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5173A -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5173A
CN1725173A CNA2005100851955A CN200510085195A CN1725173A CN 1725173 A CN1725173 A CN 1725173A CN A2005100851955 A CNA2005100851955 A CN A2005100851955A CN 200510085195 A CN200510085195 A CN 200510085195A CN 1725173 A CN1725173 A CN 17251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rinting
print
ejection port
print jo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851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6030C (zh
Inventor
柿木睦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725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5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603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603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15Assigning priority to, or interrupting, a particular operation
    • H04N1/00923Variably assigning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2Image hardcopy reproduc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在打印系统中能高速进行保密打印而且能提高方便性。该打印系统具有通过系统总线相互连接的主计算机、排纸可选型激光打印机以及非排纸可选型激光打印机。主计算机起图像信息的供给源或者数据处理装置的作用,控制上述排纸可选型激光打印机以及非排纸可选型激光打印机。上述排纸可选型激光打印机以及非排纸可选型激光打印机,在收到的作业是保密打印而且有其它处理中的作业的情况下,当有多个排纸口时执行插入打印处理,当只有一个排纸口时执行提升打印处理。

Description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特别涉及具有通过密码等进行用户认证的保密功能的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的网络技术的进步,适用于网络的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打印装置已实用化,这些打印装置与网络连接、由多个用户共享少量的打印装置来进行打印的打印系统已处于广泛应用中。
另一方面,在打印的文件中,由于还包括人事信息或者个人信息等机密信息,因此人们提出了在共享打印装置的环境中,能进行不被他人看到打印物的保密打印(secured print)的、例如,象以下这样的两种技术。
例如,Japanese Open Laid Patent No.2000-222150,在由与网络连接的主计算机和打印装置构成的打印系统中,当进行保密打印时,向打印装置发送添加了密码的打印作业,并且,在软盘中记录密码,利用插入到打印装置中的软盘核对密码实现保密打印。另外,JapaneseOpen Laid Patent No.2001-039608,在具有钉缀用的中间托盘的打印装置中,即使没有钉缀指示也在上述中间托盘中暂时贮存纸张,并在所有打印作业打印结束时,把作业的纸摞一下子排出到排纸托盘中,由此,实现在打印结束之前看不到打印物的内容的简易的保密打印。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与保密打印本身的结构有关,而且,没有提及处理多个作业时的问题。在实际的办公环境下的保密打印的运用中,由于多个用户共享使用打印装置,因此即使某个用户进行了用于打印机密文档的保密打印操作,但大多数情况下该打印装置已处于打印中,从而有时会在打印装置前进行等待,直到他人的打印作业结束。进而,有时也会在密码解除等保密打印执行操作中接收到其他人的作业。
保密打印从其性质上讲,是在不愿被其他人看到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为了不被拿错或者偷看,用户只好在打印装置前等待,有时必须在打印装置前一直等到其他人的打印作业和自己的保密打印作业都结束为止。
进而,共享打印装置的人数越多该打印装置运转的概率就越高,为了避免这些,只好在确认打印装置未处于打印中之后再执行保密打印,在共享使用打印装置的普通办公环境中,保密打印实质上难以使用。
为了根本地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增设打印装置,使每台打印装置的运转率降低,但是由于关系到成本,因此并不现实。
即,在上述的Japanese Open Laid Patent No.2000-222150和Japanese Open Laid Patent No.2001-039608中,未考虑在多个用户共享一台打印装置的环境下,因与其他用户的关系而产生的问题,不能提高在普通办公环境下构筑的现有的打印系统中的保密打印的方便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高速进行保密打印而且能提高方便性的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根据本发明,上述的目的通过提供以下的打印装置来实现,该打印装置能够进行保密打印(secured print),具有确定多个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顺序的确定单元、变更上述确定了的打印处理顺序的打印控制单元、判别上述打印作业是否是保密打印的对象的打印种类判别单元,上述打印控制单元把要进行上述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顺序提到该要保密的打印作业以外的打印作业之前。
