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5842A - 换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05842A
CN1705842A CNA2003801017688A CN200380101768A CN1705842A CN 1705842 A CN1705842 A CN 1705842A CN A2003801017688 A CNA2003801017688 A CN A2003801017688A CN 200380101768 A CN200380101768 A CN 200380101768A CN 1705842 A CN1705842 A CN 17058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shift
shifting element
basic trnasmission
auxiliary transmission
slide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801017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巴德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Friedrichshafen AG
Original Assignee
ZF Friedrichshafe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F Friedrichshafen AG filed Critical ZF Friedrichshafen AG
Publication of CN1705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58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7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in group arrangement, i.e. with separate change-speed gear trains arranged in series, e.g. range or overdrive-type gearing arrangements
    • F16H61/7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in group arrangement, i.e. with separate change-speed gear trains arranged in series, e.g. range or overdrive-type gearing arrangements using electric or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4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comprising signals other than signals for actuating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44Signals to the control unit of auxiliary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26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 F16H61/28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with at least one movement of th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being caused by a non-mechanical force, e.g. power-assis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08Multip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common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 F16H63/20Multip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common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with preselection and subsequent movement of each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y movement of th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in two different ways, e.g. guided by a shift g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012Multiple controlled elements
    • Y10T74/20018Transmission control
    • Y10T74/20067Control convertible between automatic and manual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挡装置(2),用于具有一个主变速器部分(6)和至少一个副变速器部分(10)的多挡的汽车变速器(4),该换挡装置包括用于操纵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换挡元件(44、50、52、54)的换挡机构(12、14、18、38)和用于操纵在副变速器部分(10)内的换挡元件(42、46)的换挡机构(12、14、18、38)。用于操纵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换挡元件(44、50、52、54)的换挡机构(12、14、18、38)也操纵在副变速器部分(10)内的换挡元件(42、46)。

Description

换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换挡装置。
背景技术
商用车的现代多挡的汽车变速器除了具有一个多挡的主变速器部分之外,还具有一个多挡的副变速器部分和/或一个多挡的分速变速器部分。借助于一个分速变速器,主变速器的挡位在其速比上可以进一步划分,使得在前后连续的挡位上产生更小的速比间隔。借助于一个副变速器,主变速器的总速比可以这样的方式被放大,即通过可以将主变速器的所有挡位与副变速器的各个挡位组合使用,以及通过主变速器的各个挡位的本来直接的传动在副变速器的至少一个挡位上被减速或增速。
例如由DE 44 22 900 A1已知这类汽车变速器。这种汽车变速器主要在主变速器部分上手动换挡,而在驾驶员进行相应的换挡以后,在分速变速器部分上和在副变速器部分上通过一个气动式或液压式执行器进行换挡。
也已知一种如前言所述类型的用于汽车变速器的自动换挡装置,例如EP 0 541 035 B1介绍了这种自动换挡装置。其中,在一个控制装置中并列地组合了一些执行器,其中各个执行器分别操纵分速变速器部分、主变速器部分和副变速器部分。其中各个执行器分别通过一根在相应的换挡装置上的换挡滑杆啮合在传动挡位上。其缺点在于,各个变速器部分必须被一个带有附属的阀、传感器和换挡滑杆的独立的执行器操纵。这意味着零件很多,从而价格昂贵、重量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汽车变速器的换挡装置,该换挡装置简化了副变速器部分的操纵。
这个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换挡装置得以解决。其结构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出。
一种换挡装置,用于具有一个主变速器部分和至少一个副变速器部分的多挡的汽车变速器,该换挡装置包括用于操纵在主变速器部分内的换挡元件的换挡机构和用于操纵在副变速器部分内的换挡元件的换挡机构。按本发明,用于操纵在主变速器部分内的换挡元件的换挡机构也操纵在副变速器部分内的换挡元件。在一种有利的结构中,用于操纵在主变速器部分内的换挡元件的换挡机构包括一根单一的换挡轴。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操纵在主变速器部分内的换挡元件的换挡机构包括一个气动式、液压式或者电动式的用于执行一个换挡指令的执行器;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用于操纵在主变速器部分内的换挡元件的换挡机构也包括一个气动式、液压式或者电动式的用于执行一个选择指令的执行器。有利的是,根据在一个控制装置中按预定规则处理出来的指令自动地控制各个执行器。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换挡机构具有一个自由空间,在去选择所期望的换挡元件的选择过程期间,换挡机构的一个操纵换挡元件(尤其是换挡滑杆)的元件(例如一个在换挡轴上的换挡拨指)可以在该自由空间内沿着换挡过程的方向运动。在选择过程中,换挡拨指的运动进入到与在换挡过程中相同的方向,但是与换挡过程不同,所述运动仅是选择过程的一部分。因此,本来执行换挡运动的执行器在一个确定的范围内用于选择运动。一种结构方式表明,一方面是副变速器部分的一个换挡元件,另一面是主变速器部分的一个换挡元件与自由空间邻接。换挡拨指例如在其使一根用于主变速器部分换挡的换挡滑杆运动时,在该自由空间内穿过进入到一根用于使副变速器换挡的换挡滑杆内。有利的是,换挡元件是同步的换挡元件。在另一个同样有利的结构中,换挡元件包括一个无同步元件的嵌牙接合装置。在有一个无同步元件的嵌牙接合装置的情况中,有利的是,在自由空间旁边的换挡元件是用于主变速器部分的最高和最低传动挡位的换挡元件。在一种有利的实施中,换挡拨指也可以不设置在一根换挡轴上,而可以直接被算作换挡机构的执行器操纵,换挡拨指因此直接与执行器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换挡装置的视图;
图2同步换挡的换挡元件的示意图;
