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3312A - 纤维防伪纸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纤维防伪纸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3312A
CN1763312A CN 200410067374 CN200410067374A CN1763312A CN 1763312 A CN1763312 A CN 1763312A CN 200410067374 CN200410067374 CN 200410067374 CN 200410067374 A CN200410067374 A CN 200410067374A CN 1763312 A CN1763312 A CN 17633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false fiber
amorphous alloy
alloy wire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6737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策
刘文全
李晓伟
李彩霞
张敏
文大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Priority to CN 20041006737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63312A/zh
Publication of CN1763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33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防伪纸及其制造方法。纤维防伪纸主要由纸浆和添加剂制成,还包括分布在纸张中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其总含量为纸浆绝干浆量的0.1~10%,其长度为3mm-7mm。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的表面还可包覆一层发光材料。纤维防伪纸的制造方法主要是在配浆步骤中加入非晶合金丝和/或传统防伪纤维,和/或在抄造步骤中定位施放非晶合金丝和/或传统防伪纤维,分别制造成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满版分布或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或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中的一种满版分布,另一种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本发明的纤维防伪纸不仅具有易于公众肉眼识别的防伪特征,并具有被特定的仪器识别和检测的防伪特征。

Description

纤维防伪纸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张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纤维防伪纸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非晶态合金丝是自1960年美国Duwez教授发明了快淬工艺以来才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非晶合金独特的组织结构、高效的制备工艺、优异的材料性能,使其成为材料科学工作者特别关注的一个主题。在过去的四十年中,伴随着非晶态材料基础研究、制备工艺和应用产品开发的不断进步,各类非晶态材料已经逐步走向实用化。从磁特性角度,可将非晶合金丝分为三大类,即Fe基、Co基和Fe-Co基合金丝,它们分别表现出大巴克豪森(Barkhausen)、马特西(Matteucci)和巨磁阻抗效应。利用这些效应还可使非晶纤维用于脉冲发生元件、微型变压器、表面贴装电感、防盗标签、旋转编码器、电流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数据手写板等。国内文献“非晶质金属纤维磁卡及其判定装置”(申请号:01115974.X申请日:2001.06.15)报道了一种非晶质金属纤维磁卡的判定装置,通过检测该非晶质磁性金属纤维所通过的磁性信号,来判断所插入磁卡的优劣特征。美国专利US4835028(19890530)报道了防静电复印机用的改性纸张制品的制备方法及用于复印机监测该种纸特定信号的一种Fe基、Co基和Fe-Co基非晶丝。然而,尚未见有关非晶合金丝用于钞票等有价证券防伪的报道。
目前,公知的防伪纸一般采用水印、安全线、防伪圆片和防伪纤维等技术。就防伪纤维技术而言,一般采用彩色的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化学纤维、有色或无色的荧光纤维等,公众通过识别纸张中纤维的存在而达到防伪的目的,而纤维本身一般没有可机读检测的特性。
另外,传统防伪纤维如动植物纤维、化学纤维、荧光纤维等在外观形态上一般为弯曲的,纤维本身的直度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纤维防伪纸及其制造方法,该纤维防伪纸内满版分布和/或定位分布有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具有易于由公众肉眼识别的防伪特征,并具有可机读检测的特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纤维防伪纸,主要由纸浆和添加剂制成,还包括分布在纸张中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的总含量为纸浆绝干浆量的0.1~10%;
所述的非晶合金丝为Fe基非晶合金丝、Co基非晶合金丝或Fe-Co基非晶合金丝中的一种;所述的传统防伪纤维为动物纤维、植物纤维、荧光纤维或化学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相混合满版分布或定位分布在纸张中。
