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7277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67277A CN1767277A CNA2005101163933A CN200510116393A CN1767277A CN 1767277 A CN1767277 A CN 1767277A CN A2005101163933 A CNA2005101163933 A CN A2005101163933A CN 200510116393 A CN200510116393 A CN 200510116393A CN 1767277 A CN1767277 A CN 17672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tainer
- connector
- place
- lock
- connector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7—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from the rear
- H01R13/4368—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from the rear comprising a temporary and a final locking position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防止保持器在部分锁定位置处倾斜的连接器。连接器设置有保持器6,该保持器包括外壳锁定部分4和至少一个端子锁定部分5,该外壳锁定部分可与连接器外壳3相配合,该端子锁定部分从外壳锁定部分4的底侧上向前突出,以锁定端子接头1。限制部分7形成在端子锁定部分5的表面上,以面对连接器外壳3。这些限制部分7可以沿着宽度方向与连接器外壳3的相对侧壁的底端表面3A接触,从而当阴性端子接头1插入到空腔2中时,防止端子锁定部分5进入空腔2中,妨碍阴性端子接头1的插入。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设置有用于保持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的保持器。
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2-170621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它构造成使得保持器可偏斜地插入到连接器外壳中。该保持器包括外壳锁定部分和悬臂形端子锁定部分,该外壳锁定部分可与连接器外壳的侧表面相配合,该端子锁定部分从外壳锁定部分向前突出,以锁定端子接头。而且,该保持器可偏斜地从部分锁定位置移动到完全锁定位置。
然而,由于该悬臂形端子锁定部分突出到上述保持器中,所以如果外力施加在处于部分锁定位置的保持器上,则该力作用使得整个保持器绕着外壳锁定部分转动的方向上。如果保持器以偏斜姿势保持在部分锁定位置处,则端子锁定部分的一部分进入空腔中,从而妨碍端子接头的插入。结果,失去了部分锁定的原始功能。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高部分锁定保持器的功能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实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
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空腔的连接器外壳,一个或多个相应端子接头可至少部分插入到该空腔中,
至少一个保持器,所述保持器包括可与连接器外壳相配合的外壳锁定部分和位于外壳锁定部分上用于锁定端子接头的至少一个端子锁定部分,该保持器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第一位置,允许端子接头插入和退出连接器外壳,在该第二位置,使得端子锁定部分的一部分至少部分进入空腔中,以锁定相应端子接头,及
限制部分,该限制部分形成在端子锁定部分和连接器外壳的面对部分中的任一个上,当保持器位于第一位置时通过可脱离配合地与连接器外壳配合,该限制部分用于限制端子锁定部分的一部分在进入空腔的方向上倾斜。
因此,当外力施加在位于第一位置的保持器上时,该力作用在使得整个保持器绕着外壳锁定部分转动或旋转的方向上。然而,通过在面对端子锁定部分和/或连接器外壳的部分上设置限制部分,可以基本避免该端子锁定部分的一部分至少部分进入到空腔中。结果,在不妨碍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插入的情况下,可以提高部分锁定保持器的功能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端子锁定部分基本为悬臂形,并基本从外壳锁定部分向前突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外壳,它形成有端子接头可插入其中的空腔,
保持器,它包括可与连接器外壳相配合的外壳锁定部分和悬臂形端子锁定部分,该端子锁定部分从外壳锁定部分向前突出以锁定端子接头,该保持器可在部分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在该部分锁定位置处,允许端子接头插入和退出连接器外壳,在该完全锁定位置处,使得端子锁定部分的一部分进入到空腔中,以锁定端子接头,及
