盐酸盐中,根据制备工艺,实际上不含或者含有含量不影响(+)多沙唑嗪的药理活性的(-)多沙唑嗪的(+)多沙唑嗪和(-)多沙唑嗪的混合物。所谓含量不影响(+)多沙唑嗪的药理活性的混合物,ee值应当在80%以上,优选90%以上,更优选95%以上,最优选99%以上。
本发明的(+)多沙唑嗪盐酸盐的旋光度,在采用PERKIN-ELMER241型旋光度测定仪,浓度:1mg/ml的DMSO(二甲基亚砜)溶液中,其旋光度[α]为+65.6°。
(+)多沙唑嗪盐酸盐具有多种晶型,现已发现了以下(+)多沙唑嗪盐酸盐的I型、II型和III型结晶。
三种结晶的理化性质如下:
1.晶型I(无定型):
溶解度:溶解于乙醇、水、甲醇、二甲基亚砜等溶剂。
熔点:没有固定的熔点
旋光度:[α]+65.6°
红外光谱:见图1
X-射线粉末衍射(CuKα1):见图2
2.晶型II:
溶解度:溶解于二甲基亚砜,微溶于热水,不溶于其他溶剂
熔点:266.1-267.6℃
旋光度:[α]+65.6°
红外光谱:见图3
X-射线粉末衍射(CuKα1):见图4
3.晶型III:溶解度:溶解于二甲基亚砜、热水,微溶于水,不溶于甲醇和乙醇。
熔点:265.9-266.6℃
旋光度:[α]+65.6°
红外光谱:见图5
X-射线粉末衍射(CuKα1):见图6
具体来说,I型结晶,其在2θ角6.7°、7.8°和25.8°等处有衍射峰,衍射峰基峰位于25.8°左右。该I型结晶的(+)多沙唑嗪盐酸盐的红外最大吸收位于波数1600cm-1左右处,另外在1500cm-1左右和1650cm-1左右的吸收峰也较强。
具体的,图2中I型结晶的衍射图谱总结如下:
Figure G2004100645281D00071
从图2的X-射线衍射图谱观察,(+)多沙唑嗪盐酸盐的I型结晶实际上属于无定形物。相对于其它2种结晶,I型结晶具有最佳的水溶解性。
(+)多沙唑嗪的盐酸盐II型结晶,其在2θ角20.3°、22.5°、28.0°和31.9°左右处有衍射峰,其衍射峰基峰位于22.5°左右。该II型结晶的(-)多沙唑嗪盐酸盐的红外最大吸收也是位于波数1600cm-1左右,同时在波数1200~1300cm-1、1400~1500cm-1和1600~1700cm-1间均具有极强的吸收。
具体的,图4中II型结晶的衍射图谱概括如下:
Figure G2004100645281D00081
(+)多沙唑嗪的盐酸盐的III型结晶,其在2θ角11.3°、12.7°和23.7°左右处有衍射峰,其衍射峰基峰位于11.3°左右。该II型结晶的(+)多沙唑嗪盐酸盐的红外最大吸收也是位于波数1600cm-1左右,同时在波数126cm-1左右和1500cm-1左右也具有较强的吸收。
具体的,图6中III型结晶的衍射图谱概括如下:
根据我们的研究,III型结晶性质非常稳定,在室温下放置2年之后,其X射线衍射图谱和红外吸收光谱基本不发生变化。
本发明的(+)多沙唑嗪盐酸盐包括以上所有3种晶型,但并不仅限于此3种晶型。
以下对本发明的(+)多沙唑嗪盐酸盐的制备方法进行介绍。
本发明的(+)多沙唑嗪盐酸盐可以采用常规的光学拆分方法进行。例如,可以通过拆分市售的外消旋多沙唑嗪(以下记作(±)多沙唑嗪)进行,首先将市售的(±)多沙唑嗪盐碱化,然后通过色谱法或者结晶法进行拆分得到(+)多沙唑嗪游离碱,之后用盐酸酸化即得。
例如,可以使用普通制备量色谱柱,采用常规方法按照普通的分离方法进行拆分,例如在流动相中加入手性添加剂,通过手性添加剂与所要分离的外消旋多沙唑嗪的相互作用,使得(-)多沙唑嗪和(+)多沙唑嗪具有不同的保留时间,从而实现分离。之后,去除手性添加剂,用盐酸(或者HCl的有机溶剂溶液等)酸化,即可获得本发明的(+)多沙唑嗪盐酸盐。
或者,也可以采用具有手性填料的手性分离柱,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色谱分离。
另外,不通过对(±)多沙唑嗪进行拆分,而是通过对手性中间体进行拆分,之后进行合成,也可以直接获得光学活性的左旋多沙唑嗪或者多沙唑嗪盐酸盐,即(+)多沙唑嗪或者(+)多沙唑嗪盐酸盐。
例如,可以首先将式(III)的外消旋苯并二氧六环基羰基哌嗪(以下简称侧链碱I)拆分,
Figure G2004100645281D00091
得到式(IV)所示的左旋苯并二氧六环基羰基哌嗪(以下简称(+)侧链碱I),
然后与式(V)所示的二甲氧基喹唑啉(其中X表示离去基团如卤素(氯、溴、碘等)、低级烷氧基或者低级烷硫基等)缩合,
得到式(VI)所示的(+)多沙唑嗪游离碱或者盐,
将式(VI)的游离碱用例如HCl-甲醇或者HCl-乙醇等溶液酸化,即可获得式(II)所示的本发明的(+)多沙唑嗪盐酸盐。另外,当X为氯的情况下,通过缩合反应可以直接获得本发明的目的产物(+)多沙唑嗪盐酸盐,无需进一步的酸化步骤。
在拆分侧链碱I的时候,可以采用常规拆分方法,如采用与光学活性酸反应生成非对映异构体盐,根据生成的盐的溶解度差异,实现消旋侧链碱I的拆分。作为所采用的光学活性的酸,例如有L-酒石酸、L-二乙酰酒石酸、L-二苯甲酰酒石酸、L-樟脑磺酸、D-谷氨酸等。从原料的易得、价格等方面考虑,优选L-酒石酸。
另外,除了拆分侧链碱I以外,也可以首先拆分式(VII)表示的外消旋酸(以下简称侧链酸II)或其反应性衍生物(如酰卤化物、酸酐、酯等),
Figure G2004100645281D00111
得到式(VIII)表示的(+)侧链酸II或转变为其反应性衍生物(如酰卤化物、酯等),
然后与另外制备的式(IX)表示的中间体III反应,
Figure G2004100645281D00113
