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2242A - 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2242A
CN1722242A CNA2005100765377A CN200510076537A CN1722242A CN 1722242 A CN1722242 A CN 1722242A CN A2005100765377 A CNA2005100765377 A CN A2005100765377A CN 200510076537 A CN200510076537 A CN 200510076537A CN 1722242 A CN1722242 A CN 1722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ignal
motor
recurrence interval
disc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765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31121C (zh
Inventor
神谷知庆
蔵武
重冈幸彦
西胁直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22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2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3112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112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11B7/08505Methods for 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by moving the head
    • G11B7/08529Methods and circuits to control the velocity of the head as it traverses the track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11B7/08505Methods for 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by moving the head
    • G11B7/08541Methods for 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by moving the head involving track counting to determine posi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9Zoned data area, e.g. having different data structures or formats for the user data within data layer, Zone Constant Linear Velocity [ZCLV], Zone 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 [ZCAV], carriers with RAM and ROM area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e.g. for compensation of eccentricity or wobble
    • G11B7/0956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e.g. for compensation of eccentricity or wobble to compensate for tilt, skew, warp or inclination of the disc, i.e. maintain the optical axis at right angles to the disc

Landscapes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当进行对应于光盘的每个区域的记录或再生控制的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其设置在具有使光拾取单元沿光盘的径向移动用的马达的光盘装置上,在所述光盘上设定了同心圆状的多个区域,进行对应于所述每个区域的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控制,其中具有:脉冲周期检测部,其在生成驱动所述马达用的具有周期性的脉冲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检测脉冲控制信号的脉冲周期;和区域判断部,其根据通过所述脉冲周期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脉冲周期的检测次数,来判断所述区域。

Description

