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7574A - 等离子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07574A
CN1707574A CNA2005100783657A CN200510078365A CN1707574A CN 1707574 A CN1707574 A CN 1707574A CN A2005100783657 A CNA2005100783657 A CN A2005100783657A CN 200510078365 A CN200510078365 A CN 200510078365A CN 1707574 A CN1707574 A CN 17075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ma display
display system
plasmia indicating
indicating panel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783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90683C (zh
Inventor
裴成元
丁南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07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7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9068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9068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46Connecting or feeding means, e.g. leading-in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436Inner thermal coupling elements i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protrusions or depressions integrally formed in the housing
    • H05K7/20445Inner thermal coupling elements i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protrusions or depressions integrally formed in the housing the coupling element being an additional piece, e.g. thermal standoff
    • H05K7/20472Sheet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63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internal heat source to heat radiating structur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04Matrix technologies
    • G09G2300/0408Integration of the drivers onto the display substrat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4Display protection
    • G09G2330/045Protection against panel over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62Circui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66Cool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其可以提高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散热能力和减少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总体重量。该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连接并支撑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框架,以及安装到框架后表面并装配有驱动电路板的凸台板。框架形成为连接等离子显示面板边缘的矩形框架形状。在该矩形框架中垂直地布置垂直部件。该垂直部件具有支撑等离子显示装置总体重量的壁装凸台。其它特征包括形成在框架后表面上的热传导部件,并且在热传导部件和驱动电路板之间形成空气通道。

Description

等离子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热传导部件、框架和凸台板支撑的等离子显示面板(PDP)。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用于通过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和用于使用等离子体显示图像的等离子显示面板、支撑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与等离子显示面板相对的一侧上的驱动电路板,这些驱动电路板通过柔性印刷电路和连接器连接到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引出的显示电极和寻址电极上。
由于等离子显示面板由两层玻璃基板组成,所以该等离子显示面板具有较弱的机械刚性。因此,使用具有比玻璃底板更大机械刚性的金属底板来使等离子显示面板保持稳定的机械刚性。
底板不仅起到上述的维持等离子显示面板刚性的功能,还起着支撑驱动电路板、从等离子显示面板散热和屏蔽电磁干扰(下文中称为EMI)的功能。
将等离子显示面板装配到底板的前表面上,并把驱动电路板装配到底板的后表面上,以使底板具备上述功能。
因为等离子显示面板是玻璃制成,所以很难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上形成用于和底板螺纹连接的螺孔,从而使用双面带将等离子显示面板装配到底板上。在底板的后表面上形成凸台(boss),并用螺钉将驱动电路板装配到凸台上。
在1999年10月26日授予Tani等人、标题为“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Plasma Display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的美国专利No.5,971,566中公开了一种将等离子显示面板固定到底板前表面上的技术,其中把一种热传导部件夹在等离子显示面板和底板之间,将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发出的热传递到底板,并通过底板释放这些热量。
除了散热功能之外,底板还起着支持等离子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板的保持功能。因此,底板需要具有足以防止凹陷或扭曲的机械刚性,从而在补偿等离子显示面板刚性的同时出色地完成保持功能。
由于底板是由具有良好热传导性的金属制成的,所以底板可以有效地对等离子显示面板散热和补偿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刚性,但是这存在一个问题,因为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总重量增加了。
因为底板在其前表面上支撑等离子显示面板并在其后表面上支撑驱动电路板,所以底板也存在一个问题,其在于当要装配驱动电路板的凸台位置改变或者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尺寸变化时,整体形状应当发生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其能够在减小等离子显示装置总重量的同时提高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散热能力。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其通过分离用于支撑等离子显示面板和用于支撑驱动电路板的结构,可以有效地应对等离子显示面板尺寸的变化或者和驱动电路板固定的凸台位置的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其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连接到等离子显示面板后表面的框架;以及固定到框架后表面并装配有驱动电路板固定的凸台板,这些驱动电路板和等离子显示面板平行布置。