所述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中的一种满版分布在纸张中,另一种定位分布在纸张中。
所述的非晶合金丝或传统防伪纤维的表面附加有包覆层,包覆层内含有以硅酸盐材料或高分子聚合物作为载体的发光材料;
所述的发光材料为光致发光材料、阴极射线发光材料、电致发光材料、X射线发光材料或热释发光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发光材料内含有钇和镧系稀土元素以及可由其离子激活的其它化学物质。
上述的非晶合金丝在外观上具有很高的直度,与传统的弯曲防伪纤维混合添加到纸浆中,然后抄造成挺直和弯曲纤维混合的易于公众肉眼识别的纤维防伪纸,从而达到一线防伪的目的。
上述防伪纤维中的非晶合金丝是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制成的,其基本过程是借助于压力将熔融金属射流喷入冷却液中,并在破碎成珠之前快速凝固成丝。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法有玻璃包覆纺丝法和旋转液中纺丝法。
上述的非晶合金丝具有特定的电磁特性,可被特定的仪器识别和检测,且准确度和重现性非常高,可达到二线防伪的目的。
一种纤维防伪纸的制造方法,包括精浆步骤、配浆步骤、抄造步骤、施胶步骤、整饰加工步骤和卷取步骤,其特点是:在所述的配浆步骤中加入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的混合物,与纸浆均匀混合,制造成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满版分布的纤维防伪纸。
一种纤维防伪纸的制造方法,包括精浆步骤、配浆步骤、抄造步骤、施胶步骤、整饰加工步骤和卷取步骤,其特点是:在所述的抄造步骤中定位施放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的混合物,制造成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
一种纤维防伪纸的制造方法,包括精浆步骤、配浆步骤、抄造步骤、施胶步骤、整饰加工步骤和卷取步骤,其特点是:在所述的配浆步骤中加入非晶合金丝,在所述的抄造步骤中定位施放传统防伪纤维,制造成非晶合金丝满版分布和传统防伪纤维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
一种纤维防伪纸的制造方法,包括精浆步骤、配浆步骤、抄造步骤、施胶步骤、整饰加工步骤和卷取步骤,其特点是:在所述的配浆步骤中加入传统防伪纤维,在所述的抄造步骤中定位施放非晶合金丝,制造成传统防伪纤维满版分布和非晶合金丝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
在上述四种制造方法中,所述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的总含量为纸浆绝干浆量的0.1~10%,其长度为3mm-7mm;所述的非晶合金丝为Fe基非晶合金丝、Co基非晶合金丝或Fe-Co基非晶合金丝中的一种;所述的传统防伪纤维为动物纤维、植物纤维、荧光纤维或化学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上述四种制造方法中,所述的非晶合金丝或传统防伪纤维的表面还可以附加包覆层,包覆层内含有以硅酸盐材料或高分子聚合物作为载体的发光材料;
所述的发光材料为光致发光材料、阴极射线发光材料、电致发光材料、X射线发光材料或热释发光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发光材料内含有钇和镧系稀土元素以及可由其离子激活的其它化学物质。
所述的光致发光材料、阴极射线发光材料、电致发光材料、X射线发光材料和热释发光材料具体说明如下:
光致发光材料:
光致发光材料又分为三大类:灯用材料、长余辉材料和多光子吸收材料。
灯用材料指在254nm或365nm等紫外线激发下产生较强可见光,即将紫外线转变为荧光的物质。长余辉材料能吸收太阳光或人工光源的能量而发出可见光的物质,并且该可见光在夜晚或黑暗处无激发光源时仍然能较长时间地持续发光。多光子吸收材料有在红外线激发下,通过吸收几个能量低的红外光子,而发射出能量较高的可见光子的上转化材料,即将红外线转化成可见光。
阴极射线发光材料:
阴极射线发光材料在电子束轰击下将电能转换成可见光信号。此类材料包括彩色电视荧光粉、投影电视荧光粉、终端显示器用荧光体以及电压穿透型荧光体等。
电致发光材料:
电致发光材料是指在电场的作用下能直接将电能转换成光能,主动发光的物质。包括粉末交流电致发光材料和粉末直流电致发光材料。
X射线发光材料:
X射线发光材料是指能吸收X射线光子的能量,并转换成近紫外线或可见光的物质。主要包括稀土激活的卤氧化镧、Eu2+激活的碱土氟卤化物、稀土激活的稀土硫氧化物,还包括X射线影像光激励荧光体(PSL荧光体)。
热释发光材料:
热释发光材料是受电离辐射激发后,再经过热激励而发光的物质,其热释光峰的强度与其所受射线辐射的剂量相吻合。
本发明所涉及的非晶合金纤维的类型与外层包覆的发光材料的品种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合;发光材料的选用,可以是某一种发光物质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发光物质按一定比例组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满版分布的纤维防伪纸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非晶合金丝满版分布、传统防伪纤维定位分布的的纤维防伪纸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传统防伪纤维满版分布、非晶合金丝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满版分布的纤维防伪纸的制造方法的制造工艺流程简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的制造方法的制造工艺流程简图。
