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1826A - 皮带调整机构以及具有该皮带调整机构的带式提升机和带式捆扎机 - Google Patents

皮带调整机构以及具有该皮带调整机构的带式提升机和带式捆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1826A
CN1761826A CN 200480006975 CN200480006975A CN1761826A CN 1761826 A CN1761826 A CN 1761826A CN 200480006975 CN200480006975 CN 200480006975 CN 200480006975 A CN200480006975 A CN 200480006975A CN 1761826 A CN1761826 A CN 1761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drive roller
pinch roll
pedestal
adjustment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8000697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岛田启次
塚本达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US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US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US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USHO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61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18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3/00Portable or mobile lifting or hauling appliances
    • B66D3/12Chain or like hand-operated tackles with or without power transmission gearing between operating member and lifting rope, chain or cable
    • B66D3/14Chain or like hand-operated tackles with or without power transmission gearing between operating member and lifting rope, chain or cable lever oper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7/00Securing or covering of load on vehicles
    • B60P7/06Securing of load
    • B60P7/08Securing to the vehicle floor or sides
    • B60P7/0823Straps; Tighteners
    • B60P7/083Tensioning by repetetive movement of an actuating me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6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B66D1/74Capstans
    • B66D1/7415Friction drives, e.g. pulleys, having a cable winding angle of less than 360 degre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确保可以根据操作杆(57)和电动机的驱动操作对调整侧皮带(52)的张紧部分的长度进行调整的皮带调整机构的动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该皮带调整机构设有:基座(12),装载有调整侧皮带(52)的驱动辊(13);和基座(11),装载用于将该皮带挤压在该驱动辊上而保持预定的平衡状态的夹紧辊(14);并将所述两个基座设置成可以相对滑动。而且,使该滑动方向与连接驱动辊(13)的旋转轴(13a)和夹紧辊(14)的旋转轴(14a)的连线方向一致。也可以设置多个夹紧辊,各个夹紧辊将调整侧皮带(52)的不同部位挤压在驱动辊(13)上。该皮带调整机构用于带式提升机和带式捆扎机等。

