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8136A - 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8136A
CN1758136A CNA2005100904806A CN200510090480A CN1758136A CN 1758136 A CN1758136 A CN 1758136A CN A2005100904806 A CNA2005100904806 A CN A2005100904806A CN 200510090480 A CN200510090480 A CN 200510090480A CN 1758136 A CN1758136 A CN 17581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aforementioned
projector
light beam
optic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904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目黑弘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58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81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02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H04N9/3105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for displaying all colours simultaneously, e.g. by using two or more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4Cool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4Projection arrangements for image reproduction, e.g. using eidophor
    • H04N5/7416Projection arrangements for image reproduction, e.g. using eidophor involving the use of a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e.g. a light valve, controlled by a video signal
    • H04N5/7441Projection arrangements for image reproduction, e.g. using eidophor involving the use of a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e.g. a light valve, controlled by a video signal the modulator being an array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既谋求制造成本的降低,又可以把电光装置和投射光学装置一体化的投影机。构成投影机的光学装置主体(440A)包括有三个光调制装置(441)和十字分色棱镜(444)的电光装置(440B),投射透镜(445),第1台座(4461)和第2台座(4462)而构成。第1台座(4461)和第2台座(4462)分别安装于十字分色棱镜(444)中的与三个光束入射侧端面交叉而相互对着的两个端面并由分体来构成。在构成投射透镜(445)的镜筒(4451)的基端部分上,形成向外扩展的凸缘部(4452)。电光装置(440B)和投射透镜(445)通过第1台座(4461)和第2台座(4462)对着凸缘部(4452)连接而一体化。

Description

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机。
背景技术
历来,用分色镜等色分离光学系统把从光源灯所射出的光束分离成三色的色光R、G、B,用三个光调制装置针对每个色光根据图像信息调制所分离的光束,用作为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十字分色棱镜合成由各光调制装置所调制的光束而形成光学像,用投射透镜等投射光学装置放大投射该光学像的,所谓三板式的投影机是公知的。
在这种三板式投影机中,为了结构的简化和组装工序的简化,提出了把三个光调制装置、十字分色棱镜、和投射透镜一体化的投影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投影机中,用棱镜座和透镜座把三个光调制装置、十字分色棱镜和投射透镜一体化。
这里,棱镜座一体地构成基座、和从该基座垂直突出的一对安装部。而且,在一对安装部上粘接固定十字分色棱镜的上下面。此外,基座的上方侧端缘和左右方向两端缘向光束射出侧突出地形成。
此外,透镜座由俯视大致矩形的板体来构成,在光束射出侧端面上,从上方侧端缘向下形成导向槽。
在把棱镜座和透镜座一体化之际,把从棱镜座中的基座的左右方向两端缘向光束射出侧突出的各支柱插入导向槽。通过把各支柱插入导向槽,从棱镜座中的基座的上方侧端缘向光束射出侧突出的部分与透镜座的上方侧端面接触,形成于各支柱下方侧端部的突起与透镜座中导向槽的底部接触。而且,靠螺纹件固定从基座的上方侧端缘向光束射出侧突出的部分与透镜座的上方侧端面,和各突起与导向槽的底部。
【专利文献1】特开2001-42425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投影机中,一对安装部对基座一体地构成。因此,为要在一对安装部上粘接固定十字分色棱镜的上下面,有必要根据十字分色棱镜的尺寸公差高精度地形成一对安装部。此外,为了适应具有根据投影机的机种而异的尺寸的种种的十字分色棱镜,一对安装部的形成位置不同的种种的棱镜座成为必要的。
通过以上,存在着棱镜座的制造成本高腾,进而,投影机的制造成本高腾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谋求制造成本的降低,又可以把电光装置和投射光学装置一体化的投影机。
本发明的投影机,是具有光源装置,包括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前述光源装置所射出的光束的多个光调制装置,和具有前述多个光调制装置所安装的多个光束入射侧端面并合成由前述多个光调制装置所调制的各光束而形成光学像的色合成光学装置的电光装置,以及具有至少一个透镜和在内部收置保持前述透镜的镜筒而放大投射由前述电光装置所形成的光学像的投射光学装置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其中具有分别安装于前述色合成光学装置中的与前述多个光束入射侧端面交叉而相互对着的两个端面并由分体来构成的第1台座和第2台座,在前述镜筒的投射方向基端部分上,形成向外扩展的凸缘部,前述电光装置和前述投射光学装置通过前述第1台座和前述第2台座对前述凸缘部连接而一体化。
如果用本发明,则由于第1台座和第2台座由分体来构成,所以可以用例如以下的方法实施电光装置和投射光学装置的一体化。
也就是说,调整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姿势状态后,把例如第2台座固定于与色合成光学装置中的多个光束入射侧端面交叉的端面当中的任何一方的端面。然后,把第2台座连接于投射光学装置的凸缘部。最后,把第1台座固定于色合成光学装置中的与多个光束入射侧端面交叉的端面当中的任何另一方的端面,并且连接于投射光学装置的凸缘部。
像以上这样,通过由分体来构成第1台座和第2台座而成为第1台座和第2台座的相对位置能够适当变更的构成,与历来那样根据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尺寸公差而高精度地形成一对安装部的构成相比,对第1台座和第2台座不要求那么高的精度。此外,可以适应具有根据投影机的机种而异的尺寸的种种色合成光学装置,没有必要像历来那样,对应于具有不同尺寸的种种色合成光学装置而制造种种的棱镜座。因而,可以降低第1台座和第2台座的制造成本,进而,可以谋求投影机的制造成本的降低。
此外,因为用第1台座和第2台座夹持固定色合成光学装置,故用第1台座、第2台座、和凸缘部可以抑制从外部作用于电光装置的力。因而,可以抑制安装于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多个光束入射侧端面的多个光调制装置的相互的位置偏移,可以放大投射没有像素偏移的良好的光学像。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最好是前述第1台座和前述第2台座包括沿着前述色合成光学装置中的前述两个端面延伸而分别安装于前述两个端面的第1支承面,和对前述第1支承面大致正交地延伸而分别连接于前述凸缘部的光束入射侧端面的第2支承面。