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1所示,提出了对于基于CD标准(CD-DA、CD-ROM、CD±R/RW等)或DVD标准(DVD±R/RW、DVR-RAM/ROM等)等的光盘,不但在其盘面上按同心圆状设置了多个区域(zone),还在每个区域上进行各种最佳的光盘的记录或再生。
例如,因光盘制造工艺的制造偏差,可以产生光盘的翘曲、光盘的厚度不均匀。因此,在每个区域上,进行使从光拾取单元射出的激光的光轴与光盘面正交用的倾斜控制。
另外,为了具有光盘的旋转驱动方式的CLV方式和CAV方式两种特征,进行对应于每个区域的光盘的转速的控制。例如,可举出有在区域内使线速度恒定的ZCLV方式和在区域内使角速度恒定的ZCAV方式。
但是,进行向光盘的记录和/或再生控制的光盘装置,为了进行如上这种对应于每个区域的记录或再生控制,需要在进行光盘的记录或再生之前预先进行从光拾取单元输出的激光的照射位置属于光盘上的哪个区域的判断。
因此,在现有的光盘装置中,管理该装置整体的控制的微型计算机(或称为系统控制器)根据通过光拾取单元读出的光盘上的物理地址来进行区域判断(例如,参照下面所示的专利文献1的现有技术)。另外,所谓光盘上的物理地址,例如在CD-R/RW介质的情况下是指通过ATIP方式规定的地址,在DVD-R/RW介质的情况下是指通过LPP方式规定的地址,在DVD+R/RW介质的情况下是指通过ADIP方式规定的地址,在DVD-RAM介质的情况下是指通过CAPA方式规定的地址。
【专利文献1】
特开平11-339280号公报
近年来,在光盘装置具有的微型计算机中,为了对应于各种光盘介质,要求进行复杂且高速的光盘的记录或再生的统一控制。但是,微型计算机不管光盘的记录或再生前,即使在光盘的记录或再生过程中,也根据通过光拾取单元读出的物理地址来进行区域判断。即,在微型计算机中,因区域判断的处理负载影响,产生延迟了区域判断之外的光盘的记录或再生的控制的问题。
另外,在检索光盘上的希望位置的寻轨(seek)动作等中,通常进行从光拾取单元的当前位置向目标位置的移动,但这时光拾取单元向目标位置的定位控制不稳定的情况居多。并且,这时,有从光拾取单元读出的光盘上的物理地址与对应于光盘上的希望位置的物理地址不同的问题,进一步,在最差的情况下,有不能从光拾取单元中读出光盘上的物理地址的问题。
这样,产生了从光拾取单元读出的光盘上的物理地址不恰当的情况或不能从光拾取单元中读出光盘上的物理地址的情况,结果,产生了不能适当进行基于光盘上的物理地址的区域判断以及对光盘上的每个区域进行适当的记录或再生控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问题用的主要的本发明,是一种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其设置在具有使进行向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控制用的光拾取单元沿所述光盘的径向移动用的马达的光盘装置上,在所述光盘上设定同心圆状的多个区域,进行对应于所述每个区域的所述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控制,其中具有:脉冲周期检测部,其在生成了驱动所述马达用的具有周期性的脉冲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检测所述脉冲控制信号的脉冲周期;区域判断部,其根据通过所述脉冲周期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脉冲周期的检测次数,来判断所述区域。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可适当进行对应于设定在光盘上的每个区域的记录或再生的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短跳跃的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长跳跃的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A/B相电流设定信号的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A/B相电流设定信号的脉冲周期、步进马达的转速、光拾取单元的移动量的关系的图;
图6是说明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区域控制参数值存储部中存储的信息的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数字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区域判断计数器的主要信号的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区域判断计数器的动作的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数字信号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光盘的区域形态的图。