Description

皮带调整机构以及具有该皮带调整机构的带式提升机和 带式捆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带式提升机和带式捆扎机等的皮带调整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安全可靠地对调整侧皮带的张紧部分的长度进行调整的皮带调整机构。
通常,在使用调整侧皮带的带式提升机和带式捆扎机等中,必须至少在其张紧方向上能够安全可靠地驱动用于吊起或夹紧操作对象物的该调整侧皮带,本发明是为满足这样的要求而发明的。
背景技术
如图10所示,作为现有的皮带调整机构(捆扎机)有下述的转动型皮带调整机构,即,把固定侧皮带安装在转动基座上;把调整侧皮带的驱动辊安装在基准基座上;把转动基座设置成可以相对于基准基座进行转动;并且,在转动基座的与固定侧皮带安装部位相反的另一端上安装与驱动辊相对的夹紧辊(例如参考特开平5-200678号公报)。
图10概括地表示了转动型皮带调整机构的主要部分,分别表示出以下部分:51是固定侧皮带;52是调整侧皮带;53是整体近似C字形并且在其一端安装了固定侧皮带51的转动基座,53a是固定侧皮带51的安装轴;54是与调整侧皮带52对应的基准基座,54a是该基准基座的一部分即作为转动基座53的转动中心的轴;55是设在基准基座54上并且其表面进行滚花加工的驱动辊,55a是该驱动辊的旋转轴;56是设在转动基座53的另一个端部上的夹紧辊,56a是该夹紧辊的旋转轴;57是驱动辊55的操作杆;58是沿顺时针方向对转动基座53施力从而向夹紧辊56施加初始挤压力的预压弹簧;59是分离器,用于防止因操作杆57的夹紧作用而导致从驱动辊55和夹紧辊56向捆扎方向送出的调整侧皮带部分缠绕在该驱动辊上。
另外,固定侧皮带51以及调整侧皮带52是两个皮带分体形成并在各自的端部上设有吊钩或小孔等卡定用部分的分离型,或是两个皮带形成一体的环形带型等公知的类型。
图10(a)表示仅在作为夹紧对象的货物上缠绕皮带(固定侧皮带51和调整侧皮带52)而尚未在该皮带上施加负载的初始状态。
在这个阶段,因为皮带尚未张紧,因此基于固定侧皮带51的负载的转动基座53向顺时针方向的转动作用也不强。
一旦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操作杆57,与该操作杆联动的棘轮机构(图略)动作,于是驱动辊55向相同方向旋转。
夹紧辊56随着该驱动辊55旋转而旋转,夹在上述两辊之间的调整侧皮带52向图中所示的右方送出。
其结果是,转动基座53与驱动辊55之间的皮带部分张紧,固定侧皮带51和调整侧皮带52的负载也增大,该转动基座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与此同时,夹紧辊56向驱动辊55的方向移动,将调整侧皮带52挤压在该驱动辊上。
图10(b)表示借助于此时的挤压力将调整侧皮带52保持在驱动辊55与夹紧辊56之间的平衡状态。在该平衡状态下,虽然大体上调整侧皮带52的被挤压部分凹陷并被压溃,但是尚未发生后文所述的“咬住”。
另外,在使操作杆57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顺时针方向的上述棘齿机构不会相对于驱动辊55进行动作。即,在逆时针方向上,该驱动辊不会成为负载,因而操作杆57可以自由转动。
为了使图10(b)的平衡状态的调整侧皮带52处于更有力的夹紧状态,可以反复进行操作,以使操作杆57返回到图10(a)的状态后又转动到图10(b)的状态。
相反,当放松调整侧皮带52时,可以将棘齿机构切换到逆时针方向的驱动模式,然后通过向相同方向对操作杆57进行操作而使驱动辊55向该方向旋转。与捆扎操作时相反,操作杆57可以向顺时针方向自由转动。
图11表示在图10(b)的状态下,皮带(固定侧皮带51、调整侧皮带52)受到的负载F1与调整侧皮带52受到的来自夹紧辊56的压力F2之间的关系。
夹紧辊56通过操作杆57向顺时针方向的转动操作使皮带张紧,从而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
转动时的夹紧辊56挤压调整侧皮带52的力F2(=根据皮带的负载F1使转动基座53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产生的作用力),随着该夹紧辊从A向B移动而增大。
如图11所示,这是因为,对于调整侧皮带52的挤压力F2可以表示成F2=F1·(L1/L2)·(1/cosθ),随着夹紧辊56向顺时针方向转动,θ接近90°,即(1/cosθ)的值变大。
同样,F1表示皮带的拉伸负载;L1表示以轴54a为中心的F1的转动力矩的距离;L2表示轴54a与A点、B点(=调整侧皮带52和夹紧辊56的切点)的距离;θ表示夹紧辊56的转动方向(=A点、B点的切线)与A点、B点和中心轴55a的连线所成的角度。