图7是本发明中的非晶合金丝满版分布、传统防伪纤维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的制造方法的制造工艺流程简图。
图8是本发明中的传统防伪纤维满版分布、非晶合金丝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的制造方法的制造工艺流程简图。
图9是本发明制造方法中的定位施放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配合参见图2、图3和图4。本发明中的纤维防伪纸1,主要由纸浆和添加物制成,在纸浆中还包括非晶合金丝11和传统防伪纤维12。非晶合金丝11是铁基非晶合金丝、钴基非晶合金丝或铁-钴基非晶合金丝中的一种,非晶合金丝具有特定的电磁特性,可被特定的仪器识别和检测,是该种纤维防伪纸二线防伪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传统防伪纤维12是动物纤维、植物纤维、化学纤维和荧光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的长度为3mm-7mm,含量占纸浆绝干浆量的0.1%-10%。
本发明中的纤维防伪纸可以制成如图1所示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满版分布的纤维防伪纸,可以制成如图2所示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可以制成如图3所示的非晶合金丝满版分布、传统防伪纤维定位分布的的纤维防伪纸,还可以制成如图4所示的传统防伪纤维满版分布、非晶合金丝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
在上述四种纤维防伪纸中,所加入的非晶合金丝或传统防伪纤维的表面还可以附加包覆层,包覆层内含有以硅酸盐材料(如玻璃)或高分子聚合物作为载体的发光材料;该发光材料为光致发光材料、阴极射线发光材料、电致发光材料、X射线发光材料或热释发光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发光材料内含有钇和镧系稀土元素以及可由其离子激活的其它化学物质。
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中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满版分布的纤维防伪纸的制造方法的制造工艺流程简图。该制造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精浆步骤:先将纤维原料(例如棉浆、木浆、草浆和麻浆等)在精浆机中进行精浆;
(2)、配浆步骤:对精浆后的纸浆配以化学助剂、填料、其它助剂以及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的混合物,并搅拌均匀;其中的化学助剂选自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等湿强剂,其中的填料选自钛白、高岭土和滑石粉,其中的其它助剂为助留剂、助滤剂、消泡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抄造步骤:用造纸机对配浆后的纸浆进行抄造;
(4)、施胶步骤:对干燥后的纸张进行表面施胶;
(5)、整饰加工步骤:对施胶后的纸张进行整饰加工;
(6)、卷取步骤:将整饰加工后的纸张卷绕成卷,形成本发明中的一种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满版分布的纤维防伪纸产品。
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中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的制造方法的制造工艺流程简图。本制造工艺流程的步骤与上述制造方法的步骤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在配浆步骤中不加入非晶合金丝和其它防伪纤维,而在抄造步骤中定位施放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的混合物,并经过造纸机抄造成在限定宽度内有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定位分布的产品。
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中的非晶合金丝满版分布、传统防伪纤维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的制造方法的制造工艺流程简图。本制造工艺流程的步骤与上述制造方法的步骤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在配浆步骤中加入非晶合金丝,而在抄造步骤中定位施放传统防伪纤维,并经过造纸机抄造成满版有非晶合金丝,而在限定宽度内有传统防伪纤维的纤维防伪纸产品。
参见图8,图8是本发明中的传统防伪纤维满版分布、非晶合金丝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的制造方法的制造工艺流程简图。本制造工艺流程的步骤与上述制造方法的步骤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在配浆步骤中加入传统防伪纤维,而在抄造步骤中定位施放非晶合金丝,并经过造纸机抄造成满版有传统防伪纤维,而在限定宽度内有非晶合金丝的纤维防伪纸产品。
上述定位施放非晶合金丝和/或传统防伪纤维的施放原理如图9所示。图中所示,11(12)为非晶合金丝和/或传统防伪纤维,2为恒位箱,3为输送管,4为分配头,5为抄造辊,6为纸浆。其定位施放步骤是:
a、将非晶合金丝和/或传统防伪纤维加到恒位箱2中,并分散均匀;
b、将分散好的非晶合金丝和/或传统防伪纤维通过分配头3施放到抄造辊5表面已经初步成形的纤维沉积层上。
分配头3的作用,一方面使防伪材料流体离开输送管后仍由分配头使之处于束缚状态,另一方面通过分配头使防伪材料的过滤面积增大有利于瞬间上网成型。