限制部分,它形成在端子锁定部分和连接器外壳的面对部分的任一个上,当保持器位于部分锁定位置处时,该限制部分通过可脱离配合地与连接器外壳配合,用于限制端子锁定部分的一部分在进入空腔的方向上倾斜。
因此,当外力施加在位于部分锁定位置处的保持器上时,该力作用在使得整个保持器绕着外壳锁定部分转动的方向上。然而,通过在面对端子锁定部分和连接器外壳的其中一个部分上设置限制部分,可以避免端子锁定部分的一部分进入空腔。结果,在不妨碍端子接头插入的情况下,可以提高部分锁定保持器的功能的可靠性。
优选的是,该保持器可沿着与端子接头的插入方向相倾斜的方向相对于连接器外壳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更优选的是,该限制部分形成从端子锁定部分突出,并且当保持器位于第一位置处时,基本与连接器外壳相接触。
更为优选的是,连接器外壳凹陷形成退出部分,当保持器移向或移到第二位置处时,限制部分可至少部分装配到该退出部分中。
最为优选的是,该保持器可沿着与端子接头的插入方向相倾斜的方向相对于连接器外壳在部分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之间移动;限制部分形成从端子锁定部分突出,并且当保持器位于部分锁定位置处时与连接器外壳接触;且连接器外壳凹陷形成退出部分,当保持器移动到完全锁定位置处时,限制部分可装配到该退出部分中。
各种构件都可以用作保持器的限制部分。根据上述优选实施例,在通过使保持器可在与端子接头的插入方向相倾斜的方向上移动,而将保持器从部分锁定位置移动到完全锁定位置之后,可以很容易地允许限制部分退出。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连接器外壳包括一对保持器安装表面,该保持器安装表面与保持器的相应侧板配合,以安装保持器。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周壁基本沿着每个保持器安装表面至少部分突出,并且通过保持侧板与周壁的部分基本接触来定位保持器和连接器外壳。
优选的是,推动保持器,同时侧板的上边缘移动到相应锁定边缘上,以加宽侧板之间的间隔,其中推动保持器,直到使侧板与一个或多个导向表面基本接触。
更为优选的是,在连接器外壳上设有限制斜坡,当保持器位于第一位置处时,该限制斜坡通过与侧板的面对边缘保持基本接触,用于防止保持器无意地移动到第二位置处。
最为优选的是,连接器外壳和保持器中的任一个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锁定边缘,而另一个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锁定凹口,从而当保持器位于第一位置处时,锁定边缘与锁定凹口配合,从而防止保持器从连接器外壳上脱离配合。
在读过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描述之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确。应当理解的是,尽管分开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其单个特征也可以组合到其他实施例中。
附图1是连接器外壳的侧视图,
附图2是连接器外壳的正视图,
附图3是连接器外壳的顶视图,
附图4是连接器外壳的后视图,
附图5是保持器的侧视图,
附图6是保持器的后视图,
附图7是保持器的顶视图,
附图8是侧视图,示出了保持器保持在部分锁定位置处的状态,
附图9是侧视图,示出了保持器保持在完全锁定位置处的状态,
附图10是剖视侧视图,示出了保持器保持在完全锁定位置处的状态,
附图11是剖视侧视图,示出了保持器保持在部分锁定位置处的状态。
参照附图1至11,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将固定到导线W末端上的阴性端子接头1至少部分容纳在阴性连接器外壳3(下文中称作“阴性外壳3”)中,并由保持器6(最好双重或二次)锁定,如附图4和10所示。连接器将与配合连接器(未示出)连接的侧面(例如,附图11中的左侧)在下文中称作前侧或前面。
每个阴性端子接头1都这样构造,使得一个或多个导线连接部分(最好包括一个或多个套管1B)设置在将与配合阳性端子接头(未示出)连接的(最好基本为矩形或多边形的)管状部分1A后面或附近,并且导线连接部分(最好是套管1B)与或者将与导线W的末端连接(最好卷曲或弯曲或折叠成连接)。可与锁定部分11(处于基本悬臂形或者以桥状形式支承在两个末端处)相配合的锁定片12形成在(最好是矩形的)管状部分1A的外(最好是底部)表面(的最好是前部)处或其上,并且保持器6与该矩形管状部分1A的横向(底)表面的后边缘或开放边缘(夹爪部分1C)相配合。
阴性外壳3整体地或一体地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并包括主体部分13,该主体部分13最好基本为平的块状形式,如附图2和3中所示。该主体部分13可至少部分装配到配合阳性连接器外壳的插座中,在主体部分13的外(上)表面上设有用于将阳性和阴性外壳彼此锁定的锁定臂14,并且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一对保护壁15在锁定臂14的(最好基本是相对的)侧面处竖立或突出。在所示例子中,基本在前后方向FBD上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六个空腔2最好沿着横向方向TD基本并排地形成在主体部分13中的一个或多个层上(本实施例中只有一个层)。当阴性端子接头1最好基本从后面在插入方向ID上插入到空腔2中基本正确的位置处时,设置在空腔2的横向(底)表面处的锁定部分11与锁定片12弹性配合,如附图11中所示。