从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说明中将会明确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其中,相同的参考符号在所有的附图中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概略地表示包括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的打印系统的结构。
图2是表示图1中的激光打印机的系统结构的框图。
图3是概略地表示图2中的视频控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由图1中的激光打印机执行的保密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在图4的步骤S405中执行的通常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在图4的步骤S406中执行的插入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图6的插入打印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图8是在图4的步骤S407中执行的提升(promote)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图4的打印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图10A、10B是用于说明作业处理顺序控制表的图。
图11A~图11D是在图4的步骤S401中执行的保密打印作业的密码输入的画面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除非特别声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提到的零部件的相对配置、数值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概略地表示包括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的打印系统的结构。
在图1中,包括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的打印系统100具备通过系统总线110相互连接的主计算机101、排纸可选型激光打印机102A以及非排纸可选型激光打印机102B。主计算机101起图像信息的供给源和数据处理装置的作用,控制激光打印机102A、102B。
激光打印机102A具有多个排纸纸盒,进行分类、每个用户的区分、大量纸张的堆积等。另一方面,打印机102B在主体上只有一个排纸口,所有的打印作业都从主体上部的排纸口排纸。
图2是表示图1中的激光打印机102A、102B的系统结构的框图。
在图2中,激光打印机102A、102B具备连接在主计算机101上的后述的图3的视频控制器103、分别连接在视频控制器103上的面板单元104以及打印引擎105。
视频控制器103根据主计算机101提供的图像信息(例如,ESC代码、页描述语言等),对每一页生成光栅数据,并发送给打印引擎105。
打印引擎105根据视频控制器103提供的光栅数据在感光鼓上形成潜像,通过把该潜像转印、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电子照相方式)来记录图像。
面板单元104作为用户接口来使用。用户通过操作面板单元104,能够指示所要的操作。用户为了开始保密打印作业的打印操作,通过该面板单元104输入密码。另外,在面板单元104上显示激光束打印机102的处理内容、对用户的警告内容,省电模式时变成消除了显示的状态。
图3是概略地表示图2中的视频控制器103的结构的框图。
图3的视频控制器103具备连接到面板单元104的面板I/F单元301、连接到主计算机101的主I/F单元302、图像数据发生单元303、ROM304、图像存储器305、连接到打印引擎105的引擎I/F单元306、RAM307、DMA控制单元308、CPU309、EEPROM310、以及二次存储装置311,它们通过系统总线320相互连接。
在图3中,面板I/F(接口)单元301进行与面板单元104的数据通信。CPU309通过面板I/F单元301,能够确认用户在面板单元104设定、指示了的内容。主I/F单元302通过网络与主计算机等主计算机101进行双向通信连接。引擎I/F单元306与打印引擎105进行通信连接。CPU309通过引擎I/F单元306能对信号170、173、175、178、179、180进行控制,并能认识信号171、172、174、176、177、181、182的状态,即打印引擎105的状态。
图像数据发生单元303根据主计算机101提供的图像信息,生成提供给打印引擎105的光栅数据(光栅化,rasterize)。图像存储器305暂时保存所生成的光栅数据。CPU309根据保存在ROM304中的控制程序代码,控制与CPU总线320连接的设备。RAM307是CPU309使用的暂存用存储器,构成为能通过未图示的连接到增设端口的可选RAM扩大存储器容量。RAM307被用作存储描绘目标的未图示的描绘目标存储单元、由存储在ROM304中的控制程序暂时使用的工作存储器等。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andProgrammable ROM)310,例如由用于保持浓度修正表等控制信息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DMA控制单元308根据来自CPU309的指示把图像存储器305内的光栅数据传送给引擎I/F单元306。二次存储装置311是硬盘等,保存打印数据和其它控制信息等。
系统总线320包括地址、数据以及控制总线。面板I/F单元301、主I/F单元302、图像数据发生单元303、ROM304、图像存储器305、引擎I/F单元306、RAM307、DMA(直接存储器访问,Direct MemoryAccess)控制单元308、CPU309、EEPROM310、以及二次存储装置311分别能够通过系统总线320访问所有的设备。
这种环境下的保密打印(secured print)的有代表性的流程如下。
在把主计算机上生成的作业发送到打印机102A或者打印机102B时,进行保密打印指定。这时,用户预先指定密码作为从打印机取出该作业时的密钥。收到进行了保密打印指定的作业的打印机,将该作业原封不动地保持为收到的PDL(页描述语言,Page DescriptionLanguage)数据,或者在转换为图像的状态下保持该作业。进行了保密打印指定的用户在要取出该作业时,从打印机的面板单元104选择自己发送的作业,输入密码执行打印。现在,举例对操作进行说明,该操作随例如把保密打印作业发送到打印机102A还是发送到打印机102B而不同。
打印机102A由于具有多个排纸纸盒,因此能按每个用户切换排纸纸盒,能防止多个用户的作业混放,因此,即使暂时中断了打印中的前面的作业,也能容易地将保密打印作业和前面的作业区分开。从而,能够通过后述的图6以及图7的插入处理输出保密打印作业,进行最快速的输出。
