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5314A - 光盘装置和光盘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盘装置和光盘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5314A
CN1725314A CNA2005100809356A CN200510080935A CN1725314A CN 1725314 A CN1725314 A CN 1725314A CN A2005100809356 A CNA2005100809356 A CN A2005100809356A CN 200510080935 A CN200510080935 A CN 200510080935A CN 1725314 A CN1725314 A CN 17253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focus
layer
recording layer
alphabe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809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崇之
米泽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25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53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11B7/08505Methods for 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by moving the head
    • G11B7/08511Methods for 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by moving the head with focus pull-in onl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盘装置和光盘处理方法。所述光盘装置包括:拾取器(15),其通过用激光束照射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光盘(D)获得读取信号;产生单元(12),其从读取信号产生焦点错误信号(FE);控制单元(21、37),其基于焦点错误信号(FE)聚焦激光束;保持单元(53),其保持用于在聚焦方向上驱动物镜(22)的焦点驱动信号(CF)和焦点错误信号(FE)的变化,作为历史信息;以及确定部件(36),其基于焦点驱动信号(CF)、焦点错误信号(FE)和历史信息,确定焦点位置存在于在光盘(D)的多个记录层中的何处。

Description

光盘装置和光盘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操作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光盘的光盘装置,尤其涉及通过参考历史信息来识别多个记录层的光盘装置和光盘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诸如数字通用盘(DVD)的光盘已经成为数字记录媒介的主流,并要求播放该光盘的光盘装置具有高可靠性。
在该光盘装置中,已公知了操作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光盘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按照需要通过物镜照射光盘的激光束的焦点在各记录层之间跳跃。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布No.2003-208720公开了这样的光盘装置,其通过将在光盘搜索时获得的焦点驱动信号的参考电压值与在L0层和L1层之间焦点跳跃之后的焦点驱动信号的电压值比较,来检测物镜的垂直位置,从而确定是否在L0层和L1层之间移动成功。
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KOKAI公报No.2003-208720的光盘装置中,不能识别当前激光束焦点的位置,直到读出并分析了记录层的地址信息。