图中:100-光盘,200-光拾器,210-倾斜执行元件,220-物镜,230-倾斜执行元件驱动器,240-螺纹线,250-光拾取单元,260-步进马达,270-步进马达驱动器,300-模拟信号处理装置,310-前置放大器,320-伺服控制信号生成部,400-数字信号处理装置,410-步进马达控制部,411-跳跃控制部,412-A/D转换器,413-均衡器,414-短跳跃移动量判断部,415-长跳跃移动量判断部,416-区域判断计数器,417-三角波生成部,418-三角波产生次数计数部,419-A/B相电流设定信号生成部,420-区域判断/控制部,430-区域控制参数值存储部,440-主轴伺服控制部,441-D/A转换器,450-D/A接口部,451-D/A转换器,500-主轴马达,510-主轴马达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光盘装置的结构/动作==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10的整体结构的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象的光盘100是基于CD标准(CD-DA、CD-ROM、CD±R/RW等)或DVD标准(DVD±R/RW、DVR-RAM/ROM等)等的介质。此外,在光盘100的盘面上按同心圆状且等间隔地逻辑或物理设定了多个区域,光盘装置10进行对应于该每个区域的各种光盘100的记录或再生控制。
光拾器200是利用组合了光源·透镜·光检测器等的光学系统,进行向光盘100的记录或再生的装置。在光拾器200上安装了跟踪/聚焦伺服用执行元件(图中未示)或倾斜控制用的倾斜执行元件210。另外,所谓倾斜控制是指使从光拾器200的物镜220射出的激光与光盘100的面正交地控制。
尤其,详细说明倾斜执行元件210。倾斜执行元件210呈现例如特开2003-77157号公报的图5所示的利用步进马达、或其他压电元件、凸轮机构等,使光拾器200旋转的结构。另外,作为驱动倾斜执行元件210用的装置,设置了倾斜执行元件驱动器230。由此,倾斜执行元件驱动器230通过驱动倾斜执行元件210具有的步进马达等,仅使光拾器200或物镜220向径向方向或切向方向旋转,来修正激光的光轴和光盘100面的正交关系的偏差。
另外,安装光拾器200,使其可在螺纹线(thread)240上移动。另外,螺纹线240使光拾器200与光盘100的盘面相对向地支撑,同时,使光拾器200向光盘100的半径方向移动。在这里,将包含螺纹线240的光拾器200称作“光拾取单元250”。
作为光拾取单元250的移动,除了通常的跟踪伺服的动作之外,有短跳跃的情况和长跳跃的情况。首先,说明短跳跃。如图2所示,首先,作为通常的跟踪伺服的动作,在固定了螺纹线240的位置的状态下,仅移动光拾器200。并且,在光拾器200的位置接近螺纹线240上的可移动范围的边界时,进行螺纹线240自身的移动,以使得光拾器200返回到螺纹线240上的中央附近的位置。结果,光拾器200成为可在螺纹线240上再次移动的状态。这样,短跳跃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与通常的跟踪伺服的动作相同的动作。
接着,说明长跳跃。如图3所示,通常设定比螺纹线240上的可移动范围长的光拾器200的移动距离。并且,配合该设定距离,与光拾器200一起进行螺纹线240的移动。另外,这时,根据接着的控制流程,进行螺纹线240的加速减速控制。即,在螺纹线240的移动开始后到达到规定的速度为止的期间加速螺纹线240,在达到规定速度后匀速移动螺纹线240。并且,在使螺纹线240的移动停止的目标位置之前,使螺纹线240减速。
作为使光拾取单元250移动用的驱动源,通常采用步进马达260。所谓步进马达,如所公知的,是通过规定的输入脉冲列,按每个规定的步进角来等级旋转的马达,通过步进马达驱动器270来进行驱动。
作为步进马达260的驱动方式,例如,在二相的驱动马达260的情况下,有单相励磁驱动方式、二相励磁驱动方式、1-2相励磁驱动方式、微步进驱动方式。另外,在本发明中,并不限于二相的步进马达260,进一步,还可采用前述的步进马达260的驱动方式的其中之一,但是在下面的说明中,设为采用A/B相(2相)的步进马达260的情况,以使得步进马达驱动器270的开关元件数少就能解决,设采用步进数的分解能力高、可进行高精度的定位控制的微步进驱动方式的情况。
在这里,图4表示用于本发明的微步进驱动方式的A/B相电流设定信号的波形图。另外,图4所示的横轴表示将相当于步进马达260的基准步进角的步进进一步进行了N(是自然数,例如“64”)分割的微步进数。即,步进马达260通过微步进旋转了“基准步进角/64”。另外,图4所示的纵轴表示将A/B相马达驱动线圈的励磁电流的设定范围进行了M(是自然数,例如“256”)分割的量子化电平。
如图4所示,所谓A/B相电流设定信号是相对步进马达260的A/B相马达驱动线圈,设定对应于微步进数的励磁电流用的彼此偏移了90度相位的三角波信号。在微步进驱动方式中,通过该A/B相电流设定信号,来设定对应于目标微步进数的A/B相马达驱动线圈的励磁电流的比。并且,通过A/B相马达驱动线圈的励磁电流的设定比,步进马达260旋转了对应于目标微步进数的旋转角。
另外,作为A/B相电流设定信号,可以采用其他的正弦波信号,但是由于可通过如后述的区域判断计数器416那样简单的结构容易生成三角波信号,所以在本发明中,作为A/B相电流设定信号,最好采用三角波信号。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设为步进马达260的基准步进角为70度的情况,如图5所示,设为通过5个周期的A/B相电流设定信号旋转了一次步进马达260的情况。在这里,例如,设螺纹线240的可移动范围约为36.5mm的情况、步进马达260每旋转一次的螺纹线240的移动量约为3mm的情况。这时,为了从光盘100的最内圈向最外圈移动螺纹线240,需要使步进马达260旋转约12(36.5mm/3mm)次,另外,需要60周期(=12旋转×5周期/转)的A/B相电流设定信号。
这样,通过具有周期性的A/B相电流设定信号,步进马达260旋转了对应于A/B相电流设定信号的周期数的旋转角,同时,光拾器250移动了对应于步进马达260的旋转角的移动量。