上述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还可以在其表面涂染、粘附或包覆一层有特定化学成份的外层材料作为包覆层,特别是掺杂有特定发光材料的玻璃。这种包覆层具有特殊的电磁特性和在一定激发条件下观察或检测到的特殊光学特性,可通过仪器检测实现电磁与光学的双重二线防伪效果。
上述发光材料可以是光致发光材料、阴极射线发光材料、电致发光材料、X射线发光材料或热释发光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发光材料内含有钇和镧系稀土元素以及可由其离子激活的其它化学物质。
本发明的纤维防伪纸及其制造方法还可通过下述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先取纤维原料100公斤在精浆机中进行精浆;接着对精浆后的纸浆配以脲醛树脂、钛白粉和其它助剂并加入长度为3mm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的混合物,控制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的添加量之和为纸浆绝干量的0.1%,并搅拌均匀;接着用造纸机对配浆后的纸浆进行抄造;对干燥后的纸张进行表面施胶;对施胶后的纸张进行整饰加工;将整饰加工后的纸张卷绕成卷,形成本发明中的一种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满版分布的纤维防伪纸张产品。
实施例2:先取纤维原料100公斤在精浆机中进行精浆;接着对精浆后的纸浆配以脲醛树脂、钛白粉和其它助剂并搅拌均匀;接着用造纸机对配浆后的纸浆进行抄造,在抄造过程中加入长度为3mm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的混合物,控制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的添加量之和为纸浆绝干量的0.1%,对干燥后的纸张进行表面施胶;对施胶后的纸张进行整饰加工;将整饰加工后的纸张卷绕成卷,形成本发明中的一种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张产品。
实施例3:先取纤维原料100公斤在精浆机中进行精浆;接着对精浆后的纸浆配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高岭土和其它助剂并加入长度为7mm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的混合物,控制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的添加量之和为纸浆绝干量的10%,并搅拌均匀;接着用造纸机对配浆后的纸浆进行抄造;对干燥后的纸张进行表面施胶;对施胶后的纸张进行整饰加工;将整饰加工后的纸张卷绕成卷,形成本发明中的一种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满版分布的纤维防伪纸张产品。
实施例4: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配浆步骤中加入长度为3mm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的混合物。
实施例5:先取纤维原料100公斤在精浆机中进行精浆;接着对精浆后的纸浆配以脲醛树脂、滑石粉和其它助剂并搅拌均匀;接着用造纸机对配浆后的纸浆进行抄造,在抄造过程中加入长度为3mm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的混合物,控制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的添加量之和为纸浆绝干量的10%,对干燥后的纸张进行表面施胶;对施胶后的纸张进行整饰加工;将整饰加工后的纸张卷绕成卷,形成本发明中的一种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张产品。
实施例6: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抄造过程中加入长度为7mm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的混合物。
实施例7:先取纤维原料100公斤在精浆机中进行精浆;接着对精浆后的纸浆配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高岭土和其它助剂并加入长度为7mm的非晶合金丝和长度为3mm的传统防伪纤维的混合物,控制非晶合金丝的添加量之和为纸浆绝干量的0.1%,控制传统防伪纤维的添加量之和为纸浆绝干量的0.2%,并搅拌均匀;接着用造纸机对配浆后的纸浆进行抄造;对干燥后的纸张进行表面施胶;对施胶后的纸张进行整饰加工;将整饰加工后的纸张卷绕成卷,形成本发明中的一种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满版分布的纤维防伪纸张产品。
实施例8:与实施例7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配浆步骤中加入长度为3mm的非晶合金丝和长度为7mm的传统防伪纤维的混合物。
实施例9:先取纤维原料100公斤在精浆机中进行精浆;接着对精浆后的纸浆配以脲醛树脂、钛白粉和其它助剂并搅拌均匀;接着用造纸机对配浆后的纸浆进行抄造,在抄造过程中加入长度为7mm的非晶合金丝和长度为3mm的传统防伪纤维的混合物,控制非晶合金丝的添加量为纸浆绝干量的0.1%,控制传统防伪纤维的添加量为纸浆绝干量的0.2%;然后对干燥后的纸张进行表面施胶;对施胶后的纸张进行整饰加工;将整饰加工后的纸张卷绕成卷,形成本发明中的一种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张产品。
实施例10:与实施例9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抄造过程中加入长度为3mm的非晶合金丝和长度为7mm的传统防伪纤维的混合物。