可以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形成热传导部件。
热传导部件可以形成为散热片,并且可以由丙烯酸散热材料、石墨散热材料、金属散热材料和碳纳米管散热材料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热传导部件可以由固态散热材料或者随着时间推移从液体凝固的散热材料制成。热传导部件的热传导性最好在从0.5到1000W/mK的范围内,从而可以平缓地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
可以用金属制造框架,以补偿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刚性和支承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总体重量。框架可以是矩形框架,使得该框架可以只连接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边缘。框架可以包括在矩形框架中垂直提供的垂直部件,并且该垂直部件可以提供有能够支承等离子显示装置总体重量的壁装凸台。
凸台板可以用比框架材料重量更轻的材料制成,可以由导电合成树脂或金属板制成。
凸台板可以形成具有框架部件、垂直部件和水平部件的栅格形状。框架部件、垂直部件和水平部件可以提供有多个凸台,并且框架部件还可以提供有形成在框架部件内部并朝向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肋,并将肋嵌入到框架中。凸台可以具有5mm到15mm的高度范围。
可以在热传导部件和驱动电路板之间形成空气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其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连接并支撑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框架;以及固定到框架后表面并装配有驱动电路板的凸台板。
凸台板可以具有多个用于固定驱动电路板的凸台,并且可以形成为平板形状或通过弯曲平板获得的形状。凸台板可以具有用于操纵装配到驱动电路板的可调部件的操纵孔。驱动电路板可以带有装配到其上并朝向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部件。这些部件和等离子显示面板之间的空隙可以在5mm到20mm的范围内。驱动电路板可以带有装配到其上并朝向凸台板的可调部件。
可以在驱动电路板和等离子显示面板间形成用于对流和辐射的空气层。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将框架和凸台板分离,框架由金属制成以支撑带有热传导部件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凸台板由比框架材料重量更轻的材料制成,装配有驱动电路板,并在热传导部件和驱动电路板之间形成空气通道。于是,提高了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散热性能,并且减少了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总体重量,由此容易应对等离子显示面板尺寸的变化和用于装配驱动电路板的凸台位置的变化。
附图说明
对本发明更完整的理解,和本发明许多附带的优点都将随着结合附图参考下面详细的说明而容易明白的同时而变得更好理解,这里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组件,其中:
图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框架后表面的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凸台板后表面的视图;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框架和凸台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在装配该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状态下沿图1的线A-A的截面图;
图6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框架后表面的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凸台板后表面的视图;
图9是说明图6中驱动电路板到凸台板连接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在装配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状态下沿图6的线B-B的截面图;和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凸台板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1,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使用气体放电显示图像的等离子显示面板11、提供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1后表面上并发散由等离子显示面板11产生的热的热传导部件13、支撑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框架15,以及安装到框架15后表面的凸台板19,并且该凸台板19用于安装并支撑驱动电路板17。
由于等离子显示面板11具有使用气体放电显示图像的结构,又因为本发明涉及等离子显示面板11和其它组成元件之间的连接结构,所以将省略对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详细描述。
热传导部件13消散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1中由气体放电产生的热,并将其提供到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后表面上。将热传导部件13制成图1中所示的散热片,并将其连接到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后表面。该热传导部件13可由各种材料制成。例如,它可由丙烯酸散热材料、石墨散热材料、金属散热材料、或者碳纳米管散热材料制成。由于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1中平缓进行水平热传导是热传导部件13的重要功能,所以只有能够实现这样的功能才可以将两种或更多种材料用于单个等离子显示面板11。
热传导部件13可以由组成散热片的固态散热材料制成,也可以由随时间推移从液态凝固的散热材料制成。这种从液态凝固成固态的散热材料由于其液态处理而具有优点。也就是说,其优点在于,没有必要通过使用涂覆处理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1上形成热传导部件13的特别处理。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框架后表面的视图。
参考图2,框架15连接到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后表面,并是由能够补偿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刚性和支承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11在内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总体重量的材料制成。此外,框架15以一种能够减小等离子显示装置总体重量的结构形成。框架15可以直接连接到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后表面,或者如图1所示,可以连接到热传导部件13。
