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5092A - 一种多重调制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重调制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5092A
CN1765092A CNA038262894A CN03826289A CN1765092A CN 1765092 A CN1765092 A CN 1765092A CN A038262894 A CNA038262894 A CN A038262894A CN 03826289 A CN03826289 A CN 03826289A CN 1765092 A CN1765092 A CN 17650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od
amplitude
wave
phase
wave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262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65092B (zh
Inventor
梁德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angsang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梁德群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梁德群 filed Critical 梁德群
Publication of CN1765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5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65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5092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4Half-wave signall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2/00Producing pulses by distorting or combining sinusoidal wavefor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多重调制传输方法,其将多个独立的正弦波组成一个合成波,该合成波为一个非正交多重调制码元;其中:每个所述的独立的正弦波称为子波,所述的独立的正弦波的幅值、频率、以及相位能够在其取值范围内任意取值,且各个所述的独立的正弦波之间是非正交的;对所述的合成波的做多点采样;将所述的非正交多重调制码元中的各个子波分解出来,以实现数据通信。其可以大大提高频带利用率以及信噪比,进而使传输率可以有较大的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多重调制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通信技术领域; 具体的讲是一种多重调制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如果将基带传输看作零调制, 则数字通信的信号均需经过调制才能送 到信道上。 被调制后信号称为线路码。 在载波传输中被调制信号的是正弦 类波形。 增加波形的种类可以增加调制信号携带的比特数(即信息量) , 则传输率提高。 正弦类波形的变化取决于幅值、 频率和相位三个参数。 显 然, 可同时控制的参数越多, 产生的波形种类越多。
在已有的调制方法中, 最多同时控制两个参数。 如: 多载波是将多个 正交的不同频率和幅值的正弦波合成一个波, 多进制幅相调制 (如多进制 正交调制一 MQAM )是将两组相差 90°的多幅值正弦波合成一个波。 这些调 制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组成合成波的各个子波必须互相正交。 其实正 交性是传统的调制技术中必须遵守的原则, 否则无法解调。 然而, 正是这 种正交性的要求, 限制了对正弦波的三个参数的充分利用, 因而也就限制 了传输率的进一步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重调制传输方法, 其可以大大提高频带 利用率以及信噪比, 进而使传输率可以有较大的提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重调制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多个独立的正弦波组成一个 合成波, 该合成波为一个非正交多重调制码元; 其中: 每个所述的独立的 正弦波称为子波, 所述的独立的正弦波的幅值、 频率、 以及相位能够在其 取值范围内任意取值, 且各个所述的独立的正弦波之间是非正交的; 对所述的合成波的做多点采样; 将所述的非正交多重调制码元中的各 个子波分解出来, 以实现数据通信。
所述的合成波包括: 一个周期的合成波是由一些周期相同的单周期的 正弦波组成, 各正弦波相继移动一个相位, 其周期小于合成波的周期, 其 幅值从规定的量化集合中取一个值, 从而实现多重幅相调制基带传输。
所述的非正交多重调制码需满足如下条件:
Figure IMGF000004_0001
其中: 一个码元周期的波形为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 筒称幅相基带 码; 一个幅相基带码波形是由一些子波叠加而成的合成波, 其周期称为幅 相基带码码元周期
是?内的一段持续期, 是子波的有效期, 称为子有效期, Th=Th+l=T<f, 2+1比2延时 r„; 子 波为
Figure IMGF000004_0002
h=l,2, ...,H; 11是 内的子波数, ;是幅值, i =l,2,, ...,ffl。
所述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要求的带宽是 0~W, W>l/T; 推荐 ≥2/T; 对所述的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的解码方法是, 在重叠周期 内, 分别 对各子有效期 ΓΛ (h=l,2, …, H)内的波做运算, 有:
Fh (i7) = [eTh Wb (t)SIN -{ί- τΐι)άί = Gh; 当取 h=l,2, …, H时, 得一线性方程组:
Figure IMGF000004_0003
其中: 对应于各子波的幅值, 是系数矩阵的元素, 取值范围是实 数域; 解此方程组即可得到各子波的解, 从而实现多重幅相调制基带传 输。