图3嵌牙接合的换挡元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显示了一个包括一个主变速器部分6、一个分速变速器部分8和一个副变速器部分10的汽车变速器4的换挡装置2。一个执行器12在轴向沿着箭头方向16操纵一个换挡轴14和一个换挡拨指38。通过一个第二个执行器18,换挡轴14可沿着箭头方向20绕其旋转轴线摆动。连接线路22、24、26和28与执行器12和18连接,通过这些连接线路控制执行器12和18。这可以是电导线,也可以是用于一种控制介质的输送管路,所述控制介质形式上为用于液压式或气动式调节的流体。此处介绍一种用空气的气动式控制,如通常在商用车中按汽车条件所具有的气动式控制那样,除了应用于制动控制之外,还用于变速器换挡控制。在分速变速器部分中画出了一个换挡拨叉30,该换挡拨叉啮合到一个在分速变速器部分8内的在图中未画出的换挡元件内,并且划分分速变速器的两个挡位,以细分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速比间隔。换挡拨叉30通过一根换挡滑杆32在轴向沿着箭头方向36被一个执行器34移动,因此可以切换到分速变速器部分8的各个挡位。执行器12、18和34与一个控制装置37连接,在该控制装置内按预定的规则产生换挡信号。
换挡轴14具有换挡拨指38,在图1中,该换挡拨指设置在一根换挡滑杆42和一根换挡滑杆44之间的一个自由空间40内。在该位置上,执行器12可以在轴向沿着箭头方向16自由移动换挡轴14,从而移动换挡拨指38,而不会使换挡滑杆42或44运动。换挡拨叉46与换挡滑杆44固定连接,换挡拨叉46啮合到一个在副变速器部分10内的在图中未画出的滑动套筒内。换挡拨叉50与换挡滑杆42固定连接,换挡拨叉50用于切换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两个挡位。这两个挡位尤其是主变速器部分6的第一前进挡和倒车挡。在换挡滑杆42的与自由空间40对置的那一侧设有另一根换挡滑杆52,换挡拨指38同样可以啮合到换挡滑杆52内。换挡滑杆52与换挡拨叉54连接,换挡拨叉54例如切换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第二和第三前进挡。
借助于图2描述在主变速器部分6和副变速器部分10内换挡的换挡流程。在该方案中,副变速器部分10设有一个同步装置。与图1相对应,在该示意图中,换挡拨指38在一个中央位置上。如果在气动式换挡的情况下来自于一个在图中未示出的中央空气储存器的空气在所有入口22、24、26和28上作用在执行器12和18上,那么换挡拨指38占据该中央位置。在汽车变速器4从第四挡退到第三挡时,首先脱开汽车离合器,空气作用在中央供气装置上。在图中画出的汽车变速器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设有三个前进挡和一个倒车挡,使得前三个前进挡对应于副变速器部分10的慢速位置(GPL),第四个前进挡对应于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与副变速器部分10的快速位置(GPS)连接的第一前进挡的位置。
换挡滑杆44在此处于副变速器部分10的慢速位置(GPL)。
对于第四挡的位置作为首先需要描述的退挡的初始位置,在该位置上时,换挡拨指38处于换挡滑杆42区域内在一个相对图2所示位置向左偏移的位置上,使得换挡滑杆42置入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第一挡。因此在执行器12上,连接线路24被充气。同样在执行器18上,连接线路26和28同时都被充气,以便对应于箭头方向20保持换挡拨指在该位置上。接着附加地使连接线路22充气,换挡拨指38因此占据在图2中所示的位置,处于空挡位置上。接着接合汽车离合器。通过使连接线路28排气,换挡拨指38在图2的图平面上被向上移动,直到换挡拨指在该方向上不能再前进,因为它挡靠在换挡滑杆44上。通过随后附加地使连接线路22排气,换挡拨指38在换挡滑杆44和换挡滑杆42之间的自由空间40内在图2的图平面上向左运动,直到它在位置GPS上能够啮合到在换挡滑杆44上的孔内,其中,换挡拨指沿着这个孔的方向的运动通过执行器18保持,在到达这个孔时,不阻碍换挡拨指38在图平面上朝上继续运动。接着,连接线路22又充气,换挡拨指38首先移动换挡滑杆44直到到达位置N。接着连接线路24排气,换挡拨指完全推动换挡滑杆38直到到达位置GPL。因此使副变速器部分切换到慢速传动位置,而主变速器部分6继续处于空挡位置上。对于换挡拨指在位置GPS和GPL之间所必须经过的路径等于换挡拨指在换挡滑杆42和45之一内在两个分别置入的换挡终端位置之间所必须经过的路径。在换挡滑杆42和52的一个置入的换挡终端位置至空挡位置的距离等于在换挡滑杆44上的置入的换挡终端位置GPS或GPL至空挡位置N的距离。为了在主变速器部分6上接着换挡,现在使连接线路22排气,以首先避免换挡拨指38运动以及避免卡紧。连接线路28辅助地充气导致换挡拨指38在图2的图平面上朝下移动,直到它沿该方向不能再继续运动,因为它挡靠在换挡滑杆42上。通过随后使连接线路22和24充气,换挡拨指38在图2的图平面上向左运动,直到它在位置N上可以啮合到换挡滑杆42的孔内,其中,换挡拨指沿着这个孔的方向的运动通过执行器18保持,在到达该孔时,不阻碍换挡拨指38在图平面上朝下继续运动。连接线路26排气,换挡拨指38因此可以啮合到在换挡滑杆52上的孔内。换挡拨指38在该位置上首先保持足够长的时间,直到对于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换挡所需的发动机转速达到为止。一旦达到了期望的发动机转速,首先也使连接线路22排气,换挡拨指38在图2的图平面上向左移动换挡滑杆52,因此切换到第三挡。接着,关闭中央供气装置。