这样,存在识别结构不能用于实时控制例如焦点控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情形已经实现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和光盘处理方法,该光盘装置能够基于焦点驱动信号和焦点错误信号的变化(历史),通过确定再现或记录时的当前焦点位置,来可靠地确定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盘装置,包括:拾取器,其被配置成通过物镜用激光束照射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光盘,并从所述光盘读取反射光以输出读取信号;焦点错误信号产生单元,其被配置成基于从所述拾取器输出的所述读取信号产生焦点错误信号;焦点控制单元,其被配置成基于由所述焦点错误信号产生单元产生的所述焦点错误信号在聚焦方向上控制所述物镜的位置,并将所述激光束聚焦到所述多个记录层的任意层;保持单元,其被配置成保持用于在所述聚焦方向上驱动所述物镜的焦点驱动信号和由所述焦点错误信号产生单元产生的所述焦点错误信号的变化,作为历史信息;确定部件,其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焦点驱动信号、所述焦点错误信号和由所述保持单元保持的所述历史信息,确定并输出表明所述激光束的所述焦点位置存在于所述光盘的所述多个记录层的哪一层的层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成在所述光盘中的记录层中记录信息或者从所述光盘中的记录层再现信息,所述记录层由从所述确定部件输出的所述层信息指明。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盘处理方法,包括:通过物镜用激光束照射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光盘,并从所述光盘读取反射光以输出读取信号;基于所述读取信号产生焦点错误信号;基于所述焦点错误信号在聚焦方向上控制所述物镜的位置,并将所述激光束聚焦到所述多个记录层的任意层;保持用于在所述聚焦方向上驱动所述物镜的焦点驱动信号和所述焦点错误信号的变化,作为历史信息;基于所述焦点驱动信号、所述焦点错误信号和所述历史信息,确定并输出表明所述激光束的所述焦点位置存在于所述光盘的所述多个记录层的哪一层的层信息;以及在所述光盘中的记录层中记录信息或者从所述光盘中的记录层再现信息,所述记录层通过所述层信息表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方块图;
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中的拾取器细节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中的层确定部件的方块图;
图4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层确定处理操作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层确定处理操作的另一实例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说明当根据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焦点位置移动时焦点错误信号和焦点驱动信号的变化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当根据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焦点位置移动时焦点错误信号和焦点驱动信号的变化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当根据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焦点位置移动时焦点错误信号和焦点驱动信号的变化的图;以及
图9是用于说明当根据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焦点位置移动时焦点错误信号和焦点驱动信号的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方块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中的拾取器(pickup)细节的图。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层确定部件的方块图。
<光盘装置>
(结构和操作)
该实施例的光盘装置如图1和2所示被配置。可以采用能够记录用户数据的光盘或只读光盘作为光盘D。该实施例将说明可记录光盘。可记录光盘包括DVD-R、DVD-RAM、CD-R、CD-RW等。
在光盘D的表面上螺旋形地形成岸轨道(land track)和槽轨道(groove track)。通过主轴马达13旋转光盘D。通过拾取器15进行到光盘的信息记录或从光盘D的信息再现。拾取器15通过齿轮连接到主轴马达30。
通过连接到数据总线39的螺纹马达(thread motor)驱动器31来控制螺纹马达30。在螺纹马达30的固定单元上提供永磁体(未示出),并通过激励驱动线圈(未示出),沿光盘D的径向移动拾取器15。
在拾取器15上提供物镜22,如图2所示。通过驱动驱动线圈21,物镜22可在聚焦方向(物镜22的光轴方向)上移动。此外,通过驱动驱动线圈20,物镜22可在寻轨方向(与物镜的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然后,通过移动激光的射束点,可以如下所述执行轨道跳跃。