为了将阴性端子接头1最好与锁定部分11(最好双重)锁定在一起,保持器6安装在阴性外壳3的横向(底)侧上。阴性外壳3的主体部分13的横向或底部表面(作为优选的保持器安装表面)最好在基本整个宽度上在中间位置(最好在纵向中央的略微后面的位置处)处凹陷,如附图1所示,从而形成基本与空腔2相连通的保持器安装凹口16。
在主体部分13后侧处的相对横向侧表面最好用作保持器安装表面21,该保持器安装表面21将与保持器6的相应侧板25配合,以安装保持器6。在本实施例中,保持器6最好可在部分锁定位置(第一或等待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第二或安装位置)之间移动。此处,部分锁定位置为保持器6的一个安装位置,阴性端子接头1在该部分锁定位置处可插入和退出空腔2,完全锁定位置为保持器6的一个安装位置,阴性端子接头1在该完全锁定位置处由保持器6保持。
接下来,描述设置在每个保持器安装表面21上的结构,该结构用于将保持器6保持在部分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之间,或者保持在部分锁定位置处或完全锁定位置处。
锁定边缘29形成基本沿着纵向(前后方向FBD)在保持器安装表面21的底端或横向端处突出,并且在该锁定边缘29后端的内侧处形成锁定台阶26,该锁定台阶26具有比锁定边缘29更短的突出距离。另一方面,保持器6最好包括一对侧板25,该对侧板25最好能够从基本相对侧保持最好是两个保持器安装表面21,并且两个侧板25的内表面在中间位置(最好基本靠近中央)处凹陷,形成锁定凹口30。当保持器6位于部分锁定位置(第一位置)处时,锁定边缘29的上边缘与锁定凹口30的上边缘配合,从而防止保持6向下脱离配合(或在与安装方向MD基本相反的方向上脱离配合)。而且,在侧板25中在锁定凹口30的后侧上方连续地形成辅助凹口32,该辅助凹口32比锁定凹口30更浅。当保持器6位于部分锁定位置(第一位置)处时,辅助凹口32的上边缘与锁定台阶26的上边缘配合,并起到帮助锁定凹口30和锁定边缘29配合的作用。
除了防止保持器6脱离配合的结构之外,每个保持器安装表面21还具有将保持器6以其姿势保持在部分锁定位置(第一位置)处的结构。特别是,周壁22沿着每个保持器安装表面21的后边缘的至少一部分或在其附近突出。该周壁22的内表面陡峭地竖立,并且该内表面的上部形成第一导向表面22A,而其下部形成在垂直部分22B中,该第一导向表面22A倾斜地向前(或基本平行于保持器6的安装方向MD)延伸到连接器外壳3。另一方面,保持器6的侧板25的后边缘这样形成,使得当保持器6位于部分锁定位置处时,基本紧密地装配到第一导向表面22A和垂直部分22B上。
接下来,描述用于防止保持器6从部分锁定位置(第一位置)无意地移动到完全锁定位置(第二位置)的结构。在每个保持器安装表面21的中间位置(最好基本在中央)处形成完全锁定突起27。当保持器6位于部分锁定位置(第一位置)处时,每个完全锁定突起或第二突起27倾斜地位于相对应的侧板25的左上方,如附图8中所示,并且在完全锁定突起27的附近或其侧面上形成具有向上或向外斜度的朝向侧板25的限制斜坡27A。限制斜坡27A通过当保持器6位于部分锁定位置(第一位置)处时保持与侧板25的面对边缘基本接触,用于防止保持器6无意地移动到完全锁定位置(第二位置)。然而,当具有特定(预设的或可预设的)强度或更大强度的力施加在保持器6上时,侧板25变形使得它们之间的间隔变宽,以允许保持器6向完全锁定位置(第二位置)移动或移动到该位置。限制斜坡27A仅仅起到设定这种锁定力的功能。
接下来,描述设置在每个保持器安装表面21上以允许保持器6从部分锁定位置(第一位置)移动到完全锁定位置(第二位置)的结构。每个周壁22的第一导向表面22A形成倾斜地向附图8的左上方(基本沿着保持器6的插入或安装方向MD)延伸,并且在一(右)侧与相对应的侧板25的倾斜上边缘接触。如果在这种状态下施加将保持器6向上提升的力,则将保持器6沿着第一导向表面22A朝完全锁定位置(第二位置)导向,同时与第一导向表面22A基本保持滑动接触。在每个保持器安装表面21上,除了第一导向表面22A之外,为了将保持器6稳定地移向或移到完全锁定位置(第二位置),锁定边缘29的前部形成有第二导向表面29A,该第二导向表面29A为基本平行于第一导向表面22A的倾斜表面。另一方面,每个侧板25的锁定凹口30的底部边缘形成使得基本与第二导向表面29A的底部边缘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分25A设置在每个侧板25的前端的底部(或在安装方向MD上观察的后部)处,并且其上边缘形成从锁定凹口30的底部边缘的前部延伸,从而延伸了保持器6与阴性外壳3相配合的区域。结果,改进了维持保持器6在部分锁定位置(第一位置)处的姿势的功能,和将保持器6从部分锁定位置(第一位置)朝完全锁定位置(第二位置)导向或导向至该位置的功能。于是,将保持器6稳固地从部分锁定位置导向到完全锁定位置,而侧板25移动到完全锁定突起或第二突起27上,最好基本同时,设置在端子锁定部分5上的一个或多个端子锁定突起5A稳固地插入到空腔2中。
接下来,描述设置在每个保持器安装表面21上用于将保持器6保持在完全锁定位置(第二位置)处的结构。每个完全锁定突起27形成有辅助斜坡27B和锁定突出物27C,该辅助斜坡27B基本与相对侧处的限制斜坡27A相连续,并具有较为平缓的斜度,该锁定突出物27C与辅助斜坡27B相邻,并最好在其外周边上的具有凸出部分,最好是基本半圆形的直立表面。另一方面,在每个侧板25的上部形成完全锁定孔或第二孔31,该完全锁定孔或第二孔31的形状基本与锁定突出物27C相符合,从而锁定突出物27C可至少部分装配到其中,并且与每个侧板25的内表面中的完全锁定孔31相邻,最好通过凹陷形成用于容纳限制斜坡27A和辅助斜坡27B的退出空间。当保持器6到达完全锁定位置(第二位置)处时,完全锁定孔31允许锁定突出物27C至少部分装配到其中,因而远离彼此变形的侧板25至少部分弹性恢复,以将保持器6保持在完全锁定位置(第二位置)处。