同样借助于图2描述在主变速器部分6和副变速器部分10内的另一个换挡的换挡过程。在该方案中,副变速器部分10设有一个同步装置。在汽车变速器4从第三挡进到第四挡时,首先脱开汽车离合器,空气作用在中央供气装置上。如上所述,在图中画出的汽车变速器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设有三个前进挡和一个倒车挡,使得前三个前进挡对应于副变速器部分10的慢速位置(GPL),而第四个前进挡对应于与副变速器部分10的快速位置(GPS)连接的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第一前进挡的位置。对于第三挡的位置作为首先需要描述的进挡的初始位置,在该位置上时,换挡拨指38处于换挡滑杆52区域内在一个相对图2所示位置向左和朝下偏移的位置上,使得换挡滑杆52置入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第三挡。因此在执行器12上,连接线路24被充气。同样在执行器18上,连接线路28被充气。接着附加地使连接线路22充气,换挡拨指38因此占据一个相对图2所示的位置向下偏移的位置,处于空挡位置上。接着接合汽车离合器。通过使连接线路28排气以及使连接线路26充气,换挡拨指38在图2的图平面上被向上移动,直到换挡拨指在该方向上不能再前进,因为它挡靠在换挡滑杆44上。通过随后附加地使连接线路24排气,换挡拨指38在换挡滑杆44和换挡滑杆42之间的自由空间40内在图2的图平面上向右运动,直到它在位置GPL上能够啮合到在换挡滑杆44上的孔内,其中,换挡拨指沿着这个孔的方向的运动通过执行器18保持,在到达这个孔时,不阻碍换挡拨指38在图平面上朝上继续运动。接着,连接线路24又充气,换挡拨指38首先移动换挡滑杆44直到到达位置N。接着连接线路22排气,换挡拨指完全推动换挡拨指38直到到达位置GPS。因此使副变速器部分10切换到快速传动位置,而主变速器部分6继续处于空挡位置上。为了接着在主变速器部分6上换挡,现在使连接线路22和24排气,以首先避免换挡拨指38运动以及避免卡紧。连接线路28辅助地充气导致换挡拨指38在图2的图平面上朝下移动,直到它沿该方向不能再继续运动,因为它挡靠在换挡滑杆42上。通过随后给连接线路22和24充气,换挡拨指38在自由空间40内在图2的图平面上向右运动,直到它在位置N上可以啮合到换挡滑杆42的孔内,其中,换挡拨指沿着孔的方向的运动通过执行器18保持,在到达孔时,不阻碍换挡拨指38在图平面上朝下继续运动。换挡拨指38在该位置上首先保持足够长的时间,直到对于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换挡所需的发动机转速达到为止。一旦达到了期望的发动机转速,首先也使连接线路22排气,换挡拨指38在图2的图平面上向左移动换挡滑杆42,因此切换到第四挡,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是第一挡。接着,关闭中央供气装置。
在至此所述的两个换挡过程中,只要主变速器部分6处于空挡位置,副变速器部分10进行换挡;而汽车发动机在被调节到相应的连接转速期间,主变速器部分6不置入挡位。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换挡作为整个换挡的最后部分执行。如果在副变速器部分10内采用嵌牙接合装置,在副变速器部分10内换挡的转速补偿通过发动机同步得以进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副变速器部分10内的换挡作为最后的换挡执行,而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换挡已经结束。为了在换挡滑杆42处于一个换挡终端位置期间也可以到达用于换挡拨指38运动的自由空间40,由换挡滑杆42切换的主变速器部分6的挡位在该方案中必须包含主变速器部分6的最低和最高的传动比。用于调节副变速器部分10的换挡滑杆44然后可以通过换挡拨指从换挡终端位置移动,并且从副变速器部分10的慢速传动的最高挡位切换到副变速器部分10的快速传动的最低挡位上或者与之相反。
在图3中,在换挡滑杆42上布置主变速器部分6的第一和第三挡,而在换挡滑杆52上布置第二挡和倒车挡。借助于图3描述在主变速器部分6和副变速器部分10内换挡的换挡流程。在该方案中,副变速器部分10设有一个嵌牙接合装置。与图1相对应,在该示意图中,换挡拨指38在一个中央位置上。如果来自于一个在图中未示出的中央空气储存器的空气在所有入口22、24、26和28上在气动换挡时作用在执行器12和18上,那么换挡拨指38占据该中央位置。
换挡滑杆44在此处于副变速器的快速位置(GPS)。这相对于图2中的位置相反,但是这用于优化换挡流程。根据副变速器结构的不同情况,换挡滑杆的位置必须不同地构成。在按图2布置位置的情况下,下述换挡过程可以相应地适用。
在汽车变速器4从第四挡退到第三挡时,首先脱开汽车离合器,空气作用在中央供气装置上。如已经在另一种方案中所述的那样,在此处画出的汽车变速器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设有三个前进挡和一个倒车挡,使得前三个前进挡对应于副变速器部分10的慢速位置(GPL),第四个前进挡对应于与副变速器部分10的快速位置(GPS)连接的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第一前进挡的位置。对于第四挡的位置作为首先需要描述的退挡的初始位置,在该位置上时,换挡拨指38处于换挡滑杆42区域内在一个相对图3所示位置向右偏移的位置上,使得换挡滑杆42置入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第一挡。