得到式(VI)所示的(+)多沙唑嗪游离碱或者盐,
Figure G2004100645281D00114
将式(VI)的游离碱用例如HCl-甲醇或者HCl-乙醇等溶液酸化,即可获得式(II)所示的本发明的(+)多沙唑嗪盐酸盐。另外,当(+)侧链酸II的反应性衍生物为酰氯的情况下,通过缩合反应可以直接获得本发明的目的产物(+)多沙唑嗪盐酸盐,无需进一步的酸化步骤。
Figure G2004100645281D00121
上述侧链酸II的反应性衍生物,例如侧链酸与其它酸形成的复合酸酐如低级烷酸酐、碳酸单酯酐等,与N-琥珀酰亚胺、邻苯二甲酰亚胺等成的酯、酰氯、酰溴等酰卤化物。
侧链酸II的拆分方法,可以采用常规方法,例如与光学活性的碱反应,形成非对映异构体盐,根据生成的盐的溶解度差异,实现消旋侧链酸II的拆分。作为可采用的光学活性的碱,例如常用的光学活性生物碱如番木鳖碱、马钱子碱、喹宁、奎尼丁、咖啡碱、麻黄碱、D或L-α-苯乙胺、D或L-苯基异丙胺等。
通过后续的实验例可以证实,在α1受体的特异性阻断剂(±)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和(-)多沙唑嗪盐酸盐中,多沙唑嗪盐酸盐对映体对心血管系统α1受体的阻断作用具有立体选择性,其中(+)多沙唑嗪盐酸盐的作用最强。在目的为特异性地治疗治疗高血压的时候,优选使用(+)多沙唑嗪及其盐。
因此,本发明还涉及特异性治疗高血压病的多沙唑嗪制剂,其中含有(+)多沙唑嗪盐酸盐,且实质上不含(-)多沙唑嗪。
本发明的特异性治疗高血压病的多沙唑嗪制剂中所含有(+)多沙唑嗪盐酸盐如前所定义,其中的实质上不含(-)多沙唑嗪与前面的叙述也相同。
在用于特异性治疗高血压的时候,本发明的(+)多沙唑嗪盐酸盐的用法、用量等虽然与疾病的症状、患者的年龄、种族等有关;但是一般来说,对于一般体重(大约60~80kg)的患者,每日剂量0.8-3.0mg左右,每日1次或分2~3次服用。
对于给药方式来说,可以采用口服或非经肠道给药方式,优选采用口服制剂。当然,也可以采用贴剂、栓剂以及各种DDS(药物释放系统)给药制剂,以提高药物的释放均匀性,实现缓释或者减少首过效应等。
对于口服制剂来说,可以采用片剂、胶囊剂、糖锭剂、颗粒剂、混悬剂或者乳剂等剂型。
上述药物制剂应当含有各种制剂所必需的药用辅料,采用常规方法或者与具体剂型相应的制备方法加以制备。因为各种药物辅料和制剂方法属于本领域的常识,本发明中不拟对此做出限定。
例如,对于制备片剂或者胶囊剂来说,其制备工艺包括将本发明的(+)多沙唑嗪盐酸盐与赋形剂相混合,制成软材,造粒,然后装胶囊或者与润滑剂等混合打片得到相应的胶囊或者片剂。另外,根据情况,也可以将(+)多沙唑嗪盐酸盐与赋形剂的混合物不经造粒直接压片。
在此,赋形剂包括各种常规的片剂或者胶囊剂中所用的成分,填充剂、崩解剂、粘合剂等。
在此,填充剂如淀粉、乳糖、微晶纤维素、糊精、甘露醇、氧化镁、硫酸钙等常用填充剂。崩解剂如羧甲基纤维素(及其盐如钠盐)、交联羧甲基纤维素(及其盐如钠盐)、交联聚维酮、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等常用崩解剂。粘合剂如聚维酮(PVP)、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淀粉浆等常用粘合剂。润滑剂如硬脂酸镁、硬脂酸钙等。
另外,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可以赋予片剂或者胶囊剂特定释放特性的辅料。
由于本发明的制剂中(+)多沙唑嗪盐酸盐的用量较小,因此,为了保证药物的均匀度等,在与赋形剂混合制软材之前,也可以预先将(+)多沙唑嗪盐酸盐用制造片剂或者胶囊的赋形剂或者其他药用辅料稀释,制成倍散后使用。
以下举出制备例、实验例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中除非特别说明,所有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制备例1(+)多沙唑嗪盐酸盐的制备1
(1)消旋N-(1,4-苯并二氧六环-2-羰基)哌嗪的制备
14.22g(50mmol)N-(1,4-苯并二氧六环-2-羰基)哌嗪盐酸盐,4g(100mmol)NaOH溶于40ml水中,用40ml二氯甲烷萃取3次,蒸干后得8.84g固体混旋侧链碱I。摩尔收率71%。
(2)消旋N-(1,4-苯并二氧六环-2-羰基)哌嗪的拆分
12.4g(50mmol)消旋侧链碱I(N-(1,4-苯并二氧六环-2-羰基)哌嗪)溶于80ml甲醇中,加入到溶有7.5g L-酒石酸的30ml水溶液中,室温下加入少量晶种搅拌结晶24hr,过滤得约4.52g(+)侧链碱的酒石酸盐。[α]=+24~+27°(c=1,H2O),摩尔收率46%。
上面获得的(+)侧链碱I的酒石酸盐4.0g,加入95%乙醇16ml和水4ml重结晶,收量3.2g,[α]=+30.5°(c=1,H2O)。
按上述步骤再次重结晶。[α]=+32.0°(c=1,H2O)。
(3)(+)侧链碱I(N-(1,4-苯并二氧六环-2-羰基)哌嗪))的制备:
上述经二次纯化的(+)侧链碱I的酒石酸盐5g,加入30ml水,NaOH0.6g,溶解后,用30ml二氯甲烷萃取3次,加入硫酸钠干燥,蒸干后得1.0g固体(+)侧链碱I。
(4)(+)多沙唑嗪盐酸盐的合成:
