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2202A - 一种黑曲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黑曲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2202A
CN1752202A CN 200510010941 CN200510010941A CN1752202A CN 1752202 A CN1752202 A CN 1752202A CN 200510010941 CN200510010941 CN 200510010941 CN 200510010941 A CN200510010941 A CN 200510010941A CN 1752202 A CN1752202 A CN 1752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pergillus niger
tea
leaf
production
assam t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1094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8837C (zh
Inventor
周红杰
龚加顺
秘鸣
赵龙飞
Original Assignee
秘鸣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秘鸣 filed Critical 秘鸣
Priority to CNB2005100109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98837C/zh
Publication of CN1752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2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883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883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曲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具有提高普洱茶品质功能的真菌,由生产菌株和辅料经初传统的筛、复筛、天然培养基培养、及黑曲霉纯化培养工序后得到,其特征在于生产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PAsp0501,保藏日期:2005年5月16日,保藏号:CGMCC No.1373。该真菌有提高普洱茶品质的作用,可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工艺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PAsp0501按一定的比例用于普洱茶的大生产过程中,其普洱茶中的茶多糖含量为2-4%、茶褐素含量为10-12%,普洱茶的品质有明显的提高,并缩短了加工时间,对普洱茶品质的稳定和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黑曲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曲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属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曲霉属(Aspergillus)较多地发现于发酵食品,是一类产复合酶的菌株,能产生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等用于工业生产。它们还可以产生溶血酶类用于消除动脉及静脉血栓。有些菌系能产生多种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延胡索酸等。
在普洱茶大生产过程中,该菌系能分泌酶类作用于基质。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将原料中的直链支链淀粉降解为糊精及各种低分子糖类,如麦芽糖、葡萄糖等,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将不易消化的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蛋白胨、多肽及各种氨基酸。在果胶酶、糖化酶、纤维素酶的作用下使发酵基质大分子不溶物质转化为可溶解于水的小分子物质,对普洱茶品质的形成带来积极的作用。
在普洱茶研究领域,由于长期缺乏学科的研究,尤其是从微生物的角度来进行普洱茶的研究。而如何通过对云南普洱茶加工中微生物的研究,并从普洱茶加工中筛选有益优势微生物菌株应用到生产中来提升普洱茶的品质尚未见公开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从微生物的角度对普洱茶进行研究,为生产企业提供高品质普洱茶有益菌株来源。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通过控制有益菌种在普洱茶生产中的比例,为促进云南普洱茶品质稳定和提高发挥作用。