模拟信号处理装置300进行光盘控制用模拟信号处理。模拟信号处理装置300例如具有放大通过光拾器200从光盘100得到的光检测信号的前置放大器310和从前置放大器310的输出来生成跟踪伺服用的跟踪错误信号(下面,称作TE信号)或聚焦伺服用的聚焦错误信号(下面,称作FE信号)的伺服控制信号生成部320等。
数字信号处理装置(“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或控制装置))400进行数字伺服处理或编码/解码处理等光盘控制用数字信号处理,各个功能可作为硬件或软件来实施。另外,通过CMOS模拟处理技术,也可将模拟信号处理装置300和数字信号处理装置400作为单芯片化的集成电路来实施。
步进马达控制部410通过步进马达驱动器270来控制步进马达260的驱动。另外,详细内容后述,在短跳跃的情况下,根据从模拟信号处理装置300供给的TE信号,在长跳跃的情况下,根据从微型计算机600指定的目标微步进数,设定从光拾取单元250的当前位置到目标位置的移动量。并且,步进马达控制部410生成使步进马达260旋转了对应于该移动量的旋转角用的A/B相电流设定信号。另外,步进马达控制部410与A/B相电流设定信号的生成并行检测成为生成A/B相电流设定信号用的基准的三角波信号的脉冲周期数。
区域判断/控制部420在根据A/B相电流设定信号来驱动步进马达260的情况下,根据从步进马达控制部410供给的三角波信号的脉冲周期的检测次数来判断光拾取单元250在目标位置中相对向的区域。
另外,区域判断/控制部420从区域控制参数值存储部430中检索用于判断区域所对应的光盘100的记录或再生控制的区域控制参数值。并且,区域判断/控制部420将检索到的区域控制参数值供给到所对应的各种驱动器。另外,作为区域控制参数值,可以采用光拾器控制用参数值或光盘转速控制用参数值,如图6所示,与识别各区域用的区域ID相对应地预先存储在区域控制参数值存储部430中。
这里,所谓光拾器控制用参数值例如是,为了进行对应于各区域的激光轴的倾斜修正,而供给到倾斜执行元件驱动器230的参数值(下面,称作倾斜修正值),有径向倾斜修正值、切向倾斜修正值、补偿修正值和增益修正值等。倾斜执行元件驱动器230根据从区域判断/控制部420供给的倾斜修正值,来控制倾斜执行元件210的驱动。
另外,所谓光盘转速控制用参数值,例如是为了设定根据ZCLV方式或ZCAV方式等的各区域所对应的光盘的线速度或角速度,而向主轴伺服控制部440或再生用PLL电路的分频比设定部(未图示)等供给的参数值(下面,称作速度设定值)。另外,主轴马达500是使光盘100旋转驱动的马达,主轴伺服控制部440根据从主轴马达500中检测出的FG脉冲或从区域判断/控制部420供给的速度设定值,通过主轴马达驱动器510来伺服控制主轴马达500的驱动。
微型计算机600管理光盘装置100整体的控制,统一控制模拟信号处理装置300的模拟处理和数字信号处理装置400的数字处理等。
==数字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动作==
适当参照图8、图9、图10,以图7为基础,详细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或控制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数字信号处理装置400的结构和动作。
主轴马达控制部410具有跳跃控制部411、区域判断计数器416和A/B相电流设定信号生成部419。
跳跃控制部411进行设定由所述的短跳跃或长跳跃进行的光拾取单元250的移动量用的控制。另外,该图所示的LJPON信号是用于选择进行短跳跃模式或长跳跃模式的其中之一控制的信号,从微型计算机600供给或在步进马达控制部410内部生成。例如,在LJPON信号为“0”的情况下,为了进行通常的跟踪伺服或短跳跃的控制,短跳跃移动量判断部414的动作有效。在LJPON信号为“1”的情况下,为了进行长跳跃的控制,长跳跃移动量判断部415的动作有效。
首先,说明短跳跃模式。在进行由激光进行的记录轨道的追踪(trace)情况下的通常的跟踪伺服时或通过寻轨等进行短跳跃(移动距离比长跳跃短的跳跃)之前的通常的跟踪伺服时,在模拟信号处理装置300中,生成激光截断后的记录轨道的条数,即可检测出螺纹线240上的光拾器200的移动量的TE信号(或称作横截信号)。跳跃控制部411在由A/D转换器412将该TE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通过均衡器413具有的低通滤波器(图中未示)检测出TE信号的低频成分。
短跳跃移动量判断部414根据该TE信号的低频成分,来判断螺纹线240上的光拾器200的移动量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并且,在判断为光拾器200的移动量在允许范围外的情况下,设定光拾器200返回到螺纹线240上的规定基准位置(例如,螺纹线240上的中央)用的螺纹线240的短跳跃移动量,并供给到区域判断计数器416。这样,在通常的跟踪伺服时或短跳跃时,光拾器200位于螺纹线240上的端点时,进行使螺纹线240移动而将螺纹线240上的光拾器200的位置返回到规定的基准位置用的控制。
接着,说明长跳跃模式。在长跳跃模式中,使用从微型计算机600指定的目标微步进数,而不是TE信号的低频成分。长跳跃移动量判断部415根据该目标微步进数,设定使光拾取单元250从当前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用的长跳跃移动量,而供给到区域判断计数器416。