实施例11:先取纤维原料100公斤在精浆机中进行精浆;接着对精浆后的纸浆配以脲醛树脂、滑石粉和其它助剂并加入长度为3mm的传统防伪纤维,控制其添加量为纸浆绝干量的5%,搅拌均匀;接着用造纸机对配浆后的纸浆进行抄造,在抄造过程中加入长度为7mm的非晶合金丝,控制其添加量为纸浆绝干量的5%,然后对干燥后的纸张进行表面施胶;对施胶后的纸张进行整饰加工;将整饰加工后的纸张卷绕成卷,形成本发明中的一种传统防伪纤维满版分布、非晶合金丝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张产品。
实施例12: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配浆步骤中加入长度为7mm的传统防伪纤维,在抄造过程中加入长度为3mm的非晶合金丝。
实施例13:先取纤维原料100公斤在精浆机中进行精浆;接着对精浆后的纸浆配以脲醛树脂、钛白粉和其它助剂并加入长度为3mm的非晶合金丝,控制其添加量为纸浆绝干量的5%,搅拌均匀;接着用造纸机对配浆后的纸浆进行抄造,在抄造过程中加入长度为7mm的传统防伪纤维,控制其添加量为纸浆绝干量的5%,然后对干燥后的纸张进行表面施胶;对施胶后的纸张进行整饰加工;将整饰加工后的纸张卷绕成卷,形成本发明中的一种非晶合金丝满版分布、传统防伪纤维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张产品。
实施例14:与实施例1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配浆步骤中加入长度为7mm的非晶合金丝,在抄造过程中加入长度为3mm的传统防伪纤维。
实施例15:其制造步骤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其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包覆了一层长余辉发光玻璃。
实施例16:其制造步骤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其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包覆了一层长余辉发光玻璃。
实施例17:其制造步骤与实施例15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其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上的包覆层为以一定浓度Gd2O3掺入TB3+制得的Gd3+、Tb3+共激活的硼酸盐发光玻璃,该发光玻璃对X射线吸收和转换率都较高。
实施例18:其制造步骤与实施例16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其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上的包覆层为以一定浓度Gd2O3掺入TB3+制得的Gd3+、Tb3+共激活的硼酸盐发光玻璃,该发光玻璃对X射线吸收和转换率都较高。
实施例19:其制造步骤与实施例15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其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上的包覆层由Y2O2S:Eu(红)+(Zn,Cd)S:Cu,Ni(绿)组成,或是由YVO4:Eu(红)+(Zn,Cd)S:Ag,Ni(绿)组成,制得的复合纤维不仅具有特殊电磁效应,而且在低能电子束激发下发红光,随着电压增加,绿光逐渐增强,从而产生红、橙、黄和绿四种颜色的可见光。
实施例20:其制造步骤与实施例16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其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上的包覆层由Y2O2S:Eu(红)+(Zn,Cd)S:Cu,Ni(绿)组成,或是由YVO4:Eu(红)+(Zn,Cd)S:Ag,Ni(绿)组成,制得的复合纤维不仅具有特殊电磁效应,而且在低能电子束激发下发红光,随着电压增加,绿光逐渐增强,从而产生红、橙、黄和绿四种颜色的可见光。
当然,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纤维防伪纸,主要由纸浆和添加剂制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布在纸张中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的总含量为纸浆绝干浆量的0.1~10%;
所述的非晶合金丝为Fe基非晶合金丝、Co基非晶合金丝或Fe-Co基非晶合金丝中的一种;所述的传统防伪纤维为动物纤维、植物纤维、荧光纤维或化学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防伪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相混合满版分布或定位分布在纸张中。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防伪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中的一种满版分布在纸张中,另一种定位分布在纸张中。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防伪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晶合金丝或传统防伪纤维的表面附加有包覆层,包覆层内含有以硅酸盐材料或高分子聚合物作为载体的发光材料;
所述的发光材料为光致发光材料、阴极射线发光材料、电致发光材料、X射线发光材料或热释发光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发光材料内含有钇和镧系稀土元素以及可由其离子激活的其它化学物质。
5、一种纤维防伪纸的制造方法,包括精浆步骤、配浆步骤、抄造步骤、施胶步骤、整饰加工步骤和卷取步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配浆步骤中加入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的混合物,与纸浆均匀混合,制造成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满版分布的纤维防伪纸。