可是,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投影机中,在透镜座上形成导向槽,通过把棱镜座的各支柱插入该导向槽,实施三个光调制装置、十字分色棱镜、和投射透镜的定位。因此,不仅十字分色棱镜,而且还有必要高精度地形成透镜座。
在本发明中,第1台座和第2台座分别具有相互大致正交的第1支承面和第2支承面,各第2支承面分别连接于凸缘部的光束入射侧端面。也就是说,第1台座和第2台座,与凸缘部的连接方向设定于从色合成光学装置所射出而向投射光学装置的光束的光轴方向。借此,与像历来那样在透镜座上高精度地形成导向槽的构成相比,只要高精度地形成至少第1台座和第2台座的各第2支承面与凸缘部的光束入射侧端面,高精度地定位第1台座和第2台座与凸缘部就成为可能,也就是说,高精度地定位电光装置和投射光学装置成为可能。因此,不仅第1台座和第2台座,可以降低凸缘部的制造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投影机的制造成本。
此外,例如,在通过成形加工制造第1台座、第2台座、和凸缘部的场合,与历来那样高精度地形成在与前述光轴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上连接的各连接面的场合相比,高精度地形成各第2支承面和凸缘部的光束入射侧端面的各连接面变得容易,可以进一步谋求第1台座、第2台座、和凸缘部的制造成本的降低,可以进一步降低投影机的制造成本。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最好是前述第1台座和前述第2台座当中的至少一方的台座靠螺纹件对前述凸缘部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固定,在前述第1台座和前述第2台座的任何一方的台座,或者,前述凸缘部上,形成能够插通前述螺纹件并以插通前述螺纹件的状态能够变更前述台座和前述凸缘部的相对位置的导引孔。
如果用本发明,则由于在第1台座和第2台座的任何一方的台座,或凸缘部上形成导引孔,所以在用螺纹件安装前述台座与凸缘部的状态下,可以使前述台座对凸缘部移动。因此,在用螺纹件安装前述台座与凸缘部的状态下使前述台座移动而使该台座接触于色合成光学装置而固定后,通过紧固螺纹件可以固定前述台座与凸缘部。因而,可以以简单的构成容易且迅速地实施把电光装置和投射光学装置一体化的作业。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最好是在前述第1台座和前述第2台座当中的至少一方的台座上,在与前述色合成光学装置接触的支承面上形成向面外方向鼓出的鼓出部。
如果用本发明,则由于在第1台座和第2台座中的至少一方的台座上,在支承面上形成鼓出部,所以,例如,在用粘接剂粘接固定前述台座与色合成光学装置之际,可以使粘接剂填充于靠鼓出部的曲面形状与色合成光学装置的端面所形成的间隙。因此,例如,在把粘接剂涂布于支承面的状态下使色合成光学装置与支承面接触的场合,粘接剂在朝前述间隙的方向上流动,可以可靠地固定色合成光学装置。因而,可以良好地实施投影机的制造。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最好是前述第1台座和前述第2台座当中的至少一方的台座靠粘接剂粘接固定于前述色合成光学装置中的前述两个端面当中的至少一方的端面上,在与前述色合成光学装置接触的支承面上有粘接剂积存用的凹部。
如果用本发明,则由于在第1台座和第2台座当中的至少一方的台座上,在支承面上形成粘接剂积存用的凹部,所以在用粘接剂粘接固定前述台座与色合成光学装置之际,可以使粘接剂填充于凹部。因此,例如,在把粘接剂涂布于支承面的状态下使色合成光学装置与支承面接触的场合,粘接剂在朝凹部的方向上流动,可以防止粘接剂流出到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多个光束入射侧端面等。因而,可以防止粘接剂附着于不需要的部分,可以良好地实施投影机的制造。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最好是前述第1台座和前述第2台座当中的任何一方的台座具有沿着前述凸缘部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延伸并连接于前述凸缘部的光束入射侧端面的连接部,前述第1台座和前述第2台座当中的任何另一方的台座经由前述连接部连接于前述凸缘部的光束入射侧端面。
如果用本发明,则由于在第1台座和第2台座当中的任何一方的台座具有连接部,所以可以加大前述台座与凸缘部的连接面积,而且增多连接部位。因此,可以良好地维持前述一方的台座进行的电光装置对投射光学装置的支承状态,与另一方的台座一起,可以进一步抑制从外部作用于电光装置的力。因而,可以进一步抑制安装于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多个光束入射侧端面的多个光调制装置的相互的位置偏移,可以放大投射没有像素偏移的鲜明的光学像。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最好是前述第1台座和前述第2台座当中的任何一方的台座一体地形成于前述凸缘部。
如果用本发明,则由于第1台座和第2台座中的任何一方的台座一体地形成于凸缘部,所以可以良好地维持前述一方的台座进行的电光装置对投射光学装置的支承状态,与另一方的台座一起,可以进一步抑制从外部作用于电光装置的力,可以放大投射没有像素偏移的鲜明的光学像。
此外,通过把前述一方的台座一体地形成于凸缘部,可以削减把投射光学装置和电光装置一体化的部件数,可易于实施投射光学装置和电光装置一体化的组装作业,可以在制造投影机时,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最好是前述第1台座和前述第2台座具有同一形状。
如果用本发明,则由于第1台座和第2台座具有同一形状,所以可以使第1台座和第2台座通用化而用同一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来制造,可以降低第1台座和第2台座的制造成本,进而,可以谋求投影机的制造成本的更加降低。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最好是具有收置前述光源装置、前述电光装置、和前述投射光学装置的箱状的外装壳体,和在前述外装壳体的箱状侧面的某一个上露出设置投影靠前述投射光学装置放大投射的光学像的透射型屏幕。
在本发明中,投影机由具有外装壳体和透射型屏幕,从与观察透射型屏幕的方向相反侧投射光学像的背投式投影机来构成。在这种背投式投影机中,与从观察屏幕的方向进行投射的前投式投影机相比,一般采用内藏的扬声器的输出值高的构成。在这种背投式投影机中,通过采用上述这种把电光装置和投射光学装置一体化的结构,可以有效地抑制外力(特别是扬声器输出引起的振动)传递到电光装置。因而,可以把没有像素偏移的鲜明的光学像投影到透射型屏幕。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根据第1实施形态的背投投影机的从侧面的剖视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装入前述实施形态中背投投影机的光学单元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前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装置主体的构成的图。
图4是表示前述实施形态中的光学装置主体的构成的图。
图5是图3和图4中,从+Z轴方向看光学装置主体的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形态中的光学装置主体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表示第3实施形态中的光学装置主体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标号的说明
1…背投式投影机,2…透射型屏幕,5…外装壳体,411…光源装置,400B…电光装置,441…光调制装置,444…十字分色棱镜(色合成光学装置),445…投射透镜(投射光学装置),4451…镜筒,4452…凸缘部,4452D、4461B5…导引孔,4461、5461、6461…第1台座,4461A1、4462A1、5461B2、5462A1…第2支承面,4461B1、4462B1、5461B1、5462B1…第1支承面,4461B21、5461B4…孔(粘接剂积存用的凹部),4462、5462、6461…第2台座,4462B2、5462B2、6461A4…鼓出部,4462B3、5462B3、6461A5…粘接剂积存用的凹部,4462A…凸缘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形态〕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
图1是根据第1实施形态的背投投影机的从侧面的剖视图。图2是示意地表示装入背投式投影机的光学单元的俯视图。