将所述的非正交多重调制码载波到高于基带的某一通带内形成载波信 号, 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 先用带通滤波器滤去载波信号, 然后进行 解码, 实现了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的载波传输。
将所述的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载波到高于基带的某一通带内形成载波 信号, 其需满足如下条件: gc(t) = ¾ cos t;
Figure IMGF000005_0001
推荐丄 >2 ;
τη τ 在接收端, 首先用带通滤波器滤去载波信号 cos^t, 然后进行解码。 解码时, 在重叠周期 内, 分别对各子有效期 ΓΑ (h=l,2, …, H)内的 波做运算, 有:
Fh (FT) = [ T Sb {t)SIN ^-{t - T h )dt = G h 当取 h=l,2, …, H时, 得一线性方程组:
Figure IMGF000005_0002
其中: 对应于各子波的幅值, ¾是系数矩阵的元素, 取值范围是实 数域; 解此方程组即可得到各子波的解 , 实现了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的载 波传输。
所述的合成波包括: 一个周期的合成波是由一些有效期相同的正弦波 组成, 有效期的长度是正弦波半个周期的整数倍, 且小于合成波的周期, 各正弦波相继移动一个相位, 其幅值从规定的量化集合中取一个值; 实现 了多重幅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
所述的多重幅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需满足如下条件:
H H 2π . 、— π
Sab (f) =∑ gcbh {t) =∑ fh ■ t - rh )SIN—(t-rh);
h=l h=l Xh 1Q
其中: 码元周期为 , ΓΑ是 内的一段持续期, 是子波的有效期, 称为 子有效期, Th =Th+l =T<T , 1 +1比1延时 7,,; 子波为 gcb(t) =
Figure IMGF000006_0001
h=l,2, ...,H; H是 f内的子波数, 是幅值, i =l,2,...,m;
2是正弦载波的周期, Τ = ηΤ。Ι2 + ξ, η= 2% +0.5 , |_」表示取下整
L / 0 」 数(去掉小数部分, 只保留整数部分) ,
Figure IMGF000006_0002
MeZ (整数域)。
多重幅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要求带宽超过(1/Γ。- 1/Γ~1/Γ。+1/Γ ); 在解码时首先取出当前周期 F中的一个码元, 然后对其做如下运算:
Fh (gcb ( > = f°~Th Wet )SIN (^Lt - Th)dt = Gh 当取 h=l,2, H 时, 得一线性方程组, = G, 其含意与式(1)相 同; 解此方程组即可得到各子波的解; 实现了多重幅相调制直接载波传 输。
所述的合成波包括: 一个周期的合成波是由一些有效期不相同的正弦 波组成, 有效期的长度是正弦波半个周期的整数倍, 最长的有效期等于合 成波的周期, 其它的有效期相继减少一个值, 其幅值从规定的量化集合中 取一个值; 实现了多重幅频调制直接载波传输。
所述的多重幅频调制直接载波传输需满足如下条件:
Figure IMGF000007_0001
2T
n = + 0.5 小数部分, 只保留整数部分) , jo L」表示取下整数(去掉
Figure IMGF000007_0002
Tj-nTj l , Τ)≥ηΤ^Ι2。
多重幅频调制直接载波传输要求带宽超过 ( \ITlQ-\ITx ~\ITm+\ITN ); 在解码时首先取出当前周期 f中的一个码元, 然后对其 :如下运算:
Fj (Tcf (0〉 = \l3 Scf (t)SIN ( ^t - rj)dt = G j ; 当取 h=l,2, .·., H 时, 得一线性方程组, = (?,其含意与式(1)相 同; 解此方程组即可得到各子波的解; 实现了多重幅频调制直接载波传 输。
所述的合成波包括:
一个周期的合成波可由一些有效期相同的正弦波组成, 有效期的长度 是正弦波半个周期的整数倍, 且小于合成波的周期, 各正弦波相继移动一 个相位, 其幅值从规定的量化集合中取一个值, 实现了多重幅相调制直接 载波传输;
一个周期的合成波也可由一些有效期不相同的正弦波组成, 有效期的 长度是正弦波半个周期的整数倍, 最长的有效期等于合成波的周期, 其它 的有效期相继减少一个值, 其幅值从规定的量化集合中取一个值, 实现了 多重幅频调制直接载波传输;
将所述的多重幅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和多重幅频调制直接载波传输相 结合, 从而可同时控制正弦波的幅值、 频率和相位三个参数, 实现了多重 幅频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 所述的多重幅频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需满足如下条件:
Sfpit) =∑gfPk(t) =∑∑ fhJ(—t-Th)SIN—-(i-Th);
h=l =l j=l 1hj ¼0
码元周期为 , Γ/ξ/是?内的一段持续期, 是子波的有效期, 称为子有 效期 , Thj(Α+1). <Τ , T(h+1)J比 Thj延时 zh , fhJAt-Th) = r kj
丄 hj u1 丄 hj
Figure IMGF000008_0001
,
2L hi +0.5 L」表示取下整数(去掉小数部分, 只保留整数部分) ,
Figure IMGF000008_0002
¾1 <2¾.+1), ThJ =nThJ0/2, "eZ。
多重幅频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要求带宽超过:
(1/Γ110-1/Γπ ~1/¾0+1/¾); 对多重幅频相调制直接载波的解码方法是, 首先取出当前周期 f中的 一个码元, 然后对其做如下运算:
Fhj (§cf ( ) Ghj
Figure IMGF000008_0003
当取 h=l,2,...,H, j=l,2, N 时, 得一线性方程组, = G,其含 意与式(1)相同; 实现了多重幅频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提供一种多重调制传输方法, 可以大大 提高频带利用率以及信噪比, 进而使传输率可以有较大的提高。 其中: 所 述的多重幅相调制基带传输的积极效果是: 比传统的基带传输方法有高的 多的频带利用率;
所述的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的载波传输的积极效果是: 继承了所述基 带传输的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的高频带利用率的优点;