框架15由具有比制成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玻璃更大刚性的金属制成,由此补偿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刚性。此外,框架15形成用于只支撑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后表面边缘的矩形,由此减轻其重量。框架15的矩形框架形状例如是一种在不引起结构缺陷的范围内,通过去掉除了支撑等离子显示面板11所需最小部分以外部分而获得的形状,以形成能够支承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11在内的装置总体重量的结构。换句话说,许多条形部件和框架15一体形成。因此,框架15在支撑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同时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变化以减少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总重量。也就是说,框架的一个或多个转角可以形成平板形状。如图1和图2所示,框架15还包括垂直部件15a。在垂直部件15a上形成壁装凸台21。壁装凸台21具有能够将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总重量从框架15传送到安装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壁上的刚性。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凸台板后表面的视图。
参考图3,凸台板19具有可以连接孔19a,连接孔19a可以直接连接到框架15的连接孔15b,也就是说,其可以通过螺钉23形成连接结构(图1)。分别在凸台板19和框架15相互对应的位置上提供连接孔19a和连接孔15b。这样的连接结构使凸台板19和框架15相互牢固地连接,由此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由于框架15支撑等离子显示面板11并支承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11在内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总体重量,所以凸台板19不需要具有特别的刚性,但是必须具有足以支撑安装在其上的驱动电路板17的刚性。因此,最好用具有比框架15的材料重量更轻的材料制造凸台板19,同时最好用具有EMI屏蔽功能的导电合成树脂或者金属板来制造凸台板19。由于凸台板19是由具有比框架15的材料重量更轻的材料制成,因此在凸台板19支撑驱动电路板17的同时可以显著地减少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总体重量。
此外,凸台板19可以具有平板形状,或者可以形成不但具有框架部件19b,而且具有在框架部件19b中提供的垂直部件19c和水平部件19d的栅格形状,以实现等离子显示装置重量的减少。以与框架15类似的方式,提供重量减轻并在其上装配驱动电路板17的凸台板19,并且凸台板19具有框架部件19b、垂直部件19c和水平部件19d,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带有凸台25。但是,凸台板19并不限于上述形状。也就是说,凸台板19可以在形状上进行各种变化以将驱动电路板17装配于其上。可以用螺钉26将驱动电路板17装配到凸台板19的凸台25上。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框架和凸台板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4所示,凸台板19还包括从框架部件19b的内侧向等离子显示面板11凸出的肋27,由此更牢固地将凸台板19连接到框架15。肋27可以连续或者间断地形成(未示出)。当肋27是连续形成的时,肋27最好具有将框架的垂直部件15a嵌入其中的槽19e。肋27将凸台板19连接到框架15以形成更加牢固的结构。
在分离地形成框架15和凸台板19并且将它们相互连接的结构中,当连接到框架15的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尺寸变化时,只有框架15变化,而当驱动电路板17变化时只有凸台板19变化,由此提高设计的自由度。由于这种连接结构可以将装配有驱动电路板17的凸台板19连接到框架15,所以可以减少在制造中的操作数量,由此提高生产力。
图5是在装配该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状态下沿图1的线A-A的截面图。
参考图5,许多形成在凸台板19上的凸台25最好具有从5mm到15mm的高度范围。当其高度小于5mm时,在热传导部件13和驱动电路板17之间的空气流就受到抑制。当高度大于15mm时,由于空气流的削弱使对流不充分,由此造成散热性能的恶化。
凸台25的高度有助于在热传导部件13和驱动电路板17之间空气通道P的形成,由此使得在两者间的空气流平缓而引起自然对流现象,并且这样可以使等离子显示面板11和驱动电路板17的散热效率最大化。
也就是说,可以在空气通道P一侧定位热传导部件13并在其另一侧定位驱动电路板17。因此,等离子显示面板11和驱动电路板17通过发生在空气通道P中的对流的方式有效地散热。
图6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6,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用于使用气体放电显示图像的等离子显示面板11、形成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1后表面上并发散从等离子显示面板11产生的热的热传导部件13、装配并支撑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框架35,以及装配到框架35后侧并支撑装配于其上的驱动电路板37和配件电路板(the setcircuit board)39的凸台板41。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框架后表面的视图。
参考图7,框架35连接到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后表面,并由在补偿等离子显示面板11刚性的同时能够支承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11在内的装置的总体重量的材料制成。此外,框架35具有能够减少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总体重量的结构。框架35可以如图6所示装配到热传导部件13,或者可以直接装配到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后表面(未示出)。
框架35由具有比制成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玻璃更大刚性的金属制成,由此补偿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刚性。框架35形成用于只支撑等离子显示面板11后表面边缘的矩形,由此减轻装置重量。框架35的矩形框架形状例如是一种在不引起结构缺陷的范围内,通过从能够支承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装置总体重量的结构中,去掉除了支撑等离子显示面板11所需最小部分以外部分而获得的形状。换句话说,许多条形部件和框架35一体形成。因此,框架35可以在支撑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同时具有不同的形状变化以减少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总体重量。也就是说,框架35的一个或多个转角可以形成平板形状。如图7所示,框架35还包括垂直部件35a。壁装凸台43形成在垂直部件35a中。壁装凸台43具有能够将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总体重量从框架35传送到安装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壁上的刚性。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凸台板后表面的视图,和图9是说明图6中驱动电路板到凸台板的连接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8和图9,凸台板41具有连接孔41a,连接孔41a可以直接连接到框架35的连接孔35b,也就是说,凸台板可以通过螺钉45形成连接结构(见图6)。分别将连接孔41a和连接孔35b相互对应地定位在凸台板41和框架35上。这样的连接结构使得凸台板41和框架35牢固地相互连接,由此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由于框架35支撑等离子显示面板11并支承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11在内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总体重量,所以凸台板41不需要具有特别的刚性,但是必须具有足够支撑装配于其上的驱动电路板37和配件电路板39的刚性。因此,最好用具有比框架35的材料重量更轻的材料制造凸台板41,同时最好用具有EMI屏蔽功能的导电合成树脂或者金属板来制造凸台板41b。由于凸台板41由具有比框架35的材料重量更轻的材料制成,因此在凸台板41支撑驱动电路板37和配件电路板39的同时可以显著地减少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总体重量。