参考图1,调制电路19在记录信息时通过接口电路43对从主单元44供给的用户数据进行8-14调制(EFM),并提供EFM数据。
激光控制电路18在记录信息时(形成标记时)基于从调制电路19供给的EFM数据产生写信号,并将其供给到半导体激光二极管28。此外,激光控制电路18在记录信息时将比写信号小的读信号供给到半导体激光二极管28。
半导体激光二极管28产生与从激光控制电路18供给的信号对应的激光束。从半导体激光二极管28射出的激光束通过准直透镜25、半棱镜24、光学系统23和物镜22在光盘D上聚焦。从光盘D的反射光通过物镜22、光学系统23、半棱镜24和聚焦棱镜27入射到光束检测器26。
光束检测器26由4分(4-division)光束检测单元构成,并将信号A、B、C、D供给到RF放大器12。RF放大器12将(A+D)-(B+C)的寻轨错误信号TE供给到寻轨控制单元38,将(A+C)-(B+D)的焦点错误信号FE供给到聚焦控制单元37和层确定部件36,并将(A+D)+(B+C)的RF信号供给到数据再现单元35。
然后,聚焦控制单元37基于输入的焦点错误信号FE产生焦点驱动信号CF,并将该信号输出到聚焦驱动线圈21。结果,激光束总是只在光盘D的记录膜上聚焦。
此外,寻轨控制单元38基于输入的寻轨错误信号TE产生寻轨驱动信号CT,并将其输出到寻轨方向上的驱动线圈20。
如果进行焦点控制和寻轨控制,反射率的变化被反映到光束检测器26中的光束检测单元的输出信号的和信号RF,所述和信号RF来自与记录的信息相对应的光盘D的轨道上形成的凹陷(pit)。将信号RF供给到数据再现单元35。
数据再现单元35基于来自PLL电路16的再现时钟信号再现记录数据。此外,数据再现单元35具有测量信号RF的振幅的功能,并通过CPU 40读出测量值。
当通过寻轨控制单元38控制物镜22时,通过控制螺纹马达30来控制拾取器15,以在光盘的最优位置放置物镜22。
此外,可以在作为伺服控制电路的一个LSI芯片中形成马达控制单元14、寻轨控制单元38、激光控制电路18、PLL电路16、数据再现单元35、聚焦控制单元37等。
这些电路可以通过总线39由CPU 40控制。CPU 40基于通过接口电路43由主单元44提供的操作命令全面控制光盘装置。CPU 40使用RAM 41作为工作区域,并基于在ROM 42中记录的操作程序执行预定操作。
此外,如图3所示,层确定部件36包括用于接收焦点错误信号FE的字母S信号检测单元51(包括上字母S信号检测单元51-1和下字母S信号检测单元51-2),用于接收焦点驱动信号CF的方向检测单元52,以及用于接收焦点错误信号FE和焦点驱动信号CF的历史保持单元53。
层确定部件36包括用于接收历史保持单元53的输出、方向检测单元52的输出、字母S信号检测单元51的输出的历史读取/比较单元54,用于接收历史读取/比较单元54的输出的层确定部件55,用于接收层确定部件55和焦点ON信号FN的层决定单元56,以及用于接收历史读取/比较单元54的输出信号的错误决定单元57。
这里,字母S信号检测单元51接收输入的焦点错误信号FE,将其与阈值水平比较,并执行字母S信号的检测。阈值水平是固定值或由CPU 40设定的值。字母S信号检测单元(上)51-1检测字母S信号的峰侧,字母S信号检测单元(下)51-2检测字母S信号的谷侧。
通过聚焦控制单元37(或CPU 40)供给焦点驱动信号CF,以及方向检测单元52基于焦点驱动信号CF检测激光束的焦点位置是否接近或远离光盘D。
历史保持单元53使用结合的移位寄存器存储检测的字母S信号和方向以什么顺序被输入。也就是说,保持检测的焦点错误信号FE、焦点驱动信号CF、由字母S信号检测单元51检测的字母S信号的形状、以及由方向检测单元52检测的拾取器15的移动方向。取回时间(字母S信号检测时间和取样时间)和容量是任意的,并依赖于读取历史所需的精确度。
历史读取/比较单元54通过历史保持单元53中存储的数据顺序地检测哪一层被聚焦。该检测是通过读出历史保持单元53中保持的先前移动历史,并将其与当前焦点错误信号FE的字母S信号的形状(是反向字母S信号还是字母S信号)比较来进行的。
层决定单元56基于从聚焦控制单元37或CPU 40输入的焦点ON(开启)信号FN和来自层确定部件55的信号来决定聚焦的层,并将确定结果输出到CPU 40。
最终通过CPU 40来进行聚焦的层的确定,CPU 40使用层确定部件36的输出来确定聚焦的层。
<光盘装置的层决定处理>
(第一实例)
下面,将详细说明光盘装置的层决定处理。图4是用于说明光盘装置的层确定处理操作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图5是用于说明层确定处理操作的另一实例的流程图。图6是用于说明当光盘装置的焦点位置移动时焦点错误信号和焦点驱动信号的变化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当光盘装置的焦点位置移动时焦点错误信号和焦点驱动信号的变化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当光盘装置的焦点位置移动时焦点错误信号和焦点驱动信号的变化的图。图9是用于说明当光盘装置的焦点位置移动时焦点错误信号和焦点驱动信号的变化的图。
通过考虑焦点错误信号FE和焦点驱动信号CF的变化(历史)的层确定部件36的操作,光盘装置确定多个记录层的哪一层被当前激光束聚焦。
