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7863A - 害虫忌避性涂料及使用它的工业产品 - Google Patents

害虫忌避性涂料及使用它的工业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97863A
CN1697863A CNA200480000229XA CN200480000229A CN1697863A CN 1697863 A CN1697863 A CN 1697863A CN A200480000229X A CNA200480000229X A CN A200480000229XA CN 200480000229 A CN200480000229 A CN 200480000229A CN 1697863 A CN1697863 A CN 1697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
insect repellent
coating
insect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002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84951C (zh
Inventor
富冈敏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97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7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495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495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14Paints containing biocides, e.g. fungicides, insecticides or pestic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08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08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01N65/28Myrtaceae [Myrtle family], e.g. teatree or clov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2Secondary treatment of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8Applying non-metallic protective coatings
    • H05K3/285Permanent coating compositi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Botan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害虫忌避性涂料,其中含有选自属于鹿蹄草科(Pyrolaceae)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属于旱金莲科(Tropaaeolaceae)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属于蒲桃科(Myrtaceae)的植物枝叶的萃取物以及属于报春花科(Primulaceae)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中的至少一种萃取物,及选自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以及聚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涂料树脂以及涂料溶剂。

Description

害虫忌避性涂料及使用它的工业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害虫忌避性涂料及使用它的工业产品,具体地讲,是关于防止生活环境中生存的卫生害虫、居家害虫、引人不快害虫等筑巢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又,有关于改善造成害虫筑巢的卫生问题,提高生活环境的居住性或防止建筑材料的劣化,防止由害虫死骸造成的居住者过敏症等的有效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再者,关于印刷或涂敷本发明的害虫忌避性涂料的工业产品。
背景技术
在生活环境中使用的器件、摆设的物品、建筑物的材料等我们周围的材料上若有大量蟑螂等害虫筑巢,则会由此而引起不卫生或不舒适的感觉。还有,因害虫排泄的粪便造成卫生性的降低,及电路可靠性的降低。进而,因粪便成为过敏源,会损害居住者的健康,故期望有一种处理上述相关危害的方法。
过去,为忌避蟑螂等害虫,大多使用类似农药的合成化学物质。例如,日本专利特开平7-118112号公报中揭示有使用添加有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涂料忌避蟑螂的方法。
但是,日本专利特开平7-118112号公报中所揭示的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存在对人体有害的安全性方面的问题。根据近年来消费者对天然物的使用倾向,期望使用出产于自然界,自古以来大量使用的原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害虫忌避性涂料,其对于生活环境中大量存在的卫生害虫或引人不快害虫类有效,且对人体影响小,即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又,本发明的目的亦在提供一种工业产品,其印刷或涂敷有相关害虫忌避性涂料。
本发明中,使用选自由属于鹿蹄草科(Pyrolaceae)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属于旱金莲科(Tropaaeolaceae)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属于蒲桃科(My-rtaceae)的植物枝叶的萃取物以及属于报春花科(Primulaceae)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所组成的群体(以下、称为抽出物群体)中的至少一种萃取物(以下,亦称为本萃取物)。
在本发明的开发过程中,本发明者想到将本萃取物溶入于熔融树脂中,而后使树脂成型的方法。但,发现当将温度升高至常用树脂的熔融温度时,本萃取物中有效成分的活性降低,即本萃取物中有效成分的耐热温度较低。对此,本发明者又着眼于将本萃取物溶入于涂料中的方法。
另一方面,本发明者,着眼于对于蜚蠊类或蚂蚁类等的爬行类昆虫的所谓的接触忌避在适用工业产品应用方面为有效的。具体的是,使用蒸汽或气体忌避,例如挥发扩散忌避成分由害虫的气孔吸入忌避成分而达到忌避的目的,但无法获得长期的持续性效果。又,因蒸气或气体造成的周围环境污染亦成为问题。对于如此等的问题,着眼于将接触忌避较容易地适用于工业产品。利用该忌避机制,有必要开发昆虫的触角或前脚容易接触的结构及适合其的材料。
本发明者发现,由于作为水溶性涂料的溶入剂中溶入本萃取物,在涂膜形成后的涂膜面上形成本萃取物的被膜,且该被膜由水溶性树脂的固体成分可牢固地黏着于部件。作为水溶性树脂的涂料黏合剂,开发有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硅氧树脂、氟树脂等的大量的合成聚合体(参照(株)CMC发行《水溶性高分子的最新技术》184页)。本发明者发现,此等树脂中,作为亲水溶性的大树脂(涂料黏合剂),使用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可发挥良好的忌避性能。另一方面,丙烯酸树脂、硅氧树脂、氟树脂无法获得良好的忌避性能。
本发明者,进一步潜心研究的结果,使用出产于自然界,自古以来被大量使用的原料,成功地开发出了含有对生活环境中大量筑巢的蜚蠊类或蚂蚁类有效的,且对人体几乎没有影响的,即安全性高的天然萃取物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另外,亦成功地开发出印刷或涂敷有关害虫忌避性涂料的工业产品。
本发明的第1目的有关一种害虫忌避性涂料,含有选自由属于鹿蹄草科(Pyrolaceae)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属于旱金莲科(Tropaaeolaceae)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属于蒲桃科(Myrtaceae)的植物枝叶的萃取物以及属于报春花科(Primulaceae)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所组成的群体中的至少一种萃取物,及选自由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以及聚酯树脂所组成的群体中的至少一种涂料树脂以及涂料溶剂。