此外,凸台板41可以具有平板形状,并可以具有多个用于固定驱动电路板37的凸台47(见图9)。可选的,可以提供如图11所示的具有通过弯曲平板形状所获得的形状的凸台板61。出于减少等离子显示装置总体重量的目的,凸台板41可以形成为其中连接了许多条形部件的栅格形状,或者凸台板41可以改变形状。
不像具有栅格形状的凸台板的情况,具有平板形状的凸台板41或者具有通过弯曲平板形状所得到的形状的凸台板61具有用于操纵在驱动电路板37上提供的可调部件49的操纵孔51。也就是说,最好对应于可调部件49形成操纵孔51。该可调部件49是在将驱动电路板37电连接到等离子显示面板11之后用于调节等离子显示面板11状态的部件,其通常包括可调电阻器。但是,可调部件49并不限于可调电阻器。
驱动电路板37具有许多部件53(见图9)并可以包括用于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11所需的各种电路板,例如用于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电极的板,电源模式切换(SMPS)板等。驱动电路板37由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模块制造商生产。特别地,将驱动电路板37通过螺钉55装配到在凸台板41中提供的凸台47,这样部件53就与等离子显示面板11相对。用螺钉57将配件电路板39装配到与驱动电路板37相对的凸台板41的表面上。配件电路板39包括用于向完成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11提供图像信号的图像板,用于控制和提供电源的电源板等等,并由配件制造商生产。这样,通过将驱动电路板37和配件电路板39固定到凸台板41的两侧表面上,可以有效地防止在两种电路板之间的物理干扰,并提高配件制造商在设计上的自由度。
因此,在大规模生产下,配件制造商生产各种配件电路板39,并在将配件电路板39装配到凸台板41的状态下提供配件电路板39。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模块制造商生产并将驱动电路板37装配到凸台板41。因此,可以显著地减少将凸台板41组装到框架35所用的操作数目。
另一方面,缓冲板(未示出)使用公知的方法放置,并作为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1和驱动电路板37之间的界面。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组装凸台板41的同时,连接缓冲板需要的连线。
图10是在组装该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状态下沿图6的线B-B的截面图。
参考图10,最好在装配到凸台板41的驱动电路板37中所提供的部件53前端与等离子显示面板11后表面或在其中提供的热传导部件13之间保持一个范围在5mm到20mm的空隙P。当该空隙P小于5mm时,会抑制在热传导部件13和驱动电路板37的部件53之间的空气流。当该空隙P大于20mm,由于空气流的弱化导致对流不充分,由此使热传导性能恶化。
空隙P形成空气通道作为在驱动电路板37和等离子显示面板11之间的空气层AL。空气层AL使在凸台板41、驱动电路板37和等离子显示面板11之间的空气流平缓,由此在辐射现象外还引起自然对流现象。由此,即使在具有小厚度的结构中,也使等离子显示面板11和驱动电路板37的散热效率最大化。
也就是说,将热传导部件13定位在靠近等离子显示面板11的空气层AL一侧,并将驱动电路板37定位在靠近凸台板41的空气层AL一侧。因此,由于空气层AL产生对流现象和辐射现象,由此有效地从等离子显示面板11和驱动电路板37散热。
由于驱动电路板37的部件53向空气层AL凸出,所以驱动电路板37屏蔽由部件53产生的噪声和EMI。因此,提高了等离子显示装置屏蔽噪声和EMI的总体性能。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凸台板的透视图。
如图11所示,当凸台板61弯曲时,可以很容易实现将配件制造商生产的配件电路板39固定到凸台板61,可以防止凸台板61和配件电路板39之间的机械干扰,并且可以在厚度进一步减少的情形制造等离子显示装置。
尽管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而是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范围的情况下以各种方式修改。因此,这样的修改自然也落入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而且,尽管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的优选实施例。相反,如权利要求所定义的那样,可以在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Claims (23)

1、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
等离子显示面板;
连接并支撑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框架;和
安装到所述框架后表面并装配有驱动电路板的凸台板。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框架由金属制造,以补偿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刚性并支撑所述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总体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框架形成矩形框架,并接触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在所述矩形框架中垂直放置的垂直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3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多个整体连接到框架的条形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壁装凸台。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凸台板由比所述框架重量更轻的导电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凸台板由导电合成脂和金属板之一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凸台板形成栅格形状并且包括框架部件、垂直部件和水平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框架部件、垂直部件和水平部件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多个凸台。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凸台具有5mm到15mm范围的高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框架部件包括形成在框架部件内部并朝向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肋,其中所述肋嵌入到所述框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装置,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后表面上的热传导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热传导部件包括散热片,并由丙烯酸散热材料、石墨散热材料、金属散热材料和碳纳米管散热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热传导部件由固态散热材料和随着时间推移从液体凝固的散热材料之一制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3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热传导部件和所述驱动电路板之间形成空气通道。