另一方面,打印机102B由于排纸口只有1个,因此如果进行插入操作,则可能分不清作业的断开处,从而有可能造成拿错,因此在当前打印中的作业完成后,通过后述的图8的提升打印处理输出保密打印作业。
通过这些控制,能够实现保密打印的高速化以及防止拿错。
在图1中,以102A、102B为打印机作为例子,但是不用说,即使是具有打印(print)功能、复印功能、扫描功能的多功能外围设备(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也没有问题。
另外,不用说,激光打印机102A、102B可以是复印机、FAX或者具有多个这些功能的复合机,进而也可以是喷墨打印机等其它打印方式的打印机。
图4是由图1中的激光打印机102A、102B执行的保密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在图4中,打印机102A、102B把来自面板单元104的打印指示或者打印数据接收作为触发来开始处理,解释收到的作业的作业控制信息(步骤S401)。作业控制信息除了包括复制份数、作业名称、排纸模式等各种信息以外,还包括是否是保密打印作业这样的信息。
在步骤S401中处理的打印作业为保密打印时,在来自面板单元104的打印指示中包括密码输入操作。如图11A~图11D所示,在LCD1100上显示信息,利用箭头键1101进行作业种类、用户、打印作业等各种选择,利用执行键1102确定,利用联机键1103进行联机、脱机的控制。
首先,当用户按箭头键↑(1101)时,显示作业种类。图11A是显示了保密作业这种作业种类的状态。在选择了作业种类并按执行键时,接下来显示用户名。图11B是选择了名为“kakky”的用户的状态。接着,在选择了用户名并按执行键时,显示该用户的保密作业。图11C是选择了“秘密文档”这种作业的状态。接着,在选择了打印作业并按执行键时,可以进行密码输入。图11D表示输入了密码“1234”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按执行键,许可实际的打印作业的开始。
此时,可以按联机键进行脱机,然后进行上述的密码输入操作,也可以在联机的状态下进行密码输入操作。
在脱机后再进行密码输入操作时,如果有执行中的打印作业,则暂时中断,在脱机解除后,再开始执行该打印作业。这样,在用后述的插入打印处理来处理所要的保密打印作业的情况下,可以预先中断执行中的打印作业,快速转到执行所要的保密打印作业。如果没有执行中的打印作业,则在密码输入过程中不接收新的打印作业,因此能立刻执行所要的保密打印作业。
另一方面,在联机的状态下进行密码的输入操作时,在密码的输入过程中,如果有执行中的打印作业则继续执行打印处理。这样,在用后述的提升打印处理来处理所要的保密打印作业时,在密码输入操作过程中并行进行执行中的打印作业,因此能快速地转到执行所要的打印作业。
接着,根据所解释的作业控制信息,判别收到的作业是否是保密打印作业(步骤S402),是保密打印作业时,判别是否有其它处理中的作业(步骤S403)。
当步骤S402的判别结果是收到的作业不是保密打印作业,或者步骤S403的判别结果是没有其它处理中的作业时,执行后述的图5的通常打印处理(步骤S405),结束本处理。
当步骤S403的判别结果是有其它处理中的作业时,判别是否有多个排纸口(步骤S404),当有多个排纸口时,执行后述的图6的插入打印处理(步骤S406),当没有多个排纸口时,执行后述的图8的提升打印处理(步骤S407),结束本处理。
根据图4的处理,在收到的作业是保密打印作业(步骤S402中为YES),而且有其它处理中的作业(步骤S403中为YES)的情况下,当有多个排纸口时(步骤S404中为YES),执行插入打印处理(步骤S406),当仅有1个排纸口时(步骤S404中为NO),执行提升打印处理(S407),因此能高速进行保密打印而且能提高方便性。
在具有多个排纸口的情况下,最好把要进行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排纸口切换到与打印处理中的打印作业不同的其它排纸口(排纸口切换单元),由此,能够防止拿错打印物。这种情况下,其它排纸口最好与打印处理中的打印作业的排纸口相邻。
另外,也可以把要进行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排纸口切换到特定的排纸口。由此,能够可靠地对打印作业进行保密。该特定的排纸口最好是安全排纸托盘(escape paper discharging tray)。
图5是在图4的步骤S405中执行的通常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在图5中,首先根据收到的数据的属性等确定作业的处理顺序,更新图10A、图10B所示的作业处理顺序控制表(步骤S501)。图10A、图10B所示的作业处理顺序控制表能够管理处理中的作业数的量的信息,如果新投入作业,则添加一组信息。管理进行PDL处理的作业的顺序和进行打印处理的作业的顺序。在图5所示的处理中,作业处理顺序控制表为图10A所示的内容,PDL处理与打印处理的顺序相同。接着,判别是否有未解释的PDL数据(步骤S502),当有未解释的PDL数据时,根据作业处理顺序控制表内的PDL处理顺序的内容进行PDL解释,生成了中间数据以后(步骤S503)进入步骤S504;当没有未解释的PDL数据时,立刻进入步骤S504。
在接下来的步骤S504中,判别是否有要处理的中间数据,当有中间数据时,按照生成中间数据的顺序生成图像数据,进行了打印的准备以后(步骤S505)进入S506;当没有要处理的中间数据时,立刻进入S506。
进而,在接下来的步骤S506中,判别是否有要处理的图像数据,当有要处理的图像数据时,按照生成图像数据的顺序与引擎进行交换,并进行打印处理,实际进行了打印以后(步骤S507)进入步骤S508;当没有要处理的图像数据时,立刻进入步骤S508。在步骤508中判别所有作业的打印是否结束,没有全部结束时,返回步骤S502。另一方面,如果全部作业的打印结束,则结束本处理。
另外,为了说明的方便,是在结束了前处理以后再转移到下一个处理这样地对步骤S503、步骤S505、步骤S507分别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不同的页的处理能平行地进行处理的形式。
图6是在图4的步骤S406中执行的插入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在图6中,与图5的步骤相同的步骤赋予相同的符号。
在图6中,首先暂时中断其它作业的处理,进行准备,使得能够优先处理保密打印作业,并且,对于这时已开始打印的作业,存储已打印到何处,使得恢复时知道可以从哪页再次开始(步骤S601),保留PDL数据,将处理途中的作业的中间数据、图像数据等全部废除(步骤S602),接着,根据收到的数据的属性等确定作业的处理顺序,更新图10A、图10B所示的作业处理顺序控制表(步骤S501)。
接着,判别是否有未解释的PDL数据(步骤S502),当有未解释的PDL数据时,根据作业处理顺序控制表内的PDL处理顺序的内容进行PDL解释,生成了中间数据以后(步骤S503)进入步骤S603;当没有未解释的PDL数据时,立刻进入步骤S603。