至于属于鹿蹄草科(Pyrolaceae)的植物,可列举出:鹿蹄草属(Pyrola)、银龙草属(Monotropastrum)、单花鹿蹄草属(Moneses)、爱冬叶属(Chimaphi-la)、锡杖花属(Monotropa)、小一药草(Orthilia)等。具体地可列举出:圆叶鹿蹄草(Pyrola rotundifolia)、日本鹿蹄草(Pyrola japonica)、红花鹿蹄草(Pyro-la incarnate)、肾叶鹿蹄草(Pyrola renifolica)、单花鹿蹄草(Moneses uniflora)、日本爱冬叶(Chimaphila japonica)、银龙草(Monotropastrum humile)、锡杖花(Monotropa hypopithys)、秋的银龙草(Monotropa uniflora)、似银龙草(Mono-tropa uniflora)、丸叶一药草(Pyrola nephrophylla)、高山鹿蹄草(Pyrola alpi-na)、小一药草(Orthilia secunda)、库叶岛一药草(Pyrola faurieana)、短柱鹿蹄草(Pyrola minor)等。圆叶鹿蹄草是杜鹃目鹿蹄草科的植物,作为有较好效果的中药而为众所周知的“一药草”  是其名称的由来。亦作为生长在自美国、英国、高加索山脉至东部喜玛拉亚山的野草鹿蹄草(Winter green)而为人所知。作为在避孕、脚气、止血作用、止泻、消炎、抗炎症方面有效的中药原料,自古以来即已为人类所使用(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平11-310534号公报)。
至于属于旱金莲科(Tropaaeolaceae)的植物,可列举出旱金莲(Tropaeol-um majus)、玉旱金莲科(Tropaeolum tuberosum)等。旱金莲是栽培在中国各地的中药原料,用于眼的结膜炎等。作为外用将新鲜的捣碎涂敷的处方亦为人所知。
至于属于蒲桃科的植物,可列举出:属于桉树属(Eucalyptus)、蒲桃属(Syzygium)、费约果属(Feijyoa)、红千层属(Callistemon)、克米洛斯属(Ch-umelaucium)、柠檬茶树属(Leptospermum)、小笠原蒲桃属(Meterosideros)、芭乐属(Psidium)、瓶刷树属(Callistemon)、百千层属(Melaleuca)、桃金娘属(Rhodomyrtus)等的植物。具体地讲,可列举出:桃金娘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澳洲桉树(Eucalyptus regnans)、粉色爬墙树(Eucalyptus leucoxylon)、铁木桉(Eucalyptus sideroxylon)、多色爬墙树(Eucalyptus diversicolor)、蒲桃(Syzygium jambos)、姬太蒲桃(Syzygium chleyeraefolium)、丁香叶(Syzygiumaromaticum)、赤南(Syzygium buxifolius)、小笠原蒲桃(Meterosideros bonine-nsis)、芭乐(Psidium guajava)、山枇杷(Callistemon speciosus)、御柳梅(Leptos-permum ambiguum)、百千层(Melaleuca leucadendron)、桃金娘(Rhodomyrtustomentosa)、凤梨芭乐(Feijoa sellowiana)等。桉树主要使用中国产,作为外用药用于神经痛、或用于治疗由吸入蒸气而导致的支气管炎。
至于属于报春花科的植物,可列举出属于过路黄属(Lysimachia)、樱草属(Primula)、仙客来属(Cyclamen)、海乳草属(Glaux)、七瓣莲属(Trientalis)、点地梅属(Androsace)、假报春属(Cortusa)、水玫瑰属(Samolus)、假婆婆纳属(Stimpsonia)、玻璃花属(Anagallis)等的植物。具体地可列举出:唐土草(Lysimachia sikokiana)、黄连花(Lysimachia clethroides)、翠南报春(Primulasieboldii)、离樱(Primula nipponica)、仙客来(Cyclamen persicum)、三角叶樱草(Cyclamen repandum)、海乳草(Glaux maritima)、潮松叶(Glaux mariti-ma)、七瓣莲(Trientalis europaea)、枥乃草(Androsace chamaejasme subsp.leha-manniana)、似樱草(Cortusa matthioli)、谷地繁缕(Samolus parviflorus)、盆冠花(Stimpsonia chamaedryoides)、红花海绿(Anagallis arvensis)等。报春花是在冲绳各地生长的多年生植物,作为柑橘类香味的芳香剂,以干燥后吊在窗边等的方法加以利用。
此等的植物,最好的是使用由晒干或阴干的干燥充分的,亦可使用水分含有率较高的。
萃取时使用的溶剂,为至少含有一种有机溶剂的溶剂。例如可列举出:一种有机溶剂、由复数种有机溶剂混合的混合有机溶剂、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作为有机溶剂,可例举如:乙醇、甲醇、丙酮、氯仿、苯、二氯甲烷等。从此等的有机溶剂中选出一种或复数种有机溶剂而适宜地使用。至于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例如可列举出水与丙酮的混合溶剂或水与乙醇的混合溶剂。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重量比为,水5~95重量单位比有机溶剂95~5重量单位,较好的是水15~85重量单位比有机溶剂85~15重量单位,最好的是水25~75重量单位比有机溶剂75~25重量单位。
作为萃取方法,可使用一般的方法。例如有将原料植物部位在混合溶剂中长时间浸渍的方法,在混合溶剂的沸点以下的温度加热、搅拌,并进行萃取,过滤而获得萃取物的方法。期望用蒸发或喷雾干燥法浓缩萃取液,而调制萃取物。
本发明的第1目的的害虫忌避性涂料,最好的是水溶性树脂涂料或合成树脂乳胶涂料等的水溶性涂料。水溶性树脂涂料是形成水溶性胶体的水溶性树脂,例如,作为涂料树脂(以下,亦称为涂料黏合剂)使用羧甲基纤维素或聚乙烯醇的涂料。合成树脂乳胶涂料是由乳化聚合等获得的合成树脂乳胶作为涂料黏合剂溶入在水中的涂料。作为合成树脂,一般使用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酯、聚氨酯树脂、硅氧树脂、氟树脂、苯酚树脂、醇酸树脂、胺基醇酸树脂、尿素树脂、不饱和树脂、乙烯树脂等。本发明中,作为涂料树脂使用亲水性高的树脂。具体而言,使用选自由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以及聚酯树脂所组成的群体中的至少一种涂料树脂。
涂料中含有的涂料树脂,换算成固体成分,对于本萃取物70重量单位以上99重量单位以下,为l重量单位以上30重量单位以下,最好的是对于本萃取物80重量单位以上99重量单位以下,为1重量单位以上20重量单位以下。
涂料溶剂最好的是选自由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以及丙酮所组成的群体中的至少一种溶剂。
本发明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可将溶入有选自萃取物群体中的至少一种萃取物的溶液与含有涂料树脂以及涂料溶剂的涂料混合而调制。或者,亦可将选自萃取物群体中的至少一种萃取物溶在含有涂料树脂以及涂料溶剂的涂料中,调制本发明的害虫忌避性涂料。
用于溶入萃取物的溶剂,根据萃取物的溶解性或与涂料树脂的相容性而选择。具体而言,作为用于溶入萃取物的溶剂,可适当的使用将选自由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以及丙酮所组成的群体中的一种溶剂或复数种溶剂组合的混合溶剂。
用于溶入萃取物的溶剂,及含于涂料的溶剂,典型的为同一种溶剂,但两溶剂亦可为不同种类的溶剂。例如,亦可用于溶入萃取物的溶剂为水,含于涂料的溶剂为水与乙醇的混合溶剂。
本发明的第2目的有关一种害虫忌避性涂料,含有选自萃取物群体中的至少一种萃取物负载在无机载体的害虫忌避粒子,及选自由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以及聚酯树脂所组成的群体中的至少一种涂料树脂,以及涂料溶剂。该害虫忌避性涂料亦可为合成树脂乳胶涂料。
本发明的第2目的的害虫忌避性涂料,亦可为由涂敷在部件,将上述的害虫忌避粒子与上述的部件予以黏着的涂料。
本发明的第2目的的害虫忌避性涂料中,上述无机载体,最好的是主要由硅胶等的多孔性无机氧化物构成。又,上述无机载体,亦可具有300m2/g以上,最好的是500m2/g以上的比表面积,表面含有硅烷醇基的粒度在50μm以下,最好的是在1μm以上30μm以下的粒状粉末体。
又,比表面积可依据“美国化学协会期刊(The journal ofthe AmericanChemical Society)”,卷.60,第309页,2月1938中揭示的布龙瑙尔-埃梅特-特勒(BET)法或基于气体吸附的测定以BET法进行测定。又,粒状粉末体的粒度,可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型电子显微镜或沉降法进行测定。
上述的无机载体,亦可为包含层间化合物的粒状粉末体。至于层间化合物,可列举出铝碳酸镁类化合物或蒙脱石类化合物。铝碳酸镁类化合物表示为以下的一般式。
[M2+1-xM3+x(OH)2]x+[An-x/n·yH2O]x-(式中,M2+为镁、镍、钴、锰、锌等2价金属离子,M3+为铝、铁、锰、铬等3价金属离子,An-为羟基、氯、硝酸基、碳酸基、硫酸基等n价的阴离子)
铝碳酸镁类化合物是含有一般式A6B2(CO3)(OH)16.4H2O[但,A=Mg,Ni;B=Al,Cr3+,Fe3+,Mn2+,Co3+]表示的三角晶系的碳酸盐矿物。作为该碳酸盐矿物,例如,可列举以Mg6Al2(CO3)(OH)16·4H2O表示的铝碳酸镁。其他亦可列举出:羟碳钴镍石、羟碳锰镁石、水氯铁镁石、菱水碳铁镁石、水碳铁镍矿、菱水碳铬镁石、水铝镍石等。
蒙脱石类化合物是以一般式X0.3Y2-3Z4O10(OH)2·nH2O[但,X(交换性离子)=Ca/2,Li,Na;Y=Al,Cr3+,Cu2+,Fe2+,Fe3+,Li,Mg,Ni,Zn;Z=Al,Si]表示的单斜晶系的硅酸盐矿物。至于该硅酸盐矿物,例如,可列举出(Na,Ca)0.3(Al,Mg)2Si4O10(OH)2·nH2O表示的蒙脱石。其他亦可列举出:滑间皂石、贝得石、炫光晶石、绿脱石、皂石、锌蒙脱石、三(八方晶)蒙脱石(stevensite)、伏咯硅酸盐矿(swinefordite)、瓦康硅酸盐矿(volkonskoite)、雅宏脱夫石(yakhontovite)等。
上述无机载体的粒度,最好的是大于涂敷涂料干燥后的涂膜膜厚。具体而言,无机载体的粒度,在1μm以上2000μm以下,最好的是在10μm以上1000μm以下。
