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6741A - 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6741A
CN1316741A CN01110871A CN01110871A CN1316741A CN 1316741 A CN1316741 A CN 1316741A CN 01110871 A CN01110871 A CN 01110871A CN 01110871 A CN01110871 A CN 01110871A CN 1316741 A CN1316741 A CN 1316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ecording
recording carrier
type
judge
light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10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4585C (zh
Inventor
石原完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one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ione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oneer Corp filed Critical Pione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16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6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458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458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9/1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or on records, e.g. diameter end mark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1)的设备(S)。该设备(S)包括一个发射装置(3A,3B)、一个光接收装置(3)和一个判断装置(9)。发射装置(3A,3B)分别发射多个其波长互不相同的光束(B)。然后,光接收装置(3)接收来自一个信息记录介质(1)的各发射光束(B)的各反射光,并且输出分别对应于接收的反射光的光接收信号。之后,判断装置(9)根据各输出的光接收信号之间的一个比值来判断信息记录介质(1)的类型。

Description

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一种设备和一种方法,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设备和方法,它可判断以光学方法记录并重放信息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类型。
近来,信息重放设备已普及,其优越性在于所谓兼容性,并且可以对记录在互不相同的多种类型的光盘上的信息进行重放。
另一方面,当从光盘重放信息时,通常,为了使用于重放的光束的聚焦点与光盘的信息记录表面上的一个位置相一致,需要在执行重放的同时执行所谓聚焦伺服控制、轨迹跟踪伺服控制或类似控制。
在传统的各类光盘中,其应该在上述各伺服控制中设置的增益特性、均衡器特性等等通常因其结构的不同而互不相同。
于是,当一个信息重放设备重放记录在各光盘上的信息时,需要在根据每一个光盘的类型使各自的特性(均衡器特性、增益特性等等)最优化之后才开始重放。为此目的,在执行重放之前,需要判断当前装载在信息重放设备中的光盘的种类,然后根据判断的结果使增益特性等等最优化。
为此原因,提出了采用用于记录或重放的光束来判断一个光盘的类型的各种“类型判断方法”。
然而,近来已普及的一种只能记录信息一次的所谓CD-R(Compact Disc-Recordable,可记录小型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即使采用任何一种传统类型的判断方法,也不能将它与其它光盘相区别。
在光束用在用于CD(Compact Disc,小型盘)的传统的信息重放设备中的情况下,用于CD-R的一种记录格式和对光束的反射特性基本上等同于另一个CD的记录格式和反射特性。因此,即使采用任何一种传统类型的判断方法,也不可能区别CD-R和CD。
另一方面,近年来,需要以多倍速度(即8X(八倍),10X(十倍),20X(二十倍))来重放CD-R。这种情况需要应以高速来旋转CD-R。如果从高速旋转的CD-R准确地重放信息,需要使只用于CD-R的增益特性或均衡器特性最优化,这些特性在CD-R低速旋转时是可接受的,即使通过调整而与CD的这些特性大致相同。为此原因,在信息的重放之前将CD-R与其它光盘相区别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有鉴于上述需求而提出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一种设备和一种方法,它可以在包括CD-R在内的多种类型的信息记录介质中以光学方法准确地判断一种信息记录介质的类型。
上述目的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设备来实现。所述设备包括一个发射装置,用于分别发射多个其波长互不相同的光束;一个光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一个信息记录介质的各发射光束的各反射光,并且输出分别对应于接收的反射光的光接收信号;和一个判断装置,用于根据各输出的光接收信号之间的一个比值来判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类型。