本插入打印处理的打印处理顺序,由于由PDL解释的处理顺序(即生成中间数据的顺序)确定,因此想到如果中断前面正在进行处理的作业,插入保密打印作业的PDL解释,然后,执行插入作业的PDL解释,则能够实现顺序的切换。
在接下来的步骤S603中,判别是否有因插入处理而暂时中断了的作业,当有暂时中断了的作业时,再次开始暂时中断作业的处理以后(步骤S604)进入步骤S504;当没有暂时中断了的作业时,立刻进入步骤S504。
在接下来的步骤S504中,判别是否有要处理的中间数据,当有中间数据时,按照生成中间数据的顺序生成图像数据,进行了打印的准备以后(步骤S505)进入步骤S506;当没有要处理的中间数据时,立刻进入步骤S506。
进而,在接下来的步骤S506中,判别是否有要处理的图像数据,当有要处理的图像数据时,根据在步骤S601中预先存储的打印完毕页数,废除打印完毕的图像数据(步骤S605),按照生成图像数据的顺序与引擎进行交换,并进行打印处理,实际进行了打印以后(步骤S507)进入步骤S508;当没有要处理的图像数据时,立刻进入步骤S508。在步骤508中,判别所有作业的打印是否都结束了,当未全部结束时,返回步骤S502。另一方面,如果所有作业的打印都结束了,则结束本处理。
在步骤S605中说明的对已完成打印的页不进行打印的方法,也可以根据在步骤S601中预先存储的打印完毕页数,在步骤S503中利用跳读PDL数据等的处理来实现。
图7是图6的插入打印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在图7中,首先,在步骤S901中,暂时中断开始供纸的作业的处理,然后,根据收到的数据的属性等确定作业的处理顺序,更新图10A、图10B所示的作业处理顺序控制表(步骤S501)。图10A、图10B所示的作业处理顺序控制表能够管理处理中的作业数的量的信息,如果新投入作业则添加一组信息。管理进行PDL处理的作业的顺序和进行打印处理的作业的顺序。在图5所示的处理中,作业处理顺序控制表为图10A所示的内容,PDL处理和打印处理的顺序相同。接着,判别是否有未解释的PDL数据(步骤S502),当有未解释的PDL数据时,根据作业处理顺序控制表内的PDL处理顺序的内容进行PDL解释,生成了中间数据以后(步骤S503)进入步骤S504;当没有未解释的PDL数据时,立刻进入步骤S504。
在接下来的步骤S504中,判别是否有要处理的中间数据,当有中间数据时,按照生成中间数据的顺序生成图像数据,进行了打印的准备以后(步骤S505)进入步骤S506;当没有要处理的中间数据时,立刻进入步骤S506。
进而,在接下来的步骤S506中,判别是否有要处理的图像数据,当有要处理的图像数据时,根据例如图10B那样的作业处理控制表内的打印处理顺序的信息,与引擎进行交换,并进行打印处理,实际进行了打印以后(步骤S702)进入步骤S508;当没有要处理的图像数据时,立刻进入步骤S508。在步骤508中判别是否所有作业的打印都结束了,当未全部结束时,返回步骤S502。另一方面,如果所有作业的打印都结束了,则结束本处理。
如上所述,在重视保密性的保密打印进行插入处理的情况下,通过在不废除其它打印作业的情况下实现作业顺序的超越处理,能够实现保密打印作业的进一步高速化。
图8是在图4的步骤S407中执行的提升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在图8中对与图5的步骤相同的步骤赋予相同的符号。
在图8中,首先,做标记,使得未开始供纸的作业不开始供纸(步骤S701),然后,根据收到的数据的属性等确定作业的处理顺序,更新图10A、图10B所示的作业处理顺序控制表(步骤S501)。图10A、图10B所示的作业处理顺序控制表为能够管理处理中的作业数的量的信息,如果新投入作业则添加一组信息。管理进行PDL处理的作业的顺序和进行打印处理的作业的顺序。在图8所示的处理中,作业处理顺序控制表为图10A所示的内容,PDL处理和打印处理的顺序相同。接着,判别是否有未解释的PDL数据(步骤S502),当有未解释的PDL数据时,根据作业处理顺序控制表内的PDL处理顺序的内容进行PDL解释,生成了中间数据以后(步骤S503)进入步骤S504;当没有未解释的PDL数据时,立刻进入步骤S504。
在接下来的步骤S504中,判别是否有要处理的中间数据,当有中间数据时,按照生成中间数据的顺序生成图像数据,进行了打印的准备以后(步骤S505)进入步骤S506,当没有要处理的中间数据时,立刻进入步骤S506。
进而,在接下来的步骤S506中,判别是否有要处理的图像数据,当有要处理的图像数据时,根据例如图10B那样的作业处理控制表内的打印处理顺序的信息,与引擎进行交换,进行打印处理,实际进行了打印以后(步骤S702)进入步骤S508;当没有要处理的图像数据时,立刻进入步骤S508。在步骤S508中判别是否所有作业的打印都结束了,当未全部结束时,返回步骤S502。另一方面,如果所有作业的打印都结束了,则结束本处理。
如上所述,对于重视保密性的保密打印,即使有其它的打印作业,也会避免作业混放,同时尽可能优先地进行处理,由此,即便在多个用户共享使用一台打印装置的环境下,也能提高保密打印的方便性。
图9是图4的打印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图9的处理基本上与图4的处理相同,对于与图4的步骤相同的步骤,赋予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以下仅说明与图4的处理不同的部分。
在图4的打印处理中,根据是否存在多个排纸口,利用插入或者提升划分保密打印作业的优先级,而在本处理中,检测各排纸口的纸张的堆积量,以是否存在未堆积纸张的空的(未使用或者没有使用预定)排纸口来划分优先级。
在图9中,打印机102A、102B把来自面板单元104的打印指示或者打印数据接收作为触发来开始处理,解释收到的作业的作业控制信息(步骤S401),当接收的作业是保密打印作业(步骤S402中为YES),而且有其它处理中的作业时(步骤S403中为YES),检测各排纸口的纸张的堆积量,判别是否存在未堆积纸张的空的(未使用或者没有使用预定)排纸口(步骤S801)。
步骤S801的判别结果是有空的排纸口时,执行图6的插入打印处理(步骤S406);没有时,执行图8的提升打印处理(步骤S407),然后结束本处理。
根据图9的处理,通过根据排纸口的堆积状况进行划分处理,能与排纸口的堆积状况联动,动态地改变处理,能实现保密处理的高速化,并且能避免混放。
在图4的处理中,插入打印处理(步骤S406)暂时废除已开始了处理的内容,插入保密打印作业以后,再次进行处理,而本处理如图10B的作业处理顺序控制表所示,可以不依赖PDL解释顺序就能控制打印顺序,从而仅切换打印处理的顺序就会实现插入打印处理。
在图9的处理中,在步骤S403判别是否有其它处理中的作业,当有其它处理中的作业时,在步骤S801中检测排纸口的纸张的堆积量,判别是否存在空的排纸口。但是,在图4的处理中,也可以在步骤S404中判别是否有多个排纸口,当有多个排纸口时,进行步骤S801的判断;当没有空的排纸口时,执行提升打印处理(步骤S407)。
