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4204A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94204A
CN1694204A CN200510067485.7A CN200510067485A CN1694204A CN 1694204 A CN1694204 A CN 1694204A CN 200510067485 A CN200510067485 A CN 200510067485A CN 1694204 A CN1694204 A CN 16942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movable iron
iron core
iron piece
electromagnetic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674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33418C (zh
Inventor
箕轮亮太
矢野启介
广木和亲
横手康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94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4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3341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341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01H50/443Connections to 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6Details concerning isolation between driving and switching circu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度短并且能够保持所需的绝缘距离的电磁继电器,其中,与线圈的一条延伸线相连接的第一线圈端子设置在可移动铁片的另一端和插件附近;以及在电磁模块之下还设置了具有结合元件的第二线圈端子,该结合元件从第二线圈端子的中间部分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该结合元件被允许在线圈的另一条延伸线接合到结合元件上的情况下向电磁模块弯曲。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并尤其涉及线圈端子在具有较短长度的电磁继电器中的布置。
背景技术
图14A和14B示出了传统电磁继电器的示例。如这些图所示,电磁模块3是通过围绕铁芯的主体部缠绕线圈2而形成的,其中铁芯1的主体部从前面看大致为U形。可移动铁片4的一端4a由铁芯1的磁极1a可转动地支撑,而可移动铁片4的另一端4b与铁芯1的另一磁极1b相对,使得所述另一端4b可以被吸引到另一磁极1b上(见JP-A-2001-155610)。插件(card)5由接合爪4c竖直移动,该接合爪4c从可移动铁片4的另一端4b伸出,其中该可移动铁片4根据电磁模块3的赋能和去能而可转动,从而开启和闭合触点。尤其是,为了使得电磁继电器更薄,与线圈2的延伸线相连接的两个线圈端子6和7设置在可移动铁片4的宽度之内,而线圈端子6和7不从该处突出。
但是,在上述电磁继电器中,线圈端子6的上端从可移动铁片4的尖端沿纵向向外突出,以便确保在线圈端子6和7之间的预定绝缘距离以及将线圈2的延伸线接合到其上所需的空间。因此,对减小上述电磁继电器的长度存在一个限制,从而不能够制造长度极大减小的电磁继电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这种电磁继电器长度较短并且能够保持所需的绝缘距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电磁模块,该电磁模块是通过将线圈围绕铁芯的主体部缠绕而形成的,而该铁芯的主体部从前面看成大致U形形状;以及可移动铁片,该可移动铁片的一端由铁芯的磁极中的一个可转动地支撑,而该可移动铁片的另一端与铁芯的磁极中的另一个相对,使得可移动铁片的另一端可以被吸引到所述另一个磁极上,从而通过根据电磁模块的赋能和去能而可转动的可移动铁片的另一端竖直移动插件,并从而开启和闭合触点。与线圈的延伸线中的一条相连接的第一线圈端子设置在可移动铁片的另一端和插件的附近。在电磁模块之下还设置了具有结合元件的第二线圈端子,该结合元件从第二线圈端子的中间部分沿水平方向伸出,并且允许该结合元件在线圈的另一条延伸线接合于该结合元件上的情况下向电磁模块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由于第二线圈端子设置在电磁模块之下,用来在与现有技术电磁继电器相同的平面内并排设置两个线圈端子的空间不再需要。由于线圈端子之一不向外突出,因此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长度比现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长度短。此外,通过将第二线圈端子设置在电磁模块之下,可以轻易保证第一和第二线圈端子之间的所需绝缘距离。从而,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具有较高的绝缘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拆开的电磁继电器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拆开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拆开的主要部分的细节的透视图;