30ml正丁醇中加入1.27克2-氯-4-氨基-6,7,-二甲氧基喹唑啉,1.4克(+)侧链碱I(N-(1,4-苯并二氧六环-2-羰基)哌嗪),加热回流4小时,冷却后过滤,然后用乙酸乙酯洗涤。50℃真空干燥。得2.5克(+)多沙唑嗪盐酸盐。
所得化合物分别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熔点、旋光、红外光谱的测定。
X射线粉末衍射:日本Rigaku D/max-2400型粉末X射线衍射仪,CuKα1辐射,石墨单色器,40KV,120mA,2θ扫描范围3-80°,扫描速度8°/分,步长0.02°;
熔点仪:瑞士BUCHI公司,B-540型熔点仪。
旋光度测定仪器:PERKIN-ELMER 241型、
溶剂:DMSO(二甲基亚砜)、浓度:1mg/ml。
温度:20+0.5℃
红外测定  仪器:Nicolet Magna-IR 550型KCl片
熔点:265.9-266.6℃
旋光度:[α]+65.6
红外光谱:见图5
X-射线粉末衍射:见图6
如上所述,经过手性拆分和合成,获得了III型结晶的(+)多沙唑嗪盐酸盐。
制备例2晶型I的(+)多沙唑嗪盐酸盐的制备
0.2克上述制备例1所得的(+)多沙唑嗪盐酸盐加入10ml水中,加热回流溶解后,迅速冷却结晶。过滤后50℃真空干燥。得0.12克(+)多沙唑嗪盐酸盐,为晶型I。
熔点:没有固定的熔点
旋光度:[α]+65.6
红外光谱:见图1
X-射线粉末衍射:见图2
制备例3晶型II的(+)多沙唑嗪盐酸盐的制备
0.2克上述制备例1所得的(+)多沙唑嗪盐酸盐加入10ml水中,加热回流溶解后,60℃过滤结晶。过滤后50℃真空干燥。得0.18克(+)多沙唑嗪盐酸盐,为晶型II。
熔点:266.1-267.6℃
旋光度:[α]+65.6
红外光谱:见图3
X-射线粉末衍射:见图4
实验例1多沙唑嗪及其对映体对兔血管α1受体的阻断特性
本实验例通过兔离体胸主动脉、颈总动脉等模型,研究了α1受体阻断剂(±)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及其对映体(盐酸盐)对心血管α1受体的阻断作用及其在血管上的药理学特性。
实验方法
新西兰种白兔,雄性,体重2.5~3.5Kg,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市售品;(+)多沙唑嗪盐酸盐和(-)多沙唑嗪盐酸盐按照制备例1方法制得;盐酸地昔帕明、盐酸普萘洛尔、醋酸去氧皮质酮、哌唑嗪盐酸盐和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NA)购自Sigma公司。除醋酸去氧皮质酮溶于1,2-丙二醇外,其他试药溶解于双重蒸馏水中。
由兔耳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浅麻醉后,放血处死动物。立即取出胸主动脉、颈总动脉、耳动脉、肠系膜动脉和肺动脉,剥离脂肪和其他结缔组织。为了避免血管内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表面粗糙的聚乙烯插管(外径略小于血管内径)小心摩擦血管内腔去除内皮。动脉环标本(长度为4mm)管腔中平行穿入两个钨丝环,一环固定于10ml浴槽下方的固定支撑点上,另一个钨丝环连接于浴槽上方的张力传感器,传感器连接于四道生理记录仪(ERT-884型,河南开封友林电子有限公司)。
于胸主动脉、颈总动脉、耳动脉、肠系膜动脉和肺动脉标本分别施以4.0g、3.0g、2.0g、1.5g和2.5g的前负荷,并使标本在营养液中平衡1.5h。营养液成分(mmol·L-1)为:NaCl 133,KCl 4.7,NaH2PO41.35,NaHCO316.3,MgSO40.61,glucose 7.8 and CaCl2 2.52,pH 7.2。营养液保温37℃+0.5,持续通含95%O2+5%CO2混合气。实验开始前加入去甲肾上腺素(NA)预收缩血管,待张力稳定后,加入乙酰胆碱(Ach)1mol·L-1以检查内皮功能的有无,该浓度的Ach不产生任何舒张反应作为完全去除内皮的指标。
在浴槽溶液中,加入盐酸地昔帕明(10-7mol·L-1)、醋酸去氧皮质酮(5×10-6mol·L-1)和盐酸普萘洛尔(10-6mol·L-1),分别阻断NA的再摄取以及β受体。每个标本作6次NA累积量效曲线,弃去第1、2次的实验结果,并在进行第4、5、6次实验前30分钟,将三个不同浓度(0.03,0.1和0.3μmol·L-1)的(±)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分别加入浴槽溶液。每个标本只给一种阻断剂。使用PHARM/PCS程序(第四版)中的Schild Plot计算pA2值。实验中的样本数见各表。
1.(±)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对去甲肾上腺素(NA)诱发兔胸主动脉收缩的影响
在给予各种多沙唑嗪之前,各组胸主动脉NA量效曲线的Emax和EC50值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分别给予(±)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0.03、0.1、0.3mol·L-1后,随着阻断剂浓度增加,NA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Emax不变(P>0.05)。(±)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的Schild plot的斜率等于1(P>0.05),表明三种阻断剂抑制NA收缩反应的作用方式为竞争性拮抗。(+)多沙唑嗪的pA2值明显大于(±)多沙唑嗪的pA2值,而(-)多沙唑嗪的pA2值明显小于(±)多沙唑嗪的pA2值,结果见表1。