首先,如果在CPU 40的控制下通过控制聚焦控制单元37移动了拾取器15的物镜22,焦点位置开始向光盘表面移动,并同时初始化层确定部件36的值,以清除历史信息(S11)。然后,层确定部件36加载由CPU 40设定的值。例如,当从最低部向上移动时,设为“0”;当当前位于第一层时,设为“1”;以及当当前位于第二层时,设为“2”。清除历史保持单元53。
接着,根据焦点驱动信号CF移动拾取器15。如果从焦点错误信号FE检测到字母S信号(S12),则从历史保持单元53获得先前字母S形状和焦点驱动方向(S13)。
确定从当前给予层确定部件36的焦点错误信号FE检测的字母S信号的形状是否与由历史保持单元53保持的先前字母S信号的形状相同。
对于该确定,如图6所示,检测的字母S信号是反向字母S信号(例如,类似于信号FE1、FE2、FE3),还是通常的字母S信号(例如,类似于图8中的信号FE10、图9中的信号FE14、信号FE16或信号FE17)。例如,如果是以反向字母S信号→反向字母S信号或字母S信号→字母S信号的顺序,则确定为相同的形状。如果是以反向字母S信号→字母S信号或字母S信号→反向字母S信号的顺序,则确定为反向形状。此外,确定焦点驱动信号CF是否取向为相同的方向。
这里,如果历史读取/比较单元54确定字母S信号是相同的形状并且焦点驱动信号CF表明是相同的方向(S14),则确定将焦点位置移动到下一层。
此外,如果方向检测单元52确定焦点位置向上移动(S15),层确定部件36接收历史读取/比较单元54的输出,输出+1(S16)。
这落入了如下的情况,其中如果例如限定层确定部件36的输出的实例以使光盘表面为“0”,第一记录层L0为“1”以及第二记录层L1为“2”,则输出为“+1”,使得输出从第一记录层L0的“1”变为第二记录层L1的“2”。
如果在步骤S15(S15)通过方向检测单元52确定焦点位置向下移动,则层确定部件输出-1(S17)。这落入了如下的情况,其中输出为“-1”,使得输出从第一记录层L0的“1”变为光盘表面的“0”。
如果在步骤S14得到“否”,且检测的字母S信号是先前字母S信号的反向形状,以及焦点驱动信号CF表明相反方向(S19),则确定尽管焦点位置越过一层,它已经返回该层,并且层确定部件36保持输出(S21)。
如果检测的字母S信号和先前字母S信号是相同的形状并且焦点驱动信号CF表明相反方向,或字母S信号是反向形状并且焦点驱动信号CF表明相同方向,则确定由错误决定单元57检测到噪音并通知了CPU 40。此时,层确定部件36保持它的输出(S21)。
如果此时收到焦点ON信号FN(S18),层决定单元56通知CPU40当前层确定部件55的输出值作为聚焦的层。除非收到焦点ON信号FN,层决定单元56等待直到再次输入字母S(S12)。
利用焦点错误信号FE和焦点驱动信号CF,基于每个信号的这样的历史,利用光盘装置的层确定部件36进行层确定处理,所述历史为首先焦点位置存在于第一记录层中。然后,物镜22向上移动,然后从第一记录层中的“反向字母S信号”再次检测到(相同形状的)“反向字母S信号”。结果,甚至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中焦点位置这样互换:“光盘表面”→“第一记录层”→“第二记录层”→“第一记录层”,也可以进行焦点位置的层确定。
(当移动拾取器时的信号变化)
下面,将说明当激光束的焦点位置变化时焦点错误信号FE和焦点驱动信号CF的实例。
图6示出了当拾取器15接近两层光盘时的焦点错误信号FE和焦点驱动信号CF。物镜22的位置P1表明了这样的条件,其中物镜22远离光盘D并且没有检测到焦点错误信号FE。
在物镜22的位置P2,照射的光束聚焦在光盘D的表面上并检测到字母S的焦点错误信号FE1。在物镜22的位置P3,照射的光束聚焦在光盘D的记录层L0上并检测到焦点错误信号FE2。在物镜22的位置P4,照射的光束聚焦在光盘D的记录层L1上并检测到焦点错误信号FE3。当焦点驱动信号CF增加时,物镜22接近光盘D。
如果焦点驱动信号CF减小,尽管未在图6中示出,物镜22离开光盘D。如果物镜22在位置P4,物镜22逐步地从位置P4移动到位置P1。此时,从焦点错误信号FE3到信号FE1连续检测到焦点错误信号的反向信号。
接着,图7示出了其中物镜22接近光盘D,在第一层上聚焦的实例。当开始聚焦时,初始化层确定部件55。在图7中,加载“0”。
当焦点驱动信号CF增加时,物镜22接近光盘D。当物镜22在位置P5时,照射的光束聚焦在光盘D的表面上,从而检测到焦点错误信号FE5。此时,层确定部件55不计数,因为光束聚焦在光盘D的表面上。
随后,当物镜22在位置P6时,照射的光束聚焦在光盘D的记录层L0上,并检测到焦点错误信号FE6。此时,由于检测到该焦点错误信号FE6,确定焦点到达记录层L0,因为历史表明光盘D的表面先前被聚焦,并且层确定部件55计数。
如果在此位置执行聚焦,控制焦点驱动信号CF以使焦点不离去,并且焦点错误信号FE6成为只具有峰的字母S信号,因为物镜22没有移动。结果,确定层决定单元56的输出聚焦在第一层上,并例如输出“1”。
尽管图7表示了理想的波形,在实际的操作中可能在焦点错误信号FE6中检测到较大的谷。在此情况下,确定第一层被聚焦。