涂敷本发明的第2目的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后的涂料固体成分(即,涂敷形成的涂膜),最好的是含有1重量单位以上30重量单位以下的涂料黏合剂的树脂固体成分(涂料树脂),10重量单位以上50重量单位以下的无机载体,及49重量单位以上89重量单位以下的本萃取物。
含于涂料中的溶剂,最好的是选自由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以及丙酮所组成的群体中的至少一种溶剂。
本发明的第1以及第2目的的害虫忌避性涂料,亦可进而含有界面活性剂。至于界面活性剂,可列举出:阴离子系界面活性剂、阳离子系界面活性剂、非离子系界面活性剂、两性离子系界面活性剂等,最好的是非离子系界面活性剂。至于非离子系界面活性剂,可列举出:脂肪酸类、高级醇类、烷基酚类的各种非离子系界面活性剂。例如,可列举出:蔗糖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脂肪酸烷醇醯胺、聚氧乙烯烷基醚、烷基葡糖苷、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烷基胺氧化物等。
界面活性剂,对于本萃取物100重量单位,最好的是在涂料中含有1重量单位以上500重量单位以下。
本发明的第1目的的工业产品,具有在表面印刷或涂敷有本发明的第1或第2目的的害虫忌避性涂料的薄板。害虫忌避性涂料,可在薄板表面以各种图案印刷或涂敷。例如,可印刷或涂敷成圆点状、条纹状、矩阵状等。害虫忌避性涂料的印刷或涂敷的表面积,为薄板表面积的50%以上,最好的是90%以上。作为印刷或涂敷的方法,可举例如:喷雾涂敷、丝网印刷、辊涂法、照相凹版印刷、凸版印刷、浸渍法等。
薄板典型的为纸制、布制、金属制或合成树脂制,具有单层或多层构造。薄板设置于工业产品的特定部位。例如,工业产品为洗涤槽或盥洗台时,在踏板处设置用于安装薄板的导引器,安装薄板于该导引器。或亦可在踏板下方(地面附近),沿地面设置导引器,安装薄板于该导引器。
本发明的第2目的的工业产品,具有在一面或两面印刷或涂敷有本发明的第1或第2目的的害虫忌避性涂料的电路基板。害虫忌避性涂料,可在电路基板一面或两面以各种图案印刷或涂敷。例如,可印刷或涂敷为圆点状、条纹状、矩阵状、以及其他特定图案。害虫忌避性涂料的印刷或涂敷的表面积,为薄板表面积的50%以上,最好的是90%以上。害虫忌避性涂料的印刷或涂敷,可在装入电路基板在工业产品内之前或之后进行。
电路基板典型的为印刷电路板。工业产品典型的是电器。作为电器,可举例为:厨房电器、家庭电器、安全性装置、通信装置、办公装置、盥洗装置等。具体而言,可例举如:冰箱、藏酒窖、冰柜、炉灶、电热水瓶、搅拌器、榨汁机、食品加工器、轻便电炉、烤炉、速烧器、烹饪加热器、制年糕装置、冷·热水瓶、电热水器、碱离子整水器、电磁煮饭器、咖啡壶、磨咖啡机、家庭面包机、滤水器、矿物净水器、厨房系统、餐具清洗干燥器、餐具干燥器、垃圾处理器、洗衣机、衣服干燥机、吸尘器、离子洗净水器、被褥干燥器、打腊器、浴池警报器、电热杯、切碎机、除湿机、除湿干燥机、空气清洁机、温水洗净马桶、冷暖空调、石油炉、电热炉、电风扇、加湿器、电热毯、温水房间加热器、石油远红外加热器、电湿风器、石油加热器、石油暖风器、石油温风器、辐射加热器、气体热水器、电温水器、换气扇、地板干燥器、蒸气热水器、剃须刀、脱毛·除毛器具、干燥器、电动牙刷、按摩椅、照明器具、布线器具、通报终端装置、火情探知装置、烟情探知装置、削铅笔机、桌子清洗机、电视、录影机、摄像机、视听器材、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码多功能光碟机)、游戏机、个人电脑、个人电脑周边机器、传真机、电话机、行动电话等。
本发明的第3目的的工业产品,具有含浸渍或涂敷本发明的第1或第2目的的害虫忌避性涂料的构件。构件,典型的为纸制、金属制或合成树脂制的部件。构件的形状为适合准备的构件的工业产品的形状即可,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亦可为薄片状或管状。工业产品包含各种构件或机器。例如,含有建材、家庭园艺资材、办公装置、内部构件、外部构件、自动贩卖机、汽车零件、交通相关机器、家俱、炊具机械、医疗福利设备等。作为建材,可例举:壁纸、地板薄片等。作为家庭园艺资材,可例举:多层膜、奶油包布、塑胶房膜、果实覆袋、诱引纽、支撑柱等。作为办公装置,可例举:书类库、器材保管库、锁扣装置等。作为内部构件,可例举:餐具柜、地下收纳库、动物栏、窗帘、百叶窗等。作为外部构件,可例举:防水薄膜、栅栏、纱窗等。作为汽车零件,可例举:薄板构件、汽车空调、车内冰箱、车内视听(AV)器械等。作为交通相关机器,可例举:道路照明器具、道路交通信息终端、交通信号控制终端、自动收银系统(ETC)控制装置、列车控制装置、列车通信装置等。作为家俱,可例举:餐具柜、床等。作为厨房机器,可例举:电饭锅、搅拌器、冰箱、藏酒窖、配膳盆、米柜、调味品容器等。作为医疗福利设备,可举例为:护理床、寝具类、配膳车等。
本发明的第1或第2目的的害虫忌避性涂料,亦可含有其他的忌避剂、效力增强剂、防虫剂、诱引剂、杀菌剂、消臭剂、紫外线防止剂(包含紫外线吸收剂或关于紫外线的劣化防止剂)、氧化防止剂、增黏剂、稳定剂、润滑剂、颜料、染料、填充剂等。
含有植物萃取物的害虫忌避性涂料亦可含有忌避有效成分以外的植物萃取物。忌避有效成分及其以外的植物萃取物,认为微生物可利用性较大,故有腐坏的可能。本萃取物的腐坏,不仅是降低忌避有效成分,且由腐坏生成物覆盖在涂膜表面,减小害虫的触角或前脚与涂膜表面的接触面积,故造成本萃取物的接触忌避性能降低。进而,成为腐坏物,忌避性能消失时,反将成为害虫的诱饵,而成为引诱害虫的源泉。
对此,为防止本萃取物的腐坏造成的接触忌避性能劣化,本发明的害虫忌避性涂料期望含有银系抗菌剂及/或天然系抗菌剂。银系抗菌剂,亦可含有负载有银络合物或银离子的载体。至于负载有银络合物的载体,可列举出负载有硫代硫酸根银络合物的硅胶(产品名:animetop,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制)。至于负载有银离子的载体,可列举出:负载有银离子的沸石、负载有银离子的磷酸盐、负载有银离子的玻璃等。上述的萃取物群体中的至少一种萃取物可吸附负载在此等载体。
作为天然系抗菌剂,可使用儿茶酚、山葵(十字花科Eutrema japonica)萃取物、孟宗竹(禾木科Phyllostachys pubescens)萃取物等。或者,亦可使用含于天然系抗菌剂中的有效成分的合成品。例如,亦可使用含于山葵萃取物中的异硫氰酸烯丙基酯的合成品。
银系抗菌剂或天然系抗菌剂的添加量,对全部固性成分100重量单位,最好的是在0.1重量单位以上50重量单位以下。
再者,为发挥抗真菌性能,由使用合成系的抗真菌剂,可提高害虫忌避性涂料对真菌的抗腐坏性。
一般地,蜚蠊类或蚂蚁类等具有知觉神经的害虫,触角或脚等表面由角质层构造构成,皮肤构造与人类不同。由将仅对于蜚蠊类或蚂蚁类等具有知觉神经的害虫给予有效刺激的神经传递是药剂分布在害虫的筑巢区域或其侵入路径,可忌避蜚蠊类或蚂蚁类等害虫。神经传递是药剂与嗅觉刺激药剂不同,无需提高药剂的蒸气压。因此,抑制使用药剂的不必要挥发蒸散,可获得长时间的持续性能。又,若多次反复该忌避作用,则由蜚蠊类或蚂蚁类等害虫的学习效应,可望获得不再筑巢的效果。
本发明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含有萃取物群体中的至少一种萃取物作为神经传递系药剂。因此,本发明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对蜚蠊类或蚂蚁类等有知觉神经的害虫具有害虫忌避性能,故可作为蜚蠊类用或蚂蚁类用的害虫忌避性涂料而使用。
作为蜚蠊类,可列举属于网翅目(蜚蠊目)(Blattaria)的蜚蠊科(Periplane-ta)、德国小蠊科(Blattella)、大蠊科(Panesthia)等的害虫。例如,可列举出: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京都亚洲蠊(Asiablatta kyotensis)、类括弧蠊(Blattella nipponica)、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日本大蠊(Periplanetajaponica)、褐斑大蠊(Periplaneta brunnea)、澳洲大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ae)、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及其他全部的蜚蠊类。
至于蚂蚁类,可列举出:日本褐蚁(Formica japonica)、日本长足蚁(Apha-enogaster japonica)、双针蚁(Pristomyrmex pungens)、鸢色蚁(Lasius japon-icus)、琉璃蚁(Ochetellus itoi)、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小黄家蚁(Monomorium pharaonis)、鸢色皱蚁(Tetramorium tsushimae)、大洲蚁(Phei-dole noda)、糕色蚁(Paratrechina flavipes)、御门大蚁(Camponotus kiusiuens-is)、及其他全部的蚂蚁类。
附图说明
图1,是圆叶鹿蹄草的混合溶剂萃取物的评价结果示意图。
图2,是圆叶鹿蹄草的水萃取物的评价结果示意图。
图3,是旱金莲的混合溶剂萃取物的评价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害虫忌避性涂料的有效成分是选自由属于鹿蹄草科(Pyrolaceae)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属于旱金莲科(Tropaaeolaceae)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属于蒲桃科(Myrtaceae)的植物枝叶的萃取物、属于报春花科(Primulaceae)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所组成的群体中的至少一种萃取物。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此等的代表例,使用鹿蹄草科圆叶鹿蹄草(Pyrolaceae Pyrola rotundifolia)植物整株草的混合溶剂萃取物、旱金莲科旱金莲(Tropaaeolaceae Tropaeolum majus)植物整株草的混合溶剂萃取物、中国产蒲桃科植物的桉树(Myrtaceae Eucalyptusglobulus)枝叶的混合溶剂萃取物、报春花科千屈菜(Primulaceae Lysimachiasikokiana)植物整株草的混合溶剂萃取物。