在图1中,1是背投式投影机,该背投式投影机1由生成并投射光学像的光学单元4,反射从该光学单元4所投射的光学像的反射镜3,经由反射镜3投影光学像的透射型屏幕2,以及在内部配置这些光学单元4、反射镜3和透射型屏幕2的外装壳体5大致构成。再者,在外装壳体5内部,虽然省略了具体的图示,但是除了光学单元4、反射镜3和透射型屏幕2之外,配置着把来自外部的电力供给到光学单元4等的电源单元,由冷却背投式投影机1内部的热的冷却风扇等所构成的冷却单元,基于从外部所供给的声音信息而输出声音的扬声器,以及基于从外部所供给的图像信息、声音信息等而在光学单元4中形成光学像并且向前述扬声器输出声音的控制单元等。
光学单元4,如图2中所示,具有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41,色分离光学系统42,中继光学系统43,光学装置44,以及光学部件用壳体45。
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41,如图2中所示,具有包括光源灯411A和反光镜411B的光源装置411,第1透镜阵列412,第2透镜阵列413,偏振变换元件414,以及重叠透镜415。
而且,从光源灯411A所射出的光束被反光镜411B整理射出方向,被第1透镜阵列412分割成多个部分光束,在第2透镜阵列413附近处成像。此外,从第2透镜阵列413所射出的各部分光束被偏振变换元件414变换成大致一种偏振光,入射于重叠透镜415。进而,从重叠透镜415所射出的多个部分光束在构成光学装置44的后述的光调制装置(液晶板)上重叠。
色分离光学系统42,如图2中所示,具有两个分色镜421、422,和反射镜423。而且,具有靠分色镜421、422把从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41所射出的多个部分光束分离成红(R)、绿(G)、蓝(B)三色的色光的功能。
中继光学系统43,如图2中所示,具有入射侧透镜431,中继透镜433,以及反射镜432、434,具有把由色分离光学系统42所分离的色光引到构成光学装置44的后述的光调制装置的功能。
光学装置44,根据图像信息分别调制从色分离光学系统42所射出的三个色光,合成调制的各色光而形成彩色图像放大投射。该光学装置44,如图2中所示,具有包括液晶板4411(参照图3)的三个光调制装置441,分别配置于这些光调制装置441的光束入射侧和光束射出侧的入射侧偏振板442和射出侧偏振板443,作为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十字分色棱镜444,作为投射光学装置的投射透镜445。其中,三个光调制装置441,三个射出侧偏振板443、十字分色棱镜444、和投射透镜445一体化,构成光学装置主体440A(参照图3)。关于该光学装置主体440A的详细的构成,下文述及。再者,也可以采用在光学装置主体440A中,除了三个光调制装置441,三个射出侧偏振板443,和十字分色棱镜444之外,三个入射侧偏振板442也一体化的构成。
入射侧偏振板442,是偏振方向由偏振变换元件414取齐成大致一个方向的各色光入射,所入射的光束当中,仅使与被偏振变换元件414取齐的光束的偏振轴大致同一方向的偏振光透射,吸收其他光束。例如,该入射侧偏振板442具有在蓝宝石玻璃或水晶等透光性基板上粘贴偏振膜的构成。
构成光调制装置441的液晶板4411,虽然省略了具体的图示,但是具有作为电光物质的液晶封入一对透明的玻璃基板的构成,根据从未画出的控制基板所输出的驱动信号,控制前述液晶的取向状态,调制从入射侧偏振板442所射出的偏振光束的偏振方向。
射出侧偏振板443是与入射侧偏振板442大致同样的构成,是仅使从光调制装置441所射出的光束当中,具有与入射侧偏振板442中的光束的透射轴正交的偏振轴的光束透射,吸收其他光束。
十字分色棱镜444是合成针对从射出侧偏振板443所射出的色光调制的光学像而形成彩色图像的光学元件。该十字分色棱镜444成为粘贴四个直角棱镜的俯视正方形,在粘贴直角棱镜彼此的界面上,形成两个电介质多层膜。这些电介质多层膜,透射从配置于对着投射透镜445侧的光调制装置441所射出的经由射出侧偏振板443的色光,反射从其余两个光调制装置441、441所射出的经由射出侧偏振板443的色光。这样一来,合成由各光调制装置441所调制的各色光而形成彩色图像。
投射透镜445是配置于十字分色棱镜444的光束射出侧,放大从该十字分色棱镜444所射出的彩色图像,朝反射镜3,也就是把向前方射出的彩色图像向上弯曲地投射。再者,该投射透镜445例如按照背投式投影机1的制造机种适当使用投射角度不同者。关于该投射透镜445的结构,在说明光学装置440A的详细的构成之际同时说明。
光学部件用壳体45,如图2中所示,在内部设定规定的照明光轴A,把上述光学元件41~43,以及光学装置44配置于对照明光轴A的规定位置。该光学部件用壳体45,如图2中所示,具有光源装置收置构件451,部件收置构件452,以及未画出的盖状构件。再者,不限于由分体来构成光源装置收置构件451和部件收置构件452,也可以采用一体形成的构成。
光源装置收置构件451,如图2中所示,是在内部收置光源装置411的壳体,与部件收置构件452能够连接地构成。
在该光源装置收置构件451中,在与部件收置构件452的连接部分上,如图2中所示,从光源装置411所射出的光束通过地形成开口451A,安装防爆玻璃451B以便封闭该开口451A。
此外,在该光源装置收置构件451中,在对着的端面上,虽然省略了具体的图示,但是形成用来使空气在光源装置收置构件451内外流通的窄缝状的开口,通过空气经由前述开口流通而冷却配置于内部的光源装置411。
部件收置构件452,如图2中所示,上方侧开口,一端侧与光源装置收置构件451连接,另一端侧形成具有俯视大致コ字形的容器状,在内部收置配置上述光学部件412~415、421~423、431~434、442,并且后述的光学装置主体440A配置于另一端侧的俯视コ字形内侧部分。
在该部件收置构件452中,在另一端侧的俯视コ字形前端部分的外周面,如图2中所示,作为支承光学装置440A的支承面452A发挥功能。而且,在该支承面452A上形成用来固定光学装置440A的四个螺纹孔452B(图2中,仅画出两个螺纹孔452B),和未画出的两个定位用孔。而且,通过靠部件收置构件452的支承面452A支承光学装置440A,如图2中所示,在另一端侧的コ字形内侧部分上,配置着三个光调制装置441、三个射出侧偏振板443、以及十字分色棱镜444。
此外,在该部件收置构件452中,在另一端侧的コ字形内侧的端面上,对应于配置于该コ字形内侧部分的十字分色棱镜444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形成用来使光束通过的开口部452C,安装入射侧偏振板442以便封闭该开口部452C。
进而,在该部件收置构件452中,在一端侧,形成用来使从光源装置411所射出的光束通过的开口部452D,安装第1透镜阵列412以便封闭该开口部452D。
进而,在该部件收置构件452中,在侧面的内侧面上,形成槽或突起等在这些槽或突起上,安装光学部件413~415、421~423、431~434。
前述盖状构件是封闭部件收置构件452的上方侧的开口部分的构件,具有对应于部件收置构件452的俯视形状的形状。
反射镜3是配置于背投式投影机1的外装壳体5的背面侧,形成为大致梯形的一般的反射镜。而且,该反射镜3,如图1中所示,把从光学单元4所投射的彩色图像反射到透射型屏幕2的里面侧。
透射型屏幕2是一般的矩形的透射型屏幕,例如,从里面侧,由扩散板、佛瑞奈凸透镜片、双凸透镜片、保护板等来构成。而且,透射型屏幕2把由光学单元4所放大,由反射镜3所反射的彩色图像从里面投影到正面。
〔光学装置主体的构成〕
图3和图4是表示光学装置主体440A的构成的图。再者,在图3和图4中,以从电光装置440B所射出朝投射透镜445的光束的光轴为Z轴,分别以正交于该Z轴的两个轴为X轴、Y轴。
光学装置主体440A具有三个光调制装置441、三个射出侧偏振板443、以及十字分色棱镜444一体化的电光装置440B,投射透镜445,把电光装置440B和投射透镜445一体化的支承结构体446。
〔电光装置的构成〕
电光装置440B是三个光调制装置441、三个射出侧偏振板443、以及十字分色棱镜444如以下所示一体化的结构。
三个射出侧偏振板443,如图4中所示,由粘接剂等固定于十字分色棱镜444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再者,在图4中,虽然仅画出与投射透镜445对着一侧的射出侧偏振板443,但是其他射出侧偏振板443也固定于十字分色棱镜444的各光束入射侧端面。
三个光调制装置441,如图3或图4中所示,具有各液晶板441 1收置于保持框4412内的构成。而且,通过把销子4413与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一起插入在保持框4412的四角部分所形成的孔4412A,粘接固定于十字分色棱镜444的光束入射侧端面。
像以上这样,三个光调制装置441、三个射出侧偏振板443、以及十字分色棱镜444一体化。
〔投射透镜的构成〕
图5是图3和图4中,从+Z轴向看光学装置主体440A的图。
投射透镜445具有在镜筒4451(图3至图5)内收置多个透镜、和使入射光束偏向的反射镜的构成。