L1、L2是根据转动基座53和夹紧辊56的构造、配置等确定的常数(在图示情况下,L2≈3·L1),角度θ是随着夹紧辊56(转动基座53)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增大的变量。
图11所示的施加在调整侧皮带52上的挤压力F2,在A点(θ=61.3°)是负载F1的约0.7倍,在B点(θ=68.3°)是负载F1的约1.0倍。
如上所述,当调整侧皮带52的挤压力F2增大时,夹紧辊56变成隐没入调整侧皮带52中的状态,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也增大。调整侧皮带52被稳定地保持在基于该摩擦力等的平衡状态(B点的状态)。
在此平衡状态下,如果向捆扎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暂时沿逆时针方向返回后的)操作杆57而使驱动辊55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已经隐没入调整侧皮带52中的夹紧辊56,受到因摩擦力产生的以轴54a为中心的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力。
相当于该转动力的(1/cosθ)的分力作用在驱动辊55的旋转轴55a的方向上。
于是,调整侧皮带52,除了图11所示的稳定状态下的原来的F2(≈F1),还受到夹紧辊56施加与该F2方向相同的上述新的分力产生的挤压力。
新的挤压力本身,在图11中的B点的情况下大约为F2,如果夹紧辊56与此相比稍稍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变成(与这时的1/cosθ相应的)F2以上的值。因此,在调整侧皮带52上施加F2数倍以上的较大压力。
由于基于捆扎操作的施加给调整侧皮带52的压力增大,夹紧辊56咬住调整侧皮带52,于是将调整侧皮带52固定在驱动辊55与夹紧辊56之间。
在该咬住状态下,调整侧皮带52、驱动辊55以及夹紧辊56的各构成元件相互锁定,无法驱动该构成元件即无法使操作杆向捆扎方向转动。
如上所述,对于转动型的调整侧皮带机构,如果要利用驱动辊55将挤压保持在与皮带间的负载F1相平衡的状态下的调整侧皮带52向捆扎方向送出,则该调整侧皮带在瞬间还受到来自转动基座上的夹紧辊56的向该挤压方向的新的作用力。
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即,夹紧辊56将调整侧皮带52有力地挤压在驱动辊55上,两辊过渡到咬住状态,已经很难通过转动驱动辊55而向捆扎方向送出调整侧皮带52了。
另外,在某一捆扎状态(平衡状态)下,当调整侧皮带52从驱动辊55向放松方向(图示的逆时针方向)稍微滑动时,则与上述向捆扎方向送出时相反,夹紧辊56(转动基座53)在皮带间的负载F1的作用下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循环产生:夹紧辊56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图10中的θ减少—对调整侧皮带52的挤压力F2减少—夹紧辊56向逆时针方向转动-θ减少-F2减少……。
因此,存在以下问题:挤压调整侧皮带52的压力F2瞬间大幅减少,一下子解除了夹紧辊56对该调整侧皮带的保持状态,至此一直由皮带固定的货物等有可能迅速倒塌,因而无法确保对操作者等的充分的安全性。
而且,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调整皮带52受到夹紧辊56的斜向挤压(与驱动辊55的旋转轴55a成θ角的方向),所以该皮带的表面部分容易损伤。
另外还存在以下问题:如果将夹紧辊56设定在认为调整侧皮带52的这种损伤降低的位置(图11中的θ≈0的位置:在附图中夹紧辊56处于驱动辊55的基本正上方的位置),则对于调整皮带52的上述1/cosθ的相应压力减小,而且调整侧皮带52与驱动辊56之间的摩擦部分变短(变成驱动辊55周长的一半左右),因此无法保持住调整侧皮带52。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夹紧辊用基座和驱动辊用基座相对滑动并进行移动(并不是如图10、图11那样转动),从而防止夹紧辊咬住驱动辊或调整侧皮带的保持状态瞬间被解除,即确保皮带调整机构的动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皮带调整机构,可以根据规定的驱动操作调整皮带(例如调整侧皮带52和后文所述的调整皮带24)的张紧部分的长度,其特征在于,具有:设有所述皮带的驱动部(例如后文所述驱动辊13、26、26′)的第1基座例如后文所述的基准基座12、调整侧基座22、电动机单元42)和设有与所述驱动部相对的挤压从动部(例如后文所述的夹紧辊14、27、27′、17、18、33、34、33′、34′、35、36)的第2基座(例如后文所述的滑动基座11、固定侧基座21、21′);将所述第1基座和所述第2基座设置成可以相对滑动。