所述的多重幅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的积极效果是: 一方面与 "多重幅 相调制基带传输,, 一样, 有高的频带利用率, 另一方面可以直接用于载波 传输, 而不必像基于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的载波传输那样;
所述的多重幅频调制直接载波传输的积极效果是: 与目前已作为 ADSL 的国际标准的离散多音频 (DMT ) 方法相比, 所要求的带宽减少; 这是因 为 , 相邻子波之间的频率差小于 DMT相邻子波之间的频率差;
所述的多重幅频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的积极效果是: 用足了正弦波的 参数, 具有更高的频带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 la为-一个码元波形的各子波的波形, 其中: H=8;
图 lb为-一个码元波形的合成波的波形, 其中: H=8;
图 2a为-一个码元波形的各子波的波形 , 其中: H=4;
图 2b为-一个码元波形的合成波的波形, 其中: H=4;
图 3a为-一个码元波形的各子波的波形, 其中 ·· N=4;
图 3b为-一个码元波形的合成波的波形, 其中 ·. N=4;
图 4a为-一个码元波形的各子波的波形 , 其中: H=2, N=4;
图 4b为-一个码元波形的合成波的波形 , 其中: H=2, N=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 多重幅相调制基带传输:
其特征由下式描述: (t) ;
Figure IMGF000009_0001
称一个码元周期的波形为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 筒称幅相基带码。 一 个幅相基带码波形是由一些子波叠加而成的合成波, 其周期称为幅相基带 码码元周期 ^, 7),是 内的一段持续期, 是子波的有效期, 称为子有效期, Th = Th+l = T < T , 7 +1比7延时 。 子波为 ^( ) = /Α( ¾ - ^? ( ), ...,H; H 是 ί内的子波数, 是幅值, i
Figure IMGF000010_0001
=1, 2, ..., 111。
图 la和图 lb是一个码元波形的例子。 其中: H=8, 图 la是各子波5 图 lb是合成波。 由图可见, 一个周期的合成波是由一些周期相同的单周 期的正弦波组成, 各正弦波相继移动一个相位, 其周期小于合成波的周 期, 其幅值从规定的量化集合中取一个值。
对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的解码方法是, 在重叠周期 Γ内, 分别对各子 有 效 期 ΓΑ (h=l,2, … , H) 内 的 波 做 运 算
Fh < 7>= Lr rb (t)SIN ^~< - τ h )dt = G h 。 当取 h=l,2, ..., H时, 得一线性方程組,
Figure IMGF000010_0002
对应于各子波的幅值, ¾是系数矩阵的元素, 取值范围是实数域。 解此方程组即可得到各子波的解。
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要求的带宽是 0~W, W>l/T, 推荐 ≥2/Γ。
这种传输方法比传统的基带传输方法有高的多的频带利用率。
(二) 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的载波传输:
其特征由下式描述: gc (0 ; 推荐丄 > 2 。 实际上是将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载波到高于基带的某一 τ0 τ 通带内的方法。 在接收端, 首先用带通滤波器滤去载波信号 cos^t, 然后, 按照多重
To
幅相调制基带码的解码方法就可完成最后的解码。 这种方法继承了基带传 输的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的高频带利用率的优点。
(三)多重幅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 其特征由下式描述:
码元周期为?, 7},是 内的一段持续期, 是子波的有效期, 称为子有效 期, Th =Th+l =T<f, ΓΑ+ί比?延时 ^。 子波为 gcb t t eT"
Figure IMGF000011_0002
1 e J/< h=l,2,...,H; H是 内的子波数, 是幅值, i =l,2, ...,m, 7是正弦载波 的周期, Γ = "Γ。/2 + π = |2% +0.5 , L」表示取下整(去掉小数部分, 只保留整数部分) ,
Figure IMGF000011_0003
整数域)。
显然, 当 rQ=r时, 多重幅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就变成多重幅相调制基 带传输了。
多重幅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要求带宽超过(1/Γ。- 1/Τ~1/Γ。+1/Γ); 图 2a和图 2b是一个码元波形的例子, 其中: H=4, 图 2a是各子波, 图 2b是合成波。 由图可见, 一个周期的合成波是由一些有效期相同的正弦 波组成, 有效期的长度是正弦波半个周期的整数倍且小于合成波的周期, 各正弦波相继移动一个相位, 其幅值从规定的量化集合中取一个值。
对多重幅相调制直接载波的解码方法是, 首先取出当前周期 中的一 个码元, 然后对其做如下运算:
Fh (gcb (0) = 。 Λ Sob (t)SIN ( -t - zh)dt = Gh ; 当取 h=l,2, ··., H 时, 得一线性方程组, = (?, 其含意与式(1)相 同。 解此方程组即可得到各子波的解。
这种方法的积极效果是, 一方面与 "多重幅相调制基带传输方法" 一 样5 有高的频带利用率, 另一方面可以直接用于载波传输, 而不必像基于 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的载波传输方法那样。
(四) 多重幅频调制直接载波传输: 其特征由下式描 码 元 周 期 T + ξ ,
Figure IMGF000012_0001
IT,
η = 'L +0.5 表示取下整数(去掉小数部分, 只保留整数部分)
J0 L」 ,
Figure IMGF000012_0002
实际上, 这是非正交的多载波。
图 3a和图 3b是一个码元波形的例子, 其中: N=4, 图 3a是各子波, 图 3b是合成波。 由图可见, 一个周期的合成波是由一些有效期不相同的正 弦波组成, 有效期的长度是正弦波半个周期的整数倍, 最长的有效期等于 合成波的周期, 其它的有效期相继减少一个值, 其幅值地从规定的量化集 合中取一个值。
多重幅频调制直接载波传输要求带宽超过 ( i/7o -1/T, -ί/τΝ0 +υτΝ )。 对多重幅频调制直接载波的解码方法是, 首先取出当前周期 f中的一 个码元, 然后对其做如下运算:
Fj(scf (t)) = f0 J gcf (t)SIN (^-t - T j)dt = Gj ; 当取 j=l,2, N 时, 得一线性方程组, = 6=,其含意与式(1)相 同。 解此方程组即可得到各子波的解。 多重幅频调制直接载波传输的积极效果是, 与目前已作为 ADSL的国际 标准的离散多音频(DMT)方法相比, 所要求的带宽减少。 这是因为, 相邻 子波之间的频率差小于 DMT相邻子波之间的频率差。
(五)多重幅频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 其特征由下式描述:
码元周期为 , 2}„.是 内的一段持续期, 是子波的有效期, 称为子有
2π , 、 ■, el) 效期, hj
Thj = T{h+1)j < T , Th+V)j比 Thj延时
「(卜 ' )Ί ο, hj h=l,2, ...,H; 。;是幅值, i =l,2, ...,m;
2T h,
ΤΜ=ηΤΙϋΰ/2 + ξ, n i +0.5 , L」表示取下整数(去掉小数部 只保留整数部分) , ξ = , wez (整数域);
Figure IMGF000013_0002
Thj > Th{j+X), - g Z , Thl < 2Th(j+l) , ThJ = nThJ0/2 , neZ; 多重幅频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要求带宽超过 (1/Γ110 -1/Tn ~ l/Γ謂 +1/½);
Fhj (Scf ( ) Ghj
Figure IMGF000013_0003
当取 h=l,2, ...,H, j=l,2, N 时, 得一线性方程组, ^ = G,其含 意与式(1)相同。
图 4a和图 4b是一个码元波形的例子; 其中: H=2, N=4,图 4a是各子 波, 图 4b是合成波。 实际上, 多重幅频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是多重幅相调 制直接载波传输和多重幅频调制直接载波传输两种方法的结合, 同时可控 制正弦波的三个参数, 也就是说, 这种方法用足了正弦波的参数, 具有更 高的频带利用率。 下面是四个实施例, 分别用上述方法中的四种对在铜双绞线组成的电 话线上传输信号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以下各实施例在相同的环境下实施, 即: 信道模型为 |H(/)|2 噪 声为 10个对称用户环路(HDSL)的近端串扰(NEXT)和 10个非对称用户环 路(ADSL)远端串扰(FEXT) 。 只是占据的信道频带不同。
实施例 1:
用多重幅相调制基带传输方法在 0~80KHz的频带上实现 1.28Mbps 的 单向传输。 信号: gb(t) ;
Figure IMGF000014_0002
设 H=8, (r/i-7/卜 = 778,^ =0, l/T=40KHz。 实施例 2:
用多重幅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在 240KHz - 1.04MHz和 1· 1MHz ~ 1.9MHz 的频带上实现 12.8Mbps的双向传输。
信号: gcb (0 ;
Figure IMGF000014_0003
设 H=8, (Th -Th_l) = T/S,Tl =0, l/T=400KHz, 上行1/ =6400!2, 下行 1/Γ0=1.5MHz。 实施例 3:
用多重幅频调制直接载波传输在 lOOKHz ~ 615MHz 和 700KHz ~ 1.845MHz的频带上实现 6.4Mbps的双向传输。 信号: 7f{t) =∑gcf(tj) ;
Figure IMGF000014_0004
上行:
,
Figure IMGF000014_0005
Figure IMGF000015_0001
Ν=8, 每个子波 8比特。
下行:
1/2] = ΙΟΟΚΗζ , 1/Γ2 =Π5/¾ , 1/Γ3 = \30KHz , l/T4 = U5KHz , 1/Γ5 = \60KHz , 1/Τ6 = \15KHz, 1/Γ7 = \9QKHz, 1/Γ8 = 205ΚΗζ ,
Figure IMGF000015_0002
Ν=8, 每个子波 8比特。
实施例 4:
用多重幅频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在 100ΚΗζ ~ 615匪 ζ 和 700ΚΗΖ5MHz的频带上实现 9.6Mbps的双向传输。 信号:
设 H=2, j=8, 共 16个子波, 每个子波 8比特, τ^0,τ2 =1/400 , 上行:
Figure IMGF000015_0004
下行:
1/Γ„
Figure IMGF000015_0005
1/Γ„ = ΙβΟΚΗζ , ί/Τ26 ,
Figure IMGF000015_0007
P T/CN2003/0003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提供一种多重调制传输方法, 可以大大 提高频带利用率以及信噪比, 进而使传输率可以有较大的提高。 其中: 所 述的多重幅相调制基带传输的积极效果是: 比传统的基带传输方法有高的 多的频带利用率;
所述的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的载波传输的积极效果是: 继承了所述基 带传输的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的高频带利用率的优点;
所述的多重幅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的积极效果是: 一方面与 "多重幅 相调制基带传输,, 一样, 有高的频带利用率, 另一方面可以直接用于载波 传输, 而不必像基于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的载波传输那样;
所述的多重幅频调制直接载波传输的积极效果是: 与目前已作为 ADSL 的国际标准的离散多音频 (DMT ) 方法相比, 所要求的带宽减少; 这是因 为, 相邻子波之间的频率差小于 DMT相邻子波之间的频率差;
所述的多重幅频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的积极效果是: 用足了正弦波的 参数, 具有更高的频带利用率。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

Claims (17)

  1. Figure IMGF000017_0001
    1. 一种多重调制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多个独立的正弦波组成一 个合成波, 该合成波为一个非正交多重调制码元; 其中: 每个所述的独立 的正弦波称为子波, 所述的独立的正弦波的幅值、 频率、 以及相位能够在 其取值范围内任意取值, 且各个所述的独立的正弦波之间是非正交的; 对所述的合成波的做多点采样; 将所述的非正交多重调制码元中的各 个子波分解出来, 以实现数据通信。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合成波包括: 一 个周期的合成波是由一些周期相同的单周期的正弦波组成, 各正弦波相继 移动一个相位, 其周期小于合成波的周期, 其幅值从规定的量化集合中取 一个值, 从而实现多重幅相调制基带传输。