本发明的黑曲霉真菌,由生产菌株和辅料经初筛、复筛、天然培养基培养、及黑曲霉纯化培养工序后得到,生产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PAsp0501,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是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保藏日期:2005年5月16日,保藏号:CGMCC No.1373。
本发明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PAsp0501的形态学特征为:
该菌类生长稍局限,10-14天直径可达2.5-3cm,菌丝初为白色,常常出现黄色区域,厚绒状,黑色,反而无色或中央部分略带黄褐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分生孢子头幼时球形,渐变为放射形或裂成几个放射的柱状物,一般为1-3mm,直径15-20μm,壁厚,光滑。顶囊球形一般直径45-75μm。小梗双层,自顶囊全面着生,褐色,梗基一般20-30×5-6μm,长者可达60-70μm,宽8-10μm,有的具横隔,分生孢子球形,直径大多4-5μm,粗糙。
本发明经公知的初筛、复筛、天然培养基培养、黑曲霉纯化培养等传统工序后得到。
本发明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PAsp0501真菌有提高普洱茶品质的作用,可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工艺中。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PAsp0501按一定的比例用于普洱茶的大生产过程中,其普洱茶中的茶多糖含量为2-4%、茶褐素含量为10-12%,普洱茶的品质有明显的提高,并缩短了加工时间,对普洱茶品质的稳定和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PAsp0501菌种的筛选
从采集到的茶样中,通过公知的平板分离(培养基用黑曲霉分离纯化培养基)得到48株黑曲霉菌株。黑曲霉纯化培养基为:葡萄糖30g、NaNO330g、K3PO41g、MgSO40.25g、KCL0.25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ph值6.8、在121℃灭菌30min。再通过碳酸钙透明圈法选出可同时产生酶活性较高的AG、CMC、果胶酶的5号菌株作为试验菌。筛选方法如下:
A.初筛:将分离到的黑曲霉菌株接种到培养基(琼脂20g、葡萄糖20g、CaCO325g、加水至1000ml、PH6.5-7、在121℃高压锅中灭菌30min)上,于30℃培养三天。原理是葡萄糖淀粉酶会在生长中将培养基中的葡萄糖转化为酸并扩散到培养基中,与其中的CaCO3作用,产生透明圈。选出其中透明圈大的菌株供复筛。
B.复筛:用25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葡萄糖50g、蛋白胨3g、(NH4)2HPO40.4g、KH2PO40.2g、MgSO4·7H2O0.1g)灭菌后接入初筛的黑曲霉菌种,于振荡摇瓶培养3天(30℃)。然后用PHS-2型酸度计测定酸度。每株菌接种三瓶。最后选出一株产酸最多的菌株作为产酶菌种。
C.最后把选出的菌种接种到天然培养基上(葡萄糖30g、麸皮10g、玉米粉50g、蛋白胨10g、酵母膏1.0g、加蒸馏水至1000,ph值6.5-7)。放到28℃恒温箱中早晚摇动培养5~7天后,在无菌超作台上用无菌滤纸过滤,无菌收获滤纸上的菌丝和黑曲霉的孢子,放到28℃恒温箱中干燥即可用于接种发酵试验。
实施例2:PAsp0501的生产应用
将毛茶按传统的方法进行湿热,随后在毛茶中接种重量比为0.1-0.8%的PAsp0501让其发酵,当堆温升高到30±3℃时,PAsp0501开始进行代谢,并且随着堆温进一步的升高,分泌出大量的葡萄糖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这些酶对茶叶中的内含成分进行氧化、水解。其中还原糖、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水化果胶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但由于此时茶叶中除PAsp0501外,还有大量的其它微生物开始滋生,多糖水解产物被这许多的微生物用于生长繁殖所消耗,因此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到出堆时比普洱茶大生产和模拟大生产的都少。同时在出堆茶样中粗纤维的含量也较传统处理的少,这说明,接种PAsp0501到毛茶原料中让其发酵的过程比起大生产和模拟大生产的发酵程度都深,PAsp0501能加速形成普洱茶品质特征和缩短加工时间。
经接种PAsp0501后生产的普洱茶,其品质有明显的提高,普洱茶中的茶多糖含量为2-4%、茶褐素含量为10-12%,形成的普洱茶产品,汤色红浓明亮,滋味甘滑,独特陈香。