一种皮带调整机构,将所述第1基座和所述第2基座设定成,连接所述驱动部和所述挤压从动部的连线方向与所述滑动方向一致。
一种皮带调整机构,在所述第2基座上设置多个所述挤压从动部(例如后文所述的夹紧辊17、18、33、34、33′、34′、35、36)。
一种皮带调整机构,在轴支撑于所述第2基座上的支架(例如后文所述的弯曲支架16、32、32′)上设有所述各个挤压从动部(例如后文所述的夹紧辊17、18、33、34、33′、34′、35、36)。
一种带式提升机,具有上述皮带调整机构,通过该皮带调整机构的作用使操作对象物上下移动。
一种带式捆扎机,具有上述皮带调整机构,通过该皮带调整机构的作用将操作对象物夹紧。
如上所述,以能够在该驱动部上移动的方式构成挤压从动部,用于将皮带挤压在其驱动部上而保持规定的平衡状态。而且,在该平衡状态下,当向正向或反向任一旋转方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操作驱动部件时,对皮带的挤压力都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由此,可以防止在进行夹紧操作时挤压从动部咬住驱动部,并防止在稳定的捆扎状态下皮带的保持状态被一下子解除。
使挤压从动部与驱动部之间的相对的滑动移动方向与连接上述挤压从动部与驱动部的连线方向一致。
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对皮带的挤压动作的效率。
将设置与驱动部相对的多个所述挤压从动部,通过上述挤压从动部各自的挤压作用反抗皮带的负载。
由此,可以增大挤压从动部的挤压保持用的有效表面积,从而使皮带的保持作用更加可靠。
在轴支撑于第2基座上的支架上安装上述多个挤压从动部,抑制各挤压从动部对皮带的挤压作用的变化。
由此,即使在皮带负载发生变化等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保持住皮带。而且,在使用该支架的情况下,如后文所述,可以将该支架的轴和该支架上的夹紧辊之间的位置关系设定为,上述θ较小,从而获得驱动部与皮带之间的足够的摩擦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简略表示滑动型调整侧皮带机构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具有滑动型调整侧皮带机构的手动式带式提升机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图2的带式提升机的侧面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2的带式提升机的剖面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具有滑动型调整侧皮带机构的电动式带式提升机的说明图。
图6与图1相对应,是表示设有两个夹紧辊的皮带调整机构的说明图。
图7与图4相对应,是表示设有两个夹紧辊的带式提升机的剖面的说明图。
图8与图5相对应,是表示设有两个夹紧辊的电动式带式提升机的(其一)说明图。
图9与图5相对应,是表示设有两个夹紧辊的电动式带式提升机的(其二)说明图。
图10和图11是表示现有的皮带调整机构等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图1~图9)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图1和图6的调整侧皮带机构都是以应用于带式捆扎机为前提,这仅仅是为了便于与图10中的现有例进行比较。
在带式提升机的调整侧皮带机构中,使用固定侧皮带和吊钩等吊具(参考图2)。调整侧皮带机构的动作本身在应用于带式捆扎机以及带式提升机时都是相同的。
在图1中分别表示出:11是整体近似于L型并在其一端安装了固定侧皮带51的滑动基座,11a是固定侧皮带51的安装轴,11b是滑动移动用的细长形的孔部;12是与调整侧皮带52对应的滑动型基准基座,12a是滑动移动用的导向件;13是安装在基准基座12上并且其表面进行了滚花加工的驱动辊,13a是该驱动辊的旋转轴;14是安装在滑动基座11另一端的夹紧辊,14a是该夹紧辊的旋转轴。
另外,对于包含固定侧皮带、调整侧皮带的其他元件,使用图10和图11中的参考标号。
图1(a)、图1(b)分别与图10(a)、图10(b)对应,(a)表示未向皮带施加负载的初始设定状态,(b)表示向皮带施加负载F1时的平衡状态。
在初始设定状态(a),夹紧辊14在预压弹簧58的作用下专门对调整侧皮带52施力。在该作用力的作用下,调整侧皮带52被无滑动地保持在驱动辊13和夹紧辊14之间。