根据所述设备,发射装置分别发射多个其波长互不相同的光束。然后,一个光接收装置接收来自一个信息记录介质的各发射光束的各反射光,并且输出分别对应于接收的反射光的光接收信号。之后,判断装置根据各输出的光接收信号之间的一个比值来判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类型。
于是,根据通过向一个信息记录介质辐射多种光束而得到的各光接收信号之间的一个比值来判断一个信息记录介质的类型。因此,该类型可以光学方法准确地判断。其结果,在准确判断类型之后,可以可靠地执行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记录或信息重放。
在本发明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设备的一个方面,发射装置分别发射一个第一光束和一个第二光束,其波长互不相同。然后,光接收装置接收来自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一光束的一个反射光,并且输出一个第一光接收信号,还接收来自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二光束的一个反射光,并且输出一个第二光接收信号。之后,判断装置根据第一光接收信号和第二光接收信号之间的一个比值来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类型。
于是,根据通过向一个信息记录介质辐射两种光束而接收的各光接收信号之间的一个比值来判断一个信息记录介质的类型。因此,该类型可以光学方法准确地判断。其结果,在准确判断类型之后,可以可靠地执行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记录或信息重放。
在本发明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设备的另一个方面,第一光束的波长是在770纳米和795纳米之间的范围中的一个波长,第二光束的波长是在630纳米和655纳米之间的范围中的一个波长。
于是,用于在或从一个信息记录介质记录或重放信息的一个光束可被结合用于判断其类型。因此,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设备的结构可以被简化。
在本发明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设备的另一个方面,判断装置判断信息记录介质是否为一个CD-R或者是除CD-R之外的另一种信息记录介质。
于是,以往不可能的用于CD-R的判断现在可以光学方法完成。
在本发明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设备的另一个方面,判断装置将所述比值与一个预定的阈值相比较,该阈值对应于其类型应被判断的信息记录介质上的光束的一个反射因子,使得它判断出信息记录介质的类型。
于是,根据一个预置的阈值和上述比值之间的一个比较来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类型。因此,可以光学方法更可靠和更容易地判断类型。
在本发明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设备的另一个方面,该设备还包括一个存在或不存在判断装置。该装置在判断类型之前根据输出的光接收信号中的任何一个光接收信号来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存在或不存在。
于是,在判断其种类之前,采用任何得到的光接收信号来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存在或不存在。
在本发明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设备的另一个方面,发射装置在类型判断中最后发射的光束在类型判断之后被首先使用。
于是,在类型判断之后用于记录或重放的一个光束是在类型判断中最后使用的。因此,无需切换发射装置就可执行记录或重放处理。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方法来实现。所述方法具有分别发射多个其波长互不相同的光束的过程;接收来自一个信息记录介质的各发射光束的各反射光并且输出分别对应于接收的反射光的光接收信号的过程;和根据各输出的光接收信号之间的一个比值来判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类型的过程。
根据所述方法,发射多个光束的过程分别发射多个其波长互不相同的光束。然后,接收反射光的过程接收来自一个信息记录介质的各发射光束的各反射光,并且输出分别对应于接收的反射光的光接收信号。之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类型的过程根据各输出的光接收信号之间的一个比值来判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类型。
于是,根据通过向一个信息记录介质辐射多种光束而得到的各光接收信号之间的一个比值来判断一个信息记录介质的类型。因此,该类型可以光学方法准确地判断。其结果,在准确判断类型之后,可以可靠地执行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记录或信息重放。
在本发明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方法的一个方面,发射多个光束的过程分别发射一个第一光束和一个第二光束,其波长互不相同。然后,接收各反射光的过程接收来自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一光束的一个反射光,并且输出一个第一光接收信号,还接收来自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二光束的一个反射光,并且输出一个第二光接收信号。之后,判断类型的过程根据第一光接收信号和第二光接收信号之间的一个比值来判断类型。