图4是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图1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5A和5B分别是图4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和前视图;
图6示意性示出图5B所示的前视图;
图7是图4所示的拆开的电磁模块的透视图;
图8A是图4所示的电磁模块的前视图;图8B是图8A的局部横截面图;而图8C是图8B的放大横截面图;
图9是图4所示的拆开的电磁模块的透视图;
图10A到10E是示出制造第一实施例中的铁芯的方法的透视图;
图11A和11B是第一实施例中的示意性横截面图;而图11C是对比例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12A到12E是示出制造第二实施例中的铁芯的方法的透视图;
图13A到13D是示出制造第三实施例中的铁芯的方法的透视图;
图14A和14B是传统电磁继电器的平面图和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1到13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1到11所示,第一实施例中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底10、固定接触端子20、可移动接触端子25、电磁模块30、可移动铁片60、插件70和壳体80。根据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的壳体是5mm宽、12.5mm高以及20mm长。
基底10具有绝缘分隔壁11(图7),该绝缘分隔壁11与基底10一体形成。绝缘分隔壁11具有向基底10的中间部分的侧面开口的大致U形的横截面,并且提供下部空间12和上部空间13,二者向相反方向开口。如图3所示,在下部空间12内沿着组装方向设置有压配合沟槽14和15,后面将描述的固定接触端子20和可移动接触端子25可以分别从侧面压配合到其上。
如图7所示,在基底10的上部空间13内设置的是一个定位突起16a,在电磁模块30从上面落下而予以安装时,该定位突起16a与后面要描述的电磁模块30的边沿部32上形成的凹口32a相接合,从而定位电磁模块30。为了配装电磁模块30,在基底10上形成接合突起16b和接合凹口16c。在基底10上设置有端子沟槽17和18,安装到电磁模块30上的第一线圈端子50和第二线圈端子55可以分别从上面插入到其中。此外,在基底10上形成用于竖直连接上部空间12和下部空间13的操作孔19。
如图3所示,固定接触端子20被弯曲成大致L形。固定接触端子20的固定触点22铆接(calk)到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框架形固定接触片21的尖端上。为了将固定接触端子20固定到基底10上,固定接触端子20从侧面可滑动地移动,固定接触端子的端子23压配合到压配合沟槽14中。
可移动接触端子25弯曲成大致L形。接合孔27设置在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可移动接触片26的尖端处,并且可移动触点28在接合孔27的附近铆接到可移动接触片26上。当可移动接触端子25从侧面压配合到压配合沟槽15上并固定于其上时,可移动触点28与固定触点22相对,使得可移动触点28可释放地接触固定触点22。
在这个实施例中,虽然由固定接触端子20和可移动接触端子25形成常开接触机构,但是也可以形成常闭接触机构或者常开和常闭接触机构。
在电磁模块30中,边沿部31和边沿部32(图9)是通过分别在竖直部分42和43(图10E)上树脂的镶嵌造型而形成的,该竖直部分定位在铁芯40的主体部的两端处,如图7到10所示。线圈33绕暴露的铁芯40的主体部41缠绕。线圈的延伸线束缚并焊接在附着到边沿部31上的第一和第二线圈端子50和55上。
铁芯40由图10A到10E所示的以下方法制造。板状磁性材料通过压力加工而冲压,从而获得大致U形的板状磁性材料49(图10A)。从作为主体部41的线性部分的两端沿相同方向伸出的两个支臂48各自在支臂48的底部弯曲,使得支臂48以相同的角度升高(见图10B)。接着,通过以锐角弯曲作为支臂48的竖直部分42和43的中间部分,而形成磁极44和45(见图10C)。然后,仅对磁极44和45施加压力加工,而在其上形成水平表面并且增大吸引面积(见图10D)。最后,在磁极表面44a和45a的四周边缘上通过压力加工形成大致U形的台阶部分44b和45b,从而防止模制树脂粘结到磁极44和45的磁极表面44a和45a上。
根据这个实施例的铁芯40,主体部41具有长方形横截面,如图11A所示。从而,当预定量的线圈33缠绕在铁芯40的主体部41上时,线圈33不会沿横向突出很大。于是,可以制造宽度得以减小的电磁模块30,并从而可以制造薄型电磁继电器。另外,如图11B所示,由于磁极45的磁极表面45a大于通过简单地弯曲支臂48所形成的基本L形表面(图11C),因此可以获得所需的吸引力。尤其是,由于磁极44和45的磁极面积可以简单地通过适当改变支臂48的宽度来予以改变,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可以轻易控制吸引特性。
在附着到电磁模块30的边沿部31上的第一和第二线圈端子50和55中,第一线圈端子50从下面压配合到竖直穿透边沿部31的端子孔31a中,并通过定位肋51定位,该定位肋接触边沿部31的底部,如图9所示。至于第二线圈端子55,第二线圈端子55的上端56从下面压配合到边沿部31的端子孔31b中(图8C),并且第二线圈端子55由接触边沿部31的底部的定位肋57所定位。随后,绕铁芯40的主体部41缠绕的线圈33的延伸线接合到结合元件58上,而该结合元件58从第二线圈端子55的中间部分沿水平方向伸出。然后,结合元件58向铁芯40弯曲,以完成电磁模块30。