区域判断计数器416具有三角波生成部417和三角波产生次数计数器部418。另外,三角波生成部417是本发明的“脉冲控制信号生成部”的一实施方式,三角波产生次数计数部418是本发明的“脉冲周期检测部”的一实施方式。
三角波生成部417通过递增/递减计数的动作,生成作为A/B相电流设定信号的基准的三角波信号。即,如图8(a)和(b)所示,三角波生成部417将A/B相电流设定信号的微步进数与递增/递减计数的计数循环数相对应,进一步,将A/B相电流设定信号的励磁电流设定值与递增/递减计数的计数值相对应。另外,递增计数在向外圈侧移动光拾取单元250的情况下进行,递减计数在向内圈侧移动光拾取单元250的情况下进行。
并且,进行递增/递减计数A/B相电流设定信号的励磁电流设定值的量子化数(例如,“256”)的两倍份,在使A/B相电流设定信号的其中之一和相位匹配的基础上,在每个相当于其一个A/B相电流设定信号的一周期的计数器循环数(例如,“64”)上,复位其计数值。另外,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三角波信号使A相电流设定信号和相位匹配。这样,生成具有图8(b)所示的周期性的三角波信号。
另外,三角波生成部417在每经过一个周期的三角波信号时,在递增计数的情况下生成UP信号;在递减计数的情况下生成DOWN信号。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是向外圈侧移动光拾取单元250的情况,即递增计数的情况,如图8(c)和(d)所示仅生成UP信号。
三角波产生次数计数部418计数三角波生成部417中生成的三角波信号的产生次数(周期)。即,三角波产生次数计数部418根据从三角波生成部417供给的UP/DOWN信号,每次三角波生成部417的递增/递减计数的循环数成为相当于三角波的一个周期的循环数时,进行三角波产生次数计数用的递增/递减计数。另外,图8(e)表示根据图8(c)所示的UP信号,递增计数三角波产生次数计数部418的计数值的情况。
但是,区域判断计数器416的三角波生成部417和三角波产生次数计数部418,为了简化电路结构,最好通过具有多个比特的寄存器的相同递增/递减计数器来构成。即,三角波生成部417为具有对应于励磁电流设定值的比特数(例如,9比特)的该递增/递减计数器的低位寄存器,三角波产生次数计数部418为处理比低位寄存器高位的位,且具有对应于低位寄存器的规定的进位/退位次数的比特数(例如,10比特)的该递增/递减计数器的高位寄存器。
图9是由19比特的寄存器构成区域判断计数器416,其中低位9比特的低位寄存器为三角波生成部417,高位10比特的高位寄存器为三角波产生次数计数部418的情况。如图9所示,递增/递减计数低位寄存器,在低位9比特从全“1”切换为全“0”(或从全“0”切换为全“1”)时,即产生了进位或退位时,相当于三角波信号的一个周期。
另外,高位寄存器计数低位寄存器中的进位或退位的次数。此外,10比特的高位寄存器中、计数低位寄存器的进位或退位的次数用的比特列可根据对应于一个区域的三角波信号的周期数或光拾取单元250从最内圈侧向最外圈侧移动的情况下所需的三角波信号的周期数等、光盘装置的标准来选择。
例如,如图8(e)和(f)所示,是两个周期的三角波信号对应于一个区域的情况,且如图5所示,通过60周期的A/B相电流设定信号(即,60周期份的三角波信号),在光拾取单元250从最内圈侧向最外圈侧移动的情况下,通过使用高位寄存器中从最低位比特开始数的第一比特到第五比特的总共5比特,从而可以计数最大进行59次进位/或退位的次数。
另外,例如,在光拾取单元250从最内圈侧向最外圈侧移动的情况下,在需要120周期的三角波信号时、或4个周期的三角波信号与一个区域对应的情况下,使用高位寄存器中、从最低位比特开始数的第二比特到第六比特的总共5比特。
A/B相电流设定信号生成部419根据从三角波生成部417供给的三角波信号,生成A/B相电流设定信号。例如,在图8(b)所示的三角波信号的情况下,递增/递减计数的计数值为每一周期中直线增加/减小的波形。另外,在图8(b)所示的三角波的情况下,A相电流设定信号和相位匹配。
由此,A/B相电流设定信号生成部419在三角波信号的计数值达到励磁电流设定值的最大量子化数(例如,“255”)时,通过使计数值减小,以便折返三角波信号,从而生成A相电流设定信号,并通过将该A相电流设定信号的相位偏移90度,而生成B相电流设定信号。并且,将该生成后的A/B相电流设定信号供给到D/A接口部450。结果是,通过D/A接口部450的分时控制将A/B相电流设定信号依次传送到D/A转换器451同时在D/A转换器451中,转换为模拟信号后供给到步进马达驱动器270。
区域判断/控制部420在根据A/B相电流设定信号生成部419中生成的A/B相电流设定信号驱动步进马达260的情况下,根据三角波产生次数计数部418中所计数的三角波产生次数的计数值来判断光拾取单元250在目标位置中相对向的区域。例如,如图8(e)和(f)所示,在两个周期的三角波信号与一个区域对应时,区域判断/控制部420可以将三角波产生次数的计数值除以“2”的结果的整数值作为区域ID得到。
另外,区域判断/控制部420从区域控制参数值存储部430中检索例如图6所示的倾斜修正值和速度设定值,来作为对应于所判断的区域的区域ID的区域控制参数值。另外,倾斜修正值与A/B相电流设定信号相同,经D/A接口部450传送到D/A转换器451,同时在D/A转换器451中转换为模拟信号后,供给到倾斜执行元件驱动器230。另一方面,速度设定值在主轴伺服控制部440中转换为适当的控制信号后,进一步在D/A转换器441中转换为模拟信号,而供给到主轴马达驱动器510。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数字信号处理装置400的结构/动作,但是在这里,与图10所示的流程图一起,说明数字信号处理装置400的动作的一系列处理。另外,图10所示的动作的主体只要不特别预先说明,就是数字信号处理装置400。