镜筒4451,如图3至图5中所示,在水平方向(图3至图5中所示的Z轴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前端部分向上(图3至图5中所示的Y轴方向)弯曲的形状,在基端侧有凸缘部4452。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成形加工一体地形成镜筒4451和凸缘部4452。再者,不限于一体地形成镜筒4451和凸缘部4452的构成,也可以采用分别形成后一体化的构成。
凸缘部4452,如图3至图5中所示,由从镜筒4451的基端侧的外周部分沿着XY平面1扩展的俯视大致矩形的板体来构成,是用来与支承结构体446连接,并且把一体化的光学装置主体440A固定于光学部件用壳体45的构件。
在该凸缘部4452中,在四角部分上,如图3至图5中所示,形成用来与光学部件用壳体45连接的固定用孔4452A。
此外,在凸缘部4452的光束入射侧端面上,如图3至图5中所示,在四个固定用孔4452A当中在对角位置上所形成的两个固定用孔4452A附近,形成配合于光学部件用壳体45的未画出的定位用孔的定位用突起4452B。
进而,在该凸缘部4452的光束入射侧端面上,如图4中所示,在上方侧(图4中,+Y轴方向侧)的角部分的附近位置上,形成用来定位支承结构体446的后述的第1台座的两个定位用孔4452C。该定位用孔4452C是在上下方向(图4中,Y轴方向)上延伸地形成的凹部,限制与该上下方向正交方向(图4中,X轴方向)的前述第1台座的位置。
此外,在两个定位用孔4452C的附近位置上,如图4或图5中所示,形成作为用来固定前述第1台座的导引孔的两个固定用孔4452D。该固定用孔4452D,与定位用孔4452C同样,在上下方向(图4、图5中,Y轴方向)上延伸地形成,能够在该上下方向上位置调整前述第1台座地形成。
进而,在该凸缘部4452的光束入射侧端面上,如图4中所示,在下方侧(图4中,-Y轴方向侧)的角部分的附近位置上,形成用来定位支承结构体446的后述的第2台座的两个定位用孔4452E。再者,在图4中,仅画出-X轴方向的定位用孔4452E。该定位用孔4452E是能够配合前述第2台座的后述的定位用突起的凹部。
此外,在两个定位用孔4452E的附近位置,和镜筒4451的下方侧(图4、图5中,-Y轴方向侧),如图4或图5中所示,形成用来固定前述第2台座的三个固定用孔4452F。
〔支承结构体的构成〕
支承结构体446是把电光装置440B和投射透镜445一体化的构件,如图3或图4中所示,由第1台座4461,和第2台座4462来构成。再者,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成形加工形成第1台座4461和第2台座4462。
第1台座4461,如图3或图4中所示,固定于作为交叉构成于电光装置440B的十字分色棱镜444中的三个光束入射侧端面的端面的上面(图3、图4中,+Y轴方向端面)。该第1台座4461,如图3或图4中所示,是沿着投射透镜445的凸缘部4452延伸的凸缘连接部4461A,和在与凸缘连接部4461A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棱镜连接部4461B一体地形成,从Y轴方向看具有大致T字形。
棱镜连接部4461B,如图4中所示,是与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上面连接的部分,形成为具有沿着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上面延伸而粘接固定于前述上面的第1支承面4461B1的板状。
在该棱镜连接部4461B上,如图3或图4中所示,贯通第1支承面4461B1地形成作为粘接剂积存用的凹部的多个孔4461B2。
此外,在该棱镜连接部4461B的对着的各端缘(图3、4中,X轴方向两端缘)上,形成向上(图3、4中,+Y轴方向)突出而加固法与兰连接部4461A的连接状态的一对增强部4461B3。
凸缘连接部4461A,如图3或图4中所示,是与投射透镜445中的凸缘部4452的光束入射侧端面连接的部分,具有在大致正交于第1支承面4461B1而在水平方向(图3、4中,X轴方向)上延伸并与凸缘部4452的光束入射侧端面连接的第2支承面4461A1。
在该凸缘连接部4461A的的水平方向(图3、4中,X轴方向)的两端部上,如图3或图4中所示,对应于凸缘部4452的两个固定用孔4452D,形成用来把第1台座4461连接于凸缘部4452的固定用孔4461A2。
此外,在该凸缘连接部4461A的第2支承面4461A1上,如图4中所示,在两个固定用孔4461A2的附近位置上,对应于凸缘部4452的两个定位用孔4452C,形成向该第2支承面4461A1的面外方向突出的两个定位用突起4461A3。再者,在图4中,仅画出-X轴方向的定位用突起4461A3。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形态中,第1台座4461采用对凸缘部4452在Z轴方向上连接的构成。
第2台座4462,如图3或图4中所示,固定于作为交叉于构成电光装置440B的十字分色棱镜444中的三个光束入射侧端面的端面的下面(图3、4中,-Y轴方向端面)。也就是说,第1台座4461和第2台座4462配置成夹持交叉于分色棱镜444中的三个光束入射侧端面而相互对着的上面和下面。该第2台座4462,与上述第1台座4461大致同样,如图3或图4中所示,是沿着投射透镜445的凸缘部4452延伸的凸缘连接部4462A,和在与凸缘连接部4462A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棱镜连接部4462B一体地形成者,从Y轴方向看具有大致T字形。
棱镜连接部4462B,如图4所示,是与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下面连接的部分,形成具有沿十字分色棱镜的下面延伸,粘接固定于上述下面的第1支承面4462B1的大致长方体状。
该第1支承面4462B1上,如图4中所示,在俯视大致中央部分上,形成在该第1支承面4462B1的面外方向上鼓出的鼓出部4462B2。
此外,在鼓出部4462B2的周缘部分上,如图4中所示,形成粘接剂积存用的凹部4462B3。
凸缘连接部4462A,如图3或图4中所示,是与投射透镜445中的凸缘部4452的光束入射侧端面连接的部分,具有在大致正交于第1支承面4462B1而在水平方向(图3、4中,X轴方向)上延伸并与凸缘部4452的光束入射侧端面连接的第2支承面4462A1。此外,该凸缘连接部4462A在连接于凸缘部4452之际围住镜筒4451的下方侧(图4中,-Y轴方向侧)地形成为具有俯视コ字形。
在该凸缘连接部4462A的コ字形前端部分,和コ字形基端部分的水平方向(图4中,X轴方向)大致中央部分上,如图3或图4中所示,对应于凸缘部4452的三个固定用孔4452F,形成用来把第2台座4462连接于凸缘部4452的固定用孔4462A2。再者,在图3或图4中,仅画出凸缘连接部4462A的コ字形前端部分处的-X轴方向的固定用孔4452F。
此外,在该凸缘连接部4462A的第2支承面4462A1上,如图4中所示,在两个固定用孔4462A2的附近位置上,对应于凸缘连接部4452的两个定位用孔4452E,形成在该第2支承面4462A1的面外方向上突出的两个定位用突起4462A3。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形态中,第2台座4462,与第1台座4461同样,采用对凸缘部4452在Z轴方向上第2台座4462连接的构成。
〔光学装置主体的组装方法〕
接下来,说明上述光学装置主体440A的组装方法。
首先,对第2台座4462位置调整十字分色棱镜444并固定。
具体地说,首先,用未画出的定位夹具,实施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位置调整。作为该位置调整,可以采用,例如,用CCD(电荷耦合器件)等光学像检测装置检测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上面,基于检测到的图像,进行位置调整以便由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两个电介质多层膜所形成的十字位置成为规定的位置的构成。此外,也可以采用,例如,从十字分色棱镜444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引入光束,基于从光束射出侧端面所射出的光束,进行十字分色棱镜444位置调整的构成。
进行十字分色棱镜444位置调整后,在设置于规定位置的第2台座4462的鼓出部4462B2上涂布粘接剂,一边维持十字分色棱镜444的姿势一边移动前述定位夹具,使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下面接触于第2台座4462的鼓出部4462B2而粘接固定。
这里,作为粘接剂,可以采用种种的粘接剂,例如可以采用厌气性粘接剂、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或者,热固化型粘接剂等。