因此在执行器12上,连接线路22被充气。同样在执行器18上,连接线路26和28同时都被充气,以便对应于箭头方向20保持换挡拨指在该位置上。接着附加地使连接线路22排气。通过使连接线路28排气,换挡拨指38在图3的图平面上被向上移动,直到它在位置GPS上可以啮合到在换挡滑杆44上的一个孔内。接着,连接线路22和24又被充气,换挡拨指38移动换挡滑杆44直到到达位置N。因此使副变速器部分切换到空挡位置,而主变速器部分6继续处于第一挡上。连接线路22和24被排气。通过附加地使连接线路28充气,换挡拨指38在图3的图平面上朝下移动,直到它沿该方向不能再继续运动,因为它挡靠在换挡滑杆42上。通过随后附加地使连接线路22充气,换挡拨指38在换挡滑杆44和换挡滑杆42之间的自由空间40内在图3的图平面上向右运动,直到它在对于第一挡的位置上可以啮合到换挡滑杆42的孔内,其中,换挡拨指沿着这个孔的方向的运动通过执行器18保持,在到达孔时,不阻碍换挡拨指38在图平面上朝下继续运动。在达到了对于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换挡所需的发动机转速后,连接线路22排气以及连接线路24充气,换挡滑杆42在图平面上向左换挡,直到到达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第三挡。接着接合汽车离合器。为了接着在副变速器部分10上换挡,现在使连接线路22和24排气,以首先避免换挡拨指38运动以及避免卡紧。通过使连接线路28排气,换挡拨指38在图3的图平面上被向上移动,直到换挡拨指在该方向上不能再前进,因为它挡靠在换挡滑杆44上。通过随后同时使连接线路22和24充气,换挡拨指38在换挡滑杆44和换挡滑杆42之间的自由空间40内在图3的图平面上向右运动,直到它在位置N上能够啮合到在换挡滑杆44上的孔内,其中,换挡拨指沿着这个孔的方向的运动通过执行器18保持,在到达这个孔时,不阻碍换挡拨指38在图平面上朝上继续运动。换挡拨指38在该位置上首先保持足够长的时间,直到对于在副变速器部分10内的换挡所需的发动机转速达到为止。一旦达到了期望的发动机转速,首先使连接线路22排气,换挡拨指38向左移动换挡滑杆44,直到到达位置GPL。连接线路24被排气。连接线路28辅助地充气导致换挡拨指38在图3的图平面上朝下移动,直到它在切换完毕的主变速器部分6的第三挡的位置上可以啮合到换挡滑杆42的孔内。接着,关闭中央供气装置。
同样借助于图3描述在主变速器部分6和副变速器部分10内的另一个换挡的换挡流程。在该方案中,副变速器部分10设有一个嵌牙接合装置。在汽车变速器4从第三挡进到第四挡时,首先脱开汽车离合器,空气作用在中央供气装置上。对于第三挡的位置作为首先需要描述的进挡的初始位置,在该位置上时,换挡拨指38处于换挡滑杆42区域内在一个相对图3所示位置向左偏移的位置上,使得换挡滑杆42置入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第三挡。因此在执行器12上,连接线路24被充气。同样在执行器18上,连接线路26和28同时都被充气,以便对应于箭头方向20保持换挡拨指在该位置上。接着附加地使连接线路24排气。通过使连接线路28排气,换挡拨指38在图3的图平面上被向上移动,直到它在位置GPL上可以啮合到在换挡滑杆44上的一个孔内。接着,连接线路22和24又被充气,换挡拨指38移动换挡滑杆44直到到达位置N。因此使副变速器部分切换到空挡位置,而主变速器部分6继续处于第三挡上。连接线路22和24又被排气。通过附加地使连接线路28充气,换挡拨指38在图3的图平面上朝下移动,直到它沿该方向不能再继续其运动,因为它挡靠在换挡滑杆42上。通过随后附加地使连接线路24充气,换挡拨指38在换挡滑杆44和换挡滑杆42之间的自由空间40内在图3的图平面上向左运动,直到它在对于第三挡的位置上可以啮合到换挡滑杆42的孔内,其中,换挡拨指沿着这个孔的方向的运动通过执行器18保持,在到达这个孔时,不阻碍换挡拨指38在图平面上朝下继续运动。在达到了对于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换挡所需的发动机转速后,连接线路24排气以及连接线路22充气,换挡滑杆42在图平面上向右换挡,直到到达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第一挡。接着接合汽车离合器。为了接着在副变速器部分10上换挡,现在使连接线路22和24排气,以首先避免换挡拨指38运动。通过使连接线路28排气,换挡拨指38在图3的图平面上被向上移动,直到换挡拨指在该方向上不能再前进,因为它挡靠在换挡滑杆44上。通过随后同时使连接线路22和24充气,换挡拨指38在换挡滑杆44和换挡滑杆42之间的自由空间40内在图3的图平面上向左运动,直到它在位置N上能够啮合到在换挡滑杆44上的孔内,其中,换挡拨指沿着这个孔的方向的运动通过执行器18保持,在到达这个孔时,不阻碍换挡拨指38在图平面上朝上继续运动。换挡拨指38在该位置上首先保持足够长的时间,直到对于在副变速器部分10内的换挡所需的发动机转速达到为止。一旦达到了期望的发动机转速,首先使连接线路24排气,换挡拨指38向右移动换挡滑杆44,直到到达位置GPS。连接线路22被排气。连接线路28辅助地充气导致换挡拨指38在图3的图平面上朝下移动,直到它在切换完毕的主变速器部分6的第一挡的位置上可以啮合到换挡滑杆42的孔内。接着,关闭中央供气装置。
通过所述的结构,对于副变速器部分10的换挡不再需要一个带有附属的控制装置或控制阀的独立的执行器,同时取消在副变速器部分10内的执行器和换挡拨叉之间的必需的机械连接。特别有利的是,如果一个原来为主变速器部分内的四个挡位设计的变速器放弃其中一个挡位时,可以取消一根换挡滑杆。汽车变速器的挡位数虽然因此减少了,但是因此在换挡上降低了费用。