(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详细地叙述了本发明,而本发明既可以适用于由多台设备构成的系统,也可以适用于由一台设备构成的装置。
进而,本发明能够通过直接或远程地向系统或者装置提供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该系统或者装置也可以通过读出并且执行所提供的程序代码来实现。由于用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因此安装到计算机中的程序代码本身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此时,只要具有程序的功能,则不用管程序的形态是什么,可以是目标代码、由解释器执行的程序、提供给OS的脚本数据等。
作为用于提供程序的记录介质,例如有软(注册商标)盘、硬盘、光盘、光磁盘、MO、CD-ROM、CD-R、C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DVD(DVD-ROM和DVD-R)等。
此外,作为程序的提供方法,可以通过使用客户计算机的浏览器连接到互联网上的主页,从主页把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本身或者包括自动安装功能的压缩文件下载到硬盘等记录介质中来提供。另外,也可以通过把构成本发明的程序的程序代码分割为多个文件,并从不同的主页下载各程序来实现。即,允许多个用户下载用于用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程序文件的WWW服务器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内。
另外,也可以对本发明的程序进行加密,并保存在CD-ROM等存储介质中分发给用户,允许解除了预定条件的用户通过互联网从主页下载解密的密钥信息,通过使用该密钥信息执行加密了的程序,安装在计算机中来实现本发明。
另外,除了通过计算机执行读出的程序,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以外,根据该程序的指示,在计算机上工作的OS等进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该处理也能够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
进而,从记录介质读出的程序被写入到插入在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板或者与计算机连接的功能扩展单元所具备的存储器中以后,根据该程序的指示,该功能扩展板或者功能扩展单元所具备的CPU等进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该处理也能够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
根据上述结构,判别打印作业是否是保密打印的对象,把要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顺序提到该要保密的打印作业以外的打印作业之前,因此能高速地进行保密打印而且能提高方便性。
进而,由于排纸口的数量是多个,当正在处理要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以外的打印作业时,使打印处理中的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中断,把要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排纸口切换到与打印处理中的打印作业的排纸口不同的排纸口,因此能防止拿错打印物。
另外,由于把要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排纸口分配给多个排纸口中未使用的排纸口或者没有使用预定的排纸口,因此能使保密打印高速化,并且能避免混放。
进而,由于把要保密的打印作业的排纸口切换到特定的排纸口,因此能够可靠地对打印作业进行保密。
另一方面,当排纸口的数量是一个,而且要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以外的打印作业处于打印处理中时,在结束了打印处理中的打印作业以后,对要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进行打印处理,因此能防止拿错打印物,并且能更可靠地实现保密打印的高速化。
本发明申请要求日本专利申请No.2004-216249的优先权,在此作为参考。
不言而喻,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受权利要求限定,而不限于上述具体
实施方式。

Claims (16)

1.一种能进行保密打印的打印装置,包括:
确定多个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顺序的确定单元,
变更上述确定了的打印处理顺序的打印控制单元,
判别上述打印作业是否是保密打印的对象的打印种类判别单元,以及
判别打印作业是否处于打印处理中的打印处理判别单元;
上述打印控制单元把要进行上述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顺序提到该要保密的打印作业以外的打印作业之前,
当上述打印处理中的作业是要进行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以外的打印作业时,
上述打印控制单元在完成上述打印处理中的打印作业之后、下一个要进行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以外的打印作业的处理开始之前,对要进行上述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进行打印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打印装置具有一个排纸口的情况下,上述打印控制单元进行上述打印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检测排纸口的纸张堆积的检测单元,
在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在上述排纸口堆积有纸张的情况下,上述打印控制单元进行上述打印处理。
4.一种能进行保密打印的打印装置,包括:
确定多个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顺序的确定单元,
变更上述确定了的打印处理顺序的打印控制单元,
判别上述打印作业是否是保密打印的对象的打印种类判别单元,