再者,对第2台座4462位置调整十字分色棱镜444而固定的方法,不限于上述方法,也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例如,把第2台座4462设置于规定位置。然后,在第2台座4462的鼓出部4462B2上涂布热固化型粘接剂或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使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下面接触于第2台座4462的鼓出部4462B2。然后,在粘接剂未固化的状态下,用上述之类方法,实施十字分色棱镜444对第2台座4462的位置调整。位置调整后,用热空气或紫外线等固化粘接剂而把第2台座4462和十字分色棱镜444固定。
接着,把十字分色棱镜444所固定的第2台座4462连接于投射透镜445的凸缘部4452。
具体地说,使第2台座4462的两个定位用突起4462A3配合于凸缘部4452的两个定位用孔4452E。在该状态下,第2台座4462对凸缘部4452定位,也就是说,十字分色棱镜444对投射透镜445定位。
然后,通过把未画出的三个固定螺纹件经由第2台座4462的三个固定用孔4462A2螺纹接合于凸缘部4452的三个固定用孔4452F,把第2台座4462固定于凸缘部4452。
接着,把第1台座4461连接于投射透镜445的凸缘部4452。
具体地说,在第1台座4461的支承面4461B1上涂布粘接剂。这里,作为粘接剂,与在把第2台座4462和十字分色棱镜444固定之际用的粘接剂同样,可以采用厌气性粘接剂、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或者、热固化型粘接剂等。
此外,把第1台座4461的两个定位用突起4461A3插通凸缘部4452的两个定位用孔4452C。在该状态下,第1台座4461对凸缘部4452水平方向(图3~5中,X轴方向)的位置受到限制。
进而,把未画出的固定螺纹件分别插通第1台座4461的两个固定用孔4461A2,和凸缘部4452的两个固定用孔4452D,在前述固定螺纹件的前端部分上螺纹接合未画出的螺母。此时,使前述固定螺纹件对前述螺母处于松驰状态。
这里,因为凸缘部4452的两个定位用孔4452C和两个固定用孔4452D,如上所述,在上下方向(图4中,Y轴方向)上延伸地形成,故第1台座4461,在上述状态下,可以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然后,在上述状态下,使第1台座4461在向下(图3~5中,-Y轴方向)移动,使第1台座4461的第1支承面4461B1接触于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上面而粘接固定。
然后,紧固前述螺纹件和前述螺母,把第1台座4461对凸缘部4452固定。
如上所述,把第1台座4461、第2台座4462、十字分色棱镜444、以及投射透镜445一体化后,分别在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三个光束入射侧端面上一边位置调整一边安装三个射出侧偏振板443和三个光调制装置441,借此组装光学装置主体440A。
再者,也可以在固定第2台座4462和十字分色棱镜444之前,或者把第2台座4462连接于投射透镜445的凸缘部4452之前,预先,分别位置调整三个射出侧偏振板443并贴附于十字分色棱镜444的各光束入射侧端面。
此外,同样,也可以在把第2台座4462连接于投射透镜445的凸缘部4452之前,预先,分别把三个光调制装置441一边位置调整一边安装于十字分色棱镜444的各光束入射侧端面。
然后,使凸缘部4452的定位用突起4452B配合于光学部件用壳体45的未画出的定位用孔,使四个螺纹件453(在图2中,仅画出两个螺纹件453)分别插通凸缘部4452的固定用孔4452A而螺纹接合于光学部件用壳体45的螺纹孔452B,借此光学装置主体440A固定于光学部件用壳体45。
在上述第1实施形态中,由于第1台座4461和第2台座4462由分体来构成,所以像上述光学装置主体440A的组装方法这样,可以采用调整十字分色棱镜444的姿势状态后,把第1台座4461和第2台座4462分别固定于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上下面的方法。也就是说,成为第1台座4461和第2台座4462的相对位置可以适当变更的构成,与像历来那样根据十字分色棱镜444的尺寸公差高精度地形成一对安装部的构成相比,对第1台座4461和第2台座4462不要求那么高的精度。此外,可以适应于根据背投式投影机1的机种等而具有不同的尺寸的种种十字分色棱镜444,没有必要像历来那样,对应于具有不同的尺寸的种种的十字分色棱镜444而制造种种的棱镜座。因而,可以降低第1台座4461和第2台座4462的制造成本,进而,可以谋求背投式投影机1的制造成本的降低。
此外,因为用第1台座4461和第2台座4462夹持固定十字分色棱镜444的对着的上下面,故用第1台座4461、第2台座4462、和凸缘部4452可以抑制从外部作用于电光装置440B的力。因而,可以抑制安装于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三个光束入射侧端面的三个光调制装置441的相互的位置偏移,可以放大投射没有像素偏移的良好的光学像。
这里,由于在第2台座4462上形成三个固定用孔4462A2,所以凸缘连接部4462A的コ字形前端部分、和コ字形基端部分的水平方向大致中央部分的三点对凸缘部4452螺纹件固定。借此,可以良好地维持第2台座4462引起的电光装置440B和投射透镜445的连接状态,可以进一步抑制从外部作用于电光装置440B的力。
特别是,在背投式投影机1的场合,与从观察屏幕的方向进行投射的前投式投影机相比,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内藏的扬声器的输出值高的构成。在本实施形态中,在背投式投影机1上采用由上述第1台座4461、第2台座4462、和凸缘部4452使电光装置440B和投射透镜445一体化的结构,借此特别是可以有效地抑制扬声器输出引起的振动传递到电光装置440B。因而,可以把没有像素偏移的鲜明的光学像投影到透射型屏幕。
进而,第1台座4461和第2台座4462分别具有相互大致正交的第1支承面4461B1、4462B1和第2支承面4461A1、4462A1,各第2支承面4461A1、4462A1分别连接于凸缘部4452的光束入射侧端面。也就是说,第1台座4461和第2台座4462,与凸缘部4452的连接方向设定于从十字分色棱镜444所射出而朝投射透镜445的光束的光轴方向(Z轴)。借此,与像历来那样在透镜座上高精度地形成导向槽等的构成相比,仅靠高精度地形成各第2支承面4461A1、4462A1与凸缘部4452的光束入射侧端面,高精度地定位第1台座4461和第2台座4462与凸缘部4452成为可能,也就是说,高精度地定位电光装置440B和投射透镜445成为可能。因此,不仅第1台座4461和第2台座4462,而且可以降低凸缘部4452的,进一步降低背投式投影机1的制造成本。
这里,在第2台座4462上形成两个定位用突起4462A3,在凸缘部4452上形成两个定位用孔4452E。借此,可以用第2支承面4462A1和凸缘部4452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实施电光装置440B对投射透镜445的光轴方向(Z轴)的定位,靠定位用突起4462A3和定位用孔4452E实施电光装置440B对投射透镜445的在与光轴(Z轴)正交的平面(XY平面)内的定位。因此,可以以简单的构成实现电光装置440B对投射透镜445的定位,可以谋求背投式投影机1的制造成本的降低。
此外,由于第1台座4461、第2台座4462、和凸缘部4452通过成形加工而形成,所以与像历来那样高精度地成形在与光轴方向(Z轴)正交的上下方向(Y轴)处连接的各连接面的场合相比,高精度地成形各第2支承面4461A1、4462A1和凸缘部4452的光束入射侧端面的各连接面变得容易,可以进一步更加谋求第1台座4461、第2台座4462、和凸缘部4452的制造成本的降低,可以进一步更加降低背投式投影机1的制造成本。
进而,由于在凸缘部4452上用来固定第1台座4461的固定用孔4452D在上下方向(Y轴)上延伸地形成,所以在用螺纹件安装第1台座4461与凸缘部4452的状态下,可以使第1台座4461对凸缘部4452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因此,可以在用螺纹件安装第1台座4461与凸缘部4452的状态下,使第1台座4461移动而使第1台座4461的第1支承面4461B1接触于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上面并粘接固定后,通过紧固螺纹件而固定第1台座4461与凸缘部4452。因而,可以以简单的构成容易且迅速地实施把电光装置440B和投射透镜445一体化的作业。
此外,由于在第2台座4462上,在第1支承面4462B1上形成鼓出部4462B2,所以可以把粘接剂填充于由鼓出部4462B2的曲面形状与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下面所形成的间隙。因此,在把粘接剂涂布于第1支承面4462B1的状态下使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下面与第1支承面4462B1接触的场合,粘接剂在朝前述间隙的方向上流动,可以可靠地固定十字分色棱镜444。因而,可以良好的实施背投式投影机1的制造。