  3.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非正交多重调制 码需满足如下条件:
    Figure IMGF000017_0002
    h=\ Λ 丄 h
    其中: 一个码元周期的波形为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 简称幅相基带 码; 一个幅相基带码波形是由一些子波叠加而成的合成波, 其周期称为幅 相基带码码元周期 ;
    Γ,,是 内的一段持续期, 是子波的有效期, 称为子有效期, Th = Th+l = T < f , 7 +1比7延时 子波为 gb (t) =
    Figure IMGF000017_0003
    h=l,2,...,H; H是 内的子波数, 。,.是幅值, i =l, 2, ...,m。
  4. 4.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将非正交多重调 制码元中的各个子波分解出来是指: 在重叠周期内, 有: Fh
    Figure IMGF000018_0001
    当取 h=l,2, ..·, H时, 得一线性方程組:
    Figure IMGF000018_0002
    Figure IMGF000018_0005
    其中: ;对应于各子波的幅值, 是系数矩阵的元素, 取值范围是实 数域; 解此方程组即可得到各子波的解。
  5.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合成波包括: 一 个周期的合成波是由一些周期相同的单周期的正弦波组成, 各正弦波相继 移动一个相位, 其周期小于合成波的周期, 其幅值从规定的量化集合中取 一个值; 所述的非正交多重调制码需满足如下条件:
    一 H
    gb (0 -∑gb i ) -rh)
    其中: 一个码元周期的波形为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 简称幅相基带 码; 一个幅相基带码波形是由一些子波叠加而成的合成波, 其周期称为幅 相基带码码元周期 ;
    7),是 内的一段持续期, 是子波的有效期, 称为子有效期,
    Th =Th+l =T<T , 1),+1比7延时 , 子波为
    h=l,2,...,H; H是 ^内的子波数, 是幅值, i =l,2,...,m;
    所述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要求的带宽是 0 - W, W>l/T;
    对所述的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的解码方法是, 在重叠周期 f内, 分另 I 对各子有效期 ΓΛ (h=l,2, …, H)内的波做运算, 有:
    Fh (17) = [sT T (t)SIN (t - τ h )dt = G h
    T' 当取 h=l, 2, …, H时, 得一线性方程组:
    AX = G, A G =
    Figure IMGF000019_0001
    Figure IMGF000019_0003
    其中: Α对应于各子波的幅值, 是系数矩阵的元素, 取值范围是实 数域; 解此方程組即可得到各子波的解, 从而实现多重幅相调制基带传输。
  6. 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的非正交多重调 制码载波到高于基带的某一通带内形成载波信号 , 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 号: 先用带通滤波器滤去载波信号, 然后进行解码, 实现了多重幅相调制 基带码的载波传输。
  7.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的多重幅相调制 基带码载波到高于基带的某一通带内形成载波信号, 其 G G G需… 满足如下条件:
    Figure IMGF000019_0002
    在接收端, 首先用带通滤波器滤去载波信号 COS^ t , 然后进行解码。
  8. 8.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的非正交多重调 制码载波到高于基带的某一通带内形成载波信号, 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 号: 先用带通滤波器滤去载波信号, 然后进行解码, 其中:
    将所述的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载波到高于基带的某一通带内形成载波 信号, 其需满足如下条件:
    Η Η
    2π 2π .2π 2π gc (0 = ¾ x cos— t = gb (t,i )] x cos— t =[∑ {th)SIN—th ] x cos— t;
    h=l 0 Λ=1 Tu 在接收端, 首先用带通滤波器滤去载波信号 cos^t , 然后进行解码; 解码时, 在重叠周期 f内, 分别对各子有效期 rA (h=l, 2, ..., H)内的 波做运算, 有 (t一 τ h )dt G h ,
    Figure IMGF000020_0001
    当取 h=l, 2, · H时, 得一线性方程组:
    K" K、 12
    K. 21
    K HI
    其中: ,.对应于各子波的幅值, ¾是系数矩阵的元素, 取值范围是实 数域; 解此方程组即可得到各子波的解, 实现了多重幅相调制基带码的载 波传输。
  9. 9.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合成波包括: 一 个周期的合成波是由一些有效期相同的正弦波组成, 有效期的长度是正弦 波半个周期的整数倍, 且小于合成波的周期, 各正弦波相继移动一个相位, 其 幅值从规定的量化集合中取一个值; 实现了多重幅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
  10.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多重幅相调制 直接载波传输需满足如下条件:
    Figure IMGF000020_0002
    其中: 码元周期为 , ΓΑ是 内的一段持续期, 是子波的有效期, 称为 子有效期, Th =Th+l =T< Ϊ, 2 +1比?延时^; 子波为 gcb '-
    Figure IMGF000020_0003
    h=l,2, ...,H; H是 内的子波数, 。,.是幅值, i =l,2, ...,m;