当使处于初始设定状态(a)的操作杆57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使皮带张紧时,滑动基座11受到皮带的负载F1,并被导向件12a引导而向图示中的左方移动,达到平衡状态(b)。
另外,滑动基座11的移动相对于基准基座12是相对的,当固定滑动基座11时,基准基座12相对于滑动基座进行移动。
这时,调整侧皮带52也在滑动基座11的移动方向上受到夹紧辊14的有效挤压。该移动方向与连接夹紧辊的旋转轴14a和驱动辊的旋转轴13a的连线方向基本一致。
在此,在平衡状态(b),当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暂时返回到(a)位置的操作杆57而夹紧皮带时,与图10中的皮带调整机构不同,夹紧辊14也不会向调整皮带52施加新的挤压力。
这是因为,夹紧辊14即使受到驱动辊13的旋转力,装载有该夹紧辊的滑动基座11也不会转动。
即使从平衡状态(b)进一步夹紧皮带,调整侧皮带52终究也只是受到夹紧辊14施加的与皮带负载F1基本相等的挤压力。
因此,不会发生因操作杆57向皮带夹紧方向的转动操作而引起的夹紧辊14咬住驱动辊这样的现象。
另外,与图10中的皮带调整机构不同,在某个皮带夹紧状态下,即使调整侧皮带52与驱动辊13稍微打滑,也不会产生向调整侧皮带52的挤压力减小这样的循环动作。即,挤压调整侧皮带52的力不会一瞬间大幅减小,导致夹紧辊14对该调整侧皮带的保持状态被一下子完全解除。
在图2~图4的手动式带式提升机中,分别表示出:21是设有后文所述的固定用吊钩23和夹紧辊27等的固定侧基座(=图1中的滑动基座11),21a是该固定侧基座的侧板,21b是该侧板的连接轴,21c是用于使下述调整侧基座22相对于该固定侧基座进行滑动移动的细长形状的孔部(=图1中的孔部11b);22是设有下述驱动辊26等并相对于固定侧基座21进行相对滑动移动的调整侧基座(=图1中的基准基座12),22a是该调整侧基座的侧板,22b是该侧板的连接轴(≈图1中的导向件12a),22c是用于避开下述夹紧辊27的轴部的孔部;23是固定用吊钩(≈图1中的固定侧皮带51),23a是该固定用吊钩的支撑轴(=连接轴21b);24是调整皮带(=图1中的调整侧皮带52);25是安装在调整皮带24上的悬吊用吊钩;26是调整皮带24的驱动辊(=图1中的驱动辊13),26a是该驱动辊的旋转轴,26b是该旋转轴上形成的螺纹部,26c和26d是该旋转轴上形成的花键连接部,26e是该旋转轴上形成的环形的台阶部;27是作为与驱动辊26相对的从动辊的夹紧辊(=图1中的夹紧辊14);28是与驱动辊26和下述的棘轮29a等同轴设置的操作杆(=图1的操作杆57);29是用于根据操作杆28的转动操作而使驱动辊26旋转的棘轮进给机构,29a是与驱动辊26的旋转轴26a(螺纹部26b)螺纹连接的棘轮,29b是与该旋转轴的花键连接部26c对应的带凸缘的筒状支承部,29c是与花键连接部26d对应的部分即限制棘轮29a向左方移动的带凸缘的筒状抑制部,29d是与该抑制部相对的螺母,29e是设置在棘轮29a和下述棘轮30a之间的摩擦板,29f是设置在该棘轮30a和支承部29b之间的摩擦板;30是驱动辊26的反转防止机构,30a是与驱动辊26同轴设置的棘轮,30b是与该棘轮相对的爪部,30c是该爪部的旋转轴(=连接轴22b),30d是向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对该棘轮30a施力的弹簧部件;作为操作杆28的一部分,31是用于设定驱动辊26的旋转方向(提高/降低悬吊用的吊钩25的方向)的方向切换装置,31a是选择性地设定棘轮29的驱动方向的爪部,31b是用于将该爪部保持在所选择的状态的施力用弹簧,31c是用于进行该选择的切换杆,31d是该切换杆的旋转轴。
这样,图2~图4中的带式提升机,大体由以下部件构成:例如组装在构造物和起重机等中的固定用吊钩23;设有固定用吊钩23和夹紧辊27的固定侧基座21;设有驱动辊26并相对于固定侧基座21进行滑动移动的调整侧基座22;通过驱动辊26和夹紧辊27的旋转作用而上下移动的调整皮带24和悬吊用吊钩25;具有方向切换装置31的操作杆28;根据操作杆28的动作而使驱动辊26旋转的棘轮进给机构29;以及驱动辊的反转防止机构30等。
构成皮带调整机构的固定侧基座21和调整侧基座22的相对滑动移动的形式与图1相同。
在图2以及图3中,将方向切换31设定成使悬吊用吊钩25向上移动的模式。
棘轮29a充分地挤压摩擦板29e,棘轮29a、30a以及支承部29b成为可以通过摩擦板29e、29f一体进行转动的状态。
这时,支承部29b的右侧开口端部(参考图2)与驱动辊的旋转轴26a的台阶部26e接触。
另外,棘轮29a的左侧端部(参考图2)与抑制部分29c的凸缘部分稍稍分离(图中的S部分)。
如果在此状态下使操作杆28向A方向(驱动辊26的正转方向)转动,则棘轮29a也在爪部31a的作用下向A方向旋转,使该棘轮开始相对于螺纹部26b向右方(参考图2)移动。