成为原料的鹿蹄草科圆叶鹿蹄草以及旱金莲科旱金莲,不出产于日本。但是,例如可使用出产于中国云南省等处的鹿蹄草科圆叶鹿蹄草以及旱金莲科旱金莲。鹿蹄草科圆叶鹿蹄草是高为20~30cm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开花期为5~6月,结果期为9~10月。生长在山林的树下或日阴的潮湿场所。上述草本植物,一般生长在西藏、云南、贵州。将整株草的根全部挖出,弄掉泥土,晒至叶片收缩变软。堆积至发热叶片的两面变成紫红色或紫褐色,再次晒干。以后的实施方式,使用该原料作为圆叶鹿蹄草植物整株草。
旱金莲科旱金莲,亦将整株草的根全部挖出,洗掉泥沙后,将整株草在太阳下晒干。以后的实施方式,使用该原料作为旱金莲植物整株草。
中国产蒲桃科桉树,摘取植物的枝叶,阴干。以后的实施方式,使用该原料作为桉树枝叶。
报春花科高粱草,在植物的叶腋中圆形果实成熟的初夏时节,采取根株,蒸干后,将其阴干至充分干燥。以后的实施方式,使用该原料作为高粱草植物整株草。
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使用选自由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以及聚酯树脂所组成的群体中的至少一种涂料树脂。由形成乳剂等的方法,调制涂料树脂溶入在水中的所谓水溶性涂料黏合剂。就将本萃取物溶入于该水溶性涂料黏合剂中的害虫忌避性涂料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使用鹿蹄草科圆叶鹿蹄草整株草的萃取物,调制害虫忌避性涂料的情形进行说明。首先将鹿蹄草科圆叶鹿蹄草植物整株草充分干燥后,供于萃取。将鹿蹄草科圆叶鹿蹄草植物整株草置于丙酮与水的混合溶剂(丙酮∶水=70重量单位∶30重量单位)中浸渍48小时。使用旋转蒸发器,浓缩可溶在丙酮与水的混合溶剂的物质的含有成分。获得的萃取物为黑褐色高黏度黏稠物质。
作为萃取方法,可使用一般的方法,例如将原料植物部位在混合溶剂中长时间浸渍的方法,在混合溶剂的沸点以下的温度加热、搅拌,并进行萃取,过滤而获得萃取物的方法等。本实施方式中,实施自丙酮与水的混合溶剂的萃取,由此获得害虫忌避性能高的萃取物。
如以下所示,本萃取物在溶剂中溶入之后,将该溶入液混合在含有涂料树脂的溶剂中,获得害虫忌避性涂料。在此使用的溶剂,为不影响涂料树脂的性质的溶剂。作为溶剂,适宜的是将选自由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以及丙酮所组成的群体中的一种溶剂或复数种溶剂组合的混合溶剂。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约40℃的温水。
涂料树脂为一般在水溶性涂料中使用的树脂即可。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聚氨酯类涂料树脂。将该聚氨酯类涂料树脂乳化,然后溶入在水中调制聚氨酯类涂料树脂(以下亦称为水溶性聚氨酯树脂)涂料。为得到较易涂敷的黏度,用涂料溶剂(水)将水溶性聚氨酯树脂涂料稀释后使用。
本实施方式中,换算成固体成分的量,0.5重量单位以上40重量单位以下的水溶性聚氨酯树脂,与60重量单位以上99.5重量单位以下的本萃取物混合,溶入。将涂料涂在膜表面,评价该涂膜的忌避性能。以下,表示评价实验方法,并表示本萃取物的忌避性能的测定结果。
评价实验方法:
1.在边长10cm(100cm2)、厚12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表面,涂敷上述涂料。涂敷量换算成本萃取物的干燥重量为100mg/100cm2。涂敷方法,可为喷雾涂敷、丝网印刷等已知方法,本实施方式中以辊涂法涂敷。涂敷后,在无灰尘之处,充分换气干燥至充分干燥。以下,涂敷的PET膜亦称为“本萃取物”。
又,不含本萃取物的水溶性聚氨酯树脂涂料以与上述同样的方法调制。与上述同样涂敷该涂料获得的PET膜,以下亦称为“空白组”。
对于各种样品测定涂敷前后的重量,计算涂敷物的净重。
2.边长1m的塑胶实验槽内底面的四个角落的附近,将“本萃取物”以及“空白组”各自2枚以相对的形式分别放置。在槽内底面的中央附近,放置成为蟑螂住所的庇护物及含水的纱布。在两对样品(4枚)各自的中央附近,放置已测定其初期重量的方糖。
3.在控制环境气体温度为27℃的上述实验槽内,放入雌雄各50只共计100只德国小蠊成虫。相当在实验开始第4天的合计72小时后测定方糖的重量,计算方糖的摄取量(方糖消耗量)。
4.忌避率由下式计算。
忌避率(%)=(1-(“本萃取物”上的平均方糖消耗量)/(“空白组”上的方糖平均消耗量))×100
将本萃取物与涂料树脂的混合比各自变化时的忌避率以及涂膜特性归纳在表1中。
                    表1
  树脂混合比(换算成固体成分)   忌避率   涂膜特性
  0.005   ◎   对部件无黏着性
  0.01   ◎   涂膜柔软
  0.1   ◎   良好的涂膜
  0.2   ◎   良好的涂膜
  0.3   ○   坚固的涂膜
  0.4   △   坚固的涂膜
进而,表1中的“树脂混合比”表示的是害虫忌避性涂料的固体物重量中树脂固体成分占有的比例。又,“◎”表示忌避率在90%以上,“○”表示忌避率在80%以上90%未满,“△”表示忌避率在60%以上80%未满。
由上述结果,可确认将70重量单位以上99重量单位以下的本萃取物与1重量单位以上30重量单位以下的水溶性聚氨酯树脂混合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具有实用的涂膜性能及忌避性能。
继而,显示忌避性能对于本萃取物的涂敷浓度的测定结果。该评价试验中,换算为固体成分的量,使用将5重量单位的水溶性聚氨酯树脂与95重量单位的本萃取物混合,溶入的害虫忌避性涂料。
图1是将本萃取物的净重表示在横轴,将上述评价结果的忌避率表示在纵轴的图。如图1所示,本萃取物以100mg/100cm2以上的涂敷量,表示对生活环境中大量存在的德国小蠊的害虫忌避性能。又,害虫忌避性能的强度在实用水平以上。因未发现害虫忌避试验结束后的死亡个体,故可确认本萃取物的安全性。
本实施方式中,就使用水作为溶入萃取物的溶剂的情形进行说明。但是,可适宜地使用将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以及丙酮所组成的群体中的一种溶剂或复数种溶剂组合的混合溶剂。例如,使用水30重量单位与乙醇70重量单位的混合溶剂溶入萃取物,亦可确认有较好的溶入以及忌避性能。
又,当将涂料树脂变更为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环氧树脂或聚酯树脂的情形,亦具有与使用聚氨酯类涂料树脂的情形同样的效果。
进而,对于上述最适浓度的样品,评价对黑胸大蠊等的其他的蜚蠊类的昆虫的害虫忌避性能时,可证实与德国小蠊的情形同样具有实用的忌避性能。
(比较例1)
除水溶性聚氨酯树脂变为丙烯酸树脂以外,其他与实施方式1同样进行调制害虫忌避性涂料。与实施方式1同样,将涂料涂在膜表面,获得良好的制膜,进而评价该涂膜的忌避性能。其结果,任意的树脂混合比时,忌避率均为60%未满,无法确认发挥实用的忌避性能。
(比较例2)
为与实施方式1中所示的萃取法以及作为萃取法的一般水萃取法相比较,而比较由各种萃取物的蟑螂忌避性能。其评价结果在以下说明。由水萃取法萃取实施方式1中所示的植物,获得鹿蹄草科圆叶鹿蹄草植物整株草的水萃取物。评价该水萃取物的害虫忌避性能。评价方法使用实施方式1中所示的评价方法。
图2是将本萃取物的净重表示在横轴,将上述评价结果的忌避率表示在纵轴的图。如图2所示,可确认水萃取物的忌避性能的存在以及缺乏。例如,即使以实施方式1中已确认效果的100mg/100cm2枚以上的涂敷量,亦确认不能显示对生活环境中大量存在的德国小蠊的害虫忌避性能。
从图1以及图2所示的结果来看,可认为相对于水萃取时有效成分的溶出极少,而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时,有效成分的溶出较多。由此说明因为萃取方法的不同,忌避有效成分的萃取率亦不同。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使用旱金莲科旱金莲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调制害虫忌避性涂料的情形进行说明。首先将旱金莲科旱金莲植物整株草充分干燥后,供于萃取。将旱金莲科旱金莲植物整株草置于丙酮与水的混合溶剂(丙酮∶水=70重量单位∶30重量单位)中浸渍48小时。使用喷雾干燥法,浓缩可溶在丙酮与水的混合溶剂的物质的含有成分。获得的萃取物为浓茶褐色高黏度黏稠物质。
作为萃取方法,可使用一般的方法,例如有将原料植物部位在混合溶剂中长时间浸渍的方法,在混合溶剂的沸点以下的温度加热、搅拌,并进行萃取,过滤而获得萃取物的方法等。本实施方式中,实施丙酮与水的混合溶剂的萃取,此获得高害虫忌避性能的萃取物。
与实施方式1同样,调制害虫忌避性涂料,测定相对于本萃取物的涂敷浓度的忌避性能。其结果如图3所示。
图3是将本萃取物的净重表示在横轴,将上述评价结果的忌避率表示在纵轴的图。如图3所示,本萃取物,以100mg/100cm2以上的涂敷量,可显示出对生活环境中大量存在的德国小蠊的害虫忌避性能。又,害虫忌避性能的强度在实用水平以上。害虫忌避试验结束后的死亡个体数为0,故可确认本萃取物的安全性。
本实施方式中,就使用水作为溶入萃取物的溶剂的情形进行说明。但是,可适宜地使用将选自由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以及丙酮所组成的群体中的一种溶剂或复数种溶剂组合的混合溶剂。例如,使用水30重量单位与乙醇70重量单位的混合溶剂溶入萃取物,亦可确认较好的溶入以及忌避性能。
又,当将涂料树脂变更为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环氧树脂或聚酯树脂的情形,亦具有与使用聚氨酯类涂料树脂的情形同样的效果。