首先,在短跳跃和长跳跃等中使光拾取单元250向光盘100的径向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在跳跃控制部411中,确定其光拾取单元250的移动量(S1000)。并且,根据该确定后的移动量,在区域判断计数器416中开始计数动作(S1001)。并且,在三角波生成部417中,进行生成三角波信号用的计数动作(S1002)。将该计数值供给A/B相电流设定信号生成部419。结果,生成使光拾取单元250移动确定了的移动量用的A/B相电流设定信号(S1003)。并且,将该生成后的A/B相电流设定信号在D/A转换器451中转换为模拟信号后,供给到主轴马达驱动器270(S1004)。
另一方面,与三角波生成部417的计数动作并行地,在三角波产生次数计数部418中进行三角波信号的产生次数的计数(S1005)。区域判断/控制部420根据该三角波信号的产生次数的计数值,通过A/B相电流设定信号判断移动后的光拾取单元250相对向的区域(S1006)。并且,区域判断/控制部420从区域控制参数值存储部430检索对应于判断区域的区域控制参数值(S1007),并供给到对应的驱动器(S1008)。
==效果的实例==
根据本发明,在进行对应于光盘100的每个区域的记录或再生控制的情况下,在判断该光盘100的区域时,不需要如现有技术那样,读出预先设定在光盘100上的物理地址。因此,在通过寻轨动作等读出不适当的物理地址的情况或不能读出物理地址本身的情况下,根据使光拾取单元250移动用的马达驱动用的具有周期性的脉冲控制信号,可以判断作为目的的区域。结果是,可以提高区域判断的可靠性和对应于每个区域的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控制的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不通过如现有技术那样的微型计算机600,而通过数字信号处理装置400就可以进行区域判断。因此,微型计算机600减轻了其处理负载,可高速进行区域判断处理之外的控制。
此外,根据本发明,可以将设定用于现有的步进马达控制的马达驱动线圈的励磁电流用的三角波信号或正弦波信号作为区域判断用的控制信号采用。即,根据本发明,可以有效利用生成现有的励磁电流设定信号用的计数器等光盘装置的已有结构,进行区域判断。
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通过一个作为递增/递减计数器的区域判断计数器416,并行进行设定马达驱动线圈的励磁电流用的三角波信号的生成和其三角波信号的周期(产生次数)的检测,所以可以简化数字信号处理装置400的结构。
还有,根据本发明,数字信号处理装置400具有区域控制参数值存储部430,其预先存储了每个区域的光盘100的记录或再生控制用的控制参数值。因此,数字信号处理装置400可以以与微型计算机600的控制独立的形态,高速进行对应于所判断的区域的光盘100的记录或再生控制,例如倾斜控制。
而且,在前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根据所判断的区域进行控制用的控制参数值,虽然示出了处理倾斜控制用参数值的例子,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其他控制参数值,也可以采用在再生控制时生成时钟信号的PLL电路的控制参数值、或记录控制时控制从光拾取单元射出的激光强度的光策略设定值。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该实施方式仅用于容易理解本发明,不用于解释限定本发明。本发明可不脱离其精神地进行改变/改良,同时还包含其等价物。

Claims (9)

1.一种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其中设置在具有用于使进行向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控制用的光拾取单元沿所述光盘的径向移动的马达的光盘装置上,在所述光盘上设定了同心圆状的多个区域,进行对应于所述每个区域的所述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控制,其特征在于,具有:
脉冲周期检测部,其在生成驱动所述马达用的具有周期性的脉冲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检测所述脉冲控制信号的脉冲周期;和
区域判断部,其根据通过所述脉冲周期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脉冲周期的检测次数,来判断所述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是步进马达,所述脉冲周期是使所述步进马达旋转规定步进角用的脉冲控制信号的脉冲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控制信号是将对应于所述马达的旋转角的步进数和向设置在所述马达上的马达驱动线圈的励磁电流设定值相对应的具有周期性的微步进驱动方式的三角波信号,所述脉冲周期检测部检测所述三角波信号的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控制信号是将对应于所述马达的旋转角的步进数和向在所述马达上设置的马达驱动线圈的励磁电流设定值相对应的具有周期性的微步进驱动方式的正弦波信号,所述脉冲周期检测部检测所述正弦波信号的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具有脉冲控制信号生成部,其使所述步进数与递增/递减计数的循环数相对应,且将所述励磁电流设定值作为所述递增/递减计数的计数值生成;