附图标记清单
2换挡装置                  30    30换挡拨叉
4汽车变速器                      32换挡滑杆
6主变速器部分                    34执行器
8分速变速器部分                  36箭头方向
10副变速器部分                   37控制装置
12执行器                   35    38换挡拨指
14换挡轴                         40自由空间
16箭头方向                       42换挡滑杆
18执行器                         44换挡滑杆
20箭头方向                       46换挡拨叉
22连接线路                 40    50换挡拨叉
24连接线路                       52换挡滑杆
26连接线路                       54换挡拨叉
28连接线路

Claims (12)

1.一种换挡装置(2),用于具有一个主变速器部分(6)和至少一个副变速器部分(10)的多挡的汽车变速器(4),该换挡装置包括用于操纵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换挡元件(44、50、52、54)的换挡机构(12、14、18、38)和用于操纵在副变速器部分(10)内的换挡元件(42、46)的换挡机构(12、14、18、38),其特征在于:用于操纵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换挡元件(44、50、52、54)的换挡机构(12、14、18、38)也操纵在副变速器部分(10)内的换挡元件(42、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装置(2),其特征在于:用于操纵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换挡元件(44、50、52、54)的换挡机构(12、14、18、38)包括一个气动式、液压式或者电动式的用于执行一个换挡指令的执行器(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挡装置(2),其特征在于:用于操纵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换挡元件(44、50、52、54)的换挡机构(12、14、18、38)包括一个气动式、液压式或者电动式的用于执行一个选择指令的执行器(18)。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挡装置(2),其特征在于:根据在一个控制装置(37)中按预定规则处理出来的指令自动地控制执行器(12、18)。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换挡装置(2),其特征在于:换挡机构(12、14、18、38)具有一个自由空间(40),在一个用于选择所期望的换挡元件(42、44、46、50、52、54)的选择过程期间,换挡机构的一个操纵换挡元件(42、44、46、50、52、54)的元件(38)可以在该自由空间内沿着换挡过程的方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挡装置(2),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换挡指令的执行器(12)可以用至少部分选择指令进行控制,以便在换挡过程的方向上执行选择过程。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换挡装置(2),其特征在于:一方面是副变速器部分(10)的一个换挡元件(42),另一面是主变速器部分(6)的一个换挡元件(44)与自由空间(40)邻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换挡装置(2),其特征在于:副变速器部分(10)的换挡元件(42、46)是同步的换挡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换挡装置(2),其特征在于:副变速器部分(10)的换挡元件(42、46)包括一个无同步元件的嵌牙接合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挡装置(2),其特征在于:在有一个无同步元件的嵌牙接合装置的情况下,主变速器部分(6)的设置在自由空间(40)旁边的换挡元件(44)是用于主变速器部分(6)的最高和最低传动挡位的换挡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换挡装置(2),其特征在于:用于操纵在主变速器部分(6)内的换挡元件(44、50、52、54)的换挡机构(12、14、18、38)包括一根单一的换挡轴(14)。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换挡装置(2),其特征在于:换挡拨指(38)与用于执行换挡运动和选择运动的换挡机构(12、18)直接连接。