进而,对于上述最适浓度的样品,评价对黑胸大蠊等的其他的蜚蠊类的昆虫的害虫忌避性能时,可证实与德国小蠊的情形同样具有实用的忌避性能。
(比较例3)
为与实施方式2中所示的萃取法以及作为萃取法的一般的水萃取法相比较,而比较由各个萃取物的蟑螂忌避性能。其评价结果在以下说明。由水萃取法萃取实施方式2所示的植物,获得旱金莲科旱金莲植物整株草的水萃取物。评价该水萃取物的害虫忌避性能。评价方法,使用实施方式1中所示的评价方法。
该结果,可确认水萃取物几乎没有忌避性。例如,即使为实施方式2中已确认效果的100mg/100cm2以上的涂敷量,亦确认不能显示出对生活环境中大量存在的德国小蠊的害虫忌避性能。
从该结果来看,可认为相对于水萃取时几乎没有有效成分的溶出,而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时,有效成分的溶出可有效地进行。这说明由于萃取方法的不同,忌避有效成分的萃取率亦不同。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使用蒲桃科桉树植物枝叶的萃取物调制害虫忌避性涂料的情形进行说明。首先将蒲桃科桉树植物枝叶充分干燥后,供于萃取。将蒲桃科桉树植物枝叶置于丙酮与水的混合溶剂(丙酮∶水=70重量单位∶30重量单位)中浸渍48小时。使用喷雾干燥法,浓缩可溶在丙酮与水的混合溶剂的物质的含有成分。获得的萃取物为象牙色的粉末物质。
与实施方式1同样进行,调制害虫忌避性涂料,测定相对于本萃取物的涂敷浓度的忌避性能。其结果,本萃取物,以100mg/100cm2以上的涂敷量,显示出对生活环境中大量存在的德国小蠊的害虫忌避性能。又,害虫忌避性能的强度在实用水平以上。害虫忌避试验结束后的死亡个体数为0,故可确认本萃取物的安全性。
本实施方式中,就使用水作为溶入萃取物的溶剂的情形进行说明。但是,可适宜地使用将选自由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以及丙酮所组成的群体中的一种溶剂或复数种溶剂组合的混合溶剂。例如,使用水30重量单位与乙醇70重量单位的混合溶剂溶入萃取物,亦可确认较好的溶入以及忌避性能。
又,当将涂料树脂变更为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环氧树脂或聚酯树脂的情形,亦具有与使用聚氨酯类涂料树脂的情形同样的效果。
进而,对于上述最适浓度的样品,评价对黑胸大蠊等的其他的蜚蠊类的昆虫的害虫忌避性能时,可证实与德国小蠊的情形同样具有实用的忌避性能。
(实施方式4)
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使用报春花科高粱草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调制害虫忌避性涂料的情形进行说明。首先将报春花科高粱草植物整株草充分干燥后,供于萃取。将报春花科高粱草植物整株草置于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乙醇∶水=70重量单位∶30重量单位)中浸渍48小时。使用喷雾干燥法,浓缩可溶在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的物质的含有成分。
与实施方式1同样进行,调制害虫忌避性涂料,测定相对于本萃取物的涂敷浓度的忌避性能。其结果,本萃取物,以100mg/100cm2以上的涂敷量,可显示出对生活环境中大量存在的德国小蠊的害虫忌避性能。又,害虫忌避性能的强度在实用水平以上。害虫忌避试验结束后的死亡个体数为0,故可确认本萃取物的安全性。
本实施方式中,就使用水作为溶入萃取物的溶剂的情形进行说明。但,可适宜地使用将选自由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以及丙酮所组成的群体中的一种溶剂或复数种溶剂组合的混合溶剂。例如,使用水30重量单位与乙醇70重量单位的混合溶剂溶入萃取物,亦可确认较好的溶入以及忌避性能。
又,当将涂料树脂变更为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环氧树脂或聚酯树脂的情形,亦具有与使用聚氨酯类涂料树脂的情形同样的效果。
进而,对于上述最适浓度的样品,评价对黑胸大蠊等的其他的蜚蠊类的昆虫的害虫忌避性能时,可证实与德国小蠊的情形同样具有实用的忌避性能。
(实施方式5)
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含有天然系抗菌剂的害虫忌避涂料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在含有作为天然系抗菌剂的儿茶酚方面,与实施例1的害虫忌避性涂料不同。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害虫忌避性涂料是含有与实施方式1同样获得的鹿蹄草科圆叶鹿蹄草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94份,及作为茶萃取物的儿茶酚(三井农林(株)制)1份,及换算为干燥固体成分5份的水溶性聚氨酯树脂的水溶性涂料。萃取物以及儿茶酚,溶入在作为涂料溶剂的水中。水的混合比例,调整至获得涂敷状态更好的黏度。与实施方式1同样,涂敷已调制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在PET膜上,使用昆虫(蜚蠊类),评价该膜的忌避性。
其结果,获得初期涂膜性能以及忌避性能均良好的涂膜。将该涂膜放置于微生物较易增殖的37℃的环境空间中半年。观察放置后涂膜性能的结果,与未添加抗菌成分的害虫忌避性涂料比较,未发现微生物污染,即所谓腐坏。即,忌避涂膜可防止微生物污染。
作为其理由,考虑到以下情况。含有植物萃取物的害虫忌避性涂料,亦含有忌避有效成分以外的植物萃取物。忌避有效成分以及其以外的植物萃取物,认为微生物可利用性均较大,故有进行腐坏的可能。本萃取物的腐坏,不仅是降低忌避有效成分,且由腐坏生成物覆盖在涂膜表面,而减小害虫的触角或前脚与涂膜表面的接触面积,故造成本萃取物的接触忌避性能的降低。进而,成为腐坏物,忌避性能消失时,反成为害虫的诱饵,而成为引诱害虫的源泉。
若根据本实施方式,可防止由本萃取物以及其以外的植物萃取物的腐坏造成的劣化。因此,可确保忌避性能的持续。
天然系抗菌剂,不限于上述的儿茶酚,山葵萃取物、孟宗竹萃取物亦可获得同样的效果。又,作为替代天然系抗菌剂,使用异硫氰酸烯丙基酯等的含于天然系抗菌剂中的有效成分的合成品亦可获得同样的效果。
再者,为发挥抗真菌性能,由使用合成是的抗真菌剂,可提高害虫忌避性涂料对真菌的抗腐坏性。
(实施方式6)
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含有银系抗菌剂的害虫忌避性涂料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害虫忌避性涂料,从含有银络合物类抗菌剂作为银系抗菌剂的方面,与实施方式1的害虫忌避性涂料不同。关于具体的调制方法进行阐述。硫代硫酸根银络合物吸附负载在硅胶上,将其表面以四乙氧基硅烷水解物被覆的银络合物抗菌剂(产品名:Amenitop,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制)1重量单位,及鹿蹄草科圆叶鹿蹄草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1重量单位,溶入在作为溶剂的20重量单位的水中后,搅拌并蒸发水分。由此,调制本萃取物固定在银络合物抗菌剂表面的害虫忌避粒子。为展现涂敷性能,而将水溶性涂料树脂2重量单位预先溶入在水溶剂中。在该涂料黏合剂中,溶入上述害虫忌避粒子98重量单位,调制成害虫忌避性涂料。
以与实施方式5同样的方法,将该害虫忌避性涂料涂在PET膜上,评价忌避性能以及抗微生物分解性。其结果,可确认使用的忌避性能及抗微生物分解性。
(实施方式7)
与实施方式2同样进行,获得旱金莲科旱金莲的植物整株草的浓缩萃取物。该萃取物为茶褐色高黏度黏稠物质。
作为无机载体,准备有铝碳酸镁类化合物。该化合物为层状化合物,可在层间保持本萃取物。该层状化合物是层的横方向(与厚度方向相对略成正交的方向)长为0.3μm、厚为0.06μm、比表面积为14m2/g的粉体(户田工业(株)制)。将该粉体以及本萃取物在70%乙醇与30%水的混合溶剂中溶入。充分溶入后,当搅拌并蒸发溶剂时,则获得在无机载体上负载有本萃取物的害虫忌避粒子。在于水中溶解有聚乙烯醇的水溶性涂料中,溶入该害虫忌避粒子,而调制害虫忌避性涂料。
关于该害虫忌避性涂料,使用实施方式1中揭示的评价方法,同样地评价忌避性能。其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本萃取物混合比(换算为固体成分)   无机载体混合比(换算为固体成分)   树脂混合比(换算为固体成分) 忌避率 涂膜特性
0.89 0.1 0.01   对部件黏着性少
0.80 0.1 0.1   对部件黏着性良好
0.60 0.1 0.3   对部件黏着性良好
0.60 0.2 0.2   对部件黏着性良好
  0.49   0.49   0.02   ◎   涂膜柔软
0.49 0.2 0.31   害虫忌避粒子脱落
  0.39   0.51   0.1   △
再者,表2中的“树脂混合比”表示害虫忌避性涂料的固体物重量中树脂固体成分所占的比例,“无机载体混合比”表示害虫忌避性涂料的固体物重量中粉体所占的比例,“本萃取物混合比”表示1减去上述“树脂混合比”以及“无机载体混合比”的和后的比例。又,“◎”表示忌避率在90%以上,“△”表示忌避率在60%以上80%未满。
从上述结果来看,49重量单位以上89重量单位以下的本萃取物,10重量单位以上50重量单位以下的作为无机载体的铝碳酸镁类化合物,及1重量单位以上30重量单位以下的作为涂料树脂的聚乙烯醇混合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可确认具有实用的涂膜性能及忌避性能。
由于含有聚乙烯醇(涂料树脂)的涂料中溶入害虫忌避粒子,将害虫忌避粒子黏着在涂有涂料的PET膜(部件)上。又,因高浓度的本萃取物负载在载体上,故会有涂膜表面上本萃取物浓度分布不均匀的情形。换句话说,本萃取物会在涂膜中形成点。由此,可给予害虫的感觉器官更强的刺激。该效果类似在即使为相同盐分浓度的食物,但因盐的浓度分布均一或不均一,而人的舌头感觉的成度产生不同的作用。例如,溶入盐粒的食品,较不溶入的食品感觉更成。因此,有忌避作用更强的效果。