2.(±)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对去甲肾上腺素(NA)诱发兔颈总动脉收缩的影响
在给予各种多沙唑嗪之前,各组胸主动脉NA量效曲线的Emax和EC50值无明显差异(P>0.05)。分别给予三个不同浓度(0.03、0.1、0.3μmol·L-1)的(±)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后,随着阻断剂浓度增加,NA量效曲线均呈现平行右移,Emax值不变(P>0.05)。(±)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的Schild plot斜率等于1(P>0.05),表明三种阻断剂抑制NA收缩反应的作用方式为竞争性拮抗。(+)多沙唑嗪的pA2明显大于(±)多沙唑嗪,而(-)多沙唑嗪的pA2值明显小于(±)多沙唑嗪,结果见表1。
表1多沙唑嗪及其对映体对兔离体胸主动脉和颈动脉的pA2
Figure G2004100645281D00181
均值±标准差,**P<0.01与(±)多沙唑嗪比较。
3.(+)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对去甲肾上腺素(NA)诱发兔耳动脉收缩反应的影响
给予哌唑嗪(Pra)盐酸盐1、10、100nM后,随着阻断剂浓度增加,NA量效曲线右移,Schild plot分析结果表明,Pra的作用为非竞争性拮抗(斜率小于1)。给予(+)多沙唑嗪盐酸盐0.03、0.1、0.3μM后,随着阻断剂浓度增加,NA量效曲线平行右移,Emax值不变,(+)多沙唑嗪盐酸盐的Schild plot的斜率等于1(P>0.05)。给予(-)多沙唑嗪盐酸盐0.03、0.1、0.3μM后,随着阻断剂浓度增加,NA量效曲线平行右移,Emax值不变,(-)多沙唑嗪盐酸盐的Schildplot的斜率等于1(P>0.05)。此外,(+)多沙唑嗪盐酸盐的pA2值明显大于(-)多沙唑嗪盐酸盐的pA2值,结果见表2。
表2多沙唑嗪对映体对兔离体耳动脉的pA2
均值±标准差,**P<0.01与(+)多沙唑嗪比较,▲▲P<0.01与1比较。
4.(+)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对去甲肾上腺素(NA)诱发兔肠系膜动脉收缩反应的影响
给予Pra 1、10、100nM后,随着阻断剂浓度增加,NA量效曲线平行右移,Emax值不变(P>0.05),Pra的Schild plot的斜率等于1。给予(+)多沙唑嗪盐酸盐0.03、0.1、0.3μM后,随着阻断剂浓度增加,NA量效曲线平行右移,Emax值不变,(+)多沙唑嗪盐酸盐的Schild plot的斜率等于1。给予(-)多沙唑嗪盐酸盐0.03、0.1、0.3μM后,随着阻断剂浓度增加,NA量效曲线平行右移,Emax值不变,(-)多沙唑嗪盐酸盐的Schild plot的斜率等于1。此外,(+)多沙唑嗪盐酸盐的pA2值明显大于(-)多沙唑嗪盐酸盐的pA2值,结果见表3。
表3多沙唑嗪对映体对兔离体肠系膜动脉的pA2
Figure G2004100645281D00192
均值±标准差,**P<0.01与(+)多沙唑嗪比较。
5.(+)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对去甲肾上腺素(NA)诱发兔肺动脉收缩反应的影响
给予Pra 1、10、100nM后,随着阻断剂浓度增加,NA量效曲线右移,Schild plot分析结果表明,Pra的作用属非竞争性拮抗(斜率小于1)。给予(+)多沙唑嗪盐酸盐0.03、0.1、0.3μM后,随着阻断剂浓度增加,NA量效曲线平行右移,Emax值不变,(+)多沙唑嗪盐酸盐的Schild plot的斜率等于1。给予(-)多沙唑嗪盐酸盐0.03、0.1、0.3μM后,随着阻断剂浓度增加,NA量效曲线平行右移,Emax值不变,(-)多沙唑嗪盐酸盐的Schild plot的斜率等于1。此外,(+)多沙唑嗪盐酸盐的pA2值明显大于(-)多沙唑嗪盐酸盐的pA2值,结果见表4。
表4多沙唑嗪对映体对兔离体肺动脉的pA2
Figure G2004100645281D00201
均值±标准差,**P<0.01与(+)多沙唑嗪比较,▲▲P<0.01与1比较。
从上述表1~4所示结果可见,在兔离体胸主动脉、颈总动脉、兔耳动脉、肠系膜动脉和肺动脉,多沙唑嗪及其对映体三种阻断剂拮抗NA诱发收缩反应的pA2值不同,(+)多沙唑嗪盐酸盐的pA2值明显高于其消旋体及(-)多沙唑嗪盐酸盐的pA2值。因此,各对映体对兔动脉血管平滑肌α1受体的阻断作用具有立体选择性,其中(+)多沙唑嗪盐酸盐的作用最强。
实验例2多沙唑嗪及其对映体对麻醉大鼠血压及心室内压的影响实验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50~300g,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试剂同实验例1。