所述脉冲周期检测部每次在所述循环数成为相当于所述三角波信号的脉冲周期的数目时,通过进行递增/递减计数,而检测出所述三角波信号或所述正弦波信号的脉冲周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控制信号生成部和所述脉冲周期检测部由具有多个比特的寄存器的相同递增/递减计数器构成;
所述脉冲控制信号生成部是具有对应于所述励磁电流设定值的比特数的所述递增/递减计数器的低位寄存器;
所述脉冲周期检测部是处理比所述下位寄存器高位的位,且具有对应于所述低位寄存器中的规定进位/退位次数的比特数的所述递增/递减计数器的高位寄存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具有:
存储部,其对应存储有所述区域和所述每个区域的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控制用的控制参数值;和
区域控制部,其从所述存储部检索对应于所述判断出的区域的所述控制参数值,并根据该检测出的控制参数值,进行对应于所述判断出的区域的所述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控制参数值设为使从所述光拾取单元射出的激光的光轴与所述光盘的面正交用的倾斜控制用的控制参数值。
9.一种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控制方法,设置在具有用于使进行向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控制用的光拾取单元沿所述光盘的径向移动的马达的光盘装置上的控制装置,在所述光盘上设定同心圆状的多个区域,以进行对应于所述每个区域的所述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控制,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生成驱动所述马达用的具有周期性的脉冲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检测所述脉冲控制信号的脉冲周期的步骤;和
在根据所述脉冲控制信号驱动所述马达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脉冲周期的检测次数,来判断所述光拾取单元在所述目标位置中相对向的所述区域的步骤。
CNB2005100765377A 2004-06-10 2005-06-09 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112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73185 2004-06-10
JP2004173185A JP2005353175A (ja) 2004-06-10 2004-06-10 光ディスク装置の制御回路、光ディスクの記録又は再生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2242A true CN1722242A (zh) 2006-01-18
CN1331121C CN1331121C (zh) 2007-08-08

Family

ID=35460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653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1121C (zh) 2004-06-10 2005-06-09 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276190A1 (zh)
JP (1) JP2005353175A (zh)
KR (1) KR100698991B1 (zh)
CN (1) CN1331121C (zh)
TW (1) TW20060312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7291A (zh) * 2015-09-16 2017-03-29 金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运用于伺服马达系统的控制装置与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34039A (ja) * 2006-07-28 2008-02-14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のサーボ制御方法
US8094176B2 (en) * 2006-09-22 2012-01-10 Pioneer Corporation Draw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20080151709A1 (en) * 2006-12-20 2008-06-26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Seeking method for optical disk drive