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线圈端子50设置在后面描述的可移动铁片60的接合爪62处(图5A),而第二线圈端子55设置在边沿部31之下(图5B)。由此,如从侧面所见的,第一线圈端子50在纵向上包含于插件70的外轮廓内,而如从上面看到的,第二线圈端子55包含在电磁模块30的外轮廓内。由于不需要在横向上和纵向上用来定位第一和第二线圈端子50和55的多余空间,因此可以制造薄、短并且小型的电磁继电器。另外,由于第二线圈端子55的结合元件58最终容纳在上部空间13内并定位在电磁模块30之下,因此可以确保结合元件58和接触机构之间的绝缘。
随后,如图3和7所示,电磁模块30从上面设定于基底10的上部空间13内,而第一和第二线圈端子50和55分别插入到基底10的端子沟槽17和18内。然后,边沿部32的凹口32a配合到定位突起16a上,边沿部31的接合凹口31b和边沿部32的接合突起32b分别配合到基底10的接合突起16b和凹口16c上,从而完成电磁模块的安装。在这种条件下,在电磁模块30的边沿部32的侧端面和基底10的外壁之间形成插入沟槽10a(图5A)。
在可移动铁片60中,从上面看基本为T形的接合爪62设置在从上面看基本为矩形的板状磁性材料的一端61处,以从该处伸出,弯曲成大致V形的铰接弹簧64铆接在板状磁性材料的另一端63处。弹性舌片66从铰接弹簧64的竖直延伸部65切出并升起。接合爪62从可移动铁片60的中心偏移,以便确保容纳第一线圈端子50的空间(图5A)。
在铰接弹簧64的竖直延伸部65压配合到插入沟槽10a中的情况下,可移动铁片60的另一端得以铰接支撑。同时,另一端61形成与铁芯40的磁极44相对,以便这一端61可以吸引到磁极44上,而接合爪62成为位于操作孔19的正上方。
如图2所示,在插件70的上端形成一对弹性支臂71,这对弹性支臂71与可移动铁片60的接合爪62接合,而在插件70的下端处设置有接合突起72,该接合突起72与可移动接触片段26的接合孔27相接合。
可移动铁片60与可移动接触片26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将接合突起72配合到可移动接触端子25的接合孔27上并将该对弹性支臂71弹性配合到可移动铁片60的接合爪62上予以实现的(图6)。
壳体80是由树脂模制的盒形部件,并能够与基底10相接合。在组装过程中,诸如电磁模块30的内部部件安装到基底10上,并然后壳体80配合到基底10上并密封于其上,由此完成电磁继电器的组装。
下面,将描述这个实施例中的电磁继电器的操作。
当电压未施加到线圈33上时,可移动触点28由可移动接触片26的弹簧力而与固定触点22分离开。而且,可移动铁片60的一端61由施加到插件70上的向上推力与铁芯40的磁极44分离开。
当电压施加到线圈33上时,可移动铁片60的一端61被吸引到铁芯40的磁极44上,由此可移动铁片60转动。由于如此转动的可移动铁片60的一端61降低了插件70,插件70向下推可移动接触片段26的尖端。然后,可移动接触片26的可移动触点28接触固定触点22,从而闭合电路。
当施加到线圈33上的电压停止时,可移动接触片28由其弹簧力向上推插件70,从而转动可移动铁片60。可移动接触片28然后与固定触点22分离,并返回到初始状态。
在第二实施例中的电磁继电器的铁芯40由图12A到12E所示的如下方法制造。首先,从上面看大致为H形的中间产品90从板状磁性材料冲压而成(图12A)。随后,在相反方向上从作为主体部41的中间部分91的两端伸出的支臂92的中间部分沿相同方向弯曲(图12B)。然后,作为主体部41的中间部分91沿着其中线折叠成两个部分(图12C),且这两个部分彼此重叠成一件(图12D),最后,对磁极44和45的磁极表面44a和45a施加压力加工,以确保磁极表面44a和45a的充分光滑(图12E)。这个实施例在其他方面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并因此类似的附图标记赋予类似的部件,并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根据这个实施例,厚度为第一实施例的板状磁性材料的厚度的一半的板状磁性材料用于形成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相同厚度的铁芯杆部,从而可以轻易加工板状磁性材料。
第三实施例的铁芯40由图13A到13D所示的以下方法制造。框架形中间产品95是由磁性材料通过压力加工冲压而成的(图13A),作为主体部41的两个相对侧面96沿相同方向弯曲而升起(图13B),随后,作为磁极44和45的中间部分97弯曲而升高(图13C),并且两个侧面96彼此重叠成一件(图13D)。这个实施例在其他方面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并因此类似的附图标记赋予类似的部件,并在此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类似于第二实施例,厚度为第一实施例的板状磁性材料的厚度的一半的板状磁性材料用于形成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相同厚度的铁芯杆部,从而可以轻易加工板状磁性材料。
应该指出的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的电磁继电器以及在此描述的电磁继电器。

Claims (1)

1.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
电磁模块,该电磁模块是通过围绕铁芯的主体部缠绕线圈而形成,该铁芯的主体部从前面看大致为U形形状;
可移动铁片,该可移动铁片的一端由铁芯的磁极中的一个所支撑,而另一端与铁芯的磁极中的另一个相对,使得可移动铁片的另一端可以被吸引到另一个磁极上,从而通过根据电磁模块的赋能和去能而可以转动的可移动铁片的另一端竖直地移动插件,并从而开启和闭合触点,其中:
与线圈的一条延伸线相连接的第一线圈端子设置在可移动铁片的另一端和插件附近;以及
在电磁模块之下还设置了具有结合元件的第二线圈端子,该结合元件从第二线圈端子的中间部分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该结合元件被允许在线圈的另一条延伸线接合到结合元件上的情况下向电磁模块弯曲。