CNA2003801017688A 2002-10-22 2003-10-16 换挡装置 Pending CN17058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49048.1 2002-10-22
DE10249048A DE10249048A1 (de) 2002-10-22 2002-10-22 Schalteinricht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5842A true CN1705842A (zh) 2005-12-07

Family

ID=32087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801017688A Pending CN1705842A (zh) 2002-10-22 2003-10-16 换挡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288731B2 (zh)
EP (1) EP1554510B1 (zh)
JP (1) JP2006504052A (zh)
CN (1) CN1705842A (zh)
DE (2) DE10249048A1 (zh)
WO (1) WO200403826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1540A (zh) * 2010-11-10 2013-07-10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组合式变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15485A1 (de) 2005-04-05 2006-11-30 Daimlerchrysler Ag Antriebsstrang eines Fahrzeuges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Antriebsstranges
DE102005015481A1 (de) * 2005-04-05 2006-10-19 Daimlerchrysler Ag Schalteinrichtung eines automatisierten Getriebes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11017663A1 (de) 2011-04-28 2012-10-31 Zf Friedrichshafen Ag Schalteinrichtung
DE102014220429A1 (de) 2014-10-09 2016-04-28 Zf Friedrichshafen Ag Schalteinheit für ein automatisiertes Fahrzeuggetriebe mit einer Mehrzahl an Teilgetrieben mit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DE102016218946A1 (de) * 2016-09-30 2018-04-19 Zf Friedrichshafen Ag Manuelle Schaltein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87943A (en) * 1931-06-25 1932-11-15 Spicer Mfg Corp Transmission gearing
US2582895A (en) * 1949-10-19 1952-01-15 Ernest R Sternberg Dual transmission control
DE1013972B (de) * 1955-07-23 1957-08-14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Schaltvorrichtung fuer Kraftfahrzeug-Wechselgetriebe
DE1027529B (de) * 1956-04-07 1958-04-03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Schaltvorrichtung fuer Kraftfahrzeug-Wechselgetriebe
DE1198213B (de) * 1962-04-27 1965-08-05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Kraftfahrzeuggetriebe
GB1045972A (en) 1962-04-27 1966-10-19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gear boxes for motor vehicles
US4019106A (en) * 1974-03-18 1977-04-19 Taylor-Dunn Manufacturing Company Motor speed control
US4249056A (en) * 1979-02-12 1981-02-0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equential switching device
US4357502A (en) * 1980-12-22 1982-11-02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Phase reversal switch mechanism