进而,由于在第1台座4461的第1支承面4461B1上形成多个孔4461B2,在第2台座4462的第1支承面4462B1上形成凹部4462B3,所以可以使粘接剂填充于多个孔4461B2内部和凹部4462B3内部。因此,在把粘接剂涂布于各第1支承面4461B1、4462B1的状态下使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上下面与各第1支承面4461B1、4462B1接触的场合,粘接剂在朝多个孔4461B2内部和凹部4462B3内部的方向上流动,可以防止粘接剂流出到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三个光束入射侧端面和光束射出侧端面。因而,可以防止粘接剂附着于不需要的部分,可以良好地实施背投式投影机1的制造。
〔第2实施形态〕
接下来,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中的光学装置主体540A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再者,在图6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三个射出侧偏振板443和三个光调制装置441。此外,在图6中,与图3至图5同样,以从电光装置440B向投射透镜445所射出的光束的光轴为Z轴,以正交于该Z轴的两个轴分别为X轴、Y轴。
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6中所示,在光学装置主体540A中,仅支承结构体546(第1台座5461和第2台座5462)的结构与前述第1实施形态中说明了的支承结构体446(第1台座4461和第2台座4462)的结构不同,就其他光学装置主体540A的构成,和背投式投影机1的构成而言,与前述第1实施形态是同样的。
构成支承结构体546的第1台座5461,如图6中所示,具有与前述第1实施形态中说明了的棱镜连接部4461B大致同样的形状。该第1台座5461,如图6中所示,包括沿着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上面延伸而粘接固定于前述上面的第1支承面5461B1,和在与第1支承面5461B1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而经由第2台座5462连接于凸缘部4452的光束入射侧端面的第2支承面5461B2,具有侧视大致L字形。此外,在第1台座5461的水平方向两端缘(图6中,X轴方向两端缘)上,形成向上(图6中,+Y轴方向)突出而加固第2台座5462和十字分色棱镜444的连接状态的一对增强部5461B3。
此外,在第1台座5461上,如图6中所示,与前述第1实施形态中说明了的第1台座4461同样,贯通第1支承面5461B1地形成作为粘接剂积存用的凹部的多个孔 5461B4。
进而,在第1台座5461上,如图6中所示,贯通第2支承面5461B2地,形成作为导引孔的两个固定用孔5461B5。该固定用孔5461B5在上下方向(图6中,X轴方向)上延伸地形成,在该上下方向上对第2台座5462调整第1台座5461的位置成为可能。
构成支承结构体546的第2台座5462,如图6中所示,具有侧视大致L字形,由L字形水平部分的凸缘连接部5462A,和L字形垂直部分的棱镜连接部5462B来构成。
棱镜连接部5462B,如图6中所示,形成具有沿着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下面延伸并粘接固定于前述下面的第1支承面5462B1的大致四棱柱状。
在该第1支承面5462B1上,如图6中所示,与在前述第1实施形态中说明了的第2台座4462同样,形成在该第1支承面5462B1的面外方向上鼓出的鼓出部5462B2,和在鼓出部5462B2的周缘部分上粘接剂积存用的凹部5462B3。
凸缘连接部5462A,如图6中所示,由沿着XY平面延伸的俯视矩形的板体来构成,是与凸缘部4452的光束入射侧端面连接,并且支承第1台座5461的部分,光束入射侧端面成为大致正交于第1支承面5462B1而与凸缘部4452的光束入射侧端面连接的第2支承面5462A1。
在该凸缘连接部5462A处,在俯视大致中央部分上,如图6中所示,形成能够插通构成投射透镜445的镜筒4451的基端部分的圆孔5462A2。
此外,在该凸缘连接部5462A处,在四角部分上,如图6中所示,形成用来固定于凸缘部4452的光束入射侧端面的固定用孔5462A3。
进而,在该凸缘连接部5462A处,在上方侧(图6中,+Y轴方向侧)的水平方向(图6中,X轴方向)大致中央部分上,如图6中所示,对应于第1台座5461的两个固定用孔5461B5,形成两个固定用孔5462A4。
此外,本实施形态的凸缘部4452,如图6中所示,除了四个固定用孔4452A和两个定位用突起4452B之外,还有对应于构成第2台座5462的凸缘连接部5462A的四个固定用孔5462A4的四个螺纹孔4452G。也就是说,省略了在前述第1实施形态中说明了的定位用孔4452C、4452E,和固定用孔4452D、4452F。
接下来,说明上述光学装置主体540A的组装方法。再者,光学装置主体540A的组装方法与前述第1实施形态中说明了的光学装置主体440A的组装方法是大致同样的,在以下,简化地进行说明。
首先,用与在前述第1实施形态中说明了的固定第2台座4462和十字分色棱镜444的方法大致同样的方法,固定第2台座5462和十字分色棱镜444。
然后,把构成投射透镜445的镜筒4451的基端部分插通凸缘连接部5462A的圆孔5462A2。然后,把未画出的四个固定螺纹件经由四个固定用孔5462A3螺纹接合于在凸缘部4452上所形成的四个螺纹孔4452G(图6),借此第2台座5462对投射透镜445定位固定,也就是说,十字分色棱镜444对投射透镜445定位固定。
如上所述,把第2台座5462、十字分色棱镜444、和投射透镜445一体化后,把第1台座5461连接于第2台座5462的凸缘连接部5462B。
具体地说,在第1台座5461的第1支承面5461B1上涂布粘接剂。这里,作为粘接剂,与前述第1实施形态中说明了的粘接剂同样,可以采用厌气性粘接剂、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或者热固化型粘接剂。此外,把未画出的两个固定螺纹件插通第1台座5461的两个固定用孔5461B5,把该固定螺纹件螺纹接合于第2台座5462的两个固定用孔5462A4。此时,使前述固定螺纹件处于松驰状态。
这里,因为第1台座5461的两个固定用孔5461B5,如上所述,在上下方向(图6中,Y轴方向)上延伸地形成,故第1台座5461在上述状态下,可以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然后,在上述状态下,使第1台座5461向下(图6中,-Y轴方向)移动,使第1台座5461的第1支承面5461B1接触于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上面而粘接固定。
然后,把前述固定螺纹件紧固于固定用孔5462A4,把第1台座5461对第2台座5462固定。
像以上这样,第1台座5461、第2台座5462、十字分色棱镜444、和投射透镜445一体化后,与前述第1实施形态同样,通过安装三个射出侧偏振板443和三个光调制装置441,组装光学装置主体540A。
在上述第2实施形态中,与前述第1实施形态相比,第2台座5462的凸缘连接部5462A由沿着凸缘部4452延伸的俯视矩形的板体来构成,连接于凸缘部4452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并且支承第1台座5462。借此,与前述第1实施形态相比,加大第2台座5462的第2支承面5462A1,而且可以增多连接部位(固定用孔5462A3的四个)。因此,可以良好地维持第2台座5462引起的电光装置440B对投射透镜445的支承状态,与第1台座5461一起,可以进一步抑制从外部施加于电光装置440B的力。因而,可以进一步抑制安装于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三个光束入射侧端面的三个光调制装置441的相互的位置偏移,可以把没有像素偏移的鲜明的光学像投影到透射型屏幕。
〔第3实施形态〕
接下来,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态。
图7是表示第3实施形态中的光学装置主体640A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再者,在图7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三个射出侧偏振板443和三个光调制装置441。此外,在图7中,与图3至图6同样,以从电光装置440B向投射透镜445所射出的光束的光轴为Z轴,以正交于该Z轴的两个轴分别为X轴、Y轴。
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7中所示,在光学装置主体640A中,仅支承结构体646(两个台座6461)的结构与前述第1实施形态中说明了的支承结构体446(第1台座4461和第2台座4462)的结构不同,就其他光学装置主体640A的构成,和背投式投影机1的构成而言,与前述第1实施形态是同样的。