CNB2005100674857A 2004-04-30 2005-04-25 电磁继电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341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35897A JP4389652B2 (ja) 2004-04-30 2004-04-30 電磁継電器
JP135897/04 2004-04-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4204A true CN1694204A (zh) 2005-11-09
CN1333418C CN1333418C (zh) 2007-08-22

Family

ID=34939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6748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3418C (zh) 2004-04-30 2005-04-25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995639B2 (zh)
EP (1) EP1592037B1 (zh)
JP (1) JP4389652B2 (zh)
CN (1) CN1333418C (zh)
DE (1) DE602005000652T2 (zh)
ES (1) ES2284124T3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1661B (zh) * 2009-05-26 2011-12-21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线圈装置
CN104425187A (zh) * 2013-08-23 2015-03-18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铁装置及使用电磁铁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CN107026053A (zh) * 2016-01-29 2017-08-08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PC20050004U1 (it) * 2005-03-10 2006-09-11 Electrica Srl Rele' voltmetrico con aggancio migliorato dei terminali
US9149545B2 (en) * 2005-11-02 2015-10-0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Nanoparticle-based imaging agents for X-ray/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ethods for making same
US20070122620A1 (en) * 2005-11-02 2007-05-3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Nanoparticle-based imaging agents for x-ray /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ethods for making same
DE102006021203B3 (de) * 2006-05-06 2008-01-17 Tyco Electronics Austria Gmbh Elektrisches Relais
US7977568B2 (en) * 2007-01-11 2011-07-1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ultilayered film-nanowire composite, bifacial, and tandem solar cells
US8003883B2 (en) * 2007-01-11 2011-08-2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Nanowall solar cells and optoelectronic devices
CN102103942B (zh) * 2009-12-17 2013-06-05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的衔铁与推动机构之间的连接结构
JP2014139898A (ja) * 2013-01-21 2014-07-31 Fujitsu Component Ltd 電磁継電器
JP6115195B2 (ja) * 2013-03-08 2017-04-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USD787450S1 (en) * 2014-12-04 2017-05-23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ic relay
JP6414453B2 (ja) * 2014-12-05 2018-10-3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16110843A (ja) * 2014-12-05 2016-06-2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N107077996B (zh) 2014-12-05 2019-03-29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9285731B (zh) * 2018-09-29 2024-08-23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直动式直流继电器