当将涂料树脂变更为羧甲基纤维素、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的情形,亦具有与使用聚乙烯醇的情形同样的效果。
由以上的实施方式,可证实将属于鹿蹄草科(Pyrolaceae)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或属于旱金莲科(Tropaaeolaceae)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的任意一种溶入在含有涂料树脂的涂料溶剂中的害虫忌避性涂料,至少对于德国小蠊或黑胸大蠊等蜚蠊类的昆虫,具有害虫忌避性能。
实验中使用的昆虫中,未发现因年老以外理由而在其后死亡等的情形。在此,可知害虫忌避机制与过去的忌避剂中多见的由摄食的忌避不同。具体而言,其是由触角或前脚与药剂接触的神经传导类刺激,即由接触而忌避。再者,从试验期间中供试验的昆虫的动作可考察到,伴随昆虫的学习效果,亦有难以侵入涂敷本萃取物的区域的状况。
(实施方式8)
与实施方式3同样进行,获得蒲桃科桉树植物枝叶的浓缩萃取物。该萃取物为象牙色的粉末物质。
将本萃取物溶入在70%乙醇与30%水的混合溶剂中。在该溶入液中,溶入作为无机载体的具有约30μm粒度的层间化合物。之后,蒸发溶入液的溶剂,获得在无机载体中或在载体表面负载本萃取物的害虫忌避粒子。此处,作为层间化合物使用蒙托石类化合物,具体的是使用蒙托石。本萃取物与层间化合物的混合比,对于本萃取物2重量单位,层间化合物为1重量单位。又,溶入液的蒸发过程中,温度保持在约40℃。
将以上述制法获得的害虫忌避粒子粉碎至粒度均匀。在边长10cm(100cm2)、厚125μm的PET膜表面,薄薄地涂敷含有羧甲基纤维素的水溶入涂料。在该未硬化涂膜上,由散布已粉碎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形成黏着害虫忌避粒子在部件表面的涂膜。
对该涂膜,使用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评价方法,评价忌避性能。其结果,本萃取物以100mg/100cm2以上的涂敷量,则显示出对生活环境中大量存在的德国小蠊的害虫忌避性能。又,害虫忌避性能的强度在实用水平以上,具体而言是在70%上。害虫忌避试验结束后的死亡个体数为0,故可确认本萃取物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涂膜形成时,进行除不使用本萃取物以外其他均为相同的步骤,形成涂膜。关于该涂膜,使用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评价方法,评价忌避性能的结果,无法确认忌避性能。因此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忌避性能的起因并非在于涂膜表面的凹凸,而是在于本萃取物。
将萃取物变更为鹿蹄草科圆叶鹿蹄草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旱金莲科旱金莲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报春花科高粱草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的情形,亦具有与使用蒲桃科桉树植物枝叶的萃取物的情形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9)
首先将报春花科高粱草植物整株草充分干燥后,供于萃取。将报春花科高粱草植物整株草置于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乙醇∶水=70重量单位∶30重量单位)中浸渍48小时。使用喷雾干燥法,浓缩可溶在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的物质的含有成分。
将本萃取物溶入在70%乙醇与30%水的混合溶剂中。在该溶入液中,溶入作为无机载体的具有约30μm粒度的层间化合物。之后,蒸发溶入液的溶剂,获得在无机载体中以及在载体表面负载本萃取物的害虫忌避粒子。此处,作为层间化合物使用铝碳酸镁类化合物。本萃取物与层间化合物的混合比,对于本萃取物2重量单位,层间化合物为1重量单位。又,溶入液的蒸发过程中,将温度保持为约40℃。
粉碎以上述制法获得的害虫忌避粒子,使粒度均约为30μm。在将聚酯树脂乳化的水溶性聚酯树脂涂料中,溶入粉碎的害虫忌避粒子,调制害虫忌避性涂料。
在边长10cm(100cm2)、厚125μm的PET膜表面,以作成树脂部分的厚度约为5μm的方式薄薄地涂敷害虫忌避性涂料,在约60℃的温度干燥以及硬化,形成涂膜。
对该涂膜,使用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评价方法,评价忌避性能。其结果,本萃取物以100mg/100cm2以上的涂敷量,显示出对生活环境中大量存在的德国小蠊的害虫忌避性能。又,害虫忌避性能的强度在实用水平以上。害虫忌避试验结束后的死亡个体数为0,故可确认本萃取物的安全性。
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害虫忌避粒子的粒度约为30μm,干燥后的涂膜膜厚约为5μm。即,害虫忌避粒子的粒度亦大于干燥后的涂膜膜厚。因此,负载有本萃取物的害虫忌避粒子在涂膜表面表示出凸状。因当昆虫在涂膜表面爬行时,会扩大本萃取物与昆虫的接触面积,故可使昆虫有效地吸收该忌避有效成分。
当将涂料树脂变更为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树脂的情形,亦具有与使用聚酯树脂的情形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10)
作为无机载体,使用主要由多孔性的无机氧化物构成,具有300m2/g以上的比表面积,在表面使用含有硅烷醇基粒度在50μm以下的粒子状粉体,其他与实施方式7同样进行,调制害虫忌避性涂料。具体而言,使用表面进行疏水处理后的粒度1μm的硅胶微粒子(产品名:Sylophobic 200,富士Silysia化学(株)制),经过与实施方式7同样的步骤,调制害虫忌避粒子。进而,在在水中溶解有聚乙烯醇的水溶性涂料中,溶入该害虫忌避粒子,调制害虫忌避性涂料。
关于该害虫忌避性涂料,使用实施方式1中揭示的评价方法,同样地评价忌避性能。其结果,与使用铝碳酸镁类化合物等的层间化合物作为无机载体的情形同样,混合49重量单位以上89重量单位以下的本萃取物,10重量单位以上50重量单位以下的硅胶微粒子,及1重量单位以上30重量单位以下的聚乙烯醇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可确认具有实用的涂膜性能及忌避性能。
当将涂料树脂变更为羧甲基纤维素、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的情形,亦具有与使用聚乙烯醇的情形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11)
在实施方式7中,除了溶入无机载体(铝碳酸镁类化合物)在混合溶剂时使用界面活性剂以外,其他步骤进行与实施方式7同样的步骤,调制害虫忌避粒子。在混合溶剂中,对于本萃取物100重量单位,可添加界面活性剂的量为1重量单位以上500重量单位以下(本实施方式中为10重量单位)。本实施方式中,将50g的本萃取物,50g的无机载体,及5g的山梨糖醇酐硬脂酸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类的非离子是界面活性剂)溶入在1000ml的混合溶剂(70%乙醇+30%水)中。
充分溶入后,搅拌并蒸发溶剂,获得在无机载体上负载有本萃取物的害虫忌避粒子。在水中溶解有聚乙烯醇的水溶性涂料中,溶入该害虫忌避粒子,调制害虫忌避性涂料。
关于该害虫忌避性涂料,使用实施方式1中揭示的评价方法,同样地评价忌避性能。
其结果,与仅使用本萃取物以及无机载体(铝碳酸镁类化合物)的实施方式7的情形相同,本实施方式的害虫忌避性涂料,确认具有实用的涂膜性能以及忌避性能。又,本实施方式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发现效果持续性得以提高。效果持续性得以提高的机制,可认为如下。由将界面活性剂与本萃取物的并用,产生提高经过虫皮肤的本萃取物的吸收效率的效果。在此,可有效的利用本萃取物,故可控制本萃取物的消耗在最小量,而提高忌避效果的持续性。
当将涂料树脂变更为羧甲基纤维素、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的情形,亦具有与使用聚乙烯醇的情形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12)
将含有本萃取物及水溶性聚氨酯树脂的水溶性聚氨酯树脂涂料涂敷在部件上而制造忌避构件。具体而言,在由电晕放电提高表面的紧密性的125μm厚的聚酯膜上,以圆点状印刷水溶性聚氨酯树脂涂料。圆点以每点为直径1mm的圆形,配置于纵方向以及横方向为3mm间隔的方格网状。
使用该忌避构件,调查在踏板下方(地面附近),沿着地面设置导引器的洗涤槽的蟑螂的筑巢性。具体而言,以忌避构件的涂敷面与上方相邻,他面与地面相接的形式,在洗涤槽的导引器安装薄板(忌避构件)。由忌避构件设置的有无,比较该洗涤槽的蟑螂的筑巢性时,可发现显著的优越性。
因此,由将忌避构件设置于害虫进入途径的一部分,可确认使用洗涤槽时的卫生性得以提高。
(实施方式13)
将含有本萃取物与环氧树脂的树脂涂料涂敷在电路基板。具体而言,在玻璃纤维强化环氧树脂制的电路基板安装电子构件后,在电路基板的背面以及表面,分别涂敷树脂涂料。
使用该电路基板,制成电饭锅等设置于厨房中的电器,使用常时待机电力的电视或录影机等家用电器,安全性装置、通信装置、办公装置、盥洗装置等的工业产品。如此等的工业产品,确认具有抑制因害虫的侵入筑巢造成的电路故障、异常发热等的效果。
如上,确认由于有害虫筑巢可能的工业产品应用本发明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可在实际使用中发挥充分的忌避性能,并可提高品质的保持。
(实施方式14)