支承结构体646,如图7中所示,由作为具有同一形状的第1台座和第2台座的两个台座6461来构成。这两个台座6461,具有与前述第1实施形态中说明了的第1台座4461大致同样的形状,与第1台座4461同样,由凸缘连接部4461A(包括第2支承面4461A1,两个固定用孔4461A2,和两个定位用突起4461A3),和棱镜连接部4461B(包括第1支承面4461B1和增强部4461B3)来构成。
此外,在台座6461的第1支承面4461B1上,如图7中所示,形成在该第1支承面4461B1的面外方向上鼓出的鼓出部6461A4,和在鼓出部6461A4的周缘部分上粘接剂积存用的凹部6461A5。
进而,虽然省略了具体的图示,但是在台座6461的第2支承面4461A1上,在水平方向(图7中,X轴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的下方侧(图7中,-Y轴方向侧),对应于凸缘部4452的水平方向(图7中,X轴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的下方侧(图7中,-Y轴方向侧)的固定用孔4452F,形成固定用孔。而且,两个台座6461当中,下方侧(图7中,-Y轴方向侧)的台座6461用两个固定用孔4461A2和前述固定用孔的三个孔对凸缘部4452用固定螺纹件来固定。
再者,上述光学装置主体640A的组装方法与前述第1实施形态中说明了的光学装置主体440A的组装方法是大致同样的,省略其说明。
在上述第3实施形态中,与前述第1实施形态相比,由于构成支承结构体646的两个台座6461具有同一形状,所以可以把固定于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上下面的两个台座6461通用化而用同一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制造,可以谋求把电光装置440B和投射透镜445一体化的结构的简化。因而,可以降低第1台座和第2台座的制造成本,进而,可以谋求背投式投影机1的制造成本的降低。
虽然以上就本发明举出最佳实施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种种的改良和设计的变更是可能的。
在前述各实施形态中,支承结构体446、546、646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实施形态。也就是说,第1台座4461、5461,第2台座4462、5462,和台座6461,只要具有相互大致正交的第1支承面4461B1、4462B1、5461B1、5462B1和第2支承面4461A1、4462A1、5461B2、5462A1,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
虽然在前述第1实施形态中,作为导引孔形成凸缘部4452的固定用孔4452D,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作为导引孔形成第1台座4461的固定用孔4461A2。此外,同样,虽然在前述第2实施形态中,作为导引孔形成第1台座5461的固定用孔5461B5,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取为以第2台座5462的固定用孔5462A作为导引孔的构成。
虽然在前述第1实施形态和前述第2实施形态中,在第2台座4462、5462的第1支承面4462B1、5462B1上形成鼓出部4462B2、5462B2,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在第1台座4461、5461的第1支承面4461B1、5461B1上形成鼓出部的构成。
虽然在前述第1实施形态和前述第2实施形态中,在第1台座4461、5461上作为粘接剂积存用的凹部的多个孔4461B2、5461B2贯通第1支承面4461B1、5461B1地形成,但是不限于此,作为粘接剂积存用的凹部,例如,也可以作为在第1支承面4461B1、5461B1的厚度方向上凹入的凹部而构成,也可以取为在第1台座4461、5461的光束入射侧的端部(图4、6中,-Z轴方向端部)上形成缺口的构成。
在前述第1和前述第2实施形态中,也可以采用把第1台座4461、5461和第2台座4462、5462当中的任何一方的台座一体地形成于凸缘部4452的构成。
在这种构成中,由于任何一方的台座一体地形成于凸缘部4452,所以可以良好地维持前述一方的台座引起的电光装置440B对投射透镜445的支承状态,与另一方的台座一起进一步更加抑制从外部施加于电光装置440B的力,可以放大投射没有像素偏移的鲜明的光学像。此外,通过把前述一方的台座一体地形成于凸缘部4452,可以削减把投射透镜445和电光装置440B一体化的部件数。因此,可以容易地实施把投射透镜445和电光装置440B一体化的组装作业,在制造背投式投影机1时,可以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虽然在前述各实施形态中,仅举出用三个光调制装置441的背投式投影机1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也可以运用于用两个光调制装置的背投式投影机,或者,用四个或以上的光调制装置的背投式投影机。
虽然在前述各实施形态中,仅举出从观察屏幕的方向的相反侧进行投射的背投式投影机的例子,但是也可以运用于从观察屏幕的方向进行投射的正投式投影机。
虽然在以上的描述中公开了用来实施本发明的最佳的构成等,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就是说,虽然本发明主要就特定的实施形态特别地图示,而且,进行了说明,但是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目的的范围,对以上所述的实施形态,在形状、材质、数量、其他详细的构成中,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加以种种的变形是可能的。
因而,限定于上述中公开的形状、材质等的描述,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举例地描述,不是限定本发明,所以以除了这些的形状、材质等的限定的一部分或全部的限定外的名称的描述,也包含于本发明。
本发明的投影机,因为可以既谋求制造成本的降低,又把电光装置和投射光学装置一体化,抑制从外部作用于电光装置的力而抑制多个光调制装置的相互的位置偏移,故作为用于家庭影院等的背投式投影机是有用的。

Claims (9)

1.一种投影机,具有:光源装置;包括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前述光源装置所射出的光束的多个光调制装置,和具有安装前述多个光调制装置的多个光束入射侧端面、合成由前述多个光调制装置所调制的各光束而形成光学像的色合成光学装置的电光装置;以及具有至少一个透镜和在内部收置保持前述透镜的镜筒、放大投射由前述电光装置所形成的光学像的投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分别安装于前述色合成光学装置中的与前述多个光束入射侧端面交叉地相互对向的两个端面、由分体构成的第1台座和第2台座,
在前述镜筒的投射方向基端部分上,形成向外扩展的凸缘部,
前述电光装置和前述投射光学装置,通过前述第1台座和前述第2台座对于前述凸缘部的连接而一体化。
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台座和前述第2台座包括,沿着前述色合成光学装置中的前述两个端面延伸分别安装于前述两个端面的第1支承面,和对于前述第1支承面大致正交地延伸分别连接于前述凸缘部的光束入射侧端面的第2支承面。
3.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台座和前述第2台座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台座,由螺纹件对前述凸缘部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固定,
在前述第1台座和前述第2台座中的任何一方的台座,或者,前述凸缘部上,形成能够插通前述螺纹件,在插通前述螺纹件的状态下能够变更前述台座和前述凸缘部的相对位置的导引孔。
4.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何一项中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第1台座和前述第2台座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台座上,在与前述色合成光学装置接触的支承面上形成向面外方向鼓出的鼓出部。