于是,根据通过向一个信息记录介质辐射两种光束而接收的各光接收信号之间的一个比值来判断一个信息记录介质的类型。因此,该类型可以光学方法准确地判断。其结果,在准确判断类型之后,可以可靠地执行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记录或信息重放。
在本发明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方法的另一个方面,第一光束的波长是在770纳米和795纳米之间的范围中的一个波长,第二光束的波长是在630纳米和655纳米之间的范围中的一个波长。
于是,用于在或从一个信息记录介质记录或重放信息的一个光束可被结合用于判断其类型。因此,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设备的结构可以被简化。
在本发明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方法的另一个方面,判断类型的过程判断信息记录介质是否为一个CD-R或者是除CD-R之外的另一种信息记录介质。
于是,以往不可能的用于CD-R的判断现在可以光学方法完成。
在本发明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方法的另一个方面,判断类型的过程将所述比值与一个预定的阈值相比较,该阈值对应于其类型应被判断的信息记录介质上的光束的一个反射因子,使得它判断出信息记录介质的类型。
于是,根据一个预置的阈值和上述比值之间的一个比较来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类型。因此,可以光学方法更可靠和更容易地判断类型。
在本发明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方法的另一个方面,该方法还包括一个在判断类型之前根据输出的光接收信号中的任何一个光接收信号来判断信息记录介质存在或不存在的过程。
于是,在判断其种类之前,采用任何得到的光接收信号来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存在或不存在。
在本发明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方法的另一个方面,发射多个光束的过程在类型判断中最后发射的光束在类型判断之后被首先使用。
于是,在类型判断之后用于记录或重放的一个光束是在类型判断中最后使用的。因此,无需切换发射装置就可执行记录或重放处理。
图1是描也本发明的原理的一个视图;
图2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信息重放设备的示意结构的方框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类型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类型判断处理的时序图。
参照附图1至4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如下解释。
下述实施例是这样的实施例,其中本发明被应用于在一个能够对记录在多种光盘上的信息进行重放的一种信息重放设备中对一种光盘的类型进行判断的处理。
图1是描述本发明的原理的一个视图。图2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信息重放设备的示意结构的方框示意图。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类型判断处理的流程图。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类型判断处理的时序图。
(Ⅰ)本发明的原理
首先,在具体解释实施例之前,参照图1描述本发明的原理。
目前,作为其信息可以类似与CD的方式光学地重放的信息记录介质,有CD-R,CD-RW(CD-可重写),DVD(S)(DVD-单层),DVD(D)(DVD-双层),DVD-R(DVD-可记录),DVD-RW(DVD-可重复记录),等等。
CD-R是一种用于记录和重放的光盘,它具有基本上类似于CD的记录能力,并且只可在其上写一次信息。CD-RW是一种用于记录和重放的光盘,它具有基本上类似于CD的记录能力,并且可以在其上多次地记录和重放信息。DVD(S)是一种用于只可重放的光盘,其记录能力比CD增加了若干倍。DVD(D)是一种用于只可重放的光盘,其记录能力比具有一个双层信息记录表面的CD增加了十几倍。DVD-R是一种用于只可重放的光盘,它具有基本上类似于DVD(S)的记录能力,并且只可在其上写一次信息。DVD-RW是一种用于记录和重放的光盘,它具有基本上类似于DVD(S)的记录能力,并且可以在其上多次地记录和重放信息。
而且,在它们之中,据说DVD(D),DVD(S),DVD-R和DVD-RW可采用具有例如650纳米波长的光束执行记录或重放操作。另一方面,据说CD-R,CD和CD-RW可采用具有较上述光束更长的780纳米波长的光束执行记录或重放操作。
在各光盘中,对于上述各光束的反射因子是互不相同的,因为各光盘所包含的反射膜的材料不同,这些反射膜用于反射辐射的光束,并且光盘的分层结构本身是不同的。
另一方面,在能够重放记录在各光盘的所有信息的信息重放设备中,提供了用于发射具有650纳米波长的一个激光二极管和用于发射具有780纳米波长的一个激光二极管两者。
因此,在本发明中,当一种装载在信息重放设备中的光盘的类型在该信息重放设备重放信息的时候被判断时,上述两种光束分别并且分开地向所装载的光盘辐射。然后,计算两种光接收信号的振幅之间的比值具体地,光接收信号是这样的光接收信号,即通过分别接收其反射信号而产生的所谓聚焦误差信号、轨迹跟踪误差信号、RF(射频)信号,等等。然后,根据其振幅比值判断所装载的光盘的类型。
更具体地,如图1的标号A至D所示,设置关于振幅比值的多个阈值,所利用的事实是振幅比值根据光盘的类型指示分布,如图1所示。然后,根据对应于装载的光盘所产生的振幅比值与各阈值之间的关系判断所装载的光盘的类型。然后,技行重放。