KR20100069957A (ko) * 2008-12-17 2010-06-25 주식회사 히타치엘지 데이터 스토리지 코리아 광 디스크 기록 방법 및 광 디스크 장치
TW201108212A (en) * 2009-08-31 2011-03-01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ving sled to home position applied to optical driv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82377A (ja) * 1984-09-29 1986-04-25 Toshiba Corp デジタルデイスクプレ−ヤのモ−タ制御装置
JPH0684174A (ja) * 1992-09-03 1994-03-25 Hitachi Ltd 光ディスク媒体とそれを用いた情報処理装置
JPH11339280A (ja) * 1998-05-29 1999-12-10 Hitachi Ltd 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のゾーン判別方法
KR20000055638A (ko) * 1999-02-09 2000-09-15 구자홍 기록매체의 데이터 탐색장치
JP2000231731A (ja) * 1999-02-09 2000-08-22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駆動装置、光ディスク駆動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TW591619B (en) * 2002-01-28 2004-06-11 Mediatek Inc Optic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tilt adjusting an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the same
JP2003263763A (ja) * 2002-03-07 2003-09-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2004022078A (ja) * 2002-06-17 2004-01-22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7291A (zh) * 2015-09-16 2017-03-29 金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运用于伺服马达系统的控制装置与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1121C (zh) 2007-08-08
TW200603129A (en) 2006-01-16
KR100698991B1 (ko) 2007-03-26
US20050276190A1 (en) 2005-12-15
JP2005353175A (ja) 2005-12-22
KR20060048309A (ko) 200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6491C (zh) 记录激光功率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292407C (zh) 光盘装置
CN1722242A (zh) 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控制方法
CN1441411A (zh) 光盘装置
CN1228580A (zh) 光信息再生装置以及信号处理电路
KR100467377B1 (ko) 디스크장치 및 디스크구동방법
CN1185634C (zh) 跟踪误差检测装置
CN1320545C (zh) 光记录装置、光再现装置、记录介质记录方法及记录介质再现方法
CN1169126C (zh) 光盘再现装置和方法
CN1236426C (zh) 光盘装置
CN100347759C (zh) 光盘装置的最佳记录轨道偏差量计算方法
CN1122989C (zh) 信息录放装置
CN1612228A (zh) 光盘及其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CN1316741A (zh) 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设备和方法
CN1697043A (zh) 利用强制轨道遍历信号的盘驱动器校准
CN1305046C (zh) 光盘重放装置和光盘重放方法
CN1825444A (zh) 信息的记录装置及再现装置、信息的记录方法及再现方法
CN1667715A (zh) 盘驱动器中的层间搜索方法
CN100343908C (zh) 光盘装置
CN1906669A (zh) 光盘记录方法以及光盘记录和读取设备
CN100347767C (zh) 光盘装置
CN101079300A (zh) 盘记录再现装置及其交替处理方法
CN101031964A (zh) 光盘处理设备
CN1734626A (zh) 错误修正装置及光盘装置
CN1296914C (zh) 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