判别打印作业是否处于打印处理中的打印处理判别单元,
获取上述打印装置的排纸口的信息的获取单元,以及
切换打印作业的排纸口的切换单元;
上述打印控制单元把要进行上述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顺序提到该要保密的打印作业以外的打印作业之前,
当上述排纸口为多个,上述打印处理中的作业是要进行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以外的打印作业时,
上述打印控制单元中断上述打印处理中的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
上述排纸口切换单元把要进行上述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排纸口切换到与上述打印处理中的打印作业的排纸口不同的排纸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不同的排纸口与上述打印处理中的打印作业的排纸口相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纸口切换单元检索上述多个排纸口中未使用的排纸口或者没有使用预定的排纸口,并把要进行上述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排纸口分配给上述检索到的排纸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纸口切换单元把上述要保密的打印作业的排纸口切换到特定的排纸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特定的排纸口是安全排纸托盘。
9.一种能进行保密打印的打印装置的打印方法,包括:
确定多个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顺序的确定步骤,
变更上述确定了的打印处理顺序的打印控制步骤,
判别上述打印作业是否是保密打印的对象的打印种类判别步骤,以及
判别打印作业是否处于打印处理中的打印处理判别步骤;
上述打印控制步骤把要进行上述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顺序提到该要保密的打印作业以外的打印作业之前,
当上述打印处理中的作业是要进行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以外的打印作业时,
上述打印控制步骤在完成上述打印处理中的打印作业之后、下一个要进行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以外的打印作业的处理开始之前,对要进行上述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进行打印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打印装置具有一个排纸口的情况下,上述打印控制步骤进行上述打印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检测上述打印装置的排纸口的纸张堆积的检测步骤,
在由上述检测步骤检测到在上述排纸口堆积有纸张的情况下,上述打印控制步骤进行上述打印处理。
12.一种能进行保密打印的打印装置的打印方法,包括:
确定多个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顺序的确定步骤,
变更上述确定了的打印处理顺序的打印控制步骤,
判别上述打印作业是否是保密打印的对象的打印种类判别步骤,
判别打印作业是否处于打印处理中的打印处理判别步骤,
获取上述打印装置的排纸口的信息的获取步骤,以及
切换打印作业的排纸口的切换步骤;
上述打印控制步骤把要进行上述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顺序提到该要保密的打印作业以外的打印作业之前,
当上述排纸口为多个,上述打印处理中的作业是要进行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以外的打印作业时,
上述打印控制步骤中断上述打印处理中的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
上述排纸口切换步骤把要进行上述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排纸口切换到与上述打印处理中的打印作业的排纸口不同的排纸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不同的排纸口与上述打印处理中的打印作业的排纸口相邻。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纸口切换步骤检索上述多个排纸口中未使用的排纸口或者没有使用预定的排纸口,并把要进行上述保密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排纸口分配给上述检索到的排纸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纸口切换步骤把上述要保密的打印作业的排纸口切换到特定的排纸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特定的排纸口是安全排纸托盘。
CNB2005100851955A 2004-07-23 2005-07-22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603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16249 2004-07-23
JP216249/2004 2004-07-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5173A true CN1725173A (zh) 2006-01-25
CN1326030C CN1326030C (zh) 2007-07-11

Family

ID=35656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519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6030C (zh) 2004-07-23 2005-07-22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368910B2 (zh)