17、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
等离子显示面板;
连接并支撑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框架;和
安装到所述框架后表面并装配有驱动电路板的凸台板;
其中所述凸台板在与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相对的一侧固定并支撑所述驱动电路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凸台板包括多个用于装配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凸台,并且其中所述凸台板形成为平板形状以及弯曲平板形状所得到的形状之一。
19、根据权利要求17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凸台板包括用于操纵装配到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可调部件的操纵孔。
20、根据权利要求17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驱动电路板具有安装到其上的部件,并且所述部件朝向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部件和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之间的空隙范围从5mm到20mm。
22、根据权利要求17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电路板具有装配在其上的可调部件,并且所述可调部件朝向所述凸台板。
23、根据权利要求17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驱动电路板和所述等离子显示面板之间形成用于对流和辐射的空气层。
CN200510078365A 2004-04-29 2005-04-29 等离子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068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9933/04 2004-04-29
KR29934/04 2004-04-29
KR1020040029933A KR100637485B1 (ko) 2004-04-29 2004-04-29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7574A true CN1707574A (zh) 2005-12-14
CN100590683C CN100590683C (zh) 2010-02-17

Family

ID=35581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783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0683C (zh) 2004-04-29 2005-04-29 等离子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637485B1 (zh)
CN (1) CN100590683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8993B (zh) * 2008-01-22 2012-10-24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3295479A (zh) * 2012-02-28 2013-09-1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79302B1 (ko) 2007-11-26 2009-01-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05675A (ja) 1998-04-20 1999-11-05 Fujitsu General Ltd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0181373A (ja) 1998-12-18 2000-06-30 Fujitsu General Ltd Pdpパネル構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8993B (zh) * 2008-01-22 2012-10-24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3295479A (zh) * 2012-02-28 2013-09-1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90683C (zh) 2010-02-17
KR100637485B1 (ko) 2006-10-20
KR20050104593A (ko) 2005-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48519B2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0341100C (zh) 等离子体显示器
CN1797665A (zh) 等离子体显示模块机架结构和包括它的等离子体显示模块
CN1826042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JP4206402B2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313990C (zh) 等离子体显示器
US20050258749A1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CN1858825A (zh) Ic芯片散热结构和具有所述散热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模块
CN1774163A (zh) 用于显示面板的散热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显示模块
US20070230132A1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CN1783396A (zh) 具有高效导热性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848207A (zh) 等离子体显示模块
CN1870081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862629A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CN1825393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622746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870080A (zh) 具有改进的散热效率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774159A (zh) 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组件
CN1612679A (zh) 显示设备及其散热装置
CN1893798A (zh) 平面显示设备
CN1294545C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870082A (zh) 具有热沉降噪器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707574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892741A (zh) 等离子显示器面板
CN1822752A (zh) 盖板的固定结构以及包括该结构的等离子显示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17

Termination date: 201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