在本发明中,一种光盘的类型不是根据从任何一个光束而得到的反射因子的差异来判断的,而是根据对应于两种光束的光接收信号之间的振幅比值来判断类型的。这就是在上述各光盘中即使在同一种类型的光盘的情况下也存在反射因子之间的变化的原因。而且,即使在上述信息重放设备中,也会存在关于在各光束中的光接收特性的所谓个别差异。因此,为了对变化或个别差异进行补偿并且稳定地判断类型,就要根据振幅比值来判断类型。
(Ⅱ)实施例
将参照图2至4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如下具体的描述。
首先,参照图2对根据实施例的信息重放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和操作进行描述。
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重放记录在光盘1上的信息的信息重放设备S,该光盘是上述七种类型的光盘的其中任何一种,该设备具有一个主轴电动机2,一个用作光接收装置的拾取器3,一个支撑架4,一个旋转轴5。一个支撑架电动机6,一个解码器7,一个存储器8,一个用作判断装置和存在或不存在判断装置的伺服IC 9,一个I/F(Inter Face,接口)控制器10和一个控制微计算机11。
示意性操作将描述如下。
首先,拾取器3包括一个激光二极管(以下称为一个第二激光二极管)3B,此激光二极管用作用于发射具有650纳米波长的光束的发射装置,和一个激光二极管(以下称为一个第一激光二极管)3A,此激光二极管用作用于发射具有780纳米波长的光束的发射装置,该拾取器向光盘1辐射一个信息重放光束B,该光盘在由后述的主轴驱动信号Ssd驱动的主轴电动机2的作用下以一个预定的转数转动,该拾取器接收重放光束的反射光束,并且相应地产生一个对应于要重放的信息的检测信号Spu,然后向解码器7提供一个输出。
此时,根据由一个后述的类型判断处理所判断的光盘1的类型,从两种波长互不相同的光束之间选择一个发射的光束,用作光束B。
而且,拾取器3中的一个物镜(未示出)将光束B聚焦在光盘1的一个信息记录表面上,并且一个光点形成在该信息记录表面上。
然后,由一个传动器在对于信息记录表面的垂直或水平的方向上移动物镜该传动器支撑并移动物镜图,3中未示出,并且由一个后述的拾取伺服信号Spd驱动该物镜,使得光束B的聚焦点与在其上记录和重放信息的表面上的信息轨迹的一个位置之间的在对于该表面的垂直方向上的缝隙和该聚焦点与该信息轨迹的位置的在对于该表面的水平方向上的缝隙均得到补偿。即,执行轨迹跟踪伺服控制和聚焦伺服控制。然后,在执行控制的同时重放信息。
如果在轨迹跟踪伺服控制中出现必须将聚焦点在关于光盘1的的半径方向上进一步移动得超出物镜的半径方向的界限的情况,则由于支撑拾取器3的支撑架4在在支撑拾取器3的同时在半径方向上移动而使轨迹跟踪伺服控制得以继续,即图3中的左或右方向。
因为受到一个后述的电动机驱动信号Smd驱动的支撑架电动机6使螺纹化的旋转轴5转动,使得具有与旋转轴5上的螺纹相啮合的一个部分螺母的支撑架4在平行于旋转轴5的一个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移动。
在伺服IC 9的控制下,采用包含在拾取器伺服信号Spd中的一个切换控制信号来执行对于在第一激光二极管3A和第二激光二极管3B之间的切换的控制。
接着,解码器7在向和从控制微计算机11发送和接收一个控制信号Scd并且也向和从存储器8发送和接收作为一个存储器信号Sm的必要信息的同时,从检测信号Spu中提取一个对应于记录在光盘1上的信息的重放信号Sdc;向I/F控制器10提供一个输出;从检测信号Spu中提取所谓聚焦误差信号和轨迹跟踪误差信号;产生一个包含这些信号的误差信号Ses,并且向伺服IC 9提供一个输出。
相应地,I/F控制器10在向和从控制微计算机11发送和接收一个控制信号Scc的同时,执行一个用于接口的预置处理,以输入重放信号Sdc并且产生一个对应于记录在光盘1上的信息的输出信号Sout,然后向一个外部个人计算机等提供一个输出。
另一方面,提供有误差伺服信号Ses的伺服IC 9在向和从控制微计算机11发送和接收控制信号Scs的同时,产生拾取器伺服信号Spd,用于根据包含在误差信号Ses中的聚焦误差信号和轨迹跟踪误差信号驱动拾取器3中的传动器,向拾取器3提供一个输出,产生主轴驱动信号Ssd,用于控制主轴电动机2的转动,然后向主轴电动机2提供一个输出。
除了这些操作之外,为了在光盘1的半径方向移动支撑架4,伺服LC 9根据轨迹跟踪误差信号产生电动机驱动信号Smd,并且向支撑架电动机6提供一个输出。
而且,在后述的类型判断处理中,伺服IC 9采用切换控制信号进行控制,使得第一激光二极管3A导通和关断并使第二激光二极管3B导通和关断。
上述一系列的操作是记录在光盘1上的信息被重放时的操作。然而,后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对于光盘1的类型判断操作是在重放操作开始之前进行的。而且,根据类型判断处理的结果,执行在伺服IC 9中设置增益特性、均衡器特性,等等。类型判断处理使用如后所述的聚焦误差信号。
将参照图3、4对根据实施例的类型判断处理进行如下描述。如下描述的类型判断处理是主要由伺服IC 9执行的处理。
在信息重放开始之前的类型判断处理中,用于发射具有780纳米波长的光束B的第一激光二极管3A首先导通(步骤S1)。然后,根据来自光盘1的光束B的反射光得到包含在聚焦误差信号中的一个所谓S形信号(步骤S2)。
然后,判断实际上是否得到S形信号(步骤S3)。如果不能得到S形信号(步骤S3;否),则判断光盘1实际上并没有被装载在信息重放设备S中。然后,执行一个预定的误差处理(步骤S4),并且终止类型判断处理。
在光盘1的装载存在或不存在的判断中,采用具有780纳米波长的光束B。具有650纳米波长的光束在如图所示的CD-R中几乎不反射。于是,如果装载的光盘1是CD-R,当采用具有650纳米波长的光束来判断存在或不存在光盘1的装载时,会有这样的可能性,即虽然光盘1实际上被装载,但会判断它没有被装载(步骤S3;否)。这就是采用具有780纳米波长的光束B来判断光盘1的装载存在或不存在的原因。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的判断中能够得到S形信号(步骤S3;是),则假设得到的S形信号的振幅值为一个值E,并且暂时将它存储在伺服IC 9的一个存储器(未示出)中。导通的第一激光二极管3A被关断(步骤S5)。然后,用于发射具有650纳米波长的光束B的第二激光二极管3B被导通(步骤S6)。