Claims (2)

1、一种黑曲霉真菌,由生产菌株和辅料经初筛、复筛、天然培养基培养、及黑曲霉纯化培养工序后得到,其特征在于生产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PAsp0501,保藏日期:2005年5月16日,保藏号:CGMCC No.1373。
2、权利1所说的黑曲霉真菌,其特征在于该真菌有提高普洱茶品质的作用,可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工艺中。
CNB2005100109414A 2005-07-28 2005-07-28 一种黑曲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883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109414A CN1298837C (zh) 2005-07-28 2005-07-28 一种黑曲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109414A CN1298837C (zh) 2005-07-28 2005-07-28 一种黑曲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2202A true CN1752202A (zh) 2006-03-29
CN1298837C CN1298837C (zh) 2007-02-07

Family

ID=36679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1094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8837C (zh) 2005-07-28 2005-07-28 一种黑曲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98837C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00013C (zh) * 2006-07-26 2009-06-17 邓雅然 普洱茶陈化加工方法
CN101142953B (zh) * 2007-10-29 2010-07-1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接种真菌微生物加工普洱茶的方法
CN101974440A (zh) * 2010-05-26 2011-02-16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近平滑假丝酵母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CN101427717B (zh) * 2008-12-10 2011-10-19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普洱茶发酵种曲的制备方法
CN105602853A (zh) * 2014-11-24 2016-05-25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株埃默森罗萨氏菌株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CN109486683A (zh) * 2018-07-13 2019-03-19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黑曲霉菌株及其在普洱茶加工工艺中的应用
CN109699766A (zh) * 2017-10-25 2019-05-03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制备发酵茶的方法,用该方法制备的发酵茶及其应用
CN111471599A (zh) * 2020-05-04 2020-07-31 上海聚茂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柴油及其制备工艺
CN112515008A (zh) * 2020-12-09 2021-03-19 普洱学院 一种通过黑曲霉真菌提高红茶品质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5249A (en) * 1984-12-05 1989-12-05 Allelix, Inc. Aspergillus niger transformation system
CN1012710B (zh) * 1988-05-29 1991-06-05 中山大学 用茶叶接种真菌制减肥茶的方法
CN1022215C (zh) * 1990-09-04 1993-09-29 湖南进出口商品检验局 人工接种灰绿曲霉生产茯砖茶的方法
JPH07303474A (ja) * 1994-05-11 1995-11-21 Unitika Ltd アスペルギルス・ニガー sbo−30株
CN1155692C (zh) * 2000-11-17 2004-06-30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黑曲霉菌株及其培养方法
CN1185337C (zh) * 2002-04-19 2005-01-19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黑曲霉菌株及其用途
CN1184305C (zh) * 2002-06-20 2005-01-1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黑曲霉及用其酵解人参皂甙制备稀有低极性人参皂甙的方法
CN1165610C (zh) * 2002-07-22 2004-09-08 江南大学 一种黑曲霉菌及用其生产香草酸和香草醛的微生物转化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00013C (zh) * 2006-07-26 2009-06-17 邓雅然 普洱茶陈化加工方法
CN101142953B (zh) * 2007-10-29 2010-07-1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接种真菌微生物加工普洱茶的方法
CN101427717B (zh) * 2008-12-10 2011-10-19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普洱茶发酵种曲的制备方法
CN101974440A (zh) * 2010-05-26 2011-02-16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近平滑假丝酵母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CN105602853A (zh) * 2014-11-24 2016-05-25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株埃默森罗萨氏菌株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CN109699766A (zh) * 2017-10-25 2019-05-03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制备发酵茶的方法,用该方法制备的发酵茶及其应用
CN109486683A (zh) * 2018-07-13 2019-03-19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黑曲霉菌株及其在普洱茶加工工艺中的应用
CN111471599A (zh) * 2020-05-04 2020-07-31 上海聚茂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柴油及其制备工艺
CN112515008A (zh) * 2020-12-09 2021-03-19 普洱学院 一种通过黑曲霉真菌提高红茶品质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8837C (zh) 2007-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8837C (zh) 一种黑曲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Membrillo et al. Effect of substrate particle size and additional nitrogen source on production of lignocellulolytic enzymes by Pleurotus ostreatus strains
CN102796673B (zh) 一株阿魏酸酯酶生产菌株及应用该菌株生产阿魏酸酯酶的方法
CN1298839C (zh) 一种酿酒酵母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CN101899398B (zh) 一种黑曲霉菌株及其应用
CN102559506A (zh) 一种草酸青霉菌及其应用
CN1304584C (zh) 农作物秸秆发酵同时制取乳酸和饲料的方法
CN106701518A (zh) 一种减少大曲用量,提升醋品质的大曲强化方法
CN101831416B (zh) 一种普鲁兰酶及其生产方法
KR20110119961A (ko) 셀룰라아제를 생산하는 넥트리아 시나바리나 및 이를 이용한 셀룰로오스의 당화방법
CN101855973B (zh) 一种漆酶产生真菌菌株白耙齿菌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CN106754411A (zh) 一株高产β‑D‑呋喃果糖苷酶的黑曲霉菌株及其液态发酵产酶方法
CN103421851B (zh) 一种用甘薯废弃物制备糖和乙醇的方法
CN101513238B (zh) 一种莲藕膳食纤维的固态发酵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298838C (zh) 一种米曲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应用
CN1224701C (zh) 耐酸性液化糖化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045223B (zh) 来源于黄花梨的拟盘多毛孢属菌株p6、繁育方法和用途
Yu et al. Amylolytic enzyme production by Rhizopus oryzae grown on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CN100529053C (zh) 一种少根根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CN100512658C (zh) 一种绿色木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CN112515008A (zh) 一种通过黑曲霉真菌提高红茶品质的方法
CN103060203A (zh) 一种真菌及其应用
CN114958623B (zh) 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盖姆斯木霉及其应用
CN116904427B (zh) 一种提高镰刀霉菌产复合纤维素酶的酶比活力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应用
CN114134048B (zh) 一株内生真菌及其应用于桑寄生繁育中的方法和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Menghai Tea Industry Co., Ltd.

Assignor: Mi Ming

Contract record no.: 201053000004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spergillus niger fungu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roduction of Pu'er tea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07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Open date: 20060329

Record date: 20100927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07

Termination date: 201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