但是,如上所述,棘轮29a前端的支承部29b因为与台阶部26e相抵而不能向右方移动,所以该棘轮与螺纹部26b可以说是作为一个物体向A方向旋转。即,驱动辊26向正转方向旋转而使调整皮带24(悬吊用吊钩25)向上移动。
在向上移动时,反转防止机构30的棘轮30a的旋转不会受其爪部30b的阻止。
当停止操作杆28向上述顺时针方向的转动操作时,棘轮30a通过爪部30b被保持在这时的旋转状态。因此,通过摩擦板29e和棘轮29a等与棘轮30a紧密结合的驱动辊26也被保持在停止该转动操作时的状态。
另外,在使驱动辊26反转也就是使悬吊用吊钩25向下移动时,使方向切换装置31的切换杆31c从图3的状态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大约90°而使另一个爪卡定在棘轮29a上,之后向B方向操作操作杆28即可。
由于该反转操作,棘轮29a相对于驱动辊26的螺纹部26b向B方向转动并向左移动(参考图2)。
如上所述,之所以能够这样移动,是因为棘轮29a的左侧端部(参考图2)与抑制部29c的凸缘部分稍稍分离。
一旦棘轮29a向左方移动,则该棘轮和摩擦板29e之间一直保持的强力结合状态被解除,棘轮30a和支承部29b之间的摩擦力也减弱。
其结果是,即使棘轮30a向驱动辊反转方向的转动被爪部30b抑制住,驱动辊26以及(随着该辊一同向其旋转方向联动的)支承部29b由于调整皮带24的悬吊负载的作用而向B方向转动。即,驱动辊26向逆时针方向反转,悬吊用吊钩25向下移动。
由于该驱动辊的反转,棘轮29a向右方(参考图2)移动,并再次挤压摩擦板29e。因此,用于防止反转的棘轮30a和驱动辊26之间又回到原来的摩擦结合状态,从而能够阻止该驱动辊的反转。
在进行反转操作的情况下,可以说这样的棘轮29a和驱动辊26等的连续动作是在瞬间反复进行的。
在图5的电动式带式提升机中,分别表示出:21′是设有固定用吊钩23和下述夹紧辊27′等的固定侧基座(=图1的滑动基座11),21a′是该固定侧基座的4个侧板,21b′是该侧板彼此之间的连接轴;26′是调整皮带24的驱动辊(=图1的驱动辊13);27′是作为与驱动辊26′相对的从动辊的夹紧辊(=图1的夹紧辊14);41是相当于图2~图4的操作杆28以及爪部31a、棘轮29a等的电动机;42是具备该电动机和齿轮箱、控制部等并相当于图2~图4的调整侧基座22的电动机单元。关于其他的各个元件,使用图2~图4中的参考标号。
虽然并未图示,但是分别在固定侧基座21′上形成相当于上述的滑动移动用的孔部21c的部分,在电动机单元42上形成(被此孔部引导的)相当于上述连接轴22b的部分。
如上所述,图6~图9分别与图1~图5的皮带调整机构等对应。与图1~图5的基本不同之处在于设有两个夹紧辊。
在图6~图9中,分别表示出:15是整体呈L字形状并设有两个夹紧辊的滑动基座,15a是设在该滑动基座的一端部上的固定侧皮带51的安装轴,15b是滑动移动用的细长形状的孔部,15c是在该滑动基座的另一端部上沿其滑动方向延伸而形成的钩状部;16是设在该钩状部上的用于安装夹紧辊的弯曲支架(C字形支架),16a是该弯曲支架的轴;17以及18是设在弯曲支架16的端部上的夹紧辊,17a以及18a是该夹紧辊的旋转轴;32是设在固定侧基座21的侧板21a上的用于安装夹紧辊的弯曲支架(C字形支架),32a是该弯曲支架的轴;33以及34是设在弯曲支架32的端部上的夹紧辊;32′是设在固定侧基座21′外侧的侧板21a′上的用于安装夹紧辊的弯曲支架(C字形支架),32a′是该弯曲支架的轴;33′以及34′设在弯曲支架32′的端部上的夹紧辊;35以及36是设在固定侧基座21′外侧的侧板21a′上的夹紧辊。另外,对于其他各个元件,使用各自对应的图示中的参考标号。
在这里,图6、图7以及图8的各个夹紧辊17、33、33′,连接各自的旋转轴与相应的驱动辊13、26、26′的各个旋转轴的连线方向,基本与滑动基座15等的滑动方向(图7以及图8中是附图的上下方向)一致。
此外,图9中的两个夹紧辊35、36,连接其合成中心和相应的驱动辊26′的旋转轴的连线方向基本与滑动方向(上下方向)一致。即,夹紧辊35、36具有相对于通过驱动辊26′的旋转轴的滑动方向线基本线对称的位置关系,这相当于在该滑动方向线的一部分设置单个的大夹紧辊。
这样,图6~图9的各皮带调整机构分别与图1~图5相同,驱动辊侧的基座(电动机单元)和夹紧辊侧的基座可以相对滑动。因此,可以防止出现图10的现有皮带调整机构中的问题,即抑制发生“夹紧辊咬住皮带”的现象。
在图6~图9的各皮带调整机构中,分别通过2个夹紧辊的挤压作用来反抗皮带负载F1。
另外,在图6~图8的皮带调整机构中,可以将2个夹紧辊各自的皮带挤压部分的各位置以及弯曲支架16、32、32′的轴的各位置都设定成:上述θ变小;皮带(调整侧皮带52和调整侧皮带24)的张紧部分与长度为驱动辊13、26、26′各自的圆周面的3/4左右(也就是保持皮带的所需的足够长度)的部分抵接。
因此,由于驱动操作杆57和电动机41来改变皮带的张紧部分的长度,所以无论弯曲支架16、32、32′如何转动,也不会产生上述的“夹紧辊咬住皮带”的现象。