然后。类似于步骤S2的情况,从得到的聚焦误差信号中提取S形信号。假设得到的S形信号的振幅值为一个值F,并且暂时将它存储在伺服IC 9的上述存储器中(步骤S7)。然后,导通的第二激光二极管3B被关断(步骤S8)。
此时,如果所装载的光盘1是例如DVD(D),则按照步骤S1至S8的执行过程,根据一个聚焦驱动信号的一个改变可得到如图4A的顶部所示的一个聚焦误差信号,该聚焦驱动信号如图4A的底部所示,用于在对于光盘1的垂直方向上驱动拾取器3中的物镜所得到的对应于得到的聚焦误差信号的值F大过值E两倍。
另一方面,如果所装载的光盘1是例如CD-R,则按照步骤S1至S8的执行过程,根据如图4B的底部所示的一个聚焦驱动信号的一个改变得到如图4B的顶部所示的一个聚焦误差信号。所得到的对应于得到的聚焦误差信号的值F小于值E。
当得到用于按照上述一系列处理所装载的光盘1的对应于具有650纳米波长的光束的振幅值F和对应于具有780纳米波长的光束的振幅值E时,则再根据这些振幅比值,具体地,由F/E所指示的振幅比值,来判断光盘1的类型(步骤S9)。
对于在此步骤S9的处理来说,具体地,如果振幅比值等于或小于图1中所示的一个阈值D,则判断所装载的光盘1是CD-R。如果振幅比值大于阈值D并且小于一个阈值C,则判断所装载的光盘1是DVD(D)。如果振幅比值大于阈值C并且小于一个阈值B,则判断所装载的光盘1是CD或CD-RW。如果振幅比值大于阈值B并且小于一个阈值A,则判断所装载的光盘1是DVD(S)或DVD-R。并且,如果振幅比值大于阈值A,则判断所装载的光盘1是DVD-RW。
如果类型已被判断,则根据判断的结果将增益特性、均衡器特性等等设置在伺服IC9中(步骤S10)。要重放的信息被重放(步骤S11),并且终止类型判断处理。
如果在步骤S9的判断中能够具体地判断类型,即,如果光盘是CD-R,DVD(D)或DVD-RW,则设置各自的特性,以在步骤S10被最优化而用于每一个判断的类型。然而,如果在步骤S9的判断中不能够具体地判断类型,即,如果判断光盘是CD或CD-RW,或者判断是DVD(S)或DVD-R,则执行在步骤S10和之后的处理,以对应于在一种类型被判断之后采用另一种方法所判断的类型。
此时,具体地,作为另一种方法,例如,作为用于判断光盘1是否为CD或CD-RW的方法,可利用一种采用其反射因子之间的差的方法。在此方法中,其中任何一个光束被辐射,将它们的反射光的绝对值相互比较,因此可以将CD与CD-R相区别。
而且,例如,作为用于判断光盘1是否为DVD(S)或DVD-R的一种方法,可利用一种采用事先记录在每一个光盘上的管理信息的方法,该管理信息描述光盘的类型。在此方法中,读取管理信息,然后根据所读取的管理信息可将DVD(S)与DVD-R相区别。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的包含类型判断处理的信息重放处理可根据通过向光盘1辐射两种光束而分别产生的两个S形信号的振幅之间的比值来判断光盘1的类型。于是,可以用光学方法容易地并且准确地判断类型。
而且,可判断光盘1是否为CD-R或除CD-R之外的另一种信息记录介质。于是,以往不可能的用于CD-R的判断现在可以光学方法完成。
再有,根据预置的阈值A至D之间的比较和上述振幅比值可判断光盘1的类型。于是,可用光学方法可靠地和简单地判断类型。
再有,通过采用结合地使用所得到的具有780纳米波长的光束B,可在光盘1的类型的判断之前判断光盘1的装载存在或不存在。于是,可缩短开始从光盘1的重放之前的时间。
上述实施例描述这样的情况,其中通过采用具有两种波长的光束B可执行类型判断处理。然而,对于用于类型判断处理中的光束B的波长而言,如果它们是其用于判断的对目标光盘的反射因子是互不相同的两种波长,则波长并不限制于上述的650纳米和780纳米。
(Ⅲ)变型
对应于本发明的变型将描述如下。
首先,将描述一个第一变型。在实施例中,为了结合地使用用于对光盘1的插入的存在或不存在进行判断的具有波长780纳米的光束B,一个第一激光二极管3A被导通然而,如果采用另一种方法对光盘1的插入的存在或不存在进行判断,可以这样设计,即首先导通第二激光二极管3B并首先得到振幅值F。
还有,将描述一个第二变型。在实施例中,类型的判断是通过采用具有780纳米波长的光束和具有650纳米波长的光束进行的。然而,除此方法之外,可以这样设计,即采用其波长在770纳米和795纳米范围内的一个第一光束和其波长在630纳米和655纳米范围内的一个第二光束,并计算振幅值,然后根据其比值判断类型。
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结合使用用于从光盘1的信息重放的光束来判断类型。于是,可简化信息重放设备本身的结构。
而且,将描述一个第三变型。不仅可使用两种光束,而且可顺序地使用三种或多种光束,以得到对应于各类型的上述S形信号的振幅值。然后,计算其中各两个振幅值之间的比值以与一个预定的阈值相比较。因此,可判断除上述七种类型之外的光盘的类型。
再有,将描述一个第四变型。在第三变型的情况下,如果在类型判断之后用于重放的光束是在类型判断中最后使用的光束,则可执行重放而无需切换激光二极管。
将采用实施例中的信息重放设备S的结构更具体地描述第四变型。例如,假设在第一激光二极管3A导通以判断光盘1的装载的存在或不存在之后,为了执行类型判断处理,第一激光二极管3A和第二激光二极管3B在一个时间分别导通,无论其次序如何。在此情况下,在第一激光二极管3A导通以判断光盘1的装载的存在或不存在的阶段,可判断所装载的光盘1是否为CD、CD-R和CD-RW的其中任何一种(以下称为CD型)或者DVD(D)、DVD(S)和DVD-RW的其中任何一种(以下称为DVD型)。
就是说,作为当向光盘辐射具有波长780纳米的光束B时产生的信号,除了通过从每一个光盘的反射膜的光束B的反射而产生的上述的S形信号之外,还有通过从每一个光盘的保护膜的光束B的反射而产生的一个所谓伪S形信号。然而,在伪S形信号产生之后,直到原来的S形信号产生的一个时间是保护模与反射之间的距离而不同的。这个距离的差别在CD型(1.2mm)和DVD型(0.6mm)之间是两倍。于是,在第一激光二极管导通的阶段,用于重放的激光二极管可以通过对时间的检测来决定如果所装载的光盘1是CD型的,则第一激光二极管3A用于重放,如果光盘1是DVD型的,则第二激光二极管3B用于重放。