CN (1) CN1326030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3399A (zh) * 2013-11-29 2015-06-0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设备控制系统和设备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42487B2 (ja) * 2005-03-29 2010-03-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親展印刷制御装置及び親展印刷制御方法
JP4646740B2 (ja) * 2005-08-30 2011-03-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ジョブ処理方法、印刷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JP4646741B2 (ja) * 2005-08-30 2011-03-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7688463B2 (en) * 2005-09-09 2010-03-3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int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4738948B2 (ja) * 2005-09-13 2011-08-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8482755B2 (en) * 2005-09-14 2013-07-09 Ricoh Production Print Solutions LLC Print controller using a job despool token to control the release of print jobs stored in a rasterized job spool
JP4906469B2 (ja) * 2005-11-14 2012-03-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ジョブ処理方法、記憶媒体、プログラム
JP4158829B2 (ja) * 2006-10-31 2008-10-0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4518192B2 (ja) * 2008-06-05 2010-08-0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ジョブ実行システム、ジョブ実行装置及び同装置のカウンタデータ取扱方法並びに取扱プログラム
JP5335325B2 (ja) * 2008-08-29 2013-1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328290B2 (en) * 2009-08-06 2012-12-11 Advanced Waste Services, Inc. Expanded size sludge vacuum tanker
JP2014165662A (ja) * 2013-02-25 2014-09-08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US9607251B2 (en) * 2015-03-31 2017-03-2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nstructions to be executed by the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170153855A1 (en) * 2015-11-30 2017-06-0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non-transient recording medium for storing image forming method
US10530970B2 (en) * 2016-09-02 2020-01-0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utomatic output metadata determination based on output device and substra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03362A (ja) 1993-04-16 1994-10-28 Fuji Xerox Co Ltd ファクシミリ接続制御装置
EP0637164B1 (en) * 1993-07-31 2000-01-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having storage unit for storing recorded sheet
EP1132809B1 (en) * 1993-11-16 2004-01-07 Fuji Xerox Co., Ltd. Network printer apparatus
JP3062679B2 (ja) * 1995-05-31 2000-07-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JP3603244B2 (ja) 1997-09-18 2004-12-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リンタシステムと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H11353137A (ja) 1998-06-08 1999-12-24 Canon Inc 印刷システム、その印刷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JP3770362B2 (ja) 1998-10-14 2006-04-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印刷システム及び印刷方法
JP2000141826A (ja) 1998-11-11 2000-05-23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22150A (ja) 1999-02-01 2000-08-11 Ricoh Co Ltd 印刷システム
JP2001039608A (ja) 1999-08-04 2001-02-1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用紙排紙方法