另外,当平衡状态的弯曲支架16、32、32′转动而使其上的各个夹紧辊的皮带挤压力的分配比例要发生变化时,由于皮带侧的反作用该弯曲支架要返回到原来的状态。
作为电动式带式提升机中的驱动辊的驱动方式,可以采用由电动机直接驱动、皮带驱动等的任意方式。
此外,作为使驱动辊26、26′正转/反转的装置,除了上述以方式外,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各种方式。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皮带调整机构应用在以货物、工程用产品等各种物品为对象的带式提升机和带式捆扎机等中。而且,这种带式提升机也可以用于看护等其他领域。

Claims (6)

1.一种皮带调整机构,可以根据规定的驱动操作调整皮带的张紧部分的长度,其特征在于,
具有:设有所述皮带的驱动部的第1基座和设有与所述驱动部相对的挤压从动部的第2基座;
将所述第1基座和所述第2基座设置成可以相对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1基座和所述第2基座设定成,连接所述驱动部和所述挤压从动部的连线方向与所述滑动方向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基座上设置多个所述挤压从动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轴支撑于所述第2基座上的支架上设有所述各个挤压从动部。
5.一种带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皮带调整机构,通过该皮带调整机构的作用使操作对象物上下移动。
6.一种带式捆扎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皮带调整机构,通过该皮带调整机构的作用将操作对象物夹紧。
CN 200480006975 2003-03-14 2004-03-11 皮带调整机构以及具有该皮带调整机构的带式提升机和带式捆扎机 Pending CN17618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9819/2003 2003-03-14
JP2003069819 2003-03-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1826A true CN1761826A (zh) 2006-04-19

Family

ID=32984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80006975 Pending CN1761826A (zh) 2003-03-14 2004-03-11 皮带调整机构以及具有该皮带调整机构的带式提升机和带式捆扎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011599B2 (zh)
CN (1) CN1761826A (zh)
WO (1) WO200408140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1276A (zh) * 2012-01-21 2012-07-11 郝士冲 系鞋带器
CN104843320A (zh) * 2015-05-11 2015-08-1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绳索自适应长度调节装置
CN107226232A (zh) * 2017-07-18 2017-10-03 卡斯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捆扎结构的绳索紧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10466C (zh) * 2004-09-22 2009-07-08 株式会社丰彰 皮带调整机构及具备该皮带调整机构的皮带提升机、皮带荷缔机
CN101954988B (zh) * 2009-09-23 2012-01-11 上海龙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点、捆钞一体机捆扎带的走带机构
JP2014040898A (ja) * 2012-08-23 2014-03-06 Tokyo Gas Co Ltd サドル形継手の固定方法
FR3046916A1 (fr) * 2016-01-24 2017-07-28 Slack Inov Dispositif transportable permettant de tendre et de detendre un brin de sangle ou de corde quelle que soit l'amplitude de la tension ou de la detente desiree