5.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何一项中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台座和前述第2台座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台座,由粘接剂粘接固定于前述色合成光学装置中的前述两个端面中的至少任一方的端面上,在与前述色合成光学装置接触的支承面上具有粘接剂积存用的凹部。
6.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何一项中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台座和前述第2台座中的任何一方的台座,具有沿着前述凸缘部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延伸连接于前述光束入射侧端面的连接部,
前述第1台座和前述第2台座中的任何另一方的台座,经由前述连接部连接于前述凸缘部的光束入射侧端面。
7.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何一项中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台座和前述第2台座中的任何一方的台座,一体地形成于前述凸缘部。
8.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何一项中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台座和前述第2台座具有同一形状。
9.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的任何一项中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收置前述光源装置、前述电光装置、和前述投射光学装置的箱状的外装壳体,和在前述外装壳体的箱状侧面的某一个上露出地设置,投影由前述投射光学装置放大投射的光学像的透射型屏幕。
CNA2005100904806A 2004-10-06 2005-08-15 投影机 Pending CN17581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93784A JP2006106410A (ja) 2004-10-06 2004-10-06 プロジェクタ
JP293784/2004 2004-10-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8136A true CN1758136A (zh) 2006-04-12

Family

ID=36125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0904806A Pending CN1758136A (zh) 2004-10-06 2005-08-15 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072083A1 (zh)
JP (1) JP2006106410A (zh)
CN (1) CN175813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0148B (zh) * 2009-01-07 2011-08-17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投影式图像显示装置
CN103576429A (zh) * 2012-08-06 2014-02-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投影仪以及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21184B1 (ko) * 2005-04-21 2006-09-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학엔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영상투사장치
JP5381376B2 (ja) * 2009-06-18 2014-01-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組み立て方法
JP5617439B2 (ja) * 2010-08-30 2014-11-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84766B2 (ja) * 1999-07-29 2009-06-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DE60239446D1 (de) * 2001-01-15 2011-04-28 Seiko Epson Corp Projektor
US7131737B2 (en) * 2002-06-05 2006-11-07 Moxtek, Inc. Housing for mounting a beamsplitter and a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with an output optical pat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0148B (zh) * 2009-01-07 2011-08-17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投影式图像显示装置
CN103576429A (zh) * 2012-08-06 2014-02-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投影仪以及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3576429B (zh) * 2012-08-06 2015-12-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投影仪以及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106410A (ja) 2006-04-20
US20060072083A1 (en) 200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84234Y (zh) 光学装置、光学单元和投影仪
CN1303472C (zh) 光学装置和具有该光学装置的投影机
CN1267774C (zh) 光调制装置、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658064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299143C (zh) 投影透镜制造装置/方法,用该方法制造的透镜及投影机
CN1450377A (zh) 投影透镜、投影透镜制造方法和装有该投影透镜的投影仪
CN1641474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238761C (zh) 背投投影机
CN1261812C (zh) 投影机
CN1942823A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463387A (zh) 投影仪
CN1815333A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背光组件的显示装置
CN1444090A (zh) 背投投影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692309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00351660C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605929A (zh) 光学装置及背面投影机
CN1692308A (zh) 光调制装置保持体、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758136A (zh) 投影机
CN1244835C (zh) 偏振光变换装置、照明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924696A (zh) 投影机
CN1673805A (zh) 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754123A (zh) 光学部件用壳体、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287182C (zh) 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920658A (zh) 投影机
CN1877439A (zh) 投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