图7涉及第一记录层。如果拾取器接近光盘D并在第二层上聚焦,通过焦点错误信号FE5和FE6,在如图6所示的物镜22的位置P4获得了与焦点错误信号FE6相同的波形。通过利用移位寄存器和历史确定识别该轨线,由历史读取/比较单元54确定第二记录层L1被聚焦。
尽管图7提及物镜22接近光盘D的表面并在其后聚焦在记录层上,该情形能够实现这样的情况,其中记录层L0已经被聚焦,并然后跳跃到记录层L1。在此情况下,层确定部件55加载例如“1”用于初始化。
此外,该情形能够实现这样的情况,其中记录层L1已经被聚焦,并然后跳跃到记录层L0。在此情况下,层确定部件55加载例如“2”用于初始化。
接着,图8示出了当焦点经过第一层,然后返回并聚焦在第一层上时的各个信号的图。
当开始聚焦时,初始化层确定部件55。在图8中,层确定部件55加载例如“0”。
随着焦点驱动信号CF增加,物镜22接近光盘D。当物镜22在位置P7时,照射的光束聚焦在光盘D的表面上,并检测到焦点错误信号FE7。此时,层确定部件55不计数,因为焦点在光盘D的表面上。
随后,当物镜22在位置P8时,照射的光束聚焦在光盘D的记录层L0上,并检测到焦点错误信号FE8。此时,因为历史表明光盘D的表面先前被聚焦并且焦点到达该记录层,层确定部件55计数。
焦点驱动信号CF进一步增加,从而焦点经过记录层L0,物镜22位于位置P9。此后,通过减小焦点驱动信号CF,将物镜22移动到位置P10并检测焦点错误信号FE10
因为焦点错误信号FE10是先前检测的字母S的反向形状,并且寻轨驱动信号CT表明与先前检测的方向相反,所以确定焦点返回记录层L0,并且层确定部件55保持计数器值。
如果在此位置聚焦,控制寻轨驱动信号CT以使焦点不离去,并且焦点错误信号FE10成为只具有峰的字母S信号,因为物镜22不再移动。结果,层确定部件55确定第一层被聚焦。
图8表明了理想的波形,在实际的操作中可能在焦点错误信号FE6中检测到较大的谷。在此情况下,确定第一层被聚焦。图8涉及第一记录层L0,并且第二记录层L1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得以实现。
如果物镜22接近光盘D,经过第一和第二层,然后返回,从而在第二层上聚焦,则在焦点错误信号FE7、FE8之后,当物镜22在如图6所示的位置P4时产生与焦点错误信号FE8相同的波形。通过使用历史读取/比较单元54跟踪该轨线,确定第二层被聚焦。
图8说明了物镜22接近表面,此后记录层被聚焦。在此条件下,记录层L0已经被聚焦,从而可以实现跳跃到记录层L1上的操作。在此情况下,在初始化时,层确定部件55加载例如“1”。
此外,记录层L1已经被聚焦,从而可以实现跳跃到记录层L0上的操作。在此情况下,对于初始化,层确定部件55开始于加载例如“2”。
接着,作为操作的实例,图9示出了当焦点开始于光盘D的表面,经过第一层一次并到达第二层,并返回第一层并然后返回光盘D的表面时的各个信号。
在类似于图6到8的该情况下,当物镜22在位置P11时,在光盘D的表面上聚焦,同时利用焦点错误信号FE检测反向字母S信号FE11,当物镜22在位置P12时,在第一记录层L0上聚焦,同时利用焦点错误信号FE检测反向字母S信号FE12,以及当物镜22在位置P13时,在第二记录层L1上聚焦,同时利用焦点错误信号FE检测反向字母S信号FE13
此外,当物镜22在位置P14时焦点经过第二记录层L1,当物镜22在位置P15时,在第二记录层L1上聚焦,同时利用焦点错误信号FE检测字母S信号FE15。当物镜22在位置P16时,在第一记录层L0上聚焦,同时利用焦点错误信号FE检测字母S信号FE16。此外,当物镜22在位置P17时,在光盘D的表面上聚焦同时利用焦点错误信号FE检测字母S信号FE17,然后层确定部件36的输出再次返回到“0”。
根据上述光盘装置,通过基于焦点错误信号FE和焦点驱动信号CF的历史比较字母S信号和反向字母S信号的形状,可以可靠地执行层确定而不发生错误,即使焦点到达第二记录层并经过第二记录层以执行过冲然后返回第二记录层。
也就是说,上述光盘装置当焦点位置往复时执行层确定,当物镜22移动并且激光束的焦点位置开始于光盘D的表面并到达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并进一步从第二记录层返回到第一记录层和光盘D的表面时,确定部件的输出从“0”→“1”→“2”→“1”→“0”变化,从而考虑到那时为止层确定的历史,确定在焦点位置的层。
该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相应于焦点驱动信号CF和焦点错误信号FE的变化(历史)辨认在多个记录层中的当前焦点位置。也就是说,焦点驱动信号CF和焦点错误信号FE的变化(历史)涉及辨认当多个焦点驱动信号CF保持“正”时到目前为止焦点位置继续向上移动并当前向上移动。对于焦点错误信号FE,它涉及辨认“反向字母S信号”的检测继续类似“反向字母S信号”→“反向字母S信号”→“反向字母S信号”。
在不基于焦点驱动信号CF和焦点错误信号FE的瞬时值辨认在例如第一记录层中存在焦点位置的情况下,基于焦点驱动信号CF和焦点错误信号FE的连续历史进行层确定,例如,首先,焦点位置存在于第一记录层中,此后物镜22向上移动并从第一记录层的“反向字母S信号”检测“反向字母S信号”,从而可以进行这样的层确定,其中例如当前焦点位置存在于第二记录层中。
因为基于焦点驱动信号CF和焦点错误信号FE的历史确定焦点位置的层,即使焦点位置以如下方式往复,例如光盘表面→第一记录层→第二记录层→第一记录层,也可以可靠地进行其中形成焦点的层的识别处理。