    Γ 数, ξ
    Τ≥ηΤ。Ι2
    Figure IMGF000020_0004
  11. 11.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合成波包括: 一个周期的合成波是由一些有效期相同的正弦波组成, 有效期的长度是正 弦波半个周期的整数倍, 且小于合成波的周期, 各正弦波相继移动一个相 位, 其幅值从规定的量化集合中取一个值; 其精确描述由下式给出:
    Se (0
    Figure IMGF000021_0001
    其中: 码元周期为 , ΓΑ是 内的一段持续期, 是子波的有效期, 称为 子有效期, Th =Th+x=T<T, Th+、比 7;延时 r„; 子波为 gcb(t)
    h=l,2, ...,H; H是?内的子波数, 是幅值, i =l,2,...,m;
    Γ。是正弦载波的周期, Τ = ηΤϋΙ1 + ξ , «= 2% +0.5 , [_」表示取下整
    Figure IMGF000021_0003
    多重幅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要求带宽超过(Ι/Γ。- Ι/Γ~Ι/Γ。+Ι/:Γ ); 在解码时首先取出当前周期 f中的一个码元, 然后对其做如下运算:
    Fh {gcb (0) = f°~T" Wot (t)SIN Ά - rh )dt = Gh
    T0
    当取 h=l,2, …, H时, 得一线性方程组, = 解此方程组即可得 到各子波的解; 实现了多重幅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
  12. 1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合成波包括: 一个周期的合成波是由一些有效期不相同的正弦波组成, 有效期的长度是 正弦波半个周期的整数倍, 最长的有效期等于合成波的周期, 其它的有效 期相继减少一个值, 其幅值从规定的量化集合中取一个值; 实现了多重幅 频调制直接载波传输。
  13.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多重幅频调制 直接载波传输需满足如下条件: + ξ
    n =
    Figure IMGF000022_0001
  14. 1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合成波包括: 一个周期的合成波是由一些有效期不相同的正弦波组成, 有效期的长度是 正弦波半个周期的整数倍, 最长的有效期等于合成波的周期, 其它的有效 期相继减少一个值, 其幅值从规定的量化集合中取一个值;其精确描述由下 式给出:
    + ξ ,
    多重幅频调制直接载波传输要求带宽超过: (l/TlQ - l/T广 1/T + 1/TN ); 在解码时首先取出当前周期 中的一个码元, 然后对其做如下运算:
    Figure IMGF000022_0003
    当取 h=l, 2, .·. , H时, 得一线性方程组, AX = G, 解此方程组即可得 到各子波的解; 实现了多重幅频调制直接载波传输。
  15. 1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合成波包括: 一个周期的合成波可由一些有效期相同的正弦波组成 , 有效期的长度 是正弦波半个周期的整数倍, 且小于合成波的周期, 各正弦波相继移动一 个相位, 其幅值从规定的量化集合中取一个值, 实现了多重幅相调制直接 载波传输;
    一个周期的合成波也可由一些有效期不相同的正弦波组成, 有效期的 长度是正弦波半个周期的整数倍, 最长的有效期等于合成波的周期, 其它 的有效期相继减少一个值, 其幅值从规定的量化集合中取一个值 , 实现了 直接载波传输
    将所述的多重幅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和多重幅频调制直接载波传输相 结合, 从而可同时控制正弦波的幅值、 频率和相位三个参数, 实现了多重 幅频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
  16.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多重幅频相调 制直接载波传输需满足如下条件:
    Figure IMGF000023_0002
    码元周期为 , 是 内的一段持续期 疋子波的有效期, 称为子有 效期, τ τ(Μυ <Ψ, 比 延时 Α; hj
    2hj [ U
    Figure IMGF000023_0003
    h=l,2, ...,Η; a,.是幅值, i =l,2, ...,m; +0.5 L」 表 示 取 下 整 数 ,
    Figure IMGF000023_0004
    T h,j
    Thj > Th(j+l) Z , Thx < 2Th{j+x) , Thj = nT 12, neZ
    Kj+)
  17. 17.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合成波包括: 一个周期的合成波可由一些有效期相同的正弦波组成, 有效期的长度 是正弦波半个周期的整数倍, 且小于合成波的周期, 各正弦波相继移动一 个相位, 其幅值从规定的量化集合中取一个值, 实现了多重幅相调制直接 载波传输;
    一个周期的合成波也可由一些有效期不相同的正弦波组成, 有效期的 长度是正弦波半个周期的整数倍, 最长的有效期等于合成波的周期, 其它 的有效期相继减少一个值, 其幅值从规定的量化集合中取一个值, 实现了 夕 7重幅频调制直接载波传输;
    将所述的多重幅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和多重幅频调制直接载波传输相 结合, 从而可同时控制正弦波的三个参数, 实现了多重幅频相调制直接载 波传输; 其精确描述由下式给出:
    ― H H N 2 2
    g fp (0 =∑§fph (0 =∑∑ fhj - ^l)SIN—(t -rh);
    h=l Λ=17=1 1hj 1hjQ 码元周期为 , 是?内的一段持续期, 是子波的有效期, 称为子有 效期, =r(A+I) <f, + 比 延时 τ·Α ,
    Figure IMGF000024_0001
    h=l,2,...,H; α,.是幅值, i =l,2,...,m; 下 整 数 ,
    Figure IMGF000024_0002
    多重幅频相调制直接载 传输要求带宽超过 (1/Γ110 -\ITU ~l/¾o +!/¾); 对多重幅频相调制直接载波的解码方法是, 首先取出当前周期 中的 一个码元, 然后对其做如下运算:
    Fhj (Wcf (0〉 = Jr +T" \lJ Scf ( SIN {ψ-t - Tj )dt jdt h = Ghj; 当取 h=l,2, ...,H, j=l,2, ··., N时, 得一线性方程组, = (?, 解此 方程组即可得到各子波的解; 实现了多重幅频相调制直接载波传输。