在该完全锁定位置(第二位置)处,阴性端子接头1由端子锁定部分5锁定。端子锁定部分5包括从外壳锁定部分4的底部基本向前突出的底部板或横向板5B。该底部板5B形成使得至少部分封闭一开口,该开口通过当保持器6位于完全锁定位置(第二位置)处时形成保持器安装表面21而形成在阴性外壳3的底部表面中。数个端子锁定突起5B与底部板或横向板5B的上表面或内表面上的相应空腔2相对应地突出。当保持器6位于部分锁定位置(第一位置)处时,相应端子锁定突起5A位于相对应空腔2的外部,而当保持器6位于完全锁定位置(第二位置)处时,至少部分位于相对应的空腔2中,从而基本与阴性端子接头1的夹爪部分1C的后表面配合,以保持阴性端子接头1。
一个或多个(最好基本是三角形的)限制部分7整体地或一体地在底部板5B的相对横向末端的前端位置处突出。更为特别的是,每个限制部分7的前边缘都基本垂直地从底部板5B的前边缘直立(或者在与插入方向ID成不等于0或180角度的方向,最好在基本垂直于插入方向ID的方向,尤其是当保持器位于第二位置处时),而其后边缘为基本沿着保持器6的移动方向MD延伸的倾斜表面,即基本与第一和第二导向表面22A、29A处于相同梯度,或基本与之平行。该限制部分7的尖端最好是水平地切割形成压靠表面7A。另一方面,在阴性外壳3的底部表面中形成保持器安装凹口16,因此一个或多个分隔壁的底端表面基本暴露在阴性外壳3的横向表面或底部表面(保持器安装表面)处,该分隔壁最好沿着宽度方向分隔相应空腔2和阴性外壳3的相对侧壁的底端表面3A。当保持器6位于部分锁定位置(第一位置)处时,压靠表面7A沿着宽度方向位于略低于相对侧壁的底端表面3A的位置(最好是其基本纵向中间位置)。于是,端子锁定部分5接受上推力,从而防止朝阴性外壳3移动。为了避免在保持器6从部分锁定位置(第一位置)移动到完全锁定位置(第二位置)处的过程中限制部分7与阴性外壳3发生干扰,在阴性外壳3的相对侧壁的底端表面3A的前端处(当保持器6移向或移到完全锁定位置或第二位置处时,沿着移动方向MD基本面对限制部分7的位置处)沿着宽度方向(横向TD)形成有一个或多个槽口20,这些槽口20的形状与限制部分7的形状基本相符,其中每个槽口20都最好延伸经过对应底端表面3A的基本整个厚度范围。
接下来,描述本实施例的功能和效果。首先,保持器6与阴性外壳3装配在一起,从而位于部分锁定位置(第一位置或等待位置)处。此时,通过使侧板25的后端与周壁22的垂直部分22B的前边缘保持接触,将保持器6和阴性外壳3定位,并且推动保持器6经过阴性外壳3的底表面(保持器安装表面)。在此操作过程中,推动保持器6,而侧板25的上边缘移动到锁定边缘29上,以加宽横向(左和右)侧板25之间的间隔。推动保持器6,直到侧板25的上边缘基本上接触第一导向表面22A为止。然后,两个侧板25都返回,以缩短或减小它们之间的间隔,从而锁定边缘29至少部分装配到锁定凹口30中,并且锁定台阶26装配到辅助凹口32中。结果,可以防止保持器6向下脱离配合(或者远离阴性外壳3脱离配合)。同时,侧板25最好基本紧紧地保持在限制斜坡27A和周壁22之间,从而防止保持器6在部分锁定位置(第一位置或等待位置)处向前或向后移动。
在将保持器6安装到部分锁定位置(第一位置或等待位置)处之后,与导线W连接的该一个或多个阴性端子接头1最好基本从阴性外壳3后面在插入方向ID上至少部分插入到空腔2中。此时,设置在(最好基本是矩形的)管状部分1A的横向(底)表面上的锁定片12将设置在空腔2的前侧底部的锁定部分11向外或向下按压,从而使其弹性变形。在锁定片12通过锁定部分11之后,锁定部分11至少部分弹性恢复,以最好完成阴性端子接头1在相应空腔2中的部分锁定或初始锁定。
在该部分锁定位置(第一位置或等待位置)处,保持器6的端子锁定突起5A位于空腔2的底部表面的下面或外面。然而,当上推力从外面或下面作用在端子锁定部分5上时,保持器6绕着外壳锁定部分4转动,使得端子锁定突起5A至少部分进入空腔2中。在本实施例中,限制部分7的压靠表面7A沿着宽度方向(横向TD)基本与阴性外壳3的相对侧壁的底端表面3A接触,从而防止端子锁定突起5A在保持器6的部分锁定位置处进入空腔2。
接下来,随着保持器6被向上推起,在第一和/或第二导向表面22A、29A的导向作用下,整个保持器6倾斜地向左前方(或者在安装方向MD上)移动。此时,当侧板25位于完全锁定孔31前面的部分移动超过完全锁定突起27的锁定突出物27C,并且侧板25至少部分返回时,锁定突出物27C至少部分装配到完全锁定孔31中,结果保持器6保持在完全锁定位置(第二位置或安装位置)处。端子锁定突起5A导向到空腔2中,与阴性端子接头1的夹爪部分1C的后表面配合。通过这种方式,阴性端子接头1被(最好是双重或二次)锁定,从而由于锁定部分11和保持器6而使其不会脱出空腔2。另一方面,限制部分7的倾斜侧面沿着槽口20的倾斜侧面移动,以在保持器6的完全锁定位置(第二位置或安装位置)处将限制部分7装配和容纳在槽口20中。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限制部分7设置在端子锁定部分5的基本相对末端处,所以即使上推力在部分锁定位置(第一位置或等待位置)处从下面或外侧作用在端子锁定部分5上,也可以防止端子锁定突起5A进入空腔2。结果,在不妨碍阴性端子接头1插入的情况下,可以提高部分锁定保持器6的功能的稳定性。