颈总动脉血压的测定:雄性Wistar大鼠,用25%乌拉坦(2g/kg,其中1g/kg皮下注射,1g/kg腹腔注射)麻醉,仰卧固定,颈前正中做纵行皮肤切口,行气管插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用镊子分离筋膜、肌间隙,游离出左侧颈总动脉后,细线结扎远心端,动脉夹固定近心端。用眼科剪刀在动脉壁上作一小切口,将充有肝素(25kU/L)生理盐水的硬质聚乙烯导管(内径1mm)插入动脉,细丝线结扎固定,管的另一侧经三通、压力换能器与八道生理记录仪相连,用于测定颈总动脉血压。将心电电极与一钢针用胶布缠绕固定,钢针刺入大鼠四肢皮下,引导心电,用于测定心率。5号半输液针头通过胶管与另一个三通相连。左后肢股静脉处做纵行皮肤切口,暴露股静脉,将5号半输液针头刺入股静脉,胶布固定,以备静脉给药用。
左心室内压的测定 雄性Wistar大鼠,用25%乌拉坦(2g/kg,其中1g/kg皮下注射,1g/kg腹腔注射)麻醉,仰卧固定,于颈前正中皮肤做纵行切口,做气管插管,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后,结扎其远心端。把聚乙烯导管(内径1mm)用肝素(25kU/L)生理盐水充满后经三通与压力换能器和八道生理记录仪相连。以动脉夹夹住颈总动脉近心端,用眼科剪刀在动脉壁上作一小切口,将液体石蜡润滑外壁的上述聚乙烯导管插入颈总动脉,并用细线结扎在颈总动脉上,既使切口处不漏血,又让导管自由推进。之后打开动脉夹,从显示器上可看到动脉血压波形,待动脉血压稳定后,将颈总动脉内的聚乙烯导管顺着主动脉(在主动脉瓣开放时)插入左心室;导管进入左心室的瞬间,血压突然下降,脉压差明显加大;固定聚乙烯导管,待稳定后,测定左心室内压。心电电极与钢针相连,把钢针刺入大鼠四肢表皮下,引导心电,用于测定心率。5号半输液针头通过胶管与另一个三通相连,其中充有已排空气泡的生理盐水。左后肢骨静脉处做纵行皮肤切口,暴露股静脉,将5号半输液针头刺入股静脉,胶布固定,备静脉给药用。
1.(+)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和(±)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对麻醉大鼠颈总动脉压的影响
(+)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剂量依赖性地降低颈总动脉收缩压,(+)多沙唑嗪盐酸盐的最大降压幅度明显大于(-)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对颈总动脉舒张压的降低作用显著强于对收缩压的作用,而(-)多沙唑嗪盐酸盐无此现象。(+)多沙唑嗪盐酸盐对舒张压的最大降压幅度明显大于(-)多沙唑嗪盐酸盐。降压的强度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依次是(+)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和(-)多沙唑嗪盐酸盐。以平均动脉压的下降百分比计算ED30值时,(+)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和(-)多沙唑嗪盐酸盐的ED30值依次为15.64±9.40nmol/kg(均值±标准差)、45.93±20.61nmol/kg和128.81±35.70nmol/kg,三种药物ED30的比值为1∶2.94∶8.24,提示(+)多沙唑嗪盐酸盐的降压效果显著高于(±)多沙唑嗪甲磺酸盐与(-)多沙唑嗪盐酸盐。结果见表5和表6。
表5多沙唑嗪及其对映体对麻醉大鼠颈动脉收缩压的影响
*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多沙唑嗪比较;n=8。
表6多沙唑嗪及其对映体对麻醉大鼠颈动脉舒张压的影响
*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多沙唑嗪比较;n=8。
2.(+)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和(±)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对麻醉大鼠左心室内压的影响
(+)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和(±)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均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左心室收缩压,250nmol/kg时的作用最强(表7)。同剂量的三种药物,其左心室收缩压的抑制强度从强到弱依次是(+)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和(-)多沙唑嗪盐酸盐。大鼠左心室瞬时压力(±dp/dt)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dp/dt的绝对值逐渐减少,250nmol/kg时的作用最强。三种药物抑制±dp/dt的强度是(+)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和(-)多沙唑嗪盐酸盐股静脉给药后,除了(+)多沙唑嗪盐酸盐250nmol/kg显著降低心率(P<0.01)之外,其他剂量和其他两个药物对大鼠心率的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7多沙唑嗪及其对映体对麻醉大鼠左心室压的影响