6、一种纤维防伪纸的制造方法,包括精浆步骤、配浆步骤、抄造步骤、施胶步骤、整饰加工步骤和卷取步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抄造步骤中定位施放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的混合物,制造成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
7、一种纤维防伪纸的制造方法,包括精浆步骤、配浆步骤、抄造步骤、施胶步骤、整饰加工步骤和卷取步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配浆步骤中加入非晶合金丝,在所述的抄造步骤中定位施放传统防伪纤维,制造成非晶合金丝满版分布和传统防伪纤维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
8、一种纤维防伪纸的制造方法,包括精浆步骤、配浆步骤、抄造步骤、施胶步骤、整饰加工步骤和卷取步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配浆步骤中加入传统防伪纤维,在所述的抄造步骤中定位施放非晶合金丝,制造成传统防伪纤维满版分布和非晶合金丝定位分布的纤维防伪纸。
9、按照权利要求5或6或7或8所述的纤维防伪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晶合金丝和传统防伪纤维的的总含量为纸浆绝干浆量的0.1~5%,其长度为3mm-7mm;所述的非晶合金丝为Fe基非晶合金丝、Co基非晶合金丝或Fe-Co基非晶合金丝中的一种;所述的传统防伪纤维为动物纤维、植物纤维、荧光纤维或化学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按照权利要求5或6或7或8所述的纤维防伪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晶合金丝或传统防伪纤维的表面附加有包覆层,包覆层内含有以硅酸盐材料或高分子聚合物作为载体的发光材料;
所述的发光材料为光致发光材料、阴极射线发光材料、电致发光材料、X射线发光材料或热释发光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发光材料内含有钇和镧系稀土元素以及可由其离子激活的其它化学物质。
CN 200410067374 2004-10-22 2004-10-22 纤维防伪纸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7633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67374 CN1763312A (zh) 2004-10-22 2004-10-22 纤维防伪纸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67374 CN1763312A (zh) 2004-10-22 2004-10-22 纤维防伪纸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3312A true CN1763312A (zh) 2006-04-26

Family

ID=36747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67374 Pending CN1763312A (zh) 2004-10-22 2004-10-22 纤维防伪纸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63312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05970A1 (zh) * 2008-02-29 2009-09-03 Sun Xianlin 激发光光角变化致荧光纤维变色的荧光防伪纤维及防伪材料
CN102416643A (zh) * 2011-10-18 2012-04-18 湖北吉象人造林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板的防伪方法及人造防伪板
CN107418023A (zh) * 2017-05-25 2017-12-01 山西宇皓环保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石头纸的制备方法
CN108642860A (zh) * 2018-04-26 2018-10-12 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生物质基稀土下转换荧光纤维及制备方法
CN110305593A (zh) * 2019-07-02 2019-10-08 北京兆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不干胶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68622A (zh) * 2018-05-10 2019-11-19 素材的脉有限公司 安全用记录介质
CN110827660A (zh) * 2018-08-10 2020-02-21 优豚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金丝紫外影像防伪技术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05970A1 (zh) * 2008-02-29 2009-09-03 Sun Xianlin 激发光光角变化致荧光纤维变色的荧光防伪纤维及防伪材料
CN102416643A (zh) * 2011-10-18 2012-04-18 湖北吉象人造林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板的防伪方法及人造防伪板