上述构造产生下述效果。具体地,在保持器6部分锁定的情况下,可能错误地试图将阳性连接器外壳和阴性连接器外壳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防止端子锁定部分5的倾斜,从而允许其导引末端进入空腔2的话,则尽管将保持器6被部分锁定,也允许强制阳性和阴性连接器外壳连接。然而,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可靠地防止了端子锁定部分5的倾斜,所以如果忘记将保持器6移动到完全锁定位置的上述操作,则无法连接连接器外壳。因此,不存在将连接器外壳不完全连接的可能性。
因此,为了提供能够防止保持器在部分锁定位置处倾斜的连接器,连接器设置有保持器6,该保持器设有可与连接器外壳3配合的至少一个外壳锁定部分4,和基本悬臂形的端子锁定部分5,该端子锁定部分5从外壳锁定部分4的外侧或底侧基本向前突出,以锁定一个或多个阴性端子接头1。一个或多个限制部分7形成在端子锁定部分5的表面上,以基本面对连接器外壳3。这些限制部分7可以沿着宽度方向(横向方向TD)基本与连接器外壳3的相对侧壁的外端表面或底端表面3A相接触,从而当阴性端子接头1插入到空腔2中时,防止端子锁定部分5进入空腔2中,妨碍一个或多个阴性端子接头1插入。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面描述和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下述实施例也在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技术范围之内。除了下述实施例之外,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改变。
(1)本发明可类似地应用于空腔设置在两个(上和下)或多个层上,并且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一对上下保持器倾斜地从上方和/或下方插入的连接器。
(2)尽管在前述实施例中,保持器通过沿着倾斜方向(安装方向MD)受到导引而可在部分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之间移动,但是它也可以沿着基本垂直于连接器外壳的纵向和/或端子接头插入到外壳中的插入方向ID的方向移动。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器必须从部分锁定位置移动到完全锁定位置,同时避免限制部分和连接器外壳的干扰。于是,保持器可以例如这样构造,使得可在向前或向后移动之后向上推动。然而,如果采用这种构造,则为了从部分锁定位置移动到完全锁定位置,必须在两个不同方向上移动保持器。如果保持器最好沿着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倾斜方向移动,则只在一个方向上移动保持器就足够了,这导致了操作性提高和能够这样移动的更简单的结构。
(3)尽管本发明已经参照阴性连接器进行了示意性的描述,但是本发明也可应用于阳性连接器。
(4)尽管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利用锁定部分11和保持器7将端子接头双重锁定在相应空腔2中,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也可应用于端子接头只由保持器锁定的连接器。
附图标记列表
1---阴性端子接头
2---空腔
3---连接器外壳
4---外壳锁定部分
5---端子锁定部分
6---保持器
7---限制部分
Claims (10)
1.连接器,包括:
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空腔(2)的连接器外壳(3),一个或多个相应端子接头(1)可至少部分插入到该空腔(2)中,
至少一个保持器(6),所述保持器(6)包括可与连接器外壳(3)相配合的外壳锁定部分(4)和位于外壳锁定部分(4)上用于锁定端子接头(1)的至少一个端子锁定部分(5),该保持器(6)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第一位置,允许端子接头(1)插入和退出连接器外壳(3),在该第二位置,使得端子锁定部分(5)的一部分(5A)至少部分进入空腔(2)中,以锁定相应端子接头(1),及
限制部分(7),该限制部分(7)形成在端子锁定部分(5)和连接器外壳(3)的面对部分中的任一个上,当保持器(6)位于第一位置时通过可脱离配合地与连接器外壳(3)配合,该限制部分(7)用于限制端子锁定部分(5)的一部分(5A)在进入空腔(2)的方向上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端子锁定部分(5)基本为悬臂形,并从外壳锁定部分(4)基本向前突出。
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保持器(6)可沿着倾斜于端子接头(1)的插入方向(ID)的方向(MD)相对于连接器外壳(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限制部分(7)从端子锁定部分(5)突出,并且当保持器(6)位于第一位置时基本与连接器外壳(3)接触。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器外壳(3)凹陷形成退出部分,当保持器(6)移向或移到第二位置处时,限制部分(7)可以至少部分装配到该退出部分中。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器外壳(3)包括一对保持器安装表面(21),该保持器安装表面(21)将与保持器(6)的相应侧板(25)配合,以安装保持器(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周壁(22)至少部分基本沿着每个保持器安装表面(21)突出,并且通过使侧板(25)与周壁(22)的部分(22B)基本保持接触,对保持器(6)和连接器外壳(3)进行定位。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推动保持器(6),同时侧板(25)的上边缘移动到相应锁定边缘(29)上,以加宽侧板(25)之间的间隔,其特征还在于,推动保持器(6),直到侧板(25)与一个或多个导向表面(22A;29A)基本接触为止。