*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多沙唑嗪比较;n=8。
结论:(+)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和(±)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对麻醉大鼠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三种药物对大鼠的降压作用和心脏抑制作用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多沙唑嗪盐酸盐、(±)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因此,多沙唑嗪对映体对麻醉大鼠心血管系统α1受体的阻断作用具有立体选择性,其中(+)多沙唑嗪盐酸盐的作用最强。
实验例3(+)多沙唑嗪盐酸盐治疗高血压最佳剂量的研究
试验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50~300g,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试剂同实验例1。
1.麻醉大鼠颈总动脉血压测定  同前。
2.麻醉大鼠左心室内压测定  同前。
3.剂量设定(±)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多沙唑嗪盐酸盐和(-)
多沙唑嗪盐酸盐均采用灌胃给药。每只大鼠只给一个剂量,给药后连续观察并记录动脉平均压和左室内压的变化,记录最大反应,并计算最大反应的百分率。实验分五个剂量组:0.05mg/kg、0.08mg/kg、0.2mg/kg、0.3mg/kg和0.4mg/kg,每个剂量组5只大鼠。按照大鼠与人的剂量进行折算(人用量mg/60kg=大鼠剂量mg/kg÷5.4×60),上述五个剂量分别相当于临床人用量(口服剂量)为:0.5mg/60kg、0.8mg/60kg、2mg/60kg、3mg/60kg和4mg/60kg。
实验结果见表7和表8。
1药物对醉大鼠颈总动脉血压的影响
表7多沙唑嗪及其对映体对麻醉大鼠颈动脉平均动脉压的影响
*P<0.05,**P<0.01与给药前比较;P<0.05,△△P<0.01与R(+)多沙唑嗪比较;n=5。
2药物对麻醉大鼠左心室内压的影响
表8多沙唑嗪及其对映体对麻醉大鼠左心室内压的影响
*P<0.05,**P<0.01与给药前比较;P<0.05,△△P<0.01与(+)多沙唑嗪比较;n=5。
结论:根据上述3个实验的结果可以推知,临床成人每日口服(+)多沙唑嗪盐酸盐0.8mg、2mg、3mg及4mg时,均可降低血压,而且药物的效果随剂量增加而增强。同时,(+)多沙唑嗪盐酸盐2mg、3mg及4mg/日(给大鼠灌胃(+)多沙唑嗪盐酸盐0.2、0.3、0.4mg/kg,相当于成人用量2、3、4mg/日)的降压作用明显强于等剂量(±)多沙唑嗪盐酸盐。此外,(+)多沙唑嗪盐酸盐0.05、0.08、0.2、0.3、0.4mg/kg的心脏抑制作用与等剂量(±)多沙唑嗪盐酸盐相同。故成人每日口服(+)多沙唑嗪盐酸盐治疗高血压的最佳临床剂量范围是0.8mg~3mg。
实施例1:(+)多沙唑嗪盐酸盐片剂的制备1
(+)多沙唑嗪盐酸盐             3%
乳糖                          40%
淀粉                          33%
微晶纤维素                    20%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3%
5%PVP乙醇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                          1%
实施例2:(+)多沙唑嗪盐酸盐片剂的制备2
(+)多沙唑嗪盐酸盐              1%
乳糖                           42%
淀粉                           33%
微晶纤维素                     20%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3%
5%PVP乙醇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                       1%
实施例1、2的制备步骤:将(+)多沙唑嗪盐酸盐、乳糖、微晶纤维素以及1%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过筛混匀,以5%PVP乙醇溶液为黏合剂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再加入2%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硬脂酸镁,混匀,压片。
实施例3:(+)多沙唑嗪盐酸盐胶囊的制备1
(+)多沙唑嗪盐酸盐           3%