所以,对于用于类型判断处理的激光二极管的导通次序来说,如果在判断处理之后用于重放的激光二极管较迟导通,则无需切换激光二极管而开始实际的重放。
第四变型的具体解释描述了当激光二极管总共导通三次时的情况。然而,除了这种情况之外,如果在类型判断处理之后所使用的激光二极管的类型是在类型判断处理阶段之前决定的,而该判断处理是通过最后导通一个激光二极管以用于其之后的类型判断处理来进行的,则可执行类型判断处理之后的处理而无需上述切换。例如,在类型判断处理之前,从一个光盘1本身的物理形状可判断类型,或者由要使用的光盘1的类型的用户说明可判断类型。
还有,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被应用于当记录在光盘1的信息被重放时的情况。然而,除了此情况之外,如果需要的信息是记录在一个可记录光盘上的,则作为一个第五变型,本发明可被应用于一个光盘的类型的判断,在该光盘上执行一个作为预备处理的记录操作。
再有,一个第六变型可设计如下。就是说,一个对应于如图3所示的类型判断处理的程序被记录在一个信息记录介质中,例如一个软磁盘、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等等。然后,由安装在一个信息记录设备或一个信息重放设备中的计算机读出并执行此程序,使得信息记录设备或信息重放设备执行根据实施例的类型判断处理。
在不脱离其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其它具体的形式实现。因此,本文的这些实施例在其所有方面都被认为是说明性的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后附的权利要求书而不是以上的说明来限定,因此所有来自权利要求书的等同的意义和范围中的改变均被包含在其中。
于2000年2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0-56066号的全部公开内容,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技术方案,在整体上作为参考结合于本文之中。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1)的设备(S),包括
一个发射装置(3A,3B),用于分别发射多个其波长互不相同的光束(B);
一个光接收装置(3),用于接收来自一个信息记录介质(1)的所述各发射光束的各反射光,并且输出分别对应于所述接收的反射光的光接收信号;和
一个判断装置(9),用于根据所述各输出的光接收信号之间的一个比值来判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1)的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1)的设备(S),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装置(3A,3B)分别发射一个第一光束和一个第二光束,其波长互不相同;
所述光接收装置(3)接收来自所述信息记录介质(1)的所述第一光束的一个反射光,并且输出一个第一光接收信号,还接收来自所述信息记录介质(1)的所述第二光束的一个反射光,并且输出一个第二光接收信号;并且
所述判断装置(9)根据所述第一光接收信号和第二光接收信号之间的一个比值来判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1)的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1)的设备(S),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束的波长是在770纳米和795纳米之间的范围中的一个波长,所述第二光束的波长是在630纳米和655纳米之间的范围中的一个波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1)的设备(S),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装置(9)判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是否为一个CD-R或者是除CD-R之外的另一种信息记录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1)的设备(S),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装置(9)将所述比值与一个预定的阈值相比较,该阈值对应于其类型应被判断的所述信息记录介质(1)上的光束的一个反射因子,使得它判断出所述信息记录介质(1)的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1)的设备(S),其特征在于,
它还包括一个存在或不存在判断装置(9),用于在判断类型之前根据所述输出的光接收信号中的任何一个光接收信号来判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1)的存在或不存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1)的设备(S),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装置(3A,3B)在所述类型判断中最后发射的光束在所述类型判断之后被首先使用。
8.一种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1)的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分别发射多个其波长互不相同的光束(B);
接收来自一个信息记录介质(1)的所述各发射光束的各反射光并且输出分别对应于所述接收的反射光的光接收信号;和