(第二实例)
第二实例提供了这样的光盘装置,其能够通过在每个光盘D的各层上设置焦点可靠地检测字母S信号,并能够获得焦点驱动信号CF和焦点错误信号FE的测量数据。
也就是说,光盘D不总是一律地控制焦点驱动信号CF,并不总是检测焦点驱动信号CF和焦点错误信号FE,但是光盘D具有其固有特性。这样,当每一次在光盘固定器中放入DVD时,如图9所示,焦点位置连续地移动到光盘D的每一层,此时,获得了光盘D固有的焦点驱动信号CF和焦点错误信号FE的测量值,并且测量结果对于层确定处理是有用的。
当每一次在光盘固定器中放入光盘D时,如图5的流程图所示,聚焦控制单元37控制激光束,从而激光束的焦点位置开始于光盘D的表面并到达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并进一步从第二记录层改变为第一记录层和光盘D的表面(S10)。
当拾取器15再次返回光盘D的表面时,作为焦点错误信号FE的变化的反向字母S信号和字母S信号的检测被存储为测量数据,并且该测量数据用于检测随后的反向字母S信号和字母S信号。
通过使用步骤S12中的记录测量数据,甚至可以准确地实现光盘之间特性的微小差异。
也就是说,因为使用测量数据能够精确地注册反向字母S信号的产生时间、信号的幅度等,具体地,可以基于测量数据准确地检测焦点错误信号(S12)。在图5的流程图的处理中,省略了与图4相同部分的说明。
优选由CPU 40、RAM 41等自动进行通过将焦点位置从光盘D的表面提供到深记录层来存储测量数据的处理,以只获得测量数据。此外,测量数据可以用于决定层跳跃的控制量等。
如上所祥述,尽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各种实施例来实现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各种修改,并且甚至没有特殊发明能力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发明应用到各种实例。因此,本发明延伸到与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宽范围,而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上述光盘D的多个记录层的每个与层确定部件36的输出的相互匹配只是一个实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而是可以进行各种设定。

Claims (12)

1.一种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拾取器(15),其被配置成通过物镜(22)用激光束照射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光盘(D),并从所述光盘(D)读取反射光以输出读取信号;
焦点错误信号产生单元(12),其被配置成基于从所述拾取器(15)输出的所述读取信号产生焦点错误信号(FE);
焦点控制单元(21、37),其被配置成基于由所述焦点错误信号产生单元(12)产生的所述焦点错误信号(FE)在聚焦方向上控制所述物镜(22)的位置,并将所述激光束聚焦到所述多个记录层的任意层;
保持单元(53),其被配置成保持用于在所述聚焦方向上驱动所述物镜(22)的焦点驱动信号(CF)和由所述焦点错误信号产生单元(12)产生的所述焦点错误信号(FE)的变化,作为历史信息;
确定部件(36),其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焦点错误信号(FE)、所述焦点驱动信号(CF)和由所述保持单元(53)保持的所述历史信息,确定并输出表明所述激光束的所述焦点位置存在于所述光盘(D)的所述多个记录层的哪一层的层信息;以及
控制单元(40),其被配置成在所述光盘中的记录层中记录信息或者从所述光盘中的记录层再现信息,所述记录层由从所述确定部件(36)输出的所述层信息指明。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部件(36)被配置成检测作为所述焦点错误信号(FE)的变化的反向字母S信号和字母S信号,并利用所述历史信息中的所述反向字母S信号和字母S信号确定所述层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点控制单元(21、37)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焦点驱动信号(CF)、所述焦点错误信号(FE)和所述层信息,控制所述物镜(22)的焦点在所述光盘(D)的预定记录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部件(36)被配置成当所述激光束的所述焦点位置从所述光盘(D)的表面到达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并从所述第二记录层返回所述第一记录层和所述光盘(D)的表面时,存储作为所述焦点错误信号(FE)的变化的反向字母S信号和字母S信号的检测,作为测量数据,并将所述测量数据用于随后的对所述反向字母S信号和字母S信号的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部件(36)被配置成移动所述物镜(22),以移动所述激光束的所述焦点位置,来只获得所述测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部件(36)被配置成当移动所述物镜(22)以使所述激光束的所述焦点位置从所述光盘(D)的表面到达所述第一记录层和所述第二记录层并进一步从所述第二记录层返回所述第一记录层和所述光盘(D)的表面时,考虑先前层确定的所述历史,进行所述焦点位置的层确定。