9.如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连接器外壳(3)上设有限制斜坡(27A),当保持器(6)位于第一位置处时,该限制斜坡(27A)通过与侧板(25)的面对边缘保持基本接触,用于防止保持器(6)无意地移动到第二位置处。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器外壳(3)和保持器(6)中的任一个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锁定边缘(29),而另一个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锁定凹口(30),从而当保持器(6)位于第一位置处时,锁定边缘(29)与锁定凹口(30)配合,从而防止保持器(6)与连接器外壳(3)脱离配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305833 | 2004-10-20 | ||
JP2004-305833 | 2004-10-20 | ||
JP2004305833A JP4656911B2 (ja) | 2004-10-20 | 2004-10-20 | 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67277A true CN1767277A (zh) | 2006-05-03 |
CN1767277B CN1767277B (zh) | 2010-11-24 |
Family
ID=36181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101163933A Active CN1767277B (zh) | 2004-10-20 | 2005-10-20 | 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125292B2 (zh) |
JP (1) | JP4656911B2 (zh) |
CN (1) | CN1767277B (zh) |
DE (1) | DE102005050138B4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39842A (zh) * | 2016-01-21 | 2017-08-11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6022488B4 (de) * | 2006-05-15 | 2018-07-12 | Robert Bosch Gmbh | Kontaktgehäuse für eine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
US8721374B2 (en) * | 2011-07-22 | 2014-05-13 | Lear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8951066B2 (en) | 2011-07-22 | 2015-02-10 | Lear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2016038979A (ja) * | 2014-08-06 | 2016-03-2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964880B2 (ja) * | 1994-08-03 | 1999-10-1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937074B2 (ja) * | 1995-04-18 | 1999-08-23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二重係止コネクタ |
JP4140667B2 (ja) * | 1996-08-01 | 2008-08-27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3301329B2 (ja) * | 1996-12-27 | 2002-07-15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3324690B2 (ja) * | 1997-03-26 | 2002-09-17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3427743B2 (ja) * | 1998-08-20 | 2003-07-2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嵌合検知コネクタ |