根据所述各输出的光接收信号之间的一个比值来判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1)的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多个光束(B)的过程分别发射一个第一光束和一个第二光束,其波长互不相同;
所述接收各反射光的过程接收来自所述信息记录介质(1)的所述第一光束的一个反射光,并且输出一个第一光接收信号,还接收来自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所述第二光束的一个反射光,并且输出一个第二光接收信号;并且
所述判断类型的过程根据所述第一光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光接收信号之间的一个比值来判断所述类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束的波长是在770纳米和795纳米之间的范围中的一个波长,所述第二光束的波长是在630纳米和655纳米之间的范围中的一个波长。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类型的过程判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1)是否为一个CD-R或者是除CD-R之外的另一种信息记录介质。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类型的过程将所述比值与一个预定的阈值相比较,该阈值对应于其类型应被判断的所述信息记录介质(1)上的光束(B)的一个反射因子,使得它判断出所述信息记录介质(1)的类型。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它还包括一个在判断类型之前根据输出的光接收信号中的任何一个光接收信号来判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存在或不存在的过程。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多个光束的过程在所述类型判断中最后发射的光束在所述类型判断之后被首先使用。
CNB011108711A 2000-02-28 2001-02-28 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设备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458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56066/2000 2000-02-28
JP2000056066A JP4226184B2 (ja) 2000-02-28 2000-02-28 情報記録媒体判別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媒体判別方法
JP56066/00 2000-0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6741A true CN1316741A (zh) 2001-10-10
CN1294585C CN1294585C (zh) 2007-01-10

Family

ID=18577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1087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4585C (zh) 2000-02-28 2001-02-28 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556302B2 (zh)
EP (1) EP1128379A3 (zh)
JP (1) JP4226184B2 (zh)
KR (1) KR100430249B1 (zh)
CN (1) CN129458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67781B2 (ja) * 2001-04-13 2008-03-26 株式会社日立エルジーデータストレージ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KR100438783B1 (ko) * 2002-01-15 2004-07-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크 판별 방법
KR100857082B1 (ko) * 2002-02-07 2008-09-05 주식회사 히타치엘지 데이터 스토리지 코리아 광 디스크 장치에서의 디스크 판별 방법
KR100517497B1 (ko) * 2002-07-16 2005-09-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디스크 멀티 체인저 동작 장치 및 방법
JP2004152452A (ja) * 2002-10-31 2004-05-27 Samsung Electro Mech Co Ltd 光ディスク判別方法及び装置
JP2004273038A (ja) * 2003-03-10 2004-09-30 Sony Corp 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媒体情報通知方法
KR20040107044A (ko) 2003-06-12 2004-1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디스크 판별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0548231B1 (ko) * 2003-09-30 2006-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디스크 판별방법 및 그 장치