IT1251250B (it) 1991-11-08 1995-05-05 Iveco Fiat Cambio di velocita' per un veicolo industriale provvisto di un'unita' di comando integrata.
US5435212A (en) 1992-10-30 1995-07-25 Eaton Corporation Semi-automatic shift implementation
DE4422900A1 (de) * 1994-06-30 1994-11-17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Schaltgetriebe für Kraftfahrzeuge
US5644114A (en) * 1995-07-03 1997-07-01 Mattel, Inc. Plural switch arrangement including shifter cam for children's ride-on vehicles
JPH10125178A (ja) * 1996-10-18 1998-05-15 Aisin Aw Co Ltd 位置検出スイッチ
DE19957750A1 (de) * 1999-12-01 2001-06-07 Wabco Gmbh & Co Ohg Getriebesteuerung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1540A (zh) * 2010-11-10 2013-07-10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组合式变速器
CN103201540B (zh) * 2010-11-10 2015-08-19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组合式变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162478A1 (en) 2006-07-27
EP1554510A1 (de) 2005-07-20
DE10249048A1 (de) 2004-05-06
JP2006504052A (ja) 2006-02-02
WO2004038262A1 (de) 2004-05-06
EP1554510B1 (de) 2008-10-01
DE50310585D1 (de) 2008-11-13
US7288731B2 (en) 2007-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74381B2 (en) Actuating arrangement for a gearbox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EP010850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tuating vehicle transmissions
US7849759B2 (en) Shifting device for a transmission
CN1719063A (zh) 用于机动车辆双离合器齿轮箱档位的伺服助力控制系统
CN1131796C (zh) 自定义起动速比选择的控制系统/方法
CN101115940A (zh) 用来操纵换挡拨叉的装置
EP1160487B1 (en)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automatically shifting synchromesh type gear transmission
CN102597573A (zh) 用于多档组变速器的换档装置
CN1705842A (zh) 换挡装置
CN1643274A (zh) 电-气动换挡装置
EP1035357A1 (en) A gear change for a commercial vehicle
CN104145142A (zh) 传动装置保护系统
CN100412420C (zh)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电机直接换档机构
EP0373849B1 (en)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for gear transmission
JP4325086B2 (ja) 車両の変速制御装置
WO2013018753A1 (ja) 多段変速機の変速方法と多段変速機の変速操作装置とそれを搭載した車両
US20030066368A1 (en) Manual transmission
EP1184597A2 (en) A biaxial type gear transmission
CN1705840A (zh) 电控气动的换挡装置
CN1646838A (zh) 变速器致动装置及校准变速器致动装置的方法
JP2841278B2 (ja) 車両の変速制御装置
KR200158442Y1 (ko) 차량용 수동 변속기의 변속 조작 장치
EP1193424B1 (en) A vehicle gear transmission
JPS62137450A (ja) 車両用変速装置の駆動制御装置
JP3916774B2 (ja) 多段変速機のための切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