JP3799542B2 (ja) | 2000-12-01 | 2006-07-19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3442715B2 (ja) * | 2000-03-30 | 2003-09-02 |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 リテーナ付き圧接コネクタ |
JP3765390B2 (ja) | 2000-12-28 | 2006-04-1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EP1345288B1 (en) * | 2002-03-15 | 2004-09-08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A connector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
-
2004
- 2004-10-20 JP JP2004305833A patent/JP465691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5
- 2005-10-17 US US11/252,156 patent/US7125292B2/en active Active
- 2005-10-19 DE DE102005050138A patent/DE102005050138B4/de active Active
- 2005-10-20 CN CN2005101163933A patent/CN1767277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39842A (zh) * | 2016-01-21 | 2017-08-11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6120417A (ja) | 2006-05-11 |
DE102005050138B4 (de) | 2009-11-12 |
US7125292B2 (en) | 2006-10-24 |
CN1767277B (zh) | 2010-11-24 |
DE102005050138A1 (de) | 2006-05-04 |
US20060084326A1 (en) | 2006-04-20 |
JP4656911B2 (ja) | 2011-03-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652410A (zh) | 分开式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
CN1237667C (zh) | 包含锁定部件的电接插件 | |
US7104831B2 (en) | Connector | |
US7699632B2 (en) | Connector | |
US8052489B2 (en) | Connector | |
KR100943136B1 (ko) | 전기 커넥터 | |
EP2071678B1 (en) | A connector and an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 |
US8708739B2 (en) | Connector | |
CN1169044A (zh) | 一种设置有保持器的连接器 | |
US20110143588A1 (en) | Connector | |
US7125291B2 (en) | Connector with retainer | |
US20150038022A1 (en) | Connector | |
CN1767277A (zh) | 连接器 | |
CN1694315A (zh) | 连接器及其装配/分解方法 | |
CN1652408A (zh) | 连接器及连接器装置 | |
CN101599591B (zh) | 连接器 | |
CN1697263A (zh) | 连接器 | |
CN1691432A (zh) | 连接器及中间连接器 | |
CN1610191A (zh) | 电连接器 | |
CN1808783A (zh) | 分体式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 |
CN101034774A (zh) |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组装连接器的方法 | |
CN100341206C (zh) | 一种分离式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
CN101017941B (zh) |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
CN1268039C (zh) | 连接器 | |
CN1324766C (zh) | 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214 Address after: Mie, Japan Patentee after: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Address before: Mie, Japan Patentee befor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Patentee before: Honda Giken Kogyo K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