淀粉                        54%
乳糖                        42%
5%PVP乙醇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                    1%
实施例4:(+)多沙唑嗪盐酸盐胶囊的制备2
(+)多沙唑嗪盐酸盐          1%
淀粉                       56%
乳糖                       42%
5%PVP乙醇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                   1%
实施例3、4的制备步骤:将(+)多沙唑嗪盐酸盐、淀粉、乳糖过筛混匀,以5%PVP乙醇溶液为粘合剂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加硬脂酸镁混匀,装入胶囊(实施例3装3号胶囊、实施例4装4号胶囊)。

Claims (5)

1.(+)多沙唑嗪盐酸盐的II型结晶,熔点为266.1~267.6℃,具有如下的X-射线粉末衍射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沙唑嗪盐酸盐的II型结晶,具有图4所示的X-射线衍射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沙唑嗪盐酸盐的II型结晶,具有图3所示的红外吸收光谱。
4.一种多沙唑嗪制剂,含有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多沙唑嗪盐酸盐结晶。
5.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多沙唑嗪盐酸盐结晶在制备特异性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中的用途。
CN 200410064528 2004-11-05 2004-11-05 光学活性的多沙唑嗪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692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64528 CN1769285B (zh) 2004-11-05 2004-11-05 光学活性的多沙唑嗪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64528 CN1769285B (zh) 2004-11-05 2004-11-05 光学活性的多沙唑嗪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9285A CN1769285A (zh) 2006-05-10
CN1769285B true CN1769285B (zh) 2010-05-05

Family

ID=36750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6452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69285B (zh) 2004-11-05 2004-11-05 光学活性的多沙唑嗪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692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3130B (zh) * 2018-12-11 2021-09-14 合肥立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沙唑嗪甲磺酸盐晶型、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4009785A2 (en) * 1992-11-04 1994-05-11 Sepracor, In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of (+) doxazosin for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nd atherosclerosi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4009785A2 (en) * 1992-11-04 1994-05-11 Sepracor, In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of (+) doxazosin for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nd atherosclerosi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imon F.C..2,4-Diamino-6,7-dimethoxyquinazolines,1,2-[4-(1,4-Benzodioxan-2-ylcarbonyl)piperazin-1-yl]derivativesasa1-adrenoceporantagonistsandantihypertensive agents.J.Med.Chem30 1.1987,30(1),第50-51页,表格I,化合物1b.