7.一种光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物镜(22)用激光束照射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光盘(D),并从所述光盘(D)读取反射光以输出读取信号;
基于所述读取信号产生焦点错误信号(FE);
基于所述焦点错误信号(FE)在聚焦方向上控制所述物镜(22)的位置,并将所述激光束聚焦到所述多个记录层的任意层;
保持用于在所述聚焦方向上驱动所述物镜(22)的焦点驱动信号(CF)和所述焦点错误信号(FE)的变化,作为历史信息;
基于所述焦点驱动信号(CF)、所述焦点错误信号(FE)和所述历史信息,确定并输出表明所述激光束的所述焦点位置存在于所述光盘(D)的所述多个记录层的哪一层的层信息;以及
在所述光盘中的记录层中记录信息或者从所述光盘中的记录层再现信息,所述记录层由所述层信息指明。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光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并输出所述层信息的步骤检测作为所述焦点错误信号(FE)的变化的反向字母S信号和字母S信号,并利用所述历史信息中的所述反向字母S信号和字母S信号确定所述层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的光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所述焦点错误信号(FE)的步骤基于所述焦点驱动信号(CF)、所述焦点错误信号(FE)和所述层信息,控制所述物镜(22)的焦点在所述光盘(D)的预定记录层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光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激光束的所述焦点位置从所述光盘(D)的表面到达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并从所述第二记录层返回所述第一记录层和所述光盘(D)的表面时,所述确定并输出所述层信息的步骤存储作为所述焦点错误信号(FE)的变化的反向字母S信号和字母S信号的检测,作为测量数据,并将所述测量数据用于随后的对所述反向字母S信号和字母S信号的检测。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光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并输出所述层信息的步骤移动所述物镜(22),以移动所述激光束的所述焦点位置,以只获得所述测量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7的光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移动所述物镜(22)以使所述激光束的所述焦点位置从所述光盘(D)的表面到达所述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并进一步从所述第二记录层返回所述第一记录层和所述光盘(D)的表面时,所述确定并输出所述层信息的步骤考虑先前层确定的所述历史,进行所述焦点位置的层确定。
CNA2005100809356A 2004-06-25 2005-06-24 光盘装置和光盘处理方法 Pending CN17253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88097A JP2006012293A (ja) 2004-06-25 2004-06-25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処理方法
JP2004188097 2004-06-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5314A true CN1725314A (zh) 2006-01-25

Family

ID=35505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0809356A Pending CN1725314A (zh) 2004-06-25 2005-06-24 光盘装置和光盘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286358A1 (zh)