CN107418023A (zh) * 2017-05-25 2017-12-01 山西宇皓环保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石头纸的制备方法
CN108642860A (zh) * 2018-04-26 2018-10-12 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生物质基稀土下转换荧光纤维及制备方法
CN108642860B (zh) * 2018-04-26 2021-08-27 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生物质基稀土下转换荧光纤维及制备方法
CN110468622A (zh) * 2018-05-10 2019-11-19 素材的脉有限公司 安全用记录介质
CN110827660A (zh) * 2018-08-10 2020-02-21 优豚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金丝紫外影像防伪技术
CN110305593A (zh) * 2019-07-02 2019-10-08 北京兆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不干胶纸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2675B (zh) 一种量子点荧光防伪纸及其制造方法
CN1395607A (zh) 红外荧光颗粒和使用所述颗粒的防伪用纸
CN102712167A (zh) 反射性纳米纤维照明装置
CN101536604A (zh) 发光器件
CN1817984A (zh) 蓄光型发光涂料及涂布该涂料的发光纤维物
CN102199874A (zh) 一种芯壳结构型防伪纤维长丝
Alenazi Development of color-tunable photoluminescent polycarbonate smart window immobilized with silica-coated lanthanide-activated strontium aluminum oxide nanoparticles
CN106867537B (zh) 一种发光制品及鉴别待测物真伪的方法
Yanan et al.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rare earth luminous fiber containing red organic fluorescent pigment
CN1763312A (zh) 纤维防伪纸及其制造方法
CN106319661A (zh) 一种制备高分子‑微/纳米发光复合纤维的方法
El-Newehy et al. Preparation of smart glue using strontium aluminate and polylactic acid oligomer grafted Arabic gum
CN106012069B (zh) 一种黄色夜光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8656783B (zh) 一种安全制品及其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
Khattab et al. Facile preparation strategy of photochromic dual-mode authentication nanofibers by solution blowing spinning of cellulose nanowhiskers-supported polyacrylonitrile
El-Naggar et al. Preparation of epoxy resin/rare earth doped aluminate nanocomposite toward photoluminescent and superhydrophobic transparent woods
CN1763311A (zh) 一种复合防伪纤维
CN108956549B (zh) 一种发光防伪元件及其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
Sukthavorn et al. Development of luminescence composite materials from poly (lactic acid) and europium‐doped magnesium aluminate for textile applications and 3D printing process
Snari et al. Optical properties of novel luminescent nacre‐like epoxy/graphene nanocomposite coating integrated with lanthanide‐activated aluminate nanoparticles
Snari et al. Preparation of photoluminescent nanocomposite ink for detection and mapping of fingermarks
Al-Ahmed et al. Development of glow-in-the-dark and color-tunable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plastic concrete immobilized with rare-earth aluminate
Alharbi et al. Photoluminescent cellulose nanofibers-reinforced alginate hydrogel with color-tunable and self-healing properties for authentication applications
CN1488784A (zh) 长余辉发光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405368A (zh) 高效荧光皮芯复合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