Simon F.C..2,4-Diamino-6,7-dimethoxyquinazolines,1,2-[4-(1,4-Benzodioxan-2-ylcarbonyl)piperazin-1-yl]derivativesasa1-adrenoceporantagonistsandantihypertensive agents.J.Med.Chem30 1.1987,30(1),第50-51页,表格I,化合物1b.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9285A (zh) 2006-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762522B2 (ja) 血管新生阻害剤
CN104837833B (zh) Xia因子抑制剂的晶型
US5547970A (en) Use of leflunomide for inhibiting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CN109734701A (zh) Rock抑制剂-二氯乙酸复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19190822A1 (en) Crystalline forms of [3-(4- {2-butyl-1-[4-(4-chloro-phenoxy)-phenyl]-1h-imidazol-4-yl} -phenoxy)-propyl]-diethyl-amine
WO2011160597A1 (zh) 一种具有降高血压活性的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16346B (zh) 一种4-硝基苯胺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769285B (zh) 光学活性的多沙唑嗪盐
EA019738B1 (ru) Профилактическое/терапевтическое средство против рака
CN100999519B (zh) (-)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746168B (zh) 光学活性的多沙唑嗪盐
CN102260249B (zh) (-)多沙唑嗪甲磺酸盐ⅱ型结晶、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9761958A (zh) 法舒地尔复合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397296A (zh) 左旋阿夫唑嗪、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6794178A (zh) 去势治疗相关症状的治疗
CN101108847B (zh) (+)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923205B (zh) (-)多沙唑嗪甲磺酸盐在制备治疗下尿路症状、膀胱过度活动疾病的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CN110041244B (zh) 多奈哌齐与缬沙坦共无定型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其组合物与用途
CN113582927B (zh) 塞来昔布与普瑞巴林共无定型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73368B (zh) 一种米力农-5-磺基水杨酸晶型
CN110511201B (zh) 一类3′-氨烷氧基-木犀草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A2754839A1 (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levamlodipine and chlorthalidone
Wilkerson et al. Antiarrhythmic activity of amitriptyline analogues in conscious dog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cyproheptadinium methiodide
Kanjanapothi et al. Hypotensive effect of bukittinggine, an alkaloid isolated from Sapium baccatum
CN112933070A (zh) 一种激酶抑制剂及其在制备防治TrkA/B/C激酶异常活化导致疾病药物的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05

Termination date: 201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