JP (1) JP2006012293A (zh)
KR (1) KR20060046376A (zh)
CN (1) CN1725314A (zh)
TW (1) TW200603113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0054B1 (en) * 1996-05-15 2001-05-29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Multiple layer disk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record medium
JPH1097720A (ja) * 1996-09-20 1998-04-14 Nikon Corp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US5974009A (en) * 1996-10-29 1999-10-2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Focus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e in multilayer optical disk reproduction system
JPH1139665A (ja) * 1997-07-15 1999-02-12 Pioneer Electron Corp 多層光記録媒体用フォーカス制御装置
JP3367444B2 (ja) * 1999-02-18 2003-01-14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の記録再生装置に適用される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4089177B2 (ja) * 2000-10-25 2008-05-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層間ジャンプ方法
KR101002538B1 (ko) * 2002-11-26 2010-12-17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브, 광의 초점을 얻는 방법, 프로세서 및 프로그램을 기억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억 매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286358A1 (en) 2005-12-29
TW200603113A (en) 2006-01-16
JP2006012293A (ja) 2006-01-12
KR20060046376A (ko) 2006-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5405C (zh) 记录再生媒体及使用记录再生媒体的记录再生装置
CN1292407C (zh) 光盘装置
CN1229781C (zh) 光盘记录设备
CN1201320C (zh) 光盘再生装置及盘种类判断方法
CN1147842C (zh) 盘片驱动装置
CN1297977C (zh) 光盘驱动器和记录/回放的方法
CN1441411A (zh) 光盘装置
CN1224015C (zh) 光盘装置
CN1212423A (zh) 光盘存储介质质量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2989C (zh) 信息录放装置
CN1294585C (zh) 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设备和方法
CN1942935A (zh) 光盘装置
CN101040331A (zh) 对多层盘执行无误差访问操作
CN100345191C (zh) 摆频信号提取电路和光盘驱动器
CN1855239A (zh) 光盘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305046C (zh) 光盘重放装置和光盘重放方法
CN1725314A (zh) 光盘装置和光盘处理方法
CN1320530C (zh) 信息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637908A (zh) 光盘设备、控制光盘设备的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667715A (zh) 盘驱动器中的层间搜索方法
CN1942940A (zh) 光盘装置
CN100343908C (zh) 光盘装置
CN100347761C (zh) 光盘装置
CN1791910A (zh) 在光盘驱动器中进行径向跟踪的方法
CN1296904C (zh) 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