JP2001175440A (ja) * 1999-12-20 2001-06-29 Canon Inc データ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記録装置並びにデータ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並びに画像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JP3618619B2 (ja) * 2000-02-04 2005-02-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03118209A (ja) 2001-10-11 2003-04-23 Fuji Xerox Co Ltd ジョブ管理装置
JP4387687B2 (ja) * 2002-04-26 2009-1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3330650A (ja) 2002-05-08 2003-11-21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4148841B2 (ja) * 2002-07-02 2008-09-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3399A (zh) * 2013-11-29 2015-06-0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设备控制系统和设备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68910B2 (en) 2013-02-05
CN1326030C (zh) 2007-07-11
US20060017960A1 (en) 2006-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25173A (zh)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US9323480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print data management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rint data management device
EP2237147A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750579A (zh) 数据输出装置和数据输出方法
US8767239B2 (en) Printing data delivery apparatus, printing data delivery system,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6746317B2 (ja)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1191945A (ja) プル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及び印刷ジョブ管理方法
US2012006939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job log management method
US2007008604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distribution of information from a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device
JP2011065287A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US893414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a report with digital watermark
JP2012231431A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そ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サーバ、並びに、データ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2431922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4218969B2 (ja) 印刷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印刷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09220525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120250055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70695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579817B2 (en) Printing system, terminal device, plural printing apparatuses, comprising a second printing apparatus that transmits a data format of print job to the terminal device via a firs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the terminal device further generates print job for each determined data formats for the first printer
JP2009220476A (ja) 印刷装置
US807263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rming image, and external device
JP6946932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276269A (ja) 印刷装置、負荷分散制御方法
JP2008141442A (ja) 画像記録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システム
JP2007011694A (ja) 画像記録システム及び画像記録方法並びに画像記録装置
JP410689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