CN106184864B (zh) * 2016-07-19 2018-08-10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捆绑器
EP4116252A1 (en) * 2021-07-08 2023-01-11 Skylotec GmbH Rope grab device for a portable power drive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63075A (en) * 1981-03-28 1982-10-07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Method of using belt fastening tool
JP2623395B2 (ja) * 1992-01-23 1997-06-25 象印チエンブロック株式会社 荷締機
JP2002225810A (ja) * 2000-11-21 2002-08-14 Rifutekku Kk 荷締機およびバンド保持具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1276A (zh) * 2012-01-21 2012-07-11 郝士冲 系鞋带器
CN102551276B (zh) * 2012-01-21 2015-02-04 郝士冲 系鞋带器
CN104843320A (zh) * 2015-05-11 2015-08-1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绳索自适应长度调节装置
CN107226232A (zh) * 2017-07-18 2017-10-03 卡斯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捆扎结构的绳索紧固装置
CN107226232B (zh) * 2017-07-18 2019-07-05 卡斯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捆扎结构的绳索紧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4081409A1 (ja) 2006-06-15
WO2004081409A1 (ja) 2004-09-23
JP4011599B2 (ja) 200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61826A (zh) 皮带调整机构以及具有该皮带调整机构的带式提升机和带式捆扎机
CN1033074C (zh) 紧带器
JP5289977B2 (ja) 傾斜歯駆動を用いる低摩擦直接駆動コンベヤ
CN1438949A (zh) 带有带架的张力棘轮及带架
CN100335322C (zh) 操作杆的比例调节机构
US7344121B1 (en) End surface gear-type overload protection device for manually operated hoists
CN1689123A (zh) 矩形横截面线材的绕线装置
CN1138511A (zh) 螺钉拧紧装置和离合器机构
CN1198203A (zh) 用于无级传动的传动带
CN1529668A (zh) 电动制动驱动总成及驱动器
CN206842606U (zh) 传动皮带张紧装置
US10927927B2 (en) Tensioning device for a stirred ball mill with a belt or chain drive, and stirred ball mill
CN1662317A (zh) 压接装置
CN1033572C (zh) 提升和牵引机械
CN101073996A (zh) 车辆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车辆座椅
CN104421389B (zh) 牵引装置张紧器、具有牵引装置张紧器的振动焊接装置以及牵引装置张紧器制造方法
CN1895975A (zh) 纸张类分离机构及使用其的纸张类分离聚集机构
CN211288636U (zh) 一种皮带轮传动结构
CN102616690A (zh) 一种紧凑式绞车卷筒离合器
CN104028654A (zh) 自动铆接装置
CN106481762A (zh) 高阻尼低作用力液压支柱张紧器
CN206939988U (zh) 传动皮带张紧装置
CN207295163U (zh) 双螺杆控制皮带涨紧的绣花机用框架驱动装置
CN1207499C (zh) 摩擦传动装置、摩擦传动式旋转驱动装置及其系列和制造方法
CN202284603U (zh) 一种用于操纵拉索的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