调制含有本萃取物、水溶性聚氨酯树脂及无机氧化物载体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将该害虫忌避性涂料含浸或涂敷在合成树脂薄板、合成树脂膜、纸等的部件表面,调制忌避构件。又,将该忌避构件组装在各种机器中。如此,制成壁纸或地面薄板等的建材、家庭园艺资材、办公装置、内部构件、外部构件、自动贩卖机、汽车零件、交通相关机器、家俱、厨房机器、医疗福利设备等的工业产品。
由实地试验确认此等的工业产品对于黑胸大蠊具有良好的忌避性能。此等的构件或机器,不仅可设置于生活空间内,亦可在屋檐下等屋外使用或设置。此种情形,不仅德国小蠊、黑胸大蠊等蜚蠊类,甚至亦可能因日本褐蚁、日本长足蚁等的蚂蚁类,而受到损害。已确认对于日本褐蚁的忌避性能,期望对于日本长足蚁亦有同样忌避效果,进而期待对于此等蚂蚁类的外的引人不快害虫亦可有同样忌避效果。
又,关于对于蜚蠊类的忌避性能,由家庭监视器同样进行实地试验。其结果,可确认对于德国小蠊或黑胸大蠊亦具有实用上为较大的忌避效果。
此等的构件或机器,确认有抑制因害虫的侵入筑巢而造成的卫生性降低,减轻使用消费者的不快感等的表现效果。
如上,由于有害虫筑巢可能性的工业产品上应用本发明的害虫忌避性涂料,确认可发挥实用上为充分的忌避性能,且可提高品质的保持。
自以上的实施方式来看,属于鹿蹄草科(Pyrolaceae)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属于旱金莲科(Tropaaeolaceae)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属于蒲桃科(Myrtaceae)的植物枝叶的萃取物以及属于报春花科(Primulaceae)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的任意一种,均可对生活环境中大量存在的蜚蠊类或蚂蚁类发挥较强的害虫忌避性能。此等植物,从作为中药使用的实际成效来看,可确保即使放置于生活环境中亦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的安全性。又,此等的植物,由与作为医药品,换句话说作为仅限于重大且紧急的情形而使用的中药的方法不同的方法而利用。即,从此等的植物中获得的忌避成分,非服用,而是作为生活环境中常有的化学物质加以利用。
进而,由抑制害虫筑巢,可抑制害虫的徘徊。因此,发挥事先抑制由害虫的徘徊而产生的微生物扩散,或抑制伴随尘埃或真菌的飞散而产生的过敏症的效果,故而本发明的工业效果较大。
又,由采取1)将本萃取物负载在载体,2)由与界面活性剂并用,提高对昆虫的忌避成分的吸收效率,3)由与抗菌剂并用,实现防止该忌避成分自身的微生物可利用性,并维持忌避性能,等的方法,可维持或提高忌避性能。
由将本发明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应用于各种工业产品中,可防止生活环境中生存的卫生害虫、居家害虫、引人不快害虫等的害虫的筑巢。因此,对于改善因害虫筑巢造成的卫生问题,提高生活环境的居住性或防止建筑材料的劣化,防止由害虫死骸造成的居住者的过敏症等较为有效,故本发明的工业价值较大。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对生活环境中大量存在的卫生害虫或引人不快害虫类为有效,且对人体影响较少,即高安全性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又,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印刷或涂敷有关害虫忌避性涂料的工业产品。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揭示的范围。上述实施方式为举例,生产者应理解各种改变此等的各构成要素的变更例亦为可能,又如此的变更例亦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另外,2003年3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特愿2003-96776的说明书,有关图示以及申请专利范围中揭示的内容,其全部内容均并入本说明书供参考。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可用于洗涤槽、盥洗台、电器、建材、家庭园艺资材、办公装置、内部构件、外部构件、自动贩卖机、汽车零件、交通相关机器、家俱、厨房机器、医疗福利设备等工业产品。

Claims (16)

1.一种害虫忌避性涂料,其特征为:
包括:
选自由属于鹿蹄草科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属于旱金莲科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属于蒲桃科的植物枝叶的萃取物、以及属于报春花科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所组成的群体中的至少一种萃取物,
选自由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以及聚酯树脂所组成的群体中的至少一种涂料树脂,以及涂料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其特征为:
上述萃取物,是由至少包含有机溶剂的溶剂萃取的萃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其特征为:
是对于有知觉神经的害虫具有害虫忌避性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其特征为:
是水溶性涂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其特征为:
上述涂料树脂,换算为固体成分,相对于70重量单位以上99重量单位以下的上述至少一种萃取物,含有1重量单位以上30重量单位以下。
6.一种害虫忌避性涂料,其特征为:
包括:
负载选自由属于鹿蹄草科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属于旱金莲科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属于蒲桃科的植物枝叶的萃取物以及属于报春花科的植物整株草的萃取物所组成的群体中的至少一种萃取物的至少一种萃取物在无机载体上的害虫忌避粒子,
选自由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以及聚酯树脂所组成的群体中的至少一种涂料树脂,以及涂料溶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其特征为:
是由涂敷在部件而使上述害虫忌避粒子与上述部件黏着的涂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其特征为:
上述无机载体为主要由多孔性无机氧化物构成,具有300m2/g以上的比表面积,表面含有硅烷醇基的粒度在50μm以下的粒状粉末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其特征为:
上述无机载体为包含层间化合物的粒状粉末体。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其特征为:
上述无机载体的粒度大于涂敷干燥后涂膜的膜厚。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其特征为:
涂料固体成分,含有1重量单位以上30重量单位以下的上述涂料树脂,10重量单位以上50重量单位以下的上述无机载体,及49重量单位以上89重量单位以下的上述至少一种萃取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其特征为:
进一步含有界面活性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害虫忌避性涂料,其特征为:
上述界面活性剂包含非离子系界面活性剂。
14.一种工业产品,其特征为:
设有在表面印刷或涂敷有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害虫忌避性涂料的薄板。
15.一种工业产品,其特征为:
设有在单面或两面印刷或涂敷有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害虫忌避性涂料的电路基板。
16.一种工业产品,其特征为:
设有含浸渍或涂敷有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害虫忌避性涂料的构件。
CNB200480000229XA 2003-03-31 2004-03-31 害虫忌避性涂料及使用它的工业产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495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96776 2003-03-31
JP096776/2003 2003-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7863A true CN1697863A (zh) 2005-11-16
CN100384951C CN100384951C (zh) 2008-04-30

Family

ID=33127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022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4951C (zh) 2003-03-31 2004-03-31 害虫忌避性涂料及使用它的工业产品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177472A1 (zh)
JP (1) JPWO2004087820A1 (zh)
KR (1) KR20050112502A (zh)
CN (1) CN100384951C (zh)
TW (1) TW200501882A (zh)