US8264929B2 (en) * 2003-11-25 2012-09-11 Dell Products L.P. Optical medium recognition system and method with an optical drive having plural lasers
JP2008123636A (ja) * 2006-11-15 2008-05-29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2009151863A (ja) 2007-12-20 2009-07-09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記録再生装置及びディスクの判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94899B2 (ja) * 1993-04-30 2002-06-2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US5963523A (en) * 1996-02-14 1999-10-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discriminating apparatus using laser beams of different wavelengths
JP3439300B2 (ja) * 1996-06-11 2003-08-25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判別装置
JPH10241268A (ja) * 1997-02-26 1998-09-11 Hitachi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004641B2 (ja) * 1997-05-30 2007-11-0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WO1998054704A1 (en) * 1997-05-31 1998-12-03 Daewoo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pickup system for recording/reading different types of optical dis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128379A3 (en) 2002-01-23
US20010017348A1 (en) 2001-08-30
JP2001243696A (ja) 2001-09-07
KR100430249B1 (ko) 2004-05-03
EP1128379A2 (en) 2001-08-29
JP4226184B2 (ja) 2009-02-18
CN1294585C (zh) 2007-01-10
US6556302B2 (en) 2003-04-29
KR20010085670A (ko) 200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873C (zh) 制造记录介质的方法和装置及读写该介质的方法及装置
CN1208764C (zh) 光盘记录方法、光盘记录装置及光盘
CN1198267C (zh) 光盘装置及其光盘识别方法
CN1297977C (zh) 光盘驱动器和记录/回放的方法
CN1762002A (zh) 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程序及存储介质
CN1294585C (zh) 用于判断信息记录介质的设备和方法
CN1147842C (zh) 盘片驱动装置
CN1602518A (zh) 信息介质及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CN1320545C (zh) 光记录装置、光再现装置、记录介质记录方法及记录介质再现方法
CN1294562C (zh) 光记录介质和用于制造该光记录介质的设备和方法
CN1224015C (zh) 光盘装置
CN1975867A (zh) 光盘装置和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CN1265361C (zh) 光盘装置和控制光盘转速的方法
CN1757062A (zh) 信息存储介质及用于记录和/或再现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277255C (zh) 光记录介质,光记录介质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
CN1942935A (zh) 光盘装置
CN1147840C (zh) 盘片驱动单元
CN1677513A (zh) 光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记录/回放方法和记录/回放设备
CN1612228A (zh) 光盘及其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CN1162845C (zh) 伺服控制装置、伺服控制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CN1691144A (zh) 光学记录介质以及在其上记录/再现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815572A (zh) 光记录及再现设备
CN1224022C (zh)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倾斜控制方法及光学拾波器的控制装置
CN1276416C (zh)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和光盘记录/再现方法
CN1667715A (zh) 盘驱动器中的层间搜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