CN038262894A 2003-04-30 2003-04-30 一种多重调制传输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650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03/000321 WO2004098139A1 (fr) 2003-04-30 2003-04-30 Procede d'emission multi-modul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5092A true CN1765092A (zh) 2006-04-26
CN1765092B CN1765092B (zh) 2010-05-26

Family

ID=33315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82628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65092B (zh) 2003-04-30 2003-04-30 一种多重调制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2006524923A (zh)
KR (1) KR100974533B1 (zh)
CN (1) CN1765092B (zh)
AU (1) AU2003231522A1 (zh)
CA (1) CA2527633A1 (zh)
WO (1) WO200409813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1918A (zh) * 2012-12-14 2013-03-27 东北电力大学 非正交频分复用数据的传输方法
CN104468454A (zh) * 2014-12-29 2015-03-25 大连海事大学 多重正交频分复用调制解调方法
CN104601517A (zh) * 2015-02-28 2015-05-06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时延多载波调制解调方法
CN106850491A (zh) * 2017-01-11 2017-06-13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非正交频分复用数据发送传输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27633A1 (en) 2003-04-30 2004-11-11 Dequn Liang A multi-modulation transmitting method
WO2019080026A1 (zh) * 2017-10-26 2019-05-0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非正交解调模块、触控系统及非正交解调方法
CN115208730B (zh) * 2022-06-30 2023-08-18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对码元信号进行临频差分调制解调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0439B2 (ja) * 1983-04-27 1994-04-20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製作所 正弦波信号の零交差点検出装置
JPH01136452A (ja) * 1987-11-24 1989-05-29 Miyuukomu:Kk 伝送方式
US5521937A (en) * 1993-10-08 1996-05-2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ulticarrier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ystem and method
JP4042161B2 (ja) * 1996-11-08 2008-02-06 フランス テレコム マルチキャリア伝送のためのプロトタイプ信号の構築
US5925114A (en) * 1997-03-21 1999-07-20 Motorola, Inc. Modem implemented in software for operation on a general purpose computer having operating system with different execution priority levels
CN1257368A (zh) * 1998-07-24 2000-06-21 休斯电子公司 通信系统中的扩展接口单元
BRPI9913174B1 (pt) * 1998-08-21 2017-04-25 Evologics Gmbh processo e sistema para a transmissão de informações e unidade transmissora para envio de informações
WO2003007566A1 (en) * 2001-07-09 2003-01-23 Nokia Corporation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variable dqpsk modulation
CA2527633A1 (en) 2003-04-30 2004-11-11 Dequn Liang A multi-modulation transmitting method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1918A (zh) * 2012-12-14 2013-03-27 东北电力大学 非正交频分复用数据的传输方法
CN103001918B (zh) * 2012-12-14 2016-02-10 东北电力大学 非正交频分复用数据的传输方法
CN104468454A (zh) * 2014-12-29 2015-03-25 大连海事大学 多重正交频分复用调制解调方法
CN104468454B (zh) * 2014-12-29 2018-10-30 大连海事大学 多重正交频分复用调制解调方法
CN104601517A (zh) * 2015-02-28 2015-05-06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时延多载波调制解调方法
CN104601517B (zh) * 2015-02-28 2018-03-23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时延多载波调制解调方法