US11404232B1 (en) * 2021-03-17 2022-08-02 Song Chuan Precision Co., Lt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apable of externally and manually controlling, turning on, and shutting off electric pow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55610A (ja) * 1999-11-26 2001-06-08 Takamisawa Electric Co Ltd 電磁継電器
JP4212248B2 (ja) * 2001-02-09 2009-01-21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US6861932B2 (en) * 2001-05-30 2005-03-01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2003151419A (ja) * 2001-08-31 2003-05-23 Omron Corp 電磁継電器
JP3898021B2 (ja) * 2001-10-05 2007-03-28 株式会社タイコーデバイス 電磁継電器
CN2553505Y (zh) * 2002-07-30 2003-05-28 中外合资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 超小型高灵敏继电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1661B (zh) * 2009-05-26 2011-12-21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线圈装置
US8305180B2 (en) 2009-05-26 2012-11-06 Zhejiang Sanhua Co., Ltd. Electromagnetic coil means
CN104425187A (zh) * 2013-08-23 2015-03-18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铁装置及使用电磁铁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US9437382B2 (en) 2013-08-23 2016-09-06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ing the same
CN107026053A (zh) * 2016-01-29 2017-08-08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3418C (zh) 2007-08-22
JP2005317433A (ja) 2005-11-10
JP4389652B2 (ja) 2009-12-24
DE602005000652T2 (de) 2008-01-31
EP1592037B1 (en) 2007-03-07
US20050242907A1 (en) 2005-11-03
ES2284124T3 (es) 2007-11-01
EP1592037A1 (en) 2005-11-02
US6995639B2 (en) 2006-02-07
DE602005000652D1 (de) 2007-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94204A (zh) 电磁继电器
CN1694203A (zh) 电磁继电器
JP4742954B2 (ja) 電磁継電器
EP1511052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6731190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EP3089190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7932795B2 (en) Silent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8222979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0351974C (zh) 电磁继电器
EP1986209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790580A (zh) 电磁继电器
CN1215514C (zh) 继电器
CN1170223A (zh) 电磁接触器
CN100351973C (zh) 电磁继电器
EP2003671A9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WO2012105065A1 (ja) 電磁継電器
US5059930A (en)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for
JP4855273B2 (ja) 電磁石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CN1677599A (zh) 电磁继电器
JP3799622B2 (ja) 電磁リレー
JP3846099B2 (ja) 電磁リレー
JP4374810B2 (ja) 電磁継電器の製造方法
JP5116526B2 (ja) 電磁リレー
CN116666162A (zh) 电磁继电器
JP2009206055A (ja) 電磁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