WO (1) WO200408782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957A (zh) * 2008-02-19 2011-01-12 依必安-派特穆尔芬根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具有抗菌涂层的通风机叶轮或风扇叶轮
CN108727957A (zh) * 2018-04-28 2018-11-02 杨芳 一种防腐性环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71074A (ja) * 2006-03-31 2007-10-18 San-Ei Faucet Mfg Co Ltd 流し栓用樹脂製排水ホース
US8142818B2 (en) * 2006-09-12 2012-03-27 Himalaya Global Holdings Limited Herbal composi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wrinkles and skin disorders, methods of preparing the same and uses thereof
JP4515425B2 (ja) * 2006-09-20 2010-07-28 株式会社ノエビア 保湿剤、細胞賦活剤、美白剤、及び抗酸化剤
KR100847440B1 (ko) * 2007-01-24 2008-07-21 신일제약주식회사 염증성 질환 예방 및 치료용 복합 생약제
JP5095240B2 (ja) * 2007-03-07 2012-12-12 ハイアール グループ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乾燥機
US7914614B1 (en) * 2008-04-15 2011-03-29 Maria Lukacs Herbal paint
JP5688727B2 (ja) * 2009-05-07 2015-03-25 国立大学法人 新潟大学 生物忌避性複合体およびそれの製造方法
JP6583860B2 (ja) * 2014-06-19 2019-10-02 東亞合成株式会社 ダニ忌避剤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ダニ忌避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ダニ忌避性加工品
JP7248234B2 (ja) * 2018-12-25 2023-03-29 ダイナガ株式会社 木材防護塗料の製造方法
CN109810615A (zh) * 2018-12-29 2019-05-28 江苏冠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植物添加剂的环保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GB2597713A (en) * 2020-07-30 2022-02-09 Fireangel Safety Tech Limited Smoke alarm
CN112677257A (zh) * 2020-12-22 2021-04-20 广东艾高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康养释香型装饰贴面人造板及其生产工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3178A (en) * 1988-10-07 1990-06-12 Biointerface Technologies, Inc. Metal-based antimicrobial coating
JPH02274774A (ja) * 1989-04-14 1990-11-08 Hitachi Chem Co Ltd 実装回路板用害虫忌避塗料および実装回路板
JPH03127702A (ja) * 1989-10-13 1991-05-30 Osaka Seiyaku:Kk ゴキブリ忌避剤
JPH06135801A (ja) * 1992-10-27 1994-05-1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ゴキブリフロアー
JP3393951B2 (ja) * 1995-04-06 2003-04-0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不快・衛生害虫忌避機器
DE69833268T2 (de) * 1997-11-18 2006-10-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adoma Schädlingsabstossendes mittel für elektronische komponente, elektronische komponente erhalten unter verwendung desselben und verfahren zur deren herstellung
JP2001328665A (ja) * 2000-05-23 2001-11-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害虫忌避用塗装具
JP3988810B2 (ja) * 2000-06-06 2007-10-10 博万 下地 防虫剤並びにその散布領域確認方法
US7041306B2 (en) * 2000-09-11 2006-05-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nsect pest-repellent film, insect pest-repellent pai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351101A (zh) * 2000-10-30 2002-05-29 厦门绿达源科技有限公司 环保杀虫涂料
JP2003327503A (ja) * 2002-05-09 2003-11-19 Rengo Co Ltd 昆虫忌避性塗工液及びそれからなる層を有する昆虫忌避性積層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957A (zh) * 2008-02-19 2011-01-12 依必安-派特穆尔芬根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具有抗菌涂层的通风机叶轮或风扇叶轮
CN108727957A (zh) * 2018-04-28 2018-11-02 杨芳 一种防腐性环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177472A1 (en) 2006-08-10
WO2004087820A1 (ja) 2004-10-14
KR20050112502A (ko) 2005-11-30
JPWO2004087820A1 (ja) 2006-07-06
CN100384951C (zh) 2008-04-30
TW200501882A (en) 2005-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97863A (zh) 害虫忌避性涂料及使用它的工业产品
CN101476379B (zh) 一种环保型地板垫层的制备方法
US20060008539A1 (en) Coating-type antimicrobial composition, antimicrobial coating film, filter, and electric air-quality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N1718643A (zh) 涂敷用抗微生物性组合物、抗微生物性涂膜以及滤器
EP1882727B1 (en) Allergen inactivator
CN101370381A (zh) 蚊和蠓的空间抑制剂、忌避剂和驱避剂
CN103113039A (zh) 一种室内用硅藻泥装饰壁材
CN101163765A (zh) 功能性uv涂料、使用该涂料的建筑材料以及制备该涂料的方法
CN106221614A (zh) 一种氯丁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JP3597479B2 (ja) 植物から抽出した殺だに性組成物
CN100338034C (zh) 驱虫剂
JP2002316909A (ja) 機能性材料
KR102057493B1 (ko) 군용 배낭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6259502A (zh) 一种空调用天然植物驱虫香料组合物
CN1630469A (zh) 控制蜱螨目螨虫的方法和其使用的设备
KR20090103280A (ko) 살충작용과 기피효과를 동시에 갖는 해충 구제 조성물
KR20100138320A (ko) 도장용 도료조성물
JP2012050433A (ja) 果実袋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による果実袋
KR20120131139A (ko) 다기능 흡음퍼티 조성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4594366B2 (ja) 竹の加熱乾燥破砕物、該竹の加熱乾燥破砕物が保持される消臭抗菌材料及び消臭抗菌製品
CN1628516A (zh) 变应原除去剂
JP2019157134A (ja) 蚊を防ぐプラスチッ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904256B1 (ko) 파티션 판재의 도장방법 및 그 판재
CN208380016U (zh) 一种环保抗菌踢脚线
CN1697862A (zh) 害虫忌避性涂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30

Termination date: 201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