CN106850491A (zh) * 2017-01-11 2017-06-13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非正交频分复用数据发送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119713A (ko) 2006-11-24
WO2004098139A1 (fr) 2004-11-11
AU2003231522A1 (en) 2004-11-23
KR100974533B1 (ko) 2010-08-10
CA2527633A1 (en) 2004-11-11
JP2006524923A (ja) 2006-11-02
CN1765092B (zh) 2010-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ölcskei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based on offset QAM
US6845082B2 (en)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reduc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RU2353065C2 (ru) Демодуляция поддиапазонов для основанных на ofdm систем связи
US7903757B2 (en) Multi-tone transmission
JP6162859B2 (ja) 送信装置
WO2013017930A2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apr in filter-bank multi-carrier system
Baig et al.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DFT, discrete wavelet packet and wavelet transforms, in an OFDM transceiver for multipath fading channel
CN1765092A (zh) 一种多重调制传输方法
Sarowa et al. Evolution of PAPR reduction techniques: A wavelet based OFDM approach
US20110268173A1 (en) Method for adapting filter cut-off frequencie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iscrete multitone symbols
US2014030776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with shaped cyclic time-domain waveforms
Tensubam et al. A review on FBMC: An efficient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
EP1283627B1 (en) Multitone transmission with control of peak power
CN108650205A (zh) 适用于fbmc传输的并行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Mohanty et al. Design of MCM based wireless system using wavelet packet network & its PAPR analysis
CN110337800A (zh) 接收器、发送器、用于子带通信的通信系统和用于子带通信的方法
Kaur et 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SRRC filter in wavelet based multiuser environment of mobile WiMax
Honfoga et al. Complexity analysis on 5G Candidate waveforms for DVB-T2: A survey
Jaiswal et al. COMPANDING AND CLIPPED FILTERING BASED HYBRID TECHNIQUE FOR PAPR REDUCTION OF FBMC-OQAM: A SURVEY
Yang et al. Subcarrier Allocation in Multi-Carrier DCSK System for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Bolcskei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Based on Offset
Jaiswal et al. Companding and clipped filtering based Hybrid Technique for PAPR reduction of FBMC-OQAM
Padmapriya et al. PAPR REDUCTION IN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BASED OFDM
Anwar et al. On the PAPR reduction of wavelet-based multicarrier modulations system
MN DESIGN OF OPTIMAL FILTER BANK FOR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LIANG SA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ANG DEQUN

Effective date: 20060602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60602

Address after: 100086 No. 8 Temple Road, four crossi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Liangsang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113, No. 502, Hou Shan dormitory,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China

Applicant before: Liang Dequ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13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